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孩子不是天才

高云香 (现代)
第一卷明明白白做爹娘(自序)
教育子女中所犯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原谅。这和用药配错了剂量一样,第一次弄错后,消除其副作用须付出百倍的艰辛。难就难在适度。
1995年,当我最小的孩子考上大学时,就有知情的好友劝我写一本“怎样培养孩子”的书。因为他们不仅为我家三个孩子都顺利考入大学自豪,而且为我家老小曾以351分的低分被照顾进高中,三年后又以531分考取吉林大学物理系而吃惊。确实,那一年我儿子的两个考分曾被写进我市范亭中学校门前的招生广告中,用以吸引新生。
可是,我一直没有动笔的欲望。说实话,我和我先生对子女期望很高。我们曾希望他们进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希望他们考北大、清华。然而,我们的希望一个个相继落空。在孩子们时高时低的考试成绩面前,我们亦喜亦忧、患得患失,有时对他们过分严格,有时又难免放任。我想:写教育经验实在轮不到我。
像许多没有经验的年轻父母一样,我们为孩子做过腾云驾雾的天才梦,可事实无情地证明:我们的孩子仅仅是不算糊涂的中才。但是,又是哪股力量推动了我写这本书的热情呢?首先还是我家的三个孩子。他们几乎都是以刚过本校录取分数线的“擦边球”方式滚进高校门槛,而又以较高的成绩考取研究生的(我的大女儿在厦门大学会计学系学习四年后被保送入厦大研究生院,主修国际会计。一年后赴美留学,取得工商管理、会计学两个硕士学位,后又取得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会计学博士学位,现在洛杉矶加州大学任教。二女儿在暨南大学取得影像医学硕士后,赴英深造。儿子从吉林大学毕业后,取得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攻读核物理博士)。我的孩子们告诉我一个“中才”所能达到的高度。我要告诉大家的正是这样的事实:凝聚产生力量;一个人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天资,除了智力因素外,其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气质、意志等)是何等重要。如果没有我先生和我营造的团结奋进的家庭氛围,那擦边球的幸运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临我家。另外,我写此书的另一个动因,是想答复亲朋故旧的抱怨,他们总是说:“我们家的孩子根本听不进话去。”我希望他们能以此书为镜观照自己。就我所知,每逢夏季来临,全国数以百万计的中学生就开始经历不眠之夜和提心吊胆的日子,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那决定命运的三天打拼;而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亦跟着焦躁不安。这时的寺庙里也会较多地出现学生家长的身影,有的打卦占卜,有的烧香拜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神灵往往保佑的是不依赖帮助的人。我们的道路只有一条:自救。当然,中才远不及天才适应性强,做中才的父母远比做天才的父母要吃力得多。可是,世界上哪儿有那么多天才呢?父母就很平凡,何来天才基因?  在美国生活过两年,与美国家长比照之后,更不容我们盲目乐观。在他们的参照系下,我发觉我和先生同样是稀里糊涂的爹娘。冷静思量:教训多多,遗憾多多。过分的严格和过分的放任,常常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境和虚荣,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而过分注重孩子的冷暖温饱,忽视其心理的伤风感冒又是中国家长的通病……教育子女中所犯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原谅。这和用药配错了剂量一样,第一次弄错后,消除其副作用须付出百倍的艰辛。难就难在适度。如果能重新来一回,也许会明白些。可惜,教训对我们来说只能成为遥远的追忆了。万一此书中的某篇对年轻的父母们有所启示,我将不胜荣幸。这正是我写它的目的。
第一卷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序二)
我们做家长的往往因袭了这样的思维定势:首先考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乖孩子、进取心强的孩子、体魄健壮的孩子等等),而忽略了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
1997年8月至1998年8月,我和先生在美国匹兹堡生活了一年,这一年中有9个月是带孩子。活了半辈子,初见隔代人,感觉特别亲。带大外孙时我们格外小心,我曾为大外孙的成长作过详细记录。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我和先生又在美国的洛杉矶生活了一年。依然是带孩子,工作量却增加了一倍还多。因为大外孙刚学会缠人,比他小两岁的弟弟又出生了。为了适应两个外孙过剩的精力,我常常向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家属院的家长们讨教。久而久之,美国家长的管理方式、教育理念深深地震撼着我固有的亲子观念。
比如:同样是珍惜生命,珍惜的视角和方法却大不相同。中国的家长是小心谨慎:风来了,赶紧捂起来;天冷了,赶紧加衣服。着眼点在保养、呵护,惟恐孩子冻着饿着,想着法儿给孩子创造舒适的环境。美国的家长则不同,抱小孩像拎着个背包一样。三、五个月的孩子就浸泡在凉凉的泳池里,让孩子戏水。他们纵容蹒跚学步的小孩光着脚在冰冷的海滩上拾贝壳,鼓励孩子一只脚踏着滑板车疯跑,想着法儿让孩子适应周围的环境。他们的着眼点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生命的承受力,张扬生命的活力。其结果到孩子两三岁时就见了分晓。美国的孩子总体体格健壮,活泼开朗,耐磕耐碰,独立性强,主动性强;中国的孩子相对体格文弱,腼腆乖巧,自我保护意识强,对父母的依赖性强。
再比如:发现孩子撕了刚给他买的新书时,中国家长的反应一般是首先批评他的行为本身,然后再强调书的价值:“新新的书你就撕破了!怎么不当心呢?”“你以为那是白来的?十来块钱呢!”
家长首先激起了孩子的愧疚情绪,然后再讲大道理,说明要爱惜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来之不易啦等等,而不顾忌孩子的抵触情绪,强迫孩子说“我错了,今后改正”。
还有一种谴责方法,更像审问罪犯:“这书是谁扯了?是你么?”“对书有仇么?为什么刚买了就撕了?”家长的意图是希望孩子诚实,坦言撕书的原因,结果却是把孩子推向对立面。因为孩子们最恨明知故问的带有圈套性的问题,最讨厌大人们逼他在明显的谎言和窘迫的自白间作出选择。他们应对这种挑衅往往有自己的绝招,那就是梗了脖子死不开口。
遇到这种情况,美国的家长们会怎样处理呢?他们的注意力首先集中于孩子的情绪和感受。通常他们会这样问孩子:“我看到你撕坏了刚买的新书,你不喜欢它了么?”这时孩子也许会点点头,或者说是不当心撕坏的。“或许过几天你又会喜欢它呢,因为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妈妈还没来得及给你讲呢。来,我们把它粘起来。”孩子发现妈妈并不因为他闯的祸动怒,首先关心的是他的感受,就有可能把自己的真实情形告诉妈妈。这样,在负疚的心情下,他就有可能在以后认真保存大人送他的礼物。在国内,我常常听到家长们抱怨,说孩子们一旦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与大人离心离德,不能沟通。有时看见他闷闷不乐,追问越多,他反而躲得你越远。美国的孩子却不同:“今天我答对了问题,老师表扬了我,特开心!”“上车时,校车司机推了我一下,我真想报复他!”“玩冰球时,我们输得很惨,真泄气!”表达内心的感受是他们的日常习惯。  
以上两个例子,一个关乎健全的体格,一个关乎健全的心理(经常与大人交心,愿意谈出内心感受的孩子,一般不容易犯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的毛病)。我们做家长的往往因袭了这样的思维定势:首先考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乖孩子、进取心强的孩子、体魄健壮的孩子等等),而忽略了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在生存竞争愈演愈烈的新世纪,我们到底该怎样塑造新的一代,要为后代留下什么样的体魄和精神,做父母的该怎样充当“教练”的角色呢?以上的感触使我生发了写“美国人怎样做家长”和“由中美文化差异审视教育”的初衷。如果对读者有所启示,我将不胜荣幸。
第一卷家庭教育是滴水穿石的渗透
你虽然把马儿拉到了河边,马却没有喝水的欲望。不是马的错误,是你不识时宜。
我们常在接水檐石上发现屋檐水竟然把岩石凿下了洞。以涓涓细流之柔弱,能克岩石之坚,正是因为水借雨势,居高而下,日积月累,不放弃地渗透。
我常常听到家长们说:“我那孩子硬得像块石头,任你怎么管怎么教,人家那耳朵不办公!老师的话他还听一句半句,父母的话,耳旁风。”
请问,你是怎样管教你的孩子的呢?
如果孩子们正玩得高兴,你突然喊:“回来,到了学功课的时候了。我来教你复习几个生字!”慑于家长的权威,他也许能离开自己的玩伴,不情愿地来到你面前。但他的兴趣却很难一下收回来,他的整个身体,包括肌肉、神经和各种腺体都会进入一个消极、抗拒的状态。这时,你教他十个字,孩子在形式上也跟着你念,但事实上却没往心里去。你苦口婆心白费半天劲儿,他可能只记住两三个。这时,你千万别骂孩子笨、记忆力差,实在是因为你的方法不对头。因为你是在“灌输”,而不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你虽然把马儿拉到了河边,马却没有喝水的欲望。不是马的错误,是你不识时宜。
你为什么不像滴水穿石一样,把自己的教育渗透到生活中呢?
记得在我从教期间见过这样一位同事,她教给孩子们知识常常是不经意的。一次吃中饭时,毛手毛脚的小儿子被热饭烫了手。她一边给孩子降温、包扎,一边叫过女儿来看弟弟的伤势,告诫姐弟俩以后要当心。为了让小儿子转移注意力,忘掉疼痛,她还在女儿的左手上写下个“汤”字,右手上写下个“火”字,然后把两个字组合起来,在纸上写下个“烫”字。她告诉两个孩子,汤下加了火,温度就慢慢升高,高过体温,咱们就感觉热,高到摄氏五六十度就开始烫了,八九十度就会烧坏皮肤……看看孩子们来了兴致,她还取出温度计,把它插到热水碗里,让孩子们观察水银柱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传授给孩子们的知识,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也许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掉。
为什么会收到这种效果呢?因为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孩子的心灵是敞开的,求知欲望是强烈的,他们的态度是配合的、接纳的。这就是把家庭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奇妙作用。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就没有遇到过那种情境。不,每个家庭的生活都是多姿多彩、新鲜活泼的,它常常给你提供教育机遇,关键是你要有一副时刻准备着的头脑。否则,机会来了,你也会与之擦肩而过。
试问,在酷热的夏天,谁家没有用过折扇呢?我曾遇到一位数学老师,当他把一把漂亮的折扇交给刚会走路的儿子时,首先让孩子打开,合上;再合上,再打开,好体会那扇骨的旋转。然后他教给孩子数扇骨,一、二、三、四……看有几根。把扇子打到最大,告诉孩子〖JP2〗这是半圆,两把打到最大的扇子拼起来就是个整圆了。那么,扇钮就是圆心……这样,不经意间,这把折扇便成了这位父亲的教具,孩子的脑海里便树立了数学中圆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几何图形俯拾皆是,大衣柜、小衣柜、窗户的一块块玻璃、墨水瓶、笔筒,等等,家长如果像这位父亲这样给予孩子渗透式的教育,他的儿子将来学习几何,肯定比没有接受过渗透的孩子顺利得多。可惜,我们做父母的往往放弃了这些启蒙的机会。
我还接触过一位爱好文学创作的年轻人,我发现她看书特别快,简直是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心中好奇,便问其原因。原来是在她小时候,父亲常带她逛街,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车,父亲总要指着街边的“邮—电—局”、“儿—童—公—园”、“妇—女—儿—童—用—品—商—店”教她念。日复一日,日积月累,上学前她就认识了好多字。大人越表扬,她兴致越高。后来父亲就带她到书店看书,慢慢地她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而且,由于经济条件的局限,常常是只看不买,这样倒培养了她看书的速度。  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修养更是如此。比如你常常耳提面命,教孩子为人要宽宏大量,心态平和。他也许会点头称是,但往往是记住了皮毛,远不及生活中的具体情节使他上心。比如孩子从学校回来,向你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我的同桌从来都考不过我,嘿,这一次他的数学成绩却高出我五分!”作为家长,你是什么态度呢?“哎呀,看看你,又退步了吧!”(1)“他是不是作弊了?照抄了旁人?”(2)“噢,他很努力,你要向他祝贺。希望下次能赶上他。”(3)
第一种态度是患得患失;第二种态度是怀疑猜忌;第三种才是宽厚向上的积极态度。家长的情操、理智、修养,直接影响着孩子。在一件具体事情上,你的所言所行给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往往胜过你平日教子时的千言万语。
为什么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那一茬人,都有一种勤俭节约、奋发向上的精神呢?正是因为一件千补百衲的棉袄大人穿了小人儿穿,熬到夏天一家人没法儿换季的窘况;野菜蒲根吃得老奶奶、老爷爷出现两便不通,面目浮肿的惨状;半年不见荤腥,妈妈们从油瓶里滴一滴油后,伸了长长舌头舔舐的情景……这些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扎了根,才使他们发誓要改变这种生存状况。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家庭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课堂。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们,为什么不研究研究最朴实的教子良方,在饮食起居中,在休假娱乐中,在探亲会友中,在旅游观光中一点一滴渗透你的教育呢?
第一卷一记耳光的启示
家长们应该抓住这契机,表扬我皮实,鼓励我灵活地面对生活才对。然而当时没有人过问我愿意怎样,没有人关心我的感受。
小时候,爹被关了禁闭,娘常常带着妹妹在姥姥家住。一次,爷爷送我到姥姥家村外,目送我进入村口,就返了回去(我们那儿的村俗:公公一般是不进儿媳妇娘家村的)。
我刚刚拐进一条南北向的街巷,从一个黑漆大门里蹦出个半大小子来,挡住了去路。我往东,他张了两臂往东;我往西,他张了两臂往西。
他说:“留下买路钱!”
我吓蒙了,战惊惊地摇一摇头。
他又说:“有炒豆子吗?”
我依然摇一摇头。
他把袖口往上一捋,说:“那我就送你个‘匕斗’吧!”在我脸上脆脆地扇了个耳光。
我哭了,捂着热辣辣的腮帮子拔腿就跑,泪蛋子洒了一路。但是,兜里上下跳动的琉璃蛋儿不久就止住了我的眼泪。我想:幸亏他没有索要琉璃蛋儿,这可是爷爷给我买的心爱之物,幸亏他没有搜身……想着这许多“幸亏”,我就不再难受了。
到了姥姥家,一家人追问我眼睛红肿的原因。我不会撒谎,只好把挨耳光的实况原原本本交待出来。母亲还好,说记取这个教训,以后绕另一个村口就是了。小舅舅和姨表姐却死活不依,说匕斗是轻易挨的么?非要拖我去那黑漆大门家,让我再还那小子一个耳光不可——这比绑我上杀场还可怕呢。我当时就后悔没把那心爱的琉璃蛋儿送给那小子,换下这大人们不能忍受的匕斗。
成年之后,讲起这件事,好多人都说那耳光是我进入社会的第一张门票,因为我的社会经历和体验就从这里开始。经历就是知识。家长们应该抓住这契机,表扬我皮实,鼓励我灵活地面对生活才对。然而当时没有人过问我愿意怎样,没有人关心我的感受。
小舅舅和姨表姐叫上他们的弟兄们,如同押解犯人一般,簇拥着我到那黑漆大门口,喊出那比我高一头的小子,就教唆我上、打。他们说只要他敢还手,他们就一齐上。然而我却如同临刑似的,吓得筛糠一般哆嗦,早就软成了一团。气得小舅舅和姨表姐大失斗志,返回的路上一迭连声骂我没出息,活该受欺负。
这件事搞得我挺糊涂:遇到这类事到底是给人些物件免受皮肉之苦好,还是受点儿苦保全了心爱之物好;是讨要尊严以牙还牙大打出手好,还是息事宁人宽容忍让好。
我们的家长们往往无视孩子的心理需要,他们的虚荣和家族的体面比什么都重要。
第一卷敢向孩子承认错误
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往往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土壤。宽容产生宽容,对抗产生对抗,这就是与孩子相处的真谛。
有一年,记得是过“六一”儿童节。一早起来,二女儿和小儿子就十分兴奋。他们很快就穿好了头天晚上准备好的节日盛装,对着大镜子系好了红领巾,准备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
“节日愉快!”带着爸妈的祝福,两个孩子蹦蹦跳跳出了门。那时还不兴做统一的校服,但过孩子们自己的节日时,学校也是有统一要求的,一般是白衬衫蓝裤子,白运动鞋。女孩子如果要参加演出,就要统一的发卡、统一的头饰。我们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总是惟命是从,事先就按学校的要求把一切准备妥帖。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自尊,而且关系到班集体的面貌和孩子的责任心。集体的整齐划一构成整肃的信念,这样,服从集体的意识和纪律性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
话虽这么说,繁忙的母亲处理孩子们的事情时,往往是漫不经心,更多的态度取决于自己当时的心境。
孩子们出去一会儿,又急急忙忙返了回来。“妈妈,老师让每个人交五个酒瓶。”二女儿推开门,探进头来说,“预备好,下午带。”
“我也要!”儿子说,“要高个儿的!”
早晨的饭锅、饭碗还没洗,他们换下的衣裤、鞋袜还没来得及收拾,我正摊开教案备当日的课,听到他们的命令就烦。于是我头也没抬,说:“要酒瓶子干什么?”
“美化校园,用酒瓶子做篱笆。”两个孩子很认真地给我比画。原来是瓶口向下,倒栽起来,做花畦边儿的围栏。他们还说这叫废物利用。
“亏你们老师也想得出来。”我不知不觉就说开了风凉话,“咱家没有人喝酒,哪儿来那么多酒瓶子?”
看姐弟俩面面相觑,情绪低落,我又赶紧说:“好吧,我给你们到邻居家找找。”
原以为向邻居讨要空酒瓶子是一件难堪的事,不料在课间操时,到家属院转了一圈儿,发现我们家屋后,一位老师家的鸡窝边就堆着那么多空酒瓶子。那恰巧是一位调走的老师没来得及收拾的。看来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一桩。
仔细想想,孩子们所提的要求会有多大呢?我们的抵触情绪还是来自对他们的轻视和不尊重。
于是我有了更好的主意:中午回来,鼓励他们自己到校园里找,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中午,好一场暴雨。饭后,两个孩子出门时,都换了雨鞋。我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别弄脏了衣服。
洗涮完毕,我也悄悄跟踪出来,看他们找没找到我已发现的猎物。这一来不要紧,我被呈现在眼前的我儿子的形象惊呆了:他蹲在一个大水洼前,正和家属院的几个淘气孩子玩水。用石子打水漂的孩子把泥水溅了他一头、一身,他却浑然不觉,还用树枝推水里漂着的几只纸船。几个孩子用树枝你推过来,我划过去,早晨换的新衣服早就面目全非了。  我没好气地把他揪回家,撕扯着脱了他的衣服,劈头盖脸就打。我拿给他镜子,说:“你瞧瞧你头上的泥巴!你看看雨鞋里灌的水……你二姐呢?你出去的任务是干什么?”我逼儿子检讨自己,承认错误,儿子不仅犟犟地不肯,还高昂了头颅以示不服。这时,他二姐已满载而归,不仅捡够了自己的酒瓶子,还帮弟弟也完成了任务。
 按说,此刻我应该好好表扬老二一番,但儿子的叛逆已使我失去了理智,我强硬地把他推搡到卧室,说几时写好检查几时出来。不料,儿子进去,反而倒插了里边的门,拿放东西也故意重手重脚,以示抗议。  整整一个中午,我什么也干不成,不时抬头看看挂钟,操心孩子上学的事儿。眼看上学的时间到了,儿子却没有了动静。问他检查写好了没有,他一声不吭。
这几乎弄得我下不了台。幸亏懂事的二女儿告诉我“六一”儿童节的下午,低年级学生放假,我才放了心。  冷静下来想:儿童本来缺乏意志的恒常性,找瓶子的活动远不及玩水能激发他的兴趣,作为中学老师的母亲,我为什么违背儿童的心理特征,发那么大的火呢?
因为他违背母命,弄脏了衣服。然而儿童的天真和好奇心,却常常是在要求他循规蹈矩时被扼杀的。
 知道自己有错,但总不情愿先向儿子低头,因为儿子的态度一直十分强硬。他难道就没有错吗?我先向他认错,岂不助长了他的傲气?
家庭里的空气一直很沉闷。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往往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土壤。
第二天,二女儿又说班主任让带一个花盆。
这一下,我又来了气,说:“咱全崞阳镇也没有个卖花盆的商店,咱家又不养花,让我到哪儿变个花盆呢?”接着我又把情绪发泄到她的老师身上,说:“什么也问家长要,这简直是苛求!”
面对我的牢骚,二女儿一声不吭。看女儿乖,我又于心不忍,屋里屋外转了几遭,突然发现了厨房窗台上盛米的瓦罐。我把米倒在一个盆里,递给二女儿说:“好了,拿去吧。”
女儿看着那瓦罐,嘟嘟囔囔地说:“花盆底下有眼儿,能渗水,瓦罐没有。”“那还不容易,咱锥个眼儿。”我把瓦罐口儿朝下一放,在罐底锥了个眼儿,振振有词地说:“你们老师不是教导你们废物利用吗,咱这也是废物利用。”  不料,这天二女儿放学归来,把那瓦罐往地下一放,掩面就哭,泣不成声。任你怎么问,她都缄口不言。
二女儿生性和善自觉,得到的往往是鼓励和夸赞,从未受过大的委屈。我一看事态严重,急忙跑到她的同学家去询问。这才知道,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受了老师的讥讽。老师把那瓦罐提上讲台,放到教桌上,带着嬉笑的口吻问:“这叫花盆么?”同学们齐声说:“不——是——”老师说:“这是谁在交差应付?站起来!”二女儿在众目睽睽下站了起来。老师很吃惊(说实在的,她的班主任对她一向很好,万没想到是她以瓦罐搪塞责任),说:“你们家买不起一个花盆么?”二女儿一言不发,为她的妈妈承受了不白之冤。听了她同学的叙述,我半天泛不上一句话来。是她的母亲的独断专行使她在众人广座中无地自容,是妈妈挫伤了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一个学生的尊严。
虽然,我急急忙忙向养花的人家讨了一盆花让孩子带去,但我明白,这件事在孩子的心灵上造成了什么后果。
这件事在她的班级中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会一下消除,因为一个学生威信的建立需要日积月累,而却会在顷刻间一落千丈。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一旦懂得尊重和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将刻骨铭心,甚至终生都难以忘怀。
我郑重地对二女儿作了检讨。我说:“妈妈没把你的事儿认真对待,妈妈错了。”我问孩子:“要不要妈妈去和你的班主任说明一下,为你开脱开脱?”孩子宽厚地说算了,事情已经过去了(我本人就是做老师的,理解老师们的甘苦,所以我很少找老师,为自己的子女说情和辩理)。
我又想,我为什么不能首先向儿子道歉呢?
当孩子们去上学后,我翻看了儿子落在桌子上的日记本(他很可能是故意留在那儿让我看的)。首先,我在日记本里发现了一幅漫画。那漫画是连环画的形式,还带着文字说明。第一幅:一个短发的戴眼镜的女人,手里握着笤帚,露出长长的笤帚把子,指着一个小孩说:“看看你那头!”第二幅,图形相似,文字的说明是:“看看你那脚!”第三幅是一群小孩围着短发的戴眼镜的女人,七嘴八舌说:“看看你那头、你那脸、你那手、你那脚!”
我知道这短发的戴眼镜的女人就是我,但我不仅没有生气,还偷偷笑了。我曾奇怪:儿子从卧室走出时,脸上怎么会有一副怡然自得的得胜姿态,原来是他的创作、他的幽默救了他。一旦作了报复,心下便释然了。
还有一篇日记呢。儿子写道:“下雨了,家属院的东墙下积了一洼水,杜红、爱国还有几个大孩子在那儿玩。他们折了纸船,说要让那船扬帆远航。我看那水洼像地图上的渤海,就和他们一起玩,比赛谁跟前的船先到对岸,谁就是最棒的海员。这时妈妈过来了,把我揪回家,又打又骂,好扫兴啊……”
看了孩子的日记,我好惭愧!
我给孩子写了一封信,夹在他的日记本里。我说:“孩子,妈妈错了。首先,妈妈不该不问青红皂白,简单粗暴地拉你回家。其次,妈妈不该因为脏了件衣服就体罚你……”
几天之后,孩子大概是看到了妈妈的检讨,脸上挂出愧疚和理解相互交织的表情,甚至不好意思正视妈妈的眼睛。我便主动与孩子亲近,母子遂和好如初。
现在想来,我错就错在当时没了理智,粗暴的行为首先激发出孩子的逆反心理、抵触情绪。宽容产生宽容,对抗产生对抗,这就是与孩子相处的真谛。
第一卷何必追根究底
娘自以为她用唠叨洗净了我身上的污渍,却不知女儿用谎言打破了诚实待人的行为准则。
通常家长们爱说:“人家那耳朵已经长了茧,任凭怎么说也听不进去了。”如果说真是这样,那是妈妈们用自己的唠叨“辛勤”打磨的结果。
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难以排除的尴尬时,我们的妈妈们最爱唠唠叨叨,追根究底。
记得我上小学六年级时,我的本家二爷爷从蒙古回来一趟,送给我一块苏联花布布料,我娘加心在意给我做了件棉袄。可是,我这花棉袄没有亮丽几天,就被坐在我背后的男生弄脏了。他掀翻了墨水瓶,蓝黑的墨水在我背上溅了一大片。这遭遇让周围的同学为之哗然。当时是自习课,这男生怕我报告老师,一再向我道歉。我当时的感受是这样:第一,既觉得晦气,又觉得痛惜,而且犹如芒刺在背,十分尴尬。第二,害怕回家,不愿听到母亲的追问和责骂。第三,因为这男生功课好,在班内一向威望高,平日对我们小女生挺漠视的;这天,他在这么多人面前对我表现得低声下气,我心底还潜藏了一丝快意。再加上好几位懂事的大女生对我也表现出关爱。在我放学前还从伙房里找了一盆水,替我清洗了一顿。这使我心里略微好受些。
回了家,尽管我一再躲闪、掩藏,还是被母亲发现了。我只好硬着头皮领受这一顿责骂:我娘的第一层意思是说,这苏联花布是我二爷爷从蒙古(大库仑)千里迢迢带回的,没有给我妹妹,只给我这么一件,是如何如何珍贵,待我穿小后,妹妹还等着继续穿。我却不懂得珍惜。第二层意思是说,即便不珍惜这苏联花布的布料,也该珍惜娘的辛苦。我娘缝制它时,确实是像制作一件工艺品,衣服四周还滚了粉色的贴边。第三层意思是说,我现在连自己的新衣服都保护不住,将来就会有人欺负到我的头上……
这些声讨严厉而冗长。我一言不发,期待着雷霆霹雳之后的红日高照。
不料,母亲还不罢休,要问我弄脏棉袄的那男生是谁,他是故意还是无心的过失,他平日与我有无嫌隙……
当我一一回答之后,她又问我有没有报告老师。
“告老师做什么呢?”我不耐烦了,就提出自己的反驳意见,“他既不是故意的,又陪情道了歉,为什么还要告老师呢?”我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就摔门而去。
打这之后,那男生对我态度挺好。我问他数学题时,他解答得既详细又认真,还愧疚地问我:“你娘发觉了么?”我说:“知道了。”他又问:“骂你了么?”我摇摇头。
可是,我娘却没完。她一看见我背上的蓝黑印渍就别扭,别扭到不能自制,就给我来一句:“娘让你告诉老师也是好意,你靠着老师的支持,才会有些势力。”
不管遇到什么情形,都会勾出她对这尴尬事的话题:A. 遇到姨表兄结婚,邀我们去吃喜酒。娘便说:“唉,原本靓靓的新衣服,现在却变成了新新的脏衣服。看你怎么往人前站?”B. 我在认真洗完脸后,照着镜子梳头,她会说:“前面是自己的,后面是人家的。管前不管后!”C. 村里的一个少年被人打破了头,家长出面告了村领导,讨回了公道。娘就说:“有些时候该告状就要告状。世上的事就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那件事你告老师了么?”直到我听得不耐烦到极点,就灵机一动对娘说:“那件事我告了老师,老师拧住那男生的耳朵,问他说:‘以后你还当心不当心?你再不当心把人家的衣服弄脏,就让你老子花钱坐飞机到大库仑去,给人家买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可把那男生吓坏了。一迭连声说:‘不敢,不敢,再也不敢了。’”
我娘这才长出一口气,彻底放了心。她自以为她用唠叨洗净了我身上的污渍,却不知女儿用谎言打破了诚实待人的行为准则。
第一卷如果你不能改变孩子
忧虑和关心不应该混为一谈。忧虑是一种心理状态,关心是一种情感状态。关心是对的,忧虑就不好了,因为忧虑的心理往往使你不能准确地判断现实……
我从前的一位学生来学校找我谈心,说她的孩子正大踏步地后退,眼看就要考高中了,她为此十分焦急。不是面临这样的现状,她也不会跑到办公室来找我。
我问:“大踏步后退,指的是学习成绩,还是其他?”
她沮丧地说:“都有。”当着办公室其他人的面,她说话又有点儿闪烁其词。我就领她到另一房间,让她敞开心扉。她说她的儿子从小就聪明得很,出生四十多天就会笑。四个月就能发出“哦,哦”的声音与大人交流。而且,这种交流听起来不像一般的交流,就像干部们当众讲演的声调。一家人都认为生了个天才,因此她和她先生就买了培养神童的丛书,照着天才的目标培养。孩子小时候非常乖,父母要求到哪一步,他就会做到哪一步。但是,从初二的那一年就变了,孩子学习成绩滑坡,不听大人的话,甚至露出轻蔑的神色。“而且,”她压低声儿说,“还交了一个女朋友。”“你们与他谈过心么?”我问。
“谈过,”她说,“我和他爸爸经常告诫他,眼看就要考高中了,一定要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学习;要分析自己退步的原因,改邪归正,尽快赶上去。但是,任你怎么说都不管用。真把人愁死了!”
我说:“先别愁。如果你不能改变孩子,首先改变你自己。”
我的学生突然瞪大了双眼,她实在不能明白我怎么突然转换了“改变”的对象。
我说:“发愁、忧虑好像是家长们的流行病。我常常听到家长们聚在一起讨论孩子,学习好的担心考不上重点大学,学习成绩次一等的,又担心达不了线。每个人每天花费大量的精力担忧未来。但忧虑能改变现状吗?根本不能!”  “可是,孩子的成长牵着我的心啊。”我的学生说。
“是啊。古往今来,我们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都表示认同。”我说,“其实,我们的社会往往在鼓励这种忧虑的心理,仿佛是用忧虑来证明自己的关心,用忧虑来证明自己的感情。事实上,忧虑和关心不应该混为一谈。忧虑是一种心理状态,关心是一种情感状态。关心是对的,忧虑就不好了。因为忧虑的心理很可能使你不能准确地判断现实,反而扩大了事态的严重性。那么,你的孩子学习成绩现在是班内倒数第几名呢?”
她说:“还没有严重到倒数第几名的程度。以前是班上前几名,这几次考试就排到十几名了。我是怕他滑下来。” 我当即批评她道:“你看看,你怎么可以让孩子寻找‘退步原因’呢?这不是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么?你应该说‘这几次考得不理想,找找原因。’而不应该给他定位到‘退步’!胜败乃兵家常事,你当学生时难道能回回夺冠么?我们应该给孩子加油鼓劲,而不是泄气!
“可是,在此之前他一直考得挺好。”我的学生还有点儿不服气。
“考得好应该祝贺孩子,但父母亲不能盲目乐观。考好更应该分析原因。”我耐心地开导她,“就比如你的孩子,在他小时候,你们曾按照神童的标准训练他,要求他,打好了入学基础。那么,上学后他与没有经过训练的孩子竞赛,起点就不同,他当然容易成为优胜者。优胜又激活了他内心的自我激励机制,他就有可能把这种状态延续到小学、初中……”
听到这里,我的学生频频点头。
“但是,你应该明确在他那优秀成绩里,天赋占多少比重,勤奋占多少比重,家长的帮助占多少比重,根据各种因素所占的比例,重新定位一下他到底是不是天才。”
“唉。”我的学生叹气道,“他只不过是比较聪明点儿罢了。”
“有这‘聪明一点儿’就不错了。如果不切实际地拔高孩子的能力,对孩子是压力;对家长则因为期望太高,就必然患得患失,失望会更大。”我看我的学生脸上露出了内疚的笑容,就进一步说,“所以我说你首先要改变你自己。比如在与孩子谈心时,尽量就事论事,在生活细节上点点滴滴渗透,在具体事情上挖掘你的教育内容,贯穿你的教育思路,而不要说大话空话。像‘改邪归正’这说法就不当。孩子怎么就‘邪’了呢?”
她说有好几次放学的路上,她发现儿子与一个女生在一起,有说有笑,比和父母在一起都亲热。
“这就‘邪’了?”我笑着反问她。“还没有发展到那种地步。”她说,“可是,我在孩子的日记中发现,大约是那女孩给别的男生写了什么信,我儿子为此而苦恼。”
“这也没有关系啊。”我说,“如果这女孩心胸豁达,爱广交朋友,那你儿子仅仅是她的朋友之一。他明白了这种关系后,会感觉轻松的;如果这女孩比较轻浮,爱挑逗男生,你也应该相信你儿子的判断力。他会从这经历中学取人生教训的。男子汉总该有这种体验。”  
看她依然不能释怀,我又问:“就这件事,你不能与他谈一谈吗?”
“唉,谈不拢了。我和他爸在孩子面前已没有一点儿威信。孩子曾亲口对他姥姥说:‘我爸和我妈没水平。’”她一下又表现出极度的失落,沮丧地低垂了头。
“怎么会这样呢?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呢?”
她的失落感之强烈让我吃惊。那孩子不明白妈妈是那样地爱他,重视他的一切。我的情感不知不觉就又滑落进“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陷阱了。
她这才告诉我事情的原委。原来她患有某种疾病,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她的丈夫性格内向,不爱多言多语。一般情况下,两人还能克制,可是,一旦发生争执,却很难平息。一次,两人互不相让,“战争”升了级,她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她丈夫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家里的东西摊了一地。“战争”的双方就这样给孩子扔下一个残破的家。失去安全感的初中生苦闷到极点,恰恰是在这时,那女孩对他表示出同情和关心。于是,他和她就好上了。
“从某个角度说,那女孩还是帮了你忙呢。在你儿子最痛苦的时刻,最起码她充当了倾听他烦恼的对象。你们做父母的无视孩子的存在,尽情发泄怒气,又不愿意孩子有个倾听对象,这不公平!”
“老师,您说失掉的威信还能重建么?”她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
“能!”我给她以肯定的答复,“关键是你有没有决心改变你自己。首先,要重视自己的疾病,认真治疗。其次,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去掉忧虑——你不妨听听心理学上怎样给忧虑定义:由于将来的某件事而在现时产生的惰性。为什么叫惰性呢?我们经常听人说,‘这几个月我什么也不能做,没心情’,在这种消极心态下,你什么也干不成,并且这还成了你不干事的理由。与其为没有发生的事日复一日地烦忧,何不定个计划,愉愉快快地按计划办事呢?”  “什么计划呢?”我的学生问。
“重建父母尊严的计划啊。”我给她粗略地设计了一下,“第一步,虚心向儿子承认自己错了,不该打乱家庭的生活秩序,影响到孩子的心情,争取得到儿子的谅解。第二步,与儿为友,调节孩子的业余时间,常带他出去旅游,或者是举家参加某种体育活动,用亲情和关爱驱赶孩子的孤独,增强家庭的凝聚力。第三步,让孩子敞开心扉,对学校发生的事情做出评点,你们做父母的也一起与他讨论。同时,也可以引发孩子,评论父母的所作所为。他说的对你们就诚恳接受。你们不能认同的,也可以谈自己的看法。在家庭里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第四步,不追究和懊悔从前,也不为明天发愁,面对现实,尽力把今天的事情办好,愉愉快快过好每一天。”
“过好365天就是一年!”我的学生表现出极强的敏感和理解力,“这样,一年都是好心情。”
好心情就会带来较高的成功率!
第一卷关爱的“捷径”
当家长的为什么不让孩子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要采取从上压下的途径呢?
我的学生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她女儿考取了县重点高中的重点班。这是一所吃住都在校的“全封闭式”学校。一个月之后,女儿回了家,父母自然关切地问女儿入学后的情形。女儿生气地说:“课外活动时间,我喜欢到操场参加田径运动。活动完返回教室,好几次都碰到几个男生在我课桌上玩扑克,特讨厌。”父母诧异地问:“重点班的学生竟然在教室里打扑克?”女儿说:“大概是特殊生吧。”父母一听这几个顽皮有些来头,更是着急。
  我这个学生在县“五大班子”里也有些头衔。时隔不久,可巧与这所重点高中的校长在一起开会,她就赶紧讲了这件事情。校长非常重视,回去把班主任召到自己办公室,严肃批评了一顿。班主任更是生气,火速到教室查明那几个在教室打扑克的学生,然后在全班狠批一顿。不过,班主任对学生通过家长告“御状”似乎有些看法,批评完之后又以宽松的口气加了个尾声。他说:本来是小事一桩,在本班范围内就可以解决,不料,有的同学却惊动了校长。咱这班想进的人太多,已经超过了班容量,谁觉得在本班有些委屈,可以走人。  我学生的女儿心头一惊,马上就感觉班主任和同学看自己的目光有些异样。好不容易挨到下课,就急忙跑到公用电话机前给妈妈打电话,问是不是她告了状。  尽管我那学生为了安慰女儿的惶恐情绪,矢口否认是她告了状,但这女儿以后再回家时,就缄口不提在校的情况了。不论问什么,她都说“还行”。
  我的学生向校长反映这些,原本是想走最快捷的途径,帮助女儿排忧解难。不料倒增加了女儿的心理负担,反而堵死了她与父母交流的途径。
  向我讲这些时,我的学生有些困惑。她说:“班主任老师怎么能这样讲话呢?”
  真逗,事情往往是无独有偶。
  听她讲述时,我脑中就映出了70年代初我当班主任时遭遇的一位家长。
  那时这所学校还未搬迁,在一个乡镇上,我在校内代语文课,兼一个班的班主任。班内分来个李姓女生,身材高挑,举止不凡。同学们刚刚认识,就不由要让她几分。分了坐位,进入正常教学秩序没几天,校长就把我叫去,说李姓女生的母亲说,这孩子耳朵有点儿背风,最好让她坐到前排。于是我把她调到了第一排。后来,过了大约十多天,校长又把我叫去,有些不满地质问:“说让你把她调到第一排嘛,她妈今天又来与我絮叨半天。”我听了以后,有些纳闷,当即返回教室查看,那学生又坐到了最后一排。我板了面孔,命令那女生立即坐到前面来。后来,竟然出现了这样的情形:上我的课时,她就坐到第一排,上别的课时,就千方百计坐到了后面。
  经过一番调查,我才知道她家的背景确实不一般,爸爸在单位是领导干部,妈妈是小学校长,当时可算是红色革命家庭。父母自视甚高,对女儿的期望值也很高,因为女儿有点公主式的淘气,妈妈不放心,常抽空儿到教室外偷偷察看呢。
  可是,最终那女孩亦不能安安稳稳坐到第一排,因为她认为老师伙同家长在出她的洋相,突出她是“羊群里的骆驼”,突出她的生理缺陷。坐第一排是她妈妈的意愿,坐最后一排则是她自己的意愿。至今想来,我都很惭愧自己没有尊重学生的选择,而是服从了校长的命令;没有考虑孩子心理的感受,而只是侧重考虑了她的生理的缺陷。
  说实话,我当时也很反感她妈妈动不动找校长的做法。这本来只是小事一桩,我完全可以与孩子协商解决。当家长的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要采取从上压下的途径呢?
第一卷看谁先点燃蜡烛
家庭的智力气氛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孩子的记忆、爱好和智力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集体的智力兴趣。
一家人正看电视,父母子女其乐融融。正当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突然断了电。在一片漆黑中,孩子们的反应必然是发牢骚、埋怨。这时的父母会怎么样呢?多数情形是“别动,妈妈去点蜡烛”。勤快的母亲会率先起身。在孩子们失意的时候,母亲奉献的往往是不假思索的爱心。
  有一次我遇到了这样的情形,突然心生灵感,采用了别样的方式。
  我以愉快的口吻说:“孩儿们,看看你们三个谁先给爸妈带来光明。”
  三个孩子应声而起。老大摸索着走出客厅,首先到厨房日常放烛台和火柴盒的地方摸索。“哎呀,这盒火柴空了。”她的尖叫声刚刚落定,二女儿已从橱柜里摸出没有用过的整包的火柴和整条的新蜡烛,急忙点了起来。与此同时,儿子打着了厨房的煤气灶,点燃了烛台。顷刻,几个房间烛光摇曳,大放光明。
  这时,他们早忘了突然停电带来的不快。老二和老三争着说自己是“光明使者”,应得头彩。
  此事看似不值一提,实际有智力活动在里面。老大动脑子少,凭经验办事,只想到必然,忽略了偶然,欲速不达。老二的思维就比老大具有综合性。因为橱柜的一角通常是放整包蜡烛和整包火柴的老地方。这两样东西出现二缺一的可能较少。老三的思维则更具有创造性。他跳出了点蜡烛必然用火柴的框框,超乎常规,直接把蜡烛与煤气联系起来。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不也往往产生于丰富的联想吗?
  家居生活中蕴涵着哲理,自然界更是如此。宇宙万物,各具机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枣树多的地方蝎子粪,蝎子多的地方壁虎多;朝菌蟪蛄,朝生夕死,微不可言,但如果成群结队钻入牛耳,足可以让牛耳致残……如果在生活中、郊游中能借景喻理,举一反三,把大自然中的奥妙揭示给孩子,正好可与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相辅相成,起到温故知新、触类旁通的效果。
  人人都懂得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社会文明日渐提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请家教,买电脑,买钢琴,力求给孩子创造一流的学习环境,然而却往往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智力开发。
  这件事对我的启示是孩子们能干的事,大人们不要包办代替。生活小事中的哲理之深,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孰是孰非、孰优孰次应由孩子们自己去评述。大人们说尽了也就索然寡味了。所以说,鲜活的生活永远胜过干瘪的说教。  父母之爱要有理性的光辉附丽,否则就成了溺爱。再多的玩具、再大的投入,如果不注意营造开发智力的氛围,只能是见物不见人,培养个什么都玩腻的目空一切的小皇帝。
  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孩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孩子的记忆、爱好和智力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集体的智力兴趣。父母津津乐道些什么、想些什么、干些什么、思维方式怎样、看什么书,都必然给孩子留下终生的影响。  国人喜爱的杰出小品演员赵本山,诙谐幽默,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正在于他从小扎根于乐天豁达的东北民众中,生活在姐姐、哥哥和盲人叔叔所营造的浓厚的艺术氛围中。
第一卷精明爸爸与机灵孩子
最后较量的还是诚实和意志。教孩子们灵活时,千万要剔除掉“小聪明”、“鬼心眼儿”。
  我的某位同事曾为他的一位朋友感叹,说他这位朋友特别精明,弃教从商,开了个小卖店,几年工夫就发了。这朋友的儿子也特别机灵,可是几次三番才考了个高中,高中一毕业就跟着爸爸经商了。我同事的结论还离不开血统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我问他这位爸爸怎么个“精明”法,那儿子是怎样“机灵”,试举例一二。他说:有一次爸爸骑着自行车带着儿子去逛街(那还是清贫的时候),发现自行车的后胎软了,去路边修车的老头儿那里去打气。打完气后老头不让走,说留下一毛钱。这爸爸就问:“空气还卖钱么?”老头说:“打气筒的磨损费。”这爸爸从身上掏出五十元递过去,说:“找吧。”修车的老头很倔,说:“不要大的,怕假钱。”
 上街前,妈妈曾给过儿子一块钱。儿子正要翻自己的小口袋,爸爸就冲儿子挤挤眼,摇摇头。儿子立即会意,不动声色了。这时,那爸爸就佯作生气,教训老头道:“你这老汉怎么这样刁难人?大钱你不要,小钱我没有,你说怎么办吧?”
  老头儿说:“借去!”
 爸爸就说:“跟前没熟人,问谁借去?你把这点气放了吧!”
 老汉一生气,果真就拔了气门嘴儿把气放了。
  这时那爸爸可不依了,他说:“你要放气,只能放你的打气筒充进去的气,怎么把我原来的气都放了呢?”  那孩子也跟上来帮腔,说:“赔我们原来的气!”
 争执一阵,老汉怕耽误自己的活儿。只好亲自给他们把车轮胎再打起来,放他们走人。
 这位父亲为在儿子的配合下大获全胜很是兴奋,多次向朋友们宣讲这故事。他说,离开那老头后,他就教导他儿子:当今社会,就得见机行事。精明人把傻子哄骗得卖了,傻子都不明白东西南北。
 我同事的儿子和这位机灵儿子同岁,曾在一起玩耍时被人家捉弄过几回。他便老埋怨自己的儿子憨,说自己的儿子动不动就当了冤大头。
 有一次我的同事给他儿子买了一副类似扑克牌的看图识字卡片,这憨儿子就拿出去显摆。那机灵孩子看见了,很是羡慕。非要借回去让他父母看了,照着买一副。这憨孩子不肯。结果两人玩着玩着,那卡片就散了一地。机灵孩子马上帮着捡,捡完了各自回家。过了几天,憨孩子一点他那识字卡片,缺了“老虎”、“大象”和“长颈鹿”。后来,跑到那精明人家去打问。那家父母便笑着说:“是孩子拿做样品,让我们看了也给他照样买一副。”
我这同事接到这三张小卡片时,仔细察看,发现上面有小球鞋的印迹,显然是那小孩当场灵机一动,踩在脚下,等他那憨儿子离开后,才收起带回自己家的。
  若干年后,憨儿子由重点大学毕业后又考了研究生,机灵儿子仍然跟着父亲经营小商店——因为受小县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那买卖一直没有做大。
  近来,我同事又在育子观念上有了新的认识,他说:最后较量的还是诚实和意志。教孩子们灵活时,千万要剔除掉“小聪明”、“鬼心眼儿”。
第一卷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
对儿童好奇心的满足是不封顶的。经历了具体实践,家长的作用最好是能给他们提供新的资料,指出新的探讨科学奥妙的思路,让他写出心得体会,把事物的内在联系再升华一步。
70年代,我们的家还在晋北的崞阳镇。因我先生在该镇小有名气的范亭中学教授数学课,我以回乡务农的六六届高中毕业生身份,被聘为该校语文代教。那时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贫乏简直难以用言语形容。全镇只有两店(综合商店、粮店)一院(电影院)。在综合商店里,我们凭布票穿衣,在粮店里,我们领粮糊口——1977年之前,我和孩子们还是农村户口,不具备去粮店领商品粮的资格,事实上是丈夫一个人的供应粮,全家人吃。至于电影院,多数是去开会,接受阶级教育。一年之中,学校集体组织去看一两场样板戏电影。
然而,正是这种生活的贫乏,使孩子们懂得家道的艰难。只要能够在经济上打省出来或者想法儿落点儿实惠,孩子们就万分高兴。妹妹的作业本往往是姐姐用过,又被姐姐重新改造了的;姐姐打底稿的抄本又往往是爸妈的教案本。孩子们正面写了反面写,直到密密麻麻无落笔之处才交给妈妈裱放米面的纸箱子或做手纸。
  节假日,一家人常去野外拾柴、挖野菜、采蘑菇,最愉快的事莫过于到北桥河打捞田螺。
  从我们家出来,大约走上二百米左右,穿过古老的北城门洞,便是一座叫来宣桥的石桥,它和城南的普济桥遥遥相对,在公路出现之前一直是晋北的交通咽喉。来宣桥下的北桥河流水潺潺,终年不绝。夏天草木茂盛,繁花似锦,我们一家人带了小桶、筛子,沿着潮湿的小径直奔桥墩。这时,做爸爸的总要给孩子们讲讲这桥的来历、小城的演变、从前日本鬼子侵占带来的灾难……
  有时,突然会有野鸡呱呱地蹿出,美丽的翅膀扑哗哗扫着草尖,飞向蓝天。孩子们瞪大眼睛循声寻去,原来这美丽的鸟儿正悄然栖息在绿茵中孵蛋,被我们惊了。
  额外的收获使全家人怡然大乐。沐浴在蓝天丽日的惊喜中,孩子们好奇心大增(好奇心能促使人的大脑对刺激物产生集中的兴奋性,产生一种“欲知其所以然”的愿望,使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培养人的探索精神)。每逢这时,孩子们便会合不拢嘴,不停地问这问那。
  沿着一条杂草丛生的渠棱向东走一会儿,出现了一道水弯儿,水流慢了下来,孩子们突然会惊叫起来:“瞧,为什么这儿会有这么多田螺?”极富师心的爸爸就启发孩子们说:“你们看这地方有什么特点呢?”
  这个说:“这地方的水流速慢。”那个说:“这地方水草多,水浅。”经过认真观察,孩子们又发现了钻在水草下乘凉的糠皮小虾。于是叽叽喳喳,一番探讨,得出结论:水流慢、水浅的地方温度较高,营养丰富,适合田螺和小虾繁殖生存,这里水草也往往多,容易躲避敌人(启发孩子把蒙昧自发的好奇心转移到智力活动的兴趣上时,家长的职责往往超过老师)。
  这时父子们已经脱光了脚,卷起裤角,张开了捕捉田螺的筛子。记得收获最大的一次竟然捞了半桶。
  回家后好一顿美餐!自己的劳动所得,不花钱的佳肴,孩子们吃得尤其惬意。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全家人就都出现了肚子沉重的感觉,接二连三上厕所。经过咨询一位常吃田螺的山东人,方知自己捕捉的田螺不能马上就吃,必须在置盐的清水中浸泡一宿,让它们吐尽腹中的泥土方才可以消除副作用。
  经历就是知识。这件事后,我们督促二女儿参考有关书籍写了科技小论文《北桥河的田螺》。这一小论文曾获本地区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优秀小论文证书。
  对儿童好奇心的满足是不封顶的。经历了具体实践,家长的作用最好是能给他们提供新的资料,指出新的探讨科学奥妙的思路,让他自己写出心得体会,把事物的内在联系再升华一步。儿童在这一活动中会得到创造的享受。
第一卷巧妈妈与笨孩子
我们的文化教育的传统大多是教育孩子去依赖大人、依赖权威,而不是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从小就听人说:手巧的妈妈往往养出笨孩子,手快的妈妈常常养出慢孩子。这似乎是老人总结下的一条规律。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真不少。
  我们村的桂婶儿和她的女儿荷花就是这样的一对。记得小时候我与荷花姐姐一起上学,总是我去喊她、等她。她穿衣慢、吃饭慢,洗脸梳头也慢。她娘看她慢腾腾的样子,心里着急,常常预先给她凉好饭菜,摆好筷子。她也尝试自己梳头,但往往被那性急的娘夺了手里的梳子,说:“瞧瞧,大日期货(本地农村的俚语,用成熟期长的庄稼比喻人的拖拉误事)!”她娘梳头像刨地,三两下就能编一条黑油油的长辫子。
  我们家乡的女人以编席为业,小学生放学以后也常常帮大人们“拾边子”。我娘编得慢,就巴不得我去帮忙。桂婶儿却是我村编得最快的,每逢荷花姐姐凑进去“拾边子”,还没编几片儿,就被她轰走了。她的口头禅是“去,去,我夹泡尿就干了你这点营生!”
  上了五六年级,学校提倡勤工俭学,开始种菜养猪。老师常常让我们在星期六下午拾粪、挖蒲根(喂猪)。荷花干活最慢,六年级的同学没有人愿意跟她搭伴儿,她娘就给我些酒枣、瓜子儿等零食,说:“好孩子,你荷花姐姐常常说,全村的女娃,数和你亲。你迁就迁就她。”其实我们俩搭伴很不方便,因为我在五年级,她在六年级,最后那节课并不是同一个老师上,下课时间总不能一致。但拂不开她娘的情面,我也只得迁就。
  可是久而久之,我就觉得委屈。两个人干活儿,她不仅是慢,还不懂得谦让。抬粪筐时,箩筐总是靠近我这头,还总是她在前我在后。尤其从大河滩往学校运蒲根,二十多里的路程,路上要歇好几次,她也不懂得把那捆蒲根的绳索往她那边移一移。对粪臭和湿蒲根的重量,我还不是太在意——我在家中是老大,让惯了妹妹;我计较的是回学校要过磅,然后在个人名下显示斤两。有一次我们挖下61斤蒲根,算是放了“卫星”。过完磅,负责登记的同学说:“一个人31斤,另一个30斤算了,甭要那‘点五’了。”荷花姐姐不肯把那“点五”让给我,为此,我俩就争吵起来。我觉得自己出力多,应占那“点五”的便宜(当时还委屈得痛哭流涕。我认为我在班内总不能争先进,就是受了她的拖累)。她却说她娘给过我零食吃,她就该占那“点五”的便宜。
  于是,我俩就翻了脸,谁也不理谁。
  后来,又是她娘出面来调停。她娘说:“你是五年级,你荷花姐姐是六年级。你名下记30斤也不丢面子,你荷花姐姐名下记31斤,在她班也算倒数的。既然你俩像亲姐妹,还能计较那半斤蒲根么?”说着又取出炒豆子给我吃。这一回,我转过脸不接她的贿赂,决意不再和她女儿合作。为了重修旧好,她娘还端了半升炒面照会我娘。结果,我娘把我大骂一顿。我娘的理论是:“气力是奴才,走了还来;这奴才你越使唤他越勤快,你吃了什么亏?”
 现在想来,荷花姐姐的慢完全是她娘“培养”出来的。其实在孩提时代,每个孩子都有自由发展的欲望和要求。喜欢自己干点不知轻重的活儿,喜欢自己解决些问题。比如大人要你穿这件衣服,你偏要穿那件。大人给你穿背带裤,你会抢过来,说“宝宝自己穿”。如果你的爸妈是急性子,他们的答复往往是“宝贝儿,快别磨蹭了,妈来帮你穿!”或者,爸爸还会这样说:“宝宝还小,等长大了再来。”孩子要求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灵感火花,常常被大人的“关爱”扑灭了。他们得不到经常的尝试、实践,自然就动作慢了。这时,手脚本来就利爽的爹娘马上就给孩子定位,说:“我家的孩子笨手笨脚,生性就慢。”
  工作以后,我还见过这样的女孩儿。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买一丁点儿东西都不能自己做主。一群女孩子鼓励她:“你这件紫红的羽绒衣真好,再配条粉色围巾。”她会说:“回去与我妈商量商量。”另外的女孩说:“快别买围巾了,买上一两浅红毛线,织一个衬领。”她依然会说:“看我妈同意不同意。”看来不经妈妈的许可,她就不知道自己该怎样思考行事。
  后来才听人说,这姑娘的妈妈是过日子极其节俭谨细的人。假若丈夫和女儿没买了价廉物美的东西,她会埋怨半天,甚至要他们退回去。她把自己买的东西的种种好处与他们买回的不好处这么对比上几次,自我怀疑的种子就在女儿心里扎下了根。待女儿不敢擅自作主了,她就满意地认为女儿乖。我们的文化教育传统大都是教育孩子去依赖大人、依赖权威,而不是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事实上,父母亲这种做法的影响反映在每一个“具有依赖性”的孩子身上。孩子小时候与同辈发生冲突,大一点儿与同学或同事发生争执,几乎都要由父母亲出面干预。父母亲乐意做“仲裁人”,解了孩子的心头气,父母心中有一种捍卫者的快感。
  前面提到的两个女孩,步入社会后都很艰难。前者教过书,当过借调干部、公社播音员,最后不得不一一放弃,做了家庭妇女。后者亦是三易其工作,埋怨社会不够宽容,一次次选择又放弃几乎成了她们的规律。
第一卷游泳能促进儿童智能的发展
既然有良好的开端,就必须争取良好的结果。如果在这件事上半途而废,那就为别的事情的半途而废开了先河。
 阳湖其实是崞阳镇北桥河上游的一个水库,是1958年大跃进时代的产物。下大雨水位上升时,水面能有五六十米宽,附近的农妇们常来这里搓洗衣物。想不到这里竟成了我先生教孩子们游泳的训练基地。
  在肉食供应极其贫乏的六七十年代,崞阳湖还常常与我们家的餐桌联系在一起。不知何时,当地一位负责人从南方买回了鱼苗,播撒在崞阳湖里。鱼苗里带回了虾种,湖里的虾便“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地繁殖起来。每年夏季,到骄阳似火,绿柳婆娑之际,虾便来到水温较高的岸边来产籽。星期六,我先生就带着妻女,拿了大搪瓷杯,争奔走焉。
  我先生出生于天津,海河边长大,喜鱼虾,善游泳。深深吸一口气,一个猛子扎下去,半天不见动静。一会儿,说不定从什么地方钻出头来,手里举着一只明晃晃的虾,从钳到尾足有三寸长,朝我和孩子们炫耀。
  孩子们便沿着长满青草的湖岸跑,雀跃着呼叫爸爸朝自己的方向扔,然后争着捡起来放进搪瓷杯里。
  那时,当地人还不懂得这毛毛乍乍的东西能吃,洗衣服的女人们停下棒槌,让她们的孩子围拢来观看。我让孩子们送一个给他们时,吓得那娃娃们轰一声跑得老远。
  回到家,我折柴生火,孩子们和爸爸去须去爪,再一个一个地数,常常为创造了新记录而惊呼。最高记录一次捉了一百零八只呢,孩子们兴奋地说这是梁山泊的一百单八将。
  饭桌前,我先生总是看着孩子们吃,自己敷衍着并不认真动手。孩子们夹给他,他总是说:“和你妈结婚前,爸爸抓多少都是一个人享受,早过瘾了。”
  后来,我们就萌生出让孩子学游泳的念头。当时,我顾虑很多。一是老大是女孩,胆子小,敢不敢下水呢?二是水脏,附近的老百姓没有自来水,洗涮困难,每年夏天带着积存的脏衣服、被单、褥单来水库边除污。在这样的水库里学游泳,会不会传染疾病,影响孩子的健康?
  “水库这么大,她们在东边洗,我们在西边游。”我先生执意坚持。
  那时,除了几个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会游泳外,一般人不会游。街上没有卖泳衣和救生圈的商店,我就给女儿缝了个镶白边儿的红色小泳裤。我先生从学校体育组借了个老式救生圈,比汽车轮胎都大。三岁的大女儿由于营养不良,又瘦又小,套上大救生圈,像扁谷漏出大筛眼儿一样,极容易滑落出圈。我先生又在女儿腋下拴了一根长绳,自己松松地拽着,以防万一。
  孩子出于对漂亮小泳裤和大救生圈的新奇,不知不觉就下了水。开头,进步飞快。小孩子对水没有畏惧心理,手脚特别能放得开。再加上孩子的骨骼、关节不像大人那么僵硬,所以做手划水和腿蹬夹水的动作时,非常协调。虽然肤色晒得黑黑的,倒真没有闹病。而且,因为体力消耗大,每次游了泳都胃口大开,玉米面窝头也吃得津津有味。  但是,当她能摘掉救生圈(腋下仍然拴着绳子)靠自己的力量游,逐渐能抓到爸爸扔在十米以外的救生圈时,她的游泳技术出现了阶段性的停顿。她不是借口说中午迷糊想睡觉,就是说身体不舒服,不想再坚持了。
  这时,我们夫妻俩都意识到:既然有良好的开端,就必须争取良好的结果。如果在这件事上半途而废,那就为别的事情的半途而废开了先河。事关孩子的恒心、意志等健康品格的培养,不能姑且,必须从此事开始。
  怎么办呢?强迫、命令只会产生对立情绪,无济于事。
  突然我想到女儿爱照相。我们就请了学校会摄影的郭老师,到崞阳湖给女儿摄泳照。女儿在郭叔叔的夸奖下作了超水平的发挥,她从照片中看到了自己的泳姿,获得成就感的享受。她还知道自己是这里年龄最小、蛙泳姿势最好的孩子,自豪感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爸爸将救生圈扔出15米、20米、30米远,让她游过去抓,一天比一天进步大。从套着保险绳到解掉束缚,女儿终于进入游泳的自由王国。大女儿树立了榜样,二女儿、儿子也不甘落后,都是到五六岁时就学会了游泳。小儿子悠然自得,居然能仰面朝天在水上一动不动,闭上眼躺上十来分钟。
  起初,我们只是想让孩子们摆脱“旱鸭子”的束缚,多一样本事,并不知道游泳能促进儿童智能的发展。后来在一本书中看到,德国的体育教师和心理学家早就在做这方面的试验了。
  德国小女孩玛克西出世才两个月,她的父母就把她带到了游泳池。每星期六的早晨,她与其他30位婴儿在科隆体育学院的温水泳池里尽情地玩水。那里有许多体育教师和心理学家在支持婴儿学习游泳的活动。他们并不是着意培养游泳尖子,而是为了尽早让婴孩有机会发挥运动本能。他们认为,没有一个健康的婴儿生来是怕水的。“如果婴儿出生后不久可以在温水中玩耍,那么他们会把这个嬉戏当做在母亲子宫内的羊水中生活的继续。”如果婴儿的头浸入水中,父母也用不着担心。因为婴儿具有良好的适应这种环境的天赋。一种所谓“防御反射性运动”能保护六个月之内的婴儿免遭呛水的危害。
  慕尼黑大学儿童门诊所主任克劳斯·贝特教授认为孩子在水中运动会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游泳对婴孩像种牛痘一样重要。科隆的运动学教授莉泽洛特·迪姆女士和她的同事受联邦教育部委托,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年的调查,他们密切跟踪和测定了165个学龄前儿童在德、智、体方面的发展,收集了36 000个数据,从中得出结论:自出生后三个月就学习游泳的男女小孩要比不会游泳的同年龄幼童整体发育状况强得多。游泳的小孩见多识广,容易耳聪目明。  心理学者格哈德·布克哈德和体育教师希尔特鲁德·格哈杜丝女士说,学习游泳的男女小孩是“过早被激发出运动本能的儿童”。他们乐于交际,善于过团体生活,喜欢与小朋友来往。他们胆子较大,不会被人一下子吓住。他们聪慧好学,勇于进取,做起事来思想集中,脑子反应敏捷。
  崞阳湖游泳是不是也给我家孩子培养了如上诸多优势呢?我不是专家,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身体健康,抵抗力强,心、肺和肌肉组织发育良好。大女儿16岁考上厦门大学,从晋北黄土高坡,到闽南东海之滨,没有生病。对那里酷热、潮湿的气候,对那里的饮食,没什么不适应。倒是常在信中感激爸爸教她学会了游泳:让大城市来的同学都稀罕,这位山西土妞竟敢弄潮于大海,比许多南方人还识水性!小儿子上了吉林大学,对长春的严寒和东北的高粱米,也没有不适应。四年中长得膀阔腰圆,在标准游泳池里不游够三四十圈不上岸,每一回游下来都有四五公里。同学们公举他为义务游泳教练。二女儿到珠江之滨的广州读研究生,一年四季,随时可以在浪花中穿行。她在崞阳湖畔摄下的青春身影,伴以绿树、白云、波光、水色,一直放在我们书房最显眼的位置,不时唤起我们对崞阳湖的美好回忆。  人常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反过来,山水必然启迪心智、陶冶性灵。在广阔的大海边,人的心胸必然广阔。在平静的湖水中,人的心灵必然宁静。
  三个孩子还有个共同特点是心胸开阔,宽和容众,四海为家,乐于助人。不论天南地北,都有朋友系念。
[注:据1979年东德《自由世界》杂志报道,在苏联,配备人造水池的儿童诊所已与日俱增。专家认为,儿童足月后即能从事此项活动。仅仅在莫斯科一地就有近千名婴孩每个星期进行三次“训练”。游泳的婴儿耐寒耐病,心、肺、肌肉组织发育良好,多数孩子比同龄不会游泳的婴孩更早学会走路。]
第一卷俏妈妈与丑孩子
纠缠自己过去失败的经历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使你因情绪不佳再招致新的失误。有一回两回的失意,并不等于你将是永久的失败者。虽然相貌会遗传,但是失败的经历并不会遗传。
曾见过这样一位俏妈妈,每有过去的同学或者朋友去她家时,她都要指着自己的女儿这样介绍:“小丑鸭。个子像了我,脸盘却像了她爸爸,只选欠缺处像!”好像孩子像了他们的短处是孩子的错。原来她一直以自己个子矮而犯心病,就找了位个子高、长相却不怎么英俊的丈夫,为的就是生个个高貌美的孩子。不料,上帝偏偏跟她开玩笑,与她对着干。
 这样,她的心病就更重了。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对她说“六一”儿童节时要表演节目,老师让愿意参加的报名。孩子想参加,就报了名。她就忧心忡忡地对孩子说:“一旦没有选中你,你也不要伤心。咱将来不指望靠表演谋饭吃。”孩子说:“没关系。会选中的。”她说:“妈妈是说‘一旦’,因为俺娃个子低,脸盘儿又不俊。”
  在她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孩子在练习表演动作时,必然不如在家长鼓励之下激情高涨,果然落选了。于是“我个子低”、“我不如人”的自卑感就在孩子心灵深处扎了根。
  但是,孩子爱美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在“六一”的那天,不上台的孩子都要求老师给涂涂脸蛋儿。老师给小朋友都化了妆。孩子带着脸上的油彩兴冲冲回了家,那妈妈又大惊小怪地说:“啊呀呀,怎么涂成了大花脸,简直是越描越黑!”
  领着孩子到商店去买衣服,她也要多方挑剔,不是说孩子脸色黑不配穿暗颜色的衣服,就是说孩子个子小,总得穿比她实际年龄小几岁的衣服……时间长了,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就形成这样的判断:我不配做演员,我不能登台亮相;我不配化妆,我不配穿漂亮的衣服,因为我丑,我矮。
  这位妈妈因为自己年轻时脸盘儿俊,期望高,结果因为个子矮,相亲时受过挫折。在她的潜意识里总也摆不脱过去的阴影,所以用过去的不幸折磨自己成了她的日常功课。
  她不明白,那潜在的失败的恐惧盘踞在自己的幻觉中,死死地纠缠着自己,具体表现出的却是替孩子的将来担忧:“将来嫁不出去,可怎么办呢?”
  久而久之,孩子受到压抑和打击,就丧失了自信,变得脾气怪异、自暴自弃,性格落落寡合,没有任何朋友,甚至躲着不肯见人,因为她认为没有哪个人会同一个相貌丑陋的人建立真正的友谊。更糟糕的是,她听不进老师的话,总是以尖刻、防范的态度使人们疏远她。
  纠缠自己过去的失败经历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使你因情绪不佳再招致新的失误。你有一回两回的失意,并不等于你将是永久的失败者。虽然相貌会遗传,但是失败的经历并不会遗传。
  事实上,正是因为该妈妈的心态不好,才使她的眼睛改变了色调、出了毛病。普天之下,没有不可爱的孩子!  可悲的是她不设法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却是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心病塞给了孩子。
第二卷作文辅导,家长和老师要传好接力棒
从简单到复杂,这一过程中有一个“度”的把握,太难同太易一样,都是孩子完成飞跃的阻力。
从事文学创作后,常碰到中小学老师和家长问我:该怎样辅导学生写作文呢?有些学生一看到作文题就发愁。
  为什么发愁?按学生现有的文化程度出了题,能写的文章不能写,未动手就先输了胆,这就是心理障碍。有心理障碍不能怪学生,因为这障碍往往不是来自孩子自身。
  作文辅导,应该是爸爸妈妈(文盲除外)、小学老师、中学老师的接力棒,从孩子识字开始就“各就各位”,12年长跑,接力棒一直传下去。结果,我们常常在某个关键环节疏于职守,不自责,反而怨孩子:一样的题,为什么别人会写,你就不会?给孩子的畏难情绪中再加点自卑的催生素,助长着障碍的发展。
  可是,你知道别的家长在孩子的课业上下过多少功夫呢?
我曾接触过一位小学模范教师,她讲了怎样与家长配合、从小就辅导孩子“写话”,由“写话”向写作文引渡的过程,感受颇深。
  她说她是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学生的家长一般也就小学、初中的文化程度。文化水准是低了点儿,但没有关系,丝毫不影响他们当孩子写话的启蒙老师。
  她说,按照语文课本(80年代),小孩子入学后,首先学的是“大小多少、上下左右、人口手脚、爸爸、妈妈、牛马猪羊”等,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布置作业:回家去看爸妈在干什么,自己试着写上一句话告诉老师。不会写没有关系,让爸妈帮帮忙。没学过的字可以画圈儿、画三角形代替。事先,老师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妈妈○猪。“喂”没有学过,画了圈儿(三角形符号△也要让学生认识)。
  初生之犊不怕虎。孩子们一点儿也没有畏难情绪,甲写“爸爸○羊”,乙写“妈妈○鸡”。也有写“妈妈○△△”的,你问这孩子两个△代表什么,他说是老鼠。噢,原来是妈妈药老鼠。还有写“妈妈○爸爸”的。你问她这是什么意思?孩子说爸爸患了重感冒,妈妈在喂药。有一点儿与众不同的,老师就大加表扬——有的很可能是爸妈的功劳,但我们没必要太认真,可以先把成绩归功于学生,重要的是扫除心理障碍,让孩子轻轻松松写话。字认得多了,老师的要求就要适当提高一点,老师说:“以前的一句话仅仅是四五个字,我们可不可以写得详细些呢?让爸爸、妈妈帮帮忙,写一句长点儿的话。”
  孩子放了学,说到自己的作业,家长家务再忙,也应有“接棒”意识。因为从简单到复杂,这一过程中有一个“度”的把握,太难同太易一样,都是孩子完成飞跃的阻力。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思维惯性和认识规律,帮他完成这一过渡。比如:可以是前边的话的重复,写成排比句:早上妈妈○猪,中午妈妈○猪,△上妈妈○猪,妈妈一天○三回猪。“妈妈一天○三回猪”这句话就有了总结的意思,这就是进步。再比如:爸爸左手○水,右手○草,叫羊又吃又△。这句话打破了前边的语言模式,已有了描述的味道,老师更应表扬。看过学生的作业后,老师可以提示:“爸爸、妈妈辛苦不辛苦呀?”孩子们必然回答“辛苦!”老师就说:“那么我们还可以加上一句‘爸爸(妈妈)多辛苦啊。’”把孩子自身的感受也加进去,就完成一个思维的飞跃了。
  这样一周写一句话负担也不算重。由一句再到两句、三句,逐渐到一段话,不知不觉就养成了记周记、日记的习惯,慢慢儿就进入作文的氛围。时间久了,学生自己就不满足于画圈儿代替生字,先用拼音代替,再问父母某字怎么写。针对他们认字的欲望和兴趣,接着就可以教他们使用小学生字典了。
据这位老师说,当别的班到三年级开始训练写作文,老师苦于学生无话可说、作文太短时,她的学生已洋洋洒洒,欲罢不能了。
  我曾问她:“是不是此时就可以教学生文章的剪裁和谋篇布局了?”她说:“别急,那种技巧可以留给中学老师。”
  她的做法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家居的日常生活到观察自然、社会生活。旨在告诉学生:大太阳的夏天、黄叶飘零的秋天、夜里的风、流动的光、闪烁的星辰、鸟语和虫鸣,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入文。同样,荷锄的农民、借钱落空的妈妈、妈妈脸上的愁容、贪了酒的爸爸、邻里的关怀、得了高分受表扬后的弟弟、可爱的和可厌的笑声、社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无一不可以入文。只要学生毫无顾虑地写,海纳百川地吸收,小学生的文章不要怕长。学生文章的“短—长—短”(从无话可说到什么也想说,最后到精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由几任老师和家长协同完成。
  如上所述,学生作文水准的提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这其中小学老师起着开路先锋的作用。但事实上,初中老师接手的学生往往达不到这样的水准,而高中老师接手的初中生也经常达不到初中应达到的高度。
  这也不能怪老师。因为多少年来,学校衡量老师优劣的尺度,一直服从于应试教育的体制。重点中学的每个班级都有高考达标指数,这个班超标了,班主任、科任老师就获重奖。小学也如此,你所带的班统考成绩高,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就是无可争议的好老师。
  为了应付高考、中考,平日就常作模拟考试。阶段性教学成果的检测,也取决于班级平均分的高低。考分定乾坤的做法,无形中就影响了对真实的教学成果的评价。而作文辅导需要一个“成果隐蔽期”,远不是一个字连写五次,正确就给个对号,错就打个叉那么简单、那么容易生效。再加上小学升初中,作文分数远没有语文知识占的比例大,那么,除了对作文教学痴心挚爱的老师,谁愿意出力不落好呢?
  况且,在小学,语文老师往往兼任班主任,教学和管理的重任常常使他们分身无术,他们辅导学生难免流于只抓共性、忽略个性的程式。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自家的孩子自己最了解。所以最好是父母配合老师,共同来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
  那么,如同上文所述,孩子的作文基础已经出现亏空,还能补得起来么?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方法正确,初中加高中六年的光景,孩子的作文能力是会提高的。
  我认为,要想得到写作题材,首先要提高孩子的观察力。人的主要知识都来自观察,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节假日时,可以领孩子到郊外,春天看残冰的消融,看冰下潺潺的流水,望农田的返青(体会“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观察小草如何破土而出、枝头小鸟如何一唱一和。如果大人知道苏东坡“花退残红青杏小,燕子归来绿水人家绕”的诗句,可以背出来,与孩子一起品味早春与晚春的细微区别。如果遇到驱车送肥的农人,可以驻脚攀谈,让孩子观察一下农民的衣着、表情。回到家,就可以以《春》为题,让他写一篇日记。当然,秋天有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有冬天的寒风凛冽,都可以带孩子细细观察,写出文章。
  如果生在城市,可以领孩子去看画展,让孩子体味西方油画和中国工笔画的区别、花鸟画与山水画的区别;说出为什么油画宜远看,工笔画宜近瞧。体会了展厅的艺术氛围,也可以到喧嚣的街市转转,观察一下行色匆匆的行人,瞧那刚走出饭店的酒足饭饱者,是怎样红光满面,腆着肚子,用牙签挑着牙缝儿,脸上洋溢着满足。而那外地来的民工,是怎样转转这个地摊,又到另一处讨价还价……
  只要父母亲稍稍留心,随时都可以发现“活教材”。记得大概是70年代后期吧,我领孩子在小镇的河边散步,突然听到高音喇叭响了起来,噗噗几声后,一个高嗓门喊道:“喂,喂,全体社员同志们,现在,马上到猪圈。啊——这次必须人人到会,商量割青草、压绿肥的事。啊——上级有任务,上至不死的,下至吃屎的,一颗人头五百斤……”  我让孩子驻脚细听,分析这段话有什么语病。孩子马上就找出:“现在”和“马上”两个词重复。“一颗人头五百斤”应该是“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五百斤草”。我说:还有个重复处,前边如果用了“全体”,后边就不用加“们”了,两个词都是表示多数,这也是重复。
  孩子又问:“马上到猪圈”是什么意思呢?我说:这句不算语病,原来的猪场现在被大队部占用,这在修辞手法上叫“借代”。
  回了家,我让孩子就此写一篇文章,孩子不仅顺通了高音喇叭里的病句,还加了自己的评论。
  所谓观察,也并非只是用眼睛看。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调动感官参与活动。
  与观察力相应的,就是要提高孩子的感受力。什么是感受力呢?前边讲过,那位小学教师让孩子“写话”,孩子所写的“妈妈早上喂猪,中午喂猪,晚上也喂猪”仅仅是孩子观察到的现象,最后老师问:“妈妈辛苦不辛苦呀?”孩子又加一句“妈妈多辛苦啊!”这就是感受。当然,这种感受还是表层的、肤浅的。所谓提高感受力,就是要提高感受客观事物的力度,情景交融地加进自己的主观色彩。观察的阶段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感受的阶段就是在山水中又寄托了自己的情思。比如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送别时,莺莺唱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点点滴滴总是离人泪……这一段之所以叫人回肠荡气,就是因为高空、黄叶、霜林、西风、大雁等众多景物中都有恋人的离愁别恨,景物即人意。尤其“晓来谁染霜林醉”一句,简直妙极。秋天的霜叶,黄叶飘零,宛若满腹愁肠又无处发泄的远行人,醉酒般飘荡无依,这不是莺莺小姐悲叹恋人张君瑞么?而且,其中的“霜”、“西风紧”都有影射的意味。作者感受力强,他笔下无生命的事物都能活灵活现,成为有感情色彩、有喜怒哀乐、有性灵的生命。
  杜甫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是如此。人人熟视无睹的露珠在花瓣上跳动,小鸟突然高飞,在诗人的笔下就能产生惊心动魄的效应;在“花”和“鸟”这样的小事物上,就能寄寓作者国难家愁、感怀时局的大情思,真叫人不可思议。也正是因为诗人的独特感受力透纸背,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效果。同样,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JP3〗如青丝暮成雪”,更是气势磅礴,千古绝唱。他的“黄河之水”、“海”、“青丝”、“白发”,都已变成了“叹时光之流逝,叹宇宙之浩渺无穷,叹人生之短暂”的象征物,具有了抽象的意义。这种超越时空、纵横驰骋的想像力,才是感受的最高境界。〖JP〗  当然,中学生处于习作阶段,不能与文学大家相比。但是,对古典或现代的精品美文,一定要会欣赏,多品味。在这一点上,不要怕“眼高手低”。眼不高,手怎么会高了呢?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感受力呢?
  第一、在观察中感受,感受后再观察。父母要引导孩子置身于生活,感受人世百态,体验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要形成文字。
  同时,也要置身于自然,体验自然与人的和谐与对抗。
  第二、要讲究阅读质量。中学生课业负担很重,时间宝贵,而这一阶段的孩子又特别容易相互传阅地摊上买来的不健康书籍。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把好阅读质量关。
  除了《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唐诗宋词选》可以作为孩子的常读书籍外,中外文学巨匠的精品美文也应选择一些放在孩子身边。或者父母读过后与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相互交流,体会作品的微言大义和独到之处。  第三、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点滴感受,要帮他记录下来,鼓励他抽空写成文章。如果与某名家写的是同一题材,要与人家的反复对照比较,找出自己的拙笨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提高之后,文章的高下就取决于表达力的强弱了。表达力的提高没有诀窍,如果说有,那就是写了琢磨;琢磨了再写。不停地练笔。
第二卷家庭中的帮派意识
帮派产生帮派,对立产生对立。这种情形几乎成为这类裂痕家庭的一般规律。
在旧社会的封建大家族中,长幼尊卑等级分明,很容易形成团伙帮派。解放后,中国社会的家庭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巴金笔下封建式的“家”基本不复存在。但潜藏在家庭中的帮派意识却似乎没有彻底根除。家长们在评价孩子时,常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这种意识来:
  奶奶:“这孩子,到底是我们家的骨血。这个气球就是从他姥姥家带回来的,并且悄悄儿告诉我,别让他舅舅的孩子看见。”这时爷爷的表现一般是欣赏地笑笑。
  姥姥:“要不人说‘外孙是狗,吃了就走’呐!任你怎么亲他都不管用。”姥爷这时可能会这样反问:“你还指望他怎样孝敬你哩?”
  甚至爸爸和妈妈戏逗孩子也常常这样问:“亲爸爸还是亲妈妈?”“长大挣了钱是给爸爸还是给妈妈?”  除了特别机灵、特别早熟的孩子会回答“都亲”、“都给”外,一般的孩子是从爸爸妈妈中选择一方。因为大人们在很随意的对话中已给了孩子这样的暗示:爸妈是相互对立的两方,奶奶家和姥姥家是两个不同的“阵营”。
  如果说这种提问给孩子带来的仅仅是困惑与无所适从的话,家庭中真正意义上的帮派带给孩子的伤害则是全方位的(既有情感的伤害、心理的伤害,又有学习动力的消解)。毋需讳言,这种伤害最严重的时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时,好多家庭中出现了“造反”和“保皇”两个派别。记得我的一位好友,她贫农出身的妈妈揭发了“历史反革命”爸爸,工作队的负责人要她在两方之间迅速作出抉择时,她痛苦到了极点。因为她平日是与爸爸共同语言多,感情上更亲近,而此时妈妈却做了“弄潮人”,代表了主流……
  当然时代不同了,家庭帮派团伙的性质也有所改变。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家庭成员间难以超越的是金钱的诱惑。
  笔者熟识的一对农民夫妇,生有一儿一女。为了给孩子们赚一笔教育经费,夫妇双双进城打工,把一双儿女留给了家中老人。不料,试工半年之后,女方被留了下来,做了长期工,男方却被解聘,回家继续种地。久而久之,夫妻间的差异就越来越大。种田的丈夫土头土脑,越来越木讷寡言,城里的妻子却纹了眉、染了发,越来越时尚光鲜。两人由差异产生嫌隙,又由嫌隙使矛盾激化。起初是那爸爸对渐渐懂事的女儿说:“你妈妈的钱来路不明!”那妈妈也对儿子说:“俺娃长大别像他,三棍子打不出个响屁来!”后来夫妻频频吵架,家庭中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阵营。  按孩子们的称谓来划分:
  第一个团伙:奶奶、爸爸、姑姑、叔叔。
  第二个团伙:姥姥、姥爷、妈妈、舅舅。
  两个团伙基本处于冷战状态,不直接对话,但却心照不宣,动不动就向孩子们放冷枪,彼此攻击。
  女孩儿大些了,懂得爱美了。听说妈妈回了姥姥家,就欢欢喜喜跑了去,向妈妈要钱,想买副耳钉。姥姥冷不丁说:“不会问你老子要去?衔上冰块化不出水的东西(骂那老子没出息)。”
  妈妈给女孩买了耳钉,女孩戴了起来,由不住想照镜子,被奶奶发现,就没好气地说:“上学的女娃打扮得这么油光鲜亮干什么?知道你那‘浪’妈就不会教好!”
  学校让交班费,孩子们回家问爸爸和奶奶要钱。
  爸爸说:“去城里找你妈妈要!问问她打工到底是给你们挣培养费呢,还是给你舅舅赚娶媳妇的钱?”
  奶奶附和说:“她既能买得起耳钉,自然也能交得起班费!”
  姑姑也插嘴说:“瞧瞧你妈穿得跟贵夫人似的,你们却像小叫花子!去城里现现眼,叫人们认识认识她是个什么东西!”
  对两个帮派的失望和反抗使姐弟间增强了凝聚力,两个小人儿又组成了一个小小团伙。姐姐对弟弟说:“与其央求他们,还不如咱自己动手呢。”她俯身到弟弟耳边说:“姥姥的铺盖垛下,靠墙的死角儿就藏着钱。”于是,两人商定:姐姐望风,弟弟动手,并且拉勾订立了攻守同盟。这样,他们不仅交了班费,还有剩余。
  当姥姥发现家中失窃,怀疑到姐弟俩头上时,那钱早就变成孩子们肚里的零食了。而且,两个孩子的嘴一个比一个硬:
  “你放钱的时候告诉我们了?谁知道你的钱放在哪里!”
  “家中的大活人有的是,为什么就怀疑我们两个!”
  当然,最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是奶奶这一方的人,因为他们明知道孩子需要钱,有“作案动机”。但他们却不无快意地保持着沉默。事情过后,他们甚至当着孩子们的面私下议论:“且不说娃娃们没拿他家的钱,即便拿了,也没有认错门子。她妈妈打工赚钱,曾填了她娘家多少?逢年过节,姥爷舅舅,几时给过压岁钱?”
  言外之意:“拿”得有理。
  姐弟俩的反应是冷漠、绝情,不买任何一方的账。奶奶的饭桌上什么好吃就只捡什么吃,早晨起床不叠被、不扫地。当爸爸强迫他俩帮奶奶干家务时,弟弟捅火炉故意荡一屋子灰,姐姐一洗碗就“失手”打盘、打碗……
  帮派产生帮派,对立产生对立。这种情形几乎成为这类裂痕家庭的一般规律。
第二卷高三学生与电视
机遇属于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属于有知识储备的人。如果把这些大道理告诉孩子,他未必能注意,但陈章良的实例却能使他刻骨铭心。
孩子上了高三,有的父母就干脆不让孩子看电视,怕影响学习功课,浪费时间。这种做法既不尊重孩子的人权,又有点儿因噎废食。
  那么,是不是自由放任,不加选择地让孩子看电视呢?当然不是。父母的责任是要规劝、引导孩子看有价值的、对孩子的成长有益的、对孩子的学业和高考有帮助的电视节目。比如:电影频道不必光顾,电视连续剧不必看,因为这些东西多数消遣,价值不大,而且太长,占用时间太多。但是新闻联播就可以看,《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这些节目都有必要看。高三学生与大学生之间只差跨过“高考”这道门槛儿,一经跨越,便是成人了,应该关注时事政治、关注中国和世界的杰出人物、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可以从这些节目中汲取精神食粮。
  比如《东方时空》中的“东方之子”栏目,它报道的是在不同领域内有杰出贡献的人,这些人的坎坷经历、超乎常人的意志都是现成的活教材,他们对孩子的激励和鞭策或许会胜过家长的千言万语。记得2002年高考前夕“东方之子”曾介绍过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先生。陈先生出生在福建的一个贫困村庄,片子中出现了他家乡的穷山恶水,出现了他的乡亲赤着双脚赶着水牛在泥水中犁田的镜头。陈章良立志要改变这种生存状况。他发奋读书,准备报考农业大学,然而没想到录取他的是海南岛的一所农学院,而且学的还是橡胶专业。现实与理想差一截距离,坚持读书,还是放弃这个机会呢?陈章良没有放弃。在众乡亲的资助下,他去了这所农学院读书。结果在这所不出名的农学院里,陈章良学出了一流的成绩。当时适逢改革开放初期,陈章良走出国门,赴美留学,又取得优异成绩。他告诫莘莘学子们的三句话,笔者至今记忆犹新:
  不论你的家境怎样贫寒,你都不要放弃。
  不论你喜欢不喜欢这所学校,你都不要放弃。
  不论你的专业对不对口,你都不要放弃。
  机遇属于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属于有知识储备的人。不放弃终会有成果。如果把这些大道理告诉孩子,他未必能注意,但陈章良的实例却能使他刻骨铭心。
  中国女篮在亚运会上一举夺魁后,“东方之子”又介绍了女篮教练宫鲁鸣先生。宫鲁鸣原来是国家男篮的一名球员,打球讲究技巧,很有智慧,但终因1米72的个子“从巨人中走出”,离开国家队,成为国家队娘子军的教练。他以另一种方式向自己宣战,不断超越,同样走上了冠军的领奖台。宫鲁鸣的这段经历不也很有教育意义么?
  高三学生看这些节目,不仅可以收获激励,还会获得对他们跨越高考这个“槛儿”的很实用的帮助。
  比如,现在的高考作文题,不限文体,给学生的自由度非常宽。但这不等于降低要求,它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这其中的创新就要体现独到处,体现个性,体现联想的力度和灵气。高三学生如果闭目塞听,整日钻在课本、复习资料中,何来联想力度呢?
  在我当语文教师时,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学生一看作文题目,酝酿片刻,便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有的学生绞尽脑汁,没什么可写的。前者的文章往往观点明确,视野开阔,有独到的见解。后者的文章即使有明确的观点也往往是论据不充分,要不就是人云亦云的大路货。原因何在呢?就是因为后者看的东西少、读的东西少、知识储备不足、生活积累不丰富。
  高三学生备战高考,任务重、时间紧,一般是顾不得看电视的。如果孩子是走读生,早、午、晚三顿饭在家里就餐,那么家长就不妨在吃饭时,打开新闻节目,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放松。同时,家长也可以轻松地与孩子闲聊,巴以冲突发展到什么地步,陈水扁、吕秀莲近日有什么言论。在不知不觉中给他些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熏陶。  当然,如果孩子本身就拒绝看电视,那也不必勉强。如果你希望他了解些时事政治,就摘选些(或剪辑些)报纸放在他床边,让他临睡前消遣。如果想为他写作文提供些思路,就与他讨论些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比如柯受良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驾车飞越黄河,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接着农民朱朝晖向柯受良挑战,两年之后又驾摩托飞越成功,并在壶口瀑布举行了婚礼;后来,又有某青年要骑自行车飞越……可以让孩子谈谈他对“飞黄”的看法。
探讨这一问题,必然又引出很多话题。有人会说:朱朝晖飞黄,大长农民志气。有人会说:超越极限,证明生命的价值。有人会说:黄河在断流,你们却飞来飞去,简直是对母亲河的践踏。也有人会说:中国人干什么也是一窝蜂蛮干……
  如果孩子能把种种论点都想到,就夸他想像力丰富,让他选择最佳角度构思自己的文章。这样在闲聊中就有了作文训练。
  总而言之,最要不得的态度就是孩子一回家你就赶紧关电视。这样如临大敌,势必造成紧张空气和两代人之间的对立。
  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尽心尽力,这就是当父母的最佳选择。
第二卷“陪读”潮中的一对母子
家长与孩子,不要互为精神上的附庸。各自多一些独立意识,看重一些个人价值,或许会杜绝这种糟糕状况的发生。
  近年来,我所居住的某重点中学家属区,出租房屋成风,一时间房价大有一路飙升之势。原因是房客多,房子少。房客都是本校学生的家长,以高三学生与高考落榜后来复读的学生(俗称高四生)家长最多,他们是来陪读的。据说,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初中时就在学校附近租赁房屋,开始了陪读生涯。他们认为:一、因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如果不陪,怕孩子衣食不适(尽管学校可容留学生食宿),健康受影响。二、因为青春期自制能力差,如果不陪,可能会出现行为的失控,怕他们误入歧途,走向极端。三、可以随时督促孩子的学习,成绩落下了,就及时请老师补课。
  去年夏天高考过后,我的近邻就接受了这样一对母子。那母亲大约是听了邻居们的介绍,知道我的三个孩子都是研究生,并且都出了国。一次,她在小巷里截住我,问我该怎样教育孩子,神情十分恳切。因为是街头巷尾的路遇,一时说不明什么,我也就支吾过去了。不过,我知道了她的儿子是复读生。她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儿子身上了。
  后来,大约是儿子的功课吃了紧,她也便跟着吃了紧。常常能望见她搬运蜂窝煤、买菜、倒垃圾的忙碌的身影。 今年夏天高考过后,突然看到几个大汉开着卡车来搬运这对母子的行李。小巷里围观者甚众。我便问邻居:“那孩子考上了?”答案却颇叫人揪心:“考完最后一门,就再没有回家,失踪了。”
  “那妈妈呢?”
  “妈妈不见孩子回来,便也没了踪影。”
  “那搬行李的是她什么人?”
  “孩子的舅舅。”
  在人们的一片鄃鄅声中,我才知道这位陪读的母亲经济十分拮据。原来,她的丈夫包了“二奶”,甩掉了她们母子俩。她便省吃俭用,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她认为儿子能否考上大学,不仅关系着儿子的前程,也关系着她的后半生。她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儿子上大学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孩子若考取了大学,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问那负心汉索要供养费。而且,就如同旧戏文中所唱的一样:子贵母荣。这也就等于替她伸张了正义、昭雪了冤屈。
  在这所重点高中的家属院里,教工子弟们考上重点大学的比比皆是。这么高的升学率给这位母亲在认识上又形成了误区,她满以为能进入这所重点高中补习,就等于一只脚已迈入了大学的门槛。因此,她便常给孩子加油,要孩子发愤、坚忍、咬紧牙关。
  至于孩子在遭受了父母离异的打击后,心头有什么阴影,她却一无所知。
  “肯定是那孩子没考好,觉得愧对母亲,离家出走了。”
“那女人或许是到五台山当了尼姑——她好像有过这种念头。”
  这都是人们的推测,到底这母子怎么样了,谁也说不准确。不过,儿子与母亲再难以直面人生、高考的结果使母子的人生轨迹出现“短路”,这却是千真万确的。
  这种现象颇具中国特色。我们的传统就是这样:前30年,看父敬子;后30年,看子敬父。父、母、子、女的追求目标、人格尊严、个人恩怨、人生价值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假如那母亲对儿子说:“孩子你长大了,该自立了。妈妈想自谋生路,或去嫁人。”那很可能会是另一种结果。
  今天,由成千上万的望子成龙的家长组成的陪读大军,其声势越来越浩大。这其中有富裕的有闲阶层,亦有变卖了家业的孤注一掷者;有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陪读的,也有从城市到农村或从农村到城市的;有单亲陪读的,也有父母放弃职业双双陪读的……
  殊不知这样一路“陪”下去,看上去孩子在父母的监督下完成了老师传授的课业,其实是剥夺了他们自己实践的机会,只会使他们的自理能力、自制能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弱化。
  家长与孩子,不要互为精神上的附庸。各自多一些独立意识,看重一些个人价值,或许会杜绝这种糟糕状况的发生。
第二卷备战高考——理智的关怀更有效
一个经常受鼓励的、快乐自信的中学生,一定会比听够了爸妈唠叨、不愿回家的中学生心态好。心态好就容易把苦日子过甜。
  孩子进入高三,父母往往就着了急。我曾亲眼目睹了一位朋友,偷偷地趴到孩子所在教室的窗外,窥视其子读书的情形。被孩子发现后,母子关系闹得很僵。因为家长的不信任,使孩子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敏感的高中生认为这是向他的自尊宣战。家长这样的关心适得其反。还有的家长是压抑不住自己的不安和焦虑,借关心的形式,把自己的情绪都发泄到了孩子身上。孩子放学回来,刚刚在父母打开的电视机前驻脚,家长就说:“高三了,冲刺阶段,不许贪恋电视了。”某天,在放学的路上,望见儿子(或女儿)与一位女同学(或男同学)相从过密,言来语往,做爸妈的往往又是如临大敌,孩子一进家门,就盘问、告诫、劝说。最要命的是,学校模拟考试分数下来,父母诘问:“怎么又倒退了?某某考多少?人家先前还不如你呢!怎么就被超过去了?”
  父母须知:这种唠叨和挑剔带给你爱子的伤害,恰如火上浇油,甚至比你的冷漠的后果还要严重。因为失败带给孩子的烦恼本来就困绕着他,你又拿一个超过他的同学来与他比,这等于拔起他心灵中的自信之树,代之以自卑。  唠叨和挑剔有害,过分的呵寒问暖、改善饮食、买营养品也不是良方。后者与前者相似,同样显露了家长内心的不安。而反复的叮咛如“注意身体!一定要放松。考好考坏没关系,明年还有机会”其实是从反面印证了家长的在意和重视。这是另一种方式的唠叨。并且,家长的体贴有加,常常使孩子产生负疚和自责的情绪。
  我在中学教了12年书,带过几届高三学生。不少学生考前的恐惧往往不是来自高考本身,倒是来自无法面对父母的压力。
  高三阶段,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进入紧张的备考状态。班内的空气必然是你追我赶,竞争激烈。孩子感到压力大、心情紧张,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研究发现,适度的心理压力会转化为动力,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复习和备考。当然,紧张和压力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适得其反。
  家长的作用在于为孩子营造学习和生活的平静港湾,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使他能从强烈的竞争氛围中走出来,放松紧绷的备考弓弦。所以,有理智的父母总是“内紧外松”,淡化高考的氛围。孩子回家后让他听听音乐,打打羽毛球,或者帮大人上街买点东西。只有张弛有度,才能调节好孩子的心理。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是复习、考试的必备条件。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