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金融的逻辑]

_7 陈志武 (当代)
怎么回事?这不仅有悖于我们传统的理财理念,而且有悖于一般的常理。——美国这些年的
经济国策真的有损其国力吗?
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算一笔简单的经济账。答案的关键还在于政府的融资成本和民间的
投资回报率,只要纳税人的投资回报率高于政府公债利息,最优的国策是:少征税,把钱留
给老百姓去投资创业,藏富于民,政府尽量用公债来补充财政赤字。
第45节:治国的金融之道:藏富于民(12)
相反地,如果公债利息高于民间投资回报率,那么靠赤字负债发展是下策。同时,如果
政府的投资回报低于民间投资回报,政府就既不应该借债发展,也不应该加税,而是要减税
和退税。
举例说,假设所得税是20%,政府公债利息永远为5%。先假定老百姓的投资回报率今
后每年都是6%。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少向老百姓征收一万元税,那么老百姓把这一万元投
资后,第一年得到600元税前回报,其中120元交税,剩下的480元加本金一万元重新用于
投资;第二年得到628.8元税前回报,其中125.76元交税,剩下的503.04元加本金一万元

再用于投资;以此类推下去,年复一年,不仅老百姓的财富越滚越大,而且政府的税收也按
每年4.8%的速度增长,政府得到的是一个永久的税收流,这个税收流的总折现值为6万元
(以政府公债利息5%作为折现率)。换言之,如果政府通过借债维系开支,把更多钱留给
老百姓投资,那么今天每少收一万元的税,实际上政府最终得到的是今天值6万元的未来收
入流,让国家财富净增5万元。
如果老百姓的投资回报率是5%,那么政府通过减税得到的额外好处为零;而如果投资
回报率低于5%,则减税会吃亏。当然,如果民间投资回报远高于5%的国债利息,那么借
国债并同时减税就让这个国家发横财了!其妙诀在于让老百姓的收入变成资本后,就能通过
利滚利、钱滚钱让国力和民财同时上涨。当民间的投资回报很可观的时候,政府征税等于是
“杀鸡取卵”,害民又损己。
上面的例子当然有一些理想化的假设。比如,在现实中,政府公债利息可能会不断波动,
民间投资回报也会时高时低。如果是这样,那么,只有在民间投资回报与国债利率之差更大
的时候,“发国债同时又减税”的国策才最优。
不管怎样,这个例子基本反映了美国二战之后经济国策的总体逻辑。美国的资本市场最
发达,给美国政府提供了无限的将未来收入证券化变现的能力。由于人们对美国制度的稳定
性非常有信心,美元和美国政府公债是世界投资者最为放心的增值保值手段,因此其公债利
息近几年保持在4%左右,这是美国老百姓所无法得到的融资成本。换句话说,如果美国民
间要借钱投资,他们需要支付的利息远比美国政府要支付的利息高,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由
个人或私人公司去借钱,还不如由美国政府代替老百姓借,并同时通过减税让老百姓把钱留
着自己去投资!那么,美国民间的投资回报如何呢?以美国股市为例,从1926年至今,平
均年回报率为10%;在二战以后,平均年回报12%。相比之下,这期间的政府公债利息平
均在6%左右。也就是说,1926年至今,民间投资回报率与政府公债成本间的差平均在4%,
二战后为6%。
外国人和外国政府喜欢买美国国债,美国政府用低息借到这些钱后,通过减税把钱转给
美国老百姓去做股票等生产性资产的投资,这种策略的效果是让美国财富超速增长。这即是
自己有鸡再“借鸡生蛋”的效果。
由此,我们终于明白了美国靠赤字、靠国债、靠减税做强的道理了。从1940年之后,
除了少数几年外,美国基本年年有赤字,而且越来越大,然而国力也越来越强。
那么,什么时候要开始逆转靠赤字发展的国策呢?一旦民间投资回报率相对公债利率太
低时,即是放弃赤字的时候。
第46节:治国的金融之道:藏富于民(13)
中国做强之路能走多久?
本章的分析让我们大致能看清过去西欧、美国、今天中国的国策逻辑,也是日本在明治
时期以及自1990年后的经济政策逻辑。发展证券市场特别是长期限资本市场,让政府退出
经济管制、放开市场的空间,这是其中的两个关键。
如果中国继续靠国债促进内需增长,以此带动增长,那么这种模式还能持续多少年呢?
这当然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假如中国今天占GDP 21%的国债发生在清朝或任何其它朝代
时期,改朝换代可能会难以避免了,但多谢现代证券金融技术,中国实际国力比那些朝代时
都强。相对今天美国、日本以及西欧的国债负债水平而言,中国的不算高,还有一些赤字空
间。但是,在进一步靠公债发展之前,有必要审视一下今天所处的状况。第一,据《福布斯》
杂志的计算,今天中国人的税负排世界第二,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20%有余。这个比重
看起来跟美国联邦财政收入也占GDP的20%不相上下,但在开支上,美国的财政一多半用

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福利,而中国的财政开支用途不在这些。中国财政从民间“杀鸡取
卵”太多,牺牲太多民间的致富机会。这些年的税收以两倍于GDP增速的速度上升,加税
不受立法制约,这种税负必须降低。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民间金融课题组2006年初对27个省市借贷利率的调查,全国民间借
贷利率平均为16.4% ,其中借方以企业为多,这说明他们的资金使用后回报率至少在16.4%
以上,远高于4%左右的国债利率。减税让更多的钱留在民间,显然会创造更多财富。
第二,过去20几年,特别是1994年后,相当一部分公债被投到各类形象工程,或者是
这些债券融资虽然没有直接投入形象工程,但间接地让政府一些挥霍性工程的上马成为可
能,造成了大量浪费。比如,2005年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结果表明,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国债
项目(包括污水处理)效果差,城建项目中有许多由于规划不当、管理不善、设备不合格以
及工程质量缺陷等原因,存在严重的损失浪费问题。这些项目的投资回报是否赶得上4%左
右的国债利率,显然是个大问号。
第三,给政府部门更多的钱花,就必然创造更多的贪污腐败机会,也必然导致更多的地
区间、城乡间以及社会群体间的机会不平等 。特别是在缺乏实质性权力制约、财政预算过
程又不透明的情况下,政府开支的分配不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不同国家以前的不同经历或许可以给我一些启示。上世纪30、40年代的民国政府也得
到当时快速发展的国内债券市场的帮助,加上对银行的国有控制,让政府能同时发公债、操
纵货币,以多种方式解救财政与金融危机,但是,由于军政府权力不受实质性制约,腐败盛
行,债券市场帮助民国政府平摊支付压力的能力再大,也无法对冲掉制度缺陷所注定的命运。
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许多人把印尼、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的遭遇归结到外债,
说是这些国家对外债的依赖使它们受重挫。从表面看好像如此,但其根本原因不是它们的外
债太多,而是它们普遍缺乏对权力的制度化约束,黑箱操作滋生腐败,政府财政和外债被当
权者私用。
相比之下,美国近9万亿美元的国债中,外债约2万亿美元,占近四分之一。而且,从
国债规模讲,今天日本国债是GDP的170%,意大利、比利时国债都超过GDP的120%,
美国国债是GDP的70%。这些国家没有因高额国债或外债而产生金融危机、社会动乱,可
是,1990年代的亚洲国家、1930-40年代的民国中国以及过去20年里的拉美国家却因国债、
外债而频繁出现危机和社会动乱,这是为什么呢?
第47节:治国的金融之道:藏富于民(14)
答案还在制度资本上,在对权力的制约以及政府预算过程是否透明上。实际上,不只是
当今世界不同国家承受公债的能力千差万别,即使回到历史上也如此。比如,16、17世纪
时荷兰的国债比西班牙的高很多,1650年时荷兰国债折合人均1.6公斤银子而西班牙国债仅
折合人均0.6公斤银子 ,但前者的国债利息在3%至5%之间,西班牙在16世纪要支付10%
以上的利息,荷兰没有因这种国债而衰败,而西班牙则从17世纪中叶开始衰落。18世纪中
叶,英国的国债承受力也远比法国高,前者的人均国债高于法国,但那种高负债不仅没拖垮
英国,反而是英国的国债利息只有法国的一半左右,让英国不断强盛。之所以英国(以及当
年的荷兰)的国债融资成本比法国的低一半,其证券市场也比法国更发达,根本原因与1688
年英国光荣革命之后所巩固的宪政制衡有关,那次革命之后英国王权受到议会的进一步制
约,使国王不能随意征税、不能侵犯私人财产,财产税等只能由议会立法。由于议会更能代
表社会的利益,并且其立法与决策过程也非常透明,这使证券投资者对政府有充分的信任,
因此很愿意买英国的国债,而且要求的利息(融资成本)也不高。相比之下,西班牙、法国
的王权不受制约,国王的决策过程又不透明,多次对其国债赖账、拖欠利息,这些都无法让

投资者对集权政府有信心,其结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一个国家是否能长久靠赤字加国债
发展,跟其制度架构分不开。
我们可能会说,既然中国的制度问题以前就存在,而由赤字带动增长的模式在以前20
几年成功了,那么为什么今后不能再继续呢?——在经济增长的初期,增长的确可以是粗放
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回报,甚至可以充满贪污腐败,但不能总是靠修路、架桥、盖大楼
刺激增长,也不能指望社会对贪污腐败总能承受。正如前面所说,如果政府投资回报长期低
于公债利率,如果财政被长期用于挥霍性形象工程并为贪污腐败提供基础,那么靠赤字或靠
税收支持的财政开支只会是无谓地烧钱,使中国的负债能力快速下降,带来社会动荡。
因此,中国一方面应该减税,至少应该控制税负的增长,藏富于民,并同时进一步让政
府退出经济,让市场真正发挥作用,提高民间创业与投资的回报;另一方面可继续依靠国债
促进发展。但是,这两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先行,否则财政赤
字和国债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靠赤字发展就没有希望。
第48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1)
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
近几年来,儒家文化再次成为热门话题,这些讨论不只是限于文化圈内,而是直接涉及
到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生每周花多少时间读经、多少时间学习现代知识的问题。此外,要求
立儒学为国教的呼声也不小,因此信不信儒学已不仅是个人的选择问题,还是一个全社会以
及整个国家的根本问题。实际上,一些新儒家学者声称要“以夏变夷”、“用中华文明整合世
界”,国家已拨款数亿在国外设立孔子学校,以具体行动在世界推广儒家文化。中国这么大,
世界更大,做一些这类事情也未尝不可。但是,其成效将如何则可能是另一回事。
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儒家文化为什么会在中国出现?除了儒家外是否有别的更
“好”的社会秩序安排?西方文明真的只是物质文明,而东方文明是更高尚的精神文明吗?
“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了自由、民主、法治的思想,让中国走近世界一大步。但是,
现在人们发现,在当年打倒“孔家店”后,今天似乎又要重建“孔家店”,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还缺少什么才使个人权利、个人自由难以扎根?
文化显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今天的中华文化跟汉朝的汉人文化、唐朝的唐人文化、
宋朝明朝的中国文化、甚至民国时期的华人文化都不一样,其他种族文化的动态变迁也大致
如此。如果文化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是什么在推动其变迁?为什么有的文化内容经久不衰而
有的则时过境迁即消失?这里,我们试图从金融学、经济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尽量从
文化之外的视角来理解文化。我们会发现,文化内涵必然是因某种需要而生,同样会因为某
种不需要而死。换言之,一旦文化的某种功能能够由其它更受社会欢迎的东西取代,那么那
项文化内涵的生命就会结束。我们会看到,随着经济和金融技术的发展,社会所需要的文化
内涵也会变化。所以,简单意义上的文化复古不仅是一厢情愿,而且是毫无意义。
文化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
文化的内容当然很多很广,我们关心的不是像“川菜”“湘菜”这样的非制度性文化,
而是规范言行的制度性文化以及影响人们作价值判断的处世文化。此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
不谈及儒家“三纲五常”中的“五常”等处世之道,原因是,像“仁、义、礼、智、信”这
些道德规范是世界各种文化的普遍价值,并非儒家文化独有,否则我们中国人出国之后就不
会有与别人交往的任何基础。这些内容是今天的中国以及任何社会都应该教导的。
本文的反思集中在儒家“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以及相关的“五伦”社会秩序。家文
化是各种文化的核心,也是儒家跟其它文化的核心差别的体现。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差别。
不管是远古,还是现代,任何人自出生即面对两种基本需要,一种是吃穿住行这些物质

消费,即所谓的物质生活,“民以食为天”;另一种是心理或说精神需求,即所谓精神生活。
从生存需要看,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应该排第一,精神生活居其次。人的这两种基本需要既是
文化的起因,也是文化的目的。
所有动物都有其文化,而一种动物的文化程度又跟该动物的个体独立生存能力有关。在
所有动物中,人出生后的自生能力可能在最弱之列,婴儿一岁之前靠吃奶,即使一岁之后能
吃一般食物、能走路了,在12、13岁前一个人还是难以独自谋生。相比之下,马的自生能
力极强,小马出生一、两天内即可站立走路,也能很快自己吃草。但尽管如此,出生之后,
小马还会追随母亲一、两个月,母马也会给以母爱,保护小马,形影不离,所以,连马也体
现出一定的“家庭观念”、“家文化”。笔者小时候在湖南农村,最怕的就是还在抚育一群小
狗的母狗,母狗为保护其孩子所表现出的凶恶,真是奋不顾身,任何人只要靠近她家的领地
范围,母狗绝对会出来咬你!所以,狗的“家庭观念”也不弱。“家”作为基本生存单元是
动物的共性。
当然,对于自生能力远比马要弱的人类,家更是人种延续下去的最基本条件。任何今天
还存在的民族,它必须有重视家庭的基本文化内涵,否则就不可能延续到今天。各类文化都
重视家庭,这是人种生存的基本底线。
除了要满足今天的物质消费和精神需求外,一个人面对的更重要的挑战是对未来生活的
担忧,包括未来物质生活所需的收入的不确定性、身体健康的不确定性,还有未来精神生活、
心理状态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风险事件可以是天灾人祸,比如,根据邓云特先生在1937
年《中国灾荒史》一书中的统计 ,16世纪中国共发生过504起大水灾、旱灾、蝗灾、雹灾、
风灾、疫灾、地震和雪灾,平均每年5次以上;17世纪共有各类大灾507次,18世纪共411
次,19世纪407次,20世纪的头35年有101次大灾。这些记入史册的不包括小灾,也不包
括时常发生的战争和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兵荒马乱时期个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当然会
受到冲击。这些都是人们想规避的系统风险。
第49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2)
在个人层面,生病、交通或工作事故、房子起火等意外事件也会引发财产收入、精神状
况上的损失,还有娶妻、嫁女、盖房、养老等这些大开支项目,都是个人一辈子要应对的不
好预测的风险或大额开支事件。此外,在创业、生产投资上也会面对大大小小的不确定性,
有可能血本无归,有可能收成不好。
这些因自然、社会以及个人自己带来的难以避免的风险事件让人充满忧虑,这就逼着人
们去寻找规避未来物质风险和精神风险的手段,否则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生存下去的概率就
会远小于100%,社会也不能安宁。大致讲,人类有两种途径规避未来风险,其一是靠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通过提高物质生产力和精神供给量来提升人类整体生活水平,这当然能
加强个人度过风险事件的能力。物资供应有结余时,即使一时发生天灾人祸或生产歉收,也
不至于给人造成致命的危机。“硬”技术创新的贡献即在此。
其二是通过个人之间的经济交换、精神交换达到互保、互助、资源共享的效果,以此提
升社会共同的避险能力,使个人能更好地度过经济紧张、精神压抑时期。任何社会中,个人
之间的收入风险特征以及能力都会不同,使他们能通过交换而达到互保、互相配置资源的效
果。在精神生活方面也如此,不同人会在不同时候出现喜怒哀乐,为人际间的感情交换提供
了基础。
问题是,如何进行交换?在经济利益方面,金融产品就是让不同人(买方和卖方)实现
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状态之间的物质交换(当然,在未来也许可以有实现不同时间和不同状态
间感情交换的证券)。例如,借贷合同是让贷方今天把钱借给另一方使用,但到期时借方要

还本付息,其效果是贷方把今天的收入转移到未来花,借方则把未来收入转移到今天花。其
它诸如人寿年金、医疗保险、人寿保险、养老基金、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虽然合约的支
付安排不同,但道理都是实现不同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间的利益交换。可问题是,这些
金融品种直到近代才发展。那么,在古代以及传统社会里,类似这样的金融保险交易和精神
感情交易靠什么方式进行呢?这是一个交易风险或者说契约执行问题,如果大家都担心另一
方会赖账、不履行其交换义务,那么互保互助交易就无法发生。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社会
所推出的文化与制度基本都是为了保证这些交易能顺利进行。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能力低下,靠狩猎、采摘野果谋生,其收成的风险太高,打猎时
可能连续多日一无所获,没有食物供给,生存挑战必然是每天的首要问题。如果那时期生产
和生活都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那么人的生存能力会极低,人类可能很快灭种。所以,原始
部落就成为规避生产风险、规避天灾人祸、提供原始精神消费的基本组织。尽管部落公有制
淹没了个人的空间、也没有独立的家,但在当时生产能力的约束下,原始部落可能是最理想
的经济互助体和社会共同体。那时没有正式金融契约交易,但部落里共享一切,其实就是基
于隐性利益交换的原始社会保险安排。
到了农业社会,可以圈养家禽,在固定的地方重复种植粮食,这两类生产技术革新大大
提高人类生产力,使物质供应大增,降低了饥饿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文化也发生变
化,人们没必要再继续部落公有制这种经济互助组织。毕竟,为了支持公有制达到分摊未来
风险的效果,每个人需要牺牲太多的个人空间和个人自由。只要生产力有所突破,让个人的
独立生存能力有实质性提高,人们必然会寻求新的、扩大个人空间的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
一种全新的文化也会应运而生。这就是阿玛塔亚?森所说的“发展就是使个人更自由”,也是
人性所向。
第50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3)
在农业社会,外部化的法治没有建立,与陌生人交易的成本还太高,商业特别是金融保
险、借贷、证券业都不发达,还没有市场提供的互保互助交易。所以,在走出部落公有制之
后,还必须找到一种新的保证经济交易、精神交易能顺利进行的安排。这时,家族、宗族就
成为主要的经济互助体和社会共同体,亲情与血缘成为保证互保、互助交易能顺利进行的自
然基础,家族像是一个非正式的内部金融市场。以家庭为基础性存在单元当然没把个人充分
解放出来,不等于个人完全自由了,但“家”可能是那种时代里让个人达到规避未来物质风
险、精神风险的最可靠安排。
在任何社会里,家庭有两个主要功能,一个是经济互助,一个是社会功能即精神互助。
其经济功能包括两方面,第一,在家庭内部存在各种隐性金融契约关系,父母在后代身上有
投资,所以后代有隐性“回报”责任;兄弟姐妹之间则你欠我的、我欠他的等等;这个家欠
同族上另一家的,等等,相互间存在许多说不清、也说不完的隐性债务、保险责任。第二,
因血缘关系,“家”能大大减少各成员间利益交换的执行风险,减少交易成本。
为了支持“家”的经济互助和精神互助功能,社会就必须有相配的家庭、家族文化,帮
助实现这些错综复杂的隐性金融契约。这就是儒家以及其它源自农业社会的传统文化所要达
到的目的,也是2500年前儒家文化产生的背景。
儒家文化的今与昔
也就是说,在没有市场提供的各类保险、借贷、股票、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等金融品种
的前提下,成家生儿育女,而且最好是生儿子,就成了规避未来物质风险和精神风险的具体
手段,即所谓“养子防老”。生儿女既是父母对未来的投资,又是为未来买的保险,儿女是
人格化了的金融品种。父母也许爱子女,也许不爱,这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儿女长大后要

“孝”,这是保证父母投资有所回报的关键。“养子防老”是保险和投资的概念,而“孝”则
是儿女履行隐形“契约”的概念。以“孝”和“义务”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孔孟为了降低这
些隐形利益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加交易安全而设计的。正如谢幼伟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
一书中所说,“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谓‘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作用之大,地位之
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
于是,由“三纲”、“五伦”建立并延伸出来的家秩序、社会秩序就很关键了,臣必须服
从于君,子必须服从于父,妇必须服从于夫,弟必须服从于兄。这些服从关系是无条件的,
也不管有理还是无理。按照梁漱溟先生的说法 ,“就是把社会中的人各就其关系,排定其彼
此名分地位,而指明相互间应有之情与义,要他们时时顾名思义。…… 伦理关系即表示一
种义务关系,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互为他人而存在者”。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
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课以一辈子
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之后,甚至儿女、弟弟都六七十岁了,每个人在
这个层次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
永远没有自我。从儿女出生开始,通过《三字经》等经典将他们嵌入“孔家店”,扣上“三
纲”包袱,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因不服长者的意愿而内疚得无地自容。这个“孔家店”只有
一个目的:保证父母、兄长以及其他长者的投资有回报。
第51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4)
人出生之前是无法选择家庭和出生顺序的,所以,以长幼定名分、责任所实现的利益交
易是非自愿的交易。而强制性的交易有悖于个人权利。
不以个人权利但以名分界定的等级结构,的确让中国社会在2500年中基本不变(改朝
换代除外),但这种文化也阉割了中国人的个性,阉割了我们的创造力。阉割了个性的结构
或许稳定,可代价是中国长期处于温饱和饥饿之间。就以这些年的留美学生为例,我们这些
学生以及毕业后留美工作的人,虽然专业水平较高,但跟美国人、印度人、欧洲人相比,儒
家文化让中国人往往缺乏个性,习惯于听话,但不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顺从”、“听话”
的习惯当然让我们只适合打工。
国粹派喜欢说西方文明是物质文明,而中华文明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文明,其根据似乎
是西方近代工业科技发达,物质生活丰富,而中国却到近年才解决温饱。——这种逻辑值得
商榷,原因很简单,西方物质生产比东方发达并不必然意味他们的精神文明就落后,而东方
的物质生产落后也并不必然意味我们的精神文明就先进。会不会是东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都落后呢?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看这个问题。第一,精神生活丰富的前提是精神食粮供给丰富,学术
和文学艺术又是其主要源泉。中国的学术两千多年围绕儒、法、墨、道家打圈圈,佛教在汉
代逐步进入中国后,曾推动过唐宋时期文学、诗词等领域的发展,也出现过宋明理学的发展,
但总体上没离开对早前经典的解读和再解读,并且这些哲学与文学发展基本限于士大夫的小
社会内,对绝大多数人为文盲的社会的精神生活影响有限。正如著名的新儒学代表人物张君
劢在20世纪30年代所感言的:“然秦后两千年来,其政体为君主专制,养成大多奴颜婢膝
之国民。子弟受大家族之庇荫,依赖父母,久成习惯。学术上既受文字束缚之苦,又标‘受
用’‘默识’之旨,故缺少论理学之训练,而理智极不发达。此乃吾族之受病处。”(张君劢:
《明日之中国文化》第84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并没像西方那样有系统组织的宗教,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儒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
教。在这种缺乏正式的理性与非理性生命观的社会里,大众的精神世界只好由“牛鬼蛇神”
迷信来支配,看不出这种精神文明高级在哪里。反倒是汉代进入中国的佛教、明代进入的天

主教以及其它基督教派扩展了我们的精神资源。退一步讲,“中庸之道”扼杀的不只是物质
文明上的创新能力,而且也激发人们不要在精神资源上有“出众”的创新突破。
第二,或许有没有以宗教或者理性学术支撑的精神文明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把生活
重点放在精神追求上,而不是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中国人追求的精神生活或许不是宗教性的,
而是家庭温暖和亲情。但是,人之间的友情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每个人有不同偏好、
不同性格,即使是同父母的兄弟姐妹,性格与喜好也难以相同,他们除了知道彼此是兄弟姐
妹而“应该”有亲人关系外,不一定有心灵深处的相通,不一定有出于“自愿”的友情。家
庭成员间会因为名分以及相应责任而彼此相依赖、相交往,可是这不等于他们的关系能超出
原始情感而达到更高的心灵沟通境界,就像包办婚姻中夫妻知道彼此有责任、是夫妻,但他
们之间可能没有“爱”的体验。难以想象在人的个性与自由空间都被压抑的社会里,情感与
心理世界能够天马行空,飞翔到朴素感情之外。
第52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5)
第三,中国文化的核心重点在于维护“家”的经济功能,轻视其社交与情感功能,这必
然抑制中国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从某种意义讲,连温饱问题都没完全解决的农业社会里,
“家”的第一功能当然应该是实现家庭成员间的经济利益交换,所以儒家文化里“孝”、“顺
从”、“听话”排在第一,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也在这里,一旦经济利益交换是“家”的
最主要功能,人们容易先看到利益,后才是亲情,或者只看到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夹在“家”
中,你搞不清亲戚对你好是真好,还是出于利益。在现实生活里,笔者在湖南家乡看到更多
的是因为利益大打出手的儒家家庭,而不是突出亲情、突出情感关系的温情脉脉的儒家世界。
那种理想化了的儒家世界在中国还没实现过,从内在逻辑上可能也很难实现。说到底,在儒
家文化抑制物质文明发展的情况下,传统中国始终没完全走出温饱的挑战;在那种境况下,
说精神情感世界里能达到文明顶峰,那只能是奢望。
传统学问对中国社会的研究太多停留在研读经典上,好像研读经典就是了解真实的中
国。显然,《四书五经》讲的是“应然”,但“实然”可能是另一码事,就好像不能说基督教
《圣经》里的世界就是西方社会一样。书本里的儒家伦理社会当然温情脉脉,充满诗情画意。
而真实的中国传统社会里,虽然不“言利”,但实际连“家”里也以利益当头。从经济学的
角度讲,儒家“刚性”的“孝”可能反而迫使家庭关系以利益交换为主。
我们可以从今天的中国来看到这一点。中国今天实际上包含了许多不同亚文化的社会。
2005年,杜俊林同学协助笔者对北京、丹东、徐水县以及三个河南村——九连城、牛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