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细说隋唐

_10 赵剑敏 (现代)
  遂下令中止来俊臣的审讯,了结了此案。
  酷吏并非一种自立的政治力量,它之所以能存在.关键在于有个作用,即能替掌权者用近于非法的手段除去异己。酷吏虽是个群体,但其是各自为掌权者效命的,一旦酷吏中有人被掌权者所厌弃,那么其他酷吏就会像狼群处理受伤的狼一样,扑上去将他噬咬得粉碎。
  一则“请君入瓮”的成语,便与此有关。
  这成语的出典,出自来俊臣和周兴之间。周兴是有名的酷吏,他的手上不知沾了多少条人命。他和来俊臣意气相投,时常在一起对饮,谈论如何对付犯人。一日,他们正在饮酒,突然武则天传来密令,要来俊臣负责审讯周兴和另一酷吏邱神勋图谋不轨之事。
  来俊臣接令后,装作无事一般,继续和周兴聊天,慢慢将话题引了过去,问道:“牢狱中有些犯人不肯认罪,不知用什么办法叮以让他们招供?”
  周兴回答说:“这很容易,只要取大瓮一个,在周围燃起炭火,然后将犯人置于瓮中,他肯定马上认罪。”
  来俊臣立即命人送来一个大瓮,燃起炭火,站起来对周兴说:“朝廷送来状子,告你有谋反之罪。你若不承认,请君人瓮。”
  周兴当即吓得叩头认罪,并立了供状:周兴被判流放,在途中被仇家所杀。
  来俊臣贪财又贪色,为此,他制造了许多的冤狱。他向左卫大将军泉献诚索讨金帛遭拒绝,便罗织了谋反之罪将其溢杀:他又将同样的罪名,套在西突厥酋长阿史那解斯罗的头上,以夺取其长得出色且能歌善舞的牌女:这类事做得多了,闹出不少丑闻。武则天开始有些讨厌他,将他贬了职。可他又用更大的告密,一次诛杀了千余人,重新取得了武则天的欢心。
  作为超级打手的来俊臣,毕竟缺乏高级政治素质,然他野心又大得很,不甘心老是充当打手,凭着武则天对他的宠信,他突发奇想,欲全面摧毁武则天所依靠的政治集团,由他来取而代之,掌握朝廷政柄。他的具体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罗织武氏诸要人及太平公主、张易之连谋叛逆;第二步,罗织庐陵王李显与太子李旦串通大臣连谋叛逆:从武氏到李氏两个方面,掏空武则天的政治基础。在他准备付诸实施前,和他闹狗咬狗矛盾的酷吏卫遂忠获知其谋,向武则天作了呈报。被他罗织的对象,闻讯大惊大怒,立即组织了反击,弹幼来俊臣贪赃枉法、霸人妻女等罪状。
  武则天终于愤怒了,更按着狡兔死走狗烹的不易古训,下令将来俊臣弃市。
  行刑后,他的尸体被陈在洛阳街道示众,他的仇家纷纷赶来,争抢着挖眼、摘肝、剥面,须臾而尽。
  洛阳市民庆贺说:“自今往后,可以高枕无忧了!”
  其他酷吏,也多无好下场,遭到了百姓相同的沮咒。
 
 
  
细说隋唐42:唐中宗、韦后
  唐中宗李显是个悲剧,其生是种悲剧登位是种悲剧,死还是种悲剧,一种贯穿一生的悲剧。
  李显是武则天所生的第三子,在唐高宗的儿子中排行第七,生于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十一月。在这前一年,他母亲武则天用断去手脚,浸于酒瓮中的残酷方式,害死了被废的王皇后和萧良娣,取代了皇后之位。她们死后,武则天不断梦见她们披发沥血的惨死状,换了居所,依然如故。这说明武则天是恐惧的,加上她为清除反对她的政治势力而焦虑,恐惧和焦虑给她带来了紧张的心理状态。李显就是在这段时间被怀上的,由此他在胎中受到了相当的损害。李显日后具有胆小1庸碌、怕事等性格上的缺陷,显然与此有关。
  尽管生而为皇子,且是皇后一系的嫡子,与生俱来有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然朝廷中血淋淋的争斗,以及狠心的母亲将兄长李弘、李贤弄死的惨剧,无时无刻不在震颤着他的心灵。
  在二哥李贤被废后,他依次被册为太子。当了太子,他不仅无任何的兴奋,反而背上了更大的担忧:不知何时会重蹈兄长们的覆辙。
  唐高宗驾崩,他按部就班地接了位。可他是空头天子,一切大权被母亲武则天掌握着。他对母亲具有一种先天的恐惧感,对枉为天子又有一种失落感,从而他把感情移到了皇后韦氏的一家和他乳母的一家上。争取权力和感情的双重因素,促使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任用岳丈韦玄贞为宰相,任用乳母的儿子为五品官。然这决定遭到了中书令裴炎的激烈反对,并报告给武则天。武则天感到儿子的决定背后,包藏着危及她临朝称制的居心,立即果断地予以了反击,废去了他的帝位,降为庐陵王,赶至房州(今湖北房县)。
  仅当了两个月皇帝的李显,是和韦氏一起被贬放的。在房州的岁月,李显是提着心过日子的,他很怕母亲不知什么时候给他送来赐死令。每当朝廷派有使者前来,他都认为是自己的末日到了。他受不了如此巨大的恐惧,想一死了之。
  幸得韦氏有见识、有胆量,常安慰他说:“祸福相倚,非人所料,岂可一死,不如等待时日。”
  李显受到鼓励,感激地许下诺言说:“如能一朝重见天日,当对你不加任何禁忌,任凭你所为。”
  当时他们夫妇感情很好,为活下去而相濡以沫。他们在房州生儿育女,生下了最小的女儿安乐公主。李显最爱此女,常脱下自己的衣服裹抱,昵称为“裹儿”。
  在朝廷中狄仁杰等忠于唐室的政治势力的争取下,李显终于被武则天迎回了洛阳,重新立为太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他在宰相张柬之、崔玄玮与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右台中垂袁恕己五大臣的强行拥护下,趁武则天病重之际,进行了政变,夺取帝位,复辟了李唐王朝。
  唐中宗登位,为嘉奖张柬之、崔玄玮、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五人之功,将他们均封为王。然而,他虽诛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却对武氏势力作出了很大的妥协,让武三思拜了相。
  让武三思拜相,不是全出于妥协,而是唐中宗和皇后韦氏的一个政治设计。他们在复辟前,为了取得武氏力量的保护,将安乐公主许配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从而结成厂亲家。他们利用亲家关系,提携武只思,让他领导武氏残余力量,与五王平分秋色,以平衡政治关系。
  韦氏在成为皇后后,因唐中宗庸碌无能,学了当年婆婆武则天的样,开始干预朝政,权势与日俱增。宰相桓彦范等人多次上奏,要求唐中宗防范韦氏尾大不掉。可唐中宗信守他当年许下的诺言,听凭韦氏为所欲为。
  此时的政坛,又冒出了两个女人:上官婉儿与安乐公主。
  上官婉儿是因反对武则天为皇后而被杀的上官仪的女儿。她因父罪而被发人宫中为奴裨,然由于异常聪慧,做得一手好诗文,且精通政治之道,被武则天免了奴啤身份,掌管诏命,由此成了权势人物。唐中宗复辟后,她非但没受到处罚,反以出众的才华,被收为殡妃,拜为昭容,专掌起草诏令。可她并没有只向君主效忠,见韦氏势力强大,遂把宝押了上去,以冀成为旷古未有的女宰相。她起劲地出谋划策,成了韦氏集团的主要骨干之一。
  安乐公主仗着父亲的特别宠爱,也抓了大权在手,十分的骄横跋雇,王侯宰相多听命于她。她自制诏效,卖官蔫爵,然后遮住文字,要父亲签署。唐中宗只是呵呵地笑,依言而做。她大造别墅,修了广达数里的定昆池,其中建起难以计数的亭台楼阁,华丽得令人膛目结舌。她见父亲无能,就贴近母亲,成了韦氏集团的核心成员。她有自己的政治目标,其目标大得惊人,要改变皇位传子不传女的传统,代替皇太子而成为皇太女。她反驳大臣的反对意见说:u武氏之女尚且能做天子,我是公主,如何不可做皇太女?”唐中宗笑而不答。
  为抗衡五王,韦氏与上官婉儿、安乐公主、武三思结成了政治集团。在上官婉儿的穿针引线下,武三思进人了宫中,和韦氏勾搭成奸。唐中宗知道他们的隐情,不仅熟视无睹,且有时在旁观看他们赌博,看得乐了哈哈大笑。士人韦月上书说,武三思私通宫掖,将有谋逆。唐中宗怒不可遏,下令将他斩首。为彻底控制朝政,在韦氏的支持下,武三思、上官婉儿、安乐公主合伙诬陷张柬之、崔玄玮、敬晖、桓彦范、袁怒己五王图谋不轨,将他们全部流放岭南,而后再将他们一一害死。
  去了这些政敌,韦氏集团还有一大眼中钉,即非韦氏所生的太子李重俊。他们时常欺凌他、侮辱他,恨不得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李重俊是聪明人,但从小缺少良好的调教,性情有些怪决,缺乏政治气度。在忍无可忍的情景下,他没作周密的政治分析,就联结了左羽林大将军李多柞等人,矫诏调集了三百羽林军,发动了政变。他先领兵冲进武府,杀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及其党羽,随后包围了宫城,杀向韦氏、上宫婉儿、安乐公主的住所。韦氏急忙拉唐中宗登上玄武门楼,让唐中宗用君主的号召力瓦解了李重俊的部队。李重俊兵败后,逃向山区,被部下杀死。
  李重俊的身亡,使韦氏集团达到无所顾忌的地步。韦氏的尊号一加再加,从“顺天皇后”加到“顺天姗圣皇后”。“[立羽]圣”,其名称虽不同于武则天的“二圣”,然实质已相差无几。她的党羽为其大造舆论,说她是顺天应人的“国后”,有夭命在身。
  韦氏为自己制造天命,实是想成为武则天第二,以圆她的女皇梦。唐中宗并非不清楚这一点,然为报当年韦氏相濡以沫之恩,他不仅一直在装糊涂,且为韦氏大开方便之门。
  然唐中宗内心毕竟是矛盾的,他对母亲武则天的行径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因为他在那个时期实在是经历了太多的梦魔,有时想起来还是芒刺在背。为此,他又不想让韦氏如此肆无忌惮地重复历史,让李唐王朝再蒙受奇耻大辱。景云元年(公元710年),连续有人上书,说韦氏集团将要谋反。唐中宗杀了一个郎岌,又来一个燕钦融。
  燕钦融是地方官吏,他上言说:“皇后淫乱,干预国政,一宗族强盛,安乐公主、咐马武延秀(安乐公主在武祟训死后,又嫁给了武延秀)、宰相宗楚客等,企图颠覆社樱。
  唐中宗将他召来问,燕钦融据理力争,神色不改。唐中宗心中明白,默默不语。待燕钦融出廷后,宗楚客矫沼令飞骑将他摔死。唐中宗闻讯,嘴上不说,神情却是侠侠不快。
  韦氏集团看出症候,认定唐中宗心理起了变化,发展下去对他们将非常不利。韦氏觉得丈夫的变化不利于她圆女皇梦;安乐公主觉得父亲的变化不利于她当皇太女。母女二人商量之后,认为往日她们所依靠的唐中宗不但己成为她们最大的政治障碍,且还可能危及她们的生存。由此,她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暗中将毒下到了御膳中。被蒙在鼓里的唐中宗,吃了一命鸣呼。
  韦氏秘不发丧,派她的侄子、外甥统兵五万拱卫京城,并做好了各种防范措施。然后伪造遗诏,立唐中宗的幼子李重茂为帝(少帝),由韦氏临朝称制。
  临朝称制,只是韦氏的一个过渡步骤,她的党羽纷纷劝她效法武则天,走上皇位。宗楚客上书援引图徽3以证明韦氏可以成为当之无愧的女皇。为给韦氏扫清登位的障碍,宗楚客与韦氏侄子韦温、安乐公主策划弄死李重茂,再诛杀曾做过皇帝的李旦及其妹太平公主。
  然而还未等到他们动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捷足先登,率领听命于他的羽林军,用军事政变的方式,处死了韦氏、安乐公主、上官婉)L以及所有党羽,彻底解决了武氏的残余力量。事毕,扶他父亲李旦登上了皇位。
 
 
  
细说隋唐43:唐睿宗、太平公主
  唐睿宗李旦和他只哥一样,都是梅开二度的皇帝。
  李旦为武则天第四子,在唐高宗儿子中排行第八。他出生以及成长之时,正是武则天当政方兴未艾之际。他不仅没得到皇嫡子身份这顶保护伞的庇护,相反,比其他人更容易卷入是非的游涡中。在说话不慎就要说错、做事不慎就要做错的恐怖气氛下,他干脆不说话、不做事,摆出胸无大志样,只是孝敬父母,关起门来读书,借练书法以磨平性情,钻进文字训话堆中消度时光。在如此环境中长大的李旦,英气萎缩,很是一副庸碌状。
  他第一次登位,是在母亲武则夭将三哥撵下台后。从那时起,他虽说是皇帝,然正殿也不得坐,坐在偏殿,当临朝称制的母亲的摆设。这一摆设被摆设了六年,在母亲易唐为周后,他被降为皇嗣。皇嗣本是皇太子的别称,然他只能叫皇嗣,享受皇太子的礼仪,却不能叫皇太子。这皇嗣他当得十分困难,几度被酷吏罗织进谋逆分子的行列,遭到了一夜三惊的审查,最终得以侥幸过关。
  待到三哥从贬地被召回,李旦明白自己的皇嗣当到了头,由是知趣地提出了让位。武则天接受了他的请求,立李显为皇太子,将他改封为相主。他一如既往,保持着温良恭俭让。
  李旦潜缩着爪牙,一直潜缩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终于伸展了爪牙,参加了以三哥为首的政变,一同诛灭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母亲移交政权,恢复了唐柞。他有功,以功被进号为“安国相王”,居百王之首。三哥考虑他也曾做过皇帝,为安慰他,假惺惺地要立他为皇太弟,意即在百年之后传位于他。他知道这王朝是三哥一家的王朝,不可能由他来分一杯羹,由是坚决地推辞了。
  推辞之后,他百事不管地当他的安国相王,坐看韦氏集团胡闹。然他再不管也没用,韦氏集团还是认为这个有过皇帝经历的李旦,以及他的妹妹太平公主,对他们有着莫大的潜在威胁。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唯一的女儿(武则天另有一女,为嫁祸予王皇后,她亲手将服释中的女儿弄死了),深得武则天宠爱。早先吐蕃赞普遣使要求和亲,提出娶太平公主为妻。武则天没舍得,将她嫁给了光禄卿薛耀的儿子薛绍。后薛绍兄弟被牵连进越王李贞的叛乱事中,被处死。武则天又暗杀了她侄子武枚暨的妻子,将她嫁给了武枚暨,以亲上加亲。
  生得方额广颐的太平公主,多权谋,常参与朝廷的政事。武则天认为,这个女儿和她很相似。然由于武则天的厉害,太平公主对母亲很是敬畏,在当时挺收敛,并不敢惹事生非。
  她对政治有浓重的兴趣,更喜欢在政治大风浪中弄潮。在武则天病重之际,她降低了对母亲的敬畏,积极参加了李唐王朝的复辟活动。事后,封为‘’镇国太平公主”,被允许开府设置官属。她不像四哥那般敛光韬晦,而是大露锋芒,推荐依附她的朝臣为大官,百般笼络文人学士,以扩大她的势力。由于她做得很得体,在朝中赢得了不小的声誉。她不仅擅长权术,且有大刀阔斧的泼辣,从而韦氏、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对她很是忌惮。
  在唐中宗被韦氏集团毒死后,他们将打击矛头暗中对准一了李旦和太平公主,欲将他们及其一脉的势力来个一锅端。
   然而,韦氏集团最终非但不能如愿以偿,反而遭到了灭顶之灾。这灭顶之灾是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带给他们的,也是太平公主带给他们的。在李隆基政变诛灭韦氏集团之前,太平公主积极地给子了道义以及人力、物力的支持,并派出她的儿子薛祟简加人其中。
  政变成功,然皇位_仁还呆着少帝李重茂,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决定抬出李旦,以取代少帝。可李隆基抬自己的父亲恐遭物议,说他发动政变是出于私情。李隆基不能说,其他朝臣也不敢直说。太平公主见这是自己立功的大好机会,当朝臣们在朝廷中议论不休之际,她大步走上前去,将少帝从皇位上半扶半拖地拉下来,并对他说:“天下事已归相王,此座非儿所坐!”
  唐睿宗重新复位,坐到了久违的宝座上。
  名实相符,才能当上大权独揽的皇帝。然而,唐睿宗本身并没实力,他是靠儿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的联合支持,才登上台的。自然而然,他的新朝的实际权力,是由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在平分秋色。可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往日的政治联合,随着新政权的建立,出于权力再分配,逐渐破裂了,演化成尖锐的矛盾。唐睿宗不得已,只能充当和事佬,尽力弥补他们的缝隙,以使政权得到支撑。他的努力无济于事,无奈之下,他尽力起用一批旧唐臣,以建立本身的政治基础。从而,这个朝廷形成了一种很怪异的现象,唐睿宗、李隆基、太平公主三者,构成了近似各自为政的三角政治。
  三角政治不过是种架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两大实力派仍无时无刻不在较量,以较量出胜负为止。
  太平公主非常了解她的四哥,每出言献计,必能打中他的心思。从而,唐睿宗对她几乎是言听计从。得了这种便利,她大力扩展自己的势力,在她本人被加了实封万户外,三个儿子被封王,其他儿子均官居高位。时有一七个宰相,其中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提、陆象先五人竟然都出自她的门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羽林军李慈等军官积极向她效力。各地地方官争先恐后地讨好她,不时向她献上丰厚的物品。她占尽了长安的良田,庄园遍布京师,所用器物络绎不绝地从各地运来,府中的摆设、车马、倡优能与宫廷相媲美,侍候她的侍女、奴仆、苍头有千余人。
  太平公主认为,要压制李隆基,最关键的一步,是阻止他成为太子。由是,她和党羽们借皇位嫡长继承制传统观念到处宣传,说李隆基不是长子,不宜册立为太子。而太平公主的这一策划,在一个角度上和唐睿宗的思路发生了契合,因他明知道李隆基有大功于社翟,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但他从自己的政治利益考虑,还是看中了较为温和的长子李成器,不希望李隆基成为太子。
  然而,李成器是识大局的,他不想卷人险恶的斗争漩涡中去,坚决不肯被册为太子。他且以平时立嫡、危时立功的古训,声泪俱下地向父皇陈请,要求立李隆基为太子。加七朝中的舆论倾向,唐睿宗迫不得已立了李隆基为太子。
  太平公主不愿承认现实,她继续在力挽狂澜,强行要求宰相们同意废除李隆基的太子地位,但遭到姚崇、宋憬的反对,无奈只得暂时作罢。
  此时朝中政治力量的对比已有所变化,李隆基取得太子位,利用正统的身份,建立了更大的政治威信。他利用政治威信,发出了强有力的政治号召力,使得大批的朝臣转变了立场,站到了他的一边。
  先天元年(公元713年),在皇位上被搅得心力憔悴的唐睿宗,已不想再充当这名不副实的皇帝,遂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向天下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由李隆基继立为天子(唐玄宗)。
  唐玄宗登位后,太平公主仍不甘心,继续与之为敌。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她作了孤注一掷,先是收买宫人元氏,让她在御膳中下毒。此事没能做成,她又与其集团骨干商议,决定发动政变。
  最后,还是唐玄宗抢先了一步,他组织了军事反政变,调动羽林军,将太平公主集团骨干杀了个殆尽。
  太平公主逃奔南山寺庙。三天之后,她在绝望中被迫返回京城,等着她的是赐死令。
 
 
  
细说隋唐44:史才刘知几
  初唐是个史学丰收的时代,一部“二十五史”,其中有八种出于这个时代,其书日是:《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
  这是史坛的一件盛事,然在这盛事之后,又出了一件大奇事,刘知几撰写了千古奇书—《史通》二(史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评类专著,也是第一部史学史专著。
  这部煌煌奇书共二十卷,四十九篇,分内篇和外篇两大部分。
  内篇三十六篇,分《六家》、《二体》两块,总结以往史书的类别和体裁,以及优劣得失。《六家》为纪言的《尚书》,纪事的(春秋》,编年的《左传》,国别的《国语》,通史纪传的《史记》,断代纪传的(汉书》。考二体》为编年和纪传。
  外篇十三篇,分(史官建置》和《历代正史》两块,前者叙述以往官方史书编纂机构以及主管官员;后者叙述以往官方对编年体与纪传体两种正史的编纂过程。
  这部奇书,奇在包罗万象,奇在贯穿古今,奇在突破陈见,奇在标新立异,奇在直言不讳,奇在震聋发联,奇在自成一家,更奇在空前绝后。当时的大学问家徐坚推崇道:“以史为职者,当以此书为座右铭!”清朝的大才子纪晓岚赞扬道:“其抉摘精当之处,足使龙门失步,兰台变色!”
  刘知几名子玄,因避唐玄宗讳而以字行,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时与其兄刘知柔以文学起步,获得声名后,进士及第,被授为获嘉(今属河北)主簿。
  证圣元年(公元695年),武则天命九品以上文武官员上言论时政得失,刘知几上表论了多事,言语相当激烈。时武则天为了将唐朝的政治旧基础改造为她的新基础,用滥施官爵和收紧法网双管齐下,使大批士人为此断送了性命。刘知几痛感于怀,写了《思慎赋》,予以讥刺。在文坛以“苏、李”并称的苏味道、李娇见后大为惊奇,直呼:“陆机《豪士》所不及!”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喜欢并擅长文学的刘知几,在晋升后,被转人了官修史书的领域。他官职几变,一变为左史,二变为凤阁舍人,三变为太子中允,然一直兼修国史(唐朝史)。
  唐朝官方修史,属于国家政治大事之一,君主极其重视。然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否则便过犹不及。由于君主的重视,从而常将多名宰相、大臣派去监修国史。时武则天派在史馆的监修官的阵容是:侍中韦巨源、纪处呐、中书令杨再思、兵部尚书宗楚客以及中书侍郎萧至忠。然这么多人领导,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政府全力支持的效果,反而衍生出种种弊端,致使费时费力,却不能如期完成国史的编纂。而萧至忠不仅不寻找监修班子的原因,反而责怪一直在辛勤笔耕的刘知几,说他没尽到责任。刘知几一气之下,提出了辞呈,并上书萧至忠,详细地分析了官修国史的问题。
  这道上书,虽夹杂着刘知几的一些个人意气,然公允而言,绝不失为一篇总结官修国史问题的杰作。他说了五个问题,大意如下:一是古代国史都出于一人之手,如左丘明修《春秋》,司马迁修《史记》。到了东汉大集群儒,开始官修国史,但各以为是,致使长年累月修不出一部史。二是汉代修史的资料来源,有从下而上的一套合理的程序,由此史官得以写出记事丰富的史书。而到了近代,史官要自寻资料,又缺乏其他部门的配合,故而难以写出像样的史书。三是古代修史全部公开,以示公正。近代史馆,为防止人情干扰,严加保密。而现在的史馆,人多嘴杂,实在无密可保,致使史官畏惧人情而不敢秉笔直书。四是古代修史提倡惩恶劝善,有良史之道。而今监修官太多,十羊九牧,莫衷一是,又没是非标准,以致史官无所适从。五是设置监修官当有负责之实,如何定体例,如何作分配,如何来撰写,如今却一无所有,只能让史官虚度时日。
  刘知几的论述,道出了官修国史难以成功的实质。然他的直言无忌,触怒了宗楚客、他对史官们说:“此人这般说话,到底想将我置于何地!”相比之下,还是萧至忠顾全大局一些,认为刘知几史才难得,不准他辞职,强留他在史馆。
  人虽留在了史馆,可刘知几的主张,根本不为监修官们所认可。在无奈的境况下,他一边敷衍着修史的工作,一边将业余时间全用在了《史通》的修撰上。完全可以说,正是官修国史问题上的遗憾,才得以促成这部伟大的史评专著的诞生,否则,历史界将生出另一种遗憾。
  在《史通》完成后,在史才上很自负的刘知儿,仍然感到很大的失落,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人能理解他。从而他将修撰国史的工作,移交给另一个史学家著作郎吴兢,自己去修撰截刘氏家史》、《谱考》这二本谱碟类著作,受到史学界的赞誉。
  刘知几不仅在史才上自负,且在前途上也很自负,确切地说,是史才的自负激起了前途的自负。他在《刘氏家史》中考证出,他这一脉的刘氏子孙,当是汉宣帝之子楚孝王刘嚣曾孙居巢侯刘恺的后裔。由此,他多次对人说,他若能得到封爵,必以居巢为名。他的自我预言,在修撰《武则天实录》后,以修撰之功得以实现,被封为居巢县子。
  刘知几在.史馆执掌国史修撰,长达二十年,经他手所编纂的史书,绝大多数得到了时人的称赞。
  这个史学大才,并没能得到善终。晚年他把触角伸到了与政治关系更直接的经学界,不慎得罪了宰相,受到经学博士的攻击。旋即,他的儿子太乐令刘赐犯了罪,他认为儿子是无辜的,跑去向宰相申诉,结果引得唐玄宗大怒,被贬为安州(今湖北安陆)都督府别驾,抑郁而亡。
  刘知几著作颇丰,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史通》;他谈话甚多,其中最为闻名的,是有关“史才”的界定。
  礼部尚书郑惟忠曾问在文、史两界都有建树的刘知几:“自古以来,为何文士多而史才少?”
  刘知几的回答是:“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而史才少。三长是:史才、史学、史识。若有学而无才,犹如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箱,却让愚者去经营,终不能增加财富。若有才而无学,好似巧如鲁班,而家中却无工具,终不能营造成宫室。最要紧的是史识,具体的表现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知惧,这如同为虎添翼,所向无敌。不具备三长,不可居史职。然从远古以来,罕见其人。”
  他嘴上说“罕见其人”,实际其人正是他自己。
 
 
  
细说隋唐45:千古奇帝唐玄宗
  光荣与耻辱集于一身,伟大和渺小熔于一炉,雄豪与软弱混于一体,英明和昏暗结于一生,千古奇帝唐玄宗,大写出了一个奇字。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的第三子,因排行缘故,宫中称他为李三郎,自称阿瞒。阿满是曹操的小名。曹操在东汉末,从无名之辈崛起一方,最后主宰中原,无论从气度、韬略、手段、用人、施政等哪方面讲,都胜人一筹,且功绩辉煌,堪称拨乱之主。唐玄宗自称阿瞒,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反映出他要效法曹操,成一代雄主。欲以同名造成同等的事业,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其中的进取精神却可以一脉相承。
  唐玄宗的一奇,在于他从皇室的旁支,成为俯视天下的君主。
  李隆基走上政治舞台中心,是他连续奋斗的结果。他以诛灭韦氏集团之功,取得皇位继承人的资格,并成为皇帝;然后剪除太平公主集团,巩固了皇位。他从血琳淋的宫廷斗争中杀了出来,揭开了唐朝历史崭新的一页。
  唐玄宗的二奇,在于他创造了一个盛世:“开元之治”。
  他上台伊始,从尚俭、戒奢入手,励精图治,革新政治,将整个身心投人到促使天下大治的大业中去。
  他放手任用姚崇,用姚崇的治国才干与理念,构建治理天下的基础。他把日常政务全交给姚祟处理,并处处帮助姚崇建立权威。姚崇起先尚有些缩手缩脚,对任命郎吏等小官都不敢自行决定,前来请示。他仰视殿顶,一言不发。待姚崇走后,他对宦官高力士解释说:“联委托姚崇处理庶政,大事自然应该共同商议,但如任命郎吏这等小事,有何必要一一来烦联!”当高力士把这个精神带给姚崇后,使姚崇领悟了他所身负的历史使命。
  他努力扭正前朝以来卖官篱爵的弊端,削除冗官,调整官吏队伍的组织结构。其中最有力的一项举措,是下诏废除斜封墨救官、员外、试、检校等各种非正途选拔的官员。如此,节省了棒禄,减少了财政开支;维护了官僚队伍的纯洁,恢复了正常的选官制度;改变了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使政府机构得以运转灵活。岑仲勉就此评论说:“政治不走上轨道财已,如其走上轨道,则泛滥之破格,实不可以经久。盖偶然破格,固任何时代所不免,而一般循资,则为任何时代所不能打破。更析言之,政务上之破格,有时或收效甚宏,常务而破格,势必引生不良之后果。在封建时代,人人得跟邋阶进,更无异于奖励钻营,姚崇上玄宗十事,其一即请停罢斜封、待胭、员外等官,开元初叶所以致治,未始不由于此。”(《隋唐史》,中华书局)
  在有着强烈民本思想的唐玄宗的眼里,地方官是朝廷和民众之间的纽结,地方官的形象及其政绩,关系到民众对朝廷的向背。故而,他十分重视对地方官的选拔和任命。他登位不久,就召见了京瓷地区各县令,告诫他们在荒年饥岁时,不得忽视对百姓的抚养存恤。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当有人向他告发锉选充满黑幕,所授县令大多是滥竿充数时,他借这些新县令向他谢恩之际,突然考问起他们治民的方法。结果,除一人及格外,二十多人被改授其他官职,四十五人被遣回家乡重新学习,主司官吏部侍郎卢从愿飞李朝隐引咎辞职。
  唐玄宗大治天下,有个蓝本,这个蓝本就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由此,他大力效法唐太宗,在各种效法中,最为突出的是,他虚心纳谏。他听从太子舍人贾曾的批评,远离了声色;他听从宋憬的建议,不以私恩授官;他听从沛州刺史倪若水的谏议,停止在江南捕捉珍禽;他听从汝州刺史韦凑的谏奏,不再违反丰L制为生母窦德妃建陵;他听从,一行的劝告,降低了女儿出嫁的仪式规格。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纳谏使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使他以明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由此,史称:“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唐玄宗是个深得驭臣之道的君主,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不同的历史任务,不断地调整中枢的人事安排。姚崇、卢怀慎为他打造了大治的框架;宋憬、苏颜为他推进了大治的进程;张嘉贞、源乾暇为他维护了大治的格局;张说、源乾暇为他添加了大治的内容;李元献、杜遥为他支撑了大治的门面;萧篙、宇文融为他谱写了大治的新章;裴光庭、张九龄为他注加了大治的活力。在开元前二十几年中,政纲不能说尽善尽美,政府不能说白璧无瑕,宰相不能说成圣成贤,然总的说来,建设大于毁坏,成就大于弊病,上升大于坠落。从而,大建设、大成就、大上升构成了大治,一种空前绝后的大治,一种黄金岁月的大治,一种永垂史册的大治。
  大治处在开元期间,故称“开元之治”。“‘开元之治”比“贞观之治”更具大治的性质。得了“开元之治”的唐玄宗,跻身于伟君的排行榜中。
  唐玄宗的三奇,在于他由明君转为了昏君。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是形容君主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最地道的一句古训。把这句古训套在唐玄宗的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
   由明转昏这个转变,起因是唐玄宗在长期弹心竭虑理政之后,感到一种极大的身心疲惫,疲惫之余,对永无尽头的政事,产生了难以言说的厌烦。此外,“开元之治”的巨大成功,国泰民安的景象,也让他陶醉了,在道家清静无为观念的支持下,他相信自己有足够的理由,可以躲进深宫去彻底地放松放松,享受享受人生的乐趣。然政务还得有人来总领,由此,他把这个以前他自己担负着的重职,交给了宰相。
  时宰相有两个,一个是具有强烈儒家观念的张九龄,此人是个不知转弯的直臣,无论遇到什么他看不顺眼的事,就要谏,且不停地谏,搞得唐玄宗挺烦;一个是具有法家观念的李林甫,此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政事,也有让百官唯命是从的能耐,他做事,很让唐玄宗放心。时张九龄和李林甫因政见不同、门派不同,时常斗,明里暗里斗个不停。最后,唐玄宗出于自己的需要,踢开了张九龄,将政事全部委托给了李林甫。
  李林甫独掌大权后,为使唐玄宗能在深宫中高枕无优地享乐,也为自己能彻底控制朝政,先堵塞了言路。
  他召集全体谏官进行训话,说:“今明主在上,群臣唯恐顺从还来不及,岂用多言!诸君看见仪仗马吗?吃的是三品料,然稍有一鸣就被斥去,后悔也没用!”
  谏官们被镇住了,不敢再上言。唯有一人不服,但立即遭到了贬职。从此,李林甫得以为所欲为,躲进深宫的唐玄宗,再也听不见外面的声音了。
  出于保持自己独操政柄格局的考虑,李林甫为屏弃地方军事长宫进入中枢,以勇敢善战为借口,提出了用少数民族之人担任边将的设想。因李林甫的说法冠冕堂皇,立即被唐玄宗所接受。这个计划推行后,被任为范阳节度使的安禄山,利用中央政府所给予的优遇政策,快速地膨胀了他的集团势力,养就了一支胡汉杂混、具有强大作战能力的部队。
  在李林甫把持的政局中,人才遭到排挤,异己遭到排挤,严酷的刊法代替了清明的政治。虽说大治带来的升平景象还笼罩着整个帝国,但其质已起了变化,盛况犹存,然已每况愈下,朝着衰世发展而去。
  可以这样说,唐玄宗由明转昏的阶段,正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阶段。
  在李林甫身后,掌握朝政的是国舅爷杨国忠。他依靠着杨贵妃的裙带关系,平步青云地当上了宰相。他是个市井无赖,不学无术,根本没有廉耻和顾忌,一朝得势后,对百官颐指气使,井毫不掩饰地营私舞弊。他贪得无厌,府中积财如山,无论是谁,只要不贿赂他,便无法办事。
  由于政治的腐败,唐廷派在云南的地方官,和南诏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南诏为反抗压迫,联络吐蕃,将云南官军打得一败徐地。根本不懂军事的杨国忠,错误估计双方的实力对比,先后两次出动大军前去征剿,结果都招致了几乎全军覆灭的惨败。经此战争,唐朝元气大损,失去了以往在对外事务中的强势地位。
  唐玄宗的四奇,在于他险些成为亡国之君。
  手握重兵的安禄山,很能讨唐玄宗的欢心,由此成了天下第一宠臣。杨国忠为和安禄山争宠,双方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杨国忠屡屡进言说安禄山要反,安禄山被逼得走投无路,又见唐朝兵备空虚,从而扯起了反旗。他的部队所向披靡,接连拿下洛阳、长安。
  唐玄宗逃往巴蜀,他一路逃,一路丢,先丢了他心爱的杨贵妃,接着丢了皇位,逃到成都,仅留了一顶聊胜于无的太上皇的帽子。
  幸亏他的儿子唐肃宗领导抗叛,收复了长安。回到长安的他,在短暂的热闹过去后,被迁人了冷宫,直至忧郁而亡。
  从大盛世,到大败亡,唐玄宗从顶峰掉进了深渊。
  一场万劫不复的安史之乱,将唐玄宗钉在了昏君的耻辱柱上。
 
 
  
细说隋唐46:姚祟、宋璟
  唐玄宗的时代,是盛唐的顶峰,而其中的“开元之治”,是这顶峰中的顶峰。而将唐朝推向这顶峰之顶峰,唐玄宗得力于两个人,具体说来,是开元初期前后的两任宰相:姚祟与宋璟。
  姚祟,本名元祟,为避开元年号讳,改名崇,字元之,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人。
  唐玄宗的起家,是依靠了“龙武功臣”集团。然当他在皇位上坐稳后,也即在得了天下之后,将治天下当成了他的新使命。他知道,要完成这样伟大的使命,需要有个与他志同道合并极具才干的宰相来辅佐他。他审视整个功臣集团,并无这样的人物,最后,将视点落到了时在同州(今陕西大荔)担任刺史的姚崇身上。
  拜姚崇为相,是唐玄宗精心考虑的产物。
  姚祟在谋略、文才、吏治、人缘等方面,都有上乘的表现,在朝臣中犹如鹤立鸡群,是不可多得的国家栋梁人物。他起仕于武则天之朝,以文思敏捷、下笔成章闻名。此后,下至挽郎,上至宰相,外至刺史,内至中枢,军至兵部,用至司仓,在宦海中饱经沉浮。丰富的经历,使他熟谙国情民风,多次提出了切合事情本质且行之有效的条陈。他提倡正气,反对逢迎;主张仁和,反对严刑。由此,受到了武则天的高度赞扬。他参加了五王拥护唐中宗的复辟,事后,却以旧臣之情,对下台的武则天一掬同情之泪,从而被赶出中央。到唐睿宗登位,他再度拜相,又因不愿附和太平公主,重蹈前辙。他在担任地方官期间,深得民心,离任之际,当地民众为留下他而表现出了罕见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在拜相前夕,姚崇向唐玄宗提出了十大条陈,作为他就任宰相的条件:一是废刑法而行德政,二是数十年不求边功,三是不准宦官干预政事,四是停罢一切非正途之官,五是对君主宠臣施以法纪,六是杜绝贿赂之途,七是停造各种寺庙宫观,八是君主待臣以礼,九是让谏官说话畅通言路,十是不许外戚干政。唐玄宗一一予以答应,这十大条陈成了他们君相合作的契约。
  在排除了功臣集团的阻力后,姚崇正式走马上任。他推荐黄门侍郎卢怀慎,作为自己的副手:卢怀慎为人清廉谨慎,敬重有才者,自认自己不及姚崇精于吏道。凡事都由姚祟定夺,成为陪衬性的人物,人称“伴食宰相”。这种格局,有利于姚崇充分展开他的政治作为。
  姚崇的治国基点,设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为解决寺院经济与国家争利,为阻止国人借当僧人来逃避赋税,也为争取大批劳动力,他在唐玄宗的支持下,大幅度地清理天下僧尼,迫使一万二千人还俗。
  山东发生严重蝗灾,按照传统的习俗,认为蝗灾乃是天灾,非人力可以解决,非得修德祭天不可。然姚祟不顾地方官的强烈反对,坚决下令灭蝗,结果灭蝗十四万石。同时,针对朝廷中倾向传统的舆论,表示由他独自担当后果。由此,灭蝗运动得以全面展开,从蝗虫口中挽救了大面积的庄稼,使山东地区得以避免大灾的侵害。
  姚祟的理政方式,强调权变,每每因事制宜地推出措施,从不陈袭旧规。执行起来,大刀阔斧,从不拖泥带水。由此,他在中枢里一言九鼎,同僚们多唯命是从。他为办儿子的丧事,请了十多天的假。卢怀慎一筹莫展,坐看政务堆积起来,他向唐玄宗请罪,却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联将天下事务委托给姚崇,尔等只需一旁坐着就可。”
  姚祟假满之后,未费多少工夫,就将积聚下来的政务全部处理完毕,且处理得让人钦眼。
  他为此得意地问人称“解事舍人”的齐淤:“我的执政,和管仲、晏子相比如何?”
  齐澎说:“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世,却能用其一生。而公制法,随后即变更,似乎不及二人,可称救时之相。”
  姚祟大喜掷笔说:“救时之相,也算难得了!”
  姚祟仅执政四年,然在这四年中,他政绩显赫,得到全国朝野一致的好评,说他:“忧国如家,爱民如子,未尝私于喜怒,唯以忠孝为意。”
  唐玄宗每日都要和姚崇谈论政事,来则起立相迎,去则相送告别。一日不见,便恍恍若有所失。某天,大雨傍沱,路上泥泞有一尺多深,姚崇无法人宫,唐玄宗特令待者用御用便轿,前去将姚崇抬来。此事传了出去,朝廷为之轰动,认为这是自古以来君主礼待宰相的登峰造极的举动。
  唐玄宗重用姚崇,借助他三朝元老的身份以及练达的才干,以制定治国大纲。奠定天下大治的基础。姚崇不负君主的厚望,以出色的工作,给唐玄宗带来了“一干元之治”的曙光。
  然而,泰极否来,姚崇巨大的成功,给他造就了丰隆的威望,也把相权提高到一个空前的地步。这终于触犯了唐玄宗的忌,在姚崇大致完成其作用后,唐玄宗让官员弹劝姚崇的两个儿子及其亲信接受贿赂,并量了重刑。站在巅峰的姚崇,不得不知趣地提交了辞呈。
  唐玄宗准了姚祟的辞呈,并让他保有晚年的体面。
  接替姚崇宰相之位的,是广州都督宋璟。
  宋璟,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他在武则天之朝,是个闻名海内的直臣。持法刚正,利赏得当,不避权贵,是宋璟执政的特色。为照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为维护社会秩序,他严厉打击违法乱纪的权贵、豪强,并制定了许多利民的措施。朝野称颂他为“脚阳春”,意为他每到一地,如同和熙的春阳普照大地。
  他注重人才,按才施用,不苛求全才,让百官各得其所。为此,他对唐玄宗说过一番精辟的见解:括州员外司马李琶、仪州司马郑勉具有才略,但性格怪异,好惹是生非,若加重用,必有后患,然捐弃他们的长处,则又可惜,应该选为民风较悍的渝、砍二州刺史;大理寺卿元行冲公认有才,初用时能孚众望,时间一长却难以称职,可任为谏官性质的左散骑常侍,让持法公道的李朝隐来代替;陆象先以德理政,宽仁而不容曲非,可授为河南尹。
  用才得当,知人善任,是宋璟声望高扬、相业隆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那些用阿诀奉承或卑鄙手段索求富贵者,宋璟是深恶痛绝的。有人推荐隐士范知睿及其特为宋璟所撰的《良宰论》。宋璟阅后,在文上写下了这样的批语:“观此文颇有候谈的意思,隐士应直言相陈,怎能偷合苟容。文章若作得好,应从科举中求出身,不该私自送上。”
  宋璟将个人得失置于脑后,对唐玄宗常犯颜直谏。处于政治上升时期的唐玄宗,对宋璟的意见,即使心存异议,也多屈尊予以同意。唐玄宗曾将一双御用金筷赐予他,以表彰他的正直。
  在当时天人感应思想盛行的时代,宋璟以无畏和务实的精神,反对君主的愚妄行为。天文官预报将要发生日食,唐玄宗认为这是上天在通过日食向他发出替告,从而立即穿.仁素衣,接连下诏,撤除伎乐,减少膳食,释放冤枉被囚者,贩济饥民,劝励农桑,期望苍天开恩,赦免他的罪孽。宋璟认为这些行为本身都是无可指责的,但为日食特地而做,似乎有些荒唐。他委婉地对唐玄宗说,日食既然是上天劝人君修德的信号,那人君只要推诚即可,不需要接连下诏。他还从此事中强化了他的理念,即只要把利国利民的事一以贯之,是不需要临时抱佛脚的。
  宋璟在朝廷积极倡导开明的政治风气。他主张政治是国家的政治,不是君主私人的政治,政治不但要光明磊落,还要有适当的牵制,具体的做法,是尽量减少君臣的私议和密议。他要求恢复贞观时期开明的政治制度:大臣奏事,谏官、史官必须在场,以记录君臣的议论;各机关长官的奏事,御史弹劝百官的奏文,应当公开,以此杜绝大臣惑君、小臣进谗言的途径。唐玄宗同意了宋璟的主张,然作一r一个补充规定,说是特别秘密的事除外,从而留下了一个伏笔。
  除了开明之外,宋璟还在宫场中提倡朴实的作风。他在广州施有惠政,在他当了宰相后,广州官民为他竖立了遗爱碑。然宋璟对唐玄宗说:“我在广州没有什么特别的政绩,现我职位显达,他们便来馅诀,请从我开始革除此风。”唐玄宗为此签发了一道诏书,严令全国刹除立碑之风。
  宋璟虽拒绝了官民为他所立的遗爱碑,然他的政绩却是有口皆碑。他继姚崇之后、以萧规曹随的精神,把“开元之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姚崇一样,宋璟为相也是四年。最后,也是在唐玄宗认为宋璟完成了使命后,以阻压有罪者上诉以及恶钱泛滥二事,罢了他的相职。
  史家对姚、宋相随,促成“开元之治”,中肯地评价道:姚祟善于应变,宋璟善于守法,二人秉性相异,却同归于道,齐心辅弼,以成大治。
 
 
  
细说隋唐47:开天盛世
  开天盛世,是指以“开元之治”为基础,而以开元、天宝两个时期为时空范围的大盛世,其包括了整个唐玄宗时代。
  大诗人杜甫在回忆开元盛世时,通过《忆昔》一诗说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票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执鲁编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户口的多少,在以农为本的社会中,决定着生产力的高低,也决定着赋税的收人,总之,决定着国力强弱的程度。开元、天宝时的户口数,在政府人口政策的支持下,在社会秩序安定的保障下,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比唐初有了一个大发展:
  开元、天宝时期,共有过六次全国性的户口统计,其具体数字如下:
  第一次,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7069565户,41409712口。
  第二次,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7861236户,45431265口
  第三次,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8412871户,48143690口。
  第四次,天宝二年(公元743年),8525763户,48909800口。
  第五次,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9069514户,52880488口。
  第六次,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8914709户,52919309口。
  唐初为38万户,按天宝末8914709户计算,户数增加了二十多倍。
  大量的人口,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大量的劳动力,开垦出了大量的耕地。据元镇说,当时四海之内,高山绝壑,到处可见耕作的景象。(《元次山集》卷七《问进士》)又据史学家汪钱在《唐代实际耕地面积》一文中研究,天宝时的耕地大约在800万顷到850万顷,相当于今天的6,2880亿亩到6,881亿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从一个政府兴修的水利,便可以反映出该时代的农业状况。开元、天宝时,政府规定了每年兴修水利的固定时间,仲春疏通沟渠,筑立堤防,到孟冬结束工程。经过长年累月的兴修,加上前朝留下的工程,政府统计天下水利共有30033559处。
  时江南塞北遍布大大小小的水利网,其中开元、天宝时兴修的有:
  华州:利俗渠、罗文渠、潜渠、敷水渠。同州:通灵破。洛州:伊水石堰、梁公堰二会州:黄河堰。陕州:上阳堤飞积翠堤、月阪堤。蔡州:玉梁渠。仆州:潜渠。并州:甘泉渠、荡沙渠、灵长渠、千亩渠。恒州:水渠。冀州:漳水堤。赵州:千金渠、万金渠。沧州:衡漳东堤、水渠、无棣河、阳通河、浮河堤、通阳河堤、永济北堤、甘井、靳河。流州:嘈渠。郭州:通利渠。瓜州:水渠。郎州:北塔堰。益州:万岁池堤、官源渠、新源水。蜀州:远济堰。眉州:大通济堰、小通济堰。和州:韦游沟:杭州:捍海塘堤。越州:防海塘、湖塘。明州:小江湖、西湖。衙州:神塘。
  这些都是较大的水利系统,浇灌田地,多的可达几千顷,少的可达百余顷,其他尚有许多不知名的小型工程。整个水利网络,对粮食及其他农作物的丰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由于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当时的物价,尤其是粮价,一直保持着稳定且低廉的价位。据载: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因连年丰收,东都洛阳的米价为十钱一斗,而山东青、齐地区米价仅五钱一斗,粟三钱一斗。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夕,西京长安米价不到二百钱一解,绢不到二百钱一匹。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关中、中原地区米价十三钱一斗,青、齐地区米价仅三钱一斗,绢二百钱一匹。
  发达的农业基础,促进了官、私手工业的发展。
  在纺织印染行当中,有布、绢、紽、纱、续、罗、锦、绮、缣、褐十大纺织品,有组、缓、绦、绳、缨五大编织品,有细、线、弦、网四大线结品。唐玄宗妃子柳婕好之妹,发明了工镂板印花工艺,印出了织机所不能织成的生动图案。
  熔铸业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金器、银器和铜器上,其工艺有浇铸、镂刻、平脱三种。今通过考古发现的金银平脱天马莺凤镜,背面的图案是凤马相戏,金色的风翅凤尾、马鬃马尾,配以银色的马身、凤身,如日月交辉。东海人马侍奉造的白银酒山,其中有机械装置,以风为动力,可自动注酒,上有随意出人的酒使,若见客不饮,便出来劝酒。
  名窑遍布各地,著名的有越州窑、邢州窑、鼎州窑1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等,出产的瓷器有青瓷、白瓷、黄瓷、褐瓷等。当代人陆羽在他所撰著的《茶经》中,将瓷色与茶色是否相配,作为评定瓷器等级的判断标准。尤有时代特色的,是黄、绿、白、蒲、蓝五色交映的“唐三彩”。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