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孩子不是天才

_3 高云香 (现代)
72. 倒走。能倒走于指定的地方,不发生碰撞。
五、卫生/自助。在意自身的健康需要。包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能在自助中照顾到安全因素。
73. 上厕所。报告教师,并能控制到便池。
74. 自己穿衣服(Ⅰ)。穿上衣、裤子、袜子不需成人帮助。
75. 掌握本人的资料。知道自己的名和姓、年龄和性别。
76. 〖JP3〗使用勺子和叉子。按照不同的食物选用勺子或叉子进食。
77. 放好物品。按指令放好物品。
78. 收拾洒落的东西。按大人的指令收拾洒落的东西。
79. 〖JP3〗活跃地玩。在游戏场活跃地玩,不需要教师经常地照顾。
80. 使用卫生间设施。依照常规使用卫生间设施。
81. 自己穿衣服(Ⅱ)。能操作纽扣、拉链和其他扣件,能系鞋带。
82. 准备活动。帮助摆放计划的用具到桌上。
83. 照管玩具。会照管玩具和用具。
84. 照管自己的物品。显示对个人物品的责任。
85. 品尝新食物。能接受新食物的味道。
86. 辨认食物。把食物分成四种基本类型。
87. 表明判断力。表现适当的审慎并知道主要的安全隐患。
88. 认识天气。了解天气概念,选择适合天气状况的游戏活动,按天气穿适宜的衣服。
89. 了解进程。早上教室内没有完成的活动,午后接着做,明白过程的连续性。
90. 知道住址和电话号码。知道家庭住址或说出家庭所在地的标示;知道家庭或家长的电话号码。
第三卷关注孩子心理的“伤风感冒”
当代社会竞争的复杂和激烈正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因此,为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提高其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您必须及早关注孩子的心理,不断供给他心理的营养品和保健良方。
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少家长煞费苦心调节饮食,今日大鱼大肉,明日蔬菜水果,外加形形色色的营养补品。但很少有人像重视身体健康那样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我所见,几乎没有哪位家长为孩子买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和防治心理疾病的科普读物的。不少家长看到孩子流鼻涕、听到孩子打喷嚏就着急,又要摸孩子的头,又要量体温,怕孩子患伤风感冒,却很少有家长把研究孩子心理健康状况提上议事日程,看需要供给孩子怎样的营养品,怎样来增强孩子的心理素养。其实,心理失衡、心理障碍人人会有,如同伤风感冒人人会得一样。一个人在一年中很少有不患一两次感冒的。同样,一个人在一年中心理也不会总是处于最佳状态。尤其是孩子,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遇到挫折或特殊的刺激,其情绪的波动幅度会很大,很难避免进入误区。心理的“伤风感冒”与身体的伤风感冒同样不能忽视。有时,心理的疾患带来的恶果甚至比生理疾患带来的恶果更为严重。心理状态良好的人,心胸豁达,心情愉快,处事宽容大度,即使他身体染了疾病,恢复得也比较快。反之,如果一个人心胸狭窄,抑郁偏执,遇事患得患失,小疾也会气成大病。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
日前,我的一位朋友讲到一名2002年入学的大学生与同学们格格不入的事例,正是我上述理由的证据。该女生宿舍的一位同学扭了脚,室友们帮伤者找来了红花油,涂到患处,很见效。大家都为这伤者高兴。偏偏该女生满腹惆怅,因为她闻不惯这红花油的味道。她怀疑这讨厌的味道一再侵犯自己的鼻腔,会发生过敏,于是赌气搬到了阳台上去睡觉。结果耐不住九月秋夜的凄寒,半夜冻醒,打着喷嚏又回到宿舍。回到宿舍又没法抗拒那恼人的味〖JP2〗道,弄得她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休息不好,又加上中了秋寒,果真就患了感冒。结果既影响了白天的学习,又得不到同学的同情,弄得她心情越来越糟,认为同学们都以她为敌……所幸这孩子还及时给家中来了信,诉说了心中的烦恼。家长也好,重视其心理的“感冒”比重视其身体的感冒还急切,一个个电话、一封封家书,像一剂剂良药,疏解了她心中的郁结,使她与同学们和好如初。倘若她不给家中写信呢,情形肯定会更糟。
事实上,孩子因心理的“伤风感冒”没得到救治而酿成大祸的例子比比皆是。就我亲眼所见,身旁已有三个孩子不堪学习压力患了疾病。其中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至今未能彻底痊愈,真叫人痛惜。该女生初入高中时考了重点班第一名,其父母就过高地估计了她的能力。父母的期望影响了孩子,使孩子也立下了清华、北大的志向。结果到高二、高三时,考试成绩每每滑坡。其实,如果在这时,她的父母能理解孩子的失意,耐心做思想工作,重点班的中等学生考一般大学还是能考上的。或者说“你才十七八岁,有的是机会,今年考不上重点大学,明年再考”,也会松一松孩子绷得过紧的弦。不想她好强的父亲竟然雪上加霜,常对她说:“你原地踏步也罢,怎么就往后滑呢!我都替你丢人!”这女生本来就要强,恨自己不争气,于是昼夜加班,首先是患了失眠的毛病。这时,父母还没有引起注意。接着这女孩又患了“幻听”的心理疾病,老是说这个说她是笨蛋,那个又说她大踏步后退等。这时,其父母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一直发展到孩子恨自己不争气,举起菜刀砍自己的右手,这才送进精神病院……
亲爱的家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带他们到防疫站进行预防接种,以防小儿麻痹、天花、结核、甲肝等疾病的发生。可孩子一旦有脾气暴躁、摔盘子、摔碗的现象时,我们却常常忽视了这是心理疾病,而是摆出家长的威严来压服。这实在是一种不科学的表现。美国的家长们不是这样,他们重视孩子的心态胜于一切。哪怕孩子的想法十分古怪,家长们也从不谴责,而是通过适当的渠道疏通开来。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郊游时,一位少女喝了河里的水,回到家里就感觉肚子胀。这少女固执地认为是青蛙钻到了肚里。她的父母怎样给她解释说没有关系,青蛙肉本来就能吃,都不管用。只得给心理医生挂电话,说明女儿的病因。结果在就诊时,那心理医生就让那少女闭了眼张大嘴使劲儿吐。心理医生嘴里说着:“好,好,就要吐出来了!”父母也帮着加油。心理医生“啊呀”一声,那少女一睁眼,医生的手里果然接住了她吐出的青蛙(其实,那青蛙是心理医生事先准备好的)。这少女立即就感到肚里轻松了许多。可是,当一家三口道过谢,就要与医生告别时,这少女肚里又不好受了,她怀疑那青蛙在她肚里生了小蝌蚪——如果我是其母亲,也会为这样多疑的女儿厌烦。可她的父母不这样,他们立即郑重请求这心理医生给鉴定一下那只青蛙的性别,能否生育。结果,心理医生当着那少女的面,将青蛙放到放大镜下仔细观察,是雄性,没有产卵能力。这时,少女的疾病才彻底痊愈。多疑、偏执和缺乏安全感等心理疾病,往往会发生在妙龄少女身上。这大概与她们的性发育成熟、月经即将来潮有关系。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美国的家长学习,尊重科学、重视孩子的成长规律。遇到她们的心理感冒,只能审时度势、认真观察、耐心开导,帮助其度过这非常时期;而不能埋怨她们“毛病多”、“疑心重”、“发神经”。
如果说上一个例子含有偶然性,不足为凭的话,新近女儿在电话中讲给我听的一则事例确实叫人叹服。加州大学家属院的一个小女孩,刚到上幼儿园的年龄,每天早上要换好几次衣服才能成行,因为每换一件衣服她都说痒痒。就因为她的换衣服,搞得爸妈十分狼狈。有时,本来已经上了汽车,小女孩却一件件地脱着上衣,说身上痒痒。爸妈不得不返回来再给她找一身。翻来覆去,动不动就迟到。尽管如此,爸妈却没有呵斥孩子,不由让人不佩服他们对待孩子的修养。他们认为,痒痒是孩子的感受,有这种感受不是过错。后来,他们向幼儿教师讨教,向心理医生咨询,众人给这对父母出主意说:最好是把这个难题向孩子摊开来,说明爸爸妈妈总是迟到,已受到老板的批评,看孩子能不能出个主意帮帮爸妈。这一招果然灵验,孩子认真思考半天,说:“那么这样吧,我头一天就穿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睡一夜看看痒不痒。”爸妈也赞成说:“好主意。这一夜不痒痒,第二天当然不痒了。”就这样,孩子和衣睡了一两个月。后来,大约是小女孩感到穿着重重叠叠的衣服睡觉不舒服,不等进入梦乡就自己起来换上了睡衣。第二天再穿头一天穿过的衣服时,她也就不觉得痒痒了。解决上述问题,也许不必这样麻烦。父母绷紧了脸,恶声恶气地说:“就你事儿多!忍着点儿!不能换!”三句话两巴掌就能奏效。但那痒痒的感觉却会时时萦绕于心头,再加上父母不把她当回事的沮丧情绪,一旦这些失败情绪的总和郁结于孩子的心灵深处,她就会觉得事事不如人意。以后若有什么不愉快、生气的感觉,也不会告诉父母,从而独吞苦果。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就有了隔阂,再不易沟通。反之,这对父母看起来小题大做,事实上不仅解决了孩子的痒痒问题,也增进了她替父母排难解忧的责任感。
我们中国人一般是愿意承认身体疾患(人常讲但凡吃五谷杂粮的,谁不生病),而不愿意公开心理疾患。一听心理疾患就要与“神经病”等同。这也是概念上的模糊不清。就比如上呼吸道感染了,患者有咳嗽吐痰的现象,你能说他患了肺脓肿么?那么,怎样诊断孩子是否患了心理“感冒”呢?细心的家长总会发现孩子有时心情闷闷不乐,不论怎样开导他,就是高兴不起来;或者是莫名其妙地焦虑不安、心神不定、脾气暴躁;有时突然爆发一种不可言状的无名火;看谁都不顺眼,人际关系紧张;厌学、自卑,甚至想逃课,等等。如果您实在对付不了这种状况,就不妨学习美国家长,勇敢地去找心理医生。这同身体感冒了去找医生诊治一样,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其实更为科学的做法是定期做心理健康测试(就像常规的身体健康检查一样)。中学生的一般心理健康测试有如下十个项目:①有无强迫症状(不能自控的想法和行为,并为此烦恼)。②是否偏执(多疑、不信任别人)。③有无敌对情绪(易怒、不友好)。④人际关系是否太敏感(人际交往紧张、不自然)。⑤是否抑郁不安(心情郁闷、情绪低落)。⑥焦虑状况(担心、焦急)。⑦学习压力感强(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过重)。⑧适应性状况良好与否(对学校生活不适应)。⑨情绪波动性大不大(情绪不稳)。⑩心理平衡与否(不服气、嫉妒)等。心理医生会根据心理专家编制的标准化心理测量表,给家长以明确的答复。一般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有问题,也是轻度的,家长注意调节,就会自行恢复。当代社会竞争的复杂和激烈正对人们的心理承受力提出新的挑战,因此,为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提高其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您必须及早关注孩子的心理,不断供给他心理的营养品和保健良方。〖LM〗
第三卷培养为别人着想的同情心
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理解别人的感情、关注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富有同情心是良好道德感情的核心。所以不论幼儿园老师还是家长都把培养孩子体察他人情感的敏感性放在了首要地位。
在美国UCLA大学的幼儿园教室里挂着一块书写板,上面写着四条箴言:一、认可孩子的感觉。二、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这样。三、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四、帮助孩子心情好起来。这既是幼儿老师自己的座右铭,也是写给家长和孩子的。培养为别人着想的同情心,似乎是美国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首先,幼儿园的老师就堪称这方面的楷模。比如:小奥斯丁的妈妈送他去幼儿园时,他不愿意妈妈离开。因为周六、周日与妈妈黏糊了两天,周一的早晨,妈妈把他从热被窝里喊起来,就急急忙忙把他送到幼儿园,他觉得很难适应。妈妈匆匆离开后,奥斯丁不能自禁,哭了起来。遇到这种情况,幼儿园的老师从来没表现过不耐烦,或者说:“你是大孩子了,不应该这么缠妈妈。”她们总是蹲下身来,一边帮奥斯丁擦眼泪,一边温柔地对他说:“我们知道你很爱妈妈,离开妈妈对你是件困难的事情。不过,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方法来表达你的爱呢?我们可以给妈妈写信,告诉她你是怎样地爱她……”
老师起身拿出纸和笔来,替奥斯丁写了“亲爱的妈妈”,然后问他还想说什么。奥斯丁就说:“我很爱你,也爱爸爸……”这样不知不觉就转移了奥斯丁的注意力。当老师将写好的信交给奥斯丁,让他放学回家后送给妈妈时,他的心情已经变得开朗起来。
对幼儿园的老师来说,从儿童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来感知其感情需要,似乎是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习惯。有一天早上,奥斯丁到了幼儿园,不肯坐下来听故事,独自愁眉苦脸踱来踱去。尽管在后来做游戏时,这三岁的小男孩已快活起来,但老师在当天晚上还是给奥斯丁的妈妈通了电话,希望家长帮助她搞清楚奥斯丁这天早上为什么不愉快。在妈妈的耐心询问下,奥斯丁终于说出了他不高兴的原因。原来是他坐惯的一只小凳子被另一个大男孩占用了,他便很生气。他踱来踱去不肯就坐,是希望那男孩离开。奥斯丁的妈妈抓住这契机,问:“那个大男孩占你的凳子是故意的吗?”“他看上去快活么?”“你喜欢坐的凳子或许别人也喜欢呢?”慢慢地让奥斯丁对别人的行为产生认同感,从而得出“坐哪条凳子并无什么特殊差别”的结论。这样奥斯丁就再不会因为一个坐凳子的问题生闷气了。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理解别人的感情、关注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富有同情心是良好道德感情的核心。所以,不论幼儿园老师,还是家长们都把培养孩子体察他人情感的敏感性放在了首要地位。事实上奥斯丁在这方面进步很大。在他四岁的生日聚会上,妈妈给小朋友们切生日蛋糕。孩子们排着队,手里拿着盘子耐心地等着。轮到奥斯丁时,妈妈注意到他双手各拿着一个盘子。妈妈问:“自己的生日,要吃双份么?”奥斯丁回答:“不。我想给艾米丽带一块儿。”妈妈一转身看到第一次参加这种聚会的小姑娘艾米丽怯生生地一个人坐在那儿,远不如其他小朋友开心。妈妈问:“是她让你带一块给她么?”奥斯丁低声儿说:“不,她好像不开心,有朋友帮帮她,也许好受些。”妈妈对奥斯丁的敏感和同情心感到惊喜,这件事后又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为了培养孩子们这种宽厚仁爱之心,家长们也必须作出体察关心别人的榜样。一旦做错了,就要诚恳虚心地接受孩子的批评。
奥斯丁的妈妈在这方面就有愧对孩子的教训。一次,她很不经意地把奥斯丁从幼儿园带回来的图画丢进了垃圾桶内,被奥斯丁发现,向她提出抗议,说:“那是我的艺术呀!”妈妈诚恳地接受了奥斯丁的批评,并将孩子以后带回来的作品(那怕是几片树叶)都保管好,或是贴到墙上。还有一次,妈妈在备课,哥哥在写作业,奥斯丁凑到哥哥那儿添乱,发生了争执,妈妈就大声呵斥了奥斯丁几句。奥斯丁当时不做声,过了一会儿,他发现妈妈脸色平和些时,就问妈妈:“妈妈你感觉好些了么?”妈妈笑笑说:“好了。”奥斯丁接着说:“妈妈以后说话要小声儿些,要不,会吓到我们的。”妈妈说:“谢谢奥斯丁,妈妈改正。”同时妈妈也提议,当哥哥做作业时,奥斯丁尽量离远点儿。奥斯丁却反驳说:“我觉得丁丁是好帮手。”妈妈说:“是不是好帮手,还要看哥哥的感觉怎样。”结果哥哥不认为奥斯丁是好帮手,奥斯丁只能尊重哥哥的意见。
能让孩子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对待人和事,大人必须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地对待孩子。人与人之间不管种族、文化、信仰都能平等相待的美好理想目标,正是贯穿在日常家庭教育的生活点滴中的。
第三卷家庭教育中的暗示
父母理智地帮助孩子分辨想像和现实,远比证明他是个“撒谎”的孩子会有更大的好处。“爱因斯坦综合症”,用大科学家的名字为孩子的自闭倾向命名,不仅仅是尊重孩子的人格,也或多或少减轻了父母的心理压力。
我常常看到中国的妈妈们拉闲话时,不把在她身旁玩耍的孩子当回事儿。比如谈到几时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她们往往会说:“我准备明年就把他塞进去,让老师去管他。”她们以为孩子不注意她们的谈话,其实在孩子心灵深处正掂量你这话的分量呢!
这句话对孩子的心理有许多不利的暗示:其一,他由此知道在妈妈的印象里他不是乖孩子,妈妈要惩治他了。其二,他想像幼儿园不是什么好地方,不然,妈妈为什么说“塞”进去呢?其三,老师是很厉害的管理者,他要修理我了。经过这么一系列的分析想像,他便对上幼儿园有了抵触情绪。
而美国的妈妈们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却要给孩子很多心理的过渡和铺垫。她们会在不经意的对话中谈到幼儿园的诸多好耍好玩的东西。比如玩具多、小朋友多,还有小动物陪伴;甚至要领孩子们参观几所幼儿园,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在未入园前带领孩子购买书包、画笔,让孩子自己挑选,暗示孩子“长大”了,给孩子以自尊。这样孩子就容易把幼儿园当成自己憧憬的地方、追求的目标。这样,从走出家门,进入园(校)门的第一关,双方孩子的思想情绪、精神状态就会出现差异。须知,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孩子接受教育、感知外部事物要容易得多。
  在美国居住了两年多,认真观察了加州UCLA大学村的家长们带孩子的方式,深深感受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发送的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的信息太多太多。比如:
1. 父母间的对话:“老韩家的闺女,考了清华,学校奖了一万元。人家那做父母的多风光啊。”
2. 家长之间的对话:“咳,咱照他们这么大,早就拿轻负重,挑起了生活重担……”3. 母亲与朋友的对话:“就是为了她,我才一直没和她爸离婚。”
以上的对话看上去没有直接谴责孩子,但实际上是变相地把内疚、悔恨、负罪的情绪送给了孩子。孩子听了1,会因为自己不及老韩家的闺女而自卑,而且清华的目标对他来说又可望而不可即,会产生强烈的精神压力。孩子听了2,会因为不及父母能从小就挑起生活重担而自责、负疚,从而减弱自信。
3抱怨说因为孩子没有与男人离婚更要不得,这会使无辜的孩子产生负罪心理,仿佛母亲的失意、不幸福都是孩子造成的。
也许,有些父母是故意如此,他们认为这样能促使孩子懂道理、知孝敬、讲礼貌。但是,做父母的还应认识到悔恨、内疚、负罪的心理对孩子学习功课、掌握技能和健全发展极为不利。因为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总觉得自己有负罪感,他们就会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失败者。由此而产生的自卑和忧虑根本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会摧残他们的身心健康。美国的家长是怎样做的呢?他们的视角往往集中在孩子的个性、特长和兴趣上,从来不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自家孩子的短处,也从来不用自己小时候的长处来比孩子的短处。在家长们互相聊天时,常常听到的是“我们家某某画了只会飞的松鼠,老师夸他有想像力。”另一位妈妈紧接着就会说:“我们家小妹音准掌握得好,弹琴又进步了。”他们特别重视大人对话时旁听的孩子,往往给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
我曾遇到过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对小朋友们夸耀说爸妈领他到迪斯尼乐园玩去了,那里有唐老鸭、狮子王、米老鼠等好玩的明星,他还与这些明星一起坐了游艇、火箭……当他正吹得天花乱坠时,他的母亲过来了。母亲明知他在信口开河,但却不用“异想天开”、“骗人”的字眼儿,只是说:“噢,你希望能有一天去迪斯尼乐园玩,我们攒够了钱就去!看与你想像的一样不一样。”这位母亲首先暗示的是孩子的想像和现实是背离的,而不给其定位到“撒谎”上。这就是积极的暗示,因为她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思维倾向——孩子的思维有其心理发展的局限,他们在认识和适应外在世界时,总是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很容易不自觉地把自己想像(幻想)的事情同现实混淆起来,以想像代替现实,因而说出一些不真实的话。父母理智地帮助孩子分辨想像与现实,远比证明他是个撒谎的孩子有更大好处。
有一位母亲曾说:“孩子做事总有他自己的道理,他不会无缘无故地做那些父母认为是错误的事。”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应多加考虑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美国的积极暗示仿佛是全社会的共识,即使孩子有某种缺陷,他们也不直接指出。比如我们熟识的一家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慢,不合群,不与人交谈。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讲故事,他自管自玩拼图。如果在中国,很容易把他归入有“自闭症”倾向的孩子;但在美国,老师是这样对家长说的:“这孩子有爱因斯坦综合症表现,语言需要特别帮助。”用大科学家的名字来为孩子的自闭倾向命名,不仅仅是尊重孩子的人格,也或多或少减轻了父母的心理压力。
第三卷拒绝孩子的艺术
他们拒绝孩子的艺术,是充满理性的智者的艺术。任何一个孩子都没法儿不陷入那爱的“圈套”。
美国的家长尊重孩子,重在尊重其独立的人格,把尊严当做人的精神华衣赠送给孩子,让他披挂上阵,在社会交往中精神抖擞,充满自信。但这种尊重绝不能与无原则的迁就和放任等同。对孩子的要求,也不能不看具体情况而有求必应。令笔者最感兴趣的是他们拒绝孩子时的艺术。那是充满理性的智者的艺术。任何一个孩子都没法儿不陷入那爱的“圈套”。
 大卫的家庭比较富裕,但凡他这个年龄(11岁)应有的玩具他全都有。一天,他穿着旱冰鞋,提着镰刀形的冰球棍儿,抽着冰球玩。在水泥甬道上抽球时,同时抽起一枚硬币。那硬币在大卫的面前滚了好久,大卫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随后,硬币却被一个黑人小女孩拾走。这情景正好被从洗衣房出来的大卫的母亲看见。望着大卫的背影,妈妈摇了摇头。大卫的妈妈把衣服放进自动烘干机后,手头正缺一枚硬币,不能开机。当时,她只顾回家找硬币,并没有对大卫说什么,但是这件事深深地印在妈妈的心中了。
 这天晚上,大卫问妈妈要15美圆,说他想买一盘录像带。
 从表面看起来,大卫的妈妈并没有拒绝大卫的要求。她和蔼地说:“亲爱的,自己去储蓄箱拿。”大卫就到平日储蓄硬币的箱子里去找。但是,大点儿的硬币差不多都被妈妈用掉了,大卫怎么也凑不够自己需要的钱。
 “妈咪,不够。”大卫喊。
 这时,妈妈也来帮大卫一个硬币一个硬币地数,确实是凑不够。此时,妈妈就笑着说:“古老的中国有句谚语,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妈妈今天去洗衣服,因为差一枚硬币,几乎烘不干呢。”
 这时,大卫想起他曾看到的那枚硬币,深为自己的无动于衷而惭愧。
 大卫的妈妈接着说:“你爸爸小时候,因为家里姐弟多,没少干过钟点工呢。剪草坪、洗地毯、拾易拉罐,一个硬币一个硬币地攒,补贴家用,好不容易长大才有今天。”
 这一周,大卫的爸妈推说工作忙,不去银行为大卫提现金。妈妈见大卫常窥探那储蓄箱,就启发大卫说:“如果你等不及,就想想怎么能变出钱来。比如:像你爸爸小时候那样……”
 大卫想,爸爸小时候能打工赚钱,贴补家用,我就不能赚够自己的零用钱?因此,他首先把家里用罢的塑料瓶、易拉罐儿收集起来,放学后就往垃圾场跑,寻找别人扔掉的易拉罐儿。但是,事情往往是这样,从前漫不经心,易拉罐随处可见,常被大卫一脚踢得老远。现在真找起来,收获往往不那么可观。易拉罐都去哪儿了呢?原来当自己放学归来时,垃圾场的易拉罐早让生活在贫困线下的老头、老太太拾走了。四五天后,当大卫卖掉自己的第一批货物时,才赚下一美圆零八分。
 尽管大卫为此而沮丧,妈妈还是夸大卫说:“不错,这是你靠自己的劳动赚下的第一笔钱啊。这比你爸爸小时候的第一笔钱多出好几倍呢!”妈妈又建议大卫卖掉自己不再喜欢的旧玩具。
 大卫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放学后,他又兴致勃勃拿了机器狗、遥控小汽车、狗熊、兔子,摆在家门口的草地上,招揽顾客。还真有小朋友们围拢来观看。但是,因为大卫平日不像妈妈要求的那样爱惜那些玩具,那些小动物都被他折腾得面目全非、残缺不全。尽管大卫一再降价,却没有一个小朋友乐意惠顾。
 晚上,爸妈下班回来,爸爸也关切地问:“大卫,干得怎样?有什么体会吗?”
 大卫想说“赚钱真不容易”,但倔强的他却向爸妈宣布,他会想出新办法来,赚够自己需要的钱。
爸妈便异口同声夸大卫“真棒”。大卫想出个什么办法来呢?清理卫生间、吸地毯、倒垃圾,打工赚爸爸、妈妈的钱。
 平日放学后,大卫放下书包就跑出去玩。现在不同了,放下书包后,他首先看看是几点钟,然后就学着妈妈的样儿,先倒上洗涤液,刷洗浴缸、洗手池、便池等,清理好卫生间后,再吸地毯上的尘土,倒掉垃圾。大卫干完这些活儿,大约需要两个多钟头。他已打听好钟点工的行情,一般是一个小时五美圆。不过,大卫知道自己干得不如大人们精细、质量高,所以他准备降低收费标准,只收三美圆。这样,干上三四个下午,买录像带就绰绰有余了。
 因为大卫打工事先没有和爸妈说,所以爸妈回来特别高兴。他们都拍拍他的肩,夸他“长大了,有爱心”。说得大卫都不好意思挑明自己是“钟点工”了。
 但是,三天过后,大卫还是讲明自己干活儿是想赚回一盒录像带的钱。
 不料,这时,爸爸妈妈突然严肃了。爸爸说:“你妈妈怀你十月,给你生命、营养,我们不算钱;生你时难产,流汗流血,我们不算钱;十多年来为你洗澡洗衣,我们也不算钱;因为爱和责任奉献相连,你今天要与我们算钱,咱们到底是谁欠谁呢?”
 妈妈也问:“大卫,你爱爸妈吗?”大卫说:“爱!”妈妈把羞愧的大卫拉到身边,抚摩着大卫的头说:“爱就意味着对你所爱的人承担责任。”
 以上是一则真实的故事。据说,这件事后,大卫突然长大了,再也对那小孩们爱看的录像带不感兴趣了。并且,大卫渐渐懂得爱惜东西,尊重父母的劳动。这正是因为“拒绝的艺术”带给大卫“赚钱不易”的生活体验,使大卫早早告别了自己童年的幼稚无知。
 还有一则故事是发生在基督徒家中的。我们可以先不理论他们的信仰,看看那妈妈是怎样委婉地拒绝儿子的请求的。
小爱迪想要一辆带把手的滑板车,妈妈觉得爱迪还小,在公寓的院子里玩不是撞了别人,就是碰了自己,容易出危险。另外,也不能让孩子养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习惯,爱迪应该考察一下自己平日的表现,判断自己是不是应该得到这个奖赏。于是,妈妈就说:“儿子,现在可不是圣诞节,圣诞老人还没把他的礼物准备好呢。再说,他也不确定该把什么样的礼物送给什么样的孩子。你能否给上帝写封信,向他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呢?”
起初,爱迪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上帝:今年我觉得自己一直是个好孩子,我想得到一辆带把手的滑板车,希望您能满足我的愿望。〖JY,2〗您的朋友 爱迪
妈妈看了爱迪的信后,首先表扬爱迪说:“想做好孩子的愿望是对的,上帝喜欢有上进心的孩子。”接着她又指出,“介绍自己的情况不是介绍愿望,也不是介绍自己的感觉,而是已有的表现。” 说到表现,爱迪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几次恶作剧。他不能确定上帝对他这个淘气包的作为清楚到什么程度。于是,爱迪绞尽脑汁,重新写道:
亲爱的上帝:今年,我基本是个表现不错的孩子,我想得到一辆带把手的滑板车,可以吗?
你的朋友 爱迪
 妈妈再一次看了爱迪的信,觉得爱迪进步不小,再一次表扬了爱迪。同时,妈妈启发爱迪说:“也许上帝更喜欢诚实和谦虚,为什么不再重新来一次呢?”
 爱迪扪心自问,觉得自己离上帝要求的还很远很远。因此,他把上两次的信都撕掉,决定一切从头开始。
 亲爱的上帝:今年我一直想做个好孩子,可是,我常常受魔鬼的诱惑,不知不觉就做错了事。我知道自己不配,假如改正这一切之后,我可以得到一辆带把手的滑板车吗?
等候消息的爱迪
  这封信得到了妈妈的赞许。妈妈取来信封,让爱迪按妈妈提供的地址写好,帮爱迪邮寄出去。
  在等待回音的日子里,爱迪再没有犯从前的错误。
 上面两则故事告诉我们,拒绝孩子的要求时,最好不要板起面孔直截了当说“不”、“这不行”、“不能这样”。园林艺术中讲究“曲径通幽”,因时因地,设计些小小情节来拒绝孩子,往往能触动孩子心灵深处,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卷面对孩子的“过错”
先尊重孩子的选择,从心理、生理、情感的需要入手,然后再讨论对与错。
这种关爱的氛围像磁铁的吸引力一样,拉着孩子靠近父母,父母的教诲才会像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的心灵。
面对孩子的过错,中国家长与美国家长的处理方法往往会不同。比如我们一再警告孩子不可以吃太多的甜食,可是他常背着我们偷吃糖果。中国家长的着眼点一般在多吃糖果的危害和“偷吃”行为的本身。通常会这样教训孩子:母亲:“说过多少遍了,糖果吃多了不好,胃酸、坏牙,怎么你总不进耳朵呢?”父亲:“哼,将来一嘴黑牙,七零八落,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母亲:“如果不经过大人同意再偷吃的话,就……”美国家长们的着眼点却一般在孩子当时的感受和情绪上。他们首先尊重的是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尊重孩子的自主精神,然后给孩子们的需要找一个正当的出路。通常家长们会这样说:母亲:“你又吃糖果了。我知道你很喜欢甜食。妈咪小时候也是这样。”父亲:“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感觉很愉快。对吗?”母亲:“不过吃糖果不限量,对宝宝的牙齿和发育有害呢。今后,妈咪来帮助你限时限量吃。”就“偷吃糖果”这件极小的事情来说,哪种批评孩子容易接受呢?显然是后一种。因为“偷吃糖果”的行为被大人发现后,孩子本身就有一种“做贼心虚”的内疚心情。我们做家长的首先是要理解他们,把他们的情绪调整过来,从情感上使孩子与我们靠近,然后再提出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案来。不调整情绪,大道理说得再多,也是白搭。这并不是说美国人就比中国人高明(美国青年人对父母的孝心就不及我们),这里有个传统的文化底蕴问题。美国主流社会一般信仰基督教,基督精神的核心是宽容和忍让;同时作为移民国度,他们又崇尚自由,尊重个人的独立人格;再加上美国人重视心理分析,大人孩子动不动看心理医生;这三者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必然要先尊重孩子的选择,从孩子的心理、生理、情感需要入手,然后再讨论对与错。然而恰恰是父母用关心、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去说明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在孩子心里才会引起一连串微妙的变化。这种关爱的氛围像磁铁的吸引力一般,拉着孩子靠近父母,父母的教诲才会像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的心灵。
近年,素质教育、情商的培养已成为中国人的热门话题,并逐渐成为“高知”父母们的家庭教育的实践。所以,学习美国父母“重视孩子的情绪”这一环节尤其重要。学习、借鉴人家的教育理念,首先要解剖和认识我们的不足和弊端,毫不留情地与我们的旧观念旧做法告别。我们还是以前边的“偷吃糖果”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在教训孩子时,我们常常爱说的口头禅是“说过多少次了”,“你总是不进耳朵”(甚至有的父母用挖苦的语调说:“聋了?耳朵是用来呼吸的?”)。其实,这仅仅是大人发泄自己的不耐烦的一种攻击性武器,对孩子改正错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反而有破坏性、副作用。因为这种尖酸刻薄的语言带有明显的暗示:“这孩子心如顽石,屡教不改”;“没有长进的希望了”;“父母的心凉了,失望了”。其后果往往是两条:一是孩子对自己失掉自信;二是激活他的反抗意识(我就破罐儿破摔,看你怎样)。我们在教训孩子时,为了强调后果的严重性,还爱夸张地说:“这样下去,看你将来如何如何。”给孩子指出一种极其黑暗可怕的前景。这也不是有积极意义的建设性的批评。因为孩子的情绪正处在自责、内疚或反叛的状态中,对眼前的事态都不知道怎么应付,他不会看到将来怎样,也没有瞻望未来的欲望。大人给他指出将来的严重后果、可怕前景,只会对他形成恫吓,使他丧失自信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许多家长在束手无策时,会使出最后的撒手锏,那就是:“如果你再犯老毛病,我就怎样怎样。”这种威胁的做法,更是下策中的下策。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亲戚的孩子上进心不是太强烈(小时候由奶奶带大,受溺爱较多),父母每每问他考得怎样时,他往往回答:“还好。”要强的父母以为至少是八九十分,不料,当母亲认真察看他的卷子时,才揭开这“还好”的谜底。原来是六十几分刚及格的水平。这母亲压抑不住一肚的怒气,就说出过激的话:“妈妈念书时,考试没有下过90分。你怎么能安心于60分呢?如果下次再考这么点儿,妈可没脸见人!”孩子就问:“没脸见人怎样?”母亲说:“跳井!”这件事后,刚好我去他家做客,当我问起孩子的学习状况时,孩子就背着他妈对我说:“哼,我偏考个不及格,让她跳井给我看看!”显然是对妈妈产生了对立情绪、对抗心理。这种反叛对孩子还不是深层次的伤害,如果这种威胁真发挥威力,就成为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会惴惴不安,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无精打采,没有信心,甚至渐渐生活在不知道何时厄运就会临头的恐惧里。这样一来,岂不等于那“撒手锏”重重地回击了父母?要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恰恰应从鼓励和表扬开始。应抓住孩子偶然的成功,以此作为契机给他鼓气,说明他行,他才会慢慢地增加自信。
常听到有人说:做父母真难,软不得硬不得。是的,美国有家长学校,给家长们以训练。世界上哪一国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关心都不必怀疑,但管教出的孩子却大不相同。这就说明教育孩子除了爱和关心还不够,还需要技巧。就如同医生对病人,没有不想治好疾病的医生,但是,医生的技艺却有巧拙之分、高下之别。同样的道理,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投入你的关爱,不掌握管教的技巧和艺术,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我写此文并非王婆卖瓜,以为自己做得就很好。恰恰是常有惨痛的教训叫我警醒。前几天我的一位农村的妹妹突然来电话,求我和她到她儿子的学校走一趟。她儿子在省城某中专就读,国庆节长假后带了1000多元返校。可10月17日班主任突然给家中来了电话,说开学后一直没见这孩子的踪影。听到这消息我妹妹如雷轰顶,情不自禁往坏处想,既焦急又害怕。10月18日天气很糟,一会儿雪一会儿雨,我和妹妹踏着泥泞,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辗转300里来到学校。首先在外甥的同宿舍同学中作调查,同学们说他迷恋了上网,白天黑夜沉醉在网吧。在与班主任交谈中又得知,寒假后给他拿的3000元学费他都分文未交,全部投入到网吧。好几个学期的成绩单上只有体育和语文及了格,其余都需要补考,他却不闻不问……看着泪雨滂沱的妹妹,听着妹妹哭诉她赚钱的艰难,我肚里的火焰不断升温。当班主任在同学们的协助下,从网吧中带回这孩子时,当形容憔悴、眼里布满血丝的外甥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事先准备的克制和忍耐早跑到九霄云外了。我拉着他妈变了形的手指给他看,满怀义愤地说:“你看看你妈妈的手指!为供你上学她手疼得骨节都变了形,舍不得花钱看病!这血汗钱来得容易么?”我还说:“没学好功课我们不怪你,你别学坏啊!”我妹妹也说:“如果你这样下去,学校就准备除名……”在我和妹妹的血泪控诉下,这孩子垂着头一言不发。妹妹逼着他问:“你说你到底改不改,不改咱就卷铺盖回家!”这孩子看看毫无退路,才说了句:“你们回去吧!我改。”结果是我们前脚走,他后脚又进了网吧。这一趟风雨之行,完全是以我们的失败告终。冷静之后回顾我说过的话,完全是往外甥那难堪、自惭的创口上加盐。孩子怎么会不知道家境的窘困呢?十六七岁的他只是管束不住自己而已。最要命的是我还说了一句“别学坏”,妹妹又指出了“如果……”这种不就事论事,枉做品质判断,指出吓人后果的做法,只会使孩子与我们之间筑起一堵情感的高墙,他恨不得“你们”马上离开。我为什么不说:“姨小时候也常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对上网入迷的不只是你一个人,多的是呢。”“这样惊天动地,让同学和老师去找你,一定使你受了惊吓,很对不起……”我和我妹妹不这样说不是偶然。我想,不少家长也会像我们一样失去理智,而不讲技巧。这种管教孩子的方式也有其历史渊源。几千年来的封建家长制的管教方式,那种权威至上的思维定势,极左时期的斗争哲学,反映到我们对子女的管教上,必然是词锋犀利、咄咄逼人。这种习惯也并非是我们认识到它不科学就能马上摒弃。因为恼火蕴藏在自己心里,情不自禁就要发作。这仿佛是本能。因此,我奉劝家长们,面对孩子的错误,当我们要火冒三丈时,千万压一压、忍一忍,推己及人,先想一想孩子的情绪和本能。顺着毛抚摸比逆着感觉要舒服得多,效果也便好得多。
第三卷家庭教育中的诚信
要教孩子诚信,就得听令人失望的真话,不能只爱听令人高兴的假话。比如有一位妈妈,当孩子花掉她给的钱又问她要时,她不给。孩子跑出去玩了一会儿,回来搂着她的脖子说:“好妈妈我想您了”,她一高兴就给了孩子钱……
不论是中国的妈妈还是美国的妈妈,当孩子接触到最初的生命,比如:种子在土中萌发后破土而出,长出了小苗;蚕蛹变成了长翅膀的蛾儿,从茧中钻出;雏鸡顶破了蛋壳……都会对生命的演变和形成作一番耐心的解释,以满足宝宝们的好奇心。可是,当混沌渐开的孩子意识到自己也是小小生命,问及妈妈所从何来时,中国的妈妈和美国的妈妈所作的解释就大不相同了。记得我的母亲曾告诉我说,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当时我就纳闷,大石头应该生小石头,怎么会生出个女孩呢?母亲却对在场的婶子们笑着说:“这孩子就爱打破沙锅问到底。”仿佛错误在我。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做了妈妈,似乎有了进步,告诉孩子们他们是从垃圾坡上拣的。近年来,妈妈们仿佛又有了标准答案,那就是从医院里抱的。美国的妈妈们是怎样回答这一问题呢?一般是告诉孩子这个答案很复杂,需要等到十四五岁才能告诉他。有的妈妈则委婉地告诉孩子事情的真相:爸爸和妈妈相爱了,就有了身体的亲密接触。像播种一样,爸爸把精子撒在妈妈肚里,就孕育了你。你在妈妈肚里长啊长啊,长到280天就不安分了,就像蛾儿从茧中钻出一样钻了出来。尽管小孩儿懵懵懂懂,几种答案带给他的同样有迷茫,但效果依然有所不同。孩子能从妈妈的态度中体会到哄骗还是诚实,轻视还是尊重。同样,对待抱养的非亲生子女,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的态度亦大相径庭。中国的父母一般是掩盖抱养的真相,怕孩子对自己有二心。一旦有街坊向孩子泄露了秘密,那妈妈简直能与这街坊反目为仇,甚至能进一步深化这谎言,告诉孩子说这街坊不怀好意,在挑拨离间。
美国的父母们决不这样。近年来美国人来中国福利院收养孩子的不少,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你生在中国大陆,那是个美丽而历史悠久的国家。你的父母因某种原因不方便带你,我们喜欢你,想给你帮助,就领养了你。那么,这样跨国领养的孩子,与养父母毛发不同、肤色不同,懂事后会不会与家长有隔阂呢?一般是没有。因为但凡不嫌办理领养手续的麻烦、不嫌抚育孩子的辛苦的人,都是特别喜欢孩子的,爱心会超越一切。就笔者所见,这些被领养的小孩反而更有自信。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哥哥姐姐们没什么特别,爸妈不能满足,才万里迢迢领养了他。甚至与家生家长的美国孩子谈论起来,他们会自豪地这样说:“你是上帝安排的,我是爸妈选择的。”因为爱才选择,优越感溢于言表。
与之相对,早期的哄骗和欺瞒往往埋下隔阂的种子。一旦那遮人耳目的窗户纸被捅破,彼此既尴尬又难接受。家庭教育中的诚信不是空泛的大话空话,应该贯穿在父母亲的一言一行中,因为家长们的行为规范远比千言万语起作用。最有效的教育往往来自孩子的日常观察和亲身体验。1998年2月11日《羊城晚报》载,作家北野到英国朋友家做客。这位朋友有个三岁的孩子,非要跟北野一起洗澡。北野就敷衍他,你先洗,我一会儿就去。等阿姨给孩子洗完澡后,因为北野没去,孩子就哭了,说北野欺骗他。孩子的妈妈当即就跟北野急了,责问他既然已答应和孩子一块洗,怎么又骗了孩子呢?这件事对作家北野触动很大,因为他马上想到,倘若是中国的妈妈,差不多都会对孩子说:“乖乖别哭,妈妈给你买糖吃。听妈妈的话,妈妈给你买汽车、飞机……”至于自己对孩子的承诺是否真兑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在这种受骗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诚信观念必然淡漠。在这样的养育方式下,孩子将来必然形成这样一种人格:多疑、猜忌、对别人充满戒备、骗别人心安理得。
  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叫喊累,但累的内容有所不同。美国人的累往往是竞争的激烈、工作的紧张、生活节奏的快带来的。中国人的累恐怕就包含着揣摩别人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了,甚至要提防暗箭和圈套。
  另外,我们要教孩子诚实,就得听令人失望的真话,不能只爱听令人高兴的假话。比如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位妈妈,当孩子花掉她给的钱又跑回来问她要钱时,她不给。孩子出去玩了一会儿,回来搂着她的脖子说:“好妈妈我想您了”,她一高兴就给了孩子钱。孩子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时,她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变了个法儿哄她,她倒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孩子们对于诚实的观点,通常都是以我们的好恶为依据,我们对孩子所表现的情感反应如何,足以使孩子判定诚实是最好的处世方针,还是最坏的处世方针。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就得鼓励孩子暴露自己的情感,不管他的情感正确与否,要使孩子明白他不需要向父母撒谎。
第三卷鼓励孩子的自助行为
美国的父母们认为: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得靠平日的训练和培养,这种能力不是靠父母的金钱能买到的,也不是课堂上能获取的。
2000年的万圣节前,有两个十岁大的孩子到我家中推销巧克力糖。在万圣节那天,美国孩子们会穿上奇装异服,到各家去讨要糖果的,所以各家各户在此之前必须有充足的准备。由于语言障碍,我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就一口回绝了。这时,女儿听到孩子们的说话声,从里屋走出来说:“再买两份吧,应该支持孩子们的自助活动。”原来这两个孩子为商家推销糖果是为班内赚班费的。孩子们收了钱,在登记表上认真做了记录,道谢后就转到邻居家推销去了。美国的家长们往往这样:舍得花大价钱让孩子参加小铁人三项赛,舍得花钱让孩子们游迪斯尼乐园,舍得花钱买昂贵的玩具。但诸如交纳班费、公益捐赠,或者孩子们自己提出要参加某一夏令营活动时,父母常常建议他们经济自助,靠推销些小商品或打工积攒自己所需要的经费。有个叫迈克的孩子,想参加暑期的夏令营活动,他爸爸就建议他想法儿自己赚钱,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孩子曾到面包店问过,看店主需不需要他帮忙推销面包。人家取笑他说:“等你几时能一口气吃下三个大面包,就聘任你!”因为迈克才12岁,个子又不算大,所以
他有点儿泄气。他爸爸就鼓励他说:“你可以打电话问问附近邻居哪家需要手工洗地毯,爸爸帮你开车去拉回家洗。只要你能联系成这笔交易,就算你成功!”于是,迈克尽量克服自己奶声奶气的不成熟的声调,尽量使自己的声音表现出诚恳、有亲和力,他一连打了20多个电话,才终于联系下一家主顾。这时,在清洁公司干过的爸爸就急忙帮迈克拉回了地毯,购置了清洗用具,认真清洗好晾干后,再给主顾送回去。有了这第一次的成功,就有了接踵而来的业务。人们口口相传,口口称颂,迈克在爸爸的帮助下还真赚够了自己参加夏令营活动的钱。当然,美国的父母们看重的绝不是孩子拿到手的这一丁点儿劳务费。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旨在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因为孩子步入社会、取得处世经验的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而不是长到18岁时,突然将他推向社会,说:“好了,你长大了,自立去吧。”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得靠平日的训练和培养。这种能力不是靠父母的金钱能买到的,也不是课堂上能获取的。
第三卷悦纳残疾孩子
与其为孩子先天丧失的能力而忧愁、难过,何不为他现存的能力而庆幸、高兴呢?与其说他这不行、那完了,何不指出他哪点行、哪方面是强项呢?
在美国时曾听美国朋友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不禁对美国为人父母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罗伯特夫妇,男士是大学教授,女士是社区工作者,生有一子。这儿子英俊聪明,很有音乐天赋。孩子提议爸妈再给他生个漂亮的妹妹,于是罗伯特夫妇又怀了二胎。但是,当医生从育婴室抱来他们的“二胎”时,不仅事与愿违,不是他们盼望的漂亮女婴,而且这男孩睁开眼睛时只有白眼球,没有黑色的瞳人。医生不得不告诉他们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这孩子有先天残疾,终生失明。罗伯特夫人怀抱着这样一个“肉团”,简直不相信这是自己生出的孩子,接连问医生是不是“医院搞错了”。尽管医生一再说千真万确是他们的孩子,罗伯特夫人仍不情愿将那发胀的奶头送进这孩子的嘴里。她说她当时差点儿被这不幸击昏了……
这时,产妇的妈妈听说了这件事,就来医院劝告女儿:“不管怎么说,是你十月怀胎孕育了他。他既是你生出的,你就有责任和义务哺育他、教养他。因为他是咱们家的孩子!
悦纳孩子是父母的天职!”
于是,罗伯特夫人含着泪把自己的奶头送进那张嗷嗷待哺的小嘴里。回到家里,这对可怜的父母又耐心地做儿子的工作,让他善待有残疾的弟弟。他们对儿子说:因为弟弟没有视力,我们更要关心他、体贴他,给他讲述外面的缤纷世界,扩展他的听力和想像力。于是,妈妈就一边喂奶一边给儿子唱童谣、讲故事,哥哥也常常为弟弟弹奏钢琴曲子。当这残疾儿以微微的笑意表示回应时,他们就以热烈的赞许声、鼓掌声来鼓励他。
然而,两年之后,又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这对父母面前:他们发现这孩子没有语言能力。但是,这一次这对父母却默默承受了这个打击。妈妈首先认定的是孩子良好的感知能力和惊人的记忆力,因为她发现自己在给他重复以前讲过的故事时,孩子会预先就表达会心的微笑。有时那故事的紧张情节会引发孩子的肢体语言,他全身紧张,连小手都会握得紧紧的。他们这样想:与其为孩子先天丧失的能力而忧愁、难过,何不为他现存的能力而庆幸、高兴呢?与其说他这不行、那完了,何不指出他哪点儿行、哪方面是强项呢?于是,那母亲就日复一日地给他读书、讲故事。每晚在孩子们睡前,她都坐在他们的床前,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读上一段书。有时,她会特意不念出一个句子中的某两个字,问他们下面的意思你们能补上么?她故意对大儿子眨眨眼,等着看二儿子的反应。当二儿子急得红头胀脸,用手比画着想补上什么时,妈妈就握握他的手,夸他聪明,表示自己已理解了他的意思。看残疾儿子有了求知的欲望,他们还特地请了盲文教师,来教儿子认字。同时,当大儿子的钢琴老师来教钢琴曲时,他们总是把二儿子也抱到旁边,让他一起聆听。久而久之,奇迹出现了。当残疾儿子长到12岁时,有一天罗伯特夫人外出回来,听到屋内传来悦耳的琴声。她很吃惊,因为大儿子已住了寄宿学校,这琴声来自谁之手呢?她小心翼翼地趴到窗口张望,原来弹奏者正是二儿子。罗伯特夫人冲进屋去,就与二儿子紧紧拥抱在一起。她惭愧地说:“对不起,妈妈实在是低估了你的能力。”她原以为盲人儿子会找不到琴键呢。后来,她为儿子请了最好的钢琴老师。在全美残疾人钢琴演奏会上,他们的二儿子夺了第一。他的音准、乐感早超过了他的健全的哥哥。其实,美国父母悦纳残疾孩子,上面所述不是特例。大家熟知的盲聋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就是她的父母家庭教育的杰作。两岁那年,正当海伦咿呀学语的时候,一场致命的疾病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老海伦对妻子说:“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没有理由歧视她、厌弃她,而应千方百计,把她培养成有用的人。”
但是,对一个没有视觉和听觉的孩子来说,与大人交流是何等困难。然而,海伦的父母却想尽了一切法子,要让她掌握更多的知识。每一次有客人来访,父母总是叫孩子一起来陪客。说话的时候,母亲不顾有客在旁的尴尬,耐着性子把女儿的手伸到自己嘴里,让女儿用手指感知她说每个字母和每句话时舌头的位置和动作,然后,叫海伦移动双唇、转动舌头来模仿。知道孩子有学习的欲望,海伦的父母还为她请了盲文家庭教师。那位名叫安妮·利沙文的教师原来也是盲童。14岁时,一次成功的手术使她重见光明。六年的盲童学校生涯使她积累了一定经验,海伦在安妮的帮助下终于开启了蒙昧的心扉。父母、教师一起教海伦说话、识字、写文章。海伦终于由上盲童学校转而上女校、女子学院,后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接受大学教育的盲聋哑人毕业生。大学毕业后,海伦从事写作和讲演。她决心以父母和老师赋予的力量,来拯救那些和自己一样生活在黑暗和孤独中的人们。她几乎跑遍了美国所有的地方,还曾到过许多国家讲演。她的《冲出黑暗》等许多著作被翻译、介绍到世界各地。她把挣得的钱捐献给各国政府和慈善事业,为人类的进步和福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认为,19世纪的两个伟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美国政府对这位象征教育界奇迹的学者也十分推崇,经常约她去白宫做客。政府希望通过海伦的事迹,促动更多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笔者两次赴美所到之处,美国家长们推着轮椅、带着残疾孩子出游的情景随处可见。他们对残疾孩子的关爱和耐心,堪称我们的楷模。
第三卷两种不同的教育思路
我们的教育思路是告诉学生谁是谁非,并把结论当做“真理”。美国的教育思路是教学生批判地读书,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独立地解释事实,寻求真理。
前几年的数据显示,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每年投入教育的经费超过4000亿美圆。美国庞大的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三条渠道:一是联邦政府拨款;二是各州的地方税收(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投入教育);三是私人财团捐款(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美国“教育为本”的思路还体现在他们的总统大选中。2000年总统大选,辩论的两大焦点就是基础教育和医疗保障,小布什的一张王牌就是他在得州对中小学教育的推动。最近又在网上得知,1999年美国教育总投资已占其国内总产值的7.7%,达到6350亿美圆。因此,美国学校的硬件设施多数居世界第一。 但是,如果把中美教育的对比停留在硬件设施上,就未免肤浅,关键还是教育思路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与日本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要求学生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学生重考分,学校重升学率。因此学生课业负担重,节假日也常常去补习。这自然有好处,中国、日本的许多学生能吃苦,基础知识学得扎实。我的儿子赴美读博士,给本科生代物理实验课,用到一些中学的物理公式,学生都不记得,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从不记公式。我儿子就劝诫他们要学中国学生的长处,要刻苦用功,当即在黑板上把圆周率π写出几十位数字,并说我们在中学就是这样锻炼记忆力的。儿子低估了美国学生的聪明,他们偷偷地把黑板上的数字抄了下来,两天后再上实验课,就有学生要求这中国老师把圆周率的数值再写一遍。我儿子写出后,他们与抄下的一一对照,结果一字不差,确认不是咋唬他们,这才服了中国小老师。学期末评价老师时,全给打了高分。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功过硬,这是举世公认的。 但是,让容量有限的大脑充塞了许多陈旧无用的知识,反而会阻碍大脑去接受新事物,也是一种精力的浪费。尤其是中国的旧教材,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老掉牙的东西让学生翻来覆去死记硬背,必然削弱他们跟踪最新科技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新信息的能力和兴趣。我的儿子记忆力强,爱看古书,去了美国在与他大姐对话时,常常引用“子曰诗云”。他大姐就委婉地取笑他说:“你在美国待上一年后,看还会不会这样!”
 在中国,许多新的知识、新的发明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后才能反映到教材里。当今世界,知识滞后几年,发展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美国,在学生的早期教育阶段,就不提倡死记硬背,而是鼓励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解决问题。当然,在学习一些课程时,学生也必须记忆有关的公式和事实。但是即使在学习像语文、历史这样的课程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课本上讲的仅仅是一家之言。特别是历史,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教科书是由一个以解释历史事实为己任的人编写的,如果由另一个人来编写,同样的事实他可能编出另一个故事来。写到这里,我想起我们上高中时的困惑:政治课中“事物的一分为二是真理”,但它对某些人、某些事物并不适用。“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语文课本中涉及林语堂时,老师便让我们记住现成结论,说林语堂是地主、资产阶级的帮闲文人。改革开放后一接触林语堂的散文,非常吃惊,这“帮闲文人”的散文竟然是那么美,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困惑与吃惊来源于老师灌输给我们的现成结论,并将其认定为一成不变的真理。
 我们的教育思路是告诉学生谁是谁非,并把结论当做“真理”。美国的教育思路是教学生批判地读书,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独立地解释事实,寻求真理。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赴美留学的中学生写他的美国老师怎样教语文。老师从来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学生们竟然敢对莎士比亚和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剧本提出质疑和批评。老师讲到《安德森审判》,这个剧本写的是对一个军官的审判。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林肯总统赦免了所有在南军中打仗的官兵,惟一被送上法庭的人是一个名叫安德森的北军下级军官,原因是他在战争结束时杀害了一批俘虏,构成了杀人罪。剧本中,安德森并不否认自己杀人,但他辩解说,他这样做只是“执行命令”,在尽他作为一个军人“应尽的职责”;而起诉他的检察官则说,他这样滥杀已经对他不构成任何威胁的俘虏,就是“人性的泯灭”。
 老师认为他和学生讨论的问题涉及道德和纪律的冲突,就非常认真。他让学生充分讨论后作一篇分析作文,说明“对国家或上级的忠诚,与对自己信念的追求,到底哪一个更重要?”一名学生说他感到有好多话要说:“回到家后,经过几个小时的推敲、琢磨,再加上几个小时奋笔疾书,文章几乎是一气呵成。我语调激动地为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良心做事而辩护,又拉出洛克、康德等我仅知道点皮毛的哲学家的观点来壮大我的声势,最后再加上一个有力的结尾:在良心和职责冲突的时候,一个人应该按照自己相信的去做,因为他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老师希拉克非常欣赏这篇文章,给了他一个A+(最高等级)。并且在文后批语说:“这是我今年读过的最好的文章。”
 美国教师认为:教师的主要目标就是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利用资料的方法,以及记叙自己的发现结果的方法。可以这样说,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从完成学士学业到取得硕士以至攻读博士学位,整个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对这一目标的强化。用他们的话说,美国教育面临的整个挑战都在于学生能够独立地从事研究、独立地进行思考。
 美籍英语教授威廉姆斯博士说:“教师不应自称握有‘真理’,倒不妨说真理在教师和学生以外的某个地方。而探求真理是师生共同的任务。”
 与此相对照,中国教师受“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理念影响太深。笔者曾在中学担任语文教师12年,回顾我们过去给学生出的作文题,“七一放歌”、“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唱国际歌所想到的”……题目本身就有明确的导向,它已决定了文章的立意和模式,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创造和想像的广阔天地。
 这里,我们回顾一下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毅然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也许不一定人人能碰到这样的生死选择,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遇所见所听也会面临着一些触动心灵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得抄袭作文,范围不要超出这个内容之外。”试题公布后,在教育界及社会人士中引起一些争议。媒体报道,教育界人士认为,这道作文题灵活性大、学生可发挥的空间大,值得肯定。
 一位登山探险爱好者却说,就他的登山知识和登山经验来看,今年高考作文题所给的材料不合逻辑、违背常识。他质疑命题者:现实中有那么多生动的事例不采用,为什么要编造这一虚拟情境呢?
 更多的批评则指向这道题的实际导向作用。许多考生家长及社会人士认为,这种作文题只会逼迫学生说假话。他们说这道道德题对考生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心灵的选择”,不管考生内心怎么想,都必须从“舍己救人”这个方向上去作文,否则就会吃“鸭蛋”。考生只能迎合那惟一的答案,绞尽脑汁去说假话、大话、空话。
 一位工程师说,高考作文题对学生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可能造成一种急功近利的技巧化和形式化;而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必须远离功利性;如果学生没有真正深入地思考并在真实的矛盾中体验,只能是造就一代又一代学生说假话的习气。
 从中国转到美国读中学的学生说:“我对这种(美国)教学方式不以为然。我喜欢从老师那里得到一部作品的权威解释,但老师却似乎一点也不觉得讨论是浪费时间。”
 美国老师认为,学习不单单是所学内容问题,不单单是预先安排好的知识的积累问题,而重要的是一种过程。这样,平时的课堂活动就是重中之重了。因此,教室应成为有生气的学习实验室,成为学生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向别人的思想挑战、在同学间进行智力探险的自由天地。而教师本人也不惧怕自己的观点受到挑战。 比如一位维丝基太太在课堂上与学生争论美国作家赛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讲的是一个苦恼的高中生荷顿在纽约流浪时的经历)。女老师让同学们想一想,荷顿的苦恼和孤独,有多少是父母的错,说“荷顿的父母为什么要把他送到离家很远的寄宿学校?为什么闻到荷顿妹妹屋里有烟草味也草草放过?这是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做的吗?我也是个母亲,这绝不是我会做的。”
 她的学生听出她的言外之意,似乎把荷顿的种种不快乐都归因于父母,马上就举手表示不〖JP2〗能苟同,与她展开争辩。学生说:“花钱让孩子上好学校,给孩子足够的钱,这正是父母爱他的表现。如果他们不关心荷顿的妹妹费比的话,又何必深更半夜回家呢,而且一回家就先进费比的屋。我反对这种孩子一做错事就怪父母的做法。荷顿也够大了,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师生各不相让,争论了十几分钟。教师只是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方法上,而不是放在内容即某一特定真理上。他们相信,只要学生掌握了方法,他们就会越来越接近真理。
 通过这种讨论,老师提醒学生那些作品不是死的,并不是只允许专家来解释,我们来接受专家的结论;它们是活生生的,你完全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心灵与之交流来理解它、感受它。对同一段话、同一段情节的解释可以有多种,这正是伟大的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它们适用于不同的心灵。
 这种授课方式既让学生“钻进去”,进入情境;又让学生能“跳出来”,超越作品,学生的认识才会升华。
 当然,不论哪一个国家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总是希望学生超过老师。事实上,学生拥有“年轻”这个资本,他只要不懈努力,总会超过老师。但是,这超越的速度也会因老师教育思路的不同而不同。
第三卷拿“未来”吓人与放权给孩子
为孩子活着,把孩子的前程当做自己的未来,这是典型的中国父母的心理。他们用未来吓唬孩子,其实是发泄自己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在这种心理的作祟下,父母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
  拿未来吓唬孩子,似乎是中国家长们通用的教育手段。我常常听到中国父母们这样对孩子说:“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站在大日头下卖冰糕去吧!”
“早上总是不能按时醒来,看你将来住了学校怎么办?”
“瞧你邋里邋遢的样子,将来找工作面试,老板们会看得上你?”
父母们的本意或许是想通过未来可能出现的糟糕境遇对孩子提出警示,使他们现在就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这种妄加推测,不仅毫无积极意义,还很容易激起孩子们的逆反心理。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位省重点中学的女生,平时在班内学习成绩都居中游。但她们所在的学校高考升学率却是百分之百,只要参加高考,她们都至少会被普通高校录取的。然而,在高考的那天,她们却相互约定,谁也不进考场,为的就是报复父母。为此,她们还预谋了许久,一切学习和生活都按部就班,不露任何蛛丝马迹。高考那天,几乎所有家长都在考场外陪着孩子,这三个女生却坚决不让父母去陪。三家父母事后说:“要早知道这样,我们就是押也要把她们押去考场……”但是听听他们的孩子是怎样说:“我们从小就被逼着学习、学习、学习,他们在乎的只是我们的分数、好大学和未来前程,根本不管我们的感觉。他们只是拿我们做投资,如果按照他们的愿望考上大学,岂不是叫他们得了逞……”
十多年的教育,父母们在乎的好大学、锦绣前程不仅没能让三个重点中学的女生明白,参不参加高考是检验自己敢不敢面对挑战,是自己的事,却被她们当成了反对父母的手段。从孩子的偏执难道透视不出父母的偏执么?事实上,这种把孩子的前程当做自己未来的偏执心理,存在于每一位传统的中国父母的内心中。尤其是年轻时有过梦想而未能如愿的父母,他们总想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心愿。听听这三家父母怎样说:十多年的心血,我们为她付出了多少不眠之夜?夜里陪读,早晨怕迟到,我们的日日夜夜其实都是为了她,说实在的就是为孩子活着。眼看高考一结束,孩子上了大学,我们就能松一口气了。谁会想到她们竟做出这么极端不理智、自毁前程、让我们伤心的事来。为孩子活着,把孩子的前程当做自己的未来,这是典型的中国父母的心理。他们用未来吓唬孩子,其实是发泄自己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在这种心理的作祟下,父母很容易给高三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
2003年10月,上海大力神青少年调研中心向参加当年秋季高考的考生进行了电话问卷调查,其中高分考生40名,非高分考生45人。高分考生是指2003年秋季上海卷理科前400名,文科前200名中的部分学生。调研结果显示,有八成以上的学生因心理压力表现出思维障碍——其实上面所述三位女生拒绝高考,也是一种思维障碍的标志。可惜我们的家长们往往只注意到了孩子课业负担沉重、身体和脑力的高消耗,而对其思考问题表现出来的思维障碍却有所忽略。其实,当思考出现“牛角尖”式,或是脑中一片空白时,就是向考生发出警告,心理压力已经产生,应小心超负荷逆转。学生本来就担心考糟以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未来的前途,如果这时父母再使用“未来”吓唬孩子,那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样思维障碍就很容易转化成心理疾病。
相比之下,美国的父母们要放松得多。他们的理念是把孩子看成是天生就有权具有各种情感和愿望的人,他们认为孩子希望自由的愿望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孩子所有的一切情感和狂想、思想和愿望以及梦想和欲望,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并有权通过适当的具体方式表达出来。如果他们的孩子拒绝上考场,他们会了解孩子做出这决定时的想法和感受,而不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致命打击。美国的父母不把自己的命运和孩子的前途捆绑在一起。他们认为:青少年将来要走的路很长,父母是不可能事先替他们安排的。遇到什么麻烦,有什么问题,要放手让他们自己解决。他们认为:考试失利、失恋、跟朋友绝交、被同伴冷落、受老师苛责等,都是青少年随时可遇的打击,父母绝不可能先行替子女消除这些打击,也没必要指出他必然会遇到这些打击。“父母沉默的爱心,就是对他们有力的援助。”他们爱说的口头禅是:“孩子,行动就有希望。未来是光明的。爸妈相信你。”我们的美国朋友乔治,女儿大学毕业后在银行工作,他为女儿感到自豪;儿子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清洁公司打工洗地毯,他同样为儿子自豪。他认为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有独立意识、有责任感就是好样儿的。美国的孩子们也是这种观念,他们认为:父母爱他们、尊重他们,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父母关心他们的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忍耐和等待,是对他们的信任。
一个走过弯路又成熟了的大女孩在信中对母亲这样说:“在我的记忆里,您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做,可是每当我有事时,您都出现在我身边。您就像一个港湾,只是静静地等在那里让远方的游子来停靠。”还有一位美国母亲是这样,当孩子预测自己运气不好,前景不妙时,她只是耐心地倾听,并表示理解:儿子:我的运气糟透了。母亲:你真有这感觉?儿子:嗯。母亲:那么你在参加游戏时,心里总会想:“我不会赢。”儿子:是,我就害怕输。母亲:上课的时候,你如果知道答案,你就会想:“今天老师一定不叫我。”儿子:是的。母亲:可是,如果你准备得不充分,你又会想:“老师今天准叫我。”儿子:正是这样。母亲:这很有趣,妈妈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情形。以后要是遇到关于运气的事情,你就说给妈妈听听……这种对话,虽然一时不会改变孩子对运气的看法,但可以给孩子确立这样一种信念。妈妈理解他,他永远可以与母亲沟通。至少在这一点上他很幸运。当孩子自己用“运气不好”来吓唬自己时,这位母亲如果说:“千万别有这想法,这是种失败情绪。如果这样真会引来坏运气。”那就更会吓坏孩子。这位母亲理智地采用了尊重他感觉的做法。她相信自己一定会在某时某地抓住一个契机,使孩子的感觉好起来。在某些时候,接受和理解就是最大的精神援助。孩子们本来对未来就缺乏坚定信念,大人们再用未来吓唬他,只会加重他的精神负担。孩子们情绪和行为的扭转亦需要父母耐心地“催熟”,不要忘记中国人的谚语:瓜熟蒂落。
第三卷“人前教子”还是为孩子辩护
孩子在外面惹了祸,你不用情感来体察孩子的心境,孩子就必然以反叛的心理来与你较劲儿。
  小时候我们姐弟每与村里的孩子发生争执,不管自家孩子的对错,父母总是“理往一边倒”,当着众人的面呵斥自家的孩子,有时还拽着孩子向人家赔情。这种“人前教子”的做法似乎是传统的典范,我的父亲在村里是很以“教子有方、治家有道”著称的。最让我们无法忍受的是有一次妹妹遭了村干部儿子的追打,掉进水坑。干部的儿子看看闯了祸就逃之夭夭。所幸水坑很浅,在围观者的鼓动下,妹妹哭到干部家,列数了他儿子的“侵略”行径。干部的老婆看到我妹妹湿淋淋的样子,还给说了不少好话。讨到公道后,妹妹和我的心情刚刚好受些儿,谁知回了家被父母又骂个狗血淋头。母亲说:“你不惹人家,人家会追着打你么?”父亲说:“知道的说是你们不懂事找到人家门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教唆你去呢!”母亲说:“你们以为寻到人家门上这事就了了,说不定几时就有小鞋穿呢!”大人们的谆谆教导我们连一句也没进耳朵,我们的感受就是父母不把我们当回事儿,我们的屈辱、我们的尊严和我们的心情都不及她(他)们的“理”重要。这样,我们在外面忍辱负重,看似“乖”了,但对家长却有了强烈的反叛意识:妹妹踩上凳子偷吃红枣,打了奶奶的宝贝瓷罐儿,我们就收拾了现场,姐妹合谋,让那罐儿不翼而飞。我们纠集了一伙女娃们到自家的南场里打杏儿,把树枝打得七零八落。为了不被发现,就把南场的钥匙藏到猪圈的墙缝里……这就是父母不把子女当回事的结果。你不用情感来体察孩子的心境,孩子就必然以反叛的心理来与你较劲儿。〖KG(0.08mm〗美国的家长则与此不同,他们往往是以孩子的辩护人的身份出现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孩子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惹了麻烦,指责他们的大人多的是。在这种处境下,孩子有辩护人才算公平合理。除了父母之外,还有谁更适合担任他们的辩护人呢?
另一方面,子女与外人有了纠纷,父母不站在子女一边是理智的表现,否则就会把孩子宠坏了。小时候让孩子吃点苦头,让孩子知道处世不易,会对他们有好处。教育孩子要宽容、忍耐是对的,但不能无原则迁就,一味退让。否则,孩子在社会上就只有服从意识,而没有主动性和竞争能力。美国的父母替自己的孩子辩护,也不是护短。美国人一般法律意识强,动不动请律师打官司。他们替孩子辩护也如同律师替当事人辩护一样,绝不会鼓励犯罪,绝不会称赞其偷开人家保险箱的技巧。但是,无论被告有什么罪过,律师也要替他寻求可以宽恕的理由,帮助他,给他以光明和希望。对于生性绵软和善的孩子,父母更不能当众呵斥和指责,使他们丧失尊严和安全感。我先生曾这样处理过孩子间的纠纷,很有成效。一天,他一出家门发现我们家的二女儿毛毛拼命地往家里跑,吓得脸色煞白。紧接着就看到追她的小顽皮过来(这是家属院有名的小霸王),后面还跟着几个小男孩。我先生没理那几个“从犯”,只把这小顽皮叫到家中,当着二女儿的面问他:“毛毛干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么?”这男孩垂着头一言不发。我先生说:“如果她对不起你,我让她赔情道歉。”小男孩摇摇头说:“没有。”我先生接着就严肃地说:“那么,请你对她说‘对不起’!”这男孩看看没有逃跑的余地,就跟着说:“对不起!”然后,我先生又告诫他说:“希望你劝说那几个跟着你玩的男孩,再不要追吓女孩子。女孩子胆子小,应该保护她们才对嘛。
这只能是最后一回!”这件事后,我先生还怕那男孩报复。第二天幼儿园放学回来,我先生问二女儿上学的情形,二女儿高兴地捧给爸爸个小纸盒儿,说:“这还是他送给我的呢!”那时,我正在师大读书,爸爸如果不体察女儿的处境,生性绵善的女儿真不知会怎样。处理孩子间的纠纷切记不可走的五条死胡同是:一、推理。肯定是你怎么怎么,你不招惹人家,人家不会……二、翻老账。那一次就是你怎样怎样,你总是惹是生非。三、大道理。惹不起能躲得起吧;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四、树榜样。我们小时候怎样怎样……五、无所谓。反正拿你没办法,由你去。父母一旦走进这些死胡同,就杜绝了孩子与你交流的机会,两代之间就越来越隔膜和疏远了。阳光大道也有五条:一、表示同情。哪里有伤,要包扎呵护。探问心灵的创伤,问问:“此刻心情怎样?”二、听取抱怨。以同情的态度听孩子抱怨,以求缓和其激愤情绪。三、理顺孩子的情绪。赞成或反对孩子的做法都不要急于表态,只是以同情的口吻说:“是啊,真不走运。”“真替你难受。”四、不置可否的冷却期。可以说明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做作业或干什么,这事以后再讨论。五、孩子心情完全平静下来后再讨论对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知心才能交心。不论人前人后,关键是能帮助孩子开启闸门,疏通渠道,让其泉涌般地倾诉;而不是以大道理筑堵高墙,使孩子与大人在情感上隔离开来。
第三卷前瞻与返顾
西方人偏重前瞻,重未来,重创新,讲实用。东方人偏重返顾,重传统,重历史,重权威。中国的父母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美国的父母说:“我能做到的你就能做到,我没做到的你也能做到。”
如果把东西方的文化作一比较,一个明显的差异马上会显现出来:西方人偏重前瞻,重未来、重创新、讲实用。东方人偏重返顾,重传统、重历史、重权威。尤其在中国,当你打开电视的时候,某日在某地为纪念某伟人或圣者的诞辰或逝世多少周年等节目特别多。转到电视剧频道,则不是慈禧太后就是武则天。当西方人掀起未来学热潮的时候,中国的学者、作家还在热中于引经据典,从故纸堆中找出路。研究过去、研究古人成了文人学士的偏好。银幕、荧屏上是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书摊上是历史题材的小说,大学生的论文则往往是“满篇引号”,不是“诗云”就是“子曰”。好在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王中老师就恳切地告诫他的学生“做学问不能靠啃老祖宗的骨头过日子”。他还说:“满篇引号的论文,应该打零分。”“老是引用别人的语录做论据,能‘论’出什么新东西?写论文就是要‘论’出新知识,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东西。”这里,并不是说研究历史不重要,应该忘记过去,问题是历史的价值应体现在对今天的现实起指导作用。在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是能够把握今天,预测明天,认准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中国加入WTO,我们的商品经济领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将怎样地冲击市场、怎样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问题,无论是政治家、企业家、文艺家还是普通老百姓,恐怕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谁能及时应变、跟上时代变化的节奏,在生存竞争中领先一步,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而那些沉湎于昔日的辉煌,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变化,行动“慢半拍”的人就很可能落伍、被淘汰。
与此相反,在美国人的观念中,研究当今的社会现状,跟踪世界最新科技、最新动态,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远比追溯昨日的辉煌重要——当然,在他们的首都华盛顿也有华盛顿纪念塔、林肯纪念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捐躯的将士墓地、无名战士碑等,但这些只是供人凭吊、游览而已。他们的态度一般是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再没有“炒作”的兴趣和必要。他们认为一切应从现实和未来的利益出发,对我有用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他们的自然科学研究、社会人文科学研究,莫不讲究实用性。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都是研究当今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人类未来的经济活动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经济学家。
未来学在美国早成为一门非常热门的科学。《第三次浪潮》、《权力的转移》、《大趋势》、《下世纪》等未来学者的著作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畅销全球,风靡世界。这些书之所以赢得数以亿计的读者,就在于它们敏锐地分析了我们所处的世界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因为未来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个人的命运都与未来世界的发展变化联系在一起。这种前瞻式思维反映在美国的教育领域,就是不注重历史、不注重权威。学校教育一般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想像力、创造性。美国人有句口头禅:“没有做不出来的东西,只有想不出的东西。”他们把想像力放于智慧的最高境界,认为想像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和追求的延伸和拓展。一个大学生,甚至博士生,你可以不懂历史,甚至说出与历史典故相差万里的笑话,没有人歧视你。但如果说某人缺乏想像力,则意味着这人能力不行,或者很乏味。有想像力才会有创新能力。在这个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发展。因此,美国的学校教育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首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国学校不仅有一流的科研实验条件,而且从授课思想上也从各方面鼓励学生创新。美国人最爱说的一个单词是“try”(试)。微软公司的老板比尔·盖茨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脱颖而出的。他在十几岁上学时就开始“try”计算机软件,后来休学专门去“try”,终于“try”出一个世界软件王国。据说在美国找工作,老板如果问你干过什么没有,即使你一点儿也没接触过,你也不要摇头说:“我不会。”你要勇敢地说:“让我试试。我想我行。”美国人崇尚这种敢于挑战、敢于尝试新事物的精神。一个民族大家都去“try”,你“try”我“try”,总会“try”出新玩意儿,新东西就会层出不穷。事实上美国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产品就是这样来的。反之,返顾式思维反映在我们的教育领域,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陈旧,我们的家长(也包括部分老师)总是放不开手脚,总想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叫人生经验和教训指导孩子的行为,他们的口头禅是“我们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我们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言外之意就是你听我的就没错儿。我们的大人们为什么不这样说呢:“我能做到的你就能做到。我没有做到的你也能做到。”放下大人的尊严与孩子商讨着办事,效果会更好。也许,你在肯定孩子的某个想法,说:“唔,这是个好主意。听你的!”在不怕失掉自己权威的民主气氛中更能显示自己的权威。另外,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容易把先贤或榜样绝对化,目的是希望孩子景仰、崇拜,从而作为动力,让孩子赶上人家。为什么非要孩子仰视呢?难道我们不可以这样说吗:“他能做到的,你一定能做到。”“只要你不放弃,年龄小就是你的资本、你的优势!”在平常心态(而不是敬畏和神秘)下,更容易树立自信心;有了自信才能向权威挑战。再一个很大的弊端是教材的陈旧。我们的教材选编者对那些老掉牙的东西津津乐道,难以割舍。中国学校的教材一般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老掉牙的东西翻来覆去,还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此外,即使学生在节假日出门旅游,所游历的也往往是长城、故宫、兵马俑、华清池、孔府圣地、中山陵等。有人说:在这种浓厚的历史氛围熏陶下,传统的优秀文化必然会积淀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我们想过其负面效应没有呢?在美国,不论哪个大中城市都有科技馆、博物馆,甚至于航天馆等。他们的最新科技不仅能迅速地反映在教材中,也能尽快反映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对历史文化的推崇、对前贤圣人的景仰,会不会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呢?值得探讨。最近,《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15日教育科技版)载,济南市某小学所有年级的课程表里增添了一门新的课程——“国学”。“国学”教材的编订以“四书五经”为主,并精选了《岳阳楼记》等经典古文的片段。这门新开设的“国学”每周一课时,并利用早自习和课前五分钟诵读。于是就出现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摇头晃脑地诵读的精彩场面。初读这篇报道,笔者还以为记者是以此作为反例,呼吁教育专家或学者们纠正复古风呢。不料这报道接着说“参加听课的专家、学者对该小学的这一举措表示了惊喜和赞赏,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一位家长还高兴地说:“国学课程让传统文化走进了我们的家庭,成为我们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有甚者,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某博士,说自己学的是古典文献学,常读国学大师的作品,“读的时候常有绝望的念头出现。”因为他发现大师们在15岁左右就已经把传统的经典读过并已成诵。“这是我们惟一欠缺的。”在2004年的今天,我们的文人学士仍然对“大师”推崇备至,并提倡营造“环境”再出“大师”,真叫人啼笑皆非。
几千年来,我们的文人学士们钻在故纸堆中不能自拔,皓首穷经,我注六经,六经注我。那氛围、那环境还不够么?做学问的、写文章的,诗云子曰、语录连篇。正是因为自己的思想不敢与先贤圣人的思想相左,才出不来新意,不能成为“大师”。对大师的景仰几近于绝望,还会超越么?泱泱大国,万千学子,就靠啃老祖宗的骨头过日子,中华民族的思想活生生被禁锢在“四书五经”里,还谈何想像力、创造性呢?这种思想禁锢不仅造成了中国过去的落后和贫弱,而且还从文化“基因”上影响中国的今天和未来。它从观念和习俗上使人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不动脑子,一切遵从传统,僵化保守,不敢向权威挑战,很难接受新事物。
在当今世界,知识滞后几年,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就会与人家相差十万八千里。观念再滞后,就更不堪设想了。在教育领域,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想像力、创造性,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信息,面向未来。
第三卷不怕“大灰狼”
经过几次与“大灰狼”的较量后,自然会想出制伏它的高招。被“大灰狼”吞过一次,生命就会得到升华。
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培养目标来讲,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就存在差异。当然,世界上任何一国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前途辉煌,出人头地。但具体到这个“望”上,美国家长好像“望”得不是那么具体,不是那么急切。他们似乎更重视孩子是否快活,是否在干他乐意干的事,更尊重孩子的个性。在这种差异下就出现了中美小学生的两种不同境遇。中国的小学生除了在学校的课堂上坐六七节课,放学后要完成一大堆课外作业外,不少经济条件好的家长还要给孩子们加码儿。有的请了钢琴教师让孩子学琴,有的让孩子上绘画、书法等培训班。这样,即使是节假日,孩子玩的时间都少得可怜,一般是极不情愿地让父母牵着鼻子走。相比之下,美国的小学生就很享福了,他们一般是早上八九点钟由校车接到学校,下午三四点钟就由校车送回了家。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一般只有四五个小时,这四五个钟头中还有一半时间在做课堂游戏。通过折纸让孩子们认识些几何图形,或是某同学过生日,让孩子们在电脑上制作生日贺卡,或者是唱歌做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一些知识,增加些技能。教师给孩子的自由多些,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才艺的机会也多些。家长们对孩子的分数也不太在意,能得个B,就大加赞赏。孩子们的课外作业少,一般是放了学一扔书包就玩。玩什么呢,附近游乐场有篮球、旱冰、网球等场地,有泳池、滑梯、吊梯等,孩子们随心所欲。当然,也有不爱动的,就在家中玩电脑、游戏机。
两种不同的栽培方式,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果子”。我们的中小学生一般是循规蹈矩的乖乖宝,基础知识扎实,笔头考试的功夫过硬。中国的学生转学到美国的,只要过了语言关,大都是成绩优秀。笔者认识的随父母到美国的两个学生,一个来自山东,一个来自杭州,都得了最高奖项,美国总统奖。因为我们的孩子经过了升学竞争的考验,博闻强记、基础牢固。美国学生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了。但是,我们的孩子身体素质要弱些,不及美国孩子耐冷耐热耐磕碰。相对来说,跟踪最新科技和捕捉社会发展变化的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也差些,创造性也不及美国学生强。另外,美国家长对孩子能否升入哪所大学,大学毕业后干什么工作,也没有中国家长那么忧心忡忡。我认识的一位美国煤气公司的工人乔治,女儿在银行工作,儿子大学毕业后到了个清洁公司帮人洗地毯,谈论起儿女来,他同样津津乐道。好像孩子们能自食其力就挺好,对儿子的工作他一点儿也没有自卑感,也没有帮儿子调动个单位什么的想法。至于儿子的工种不太好,是否会影响到他的恋爱婚配,好像那只是儿子自己的事,与父母无关似的。不单单乔治是这样,美国人的观念就是这样。父母养育到子女成人后,就尽到了责任。上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与谁结婚,以至于上不上大学,先打工赚钱后上大学,这一切子女都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力。当然,父母亲可以谈自己的看法,提合理化建议,但子女听与不听那是人家的权力,父母决不强行干涉。与此同时,子女与父母经济上的联系也越来越少。子女赚钱租房、买车,不依靠父母;父母亦不指望养儿防老。同时他们也不帮子女带孩子。基本上是各工作各的,各享受各的(美国人养老一般靠养老保险金)。只是到“母亲节”或“父亲节”时,子女们才送些礼物给爸妈。节假日时,祖父母、外祖父母也会与孙子、外孙们聚一聚,送孩子们些礼物。这与我们中国家长的“一保到底”的终身制大不相同。与我同龄的好多朋友,都是老六六届、六七届高中生,因为自己赶上“文化大革命”没能上成大学,生了孩子就把孩子当成另一个自己,不管孩子有没有能力,非让其圆自己的大学梦不可。从小学操心到中学,每一次孩子会考,他们都翘首等待在考场外,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孩子大学毕业后又愁他能否有份儿好工作。有了工作又操心能否找到好对象。子女一生孩子,自己尚有工作精力便提前退休,替子女带孩子。父母好像欠了子女终身的债,就为还债而活着。他们认为,人类生存就是为了传宗接代。美国人不这样,好多家庭主妇在摆脱子女的拖累后又找到了工作,享受职业女性的优越感的同时,为社会服务,同时也为自己攒一笔养老金。她们追求的是多姿多彩的人生。我常常想:美国家长这种近乎任其自然发展的管教子女的方式,不就等于放了羊么,难道不怕“狼”把小羊叼走么?事实上也常有“大灰狼”叼走迷失羔羊的情形。比如吸毒的少年、未婚先孕的少女、校园枪杀案的发生等。这些都是家教不严,孩子们小时候受约束太少,给予的自由太多所致。美国人难道就不考证他们这样做的利弊得失么?
后来,在美国看外孙时接触了美国的儿童故事,似乎理清了些
美国人的教育思路。故事说的是一位猪妈妈和三个猪宝宝的生活。一天,猪妈妈对三个猪宝宝说:“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该自己维持生计了。你们选择些生活用具,自己过日子去吧。”于是猪大哥背了锅碗,猪小弟背了录音机,猪小妹带了几本书就离开了妈妈。兄妹三个走哇走哇,猪小妹看到一堆草,就说:“我就在这儿安家了,盖个草房房吧。”猪大哥说:“草房房不结实,大灰狼会吹上天空的。”猪小妹不听,就盖了个草房子住进去了。晚上大灰狼来了,叫猪小妹开门,说它是猪大哥的朋友。猪小妹警惕性很高,不给大灰狼开门。大灰狼噗噗一吹,把草房房吹上天,一口就把猪小妹吞到肚子里了。再说猪大哥和猪小弟,它俩走啊走啊,突然看到一堆木头。猪小弟说:“我就盖个木头房子吧。”猪大哥说:“木头房子也不结实。”猪小弟说:“我脚疼,不能坚持走了,就盖个木头房子吧。”于是他就盖了个木头房子住进去了。结果大灰狼又来了。大灰狼说:“猪小弟,猪小弟,开门哪,我是你大哥的朋友。”猪小弟警惕性也很高,不给它开。大灰狼摇啊摇,使劲儿地摇,就把房子摇倒了,最后一口把猪小弟也吞下肚去了。猪大哥走啊走啊,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终于找到一大堆石头,就盖了个结结实实的石头房子。结果大灰狼又来了,叫猪大哥开门。猪大哥不给它开。大灰狼一生气就吹,吹不动;摇,摇不倒。看到屋顶冒烟,它想:从烟筒钻进去吧。不料猪大哥正烧着一大锅开水,大灰狼不小心掉进了开水锅里,烫死了。于是,猪大哥剖开大灰狼的肚子,救出了猪小弟和猪小妹。它们接受了教训,各自都盖了个结实的房子。
这虽然是给孩子讲的幼儿故事,我们却可以看出美国人的教育理念。它与我们的“孔融让梨”、“岳母刺字”、“排排坐吃果果”、“狼来了……”等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长大了就要有独立意识、自食其力。其次是父母不定条条框框,各人都有选择的自由。第三是不怕子女栽跟头,跌倒后爬起来自会接受教训。事实上,经过几次与“大灰狼”的较量后,自然会想出制伏它的高招。被“大灰狼”吞过一次,生命就会得到升华。
事实上,美国家长的放手既使一部分青少年走了弯路,也造就了美国青年人的竞争活力、开创精神和顽强的生存能力。
第四卷吃老本与不断“充电”
美国人的“充电”意识是被现实逼出来的。知识的快速更新加大了人们的学习负担,要生存就得不断“充电”。人人都自觉地不断“充电”,这个社会的动能必然强大。
我的大女婿原来在美国匹兹堡一家电脑公司上班,老板很器重他,差不多每个月都给他接受培训的机会,每年给他加薪水,还提出帮他办绿卡。但是,当女儿拿到博士学位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份工作,放弃了四年多的工作资历,又进加州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路,我就这样想:你已经进入而立之年,又是当了爸爸的人了,何苦呢?读出书来不也就是为了找份工作么?不,在美国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人人都不能坐吃老本,人人都必须不断“充电”。据统计,美国大学成年人学生占了40%。他们中有不少人上过大学,如今又重新上大学更新知识。在美国,四五十岁的人上大学毫不稀奇,六七十岁的人也有进学校拿文凭的。
美国的生存竞争十分激烈,一份工作会有许多人竞争,要想取得工作机会就得有专长、有能力,业务水准得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雇主当然是首选那些掌握了新技术、有特殊才能的人。你如果坐吃老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解雇。同时,这种生存竞争也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人人的动能处于饱和状态,科技就会飞跃。科技的飞跃又促进了这种竞争。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世界上每日每时都有新知识产生,前几年是尖端的东西,转眼间就会成为明日黄花。就比如计算机技术,芯片速度十几个月更新一倍,相应的硬软件技术也日新月异。你如果是前几年的水平,当然不够用,跟不上趟。即使你不去读博士,也得进短训班。在美国就是这样,要想保住饭碗,就必须不断“充电”。光靠原有的旧知识坐吃山空根本不行。因此在美国读书学习也是谋生的一部分,是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必须的“消费”,也是一种个人“投资”。据说美国学生自费交的学费,每年就达1000多亿美圆。高科技人才是这样,做一般技术工作的、公司里那些分管打字收发的秘书也是这样。因为科技的发展进步、技术的更新像链条一样,是互相牵动的,哪一个环节上落后都不行。因此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的中年妇女,把孩子养大后,又回学校念书,重新进修一段时间后,找一份收入不太高的工作干干(一般是管收发、接待的秘书)。干到精力或知识落伍时又常被新人取代。在我国,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市民的“充电意识”也日益增强。上电大、夜大、函大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据说也有领导干部报了夜大的名,让秘书去替领资料的,还有让秘书替考试的。他们所谓学习只是为了拿个文凭。这种自欺欺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以及这种素质实在不能不叫人担忧。美国前劳工部长赖特在他写的一本书中认为,在新世纪,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的不是它拥有的财富、资源,而是公民的素质、思想、智慧等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从美国人的学习风气中,我们能感受到美国社会的活力。人人都自觉地不断地“充电”,这个社会的动能必然强大。一个国家的兴衰决定于经济,经济的发展则依赖于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又离不开教育。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人的智力因素中也应包括思维的更新,新观念有助于激发新的创造,这对任何国家都不例外。当然,观念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也是社会存在的折射。美国人的“充电”意识也是现实逼出来的,知识的快速更新加大了人们的学习负担,要生存就得不断“充电”,自然就强化了这种充电意识。为了“充电”的方便,美国社会设有各种各样的学校。除了名牌的正规院校外,还有社区学院、技工学校、生存学校、自救学校、家长学校等等。其中社区学院给美国人的帮助最大。因为社区学院是完全敞开教育大门的,所有要求入学的人都被录取,入学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属于一般水平或更差一些。学院开设补习和职业训练课程,为学生毕业后在商业、工业和辅助性职业中担任一般性工作做准备。社区学院吸引着大量所谓非传统式的学生,这里有中年家庭妇女,想为重新找职业做准备;也有老年人,想要补习新知识的;还有蓝领工人,想通过学习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提升条件;还有从中学毕业不久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太差,很难再上其他大学。美国的社区学院在满足人们享受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方面,在提供接受高等教育平等机会方面,远远胜过正规院校。在教育家们的促进下,社区学院在20世纪60年代就获得了飞速发展。学生的人数从1960年的60万到80年代的410多万。仅加利福尼亚一个州就有100多个社区学院。美国的生存学校挺有意思,一般分两类:一种是专业性很强的,比如空军生存学校,就是要新入伍的空军飞行员领教荒野生活的艰苦,学会飞机被击落后,在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怎样寻找出路。在完成这项训练之前,他们不得不学会吃红蚂蚁、蚱蜢类的动物以及蕨类植物,目的是为了提高被击落的飞行员的生存率。正规的生存训练将有助于他们获得存活的机会,这是新入伍的飞行员必须通过的必修课。另一类生存学校是一般老百姓意义上的,教给人们怎样预防和战胜自然灾害的,比如龙卷风、泥石流和地震等。文章写到此处,似乎有点儿走题。那么,我们再回到吃老本和“充电”上。为了把终身受教育的观念传给我们的下一代,笔者认为我们当家长的就应有“充电”意识。尽管中国的国情与美国的不太相同,尽管你在本单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也应有“充电”意识。比如学一学电脑呀,学些常用的英语呀,学一学法律知识呀等等。这样,自己能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同时,作为家长的你与下一代人之间的代沟就不会太深,共同语言多了,容易沟通。反之,如果自己懒于接受新知识,懒于学习,轻车熟路,应付了本职工作就想着消遣,打打麻将,玩玩扑克,却摆出家长的姿态对孩子说:“又贪玩了?不好好学习哪能考上大学?”这样,孩子即使不敢反抗,也不会心服。久而久之,家长的威信也会荡然无存。这也罢,还有种可能是下一代也会把这种不思进取坐吃老本的传统继承下来,那就贻误子孙了。
第四卷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得失
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为发展青少年的个性、展开他们想像的翅膀,提供了海阔天空的领域。不受约束的想像才能显示思维的质量。
过分的宽松自由、过分强调个性发展,其副作用往往是道德约束的流失。
美国大人不喜欢政府管,孩子不喜欢父母管。“想干什么,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这句话似乎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就笔者在匹兹堡游乐场所见,蹒跚学步的三四岁的孩子摔倒,不要父母扶,自己爬起来拍拍手,说:“I am ok.”(我很好。没关系)。其父母眼看着孩子爬高就低非常吃力,也不去帮忙,自管自聊天。只有在孩子表现出惊人之举时,他们才夸一句:“干得不错。漂亮极了!”除了教孩子见了人问好要有礼貌外,孩子想玩什么,那是他自己的事。看来克服孩子的依赖性,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意识从幼儿时期已贯穿在日常的生活中。这种传统有利于每个人个性的发展。美国社会充满活力与他们依附性少而独立性强、循规蹈矩少而创造性强的民族传统有关。个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必然给社会带来生机。在美国,儿童上学不是负担,而是享受。十岁左右的孩子一般是九点以前入学,下午三点就放学了。中午有免费午餐,来去有校车接送。在课堂上的时间只有四个小时,其中一半还是做课堂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动脑筋,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大部分作业在课堂上用电脑完成,很少把作业带回家。如果有作业,也仅仅是让他们用电脑做个生日贺卡,或者做些折纸手工、画些简单图画,都是孩子们感兴趣、乐意完成的事情。如果不乐意干,也不勉强。一放学就可以抱上篮球或者穿上旱冰鞋,或者带上水枪,到游乐场玩。美国的孩子感觉不到所谓学习压力是什么滋味。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50年代),国内追求升学率的风气还不算太盛,但那时就总有课外作业。有一次因为老师讲除法时自己开了小差,回了家问母亲六除以三等于几。没上过学的母亲想当然道:“那还不简单,六个除过三个,当然是三。”按照母亲的思路完成作业,被老师训斥道:“你怎么这么笨,除法和减法是一回事儿吗?”在美国是决不允许这样训斥孩子的。他们的教育思路是培养学生的自信,想方设法打开其思路,活跃其思维,而不要求循规蹈矩,惟老师的命是从。即使学生把四加三加成八,老师也是以表扬的口吻道:“啊噢,这倒是个新鲜思路,我们是否可以再算算四加四等于几呢?”学生在表扬声中和训斥声中,其思维的主动性和敏捷性必然不同。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中也一般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感情的。比如德瑞娜的好朋友要回家了,德瑞娜因为留不住朋友而急得掉泪,德瑞娜的妈妈决不会以“没出息,哭什么”来训斥,而是这样劝慰:“噢,可怜的德瑞娜,你的朋友要走了,你很难过。离开自己的朋友实在是件困难的事情,可是,她的妈妈也许正等得她焦急呢……”他们认为“别哭”、“不要这样”、“多讨厌”之类的命令性口吻压抑幼小心灵是束缚孩子天性的,而一般以“应该怎样”、“不妨试试”来诱导孩子。有的学校甚至不让学生知道彼此之间的考试成绩。因为让学生互相知道考试成绩,就会伤害那些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从小就自卑,这是很残酷的事情。
他们的课堂讲授也不是刻板的老师讲授学生听。不要求学生正襟端坐、寂然静听,而是可以自由发问、可以提出不同见解后上台讲解。他们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教学生死背多少知识、信息和数据,而是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人人都要上讲台,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问题、分析问题。比如语文老师让学生阅读了莎士比亚的剧本《恺撒王》,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这剧本的得失,有的学生说剧本结尾写得不好,怎么能在结尾时让这么多主要人物一个接一个地在同一幕中死去呢?太不真实了,太草率了。有的同学就认为写得好,死的人多才能突出悲剧效果,有震撼人心的作用。在高中“美国政府”课(公民课)中,有的老师做得更绝。他对学生宣布他要参加联邦参议员竞选,让学生帮他制定竞选章程、印传单、拉选票、挨家挨户游说、接受媒体采访等。这样授课,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胆量和自我表现意识,另一方面大家又互相交流,撞击出灵感的火花。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经过大家讨论和身体力行,各人的思维必然得到升华,从而便于养成多角度、多方位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美国学生从来不懂得“害羞”是什么,教师也很少用一个尺度来衡量谁对谁错。同一考题,允许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有些学生,如果考试答案与老师的完全一样,只能得六七十分,而学生答案中一旦有点儿新见解,就会得高分。他们认为想像力是智慧的最高境界。从教材的讲解到考试一直都鼓励学生天马行空自由想像,想像越离奇越受到赞赏。比如上艺术课,老师不规定你画什么、怎么画,一切由你自己想像发挥。学生写作文也主要看你有无想像力,想像力丰富,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不离谱就会受到赞赏。
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为发展青少年的个性、展开他们想像的翅膀,提供了海阔天空的领域。不受约束的想像才能显示思维的质量。美国人创造性强,正与他们的教育导向相辅相成,有想像力才会有创造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和宇航技术,都是以人的想像力为推动器和润滑剂的。美国的这种教育思路已经使他们在商业竞争、艺术创作和科技领域取得很大成就。
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利弊相连。过分的宽松自由、过分强调个性发展,其副作用往往是道德约束的流失。美国在道德抉择方面让学生自由取舍,越来越成为教育的盲点。1983年美国教育部报告《一个陷在危机中的国家》一出,震惊朝野。这篇教育评估报告内提到:“我们社会的整个教育基础,已被侵蚀到足以危害国家及人民的地步……”有超过50%的中小学生,其语文、科学、历史、地理及数学成绩不及格。学校由培育英才、敦品励学的学府,变成了“令人失望的工厂甚至战场”。缺乏纪律性、学生打架、帮派介入、吸毒等使学校行政焦头烂额。据儿童法律诉讼基金之统计,全国每8秒钟就有一位学生辍学,而每67秒钟就有一位未婚少女学生怀孕(见1997年7月7日《号角报》美国中小学教育专题)。尽管克林顿总统宣布教育改革将不遗余力,在1997年2月4日的国情咨文中明确表示,要使美国人拥有世界上最佳的教育,并提出十大行动纲领(一、订下严格的全国教育标准,其中包括全国性的四年级阅读测验及八年级数学测验,以确保学童有熟练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二、使每一间教室内均有肯奉献且有才能胜任的教师。三、每位学生在读完三年级时有良好的自行阅读能力。四、扩充“提前入学计划”,并促请父母及早为孩童的学习投入心力。五、扩充“自由选校”及提高公校的效能。六、确保学校安全,有纪律,无毒品,并能灌输美国良好的价值观。七、协助支持学校的兴建和现代化。八、为勤学绩优的学生打开大学校门,使十三年级和十四年级教育似高中教育一样普遍。九、整顿联邦职训,使其成为单纯的技能奖励,增进成人的教育机会和素质。十、在2000年前,使教室和图书馆能连接国际网络,并协助学生具有科技常识,不至于成为科技文盲)。
但明摆着的是,除了第一条和第六条有针对性外,其余八条都患有同样的毛病:不能对症下药。美国教育界的红灯一直闪亮,原因不在教育经费不足和教育工作者不足,也不在学校不够和不够高科技,关键是美国式的自由带来的顽疾无法医治。即使是有针对性的第一条和第六条,“要有严格的全国教育标准”和“有纪律、无毒品”等能够实行,也恐怕是治标不治本。因为教育与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取向有密切的关系。社会若没有正确的道德标准,教育就立不起根基。比如所谓性教育,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讲授生理和生物学。虽然各个学校性教育的课程不尽相同,但主流方向是强调和推动性自由。这从“性知识及教育理事会”(SIECUS)的立场可见一斑。SIECUS于1993年出版的《幼儿园至十二年级全面性教育指示》中清楚指出:人从婴孩即开始有肉体上的性需要,所以儿童有绝对权利去知道性知识及享受性行为。所有的生殖权利,包括堕胎权,皆是基本的人权。所以不论任何年龄,或怀孕到哪一个阶段,都应拥有绝对的自由选择堕胎权,而无须他人的同意。同性恋行为无所谓对或错,乃是正常和健康的另一类性生活方式。由此可见,性教育的主流是鼓励青少年安心地去享受性行为,只要做足预防功夫便可(防怀孕、艾滋病和性病等)。就笔者在美国一年(
1997年8月—1998年8月)所见,克林顿的教育改革基本未见成效。美国森林公园和社区游乐场常有让正统的中国人不敢正视的风景。前些年美国的母亲们在女儿14岁的时候就得教会她们怎样使用安全套,现在的“进步”是更多的美国少女在12岁就懂得这些知识了。1997年7月7日《号角报》载:“最近发生的高中女生在毕业舞会中自行生产后把婴儿丢弃,再回到舞会中继续欢乐跳舞的个案,人们对此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这件事不是首次发生,数月前就有两位青少年将他们初生的婴儿杀死,并弃置于垃圾堆中。”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远不是问题本身,它对美国的教育方针是最大的挑战。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情人——白宫的大学实习生莱温斯基小姐在她与总统的事情败露后,很快就出了自传。有人骂她几乎毁了一届政府,可悲的是她还自命是挫败天下第一男人的女人。更可怕的是以美国青少年的价值观评判,恐怕更多的人对莱温斯基小姐是仰视而不是俯视。事实证明,如果一个民族缺乏良好的道德典范和标准,是难以承载其所取得的成就的。与之相反,高科技常常给犯罪带来更大的方便。在笔者旅美的一年中,就曾听说过三例青少年暴力犯罪事件,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招致枪弹扫射,酿成流血案件。一例是克林顿出山的阿肯色州某小学校的三年级学生,因为感觉班内女生不爱理他,心内怀恨,就约了他表弟伺机报复。他的表弟常跟其爷爷打猎,练得一手绝好的枪法。这天,他让表弟带了冲锋枪埋伏于树丛中,自己则拉响了学校警铃。教室里老师同学正在上课,听到警铃大作,以为有了险情,纷纷跑了出来。藏在树丛中的小神枪手立即扣动了扳机,当场有一位老师、四名同学饮弹而亡。结果是两个杀人元凶还不到受审年龄,只得关在监狱里丰衣足食养着,根据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法规,还得为他们请教师上课。当记者采访他们时,一个说:“监狱也没什么特别,只是鸡腿不如比萨饼好吃。”另一个说:“我想见妈妈。”可见他们根本不知道事态的严重,不懂得自己这是干了什么。另一例暴力事件发生在美国罗得岛一家华人海鲜餐馆,是一起亚裔青少年斗殴枪击事件。发生冲突的是两伙到餐馆就餐的青少年,一伙人围着餐厅后门靠窗的大圆桌,另一伙人坐在餐厅靠洗手间的贵宾室。两伙人无怨无仇,当大圆桌的这伙人上洗手间经过贵宾室时,发现贵宾室的青少年以“不友善的目光”看着他们。于是,也以怒目相视。目光的交恶渐渐引起争执,在双方互不示弱、互不相让的情况下,由舌战变成了大打出手。最后其中一伙青少年跑到停车场取上手枪(美国法律规定枪械必须放在小车后箱内),向另一伙射击,五名青少年中弹倒地,酿成严重刑事罪案。第三例暴力事件发生在尤金的一个小镇,也是因小事导致枪杀,这里不一一尽述。值得一提的是华裔青少年在北美向来有温良恭让的乖好形象,近几年因暴力事件不断增加,已使其在主流社会的印象大大改变。可见暴力事件的发生并不取决于哪一类人的本质因素,而是这块土壤上必然滋长的产物。为了不受其影响,我认识的几家美籍华裔家庭干脆不让孩子们上学,在家里学习,由妈妈来担任小学、初中教师,孩子们定期参加社区考试。她们认为:在未上高中的前青春期为可塑期,孩子养成勤学习爱思考的习惯,在考试成绩上找到自我肯定和满足,进入勤奋向上的角色,就不容易沾染其他诱惑了。但是,孩子们没有同学间的交往、没有集体活动中的配合,对其社交能力的培养又是局限。总之,美国自由引发的顽症正困扰着重视教育的家长,美国当局正绞尽脑汁寻求良方。
第四卷教育学博士提出“德商”的概念
我们在重视“智商”、“情商”的培育和提高的同时,还应该把视角深入到道德的领域。事实上孩子们最后的较量是品格的较量。品格决定一生的命运。
在我们中国家长刚刚推崇把孩子智商的检测转向“情商”的培育和提高之际,一位在教育一线从事多年教育工作并因成绩卓著被授予“全美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章”,现为国际知名咨询专家和教育家的教育学博士米歇尔·博芭女士,第一次提出了“德商”的概念。她认为,对一个人一生的品行和前途影响最大的正是这个“商”。
何为德商?简言之,德商就是正确行事的七大人类美德。一有同情心,二具良心,三能自控,四懂尊重,五为善良,六要宽容,七求公正。
在《如何培养孩子的德商》一书的引言中,米歇尔·博芭博士较详细地介绍了构成德商的七大基本美德。她认为:同情是道德情感的核心。这种美德能帮助孩子对别人的需要和感情更加敏感,更有可能帮助那些受到伤害和遇到困难的人们,更能热情友好地对待别人。良心则是一种内在的强烈声音。它能帮助孩子分辨是非,不偏离道德的轨道,一旦偏离就会感到内疚。这种美德能增强孩子抵御与善行背道而驰的力量,使得他即使面对诱惑也能正确行事。这是培育诚实、责任心和正直等重要美德的基石(而非“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自控是安装在孩子身上的制动闸。它能帮助孩子约束冲动,三思而行。有了自控系统的把关,孩子因匆忙做出选择而导致危险后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而非“该出手时就出手”)。尊重能鼓励孩子看重别人的权利,使他们懂得:用需要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如果他能关注别人的权利、别人的感情,这就奠定了避免暴力、不公正和仇恨的基础。尊重别人,自己也将获得尊重(而非“维人千条路,惹人一堵墙”)。善良这种美德,能使孩子体恤他人、舍己为人。关注他人的痛苦和受到的伤害,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们(而非“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宽容能帮助孩子意识到别人不同的特点,对新的观点和信念采取开放的态度,尊重别人,并不在乎种族、性别、外貌、文化、信念、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而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公正在法制社会是相当重要的。它能让孩子光明正大、不偏不倚地对待别人。具备了这种美德,就可能按规则游戏,依法办事,公平竞争,在做出判断之前倾听各方面的意见。这种美德能增强孩子的道德敏感性,他将有勇气替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伸张正义,谋求人人平等(而非“逢人只说三句话,未可轻抛一片心”)。
在这部书中,博芭博士还详尽地讲了如何评估孩子身上已有的美德,以及培养七种美德的种种方法。据说,米歇尔·博芭关于教育孩子的书行市十分看好,她的《孩子的差异来源于父母》一书被美国《孩子》杂志评为“年度最杰出的父母图书”。她的教育观念正被教育实践者和理论家广泛引用。她所举办的教育讲座吸引了数百万美国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因为她切中了令人头疼的高度物质文明与良好道德流失互相呼应——这一时代通病的脉搏。首先,在美国,许多重要的培养道德品格的社会渠道正在土崩瓦解,孩子们缺乏道德上的监控:
1. 几代同堂的家庭越来越稀少。离婚涉及半数的美国家庭。谁来充当孩子道德选择的监护人呢?
2. 夫妻双双上班的工薪阶层,疲于奔命的工作、生活节奏,使得好多父母把孩子托给保姆完事,自己没有精力和时间与孩子作情感的沟通和道德方面的探讨。
3. 社区支持系统瘫痪,使得大量青少年丧失了有意义的与别人交谊联系的来源。美国是世界上人口流动性最大的国家。这就意味着许多孩子不知道隔壁邻居是谁,也就谈不上发展社区联系,从中获得道德支持了。
4. 缺乏道德行为的榜样。美国人信仰自由,各人推崇各人的,很难由政府推举一个像雷锋一样的榜样。
其次,太多的不健康信息没有经过成年看护人的过滤就直接来到孩子们面前:
1. 在美国,1400万十几岁的孩子有40%在上互联网。洛杉矶市西蒙·威森塞尔中心的研究人员定期在网上搜寻含有仇恨内容的东西,目前至少有1400多个种族主义的、白人至上主义的、反犹太人的网站,其中包括新纳粹分子和三K党的组织。对尚未养成扎实道德价值观的孩子来说,这些网站提供的内容是具有很强诱惑力和渗透性的。
2. 有害影响在美国的文化中铺天盖地,电视、电影、电子游戏、流行音乐,还有各种广告……孩子们要从这些信息中获得玩世不恭、犯上不敬、物质至上、放荡纵乐、粗俗下流以及崇尚暴力的不健康内容,不费吹灰之力。
正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在这种为未来担忧的忧患意识下,米歇尔·博芭提出了拯救孩子道德生命的希望——重视对德商的提高和培养。这无疑是救世箴言。
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就孩子们的道德监控系统来讲,中国的优势是不待细言的。我们有四世同堂的传统家庭,讲究妻贤子孝;我们的离婚率也远不及他们高,而且绝大多数父母是非常尽职的;我们有左邻右舍的大爷大娘叔叔阿姨的影响和关照,有助人为乐的雷锋式的正面榜样等等。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谈谈美国专家提出的德商概念、谈谈这七大行事美德的具体内容,对中国家长还是大有裨益的。首先提醒家长们注意,我们在重视“智商”、“情商”的培育和提高的同时,还应该把视角深入到道德的领域。事实上孩子们最后的较量是品格的较量,品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其次,米歇尔·博芭提倡的七大行事美德与中国传统美德,似乎有细微的区别。比如他们的“同情”中的体察别人的感觉、“宽容”中的包容各种差别、“公正”中的遵从游戏规则等等,似乎更具有开放性。如果细心的家长能从差异中找到其精华,拿来为我所用,或许会点石成金,使我们的子女更具有适应性和亲和力。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要在道德文化的发展和重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从家庭做起。因为德商的提高必须靠有意识的仿效和精心培育。做孩子的道德教师,没有任何人比孩子的父母更合适、更称职。
第四卷把宽容作为培养德商的重要内容
宽容是人类的美德。教孩子正确行事的宽容教育应该是不分国界的。对个别爱显摆自己优越性的家长来说,首先应该接受宽容的教育。
到美国去探亲,看到中国人就特别亲切,总觉得我们是来自黄土地上的同胞兄弟姐妹。但因为方言的差异、地域的差别,也常常感觉出种种难堪来。比如来自某大城市的一位大姐,一开口就说:“噢,你们那地方可不怎么样,不是刚刚出过假酒案么?对,黑煤倒是挺多……”弄得人不知怎样应对她才好。仔细琢磨,不少同胞都有这种习气。大城市的看不起小城市的,城里人小看乡村的。在我读中学时,不是也奚落过山里娃没见过火车,以为火车轮子是橡胶的么?相反,和我们头发、肤色相异的美国人知道我们来自中国大陆时,倒常常表现出赞许与尊重来,他们总是说:“中国是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我们很向往那个美丽的地方。”后来才发现,在美国家庭中把消除偏执和歧视,倡导宽容、尊重和理解当成一项强大的道德力量来感染孩子、教育孩子。能否做到宽容和克制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养育好孩子》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利考纳解释说,作为道德美德的宽容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尊重:尊重所有人基本的人类尊严和不可剥夺的人类权利,包括他们做出道德选择的良心自由,只要他们不侵犯其他人的权利,尽管我们不认同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的习俗或信仰,但宽容这种美德让我们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或不公正地限制他人的自由。宽容的第二个方面是欣赏人类丰富的差异,欣赏来自于各种背景、人种、宗教、国家和文化的人们的许多正面品质和贡献。我们想要让孩子们在家庭里、学校或社会上能理解各种有趣的、有用的和有益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并且从中得到教益,最起码就要孩子承认差异、接受差异,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意义上,宽容就是要在所有的人身上找到美好的东西。
在美国家庭的具体操作上,一般是遵循这样六种做法:
第一、树立宽容的榜样,消除自己的偏见。有一位家长这样说:要帮助孩子变得宽容大度,第一步是检查自己,照镜子消除自己的偏见。他认为有些偏见与陈规根深蒂固,我们会在无意识中就传达给孩子。他列举了自己意识里来自一位亲戚的偏见,认为无家可归的人全是懒鬼,把纳税人捐助他们的钱全买酒喝了。因为这位亲戚反复这样说,这种偏见就在他脑海里扎下了根。当他做了父亲后,在无意识中就把这种观念传给了孩子们。当他与孩子们路遇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时,他情不自禁就对孩子们说:“别给他钱,因为这些钱决不会被他正当花掉!”结果是他的儿子们教育了他。当儿子们长到十几岁时,结交了一位每个星期六站在教堂外乞讨的无家可归者。他发现孩子们在每个星期日进教堂前,都给那人点零钱。冬天,他们还带多余的毯子和旧衣服给他御寒。后来,他发现那人与他的孩子们一起走进了教堂,当为穷人募捐的篮子传到他面前时,那位乞讨者把孩子们给的零钱都投到了篮子里。这位家长以此为借鉴,认真思考:自己的长辈究竟传给自己什么偏见?哪些偏见至今还残存在自己脑海里?并且把自己的反思告诉给孩子们,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力求用宽和容众的观点来感染孩子,教育孩子。
第二、父母要承担养育有宽容心的孩子的责任。要防止孩子接触互联网上煽动仇恨的网站,防止他们听充满种族歧视内容的音乐,引导他们拒绝看有种族歧视的电视。要明白告诉孩子自己希望他们理解和尊重差异,并决心培养他们的宽容心。孩子一旦明白了父母的期望,就有可能接纳父母的原则。
第三、在家庭里,不允许有歧视性的评论。比如:孩子们回了家后会信口这样说:“中国的孩子是绝顶聪明的怪物、学习机器。”“他当然会加入篮球队,黑人就有那优势,真不公平!”合格的父母们听到这种评论时,会直截了当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种带有偏见性的评论,我们不爱听!”
第四、提供各种正面形象。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为他们提供有各种差异的正面形象——包括玩具、音乐、文学、电子产品和公众人物的榜样。孩子所接纳的各种各样的差异榜样越多,视野越宽,宽容度也就越大。
第五、鼓励参与多元化的活动。无论孩子年纪多么小,都鼓励他接触不同种族、宗教、文化、性别、能力和信仰的人。在幼儿园、学校、社区或夏令营里,鼓励孩子与不同的人坦诚相待,遵从规则,平等竞争。
第六、将家长的生活作为宽容的榜样。美国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你的行动非常雄辩,所以我听不见你说的话了。”意思即道德行为既是言语教会的,也是(大人的行动)让孩子看会的。所以向孩子们传达“宽容”这一强烈信念时,家长们必须身体力行。
美国人为什么这样重视“宽容”美德的倡导呢?
我想这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分不开。在美国的社区游乐场所,经常听到法语、俄语、日语、汉语、越南语、西班牙语等世界各地的语言。据1998年统计,在美国2亿7千万人口中,白人占83.4%,黑人占12.4%,亚裔人占3.3%。信奉基督教新教的占57%,信奉天主教的占28%,信奉犹太教的占2%,其他教占4%,不属于任何教派的占9%。美国已经变成一个文化上相当多元的国家。如果不提倡宽容,很难设想会有如今相对安定的局面。要让孩子们和谐地生活在这样的多种族的国度里,他们就必须学会接受相互间的差异,从小接受良好的宽容教育。尽管如此,美国校园的枪杀案还是时有发生。1999年科罗拉多州哥伦拜因中学发生一起大屠杀案,致使1名教师、12名学生丧命,23名学生受伤,然后两个凶犯自杀身亡。2000年3月4日,警方又搜到一名学生的仇恨日记。该生是皇家棕榈海滩中学的初中生,名叫德里克·莱曼。在日记里,他声称要千方百计招募同伙帮助他杀死那些曾嘲笑过他的同学。他在一本作文练习簿里画满了德国纳粹党的党徽,还有一张学校地图,上面标明执行死刑的地点。莱曼写道:“我的仇恨是无条件的。我敬仰像希特勒这样的人,看着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泊尔德的谋杀和自杀,我发出狞笑。”这个初中生所提到的后面两个人,正是发生在上述大屠杀案中的两名凶犯。他竟然视他们为英雄和榜样——
所以,美国重视宽容教育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当务之急。
从主流社会来讲,这种教育的成果还是显著的。美国人一般是兼容性很强。在公众场合,他们不会因为某人的种族、身材、残疾或奇装异服而注目或窃窃私议。与人谈话时,他们往往注意的是别人正面的特点,而不是他们的差异。这种宽和容众的做派,体现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在日本的饭店还是在韩国的烧烤店或是中国餐馆,都可以看到大量美国人,他们的饮食习惯也是兼收并蓄的。在公园里,还可以看到美国人学习中国太极拳和武术,还有热中于中国京剧的。他们仿佛对各个民族优秀的东西都有好奇心,并充满兴趣。综上所述,讲了半天美国人的宽容教育,是不是与中国的国情大相径庭,没什么现实意义呢?笔者认为不仅是有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我们的文化祖师爷就教给我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等级森严的尊卑观,而且明确指出“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种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发展到“文化大革命”中又变成了以家庭出身论尊卑,在商品社会的今天,则又以权力大小、挣钱多少,呈现差异……
我们常常在电影院里、公共汽车上看到这样的争执:甲说:“眼睛长到后脑勺上了,不看路光踩人?”  乙说:“哟,嫌挤包场子去(坐小车去)!”  
甲不宽容,乙更尖刻。言外之意是你我同属一个等级,没资格嚷嚷。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时,学生宿舍中常见抢占好铺位的纠纷。为了避免争执,老师们事先就在床位上编了号,名字与号一一对应。但就有那个别家长会揭了号调换位置。在他们的意识里,孩子四年能睡个好位子,心里就舒坦,也体现了优越感。殊不知他们在孩子同学眼中呈现的是特殊、是差异。而一旦自己的孩子失掉宽容心,他便会自寻烦恼。宽容是人类的美德。教孩子正确行事的宽容教育应该是不分国界的。对个别爱显摆自己优越性的家长来说,首先应该来接受宽容的教育。
第四卷美国家庭的多元化
美国人不讲计划生育,一般是信教的人子女较多。因为他们认为子女是上帝赐予的,不可以拒绝。美国人中“三代同堂”的家庭少而又少,不是“无老”,便是“无孩”。另外,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使单亲家庭数量直线上升。
从根本上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度,移民控制着主流社会,而土著的印第安人早已变成受保护的少数民族。直到现在,每年还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从亚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拥入美国。因此,作为社会细胞的美国家庭,必然呈现出移民社会的多元化。就我们比较熟悉的华人来说,其家庭结构的紧密程度、家庭成员间的互相依存情形也有不同。
我和先生曾被女儿的朋友们誉为最佳父母:
第一、年轻健康(相对而言)。
第二、做饭看孩子打扫家任劳任怨。
第三、尊重年轻人的爱好志趣,彼此能沟通。事实上,我们能做到的,中国去的父母都能做到。一踏上那片陌生的国土,就要以孩子们的需要为中心。在我们的观念里,子女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为了他们的前程,我们可以舍弃一切。然而,像我们一样年轻的香港、台湾、新加坡的父母就不同,他们去美国的目的就是旅游观光,有的则是去上语言学校,在良好的语言环境里学习外语。如果把他们束缚在子女的需要里,就觉得降低自身生存质量,心理上难以承受。所以,看孩子搞家务,港台新加坡青年都是自己干,本来就不对父母抱多大希望。当然,亚裔华人中也不乏老式家庭,仍然保持着“四世同堂”、父慈子孝的传统。这种家庭的成员一般都笃信基督,大人孩子以宽容忍让为美德。近年来时兴域外婚姻,异域风俗习惯的不同给这种远缘的结合带来了诸多矛盾。一位留美老乡娶了位美国姑娘,把他妈妈接去料理家务。中国婆婆与美国媳妇的冲突就难以避免。媳妇一进家就脱鞋脱袜,而且随心所欲,随地乱扔,把本来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家居环境弄得乱七八糟。婆婆不言声儿替她收拾,以此作为示范,媳妇却毫不理会。肚子饿了,打开冰箱,拿出一堆东西就吃,吃罢,将奶油面包渣抹了一身。婆婆实在看不下去,就耐心教她家居生活的规矩。美国媳妇叽里咕噜一番就给自己的妈妈打电话,说她受不了这约束,婆婆在干涉她的自由。儿子怪母亲多管闲事,母亲嫌儿子纵容媳妇,一家人纷争四起。被美国自由同化了的移民,子女们一到成年恨不得冲出家庭的牢笼。因为美国人追求自我感觉、追求个性的张扬和发挥,所以父母的经验之谈和忠告常被视做精神枷锁。两代人的矛盾冲突促使家庭发生裂变。1999年3月31日《山西日报》“朝夕新闻”中介绍的美国家庭的“四无”趋向,确是实情。美国人中“三代同堂”的家庭少而又少,不是“无老”便是“无孩”。
美国的老人即使有子女也多是独守门户。这种情形似乎不能用“美国人亲情淡薄”一句话来概括。形成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目标就是拼命挣钱,挣了钱就享受。吃喝玩乐、自由快活就是他们的追求。老年人腿脚不灵、少牙没齿,吃东西爱稀软的,娱乐活动爱悠闲的(比如散散步、钓钓鱼);年轻人则喜欢激烈的,比如山坳练枪、平湖飞舟、赌赛马、开赛车,越轰轰烈烈越过瘾。与其在一起格格不入,不如分开自由(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迁就”这词儿)。二是美国老人老有所养。美国税多,在许多州即使买一双袜子、一节电池都打税。个人收入所得税占工资的三分之一(美国人常说“五一”节之前是为政府工作,“五一”节以后的工资才属于自己),而且很难偷漏税。这样,政府有了钱,社会福利就成了老年人的铁饭碗。所以,即使没有退休金的孤寡老人,也会依靠社会救济安度晚年,用不着子女管。当然,这是指本人不酗酒不吸毒不嫖妓的老人。如果有特殊嗜好,那就另当别论了。比如一位叫理查德的老人被老板解雇失了业,靠吃救济过日子。他的儿子小理查德把他接去一块儿住。小理查德勤勤恳恳,送报纸洗地毯一天干着好几份工作,他的愿望是攒一笔钱后娶一位勤快的妻子。不料,他发现父亲常背着他带回不三不四的女人,一块儿酗酒鬼混。儿子向父亲发出严重警告后,父亲仍不改悔,儿子就把父亲撵了出去。众所周知,有“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的战场、老年人的地狱”的说法。不能像年轻时代那样随心所欲,这对年老心不老的美国人来说可不是进了地狱?看了上文,美国家庭的“无孩”现象就不难理解了。既然以及时行乐作为生活目标,又没有“养儿防老”的后顾之忧,何必受那十月怀胎之苦、鼻涕屎尿的拖累呢?据调查,35岁以下的年轻夫妇中,选择不生孩子者占25%,比十年前高出10个百分点还多。另外,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使单亲家庭数量直线上升,尤其是“无父之家”与年俱增。据统计,20世纪末美国24%的未成年人生活在“无父之家”里。这个比例是60年代的三倍,40年代的四倍。有人预计,“无父之家”在新世纪初叶将成为美国家庭的“典型模式”之一。导致家庭没有父亲的原因除了离婚之后孩子由母亲抚养外,另外还有诸多因素:①性自由导致少女未婚生下孩子,未婚的少男承担不了父亲的责任。②数以十万计的缺乏责任感的已婚男子(包括未婚的)由于种种原因不辞而别,悄然失踪。③迄今为止,至少有十万余美国妇女热中于“无性生育”。即在没有结婚,也不和任何异性发生性行为的情况下,依靠精子库的保质精子和人工授精技术生下自己的宝宝。④近年来,美国妇女还风行从国外领养异族小孩。美国跨国领养政策越来越完善,被领养者的合法权益从他入境之日起就受到维护。美国不讲计划生育,一般是信教的人子女较多,因为他们认为子女是上帝赐予的,不可以随意拒绝,我们认识的一位鲍牧师,有三女二男后妻子又怀了孕,他们满心希望再生一个男孩,三女三男扯平(事先不做B超,因为这样才符合上帝意旨),不料上帝又送他家一个女孩。据说还要生,他和妻子相信,上帝会满足他们的心愿。那么再生两个男孩男女才均衡。因为牧师的收入有限,他家雇不起保姆,牧师的太太干脆不上班,在家里身兼妈妈、保姆、幼儿教师、小学教师数职。
另一类家庭比较特殊。正如我们家乡俗话所说:石头瓦块砌成个人家。比如与我儿子在洛杉矶同住一栋房屋(共用厨房与客厅)的室友瑞克和男孩劳伦斯。起初,我儿子还以为瑞克和劳伦斯是父子。因为他们在一起生活,饮食起居形同家人。劳伦斯的学习成绩从不及格升到B和A,瑞克比劳伦斯都高兴。而且,劳伦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身高有一米八左右,体重三百磅,也足见瑞克照顾周到。不料,不久以后这个两人之家就解体了。劳伦斯被送到圣地亚哥的一所寄宿学校,瑞克也失去了在这儿居住的权利。原来瑞克是被丈母娘聘用来照顾劳伦斯的。劳伦斯是他丈母娘的亲外孙,劳伦斯的妈妈也确实是瑞克的妻子,然而劳伦斯和瑞克却无血缘关系。这都是美国的婚姻结构松散所致。瑞克与劳伦斯的妈妈也是几度分合。所以妻子的孩子不属于丈夫也就不奇怪了。劳伦斯的姥姥为什么要聘用瑞克来照看劳伦斯呢?因为劳伦斯的妈妈死了,劳伦斯的生身父亲又不愿意接纳他。恰巧瑞克失了业,表示他能带好劳伦斯。据说这次的“解体”恰恰是因为劳伦斯在姥姥面前告了状,说瑞克酗酒还吸毒,因此那姥姥一生气就炒了瑞克的鱿鱼。而据瑞克解释说他很冤枉,他吃了些戒酒药,被孩子搞错了。
不过,美国人挺绅士,瑞克似乎也不怎么恨劳伦斯和丈母娘。还很崇拜很景仰地说他丈母娘曾是特殊儿童学校的教师,很有钱,有四处房产等等。那丈母娘办事也颇有分寸,事先给瑞克在别的公寓租到单身宿舍,预付了一个月的房租。有趣的是瑞克谢绝了丈母娘的“好意”。他送劳伦斯去圣地亚哥,返回的途中又结识了一位单身女士,两人竟相见恨晚,随之又出现了一个临时组建的“家庭”。在美国,这种奇奇怪怪的家庭实在难以计数。还有的家庭是不要子女而养宠物,以猫狗代替宝宝。我们的女婿原先所在的电脑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是位早期移民美国的犹太人,对中国人有好感,请我们去他家吃饭。他事先在电话里约定,说“阿列克塞”是他家庭的一员,他们一向很宠爱它,如果在吃饭时把它关起来,它会因不习惯而叫闹,希望远方来的贵客能理解。当我和先生得知“阿列克塞”是他家的狗时,赴宴的热情大减,觉得这家主人这样待我们不合礼貌。女婿就解释说这也是东西方人的文化差异,比如我们认为“帝国主义走狗”、“狗娘养的”是骂人,他们很觉诧异。他们认为狗是人类的好朋友,“走狗”照字面译成外文为“跑着的狗”,“跑着的狗”不是挺可爱么?“狗娘养的”当然是狗宝宝了,有什么不好?你必须费好多口舌才能解释清楚这些词儿的贬义。及至我们去了他家,方知他们真把狗当成家庭的一员。这犹太老板待人很热情,楼上楼下领我们参观。但二楼有一间房却是房门紧闭,游人止步。后来才知道八年前他的一只爱犬得急症暴死其中,因此主人伤心至极,再不忍心开那房门。可见他们对狗的感情与对爱子爱女的感情不相上下。
在美国,清晨出去散步,每天都会看到牵着狗出去的主人;假日出门购物,每次都会遇上乘着小汽车的狗。总而言之,美国的家庭模式形形色色,不拘一格。所谓“协议家庭”、“重量级家庭”也有耳闻,这里不一一尽述。
有人说美国人亲情淡薄,当烈火熊熊时,中国人先救父母,美国人先救妻子,阿拉伯人先抢钱袋,这种说法或许不无道理。美国社会竞争激烈,美国人工作、生活节奏紧张,一到上班时,大多数人要开车一小时左右才能到岗位。一进车间或办公室,人就成了机器。下班后汽车进入高速公路,车流如龙,神经照例绷得很紧(正是年轻人的战场)。因此,只有在节假日才能松弛松弛。周末,还有家里的活儿,不是在家里打扫卫生、修剪草坪、整理花园、清洗泳池,就是去教堂聚会、到商场购物。当然,去郊外、海滩、森林公园,走进大自然是他们的最高享受,因为返璞归真才是彻底的放松。这样,亲戚间的交往所占的时间就少得多。常言道“亲戚间是越走越亲”,走动少当然就疏远了。一旦有意外,当然是先救身边的人。不过,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时,他们倒很重视寄送礼品或电话问候父母亲。事实上,到底哪一国人更爱父母,哪一国人更爱妻子(或者金钱),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在游乐场所常常看到儿子推着轮椅,父亲(或母亲)安坐其上的情形。尤其是美国父母领着残疾儿去荡秋千、坐滑梯的那一种关爱和耐心,使人感动。“孝顺”或“忤逆”因人而异,也因具体家境而异,哪里都有特例。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