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茶文化历史

朱自振(现代)
1
茶 史 初 探
朱自振 编著
2
序·1·

目前,一个研究茶史和茶文化的热潮正在神州大地涌动。
据《中国农史论文目录索引》①所载,截至1991年,有关茶史和茶文化的论著计有787种,其数量超过蚕桑(517种)
、棉花(406种)和水稻(236种)
,在各种栽培植物中列于首位。
近年来,这种势头有增无减。光是《农业考古》的《中国茶文化》专号就出了八本,国际茶文化学术讨论会已举行了三次。
中国茶史和茶文化受到人们如此的青睐并非偶然。茶叶在中国传统农业、传统经济和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第一,中国是茶的故乡,对茶的利用和栽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世界各地饮茶的习惯和种茶的技术,均传自中国。当今,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且这是一种雅俗咸宜、最接近天然的文明健康饮料,因而无疑也是富于生命力和大有发展前途的饮料。
中国茶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可与蚕桑稻粟并列。
第二,在中国,最早饮茶和种茶的不是中原的华夏族,而是巴蜀地区的少数民族。魏晋以后,茶叶生产推广到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入唐,饮茶之俗风靡全国。自此,茶叶成为
①中国农业博物馆资料室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3
·2·序
中国南北交流最重要的商品之一,成为中央政府向北方和西藏等地游牧民族换取战马的主要物资,植茶和饮茶也就成为带有全国意义的经济文化事业。可以说,茶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又是联结各族人民的纽带。明清以后,茶叶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物资之一,因而它又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和媒介。第三,在中国历史上,茶的栽培、制作、销售、饮用,与农艺、工艺、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宗教、思想等结下不解之缘,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茶品、茶具、茶艺、茶法、茶诗、茶画、茶俗、茶礼等等。人们饮茶,不但可以涤滞除烦、醒心益体,而且可以产生高洁素雅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境界,从而使它具有特殊和永久的魅力。中国历史上驯化和引种的植物成百成千,似乎没有哪一种象茶那样被赋以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第四,中国的茶业生产和茶叶生产技术曾经独步世界,但自从英帝国主义用罪恶的鸦片和大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传统农业中首先受到巨大冲击的正是茶叶生产。
在19世纪中叶,中国的茶叶生产先是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刺激下畸形发展,继之则因南亚茶区的建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衰落。中国人正是在失败中猛醒,认识到改革传统农业和实现茶业近代化的必要。因此,中国茶史不但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光荣,而且也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当然也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屈辱中的奋起。这种挑战与应战的过程至今仍在继续。目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加速实现现代化而努力,为此,需要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注意对茶业历史和茶文化的研究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4
前  言·3·
在方兴未艾的茶文化热中,朱自振先生的《茶史初探》与读者见面了,它为茶史园地又添了一簇璀璨的鲜花。
朱自振先生是我的挚友,也是我学习农史的老师之一。
他在农史园地辛勤耕耘了几十年,而以茶史为其主攻方向,是我国茶史界的权威之一。这本书就是他长期研究茶史主要成果的汇集。他的茶史研究是以扎实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为基础的,早年他与陈祖椝先生合作编了《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近年又独力编了《中国茶叶历史资料续辑》,为茶史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为他的茶史论文提供了充实的依据。
本书虽是已发表论文和旧稿的汇集,但经过了作者的补充修改,吸收了最新的资料与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三篇:古代篇依照不同发展阶段勾画了中国古代茶史的基本轮廓;近代篇描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茶叶科学技术近代化的艰难历程;专题篇既有古代植茶、制茶(反映在茶类的变化上)技术的系统研究,又有茶业、茶礼、茶俗等的概括介绍,对“茶圣”陆羽的生平、成就、著述和有关史料作了全面梳理,对太湖西部“三兴”地区的茶史作了深入剖析,等等。可见,该书虽非面面俱到,但点面结合,已大体形成体系,涵盖了中国茶史与茶文化的主要方面。作者以实事求是为宗旨,既不标新立异,也不人云亦云,持论平实,时有创见,说清楚了中国农史中的许多问题。毫无疑问,本书是迄今最有份量的茶史研究成果之一。
李根蟠1995年3月30日
5
前  言·1·
前  言
这是一本数年前就列入出版社出版计划,我要重写而一直没有重写的旧稿。拖了这么多年,要重写又没有重写,最后勾勾划划,还是将旧稿出版,这是为什么呢?在前言中没别的好讲,我就专门讲讲这个原委。
在1988年,我为了将手头方志茶叶资料整理出版,向中国农业科学院申报了一个《中国茶叶历史文化研究》的院长基金课题。后来,我的方志资料的出版,从其他渠道解决了,这剩余的院长基金又作何用?自然是出书,我就想将过去我写过和发表过的一些文章,整理成一个文集,并以《中国茶叶历史文化研究》这一书名出版;同时向院里结题。
最初,不但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我把稿子整理好以后,送交农业出版社请有关编审审阅后,他们认为可以,并列入了当年(1992年)出版计划。没有确定的事,不担心,考虑也不多;但一旦定了下来,想得就多了。我是一个专职农史工作者;我编辑的《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和《中国茶叶历史资料续辑》,在国内外发行较多;过去我研究不为师,现在我有研究生,社会上也有不少青年要从我攻修茶史,我这些文章,能称得上和配用“中国茶叶历史文化研究”的名字吗?大家看了这些文章,对我的学术水平和治学作风,又会产生怎样的
6
·2·前  言
印象和影响?!
围绕这些,思前想后,我决定把稿子还是从出版社要回重写。
那么,时隔这么久,为什么又一篇也没重写出来呢?有友人批评我工作不分主次,“放着自己的书不写,尽替别人去作嫁衣裳”。这又对又不对,我不是不写,这本书实在是不花大工夫重写不出来的。我琢磨过我写的文章,我所感到不足而要重写的,不是我的文字,而主要是史料的欠缺。这一点,令我作难的是关于茶叶历史资料,在其他论著中,除我编辑的二本茶史资料所收录的内容之外,新增的史料有,但是不多。
这即是说,过去我写的这些文章,是根据我编的资料;现在我还是抱着这二本资料,又怎能重写出什么新的内容来呢。
这也是这几年我这本书迟迟未能向出版社交卷的真实原因。
没有重写,现在为什么又同意出版了呢?这是因为有了这样二点,我才不惴粗简,同意出版的。其一是经请示出版社同意,将原定《中国茶叶历史文化研究》,改名为《茶史初探》。探者“试也”
,“索也”
;既然是最初的试探或探索,文中言而无物、言而多谬,也就是自然和可以见谅的了。另外,称“初探”
,必有再探和再作研究。长期以来,我在农史界、茶学界结交了一批关心我、爱护我、尊重我的师友,我对他们亏欠很多,无以也无法为报,在此我谨寄语一句,我将把我对他们的深情和敬意,时时融化在我未来和最后的几年工作中。
朱自振书于1995年春节
7
目  录·1·
目  录
序前言
古 代 篇
一、茶之纪原……………………………………………………2…
(一)茶树和茶叶………………………………………………2…
(二)茶树原产地和原始分布中心……………………………5…
(三)茶的最初利用和茶业的起源…………………………1…3二、茶文化的摇篮………………………………………………2…0(一)饮茶业茶初兴于巴……………………………………2…0(二)茶名茶字出巴蜀………………………………………2…8三、秦汉和六朝茶业……………………………………………3…5(一)两汉茶业简说…………………………………………3…6(二)三国两晋茶业的发展…………………………………3…9(三)南北朝的茶业述要……………………………………4…8四、称兴称盛的唐代茶业……………………………………5…3(一)茶禅的相互吸收和促进………………………………5…4(二)陆羽及其《茶经》……………………………………5…8(三)骤起益显的茶叶贸易…………………………………6…7
8
·2·目  录
(四)唐代茶政和官廷茶俗的形成与发展…………………7…1(五)五代茶事附述…………………………………………7…8五、宋元茶业的发展和变革…………………………………8…2(一)我国茶业重心的由东南移……………………………8…2(二)茶类生产的改制和演变………………………………8…7(三)城镇茶肆的兴起………………………………………9…1(四)榷茶和茶马互市的成制………………………………9…5(五)辽金茶事………………………………………………9…9六、我国传统茶业的由盛转衰……………………………1…08(一)炒青绿茶的独步于时…………………………………1…08(二)传统茶学的由盛转衰…………………………………1…16(三)古代茶业的最后骤起和大落…………………………1…23(四)我国古代茶业的终结…………………………………1…30
近 代 篇
一、清末民初我国茶叶科学技术的向近代转化………1…35(一)振兴茶业组织和派员出国情况………………………1…44(二)茶树栽培和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1…48(三)我国近代茶业改革中的机器制茶……………………1…52(四)清末民初茶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1…56二、抗战前后我国茶叶科技的艰难发展…………………1…63(一)北伐战争前我国茶业的继续衰落……………………1…63(二)抗战前我国茶业和茶叶科技的改革发展……………1…66(三)抗战期间茶业和茶叶科技的发展……………………1…71(四)战后茶叶科技的凝滞和结语…………………………1…79
9
目  录·3·
专 题 篇
一、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1…82(一)茶树栽培之始和最早的栽培技术记载………………1…82(二)我国古代茶树栽培各项技术的具体发展……………1…88二、略谈我国茶类生产的发展……………………………1…97(一)饼茶并不是我国最早的茶类…………………………1…97(二)饼茶也从未是古代唯一的茶类………………………2…03(三)饼散主次的转换也非始明朝…………………………2…09(四)结语……………………………………………………2…14三、代有所尚的茶器或茶具…………………………………2…18(一)茶具的初始和陆羽茶器………………………………2…19(二)各地出土的唐代金银茶具……………………………2…24(三)宋以后茶具的发展和崇尚……………………………2…29(四)出神入化的紫砂茶具…………………………………2…35四、茶礼、茶俗、茶歌、茶舞和茶戏……………………2…40(一)茶与婚礼………………………………………………2…40(二)茶与祭祀………………………………………………2…45(三)茶歌与茶舞……………………………………………2…49(四)茶戏与茶曲……………………………………………2…53五、陆羽试析…………………………………………………2…57(一)陆羽所处的时代环境…………………………………2…58(二)陆羽的阶级地位和基本思想…………………………2…63(三)陆羽的主要成就………………………………………2…69六、陆羽著作补遗……………………………………………2…74(一)现存的陆羽著作………………………………………2…75
10
·4·目  录
(二)过去汇集的陆羽著作情况……………………………2…77(三)陆羽著作补遗…………………………………………2…79(四)结语……………………………………………………2…86七、《全唐诗》中的陆羽史料考述…………………………2…87(一)
《全唐诗》中涉及陆羽的篇目………………………2…87(二)唐诗中载及的陆羽友人………………………………2…91(三)陆羽中晚年的行止……………………………………2…95(四)陆羽隐居前后的若干情况……………………………3…01八、《全唐诗》茶史资料札记………………………………3…08(一)唐朝茶业的发展概况…………………………………3…08(二)中唐茶业盛起的原因…………………………………3…09(三)唐朝品茶的日益讲究…………………………………3…10(四)茶会的盛起……………………………………………3…11(五)以茶氏名的流行………………………………………3…13(六)茶具手工制造业的崛起………………………………3…14(七)唐朝宫廷的饮茶………………………………………3…16(八)唐朝的贡茶及其弊病…………………………………3…17(九)唐诗中所记述的茶叶生产技术………………………3…19(十)
《全唐诗》中首见的茶叶产地………………………3…22九、太湖西部“三兴”地区茶史考略……………………3…27(一)
“三兴”地区贡茶和贡焙的发端……………………3…30(二)关于陆羽隐居浙西或苕溪期间的史料述辨…………3…33(三)历史上“三兴”地区茶业的兴衰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3…39十、“皋卢茶”考述……………………………………………3…47(一)我国史籍中皋卢名物演变的情况……………………3…47(二)我国史籍中皋卢与日本皋芦种的关系………………3…52
11
目  录·5·
(三)皋卢是否是茶树原种和原产云南……………………3…55(四)日本的皋芦究竟引自我国何处的何种植物…………3…59
12
古 代 篇
13
·2·茶 史 初 探
一、茶之纪原
如所周知,茶是茶树芽叶加工而成的一种饮料。
但是,对于不少人来说,不一定就都知道它起初并不作饮料,其名其字最早也不叫或书作“茶”
,对于茶树的性状、演化和原产地等等,可能知者更少。因此,为加深大家对于茶叶历史文化的全面了解,在本书开篇,有必要把茶树及其原产地和茶的发现、利用等等,首先作些概略的介绍。
(一)茶树和茶叶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植物。在我国,如陆羽《茶经》所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早先是生长在南方的一种树种。
茶树的学名为Camelliasinensis(L.)
O.Kurtze,在植物分类系统中,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山茶目(Theales)
,山茶科(Theaceae)
,山茶属(Camellia)。
在现存的文献中,茶的学名,最早见之于1753年瑞典杰出植物学家林奈的《植物种志》中。在书中,把茶的学名定为“TheasinensisL.”。这里指示性的“sinensis”
,即是拉丁文
14
茶 史 初 探·3·
“中国”之意①。
那么,这种原先只种于中国的茶树,长得又怎样呢?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前,我国古籍中,千余年来,都沿用陆羽的这样描述:“其树如瓜芦,叶如梔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关于茶树的这些比拟,这也是我国古代对植物外部形态能够采用和一般常见的描述方法。按现在植物学和茶学的介绍来说,其外部形态因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分枝习性的不同,植株有乔木、半乔木和灌木之分;树冠有直立状、披张状、半披张状等多种类型。茶芽在未萌发前为锥形,有2—3鳞片披护。叶多为椭圆或卵圆,单叶、互生,叶缘呈锯齿状,叶面富革质,主脉明显与侧脉末端相连,嫩叶有茸毛。花属短轴总状花序,白色少数为粉红色,两性花。果为蒴果,果皮绿色,成熟后为暗褐色,种子大小因品种而有不同。根系有主根、支根和细根组成,主根粗大垂直生长,支根与细根呈水平分布在耕作层内②。
茶树和其他栽培植物一样,都是由野生经驯化而演变为作物的。十分明显,茶树由野生变为栽培,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它用作饮料的饮用价值。唐朝诗人卢仝,在其一首赞美茶的诗歌中吟:“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
①陈宗懋:《中国茶经》,茶史篇。
1992年5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②《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第8—9页,1988年2月,农业出版社出版。
15
·4·茶 史 初 探
碗肌骨清;六碗通灵仙;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①唐朝时饮茶用碗,歌词中夸张茶饮七碗,就会羽化成仙。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神仙,茶叶当然也不是什么仙药;不过,由于茶叶中含有大量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的成分,所以,它不失是一种有益人体健康的良好饮料。据分析,茶叶中含有3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如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茶多酚、茶素、芳香油、脂多糖等等,就都是人体不可缺少和各具功效的重要营养及药用物质。这中间的有些成分,实际是一个大类,如茶多酚,就包括有30多种的酚类物质;维生素,又可具体分为维生素A、B1、B2、B3、B5、B6、C、D、E、K、H、P和肌醇等10多种成分。至于茶在防病和治病方面的作用,不只我国古书中有很多记载,也为现在国内外医药界所一致肯定。如茶叶对于防治痢疾、肠胃炎、肾炎、肝炎、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癌症、白细胞减少和辐射损伤等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功效。
如茶叶特别是绿茶的抗癌作用,据日本静冈县的调查,发现茶区特别是绿茶产地,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明显比其他地方要低。这一调查,与日本冈山大学药学部奥田拓男教授对茶单宁(茶多酚)物质抗癌试验的结果相一致。奥田拓男的研究指出,茶单宁对引起突然变异的变异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现在基本弄清,茶叶中的抗癌成分,主要是儿茶素;这种成分,在绿茶中约含15%—20%。此外,茶叶中所含的
①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全唐诗》卷三八八。
16
茶 史 初 探·5·
维生素C和E,也具一定的抗癌辅助效用①。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茶在国外才有“安全饮料”
、“保健饮料”
、“健康长寿饮料”等各种各样的赞誉之称。
在千千万万的野生植物中,发现和选择出用茶叶芽叶来作饮料,这无疑是对人类和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而这一重大发现,不是别的正是我们中国和中华民族的丰功和伟绩。
在古代的一个很长时期里,世界上只有我国饮茶和懂得种茶与制茶;后来,大抵至唐代,我国东邻的朝鲜和日本,才首先从我国学会饮茶、种茶而渐渐形成为东方乃至全球性的一种独特文化。
(二)茶树原产地和原始分布中心
我国是世界上最先饮茶、最早业茶的国家,当然也就是茶树原产的地方。笔者认为,我们这里所说的“原产地”
,实际应该就是指人工栽培以前的原始分布区。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作物和栽培植物,特别是在古代条件下,都有一个驯化过程,换句话说,即都是从野生采集而后才发展为人工栽培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这样说,至少在古代,首先利用和栽培某种植物的国家或地区,也就是该种植物原产的区域;这是一种规律和真理。
既然是这样,那么为什么还要谈什么茶树原产地问题呢?
这是因为近一二十年来,在我国茶学家,掀起了一股茶树原
①上述内容,很多是我国著名茶叶生化专家阮宇成教授见告。
17
·6·茶 史 初 探
产地讨论热,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仅讨论出了多种看法,甚至争论出了成见,所以我们在这里也顺便谈谈我们的看法。
关于前一段我国茶树原产地的讨论,我们首先肯定,是有成绩的。因为,这场讨论的实质,大多数参与者的动机和目的,是在于证明茶是中国原产。这一点,无论是在陈椽先生的论著中,还是在陈彬藩和吴觉农先生的大作中,他们从各种不同角度,利用一切学科的有关成果,从茶树的演化形成、自然环境的变迁、野生茶树的分布以及茶的词源学等等,广征博引,为这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不少材料,提供了大量的论据,这无疑是一种进步和深入。
但是,重复一个命题,每一本书上都把这些问题罗列一遍,就显得重复和多余。
所以,笔者在强调讨论要有新意的同时,在这里我们也不准备重复大家已经提出和一致的那些内容。
有人把这场讨论说成是和外国某些资产阶级学者的论战和学术争论。其实在国外并没有找到多少对立面,我们是自己出题自己做;论而未战,论而也没有多少争。因此,我们所批驳的,除个别人还活着外,都是故人故语。如提出“茶树原产印度说”的始作俑者——英国驻印度的殖民官员勃尔基兄弟,是上一世纪20—30年代的事情。其后各书提到的1877年,贝尔登在《阿萨姆茶树》所说的中国和日本的茶树,是“由印度输入”的谬说,这与其说他们是“故意歪曲事实,诋毁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形象”
;还不如说他们是为了争取在印度或南亚发展种茶的支持和对中国茶史的无知。
因为,在19世纪20年代,作为英国在印度的主要统治
18
茶 史 初 探·7·
机构——英国东印度公司,他们对维护与中国的茶叶贸易,比在印度和南亚殖民地发展种茶更感兴趣。
英国东印度公司,从17世纪起,垄断中国出口茶叶贸易整整有二个世纪。在这一中英茶叶贸易的过程中,如果说前一时期由于伦敦茶叶贸易和转口的不断增长,英国长期处于逆差的不利境地的话,那么,18世纪后期起,英国东印度公司发明用走私鸦片来抵销贸易逆差后,他们同中国的贸易,便迅速由平衡转变为顺超。
有人估计,至上一世纪前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在广州卸下他们捎带的鸦片,一圆不花,就能装回满船的茶叶和巨额的白银。所以,对于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来说,不但要弄清在印度能不能种茶,而且还要算一算种茶和种鸦片谁更合算的问题。
事实也是如此,对于当时在南亚英属殖民地种茶的阻碍,并不在于中国茶业的悠久历史和世界茶叶贸易的独占地位,而主要的,还在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不够重视和不予支持。
因为不说19世纪20年代,就是到19世纪中期,当时在印度的英人宣传“印度是茶树原产地”
,呼吁在印度发展种茶的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也不需要否定中国些什么。恰恰相尽,倒是他们一次次组织到中国考察、收购茶籽茶苗和招聘中国的种茶、制茶技工,把他们宣传发展茶业变成一个大张旗鼓的效法中国的活动。举例来说,如早在1788年,英国有位叫彭克斯的科学工作者,专门就印度引种茶树和发展茶业诸问题,编印了一本小册子。
1815年,一位哥特博士对彭克斯的小册子又进行了修订、补充,向有关方面,力谏在孟加拉西北大力发展种茶。另外,在这期间还特地组织过科学考察团,深入
19
·8·茶 史 初 探
到中国茶区进行考察和搜集茶种。
但是,所有上述这些努力,都因东印度公司取消极的态度,使印度发展茶业的要求和计划,一直停留在纸上。到上一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1833年东印度公司垄断中国茶叶贸易的合同的到期和清朝政府拒绝续订的因素,英国国内和在印度的一批殖民主义者,更加积极地倡导在印度和南亚发展种茶。
如1825年,英国技术协会公开设奖,奖励在印度或英国其他殖民地种茶最多和茶质最好的业主。1934年1月,英国驻印度总督,正式批准成立“印度茶业委员会”
,专门负责印度引种中国茶树的研讨。印度茶业委员会成立不久,就开展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广泛散发通告,宣传适宜种植茶树的气候、土壤和其他环境条件;二是派秘书戈登到中国,专门研究茶的栽培、制造方法,采购茶种以及雇佣茶工等等。
自此以后,在英国和印度的文献中,到中国引种茶树的记载不断,其中尤以1850—1851年引种的最为理想。这次从中国采购的茶种,运至加尔各答时色泽仍很鲜艳,后来栽种东北山区成活的12000株,其品质完全表现出不亚于阿萨姆土种的优良性状,一度成为引种中国茶树成功的范例。
所以,从上面英国殖民者一方面宣称“印度是茶树原产地”
,一方面又不断大量从中国引种茶树的史实来看,当时他们提出“印度是茶树原产地”的看法,并不是为了否定中国,主要的也只是为他们在印度发展茶业多造一条舆论。
因此,如果说“茶树原产印度”带有否定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意味的话,那么,这最多也只是一种以明显的谎言来换取社会对发展印度茶业的许可和支持的做法。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
20
茶 史 初 探·9·
包括上一世纪后期和本世纪个别借“茶树原产印度说”
,蓄意混淆事实、贬低中国茶业功绩的伪学者。但是,把话回过头来说,这样的人,毕竟是个别又个别,值不值得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去批驳?似可重新考虑。这一点,国外学术界的反映,颇可参考。他们的茶学家对过去英国人说的“印度是茶树原产地”
既不盲从,对我国近年有关茶树原产地的申辩,也没有表现出多少特别兴趣。
因为,和上面所说那样,我们如果把茶树原产地作为原始分布来理解,那么,中国作为饮茶和茶业最早滥觞的国家,不管印度是否也是茶树原产地,其史实本身就是无须其他证明、无可动摇的当然原产地。道理十分浅显,不论是栽培植物或者还是驯养动物,它们的引种,特别是古代,总只会也只能是引进那些价值已经显现或被人类驯化利用的这样对象。当然,野生动物或植物的分布,在一定的外在因素作用下,也会出现地域上的变更或扩大,但这些都属于自然传播的范畴。自然传播和人工引种的区别,在于后者是一种自觉的行动。这也就是说,在印度和世界上还无人知道茶树为何物和何用时,我们的先民,是绝不会在古代把茶树从印度远带到中国来培育的。因此,中国最早发现和利用的茶叶,只会也只能是原来就生长在我国的茶树。
这里顺便补说一句,可能正是因为上面所说的简单道理,所以,各国茶学家对于英国人提出的“茶树原产印度说”
,没有和少有应者;对我国前一段茶树原产地的讨论,也无有反对者。这就是说,上一世纪冒出“印度茶树原产地”问题后,即便有人想利用它来否定中国茶树原产地的地位,但在国际
21
·01·茶 史 初 探
茶学界,并没有大乱,实际受此影响不大。在茶树原产地问题上,国外不怎么乱,但在我国前一段讨论中,倒显得有点偏激和混乱。
偏激,是把个别当一般,把英国个别学者在茶树原产问题上的图谋,当作一种正式的观点或倾向来批判、对待,把问题看得严重化,以至有的文章由学术讨论,变成了学术批判。混乱各人讨论的基点和角度不一,各持各说。我们的观点较清楚,茶树原产地,就是指茶树人工栽培以前茶树原来分布的地区。但也有一部分学者,把原产地理解为“茶树的原始产地”
,即茶树起源的地区来看待。如有的文章坚持,我国“云南和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和原产中心”
;很明显,这种意见,就把原产地看作为茶树“种的发源地”
,把人工栽培以前的分布中心,看成为茶树的原生中心(一称起源中心)。对原产地的这二种理解,“原来”
、“原始”只一字之差,但在时间上,则两者内容,已相去数千万年。
茶树起源于什么时候呢?有人据植物学分类的方法,推断茶树“发生在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
,具体年代,“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
①。而人工栽培前的分布,不妨更早一些,从茶的发现、利用算起,说到顶,以“神农时代”起算,也只数千年和上万年的时间。对茶树原产地的二种不同理解,不但时间相差甚远,而且沧海桑田,二者在环境的变化上也很大。如第三纪初期,中国大陆和印度次大陆,还是隔海相望的二块陆地,现在号称“世界屋
①陈宗懋:《中国茶经》,“先前的茶树”
,1992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22
茶 史 初 探·11·
脊“的喜马拉雅山,不是连接而正是分隔中国和印度的地槽海域。如果上面茶树起源的年代推断不错,那么,原产地作为起源地来理解,其时印度还属海中孤岛,与茶树的系统演进和最终形成,似乎不大可能;这一意义上的茶树原产地或原产中心,大致也只会是中国大陆。但是,如果作为人工栽培以前的原来分布来说,那么,中印之间浸漫海水的地槽,在印度次大陆和亚洲大陆并合的过程中,早已碰撞成隆起的喜马拉雅山脉,把二块大陆连成了一体;经过数以千万年的同体变化、发展,在我国发现和开始利用茶叶之前,在印度邻近中国的地区,已有茶树及其亚种分布,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茶树原产地的理解和概念不同,时间、环境条件和结果也就不可能相同,我们不能要求二个不同角度得出一个和自己一样的结论。所以,笔者倾向于这样一种看法,原产地如果作为起源地或起源中心来理解,这完全与印度无涉,说原产我国西南、云南或我国西南、西双版纳是原产中心,各自作为一家之说,事实没有多大出入,二种说法应当是都是可以成立的。这也就是说,我们认为在印度次大陆和中国古代大陆之间,茶树的起源地域或中心,只能是一个。
而且,从诸多因素来看,也只会是在今天的中国陆地,而不会是第三纪以前喜马拉雅山地槽海域彼岸的印度。对于这点,这是凭今天的知识就能作出肯定的。至于具体起源于中国或中国西南什么地方?现在各人提点自己看法,作为一种预言,我们相互间不作肯定和否定,把几千万年以前的事,留待我们后代科学条件许可后去做,应当是可以,也较为合适的。
23
·21·茶 史 初 探
如果把茶树原产地作为人工栽培前的原始分布来理解,我们把西南、西双版纳说成唯一的原始分布地和分布中心(原产地和原产中心)
,就未必一定正确,而且在茶树的生存、演进过程中,有点否定种的自然传播了。茶树人工栽培前的原始分布地和分布中心,较茶树的起源地和起源中心,范围无疑要宽阔得多。过去,我们对茶树原产地持上一种理解的人,一看到人家提及在印度、缅甸发现有野生茶树,就敏感地认为是对我国茶树发源地和起源中心的一种否定或设疑,想方设法回避和否定这一事实。其实回避不如承认,在我国茶叶界,很多人是心照不宣,都知道印度开始和最初发展种茶,主要是引进我国的茶种和茶叶生产技术,但是后来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引种中国而是改植印度土生茶树的结果。
关于印度土茶的记载,最早见之于1815年驻印英军拉第尔上校的报告。其称在阿萨姆新福山中的土著,习惯采集一种野生茶叶,加工制作成为饮料,也和缅甸人一样加油、蒜等佐料食用。
这报道可以是传闻,不一定亲眼所见。
1823年,英军R.勃鲁士少校至新福贸易,在滞留期间至附近山林作植物调查,亲自发现了野生茶树。之后,印度野生茶树,也引起了其兄C.A.勃鲁士的兴趣。
1836年,C.A.勃鲁士在萨地亚建立了一个专门种植野生茶树的茶园;1837年,他在萨地亚附近的马坦克又发现几处野生茶产地;1839年,进一步在那加山、梯旁和古勃伦山一带,新找到了120处野生茶产地。通过广泛调查,C.A.勃鲁士归结指出,缅甸和印度的“野生茶产区,自伊洛瓦底江至阿萨姆以东之中国边境,绵
24
茶 史 初 探·31·
亘不绝“
①。除新福和萨地亚外,所谓“阿萨姆土生茶”的野生茶树,1855年在锡尔赫特的张卡尼山等地,也有大量发现。
应该指出,这种分布范围很广的阿萨姆土生茶,不但在品种上自成一统,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然分布,其在印度生长的历史,肯定早于我国茶的饮用和人工栽培之前;所以,从这些事实来说,称印度也是茶树的原始分布区或“原产地”
,不但完全能够成立,实际也并不排斥和否定我国是茶树起源中心和原产地的结论。
近年我国关于茶树原产地的论著很多,众说角度不一,根据不一,观点也有不少不相同之处。本文对于大家都提到和一致之处,不作重复,仅就个人粗见,对前一段讨论和争论,作些归纳和分析。
(三)茶的最初利用和茶业的起源
在上一节中,我们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我国不但是茶树的原始分布地区,而且也是唯一的茶树起源中心。但是,在茶业上,我国对于世界和人类的贡献,还不在于我国原产了这种植物;主要的,还在于是我们的祖先,首先发现和利用了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一种独特的世界文化。
我国有关饮茶的起源,现存的文献中,第一个涉及的是唐陆羽《茶经》。陆羽在是书“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随后在“七之事”中又进一步指出,所谓“神
①中国茶叶研究社丛书。
《茶叶全书》,第九章,1949年开明书店出版。
25
·41·茶 史 初 探
农氏“
,就是指“炎帝”
下一页 尾页 共30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