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自由选择(美)弗里德曼

_5 米尔顿·弗里德曼(美)
有胆有识、深孚众望的领导人。〔设在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不让纽约联邦储备银行
再起那个作用。但该委员会自己又不能大胆地发挥那个作用,它当时仍然是软弱和分裂的……
而且其他联邦储备银行大都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一样,不愿接受该委员会的领导。……因而,
该系统陷入了遇事作不出决断、各方意见僵持不下的困难境地。”①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权力之争竟然大大加速了权力转移,权力从私人市场转给了政
府、从地方和州政府转给了联邦政府。事实证明,这场权力之争是权力转移的第一步。
萧条的开始
流行的看法是,大萧条开始于1929 年10 月24 日。那天是星期四,天阴得非常厉害,纽
约的证券市场崩溃了。其间经过几上几下,最后证券价格在1933 年跌落到1929 年那令人眩
目的水平的六分之一。
证券市场的崩溃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萧条的开始。企业活动在1929 年8 月,即证券市
场崩溃前两个月就已达到了其顶峰,到10 月时已经大大减少了。崩溃反映了经济困难的不断
增加,反映了无法维持的投机活动的破产。当然,一旦发生崩溃,它就会在企业界人士和其
他曾对新时代的到来寄予无限希望的人们中间散布疑虑。它使消费者和企业经营者都不愿花
钱,而希望增加他们的流动储备以备急需。
联邦储备系统随后的做法,更加重了证券市场崩溃所造成的影响,危机进一步加深。当
崩溃发生的时候,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几乎是出于斯特朗时代养成的条件反射,立即自行买进
政府公债从而增加银行的储备,来缓和冲击。这使商业银行能够向证券市场上的公司提供额
外的贷款,并从它们那里和其他受到崩溃的不利影响的公司那里买进证券,以缓和冲击。但
是,斯特朗已.经.死了,联邦储备委员会想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它迅速行动,要纽约联邦储
备银行遵守纪律,后者屈服了。此后,联邦储备系统的做法就同它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早先的
经济衰退中的做法大不一样了。它不是积极放松银根,使货币供应量多于平时,以抵消收缩,
而是在整个三十年代中,听任货币数量慢慢减少。在1930 年末到1933 年初这段时间里,货
币数量大约减少了三分之一,与此相比,1930 年10 月前货币数量减少的幅度仍显得很小,
仅仅减少了2.6%。不过同已往相比这个幅度却很大。的确,同以前的衰退相比,不论是在衰
退期间还是在衰退之前,几乎哪一次货币也没有减少这么多。
证券市场崩渍的余波和1930 年间货币数量的缓慢减少,最终导致了一场相当严重的衰
退。即使那次衰退在1930 年末或1931 年初就告结束——如果不是发生货币崩溃的话,它本
来很可能会是那样——它也会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衰退。
银行业的危机
但是,最坏的情况还在后头。直到1930 年秋天,收缩虽然严重,但还没有发生银行业的
困难或向银行挤兑的情况。当中西部和南部一系列银行倒闭破坏了人们对银行的信心并使人
们广泛地想把存款变成通货时,衰退的性质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①莱斯特·V.钱德勒:《大银行家本杰明·斯特朗》(美国首都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1958 年),第465 页。

36
银行倒闭的浪潮最后蔓延到了全国的金融中心纽约。1930 年12 月11 日是个非常关键的
日子,那一天美国银行关了门。这是直到那时为止美国历史上倒闭的最大一家商业银行。此
外,虽然它是一家普通的商业银行,它的名称却使国内外许多人认为它是官方银行。因而它
的倒闭是对信心的特别严重的打击。
美国银行能起这样的关键性作用,是有几分偶然因素的。由于美国银行业的结构分散,
加上联邦储备系统采取的政策是让货币储藏量减少而且不对银行倒闭作出有力反应,所以小
银行的倒闭迟早会造成对其他大银行的挤兑。即使美国银行不倒闭,也会有其他大银行来诱
发雪崩似的银行倒闭浪潮。是美国银行而不是其他银行倒闭,纯粹是偶然的巧合。它是一家
殷实的银行。尽管它是在萧条最严重的几年里被清算的,但最后还是为每一美元存款偿付了
九十二点五美分。无疑,如果它当时能挺住,储户一分钱也不会损失的。
当关于美国银行的谣言开始传播的时候,纽约州的银行总监、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纽约
票据交换所银行协会曾试图制定一个计划挽救这家银行,为它提供保险基金或使它同其他银
行合并。这是早先发生恐慌时标准的做法。直到银行关闭前两天,人们还认为这些努力一定
能成功。
但是这个计划失败了,主要是因为美国银行的特点加上银行界的偏见。它的名称本身,
因为吸引移民,所以为其他银行所忌恨。更为重要的是,这家银行是犹太人拥有和经营,并
主要是为犹太人服务的。它是在这一行业里少数几家犹太人拥有的银行之一,这个行业比几
乎任何其他行业都更加照顾达官贵人。救助计划包括使美国银行同唯一另外一家纽约市内主
要为犹太人所有和经营的大银行以及两家小得多的犹太人拥有的银行合并,不是偶然的。
计划失败是因为纽约票据交换所在最后一刻退出了所提议的安排——据说主要原因是一
些银行界头面人物的反犹主义。在银行家们的最后一次会议上,纽约州银行总监约瑟夫·A·布
罗德里克曾试图说服他们,但没有成功。他后来在法庭审讯时作证说,
“我当时说,它(美国银行)有许许多多借款人,它资助小商人,特别是犹太商人,
它的关闭可能会使大批储户和借户破产。我警告说,它的关闭会使市内至少另外十家银
行关闭,还可能影响储蓄银行。我告诉他们,关闭的影响甚至可能超出本市的范围。
我提醒他们,不过两三个星期以前,他们还拯救过市内两家最大的私人银行,曾经
愿意提供所需要的资金。我回忆说,不过七、八年前,他们曾帮助过纽约的最大一家信
托公司,提供的资金比拯救美国银行所需的数目要多许多倍,不过只是在制止了他们一
些人之间的争吵之后。
我问他们,他们放弃这个计划的决定是否仍然不可更改。他们告诉我是这样。于是
我警告他们,说他们正在犯纽约银行业历史上最严重的错误。”①
美国银行关门,对它的所有人和储户来说都是悲剧。两个所有人受到审讯,据说违反了
法律而被判处徒刑。储户的钱虽然最后得到部分偿还,但却被扣押了好多年。对于整个国家
来说,后果更为深远。全国各地的存款人担心他们存款的安全,加入了早先已经开始的零星
的挤兑活动。银行成批倒闭,仅1930 年12 月一个月,就有三百五十二家银行倒闭。
如果没有建立联邦储备系统,而发生挤兑风潮,那么,毫无疑问,银行会采取1907 年采
取过的措施,即限制付款,这种限制会比1930 年最后几个月实际实行的要严厉得多。但是它
会防止银行储备金的流失,几乎一定会防止后来1931、1932 和1933 年的银行大倒闭,正如
1907 年的限制很快就制止了当时的银行倒闭一样。的确,如果真是那样,美国银行也许会重
新开业,就象聂克波克信托公司在1908 年那样。恐慌过去,信心恢复,经济很可能在1931
年初就开始复苏,就象在1908 年初那样。
联邦储备系统的存在阻止了银行采取这种激烈的治疗措施:直接地是因为大银行的担心
减少了,它们相信向联邦储备系统借钱可以使它们克服可能发生的困难,事实证明它们错了;
间接地是因为整个社会特别是银行界相信,现在有联邦储备系统对付挤兑风潮,再不需要采
①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J.施瓦茨:《美园货币史,1867~1960 年》(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3 年),
第310 页。

37
取这种严厉的措施了。
联邦储备系统本来可以提供好得多的解决办法,在公开市场上大规模买进政府公债。这
将为银行提供额外的现金以应付它们储户的要求。这会制止大批银行倒闭,至少是急剧减少
倒闭的银行数目,防止公众把存款换成通货,从而不致使货币数量减少。不幸的是,联邦储
备系统犹豫不决,采取的行动很少。总的来说它是袖手旁观的,听凭危机自由发展——在后
来的两年中,它一再重复这种行动方式。
1931 年春天,当第二次银行业危机来临时,联邦储备系统就是这样行事的。1931 年9 月,
当英国放弃金本位制时,它甚至采取了更为反常的政策。联邦储备系统的反应是——在发生
严重萧条两年以后——前所未有地大幅度提高利率(贴现率)。它采取这个行动是为避免持有
美元的外国人来汲取它的黄金储备,这是它担心英国放弃金本位制后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提
高利率,结果使国内的通货高度收缩——给商业银行和工商企业更增加了压力。联邦储备系
统本来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公债,来抵消它给予正在挣扎的经济的这一剧烈打击,
但它没有那么做。
1932 年,在国会的强大压力下,联邦储备系统最后在公开市场上大规模买进债券。有利
的影响刚开始被感觉到,国会休会了,而联邦储备系统立即就停止了它的计划。
这一惨痛故事的最后一段是1933 年银行业的恐慌,又一次以一系列的银行倒闭开始。胡
佛和罗斯福之间的交接班更加重了这次恐慌。罗斯福于1932 年11 月8 日当选,但到1933 年
3 月4 日才就职。胡佛不愿意在未得到新当选总统合作的情况下采取严厉措施,罗斯福不愿
意在他就职以前承担任何责任。
恐慌在纽约金融界蔓延开来,联邦储备系统自己也慌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试图说
服胡佛总统在他任期的最后一天宣布全国银行休假,但没有成功。他于是就会同纽约票据交
换所银行和州的银行总监,说服纽约州长莱曼宣布全州各家银行在1933 年3 月4 日罗斯福就
职那一天休假。联邦储备银行与商业银行一起停业。其他州的州长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最
后罗斯福总统在3 月6 日宣布全国休假。
中央银行系统的建立,最初是为了使商业银行无需限制付款,但后来它却同商业银行一
道,对银行付款实行了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无比广泛和完全的限制,严重地扰乱了经济。
人们一定会赞同胡佛在他的回忆录中说的这样一句话:“我的结论是,它(联邦储备委员)在
全国发生困难的时候,的确是一根不中用的稻草。”①
在1929 年中期经济处于顶峰时,美国有近二万五千家商业银行开业。到1933 年早期,
减少到了一万八千家。在罗斯福总统于银行休假开始十天后宣布其结束时,只有不到一万二
千家银行获准开业,后来也只增加了三千家。因此,在四年的时间里,由于倒闭、合并或清
算,在二万五千家银行中,总共大约消失了一万家。
货币的总量也同样急剧减少。如果1929 年公众手头的存款和通货为三美元的话,那么到
1933 年就只剩下了不到两美元,真可以说是一次空前的货币崩溃。
事实和解释
这些事实今天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事情,不过应当强调指出,当时的大多数观察家却没有
看到这些事实,包括约翰·M·凯恩斯在内。人们可以对这些事实作不同的解释。货币崩溃
是经济崩溃的原因呢还是结果?是联邦储备系统本来应该能够防止货币崩溃,还是象当时许
多观察家得出的结论那样,联邦储备系统已经作了最大努力,但货币崩溃仍然不可避免?萧
条是在美国开始然后扩及到国外呢,还是发源于国外而把美国国内本来可能是颇为温和的衰
退加重了?
原因或结果
① 《胡佛回忆录》,第3 卷《大萧条,1929-1941 年》(纽约:麦克米伦公司,1952 年),第212 页。

38
联邦储备系统本身对自己的作用没有任何怀疑。联邦储备委员会竭力为自己辩护,竟然
在它的1933 年《年度报告》中大言不惭地说:“联邦储备银行能够应付危机期间对通货的巨
大需求,这显示了我国根据联邦储备法建立的货币制度的效能。……要不是联邦储备系统在
公开市场上自由地购进债券,很难说萧条会怎么发展。”①
货币崩溃既是经济崩溃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货币崩溃主要是联邦储备政策的,而它
无疑加重了经济崩溃。经济崩溃一旦开始,又使货币崩溃恶化。银行贷款,在比较温和的衰
退时期可能是“好的”贷款,但到了严重的经济崩溃时,就变成“坏的”贷款了。拖欠偿付
贷款,削弱了发放贷款的银行,更促使存款人开始向它挤兑。企业倒闭,产量下降,失业增
加——都加重不放心和担忧的感觉。把资产变换成其最流动的形式货币,变换成最保险的货
币通货,成了广泛的愿望。“反馈”是经济制度的普遍特征。
现在,几乎已可确证,联邦储备系统不仅被授权防止货币崩溃,而且要是它把联邦储备
法赋予它的权力运用得当的话,本来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这个系统的卫护者提出了一系列
的借口。但其中没有一个经得起仔细推敲。没有一个足以说明,这个系统没有能完成它的创
始人建立它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有道理的。联邦储备系统不仅有力量防止货币崩溃,而且也
知道如何运用这个力量。在1929、1930 和1931 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曾反复敦促联邦储备
系统在公开市场上大规模购进债券,这是联邦储备系统本应采取的关键性行动,但它没有采
取。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并不是因为这些建议不对头或行不通,而是因为
系统内部的权力斗争使得其他联邦储备银行和联邦储备委员会都不愿意接受纽约联邦储备银
行的领导。结果只得受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混乱而犹豫不决的领导。该系统以外的有识之士也
曾要求采取正确的行动。伊利诺斯州的议员A.J.萨巴思在众议院说:“我认定,解除金融和
商业的困苦是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范围内的事。”某些提出批评的学术界人士——包括卡
尔·鲍勃,他后来成为费城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也表达了类似的意见。在一次联邦储备
会议上——这次会议在国会的直接压力下批准了1932 年的公开市场购进——当时的财政部
长和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当然成员奥格登·L·米尔斯在说明他赞成那个行动时指出:“一个拥
有70%黄金储备的大中央银行系统,在这样的形势下站在一边,不采取积极步骤,这几乎是
不可想像、几乎是不可饶恕的。”然而这恰恰就是这个系统前两年的做法,而且在几个月后国
会刚一休会以及在1933 年3 月最后银行危机达到高潮时,他又采取了这种做法。②
萧条从哪里开始
萧条是从美国扩及世界其他地方而不是相反,这可以从黄金的流动情况得到肯定的证明。
1929 年,美国实行的金本位制规定了黄金的官价(每盎司二十美元六十七美分),按照这个
价格,美国政府将应要求买进或售出黄金。多数其他大国实行的是所谓金汇兑本位制,它们
也给黄金规定按它们自己的通货计算的官价。用美国的官价除以按它们的通货规定的黄金官
价,便得出官方兑换率,也就是以美元表示的它们通货的价格。它们可以按照也可以不按照
官价自由买卖黄金,但他们负责把汇率保持在按这两种黄金官价确定的水平,需要时按这个
兑换率买进和售出美元。在这种制度下,如果美国的居民或其他持有美元的人在国外花费(或
借出或赠送)的美元,比接受这些美元的人愿意在美国花费(或借出或赠送)的多,那么,
后者就会用多余的美元兑换黄金。黄金就将从美国流向外国。如这差额是相反方向的,持有
外国通货的人想在美国花(或借出或赠送)的美元,比持有美元的人愿意兑换外国通货在国
外花(或借出或赠送)的多,那么,他们可以向他们的中央银行按官定兑换率购买额外的美
元。他们的中央银行将把黄金送到美国以得到这额外的美元。(当然,实际上这种交换并不需
要真的远渡重洋运送黄金。外国中央银行拥有的黄金,有许多就存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金
库里,加有所属国家的“标记”。转换的时候只要改变华尔街地区自由大街33 号银行大楼地
下室深处盛放金条的容器上的标签就行了。)
① 《年度报告》,1933 年,第1 页和20-21 页。
②详见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的《货币史》,第362-419 页。

39
如果萧条是起于国外,而美国经济在一段时间里继续繁荣,那么,国外恶化的经济情况
会减少美国的出口,而外国货的价钱降低,会鼓励美国进口。结果会是想在国外花(或是借
出或赠送)的美元,要比接受者想在美国花的多,这样黄金就从美国流出。黄金的流出会减
少联邦储备系统的黄金储备,从而促使联邦储备系统减少货币数量。固定汇率制就是这样把
通货收缩(或通货膨胀)的压力从一个国家转移给另一个国家的。如果当时情况是这样,那
么联邦储备委员会会理直气壮地说,它的行动是为了对付外来压力的。
反过来,如果萧条起于美国,那么最初的影响就会是持有美元的人想在国外花的美元数
目减少,而其他人想在美国花的美元数目增加。这会使黄金流进美国,从而迫使外国减少它
们的货币数量,这样,美国的通货收缩就转移给了外国。
事实是清楚的。从1929 年8 月到1931 年8 月,即通货收缩的头两年,美国的黄金储备
增加。这确凿地证明,美国是萧条的发动者。如果联邦储备系统遵循金本位制的原则,那它
应当增加货币的数量来对付黄金的流入。相反,它实际上却听凭货币的数量减少。
一旦萧条发生并传给其他国家,自然就会对美国产生反作用。这是又一例证,说明复杂
的经济中普遍存在着反馈作用。处在一场国际运动前列的国家,并不一定永远处在前列。法
国1928 年重新实行金本位制后,所规定的兑换率使法郎贬值,因而积聚了一大笔黄金。所以
它完全能够抵挡来自美国的通货收缩的压力。可是法国执行了甚至比美国还严厉的通货紧缩
政策,不仅开始增加它的本来已经很多的黄金储备,而且,从1931 年末起开始从美国收购黄
金。它发挥这种领导作用所得到的报酬是,虽然美国经济在1933 年3 月降到最低点,停止支
付黄金,法国的经济却直到1935 年4 月才达到最低点。
对联邦储备系统的影响
联邦储备委员会不听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好心劝告而执行反常的货币政策,其具有讽刺
意味的结果之一是,在同纽约和其他联邦储备银行争权的斗争中,该委员会取得了完全的胜
利。当时流传的神话是:私人企业包括私人银行系统失败了,政府需要更多权力以对付据说
是自由市场固有的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联邦储备系统的失败,产生了这样一种政治环境,
使联邦储备委员会得以对地区银行进行更多的控制。
这种变化的象征之一是:联邦储备委员会从美国财政部大楼里的朴素的办公处迁到了宪
法路它自己的一座堂皇的希腊庙宇里(从那以后又加建了巨大的建筑)。
这场权力转移的最后一个标志是,改变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名称和地区银行负责人员的称
号。在中央银行圈子里,受尊敬的称号是行长而不是总经理。从1913 年到1935 年,地区银
行的头头称作“行长”;华盛顿的中央机构叫作“联邦储备委员会”,只有该委员会的主席称
“行长”,其他成员就叫“联邦储备委员会成员”。1935 年的银行法把这些都改了。地区银行
的头头不再叫“行长”,改叫“总经理”,而“联邦储备委员会”这个紧凑的称呼改成了臃肿
的“联邦储备系统行长会议”,只是为了使每一个成员都有“行长”称号。(译注:“联邦储备系
统行长会议”的习惯译法是“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总经理”亦译“行长”。这里为了便于看清其
改变的意义,故改成以上译法。)
不幸,增加权力、威望和办公处的装璜并没有相应改善工作。自1935 年以来,这个系统
主持了——而且大大促进了——1937-1938 年的大衰退、战时和战后的通货膨胀以及从那时
以来起伏不定的经济,通货膨胀时高时低,失业时增时减。每一次通货膨胀的高峰和每一次
暂时的通货膨胀低落点。都一次比一次高;平均的失业水平也逐渐升高。该系统没有再犯它
在1929-1933 年犯的那种错误——容许或促进一场货币崩溃——但它犯了相反方面的错误,
促使货币数量过分迅速地增加,这就助长了通货膨胀。此外,它经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
端,不仅制造景气,而且也制造不景气,有些是温和的,有些是剧烈的。
该系统只在一个方面完全保持始终如一。它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非它所能控制的外部影
响,而把所有有利的情况都归功于自己。它就是这样继续助长那个说私人经济不稳定的神话,
而它的行为则继续证明这个现实:政府是今天经济不稳定的主要根源。

40
第四章从摇篮到坟墓
1932 年的总统选举是美国政治上的分水岭。争取再次提名为共和党候选人的赫伯特·胡
佛面临着严重的萧条问题。数百万人失业。排队领取救济食品,失业者站在街头卖苹果,成
了这一时期的标准写照。虽然责任是在独立的联邦储备系统,是它的错误的金融政策使衰退
变为灾难性的萧条,然而,作为一国元首的总统,也不能推卸责任。公众丧失了对整个经济
体制的信心。人们感到绝望,需要得到一个能够摆脱困境的保证。
民主党候选人是具有超凡魅力的纽约州长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作为一位新人,
他洋溢着希望和乐观情绪。果然,他按老章程竞选,许诺说要是他当选,将解决政府的浪费,
平衡预算,并指责胡佛政府开支无度,听任国家赤字上升。另外,在选举前和就职前的交接
班期间,罗斯福经常在奥尔巴尼的州长官邸与他的一伙被称为“智囊”的顾问们碰头。他们
制定了罗斯福就职后要执行的措施,后来就形成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候选人提名时,向美国
人民保证要奉行的“新政”。
1932 年的总统选举,仅仅就其政治意义来讲,也堪称为分水岭。在1860 至1932 年的七
十二年中,共和党执政五十六年,民主党十六年。在1932 到1980 年的四十八年中,纪录颠
倒了过来,民主党执政三十二年,共和党十六年。
这次总统选举还在一种更为重要的意义上是分水岭。它标志着在公众眼中政府应有的作
用和实际上赋予政府的作用的巨大变化。其变化之大可从一组简单的统计数字中看出。自美
利坚合众国成立到1929 年,各级政府的开支(包括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开支)除遇重大战
事,从未超过国民收入的12%。而且,其中三分之二是州和地方政府的开支。联邦的开支通
常只占国民收入的3%或更少。然而,自1933 年起,政府开支从未低于国民收入的20%,
而目前已超过40%,其中三分之二是联邦政府的开支。不错,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大
部分时间是在冷战或热战中度过的。然而自1946 年以来,光是非国防开支就从未低于国民收
入的16%,目前大约占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仅联邦政府开支一项就已超过国民总收入的四
分之一。而光是非国防开支就已超过五分之一。靠这种方法,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联邦政
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扩大了大约十倍。
罗斯福是在1933 年3 月4 日,即经济衰退最严重的时刻就任总统的。许多州宣布了银行
停业。罗斯福就职两日后,下令关闭全国所有银行。但是,罗斯福借就职演说的机会,向全
国发表了一篇鼓舞人心的演说。他说:“我们唯一该恐慌的是恐慌本身。”接着。他就发起了
一场狂热的立法活动,即所谓国会特别会议“一百天”。
罗斯福的智囊团的成员,主要来自大学,特别是哥伦比亚大学。他们反映了在这以前已
经在校园内的知识分子中间发生的变化,即从信仰个人负责、自由放任和权力分散的、有限
的政府,转到信仰社会负责和集权的、强有力的政府。他们认为,政府的职能在于保护个人
不受不测风云的影响,并根据“总的利益”来控制经济活动,即便是需要政府来拥有和运用
生产资料也罢。这两条原则,早在爱德华·贝拉米1887 年发表的著名小说《回顾》中就已提
出来了。在那个乌托邦式的幻想小说中,有一位叫里普·范·温克的人物。他一觉从1887 年
睡到2000 年,醒来时发现世界变了样。在“回顾”时,他的新同伴们向他解释了那个令他吃
惊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个预言的日期——的乌托邦是怎样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苦难
中出现的。那个乌托邦就包括了许诺“从摇篮到坟墓”(我们第一次碰上这个词)的保险,以
及详尽的政府计划,其中有一规定,所有的人有义务为国家服务一段时间。①
①应该把出现这些词语的整个句子引录下来,因为它十分精确地描述了我们正在走的道路,并无意中暗示了由此造成
的后果。原话是这样说的:“再也没有人为自己的未来或是儿女的未来担心了,因为国家为每个公民一生担了保,他们将得
到良好的抚养和教育并将过舒适生活。”爱德华·贝拉米:《回顾》(纽约:现代丛书公司,1917 年;1887 年第1 版),第70
页。

41
罗斯福的顾问们都来自知识界,因而自然把这次萧条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失败,并认为,
政府,特别是中央集权政府的积极干预才是对症良药。仁慈的政府官员和无私的专家们,应
当从狭隘、自私而又“保守的实业界巨头”手里接管他们滥用的权力。用罗斯福在就职演说
中的话来说,“货币兑换商从我们文明圣殿的宝座上逃走了。”
顾问们在制定罗斯福的纲领时,不仅能从校园中,而且还从过去俾斯麦的德国、费边的
英国和介乎于二者之间的瑞典的经验中得到借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产生的“新政”,明显地反映了这些观点。它包括一些旨在改革基本经
济结构的计划。有些计划在最高法院宣布它们为非法之后不得不放弃,最明显的是放弃了建
立国家复兴署和农业调整署的计划。其他计划则照旧执行:建立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国家劳工
关系委员会,在全国规定了最低工资限额。
“新政”还包括一些灾祸保险计划,主要有社会保险(老年和遗属保险)、失业保险和政
府补助。本章将论述这些措施及其后果。
“新政”还包括一些完全临时性的计划,以对付大萧条带来的紧急情况。这些计划既然
是政府计划,因而毫不奇怪,其中一些临时性计划后来就变成了永久性计划。
最重要的临时性计划有:“创造就业机会”(该计划由工程进度管理署执行),利用失业青
年改善国立公园和森林(该计划由地方资源养护队执行),以及联邦政府直接向贫困者提供救
济。这些计划的确发挥了作用。当时人们的情绪普遍都很沮丧,迅速采取某种行动来消除这
种情绪,帮助陷于苦难中的人们并恢复公众的希望和信念,是重要的。这些计划制定得很仓
促,无疑是不完善、不经济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罗
斯福政府在消除当时的沮丧情绪和恢复公众信任方面,颇有成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新政”,但同时大大加强了它的基础。战争带来了庞大的政府预
算以及政府对具体经济生活的前所未有的控制:通过法令规定物价和工资,实行消费品配给,
禁止某些民用品的生产,分配原料和成品,以及控制进出口。
失业现象的消灭,使美国成为“民主国家军火库”的战争物资的大量生产,以及使德国
和日本无条件投降,所有这一切表明,同“无计划的资本主义”相比,政府能够更有效地管
理经济。战后通过的主要法令之一是1946 年的“就业法”。该法令表达了政府在维特“最大
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方面的责任。这实际上是把凯恩斯的政策变成了法律。
战争对公众态度的影响与萧条所产生的影响极为相同。萧条使人们相信资本主义有毛病;
战争使人们相信中央集权的政府是有效的。其实,两种结论都不正确。萧条是由于政府的无
能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私人企业。在战争中,为了一个压倒一切的目的,政府可以暂时行使
巨大的控制权。这个目的是几乎全体公民所共有的,他们都乐于为它作出重大牺牲。而政府
为促进含糊不清的所谓“公共利益”永久控制经济,则是另一回事。这个“公共利益”是由
公民们的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愿望构成的。
战争结束时,中央规划经济似乎成了未来的潮流。其结果受到一些人的衷心欢迎,他们
把它看作是一个新世界的黎明,大家将平等地分享富裕生活。其他人,包括我们在内,则是
同样衷心地感到恐惧。在我们看来,它是走向专制和苦难的转折点。迄今为止,无论是前者
的希望还是后者的恐惧,都没有成为现实。
政府的作用扩大得多了。然而,这种扩大并没有采取我们许多人曾经担心的那种形式,
即中央制定具体经济计划,并对工业、金融和商业实行愈来愈广泛的国有化。人们根据以往
的经验不再制定具体的经济计划了,部分地是由于它未能成功地实现已宣布的目标,同时也
是由于它与自由的原则相冲突。这种冲突明显地表现在英国政府企图支配人民就业上。公众
的反抗迫使政府放弃了这种企图。英国、瑞典、法国和美国的国有化工业效率极其低下,亏
损额极其巨大,以致今天只有少数顽固不化的马克思主义者仍然认为进一步国有化是可取的。
一度曾广泛为人接受的,以为国有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幻想破灭了。诚然,现在政府有时

42
仍然对个别部门和企业实行国有化,如美国的铁路客运和部分货运、英国的雪兰汽车公司以
及瑞典的钢铁业。但实行国有化的原因却大不相同:有的是由于市场情况要求削减服务,但
消费者希望予以保留,由政府补贴;有的是由于无利可图的企业的工人害怕失业。甚至那些
支持这种国有化的人们,也不过是将它看成是不得已的事情。
计划和国有化的失败,并没有解除要求建立更为庞大的政府的压力,只是改变了压力的
方向。政府的扩张现在采取了实行福利计划和开展调节活动的形式。正如W·艾伦·沃利斯
用另一种说法所阐述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关于生产手段社会化的论据一个又
一个地被戳穿,在理论上破产了,现在又谋求生产结.果.的社会化。”①
在福利方面,方向的改变导致了最近数十年福利事业的激增,特别是在1964 年林顿·约
翰逊总统宣布“向贫穷开战”之后。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和直接救济等“新政”时期实行的
计划,扩及到了新的集团;付款额增加了;增添了医疗照顾、医疗补助、食品券和其他许多
计划。公共住房和城市复兴计划也扩充了。现在总共有数以百计的政府福利和收入转让计划。
1953 年,为把零散的福利计划集中起来,建立了卫生、教育和福利部,开始时预算为二十亿
美元,不到国防开支的5%。而二十五年后的1978 年,它的预算达到一千六百亿美元,为陆
海空三军总开支的一倍半。它的预算之大在世界上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政府的预算和苏联
政府的预算。该部管辖着一个庞大的王国,渗透到全国的每个角落。国内每一百名雇员中就
有一名以上受雇于这个卫生、教育和福利王国,不是直接为该部服务,就是为由该部负责的、
但由州或地方政府机构执行的计划服务。我们大家都受到了其活动的影响。(1979 年底,从
卫生、教育和福利部分离出了一个教育部。)
谁也解释不了下面这样两个表面上相互矛盾的现象:一是人们对福利事业激增的后果普
遍不满;一是人们继续施加压力要求进一步扩大福利事业。
目标都是崇高的,结果却令人失望。社会保险开支剧增,政府在财政上陷入了严重的困
境。公共住房和城市复兴计划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提供给穷人的住房。尽管就业人数不
断增加,但接受公共补助的名单却越来越长。普遍一致的看法是,福利计划一团糟”,充满弊
端和腐化。全国大部分医药费用由政府支付后,病人和医生却都抱怨开支剧增,抱怨医疗越
来越缺少人情味。在教育方面,随着联邦政府干预的扩大,学生的成绩不断下降(见第六章)。
这些好心的计划接连遭到失败,并非偶然,也不单单是因为实施方面的错误所造成。其
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用恶劣的手段来达到良好的目的。
尽管这些福利计划失败了,然而,要求扩大这些计划的压力却有增无减。有人把失败归
咎于国会在拨款时太小气,因而呼吁实施更广泛的计划。某些计划的得益者为进一步扩大这
些计划而施加压力,其中首先就是实施这些福利计划的大批官僚。
一个吸引人的代替当前福利制度的办法是,向收入低于法定标准的家庭提供联邦补助。
这个主张得到了具有各种不同政治信仰的个人和集团的广泛支持。目前已有三位美国总统提
出了类似的建议,然而,这种建议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似乎难以在政治上付诸实施。
现代福利国家的出现
最早大规模采用福利措施(这些措施现在已被大多数国家所普遍采用)的现代国家,是
“铁面宰相”奥托·冯·俾斯麦统治下的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他提出了一个内容广泛的社会保险方案,向工人提供事故、疾病和老年保险。他的动机是复
杂的,一方面是出于对下层群众的家长式的关心,同时也是狡猾的政治手腕。他的措施是用
来破坏当时刚刚出现的社会民主党的政治吸引力的。
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那样的一个本质上是贵族独裁的国家(用今天的行话来说就是
右派独裁国家),竟会带头采用通常只有社会主义和左派才会采用的措施,似乎是咄咄怪事。
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即使撇开俾斯麦的政治动机,也是如此。专制主义和社会主
① 《被过分管制的社会》(纽约:自由出版社,且976 年),第235 页。

43
义的信徒们都信奉中央集权,信奉靠命令进行统治,而不靠自愿合作。他们的分歧在于由谁
来统治:是由血统决定的杰出人物来统治,还是由择优而取的专家来统治。他们都非常真诚
地宣称,他们想要提高“全体大众”的福利;宣称他们知道什么是“公共利益”,而且知道怎
样才能比一般人更好地为其服务。为此,他们都宣扬家长式的哲学。但是,一旦掌权,他们
就都会在“全体福利”的幌子下,为其本阶级谋利益。
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社会保险措施更为接近的先例是英国采用的措施。这些措施始于
1908 年通过的养老金法和1911 年的国民保险法。
养老金法规定给予任何年过七十、收入低于规定数额的老年人以周养老金,金额按领取
者的收入情况而定。它绝非捐助性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直接救济,即在英国存在了
数百年的济贫法的延续。然而,正如A.V.迪塞指出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养老
金被认为是一种权利。用养老金法中的话来说,不能因为领取养老金而“剥夺人们的任何公
民权、权利或特权,也不能因此而使人们丧失任何资格”。养老金法颁布五年后,迪塞在评论
该法令时写道:“一个乐善好施的聪明人一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领取养老金也即救济金的人
依然有权参加下院议员的选举,这种规定是否将对整个英国有利。”①当时人们提出这样的问
题,谁也不会感到奇怪,但现在如果接受政府的慷慨赐与意味着丧失选举资格,那就是打着
灯笼也不会找到一个有选举资格的人。这说明我们在福利国家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多么远。
国民保险法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第一,给所有受雇于联合王国的年龄在十六至七十
岁之间的人保健康险,即保证他们有钱看病;第二,给受雇于该法令规定的那些部门的人保
失业险,即保证他们在失业期间得到补助。”②与养老金不同的是,国民保险法是捐助性质的,
它的资金由雇员、雇主和政府共同负担。
由于它是捐助性质的,也由于它着眼于防止意外事故,该法令甚至比养老金法还要激进,
更离开了以前的做法。迪塞写道:
根据国民保险法,国家招致了新的、可能是很沉重的负担。而挣工资的人则得到了
新的、很广泛的收益。……在1908 年以前,一个人不论贫富,是否为自己的健康保险,
完全是每个人自由定夺的问题。他的选择同他要穿一件黑色上衣还是一件褐色上衣一样,
与国家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国民保险法到头来会给国家,也就是给纳税人带来比英国选民们所预料的要
沉重得多的责任。……失业保险……实际上是国家承认自己有责任使每一个人免受失业
之苦……国民保险法正符合社会主义的理论。它与自由主义,甚至与1865 年的激进主义
很不协调。③
美国早期的这些措施,同俾斯麦的措施一样,表明了贵族统治与社会主义的相近之处。
1904 年,温斯顿·丘吉尔脱离贵族的保守党,加入了自由党。他作为劳合·乔治内阁的成员,
在制定社会改革的法令方面起了主导作用。改换政党(后来证明只是暂时的)并不象半个世
纪以前那样,需要改变原则,半个世纪前,自由党对外实行自由贸易,对内实行自由放任主
义。他所提出的社会立法,虽然在范围和种类上同以前的立法有所不同,但还是继承了家长
式工厂法的传统。该法令是十九世纪主要在所谓的激进保守党人④的影响下通过的。这批激进
保守党人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贵族,浸透着要靠工人的赞同和支持,而不靠强制来照顾工人阶
级利益的责任感。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英国成为今天的样子更多地要归功于十九世纪保守党的原则,而不
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思想。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