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孩子不是天才

_2 高云香 (现代)
  设身处地想想,在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惟一指标的考试制度下,人人都有压力。尤其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三学生,此刻就是他们憧憬和向往了十多年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所以,学习成绩优秀的担心圆不了清华、北大梦,学习成绩良好的担心考不上理想的学校、进不了理想的专业,中等偏下的又担心上不了本科分数线……患得患失之心驱使他们常常出现情绪的波动。某次模拟考取胜,会使他们兴奋异常,自信心大增;某次突然比自己预想的差得太多,又会觉得自己付出的辛劳不见效果。于是他们在苦闷中对自己的能力发生了怀疑,认为自己不是某某大学的料,自卑感就生发出来。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厌倦、失意和焦虑。
  要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家长必须对孩子的心理状况心知肚明。同时,家长首先要减轻自己的心理重负。  怎样才能减轻心理负担呢?说到底,一切负担都来自得失之心。得失之心太重,就容易出现紧张、恐惧和焦虑;得失之心变成平常心,就会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轻松愉快进入良性循环。
  首先,做父母的应当很理智地为自己的孩子“定位”。要多与老师联系,知道孩子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会进入哪个档次,超常发挥会进入哪个档次,一旦有闪失,又会是什么情况。这时,你宁可估计得低点儿,也不要不切实际地拔高。为了卸掉身上的重负,也就是减轻得失之心,你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设想出最不理想的结果。无非是今年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明年再考一次吧。晚走一年,既让孩子经受了考验,说不定考上的学校会上升一个档次呢。得失之心一旦抛弃,你会发现,现状本不是那么悲观,因为孩子只是某两门功课拉了后腿,另几门功课还不错呢。只要鼓励他调整一下复习计划,查缺补漏,把较差的那两门狠狠补起来,前景很乐观呢。如果每门功课都能提高5到10分,奇迹就会出现哩。
  考生本人也是如此。笔者在1963年中考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形。由于父母一直灌输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的教导,不自觉地把取得高学历看得如生命般重要。那时的客观环境又差,初中老师领我们乘火车到陌生的考区,好几个乡镇的考生睡在一个大教室里。褥单下面铺着稻草,稻草里蚂蚁、臭虫,不一而足。心情的紧张加上臭虫的惠顾,好多人一夜未眠。本人又是得失之心最重的一个。第一堂考数学,上了考场看着试题茫然不知所向,只听见心咚咚地跳,脑子里昏然一片,手抖得不能握笔,一切都停止了运转。直到时间过去一半儿,冥冥中有“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技巧闪现在脑际,才急急忙忙解出一道题。以此为契机,大脑一下透亮,发现所有的题自己都会做。这才从易到难嚓嚓地演算开。然而,只做了一半多点儿,收卷铃声已经响起了。一下考场就哭,因为平常考试从没像这天这么惨过。老师们是那样把自己当成好苗子栽培,家长又那样抱着希望,真有种痛不欲生的感觉。我以为一切都完了,再不想上考场。这时,带队老师就及时安慰并鼓励我:“即使考不上,你也要证明自己的实力。再不上考场,就证明你原本没有追求!”听了老师的话,我没有放弃。因为断定自己考不上了,也就没有负担,后面的几门功课反而考得特别轻松,发挥得酣畅淋漓。结果总分还不算太差,被我所填报的高中录取(事后,据参加阅卷的老师说:数学考题较难,能上50分,就有录取希望)。
  虽然也已经是40年前的经验,但是应试教育的体制至今没有根本的改变;某种程度上,当今考生的压力比起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的经验是,凡是在竞赛的场合,都不要想“如果怎样怎样”。踢足球的,着眼点只应在每一个球的处理上;平衡木运动员,注意力应集中在每一个动作上。这才是一个运动员应有的素养,也才能发挥出你的最高水平。  做父母的也要少与孩子讨论“如果怎样怎样”的问题,不妨先努力耕耘,不计较收获。把考时当成平时,平时当成考时,帮孩子紧张而愉快地过好高三的每一天(不计较得失,反而会有大收获)。
  其次,如果父母中有高中以上学历的,而且也有较宽裕的时间,你不妨走进孩子具体的复习领域。选择一门你过去学得好的功课,也来个备战高考,体验体验孩子的甘苦。我曾见过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她正是用这种“换位法”把自己摆到了孩子的位置,不仅使自己融入考试氛围,排除了莫名的忧愁,而且与孩子加深了沟通,帮孩子理出了复习头绪,使孩子顺利考入理想的大学。
  她认为,除了得失之心以外,高三学生之所以容易产生苦闷、紧张、焦躁的情绪,还在于掌握知识不系统,思维不条理,复习起来“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就比如语文,涵盖古今,囊括中外,怎么复习,茫无头绪。
  她通过分析高考信息(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有关考试的讲话以及近年的语文高考试题),大致预测出当年的试题走向,和孩子一起研究、讨论。
  (一)作文命题很可能有三种形式:A、热点类话题,比如时尚、生命科学、环保等。B、材料作文:给一段文字,不设主题,不限体裁,自由发挥。C、具有开放性,又有一定限制的话题。比如中国球员走出国门的得失,自费上大学的利弊,可以举出具体题目让孩子广开思路,家长与他一起讨论。
  不管哪类题目,都要注意:1.审题,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2.注意文章的要求、字数、体裁。3.书写要工整,一个格一个字。4.尽量拟个好题目,先声夺人。5.文章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测试:A、注意词语的准确运用,并注意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比如上文所说的“臭虫的惠顾”,这里的“惠顾”其实是“骚扰”的意思。这里仅仅是幽默的说法,但“惠顾”本身绝不等于“骚扰”。近义词的使用不仅要注意词义的大小、轻重、范围、感情色彩等因素,还要注意前后词语的搭配。成语的使用,不仅注意它的基本意义,还要注意它的附加意义。对待此类考题,家长和学生平日就应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读书、看报时及时发现语言应用的不规范处,比如有人爱把“百忙中抽出时间”,说成是“抽出百忙的时间”,这就是语病。高考试题中的一些错误事例都是从生活实践中摘取的。B、文言文阅读是传统试题,一般是300到400字的记传性文字。C、自然科学类的阅读文章是语文高考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思维容量大、覆盖面广,考试时阅读要耐心、仔细,逐段搞清楚什么意思,然后在总体上把握。D、名家名篇的鉴赏一般只限于诗歌,平时要领悟诗歌的意境和诗人创造意境的方法。
  这样一归纳,孩子的复习、准备就有了纲目,纲举目张,他所学过的知识就会像装在网兜中一样,被一下子提了起来。同时,家长还可以启发孩子,把其他功课也列出纲目,明察一下自己在哪一个环节比较薄弱,就攻下那个环节。这样的复习就会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有了成就感,孩子就会增长自信。从而变“苦学”为“乐学”。
  此外,考前要注意下述十一条事项:一、不宜放弃体育锻炼。如果说最后的学习成绩有十分,那么,好的精力和体力应当在其中各占至少二分的比重。不重视体育锻炼是不科学的,体育锻炼会休息脑力、增大胃口、改善睡眠,看似浪费时间,其实会赚回更多。但是,运动量要适当,不宜从事过于激烈的对抗性运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二、提前熟悉考场,充分做好利用交通工具等方面的准备。三、写出需带物品一览表,并做好充分准备。四、不宜违背平时的作息规律,特别不宜考前开夜车,也不宜乱吃安眠药。即使头天晚上没休息好,也不要放在心上。因为年轻人有足够精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奋战三四个小时,很多时候疲劳是心理负担引起的。五、遵守考场纪律。六、解答问题从易到难,会做的题要力求准确无误,每分必争。七、遇到难题,会做一步就做出一步(要取得步骤分)。不要因为题难就影响自己的情绪,你觉得难,对别人也是一样难。八、试卷要整洁,字迹要工整。要用你的认真态度征服判卷人。九、充分利用所有的时间,不要早早交卷。十、考过一门后,要“过后不思量”,面向下一试。哪怕前面的感觉再糟,也决不轻言放弃。十一、家长不要给孩子吃过多高脂肪含量、难消化的东西。膳食结构应合理,尽量与平日的生活习惯没有太大差别。
  总而言之,家长的关怀中一定要是理智的关怀。比如,即使你了解到你的孩子真交了异性朋友,也别大惊小怪,完全可以用温和的方式达到你的目的。比如你这样说:“备考阶段,找一个切磋的伙伴非常重要呢,爸爸(或妈妈)那时就这样。但这个人选一定要合适,尽量选比自己考分高的,学习方法科学的,乐于助人的——某某的妈妈曾夸奖你善于结交朋友哩。”要相信你说过一次,孩子已记在心中,再不要重复第二次。因为在紧张的备考阶段,即便男女同学间有好感,交往比一般同学多些,他们亦没有闲暇更进一步。父母的反复敲打,只会把他们固有的交往模式打碎,反而让孩子在异性面前别别扭扭。须知有异性的钦慕,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呢。互帮互助、友爱融和的同学关系往往会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提高学习效率。一个经常受鼓励的、快乐自信的中学生,一定会比听够了爸妈唠叨、不愿回家的中学生心态好。心态好就容易把苦日子过甜。理智、适度的关怀才能成为孩子成功的动力。
第二卷孩子上了大学之后
新生刚入学,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幅自我肖像。这一自我意象就是“我属于哪类学生”的自我观念。父母要帮助他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要因为一次挫折就怀疑自己的能力。
  孩子上了大学以后,往往像挤在某个河湾里的小鱼突然游进大海,既新奇兴奋,又茫然无绪,不知所向。农村和小城镇的中学生考入大都市的高等学府,尤其这样。
  如果在中学时一直是走读,没有住过校、饮食起居靠惯了父母的独生子女,他们遇到的难题会多一些。比如交学杂费、买就餐卡、购日用品、管理钱物等,因为生活经验不足,加之人地两生、风俗习惯以及语言交流中的障碍,难免费些周折,甚至造成误解,出现闪失。记得本人上大学时,陪一位患了眼疾的女孩去医疗室看病,就遇到这样的情形。校医给她开了药,她大概是嫌少,背过人就把“2”改成了“3”。结果,被拿药的药剂师发现,要她一起去与开药的校医对质,吓得这女孩子转身就逃。药剂师只是想澄清事实,并没有向班主任、校方报告的意思,但这女孩把事态想像得很严重。对于涉世未深的初出茅庐者来说,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造成心理的阴影,撩起他们的想家情绪。想起被父母呵护时的温暖,想起旧日同学间的相知相助,想起中学老师对自己的了解和赞誉,这时,刚入大学校门时的向往和兴奋就已化解了一半儿。
  更能削弱自信的是同学间的较量。新生们分了宿舍,第一个话题必然是自己的高考分数。处于宝塔尖端的自然是少数几个,剩下那塔座和塔基下的新生,除了仰视那优胜者外,往往是一层比一层自愧和不安。尤其是靠擦边球滚进大学门槛儿的,常常反问自己:这四年里我能赶上人家吗?未开课前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就产生了怀疑。  这些,都是影响孩子尽快投入新的学习生活的消极因素。说严重点儿,这叫自我挫败心理。在这种心理下,面对学校的文艺、体育、单科竞赛等活动,他们常常选择退却、逃避,认为那是尖子生的事儿,与我无关,结果是拱手送掉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锻炼机会。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千万不能以为把孩子送上大学就大功告成,认为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家长仍需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给予正确的指引。
  首先要帮助他顺利度过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型期。要给孩子明确指出:你的人生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你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崭新的阶段中,你所遇到的考验也必然是新鲜有趣的。既然胸前已经佩戴了大学的校徽,不管是干什么,都应该以大学生的标尺,勇敢地面对。对新生活的各方面都熟悉之后,你会有长足的进步。度过这一段生疏磨炼期,你的才干和能力必然得到历练。至于考分,你能以较低的分数跻身于强手之林,这实在是一种幸运,那些仅仅以一两分之差就名落孙山者又该怎样呢?既然你以前的才智和勤奋已经显示了它的威力,将你和众多强手推到一个起跑线,你就该忘掉过去,目光瞄准前方的靶子。人在生活中的动力应当是要求发展的迫切愿望,而不是弥补不足的被动需要。
  当然,让孩子瞄准目标不是一句空话,要帮助他制订一个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比如:初入学时排除一切干扰复习英语,争取在分班时拿到好成绩,进入快班。或者,尽早通过英语四级、六级。或者,打好基础,及早准备考研究生,等等。
  事实上,生活和学习中的弯路和过失,都是人生必然要经过的路障。它们仅仅是滑雪运动员前行中遇到的标杆儿,是到达目的地时的一种体验。只要完成了任务,就再不要招惹这些记忆,而应把它们抛诸脑后,开始追寻新的目标。如果家长能鼓励子女把他们的思维和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前方要达到的目标上,眼前生活中的困难和往日失败的记忆,就再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危害。
  一般来说,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是关键期。如果这一学期结束,寒假归来时,你看他精神振奋、情绪饱满,成绩也不错,那就说明孩子过得很充实,有一两次成绩不理想也没关系。
  我家的三个孩子,上大学时的考分都偏低,但大学毕业后,他们都凭自己的实力考上了研究生。记得儿子在上大学后的第一次考试后,曾给我们来信,说:“我的感觉老欺骗我。考场上感觉不错,觉得这题都会做,结果考分却不高。”我们既没有批评他,也没有泛泛地说,要细心啊,不能以一次成败论英雄啊等等。而是理智地告诉他,这很正常。因为在高中阶段,他就是爱动脑,不爱动手。背英语单词是举着课本小声儿念叨着记,不动笔;学习物理、化学,也是举着课本默默地看,不动手。久而久之,这倒锻炼了他的记忆力(数学中的圆周率,一般人是记“3.1416”,他却记了小数点后多位),但动手演算的准确性就差多了。笔误多,常常出现手不跟心的现象。过去,我反复提醒他要多动手,没引起他足够的重视;这一回,吃了大苦头,我们就告诫他:每一题丢几分,总分就不会高了。一定要手脑并用,脑手同步。会做的题,一分也别丢掉。
  同时,我们强调:看到自己的不足是好事情,这是个进步。以此为契机,改正这一毛病后你必然会取得好成绩。用爸妈的鼓励和关爱扫除他初试失利的失败情绪,这很重要,因为新生刚入学,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幅自我肖像。这一自我意象就是“我属于哪类学生”(一般、良好还是优秀)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自我信念的基础上。“我考试失败”不等于“我是个失败者”,“我这门功课没考好”不等于“我考不好这门功课”。自我意象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进步的快慢。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学习进步的心理障碍。父母亲最了解自己的子女,要帮助他们正确地分析解剖自己,保持积极进取的向上心态,而不要因为一次挫折就怀疑自己的能力。
  此外,高等学府也并非真空、圣土,社会上的各种倾向亦常常在这里滋生蔓延。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上经商之风盛行,一些大学老师纷纷下海,校园里做买卖的风气便悄然成风。紧接着是做家教的打工热、追逐影视明星的追星热,随着电脑的普及又出现了上网聊天、网恋交友热……并不是说这些领域不能涉及,而是不能入迷,影响了正常学业。
  曾记得我和先生送儿子上大学时认识的一对母子。母亲是一所厂矿子弟学校的校长,儿子高考分数是600多分,而且在全国物理竞赛中成绩突出,简直是新生中令人刮目相看的明星。望着那自豪的母亲,我们曾遗憾相聚太短,不能向人家好好地取经。谁曾想到进入大四年级,她的儿子竟然被劝退了呢?
  毫无疑问,孩子脑子很聪明,但大学一年级一接触电脑,就迷上了玩游戏。起初是课余时间出去玩,后来越来越上瘾,就逃课出去玩。越玩瘾越大,干脆就再不去课堂,整日钻研怎么玩游戏。甚至他还涉足赌博性质的游戏,输了钱就向同学借,说捞回来再还。但有时运背,越输越惨。这时他便更不服气,常常整日整夜泡在游戏厅里。到大学三年级时,他的功课已一塌糊涂。学校通知家长来领人,他的母亲左说情右说情要求再宽限些时日,以观后效。可怜的母亲为了挽救儿子,曾不尴不尬地住在男生宿舍,与儿子挤在一张床上,每天早晨给同学们提水、扫地,上课前亲自把儿子送到教室,看他在坐位上坐好,摊开课本,再惴惴不安地离开。可是,那孩子望见他母亲走远,马上就一阵风儿又偷跑到了游戏厅。母亲坚持了二十多天,看到儿子再不可救药,只得领着入学时的高才生,与同学们洒泪而别。
  这位小学校长的教训就在于,她以为把儿子送上重点大学,就送上了成功的阶梯,再不用自己劳心费神了。  上大学以后,孩子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对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综合素质是有好处的。但我们不主张他们在社会活动中花费太多的时间。女儿在美国留学,也只是在校内打工(当助教),比如替老师批改作业,给本科生上课等。儿子看见他的一位室友打着三份工,经济不但自立,还达到小康水平,曾对我们深有愧意地说:“你们的儿子窝囊呀,还花爸妈的钱。”我们当即就警告他:“对爸妈最好的报答是学好你的功课,你的学识要与你的学历相称,而不是急功近利!”
  近年,大学招生名额不断扩大,培养目标由过去的精英型转向大众型,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与此相应,也会有负面影响。如果不是宽进严出,势必降低毕业生的文化水准,造成学识与学历不相称的现象。
  据人民网的《北大教授痛心疾首,学生成绩稳步下降》:“今年(2002年)2月底,北大物理学院期末考试,电动力学授课老师俞允强发现:考试的125份考卷中,若按常规评定,不及格的占到近30%,比学校学生守则中的规定高出两倍半以上。为避免对教学秩序产生过大的冲击,他最后定了23份不及格。”俞老师在给校方的信中说,这绝不是偶然的个例:“我从自己的教学经历中感到,这种局面是从90年代初起逐渐恶化的。我感觉至少有10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稳步地’下降……”
  北大是如此,远在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也不例外。一位曾师从俞允强教授的教师看到俞老师发表在网上的信后,打电话给俞,表达了自己“心有戚戚焉”的感慨。他拿出10年前的考卷和今年相比后发现:试题越来越容易,不及格的人却越来越多。老师为了不让学生难堪,都会以加分或降低难度来“迎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另一所大学的鲍老师则说:“大面积的不及格在高校被称为‘事故’。一旦发生了‘事故’,学校领导会找老师协商,不然就会有‘小鞋’穿。而要避免‘事故’的发生,就要相应地掌握‘平衡’的原则,也就是约定俗成地将大部分人的成绩控制在65分到75分之间,不及格人数与高分人数差不多。”
  社会上的心理浮躁,反映在学生身上,则是只重学历不重学识,很多人认为在大学四年是为了镀一层金。“分数并不重要,如果你不考研的话,60分和90分是一样的。”学哥学姐们把他们的应试经验如此传授给下一届。年轻人过剩的精力往什么地方使呢?追求轻松和潇洒正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时尚。既然如此,又何必去上大学呢?说穿了,就为了大学文凭那镀金的包装。没有一个正确奋斗目标的年轻人,很容易被时尚引诱。大学四年,丢了西瓜,抓住芝麻,我想这绝不是家长们送子女上学的初衷——当然,有人会说,上大学并不是人才成功的惟一途径。是的,对此笔者也有认同。然而,这却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
  仅以此文献给大学生家长们。希望您能与孩子保持密切的联系,帮助他们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对大学校园里潜滋漫长的不良倾向,不可掉以轻心。
  (附:大女儿入学初,其父亲写给她的两封信)
第二卷[附信一]
丽丽:
  你9月22日晚写的信,我们是9月29日接到的。从厦门到崞阳是星期二发信,下个星期一收到;从崞阳到厦门是星期五发信,下个星期五到,要多走一天。
  谢谢你的节日祝贺,我们很高兴。我、小帆仍在秋假中,小毛每天补课。你妈妈正写一部关于教师的中篇小说。她接到省作协通知,10月13日至11月2日在上海参加一个短期讲习班,10月10日就要动身南行。这期间你可以和她通信,地址:上海市西江湾路574号,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转作家短期讲习班。
  丽丽,你们现已开课了,共开设了几门课?数学、外语用的什么课本?如需要什么参考书可以给妈妈去信。从来信知,你们学外语重视听力培养,也有相应的条件,环境优越。要下狠功夫把外语学到手,能运用自如。你的数学老师既然参加课本编写,必定对教材体系很熟悉,这也是有利条件。要相信老师,多向老师请教,比如学习内容(人民大学出版的经济数学共有五本),一般高等数学有三门基础课即微积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学经济类的可能还要学一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以及其他一些应用数学。你们要学哪些内容?如果要考某专业研究生,还要自己补学一些什么课?哪些书合适?都要向老师请教。大学老师讲课中偶然出点计算错误不足为奇;重要的是把握住体系,讲清概念、原理,让学生建立一些基本观点,掌握一些方法。我接到很多同学来信,对他们的大学老师颇有微词。其实只要适应一个学期,你们再听中学老师讲课,就会感觉内容少、程度浅、进度慢、讲解不留余地而且重复多,很不过瘾。大学老师课后和学生接触少,但对学生一般很客气。你要在课后主动找老师,对于好学的学生,老师从来都是欢迎的。  丽丽在吃饭上不要节省,也不要暴饮暴食和吃零食。一日三餐要保证营养,注意均衡。花钱要花在刀刃上,该花的在所不惜,比如买录音机、外语磁带,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只要能学下真本事,付出学费是值得的。
  你早上时间紧,可以寻找些节省时间少跑路的窍门。比如,出操时把饭盒带出去放在操场边,或排队买饭两人协作,一人买主食,一人买菜。只要有抓紧时间的意识,办法总可以找到的。
  希望丽丽多了解学校的情况、专业的前途,建立自己四年奋斗的目标。一旦确立了目标,每天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前进,锲而不舍,有利的多做、做好,无利、有害的尽量不做。爸妈相信你自己会处理好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件事情。
  妈妈时间紧,这次不写了。她要你转告庆文同学,她去庆文家探问,姥姥的病情仍然是那样,没有什么变化,要庆文放心。

1986年10月3日
第二卷[附信二]
丽丽:
  今天是10月10日,你母亲起身赴上海。这个月我们一家分居三地,想想也很有趣。接连收到你9月26日、10月2日的来信,看来你已不再想家,调整好情绪,爸妈放心了。
  你们学校外语要求高。我向范中外语老师问了问,他们都说这相当于专业外语的要求了。一般大学的公共外语课课时少,要求低,你们这可算做特区大学的特色。这是好事,你学好外语就更有保证了,将来如果开口语课就更好了。  不过,总的看来,你们现在开的课程硬头东西不多,负担不算重。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学会产生轻松地度过大学生活的想法,以后课程一加多就不适应了。有志气的同学会抓紧时间自学(同时了解专业的方向、前景),为一生的事业奠定厚实的基础。爸对你们的专业也不了解(不了解就不能轻视,轻视某一专业只能表明自己浅薄无知),可能是偏重培养实践型的人才吧,但也必定有理论型的发展方向。你现在还在成长期,初入大学校门,志趣、潜力、发展方向都很难说。不管怎样,利用这几个月时间多学点数学知识总是有好处的。我给你寄去两本书(里面夹着“大学外语”杂志的征订广告,如觉得有用,可自己订阅),一本是工科用的《高等数学习题集》,程度较浅,可从中选做一些题。我特别向你推荐另一个本——《有限数学导论》,可以和微积分齐头并进地学。先读第一章《集合》,这章内容比高中没有增加多少新知识,其中《模糊集》是近20年研究的新课题,可以暂时不看。然后看第四章《各种计数方法》,这里联系了高中的排列组合知识,有许多有趣的问题和巧妙的解法。再看第三章《映射、关系》,它提供了近代数学的一些概念和有用的记法。第二章《逻辑代数》是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之一。第五章《图论》也是新兴的、有多方面应用的数学知识,其中一些问题、方法很有趣味。读这本书可以给你提供近代数学的概念、方法,更重要的是从自学中体验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这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老实说,只是跟着老师走,听讲、完成作业是成不了优秀人才的。
  读数学书,开始可能读不进去,要坚持反复啃、多看、多想。一旦你能理解了一点东西,就会感到其中的乐趣不亚于游览风景名胜之乐。如果看数学书能体会到乐趣,那么读任何深奥的理论性著作都能钻进去的。
  估计你们到二、三年级,专业课逐步加多,就不会有现在读数学书的空闲了。也许一生都不再有这样的条件和时机了(你会有别的努力方向)。那本书300多页,如果一天看两页,半年就可学完,你在数学上的长处就会加强。看书不必记笔记,可直接在书上画重点,写注解。
  你在你班理科生中高考成绩较低,不必介意。其实生物、化学对你的专业已不起作用,物理作用也不大(只在微积分应用中出现个别物理问题)。起作用的主要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你的基础还是不错的,基本上和同学们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今后全看自己的奋发努力了。
  10月7日晚这里下了小雨,而北面雁门关一线的山头已是白雪皑皑。最低气温到了0度附近,我们都穿上了毛衣,不过中午在阳光照耀下仍然有15度。

1986年10月10日
第二卷尊重孩子间的差异
呵斥和命令只能促使孩子顺从和就范,并不能帮助他建立良知。胆小的孩子常常因恐惧而失去自尊,产生心理上的疾患。
  生于同一棵树的树叶,没有任何两片会绝对相同。从同一娘胎出生的孩子,同样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差异。比如我家的三个孩子,大女儿从小就表现出口才天赋,爱讲故事,爱说绕口令;二女儿动手能力强,蹬缝纫机无师自通,常常爱制作些小手工,修理些残破的东西;小儿子则是既不像二姐好动手,也不像大姐爱说话,而是好动脑子。灵感一闪,就爆发出一些奇思妙想。父母就尊重他们这种性格差异,在弥补不足的同时将兴趣倾向发展成才能。结果,大女儿首先沾了英语棒的光,厦门大学毕业后率先赴美留学,取得两个硕士学位、一个博士学位;二女儿动手能力强,就学了医。她在广州暨南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也因论文答辩得到专家认可,曾有多种选择(后因其爱人赴英留学,便也随之去了英国)。儿子长于抽象思考,考取了吉林大学物理系,后赴美读核物理博士,现在改读计算机专业。作为家长应切记:爱是尊重个性,让孩子充分发展,而不是要孩子合乎我们的期望。
  说起来,这样的认识似乎能达成共识,但事实上,有的家长总习惯于用一把标尺来衡量孩子,用教导老大的方法来教导老二,或者是用他们心目中佼佼者的举动来规范自己的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曾听说过有这样一个高知家庭:夫妇均为文化大革命前的大学毕业生,男士曾为某企业集团总工程师,女士后来升到较高级别的领导干部。但在要求女儿上,他们也曾陷入过忽视其个性差异的误区。
  二女儿从小就寄养在农村奶妈家,母亲从奶妈家接回孩子后,首先就考察孩子的智力。她举起一个苹果问:  “这是什么?”
  孩子回答说:“蛋蛋!”
  妈妈不悦了,说:“苹果嘛,什么蛋蛋!”她马上就拿出个鸡蛋来,让孩子区分什么是蛋蛋,什么是苹果。随之得出二女儿不如大女儿聪明的结论,因为大女儿在这样的年龄把苹果和鸡蛋区分得一清二楚。  接着她又举起一颗水果糖来,问孩子:“这是什么?”
  孩子很兴奋地回答“甜甜”,并且抓过糖,猴急地剥开,塞进自己嘴里。
  妈妈又很泄气,因为大女儿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与二女儿的做派大不相同。大女儿回答过“糖糖”后,便很斯文地剥开那花花纸,喂妈妈吃。
  这样,原本都正确、都能得满分的答案,妈妈却表现了不同的态度:对老大是赞赏、喜爱;对老二是否定、呵斥:“瞧那吃相!以后叫糖糖!”
  这就是不尊重差异,不尊重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认知规律。其实,二女儿的回答并没有错。在当地农村,娃娃们初学语言时,妈妈把圆形的物体都教成蛋蛋,苹果是蛋蛋,梨也是蛋蛋。由形状出发而归类,丝毫不会影响她后天智力的发展。同样,由味觉“甜甜”来称呼水果糖、冰糖、白糖之类,也不能说明孩子的天赋差在哪里。
  大女儿从小生活在自己身边,她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来自父母,父母对她的一举一动便都看得惯。二女儿从小接受的是另一个家庭给她的熏陶,当她回到自己的家庭时,必然带来那个家庭的影响和习惯,这是情理中的事。父母无视孩子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是父母的错,而不能怪孩子。
  呵斥和命令只能促使孩子顺从和就范,并不能帮助他建立良知。胆小的孩子常常因恐惧而失去自尊,产生心理上的疾患。
  更犯忌的是,这对父母还常常当着老二和外人的面,表扬老大。而他们所称颂的老大的长处正是老二的短处。这种暗示性的批评就有点儿揭短和讽刺的性质,就仿佛当着武大郎的面一股劲儿表扬武松如何高大英武一样。这不仅对培养大女儿的自尊和自信帮助不大,反而使二女儿更畏惧、自惭和没有信心。老二正在院里欢快地跑着,与小朋友们玩捉迷藏,一旦发现妈妈从对面走来,就会突然像小老鼠看到大花猫一样,垂手侍立,两眼看着自己的脚尖,一动不动。直到有人过去小声儿告诉她,“你妈早走了”,她僵滞的神情才会慢慢地鲜活生动起来。
  在这种畏惧和设防的心态下,二女儿有什么心事也不肯与爸妈交流,时时在加固着她与家人之间的情感防线。  老大语言天赋好,曾在电视台做过英语节目,带给爸妈的往往是掌声和光环。爸妈便把鼓励的言辞、满意的微笑、深情的目光回赠给她。这样就形成了母女、父女关系的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又成为孩子健康发展的推动力。后来,这孩子在亲友的资助下赴美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老二就没有那么顺利,父母虽然几经周折,终于把二女儿也送出国,东渡日本去学牙医。但她出国之后,与家庭越来越淡漠,终至失去了联系。
第二卷穷人家培养出个馋孩子
教孩子获取利益容易,教育孩子懂得放弃很难。这对父母的失职在于没有及时教育孩子,有些利益一定要放弃。
  在山西一座产煤名城里,有一位工人原在国营酱菜厂上班,家中有一儿一女。妻子因耳朵失聪,是地道的家庭妇女。本来靠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不料,在80年代末,因单位不景气,这位工人又下了岗。为了活路,夫妻俩就在大街上摆开了地摊,卖些塑料桌布、台布。当时,对下岗工人的优惠政策还未出台,他们无证经营自然不合法。收市场管理费的工商管理人员、收税的税务局人员、检查卫生的防疫站人员,常常来驱赶他们,动辄就要收费、处罚,没收其货物。但是下岗工人们吃过几次亏后就想出了对策,那就是派小孩子们在一边放哨。这位下岗工人的儿子当时五六岁,也就担任了放哨的重任。
  “狼来了。狼来了。”
  孩子们这样一喊,小商小贩们就卷起地摊上的东西,迅速逃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再到另外的地方开张。望见收费罚款的远去,孩子们再喊“平安无事”,小商贩们便又云集起来,回归到闹市。
  这位酱菜厂工人的儿子眼尖、机灵,常常得到叔叔阿姨们的好评。每天收摊时,总有货物出手快、赚了钱的叔叔阿姨给他些奖赏:一支冰糕呀、一串糖葫芦呀、一个茶叶蛋呀,等等。
  父母看着孩子吃得香甜,便也嘻嘻而乐。孩子从父母欣赏的目光中又得到了另一种甘甜,这时就不仅仅是口腹的满足了,自豪感也油然而生。于是,干盯梢、放哨的活儿更感兴趣、更“爱岗敬业”了。
  这样,他得到的奖赏也常常升级,有时能吃根鸡腿,有时能品品果汁……
  孩子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就语重心长地教导孩子:“以后可不能心野了,在吃东西上也要收敛。不能看人家有钱的同学吃什么,你也想吃什么。”
  小男孩当时很兴奋,因为与姐姐一起上学也是他很向往的事情。连连点头应承,好像领悟了父母的教诲一般。  可是,入学不到半年,不愉快的事儿就来了。先是班内要集体订购饮料,在课间让孩子们喝。这父母一合计:一个孩子一月交25元,两个孩子就是50元。一年就得600元。这得卖多少塑料布?咱不订!
  其实,一个班不订饮料的也有那么五六个孩子,每到老师分发饮料时,这些孩子们就躲到教室外玩——这小男孩的姐姐很懂事,每天上学前都给自己和弟弟各带一瓶自己沏的橘子粉水,等同学们喝饮料时,便喝自己带来的水。然而,这小男孩却总觉得人家的饮料比他带的水甜。有一次,他甚至趁老师同学不注意,私自拿了人家一袋饮料,为此还惹出了“官司”。
  再后来是家中不断丢钱,今天丢两元,明天丢三元,最多时竟然丢了十几块钱。当父母发现是自家儿子拿了时,好不寒心!他们把儿子绑到条凳上,不给吃饭,问他拿钱干了什么。
  “买了糖葫芦。”  “买了茶叶蛋和鸡腿。”
  大人们一听是滋润了自己的嘴,更是生气。这父母不禁痛心疾首,教育儿子道:“你亲眼见爸妈东躲西藏地赚钱,难道不心疼爸爸、妈妈赚钱是多么艰难么?上学前爸妈对你说的是什么,你怎么全当了耳旁风?”
  任你怎样说一千道一万,这小男孩总是改不掉私自拿钱买零食的习惯。因为日子一长,他就觉得口淡,肚里仿佛住了个馋虫,动不动就勾引他的馋瘾。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后来他结交的朋友也多是爱吃贪玩的。功课越落越远,熬到初中毕业,他就再不想上学读书。父母万般无奈,只好听天由命。
  这小男孩的母亲因为自己的耳疾,小时候没有念下多少书,这是她的终身遗憾。自己的儿子聪明伶俐,却不肯读书,她实在于心不甘,因此,逢人便唠叨儿子辍学的事。有人便批评他们夫妻教子不当。
  第一,父母从事不合法经营,不该让孩子们来参与。这间接给孩子灌输了一种不遵守社会法规的意识。
  第二,教孩子知道获取利益容易,教育孩子懂得放弃却很难。这父母的失职还在于没有教育孩子,有些利益一定要放弃。比如,当叔叔阿姨们给他买吃食时,就应教育孩子说:叔叔阿姨们赚钱难,这些东西咱不吃。孩子的自我克制意识也是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
  第三,孩子入学后,班里预订饮料,父母应该给花这笔钱。因为让尚未成年的孩子去感受自己不如人,自己的爸妈吝啬、不舍得给自己付出是一件极其残酷的事情。这种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自卑感发展下去,就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当这对父母明白错在自己时,已悔之晚矣。因为家庭教育中的失误,如同治病用错了药,有些后遗症会伴随患者的一生。
第二卷钱能填充家教中的空缺吗?
有的男人对妻子说:“挣钱是我的事,管孩子是你的事。”干脆放弃了家庭教育的重任。其实,不教育也是一种教育,不过是一种消极教育而已。
  近些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文化教育理念的相对滞后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表现得越来越明显。20年前,最早一批发家致富的私营企业家如今已有不少深感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一是年龄大了,精力不济;二是社会对企业的科技知识含量要求越来越高,自己的文化底子跟不上了。所以,他们常常感叹:早想退居二线了,可惜子女们不争气,靠不住啊!
  下一代靠不住的原因何在呢?这些非常自信的成功者往往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抱怨:我为他们的教育曾投资了多少,那一次夏令营儿女曾花掉多少,结果却统统打了水漂……
  一位锅炉大王为了让儿子上重点高中,为学校捐献了特号锅炉;一位建筑公司的总经理曾为女儿所在的学校铺过篮球场地,一位服务行业的经理曾为孩子学校的多功能电化教室集过资……听到孩子们抱怨这所学校住宿条件不好,或者那所学校伙食太差,他们就买通关节,不惜重金,选择环境优越的贵族学校。
要不就是为孩子配备手机、手提电脑,孩子有求必应;平时小车接小车送;发现孩子考试落伍,便请授课老师下饭店吃生猛海鲜;要不就在学校附近租房,妈妈去陪读……
  我们首先应该肯定,这些成功人士为他们的孩子付出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但是,我们也要诚恳地告诫他们,金钱往往不能填充家庭教育中的空缺——你花钱为孩子求学所买到的便利并不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反倒常常成为其阻力。
  坐小车到学校和风雨无阻蹬车上学的同学,哪一个学习动力大呢?显然是后者。哪一个更渴望过年过节回家享受一番呢?显然是前者。
  而且,您在为子女花钱买便利的同时,也为子女买下了优越感。优越感不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相反,优越感常常会消解孩子在同学中的亲和力,因为同学中毕竟是平民百姓子弟为多。笔者曾听一位学习成绩特棒的穷困生讲:“同学们到食堂买饭,我们看菜单是从下往上看(下面的菜价低),人家是从上往下看。吃的东西不在一个档次上,就不往一个饭桌上凑。咱土豆白菜怎好意思和鸡腿牛排一起呢。”而且,据该生讲,吃土豆白菜的往往是一边吃,一边讨论学习问题。吃鸡腿牛排的往往是谈论台球技艺、上网趣闻。优越感的膨胀甚至会使孩子产生“惟我为大”的思想与不加抑制的贪婪欲望。
  另外,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是非常必要的,但不宜动不动请老师吃饭。在相信教师爱岗敬业、对学生一视同仁的情况下,也要防止“吃人的嘴短”,有的老师于是就迁就、纵容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
  总而言之,尽管金钱能买到便利和轻松,但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您万莫贪图便利和轻松。有人说:“好树栽子,不捅自直。”但同样的直,经过修剪的高耸云天,不修剪的却很委顿,所达到的高度大不相同。有人在商场得意、踌躇满志时,会留心一下孩子的行为、表现;一旦商场失意、甚至焦头烂额时,尽管孩子向父亲倾诉什么,父亲亦会因烦躁而把孩子推给母亲。
  这种忽冷忽热的关爱,会造成交流双向的盲目性:孩子对家长的关爱捉摸不定,家长对孩子的生理、心理、爱好和需要也不清楚。
  有的男人对妻子说:“挣钱是我的事,管孩子是你的事。”干脆放弃了家庭教育的重任。其实,不教育也是一种教育,不过是一种消极教育而已。
第二卷凝聚产生力量
家庭的凝聚力能超越血缘、超越时代,把苦日子过甜。家庭的凝聚力能转化为巨大的推动力,使孩子们展翅高翔 熟悉老李两兄弟过去的人,都为他们的今天而高兴。大老李的两个儿子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现在某重点大学做教师;另一个毕业于师范院校,奋斗到美国银行做投资分析人。这孩子的爱人更出色,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二老李只有一子,医科大学毕业后在某市心血管内科做主治医师,深得患者好评。
  人们都奇怪:二李兄弟与世无争,为人老实厚道,本色到极点,想不到却培养出这么杰出的人才。他们教子的秘诀在哪里呢?
  孩子们的成功,来自锲而不舍的坚忍和毅力。这锲而不舍的坚忍和毅力又来自家庭的凝聚力和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心。
  这个家庭的构成非常特殊。大老李和他的弟弟、妹妹在求学期间,父亲突然去世,不久母亲也随之病故。当时,大老李正读师专,因学习成绩优秀,曾有上大学的机会。家庭的变故使他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了当小学教师的职业。他想:长兄若父,自己必须挑起供养弟弟、妹妹的职责。
  这样,大老李的婚配就成了大问题了。谁愿意跟一个有拖累的小学教师呢?在一位知情人的介绍下,一位比大老李拖累更大的女人做了他的妻子。她有过婚史,带有一女,而她本人又是一对老夫妇的养女。养父母无依无靠,因此她和大老李讲定:他们必须得为养父母养老送终。
  这样,这个家庭的模式就搀杂了太多的非血缘成分。按说,稍有磕碰,就会产生嫌隙,甚至造成分崩离析的局面。
  令人震撼的是,这个杂姓糅合成的一家,惜情如金,视肩上的责任如泰山般沉重。从未做过父亲的大老李,视继女为己出。妻子又怀孕以后,他每晚都是拍着女儿熟睡后,才开始备课。更可贵的是,当妻子的养母生病住院时,妻子因家中有小儿女不能亲自去陪侍,大老李就承担了陪侍的任务。白天,送药递水,洗洗涮涮;夜晚,就和衣贴墙躺在病房外的走廊过道里。岳母出院回家时,患者白了胖了,大老李却瘦了一圈,胡子拉碴。
  在家里,大老李的妻子更是长嫂若母,小儿女希望改善伙食,必须得等叔叔、姑姑节假日归来。
  这些生活中不虚夸、不张扬的一举一动,对弟、妹、儿、女都是无声的教诲。久而久之,孩子们懂得美食、华衣应该先让给更需要它们的亲人,从奉献亲情中享受甘甜。
  几年后,弟弟和妹妹相继由师范毕业,各自都有了工作,并成家立业。这时,大老李的岳父、岳母也相继辞世……
  大老李的四口之家在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又添了二儿子。然而,二老李家遭到不幸的消息却频频传来。原来,二李的妻在生了儿子后因出血过多去世了。二老李顾了工作、顾了孩子,就顾不了自己,托人蒸上几锅窝头,冻在外面,每天啃冷窝头吃。
  这时,那嫂嫂就含着泪对大老李说:“快去把那苦命的侄儿抱来吧,有这个娃一口奶吃,就有那个娃一口奶吃。”
  于是,大李二李两家人又合成了一家。嫂嫂不仅仅是两个奶头上各拽着一个孩子,而且连二老李父子的衣食穿戴一并承揽了起来。
  后来,老李兄弟都调到外乡教书,女人一手拖着四个孩子。这个女人文化水平不高,并不懂得怎样重视孩子们的功课学业。但是她知恩图报、勇担道义的人性光辉却无时不照耀着孩子们。当长女认为妈妈分配不公,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时,她就语重心长地给长女讲她们母女当时的艰难处境,讲她们是怎样老的老、小的小,衣食无以为继,是怎样被现在的爸爸接纳,从而组建成祥和欢乐的一家。在三个男孩儿间发生争执时,她总是让两个哥哥要懂得怜惜没妈妈的苦弟弟。晚上,在煤油灯下,那妈妈还一边做针线活儿,一边给孩子们讲他们的爸爸如何在十八九岁就承担了养家的重任、如何自己节衣缩食供养弟弟、妹妹完成了学业……
  这样,他们的家世就成了妈妈的活教材,也成了孩子们团结向上的动力。而妈妈那悲天悯人的情怀又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他们。
  文化大革命的风暴袭来,这场浩劫给予这个家庭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大老李和二老李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却因受父辈的牵连,先后被解职回家。两个大男人丢掉了养家糊口的饭碗,大老李说他当时背着铺盖卷儿站在街门口徘徊,觉得无颜面对家中苦心操持的女人。
  在这节骨眼儿上,又是女人给了他们安慰。她说:“普天下当农民的人有多少,人家能活咱就不能活?一家人齐心协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这时大些的孩子已上了初中,回到家免不了要讲学校的“造反”和“革命”。妈妈就背过男人开导孩子们:“你们的爸爸和叔叔就是被造反派赶回来的,但你们都知道他们是好人。老师们难免有说错话的时候,可说错话的人难道就是坏人?咱家的孩子可不兴划清界限呀,举拳头斗人呀那一套。你们回了家老说这些,你们的爸爸和叔叔会难过呢。”  为了安慰两位失意的亲人,孩子们回了家就故意问他们些书本上的问题。
  正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在全国卷入不要学术权威、不要文化知识的非常时期,两位老李在他们的家庭中营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大老李教语文,二老李教数学,使孩子们在文化知识的领域里饱尝了另一种甘甜。所以,当打倒四人帮、恢复高考制度后,他们家的孩子能捷足先登,顺利考上大学。
  家庭的凝聚力能超越血缘、超越时代,把苦日子过甜。家庭的凝聚力能转化为巨大的推动力,使孩子们展翅高翔。
第二卷莫为孩子的选择担忧
对别人家孩子的自主选择容易表示同情和尊重,自己的孩子若这样,说不准也会拼命反对呢。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一个星期天,我去一位同事家找一份复习资料,刚好赶上一家人议事不合,争辩得面红耳赤。原来是高考落榜的儿子不想复读,想问父母要四五百块钱,买一台电子配钥匙的机器,在距几所学校不远的十字路口开业配钥匙。父母好歹不肯答应,他们的理由有四:第一,父亲在重点高中的数学组是数得上的优秀教师,而且粗通理化课,这儿子学习数理化的条件岂不得天独厚?母亲又在校阅览室上班,时事政治及文科其他复习资料,要什么就可以提供什么。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你为什么不利用,偏偏要去十字路口修锁配钥匙呢?第二,父母虽谈不上有多么体面,毕竟也有些文化素养,怎能让自己的儿子高中一毕业就沦落到市井,与钉鞋匠、修脚匠为伍呢?第三,儿子补上一两年学,实在是尽力了,还考不上,那也就死心塌地了;刚刚高中毕业,怎么就要放弃呢?第四,很重要的一点是,高中刚毕业,没有社会经验,你能应付公家收税的、罚款的,地方上的痞子无赖么?放你出去不放心!
  听了这父母的话,我深表同情,因为自己也是做过十多年母亲的人了,很能理解父母那份良苦用心。我想:此前就听说这家三个孩子,就数这老大不安分,不好好念书,屡屡留级。留得弟弟都上了大学,他才高中毕业。看将来人家弟弟斯斯文文回来,工薪白领,与你这配钥匙的两相对照,是啥光景。
  尽管我心里这样想,嘴上却没有这样说。因为那父母已把我推到“仲裁者”的位置,我还得听听孩子怎么说。否则,岂不成了“一面子”官司?
  那孩子自有他的道理:一、任你条件再好,我就是不喜欢坐在教室里死抠数理化。一看见难题,我的头就发胀——没兴趣二、你们让我复读是白白糟蹋家里的钱,白白浪费我的时光。因为我根本读不进去。要是我现在就赚上钱,还能帮你们供养弟弟妹妹——经济账三、我凭辛苦赚钱有什么丢人的?我都22岁了还去复读,一年一年考不上,老依靠父母,那才丢人呢——价值观四、人家现在正提倡下海经商呢。我又不准备一辈子就坐在十字路口配钥匙!等积攒下资金,我还准备做大老板呢——有理想五、你们不让我走向社会,永远不会有社会经验——要自立
  一听这孩子的选择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他的想法又合情合理,我就劝说那父母给他四五百元,让他尝试尝试。一旦在社会上碰了钉子,再作理会。
  尽管这父母沮丧得很,一再强调他们不是心疼这四五百块钱,是担心他初出茅庐,在社会上结交了坏人,毁了他的一生。但因为拗不过儿子,还是顺从了他。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不爱读书的高中生早就看到了商机!十字路口附近的几所重点高、初中,走读生寥寥无几,大都是住校生。一个宿舍住七人,只发给两把钥匙,其余五人都得自己配一把。他在上学期间就亲眼目睹了同学们跑大老远去配钥匙的艰难(有时配下的钥匙还开不了锁,得再去修整)。于是,在新学期新生入学前,这小师傅就练好了手艺,并在十字街的电线杆上张贴了大红广告:学生配钥匙,享受优惠价。每把钥匙八毛,不合套免费修整。  其他地方配一把都要一元,这里又便宜又近便。于是新学生、旧学生(那些毛手毛脚的孩子最容易丢钥匙)趋之若鹜。这位下海的中学毕业生初战告捷,一个多月就赚回了买机器的成本。
  可是这对父母却笑不出来。当我向他们夸孩子有恒心时,他们却总是摇头苦笑,说他们因为他发的愁、生的气,远比说出来的这些多。孩子从小就爱拆卸东西,好好的马蹄表让他拆坏了,锁刚有点儿生锈,就让他鼓捣开了。原指望他学机械,长大当个工程师什么的,不料还不如吃粉笔灰的爸爸呢,坐到大街上吃起了“金粉”、“银粉”!  一年之后,这孩子积攒了些钱。有了小成功,就滋生了大愿望。他想在修锁配钥匙的同时,再做个下面带轮的铁皮小屋,面向学生,卖钥匙链、小锁头、贺卡、日记本、蜡烛、卫生纸、方便面、雪糕等。并想通过父亲的门路,在这所重点中学的校门口申请块地盘,弄个经商执照,堂堂皇皇干起来。
  不料,这件事情又遭到了父亲的反对。父亲说:你愿意住铁皮屋子,我没意见;你想办营业执照,我也帮你。但就是不能到母校校门口现眼,不能赚我教的学生的钱。如果那样,我登上讲台都会周身不自在。
  父亲倔,儿子比父亲还倔,他辗转求亲戚朋友帮忙,最后终于如愿以偿。他偏偏就在母校门口申请了地盘,正儿八经地经起商来。他认为这是方便母校师生呢。
  有一次我遇到他,问:“生意怎样?”
  他笑盈盈地回答:“不错。昨天晚上光蜡烛就卖下八十元。”
  我恍然想起昨晚停电。在这临近高考的日子里,高三学生惜时如金。可不是,他也确实方便了学弟学妹。  十几年过去,这孩子早在原来那修锁配钥匙的十字路口附近买了房,开了小超市,做了小老板,手下雇着三个售货员。有趣的是,他父亲退休后还自愿到他那儿打工。而儿子觉得老爹卖货不灵便,把他辞退了。但每到年关,顾客盈门的时候,看儿子媳妇忙得很,这爱操心的父亲仍然要去帮忙。
  “观念大变了。”我笑这位父亲的彻底掉价,见了面免不了刺一刺他。
  “时代在前进嘛。”那父亲自我解嘲地说,“实际上咱老一辈坚持的往往不能代表时代潮流。当初要不是听了你的劝说,哪能发展到今天?”
  其实我内心非常惭愧,因为我当时的价值观与这孩子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对别人家孩子的自主选择容易表示同情和尊重,自己的孩子若这样,说不准也会拼命反对呢。
第二卷教孩子寻求帮助
公平公正的道德准则、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是在温馨的家庭内和程式化的课堂上形成的。它需要经风雨见世面,在复杂的社会实践中历练。
  小叶的妈妈是个半文盲,望子成龙的心思也不怎么急切,可是,她却培养出两个有出息的儿子。探索其中的奥秘,那就是她放手让孩子们走向社会,自己去寻求帮助。
  小叶的妈妈原来跟着前夫在重庆生活,丈夫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膝前有两个儿子。不幸的是后来发生了婚变,丈夫把她和小儿子小叶遣送回山西农村,自己又组织了新的家庭。小叶的妈妈带着孩子回村后,适逢“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经济濒临崩溃,农民们靠工分吃饭,小叶的妈妈生活难以为继,无奈又嫁了人,后来又生了一男一女。每当家中拿不出上学的费用时,小叶的妈妈就说:“孩子啊,给你重庆的爸爸写封信,让他帮帮你吧。”这位善良的母亲,从来也不抱怨,不在孩子心灵深处播撒怨恨的种子。
  然而,一封封信都如石沉大海。
  小叶的妈妈在万般无奈下,就领着正上五年级的小叶,跟生产小队队长说:“星期天、节假日,能不能让孩子帮队上结算结算工分(小叶的算盘打得不错),如果你们觉得他能行,就给他也记上几分。”
  这样,小叶在十岁时就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打工。走出家门、校门,开始进入成人社会。自己出了差错,曾被别人冷嘲热讽;自己做得好,也会被别人赞许。其中的艰难辛苦难以一一尽述。
  然而,小叶现在回头来重新认识那一段人生经历,却觉得那是妈妈送给他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公平公正的道德准则、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是在温馨的家庭内和程式化的课堂上形成的。它需要经风雨见世面,在复杂的社会实践中历练。
  小叶在农村表现好,13岁被保送读高中。妈妈对其前途的期望并不大。孩子在校读的是“政治侧重班”,目标是为农村培养干部或农民夜校的政治理论教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的办学方针是“社来社去”,直接面向当地农村培养人才)。入学前,妈妈又让小叶到各亲戚家寻求帮助,凑够了入学所需的第一笔经费。
  入学后,在班主任老师的支持下,小叶申请到了助学金,补贴了部分伙食费。由于亲身经历了筹借学费时难以启齿的窘迫,小叶在学校如饥似渴,学得非常勤奋。政治侧重班的课程根本不能让他满足。他又借了数理化课本,蚂蚁啃骨头般硬啃。在同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去找老师。为了学数理化,他几乎找遍了母校所有的理科老师。
  上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末期,主动找老师问课的学生几乎没有。因为上大学实行“推荐选拔制”,能否被推荐,与学校,更与学习成绩无关。“交白卷”的张铁生被宣传为“反潮流英雄”,“读书无用论”正统治着学校。小叶不同寻常的勤奋好学,自然感动了老师们,那些满肚子学问、无人重视的老师简直把小叶当成了知音,倾囊相授。有人好奇地问小叶:“你怎么对学习这样热爱呢?”他说:“在我的生活中,什么都不及学习快乐。”
  机遇属于有准备的头脑。恢复高考制度后,刚满16岁的小叶以优异的成绩被华中工业大学录取。
  可是,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小叶的母亲却突然病逝了。母亲没有给小叶留下任何遗产,却留下一家的拖累:尚未成人的弟弟、妹妹,还有病病歪歪的继父。母亲临终前留给儿子的遗言是:“儿啊,妈妈再也帮不上你了。世上好人多,自己找贵人相助吧。”
  小叶在母校老师的资助下上了大学。
  小叶是他家第一名大学生,很快就与亲生父亲重修旧好。在父亲和继母的帮助下,他顺利地完成了大学学业。  大学期间,小叶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积极参加多种活动,他曾以《我的老师》一文获得学校的征文大赛奖。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开阔自己的眼界,他努力学习外语(中学期间未开设外语课程),不仅按学校要求通过了英语等级考试,还自修日语。学校里有一位归侨老师,精通日语,小叶常去求教,受益颇多。毕业那年,适逢国家选派出国留学生,小叶以日语特长脱颖而出,在经过一年的加强训练后被派到著名的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攻读博士。
  留学期间,他克勤克俭。常用这样的座右铭来鞭策自己:道德品质上严要求,生活享受上低要求,学业科研上高要求。在取得博士学位前夕,他的继父也去世了。他又担当起了这个家庭擎天柱的角色,供弟弟读完高中和大学,帮妹妹成家立业,以及供养下岗的生父和继母。如今,小叶在日本一家著名企业专门负责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业务,可算是事业有成,但他没有忘记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口,他都及时得到好心人的帮助,他在竭力回报亲友、老师、母校、家乡和祖国。
  一个人能清楚地判断出谁肯帮助自己,并能得到有效的扶助,其实就是自助能力的展示。这其中,个人诚信、亲和力和人格魅力都在发挥作用。
  小叶的成功,当然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但妈妈放手让他寻求各方面的帮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卷一个家庭的兴奋点
女孩的光彩如果没有事业的附丽,当她被叫做“女人”时,便会黯然失色。
  长女赴美留学之前,时间紧迫,与女婿领了结婚证,确定了夫妻名分,接着就负笈远行,家中根本没操办什么婚宴。儿子紧步大姐后尘,也是出国前夕才告知我们他与女朋友已经确定了关系,也是急急忙忙把未婚妻请来,照了个结婚照,然后就天各一方了。如今,两对年轻人都已相聚在美国,夫妻们亦相知相爱、互帮互助、志同道合,没感觉有什么缺憾。只是常有亲友们议论:你们家三个孩子,那两对都没有操办,待到二女儿结婚时,可得热闹一下了。更有贴心的至亲告诉我说:你们两口子常参加别人的婚宴,也没少搭出礼去,该借此机会往回收一收了。
  我们俩私下商议:叫亲朋好友一起聚一聚也好,既增进友谊,又加强感情。要不显得咱们家冷门冷户,与世俗格格不入。可是,事情还八字没见一撇,两人一讨论起买多少请柬,在哪个饭店办这些琐事,心里就烦。电话中问及外地读书的二女儿、二女婿(女在广州暨南大学读研究生,男在北京中科院读研究生),两个年轻人也是含含糊糊,没个准信儿。放假的日期也不能确定,这个说学校可能是腊月二十二放假,那个说中科院可能是腊月二十六。终身大事,难道不能向老师请请假?女儿说原本想借寒假整理资料,为毕业论文打基础呢,为个结婚去请假很不值。女婿也说他的毕业论文已开了头,本来已进入状态,放下来不好。孩子们的不配合也让人心烦。
  我曾见不少女孩子为了在喜宴上赢得喝彩,置办婚纱、头饰、鞋袜、手套等,哪一个细节也马虎不得。为的是在大庭广众中展示自己的青春亮丽,在闪光灯下留下幸福的一瞬,使之成为永恒。可是,这一切没有引起我家女儿的兴奋。后来,还是我先生拍板定案,他说:“既然孩子们不感兴趣,咱俩也一提这事就烦,为什么非从众不可呢?”  结果是我们的二女婿到广州走了一趟,与二女儿照了婚纱照,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饭店与同学们小聚一顿,就算完成了仪式——当然结婚证是早领了的。这天,室友搬了出去,那间宿舍就变成了这一对新人的洞房了。整整一个寒假,两个年轻人都没有耽误学业。后来,二女儿的文章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二女婿的毕业论文获得导师好评并荣获刘永龄奖。  孩子们学业上的长进带给我们的喜悦,远比大办婚宴收些礼钱带给我们的实惠使人兴奋。
  我先生为此发表了一番评论。他说:“各家有各家的兴奋点,咱家的兴奋点不在呼朋唤友、大宴宾客上……”  是的,想当年我和先生结婚也没怎样操办,只是国庆节时学校集体婚礼中极为普通的一对。记得作为新娘的我,尽管没有换新衣服,当时的自我感觉却非常好。
  事实上,女孩的光彩如果没有事业的附丽,当她被叫做“女人”时,便会黯然失色。
  那么我家的兴奋点在哪里呢?我喜欢写小说、散文,生活中每当发现了好素材,我就情不自禁地讲给家人听。初稿完成后,也常让我先生和孩子们传阅。他们总愿意七嘴八舌给我提建议,我也常常采用。一旦这篇文章在省级或国家级刊物发表,全家人都为此高兴。我先生是高中数学教师,常常送毕业班,并辅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他的学生每取得好成绩,也便要在孩子面前乐呵上一番。此外,他还经常参与编写教学资料,或写点关于数学教学的专题文章。不论我们俩谁得了稿费,都要买好书或好吃的犒劳孩子们。一家人聚在饭桌旁,吃着“稿费”,谈论着与发表文章相关的话题,大人小孩都非常兴奋。
  各家的兴奋点反映了这家人的价值取向。因为家长对读书、教学和写作感兴趣,耳濡目染,孩子们便也对这些发生了兴趣,与此无关的其他事情就觉得不重要了。
  我家曾在崞阳小镇住过十几年,那里每年从农历六月十三(传说是关云长磨刀日)开始过十天庙会。购物、看戏、待客,小镇热闹得翻天覆地。我们只领着孩子体验过一两次庙会的氛围,一般则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后来家搬到原平县城,这里是每年从农历七月二十开始过十天物资交流会,除了唱戏,还有歌舞团、马戏团的演出。我们依然是领略过一两次,就不感兴趣了,嫌闹得慌。孩子们宁愿在家里看课外书、温习功课,或者一家人去游泳、到树林里采蘑菇。
  当然,并不是说我家的兴奋点就是惟一正确的模式;我们这样做也有显而易见的弊端:小儿子书呆子气太重,人际交往能力差;钻研学业多,记忆力强,动手能力则相对弱些。
  与此相反,曾经与他同桌的一位同学,不爱死学功课,可动手能力强。这孩子在他妈妈洗衣服时,侧耳一听,听出洗衣机声音不对,就说:“妈妈,洗衣机有了毛病。”接着让妈妈停机,很快就找到问题所在。他拿出工具鼓捣一会儿,洗衣机就运转正常了。此外,他还经常修理坏掉的石英钟、马蹄表,只要有说明书,甚至连冰箱、电视机出了毛病,也敢过问。一个没有跨出中学校门的学生,做到这一步真让人刮目相看。
  我曾以这孩子为榜样,教训过我的儿子。我说;“你看你同桌,人家学了就能应用,动手能力多强!哪儿像你,满腹经纶,百无一用!”同样,因为这孩子考试成绩总不及我的儿子,他妈妈也以我的儿子为榜样训斥过他。
  自从我先生抛出“各家有各家的兴奋点”的说法,我发觉我和那孩子的妈妈都错了。孩子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很正常。纵然其短处很突出,责任也往往不在他们。
  我和孩子同桌的家长交往多了,发现他们家过日子非常精细,在家居生活中总能少花钱办大事,还能适应时尚潮流。他们家订的杂志也与此相关,比如“家电维修”、“怎样布置居室”等。他妈妈喜欢用碎布片儿砌成拼图,或用绒线织成沙发垫儿、椅垫儿等,既花不了多少钱,又美观漂亮。他爸爸更是旧货翻新、废物利用的行家里手。他们家的工具箱、旧货箱分门别类,钳子、扳手、螺丝起子,应有尽有。平日收集下的螺钉、螺母、弹簧、各种废旧锁钥、钟表零件,井井有条,手到拈来。在家属院里,他家的街门最先换了暗锁,屋顶最先架起电视天线,洗衣机最先换成双筒……因为懂行,常常能买回质优价廉的二手货,一经自己整修,便得心应手。爸爸修理什么时,孩子常在旁边打下手。爸爸鼓捣一番后,罢工的马蹄表发出有节奏的响声,生锈的弹簧锁突然打开……这一切都给父子们带来了说不出的愉悦和兴奋。这时,骄傲的父亲必然要讲出其中的原理和自己的绝招,久而久之,孩子的兴趣便越来越浓厚了。
  孩子的兴趣在修理小机械构件、家用电器,兴趣在具体操作,别人就没有必要强他所难,非要他花费大量时间去钻研参考书上的数理化难题。
  要接受自己的孩子,尊重自己的孩子,而不要拿别人的强项来刺激他,给他增加自卑感。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他的弱点正如优点一样,往往是家庭带给他的。
  常言道:“条条大道通罗马。”学好文化课考大学是成才之道,但并非惟一的成才之路。我的一位初中同学的孩子去体校学了摔跤,还有一位朋友的孩子去从事专业攀岩运动,现在都已经是本行的佼佼者。关键是他们爱好这一行。  常常有这样的父母,自己在麻将牌桌上、扑克摊子里玩得兴高采烈,孩子过来喊肚子饿,他们便头也不抬说:“作业完成了没有?”当听到孩子说“没有”时,便气愤地埋怨:“就顾玩,玩起来就不饿了?去,去,去写完作业再说吃饭!”
  这不公平。做家长的兴奋点在玩上,怎么能苛求孩子的兴奋点在学习呢?
第三卷亲情的连通和互动
要让孩子明白:亲情、孝道不是空话,而要付诸行动。接受别人的关爱是享受,给予别人关爱是更大的享受。
  上世纪末的某个农历闰月年,母亲念叨说:“五年六月七日八时,老人们活到七十几岁就一天和一天不一样,活到八十就一时和一时不一样了。”她历数我们村新近去世的人,说闰月年购置寿器于长辈晚辈都吉利。我一听便明白,母亲这是提醒我该给她安顿“后事”了。问询了几处卖板材的,不是木质不好,就是材料潮湿。一拖再拖,直到学生放了寒假,才在几位朋友的引荐下买到一副比较满意的柏木寿器。
  给母亲往农村送这寿器,我首先想到的是租车。可是与几位卡车司机一讨价,都说已到〖JP2〗腊月年关,谁也不愿沾染这“白茬儿”东西,说除非出大价钱,才能避免晦气。我问高价多少,他们不约而同说:“至少一千!”三十里路一千块钱,简直是天价。这明明是借上当地人的迷信观念,敲竹杠嘛。可是,眼看逼到年底,再不能往后推,怎么办呢?那几天我脑袋里一直在琢磨这个难题(本地人确有迷信观念,这样的事情找关系托人都难以启齿)。
  一天,看到儿子脚踩沙发,手托小板凳做凌空的俯卧撑,胳膊上的肌肉随着动作滚动着。我突然心生灵感:何不把我的难题放到饭桌上,与儿子讨论一番呢?
  我说:“这几天妈妈遇到一个难题。”
  儿子问:“什么难题?”正在吉林大学读三年级的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于是我就详细叙述了这件事的前前后后。
  不料儿子当即就摩拳擦掌说:“咳,这有什么,借个板车,我去送!”
  我压抑不住内心的欣喜,反问道:“你行么?一寸厚的板子哩。”别看他19岁的毛头小伙子,一身力气,可从来没有干过这拉车的重体力活儿。
  儿子说:“我不会捆绑,请我姨夫帮帮忙。”
  事实上,只要我们相信孩子,他们就会想出好主意。我的妹夫真是干这个的行家里手呢。不过,我嘱咐他:“以你为主,你姨夫只是帮你,他心脏不太好。”
  结果,儿子在姨夫的帮助下圆满完成了这桩差事。
  当我的老母亲看到汗水淋漓的外孙在姨夫的陪同下给她拉回她未来的“家”时,喜不自禁。急忙跑到供销社为外孙和二女婿买了“避邪”的红背心,回了家就给包饺子。姥姥对外孙说:这比给了她多少钱都高兴,比给她吃多少美味都高兴。外孙给送回来,比儿女送回来还高兴。儿子也很兴奋,因为从手生到手熟,他不仅掌握了驾车技术,而且还几经颠簸,经历了翻车的危险,最终终于完成任务。他觉得这种付出、这种亲情的享受比单一的接受长辈的赠与更心安心顺,更暖意交融,其乐无穷。
  这件事对孩子的教育很深。使他明白亲情、孝道不是空话,而要付诸行动。接受别人的关爱是享受,给予别人关爱是更大的享受。对亲你爱你的人,你应常常了解他们想要什么,希望你怎样去做,从而达到亲情的连通和互动。  就这一件事,儿子在姥姥家村里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当我再一次回村看望老母亲时,村里人对我说:“哎呀,大学生穿着平底布鞋,汗水淋淋拉着平车,没有一点儿书生架子,你是怎样教育的呢?”
  我忙把这话传给儿子,告诉儿子,妈妈听到这话真比自己得了重奖都高兴。
  要忍心把自己的为难事告诉孩子,征求孩子的主意;要舍得使用孩子,鼓励孩子干他没有干过的事情。在具体事情中提升孩子对家人、朋友的热忱,磨炼其毅力,比家长的苦口婆心、千言万语更有效,这就是此事给我的启示。  在与同龄人交谈时,常常听到对当代年轻人的微词,说他们缺乏孝心,对家人责任感不强等等,仿佛是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冲淡了传统的孝敬长辈的美德,割断了亲情。其实不然,往往是家长们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中,忙忙碌碌,忘记了为孩子们设置亲情互动的情境。比如:自己的老母亲来到你家里,是让姥姥帮孩子洗衣服呢,还是让孩子给姥姥洗衣服;吃饭时是让姥姥给孩子端碗夹菜呢,还是让孩子给姥姥端碗夹菜……这些日常小事不可轻视,它们都是教育孩子奉献爱心的“课堂”,实习尽孝尽责的良机。因为一般情况下,总是长辈为晚辈操劳的多、服务的多。我们如果再忽视这些环节,而祖父母辈为“隔代人”劳碌又乐在其中,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形成思维定势:大人为我所做的一切是合情合理的,只想到承受亲情和抚爱,而忘记了付出。
  从80年代改革开放日渐深入,我的兄弟姐妹们亦顺应潮流,从教的从教,经商的经商。家里只有老母亲一人待着。每逢过春节时,我家的二女儿和妹妹的二女儿就结伴回村陪姥姥过年。孩子们为此付出很多:不能和城里的同学、朋友们借假日之机聚会;看电视,信号效果不好;村里的卫生状况跟城里没法比……但她们都默默忍受了。因为她们懂得,要尽孝心,就得作出一定的牺牲。有时,不能逾越的“代沟”也使老少两代发生争执。比如我母亲是从旧社会遵从旧传统走过来的,习惯在腊月里蒸年货,无非是花馍馍、豆陷包子、豆渣窝窝等。孩子们却不习惯反反复复吃剩饭。矛盾汇集到我这里怎么办呢?那就只有搭桥铺路,做沟通的工作了。明知老母亲的做法背时,也不能支持孩子们的嬉笑嘲讽,而是规劝她们亲人间要注重理解,宽容和忍耐也是亲情的一部分,也是传统美德的内涵。对亲人的缺陷你都不能宽容和忍耐,到社会上又怎么与人相处呢?
  我的二女儿在与人交往、孝敬长辈方面常令人感动。每一次从农村接来姥姥,她都要劝姥姥去洗澡,为姥姥搓背、搓脚。姥姥表示不安时,她总是说:“我小时候您为我洗过多少次啊。这是换工嘛!”有时,我实在不过意,就与她抢着做,她就推开我说:“妈呀,我是学医的,对姥姥都做不到,对病人又怎样呢?”
  我为孩子们感到自豪。我相信不怕脏和累的品格、对亲人的关爱和责任一旦在他们的心里扎了根,便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第三卷为宝宝的聪明加加油——美国人的养胎和胎教
所谓“胎教”并非是让胎儿学会什么,而是给他安全感和爱心。在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出生的孩子与在吵闹惊恐中出生的孩子情商会有不同。
  在美国的书店里经常能看到挺着肚子的孕妇选择适合她看的书。在育婴专柜中有“婴儿智力新探”、“大脑的食物”、“育婴实用指南”一类各种各样的书。当然,提供给新妈妈们育婴知识的另一重要渠道是互联网络,比如“亲子中心”、“家庭必读”等网站或栏目。此外,还有孕妇短训班、培训中心等。这样,孩子未出生前,新妈妈们已经“经纶”满腹了。
  美国人重视养胎和胎教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个宝宝能否健康发育和成长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而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的起始阶段正在于母体的子宫内。要生出更健壮、更聪明的宝宝,从孕期开始就要正确行事。
  首先,要“养胎”。这里所说的“养胎”并非中国式的养护,中国孕妇往往体育锻炼少;也不是吃什么补养药品,而是根据婴儿大脑所需要的食物来进食——因为婴孩出生时,他的大脑就已经拥有了与生俱来的1000亿个活跃的神经元(神经细胞),正是这些神经细胞构成了大脑皮层。所以说人的智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母亲的子宫内造就的。怀孕三至七个月是胎儿脑组织发育的重要阶段,亦是妈妈创造高智商婴儿的最佳时期。这时期最需要给宝宝的聪明加把油。当然,出生后,这些神经细胞还要继续长大,每一个细胞都有能力发展出上千个树突。但在人的有生之年,却永远不可能再获得新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这种细胞既不可再生,也不可更换。
  这就意味着,“在出生前九个月里大脑里发生的一切都对将来的学习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美国的孕妇非常重视营养的搭配。大多数饮食专家认为,在怀孕期间要一日三餐,不要偏食;应该吃大量的水果、蔬菜、果仁、鱼和瘦肉。同时,怀孕期间铁的供给十分重要,应该多吃那些富有铁和锌的食物,比如大豆、豌豆、糙米、胡萝卜、全麦面包、菠菜、浆果(草莓、葡萄、西红柿)。
另外,根据苏格兰教授迈克尔·克劳福德的建议,怀孕妇女在她们的日常饮食中把海洋生物和香蕉也列入食谱的显赫位置。因为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和叶酸,而海洋生物的脂肪对胎儿大脑细胞的发育也至关重要。该教授积累十年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影响所做的研究得出结论:“我们发现任何出生时体重轻、头围小或有智力缺陷的婴儿,其母亲在以前及怀孕期间都是营养不良的。她们都没有摄入大量的营养。”请注意:迈克尔教授在这里还提出了一个“其母亲在以前”,也就是说怀孕以前的身体状况。这就应了中国人那句老话:“母壮儿肥”。事实上,美国人的儿童健壮与其母亲身体的健壮分不开。美国妇女除了注意营养外,还重视体育锻炼,诸如室内健身、室外日光浴、沙滩浴、游泳、跑步等。只有健康的妈妈,才有可能生出健康的宝宝。这是不言而喻的。
  所谓“养胎”,除了孕妇要明明白白知道什么最滋养宝宝的大脑和骨骼外,还应明白自己不该干什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学中心的儿科学、产科学、妇科学教授伊安·詹姆斯说:“母亲吸一枝烟,胎儿就吸两枝烟。”抽烟会使胎儿大脑缺氧,而氧气对胎儿脑细胞的生长极其重要。同样,孕妇喝酒、吸毒,都会对婴儿一生的健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除了在饮食上满足供养外,再就是“胎教”,以此保证宝宝的心理健康。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学家、动物行为专家德斯蒙·莫里斯在1994年就叩开了婴儿智力开发学的门户,推翻了胎儿只有本能没有智力的观念。他认为胎儿在出生前三个月就能听到外面的声响。从停留在母体子宫到出生,宝宝像海绵吸水一样贪婪地吸收着周围的信息。这一观点正逐渐被不少专家学者认同。所以,美国大多数家庭很重视给婴儿提供最佳的家居环境。首先,怀孕期间夫妻要和睦体贴,即使在某件事上意见有分歧,也不要发生大的争执。其次是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家里要时常放放音乐,父母的笑声也很重要。第三是抽时间与腹中的胎儿对话。比如有胎动时,爸妈可以去抚摸他,问问胎儿“感觉怎样”,告诉他爸妈喜欢他,爱他胜过一切……
  在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出生的孩子与在吵闹惊恐中出生的孩子情商会有不同。
 另外,笔者曾陪女儿上过一次临产前的孕妇辅导班,这里也顺便提及一二(女儿怀第一个外孙时,还在匹兹堡读书,是新妈妈,就报了这个班)。孕妇学生一般由丈夫陪同,每人带两个大枕头。原来那教室里配备有沙发,自带的枕头是供孕妇们靠或躺时枕的。孕妇学生有躺的,有半躺半靠的,姿势取自由式。老师则是坐一把椅子,以拉家常的形式谈笑风生地讲解临产前注意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有位男士问:妻子临产的那会儿,他该干些什么。那老师就笑着教他,像催眠一样对妻子说:“Relax your eyes(放松你的眼睛),放松你的鼻子,放松你的嘴巴,放松你的胳膊,放松你的手指。”总而言之,是唱催眠曲一般叫妻子放松一切;同时也对即将出生的宝宝说:爸爸爱你。你很努力!相信你是世界上最棒的。你将是我们家最受欢迎的新成员等。因为其余的工作有医生和护士做,所以先生给妻子的惟一帮助是减轻其恐惧,使她由肢体的放松到心理的放松。这时母子连心,母亲一切放松后,胎儿的心理感受也必然是轻松的。因为这时的胎儿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这种感觉只有从父母这里才能获得。这就不难看出,所谓“胎教”并非是让胎儿学会什么,而是给他安全感和爱心,未出世就给他个好心情。
 此外,体育锻炼对美国孕妇来说依然是生活的重要环节。她们认为适当地散步和游泳对母亲和胎儿都有好处。尤其是游泳,母亲在泳池中划水而行,胎儿也会感受水的浮力,往往因兴奋而表现出胎动(与产前运动相呼应,美国妇女产后亦没有“坐月子”的习惯,生产后一两天就出院。出了门也不捂不裹,使人认不出哪一位是产妇。除了遵照医嘱做体态复原锻炼外,仿佛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
 自然,上面所说的“养胎”和“胎教”,并不是人人都重视。有些未婚先孕者或者没有做妈妈的心理准备,却有性行为的中学生,生孩子像扔块儿纸巾,常把弃婴丢在垃圾堆中。笔者在匹兹堡时,当地报纸就报道了医院门口发现弃婴,包裹中藏了个小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我没有能力养他,因为我只有14岁”。
第三卷为宝宝的健康加加油——教育从出生开始
有专家说:爬就是健康。因为宝宝的爬行要动用他的四肢,而这种活动又增强着由三亿神经细胞组成的两个脑半球互相联系的途径。爬得早的孩子,一般走路也早。因为这种运动方式会使整个脑部“串联”起来。
美国的婴儿,从他离开母体的那一刻就备受尊重和“抬举”。大人们想着法儿鼓励他、夸奖他。记得我的大外孙出生后,是被医生捧到女儿的身上,让女婿上前剪脐带的。这个“剪脐带”的接生程序竟然像举行什么仪式一样隆重。当女儿看到儿子后,笑着说:“哎哟,果然是蒜头鼻子,像他爸爸”时,医生就夸赞婴儿,说:“瞧你多棒啊,连鼻子都知道朝哪个方向长,如果不像你爸可就麻烦了。”逗得女儿女婿哄然大笑。然后就给婴儿擦洗、称体重、量头围、胸围、身高等。接着是打预防针、摄影师录像。当护士把产妇推到住房时,房里的电视屏幕上已出现了新生儿稚笨的蠕动。经过摄像师加工过的图像既清晰又有艺术效果,再配上音乐,更美化了宝宝。交上20美圆,新爸妈可以带录像带回家。
此后,便是两三个礼拜到医院检查一回。除了护士来称体重、量头围、胸围、身高和打预防针外,医生还要听心脏的跳动、数脉搏的次数、翻眼帘、摸肝脏、看牙龈等。再以后是一两个月来检查一回,并且要给出婴儿的发育状况卡,上面写明宝宝的头围居全美国同龄婴儿的百分比位置,身高居百分之几等等。让做父母的清清楚楚,知道你的孩子在发育排行榜上是居中还是居上。体检的次数随着孩子年岁的增大,逐渐减少。
 那么,对于初具人样儿的小不点儿来说,除了让他们吃好、穿暖,得到爱心呵护外,怎么开展教育呢?美国专家们的着眼点在于激发婴儿的视、听、味、嗅、触五种感觉能力,让这五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和谐、健康地齐头并进。
 费城人类潜能开发研习会的主任珍妮特·多曼认为,婴儿出生,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他的感觉系统远非完美(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会试着想:我在哪儿?怎么回事儿?会发生什么事儿?因为他看不见,听不到,感觉能力又不很强。这时,父母的工作便是提供足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上的刺激。按照中国人的一般习惯,常把孩子安放在一个色调柔和的环境里,怕他受到刺激。珍妮特认为,这对孩子简直是灾难,因为婴儿需要看对比明显的东西,需要看轮廓鲜明的图像,需要看黑白对比的事物。
也许是受这种育婴观念的影响,美国儿童用品市场上卖的婴儿床琳琅满目。除了床边的木栏上镶有红、白、黑、黄、绿等彩球外,周边还围一圈儿布围栏,布围栏的图案和色彩也特别艳丽。玩具上面都标有使用孩子的月份,供一到三四个月的孩子使用的玩具五花八门,品种繁多。我最欣赏的一种是吊到屋顶,孩子躺在床上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的玩具。这玩具挺简单,是个和屋顶平行的圆圈儿,圈周围栓着红色的小熊、蓝色的小驴、绿色的小鸟、白色的小猪等,大人一拧发条,随着音乐的响起,小动物就转圈儿追逐起来。我的两个外孙都是在它们的引渡下走出蒙昧期,然后“哦、哦”地主动与小动物们打招呼的。外孙们的玩具,除了头顶吊的,还有脚底蹬的。有一种简易电子琴,被安装在一个软软的大红棉布袋里。把它立在床栏边孩子的脚能够着的地方,宝宝的脚一踢腾,就蹬响了琴键。这时伴着音乐响声,还有亮亮的红绿灯闪闪发光。这种玩具除了视觉、听觉的刺激外,还有触觉的刺激。久而久之,培养了孩子的条件反射,他觉得好玩儿,就反复踢腾。这便是“启蒙教育”的反馈。美国专家认为,智慧的妈妈应该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课堂。比如你在家里喂奶时,就要教宝宝吃奶奶,吃奶奶。你的手可以轻轻挠挠他的小脚,说挠痒痒,挠痒痒。你给他穿衣时,嘴里要念叨,伸伸胳膊,穿上衣服;伸伸腿腿,穿上裤裤;伸伸脚脚,穿上袜袜。如果你推宝宝出去晒太阳,强烈的阳光刺了宝宝的眼睛,你就要及时给宝宝介绍:大太阳,阳光强,刺了宝宝的眼睛,不好受。有风吹来,宝宝打个喷嚏,妈妈就要对宝宝讲清楚:风儿来了,树叶被吹得沙沙响,宝宝被吹得打喷嚏呢——啊—嚏!走到树林里,妈妈可以从地上拾一片儿干净的树叶,送给宝宝。你千万别以成年人的尺度衡量他,以为他什么也不懂。他会举起来反复地观察它,辨认树叶的形状和颜色;他还会放在嘴里咬咬它,尝尝树叶的软硬和味道;或许,他还会用另一只手来配合,撕开它,弄碎它,听听响声,试试自己的力气,从而发现这玩具不堪一击……在这些看似稚嫩的动作里,我们的小宝贝已动用了他的判断、推理等思维,也就是动用了他全部的脑细胞,这就是婴儿的学习,也是婴儿的运动。他们的脑细胞使用得越多,就会越发达、越灵便。
似乎有一种约定俗成,不论哪国的家长们带孩子都侧重于“摇”。在我的记忆中,当我三四岁时,奶奶还常常摇着拍我睡午觉。我国南方摇床、摇篮更多些,相应产生了动听的摇篮曲。美国小孩人人有小推车,常被妈妈们推着逛商场、去游乐园。从躺到坐,都在摇动中度过。据得克萨斯州的露思·赖思博士在控制实验中证明:花一刻钟的时间来摇动、抚摩或轻拍婴儿,每天只要四次,将会极大地帮助他发展协调运动以及学习能力。有时我便胡思乱想:民间传说我国南方人比北方人中聪明的多,是不是因为南方婴儿睡摇床、摇篮多,北方婴儿睡土炕多呢?据说通过轻摇的手段使婴儿获得定期的前庭刺激,婴儿的体重增加较快,视觉和听觉也发展较早。而前庭系统对脑的正常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六七个月之后,婴儿表现出爬的欲望,家长就要积极支持他、鼓励他。这话听起来谁都能认同,事实上,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的具体操作却大不相同。笔者在美国洛杉矶期间,亲眼目睹了中国婴儿和美国婴儿“爬”的能力的差异,不禁大感震惊。我的二外孙丁丁,在满月时曾被誉为UCLA大学村一号种子(体重第一),按说发育状况首屈一指了,但到该“爬”时,他的能力与美国人的孩子就差远了。有人说可能是遗传因素,事后反思,症结还在于家长的育婴观念。中国家长珍惜宝宝总是表现于怕冷怕热、怕脏怕碰,是一个“怕”字当头。孩子想在院里的草坪上爬,怕潮;孩子想在屋里的地毯上爬,怕脏。只圈定他在床上爬,还怕他掉下来,四周围堵了枕头,这样他的用武之地还剩多大呢?我对门一对年轻美国夫妇,却常把他们的孩子像抓小鸡似的拦腰一拎,扔到院里的草坪上,让他爬;提回家里,放在地毯上,任宝宝信马由缰。一旦发现了孩子的进步,就拍手叫好,加油鼓劲儿。那孩子还不及我的二外孙大呢,可是人家却爬得早,走路也早。每到节假日,游乐场被太阳晒得滚烫的沙坑里,树荫下又凉又潮的草坪上,海滨湿湿的泥沙里、浅水里,到处爬着、滚着、跑着、跳着美国人的孩子(在海边,我三岁的大外孙好歹不离大人的怀抱,怕湿鞋)——眼睁睁地看着人家的孩子骨骼比我们的硬,运动能力比我们的强,实在不能不叫人深思。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对孩子限制太多、呵护太多。
 在美国人的观念里,他们不把孩子当成软弱无能的心肝肉,而是当成天生的小精灵、勇敢的冒险家。他们这样理解孩子的爬行:当婴儿向前移动时,就是尝试着探究这个世界。在地毯上爬,他会触碰到沙发或茶几,难免轻轻磕碰一下,别管他,这对他来说是经验。他想一想,就会停下来,琢磨这是什么庞然大物,挡了我的去路。这时,如果他还想前行,那一双小眼就停止无目的地游移,而集中考虑要不要绕路……
 这样,婴儿的每次爬动都将启动他的视力和智力,看明白要去的方向,并使两眼注意力集中、一起使用。他不断地集中两眼视力,视力就会越来越好(视力也像刀,越磨越锋利)。
 有专家说:爬就是健康。因为宝宝的爬行要动用他的四肢,而这种活动又增强着由3亿神经细胞组成的两个脑半球互相联系的途径。爬得早的孩子,一般走路也早。因为这种运动方式会使整个脑部“串联”起来。
 在婴幼儿时期,运动就是学习。
 事实证明,有不怕潮的父母,也就有不怕潮的宝宝;有不怕脏的父母,也就有了耐感染的宝宝。美国人的孩子一般是耐冷耐热耐磕碰,中国人的宝宝(尤其是让奶奶、姥姥带的)一般是“捂”得多,易伤风感冒。 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换换育婴观念,为宝宝的健康加油、再加油呢?
第三卷美国的幼儿心理素质教育
幼儿的素质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法规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
美国人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孩子认为自己是优秀儿童,值得别人尊重,他就会朝着目标中的“更优秀”发展。
多少年的教育实践证明,我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实并不“全面”。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某重点中学接手重点班的语文课,班主任给我介绍了一位每年都被评为“三好生”的女同学,印象最深的是他说这女生特要强,即使考了99分,也要为丢掉的那一分懊恼、哭泣。我当时立即就联想到自家的孩子不争气,考上八十多分就心满意足,于是以该女生为榜样,把自家的孩子狠狠训了一顿。语文课上,果然感受到这女生的厉害,你要求到什么高度,她都要攀上这高峰。人人都说是“清华”、“北大”的苗子了。谁知那一年高考中的理科数学试题特别难,从考场上下来,那女生简直哭得唤不起斗志,班主任连哄带劝,好不容易才送上考场继续考试。就在那时,老师们就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学生在关键时刻“差一点什么”(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心理承受力)。当然,这不是学生的过错。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已成为共识。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但从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过渡,似乎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桥梁。到底该怎样做?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的素质教育。
 美国的素质教育是从幼儿抓起的。一般认为幼儿的素质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法规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在这一系列素质中,美国人尤其重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如果把幼儿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心理素质的几要素:情感、意志、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就仿佛是这棵树的根系。假若一棵树的根系不顽强、不健全,不能和谐地在“社会”沃土中滋生旺长,这棵树就很难顶天立地,成为栋梁。
 自尊和自信,又被美国人视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也就是根系中扎得最深的主干。因此,美国人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从培养其自尊和自信心开始的。他们不是靠说教,抽象地教孩子要自信、自爱、自强,而是把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既作为营养大餐,又作为独具特色的小零食,随时随地、毫不吝啬地送给他们。
 美国人碰了面,遇到家长带着孩子,一般是先与孩子打招呼,而且,特别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不但大人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而且还常常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避免他“低一等”的感觉。如果孩子画兔子画成了老鼠,便夸他有想像力,让他享受成功,而不是失败、沮丧。如果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食物或玩具给孩子,家长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想要或想吃时呵斥他,而是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力、自主的权力。孩子如果做错了事,家长也不会横加训斥,只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做出引导和说明。或者在另一个场合,孩子在同样的境况中又表现良好时,加以表扬、鼓励。美国人更反对人前教子。如果你当着别人的面斥责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会被人看做是没教养,是父母的“犯罪”。因为这会深深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中国的奶奶、姥姥们到美国带孩子,常常感到不适应。比如:我的大外孙玩着一个别人刚送的新鲜玩具,小外孙也想要。当姥姥的往往是袒护小的,随口就命令:“牛牛,让弟弟先玩一会儿。”牛牛如果不肯,姥姥就正色教育他:“你是当哥哥的,要让弟弟!”如果他还在兴头上仍然不肯,姥姥就难免强制执行。其实,即使你不“强制执行”,从开头就犯了错误。家长不能命令孩子让步,让他做不情愿做的事。这是对儿童的不尊重。那么两个外孙发生争执时怎么办呢?女儿教给我,每逢这时,你就给他们定个“规则”,比如数数。规定数到二十下,这玩具的主人就得换一换。孩子的着眼点转移到(One、Two……)遵守规则上,也就不存在“强权”剥夺他权利的意味了。〖KG)〗 相反,表扬和鼓励的话却常常得挂在嘴边。只要孩子表现出优点和长处,家长就以积极的、正面的赞赏肯定他的行为。像“真棒”、“真聪明”、“真能干”、“真漂亮”这类话,就是孩子们的家常小菜了。他们认为,孩子在享受成功中会增强进取心,取得更大的成功。
 美国的家长们这样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还在于他们的独立观念:他们认为孩子从出生就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无论父母、老师都没有特权去随意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作为“人”,就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美国人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孩子认为自己是优秀儿童,值得别人尊重,他就会朝着目标中的“更优秀”发展。而这时,成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自我评价。伟大的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
其次,美国人还特别重视培养幼儿的自立意识和自主性。也就是遇到难题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并力求自己解决的行为方式。有一则发生在我外孙所在的幼儿园的故事,让人很受触动。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玩滑梯时,小男孩挤了小女孩的手。小女孩就恼恼地嘟了嘴。这时,老师并没有像“裁判”一样评判谁是谁非,也不说“玩时要当心,谁也别碰了谁!”而是和蔼地问那小男孩:“你知不知道她为什么不开心呢?”小男孩沮丧地说:“因为我挤了她的手。”老师就笑着说:“噢,原来是这样。那么,你试试用个什么好办法,让她愉快起来。”那男孩想了想,就走到那小女孩面前,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原谅我吧。”那小女孩不吭声,但脸色好多了。老师便蹲下来,问那女孩:“你感觉好些了么?”小女孩提出自己的要求,说:“我觉得用凉水洗洗手会好些。”老师就赶紧表示赞成,启发那小男孩陪小女孩去洗手间洗手。一会儿,两个孩子就手牵着手从洗手间出来了。小男孩高兴地报告老师:“她感觉好多了。”于是,两个小朋友和好如初。这件小事之所以引起我的触动,是因为我曾当过12年中学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也曾经历了学生中的诸多摩擦,但多数情况下是充当了“裁判”的角色,评判谁是谁非,而没有想到这正是培养他们自己解决纠纷的实践机会。 还有一则故事是发生在美国家庭中的。有一家四个男孩,发生了争执,老大、老三、老四似乎真理在握,他们唇枪舌剑面向老二。老二明知势单力薄,但毫不示弱,愤激到唾沫飞溅、比手跺脚。这时,那父亲就上前把两手搭成个“T”字,意思是“Time-out(暂停)”。他鼓励并诱导四个孩子来看他做一个实验。他首先点燃了酒精灯,然后把一个盛了冷水的玻璃器皿放在灯上,让孩子们观察那水是怎样地滚沸。当水中有了动静,开始出现上升的水泡时,爸爸就对孩子们说,你们刚才的情形与这烧水相似,如果你想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冷静,尽量不用激烈的言辞,因为那等于升火加温。现在,你们双方都已经接近沸点,就同这开水一样咕嘟嘟地蒸腾,怎能听得进对方的观点呢?最好的办法是出去玩一会儿,把这件事晾一晾,彼此都冷静下来再说。尽管那父亲没有介入他们的话题,也没有评判谁是谁非,几天之后,兄弟们的意见还是趋于一致,他们化干戈为玉帛了。
 美国家长、学校在教育问题上采取民主的态度,放权给孩子,有助于孩子独立性、自主意识的发展。这是孩子走出家门面向社会的必备能力,即个体社会化的必由之路。这种自立、自主的早期教育,会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和依赖,对我国在优越环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尤其重要。
 另外,良好的幼儿心理素质教育还包括平等竞争的意识、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和良好的社交能力。别以为中国学生从小考到大,就具备了平等竞争的意识。这种能力的培养,远非那么简单。本文开篇提及的那位“三好生”,除了不会享受成功,心理上太患得患失外,恰恰是在于她没有“平等竞争的意识”,不能理智地正视挫折。事实上,她感觉数学题难,别人会更难,因为考题对大家来说是平等的;而她的功夫却比同学们扎实得多。她虽然也去了重点大学,但她的心态要是放松些、平和些,结果会更好。
 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普遍认为,对待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时不断受挫折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在美国,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正逐渐兴起。比如家长支持并鼓励孩子参加“棒球赛”、“小铁人三项赛”等活动,激发他们与强者抗衡的勇气和信心。即使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拿不到名次,他们认为胆略和顽强并不总来源于胜利,“心态决定一切”。培养孩子自强不息的意识和超越自我的精神是最重要的,锻炼孩子在困境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是最重要的。
 笔者在匹兹堡时,经常看到公共运动场的篮球架下、旱冰场里孩子们自发的比赛。他们尽管年龄大小不齐、技术水准差异也很大,但都态度积极、遵守规则,互相表现得很宽容和配合。一次,打半场篮球中出现了三对二的格局,那两个孩子尽管非常努力,可总也难以扭转比分落后的局面。我因中学时在校篮球队练过球,一时技痒,就提议加入他们的行列。五个孩子很友好地接纳了我。那两个小孩积极为我助攻,使我的三步上篮连连得手,一下使他们反败为胜,两个小队友便不停地跑过来与我击掌,以示鼓励。起初,我还担心对方那三位小朋友不高兴,提出异议,因为孩子们比赛(后来才知道他们年龄最大的十二岁,小的才八岁),大人加入本身就不公平,又且人家都是男孩子,我一个外乡女人加入也不伦不类。所以玩了几个回合,我就要退出。不料,是对方三个孩子不愿让我走。他们那意思是他们把比分再扳回来,才同意我离开。他们像旋风般拼命地跑,又拦又堵,嘴里还念念有词,说:“怎么突然来了个女乔丹呢!”结果我这边一位九岁的叫皮特的小队友认真地说:“什么女乔丹,是我们合作成功!”孩子们在运动场上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不能不叫人在心底折服——后来渐渐知道那小皮特父母离异,他是跟着单身父亲生活。可从他的举动上一点儿也看不出这种变故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
 当然,这些活动还能培养孩子宽和容众的协作精神,锻炼幼儿的社交能力。
 在美国的幼儿心理教育中,人际交往的能力也被列入重中之重。因为未来社会的许多工作需要众人通过协作来完成,儿童从小就习惯了与他人态度平和地相处、协调地配合,长大才不会产生心理障碍。但这种交往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也不是屈从。在美国家庭中,家长们经常倾听孩子的建议,让孩子在家庭决策中起一定作用;但不能胡来,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要负一定责任。笔者在洛杉矶时,曾听一位从杭州去探亲的老奶奶讲了这样一段经历,很为那小孙女的应变能力吃惊。有一次,她与在美国的孙女发生了争执,因为是刚从中国去的,奶奶不适应美国的教育方式,孙女不适应奶奶的强硬语气,孙女就哭了起来。这老奶奶一见孙女哭就慌了,本来是劝慰她,但越急,说话的调门儿就越高。邻居听到后,以为是老奶奶体罚幼女,就打电话报了警(在美国打骂孩子是违法的)。一会儿,警笛声大作,警察来敲门。老奶奶一开门,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警察的来由。结果那小孙女反倒不哭了,立即便明白了事态的严重。警察问:“你奶奶打你了?”小女孩摇摇头,说:“奶奶没有打我。”警察又问:“那么,她骂你了?”小女孩又摇摇头,说:“她很爱我,不舍得骂。”警察看一看懵懵怔怔的老太太,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要哭呢?”小女孩说:“我很烦,可奶奶总想让我好起来。”警察还不放弃,继续追问:“你为什么烦呢?”小女孩反问道:“我烦需要理由么?”警察耸耸肩,只好说“对不起,打扰了”,自讨没趣地离开。这老奶奶每讲起这故事,就夸耀说:如果孩子说奶奶与她争吵,或者说对她不好,警察就会带走孩子,甚至通过法律剥夺家长的监护权。“瞧我孙女多聪明。”这件事后,老奶奶以为遇上了天才,对孙女爱护有加。关键时刻,这孩子态度从容,懂得负责任,不仅知道自己的立场应站到哪一方,而且能随机应变,反守为攻,让见多识广的警察也无言以对。从这一件小事上,也可以看出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处变不惊的心态和强大的社会应变能力。
第三卷将儿送去幼儿园——家长应该做什么
新入园的孩子对新环境感到陌生,表现得紧张、害怕和缺乏安全感,从而更加依恋自己的亲人。这时,家长要想方设法缓解孩子这种心理。
有专家说:“掉队的学生们并非16岁(考高中时)才掉队的,他们6岁时就掉队了。”这话的意思是父母和社会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早期发展,而当他十五六岁落伍时,大人们才开始大惊小怪。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顿·L·怀特说孩子从开始走路到两岁的那段时期是特别重要的,四种基础教育中的每一种——语言发展、好奇心、智能和社会化发展,在八个月至两岁的那段时期处于关键时期。
 因此,也可以这样说,孩子的落伍往往起源于家庭教育的不赶趟。
 怀特教授直率地指出:“我们的社会没有训练人怎样抚养孩子。”他为此而痛心疾首,“这件事或许是个悲剧。在西方教育史中,从来没有一种社会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或发起对家庭或其他机构系统的准备和帮助,以引导儿童的早期发展。”
 在美国,持这种认识的专家与日俱增,他们的分歧或许仅仅是有人认为两岁到四岁是早期教育的最关键时期,而有人认为三岁到六岁最为关键。但在社会应为育婴的父母和家庭提供培训和帮助这一点上,却达成了共识。 在众多有识之士的倡导和身体力行下,众多“妇幼保健站”、“父母培训中心”、“父母教育计划”之类的家长学校应运而生。有一项对3~6岁儿童的发展教育做出优异成绩、以家庭为基础的教育指导计划,到目前为止已经运行于20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由于它在阿肯色州的成功和前总统克林顿及其夫人希拉里的支持,不仅使孩子们大获教益,也使其父母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相应提高。
 但是,对于忙忙碌碌的上班族父母来说,他们没有时间去接受这种培训。更多的父母还是买几本“育婴指南”类的书籍,选择送儿去上幼儿园。
 专家认为“大人的主要工作是向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良机,无论是文化的、科学的、艺术的、音乐的、数学的或语言的——提供足够多与年龄适应并不断发展的良机”。
 这种“良机”,在比较规范的幼儿园里就容易获得。
 在美国,凡是比较规范的幼儿园,教育设施都系统配套。供孩子们玩耍的简直是应有尽有:荡的有秋千,晃的有下面带弹簧的木马、木羊,攀的有绳梯,跳的有沙坑,滑的有滑梯、滑竿儿,藏的有塑料城堡,转的有转椅、转盘……供孩子们动脑筋的玩具也品种繁多,比如拼图、简易电子琴、带磁的书画板、串了珠子的弯曲线路等。这还不够,有时还专门买了小动物让孩子们喂养,观察它们的成长状况。此外,令笔者感兴趣的是幼儿园的儿童发展评估表。各个年龄段的儿童的发展状况,都要在儿童评估表中体现出来。比如1996年修订的三至六岁的儿童发展评估表,就列出了90个项目(见附表,来自洛杉矶加州大学附属幼儿园)。此表内容的详尽,令人叹服。
 此表开宗明义,说“这份表是针对三至六岁的儿童制定的,用来核对儿童现阶段的技能和表现”;“表中的项目按照儿童发展的领域归为下列几类:人际交往及情感、动作技能、语言、识别和卫生/自助”。在每一类中,各项目又按发展顺序排列。根据儿童的具体特征和表现,请家长配合,认真填写。
 接着还诚恳地提醒家长:“任何人都不会比你更了解你孩子的发展状况。针对核对表提供的话题,希望你能与教师一起讨论,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去评价儿童的发展状况。如果你能经常补充自己的看法并给我们信息,这非常重要,将有利于我们构思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体验。”
 然后是填表说明:①如果这个特征(或表现)一直未出现,就不要画核对记号。②如果此特征或表现有时出现但并不经常,不是稳固地被孩子掌握,就在“偶然出现栏”画勾。③如果此特征或表现被充分掌握并持续发展,已成为孩子的常态,就要在“始终出现栏”画勾。如果是老师评估,还要求具体描述孩子的表现——填写此表的依据是对日常游戏和活动的观察。需要时可以设置特别的“考察情景”以便观察孩子的表现。
 我们从表中可以看出,他们列出的项目非常翔实。其意图就是为了帮助教师在各个领域观察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和发展变化,并以此作为工具,让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好地明白孩子的个别需要,来计划孩子下一步的教育目标和发展体验。
 幼儿园的这种举措对初为人父母者起到了辅导、培训的作用。
 此表就像一个幼儿教育纲领一样,便于父母估量自己的孩子。同时,也根据孩子的特征和表现来丈量自己,看看家长们为幼儿提供了多少发展良机,有没有针对性。
一般情况下,美国家长会配合幼儿园做如下的工作:一、首先帮助幼儿渡过入园关。新入园的孩子会对新环境感到陌生,表现得紧张、害怕和缺乏安全感,从而更加依恋自己的亲人。这时,家长就要想方设法缓解孩子这种心理。入园前,家长应常与孩子谈论幼儿园的情况,让幼儿对新环境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他们还会带幼儿一起购置入园时必须的用品,以轻松的语调鼓励幼儿做好心理准备。然后,他们会让孩子学会遵守一些规则,比如按时就寝、按时用餐,养成良好习惯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入园后,美国家长会准时接送孩子。假如孩子不停地哭泣,不愿家长离开,他们亦不会责骂孩子,而是尽量安抚,说明爸妈明白孩子的感受,并告诉他,父母的离开仅仅是暂时的,老师也会同样地爱他。纵使自己有舍不得的感觉,也不让幼儿知道,以免孩子更加依恋自己。对初入园的孩子,他们忌讳急切地追问园内的活动情况和孩子完成学业的情况,以免幼儿感觉到压力和负担。
二、孩子渡过入园关之后,对幼儿园发生的一切表现出了兴趣,当父母的要认真听他们讲话。比如:他叙述幼儿园要买一只小动物,要孩子们民主讨论买什么好。父母就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浓厚兴趣,问问他:“你主张买什么?”过几天还要再问问孩子到底买了什么。如果买的刚巧是孩子提议买的蜥蜴,就要对他表示祝贺,并要以此为话题,经常问问他那只蜥蜴吃什么,长得怎样等。与孩子时常对话不仅能发展他的语言表述能力,而且会增强亲人间的情谊。如果大人听不进孩子的话,小孩也就渐渐不讲了,两代人之间容易产生隔阂。三、孩子带回图画或简单制作,要表示关注,给予恰当的评价。如果他的握笔姿势不对,要及时纠正。四、让孩子“充分体验”,促其自立。现代社会,不能自立的小孩在增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在减少。比如在玩具缺乏的年代,儿童将身边的东西无意中转化为玩具(骑个小凳子当木马,树上系了绳子荡秋千,脚踩铁锨做高跷),这一过程本身就融入了技巧和创造性思维,也可以看做儿童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现在的美国,各种玩具应有尽有,集声、光、电于一身的高智能玩具处处可见,真正体现儿童的劳动和参与的却很少。这种玩具的负面效应正引起儿童心理专家的重视。因此,美国的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去观察、体验和思考。比如:进入电梯间让儿童摁电钮,购物时让儿童选自己喜欢的食品或健身器械。有时,孩子玩腻的玩具,家长还鼓励他自己去卖掉。五、鼓励孩子交朋友,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本领,并在与人交往中学习对话、辩论和议论,积极表达自己的心声,从而慢慢掌握社会原则。六、节假日时带子女到外面游玩,通过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七、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早上起来问“Good morning”,睡前要彼此说“Good night”。通过打招呼能温暖人的心情,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八、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逗引孩子进入“乐学”的境界。比如从动物园归来,就可以取出动物图书,让孩子回忆他在动物园看到了什么。告诉孩子长颈鹿、斑马、犀牛、象等是吃草的动物,而老虎、豹子、狮子是吃肉的动物。还可以让孩子回忆什么是会跑的,什么是会爬的,而什么又是会飞的。听音乐磁带时,与孩子一起拍手掌握节拍,背诵儿歌。看童话书时,绘声绘色地给孩子讲故事等。 总而言之,将儿送去幼儿园后,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的终结,恰恰是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
第三卷[附:3~6岁幼儿评估表]——1996年修订
一、人际交往和情感
表示情绪以及同他人的交流。这包括:表示和控制情绪、同他人合作、显示特殊的意愿、与父母的关系及与一般成人的关系。
1. 辨认身体的部分。按要求指到脸、臂、腿或脚。
2. 显示情绪。微笑和显示其他恰当的情感反应。
3. 离开父母。能否欣然离开父母。
4. 联系成人。能否叫出两个工作人员的名字,积极地与成人联系但不过分依赖。
5. 与同伴的交流。同其他儿童自在地讲话。
6. 寻找新体验。渴望并寻找新的活动和体验;表现出好奇心。
7. 保持兴趣。在游戏活动中保持兴趣不需要成人的鼓励。
8. 游戏的合作。同三四个儿童合作游戏。
9. 调节声音。当接到指示或参加唱歌和语言比赛时,能控制说话的音量。
10. 持续作业。持续专注于一个喜欢的作业,直到完成或超过15分钟。
11. 显示自尊。显示对成绩或产生创造的自尊;显示用自己的能力完成简单作业的信心。
12. 显示特殊的意愿。显示意愿并注意其他儿童的愿望。
13. 自我保护。敢于为自己的权利站出来讲话,并且不允许其他儿童经常地取得不合理的优势。
14. 关心公平。与其他儿童相处有公平的意识。
15. 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遵守竞赛和活动规则,尽心尽责。
16. 意识到后果。行为带有预见行为后果的意识。
17. 显示创造性。在游戏和手工制作中表现出新颖的想法并显示灵活性。
18. 显示恰当的尊重。考虑其他人的心情和感受并自我约束。
二、语言的发展和传播技能:如听、遵随指令、记忆、自我表达,以及阅读。
19. 遵随指令(Ⅰ)。遵随一个简单的指令(“坐下”“跳”“拍手”等)
20. 扩展听力。注意一个简短的故事,直接读出来或耐心听录音。
21. 遵随指令(Ⅱ)。按顺序遵随三个或更多的接连的指令。
22. 辨别单词。辨认口头给出的五对单词中的类似或不同。
23. 标示物体。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
24. 非正式地讲话。在简短交谈中有效地讲话并回答问题。
25. 发起交谈。在开始交谈时起引导作用。
26. 讲话的再扩展。把握一次交谈,或分担一个报告,超过一两分钟。
27. 问问题。在所处情景中问恰当的问题。
28. 使用介词。用介词描述一物与他物的关系。
29. 使用形容词。知道并正确地使用形容词和反义词。
30. 显示听觉记忆。按记忆重复唱歌或做手指动作。
31. 按顺序复述。按顺序复述一个简单的故事。
32. 显示阅读兴趣。专注地看一本图画故事书。
33. 知道阅读的顺序。知道并显示恰当的阅读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到下。
34. 认识字母表。认出并读出表中的字母。
35. 使用想像力。能使用想像力创造一个简单的故事并带有某种逻辑顺序。
36. 扮演角色。游戏中主动扮演另外的熟悉的人(如:我是救火员、我是护士等)。
三、识别中获得并使用信息。由此促成思考(想一想),并应用记忆和想像,解决问题。
37. 带颜色的视觉辨别力。区分四个简单形状的物体,注意按颜色区分。
38. 区分形状。区分以下形状:圆、正方形、矩形和三角形。
39. 将物体分类(Ⅰ)。依照颜色、形状或大小将物体归类。
40. 了解数的概念(Ⅰ)。了解数“1”的概念,由符号认出并读出数“1”。
41. 知道五种感觉。能说出躯体和五官名称,同时与五种感觉联系:如“我用我的眼看。”
42. 画一个人(Ⅰ)。画一个人的图,要求有头、身、臂、腿。
43. 比较长度。在两个小棒中选出较长的。
44. 比较大小。在四个大小不等的球中选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45. 了解数(Ⅱ)。了解数的概念到5。
46. 发现模式。依据一个模式按颜色、大小或形状串珠或堆块。
47. 了解相对的属性。以实例表明某些对应词语的相对属性,如重与轻、热与冷、快与慢。
48. 了解数(Ⅲ)。了解数的概念到10。
49. 认识季节。认识一年四季以及与节假日关联的一些大事(如“夏季不到学校的时候最多。”“复活节和逾越节在春季。”)
50. 画人(Ⅱ)。画人的图,出现细节(手指、脚趾、手、耳等)。
51. 将物体分类(Ⅱ)。按需要将物体归类。
52. 识别幻想。能区分幻想与实际。
53. 认识原因与结果。知道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54. 预知结果。能预料简单行为的后果。
四、动作技能。能够控制和有效地使用身体。如用剪刀剪、用笔描,以及大的行动技能如跑、平衡和跳。
55. 用脚趾着地走。能用脚趾着地走四到五步。
56. 走平衡木。平衡木6英寸宽,离地3英寸高(1英寸折合2. 54厘米)。
57. 由凳子上跳下。由12英寸高的地方跳下不跌倒。
58. 单脚跳。单脚连续跳超过三次(3岁)。
59. 接住球(Ⅰ)。用臂搂住反弹起的球(直径12英寸)。
60. 抛球(Ⅰ)。抛出3英寸的球向任何预期的方向。
61. 单脚平衡。单脚平衡慢数到三。
62. 拼图(Ⅰ)。能放好三块拼图。
63. 临摹一个圆和一个十字。临摹圆,画一条线并返回起始点。临摹一个十字。
64. 快跑。持续快跑力所能及的最大距离(4岁)。
65. 跳舞。跳舞带节奏感。
66. 探索周围空间。分别向前后左右几个方向活动,探索周围空间。
67. 拼图(Ⅱ)。能成功地装配简单的五块拼图。
68. 使用剪刀。顺畅地使用剪刀并适度控制;按画的线剪开纸。
69. 临摹字母。临摹大的大写字母。
70. 跳跃。连续跳跃一个确定的距离(5到6岁)。
71. 接球(Ⅱ)。接直径为3英寸到4英寸的抛过来的球,只使用手。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