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

_3 佚名(现代)
方面导入“赛马机制”,让广大科技人员在科技竞技技场上“赛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集团给每个人“能翻多大跟头,搭多大舞台”。这种“赛
马机制”,不同于社会上普遍采用的相马机制,让每个科研人员自觉主动去争工作,同世界水平比高低,使集团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人才。
(三)充分运用全球科技资源的科技协作机制
人类已进入大科学、大经济、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确的时代,技术创新工作中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从头开始搞,重要的是如何运用现有的全球科技资
源为我服务。
海尔集团十分重视全球科技资源的运用,借助全球科技资源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难题,并提高科技队伍的水平,例如在运用国外科技人才方面目前已有20
位外国专家在海尔集团服务。
(四)运用OEC管理法提高开发效率
为使决策后的各项技术创新工作得到全面、准确、快速的实施,海尔在工作中
五、跨国发展战略
(一)产品出口与海外投资状况
可以说,即使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作为十分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就在为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进行准备工作。在他到青岛
电冰箱总厂仅4年后,当产品在国内小有名气之时,他便将企业发展的视野扩大到海外。出口创汇是必要的,但只是目的之一,另一目的就是要在国际上创
造驰名品牌。
1.出口经营状况
从1986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第一次出口产品并取得300万美元出口额这一不俗战绩算起,海尔集团的出口额逐年增加。尽管从1997年起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出口受阻,但真正类似海尔产品这样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受影响并不大,而且由于海尔集团出口的重点是在欧美,因此,它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998年,海尔出口创汇达到7675万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36%。
出口的主要品种为冰箱、洗衣机、冷柜等。
在出口地区的分布上,基本上,欧美国家占60%,日本占20%,东南亚占16%,其他地区占4%,共计87个国家(地区)。出口到欧美国家的以冰箱、空调
为主,其中在美国180升以下冰箱市场份额中,海尔冰箱占到20%。
截止到1998年年底,海尔集团的海外经销商共有49家,经销网点11004多个。
2.海外投资状况
海尔集团从1995年起,就着手在海外投资建厂。经过洽谈和协商,终于在1996年2月6日,在印尼雅加达建立了海尔在海外的第一家以生产电冰箱为主的,根据“海尔OEC日清日高”管理模式,结合技术创新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加强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三大体系:技术创新进度保证体系、技术创新质量保证体系、技术创新目标优化体系,使得技术创新工作高效、高质、优化。
(五)确保优先的科技投入机制
近年来,海尔在技术中心建设过程中,分层次突出重点地进行了投入,不仅开发出无污染全无氟电冰箱等众多产品和技术,还装备了一流的技术中心,进一步完善了技术中心工作环境。例如1996年研究开发投入2.28亿元,占集团销售收入的3.67%,今后随技术创新工作的深入,这一比例将逐步提高。1997
年可达到4亿元,占销售收入的4%左右。
超薄型滚筒洗衣机的开发就是技术中心合理有效运行机制的很好的体现。
每月一日创新课题分析例会上,海尔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了开发超薄型滚筒洗衣机的创新课题,这一课题的背景是,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穿着
上发生了大的变化,羊毛等质地高档衣料日趋增多,使得能洗涤高档衣料的滚筒洗衣机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相对狭小的住宅空间,制约了购买普通滚筒洗
衣机的需求。根据这一需要,确定开发超薄型滚筒洗衣机这一创新课题,让广大科技人员竞争该项目,根据科研人员实力及具体开发思路,确定了“超薄型
洗衣机主任工程师”,由主任工程师组建项目小组去攻关这一课题。项目小组在开发工作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分析和研究全球科技成果,制定合理的开发
计划。同时保证开发速度与质量,项目小组同意大利的科技人员共同开展工作,对海尔制定的4个月开发出这一超薄型洗衣机的计划,意大利专家连连摇头,
不可能,在意大利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海尔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创新工作的三大保证体系,调动各方面力量,攻克了这一不可能的课题,项目小组仅用3个半
月将这一产品摆在人们面前,连连摇头的意大利专家这回连连点头:可怕的海尔人!
合资生产企业-海尔莎保罗(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它标志着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之后,1997年6月,菲律宾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
成立;1997年8月,马来西亚海尔工业(亚细亚)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11月,南斯拉夫海尔空调生产厂成立;1999年2月,海尔中东有限公司成立。
以上这些不过是海尔集团海外投资事业的“牛刀小试”,而其企业国际化的真正重心则是在美国,在美国进行投资建厂。这一计划1999年进入战略性的实
施与发展阶段,即在波士顿建设设计中心,在纽约建设营销中心,在南卡罗莱那州建设制造中心。
(二)跨国发展战略的成因
促成海尔集团积极向海外发展跨国经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
在国内市场中,由于家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价格战在各种家电领域中,此起彼伏,愈演愈烈。海尔集团尽管作为国内家电知
名品牌的生产厂家,在国内市场上占据明显优势,但它认为,正是由于有了较高市场份额,才是积极向外扩张发展跨国经营的最好时机与充要条件,内在动
力已经具备。
在国际市场中,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每个国家国内企业都受到了来自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部经济力量的竞争与冲击。发达国家及其跨国
公司主宰着国际市场的发展,中国的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分一杯羹”,是它们努力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出路。海尔集团不甘心自己仅仅是中国
的名牌生产企业,还希望主动打入国际市场,将海尔产品在国外叫响,从国外同类产品的著名品牌中,抢得一块国际市场份额。而且,张瑞敏还认为,打入
国际市场,不能仅仅依靠发展出口,还必须发展海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建立自己的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三位一体化网络,从而回
避国际市场波动造成的影响和风险。1991年,海尔首次在国外(阿联酋)注册商标,紧接着,1992年4月,海尔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中国家电
行业第一个通过此项认证的企业,这些都为张瑞敏实现其在国际市场中创造驰名商标的设想打下了重要基础。
作为决策者来说,张瑞敏将企业发展进行战略转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事实证明这一转变也是正确的。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外贸
出口受到严重冲击,但是海尔集团的出口创汇却比1997年增长了36%。同时,在国内企业因出口受阻而纷纷寻求新的海外发展出路时,海尔集团的海外投资
则早已向纵深发展了。它在美国的三位一体(即设计、生产和营销)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张瑞敏及其部属的超前意识,为海尔舰队的今后航向指
明了新的坐标。
(三)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方针与实施手段
1.“先难后易”原则
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模式,通常是先向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出口或投资,最后在将发展目标逐步转向发达国家。海尔集团一反这一定式,
它的策略是:将海外发展的目标定位于执世界经济发展之牛耳的发达国家,一旦在发达国家站稳脚跟,便可以以易如反掌之势进入并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
例如,海尔冰箱首先是成功地打入德国市场,而在欧盟国家中,德国市场是最难进入的。如今海尔在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中,将海外投资的绝大部分力
量放在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为复杂、发展难度极大的市场。但是,海尔人认为,这里的机遇也是极大的,根据主客观因素,成功的概率也很高。在这里的
成功,比较起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失败(尽管目前尚未发生),无疑,前者则是至关全局的。而且,在美国的经验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意义。
因此,进入和开发发达国家家电市场,是企业海外发展战略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它对于海尔集团始终把握世界家电生产的发展潮流,对于增强企业在国
际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对于实现“海尔的国际化与国际化的海尔”的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也为我国企业海外投
资事业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2.“高起点”原则
在张瑞敏看来,海尔集团在国际化过程中,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同世界500强相比,海尔集团远非国际化大公司,但是,起步晚,不一定起点就低。海尔
集团要在各个方面都要按照最高的国际标准去做。这就是他的“高起点”原则。例如,他要求所有事业部(指生产的各个部门)都必须有产品出口,因为,他
认为,国际市场是检验产品质量、检验本部门各方面工作是否有问题的试金石。通过国际市场的信息反馈,迫使企业改进管理。
3.“三个三分之一”原则
所谓“三个三分之一”原则,是指三个三分之一的全球化战略,即在国内销售1/3,在海外市场销售1/3,在境外建厂就地销售1/3。
实现三个1/3,一是通过产品质量的国际化来实现的,实行质量水平全方位与国际接轨;二是通过科研开发的国际化,实现在科研开发上与国际水平保持
同步发展来实现。
质量水平的国际化,要使企业在质量保证体系、产品国际认证、检测水平三个方面达到国际标准。从1992年冰箱公司在全国家电行业内第一通过
ISO9001认证后,又有冷柜、空调、洗衣机等产品相继通过了这一认证。
在科研开发的国际化,海尔集团的三步曲是:引进技术、消化技术、创新发展。集团由原来的家电产品数量2个冰箱品种发展到目前拥有的冰箱、冷柜、
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热水器等众多门类3000个规格的产品,在冰箱的大冷冻无氟节能技术、空调的变频技术、洗衣机的洗涤脱水和烘干三合一技术和美
洲搅拌式洗衣机技术都达到了目前国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当然,对于海尔集团来说,“三个1/3”原则的成功实施还受益于它们达到了进口国认证部门对其生产工艺和产品的要求,截止目前,他们的产品已经通过了欧洲CE标志、美国UL、加拿大CSA、德国VDE和GS、日本S标志、澳大
利亚SAA和沙特阿拉伯的ASO的认可。使得海尔产品得以十分顺利地进入这些发达国家市场。
4.“复合型人才”的用人原则
海尔集团在其国际化的成长道路上,深深感到人才是企业事业成败的关键。而企业国际化所急需的人才,分为专业型和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容易理解,如技术人才、外语人才等等。而复合型人才则是指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更为广泛的知识与能力。张瑞敏认为,要实现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复合型人才应当具有财务、质量管理和营销三方面的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就构成了复合型人才的三要素。三者缺一,在处理跨国经营出现的问题时,都不能得心应手。他认为,这是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都应加以重视的问题。在张瑞敏的号召下,海尔集团已有越来越多的干部向这方面努力,同时,也有更
多的人才被吸引到海尔集团工作。
结合上述指导方针,海尔集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投资手段。
1.“优质优价”的定价策略
海尔集团在走向国际市场创中国自己的名牌道路上,一直坚持优质优价的原则。张瑞敏认为,在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心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
口的产品,价廉是一个重要特点,通过廉价倾销打开发达国家的市场。他认为,这种做法,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名牌产品形象。
张瑞敏指出,正确的做法必须是反其道而为之,从自己产品在发达国家登陆的第一天,就要实行优质产品的价格与国外名牌同类产品价格不相上下的定价策略。西方国家不认中国产品,无形中也创造了机会。虽然,开始由于西方消费者的偏见可能受到冷遇,第一天无人问津,第二天、第三天还是如此,但只要坚持不降价,到了第四天就可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当消费者使用海尔产品后,就会因优良的产品质量带动更多的人购买自己的产品,国际名牌战略才能获得成功。目前,海尔产品在欧美市场享有一定的美誉,的确同当初海
尔的优质优价原则有很大的联系。事实上,这也是抓住了当前西方消费者在价格与质量的抉择中,更加注重质量而价格高低则相对次要的消费心理。
2.建立海外信息站和设计分部
为了了解国际家电市场的最新情况,包括技术和市场动态,海尔集团建立了由各个信息站组成的海尔国际信息网络,进行信息的搜集和反馈活动。目前,
已经设立的有香港、东京、里昂、洛杉矶、纽约、阿姆斯特丹、汉城、蒙特利尔、悉尼、台北等10个信息站。信息站工作人员都是由当地人或者海外留学生
构成。提供的信息或以报告形式,或以简单文字加图片形式,平均每天由各个信息站发回的信息汇总起来,高达80万兆字节。海尔信息部每天将这些信息加
以甄别、筛选和分类,把各种有用信息分门别类地呈送给决策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
除了信息站外,海尔集团还分别在洛杉矶、阿姆斯特丹、东京、里昂、蒙特利尔和美国的硅谷建立了6个海外设计分部。其中,第一个海外设计分部—
海尔东京设计分部是在1994年10月22日成立的。而1998年3月设立的海尔硅谷设计分部,正是为了配合海尔在美国的跨国经营事业的。海外设计分部主
要职责,就是帮助本部专门开发适合当地人消费的家电产品。目前,海尔集团可以成批量生产适合欧、美、亚不同消费者需要的不同功能与规格的家电产品,
这是连松下等著名公司都未能做到事情。因此,在向海外发展过程中,海尔集团海外信息站和设计分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形成广泛的国际技术联盟
海尔集团与一些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确立了技术联盟关系。最早的是1991年与日本三菱重工在空调上的技术合作,目前,他还同意大利的海梅公司、美
国的ESS公司在朗迅公司、德国的迈兹(Metz)公司、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建立起技术联盟,在冰箱、洗衣机、数字彩电等许多领域实行技术合作与共同开发。通过这些技术联盟,合作双方实现利益共享,海尔集团则可以不断获得较为先
进的技术信息与技术能力。
(四)海外子公司的建设与管理经验
论起来,以国有企业为主的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事业仅有十余年的时间,而且,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即使同韩国等一些国家(地区)相比,也仅仅属于
初级阶段。因此,在进行海外建厂和跨国购并方面,以及在对海外子公司的管理等方面虽然有一些成功经验,但失败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尤其在如何规避投
资风险,并以最小成本获得最佳投资收益方面,亟需寻找和总结更多的相关案例与成功经验。
对于欲向海外投资的国有企业来说,首先感到困难的,是缺乏高水准的跨国经营人才。从资本市场完成对海外企业的购并后,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
何选择企业管理的人员,在此问题上,我国多数投资企业都是从国内派遣相当多的人员前往海外子公司,实行“大包大揽”,这就容易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
是派出人员因待遇问题而“跳槽”不归,二是由派出人员全盘把持企业管理,影响当地员工积极性。并最终影响企业收益。
其次,在投资过程,一些国有企业对海外投资环境缺乏应有的了解,盲目投资上马。由于投资的目的一般都是在当地销售本企业的产品,但因产品缺乏
品牌价值,不为当地消费者所接受,企业生产经营也就难于正常运转,投资收益因而不高,甚至亏损。那么,海尔集团在这方面的经验又是怎样的呢?
1.“盈亏平衡点”投资思维
海尔集团注重海外投资的时机选择,它认为,当产品在国外尚无市场时冒然进行投资的做法是危险的,失败的概率极大。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和把成本降低到最低程度,合理的程序应当是:发展出口→售后服务→树立品牌→盈亏平衡点→投资建厂。简单而言,就是要先有市场,再建工厂,从而使母公司在投资之前对未来投资的目标市场有个清醒的理念分析。
在这一程序中,盈亏平衡点是决策者是否将在当地投资建厂的重要参考指标。出口创汇不是惟一目标,重要的是能否在当地市场中确立名牌地位。只有产
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才能获得收益,才能考虑投资建厂的问题。海尔集团国际化的历程,简单地说,就是在发展出口并不断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才在国外投资
的。海尔集团在美国、欧盟和东南亚投资过程都是如此。
2.“合资与控股结合”投资方式
海尔集团的海外子公司都是采取合资的投资方式。张瑞敏认为,兼并现有的国外企业,或采用合资的方式,同在那里建设新厂并且独资的投资方式相比,
既可以节约资金,又减少了一些令投资者头疼的法律事务。因为,有些问题可以由当地参股方直接代表子公司与东道国进行交涉,如此做的结果,最终也是为了
减少投资风险。只是有一点,张瑞敏是始终强调的,合资必须以我为主,海尔集团必须占大部分股权。新成立的合资企业生产的是海尔产品,技术是海尔的技
术,那么,如果海尔集团不是采取控股的形式,一旦生产产品的质量或者服务出现问题,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就会受到影响。
3.“少而精+当地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海尔集团从踏出国门之初,就努力朝着管理当地化的方向发展。管理当地化首先就是人力资源的当地化,也就是张瑞敏所说的“融治”,即海外企业的管理要融合于当地人才管辖之下。这对于实现“海尔本土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海尔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与途径。现在,在海尔集团的四个海外分厂中,除了
菲律宾暂时还留有中方人员外,其余都是由当地人进行管理。即使在菲律宾,也仅有三名中方人员,负责全面管理、财务和技术三方面的工作,而这几位派出人
员实行当地化的薪金标准,即使难与西方国家管理人员的最高水平相比,但也至少不低于东道国管理人员的平均薪金水平,这就是“少而精”思想的实际贯彻。
同时,张瑞敏认为,对于雇用当地人管理海外企业,实行企业管理人才当地化政策,总体衡量对母公司来说,是十分划算的。虽然付与国外管理人才的
薪金,要远远高于国内。但通过综合比较与权衡,也只有符合东道国的薪金水平,才能雇佣到合适的当地人才,而当地人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为企业创造的价
值,则是中方管理人员难以达到的。在这方面,海尔集团舍得投资,例如,它在美国波士顿的海尔营销中心,担任第一把手的就是美国人,海尔集团付给他
年薪为25万美元。这样做,就是为了发挥其才智,使之安心为海尔服务。
4.子公司的当地化政策
海尔集团除了向自己的海外企业输出自己的技术外,在设备投资方面,在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材料,甚至包括产品设计在内,都采取当地化的政策。因为,产品生产出来后,主要在当地及其邻国销售。如它在东南亚、美国和欧洲的生产基地,都是以就地销售为主。实行当地化政策,对于减少母公司的资金投入,对于海尔子公司同东道国管理当局建立和谐的关系,调动当地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海尔当地化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职业经理人生涯设计
第一章
生涯设计主题
一、管理者必须是战略家
现代市场,已不是狭隘的市场,它没有国界限制,是国际性的世界大市场。市场的变化要受经济、政治、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企业要想在开放的
国际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管理者必须有战略眼光,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企业战略决策,它影响着企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决策活动最能体现战略家的特质。在决策活动中,管理者通过“谋”和“断”
两大职能来决定组织中的重大问题。管理者关心和参与智囊机构的整个谋划过程,使其对最终备选方案的“背景”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充满信心,胸
有成竹地作出决断。
二、管理者必须是一位策划者
他必须知晓构成计划功能的要素:
A.始终有明确目标;
B.预算未来的工作量;
C.决定必须完成的工作;
D.决定如何完成工作;
E.能找到问题的关键;
F.能够确定最佳时机;
G.他还得经常不断地督导计划的实施。
拟定计划时应有远见,要作出5~10年以上的长期计划,并决定出行动方案。同时,管理者还得利用现有的一切方法及技术,使自己的估计更切合实际。
三、管理者必须是一位优秀的组织者
他必须能利用现代的各种技术来建立健全组织。过去,管理者只凭个人本身的修养与观念去进行组织工作,但是今天,他却有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可资利
用。只有懂得如何运用这些技术的管理者,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组织,也只有这样,才不致因起初计划的草率而导致后来不断地修改。完善的组织,一方面可
增加生产,同时也可以将工作环境中零杂的工作归类,再分成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工作单元,然后决定哪些部分该由自己处理,哪些部分该由部属处理。组织不过是确定及编配要做的工作、规定及授权,使部属有效地工作以完成其任
务的一种过程而已。
 四、管理者必须是一位协调者
  企业组织中,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把要做的工作与现有的资源密切地配合,这对一个管理者来说需要很高的技巧。在资源日趋匮乏,而工作日益繁
重的今天,这种配合工作特别重要。通常管理者需要一位助手协助完成这种工作,因此,管理者须划分阶段及范围,以便协调,而这份工作通常也由部属去
执行。
五、管理者必须是一位管理大师
现代的管理者都致力于系统制度的建立,希望藉此与企业组织内各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样,一旦出了差错,便可立即改正。通常,高阶层的管理系
统均由专家设计,但是管理者仍需决定他所需要知道的事,以便专家依据他的需要来设计管理系统。
管理者也须先决定哪些资料是他所需要的,以作为考核工作绩效及配合进度的依据,并以此了解人员、设备、补给和输出或生产的最新情况。此外,他还应订立一种有关成本、质量及生产的标准,作为个人工作的准绳,并实施内部必要的审核等,这些都是一个管理者要了解组织内一切事情的必要措施。
  六、管理者必须是一位分析者
  在设计某一个可以为管理者提供重要资料的系统时,分析方法是极为重要的。资料在未经适当地分析前,用处并不大,应该先把事情解剖,仔细观察、
分析,然后还原。凡是他人所提供的工作资料都必须加以分析,以决定是否合乎标准,是否配合预定进度表,以及是否符合预定开支和收益。这种分析对调查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特别重要,同时,这些资料中更可
看出目标及方法是否正确。
七、管理者必须是一位推动者
  一个企业组织中的优秀成员,一旦被派任某项特殊职务去执行一项重要任务时,整个机构就会生机盎然。所以,管理者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自己如何保持
组织内高度工作效率上面。特别是在能力不足的部门,管理者尤其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使工作符合自己的目标,同时又符合整个机构的目标。从研究结果中,我们发现部属的工作绩效大半靠管理者的激励,因此,管理者要能为部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升迁机会以及其他能吸引具有发展
潜力的部属和良好工作绩效的条件。
           八、管理者必须是一位改革者
  面临多变市场环境的企业愈来愈需要创新,因此,管理者必须在各方面不断推出新构想,运用新技术。不过因为管理者每天都要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职
责。他应该不断地革新,这样不但可使部属打破常规,对外界的改变及考验更具信心,而且还可随时修正各项程序,计划目标及作业等以配合客观条件。
九、管理者必须是好的沟通者
  现代企业组织关系中,大家愈来愈注意管理方面的密切联系,而且都在研究如何才能更有效而准确地相互沟通意见及思想,因此,管理者都把注意力集
中在发掘那些阻碍资料、意见等在整个机构中畅流的真正原因。“畅流”的主要目标是要传递及接收完整而精确的资料,同时,整理出机构中共同的意见及应
遵循的方向。如果实施得法,可促进成员与成员、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此外,一个管理者还要不断地分析及督导管辖部门,使意见及资料确能畅通无阻。这
也是考验各级管理者的一种方式。
十、管理者必须是一位好老师
  虽然训练部属是专家们的事,但是有些训练,除管理者外,别人是不能替代的,因为管理者与部属间的关系特殊,其训练方式和使用的教材都与训练专
家截然不同。他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训练能干的部属使其具有发展潜力,但是,管理者仅发现人才是不够的,一定要使这个“人才”愿意接受训练才行。如果我们记忆不差,应该还记得一个好老师应是:
——教学相长,听与讲并用;
——乐“教”不倦,而学者乐在其中;
——喜欢与人相处,特别是学生,而且言行一致;
——具有完美的人格,学生对他深具信心;
——有教无类,并以青出于蓝胜于蓝为最大的欣慰。
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他须竭尽所能,有勇气接受失败,并具有不断追求成功的决心。
十一、管理者必须好学不倦
  现代管理知识日新月异,管理者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及新方法,不能以为自己已经受过良好的训练而贻误学习,因为这种训练可能隔一段时间就会落
伍,而新的技术、方法却都是他从未运用过的。客观而言,教育和训练对我们的生活都很重要,教育可以扩展一个人的知识领域,使生活更为充实,而训练
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因而,管理者必须先接受好的教育和训练,然后才能教育和训练部属。
十二、管理者必须是科学决策人
  管理者的职责及功能发挥到高峰,便是作决策。他运用一切管理学上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是作一个正确的决定,而每个人作决定的方法和程序都不尽
相同,因此,管理者必须把这些方法和程序“系统化”,才能适时作出精密的决定。“系统化”决策也就成了管理者个人修养和生活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环,其方
法是把例行公事让部属去执行,管理者才有空余时间去解决复杂而困难的问题。管理者不应替部属作有关例行公事的决定,他应该与部属直接讨论问题,最后
授权给最低层的负责人去作决定,但仍应负责,因此,管理者常常是紧张而孤独的。但是对于那些有勇气、有干劲、有才能和训练有素的人,他们所得到的报
酬是成功的滋味、受人景仰和个人的欣慰与满足。
十三、管理者必须是宣传鼓动家
  管理者要高瞻远瞩,明晰动静,运用思想家、演说家、评论家的天才,阐述概念,扭转看法,鼓舞士气,引导众人形成明确的价值观,从而使企业全体
员工产生持久的凝聚力,并在组织外部社会大众的心目中植下一种亲切友好的形象,使企业有一个轻松的外部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广泛地传播自己的企业文
化,提高自己企业的知名度和无形资产。
十四、管理者必须是创新者
  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不敢冒风险,就谈不上开拓。只有敢闯敢干,敢于试验,敢于冒险,才能走出新路,走出好路,干出新的事业。
十五、管理者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
  开拓型人才最重要的是内在素质,归结到一点就是个性。个性能使人的才干增添无比的光彩。管理者的个性特征一般包括:
主动性: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积极进取。
洞察力:富于直觉,对环境有敏锐的感受力,可以觉察到别人未注意到的情况和细节。
疑问性:不盲从,敢大胆发问,冲破旧的传统观念。
独创性:有别出心裁的见解,勇于弃旧图新,别开生面。
自信心:相信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即使受到阻挠和诽谤,也不改变信念。
坚持力:有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意志。
想象力:思想中新的观点、形象,来自合理的联想、幻想。
严密性:灵感的火花闪过后,能深思熟虑,精细推敲,以求达到完美的结果。
幽默感:幽默的性格使他不因别人的讥讽和轻视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创造力。
勇气:具有面对常人无法忍受的困境的勇气。
狂劲:对外,试图突破常人以为难于突破的主客观障碍,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光辉顶点;对内,既是一种对自己实力的充分信任,又是一种对较高目标
的大胆追求。
 
组织系统
第二章
公司的组织结构
一、公司组织结构的内容
(一)公司组织结构的概念及其作用
  一般地说,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既定的目标而自觉地协调其活动时,就形成了一个正式组织。人员与组织的关系就好像一辆汽车上驾驶员和
乘客与汽车本身的关系一样。如果我们想改进汽车的效能使其达到它的目标,即使它成为迅速、安全而且舒适的交通工具,我们仍然有很多事要做。例如,们可以改进汽车的设计,使它更好地适合于可能使用它的人;我们可以改善它,使它更能适合于它所行驶的道路的特性;我们还可以改变汽车的设备或者调整它的某些机械特点,以适合人们的需要。汽车的设计总是根据对使用它的人和使用它的环境的特点的预测来进行。这种对汽车的各种改善与调整恰如人们对组织结构的调整一样,只不过一个具体,一个不具体罢了。
  公司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对于公司的发展与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曾这样说,公司组织结构的重要性仅次于公司最高领导人的挑选。对于各层管理人员来说,在一个结构设计良好的公司中工作,能保持较高的效率,并且能充分显示其才能;而在一个结构紊乱,职责不明的公司工作,其工作绩效就
很难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了。结果往往变成:由于职责不清,管理人员无所适从,对公司产生失望乃至不满情绪,最终是公司效率低下,人员纷纷离开。
 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效益低并非由于没有一个正式的结构,而是由于采用了僵化的、不适合本公司的特点和其它客观要求的组织结构形式。不论是紊乱的还是不合理的组织结构,都会导致公司的低效益。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是由美国亨利·福特一世在1905年创立,经过15年奋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企业之一,到20年代差不多垄断了美国的汽车市场,并在世界其它重要市场上占有领导地位,从利润中就积累了10亿美元。但是,到1927年,福特公司却衰落下来,在市场上的份额降到了第三位。其后20年间几乎是亏损经营。1944
年,亨利·福特二世接管了公司,改组了公司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并换上了一个全新的领导班子,才扭转了公司的局面,使公司又迅速发展起来。亨利·福特一世失败的原因在于,他认为一个公司不论其规模多大,只需一个老板和一些助手,而不需要专业管理人员,他的助手只能照他的决定和命令行事,而
不能象个经理那样行事。实际上,这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形式,因而它不能适应福特公司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
  因此,适当的公司组织结构可以使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更顺利地进行,可以减少矛盾与摩擦,避免不必要的无休止的协调,也才能提高公司的效率。
  公司的组织结构就是公司各构成部分以及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是说,公司组织结构首先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各部分的划分是基于公司的目标之上,即把要完成的任务划分和安排成几个可以管理的部分。通常用来表述分析、划分和工作安排为几个可以管理的部分的这一过程称作“部门化”。其次,与公司组织结构关系密切的是所谓“管理的跨度”。亦就是公司总管所能管理部
门的数量,及各部门负责人所能下辖的人员数量。第三,现在大多数公司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委员会。这就是公司组织结构的三项基本内容。下面分别介绍
“部门化”、“管理的跨度”和“委员会”这三项内容。
(二)部门化
  部门化,就是将工作和人员组编成可管理的单位,创设可管理的单位的过程,通常是建立组织结构的第一步。一个人如果能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与时
间,他就能完成一个公司中的所有工作,这不难想象。一个小吃摊是一个说明一个公司的各种职能都由一个人管理的例子。当他的营业兴旺了,摊主就感到
没有足够时间来既制作食品又做服务顾客的工作。这样,作为组织工作的第一步,工作将被分成若干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单位。可能将雇聘一个能够胜任有关
制作食品的一切职能的厨师,摊主自己保留服务顾客和管理企业的有关职能;当这个摊主的营业再进一步地发展,成为一个能接纳一百个顾客的饭店,厨师
的工作就要进一步细分。厨师长主管制备食品和负责完成厨房内的所有工作。厨师长监督几个助手,每个助手都只有制作某种食品的技能。餐厅里有一个监
督员,指挥男女侍者服务,店主本人则从事管理的职能,协调所有人员的工作。如果发展成联营饭店,那么每一个饭店就是一个可管理的单位。所以,部门化
会出现在组织的所有各个层次。那么决定部门结构的最普遍的基础是什么呢?
  部门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分工,通过部门化过程而设立的许多单位,联合成组织的总体结构,在本质上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决定部门化的最普遍的基础是
职能、产品、顾客、地区、过程和序列。这些基础也就成为划分部门的一般依据(1)职能。职能是指互相联系的活动。其所以说关联,是因为在进行特定
的一种工作时,要求有许多相似的技能。也就是说,在完成一个共同目标时把一组作业任务组编在一起的关系。按职能划分部门的方法,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很少人能够对各个方面的知识样样精通。规模小的公司,业务量小,只需要很少的管理人员,因此,往往是一个人管理许多事情。从某种程序上说,这种管
理效率是很高的,因为不要其它的协调方式。在规模较大的公司,管理业务及管理人员都增加了,由于分工的极大优越性,组织管理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
来进行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制造业,通常是按照生产、销售、技术、财务以及人事等划分成若干职能部门。
  几乎所有的公司组织都是有按职能划分的部门,按职能划分部门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方法。按职能划分部门的优点是:①它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和经过
时间考验的方法;②它遵循了职业专业化的原则,因而简化了职业训练工作;③在人力的利用上能够显示出更高的效率;④职能专业化减轻了主管部门经理
承担最终成果的责任,因而提供了在上层加强控制的手段。
   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缺点是:①职能人员往往养成了专心一意地忠于职守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各职能部门往往会强调自己部门的重要性,它们之间的“墙”
是普遍存在的,职能人员观点的狭隘会破坏公司的整体性。正因为这样,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就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按职能划分部门,只有总经理才能对公司的全面事务负责,在大的公司里,这样的责任放在一个人肩上是太重了;②于缺乏更多的位置,使得经理人才的训练受到限制。
(2)产品。拥有不同产品系列的公司常常根据产品建立管理单位。按产品划分部门的做法,正在广泛地被应用,而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大型、复杂、
多品种经营的公司里,按产品划分部门往往成为一种通常的准则。
  按产品划分部门的优点是:①它使得注意力及努力放在产品上,这对于激烈竞争的、多变的市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②按产品划分部门,分部可以形成以利润为。目标的责任中心,它承担了总公司的一部分责任,其本身也具有高度
的完整性;③按产品划分部门,容易适应产品与劳务的迅速发展与变化,任何一种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分化出去,成为一个新的独立分部,这使得
每一个分部都能保持一个适当的规模,避免部门的无限制膨胀带来管理的复杂化;④为总经理提供可测量的训练场所。
按产品划分部门的缺点是:①必须有更多的人员具有总经理那样的能力,以保证各产品分部的有效经营;②产品分部存在由于总部和分部业务的重复而
增加成本的危险,即使得经济的集中服务造成困难;③分部拥有较大的权力,增加了公司总部的控制问题,由于分权及控制的不当,很可能使得公司的整体
性受到破坏,严重时导致瓦解。
(3)顾客。零售商店可通过建立特设部门来迎合具体顾客阶层。一个制造阀门的工业企业则可以这样分配它的推销人员:一部分负责向原设备制造企业进行销售,而另一部分负责配件市场的销售。
(4)地区。按地区划分部门的主要理由是交通不便。也就是说,这种划分方法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公司或者业务工作在地理位置上分散的某些公司。跨
国公司采用这种方法无疑是成功的。即使在交通已经非常发达的情况下,当要管辖的下属人员人数很多而又分散在广阔的地区,按区域建立管理单位仍不失
为一种合理的方法。这种划分部门的方法与按产品划分部门的方法,其优缺点有一定的类似性。如一部分责任下放到基层,为总经理人才提供可测量的训练
场所,需要更多具有总经理才能的人员,使经济的集中服务成为困难,增加了公司总部的控制问题。按地区划分部门可以把重点放在本地市场和问题上,由
于能同地区的利益集团和顾客更好地、面对面地直接联系,可以取得地区经营的经济利益。
(5)过程。生产一种产品的过程或设备可以作为决定工厂一级部门化的基础。这对于现代公司的组织也具有很大意义。例如,将所有铣床组成一个部门,而将所有车床安置在另一个部门,就是按设备进行部门化。在其他工业中,生产过程可作为决定有效的部门化的基础,因此,在一个化学工业工厂中,一个过程,如蒸馏就可成为一个作业单位。
(6)序列。公司还可以按序列来划分部门。比如,部门有时是按字母顺序或时间的序列排列的,对于那些还未作好电子计算机化的组织,薄记科可以分设二个组,一组登记顾客的姓氏字母属于从A至M范围之内顾客的帐目,另一
组则负责顾客姓氏字母属于从N至Z的帐目。数字序列还经常作为把无区别的劳动班组划分为可控作的单位的基础,那就是将每30个工人置于一个班长之
下。一天工作16—24小时的工厂,可建立不同班次,而每个班次则是一个独立的管理单位。
  以上是六种常见的划分部门的依据。在现代公司中,很少有公司部门的划分只是按照某一种标准进行的,而是综合采用。例如,在公司的某一层可能是产品部,而在次一层,可能是职能专业化,在第三层,可能是以地理位置为依据的部门化。所以,现代公司部门划分的依据是多重的,相互交错的。
  除了以上的基本方法外,在划分部门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充分运用专业化的优点,进行合理的分工。但必须注意不能过分强调专业化部门
无限制地增多。第二,力求管理与协调的便利。例如装配部门,根据需要可以设在销售部门之下。百货公司,某一商品的进货与销售也不妨由一位主管来负
责,使得满足顾客的需要与进货随时都能统一起来。第三,激发足够的重视。这里有一个例子,IBM公司(美国商用机器公司)在1963年时的组织结构是公
司总部下设立系统发展、系统制造和资料处理三个部,在资料处理部下面,有三个按地理位置划分的销售部门以及25个为顾客咨询的部门,还有两百多个训
练和设备维修部门。
  1963年到1968年间,IBM公司改变了它的产品系列,增加了360型计算机,这使得维修的重要性、维修任务的复杂性都大大增加了,然而现场工程师以及相关人员往往在销售人员面前感到自卑。因此,在1965年将维修部门从资料处理部分出来,单独成立现场工程部——此部与其他部门处于同等地位。这样,公司总部由原来只按管理三个部变为管理四个部了。第四,降低费用。一般地说,部门越多,费用越高,这不仅是因为新成立一个部门时需要人员、办
公室,电话费支出也会增加,而且部门的增多会使组织的协调手段更为复杂,协调的费用更为昂贵。
(三)管理的跨度
  一旦确定了如何进行部门化——即不管是按职能、产品、顾客、地区、过程、序列,还是任何这些要素的结合——就立即会产生出组织结构上的另一个
问题:一个人究竟能指导多少部门?这个问题通常就叫做管理的跨度问题。管理跨度就是管理者所管辖的下属人员(或部门)的数目。管理者所管辖的下属
人员多,称之为管理跨度宽;管理者所管辖的下属人员少,称之为管理跨度窄。管理跨度是宽好,还是窄好呢?这是公司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
  就管理跨度本身来看,窄有窄的好处,宽有宽的好处,但窄有缺点,就象宽也有缺点一样。
  管理跨度窄的好处在于:便于更加严格地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可用更多的时间来协调下属人员的工作;能够满足某些下属人员的要求,这些下属人员
要求上一层的管理者管得具体、详细。其缺点是,容易形成多层次的宝塔式组织结构,使高层人员难以接近基层人员,出现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现象。
  管理跨度宽的好处在于:可导致少层次的扁平式组织结构,便于高层人员接近基层人员;有利于培养与锻炼下属人员的独立工作能力,使下属人员增强
工作主动性并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有些企业为了发挥下属人员的作用,有目的地使管理跨度稍宽些。其缺点是:往往会出现上一层人员难以控制下属人员活动的状况,难以协调下属人员
的工作。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管理跨度窄的好处,恰恰就是管理跨度宽的不足之处;相反,管理跨度宽的好处,也正是管理跨度窄的不足之处。因此,在公司组织的实际工作中,人们总是希望从窄与宽的比较中,找到一个最理想的管理跨度。
  但是,有很多管理文献的作者劝告总经理同时减少管理跨度的宽度和缩短组织层次的深度。例如,美国的厄威克曾经提出限制管理跨度的原则:“没有一个监督员能够直接管理超过五个或者至多六个工作相互连锁的下属的工作。”这一原则也许是后来许多管理学家所推崇的。
  更多的人则通过调查、分析与研究之后认为,不可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到处适用的管理跨度。因为公司管理跨度的决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公司只有在发现影响管理跨度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具体地决定管理跨度,才能找到最理想的管理跨度。
  在一般情况下,公司对管理跨度的决定,应当考虑以下五个因素:
 ①工作性质。公司在决定管理跨度时,要分析工作性质的差异,包括工作的重要性、工作的变化性以及下属人员工作的相似性。如果工作很重要,管理
跨度应当窄些,而对于不太重要的工作,管理跨度则可以宽些;如果属于复杂、多变、富于创造性的工作,管理跨度窄些为好,而对于例行性的工作即经常重
复要做的工作和较为稳定、变化不大的工作,管理跨度则可以宽些;如果下属人员的工作具有相似性,管理跨度可以宽些,而对于下属人员的非相似的工作,
则管理跨度应当窄些。
②工作能力。公司人员的工作能力对管理跨度的影响,包括领导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下属人员的工作能力。如果领导人员的工作能力强,那么管理跨度可以宽些;反之领导人员的工作能力弱,管理跨度则应当窄些。如果下属人员的工作能力强,管理跨度则应当宽些;反之,下属人员的工作能力弱,管理跨度则应当窄些。因此,一些公司往往通过培训下属人员,增强下属人员的工作能力,来扩大管理跨度的宽度③管理方法。公司管理方法对管理跨度的影响,包括授权的程度和监督系统的完善程度。如果公司在管理工作中更多地采用授权的方法,即把工作权限
较多地授给下属人员,由下属人员独立地去完成任务,那么管理跨度可以宽些;反之,授权很少,下属人员无权行使职责,遇事都得请示汇报,则管理跨度就窄些。如果公司的监督系统比较完善,可以有效地控制各项工作的运转,减少领导人员的监督时间及精力,那么管理跨度可以宽些;反之,公司的监督系统
不健全,碰到问题都得领导人出面解决,则管理跨度就应窄些。
④部门划分。公司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与管理跨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管理跨度宽些,部门就划分得细些;管理跨度窄些,部门就划分得粗些。
那么,如果部门划分得很细,势必会导致较宽的管理跨度;如果部门划分得较粗,则会使管理跨度窄些。
⑤组织层次。公司内部的组织层次与管理跨度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不同的组织层次来说,有着不同的管理跨度。基层组织的管理跨度往往较宽,因为处于基层组织的工作例行性较强,大多是经常性的重复工作,变动性不大。而处于高层组织的工作变动性较大,都是具有多变的复杂工作,所以,高层组织的管理跨度就应当窄些。另一方面,在下属人员全部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管理跨度宽些,那么组织层次就减少;如果管理跨度窄些,组织层次则会增多。因此,减少组织层次,就要求扩大管理跨度的宽度;增加组织层次,就会使管理跨度变得窄些。
(四)委员会
  在现代公司组织里,有各种各样的委员会。公司里的委员会组织,是一个由集体来进行讨论,提出建议,作出决策的组织形式。委员会组织的最大特点
是集体活动。
  根据委员会组织的工作任务的不同,公司可以设立各种各样的委员会组织。有的承担管理职能,有的不承担管理职能;有的需要决策问题,有的仅仅是讨论问题;有的是直线式的,有的是参谋式的;有的是正式的,有的是非正式的;有的是常设的,有的是临时的委员会组织;还有一些委员会则纯粹是为了接受信息,既不提建议,也不作决策。
  公司设立委员会组织是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一种手段。委员会组织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每个具体的委员会组织都有其具体的目的。有的是为了获得集体讨论、集体判断、利用众人智慧的好处而设立;有的
是为了反映和满足不同利益集团的要求而设立;有的是作为限制和制约某些个人权限过大的手段而设立;有的是为了协调计划及其执行情况而设立;有的是
作为信息沟通的组织而设立,等等。委员会的优点通常认为有四点:集体判断、增进激励、制约权力与改善协调。前三个优点应当归功于作为一个集体而起作
用的委员会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而第四个优点则归功于由于交换情报从而使委员会有可能完成协调职能。
(1)集体判断。集体判断常常胜于单独一个人的判断,因为集体总比个人能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常言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就是
这个道理。因此,一个需要不同的知识和各种经验去求得最优解答的问题,最适合于进行集体研究。当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并不一定要通过集体的活
动来实现。如果一位经理,为了某项决策,广泛听取了诸如生产、技术、财务、销售等各个部门的意见,同样可以取得相当的、甚至更好的效果。然而,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位经理在决策时都这样做,并且,实际上有许多情况下也不需要这样做,但一些决策需要知识与经验更广泛的集中的时候,从制度上保证决策
的集体判断就必须运用委员会了。
  集体判断除了能获得更广泛的知识与经验外,有时集体成员中的相互作用、自我批评可以改进集体的判断。集体判断还可以使最后的决策更有可能注
意考虑团体每一个成员的需要和利益。例如,一个生产调度会议,通常都要包括各个生产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代表,这就可以使得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能
顾及到所有参加部门的需要。
(2)增进激励。委员会可使更多的人参与决策。一般来说,参与编制计划或决策工作的人通常会怀着更大的热情去接受和执行这些计划或决策。似乎总有这样的人,如不事先与他们商量,他们就什么事都反对,或者对决策作出消极的反应,这样,会使得决策的执行变得缓慢。在执行计划中的合作,或增进激励,是由于参与了委员会的工作的结果。由于参与,使得人们更多地了解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因而促使他们更能执行决策和对待决策。对于决策的支持者来说,积极地执行由自己的努力而建立的计划是合乎情理的;而对于决策的反对者或旁观者(弃权)来说,他们感到不执行决策就是一种错误,至少集体的表决对这些人产生了一种暗含的压力。
(3)制约权力。委员会内部的权力制约适当地克服了职权过于集中于某个人的弊病。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委员会主席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决策的方向,但一个委员会中一般总是存在着这样的委员:不管委员会主席的看法如何,他坚持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当委员会主席的倾向性意见明显地对组织不利时,其它委员也不会投赞同票。如果委员会的委员都是经选举产生的话,各
个委员的作用将更大,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权力的相互制约更具有实质性。董事会制约董事长的权力和行动就是委员内部权力制约的最明显的例子。
  委员会不仅能在委员会内部实现一定程度的权力制约,而且在委员会之间,或委员会与某个实权人物之间也会有一定的权力制约。
(4)改善协调。协调的方式有很多,委员会也是一种协调的方式。委员会一般要定期开会,委员会们必须面对面地接触,从而使他们可以接交和交换情
报,这不但能节省时间而且也加强了相互间的了解。因此,委员会总是可以完成协调的职能。专门用于协调的委员会常见于由生产、销售、财务等各职能部
门组成的经营或管理委员会;或者由各生产以及有关部门组成的生产调度委员会等等。
  但是,委员会本身也存在缺点,如果不对这些缺点有足够的认识,就很难有效地利用委员会这一组织。下面列举的就是有关委员会这一组织的缺点:
(1)做出决定往往需要很多时间,费时费钱。如果8个委员一组开会3个小时,就等于花费3个人一天工资,或是一个人的3天工资,这笔费用的支出是很大的。如果再加上会议的准备时间和费用,那就更可观了。
(2)效率低。一般来说,集体决策总比个人决策花费更长的时间,因而行动迟缓,效率低。委员会是一个论坛,所有委员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需
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委员们的发言往往并不是简明扼要的,特别是当委员会的委员比较多时,如果个别委员故意用这种方式拖延会议的进程,决策就会花费
更多的时间。当委员会的讨论过于全面或离题太远,以及难以取得一致意见时,常常导致还没有采取行动就休会。
(3)导致问题的妥协解决。委员会的决策往往是折衷的结果。有时因为对其他委员的尊敬或是对他的畏惧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只好顺从别人的看法。有时因为委员们争执不下,只得放弃最好的解决方案,勉强通过一个不
好不坏的中等水平的方案。例如,某事本应决定由甲或乙去做,因为甲、乙两人都符合条件,但由于委员会内的部分委员支持甲去做,另一部分委员支持乙去做,争论不休,最后双方妥协,只得叫条件较差的丙去做此事。
(4)责任难以明确。在委员会组织内,委员的责任感较差。因为是集体决定的事情,不是某个委员负责决定的事,所以,往往不象个人决定那样认真负
责。对于集体决定中的失误,也无法追查委员个人的责任,容易出现大家都负责而又都不负责的现象。
  正是由于委员会组织本身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所以,问题不在于公司要不要设立委员会组织,而在于如何正确发挥委员会组织的作用。既无法在公司中
取消委员会组织,也不是有了委员会组织就万事大吉了。公司应当合理地设置委员会组织,正确地发挥委员会组织的优点。为此,公司必须想办法显露出委员会组织的优点,并采取措施防止与克服委员会组织的缺点以达到成功地利用委员会组织的要求。公司应该主要注意以下各方面的问题:
(1)明确规定委员会的职权和范围。公司的每个委员会组织,都要依据其具体目的,来详细规定该委员会的权限及其职责范围,包括使每个委员都知道集体讨论的中心议题的准确范围。
  如果详细规定了各个委员会组织及其成员的权限和职责范围,就可以有效地衡量该委员会组织及其成员是否尽到了责任。在规定委员会组织的权限时,
应当注意防止剥夺直线组织的权限,不要用委员会组织成员的集体权力去代替直线人员决定问题的权力。
(2)委员会规模的确定。公司的每一个委员会组织,都应有其合理的规模。一般来说,委员会组织应有足够的人数,以便能够集思广益,并容纳为完成其
任务所必须的各种专家。但是,委员会组织的人数不能太多,规模不能过大,以免浪费人员和时间,或是助长优柔寡断,造成拖延会议或是议而不决。
  委员会组织的设置规模多大,当然是人们主观判断的结果。但是,委员会组织的规模究竟多大才是合理的,却不是人们主观随意决定的,而是有着客观
的依据。公司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条件来确定委员会组织的规模。如果因为某些人际关系而随意扩大委员会组织的规模,最终必定会给委员会组织带来
不幸的后果。
  在正常情况下,公司的小型委员会组织以5—6人为宜,大型委员会以15人左右较合适。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笼统确定,而是通过分析具体情况,来确定每一个委员会组织的具体规模。
(3)委员的选择。把符合条件的人选入委员会,担任委员会的工作,是使委员会组织成功的一个基本因素。每个委员都必须具备在品质能力和知识诸方
面完成该委员会任务的起码条件,还应当清楚地了解其所代表的本部门情况,在同其他委员探讨问题时,既有自主性又不害怕报复,在集体决定问题时,能
把本部门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应把委员资格看作是保护狭隘利益的工具。每个委员都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参加委员会组织的
工作。不宜由同一个人参加若干个委员会组织,不能用照顾关系或本人情绪而把没有才能的人塞进委员会组织;不要设置挂名的或名不符实的委员资格。
(4)主席的挑选。委员会组织作为一个集体,每个委员都有权利责任来做好委员会主席的挑选工作。虽然委员会组织实行的是集体决策原则,但委员会
主席对整个委员会组织的工作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位优秀的委员会主席可以使委员会避免浪费时间及其他缺点的出现,包括安排议事日程,会前周密地
准备会议内容,提前向委员们出安民告示,确定采取行动的建议,以及有效地主持工作。
  对委员会主席的挑选,必须服从于完成委员会组织的任务。委员会主席要熟练地了解并把握委员会组织的优点与缺点,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委员的作用,善于启发委员们的辩论又能果断地结束这种辩论,不把个人观点强加于人但又
不迁就狭隘的观点,使会议开得生动活泼但又不走题,并能够就实质性问题作出决定。
(5)选择议题。公司的工作是多种多样的,但并非一切工作都要通过委员会组织,有些问题必须交由委员会组织决定,而有些问题就不必经过委员会组织,因此,选择委员会组织的工作议题是很重要的。
  委员会组织的工作议题必须是适合于集体讨论并能够作出集体决定的议题。一般情况下,公司的发展方向、长远规划、方针政策,以及主要计划的制
定与控制这些问题,最适宜于成为委员会组织的工作议题。议题可由委员个人或几个人联合提出,也可由委员会主席提出。议题的选择应当符合所要审议和解决的问题,并需附有必要的资料,以供委员们作好准备讨论的意见。
(6)决议的执行。委员会组织作出决议并不是委员会工作的结束,而是检验委员会组织实际工作效果的起点。委员会组织工作的成败,关键要看委员会
组织的决议执行之后所带来的工作效果。不能认为开完委员会组织的会议,作出了集体决议,就完成了委员会组织的任务。恰恰相反,为了保证决议的实施,还必须进一步确定相应的检查办法,检查决议的执行情况。这种检查,既要有利于保证这个决议本身的执行,又要为委员会组织以后作出新决议时提供改进措施
  为此,委员会组织的每次会议应有记录,并写出会议所讨论的问题和决定的内容。委员会组织的决议必须简明、准确,便于执行与检查,有助于在执行过程中节省时间和减少费用的支出。
二、公司组织结构的形式
(一)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
  直线制结构是最古老、最简单的组织形式。
   这种结构适用于小型公司。它要求经理能够对本部门所有的问题做出决策,所以,他必须是个全才。如果公司的规模扩大了,那么它或者增加管理层次,或者增加每一层次的工作单位。
  在直线制结构中,直线经理和其下属之间的职权关系有以下三个特点:①直线经理被授予的职权是全面的。例如,厂长有领导本工厂的全部权力,广告
经理有领导广告部门的全部权力,等等。由于有完全的职权,他不用跟别人商量,就能迅速做出决策。②每个直线经理有权直线指挥他的下属,即直接向下
属发布指示和命令。③下属只向一个顶头上司汇报,同样,只接受一个领导者的命令和指示。
  直线制结构的主要优点是:
(1)指挥系统单纯,从而决策迅速,命令统一,很容易贯彻到底。
(2)每个组织成员的职权、职责很明确,都知道自己向谁汇报,谁向自己汇报。
(3)直线结构简单、好懂、管理费用低。
  直线制结构的缺点是:
(1)要求管理者必须是个全才,有与下属一切工作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他在决策时没有其他专家可供咨询。
(2)几乎没有什么横向联系,部门之间的协调完全要依靠总经理,所以总经理的工作负担很重。
(3)这种结构容易形成官僚作风,缺乏灵活性。
(二)直线—参谋组织结构形式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直线组织中直线经理的任务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他感到如果仅仅依靠个人的知识和时间已经无法解决繁重的管理任务,需要有专家的帮助,参谋人员就是这种专家。这样,就产生了所谓的直线—参谋组织,在直线—参谋制结构中,参谋经理的作用是为直线经理提供有效管理所需要的在某一方面的建议、服务和帮助。
  直线经理与参谋经理的区别在于他们的职权关系不一样。参谋人员起着顾问的作用,他们无权做决策,也无权下命令(除非是在本部门内,在本部门内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