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做人最容易犯的100个错误

_13 檀明山(现代)
学会表白,换回的是人格的尊严,重新取得人们的信任,所以表白就不能太轻率,不能当成最廉价的物品,不能滥用。要珍惜每一次表白的机会,做好准备,轻重缓急,有的放矢,以图最佳的效果。
学会耐烦
事实上,要做好一件事,解决一个问
题,不仅需要智慧和经验,更需要“耐烦”
二字。
凡 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在一个矿区当牧师。
有一次他和工人一起下井,在升降机中,他陷入巨大的恐惧
之中。颤巍巍的铁索轧轧作响,箱板在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默
不出声,任凭这机器把他们运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这是一种
非常恐惧的感觉。
事后,凡 高问一个神态自若的老工人:“你们是不是习惯
了,不再感到恐惧?”
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答道:“不,我们永远不习
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学会了克制。”
生活有些东西中,你永远也不会习惯。所以你就得学会适应
和克制学会耐烦。你忍耐着,天就亮了。
做事难,做人更难。难就难在无论多么简单的事,也会被人弄得复杂起来。
单纯的一件事,只要肯下功夫,要把它做好并不难,但一扯上人为因素,简单的事也会变复杂。而由于各人的智慧、经验、价值观念以及利益的不同,这种的复杂度也会有所不同,就好比一条绳子打上了千百个结。世上的事大多是如此。
比如公司调整人事,好的位子人人想要,施压的施压,钻营的钻营,这 就是打了千百个结的绳子;商人要争取大生意,几年前就开始打通人脉、收集情报、训练人员,每个步骤都是问题,也都需要解决,这也有如打了千百个结的绳子。而要解开这些绳子上的结,要的便是“耐烦”。
事实上,要做好一件事,解决一个问题,不仅需要智慧和经验,更需要“耐烦”二字。
学会耐烦,要有智慧、有经验的人固然能做好事,也能解决问题,但若无“耐烦”的本事,则无法做好磨人磨得发狂的事,也无法解决复杂多变、无从下手的问题。所以,不能“耐烦”,徒有智慧和经验还不能成就大事。
学会耐烦,就是和客观环境比耐力,和竞争对手比耐力,你能“耐烦”,就不会输。若因不耐烦而半途放弃,那么你就先输了,很多在生存竞争中落后的人都是因为不耐烦,而并非智慧不如人!
在工作中往往有一些琐碎而无价值的事,通常是一些不重要的任务或工作。它消磨了你的精力和时间,因此,让你不能处理更为重要且当务之急的工作。琐碎无价值的工作可能是将文件归档、清理办公桌抽屉、日常文书工作或者没有紧迫任务时任何人都可以做的那种工作。
学会耐烦,即使面对每天这些琐碎而无价值的事,也不要感到厌烦,尤其是在社会上工作的人,很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而对那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屑一顾。人生一世,谁都不甘平庸,都想成就一番大业。可是这世界上有才能的人不少,成大业的确实不多,究其原因,方方面面,主客观因素都有。比如,要有良好的社会背景,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要有智商、有文化、有修养等等。但“耐不得烦”却是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重要因素。
学会耐烦,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为眼前的得失而影响大目标、大事业“。耐烦”就是耐住急功近利,不因小失大。能耐一次烦,便能耐二次烦,这种本事一变成习惯,将是成就大事业的基础。这种“耐烦”的本事,现代人尤其要能学到,不要推说你才疏学浅而“做不到”。这里能告诉你的只是:越早学到,越早获益。
学会耐烦,并无捷径,也没有速成班,更没有补习班可以教,这是个人意志的问题。换句话说,你只要在碰到“很烦”的事时,便告诉自己 要耐烦!然后仔细地、耐心地、分析该如何做这些事,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慢慢的,你便有了“耐烦”的本事。
不只是做工作要“耐烦”,做任何一件小事也都要“耐烦” 你如果连吃饭也不耐烦,是会噎着的。
学会摆脱
现代社会,生存竞争日趋激烈,谁也
不能把对手全都消灭;漫漫征程,谁也无
力将坎坷全都踏平。学会摆脱,在许多时
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一个小孩在看完马戏团精彩的表演后,小孩注意到一旁的大象群,问父亲“:爸,大象那么有力气,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小小的铁链,难道它无法挣开那条铁链逃脱吗?”
父亲笑了笑,耐心为孩子解释“:没错,大象是挣不开那条细细的铁链。在大象还小的时候,驯兽师就是用同样的铁链来系住小象,那时候的小象,力气还不够大,小象起初也想挣开铁链的束缚,可是试过几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挣开铁链,也就放弃了挣脱的念头。”
恰好此时马戏团里失火了,动物们受火势所逼,十分焦躁不安,而大象更是频频跺脚,仍是挣不开脚上的铁链。
炙热的火势终于逼近大象,只见一只大象已将被火烧着,它灼痛之余,猛然一抬脚,竟轻易将脚上铁链挣断,迅速奔逃至安全的地带。
有一两只见同伴挣断铁链逃脱,立刻也模仿它的动作,用力挣断铁链。但其他的大象却不肯去尝试,只顾不断地焦急转圈跺脚 竟遭大火席卷,无一幸存。
现代社会,生存竞争日趋激烈,谁也不能把对手全都消灭;漫漫征程,谁也无力将坎坷全都踏平。学会摆脱,在许多时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人一出世,就开始同摆脱打交道:摆脱摇篮,摆脱爬行,摆脱乳齿,摆脱童声,然后才能一点点长大。长大后,需要摆脱的东西就更多,而且几乎是因人而异,剪不断,理还乱,叫你无从回避,而你必须独立面对,谁也帮不了你。
学会摆脱,需要力量,你跑得快,才能摆脱追赶。非洲草原有一种猎豹,速度奇快,常以羚羊为食。但它的耐力不行。最高速度只能维持 米左右。而健壮的羚羊在这个距离内比它跑得还快,且耐力更强。当猎豹风驰电掣般发起攻击时,羚羊同样风驰电掣般逃避,只要 米内不被抓住,就能成功摆脱厄运。
学会摆脱,需要智慧,你方法得当,才能摆脱纠缠。如果方法不当,不但达不到摆脱的目的,反而被纠缠不清。有一次,泰森和霍利菲尔德对阵,老霍采取纠缠战术,一旦距离对泰森有利,立即“合理”地将对方搂住。搂得泰森火冒三丈,无法摆脱,情急之下,一口把老霍的耳朵咬下一块,痛得老霍满台蹦高。这下子,摆脱是摆脱了,泰森也受到了严厉处罚,落了个得不偿失。
学会摆脱,需要意志。你挺得住,才能摆脱困境。张学良年轻时,曾经吸毒。深受其害后,决心戒毒,但当时没有什么好方法,只有挺过毒瘾发作时难以忍受的折磨,才可能得以摆脱毒瘾。于是,他命人把自己五花大绑在床上,牢固得丝毫也不能动弹。他又严令卫士荷枪实弹把住门口,不管他难受得如何嘶喊号叫,任何人不许动他,违者格杀勿论。靠着这近乎残忍的举措,他硬是咬紧牙关,挺过了那种翻江倒海、撕心裂肺的痛苦,终于戒毒成功。
学会摆脱,需要心态平和。有一个故事说:二僧同行,遇一河须涉水而过。恰有一女子也要过河,却因害怕而不敢下水。一僧袖手,另一僧则把女子背过了河。到达对岸,女子致谢离去,二僧继续前行。走了很远以后,袖手之僧还在嘀咕出家人不该背女人云云。背者说,我早已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放不下呢?放不下,即不能摆脱。
人类世界,比动物世界复杂得多;现代社会,比古代社会纷纭得多。物质世界高度发达之后,人们更加需要精神世界的祥和安宁。学会摆脱,是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的一剂良方。
当你如羚羊遭遇猎豹,如张学良遭遇毒魔,如僧人遭遇女色而烦恼缠身的时候,你只能用自己的力量、意志、智慧、豁达、宽容、忍耐,锻造打磨出斩断乱麻的利刃,为你的精神家园引来绵绵春雨,招来煦煦夏阳,让绿意永远一片盎然。
学会理解
理解是为了消除代沟和隔阂,是为
了和谐与一致,为了进步与发展。
从前,有这样一则故事。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导,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
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伍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什么也没动。
日子真快,转眼 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成了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相遇了。
“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伍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呆在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何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师父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
理解就是指领会、了解和揭示事物、现象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从而认识新的事物和新的现象。
在所有的理解中,最困难的理解就是对人的理解,尤其是对处于剧变社会中的人的理解。因而“理解万岁”这四个字,一度成为人们的共识。
的确,过去的社会是不会出现这样的口号的。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这个社会需要:在评价任何事物、现象只有一个主义、一个标准的情况下,在能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的大文化氛围下“,理解万岁”简直是一种多余。
如今社会的现实就不同了,社会的氛围宽松了,人们的语言丰富了,人们开始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总之,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新旧观念的冲突,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等等,确实需要人们彼此认真沟通,深刻了解,理解万岁”就“自然”地成为一种社会需要了。
学会理解,说虽是好说,要真正做到却不是很容易。这是因为取得需要人们观念上的共识。共识是理解基础。人如果是永远处于“对立状态”,那么,学会理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学会理解,需要人们做到在利益上的彼此相让。这个利益,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包括政治利益、社会利益等等。改革开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们利益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这种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是有原则的,如按劳分配原则、公平原则、少数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兼顾的原则……如果人们在利益调整面前,不讲原则,不讲风格,不择手段,而是见利忘义,利益熏心,拼死相争……是永远无法做到“理解万岁”的。
学会理解,需要人们有一种大度的宽容精神。一个人太骄傲,总认为是自己穷尽了人世间全部真理,怎能会宽容?一个人欲望过高、过甚,总嫌不足,四处伸手,必然矛盾重重,纠纷四起,怎能宽容?一个人若是志小才浅,无远见卓识,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怎么谈得上宽容?
学会理解,需要人们善于克服偏见的弱点。偏见使人囿于自己的一孔之见,难于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使人越来越无知和愚昧……
总之为偏见缠身的人,是很难理解他人的。不管对方是否具有美好的愿望和善良的动机。戴着偏见的有色镜,总是会视而不见,难于理解。
首页 上一页 共1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