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既是心学又是智慧学

胡卫红 (现代)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既是心学又是智慧学>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序 图书目录
目录
佛学大师谈人生一:随愿
佛家离俗乐,求真乐,贵在随愿。
为众生立愿,寻找世间幸福的真谛。为人类立愿,寻找安顿心灵的乐园。为他人立愿,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为自己立愿,寻找观照智慧的良方。
过去诸佛是我弟子
亮起一盏心灯
播下良种,耕种心田
人生四大可悲之事
高人的11种素质
目标专一,方成大器
身贫道不贫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自未得度,先度他人
佛学大师谈人生二:随法
佛家求真知,去妄执,贵在随法。
不取法,用心体悟灵魂觉醒的奥妙;不弃法,把前人成果当做接引的渡船。不被书本的知识残渣困惑,不被他人的精神垃圾困扰,为智慧留下一片开花的净土。
跳出梦幻见真如
佛法是渡船不是彼岸
勿让学问成枷锁
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
守住正见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
书不必多读
先信后学,不信不学
善知识和恶知识
一人一境界,一心一菩提
佛学大师谈人生三:随缘
佛家不强求,不妄取,贵在随缘。
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不欣羡别人,不哀怜自己;不留恋过去,不幻想未来,把握现在,播撒良种,只问耕耘,不问结果。
不悲过去,不贪未来
得失都是缘
小因生大果
感谢你遭遇的困境
一切种子能缚菩萨
身心自在,通达大道
各有因缘莫羡人
九种意外之灾的征兆
佛学大师谈人生四:随分
佛家先做人,后学佛,贵在随分。
对父母,尽孝道;对尊长,尽敬道;对学生,尽师道;对朋友,尽友道;对世人,尽人道。做人如同学佛,学佛无非做人。
众生都是未来佛
父母就是活菩萨
老师要像老师,学生要像学生
夫妻之道敬为首
做人的五件大事
与强者为伍,以智者为师
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已所不欲,勿劝他人
永远别说“你错了”
辩论毫无意义
佛学大师谈人生五:随意
佛家不求苦,不求乐,贵在随意。
打破好坏美丑的概念,满怀欣喜地享受一切;打破大小多少的执念,满怀感恩地接受一切;打破是非对错的偏见,满怀慈悲地包容一切。
做一天干净人
性定菜根香
莫被五欲追逼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莫自讨苦吃
守住清静之心,胜念十方诸佛
知足之人,富乐安隐
不苦不乐为至乐
佛学大师谈人生六:随心
佛家种善因,耕福田,贵在随心。
心生有慈心悲心,心灭有无心空心,心动有喜心舍心,心静有定心慧心。远离贪心痴心,求证禅心佛心。
心宝最尊贵
心态决定命运
佛在心中莫外求
功业罪业皆由心造
以欢喜心结善缘
心定则智能生
放不下,担着走
佛学大师谈人生七:随喜
佛家近慈悲,远嫉妒,贵在随喜。
别人开心他欢喜,别人幸福他欣喜,别人好运他惊喜,别人得意他恭喜。无论何时何地,善心不离不弃,宁可得罪诸佛,也不伤害众生。
书读万卷,不如善心一颗
地狱乃是心造
改造心灵,一念成佛
能离恶业,即见天堂
不偷盗的十种利益
勤用善心,勤修善事
布施不是做好事
宁舍千金献真佛,不拔一毛插猪身
佛学大师谈人生八:随时
佛家重实修,轻文学,贵在随时。
当读之书可以不读,当办之事不可不办。一饮一食,一坐一卧,都是进修;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是参禅;一礼一让,一荣一辱,都是证道。
知得不如行得
我若不为,谁为我为
冷静对待羞辱
能行忍者,方为大人
做人的七项颠倒行为
致庄重,莫轻狂
好事坏事皆不可全抛
修炼人格魅力
勇猛精进,勿生退心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序 图书前言
前言
不读佛经,不知自己多傻
中国文学巨匠鲁迅,曾于1914年捐款给南京金陵刻经处,刻印佛经,免费发给民众。12年后,他再次捐金重印《百喻经》,并且亲自作了题记。
我们知道,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象并不好。他把传统文化定义为“吃人”文化,认为它就是一个“黑色的大染缸”,“每一新制度,新学术,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入在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团……此弊不去,中国是无药可救的”。
但是,佛学虽传自印度,在中国扎根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鲁迅为什么对他情有独钟呢?
原因在于,佛学是被政治污染最小、最鲜灵活泼的文化。千百年来,佛教曾被尊为国教,也曾遭到严厉打压,但无论遭际如何,它都没有成为政治的附庸。可以说,它是中国思想独立的一片难得的净土。当然,佛教在流传过程中,也曾逐步吸收儒道文化中的健康元素,以增强公众亲和力,同时减少与其他文化的冲突,但它的宗旨,它的教义,它的修行方法,始终保持着完整的独立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学是一门智慧学。它的智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打破。佛学从不承认绝对真理。自从佛祖宣称“过去诸佛皆我弟子”时,他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智慧之窗。他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不可逾越的,无论它是圣人还是经典。
不读佛经,不知道自己有多傻。一旦读了佛经,就会惊奇地发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不过是错觉;很多我们认为绝对正确的事,都漏洞百出;很多我们心神向往的事,无非梦幻泡影;很多我们心神向往的事,都是败柳残花……总之,佛学在我们的天地之外开放了另一片天地,使我们如盲者重见光明,惊觉世界是如此神奇和悠远。
第二,重建。佛学打破一切,只留下接引灵魂的真与善。但它的打破,不是为了制造满地碎片,而是为了在我们的心灵中构建一个天堂,一个极乐世界。在这里,没有庸俗的烦恼,没有无病的呻吟,没有无聊的争斗,没有丑陋的罪恶……所有我们希望摆脱的一切,这里都没有,就连善和美也显得多余,只有一片真心,与天地同化。
第三,暂住。在打破和重建之间,有一个过程,它也许像一转念那么短暂,也许像无数量劫那么遥远。在过程中,灵魂如何依止?暂时住在痴愚之中以求智慧,暂时住在虚妄之中以求真如,暂时住在烦恼之中以求解脱,总之,暂时住在不理想、不完善之中,追求无上正等正觉。
佛学不承认统治者是真理的掌握者,不赞成强势者男盗女娼的做法,这也许是它屡遭禁止的原因。尽管如此,它仍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家从中寻找治国的灵感、文学家从中寻找创作的元素,教育家从中寻找传道授业的艺术,实业家从中寻找谋事创业的良方,普通人从中寻找安顿心灵的秘诀。它就像一家超大型百货商品,里面样样俱全,能够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但能否找到理想之物,又有待于识者的眼光。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佛学大师谈人生一:随愿
佛学大师谈人生一:随愿
佛家离俗乐,求真乐,贵在随愿。
为众生立愿,寻找世间幸福的真谛。为人类立愿,寻找安顿心灵的乐园。为他人立愿,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为自己立愿,寻找观照智慧的良方。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释迦牟尼简介
释迦牟尼简介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前486年),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16岁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睺罗。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后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有弟子500人,著名者10人。年80岁在拘尸那迦城圆寂。后世尊其为佛祖。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过去诸佛是我弟子
过去诸佛是我弟子
释迦牟尼说: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摘自《五灯会元》
有一次,佛祖与弟子阿难一同出门,路遇一座古佛塔。佛祖停下来,向佛塔行礼。阿难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人所建的塔?”佛祖回答:“这是为过去诸佛所建的塔。”阿难又问:“过去诸佛是什么人的弟子呢?”佛祖微笑回答:“是我的弟子。”阿难一愣,随即恍然大悟道:“应当如此!”
佛祖居然说“过去诸佛”都是他的弟子,是否搞错了师承关系?据《金刚经》记载,佛祖曾师从燃灯佛,而燃灯佛也是“过去诸佛”之一,他难道也是佛祖的弟子吗?
很显然,佛祖所讲的不是师承关系,而是佛法修为。他认为自己对佛法的领悟已在过去诸佛之上。用现代语表达,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阿难听懂了这个意思,所以说“应当如此”。
超越前人,是后学者当有的自信。但是,超越不是要抛弃前人的成果,而是要以前人成果为基础,以达到更高的境界。佛祖不受前人的局限,同样不认为自己是后人难以攀越的高峰。佛祖即将圆寂时,对弟子们说:“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
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较容易理解的含意是:不知道学习和继承我的佛法,不是我的弟子;只知道学习和继承我的佛法,也不是我的弟子。前者不懂得利用前人的成果,有如入宝山而空回的蠢人;后者抱残守缺,是前人成果的“守财奴”。两者都未得佛祖“法无定法”、“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的佛学精髓,所以都不够资格作佛祖的弟子。
在对待前人成果的问题上,我们中国人的老传统是“法古非今”——搬出某个死人,当成学习榜样。在孔子之前,人们以效法“先王”、“先祖”为美德,把自己的祖先视为道德楷模,顶礼膜拜,只求继承先祖遗风,根本不敢考虑超越。
到了孔子时代,人们除了效法“先祖”之外,尧、舜、禹、汤和周文王、周文王渐渐成为社会公认的学习榜样。孔子创立儒学,也没有脱离“法古非今”老路。他的全套学问,归根结底,就是以古代圣贤为标尺,鼓励人们努力进修,接近并达到古代圣贤的道德境界。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意思是说,只有天的境界最阔大,只有尧能效法天道。他一下就把尧摆到了高不可攀的地方,根本不认为能够超越。所以,孔子永远都不会说“尧舜禹汤皆我弟子”这样的话。
儒学行之于世后,中国人又多了一个学习榜样:孔圣人。他同样是一杆不可逾越的标尺。在历代儒家学者中,境界最阔大者当数孟子。因为孟子处在一个思想自由、学术交流频繁的时代。后来者如董仲舒、朱熹之流,虽然都是一代宗师,可惜他们缺乏思想自由的土壤,学问就越做越小了。孟子曾自信地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哉?”这番豪情,跟佛祖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距之不远了。不过,距之不远的意思还是要差一点,而这关键一点,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孟子也没有脱出“法古非今”的俗套,他没有说“孔子是我弟子”,而是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让孔子成了自己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荀子的境界稍低,学问却不在孟子之下。他博采诸子精华,自成一家,曾作《非十二子篇》,将儒家的子思、孟子,墨家的墨子、宋钘,法家的慎到、田骈,名家的惠施、邓析等十二大高人都批了一通,顺便把孔子的三大弟子子张、子夏、子游也涮了一道,大有数天下风流人物、看我荀某的气概。但荀子却十分尊崇孔子,他否定别人,就是要证明自己才是孔子道统的真正继承者。这就是说,他跟孟子一样,也让孔子成了自己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的思想禁锢越来越严,学者们的境界和气魄也越来越小,谁敢说“尧舜禹汤是我弟子”、“孔子是我弟子”这样的话?
相对来说,唐朝是一个思想比较自由的时代,佛、道、儒三教并行,一代文豪韩愈提出了“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样的新观点,但他对前人的超越,仅仅到荀子为止,孟子之前,他就上不去了。他在《原道》中说,儒家道统的继承关系是:“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言下之意,儒家道统绝传一千年之后,总算有了一个新的继承人,就是他韩愈。当然,韩愈没好意思明说,不过从字里行间颇能猜出这个意思。反过来说,他连继承人的身份都不敢坦然承认,哪敢超孔越孟呢?
宋朝的陆九渊曾提出“六经皆我注脚”的口号,意思是不要迷信经典,而要以经典为工具,探索天地人生之道。如何明道呢?当“发明本心”,用心体悟道的本原。这一观点,显然受了佛家思想的影响,已经接近佛祖以过去诸佛为弟子的理念。可惜,在中国思想界,像陆九渊这种不那么“崇古”的人寥若晨星,根本不能形成主流。
由于不能超越,学问无法往高处做,学者们只好寻求“横向发展”,结果,儒学渐渐变成了一个臃肿不堪的大胖子,看起来像个伟岸的巨人,其实行动不便,什么用也没有,徒然糟蹋社会资源而已。
时至今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人的学习态度终于发生了变化。但“崇古”的观念仍残留在不少人的头脑中。比如,在政府部门,一些官员仍因袭过去效率低下的工作作风,不思改变;在公司里,一些老板引进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却不考虑公司内部环境,生搬硬套。从表面看,用外国先进经验代替过去的落后管理,好像是“非古”,怎么说是“崇古”呢?因为“崇古”并非专指“崇”中国人的“古”,“崇”外国人的古不也是“崇古”吗?
但是,一味“崇古”不好,一味“非古”也未必科学。自从“砸烂孔家店”之后,加上受到落后于人的现实刺激,中国人对传统文化越来越冷漠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古代典籍,绝大多数人仅仅从课本上了解一星半点。这也不是学习的正道。失去了传统文化这片沃土,我们在哪里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呢?仅仅依靠租借、购进西方文化做基础,我们的创新空间不是太狭窄了吗?
还有一些人,对外国先进经验持全盘否定态度,老想证明本国的东西更优越。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非古”,或者说崇中国的古而非外国的古,归根结底还是懒于学习的表现。
如果我们抛弃“崇古”和“非古”两种极端的做法,以“过去诸佛”为弟子,也就是说,以古往今来一切伟大人物为弟子,在学习的基础上超越,这就找到了学习的正道。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亮起一盏心灯
亮起一盏心灯
释迦牟尼说: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摘自《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家的基本命题是“色即是空”,举凡一切看得见、摸得着,以及能够听到、嗅到、想到、意识到的事物,都如梦幻泡影,虚而不实。在佛祖眼里,“王侯之位”就像透过缝隙的灰尘,“金玉之宝”就像扔在地上的碎瓦残砖,“纨素之服”就像弃而无用的破布,而大千世界就像一粒诃子那么小。
纨素之服是做工精细的丝绸衣服。诃子又叫藏青果,果实像橄榄,个头不大,一只手能抓一大把。佛祖视大千世界如一颗藏青果,可见世界在他眼里多么渺小。
看淡功名、看轻富贵、看小世界的话,中国的智者也曾经说过。可惜他们离功名富贵似乎很远,难免让人怀疑他们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比如,庄子曾把宰相的职位形容为一只腐臭的老鼠。那时候,庄子去看望担任魏国宰相的惠施,惠施担心他是来争夺相位的。庄子就嘲笑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叫凤凰,非梧桐树不落,非竹实不食,非甘泉不饮,它怕不干净的东西污染了自己的身体。有一天,一只鸱鸟叼了一只发臭的死耗子,看见凤凰从天上飞过,以为要来抢夺自己的死耗子,便惊慌失措,张牙舞爪地吓唬凤凰,口里还发出‘哧!哧!’的声音,你说可笑不可笑?”庄子以此喻说明:惠施珍惜的相位,却是他所厌恶的。
庄子还跟魏惠王讲过一个寓言故事:“在您的花园里有一只蜗牛,它的左角上有个国家叫触氏,它的右角上有个国家叫蛮氏。两个国家为了争夺一块土地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在他们的最后一次决战中,触氏国大获全胜,杀死了数以万计的敌人,并追入蛮氏国境,整整走了15天才撤退。”庄子此喻是说,在无穷的宇宙面前,那些诸侯国就像蜗牛角上的触氏国和蛮氏国一样,不知道自己多么渺小,每天为了一点可怜的利益争斗不休,岂不可笑?
庄子和佛祖一样,都有那种把大千世界放在眼前、用显微镜审视的空阔心境。不同的是,庄子一辈子都跟功名富贵没有缘分,长期生活在穷困潦倒中。佛祖却是弃富贵而取贫穷。他贵为王子时,“王侯之位”、“金玉之宝”、“纨素之服”皆唾手可得。据《中阿含经》记载,佛祖未出家前拥有适合不同季节居住的三座宫殿,他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继承王位。但他却抛弃继承人的身份,做了苦行僧人;脱掉纨素之服,换成棉布僧服;舍弃金玉之宝,整天托着钵儿四处化缘。人们就不得不相信他是真的视功名富贵如尘土。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和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喜欢权势财富,也有像佛祖、庄子这样的人,“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很多人喜欢功名荣誉,也有像陆九渊这样的人,“不求声名,不较胜负,不恃才智,不矜功能”;很多人喜欢肉体享乐,也有像历代高僧一样追求精神“大自在”的人……正因为人们的追求呈现多样化,世界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那么,是否像佛祖一样看破红尘而求精神解脱才是最好、最正确的选择呢?当然不是。对整个社会而言,没有什么最好、最正确的生活方式;对个人而言,只要遵从自己内心的真正渴求,勿使身心背离,就是最好、最正确的选择。
在生活中,身心背离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有的人明明喜欢功名富贵,却故作清高,以显示自己的超凡出众;有的人明明厌恶功名富贵,却要浸染其中,以证明自己并非无能之辈;有的人明明讨厌做学问,却要去考博士学位;有的人明明喜欢做学问,却要去开店做生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为什么身心背离呢?有人认为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认清自己内心的真正渴求。也就是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过怎样的生活。于是,只能漫无目的地追求别人认为好的东西。追求不得,自然苦恼缠身;追求到手了,也未必感到幸福,因为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有一个故事:在一条河的两岸,此岸住着凡夫,彼岸住着僧人。凡夫们看到僧人们每天诵经撞钟,无烦无恼,十分羡慕;僧人们看到凡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忧无虑,也十分向往。日子久了,他们都各自在心中渴望着——到对岸去。终于有一天,凡夫和僧人们达成了协议。于是,凡夫们过起了僧人的生活,僧人们过上了凡夫的日子。没过多久,成了僧人的凡夫们发现,原来僧人并不好当,悠闲自在的日子只会让他们感到无聊、无趣、无味,又怀念起以前当凡夫的生活。成了凡夫的僧人们也体会到,他们根本无法忍受世间的种种烦恼、辛劳、困惑,也想起做和尚的种种好处。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各自心中又开始渴望着——到对岸去。
在这个故事里,僧人和凡夫们之所以见异思迁,是因为没有搞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所以他们老是对目前的生活感到不满意。当他们找到看似很好的生活时,得到的却是更大的不满意。
人生幸福的秘诀,不在于你追求什么,不在于你采用怎样的追求方式,你需要亮起一盏心灯,看清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此,你就知道自己的真正目标所在。
有一个漂亮女孩,是一家外资企业的白领,收入颇丰。她曾跟一位年轻英俊、身份相当、善解人意的男士拍拖两年多,人人都说他们是天生一对。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女孩后来爱上了一个比她大10岁、离异、带着小孩的中年男人,并且决定嫁给他。她的前男友既痛苦又不可思议,向女孩询问原因:“难道我不够爱你吗?难道我做过对不起你的事吗?难道我比不上那个人吗?”
女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他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一只公鸡在原野上寻找食物。它找到了一颗珍珠,却很生气地说:“我要这个圆溜溜、硬邦邦的东西有什么用呀,我宁愿要一粒玉米!”
男孩明白了,不是自己不够好,而是自己不符合心上人所需。
故事中的女孩无疑是一个聪明人,她很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且能够果断地舍弃、勇敢地追求,她的人生也因此步入了身心合一之境。
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生活方式,也没有绝对错误的生活方式。佛祖视功名富贵如尘土,不能说明功名富贵绝对不是好东西,只能说明这是佛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要诚实地对待自己的心灵,而不要受他人的价值判断所左右,不管他是佛祖还是普通人。我们不能指望用别人的心灯来照亮,只能借别人的思想做火种,点亮自己的心灯。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播下良种,耕种心田
播下良种,耕种心田
释迦牟尼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能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摘自《药师经》
在佛经中,佛祖有多种名号:如来、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等,“药师佛”也是佛祖的名号之一,而《药师经》是一部大乘重要经典,因文字通俗易懂,在民间流传很广。它的全名叫《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唐代三藏法师玄奘奉诏翻译的。《西游记》里的唐僧就是以玄奘为原型塑造的艺术形象。
在《药师经》中,记录了佛祖成佛之前所发的十二个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能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这句话,是佛祖的第三大愿,其含意是:希望我将来成佛时,用无量无边的智能和能力,使一切众生得到无尽的享受,在物质上没有任何缺乏。
佛祖的其他十一个大愿,虽然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宗旨都是要以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痛苦、引导众生成佛为志愿。如南怀瑾大师所说:“药师佛所发的十二大愿,总归一句话,是‘令诸有情,所求皆得’,要使所有的众生所求都能如愿。这是当初药师佛学佛修行的动机。”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介绍。
佛祖为什么要发此大愿呢?因为成就任何一项伟大事业,都需要受到梦想的激发,都需要一个高尚动机。以造福众生为动机,不仅是品德要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客观要求。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motivation)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动机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与生理需要有关。这些动机是生来就具有的,可称为原始性动机,或生物性动机,或生理性动机。包括饥饿、渴、性、睡眠、温冷、解除痛苦等。第二类与心理和社会需要有关。这些动机是经过学习获得的。可称为继发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或心理性动机等。包括友谊、爱情、亲和、归属、认可、独立、成就、赞许等。
心理学家还认为,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激励人们行动的内在原因。在某一时刻,最强烈的需要构成最强的动机,而最强的动机决定行为。强烈的动机对人的行为能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你会有意识地去做与目标有关的事,而回避那些跟目标无关的事。因为用心专一,成效自然更大。如果一个人具有强烈的为社会大众造福的高尚动机,他就会不辞艰辛、不计得失、不顾利害,全力以赴,焕发出全部潜能,创造常人望尘莫及的价值。
南朝时期,中国出了一个维摩诘式的奇人——傅大士。大士,是佛家对“菩萨”一词义译的简称,比如观音菩萨有时也被称作观音大士。傅大士凭什么与观音菩萨同列呢?主要是靠轰轰烈烈的善行,而不是佛法修为。
傅大士本名傅翕,二十四岁时,经达摩大师指点而开悟。但他不愿出家为僧,而愿意在凡世救度大众。他说:“熔炉之所钝铁多,良医门前病人多。度化众生,才是我的当务之急,何必耽溺于天堂佛国之乐呢?”后来,他举家搬到河南嵩山,边修佛道边行善事。
有一天,傅大士发现自己开垦的田地里有异响,以为又是山上的野猪来糟蹋庄稼。他与妻子刘妙光赶过去一看,原来不是野猪,而是一个人,正在偷菽麦、瓜果。当地人极痛恨盗贼,抓到了往往装入竹笼沉入江底。傅大士却不想伤害此人,他让妻子回家取来一只大竹篓,对此人说:“你带来的篮子太小了,装不了多少东西。我送你一个大竹篓,省得你多跑路。”说着,夫妻二人把小篮子、大竹篓装满粮食与瓜果,让这个人拿回家。这件事传开后,受傅大士感化,此地的风气为之一变,小偷小摸的事极少发生了。
粱武帝大同二年,江南遇到了罕见的天灾,死亡的阴影笼罩着饥饿的人群。为了救助灾民,傅大士与妻子刘妙光舍弃田地家业,设大法会施斋。但是,灾民太多了,傅家的财产有限,几天功夫便施舍一空。于是,他劝说妻子发愿卖身为奴,以换钱施斋。刘妙光此时已经悟道,毫无难色,说道:“但愿一切众生,因此同得解脱。”
同乡大财主傅重昌的母亲,被傅大士的义举所感动,先出钱五万,买下傅大士的妻子,以助他行善事。一个月后,老人家又将刘妙光送回嵩山,使他们夫妻财聚。
在傅大士夫妇的感召下,当地的佛教徒们纷纷捐献财产,共济善举,终于帮助灾民们度过了灾年。自此之后,傅大士名播天下,很多人拜在他门下学习佛法,梁武帝也慕名请他去讲经。
在普通人眼里,傅大士居然将自家的东西送给小偷,居然卖掉妻子救济灾民,难道是一个傻瓜?事实上,当时确实有一些人说他很愚蠢。这些人之所以不理解他的行为,主要是两者追求的目标不一样。一般人追求生活快乐,傅大士的目标却是弘扬佛法、救度众生。以目标来衡量,他的事业可以说大获成功了。
任何一项伟大事业,都源于最初某个高尚动机。假设人的身体是一片土地,动机就是一颗种子。你这块土地潜能很好,也就是说,你这个人很聪明,智商很高。但你需要在这片土地上种下点什么。为什么说要有一个高尚的动机呢?道理很简单:播下良种才有可能得到良果,种下荆棘又怎么会得到鲜花呢?
在生活中,有的人对生活没有太高要求,只求衣食无忧、开开心心享受生活而已。由于这个目标比较容易达到,所以一旦小有成就,就松懈下来,停止了奋斗。这样,他终身都无法跳出平庸的阶层。
一个人的动机是否高尚,目标是否远大,已经决定了他的人生格局。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日本企业家吉田秀雄则说:“向大的目标挑战。小的目标只会使自己变得渺小。”事实确实如此。如果一个人以造福天下为目标,他就有了终生绵绵无尽的奋斗动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私心,但私利却只能通过创造公益来实现。有的人明白这一点,有的人却不明白。纵观人类历史,从大公达成大私,是创造伟业的必由之路。一个人无论天赋如何、背景如何、资源如何,只要动机高尚,就像佛祖说的,“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冈波巴简介
冈波巴简介
冈波巴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中的一个大成就者,生于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父亲是一个名医。冈波巴从小随父学医,后出家为僧,曾师从尊者米勒日巴上师。冈波巴一生弟子无数,并着有《成就胜道宝缦集》、《教言广集》等著作,74岁时圆寂。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人生四大可悲之事
人生四大可悲之事
冈波巴大师说: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人身,如果用他来作罪业和恶行之工具,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摘自《成就胜道宝缦集》
冈波巴大师的《成就胜道宝缦集》,与其说是一部佛教论着,不如说是一部做人做事的成功宝典。该书总结出了人生十大可悲之事,其中六事是针对僧侣而言,本章节录跟普通人关系密切的四条,以飨读者。《成就胜道宝缦集》原著是用藏文所写,本章以及其他章节引用的原文都是依据张澄基先生的汉语翻译,后面不再一一说明。
第一件可悲之事:干坏事。冈波巴大师说:“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人身,如果用他来作罪业和恶行之工具,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不管他是成长于富贵之室,还是出生在贫穷之家,都是无价之宝。有如名贵钻石,理当镶嵌在价值相衬的事物上,使之熠熠生光。如果丢在污泥浊水之中,就是暴殄天物了。一个人用宝贵的生命去干坏事,好比把钻石丢在污泥中,不是太不爱惜自己了吗?
有一天,画家宁格走进一家杂货店,递给女售货员20美元,买了一盆水仙花。宁格走后,女售货员发现那20美元竟是一张手工画的假钞。她感到极为震惊,因为她做梦也想不到这位体面绅士会用假钞来骗她。于是,她报了警。
宁格很快被捕,并被判入狱。警察在抄家时,找到了三幅宁格以前画的画,经公开拍卖,得款16000美元。据宁格交待,他画一张假钞所花的时间跟画一幅画几乎相同。人们不禁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画假钞,而不画价值更的画呢?
干坏事的人,不一定是无能之辈。他们往往心理素质比较好,也有一定技能,如果加上勤奋苦干的精神,完全可能干出堂堂正正的事业。而他们却将才能用于干毁灭自己的事,岂不是很愚蠢?
所以说,有本事干坏事,不如凭本事干正事。
第二件可悲之事:心无大志。冈波巴大师说:“在这个恶浊短暂的世界上,把自己的生命全部消耗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心无大志的人,最大的愿望是开心享受生活,他们整天幻想工作更轻闲一点、生活更富裕一点、享乐更多一点。可是,工作轻闲跟生活富裕享乐多,却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他们通常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只能生活在缺憾和不满足中。
一代名臣曾国藩说:“有志则不甘为下流。”胸怀大志的人,绝不会让自己淹没在感官享乐之中,他们努力创造,以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能够成就辉煌事业者,通常都是这样的人。表面看,他们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人,其实是世界最快乐的人。因为他们能从自己的每一项创造性工作中感受到快乐。他们也能从成功中享受到普通人享受不到的至乐。
第三件可悲之事:放弃义务。冈波巴大师说:“一切众生皆是于自己有恩的父母,以怨恨心弃之不顾,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每个人都享受过他人带来的福利。比如,我们行走的道路,是别人修建的;我们乘坐的车辆,是别人制造的;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是别人生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恩人,我们当知恩图报,为社会尽义务,贡献自己的价值。
可是,有的人却毫无感恩之心。他们老是觉得自己不够成功、不够富裕,而这一切都是社会不公造成的,都是别人的错。他们愤世嫉俗、怨天尤人,一心经营私利,从不考虑如何回报社会。这种人,是私欲的囚徒,无论他们贫富成败,都是很可悲的人。
心怀感恩的人,以开放的心态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无论遭际如何,他们都乐意为社会、为他人尽自己的义务,他们的人生也因此彰显独特的价值。
冈波巴大师就是一个深具社会责任感的人。他20岁时娶地方官达玛俄之妹为妻,该女子美丽贤淑,为他生下一子一女。他们的小日子过得十分幸福。不料,冈波巴26岁那年,该地瘟疫流行。冈波巴协助父亲积极施救,谁知道,他不但救不了别人,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也相继染上瘟疫去世。
遭逢如此大难,冈波巴痛苦万分,却没有意志消沉,更没有怨天尤人。他立志终身不娶,专心学佛修行。因为这场大灾使他意识到,人生无常,光靠医术不能彻底解除人们的痛苦,只能寻求精神的处方。他把自己的财产分为三份,一份用来为妻儿超度亡灵,一份供养给寺院作慈善事业,一份自己留下用作修行的道粮。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