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既是心学又是智慧学

_3 胡卫红 (现代)
无尽臧尼认为有道理,就把佛经念给慧能听,慧能真的为她解决了许多疑问。
无尽臧尼熟读佛经,却不通佛法;慧能没有读过佛经,却懂得佛法。可见佛祖所讲的确实不是佛法。
但是,佛祖所讲的又并非不是佛法。因为一切都是佛法。只要一个人有悟性,可以通过任何事物悟出佛道。这个道理,好比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到达欧洲一样。很多人是通过佛经悟道的,也有很多人是通过别的事物悟道的。
有一个人向三位修行人请教如何悟道。第一位修行人说:“在果园里,我看到葡萄在早上长得茂盛美好,到了中午,许多人来摘取葡萄,留下一片残败的景象,我因此而悟道。”
第二位修行人说:“我坐在莲池边,看到莲花在清晨开得娇艳美丽,到了中午,有一群人,跳进莲池里洗澡,不一会儿工夫,只看见一片败叶残花的景象,我因此而悟道。”
第三位修行人说:“我在水边静坐,看到晨间溪里鱼儿悠闲地游来游去,到了中午,有的人使用鱼网,有的人使用诱饵,这些鱼儿全都成了他们的猎物。我因此而悟道。”
这个人听完三位修行人的话后,在回家的途中,路过海边,看见沙滩上堆了许多沙堡。这时,一阵阵潮水涌上岸来,当潮水退走时,先前的沙堡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人灵机触动,也悟道了。
葡萄、莲花、鱼儿、沙堡是佛法吗?当然不是。但是,它们能帮助别人悟出佛道,又并非不是佛法。它们也像佛祖所讲佛法一样,都是“非法非非法”。
从更高的层次来说,佛法就连渡船也不是,因为它不是一种真实存在,不能载着修行者到达佛境。它仅仅是一种引导。“引导”这个词,并非指具体行为,而是像魅力、灵感这些词汇一样,既不是没有,又没有实体存在。因此,佛法可以讲也可以不讲,也可以讲定法也可以讲不定法,关键在于是否能起到引导的作用。佛法可以学也可以不学,可以当定法学也可以当不定法学,关键在于是否受到引导并进入悟境。
佛祖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可以说是禅宗最大的公案。当时,佛祖手拈鲜花,微微含笑,向众人展示。大家不明所以,都默然不语。只有迦叶尊者会心一笑。佛祖知道他悟了,就将法统传给了他。此一公案,开创了“无语禅”的先河。
还有一个公案,也是关于佛祖和迦叶的。有一天,大众云集,佛陀刚刚登上法座,尚未开口,主持法会的迦叶,一敲法槌,对大众说道:“世尊说法已毕。”佛祖微微一笑,一语未发,就走下了法座。
这两个公案说明了什么道理?千百年来,学者们争执不休,无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佛祖说法跟不说法没有两样,又都能达到引导之功。至于听者的成就,全靠心灵的觉悟。
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都是这个道理。无论学经营,学管理,或学习其他任何技艺,亦无论向书本学,还是向他人学,其实都是“非法非非法”。它们都只能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即学即用即灵的应用工具。即使毕业于名校,读到博士毕业,也不等于精通,可能尚未入门。要想精通其道,还是要用心去体悟。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龙钦巴尊者简介
龙钦巴尊者简介
龙钦巴尊者(1308~1364),是西藏佛教密宗宁玛派(红派)的一位大师。他12岁进入桑耶寺出家,精通新旧派教理,并修行密法。后出任桑耶寺住持。数年后,即隐居深山专事修行和著述,《龙钦巴尊者三十诫》是其经典著作之一。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勿让学问成枷锁
勿让学问成枷锁
龙钦巴尊者说:虽以精进博学净行等,某种功德纵然已超越,贪执何法自心受缚故,不堕边执即是吾忠告。
把学问做到很高的水平,使技艺达到很高的层次,是否离成功就不远了呢?不一定。龙钦巴大师认为:“虽以精进博学净行等,某种功德纵然已超越,贪执何法自心受缚故,不堕边执即是吾忠告。”意思是:虽然通过勤于进修,使自己学问渊博、行为端正,也许能在某方面到达很高的境界,但是执著这些,只会束缚我们自己。所以,放弃偏执,是我恳切的忠告。
无论学习任何知识、做任何事情,能够提高水平上层次,当然是好事。可是,如果上去了下不来,过去的知识、经验就变成了束缚自己的枷锁。
冈波巴大师所说的偏执,有五种情形:
一是自高自大。一个人到了一定层次,就可能自命不凡,瞧不起别人。元末画家倪云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当时一位大名士,自负品格高洁,最瞧不起俗人。凡是他看不上眼的人,就白眼相向。而他看得上眼的人却没有几个。
那时,造反英雄张士诚有个兄弟张士信,因为仰慕倪云林的画,特地派人送去绢和金银,请他画一幅画。谁知倪云林大发脾气说:“我不能做王门画师!”他还当场撕裂了送来的绢。
张士信觉得丢了面子,自此怀恨在心。
有一天,张士信和一班文人乘船到太湖上游玩,闻到另外一条小船上传来一股特别的香味,就说:“这条船上,必有高人雅士。”靠过去一看,原来是倪云林。张士信顿觉扫兴,便叫从人将倪云林抓过来,打了一顿鞭子。倪云林被打得皮开肉绽,却始终一声不吭。
后来有人对他说:“打得痛了,也应该叫一声。”
倪云林说:“一出声,便太俗了。”
此事一时传为笑谈。
在这个故事中,张士信的行为固然霸道,也可说是倪云林自己找痛苦。当初人家以礼求画,他不想画,将来人好言好语打发回去就是了,何必那样无礼呢?这都是傲慢心理在作怪。而傲慢心理又源于他过人的画艺。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缺少智慧。所谓“行行出状元”,即使你是这一行的状元,也没有必要瞧不起其他行当的人。
二是纸上谈兵。学会了某种技艺,没有实践,还不能真正悟道。有的人学到一些基本理论和技巧,便以为自己精通了这门技艺,平时夸夸其谈,到了实践中,可能一派茫然,被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打得落花流水。
在小说《神鞭》中,有一个情节:“神鞭”与一位武林前辈切磋武功,对方口若悬河,什么内家拳、外家拳、太极拳,招招式式,如数家珍,把“神鞭”吓得冷汗直冒。谁知动起手来,那位武林前辈却不堪一击。原来此老只会说,不会练。既然他会说不会练,本不够资格跟高手过招,他却敢于一试,说明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武功不行,还以为自己真的是高手呢!这可以说是众多纸上谈兵者的通病。
三是不知舍弃。一个人好不容易学到一些东西,要他舍弃所学而接受新事物,就会存在很大的心理障碍,觉得太可惜了,好像蒙受了重大损失一样。很多老手被新手超越,原因就在于此。
有一个木匠,用上好的木料给自己家里造了一扇很精致的门。后来,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就找出一个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后来一块板朽了,木匠又找出一块新板换上。后来门栓磨损了,木匠又换了一个新门栓。后来门轴坏了,木匠又换了一个新门轴……若干年后,这扇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感到自豪:多亏有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问他:“你是木匠,为什么用这么旧的门?”
木匠仔细一看,发觉周围的邻居家都换上了样式新颖、坚固美观的防盗门,而自己家的门却又老又破,长满了补丁。
木匠默思良久,禁不住笑了:“正是自己这门引为自豪的手艺阻碍了家门的更新啊!”
很多人就像这个木匠一样,强调什么“专业对口”,强调什么过去的资历、经验,而不能因变应变,无疑会阻碍事业的发展。
四是误导他人。掌握了一门学问、一门技艺,自然忍不住向人展示。有的人好为人师,还会向人传授。但是,任何方法都是“非法非非法”,而且自己也没有完全领悟,必然存在不少偏见、谬见。在展示或传授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审慎的态度,就可能把偏见、谬见当成正见,误导他人。
北宋文豪黄庭坚,年轻时便以诗才名动江南,而且他精通音律,所创作的长短句、乐府词,在大江南北传唱。他的词风香艳华丽、浓情娇柔,花街柳巷的佳丽们皆以能唱黄词为荣。
有一年,他去庐山游玩,顺便到圆通寺参谒住持法秀禅师。法秀禅师为人正直严厉,素有“铁面秀”之称。他毫不客气地呵斥黄庭坚说:“大丈夫有满腹翰墨,生花妙笔,应该撰写有利于天下苍生的文章,怎么能在那些雕虫小技上耗费时光呢?”
黄庭坚不服气。作词是他的成名绝技,哪容人贬低。
法秀禅师开导说,当年李伯时画马成痴,天天臆想自己就是一匹马,时时模仿马的习性,最终,整个人真的像马一样了。意思是说,黄庭坚沉浸于淫词艳句,心态、性情也必然受到影响。
黄庭坚仍不服气,冷笑道:“禅师大概也想把我放马肚子里吧?”
法秀正色道:“你用香艳之词鼓动世人的淫心,败坏风气,以此造作,将来岂止于驴胎马腹,恐怕还要堕入十八层地狱呢!”
黄庭坚心里一惊,顿有所悟,不禁冷汗如雨。他忏悔道:“多谢禅师提醒,弟子再也不敢写那些文字了!”
从此,黄庭坚痛下决心,远离酒色犬马,像僧人一样学佛、持午(过午不食),并自号山谷道人。他的词风也为之一变。
人们普遍认为,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搞文艺创作是很高雅的事业。但是,如果老师不能教学生以正道,并且以身示范,就成了摧残灵魂的爆破手。如果作家以淫秽、暴力的东西或歪曲事实、叫卖谬见来取悦读者,他们就是戮害心灵的郐子手。两种人所产生的破坏力都是非常大的。
六是固步自封。一个人的学问、技艺到了一定境界后,对自己的判断力就得变得非常自信,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很难听进不同意见,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感到怀疑。这会伤害创造力和革新的动力。
在拿破仑时代,全世界都是用轻质材料造船,这似乎是不可变更的定律。1803年,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在塞纳河上建造了第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船身是用铁板制作的,相当坚固。当他获悉拿破仑要越过英吉利海峡对英作战时,就兴致勃勃地来到法国,向拿破仑推销自己的新产品:“一台20马力的蒸汽机可以抵得上20面鼓满的风帆,陛下的舰队再也不必呆在港口里等待好天气出航,到时,不要说是纳尔逊,就是兔子,也跑不过陛下……”
不料,富尔顿尚未说完,拿破仑就厌烦地打断他的话,斥道:“你只是说船如何快,却只字不提铁板、蒸汽机和煤的重量。我不说你是个骗子,你也是个十足的傻瓜!”
拿破仑认为,钢铁不可能浮在水上,这是一个小孩子都懂的道理,而他,天才的拿破仑,才不会被人蒙蔽呢!
1812年,英国人购买了富尔顿的轮船专利,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海上霸权。法国则被远远地甩到了后面。后来的军事评论家说:如果拿破仑当时接受富尔顿的新产品,那么,19世纪以后的欧洲历史将会改写。
拿破仑没有被富尔顿欺骗,他却被自己的老经验欺骗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被自己的老经验或被自己得意的学问所欺骗,认为某些事必然如此,认为某些事绝不可能发生。当我们产生这样的念头时,实际上是在自己的脖子上套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
所以,我们在学习各种东西的同时,学习如何不被它们套住,这就掌握了学习的精髓。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断际禅师简介
断际禅师简介
断际禅师是福建闽中人也,幼年于本州黄檗山出家。其相貌奇特,眉间隆起如珠。后来四处游历参禅,悟境颇高。他所著《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为佛门重要论著。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
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
断际禅师说:汝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若不学道,滴水难消。摘自《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禅师所说的“学慧”,是指学习小聪明。“学道”则是学习大智慧。
什么是“小聪明”?很难一概而论,例如知识、经验、技能等,也可归入此类。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明显的小聪明:
一是知识上的缺陷和品德上的亏欠,如西藏高僧阿底峡大师在《论题:入二谛》中所说:“依少分听闻,不解真谛义,亦不修福德,沦为卑劣人。若误解空性,劣慧者将堕。”意思是说,只凭一点点听闻,不足以了解义理的真谛,又不会修福德,这种人将沦落为卑鄙下贱之徒。如果误解义理,那些智慧狭劣者将愈加堕落。
有的人只是半吊子水,行事自然多有漏失;如果品德有缺陷,做事会更加荒唐。如果把愚见当成智谋,把谬见当成真理,还可能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堕入万劫不复之地。
二是实践和理论分离。如明代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所说:“守愚之辈,著事而理无闻;小慧之流,执理而事遂废。著事而迷理,类蒙童读古圣之书;执理而遗事,比贫士获豪家之券。”意思是说,愚笨的人,只知道做事,却不去探究其中的规律;小有聪明的人,只知道死守理论,却不去实践。前者好比小学一年级的儿童读古代圣贤的书,自然一窍不通;后者好比穷人得到了富豪家的金券,还不知道该怎么花呢!
那么,什么是大智慧呢?当代济群法师在《的启示》一文中说:“有智慧的人,是具有洞彻宇宙人生真相能力的人,能够正确地了解人生,正确地了解宇宙。反之,假若没有洞察宇宙人生的能力,虽然有很多的学问,有很多的知识,乃至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那只能说你有世间的知识,有生存的技能,有文化修养,而不能说明你是一个智者。”
所谓“洞彻宇宙人生真相”,说白了,就是了解自然规律,了解社会与人生的规律。这样说似乎还太玄,一般人能够掌握的大智慧有如下四种:
第一种大智慧是:知己。即了解自己。人类有一个缺点:自以为是。不管是政治家、诗人或是木匠,每个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聪明,或者证明自己比别人更有智慧。尤其是学有专长或事业有成的人,自以为是的毛病更甚。这种偏执,只会让自己越来越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怎样的远景。
所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向人类提出了善意的忠告:“认识你自己!”他这句话后来被雅典人镌刻在特尔斐神庙上。
苏格拉底被公认为雅典最有智慧的人,他却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既然他是最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无所知”呢?这句话跟佛祖的“法无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无穷的世界面前,人类真的很无知。举一个浅显的例子: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眼前的未知世界却越来越大;在知识极度丰富的今天,我们不懂的东西却越来越多。甚至没有任何人敢说对自己的一根头发、一根手指或其他任何部位已经完全了解,更不用说对身外之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不肯承认自己无知,未免太无知了!
苏格拉底确实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许多时候,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都是从认识自己的无知开始的。
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无知后,才会冷静地审度自己,冷静地观察世界,智慧也由此而生。
第二种智慧是:知人。即了解他人。有一话说得好:了解人性人情,你就无所不能。《红楼梦》则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了解人性人情,你就知道别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你就知道如何顺应人情,把事情干得漂漂亮亮。这确实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有一家宾馆,经常出现旅客带走小件物品的情况。通常的做法是,服务员在旅客离开时,去查看房内是否少了什么东西。这种做法虽然能减少损失,却会耽误时间,有时会让旅客等得不耐烦。
为了提升旅客满意度,宾馆经理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每个客房里多放一些精致的小物品,比如工艺品、书画等,然后在上面标上价格。如果旅客喜欢,尽可以拿走,到柜台照价结账。
正如经理预期的那样,此后很少出现丢失物品的事件,反而因为出售这些物品得到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这是什么原因呢?绝大多数旅客并非想占便宜,而是喜欢那些东西。以前不能买,只好顺手牵羊。现在能买了,就没必要为几个小钱背上偷名。
这位经理想出的办法看似简单,如果不是识人性、知人情,怎么能想出这个办法呢?即使想出来了,又怎么敢采用呢?
第三种大智慧是:明理。即了解事业成功的必然之理。很多事情,好像这样干也行,那样干也行。但是,很多做法并非正途,成功了也属侥幸,不能持久。按必然之理做事,才是成功正道。
比如,不问收获、先下苦功,就是成功的必然之理。按此行事,成功的机率会高得多。
从前,有一个老铁匠,他打的铁链比谁都要牢固,价钱却跟别人一样。做工精细,自然费时多,产量小,所以他赚的钱还不如那些做工粗糙的人多。但他不管这些,仍旧一丝不苟地把铁链打得结结实实。有一次,他精心打造的一条巨链被安装在一条大海轮上,做了主锚链。一天晚上,海上风暴骤起,白浪滔天,船上所有的锚都放下了,可那些铁链就像纸做的一样,全都折断了。只有老铁匠打的主锚链经受了风浪的考验,独力保住了海轮的安全。
风浪过去后,全船的人都为此热泪盈眶,欢腾不已,他们自发地聚集到老铁匠的店铺前,向他表示衷心感谢。自此,老铁匠成了名人,他打的东西也成了名品。
世界上哪一个著名品牌不是这样经心制作出来的?只要你确实持之以恒地为自己的工作付出了心血,你的价值迟早会得到世界的认同。一切收获也会随之而来。
四是守德,即坚守自己的美德。古人云:厚德载物。任何事业的成就,无不以美德为基。这是智慧中的智慧。很多人没钱、没背景、没学历,就是靠美德作资源。香港富豪郑裕彤即是一例。
郑裕彤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15岁就中断学业,到香港“周大福珠宝行”当学徒。临行前,母亲叮嘱他:干活勤快,遵守规矩,多动手,少动口。郑裕彤牢记母亲的教诲,忠诚敬业,做事勤快,主动负责。他处处留意,向老板和同事学习做生意的经验,还利用业余时间去观察别的商店如何做生意。
有一次,他去一家珠宝店观察人家做生意的方法,不料回来时遇上堵车,迟到了。周老板问他何故迟到,他便据实相告。老板不相信一个小学徒竟如此敬业,就问:“你说说,你看出了什么名堂?”
郑裕彤不慌不忙地说:“我看人家做生意,比我们要精明。客人只要一进店,伙计们总是笑脸相迎,有问必答。无论生意大小,一概客客气气;就是只看不买,也笑迎笑送。我觉得,这种待客的礼貌周到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店铺的门面也一定要装饰得像模像样,与贵重的珠宝相配。我看人家把钻石放在紫色的丝绒布上,光亮动人,让人看起来格外动心……”
郑裕彤侃侃而谈,周老板暗暗动心。他预感此子必成大器,有意培养他。郑裕彤成年后,周老板还将女儿嫁给他,后来干脆将生意全交给他打理。郑裕彤不是无义之人,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生意做好,报答岳父的知遇之恩。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周大福珠宝行”发展成为香港最大的珠宝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把珠宝行改成自己的名字,完全有道理。他却沿用岳父的名字,以表感恩之心。后来,郑裕彤又投资房地产业,成为香港地产大亨之一。
有人问郑裕彤为什么取得如此成功?他说出了自己的秘诀:“守信用,重诺言,做事勤恳,处事谨慎,饮水思源,不应见利忘义。”
他的秘诀中,没有一句话提到才能、学识,全是讲美德。可见他对这种智慧的价值已经心领神会。
诚如断际禅师所言: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与其学习那些投机取巧的小聪明,不如学习能让事业稳步成长的大智慧。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僧璨大师简介
僧璨大师简介
僧璨禅师是禅宗三祖,姓氏及籍贯均不详。史料只记载,他最初以白衣身份拜谒了从北方来到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店前镇)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传衣钵。后来,僧璨往来于司空山和皖公山(今安徽潜县西部)之间,过着隐修生活,长达十余年。隋大业二年(606年),手攀树枝立化,后谥“鉴智禅师”。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守住正见
守住正见
僧璨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摘自《信心铭》
隋唐高僧僧璨,出身来历不明,也无人知道他的俗家姓名,“不知何许人也”。僧璨是禅宗二祖慧可给他取的名字。僧璨四十多岁时,去参见禅宗二祖慧可,说:“弟子重病缠身,请大师为我礼忏脱罪。”
巧的是,慧可当年也问过达摩祖师相似的问题:“我的心未得安宁,请大师为我安心。”达摩祖师的回答是:“拿心来,我为你安心。”慧可楞了半天,才说:“我找不到心。”达摩一笑说:“我已经为你安心完毕。”慧可顿时彻悟。
现在僧璨来求脱罪,慧可的回答也跟达摩一样:“把你的罪过拿来,我替你礼忏。”
僧璨想了半天,皱着眉头说:“大和尚,我找不到罪过呀!”
慧可大笑:“我已经为你忏悔完毕!”
僧璨大悟:“我今天才知道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就像心一样,佛法无二啊!”
慧可认为他是可造之才,就为他剃度,并且说:“你真是我佛门之宝,应该取名为僧璨。”
从此,僧璨成了慧可的弟子,后来又受了慧可的衣钵,成为禅宗三祖。慧可的事迹很多,但他对佛教最大贡献也许是他所创作的《信心铭》。后来有学者考证说,《信心铭》可能是后人伪托僧璨所作。不过我认为这只学者们一贯爱玩的无聊把戏。也有人考证《道德经》非老子所作,《孙子兵法》非孙子所作,《论语》不是孔子的思想,诸如此类。这只是没事找事干而已。
为什么这样说呢?打个比方,不管是谁,你能写出一部《红楼梦》,你就是一个曹雪芹。《红楼梦》不是无缘无故冒出来的,写这部书的人一定是个大手笔,至于他是不是名叫曹雪芹,是花一个晚上写出来的还是花十几年功夫写出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红楼梦》确实是人间珍品。《信心铭》也是这样,创作者的境界堪称一代宗师,不管他有没有宗师的地位,无论作者是谁,都无法否定它的价值。名字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不管是不是僧璨所作,就假定作者笔名僧璨,也未尝不可。
《信心铭》一开篇,就提出“至道无难,唯嫌拣择”的警语,作为全篇的纲要。这句话含意隽永,后人对它的理解也多有异义。一般的解释是,拣择就是挑三拣四、辨识不停的意思。也就是说,对世间的道理,凭自己的喜好进行挑选。就像买苹果一样,觉得这个好,这个不好,把好的选出来,把不好的丢在一边。对此,赵州从谂禅师认为,“言语才起便是拣择”。只要一说话,一起念头,就必然包含某种倾向,就是拣择。如果能觉悟“万法一如不用拣”的道理,“至道”也就“无难”了。如何达到此种境界呢?赵州从谂禅师说:“老僧不在明白里。”保持平常心,没有好坏的概念,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自然谈不上拣择了。
世人皆喜欢聪明,喜欢明白,心里总是藏着是非好坏的尺寸,难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各种烦恼也因此而生。如果能做到“不在明白里”,自然能一心不动,烦恼尽除。
圆悟勤禅师对“至道无难,唯嫌拣择”的理解是:“人多错会道,至道本无难,亦无不难,只是唯嫌拣择,若这么会一万年也未梦见在。”又说:“须掏瞎娘生的眼,白日挑灯读此铭。”意思是说,很多人将这八个字错误地理解为:至道本来无所谓难,也无所谓不难,只是唯嫌拣择而已。要是这么理解,一万年也弄不明白。必须挖瞎双眼,在白天里挑亮灯光读《信心铭》。
圆悟勤禅师的说法,好像比僧璨大师的铭文更难懂。试想,在白天里何必点灯,不是浪费资源吗?挖瞎了双眼,又怎么读?其实,圆悟勤禅师的意思是,不要执着于铭文中的字句,不必字斟句酌地推敲,要用心来体悟。
“掏瞎娘生的眼”,这种说法好像太过夸张,为了弄懂一篇铭文,犯得着吗?但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这样恐怖的事。那是2300多年前的一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正在花园里散步,忽然,一个奇妙独特的新思想在他的脑海里浮现,若有若无,若存若亡。当他试图捕捉这种尚处于灵感状态的新思想时,花园里出现的一些景致干扰了他的思绪,那种新思想又隐没不见……他十分悔恨自己贪图眼前美景,没有看好那些飘然而来的思想。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挖掉了自己的双眼。
大师们追求的目标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对事物的判断跟我们也有很大差异。我们活在红尘里,天天要学习,要工作,要生活,无法抛弃一切。向大师学习,为的是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摹仿他们的一切。试想,挖掉双眼而换取一种思想,这样的代价太大,不是我们能承受的。此外,在吸收大师思想的过程中,就是要活在明白里,有所拣择,各取所需。
但这并不是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的理念对我们无用。在很多情况下,不必把是非、得失、好坏、对错看得太重,这样有利于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其次,像挖掉双眼一样不被那些不相干的事所干扰,有利于我们保持专注力。平常心和专注力,对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都很重要。
此外,我们在拣择的过程中,有一个要点:守住正见。以成功为例,干事业有多种途径,做事情有多种方法,都能带来成功。但是,有的途径或方法能带来大的成功,有的只能带来小的成功;有的会让自己眼前成功而日后失败,有的却能让自己长期成功。如何选择,这就需要拿出智慧来。一般来说,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的方法是正见,只对自己有利而对他人有害的是谬见;能让自己长期成功的是正见,让自己暂时成功日后失败的是谬见。
有一个故事,里面讲了一种成功方法,有的人觉得是正见,有的人认为是谬见,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应聘到一家公司上班。总经理在会上宣布,任何人都不得进入三楼的一个房间。大家都没有进去过。可是,这个年轻人偏偏不信邪,大胆地闯了进去。他发现,这只是一个平常的房间,一张平常的办公桌,桌上放着一张尘封已久的聘书,上边什么都没有写。胆大妄为的年轻人竟然拿着那张聘书闯进了总经理的办公室。总经理打量了这个年轻人很久,然后,提起笔来,在聘书上写了几个字,交给年轻人说:“从现在开始,你就是销售部的经理。我等一个像你这样的人,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
这个故事中的年轻人,敢于违反规定,结果受到了重用。那么,这种方法到底是不是正见呢?我们不能光着眼这个事例,而要看它是否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这样做,成功概率到底有多大。绝大多数公司强调制度的重要性,要求员工遵守各项规定。所以,这个年轻人的做法,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是被开除,百分之一的可能是成功。他获得好职位,是因为总经理没有用正道而是用邪道求才,是负负得正的结果。其成功概率只是比买彩票高一点而已,不值得效法。
在工作和生活中,选择任何方式方法,都不妨考虑一下它的成功概率。有此理性,就不易做出将来后悔莫及的决定。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
僧璨大师说: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摘自《信心铭》
对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这件事的“真相”应该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最多只有一个人对它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其他的人全都错了。也可能没有人是完全正确的,大家全都错了。
对事情的判断有误差,人们的言行自然会发生偏差。这大概就是僧璨大师所说的“一种不通,两处失功”。人们在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其实并不真的是这件事,而是头脑中臆想出来的,或者说,谈论的只是这件事的影子。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也同样如此。人们说的做的都不是那件真事,不过是以误导误、以讹传讹。这大概就是僧璨大师所说的“遣有没有,从空背空”。本来就不存在,不过是从空到空罢了。
我们每个人都存在某些观念障碍,多半是无中生有、“从空背空”造成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因素:
第一种因素是:认识误区。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比较相信“眼见为实”,对自己看到的事,会根据过去的经验、知识很快作出判断,很少去探究这件事背后的潜在逻辑,这就难免发生误差。
在一间无人居住的房子的窗户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总是每日准时光顾。远远望去,只见它站在窗台上,不停地以头撞击玻璃窗,每次都被撞得落回窗台。但它坚持不懈,每日要撞十来分钟才离开。
人们纷纷猜测,它大概是想进入那个房间。然而,让人不解的是,这间房的另一扇窗户大开,它为什么不由此而入呢?于是,人们得出结论:这是一只笨鸟。
直到有一天,好事者带来望远镜,一切才真相大白:窗玻璃上粘满了小飞萤的尸体,那鸟儿不是在撞玻璃,而是在享受美味呢!
这个故事说明,我们的眼睛并不那么可靠。某些事似乎尽收眼底,其实真正看到的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把部分当成全部,可能会错得很离谱。
第二种因素是:心理驱动。以前流行过一首歌:跟着感觉走。大多数人都是直观反映事物,而放弃大脑的功能。觉得好就做,觉得不好就拉倒。无论是找工作、谈朋友、办事情都是如此。这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不仅如此,人们会按某种心理驱动行事。希望某件事是这样,就把它想象成是这样,然后按此而行。比如,有一个女子哀叹说,她的男友变坏了。以前他是多么温柔体贴,多么重情守义的一个人,如今有了钱,变“花心”了。其实,这个男人从来没有变坏,因为他本来就没有那么好。他过去的好,都是爱他的女子想象出来的,因为她特别希望他有那么好。
很多人受骗,也是心理驱动在作怪。他们特别希望骗子的把戏是真的,并信以为真。所以,他们不是被骗子所骗,而是被自己所骗。买彩票、赌博等等也是如此,人们希望这是生财之道,但实际上不是。
在生活中,我们非常有必要把希望的事和事情的真相分开,以免被误导。
第三种因素是:逻辑错乱。人们判断事情,经常根据一定的前提条件进行推论。如果前提错了,逻辑再精密,都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
有人说:随便一句假话都能推出任何一个结论。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就有过一个著名的诡辩: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他怎么可能追不上乌龟呢?芝诺是这样推论的:假设乌龟先爬一段路,然后阿基里斯去追它。阿基里斯在追上乌龟之前,必须首先达到乌龟的出发点,可是,这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阿基里斯必须赶上这段路,可是乌龟又向前爬了。因此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奇怪的是,这一论证在逻辑上却没有任何毛病。
在古希腊,还有一则更妙的诡辩:一粒谷子落地时没有响声,两粒谷子落地时也没有响声,三粒谷子落地时还是没有响声……以此类推,一整袋谷子落地时也不会有响声。这同样是结论错误、逻辑正确。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是因为前提条件错了。阿基里斯在到达乌龟的出发点的同时也可以超越,一粒谷子落在地上并非没有声音,而是声音极微,极微的声音累加就能成为很大的声音。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逻辑障碍,比如,怀疑某个人会“对我不利”,心里就开始判断他将采用何种手段,并设计相应的反击方案。可是,那个人也许根本没有“对我不利”的想法和行为,自己的反击就显得很可笑,甚至可能变成挑起矛盾的导火索。
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情时,先搞清前提是否真实可靠,否则就不必白费心机。
第四种因素是:表达倾向。有人说:“语言是误会的根源。”无论是他人还是我们自己,在描述某件事情或表达某种意见时,都会带有某种心理倾向,如肯定、否定、赞成、反对等。尽管我们想如实传达,这种倾向还是会通过神态、语气等表达出来,这就会导致失真。
比方说有这样一句话: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从字面看,意思好像很明朗,如果说出来,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意思是:有人这么说)。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意思是:我确实没这么说)。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意思是:可我知道她偷了)。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意思是:不过有人偷了)。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意思是:可她对这钱做了某些事)。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意思是:她偷了别人的钱)。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意思是:她偷了别的东西)。
同一句话,因语气不同,竟有如此多的含意,究竟哪种含意才是真的呢?也许都不是真的,只是表明了说话者的倾向罢了。所以,我们平时与人交谈时,怎能道听途说呢?怎能不细心地分辨真伪呢?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书不必多读
书不必多读
断际大师说: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总不知……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摘自《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大师认为,有的人只想多学知识、多吸收观点,却不知道积累的知识和观点太多,反而会阻塞智慧。就像给小孩吃奶,吃得太多,能不能消化还不一定呢!所以说,对所学知识和观点不能消化,它们反而变成毒药。
断际大师这段话,给好学的人敲响了一记警钟。应该说,好学并非坏事,但食古不化,可能就变成坏事了。有些人学到一肚子学问,却找不到出气的地方,在那里发酵发酵,最后只落下满嘴馊味,一身怪癖。这样的好学,还不如不学呢!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书没少读,什么事也干不了。倒不如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起码能养活自己,也能做一些于人于己有益的事情。
为什么学问多了可能成为弊端呢?打个比方,你去做一件事情,如果不知有何风险,以为会一切顺利,兴致勃勃地去干,最后遇到问题了,当然不愿让以前的努力白费,只好硬着头皮去克服,最后很可能就干成了。如果事前知道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心里就会出现畏难情绪,可能干脆不做了,那就没有做成的可能。所以,一位大企业家说:“无知是最大的快乐。如果我们知道所有可能绊倒我们的陷阱,可能永远也不会起步。”
此外,做一件事情,有多种成功方法,各有利弊。好比从北京到南京,究竟坐火车好还是坐飞机好?究竟乘公交车好还是搭顺风车好?都没有一定,不管哪种方法都能达到目的。如果只知道一种方法,没有选择余地,只好照此而行,最后就做成了。如果知道所有方法,就免不了有一番权衡、比较。有些方法利弊不明,就难免拿不定主意。如此想来想去,耽误时间不少,最后可能根本下不了决断,不了了之。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不是他们掌握的知识、方法不够多,反而是太多了,以至难取难舍。
以此观之,断际大师所说确有道理:学问太多,不一定是好事。
无独有偶,宋朝大儒程颐也有类似观点。他说:“书不必多看,要知其约。多看而不知其约,书肆耳!”意思是说,读书的关键不在于多,而在于掌握要点。书装得多而不知道要点,不过是开书店罢了。
程颐为什么不说“书房”而说“书店”呢?因为书房里的书,通常会永久保存;书店里书,随进随出,都是暂时存在。如果读书像布置书房一样,虽“不知其约”,起码可当“知识广博”四字,也不简单了。多数人读书像开书店,随读随忘,留下的还是不好卖的。
如果读书“知其约”,真的没有必要多读书。生活中有很多读书不多却能成就大器的人。比如活跃在商场的那些农民企业家,论知识水平,他们跟一个普通高中生相比都差得太远。可他们知道办事要点,就能办成大事。
历史上,书未多读而办成大事者也不在少数,宋朝宰相赵普就是一例。相传他“半部《论语》平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一说法并非野史所传,而是出于正史。据《宋史》说,赵普每遇政事不能决,便于归家后查阅家中一箧中书,次日问题便迎刃而解。久之家人好奇,偷偷发箧一看,原来里面只有半部《论语》。于是时人便说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也记载说:“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元朝高文秀《遇上皇》也记载说,赵普“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字则平,自幼学习吏事,读书不多,但他却是公认的宋朝第一文臣。他替宋太祖制订的“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十二字方针,以及其他治国安邦之策,影响了大宋三百年历史。宋太祖有事难决时,常深夜拜访赵普问计。往往一番交谈后,主意已定,再无疑问。因此留下了“太祖雪夜访赵普”的故事。
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无疑已掌握了《论语》的要点。
虽然“书不必多看”,但如果注意抓要点的话,多看也没关系。而且书读得越多,所得也会越多。人的智慧有限,并非想抓要点就能抓住要点,通常只能广种薄收,这里得一点,那里得一点,收获就多了。所以,不要看见“书不必多看”这句话,就马上琢磨如何省下买书的钱。倒不妨琢磨琢磨:如何改变不思而读、浅尝辄止的习惯?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憨山释德清大师简介
憨山释德清大师简介
释德清大师是南京全椒县人,俗姓蔡,生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12岁入报恩寺,36岁名满天下。为避皇太后征召,他隐居山东崂山,建茅屋清修。万历皇帝赐黄金三千两给他建庙,他以之赈济灾民。后为人诬告,被发配岭南曹溪。明天启三年(公元1622年),78岁的憨山大师在曹溪坐化,肉身不朽。
先信后学,不信不学
憨山释德清大师说:以学道之人,以信为本,以疑作障。故疑有三种,谓疑人,疑法,疑己。
佛经中经常出现一个词:信受奉行。意思是:相信,接受,遵行。
佛家认为,“信为道源功德母”,一切要从信开始。如果不信,就没有学的必要。比如学佛,如果你怀疑这是迷信,学了没什么用,说明你与佛无缘,根本不用学。学了也白学。
憨山释德清大师认为,疑有三种:疑人,疑法,疑己。
何谓疑人?释德清说:“谓认人不真。即如弟子闻佛说色身法身,大身小身,不知那个是真佛。此疑人也。”意思是,对导师本人感到怀疑。就好比弟子听佛祖说法,一会儿说色身、法身,一会儿说大身、小身,不知道哪个是真佛。
在生活中,很多学生心里有过这种怀疑。尤其是前几年,老师的收入比较低,在学生眼里,简直就是失败者,没出息才做老师,自然怀疑老师有没有资格教导自己。
何谓疑法?释德清说:“且其说法,方才说有,却又说空。方才说空,却又说不空。以其言不一,故最可疑。此疑法也!”意思是,对导师所讲的道理感到怀疑。好比听佛祖说法,刚才说有,现在又说空;刚才说空,现在又说有,前后矛盾,怀疑是不是讲错了。
这种怀疑,很多学生也有过,老是从老师讲授的内容中挑毛病,然后全盘怀疑。而老师的有些“毛病”其实是学生自己理解力不够,并非真的毛病。
何谓疑己?释德清说:“或有闻而能信,不疑于法。又见其法大,则疑自己根小,不堪领荷,不能修行。此疑己也。”对人对法都相信了,又怀疑自己天赋不足,学不好,行不通。也就是没有自信。
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无论是求学问道,还是谋事创业,首先应当坚定信念,贯彻始终,一心一意,然后才可望有所成就。如果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去做,往往中途半端,一事无成。
有些人最大的毛病是疑心病重,对什么都怀疑,贬低英雄,恶搞经典,鄙视大人物,理想、道德、良知、品格之类的词汇在他们眼里全是垃圾。他们以为这是在破除迷信,其实是在摧毁信念。
天下任何一门学问,离了“信受奉行”,就不能上境界,就不能通透悟彻。为什么呢?你敬仰这门学问,才会苦心探求它的精微神妙之处,学问就上去了。如果不信或半信半疑,就只顾挑它的毛病了,这儿不对,这儿不行。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学问,哪会没有瑕疵呢?只顾挑毛病,最后得到的全是暇疵。何况还存在这种可能:将精华当暇疵,一起抹煞。
不仅做学问如此,做人也存在信仰与虔敬心有无的的问题。比如对某个伟大人物或身边某个德高望重的人物,如果信服他,敬佩他,就会设法从他身上挖掘优点,久之,自己也就具备了这些优点。如果对他毫无敬意,就会设法从他身上找缺点:哪句话说错了,哪件事做得很蠢。最后从他身上一点好处没得到,只是助长了盲目自大的毛病。
相反,有了“信受奉行”的态度,无论做任何事,学习任何知识,都必有成就,绝无空手而返的道理。
有两个小和尚敲钟的故事,正好可以说明有无“信受奉行”的态度对人生事业的影响。
一个故事是:有一个小和尚,担任司钟之职。半年下来,他觉得无聊之极,就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应付差事而已。
有一天,住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之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敲的钟难道不准时?难道不响亮?”
老住持说:“你司钟固然准时,也很响亮,但是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司钟是为了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你心中无钟,即是无佛,怎么能担当起这神圣的职责呢?”
小和尚无话可说,只好去劈柴挑水。
另一个故事是:在日本龙海寺,有一天清晨,住持奕堂禅师做早课的时候,觉得今天的钟声显得格外庄严、神圣,与往日不同。于是,他命人将司钟的僧人找来,原来是一个新来的小沙弥。奕堂禅师疑惑了:那样美妙的钟声,难道是这个刚刚开始学禅的小沙弥敲出来吗?他说:“你的钟敲得很好。请问你是怎样敲钟的?”
小沙弥答道:“弟子刚入佛门,听师父说,寺院钟声就是佛说法的声音,所以要敬钟如佛,撞钟之时,如同请佛说法。弟子就是怀着这样一种虔敬礼拜的心来司钟的。”
奕堂禅师高兴地说:“人人都会敲钟,但若想让钟声发出‘正直、和雅、清澈、圆满、遍周远闻’这五种梵音,敲钟人必须做到恭敬虔诚,心灵纯净,专心致志。你若事事保持这样的禅心,必有成就。”
小沙弥将禅师的话铭记在心,日后不管做大小事情,都保持着司钟的禅心。18年后,他果然成为一代高僧。他就是著名的永平寺住持森田悟由禅师。
两个小和尚,一个认为敲钟只是一项普通工作,一个认为敲钟是一项代佛祖说法的神圣工作,所以一个没有“信受奉行”的态度,一个完全“信受奉行”,两人的成就便截然不同。
在生活中,很多人抱怨自己工作时间跟别人一样长,也跟别人一样很少出差错,为什么升职、提薪都是别人的,却没有自己的份?其实,这种人只要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信受奉行”的态度就行了。
无论做任何事,不管是当官还是经商,不管是打工还是做老板,不管是擦皮鞋还是捡垃圾,只要把这项职业当成事业,“信受奉行”,一心一意做到最好,何愁不能成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