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既是心学又是智慧学

_4 胡卫红 (现代)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善知识和恶知识
善知识和恶知识
释迦牟尼说: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
人们都以聪明为荣,以愚笨为耻。聪明的标志是知识丰富,愚笨的标志自然是无知。在这里,知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头脑中积累的一切信息,如学问、经验、技能、谋略、感觉等等,但美德和智慧除外。
知识是否越丰富越好呢?不一定。毛主席曾说:知识越多越反动。当然,这只是针对某些人而言,并非一概而论。这句话曾遭到了很多人质疑。尤其是文人学者。他们以知识丰富为荣,当然不愿承认“知识越多越反动”。
汉朝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也论述了知识的负面作用,似乎可以作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注解。他说:“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则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辩慧獧给,则迷而乘良马也。”意思是说:没有仁爱而有勇力才能,就像疯子拿着锐利的武器;没有智慧而口齿伶俐,就像瞎子骑着日行千里的好马。
董仲舒还是:没有仁爱、没有智慧却有才能的人,会运用他的才能去助长邪僻不正的思想,去帮助他邪恶乖僻的行为,正足以加大他的错误,加重他的罪恶。他的狡辩足以掩盖过失,他的口才足以欺诈别人,他的巧慧足以迷惑愚人,他的花言巧语足以掩饰错误,他的顽固足以破坏法纪,他的固执足以拒绝劝谏,这样的人不是没有才能,而是他运用不当,走上了邪路。
你瞧,这不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吗?
为什么有的人能利用知识造福社会,有的人却利用知识损人利己呢?佛祖给出了答案:知识并非都是好东西,它有善知识,也有恶知识。掌握的善知识越多,创造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力量越强;掌握的恶知识越多,损害他人、为害社会的力量越强。
关于善知识和恶知识的差别,舍利弗曾用牛奶打过一个比方。舍利弗在佛陀成千上万的弟子中,智慧名列第一。有一天,舍利弗听完佛陀的开示,身心一直被那深刻而又平凡的哲理陶醉着,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纯真的微笑。回来的路上,一位外道(修习其他宗教的人)问他:“舍利弗,你得到了什么宝贝,这样高兴?”
舍利弗说:“我刚刚听了世尊说法。佛法美妙而又神奇,真是无价之宝啊!”
外道嘲笑他说:“你偌大年纪了,还在吮吸师父的乳汁吗?”
舍利弗一笑:“你所接受的教义,是邪恶的,犹如变了质的牛奶,所以你一喝就够了,不想再喝了。而我听到的佛法,深邃奥妙,令人回味无穷。佛法就像甜美的新鲜牛奶,永远不会喝厌。”
正如舍利弗所说,坏牛奶喝了会伤身体,而恶知识学得越多,对思想的毒害愈深。所以,知识不一定越多越好。正如喝牛奶之前先要看它是否新鲜一样,学习知识之前,先要分辨善恶,以免被误导。
那么,哪些是善知识,哪些是恶知识呢?佛祖在《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中从做人态度、待人接物和处世风格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尸迦罗”含有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等诸义。当然,佛祖所讲的“善知识”,是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人行正道的人;“恶知识”则是品行不端、会误导他人的人。本文所说的“善知识”,意为好知识;“恶知识”意为坏知识。实际上,好人之所以好,是因为他头脑中的好知识比较多;坏人之所以坏,是因为他头脑中的坏知识比较多。人与知识本是一体的。
在做人态度方面,有四种恶知识:“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于人前好言语,背后说言恶;三者有急时,于人前愁苦,背后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与怨谋。”
用现代语言来说:第一种恶知识是,内心不怀好意,却花言巧语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比如小人给别人出歪子,挑拨离间,都属此类。第二种恶知识是,当面说人好话,背后说人坏话。也有当面赞成、背后非议之意。第三种恶知识是,在人前装着忧愁苦闷的样子,背地里却暗暗高兴。比如某些男子看准女子心软,装出为了爱情痛不欲生的样子,或者做了错事,痛哭流泪地跪在地上道歉,都属此列。因为这不是出于诚心,而是运用计谋。对落难者装出同情的样子,心里却暗暗高兴,也属此列。第四种恶知识是,表面装着很亲密的样子,心里却藏着某个损害对方的诡计。
在做人态度方面,也有四种善知识:“一者外如怨家,内有厚意;二者于人前直谏,于外说人善;三者病瘦县官为其征彸忧解之;四者见人贪贱不弃捐,当念求方便欲富之。”
用现代话来说:第一种善知识是,表面好像很生疏,心里却希望对方好。也就是暗中帮对方的忙,却没有讨好的意思。第二种善知识是,当面直言相劝,背后说他好话。第三种善知识是,当别人染上病痛、惹上官司或遇到困难时,尽量为他排忧解难。第四种善知识是,对爱占小便宜的人,没有厌弃心理,仍然愿意帮助他获利。比如那些小生意人,老想在价格上占点便宜。心眼好的人就会想:他们赚钱不容易啊,既有房租、税收的负担,生意也不好做。心里这样想,还是买他的东西,权当做善事。这种悲天悯人之心,就是一种善知识。
在待人接物方面,有四种恶知识:“一者难谏晓教之作善,故与恶者相随;二者教之莫与喜酒人为伴,故与嗜酒人相随;三者教之自守,益更多事;四者教之与贤者为友,故与博掩子为厚。”
意思是:第一种恶知识是,不听劝告,教他多做好事,他偏要跟坏人来往。第二种恶知识是,教他不要跟爱喝酒的人为伍,他偏要跟人吃吃喝喝。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佛家把酒视为一大戒,是因为酒能乱性,杀生、偷盗、淫邪、妄语等诸恶常因酒而起。第三种恶知识是,教他遵纪守法讲规则,他偏要惹事生非。第四种恶知识是,教他跟好人来往,他偏要跟狐朋友狗友混在一起。
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有四种善知识:“一者见人贫穷卒乏令治生;二者不与人诤计;三者日往消息之;四者坐起当相念。”
意思是:第一种善知识是,看见朋友贫穷困窘,就办法帮他维持生计;第二种善知识是,不跟朋友斤斤计较。第三种善知识是,经常跟朋友保持联系。第四种善知识是,常常将朋友记挂在心。除此之外,还有四种特殊情况下的善知识:“一者为吏所捕,将归藏匿之,於後解决之;二者有病瘦,将归养视之;三者知识死亡棺殓视之;四者知识已死,复念其家。”一是朋友被官府追捕时,应该帮助他躲藏,然后设法为他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在专制时代或许可行,在当今法制时代是行不通的。二是朋友老病无助时,当予以赡养。三是朋友死后,当亲往吊唁。四是朋友死后,当照看他的后人。
在处世风格方面,有四种恶知识:“一者小侵之便大怒;二者有急倩使之不肯行;三者见人有急时避人走;四者见人死亡弃不视。”
意思是:第一种恶知识是,稍加冒犯便勃然大怒。第二种恶知识是,有急事让他去办,他却拖拖拉拉。第三种恶知识是,别人需要他帮忙时,他就躲过一边。第四种恶知识是,亲友死了他却不去吊唁。
在处世风格方面,也有四种善知识:“一者欲斗止之;二者欲随恶知识谏止之;三者不欲治生,劝令治生;四者不喜经道,教令信喜之。”
意思是:第一种善知识是,别人发生矛盾时,设法劝阻,以免引起争斗。第二种善知识是,别人想学坏,他设法劝止。第三种善知识是,对方懒惰,不理生计,应该劝他勤于劳作,赚钱养家。第四种善知识是,对方不爱学习正道,应该劝他勤于学习。当然,佛祖所说的“经道”,是指佛经和佛道,也可引申为其他经典和道理。
最后,佛祖说:“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佛祖以上所讲的只是一般的做人道理,他却说自己因为这些方面做得好,所以“自致成佛”。可见做人是人生的根本。做事先做人,把人做好了,从事任何事业就有了深厚的根基。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文殊菩萨简介识
文殊菩萨简介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意为“妙德”、“妙吉祥”等。文殊生于舍卫国一个婆罗门家庭,后投奔释迦牟尼学道,在四大菩萨中,他的智能第一,大乘佛教将他推为众菩萨之首。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一人一境界,一心一菩提
一人一境界,一心一菩提
文殊菩萨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摘自《维摩诘所说经》
不读佛经,不知道自己有多傻。
记得昆德拉在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为什么发笑?因为人类的智慧非常有限,无论对任何事物,都只能看到某一面,并且只能看到这一面的表层,根本不能透视无遗。在有限认知的前提下进行思考,得出的结论无疑带有极大的偏见。无论研究出什么道理,想出什么办法,都是漏洞百出。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人能大获成功呢?这个道理,好比业余十八级的棋手们下棋,虽然双方的棋艺都低劣到无以复加,但仍然会有输赢。某个人即使屡战屡胜,获得冠军,也不能说明他的棋艺有多高明。
佛祖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佛法无边”,从不谈论“顶峰”或“极限”;他说“非法非非法”,从不谈论什么“绝对真理”,更不说什么“天不变道亦不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产生这样的想法:我是对的,错的是别人。如果读了佛经,就会意识到,我们从来没有真的正确过。我们都是把猜测当真知,按照想当然的办法做事。有时结果很好,有时结果不好,都不过是业余十八级棋手走了一连串随手、漏着、败招之后偶然得到的结果如已。
在《维摩诘所说经》中,记录了佛祖的弟子们探讨“入不二法门”的故事。这些弟子都是智者,他们追随佛祖多年,造诣不凡,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看法好像都是对的,却各不相同,让人不得不惊叹:原来对同一个问题竟有如此多的视角。假如凭一人之智,能够看到的绝对没有多;假如有更多的人,看到的一定会更多。既然如此,哪有“绝对真理”呢?当真是“佛法无边”啊!
当时,维摩诘对师兄弟们说:“各位,什么是菩萨入不二法门?请大家各陈己见吧!”所谓“不二法门”,意思是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这里是指佛道。
法自在菩萨首先发言:“生和灭是二。佛法既无所谓生,也就无所谓灭。悟得无生法,就是入不二法门。”
法自在菩萨的说法好像很对,佛家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没有生,就没有灭,不就是空吗?
这是,德守菩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我、我所是二。因为有我,就有我所。如果没有我,就没有我所。所以,无我就是入不二法门。”是啊,如果没有我,就没有我拥有的、我向往的、我归依的一切,这不就是空吗?
不眴菩萨又说:“受、不受为二。如果不接受佛法,就得不到佛法。因为得不到,就无所谓取,也无所谓舍,无所谓学法,也无所谓行法。这就叫入不二法门。”“受”是领取接受的意思,有身受、心受两种。这里主要是讲心受。这段话的意思是,佛法也是空的,无所谓受与不受。反过来说,如果接受佛法,那就是承认有佛法了。既然承认有佛法,就会舍弃其他法门了。有了取舍,也会有学佛法和行佛法。这样,心里就有了执念,就不是空了。
德顶菩萨说:“垢、净为二。看见了垢,就没有净。只有除掉垢、净的念头,无垢无净,才是入不二法门。”垢是不干净的意思,也有“坏”的意思,既指物质的东西,也指思想。如果头脑中有干净的概念,必然看到不干净的东西;有好的概念,必然看到不好的事物。有人说:眼不见为净。不去看那些不喜欢的东西,自然心里清静。但这只是消极逃避的做法,境界并不是很高。只有在心中消除垢净的概念,达到无垢无净的境界,才不会受垢的困挠。比方说,现在的贪官污吏多,流氓盗匪多,心有垢净的人,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就难受,索性不看新闻、少出门。心无垢净的人,新闻照看,门照出,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仍能心如止水,平静如镜。
总共有32位菩萨对“入不二法门”这个论题发表了意见,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介绍,有兴趣者可以自己去读《维摩诘所说经》。本文举这个例子,旨在说明,对任何一件事物,都有无数种意见存在;对任何一个人,都有无数种评价。而且每种说法可能都是对的,至少都有一定道理。
正因为大家都对、都有道理,就说明每个人并非全对,也不是完全有道理。事实上,无论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一个人在任何一件事情上完全正确过,就连佛祖也不例外。
所以,我们平时与人发生意见冲突,没有必要把自己当成正确答案的提供者,没有必要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别人一定错了。我们可以坦陈自己的意见,但应该认识到,它仅仅是一种意见而已,未必是最正确的一种。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也许能使自己的想法变得更正确。
当发生意见冲突,大家争执不休时,应该怎么办呢?维摩诘菩萨的做法也许值得我们借鉴。当各位菩萨讲了自己对“入不二法门”的看法后,文殊师利菩萨就问首先提出问题的维摩诘:“我们都讲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说说,什么是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的回答是:默然无言。
文殊师利心有灵犀一点通,叹息道:“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沉默有时就是最好的表态。
当你意识到不管怎么想、怎么说都不完全正确时,与其喋喋不休地证明自己绝对正确,不如什么也不说。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三部分 佛学大师谈人生三:随缘
佛学大师谈人生三:随缘
佛家不强求,不妄取,贵在随缘。
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不欣羡别人,不哀怜自己;不留恋过去,不幻想未来,把握现在,播撒良种,只问耕耘,不问结果。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三部分 不悲过去,不贪未来(1)
不悲过去,不贪未来
释迦牟尼说: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有一天,一个人来到佛祖面前,问道:“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树林简陋的茅屋里,每天仅仅吃一顿饭,为什么还这样快乐?”
佛祖回答:“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佛祖寥寥数语,便道出了人生幸福的真谛:活在当下。
人们不快乐的原因,不仅仅因为身上的生活压力,还源于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担忧。这好比一肩挑了三副担子,如何能不活得累?把过去、未来这两副担子抛开,就会倍感轻松。
如何把过去、未来抛开呢?莲花生大师在《直指觉性赤见自解》中说:“过去之迹不追,抛弃过去的观念。未来不迎,断绝意识的关联。眼前念起不执不取,心如虚空。”过去的已经无法追回,就不要去想它了。未来的还没有到来,就不要去企盼它了。现在萌生的念头,不要偏执,宜及时抛开,使心灵如虚空一般。这样自然会平静快乐。
但是,莲花生大师所讲的是高僧禅定的方法,我们凡俗之人还没有这么高的功力,只能运用力所能及的方法来抛弃过去和未来。一般来说,人人可行的方法有四种:
第一种方法是:对自己的现在感到满意。
有人会想:我的最大烦恼就是对现在不满意——不是一般的不满意,而是非常非常不满意。除非给我一百万,除非找到一份高薪工作,除非女朋友跟我言归于好……否则我没有办法对现在满意。
这些想法似乎有道理,可惜过于偏执:一定要在此时此刻得到某种东西,那怎么可能呢?想马上得到一百万,除非去打劫;想马上找到一份高薪工作,除非是做梦;想马上……总之,我们要抛弃一定实现某个想法的念头,以平常心看待眼前的一切。不管自己现在处于什么境况,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造成的真实结果,这就是说,是我们应该得到的结果。
既然是应该得到的,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好比花一元钱买到了价值一元钱的东西,公平得很。如果因为花一元钱没有买到一百元钱的东西而懊恼,那是贪心在作怪。如果以为花了一元钱只买到一角钱的东西,那是高估了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也是自找烦恼。
比方说,那个人为什么发财?他受过的苦,他受过的累,他受过的惊吓,他受过的羞辱,讲出来都让人直吐舌头。他花了一百元钱,买到一百元钱的东西,不是很合理吗?如果你希望像他一样富有,可以从现在开始像他一样付出。不过在付出之前,应该对眼前的结果感到满意。就好比跑到商店里,在没有付款之前,要对没有买到东西感到满意一样。
第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
有一则寓言故事:地狱的人口锐减,阎罗王着急了,赶紧召集群鬼,商讨诱人下地狱的办法。
群鬼各抒己见。
牛头说:“我去告诉人类:‘丢弃良心吧!根本没有天堂!’”
阎王考虑一会儿,摇摇头。他认为,即使没有天堂,很多人还是不会丢弃良心。
马面说:“去我告诉人类,‘为所欲为吧!根本没有地狱!’”
阎王还是摇头。即使没有地狱,很多人还是不会为所欲为。
这时,一个小鬼提议说:“我去对人类说:‘还有明天!’”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三部分 不悲过去,不贪未来(2)
阎王大声叫好,当即决定采纳小鬼的妙法。
这个故事的寓意显而易见,导致一个人堕落的根源可能不是良心沦丧和为所欲为,而是拖延的恶习。而这一恶习会使自己的景况变得越来越糟,在绝望的情况下,极可能自暴自弃而丢掉良心、道德。
所以,要想抓住幸福,就要好好把握当下。今天该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眼前该做的事不要拖到后面。这样,你就能从容地掌控自己的命运。
第三,好好享受生活给你的一切。
有人可能会说:我要什么没有什么,拿什么享受?
其实,只要你会享受,永远不乏可以享受的东西。现在是一个物质相对比较丰富的时代,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一般都能满足。即使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也可以“安步当车,晚食当肉”。即使没什么可玩的,捉个迷藏,爬个树,也是娱乐,怎么会缺少享受的东西呢?
总之,快乐就在身边,根本不必去费心寻找,关键要有一颗平静快乐的心。
有人曾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用功吗?”
禅师回答说:“用功。”
问:“如何用功?”
禅师回答:“饥来吃饭、困来睡觉。”
那人继续问:“所有人都是如此吃饭睡觉,与和尚用功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禅师回答:“不同。”
“有什么不同?”
禅师回答:“世间人吃饭时不肯好好吃,百种索取;睡觉时不肯好好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慧海禅师可谓一言中的。绝大多数人并非真的没有条件享受快乐,而是自找烦恼。不是没有饭吃,而是杂念纷呈,吃得没滋没味。不是没有睡觉时间,而是心神不宁,睡不着觉。如果把杂念抛开,该吃饭时好好吃,该睡觉时好好睡,不是能享受到吃饭睡觉之乐吗?
第四,安心做好眼前的事情。
有人会想:我很讨厌眼前这件事情,如何能安心做好?
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是觉得自己大材小用,将来有更好的事情等自己去做,做眼前的事,只是过渡,只是无奈,所以越干越没意思,越干越心烦。
其实,对任何人来说,眼前的事才是真实的,在未来的事情没有到来之前,眼前的事情是自己唯一应该做好的。而且,未来的事情往往以眼前的事情为基础、为条件,只有安心把眼前的事干好,自己希望的好事才会到来。
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前半生际遇坎坷,怀才不遇。30岁时,他投奔到米兰一位公爵门下,几年过去了,事业仍无起色。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公爵总算开恩,让他去给玛丽亚修道院的一个饭厅画一幅装饰画。这是一件非常辛苦又无足轻重没人爱干的活计,以达·芬奇的绘画才能来说,他早就有资格举办个人画展了,让他干这件苦活、脏活,似乎大材小用。但达·芬奇不这么想。他非常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乐此不疲。结果,他画出了一幅惊世绝作:《最后的晚餐》。
世上只有低贱的人,没有低贱的工作。人的价值在于他本身,而不在于他从事的工作。无论什么工作,都能把一个人的心态、个性、气质、修养、才能透露无遗。是金子还是石块,都能通过工作体现出来。只要安心工作,展示出让人珍视的价值,自然会受到珍视。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三部分 菩提达摩简介
菩提达摩简介
菩提达摩,中国禅宗初祖,南天竺婆罗门人,原名菩提多罗,是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印度禅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到该国传法,菩提多罗从他学法,并受衣钵,并更名菩提达摩。后东来中国传法,授衣钵于二祖慧可。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三部分 得失都是缘(1)
得失都是缘
达摩大师说: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摘自《达摩大师四行观》
佛家讲因果,认为眼前的一切都是过去种因所结下的果。得到了是你该得到的,用不着得意;失去了是你该失去的,用不着懊恼。得失都是缘,不妨淡然处之。
从人的正常心理来说,得到了自然高兴,失去了自然懊恼,哪能做到心如止水呢?达摩大师认为,应该考虑前因后果。他说:“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意思是说:如果得到了成功、名利等等,都是我过去所种的因,现在才结出果来。等到缘尽了,迟早会失去,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无论得失,都从缘中生,看空得失,心不动摇,自可暗合于道。
所谓“随缘”,我们不妨理解为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是道家的名词,但它与佛家精神相通。如何随缘?我们不妨看一个故事: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小和尚向师父建议说:“快撒点草籽吧!这样好难看啊!”
师父说:“随时!”
到了秋天,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一阵秋风起,草籽被吹跑了不少。小和尚急忙把这事报告师父。师父告诉他,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又说:“随性!”
撒完种子后,几只小鸟来啄食。小和尚急得跳脚。
师父告诉他,种子多,吃不完!然后一笑说:“随遇!”
半夜下起暴雨,小和尚担心草籽被冲走,急忙报告师父。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春天来了,原本光秃秃的地面,长出嫩黄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一笑:“随喜!”
这个故事,表达了随缘的全部含意:一切结果因时机、努力、品性、机运、环境等等而成,当乐此结果,而不必强求结果。
有的人将随缘理解为什么也不干,被动地看着事情发生。这是错误的。随缘只是看淡结果,而不是放弃个人努力。所谓种因而得果,你必须播种才行。种下大豆而望西瓜,不是随缘。什么也不种而望收成,更不是随缘。所谓随缘,有三大要点:
第一,不要为过去哭泣。无论过去的结果多么糟糕,也只是一个因果循环的过程,而不是人生全部,用不着看得太重。好比种庄稼,或因懒惰,或因天灾,或因人祸,收成不好。眼前最要紧的事是渡过饥荒,然后安排来年的生产,用不着为过去烦恼痛苦。
第二,做该做的事。一个人有能力做好很多件事,但只有精力做极少一些事。那么,理当集中精力做好眼前能做又最要紧的事,暂时舍弃其余。既不要懈怠,也不要为没有做好每件事而焦急难受。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三部分 得失都是缘(2)
在佛家传记中,有一个故事:一个学僧去拜访越溪禅师说:“我研究禅学二十年,至今一窍不通,您能指点我一下吗?”
越溪禅师不开口,迎面打了他一巴掌,吓得学僧夺门而出,碰巧在法堂外碰到首座老禅师。老禅师见他怒容满面,和蔼地说:“出了什么事吗?到我那里喝杯茶吧!”
学僧一边喝茶,一边抱怨越溪禅师无缘无故打人。学僧正说着,老禅师冷不防地打了他一巴掌。学僧手上的茶杯“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摔碎了。老禅师说:“刚才你说已懂得禅学,只差一些禅道。现在,我已经用禅道供养你了。你知道什么是禅道了吗?”
学僧目瞪口呆,不知怎样回答。老禅师又追问了一次,学僧仍不能回答。老禅师说:“真不好意思,就让你看看我们的禅道吧!”说着,把打碎的茶杯捡起来,然后拿起抹布,把刚才洒了一地的茶水擦干,接着又说:“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禅道呢?”
学僧终于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有很多种解释,但最贴切的解释是:做眼前当做之事。茶杯破了,水洒了,这是眼前最紧要的事,比学佛紧要多了,难道能因学佛而放弃这件事吗?这本身就是佛法,就是禅。又何必丢下这个佛法去想那个佛法呢?
第三,不要急功近利。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其因,或者说,都需要充足的条件。条件不足,就只能创造条件。这需要时间,急不得。好比走路,有一百米就得走一百米,少一米都不行,哪能指望一步即达?
有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柳生又寿郎拜剑道大家宫本武藏为师。行完拜师礼,柳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以我的根基,何时能练成一流剑客?”
宫本想了想,郑重地说:“大概要十年。”
“啊!十年,太久了!”急于成名的柳生失望地说:“师父,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如果我加倍努力地苦练呢?”
“那么,需要二十年。”
柳生大惑不解,继续追问:“假如我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一刻不停的用功呢?”
“那么,你三十年也不会成功。”
宫本越发不解,又问:“为什么越努力反而成功越缓慢呢?请您告诉我,这是什么道理?”
宫本说:“如果你的两只眼睛死死盯着‘成功’二字,哪里还能看清自己呢?所谓一流剑客,要永远保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柳生惊得满头大汗,恍然大悟。后来,他以平常心努力练剑,终成绝顶剑客。
世事常常如此,欲速则不达。例如,要成为一流人物,不仅能力要上去,心态、境界、人脉、美誉度等等都要与之俱进。这都是无法速成的。只在智能上下功夫,其他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可能会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第四,不要因境遇而失去自我。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成败都是寻常事。没有谁一辈子长胜不败,也没有谁一辈子久败不胜。胜了,还是自己,用不着自我膨胀;败了,仍是自己,用不着自我贬低。
有的人胜了就自鸣得意,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输了就怨天尤人,不知自省。这可以说是成败两失。
有一个商人,从事海上贩运,遇上经济景气,加上自身努力和好运气,发了大财。他觉得自己聪明过人、独具慧眼,已经掌握了经商成功的秘诀,还经常向人吹嘘自己的商道。他开始随意挥霍,一掷千金不皱眉。朋友劝他注意节俭,他不以为然地说:“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可是,“风水轮流转”,以前从未有过意外损失的他,接连几次出事:一条船被风浪掀翻,一条船被海盗劫走,他损失惨重。不仅如此,连续几年的经济景气已经过去,市场越来越萧条,他贩运的货物销路不畅,而他却没有应变之能,以至积压严重。他手下的职员看见前景不妙,纷纷跳槽,有的还卷走公司的财物。他束手无策,最后终于倒闭,变得一无所有。他觉得自己太无能了,再也没希望了,灰心之下,跳楼自杀了。
这个商人的成功,主要因素固然取决于自己的能力,也有环境和运气等因素,他却把一切归结于自己能力过人。他后来事业失败了,也有环境和运气的因素,而他的能力并没有失去,反而比过去多了一些失败教训。他却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这不是成败两失吗?
人生就是在成与败的周期中运行,无论成败都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清楚自己到底是谁。如果让境遇左右自己,就会心态失常,行为变调,甚至在不应该失败的地方失败。
弥勒菩萨简介
弥勒菩萨,梵语音译,意译为“无能胜”。一说弥勒是姓,名字为阿逸多;亦有人说,阿逸多是姓,弥勒是名。传说五代后梁时的布袋和尚,即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布袋和尚是浙江奉化人,自称为契此,却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宋朝时,岳林寺依布袋和尚形象塑造弥勒菩萨像,后人遂将此二人视为同一人。
首页 上一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