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既是心学又是智慧学

_2 胡卫红 (现代)
办完妻儿的丧事后,冈波巴离开家乡,在雪域高原上四处访师学道,探寻解救众生的心灵良药。正因为抱着这种良好的愿望,他悟道的进展很快,终成一代大师,他所做的功德传遍全藏。据说,冈波巴圆寂后,焚身时心和舌不坏,变成舍利子。柴火熄灭后,还有许多颗粒状舍利子。这些舍利子似可说明,冈波巴以自己的慈悲之心和禅思苦修,铸就了不朽的生命。
第四件可悲之事:荒废岁月。冈波巴大师说:“青年时期的身、口、意,如果白白空过掉,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人在年轻时,身体、精力、思维都是最健全的时候,非常适于学习、进修和创造,应该加以珍惜,不让时光白白流失。
云门禅师曾说:“时不待人,忽然一日灵光落地,到前头将什么抵疑?莫一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无汝掠虚说大话处。大苦!大苦!莫将等闲空过时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这段话的意思是:时间不等人,有朝一日魂消身亡,到前面拿什么抵账?不要像落进滚水中的螃蟹那样,手忙脚乱,到那时,无论你怎样吹牛说大话,也是“大苦!大苦”。所以,不要让时间白白流过,免得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冈波巴和云门的话,归结起来,可用两句话概括:要趁年轻勤努力,莫待老年成悲戚。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高人的11种素质
高人的11种素质
冈波巴大师说:妒忌和骄慢微小乃上人之象征。贪心微小,安贫知足乃上人之象征。摘自《成就胜道宝缦集》
人的追求相似,但材质不一样。每个人都希望成为高人——僧人希望成佛,道士希望成仙,学者希望成为大师,管理者希望成为高层领导,员工希望成为老板。但只有极少数具备相应素质者能把梦想变成现实。其他人眼高手低、志大心小,只能让梦想变成空想。冈波巴大师在《成就胜道宝缦集》中总结了成为“上人”的11种素质,虽然他是针对僧人而言,却具有普遍意义。
第一,“妒忌和骄慢微小乃上人之象征”。
每个人都有嫉妒心理,都有自命不凡的心态。这并非完全坏事。适度的嫉妒和自负能成为刺激奋发向上的动力。但如果过度了,对人生成长会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好比蒸馒头放多了发面,就变味了。有的人心胸狭小,最痛恨别人比自己好,他老想阻止别人变得更好,不愿帮助别人变得更好,他的人缘一定很糟糕。有的人心浮气躁,小有挫折就垂头丧气,小有成就便洋洋得意,那么,他做事时就不能保持平常心,很难做到优秀水准。这两种人都难成大器。
高人嫉妒微小,有共同成功的理念。由于他们乐意帮助别人成功,自己也因此得到了好处。
高人气度从容,胜不骄、败不馁,心态平和冷静,能随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和避免意外的损失。他们的事业也因此步步成长。
第二,“贪心微小,安贫知足乃上人之象征”。
没有人喜欢贫穷而讨厌富裕,没有喜欢失败而讨厌成功。但是,只有实现心灵富足才可能达成事业富足。贪心微小,就会坚定不移地走正道;安贫知足,就能够以苦为乐。干任何事业,都不能速成,征途漫漫,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就有脱轨的危险;干任何事业,都困难重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第三,“不爱装饰,无有我慢,从不盛气凌人者,乃上人之象征”。
干事业需要专心、诚心、慧心。一个心怀大志的人,专注于自己工作,没有时间精心修饰自己的仪表,也没有心情炫耀自己的头发、衣服和饰物。一个心怀大志的人,会诚实地对待自己,冷静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弱项,而不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聪明过人、无所不能。一个心怀大志的人,会理智地看待他人,审慎评估他人优势和弱项,而不会产生高人一等的想法。
第四,“无诳诈,不隐藏者,乃上人之象征”。
据有关调查显示,商界顶尖人士普遍具有坦诚直率、说话言无不义的特点。其实,不仅商界如此,三百六十行,无论哪个行业的顶尖人士,都具备这一特点。他们通常不说假话,只有在保守机密和避免伤害他人时才可能言不由衷。他们也许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说到点子上,尽可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免歧义。这种习惯,不仅降低了沟通的难度,也展示了他们“君子坦荡荡”的人格之美。
那些信奉“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人,说话虚情假意、谎话连篇,都是小人物,不可能成大器。
第五,“自己的一切行为能善为观察,心中不失正念及主张,乃上人之象征”。
心里有一个为社会、为他人谋福利的美好愿望,永无害人之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认真审度,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能够善加改进,这样的人,有希望成为大人物。率性而为,不管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何种影响,甚至有损人利己的想法者,难成大器。
第七,“对善恶报应兢兢慎为如护己目,乃上人之象征”。
有清晰的善恶判断,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内心的良知,能够抵御各种诱惑,而避免堕入恶道。就像孔子所说:“君子慎独。”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会干坏事,这种严于自律的人才有希望成为大人物。
第七,“于持守显密诸戒无伪作隐藏,乃上人之象征”。
冈波巴大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僧人应该严守戒律,不要表面守戒而背后犯戒。比方说,天天讲不杀生,背地里却吃狗肉火锅;天天讲不淫欲,屋里却藏着一个小老婆。诸如此类。
对世俗中人来说,想成大器,也要坚守美德。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或可骗人一时,底细一旦泄露,立即身败名裂。
第八,“对众生无分亲疏远近,乃上人之象征”。
能成大器的人,做事公平公正,处世一视同仁,不会因自身喜恶和关系亲疏而放弃原则,改变行事作风。
第九,“对行恶之人,心不愤怒,能忍能恕,乃上人之象征”。
“行恶之人”,都是可怜之人,他们或者因为愚昧,不懂得身行善道的好处;或者因环境所迫,不慎堕入恶道。在佛家看来,当以悲天悯人之心,对他们“能忍能恕”。
这里需要说明的事,所谓“行恶”,既包括伤天害理的大坏事,也包括其他不好的事,比如不道德的事,失礼、失误等事。
在高僧眼里,大奸大恶之徒都可宽恕。但是,在凡俗世界,通行的是不同的规则,对奸恶之徒需加以惩戒。对违纪、违规的人也要加以处罚。执行法律和制度,是为了保护更多人的利益,也是行善道。只不过,在实施处罚时,需有悲悯之心,对受罚者予以同情,没有必要嫉恶如仇。打个比方,在处决犯人之前,给他吃一顿好饭,这就是悲悯的表现。对其他小坏事,当然更要多一点同情、少一点仇视。
第十,“占便宜之事让给别人,吃亏之事自己承当,乃上人之象征。”
古人讲“吃亏是福”,并不是道德教化,而是一种处世智慧。古今成大事者,谁不是“吃亏在前,享乐在后”?搞政治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们就乐意拥戴他;搞商业的人,“刻薄不赚钱,忠厚不蚀本”,反而是越会吃亏的人越发财。李嘉诚是全球华人首富,他却不是一个“精算师”,而是一个“让利专家”。他说:“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他又说:“假设拿10%的股份是合理的,拿11%也可以,如果只拿9%,你就能发大财。”把占便宜的事让给别人,不仅能吸引他的合作,也能彰显超凡的大人物境界。
第十一,“所作所思与世俗人格格不入,乃上人之象征”。
正如商场成功需要做出一个知名品牌一样,为人处世也必须培养杰出的人格魅力。做品牌需要有独特的、他人无法模仿的东西。做人也需要有独特的个性。美国新闻业巨子史可瑞普士曾告诫他的儿子说:“一人能独守的最大财富往往是被人标榜为特立独行。如果你有这样的名声,你就可以放手做很多事,而且不会招致别人的嫉恨。许多事,若由常人做,往往引起愤怒,而由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去做,只会带来兴奋或地遗憾。当然做事需怀善意而非歹意。”特立独行,正是成为大人物的不可或缺的素质。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天台智者大师简介
天台智者大师简介
天台智者大师(公元538-597年),是我国陈、隋之际的著名佛教领袖和佛学思想家,天台宗的真正创始人,被天台宗人尊为四祖。天台智者大师在佛教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弟子众多,并著有《净土十疑论》等多部著作。
目标专一,方成大器
天台智者大师说:一切诸佛土,实皆平等。但众生根钝,浊乱者多,若不专系一心一境,三昧难成。摘自《净土十疑论》
每个人的出生背景不同,天赋条件各有差异,但机会均等,人人都有成大器的可能。打个比方,家庭富裕的人,创业比较容易,但太容易到手的成功,对人缺乏吸引力,难免影响创业激情;出身贫寒的人,举步维艰,但是,穷则思变,过多的生活磨难能让人对成功充满渴望,激发斗志。所以,对创业来说,无论贫者富者,都是一利一弊,如能因利除弊,都可能大获成功。天资聪颖的人,学知识比较快捷,却可能对知识的理解流于肤浅;头脑愚钝的人,学知识比较困难,却可能因穷心钻研而理解透彻。所以,两者在成为智者的条件上几乎是一样的。
虽然每个人都有成大器的可能,也有成大器的意愿,但最终心想事成者却只是少数人。这是为什么?因为多数人不能执定目标、持之以恒。在这个世界上,值得追求的东西很多,如果什么都想要,就什么也得不到。只能选定一个目标,盯紧它,全力追赶它,不受其他目标的诱惑,才可能达成心愿。
这个道理,好比狮子追赶猎物。狮子会盯紧前面的目标穷追不舍,即使身边出现有其他猎物,距离前面的猎物更近,它也不会改换目标。这是为什么呢?狮子追赶猎物,不仅是速度的较量,也是体能的较量。只要盯紧前面的目标,当猎物跑累了,十有八九会成为狮子的美餐。如果狮子改换目标,新猎物体能充沛,跑得会更快,更持久,捕捉到的可能性更小。如果狮子不断更换目标,累死了也不会有收获。
干事业也是如此,人的精力有限,能办成的事毕竟很少。如果精力分散,到头来只会两手空空。必须对一个目标穷追不舍,才可望有所收获。
禅宗慧远大师悟道,就是一个目标专一的例子。慧远年轻时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一位嗜烟的行人,两人结伴走了很长一段山路后,坐在河边休息。那位行人给慧远敬烟,慧远高兴地接受了。由于谈得投机,那人又送给他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
两人分手后,慧远心想:这个东西实在令人舒畅,肯定会打扰我禅修,时间长了一定恶习难改,还是趁早戒掉吧!于是,他把烟管和烟草都扔掉了。
过了几年,慧远迷上了《易经》,每日钻研,乐此不疲。冬日的一天,慧远写信给自己的老师索要寒衣。没想到,信寄出去很长时间,老师还没有寄衣服来。慧远用《易经》所教的方法卜了一卦,算出那封信没有寄到。他想:“《易经》固然奇妙,如果我沉迷此道,怎么能全心全意参禅呢?”从此,他再也不学《易经》了。
再后来,慧远又迷上了书法,进步甚快,受到行家好评。慧远又想:“我的目标不是成为书法家,何必潜心于书法?”自此,他又放弃了书法。
最后,慧远摆脱了一切爱好的诱惑,一心参悟,终成一代大师。
无论从事任何行业,要想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功,都需要具备很强的目标专注力。这就是说,要把心力尽可能用到与目标相关的事情上,而放弃其余。
世上无所谓高尚的职业,也无所谓低贱的职业。无论任何事,只要一心一意把它做到极致,就能成就杰出。
在荷兰,一个名叫万·列文虎克、仅初中毕业的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替镇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了60年,一生没有换过工作。
不过,门卫这份清闲工作仅仅是他的谋生手段,工作之余,他另有追求。他的目标是打磨出世界上最好的玻璃镜片。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拿出打磨工具,磨呀磨,一磨就是几十年。他是那样专注和细致,他的打磨技术早已超过当时最好专业技师,他磨出的复合镜片,放大倍数超过当时最好的显微镜。他因此声名大振,被巴黎科学院授予院士头衔。这是多少科学家梦寐以求的荣耀啊!不仅如此,英国女王也专诚到小镇上去拜访他,向这位杰出的老人表示敬意。
列文虎克仅仅初中毕业,他做的又是一件如此微不足道的事情,因为目标专一,他就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现代社会,机会多多。但是,过多的选择机会反而容易使人见异思迁,走上迷途。如何克服机会的诱惑?这是有志于造就一番事业者的必修课。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玄觉大师简介
玄觉大师简介
玄觉禅师(公元665年—713年),唐代著名高僧,俗姓戴,字明道,永嘉人。他少年时出家,博通三藏,精于天台止观法门,后来前往韶州曹溪参拜禅宗六祖慧能,得其心法。他所作《证道歌》,言简而意赅,千百年来,一直被修行人珍为瑰宝。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身贫道不贫
身贫道不贫
永嘉玄觉说: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即心藏无价珍。摘自《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
出家人自称“贫僧”,原来不仅是自谦,也是自信:身贫道不贫。
没有一个人喜欢贫穷,但道义所在,如果需要贫穷的话,能否安贫乐道,决定了一个人的品格。出家人的志向是充当心灵接引者,使沉迷在红尘中的芸芸众生走出肉欲的迷途。那么他们自己就要以身示范,不能贪图肉体享乐。佛家的戒律就是为此而设。这决定了他们只能做个“贫僧”。不守戒律,还说什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者,跟骗子没有差别。济公活佛大概是唯一的例外。他不在乎“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却丢不下酒肉这点嗜好,这不是他的长处,恰恰是他唯一没有修到家的地方。不过,综合评估,他也称得上“身贫道不贫”了。
“身贫道不贫”,有几种情形:
第一,贫不失志。具备这种品格的人,无论家计如何艰难,无论遭遇如何坎坷,仍始终如一地追求人生目标。
孔子就是一个“贫不失志”的人。首先他很穷。他的弟子颜渊死的时候,颜父和其他弟子都主张厚葬,请求他卖掉车子买椁。孔子不同意,说:“有棺就可以了。我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而无椁。我不能徒步行走而卖掉车子给他买椁。因为我需要跟朝中大夫们来往,不能徒步行走。”
当时厚葬的风俗是用两层棺木,里面的叫棺,外面的叫椁。有棺而无椁,就是薄葬了。孔子身为贵族之后,他的儿子和弟子都只能像贫民一样行薄葬,可见他的家境相当穷窘。
他为什么不肯卖掉车子呢?这并不是摆排场,讲阔气,而是出于礼仪要求。跟朝中大夫来往,没有车子,是失礼的表现,就像现在穿着背心、拖鞋走进豪华宾馆一样。孔子是一个特别强调礼的人,当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掉以轻心。他跟朝中大夫来往,不是为了攀附权贵,而是为了推行自己的儒道。这是他毕生的志向。可惜在那个时代,仁道并不是一种畅销商品。孔子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却无所收获。他也就只好“君子固贫”了。
其实,孔子很有机会获得富贵,只是他不想要罢了。有一次,他去见齐景公。齐景公想把禀丘这个地方送给他。孔子辞谢不受。出来后,他告诉学生们说:“我听说君子有功才受禄,现在我游说齐景公,他不接受我的主张,却把禀丘送给我,他真是太不了解我了!”
孔子这么穷,却不接受馈赠,因为他的志向不是求富贵,而是为天下人谋福祉。假如随意接受馈赠,就像僧人破戒一样,那是他不可忍受的。一般僧人都能严守戒律,孔圣人怎么会“破戒”呢?所以他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说:如果富贵可以强求,即使拿着马鞭替别人赶车子,我也乐意;如果富贵不可强求,我还是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
一个人能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他的灵魂是自由的。而灵魂自由的价值,难道是金玉珠宝能够比拟的吗?
第二,贫不失德。具有这种品格的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不会丧失自己的美德。
汉朝刘向在《说苑》中说:“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也,由其道,遵其理,尊贵及己,士不辞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没有地位没有钱,不是贤士的耻辱,如果忠诚、守信、廉洁等方面的品德不突出,才是贤士的耻辱。只要具备这三大美德,就可名传后世,跟日月同光,无论怎样的浊世也不能污染自己的操行。然后,贤士并不是喜欢死亡而厌恶生存,也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按照合理方式,尊荣富贵落到自己身上,贤士也不会推辞。
这就是说,如果求取富贵的方式会玷污自己的美德,就宁可舍弃富贵而保有美德。这样的人,无论财富多少,都是令人敬佩的。
第三,贫不失节。具备这种品格的人,生活再困难,也要活得有尊严,活得有骨气,决不会为名利而屈就。
子思是孔子之孙,也是儒家大学者。他住在卫国时,穿的是没有外衣的破棉袄,二十天只吃了九顿饭。田子方听说这件事,派人给他送去用白狐皮做的衣服,担心他不肯接受,就说:“我借东西给别人,马上就忘记了;我送东西给别人,好像丢掉了一样。”
子思还是辞谢不受。
田子方说:“我有你没有,为什么不接受?”
子思说:“我听说随便给人家东西,不如丢到水沟里。我虽然贫穷,还不忍心把自己当水沟,所以不敢接受。”
子思这么穷,他却要靠自己解决困难,解决不了就甘心忍饿受冻,决不肯接受别人的施舍。他的骨气,颇有乃祖之风。
第四,贫不失乐。具有这种品格的人,无论多么贫穷,仍然活得潇洒,活得快乐。这样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傲,这样的人怎么样?”
孔子说:“还行吧!但不如贫穷而快乐、富贵而守礼的人。”
相对来说,只要有足够的修养,富贵而守礼还不难办到,贫穷而快乐却很难。俗话说:“肚里没粮,心里着忙。”吃了上顿愁下顿,烦恼自然而生。仍能保持快乐心态者,对人生必已彻悟。
庄子就是一个贫穷而快乐的人。无论生活境遇如何,仍然乐观而自信。有一次,他穿着一身补了又补的破衣裳,鞋子也破得套不住脚,只好拧了一股麻草将鞋子绑在脚上,然后去拜访魏王。魏王看到他的样子,吃惊地问:“先生为什么会潦倒成这个样子呢?”
庄子正色道:“我是贫穷,而不是潦倒。读书人有事业,有德行,却实行不了,这是潦倒。衣服破了,鞋子破了,是贫穷而不是潦倒。”
庄子和孔子研究的是不同的道,但他们同样追求心灵的自由,而不愿成为名利的囚徒。有一次,楚威王派几位大夫充当使者,领着一队壮士,抬着猪羊美酒,带着千两黄金,驾着华丽的车马,来到庄子家,想请他去楚国当卿相。庄子对这意外的惊喜不放在眼里,他说:
“诸位难道没有见过君王祭祀天地时充作牺牲的那头牛吗?想当初,它在田野里自由自在,只是它的模样生得端庄一点,皮毛生得光滑一点,就被人选入宫中,给予很好的照料,生活是好多了,然而正所谓‘喂肥了再宰’。牛的大限来临时,当此关头,这牛倘想改换门庭,再回到昔日劳苦的生活中去,还来得及吗?那么,去朝廷做官,与这条牛有什么差别呢?天下的君王,在他势单力孤、天下未定时,往往招揽海内英雄,礼贤下士,一旦夺得天下,便为所欲为,视百姓如草芥。对于开国功臣,则怕其功高震主,无不杀戮,真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们说,去做官又有什么好结果?放着大自然的清风明月、荷色菊香不去观赏消受,偏偏费尽心机去争名夺利,岂不是太无聊了吗?”
庄子仍然过着洒洒脱脱的生活,或登山临水,啸傲烟霞,或冥思苦想,发为文章,在贫穷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和尊严。这样的人,难道不是“身贫道不贫”吗?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南怀瑾大师简介
南怀瑾大师简介
南怀瑾大师于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一个世代书香之家,17岁时除精研四书五经外,涉猎已遍及诸子百家,后师从四川成都灵岩寺虚云大法师学禅,又至峨嵋山清修,遍阅佛家经典。1949年定居台湾,1988年移居香港。曾著有《楞严大义今释》、《老子他说》、《论语别裁》等数十部著作。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南怀瑾大师说:一切众生自性本来是佛……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众生,不仅是人,凡有生命有灵知的生物,都能够成佛。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
佛家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只是渐渐被红尘所遮盖,心灵渐渐被贪、嗔、痴三毒控制,离佛境越来越远,离地狱越来越近了。只要勤加修炼,扫除魔性,又可复归于佛。
“众生平等”,是佛家贡献给人类的一个深具智慧的理念。正如尤智表居士在《一个科学工作者研究佛经的报告》中所说:“佛教不同于一般宗教,因为一般宗教重信不重解,佛教则信解并重;一般宗教是不平等的,例如有些宗教中说人不能做上帝;而佛教是平等的,它说每个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作佛。”
“居士”一词,梵语为迦罗越(kulapati),意为在家持佛道者。居士虽未出家,但一般会守佛家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尤智表和谭嗣同、章太炎、梁漱溟等人一样,都是近现代著名居士。尤智表居士曾从科学角度分析佛教教义的合理性,尤其对它的“众生平等”的思想赞叹不已。
佛家所讲的“众生”,指人、鬼、畜生等一些有知觉的事物。“鬼”是否存在,畜生能否跟人平等,这里且不论,单就人来说,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无论出身如何、天赋如何、环境如何,只要勤于进修,一样可以成佛。朱元璋不是做过乞丐吗?刘备不是卖过草鞋吗?姜子牙不是做过小生意吗?此足以说明,哪怕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只要持之以恒,勤力不舍,完全有可能攀上人生巅峰。
禅宗六祖慧能曾与五祖弘忍进行过一次有趣的对话。慧能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父亲就在那里做官,后来被贬谪到了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移居南海。因生活贫穷,慧能没有条件读书,一字不识。他长大后,以打柴为生。有一次,他去集市卖柴的时候,听到有人朗诵《金刚经》,豁然有悟。他决定投身佛门,于是辞别母亲,去黄梅(今湖北省黄梅县)参礼弘忍大师。他们这次对话被记录在典籍中:
弘忍问:“你是哪里人?来这里作什么?”
慧能答道:“弟子是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别的,只求‘作佛’!”
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哪能‘作佛’!”
慧能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我的身体虽然与和尚您不一样,佛性却没有两样!”
弘忍听到慧能的对答,暗暗吃惊,觉得这个人很有“慧根”,便把他留了下来当一个“行者”,也就是未正式出家的修行人,并把他安排到碓房里踏碓。当时石碓算是碾米的先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将石碓踏起来,然后捣下去,一下一下,使米糠分离。这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慧能却任劳任怨,不分日夜地劳作。
在一般人眼里,成佛是多么高不可攀的事,尚未出家的慧能,佛经都没有看过一本,却能悟到佛性平等,可见确有慧根。他有成佛的大志,又能安于做小事、干笨活,更加难能可贵。
有一天,弘忍召集门人,要大家各作一首偈,以便考察每个人的修为。弘忍的得意弟子、后来成为禅宗北祖的神秀写了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他自以为此谒已尽佛法神髓,谁知弘忍给出的评价是:“你作的这首谒啊,只能说是看见了却没有到达。你到了门前,还未入门呢!”
在碓房里踏碓的慧能听说这首谒语后,认为“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为神秀过于强调修炼之功,未见“自性本来是佛”。慧能请人在神秀偈语的旁边写下了自己的体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见到慧能的偈语后,又惊又喜,自此对慧能另眼相看,后来又将衣钵传付给他。
弘忍明白,自己将衣钵传给一个尚未剃度的人,难免会引起弟子们的不满。因此,他劝慧能带着衣钵离开寺庙,到别处传法。
慧能离去的第三天,他的师兄弟们才知道这件事,都愤愤不平,自此不停地寻找慧能,想夺回衣钵。此后十多年,慧能东躲西藏,混迹于农、商、渔、猎等各种人群中。有一次,他来到广州法性寺,在那里听印宗法师讲经,当时“因风吹幡动”,引起了僧人的争论。有的说是幡在动,有的说是风在动。慧能插话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此语一出,众僧大惊。印宗法师也深感惊异,当即与慧能打起了禅机。最后,印宗法师为慧能所折服。问明慧能是五祖弘忍的衣钵传人后,印宗法师当即决定为他剃度。照理说,印宗法师年纪大,资格老,应该做师父。但印宗法师视慧能为“化身菩萨”,刚为慧能剃度,随即又拜在慧能门下而为弟子。这也是佛教史上的一段趣话。
这一年,慧能39岁,正式成为一名僧人。自此,他正式开始传法。慧能以其鲜灵活泼的禅机,迷倒了无数人。他很快名闻遐迩,不少人慕名而来,不畏山高路远,来一睹他的风姿,向他求法。他的禅宗六祖的地位也正式得到了承认。就连武则天和唐中宗也十分仰慕他,下诏请他进京。慧能都婉言拒绝了。
禅宗自创立以来,其宗旨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此它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强调“顿悟”而非学习。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僧人仍然是靠研读佛经来学佛法。直到慧能这里,禅宗才是真正顿悟成佛的禅。这也许是他不识字,根本看不懂佛经,只能用心体悟的缘故。一般而言,不识字是一种缺陷,谁知慧能却因不识字而收到了意外之功。此足以说明,任何一种缺陷,都未必是真正的缺陷。只要用心,你就能从你的缺陷中得到他人无法得到的好处。
慧能的事例也说明,众生确实本来是“佛”。但能否回归本性,要看自己的机缘和进修。如何成佛?从慧能的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有坚定的信念,无论身处何种地位,无论自身条件好坏,都相信凭借一己努力,能够脱离凡俗,成就杰出。
二是不轻视小事,脚踏实地。
三是用心领悟真知。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只要你的智能、境界高于常人,迟早能脱颖而出。
四是拿出成果,向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
五是不畏艰难险阻,永不放弃。
任何人能够做到以上五条,离“成佛”就不远了。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一部分 自未得度,先度他人
自未得度,先度他人
释迦牟尼说: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摘自《十善业道经》
做人不一定要成佛作祖,但是,当有几分“菩萨心肠”。“菩萨”是梵文音译,它的全称是“菩提萨缍”,汉语意思是“觉悟有情”。也就是说,自己觉悟了,又发心度人。因为“有情”,他们还没修炼到“五蕴皆空”的佛境,却发愿成为渡船,要将众生超度到比自己更高的层次,也就是让众生成佛。如《楞严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这种为人作嫁的精神,确实令人尊敬。
当代高僧济群法师认为,菩萨的称谓并非佛教徒的专利,更不是专指寺庙里泥塑木雕的偶像,他说:“每一个人只要发了菩提心,能够用菩萨的道德来要求自己,这个人就可以称为菩萨。”他还说:“在现实的生活中就有菩萨,像雷锋之类的。”
菩萨的精神是什么呢?《十善业道经》进行了阐述:“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这段话的意思,济群法师在《的启示》一文中进行了详细解说,并且据此总结出了修行菩萨道的四大要点:
第一,慈无量。所谓“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拥有慈善的素养,就不会有任何害人之心,他随时会考虑如何给他人带来快乐、吉祥。
一个人是否有慈善的素养,不能光看他是否向慈善机构捐了大笔款项,而要看他能否在生活中随时体现自己的善意。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一位满脸稚气的年轻人坐在一列火车上。到南方去上大学。车厢内闷热异常,年轻人感到口渴难耐。这时,服务员推着装满食品和饮料的小车过来了。年轻人一狠心,掏出5元钱,买了一听“健力宝”。对来自山区、家境贫寒的他来说,“健力宝”无疑是一种奢侈品,他以前从未喝过。如何开启这罐饮料呢?他不知道,又不好意思问人,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从未喝过健力宝。他琢磨了一会儿,从口袋里摸出一把小刀,试图把健力宝撬开,却没有成功。他看见别人投来的带有嘲笑意味的目光,一时不知所措。
坐在他对面的那位年轻母亲发现了他的窘状,就对自己的孩子说:“儿子,快把健力宝递给妈妈。”然后,她把健力宝拿在手中,慢慢抠起拉环,只听“嘭”的一声,健力宝拉开了。年轻人模仿她的动作,也拉开了自己的易拉罐。他松了一口气,不禁向那位年轻母亲投去感激的目光。
这位母亲不愧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她帮了年轻人一个忙,又呵护了他那颗敏感的心。慈善不在大小,一个不经意的小小举动,透着她真诚、体贴、细致的善意,真可谓“慈无量”。
第二,悲无量。所谓“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拥有悲悯之心,就会想方设法帮助他人脱离烦恼痛苦。济群法师认为,慈的含义是予乐,即给予快乐;悲的含义是拔苦,即解除痛苦。他还认为,佛教所讲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什么“无缘大慈”呢?济群法师说:“无缘就是不讲条件。世间上的人,给人家好处,总是有条件的。这个人跟我有关系吗?他是不是我的亲戚朋友?会不会影响到我的事业?我有没有必要帮助他?帮助他对我有好处吗?先反复计较一番,然后再施展慈心。而一个行菩萨道的人,慈悲众生,是不讲条件的。在菩萨的心目中,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只要人家有困难,他就乐于帮助,不讲究任何条件,这就叫‘无缘大慈’。”
什么是“同体大悲”呢?济群法师说:“同体,就是把众生和自己看成是一体的。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众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这就有点类似母亲对待儿子一样。当儿子生病的时候,作母亲的就会很着急,甚至会着急得宁愿她死,也不要她儿子生病。母亲对待儿子的这种心情,就接近于‘同体大悲’的精神,可惜母亲的这种胸怀太窄了,不是‘无缘大慈’,因为她不会对待一切人,对待别人的儿子,她就没有这种胸怀了。菩萨的修行是把母亲待儿子的胸怀扩充到无限,称为无量……能够设身处地替一切众生着想,慈悲心就算修成了。”
有一个真实故事:在一个偏僻小村镇前面的汽车站台前,每天早上都会聚集一群黑人,翘首等待一个名叫苏珊的白人女士到来,然后亲热地跟她打招呼,拥着她一起上车。而苏珊每天早上都会准时来到,风雨无阻。实际上,苏珊的家离此地足有五公里,在她家的前面也有一个汽车站,她为什么不在那儿上车而要舍近求远呢?
有一天,苏珊的朋友见她在这里上车,惊讶地问:“你怎么会到这儿来?”
苏珊解释说,“这个站,没有白人就不停车,所以我就赶到这儿来了。”原来,当地种族歧视比较严重,白人和黑人互相敌视。这个地方很偏僻,公交车每2小时才来一趟,那些公交车司机们都有一个默契:有白人才停车,而这附近住的都是黑人。为了帮助这里的黑人顺利坐上公交车,苏珊每天多走几公里路。
朋友更加惊讶:“你每天走这么远,就因为这些黑人?!”
苏珊也吃惊地反问:“怎么,这很重要吗?”
朋友明白了,也被感动了:只要心中有爱,一切都会纯如天然。苏珊心里没有种族等级观念,没有“黑人”与“白人”的差别,只有帮助朋友的善念,所以她能够很自然地体现自己的善意。这种心态,正是佛家所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第三,喜无量。所谓“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就是说,为别人的美事感到快乐,对他人的成功不感到嫉妒。济群法师说:“喜,就是随喜,随喜是相对嫉妒而言的。通常人们总有嫉妒心,因为有了嫉妒心,就不能随喜。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培养随喜的心态……我们要对一切生命,一切有情做出的荣誉事情,那怕就是那么一点一滴,也要由衷地感到高兴,这就叫随喜,这就是喜无量心。”
在生活中,某些心胸狭隘的人,最痛恨别人比自己好。朋友的晋升、同事的加薪固然会让他苦恼,甚至有人穿了一件漂亮衣服、脸上化了妆等等,也会引起他的不快。如俗话所说:“傻子过年看隔壁。”看隔壁什么呢?看人家吃得好不好。如果吃得不如自家好,心里就高兴,就得意;如果吃得比自家好,就难受得睡不着觉。照说,别人吃什么、穿什么,那是别人的事,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为此愤愤不平,不是傻子是什么?
一位哲人说:“世界之大,人人都有生存空间,他人所得,并非我之所失。”别人得到的,不等于自己失去的,无须为此心神不宁。有了这种理念,就能具备“喜无量”心了。
第四,舍无量。所谓“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意思是说,无论关系亲疏,都要平等相待;无论顺境逆境,都要保持平常心。有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就另眼相看,亲爱有加;对自己讨厌的人,就冷眼相向,连起码的礼貌也顾不上。在顺境中,就得意洋洋,忘乎所以,把自己看成了不起的天才;在逆境中,就垂头丧气、怨天尤人。这都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一个有修养的人,无论对方是什么人,都以平等的心态相待;无论遭遇如何,都能以平静的心态相对,而不改变自己一贯的行为方式。这才是“舍无量”的境界。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佛学大师谈人生二:随法
佛学大师谈人生二:随法
佛家求真知,去妄执,贵在随法。
不取法,用心体悟灵魂觉醒的奥妙;不弃法,把前人成果当做接引的渡船。不被书本的知识残渣困惑,不被他人的精神垃圾困扰,为智慧留下一片开花的净土。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马鸣大士简介
马鸣大士简介
马鸣大士是印度波罗奈国人,又名功胜。从印度禅宗十一祖富那夜尊者学禅,后承受衣钵,遂为十二祖。后在波罗奈传道,弟子无数。多次与外道辩论,屡屡获胜。后来,外道群集与之辩论,国王及大臣皆与会旁听。外道说,无论你说什么,我都能破。马鸣大士说:“大王长寿,国土安宁,请你破。”外道于是屈服。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跳出梦幻见真如
跳出梦幻见真如
马鸣菩萨说: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摘自《大乘起信论》
佛家认为尘世的一切都虚空不实,这难免让人感到疑惑:这件东西明明就在眼前,看得见,摸得着,闭上眼睛也能想象它的形状,怎么说是空的呢?
在《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中,一位“外道”即信奉其他宗教的人就曾问过佛祖这个问题:“如果说一切皆空,那么,人的笑、哭、嬉戏、生气、愤怒、爱恨等等事情,到底是空还是有呢?”
佛祖回答说:“它们就像梦境、幻觉、影子一样。”意思是说,它们似实而虚,似有而空。
佛祖还说:“乃至一切事皆如幻如化如梦如影,当如是见。”
“色即是空”乃是佛家的基本命题,可是,对我们凡俗之人来说,把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都看成空的,难免会不习惯,尽管佛祖不厌其烦地加以解释,仍让人难以理解。
那么,“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马鸣菩萨的论述似乎比较接近我们的理解能力。他在《大乘起信论》中说:“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三界”是指有情众生存在的三种界域,一是欲界,指各种欲望,如食欲、情欲等。二是色界,大概是指有具体形象的一切事物。三是无色界,大概指没有具体形象的一切事物,如鬼神等等。马鸣菩萨认为,三界的一切都是空的、假的,都不是真实存在。因为它们都是心假造出来的。离开了心,一切都不存在了。
学过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人,可能会提出疑问:在我有心之前,那些东西明明存在嘛!在我无心之后,那些东西也不会随之而灭,怎么能说一切都是我的心造出来的呢?
对此,马鸣菩萨又进一步解释说:“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法”不仅指方法,也包括观念、感觉等等一切由心灵萌生的东西。马鸣菩萨的意思是,人心所感知、所思考、所执着的一切都是错觉或偏见,也就是说,每个人心里的世界都是像照“哈哈镜”一样,被扭曲变形了,因而都是虚假不实的。
打个比方:对同一件事,有的人觉得它好,有的人觉得它坏,有的人觉得它是大事,有的人觉得它是小事。那它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到底是大事还是小事呢?都不是。只能说明每个人对这件事的扭曲程度和扭曲出来的形态不一样。
有一个故事:在一个大雪天,很多人坐在酒店里喝酒,其中有一个书生,一个官员。还有一个乞丐,坐在门坎边上。书生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世界,别是一番景致,不由得诗兴大发,张口吟道:“大雪纷纷落地……”他正要吟下句,那位官员已经接过去:“这是皇家瑞气。”官员嘛,一心想着公事,想着皇上恩典,认为“瑞雪兆丰年”,来年一定风调雨顺,官税大大的有。这时,那位酒店老板心想,这么大的雪,来酒店围炉喝酒的人比平时多了几倍,巴不得多下几天才好呢!所以,他也接口吟道:“再下三天何妨?”坐在门口的乞丐正冻得瑟瑟发抖,他心里想:老子都快冻死了,你还说什么“再下三天何妨”。他也接口吟道:“放你妈的狗屁!”
你瞧,同样是下雪,在每个人眼里的景象完全不一样。老天只下了一场雪,每个人心里都下了一场不同的雪。到底谁心里的下雪是真的呢?都不是真的。因为没有人能看见真正的下雪。从这个意义上来,下雪本是虚幻。
不仅如此,同一个人看待同一件事,也经常会发生变化,有时觉得它是好事,有时觉得它是坏事;有时觉得它是大事,有时又觉得它是小事。比如失恋,起初觉得这是天下最坏的事。可是后来有了新的爱人,又看到前男友一幅窝囊样子,或者看到前女友黄脸焦发、秀色全无,又觉得以前看错了人,对失恋事件庆幸不已。以前觉得失恋是天下头等坏事,简直没法活了。可是随着时光流逝,那个人在自己心里越来越淡,好不容易才能想起来,又觉得当初的失恋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还不如眼前一场感冒严重。
失恋只是一件事,心里却有好几种不同的失恋。哪一种失恋才是真的呢?都不是真的,如梦如幻,虚假不实。
其实,就连失恋这件事也没有真正发生过。当初跟那个人恋爱,就存在“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幻觉。你爱的是一个英俊、能干、重情守义的男人,但他并不是一个这样的男人,你只是在跟自己心里的幻影恋爱,而不是跟他恋爱。你爱的是一个温柔漂亮、善解人意的女人,但她并不是一个这样的女人,你只是在跟自己心里的想象恋爱。既然你从来没有跟他(她)恋爱过,又何来失恋?
所以说,我们看起来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一件事,其实不一定真的发生过。
不仅如此,人们还会无事生事。有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在镜子里看见自己脸色发黄,怀疑是不是生病了,就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医学手册,查看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
他根据书中的内容跟自己身上的症状进行比较,才发现自己患有霍乱已经几个月了。他被吓住了,呆呆地坐了好几分钟。
他非常紧张,迫不及待地想弄清自己到底还能活多久。于是,他又动手把脉,结果发现脉跳异常。他又翻那本书,发现自己得了严重的心脏病。
接下来,他又查出自己患有黄胆肝炎、膝盖积水等多种疾病。他感到万分恐惧,急忙去找自己的医生朋友。一进医生的门,他就大叫:“朋友,我的命不长了,你得帮帮我!”
医生朋友给他做了诊断后,写了一张处方:不要用你不懂的事情装满自己的脑袋。
原来,年轻人什么病也没有,不过是自己吓自己罢了。
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其实,人生哪有这么多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是人们无事而生事,自己吓自己。
佛家讲“色即是空”,讲“万法皆空”,就是要人们抛弃无事生事的愚见,抛弃放大事物的妄见,抛弃扭曲事物的偏见。抛弃了这些,也就抛弃了烦恼痛苦。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须菩提简介
须菩提简介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拘撒罗国舍卫城人。从释迦牟尼佛出家,以解空第一著称。须菩提每次化缘都去有钱人家里化缘,因他同情穷人的贫困,而大迦叶却向穷人化缘,因大迦叶要给穷人集善的机会,后来,佛陀知道后,斥责他们的心不均平,不合佛家法规,从此,和尚化缘不再选富挑贫。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 第二部分 佛法是渡船不是彼岸
佛法是渡船不是彼岸
须菩提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摘自《金刚经》
如来佛祖是一个干什么的人?答案好像很简单:一个悟出佛道然后传授佛法的人。但须菩提却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既然如来所传授的佛法都“不可取不可说”,都是似是而非的法,他传授佛法又有什么意义呢?听他讲佛又有什么好处呢?
佛祖也认为自己所讲之法是“非法非非法”。有一次,一个外道问他:“你昨日说的是什么法?”佛祖回答:“说的是定法。”外道又问:“你今日说的是什么法?”佛祖回答:“说的是不定法。”外道奇怪地问:“你昨天说的是定法,今天为什么又说不定法?”佛祖笑道:“昨日定,今日不定。”
这好像自相矛盾,其实不然。因为佛祖讲的既不是法,又并非不是法,自然随心所之,没有一定。
那么,“非法非非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可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
从较浅的层次来说,佛法并非固定不变之法。这个道理,好比下棋的定式。会下围棋的朋友都知道,高手下棋,往往先走定式。所谓定式,就是某个局部的最佳着手。定式往往是经过某个人或某些人潜心研究,又经过实战检验而确定下来的,并得到了大家的公认。但是,任何定式都只是暂时的最佳着手,随着时光推移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又发现了更好的着手,于是,旧的定式即为新的定式所取代。学会定式虽然能提高棋力,但仅仅学会定式,离精通棋艺还差得太远。所以,专业棋手和业余棋手下棋,前一二十步可能差不多,看不出谁高谁低,越往后走,境界的高低、棋力的强弱越分明。所以说,定式既是棋道,又不是棋道;既是定式,又不是定式。
佛法也是如此,如禅坐、念阿弥陀佛、敲木鱼、十二观法等等,都是定式而已,既是佛法,又不是佛法。
从较高的层次来说,佛法是渡船,但不是彼岸。它们能接引学者通向佛境,但本身并非佛境。所以,哪怕将三藏经典背得滚瓜烂熟,也未必能修证成佛。这就好比乘船去欧洲旅行,哪怕你买了一艘世界上最豪华的船,也不等于你已经到了欧洲。你会不会驾驶这条船还不一定呢,途中是否遇到“魔障”而翻船,更没有一定。
另外,去欧洲旅行,不是非得自己买一条渡船不可,也不是非得乘船不可。通过其他许多途径也可以达到目的。
这个道理,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经谈论过。有一次,无尽臧尼对慧能说:“我研读佛经多年,却仍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
慧能大师说:“你说给我听听,也许我可以帮助你。”
无尽臧尼不禁笑了:“你不识字,连佛经都没有读过,怎么能帮助我呢?”
慧能说:“佛性和文字没有关系。”
无尽臧尼不以为然。慧能又说:“佛性好比天上的明月,文字就像我们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位置,但手指却不是明月。看月亮也不一定非得借助手指。”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