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茶文化历史

_15 朱自振(现代)
上面反映,我国古代茶树栽培和繁殖,大部分时间和大多数地区,都是采用种子繁殖;无性繁殖是在清代主要是清末而且大多又集中福建一地,所以,我国古代在留种和种子贮藏方面,不但较早注意,而且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也早。
我们从《四时纂要》可以清楚看出,我们的祖先,早在唐代以前,就懂得和掌握了用沙土保存茶种的方法。
《四时纂要》的沙藏法,一直沿用下来,到明朝罗廪的《茶解》中,才又有发展。
《茶解》说:“秋社后,摘茶子水浮,取沉实者,略晒去湿润,沙拌,藏竹篓中,勿令冻损,俟春旺时种之。”
《茶解》在沙藏之前,增加了一道水选和晒种工序。沙藏保种,在古代条件下,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良好
205
·491·茶 史 初 探
方法,对保持种子的水分需要,促进种子后熟和保证有较高的发芽率等等,都是有较好作用的。
4.茶园管理。我国古代茶树管理是和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水平相一致的。
据《四时纂要》记载,我们现在茶园管理的诸如防除杂草、土壤耕作、间作套种和施肥等几方面的内容,至少在唐朝便都已俱全。
当然,《四时纂要》记载的内容不免有些原始、简单,但随着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提高,我国茶园管理水平,也相应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唐朝的茶园除草来说,《四时纂要》只有二年后“耘治”
一句,但到宋朝,《建安府志》就载:“开畲。茶园恶草,每遇夏日最烈时,用众锄治,杀去草根,以粪茶根,……若私家开畲,即夏半初秋冬用工一次。”
很明显,这一记载,比唐朝记述的内容要进步具体得多。
另外,唐朝茶园只是在茶树幼龄期间才种“雄麻黍稷”
,可是宋朝《北苑别录》,就提到桐茶可以间作。
明朝茶园管理的记载更多,水平也更高。如程用宾《茶录》指出:“肥园沃土,锄溉以时,萌蘖丰腴”
;对茶园管理作了扼要的概括。罗廪《茶解》最先提到了茶园的“土地平整”
,并对茶园耕作和施肥,也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茶根土实,草木杂生则不茂。春时薙草,秋夏间锄掘三四遍,则次年抽茶更盛。茶地觉力薄,当培以焦土。”
怎样培焦土呢?
“每茶根傍掘一小坑,培以升许;须记方所,以便次年培壅。
晴昼锄过,可用米泔浇之“。
另外,还提出茶园不仅可以间植桐树,也可种植桂、梅、玉兰、松、竹和兰草、菊花等清芳之品。从《茶解》记述的内容可以看出,明朝在茶园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较唐宋有了较大的进步。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古代茶园管理,到明朝即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
所以,到清朝,只是在除
206
茶 史 初 探·591·
草、施肥的某些方法和间作内容上有所充实。
如《时务通考》关于锄地以后,“用干草密遮其地,使不生草莱”
,《抚郡农产考略》提到锄草之后,要结合“沃肥一次”
;同治《襄阳县志》中还提到了襄阳茶园还间作山芋和豆类,等等。
5.茶树修剪。
古籍中茶树修剪的记载出现较晚,一直到清朝初年才见于《巨庐游录》和《物理小识》。
《巨庐游录》载:“一心(僧名)
云:山中无别产,衣食取办于茶,地又寒苦,茶树皆不过一尺,五六年后梗老无芽,则须伐去,俟其再蘖。“
《物理小识》说:“树老则烧之,其根自发。”
后一种方法,比较原始,或许台刈就是从这种方法中脱胎产生的。
根据上述记载,说明我国茶树的台刈技术,可能萌发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后期,另外还有两条茶树修剪的材料:一是咸丰八年(1858)
张振文在一篇文章中说:“先以腰镰刈去老本,令根与土平,旁穿一小阱,厚粪其根,仍复其土而锄之,则叶易茂。”
二是《时务通考》所记:“种理茶树之法。
其茶树生长有五六年,每树既高尺余,清明后则必用镰刈其半枝,须用草遮其余枝,每日用水淋之,四十日后,方去其草,此时全树必俱发嫩叶,不惟所采之茶甚多,所造之茶犹好。“
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茶树修剪,似乎是从台刈开始的;先有重修剪,在重修剪的基础上,然后才派生出其他形式的修剪。
6.茶叶采摘。
我国古代采茶,六朝以前的情况史籍中没有留下多少记载。
直到陆羽《茶经》始载:“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说明在唐朝可能还只采春茶、夏茶,不采秋茶。当然,唐朝还有采冬茶的情况,如《文宗本纪》说:大和七年(833)
,“吴蜀贡新茶,皆于冬中作法为之。”
这是一个例外,是
207
·691·茶 史 初 探
为抢早进贡作的弊,不是定制。采摘秋茶,大概是从宋朝开始的。
苏辙在《论蜀茶五害状》中说:“园户例收晚茶,谓之秋老黄茶。”
但宋朝采摘秋茶可能还不普遍,明万历许次纡《茶疏》还说:“往日无有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
重摘一番不一定合适,但说明大致在明朝中期以后,我国已普遍开始采摘秋茶了。
关于茶叶的采摘方法,陆羽《茶经》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藂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
这种采摘方法,现在未必可取,但说明唐朝时对采茶就很讲究。宋朝除同意唐时晴天早晨带露水采摘等主张外,据《东溪试茶录》、《大观茶论》等茶书记载,还提出了采茶要用指尖或指甲速断,不以指柔;另外要把采下的茶叶随即放入新汲的清水中,以防降低品质。
宋以后茶叶采摘的资料,记不胜记,因各地环境条件和制法不同,说法也不一致,这里仅举唐宋记载例之。
208
茶 史 初 探·791·
二、略谈我国茶类生产的发展
茶叶的品类,犹如考古出土的器物一样,是反映和推断过去工艺与技术水平的一种指示性信据。
不论古代何时,只要知道那时有哪种或哪些茶类,即使没有其他文字记述,我们也能大致推测出当时茶叶制作和技术的若干情况。
所以,有关古代茶类资料的发掘、整理,对于研究我国茶业特别是茶叶加工制造的历史,具有一定的钩沉、补苴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茶史资料中对上古茶事、茶类记述的缺乏和语焉不详的原因,所以,我们对我国茶类发展和演变的历史,直到现在还是一片模糊,几乎无人触动。
为了促进对我国制茶和茶类历史的研究,本文冀图就目前流传的对我国茶类发展的若干看法,结合笔者的粗浅研究,发表一点一孔之见,以期能引起茶业界、农史界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和对拙文的补正。
(一)
饼茶并不是我国最早的茶类
我国茶业起源于史前巴蜀。据考证,自秦人取蜀以后,茶的饮用和栽培,才在全国逐步传播开来。可能正是这一原因,所以我国茶的发现利用虽早,但记述很迟,有关制茶和茶类的记述更迟。
209
·891·茶 史 初 探
据查,在我国现存的史籍中,关于茶类的最早记载,初见于三国《广雅》。
其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
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芼之。“
①这条记载,本身讲得十分清楚:时间,由成书年代指明,系三国后期;地点,文中讲定,只是荆巴;内容,主要反映上述时间、地点所风尚的一种饼茶饮用方法。
但是,或许因为这是我国茶类的第一条记载,后来有人就误以为这也即我国最早的茶类了。
如谢肇淛在《五杂俎》中就称:“古人造茶,多舂令细末而蒸之……揉而焙之,则自本朝始。”
②也就是说,古人制造的茶叶,都是舂细蒸压的饼茶或团茶;现在这样经过揉捻烘制的茶叶。
则起始于明朝。简单来分,就是以明朝为线,明以前生产的是团茶或饼茶,明以后生产的主要是散茶。
这种我国茶类发展的“二阶段说”
,由明清一直流传到现在;就是在近出的有些文章中,也引之为不易之论。
把饼茶说成是我国明朝以前的最早茶类,这显然是不对的。
《广雅》所记,的确是我国文献中早见的一种茶类,但是,最早的茶类记载,不等于就是最早的茶类。另外,就具体内容来说,《广雅》的记载,讲的只是三国时荆巴所流行的一种茶类和这种茶类的饮法,没有表明是唯一的茶类,更不包括三国以前和荆巴以外的茶叶制造情况。
因此,由《广雅》这条史料提出饼茶是我国最早茶类的说法,实在是不符逻辑也不能成立的。
再从茶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饼茶也不是和不应
①本条记述,不见今本《广雅》,此据《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
②谢肇淛:《五杂俎》,卷一一物部三。
210
茶 史 初 探·991·
是我国最早的茶类。因为,茶的加工制造,和其他生产技术一样,也经历有一个从无到有、由原始到精细的发展过程。饼茶属于紧压茶类,其蒸、舂、压、焙等一系列的复杂工序本身,就说明它并不是原始茶类,当然就更谈不上是什么最早的茶类了。我国史籍和民族学有关材料所揭示的茶类发生和最初发展的情况,大致是这样:茶叶的制造,颖脱于对茶的加工。
但是,茶叶的加工,并不是和茶叶的饮用伴生的,而是在茶叶饮用的一定阶段上才出现的。
如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①杨华这里记述的虽是两晋、南北朝时江南某些地区最初饮茶时的情况,但其中多少也反映了人类发明和最早饮茶时的某些规律。
如文中说的“吴人采其叶煮”
,即反映人类开始饮茶或未谙茶的加工以前,其饮用的茶叶,采用的只能是野生茶树鲜叶。这一点,我们从鄂伦春人的生活中,也能得到某种证明。
鄂伦春人居住在我国东北的高纬度地带,那里是没有茶树资源分布的,但他们也有一种饮“茶”
的习惯。不过,他们饮用的不是茶叶,而是野生的“黄芹、亚格达的叶子”
②。他们饮用这些叶子,就是全然不经加工的鲜叶。
所以,由此来推,我们古代巴人开始饮用茶叶时,大致也是不懂得加工的。
随着饮用茶树鲜叶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嗜好,人们在经常的饮用中发现和为了克服茶树鲜叶的青苦气味,于是产
①此据陈祖椝、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引。
②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211
·002·茶 史 初 探
生了对茶的简单加工。如我国云南傣族、佤族今天所保留的“烧茶”
习俗,或许就是远古茶的原始加工的一种遗俗。傣族、佤族的所谓“烧茶”
,也即把茶树上采摘的一芽五六叶的新梢,先放在火上烧烤到叶色焦黄,然后再投入壶中煎饮①。
烧茶这种原始加工,其发明并不须要人们作什么特意的创造,而完全是原始生活常识内的事情和有现成经验可循的。
如所共知,早在原始渔猎和采集经济阶段,人们就有了熟食的习惯。
而且他们懂得,把一些兽肉和块根放在火上烤食,不但能够减轻腥膻和土气,并且有助于提高这些食物香味。
为了降低茶叶的苦涩和青气,当时人们知道和习惯的处理方法,当然也就是烧烤。
所以,一般认为,现在我们某些兄弟民族所保存的“烧茶”
习俗,很可能就是原始时期所采用的一种最早的茶叶加工方法。
“烧茶”
是现摘、现烧、现饮的一种加工方法,它加工的茶叶,不参加贮存。因此,从这一角度上说,它不带生产的性质,也就不构成茶类。但是,尽管这样,烧茶作为制茶和茶类出现之前的最早加工,以及由它后来衍生出来茶的杀青工艺,其在制茶和茶类发展史上,还是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从一定的角度来说,真正的茶叶生产和茶类,是伴随着茶叶的储备一起产生的。茶叶的收贮备用,从知识和技术上说,也是原始时就有成熟的经验可循的。因为在原始采集特别在前农业阶段,人们所掌握的植物知识,就达到了使自己的采集成为一种有规则的贮备活动。
也以鄂伦春人的采集为例,他们的采集是有明显的季节性的。如他们在春夏多采集植物的嫩
①裘览耕:《漫谈兄弟民族的饮茶习俗》,《茶人之家》,1984年第1期。
212
茶 史 初 探·102·
芽、枝叶,夏天则采集枝叶和花,秋后便专门采集植物的果实和挖掘块根、块茎①。
鄂伦春人的经济生活,主要是游猎经济,采集大多是妇女和孩子的事情,但他们也已有贮存采集食物的习惯。如他们在深山老林游猎时,往往在山野和树上构有“简易仓库”
,将吃剩的兽肉和野菜曝晒或风干为“肉干、菜干”
,存放在“仓库”
中以备回程时取食。所以,从这一史实来看,居住在我国南方嗜茶的原始民族或部落,只要他们生活中出现了储备茶叶的需要,他们的采集知识和收藏食物的经验,是不难使他们由茶的简单加工转变为贮藏加工的。
茶叶的最早收贮方法,和由这种方法生产的最早茶类,很可能就是利用日晒致干的“干茶”。因为晒干是原始生活中最普遍和最经常的实践,也是古人干藏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以民族学材料为例,如我国贵州苗族过去采集的食品,有些即“经过晒干后收藏”
的。
如他们采集蕨类和野百合的根茎,就是把挖到的块根、块茎,先洗净放在木槽和木臼中舂烂,然后放到水里浸漂,滤去渣滓,最后再把沉淀的淀粉晒干收贮②。曝晒收贮,不只是低纬度居民的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就是在生活在阳光微弱的高寒地带的原始民族,如爱斯基摩人,他们收贮的鱼干,基本上也就沿用晒干的办法,所以,现在我们不敢说原始收贮的茶叶都是晒干的,但至少可以说晒茶是原始茶叶生产的一种主要和最早方法。
①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②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调查组等:《贵州省台江县巫脚交苗族人民的饮食》,《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之二十一》,1964年。
213
·202·茶 史 初 探
原始晒制的干茶,是我国最早产生的茶类之一。
但挑剔地说,它还只是一种简单加工的而不是制造的茶类。
因为它除了翻晒以外,不分也分不出其他工艺。
所以,最初的茶叶制造,是从复合不同的原始加工方法开始的。如我们前面说到的“烧茶”
这种“杀青”
工艺的原形,把它和晒茶这二种原始加工方法结合起来,即将鲜叶先在火上略烧一下,然后再把它摊晒致干,那么,就正式形成了“晒青”
的制造工艺。用烧烤杀青或日晒致干,一是比较费事,二来受到天时的限制,后来随着对茶的大量需要,人们在原始晒青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明了锅炒、甑蒸和烘焙等专门的茶叶杀青、干燥方法,这样也就产生了蒸青、炒青、烘青等一类制茶工艺和茶类;从而也形成在饼茶出现之前,先有一个多种原始散茶并存的发展阶段。
关于在饼茶之前,先有一段多种原始散茶并存的阶段的结论,这我们从唐朝民族志的有关材料中,也能得到某些说明。
如《蛮书》载:“茶生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①这里讲到的“蒙舍”
人,是当时居住在云南的一种少数民族。所谓“散收,无采造法”
,也即是指与饼茶相较而言的散茶。
现在再回头讲一下饼茶。
过去有人据《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
,称“饼茶出现于三国和晋”。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众所周知,我国茶业起源于古代巴蜀,湖北、湖南茶的饮用和生产,是由巴蜀下传而来的;关于饼茶的起源,当然也在巴蜀。
三国的时间不长,既然三国时今湖北和湖南与四川东部一样,饼
①樊绰:《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
214
茶 史 初 探·302·
茶已流行为大家风尚的一种主要茶类,反映其创始和在巴蜀传播的历史,至少应当是汉以前的事情。
我们说饼茶产生于秦汉以前,这从利用现成的经验和知识来说,也不超出历史的允许。
如果说茶叶的原始加工是原始人类食品加工成法的沿用,那么,饼茶的制作,同样脱源于食饼蒸制的经验。
我国各地出土的史前和先秦的陶甑很多,甑自然主要用于蒸饼或蒸馍的。
从民族学来看,饼食的历史还应早于甑釜的出现。如云南独龙族、纳西族过去烙饼,即利用一种圆盘形的石板架在火塘上烘烤的。
至于鄂伦春人就更简单了,他们出猎时将面粉拍制成饼后,放在热灰中烤熟就吃。所以,从人类饼食的悠远历史来看,我国古人在秦汉以前把茶叶仿制成饼,这在经验和技术上,也是不怎么困难的。
因此,笔者毫无疑义地认为,饼茶大致是秦汉以前在原始散茶的工艺基础上,仿效饼食制作的某些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茶类。
(二)
饼茶也从未是古代唯一的茶类
在明以后的笔记杂考中,常常有“古人采茶作饼”
的记载,这不但寓示饼茶是一种最早的茶类,也包含着饼茶是古代唯一的茶类的意味。关于这点,在近见的有些文章中,也常作如此表述。
那么,在饼茶现世之后,有没有一扫其他茶类,而成为唯一的茶类呢?
饼茶从两汉一直到宋,特别是经陆羽的总结、提高以后,一度在一些地区和全国曾形成为代表性的制茶工艺和主要茶类,但它从来没有发展为唯一的茶类。
如晋人刘琨在给其刺南
215
·402·茶 史 初 探
兖州的侄子的信中曾写到:“前得安州干茶二斤,姜一斤,桂一斤,皆所须也。
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汝可信致之。“
①刘琨和《广雅》的作者张楫,生年相近,这里所说的“干茶”
,也即是散茶。
这表明三国和两晋在荆巴盛行饼茶时,安州和其他一些地方,则仍在因袭传统的散茶生产。
所以,从文献的记载来看,说明即使在饼茶最初见诸于史的同时,在我国另一些地方,也还并存有散茶的记录。
另外,刘琨的信中还说明,早期的饼茶,和散茶只是形制上有所不同,其茶叶的内质,不一定比散茶为好。刘琨所说的“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
,就表明他对干茶的茶质、茶效的喜好。他把散茶称作“真茶”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把饼茶列作真茶之外的茶叶。如《广雅》中所见,在早前的饼茶制作中,往往都杂以“米膏”
等一类物质。清初《东山谈苑》追述:“陆放翁(陆游)
云,建茶旧杂以米粉,复更以薯蓣……不知此何等茶也!
大都古茶不及今茶之精妙耳。“
②饼茶中既然掺米粉、薯蓣等一类杂质,无用多说,这自然是会降低茶味和茶效的,这对需要“真茶”
和真正讲究饮茶的人来说,是并不欢迎的。所以,饼茶的出现,从茶的内质来说,它也不可能替代和淘汰散茶。
早先的饼茶,比较简陋,它没有扫除早它存在的散茶,唐以后经陆羽的倡导,在饼茶趋向精细以后,也没有淘汰散茶成为唯一的茶类。陆羽《茶经》就清楚记说:“饮有粗茶、散茶、未
①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此据《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
②余怀:《东山谈苑》,卷七。
216
茶 史 初 探·502·
茶、饼茶者“
①。粗茶,可能即枝梢老叶加工的低档茶;散茶,也即我们前面所说的晒青、蒸青、炒青等一类古老的绿茶;末茶,则是饼茶经蒸舂而不加拍制的一种简化碎茶。关于《茶经》中所说的“粗茶、散茶”
,除茶的外形、内质有别之外,或许在加工制造方法上也有所不同。粗茶,可能主要采用晒制而成;至于象蜀州所出的雀舌、鸟嘴、麦粒、片甲、蝉翼等“散茶之最上”
者②,一般基本就采取蒸焙和锅炒的工艺了。
炒青是比较早出的一种茶类,但关于它的记述,直到唐朝刘禹锡的诗中才见。
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吟:“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芽。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③《茶经》和上述记载充分说明,就是在普遍崇尚饼茶或团茶的唐朝,散茶和其他茶类不但没有匿迹,而且还是继续在发展的。因此,所有史实都说明,我国历史上饼茶的发展,不是排他性的发展。
从制茶技术的角度来说,饼茶和散茶的工艺,虽有所不同,但它们是有机联系和相互为用的。
所以,饼茶的发展,和其他茶类只能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以唐末和五代的茶类发展为例,中唐散茶在《茶经》中还只有“粗茶、散茶”
二种,但在饼茶日趋精细和注重外形特色的影响下,如上所说,散茶中又创造产生了片甲、蝉翼、雀舌等一类各色名茶。鉴于散茶特别是新出的名品在社会地位的提高,反过来,在饼茶的
①陆羽:《茶经》卷下,六之饮。
②毛文锡:《茶谱》,原书佚,此据《太平寰宇记》载。
③刘禹锡:《西山兰谷试茶歌》,据《全唐诗》引。
217
·602·茶 史 初 探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