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纳兰词笺注

_16 张秉戍(现代)
  ⑦九逵烟月:谓京城之通衢大道上,烟云缭绕,月色朦胧。 九逵,京城之大道。 笼明,指月色微明。
  ⑧楚天句:谓江南一带正有战事。楚天,本指楚地的天空,后泛指南方的天空。
  ⑨阑珊灯灺(xie}:指灯火将尽,烛光微弱。灺,同“拖”,烧残的灯灰。
  ⑩关情:动情。张先《江南柳》:“令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台城路
             上元①
  闲珊火树鱼龙舞②,望中宝钗楼远。靺鞨余红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寒轻漏浅④。正乍敛烟霏,陨星如箭⑤。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⑥。  莫恨流年逝水,恨销残蝶粉⑦,韶光忒贱⑧。细语吹香⑧,暗尘笼鬓,都逐晓风零乱。阑干敲遍。问帘底纤纤⑩,甚时重见。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
  【说明】
  元夕之时,灯事狂游,热闹非常。但诗人的眼底心中却别有一番滋味,灯事愈烈愈令诗人的相思深浓难遣。而从词意来看,这里所怀思之人,或是恋人,或是友人,抑或是别有所指,不详。词之上片侧重写灯事情景和由此引来的对伊人的怀念。多是借景语铺叙。下片承上片之怀思,进一步抒写相思的孤寂愁苦之情。语直而能深曲,真情弥满,委婉动人。
  【注释】
  ①上元:见《金菊对芙蓉·上元》注①。
  ②阑珊二句:谓上元之夜,灯事已近尾声,人们渐渐离去,远远望去闹市中的歌楼酒馆也愈来愈远了。 阑珊、火树、鱼龙舞,参见《金菊对芙蓉·上元》注④⑧⑨。 宝钗楼,此指歌楼酒肆。蒋捷《女冠子·元夕》:“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③靺鞨三句:靺鞨,红靺鞨,又称靺鞨芽,红色宝石之一种,即红玛瑙。相传产于靺鞨国,故名。《旧唐书·肃宗纪》:“上元二年壬子,楚州刺史崔侁献定国宝玉十三枚……七曰靺鞨,大如巨栗,赤如樱桃。”又,明宋应星《天公开物·珠玉》:“〔宝石〕属红黄类者,为猫精、靺鞨芽、星汉沙、琥珀、木难、酒黄、喇子。” 琉璃,玻璃。清赵翼《陔徐丛考·琉璃》:“俗所谓琉璃,皆消融石汁及铅锡和以药而成,其来自西洋者较厚而白,中国所制,则脆薄而色微青。”诗词中常以靺鞨、琉璃等喻晶莹碧透之物。此处是指远望灯市上的红红绿绿的灯火。 待,直等到。 缓缓,慢慢、徐徐。苏轼《陌上花》:“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④寒轻漏浅:谓元夕之夜已深,寒意袭人,漏壶的水也快要滴完了。
  ⑤正乍敛二句:烟霏,烟火所形成的烟雾。 陨星,代指燃放之烟火。
  ⑥一双句:意为见到一双莲花形的灯影,便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令人心惊,又令人情思难断。
  ⑦销残蝶粉:谓美好之容貌消失了。蝶粉,唐人之宫妆,即“蝶粉蜂黄”。周邦彦《满江红》:“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肉。”此处则是代指美丽的容貌和彼此之情爱。
  ⑧忒贱:谓美好时光太短暂。 忒,副词,太、过于。
  ⑨细语吹香:形容可爱的女子细声细气地谈笑及其所散发之香气。
  ⑩帘底纤纤:指所思念之帘下的娇好的女子。 纤纤,原指女子手之柔细,《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这里代指所思念之女子。
             御带花
             重九①夜
  晚秋却胜春天好,情在冷香②深处。朱楼六扇小屏山③,寂寞几分尘土。虬尾④烟销,人梦觉、碎虫零杵⑤。便强说欢娱,总是无憀⑥心绪。  转忆当年,消受尽皓腕红萸⑦,嫣然一顾。如今何事,向禅榻⑧茶烟,怕歌愁舞。玉粟⑨寒生,且领略、月明清露。叹此际凄凉,何必更满城风雨。
  【说明】
  此词上片写今日此时的无聊心绪。起二句先扬,而“朱楼”以下四句折转,由扬而抑,用寂寥之景暗透出寂寞之情。再二句直说此时的无聊赖的心绪。下片忆旧抒怀。先以“转忆”三句点出重九之夜而起怀念伊人之思。接下去又转写今夜的凄凉孤独。结穴处照应了开端,谓纵不是满城风雨,而是胜却春天的美好的秋夜,也不能令人欢愉。如此反衬便加深加浓地表达出凄凉孤独的情怀。本篇所怀所感,或是为妻室,或是为某一恋人,或是为某一友人,难以确知,但其曲折宛转,情景交融地道出了真情,确是十分动人的。
  【注释】
  ①重九:农历九月九日,万重阳节,旧俗此日以绛囊盛茱萸,登高山,饮菊花酒,为可以避邪免灾。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重阳登高》:“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妆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以代矣。’今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因此也。”
  ②冷香:见《点绛唇·咏风兰》注⑥。
  ③屏山:屏风。唐温庭筠《南歌子》:“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
  ④虬尾:指盘香,其形盘曲若虬(传说为无角之龙)。
  ⑤碎虫零杵:谓零零碎碎的秋虫鸣叫声和砧杵之响声。
  ⑥无憀(limo):无聊赖。
  ⑦皓腕红萸:谓美丽女子陪伴。皓腕,洁白之手腕,代指年轻女子。 红萸,指插戴茱萸。唐欧阳詹《九日广陵同陈十五先辈登高》:“泛菊聊斟酒,持英懒插头。”
  ⑧禅榻:即禅床。唐杜牧《题禅院》“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⑨玉粟:形容皮肤因受寒凉而呈粟状。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①。落梅②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⑧。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说明】
  纳兰怀经济之才,有“堂构之志”,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奋志骋才,有所建树,但他只作了侍卫护从。因此,他有志不骋的苦闷时有流露。本篇就是他的这种身世之感的词作之一。词中明确自称“我是人间惆怅客”,不免伤感之至。此篇是为前景后情的常见之法。虽是直抒胸臆,但其情真意深,故能生动感人,颇有感发的力量。
  【注释】
  ①画屏:绘有彩画的屏风。
  ②落梅:古代羌族乐曲名,又名《梅花落》,以横笛吹奏。宋司马光《塞上》:“不堪闻晓角,吹尽《落梅花》。”
  ③月胧明:指月色朦胧,不甚分明。
             又
         咏五更,和湘真①韵
  微晕娇花②湿欲流,簟纹灯影③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④,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说明】
  暗夜逝去,拂晓到来。面对朦胧中的景象,娇慵难以自持。词即借此愁人形象,抒发了满怀无聊的意绪。
  【注释】
  ①湘真:即陈子龙。陈子龙(1608一1647),字人中、卧子,号大樽、轶符,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几社领袖,抗清被缚,不屈而投水殉难。有《湘真阁存稿》一卷。本篇作者所和之词是陈子龙的《浣溪沙·五更》,陈词为:“半枕轻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时愁。角声初到小红楼。 风动残灯摇绣幕,花笼微月淡帘钩,陡然旧恨上心头。”
  ②微晕娇花:谓天色刚明,即隐约地露出了花朵的美丽形貌。
  ③簟纹灯影:见《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注②。
  ④金屈戍:屈戍,亦作“屈戌”。门或窗上的铜制环钮、搭扣。此处代指闺房。参见《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注④,
             又
  伏雨①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②。  漫惹炉烟双袖紫③,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说明】
  此篇描绘了一种多情无奈的阑珊意绪。词中上下片之结句点出其情伤的底蕴,倘恍迷离,空灵清丽。
  【注释】
  ①伏雨:连绵不断的雨。唐杜甫《秋雨叹》:“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②去年句:意谓去年还曾经在一起攀上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斗轻盈,谓比赛行动迅捷轻快。 轻盈,多用以形容女子体态之纤柔、轻快。李白《相逢行》:“下车何轻盈,飘然似落梅。”
  ③漫惹二句:炉烟,熏炉中的烟。南朝梁简文帝《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台。” 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此二句极写无聊赖之情状。谓炉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着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
             又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径盈①,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②。人间何处问多情。
  【说明】
  冯统《饮水词》谓此篇:“汪刻本题下双行小字‘此阕与前“伏雨朝寒”字句略同。顾刻本“西郊”二阅接录,故因之。’”但顾刻本今已佚。此篇与前首不但字句略同,且词意也相仿。两篇可并读。
  【注释】
  ①参见前首注②。
  ②繁花句:此处“繁华”二字既是实指繁茂之花事,亦可理解为繁盛事业之象征。意谓繁华如梦一样消逝了去,不可依托。 无凭,无所倚仗、不可依托。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是韵》:“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
             又
            庚申除夜①
  收取闲心冷处浓②,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③。  竹叶樽空翻采燕④,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⑤。
  【说明】
  此篇描绘了除夜的贵族之家守岁的情景,同时也隐约地表达了深隐的怀恋之情意。情寓于景,清空而灵动。
  【注释】
  ①庚申除夜:即康熙十九年(1680)除夜。
  ②收取二句:柘枝,即柘枝舞。此舞唐代由西域传入内地,初为独舞,后演化为双人舞,宋时发展为多人舞。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谓:“柘枝舞女着窄袖薄罗衫。”此二句谓把寒冷除夜里浓郁的闲情收起,那优关的柘枝舞是多么令人追忆怀恋的啊!
  ③谁家句:谓当年自家于此除夜曾刻烛静待新春的到来。谁家,哪一家,此处指自家。刻烛,在蜡烛上刻度数,点燃时以计时间。
  ④竹叶二句:意谓竹叶青酒喝尽了,人人头饰采燕,个个兴高采烈,灯烛熄了,那灯蕊仿佛是一条条颤动的金虫。 竹叶,指竹叶酒。 采燕,旧俗于立春时剪彩绸为燕子形,饰于头上。 九枝灯,一干九枝的烛灯。灺(xiè),熄灭。
  ⑤风流句:端合,应该、应当。 倚天公,依靠老天爷。此谓风流应是自然天成,非人力能所为的。
             又
  抛却无端恨转长①,慈云稽首返生香。妙莲花说②试推详。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篆烟残烛并回肠。
  【说明】
  当人的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或某种烦恼得不到排遣之时,往往乞求于神明,乞助于佛道。其实这是自家的一种解脱,只能得到心态的暂时平衡而已。此篇即为描绘这一求得心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注释】
  ①抛却二句:谓想丢去无端的烦恼,却转而幽恨更长了,唯在慈云寺祈祝返回之后,才觉香气四射,神清气爽了。 抛却,丢弃。 稽首,叩头至地,为古代最恭敬的跪拜礼。
  ②妙莲花说:谓佛门妙法。莲花,亦作“莲华”,喻佛门之妙法。明李贽《观音问》:“若无国土,则阿弥陀佛为假名,莲华为假相,接引为假说。”
             虞美人
  风灭炉烟残灺冷①,相伴惟孤影。判教狼藉醉清尊②,为问世问醒眼③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④,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说明】
  本篇领含骚人之旨,大有举世沉醉我独醒,举世浑浊我独清的感慨。但清醒阅世,又总是带来“闲愁”,所以孤清之感便总是萦怀,也总是难以排遗,遂借填词以宣泄了。
  【注释】
  ①风灭句:炉烟,熏炉或香炉之烟。残灺( xiè) ,烧残的烛灰。
  ②判教句。意谓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 判,情愿、甘愿、不惜之意。清尊,酒器,借指清酒(清醇之酒)。唐皇甫冉《曾山送别诗》:“凄凄游子苦飘蓬,明日清尊只暂同。”
  ③醒眼:清醒之眼光。
  ④花间酒:谓美景良辰时之酒宴。
             风流子
             秋郊即事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①。记玉勒青丝②,落花时节,曾逢拾翠③,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④,皂雕⑤飞处,天惨⑥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⑦作别,刬地⑧无柳。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⑧,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说明】
  纳兰夙怀经邦济世的抱负,但难以实现,因而常自慨叹,以至时有牢骚。这首词便是颇有不逢际遇的牢骚语。上片写景,下片抒怀。景系秋天郊外之景,突出其空廓凋零,下片则是直发胸旨,径抒真情,痛快淋漓。前景后情,因景起兴,直写性灵,这种作法表现了纳兰词的又一风格,很有稼轩词的味道。况周颐以为“风骨渐能骞举”(见《蕙风词话》)。
  【注释】
  ①骚骚:风吹草木声。
  ②玉勒青丝:玉饰之马衔及马缰绳。此代指骑马游春。
  ③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作首饰。后多代指女子或女子游春(或郊游)。南朝梁纪少瑜《游建兴苑》:“踟蹰怜拾翠,顾步惜遗簪。”
  ④寒烟如织:谓弥漫着浓郁的寒冷的烟雾。
  ⑤皂雕:一种黑色大型猛禽。
  ⑥天惨:天色昏暗。
  ⑦东君:司春之神。宋辛弃疾《满江红·暮春》:“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
  ⑧刬(chǎn)地:只是、依旧、照旧。
  ⑨短衣射虎:短衣,打猎的装束。 射虎,用汉李广故事。《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后在诗词中常以此形容英雄气概、英勇豪迈等。杜甫《曲江三章》:“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三国孙权、宋陆游等亦有射虎故事,但此处似指李广为宜)。
       清平乐
  将愁①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②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③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说明】
  这是一首重阳佳节的感怀之作。但这里的感怀绝非一般的“秋感”,而是在深宅秋雨,在苍茫独立中勃发的隐怨长愁。其结句意蕴深含,耐人深想。
  【注释】
  ①将愁:长久之愁。将,长久之意。《诗经·商颂·烈祖》:“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马瑞辰通释:“盖言我受天之命溥且长,犹《公刘篇》‘既溥既长’,以溥长对举也。”《楚辞·九辩》:“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王逸注:“惧我性命之不长也。”
  ②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参见《采桑子·九日》注②。
  ③凉云:阴凉之云。南朝齐谢眺《七夕赋》:“朱光既夕,凉云始浮。”
             又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寂寂绣屏香篆①灭,暗里朱颜消歇。  谁怜散髻②吹笙③,天涯芳草关情④。懊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
  【说明】
  秋士易感,古诗词中常见之题材。本篇亦为这种悲秋之作,故《瑶华集》有副题作“秋思”。玩词意确系抒写清秋懊恼之情怀。但其情婉而隐,词中只用清秋孤花片叶,天涯芳草,以及寂寂绣屏,香篆熄灭,半床花月之景,将深隐的愁情具象化,极迷离惝恍,极空灵含婉。
  【注释】
  ①香篆:即篆香,形似篆文之香。宋洪当《香谱·香篆》:“(香篆)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又《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已。”
  ②散髻:即解散发髻。据言此为一种发式,由南朝齐王俭所创。
  ③吹笙:指饮酒。宋张元干《浣溪沙》:“谚以窃尝为吹笙。”辽李齐贤《鹉鹤夭·饮麦酒》:“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窃尝,尝酒也……《织馀琐述》云:‘乐器竹制者唯笙,用吸气吸之,恒轻,故以喻窃尝。’”
  ④关情:动情、牵惹情怀。唐陆龟蒙《又酬袭美次韵》:“酒香偏入梦,花落又关情。”
             琵琶仙
              中秋
  碧海年年①,试问取、冰轮②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③,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令,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④。记否轻纨小扇⑤,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⑥无情,夜寒吹裂。
  【说明】
  这首词以清新凝重,又不无伤感的笔调描绘了中秋时节月下的景色。其中有对在日中秋月下嬉戏欢乐的追怀依恋,有对“只影而今”的孤单失落的伤感悲叹。而结处“总茫茫、不关离别”一语又顿使全篇升华,看来诗人伤情的并非单纯的“离别”,而是更有别的隐忧,至于什么隐忧呢,落句只用了寒夜之笛声作结,留给读者去咀嚼,去回味,去联想了。
  【注释】
  ①碧海:青天。宋晁补之《洞仙歌》:“青烟幂处,碧海飞天镜。”
  ②冰轮:即明月。唐王初《银河》:“历历素榆飘玉叶,涓涓清月湿冰轮。”
  ③吹到二句:谓秋风把一片秋花吹开了,那明亮的月光犹如白雪。清辉,指明亮的月光。
  ④并梧叶:谓井边的梧桐树叶。
  ⑤轻纨小扇:即纨扇。
  ⑥紫玉:指笛箫,因截紫竹所制,故名。元陈旅《次韵友人京华即事》:“仙女乘鸾吹紫玉,才人骑马勒黄金。”
             百字令
            废园①有感
  片红飞减,甚东风不语,只催漂泊。石上胭脂②花上露,谁与画眉商略③。碧甃④瓶沉,紫钱钗掩⑤,雀踏金铃索⑥。韶华如梦,为寻好梦担阁⑦。  又是金粉空梁⑧,定巢燕子,一口香泥落。欲写华笺凭寄与,多少心情难托。梅豆圆时,柳棉飘处,失记⑨当时约。斜阳冉冉,断魂分付残角⑩。
  说明】
  见到了废园之景而起愁怀,大有不胜今昔和不胜孤凄之慨。上片写暮春园中残破的景象。东风吹落了红花,红花落到石上,鸟儿不住地啼叫。园中碧井寂寂,苔藓掩盖了往日嬉戏的地方,只有麻雀立于护花铃的绳索之上。这是一派春光败落的景象,故于结处兴叹,好时光已如梦幻般地消失了。过片承上片意脉再描绘园中残景,同时又启下面所抒之情,即园中只有小燕子依稀归来,而人却天各一方了。故下面便抒此寂寞孤独之隐情.。结穴处再以斜阳残角之景绾住,就更添加了凄凉伤感的氛围了。
  【注释】
  ①废园:未详何指。
  ②胭脂:指落在石上的花瓣。
  ③谁与句:谓画眉鸟不住地啼叫。 商略,商讨。此云画眉啼鸣婉啡,犹人之商略一般。
  ④碧瓮(zhòu ):青绿色的井壁,代指井。
  ⑤紫钱句:紫钱,指苔藓。唐李贺《过华清宫》:“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钗,钗子,女子的首饰。 掩,此处指钗头被苔藓掩盖了。意谓往日相游相嬉的踪迹都不见了。
  ⑥金铃索:系护花铃的绳索。
  ⑦担阁:犹担隔。
  ⑧又是三句:谓春夭到了,原来华美的屋梁上,小燕子又飞回衔泥筑巢了。
  ⑨失记:忘记。
  ⑩残角:远处隐约的角号声。明刘基《漫兴》:“睡足北窗清似水,数声残角起城乌。”
  摸鱼儿
  午日①雨眺
  涨痕添②、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③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④,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⑤。  蒹葭渚⑥,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⑦泪,也似汩罗投赋⑧。愁难谱,只彩线、香菰⑨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⑩,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说明】
  端午之日逢雨。雨中凭眺,见景生情,此篇所写正是个中情景。旧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故词之上片先描绘了此日雨中凭眺的所见之景,而于下片转入抒情,抒发了对屈原的隐曲的深情。词中对屈原的凭吊语其实蕴含了作者的今昔之慨和身世之感。值得注意的是前景并不显哀怨凄清,而后情则思致含婉幽怨,前后形成较大的对比,如此大的转折,大的起落便更使所抒之情深厚郁勃,沉致幽婉了。
  【注释】
  ①午日: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日。
  ②涨痕二句:此写午日雨中水面之景。 涨痕,涨水的痕迹。 柔绿,嫩绿,此处代指嫩绿之水色, 蒲:蒲柳,即水杨。 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呈对生圆形,可食。
  ③烟柳:谓烟雾笼罩的柳林。
  ④呕哑柔橹:谓船行水面橹篙划水发出轻柔的水声。呕哑,象水声。
  ⑤翠钱雨:指新荷生出时所下的雨。 翠钱,新荷之雅称。
  ⑥蒹葭渚:长满芦苇之洲渚。参见《蝶恋花·散花楼送客》注②。
  ⑦鲛人:神话传说中的人鱼。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以与主人。”
  ⑧汩罗投赋: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汩罗江(湘江支流)而死。后人写诗作赋投入江中,以示凭吊。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⑨愁难谱二句:谓满怀忧怨哀愁难以表达,只有凭借用彩线缠裹香菰(即包粽子)投入江中以示这千古的脉脉哀思了。 菰米,即菱白。其食为菰米,亦称雕胡米,可食。晋周处《风土记》:“午日烹鹜,又以菰叶裹粽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也。”参见《一丛花·咏并蒂莲》注⑤。
  ⑩旗亭:酒楼。因悬旗为酒招,故名。
             忆秦娥
  春深浅①,一痕摇漾青如剪。青如剪。鹭鸶立处,烟芜平远。  吹开吹谢东风倦,缃桃②自惜红颜变。红颜变。兔葵燕麦③,重来相见。
  【说明】
  这首词的结穴处意含悠然令人深思。作者用刘禹锡玄都观诗之典实,暗透了今昔之感和不胜身世的孤往之情,耐人玩味。
  【注释】
  ①春深浅二句:谓春已深,春水摇荡着,岸边露出整齐如剪的青绿色的涨痕。 深浅,偏义词,指深。宋李持正《明月逐人来》:“星河明淡,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
  ②缃桃:即缃核桃,省作缃桃,结浅红色果实的桃树。亦指此树的花或果实。宋陈允平《恋绣衾》:“缃桃红浅柳退黄,燕初来、宫漏渐长。”
  ③兔葵燕麦:形容荒凉景象。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引:“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
             又
  长飘泊,多愁多病心情恶。心情恶。模糊一片,强分哀乐①。  拟将欢笑排离索②,镜中无奈颜非昨。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说明】
  “福薄”二字是为感慨所在。“多愁多病”之身,长年飘泊之境,朱颜衰败之景,种种不如意事如此,遂令、“心情恶”,尽管“拟将欢笑”来排遣索寞难耐的离愁别绪,但奈何日月蹉跎,人生易老,故而只有自叹自恨福薄了!
  【注释】
  ①强分哀乐:谓哀乐亦分辨不清。 强分,勉强分辨。
  ②离索:指离群索居之寂寞。宋陆游《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海棠春
  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①。香径②晚风寒,月在花飞处。  蔷薇影暗空凝贮③。任碧飐④,轻衫萦住。惊起早栖鸦,飞过秋千去。
  【说明】
  这首小词空灵含婉,只是勾画了一幅月夜下孤清寂寞的情景,其所思所感皆在要眇含蓄的表达之中了。其所怀可以是所恋之人,也可以是指美好的理想,总之是在凝贮期待。惝恍迷离,给人以朦胧的美感。
  【注释】
  ①桃源路:桃源,即桃花源,后代指理想的境界。此谓通往理想的境界。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②香径:花间小路,或指满地落花的小路。
  ③凝贮:同“凝伫”。凝望伫立。
  ④碧飐(zhěn:指摇动着的花枝花叶。 飐,颤动、摇动。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