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闲话元朝往事

_5 班布尔汗 (当代)
    
  封锁土伦港的是纳尔逊的地中海分舰队,他又一次中了拿破仑的计,错误地判断法国人是去埃及。纳尔逊是一员超勇上将,但是,他的战略眼光则较拿破仑要略逊一筹,他长年在地中海服役,战略眼光只局限于自己的战区,没有看到更大的范围。于是,纳尔逊舰队扑到埃及亚历山大港,没有找到敌人,又转航马尔他岛。而此次维尔纳夫的舰队也未能按计划离开地中海,因为,他们遇到了地中海风暴,维尔纳夫舰队被迫返回土伦。
                     
  1805年3月30日,维尔纳夫再次出海,驶向西班牙的加的斯港,计划是同那里的西班牙舰队会合,一同前往美洲的西印度群岛。而纳尔逊又一次判断错误,这完全是因为他缺乏拿破仑那种宏大的气魄,宽广的视野,他仍然认为法国舰队是企图前往埃及,于是,他在地中海中部等待法国舰队。于是,这一次,法国舰队顺利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达西班牙加的斯湾。维尔纳夫海军上将是阿布基尔海战极少数幸存者之一,如前所述,那次海战,法国舰队被纳尔逊出奇兵,前后夹击,被打得很惨,维尔纳夫从心底里惧怕纳尔逊,4月9日,维尔纳夫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在加的斯港外抛锚,用讯号通知港内西班牙舰队出来,与他会合。但是,维尔纳夫非常害怕纳尔逊会尾随在他后面,生怕纳尔逊会识破法国人的计谋而追上他,于是,到了下午1时,心慌意乱的维尔纳夫不再等西班牙舰队,而先起锚开船,累得西班牙人手忙脚乱,赶紧出港,在后面紧赶慢赶,一路小跑地跟在法国舰队的后面,怎么也追不上维尔纳夫。而此时,威震敌胆的纳尔逊,还正在地中海中部等着哩。
                     
  纳尔逊在地中海中部,左等右等,始终不见法军的踪迹,凭着多年的海上经验,尽管他还没得到任何关于法国舰队的消息,还是渐渐地把舰队朝地中海西部移动,直到5月6日,纳尔逊到达直布罗陀,在那里才知道维尔纳夫已在一个月前就到西印度群岛去了。血性过人的纳尔逊当机立断,于5月10日,率领了10艘战列舰和3艘巡洋舰,立即横渡大西洋,追击法国舰队。有人对纳尔逊立即向西印度群岛进发提出了异议,因为此时,拿破仑的庞大的“英格兰军团”正在布伦热火朝天地进行渡海作战的准备,英军中有人担心纳尔逊远离欧洲,会对英国不利。但是,纳尔逊决心已定,他决不会放过从他手里逃掉的任何一支敌人舰队,直至追到天涯海角,彻底消灭为止。而此时,英国海军部又派柯林伍德率领11艘战列舰加入纳尔逊的追击行动。在拿破仑的诱骗下,英国海军的主力,投入了辽阔海洋的“追逐野鹅”行动。拿破仑调虎离山之计,眼看就要得逞。
    
  但是,一代雄杰拿破仑,虽然雄才大略,纵横欧陆,但是,在海上,他的这位海军统帅维尔纳夫,实在是差得太远,最终坏了大事。
    
  1805年5月14日,维尔纳夫到达西印度群岛。由于风暴影响,他未能同先期到达那里的米西赛的法国舰队汇合。而米西赛等不到维尔纳夫,又遭遇到风暴,就自己拔锚返回了法国罗什福尔港。
    
  拿破仑的庞大军队云集海峡边,准备到英国作战。拿破仑派人渡过大西洋,告知维尔纳夫,命令他在西印度群岛坚持35天,以诱敌之计,将纳尔逊死死拖在西印度群岛,然后,再以瞒天过海之计,寻机返航,先救出被封锁在费罗尔和布勒斯特的法国和西班牙的舰队,然后一同赶往英吉利海峡,掩护大批法军渡海登陆英伦。
  
  维尔纳夫接到了命令后,刚过两天,他便得知纳尔逊已于6月4日到达西印度群岛的巴巴多斯。维尔纳夫实在是被纳尔逊吓破了胆,还哪管什么瞒天过海?他不顾一切地于6月10日率舰队返回欧洲,简直就是逃命。纳尔逊穷追不舍,也紧跟着追过大西洋,1805年7月20日,纳尔逊在直布罗陀登岸。就这样,纳尔逊以其勇猛和威名,弥补了他的鲁莽,破了拿破仑的调虎离山之计。
    
  英国海军部经过几个月的扑朔迷离,绞尽脑汁,渐渐弄清了法国舰队的意图,于是决定,全力阻止维尔纳夫接出分散在大西洋各港口的法国、西班牙舰队。如果让这些法国军舰会合,无疑将对英国本土造成严重威胁。英国海军部长巴尔汉勋爵接到维尔纳夫舰队向西班牙行驶的报告后,立即命令负责封锁英吉利海峡的康华里上将解除对罗什福尔等港口的封锁,将英国各舰队集中起来,来阻止维尔纳夫的企图。于是,除布勒斯特和西班牙的加的斯港之外,其它法西两国港口的封锁都解除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拿破仑调虎离山之计虽被纳尔逊破了,但是,他却也得以渐渐集中兵力,他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了另一半。此时,只要维尔纳夫能集结所有法、西军舰,在英吉利海峡,他的军舰将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1805年 7月22日,维尔纳夫在西班牙西北的菲尼斯特雷角,遇上了英国海军上将考尔德爵士的一支只有15艘军舰的较小的舰队。当时有雾,双方进行了一场非决定性的交战,结果有2艘法国军舰投降。第二天,两国舰队各奔东西,考尔德继续向北进发以与康华里会合,维尔纳夫的舰队也张着满帆驶向费罗尔,并于8月1日到达。这一战虽不关键,却有很强的震慑作用,经此一战,维尔纳夫对于自己的舰队彻底失去了信心,8月6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在浓雾之中,因为我方舰长对战斗和舰队战术完全缺乏经验,除了紧跟前面的船只以外,更无其它良策。在这里我们已成为欧洲的笑料。”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是由于法国舰队长年被英国海军封锁在港口里,无法操演并获得实战经验的缘故。
  
  而此时,屯兵在布伦的拿破仑心急如焚,他下令维尔纳夫迅速与罗什福尔和布勒斯特两个分舰队会合北上,或是与二者之一会合,然后迅速向爱尔兰和苏格兰行驶,与荷兰舰队会合,进攻英国。如果形势不利,维尔纳夫不能完成其任务,则应驶向西班牙的加的斯湾。对于维尔纳夫这样一个懦夫,命令中的最后这句指示,对于拿破仑而言是一个极严重的错误。因为维尔纳夫根本不想去有英舰重兵封锁的布勒斯特,英军封锁兵力薄弱的加的斯才是他最想要去的地方。拿破仑的命令给了他逃避的借口。
    
  维尔纳夫把海战中打坏的3艘军舰留在费罗尔港后,前往罗什福尔和布勒斯特。维尔纳夫一路上提心吊胆,生怕遇到纳尔逊,突然,他发现远方有一支舰队,他以为遇到了英国舰队,他本来就不想去英军重兵封锁的布勒斯特,于是立即掉头南下,抱头鼠窜。谁知道,恰恰这支舰队是友军,他们是接替了米西赛的法将阿里曼德的罗什福尔分舰队,正在赶来与维尔纳夫会合。如果维尔纳夫不逃走,那么联合起来的法军舰队,将拥有34艘军舰,将在英吉利海峡区占数量上的优势,足以击败封锁英吉利海峡的康华里的20艘军舰,而如果这支数量占优势的法国舰队继续向北,则可以接着救出布勒斯特的法国舰队,那样的话,掩护法国陆军登陆英国的法国海军,实力将大为增强。可惜,这一切都没能实现。
  
  1805年8月2日,拿破仑离开巴黎前往布伦。在这里,拿破仑再一次向维尔纳夫发出命令:“启航!不要浪费一分钟,率领我集中的兵力进入海峡,英国就是我们的了,我们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你只要出现24小时,则一切都可结束!”可就在第二天,拿破仑接到两个至关重要的情报,一是维尔纳夫舰队并未抵达布勒斯特,而是驶向了西班牙的加的斯;二是东方的俄国军队已经出发,准备与奥军会师。拿破仑立即意识到情况的危险性——法国将面临着强大的大陆敌人的进攻。拿破仑决定抓紧时间,在对付大陆敌人之前先给英国以致命的打击,因为他实在不忍心这个经过长期酝酿、周密运筹的出征英国的伟大计划就此烟消云散。他又一次催促维尔纳夫率领舰队起航北上。但是,被纳尔逊吓破了胆的维尔纳夫却抗命率领舰队驶向西班牙的加的斯,远离了英吉利海峡。庞大的法国陆军,永远失去了登陆英伦的机会。
  
  事后,拿破仑对此不胜遗憾:“维尔纳夫所丧失的机会实在太大了!” 8月20日,维尔纳夫的舰队进入了西班牙的加的斯港。当时,封锁加的斯的英军柯林伍德,一共只有3艘军舰。不久,比克尔顿和考尔德的舰队先后赶来增援,英国军舰增加到25艘,把加的斯港严密地封锁起来,形成瓮中捉鳖之势,维尔纳夫的法西联合舰队再也无法出海了。就这样,拿破仑入侵英国的所有机会随之化为乌有。8月22日,拿破仑写信给海军部长德克雷说:“我认为维尔纳夫连指挥一艘快速炮帆船的资格都没有。他是一个既无决断能力又无魄力胆量的人。”9月2日,拿破仑率领庞大的法国军队,离开了布伦,于是法国的“英格兰军团”变成了法国的“大军团”,调头东进,不渡海而开始准备渡过莱茵河了。英国得救了,本来准备给它的打击,落到了维也纳的哈布斯堡朝身上。
    
  再说纳尔逊,他追击维尔纳夫,返归伦敦后,进行了短暂的休整。1805年9月2日拂晓,纳尔逊正在伦敦一小溪边散步,他的部将,巡洋舰“欧亚拉斯”号的舰长黑木大佐布莱克伍德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说维尔纳夫已经进入加的斯港,于是纳尔逊立即赶往朴茨茅斯。9月15日,纳尔逊乘他的旗舰“胜利”号扬帆出海。9月28日,纳尔逊赶到了西班牙加的斯港的外海,与柯林伍德的舰队会合在一起,并接管了全部舰队的指挥权。9月29日,正好是纳尔逊的47岁生日,他在“胜利号”豪华的军官室宴请了他的舰长们,向他们解释他深思熟虑已久的作战计划。
                     
  纳尔逊的计划是:把全部舰队分为三个支队,包括两个进攻支队和一个预备队。一队由他亲自率领突击敌舰队中央,切断其前后联系,打乱敌人队形,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另外一支由柯林伍德率领攻击敌人后卫;预备队则在发现敌人的旗舰后,再发起进攻,一举打乱其指挥机关,迫使敌舰队陷入混乱状态,最后将被分割的敌军军舰各个歼灭。
  
  纳尔逊给予舰长们在攻击方式上极大的自主权,只要求他们充分发挥勇猛顽强,积极主动,敢于近战的精神。这个新战术非常冒险,因为穿插支队中的每一艘军舰切入敌阵时都会受到被包围歼灭的威胁,所以,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扬皇家海军勇猛攻击的传统精神,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坚决迅猛地歼灭敌人。
  
  新战术用纵列穿插打破了双方排成横列,互相用一侧的舷炮射击的旧传统,充分发挥了单舰使用两舷火炮向两个方向同时射击的优越性,火力等于增加一倍。所以,此作战方案一经纳尔逊提出来,就使得大家极为振奋,齐声称赞!他们把这种战术称为“纳尔逊秘诀”。1805年10月9日,纳尔逊正式下达了作战命令。
    
  相对于士气高涨的皇家海军,此时龟缩在加的斯港里的维尔纳夫,则面临着成堆的困难:违抗皇帝命令擅自脱逃的后果是,金库空空如洗,粮食、火药和其它补给品样样缺乏,长期航海后,水手因病减员严重。此外,法西两国的官兵还经常起内讧,擦枪走火事件不断发生。此时,拿破仑对贻误了进攻英国战机的维尔纳夫已极为不满,准备让海军上将罗西里来替换他。拿破仑对法国舰队的作用已不抱什么希望,只要求法国舰队从加的斯出发,在那不勒斯一带完成牵制性运动,然后回到土伦检修、休整。
  
  这位胆小如鼠的法国海军主将维尔纳夫是一位法国贵族出身的海军军官,比纳尔逊小5岁,他受过良好教育,倒是一个饱学之士,他在法国大革命中升迁很快。拿破仑看中他能在残酷的阿布基尔之夜杀出重围,因而对他委以大任,不想这次拿破仑却看走了眼。维尔纳夫虽然饱读兵书,也很“勇敢”,但是,实际上他是一个高级参谋之类的人物,并不善于实地指挥庞大的舰队,虽然他并不缺乏个人的勇气,但本质上却是一个失败主义者。他不相信拿破仑的侵英计划,他对于部下和盟友都缺乏信心,更糟糕的是他对自己也缺乏信心,对自己的对手纳尔逊畏之如虎,使他在以后的作战中作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决定。在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上,维尔纳夫预计到了英军会采用切入战术来打击法军后卫,这是他高级参谋才能的体现,但是,接下来,就显露出他统帅才能的缺乏了。法国舰长们士气低落,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对付英国舰队的这种战术。而维尔纳夫对这种局面也没有信心,而且也没有办法,他拿不出可行性对策,无计可施,于是下了一道不着边际的命令:“假如法西联合舰队占上风,则应迫近敌人,然后一对一地作战。”
  
  10月15日,维尔纳夫得知新任舰队司令已上路来替换他。这时候,维尔纳夫的虚荣心却不合时宜地发作了,他愤愤不平,不甘受辱,他决定不等罗西里到来接替他,自己率舰队冲出加的斯,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前往地中海,去配合拿破仑在意大利的军事行动。10月19日上午,维尔纳夫愤然率法西联合舰队冲出加的斯港。两个半小时后,纳尔逊就发现了法西联合舰队已经出港。纳尔逊发出了“敌舰已在海上”、“全力追击”等信号。10月20日早上,纳尔逊发现了法西联合舰队的踪迹,立即命他的军舰死死咬住。英国舰队如同狼群一般,迅速集结而来,跟在法国舰队身后,一直跟踪了一夜,双方渐渐接近直布罗陀海峡。
  
  10月21日清晨,法西联合舰队驶抵特拉法尔加海角,英国舰队追到距联合舰队只有十二海里的距离,英法海军一决雌雄的时刻终于来到了。纳尔逊如同猎手对猎物发起最后猎杀那样,发出“成两个纵队前进”、“奋战”的信号,维尔纳夫看到风力微弱,知道逃不掉了,于是下令舰队调头,和英军拼死一战。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特拉法尔加海战开始了。
    
  开战前,双方的海军实力相差不大。法西联合舰队有战列舰33艘,包括当时最大的四层火炮甲板战列舰“三叉戟”号,其它的战列舰包括:3艘三层甲板战列舰;6艘80门炮战列舰;22艘74门炮战列舰;1艘64门炮战列舰。此外,法西舰队中还编有13艘各类巡洋舰。法西舰队中的战列舰,共有侧舷火炮2626门,共载官兵21580名。而英国舰队,原来共有战列舰33艘。由于派路易少将组织马尔他护航队,调走了6艘。留在纳尔逊编内的27艘战列舰中;7艘是三层火炮甲板战舰,其余20艘为双层火炮甲板战列舰。合计火炮2148门,官兵16820人,外加4艘巡洋舰和几艘辅助船。
    
  法西联合舰队,在舰船、火炮和兵员数量上略多些。但是,英军无论从士气、官兵素质和战术上都遥遥领先,英国军舰上的大炮大部分是加农炮,它因毁船效果大而有“粉碎者”的外号。加农炮有一个后座力滑板,炮口能升高,也可以大弧度调转,很灵活。由于英国炮手成年累月地操练发射技术,技艺精湛,他们操纵的火炮射速比法国人快一倍,命中率也较高,而法西联合舰队长年被封在窄小的港湾里,演习有名无实,尤其没有在大洋上实战的机会,各方面均远逊于英国水兵。
    
  纳尔逊在数量和武器上处于劣势,以27艘战列舰对抗联合舰队的33艘战列舰。但是,在舰队的航海术和短距重炮这两个关键因素上,皇家海军的舰队处于优势地位。因此,纳尔逊决定突破联合舰队的防线并近距接战,从而发挥自己舰队的长处。如前所述,他摒弃了传统的线列式战术,把他数量上处于劣势的舰队分为两队,并垂直地穿插到敌舰队形中去,不过这样做,最危险的就是得承受敌舰铺天盖地的火力。纳尔逊清楚地知道,如果他采取传统的线列式战术,与在数量上占优势的联军舰队比拼单舷火力,则他取胜的机会简直就是微乎其微,因此,他宁愿暂时暴露在联军舰队的火力下,也要集中力量来突破其队列,从而使交战从比拼单舷火力转变比拼航海技术和双向近距射击,而这正是英国舰队所擅长的。他计划用他那非正统的但却非凡的近战,把联合舰队的前队9艘军舰从大队中分割开来,并且用他的舰队猛攻后队的西班牙和法国军舰,而那里正是联军最薄弱的地方。
    
  面对英国军舰的追击,法国维尔纳夫下令联合舰队掉头返航,这使得舰队打乱了已经列好的队形。舰队中不少地方出现缺口,影响了士气。联合舰队后方是刚离开的加的斯港,有些官兵不愿恋战,准备打不赢就逃回去。而纳尔逊也担心敌人舰队再缩回港内,于是指挥英国舰队切入法西舰队和加的斯之间,令敌人无处可退。纳尔逊用旗语,向所有英国军舰下达了著名的命令: “英格兰要求每人恪守职守!(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英国舰队分成两支,分别由柯林伍德和纳尔逊指挥,乘风破浪,逼近敌人。柯林伍德和任务是歼灭敌军后卫,而纳尔逊则率队直插法国舰队的中间。(后世的日本,与英国颇多相似之处,日本海军也颇以英国海军为榜样,在日本海大海战中,联合舰队司令东乡海军大将升起Z字旗,发出著名的指令:“皇国兴废,在此一举”,亦颇有英国海军之风。)              
      
  纳尔逊以“胜利”(HMS Victory)号为旗舰,而在纳尔逊的南面,卡斯伯特•柯林伍德(Cuthbert Collingwood)将军以“皇家王权”号(Royal Soverign)为旗舰,他们各率一个支队,冲向联合舰队。纳尔逊的战舰完全暴露在联合舰队侧翼的火力中,而且自己的舷炮并不能向前攻击。纳尔逊必须冒着风险,集中他有限的舰队,凭着自己船员高超的航海技术和射击技术,迅速插进联合舰队的中间,好在英国舰队已抢占了上风头,两个英舰支队都是顺风而行,因此航速很快,迅速冲向法舰。
  
  上午11点30分,柯林伍德已经接近法西联合舰队的后段,法舰队司令维尔纳夫发出了“开火!”的命令。11时45分,法国战列舰“弗高克斯”号射出了第一炮,射向柯林伍德的旗舰“皇家王权”号,此时,交战双方都升起他们的国旗。在英、法、西三国的船上,鼓乐齐鸣,士兵举枪敬礼。
    
  在接近敌方舰队的最后时刻,冲在最前头的英国军舰被击中,开始燃起熊熊大火。不过,他们还是插进了联合舰队的队列,并且给予敌人以迎头痛击。纳尔逊支队在战斗中将联合舰队的前队(前9艘军舰)与中军分割开来,柯林伍德支队则以楔形插入了联合舰队后队与中军之间的空隙,并猛攻西班牙和法国战舰的后队。
    
  会战开始。特拉法尔加大海战分为三个阶段:柯林伍德的攻击,纳尔逊的攻击和法将杜马罗尔反攻失败。
    
  当法国战列舰“弗高克斯”号向英国战列舰“王权”号开炮时,英舰“王权”号仍继续保持航向不变,插入了法国战列舰“弗高克斯”号和西班牙战列舰“圣安拉”号之间。英舰“王权”号以一敌二,先用左舷炮轰击敌舰“圣安拉”号的船尾,使之遭受重创,接着,又用右舷炮猛轰敌舰“弗高克斯”号,然后,又驶近西班牙舰“圣安拉”号的身后,向它猛烈射击,直到吧“圣安拉”号揍得完全丧失了战斗力,降旗投降。勇猛的英舰“王权”号以一敌三,也身负重伤,英巡洋舰“欧亚拉斯”号赶来营救旗舰。而对于已经投降的西班牙舰“圣安拉”号,英舰“欧亚拉斯”号舰长黑木大佐布莱克伍德上校跃过船去,把重伤垂危的阿尔发海军少校运到“欧亚拉斯”号。
    
  在英国战列舰“王权”号出战8分钟后,英国战列舰“贝里岛”号也从法国战列舰“弗高克斯”号的后面切入敌舰队之间,随即,英国战列舰“火星”号也投入了战斗。此后,其它每一艘英国军舰都是以这种方式陆续切入敌舰之间,向两端的敌舰用两侧的舷炮猛击,使每艘敌舰都受到了连续的集中火力打击。下午3时,柯林伍德的最后一艘战列舰“亲王”号也投入了攻击。
    
  英舰以两面炮火攻击敌舰,相当于火力增加了一倍。法西舰队被英舰的切入搅得阵势大乱,面对英舰队的猛烈炮火,抵挡不住,到战斗结束时,与柯林伍德交战的15艘法西两国军舰,其中10艘被俘,1艘被击沉。逃走的只有4艘,其中有1艘为西班牙旗舰“奥国王子”号,而此旗舰上的西班牙海军将领格拉维拉已经身负重伤,奄奄一息。
                     
  就在柯林伍德支队开始作战25分钟后,纳尔逊支队也投入战斗,它始终保持着不规则的鱼贯形队形。纳尔逊亲乘旗舰“胜利”号,率“提米莱尔”号、“海王星”号等3艘三层甲板大型战列舰向联合舰队的前队与中军之间插入。下午12点24分,“胜利”号的左舷炮开始射击。纳尔逊一直在寻找维尔纳夫的旗舰。虽然“胜利”号上的一切望远镜都在拼命寻找,想发现维尔纳夫的司令旗,但是一无所获。于是,纳尔逊遂假定维尔纳夫可能是在法国最大的军舰,四层甲板的巨型战列舰“三叉戟”号上,于是指挥“胜利”号向“三叉戟”号发动猛攻。
  
  正当“胜利”号向“三叉戟”号发炮猛轰之际,“胜利”号的一名观测兵发现在“三叉戟”号后方有一艘不起眼的两层火炮甲板中型战列舰,此舰是法舰“布森陶尔”号,上面挂着总司令维尔纳夫的旗帜,维尔纳夫的旗舰被发现了。“胜利”号冒着敌人的炮火,钻到了“布森陶尔”号的身后,用其船头上的68磅短炮和侧舷的火炮,对准“布森陶尔”号的舷窗一顿猛射,由于“胜利”号逼得太近,炮火太猛,“布森陶尔”号被打得千疮百孔,人员死伤惨重。
    
  此时,英国战列舰“海王星”号和“征服者”号也赶来围攻法国旗舰“布森陶尔”号,“胜利”号把这艘中型舰交给他们,自己转而进攻法国的大舰“敬畏”号。“胜利”号和“敬畏”号立即纠缠在一起,“胜利”号和“敬畏”号两艘战列舰互相逼近,双方投钩手立刻就把对方的战舰勾住了。英国水兵和法国水兵都准备跳上敌舰甲板,进行古老而残酷的接舷战。法舰“敬畏”号舰长、法国海军上校卢卡斯指挥法国水兵冲上“胜利”号的甲板,立即遭到英军水兵用步枪猛烈扫射,英军火力太猛,法军纷纷倒在英军枪口之下,死伤惨重。战斗持续了一小时。纳尔逊和“胜利”号舰长、皇家海军上校哈迪亲临甲板指挥战斗,就在法军的冲锋即将被英军击退之时,法舰“敬畏”号上的一个狙击手打来一枪,正中纳尔逊的胸膛,纳尔逊应声倒地,水兵们急忙将他抬到后舱抢救,纳尔逊一直平静地躺在那里等到战斗结束。
    
  正当“胜利”号与“敬畏”号交战时,英国战列舰“提米莱尔”号和“海王星”号向法国最大的战列舰“三叉戟”号发起围攻,激战一个半小时后,“三叉戟”号死伤惨重,这艘四层甲板巨型战列再也支持不住,不得不降旗投降。英国人登上这艘大舰去收容俘虏,发现,“其死伤人数在三四百之间,到处都是血肉,后甲板上堆满伤兵,有的没有脚,有的没有手。”
                     
  法舰一艘接艘地投降,而英舰还在源源不断赶来助战,此后,英国战列舰“不列颠”号,“巨人”号和“征服者”号,先后加入战阵,围攻法国旗舰“布森陶尔”号,下午2时5分,维尔纳夫终于坚持不住,下令“布森陶尔”号降旗投降,维尔纳夫被俘。据英国人记载,法国旗舰上“到处都是死尸,景象非常之凄惨。死伤总数在四百人以上,多数尸体没有脑袋。”
                     
  英舰虽然数量比法舰少一些,但是,仅就火力来说,英舰以两面炮火攻击敌舰,已经相当于火力增加了一倍,再加上皇家海军技艺精湛,所以,皇家海军战斗力超过法舰数倍。因而,此战只是一部分英舰投入战斗,就已经击败了法国舰队,在“胜利”号开始作战40分钟后,英国战列舰“阿贾克斯”号才开始作战,而后战列舰“阿伽门农”号,“非洲”号、“奥利安”号,也都相继赶到参战,而当维尔纳夫降旗投降时,纳尔逊支队中的最后两艘战列舰,“米罗陶尔”号和“斯巴尔特”号都还不曾参加战斗。
                     
  特拉法尔加海战的最后阶段是法西联合舰队将领杜马罗尔的反攻,不过这只是法军的垂死挣扎而已。杜马罗尔的分舰队一直处于联合舰队的前卫,战斗打响时,维尔纳夫命令“各自为战”。但杜马罗尔缺乏主动攻击精神,一直在舰队的前卫位置徘徊,等待具体指示。而此时,舰队司令维尔纳夫正被纳尔逊打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那里有功夫管他?此时,杜马罗尔仍然没有主动参战的意思,还在等待命令。直到下午2时,维尔纳夫支持不住了,这才想起杜马罗尔,急忙发令,令他调转头来支援自己,但是,此时不巧风恰好停了,杜马罗尔舰队的调头转向十分困难。等到他好不容易转过头来,法军主力维尔纳夫已经投降了。最后时刻,杜马罗尔把10艘军舰编成两队投入反击。当时,联合舰队败局已定,但不管形势的恶化,杜马罗尔还是最后打了一下,总算是有所交代吧。经过一番炮战,法国战列舰“圣奥古斯丁”号、“拉约”号、“英提皮德”号、西班牙战列舰“海王星”号(作战双方各有一艘“海王星”号)纷纷向英国舰队投降。杜马罗尔则乘旗舰“恐怖”号连同“蝎子”号、“布朗山”号、“杜高陶因”号、“英雄”号等战列舰逃走。
  
  10月21日下午4时30分,震天的炮声终于停止了,战场上空仍然硝烟弥漫,久久不散,鲜血染红了海面,有的军舰还在燃烧。整个会战历时近五个小时,法军死3373人,伤1155人,西班牙军死1022人,伤1383人,总计联合舰队两万余官兵,毙、伤、俘加在一起,损失了一万四千人,其中七千人被俘;而英军人员损失则小得多,死449人,伤1214人,死伤仅一千六百余人。军舰方面,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的33艘战列舰中,有12艘被俘,7艘被摧毁,只有14艘逃脱,而在逃脱的14艘中,1艘起火燃烧,9艘逃往加的斯,4艘逃向直布罗陀。而当夜晚间,风暴大作,连续四天,多数负伤的法西军舰都沉没了,包括被俘的法西军舰。而在整个会战中和风暴之中,英国舰队则无一船损失。
    
  身负重伤的纳尔逊得知海战已胜利的消息后说:“我感到满意。”他亲吻了哈迪舰长:“感谢上帝,我总算尽了我的职责。”然后与世长辞,时年47岁。 
                     
  10月27日,柯林伍德派拉皮罗提尔中尉回国报捷。11月4日,拉皮罗提尔在法尔茅斯上岸后,火速前往伦敦。他一路调换了19次马,于11月6日清晨1时赶到海军部。拉皮罗提尔见到英国海军部长的第一句话是:“报告!我们获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我们失去了纳尔逊子爵!”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帆船海战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一场歼灭战,也是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特拉法加海战也是装备实心炮弹的木制帆船之间最大的一次海战。纳尔逊在这场海战中敢于突破陈旧的战斗序列理论,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彻底歼灭了法西联合舰队。纳尔逊非凡的胆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使他成为一代名将而名垂史册。英吉利民族为他深感自豪,就连他的敌人拿破仑对他也是推崇备至,当听到纳尔逊的死讯后,拿破仑当即命令在每艘法国的军舰上,都挂上纳尔逊的画像,一是为纪念他,同时也是以他作为法军学习的榜样。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评价说:“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特拉法尔加海战都是一个值得记忆的会战,它对于历史具有广泛的影响。它把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梦想完全击碎了。一百年来的英法海上争霸战从此告一结束。此战使英国获得了一个海洋帝国,这个帝国维持达一个世纪以上。
    
  2005年6月28日,来自六个国家的一百六十余艘舰船,聚集在英格兰南部朴次茅斯港附近的索伦特海峡,参加特拉法尔加海战200周年纪念活动。庆典十分隆重,这是一次盛大的聚会,来自欧盟、美国、俄国、日本、埃及,印度的军舰,列队依次向英国女王致以最高的敬意,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脸上光彩照人,似乎又看到了昔日大英帝国的无限荣耀。自特拉法尔加海战以后,海洋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历史证明,近代以来,海洋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兴起与衰落,所以纪念特拉法尔加海战二百周年成为世界各重要国家参加的重大纪念活动。
    
  拿破仑在海上是彻底失败了,但是,在大陆,他却是无敌的。英国在海上大获全胜,反法同盟中的俄国和奥地利的军队也不甘示弱,在大陆上展开广泛的战斗活动。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拿破仑不得不放弃渡海征英的计划,撤掉了布伦大营,回师东征,去迎击俄国和奥地利的军队。拿破仑的军队在陆上是很有威力的,他首先击溃了奥军,10月间迫使奥军在乌尔姆要塞投降。在库图佐夫指挥下的俄国军队,不得不赶快撤退到多瑙河彼岸。
    
  1805年11月13日,拿破仑率军进入了维也纳,12月2日,也就是拿破仑加冕一周年,在摩拉维亚的奥斯特里茨村附近,爆发了著名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也称“三皇之战”,在拿破仑的杰出指挥面前,俄奥联军不是对手,遭到彻底失败。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实际解体了。英国首相小皮特闻讯后,收起欧洲地图,叹道:“今后十年,用不着它了。”竟忧愤而致重病,不久就撒手人寰,年47岁。第三次反法同盟被粉碎。七十年代末,我国曾上演过一部法国历史巨片,《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片中,小皮特和纳尔逊都出场了,影片中,当英国人担心拿破仑的入侵时,一只眼失明戴着眼罩的精明强干的纳尔逊敏捷地说道:“有我在,他休想!”给人以深刻印象。小皮特与老皮特一样,是非常有才能的政治家,他开创了近代英国保守主义的政治传统。
    
  1806年1月,小皮特去世,此时,拿破仑正在欧洲大陆上所向披靡耀武扬威,为了全力抵抗拿破仑,而两党又无人能比得上小皮特的才能,英国不得不组成了两党联合执政的联合政府,由辉格党为主,由格伦维尔为内阁首脑,福克斯为外相。这届政府的最大成就不是抵抗拿破仑,而是废除了奴隶贸易,自1808年1月1日起,英国禁止奴隶贸易,命令英国海军拦截各国的奴隶贸易船,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
    
  新任外交大臣福克斯,一向以反对小皮特的强硬政策而著称,他一上任,立即派代表到巴黎与拿破仑进行和谈,拿破仑同意英国的求和,转而全力在大陆上对德国作战,这次遭殃的是普鲁士。为了巩固对德意志西部和一部分中部地区的统治,拿破仑建立了西德同盟(“莱茵同盟”),参加同盟的包括德意志西部和中部的一些小邦国。1806年7月12日,德意志各国君主根据拿破仑的命令签订了相应的条约,同时还“选举”拿破仑为保护这个西德同盟的大保护人,西德同盟成为法兰西帝国的附属国,存在了大约一千年的德意志罗马帝国就这样灭亡了。哈布斯堡君主不得不接受拿破仑的建议,放弃德意志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只做了奥地利的皇帝。
    
  与此同时,拿破仑积极准备发动新的战争。1806年9月13日,英国唯一竭力主张同法国议和的外交大臣福克斯去世,政权重又回到托利党手里,这是小皮特上台之后的半个世纪中辉格党唯一的一次短暂的执政机会,辉格党本来已与拿破仑讲和,英国已接受拿破仑在大陆的统治,但是,托利党的上台,又推翻了与法国的协议。托利党此次执政,一直持续到1830年。而托利党的历任内阁首脑,都是小皮特的追随者。
    
  拿破仑先没有理睬英国,他在做好充分准备之后,于1806年10月8日下令将军队开进萨克森,继而攻入普鲁士。法军长驱直入,于10月27日进入柏林。11月8日,普鲁士的最后一个重要据点投降。普鲁士被法国彻底征服,被迫割让了一半领土,而且面临亡国的危机。此后,对于出尔反尔的英国,拿破仑决心给英国人点厉害瞧瞧,拿破仑于11月21日在柏林发布了“大陆封锁令”,宣布对不列颠群岛实行封锁,禁止一切与不列颠群岛的贸易和联系。后来连邮政和其他方面与英国的联系都一律禁止。同时拿破仑还下令,逮捕大陆上的所有英国人,并没收他们的商品和财产。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令”,其目的在于在经济上使英国陷于完全瘫痪状态,最后导致英国经济破产而不得不向法国屈服。但是,英国是当时世界的海上霸主,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舰队,拿破仑尽管是欧洲大陆的霸主,不过,只要拿破仑一天不掌握制海权,他就不可能完全封锁英国。而且,拿破仑没有充分估计到英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活力。他错误地认为,英国的经济主要是建立在信贷和出口之上的,只要断绝了它的海外贸易,这种经济结构就将瓦解,并将引起破产、失业,甚至革命,最终将导致英国屈膝投降。实际上,拿破仑战争期间战事主要在欧洲大陆进行,英国并未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工商业活动和英国人的生活并未受到很大影响。
    
  针对法国的“大陆封锁令”,英国于1807年1月发布了一些“内阁法令”,对法国及其盟国的所有港口实行反封锁。英国人说,“敌人宣称要断绝英国的商业,我们的回答是,除非通过英国,我们的敌人的一切商业都将断绝。”法国的大陆封锁和英国的反封锁的实施,对英国的经济固然影响不小,但对法国的经济也是沉重的打击。从1807年起,法国的经济开始萎缩,到1811年2月时,在法国的1700个纺纱厂中,只有300个继续开工。而由于大批工厂倒闭,法国的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加以农业歉收,粮价高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不过,拿破仑可以用不断的胜利来继续巩固和壮大他的帝国,1807年,拿破仑法军又击败了俄国军队,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只得与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签定《提尔西特条约》,根据和约,俄国参加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第四次反法联同盟又被粉碎了。
    
  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极盛,疆域囊括大半个欧洲,不愧是德意志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此时的欧洲,只有英国还在负隅顽抗。
  
  拿破仑建立大陆封锁体系,企图困死英国。但是,英国的工业优势明显,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虽然对英国有些影响,但大陆各国也遭受到损失。为了堵住大陆封锁体系的漏洞,打击破坏大陆封锁体系的国家,拿破仑开始派军队进军葡萄牙。葡萄牙因和英国关系密切,所以当拿破仑宣布“大陆封锁令”后,拒绝参加,而葡萄牙的邻国西班牙却站在拿破仑的一边。于是拿破仑就通过西班牙对葡萄牙施加压力,但葡萄牙仍拒绝屈服。拿破仑即派军经由西班牙去进攻葡萄牙。
  
  1807年,法军占领了葡萄牙,1808年,拿破仑进而派军队进攻西班牙。将西班牙王室从马德里掳掠而去,派其兄约瑟夫做了西班牙国王。拿破仑本以为西班牙人在他的武力镇压之下,必然会俯首贴耳,任其宰割,何况西班牙兵力不足,常备军总共不到九万人,而且没有骑兵,武器落后,所以只派了他的中等才能的将军率领少量军队前往,其中只有1/3是他的精锐部队。但西班牙人民为了反对法国的侵略和奴役,到处组织游击队,英勇奋战,给法国军队以沉重的打击。“游击战”这个名称,就是从这次战争中才出现的。在西班牙文中,所谓“游击战”(guerrilla),意为“小战争”。拿破仑不得不派出由其精兵强将组成的庞大军队进行镇压,最后,西班牙人竟拖住了三十万法军。
  
  当然,只凭西班牙游击队对付法军,是远远不够的,对付这样庞大的法军,英国人当然不能袖手旁观。在英国,原来由托利党和辉格党共同组成的联合内阁倒台后,改由托利党的波特兰公爵出任首相,外交大臣由年轻而干练的乔治•坎宁担任。坎宁在下院拥有巨大的势力,成了内阁中最强有力的人物。新内阁继承小皮特的衣钵,对法国采取强硬的政策,除了更加严格地对法国及其盟国的港口实行封锁之外,还决定派遣军队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去同法军作战,开始了所谓的“半岛战争”。
  
  1808年,英国的阿瑟•韦尔斯利率军进入葡萄牙,支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反法斗争,法国的三十万庞大军队,就是被英军和西班牙游击队的共同抗战给拖住的,尽管英军打了不少胜仗,但是,法军给他们施加的压力也是很大的,直到拿破仑为了准备进攻俄国,在1811年把派往西班牙的一部分军队抽调出来,英军在西班牙才能采取积极的行动。1812年8月12日,英军与西班牙人组成的队伍进入了马德里,法军虽然反攻,但未能得逞,不得不撤退到葡萄牙。
    
  1812年,法俄矛盾因大陆封锁体系等问题而日益激化,拿破仑遂率领六十万庞大的军队,发动了征服俄国的战争。
    
  拿破仑败走俄罗斯之后,1813年,韦尔斯利率英军将法军彻底赶出了西班牙。“半岛战争”是英国陆军在拿破仑战争中最有力的贡献,韦尔斯利以战功封为威灵顿公爵。拿破仑1812年在俄国失败后,欧洲各国反拿破仑的气氛又高涨起来。于1813年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参加的有英、俄、普鲁士、奥地利、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1813年10月16日至19日,反法同盟各国的军队在莱比锡与拿破仑的军队进行了一次所谓的“民族之战”,结果拿破仑遭到失败。1814年初,联军攻入法国。1814年3月31日,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首的联军进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在枫丹白露下诏退位。盟国把他遣送到意大利近旁的厄尔巴小岛,让他统治这个小岛,并保持皇帝称号。
    
  但是,一代枭雄拿破仑,哪里肯就此罢休?他并不甘心自己的这次失败,仍然在关心着时局的发展。1815年初,反法同盟在维也纳开会,由于分赃不均而大吵大闹,以至于剑拔弩张、横刀相向。而法国人民由于封建贵族的残酷统治,对波旁王朝的统治极为不满,而更加怀念拿破仑时代。拿破仑得知这些消息,决定东山再起。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仑率领一千多老兵,分乘六艘小船,躲过监视厄尔巴岛的波旁王朝军舰,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于3月1日抵达法国南岸。拿破仑一登陆,立刻在岸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士兵们,我们并未失败!我时刻在倾听着你们的声音,为我们的今天,我历经重重艰辛!现在,此时此刻,我终于又回到了你们中间。来吧,让我们并肩战斗!胜利属于你们,荣誉属于你们!高举起大鹰旗帜,去推翻波旁王朝,争取我们的自由和幸福吧!”
    
  士兵们在拿破仑的鼓舞下,热血沸腾。部队开始进军巴黎。沿途所到,不少人欢呼雀跃。波旁王朝派出的阻击部队,因多是拿破仑旧部,所以纷纷归附,这样,到3月12日,拿破仑未放一枪一弹,顺利进入巴黎。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看到大势已去,仓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仑在万民欢腾声中,重登皇位,开始了“百日王朝”。正在维也纳开会的反法同盟各国首脑,惊恐万状,立刻停止争吵,并马上拟定了临时宣言,宣称拿破仑是世界和平的敌人,他“不受法律保护”,与此同时,他们迅速集结兵力,到3月25日,英、俄、普、奥、荷、比等国结成的第七次反法同盟,集结了上百万的庞大军队,兵分四路,准备进攻巴黎,
  
  大同盟军的第一路,是由英国的威灵顿公爵率领的一支由英国、汉诺威,荷兰、比利时组成的混合部队,兵力约十万人、两百门大炮,驻扎在布鲁塞尔一带;第二路,是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元帅率领的十二万普军、三百门大炮,集结于列日一带;第三路,是巴克雷率领的十七万俄军和二十五万奥军,集结在莱茵河方面,向洛林和阿尔萨斯推进;第四路,是弗里蒙指挥的奥地利——撒丁联军六万兵力,集结于法意边境,准备从南方向法国进军;此外,联军还有一支三十万人的大预备队。
    
  拿破仑以最快的速度,集结起二十万人的军队。面对四路敌军的围攻,拿破仑不慌不忙,打定了“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主意,决心将敌人各个击破。他认为当时威胁最大的是比利时方向的英军和普军,于是决定主动出击,抢在在反法同盟军未会齐之前,一举击溃英、普联军,然后将其余各敌各个击破。1815年6月12日,拿破仑率十二万五千军队进军比利时,一阵突击,切开了英、普两军,6月16日,拿破仑在里尼战役中,迅速击溃了布吕歇尔的八万普鲁士军队,接着,拿破仑令部下格鲁希元帅率三万人追击普军,自已则率主力,准备与威灵顿率领的六万英军进行决战。
    
  说起威灵顿公爵(Wellington,Duke of,1769.5.1-1852.9.14),这又是一位鼎鼎大名的英雄人物。拿破仑时代,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拿破仑是英雄,也激发起很多英雄与他对抗。威灵顿公爵,生于1769年,与拿破仑同岁,比海军名将纳尔逊小11岁,曾就读于伊顿公学,说起来,这位多次击败法军的英国陆军元帅,还是毕业于法国昂热军事学校的高材生。 如果用一个词来归纳总结拿破仑,这个词是“英雄”,用一个词来归纳总结纳尔逊,这个词是“勇猛”,而用一个词来归纳总结威灵顿,那么这个词就是“坚毅”(如果再要用一个词来归结纳尔逊和威灵顿的前辈小皮特,那么这个词是“才华”。)
    
  威灵顿诞生在一个兼具英国与爱尔兰血统的贵族家庭,出生于都柏林,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他名叫阿瑟•韦尔斯利,其父是第一代莫宁顿公爵,其兄为印度总督理查德•韦尔斯利侯爵,其弟为考利勋爵亨利•韦尔斯利。1787年, 威灵顿18岁那年,他参加了英军,成为爱尔兰总督的副官。1790年-1797年,他是爱尔兰议会的议员。英国在首相小皮特的率领下与法兰西共和国开战后,1794-1795年,年轻的威灵顿参加了英军对法国的战斗,在比利时一带参加对法军的作战。此后,他长期在印度参加征服印度的战争,时间从1796年直到1805年,长达十年之久。他到印度之后,先是担任英军中校,后升任师长,与印度土邦的军队作战,因战功,1799年升任迈索尔总督,封为爵士。
    
  威灵顿返回英国本土之后,成功选为议员,政治倾向保守。1808年,葡萄牙人举行反拿破仑起义,英国派威灵顿前去支援。他所统率的英国步兵在维米耶罗击败了法国朱诺元帅的纵队,但是没有乘胜追击。此事引起轩然大波,他受到军事法庭的审讯,但最终宣判无罪。此后,威灵顿回到爱尔兰,担任首席秘书。
  
  威灵顿对法国一直持强硬态度,1809年,曾向政府要求重新对法国开战,此后,威灵顿再次出马,率兵在里斯本登陆,奇袭苏尔特元帅率领的法军,攻占了波尔图,1809年六月,凭借塔纳维拉之战胜利,他成为威灵顿和塔纳维拉子爵,之后,他又于1810年9月27日击败了马塞纳元帅的法军。他曾在葡萄牙秘密构筑著名的“托里什韦德拉什防线”。1812年,威灵顿攻占了西班牙要塞罗德里戈城和巴达霍斯。同年7月,在萨拉门卡之战,威灵顿仅用40分钟就击败了四万法军,8月,威灵顿率英军进入马德里。此后,拿破仑的亲信,法国元帅苏尔特重新带法国庞大军队杀来,由于法军快速的运动战和力量相差悬殊,威灵顿被迫撤退,率军再次撤回葡萄牙。
  
  1813年5月,威灵顿再出葡萄牙,最后一次向西班牙进军。6月,威灵顿率领英军在维多利亚把法军逼入绝境,在维多利亚之战中大破法军,缴获了法军的全部辎重,以战功被授予威灵顿公爵和杜罗侯爵的称号。在旱季来临时,11月,威灵顿翻越比利牛斯山,侵入法国。他跨过一道道河上防线,于1814年3月攻占法国南部城市波尔多,结束了半岛战争。当拿破仑流放厄尔巴岛时,威灵顿任驻路易十八宫廷大使。 1815年2月出席维也纳会议。
    
  显赫的身世背景,使得威灵顿天生有一种英国贵族的傲慢和优越感。而对于他的士兵,他采取了铁腕治军的办法,这使得他的军队对于他,绝对服从与敬畏,威灵顿的部队以军纪整肃著称。英军士兵在西班牙的一次战斗中,攻破城池后,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威灵顿对这种暴行极为震惊和愤怒,痛斥这些士兵为人渣!所以,威灵顿对待士兵极为蔑视和严厉,而在惩治违反军纪的士兵时,他决不心慈手软,这与拿破仑形成鲜明对比,拿破仑以他的人格魅力来统帅他的军队,对待他的官兵非常好,在从莫斯科撤退的途中,法军的辎重车满是劫掠来的金银珠宝,面对法军军纪败坏,拿破仑虽然皱眉,但也没敢下令枪毙那些破坏军纪的士兵。 而拿破仑部下的兵骄将惰,使拿破仑在关键时刻尝到了苦果。
    
  威灵顿与拿破仑几乎在任何方面都截然相反:一个出自贵族家庭,一个生于贫寒之家;一个严厉专横,一个诙谐开阔;一个对战斗准备仔细、谨小慎微、每次都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进行、从不追击敌人、只依赖他严格训练的步兵,一个对战争充满想象力、天马行空、变化多端、追击果断、将炮兵与骑兵运用地出神入化。而威灵顿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毅。
    
  在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返回,建立“百日王朝”之后,反法同盟集结起百万庞大军队,进攻复位的拿破仑。威灵顿统领的军队,挡住了拿破仑的去路,而拿破仑皇帝,也正要歼灭这个当面的大敌。
    
  当时的兵力对比,法军占优,而且,和在半岛作战一样,威灵顿手里只是一支杂牌军。
    
  当法军于1815年6月16日击败普军后,一路向英军杀来,17日,威灵顿率英、荷、比利时和汉诺威联军六万八千人、一百五十余门火炮,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以南的滑铁卢村附近,占领阵地,布置好铁一般的防线,严阵以待,准备阻击法军。拿破仑率主力约七万二千人二百四十门火炮,也抵达滑铁卢。交战双方摆开阵势,准备一决雌雄。
  
  从17日上午开始,双方就开始了小规模冲突,作战地域上空乌云密布,雷声大作,接着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在这种暴雨下,一切火器都无法进行射击,拿破仑军队的大炮也无法在湿透了的泥地上前进,使得拿破仑本来指望在17日下午六点钟以前击溃联军的计划彻底泡汤。如果看一看此战最后的关键时刻所发生的一切,令人不由感叹,是不是天灭拿破仑?
    
  恶劣的天气似乎跟拿破仑较上了劲,狂风暴雨彻夜不停,一直持续到 18日早上7时左右。瓢泼大雨使得战区地形面目全非,沟壑纵横,泥浆遍地,这给法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步兵难以前进,炮兵们费力地拉起陷入烂泥中的大炮,在泥泞中艰难前行,尚未与联军接触,就已累得人困马乏了,以致法军前进的速度十分缓慢,根本达不到命令提出的要求。而且更令拿破仑懊恼的是,恶劣的天气使部队之间联系“失灵”,上传或下达的报告或命令往往滞后好几个小时。到上午8时,依然是细雨蒙蒙。拿破仑不得不把总攻时间推迟到上午11时半。
    
  上午11点半,随着三声炮响,著名的滑铁卢之战开始了。首先是法军数十门大炮齐声轰鸣,向联军阵地猛轰。然而,暴雨造成的湿地,使拿破仑最擅长使用的威慑力极大的火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炮弹只有落在坚硬的地面上才能产生极大的跳飞杀伤效果,可现在却都陷入烂泥之中,所以,尽管炮弹落在联军阵地上,但给威灵顿的军队造成的损失并不大。
    
  拿破仑命令法军佯攻英军右翼,形成对峙,而法军主力则猛攻联军左翼,但遭到联军顽强抵抗,法军被迫逐次投入兵力。拿破仑对威灵顿指挥下的联军的防守能力估计不足,法军的进攻未能突破联军左翼。此时,拿破仑又发现联军的弱点在中段,于是又把主要突击方向转向敌军中部,多次组织正面突击,并逐次投入预备队,但是,威灵顿指挥英军顽强抵抗,法军的进攻一直无法取得突破。
  
  这里要说一句,具体指挥战斗的是法国的内伊元帅,但是,拿破仑就在战场上,这场战斗就是在他宏观指挥下进行的。战斗中,法军骑兵曾两次突入英军阵地,但步兵没有跟上,法国骑兵缺乏步兵支援,而被英军拼命击退。午后一时,正当拿破仑想以主力猛攻英军中段阵地时,忽然获得布吕歇尔集结的普军来援英军的消息,拿破仑被迫从总预备队中抽出两个骑兵师防备普军。同时,火速传令原负责追击普军的格鲁希立即回师支援滑铁卢。
    
  再说那追击普军的法军格鲁希元帅,并未意识到此时拿破仑的命运就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只是遵照命令于6月17日按预计方向追击普军,但是,他一直没有找到被击溃的普军撤退的踪迹。6月18日上午,从远处传来沉闷的大炮声,从声音判断,至多只有三个小时的路程,这是滑铁卢战役开始的声音。副司令热拉尔急切地说“立即向开炮的方向前进!”所有的人都毫不怀疑,皇帝已经向英军发起了进攻,一次重大的战役已经打响,可是格鲁希却拿不定主意。他习惯于惟命是从,按部就班,这次让他来独立决断时,他拿不定主意了。想了半天,格鲁希还是拿出了皇帝给他的纸令:追击撤退的普军!热拉尔看到他如此犹豫不决,便再次建议说:“赶快向开炮的地方前进!”语之迫切,已不是请求,似乎是在下令,这使得格鲁希非常不快,他说:“在皇帝撤回成命之前,我决不偏离自己的职责!”军官们只有哀叹,终于,隆隆的大炮声不祥地沉息下来了。
    
  副司令热拉尔作出了最后的努力,他恳求至少能让他率领自己的一师部队和若干骑兵赶到那边的战场上去进行支援。格鲁希则认为,把这样一个支队的兵力再分散,是不妥的,他的任务是追击普军,而不是其它。历史就这样葬送在一个庸人的手里。军官们都陷于绝望。这一瞬间的决定,决定了拿破仑的命运,决定了法国的命运,还决定了整个19世纪世界历史的命运。
    
  再说滑铁卢战场,拿破仑意识到,他的三分之一的兵力在远处,毫无用处,他立即给格鲁希写了一封信,命他立即向自己靠拢!拿破仑给内伊元帅下了死命令,必须在普军主力到达以前歼灭威灵顿部队。整个下午,法军主力向威灵顿的高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战斗一次比一次残酷,投入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但是威灵顿依旧岿然不动,而格鲁希那边却始终没有消息来。犯了逐次使用兵力的错误的内伊元帅,这时才决定把全部队伍都拉上去,决一死战。
  
  双方都明白此时的战局,英军统帅威灵顿长于防守,他认为只要拖住、挫败法国的进攻,普鲁士援军很快便到,联军就可以赢得胜利。而拿破仑则认为,尽早发起进攻,消灭或击溃英军,反法同盟军队的集结支援就没有意义了。拿破仑命内伊元帅集中兵力,率骑兵以密集队形猛攻英军中央阵地,这一次的猛攻,终于突破了阵地,下午6时,拿破仑军队占领了中段的圣拉埃村。由于争夺战异常激烈,英军开始支持不住,但死伤惨重的法军也难以再扩大战果,无力再前进一步,双方都在等待援兵,以求战局的突破。
    
  拿破仑和威灵顿都在等待着最后的决定性的增援部队。威灵顿知道布吕歇尔就在附近。而拿破仑则希望格鲁希也在附近。现在双方都已没有后备部队了,谁的增援部队先到,谁就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在战斗中,威灵顿一直骑着坐骑,立马战场的制高点——圣约翰山高地的一株大树前,整整一天都保持着同一个位置,即使他身边的副官被当场击毙,他也没有移动。当炮弹不时地在离他不远处爆炸时,他的部下希尔担忧地问道:“将军,如果你遭遇不测怎么办?”他只回答了一句话:“你们就像我一样去做。”当看到法军龙骑兵肆意屠戮着他的步兵时,威灵顿不动声色地由衷称赞他的敌人:“Splendid!”难怪他得到“铁公爵”的称号,也只有坚毅如威灵顿者,才能够在那么残酷的战役中苦苦支撑到援军的到来。上帝给了这位坚毅的统帅应有的回报。
    
  傍晚时分,汉诺威军队的侧翼终于响起了枪击声。拿破仑大喜:“格鲁希终于来了!”他以为自己的侧翼现在已有了保护,于是将最后剩下的几个营的预备兵力,也投入了向威灵顿的主阵地的攻击。
  
  但是,拿破仑高兴得太早了,刚才那一阵枪声,并不是格鲁希的法军,而是布吕歇尔率领普军大队三万人马赶到了!这一消息飞快地在拿破仑的部队中传开,法军士气大挫,开始退却,晚上8时,落日西沉,威灵顿看到法军已开始陷入混乱,便决定从正面发起进攻。坚守了整整一天的威灵顿,发出了总攻的命令,英军部队全面出击,四万多人像潮水一样向山坡下杀去,所有剩下的英军皆士气大振,一下子全都跃身而起,喊杀震天,向着溃退的敌人奋勇冲杀。与此同时,普鲁士骑兵也从侧面向仓皇逃窜的法军冲杀过去。法军立时全线崩溃,丢盔弃甲,三色旗扔了一地。英军和普军轻而易举地捕获了拿破仑的御用马车和全军的贵重财物,俘虏了全部法国炮兵。拿破仑终于放弃了战场,在晚上9时,趁夜色,骑马先逃了。
    
  第二天清晨,一只皇家信鸽衔着报捷信飞进了伦敦的白金汉宫,欧洲各国的君主们此时此刻总算松了一口气,他们的军队终于战胜了那位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
    
  在这场拼死的决战中,法军损失了三万二千人,其中二万五千人伤亡,七千人被俘,联军损失二万三千人。滑铁卢战役后,联军很快攻占巴黎,7月15日,拿破仑再次退位,百日王朝覆灭,拿破仑被放逐到遥远荒凉的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
    
  英国的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战役中取胜,这给法国人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直至后世的法国大文豪雨果,仍然在他的名著《悲惨世界》中,发泄了对威灵顿的不满,极力贬低威灵顿的功绩,他写道:
    
  “在滑铁卢战役中,值得钦佩的是英国,是英国的坚定,英国的决心,英国的儿女。不是她的将领,而是她的军队。
    
  “英国在威灵顿面前过于谦虚了。把威灵顿捧的那样高,那是在贬低英国。威灵顿和别的英雄没有两样。那穿灰色制服的苏格兰士兵,那近卫骑兵,那梅特兰和米切尔团的士兵,那派克和肯普郡的步兵,那庞松比和索墨塞的骑兵,那冒着枪林弹雨吹风笛的苏格兰士兵,那赖兰特营的士兵,那刚刚入伍几乎不会使枪却敢于同老兵抗衡的新兵,这些人才算得上伟大。威灵顿表现得很顽强,这是他的优点,我们决不否认,但是,他的步兵和骑兵中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和他一样顽强。至于我们,我们只歌颂英国士兵,英国军队和英国人民。”
    
  滑铁卢之战,不利于拿破仑的因素甚多。首先,法国南部的叛乱使法军有两万兵力无法参加滑铁卢之战;再者,戴尔隆的两万人和四十六门火炮由于法军情报部门的失误无法参加击败普军的里尼战役。如果他参加了里尼战役,法军有可能在16日就全歼普军,那么也许就不会有滑铁卢之战了;第三,由于格鲁希的固执和愚蠢,他的三万三千人和近百门火炮,未能出现在滑铁卢,事实上,他有足够的时间和实力阻止普鲁士的两个军,完全可以挽狂澜于既倒;第四,拿破仑将整个进攻的指挥权交给了内伊,而没有亲自指挥。在以前的帝国里,拿破仑手下有着足够多的优秀将领可用,所以拿破仑在指挥中习惯了只指明大方向.而在他被流放到厄巴尔岛期间,原来的帝国分崩离析,原来的将领非死即伤,更多的是卸甲归田,不愿意再谈战事.这导致拿破仑在百日王朝时期根本无可用之人,无奈之下用了内伊和格鲁希两个庸才,这两个人,执行命令从不含糊,绝对忠诚,作战勇敢,身先士卒,但是,绝非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材。尤其是格鲁希,此人是—位勇敢果断的骑兵指挥员。但是,完全没有独立指挥作战及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事后,拿破仑对格鲁希在滑铁卢的失误并没有过分指责,因为他知道格鲁希的弱点。同时,拿破仑也认为他未能给予格鲁希以明确详细的指示,不过,尽管拿破仑没有过分责怪格鲁希,但是,格鲁希缺乏主动精神确实犯下了致命的错误;第五,天公也不作美。在决战的紧要关头,由于暴雨使总攻时间推迟,给了联军充裕的时间,使普军援兵能及时赶到战场;第六,拿破仑遇到的是一位极少犯错误的常胜将军,铁公爵威灵顿。
    
  瑞典国王,昔日曾在拿破仑麾下作战,后来又领兵与之对抗的前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发表了如下评论:
    
  “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智,把他那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凡事物极必反,古今概莫例外。”
    
  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因滑铁卢之战,在名篇《战争论》中提出“进攻顶点”的原则,他认为,任何进攻,在进行到力量能确保成果的时候就必须停止,否则形势会发生剧变,进攻者就背上了难还的债务,这和中国的老话“适可而止”是同样的含意。拿破仑的战绩远超此前的名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和斐特烈大王等,却不知停顿,攻俄前甚至说,再过五年就会是世界的主人,气魄很大,但是,他激起了整个欧洲的反抗,联起手来对他作战。拿破仑先陷于西班牙游击泥潭,再败于莫斯科,终结于滑铁卢。虽然拿破仑连续对欧洲各国作战的原因很多,但是,他并不觉察他已经超过“进攻顶点”,进而走向深渊,毕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这种例子,在后来的世界历史上一再重现。正如拿破仑在征俄惨败时自己说过的一句名言:“从伟大崇高到荒谬可笑,其间只相差一步”。如果拿破仑帝国在与俄国瓜分欧洲之后,能用一段时间消化胜利果实,而不是发动攻俄战争,就可能避免后来的失败。
    
  在世界战争史上,滑铁卢之战以战线短、时间短、影响大、结局意外而著称。法国大文豪雨果评论说,滑铁卢是一场一流的战争,而得胜的却是二流的将军。至于其中的原因,雨果也在《悲惨世界》滑铁卢一卷中作了这样的描述:大战的前一天突降大雨,整个滑铁卢田野变成一片泥沼,拿破仑的作战主力火炮队在泥沼中挣扎,迟迟进不了阵地,所以进攻的炮击打晚了,失败由此成为定局。如果没有那场大雨,进攻炮提早打响,大战在普鲁士人围上来之前就结束,历史可能就将改写。
    
  这一战,不仅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使这一大片堆满了六万多具将士尸骨的土地永远载入史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凭吊的古战场,“滑铁卢”这三个字也从此成为“失败”的代名词而流传下来,并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威灵顿公爵当年的总参谋部就设在滑铁卢村,那是一座两层的小楼,现在是威灵顿纪念馆。这个纪念馆里至今保存着比利时国王关于威灵顿的“授封书”:授予威灵顿滑铁卢亲王一世称号,并将滑铁卢周围1083公顷的森林和土地同时封授,此称号和封地永远有效并可世袭。
  
  在今天的滑铁卢,威灵顿公爵住过的这幢楼房作为联军统帅部的纪念馆,此外,铁狮峰下的滑铁卢战争纪念馆,那里有许多图片、实物以及音像制品,向游客再现了这场大战的经过。另外,滑铁卢村有许多出售纪念品的小商店,大量的是纪念拿破仑的纪念品。
    
  对于此战,雨果还有句名言:“失败反而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拿破仑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更为高大。”在铁狮峰下,还建立了拿破仑纪念馆,而在进入滑铁卢村的村口,则树立着拿破仑的铜像。
    
  贬低威灵顿的不只是法国人,拿破仑的形象实在太过深入人心了,对于威灵顿,德国诗人海涅在1827年用这样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来评论:“此人有这样一种厄运:在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遭逢不幸的地方,他却交上了好运,这一点使我们愤怒,使他惹人憎厌。我们从他身上只看到愚蠢战胜天才──阿瑟•威灵顿,在拿破仑•波拿巴覆灭的地方取得胜利!……如果没有这种不幸中的大幸,威灵顿也许够得上被称为伟大的人,人们也许不会恨他,不会仔细衡量他, 至少不会用衡量一个拿破仑的标准来衡量他,……他是一个不光彩的威灵顿。……最让我气不过的是想到:阿瑟•威灵顿竟会像拿破仑•波拿巴一样永垂不朽。”
    
  而后世的温斯顿•邱吉尔,当然是推崇他的前辈威灵顿的,不过,他对拿破仑有更高的评价:“由于拿破仑的天才,法国革命的影响传遍欧洲各地。在巴黎诞生的民族主义和自由的理想传给了欧洲各个民族。在十九世纪的其余时间里,这些理想将同维也纳会议确定的世界秩序发生严重冲突。虽然法国战败,她的皇帝下台,但是,鼓舞她的那些原则并未消失,它们将发挥重要作用,改变欧洲各国的统治制度,英国当然也不能例外。”
    
  公平地说,威灵顿虽然不讨人喜欢,不过,不可否认,他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而且富于理性。他能击败拿破仑,并不是偶然的,在最后与拿破仑决战之前,他击败过六位拿破仑的元帅,最后击败了拿破仑本人,要知道,他一直是用一把烂牌——英国和汉诺威及比利时的杂牌军在和拿破仑的忠实军队作战,在半岛作战中如此,在滑铁卢之战仍是如此。而且,在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后,威灵顿力排众议,主张继续维持法国的大国地位,而在滑铁卢之战后,他又阻止了冲动的普军老帅布吕歇尔企图枪毙拿破仑和破坏巴黎的主张。或许,较之拿破仑那充满浪漫色彩的功业与人生,威灵顿的成就是不讨人喜欢的,但是,威灵顿的经历证明:有时候,努力与勤奋,同样能战胜天才。
    
  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威灵顿元帅,政治上是保守的,但是,回到国内,在日常生活中,他则是以谦恭待人,并且视荣誉为生命。长久以来,威灵顿一直想买下他家旁边的一块空地,于是他让部下去跟那家农民商议买地的事。正好那家人家缺钱,又加上知道买主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公爵,于是,买卖很快成交。部下兴冲冲地向公爵回报,威灵顿问他:“你用多少钱买的?”部下很高兴地说:“那块地本来值一千五百英镑,但我用一千英镑就买下了。我报上公爵的名号,对方吓得直发抖……”威灵顿视自己的名誉为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他立即打断了部下的话,斥责他说:“你把我的名誉以五百英镑的价钱贱卖了!”第二天,威灵顿立即派人给那位农民送去了五百英镑。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威灵顿长期担任英国陆军总司令,1828年,他担任英王乔治四世的首相,1830年辞职,1834年-1835年,任英国外交大臣。威灵顿在政治上反对改革,曾反对“改革法案”,镇压1848年宪章运动。威灵顿在军队建设上,对于建设具有较高战斗力的英国陆军贡献颇大,发扬了英国陆军擅长防卫作战的传统,培养了部队的勇敢坚定精神,同时,他在军事上也坚持旧的观点和制度,要求按门第选拔军官,并主张棍棒纪律。1852年9月14号,威灵顿死于瓦尔麦尔(WALMER)城堡,在圣保罗大教堂国葬,年八十余岁。
    
  随着滑铁卢之战英国的获胜,拿破仑再次退位,历经二十二年的反法战争终于结束了,英国百折不挠,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英国得到了不少战略要地,为日后建立更为庞大的第二大英帝国取得了优势。
    
  1783年北美各殖民地的独立,使得第一大英帝国瓦解,而英国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使得法国再也不是英国的对手,英国取得了建立第二帝国的优势,另外,北美独立后,英国还保有加拿大,而几乎与北美独立的同时,英国又发现了澳大利亚,更为重要的是,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取得的重要战略据点,都可以保证其进一步征服印度,第二大英帝国开始逐步形成,而印度就是以后的第二大英帝国最重要的基石,拿破仑战争的胜利,确保了印度以后必将为英国所占有。
    
  回过头来再说乔治三世,前面说过,在北美独立后,乔治三世权势不再。不过,后来他还是有重掌大权的机会,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英国举国上下都支持对法国作战,此时,乔治三世又成了英国全国支持的国王,但是,北美独立对乔治三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没有利用这个机会重整旗鼓,而是宁愿过淡薄平静的生活,听由首相和内阁去进行对法国的战事。
    
  在此期间,乔治三世只是在不列颠群岛的内部事务上起过一点影响,这就是前面说的,合并爱尔兰的问题,英国首相小皮特想解放爱尔兰的天主教徒们,遭到坚定的新教徒乔治三世的坚决反对,小皮特因而于1801年辞职,乔治三世说服阿丁顿组阁,后来,1804年小皮特再度上台执政时,没有再坚持解放爱尔兰的天主教徒。
    
  在辉格党短暂执政时期,乔治三世赞同对法议和,同意停止奴隶贸易,但是,他仍然坚决反对解放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其影响甚至一直波及到今天的爱尔兰局势。
    
  乔治三世还与中国有一段联系,1793年,55岁的乔治三世派特使马噶尔尼勋爵出访中国,整个英国都为这次出访作准备,光是准备礼品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他们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精心准备,打算带到中国。英国人兴高采烈地说:“把我们最新的发明: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介绍给中国人,准会让这个好奇而又灵巧的民族高兴的。”,“许多曾去过东方的使团写的纪行让我们深信每个使团均应配备卫队。在皇帝面前迅速变换队形,表演炮兵的装备一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支持我们的外交活动。”
    
  英国使团费尽心思拟就的礼品单介绍了如下礼品:
    
  1,天体运行仪,该仪器演示了太阳系的构成。它能精确地模仿地球的绕日运动,以及月球绕地球运动;从仪器上还可看到太阳的轨道,带4颗卫星的木星,带光圈及卫星的火星等。“这个仪器是欧洲最精密的,它所设计的天体运行情况可适用一千多年。”
      
  2,地球仪,它标有世界各国的位置、首都、山脉和河流。
    
  3,“欧洲各国都承认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国家,因此英王陛下想在给皇帝陛下派遣使团的同时派遣几艘最大的船只,以示敬意。但鉴于黄海中有暗礁,而欧洲的航海家又根本不熟悉这段海路,英王陛下不得已派遣一些较小的船只。另外,英王陛下赠送给皇帝陛下  英国最大的装备有一百一十门最大口径火炮的‘君主号’战列舰的模型。”
      
  英国人在装船时设想中国人在见到见到这些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之后,会很快同意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互派使节、扩大贸易。
    
  乔治三世在给乾隆帝的信中说:“我们由于各自的君位而似兄弟,如果在我们之间永远建立一种兄弟般的情谊,我们将极为愉快。”他是把欧洲各国君主的兄弟关系也用到乾隆这里了,但是,乾隆却完全不这么想。中国官员热情接待了英国使团,不过,这种热情是出于认为“英吉利远在重洋,经数万里之程,历十一月之久,输诚纳贡,实为古今所未有。”被认为是装点乾隆盛世的一件喜事。在承德山庄举行的八十二岁生日庆典上,乾隆帝也开恩接见了英国使团。不过英国是和那些进贡的藩国一起被接见的,英国人被安排在光着脚带着鼻环的缅甸使臣的后面。英国人虽然对这种安排有点心烦意乱,但是,还是毕恭毕敬地谒见了乾隆帝。英国人在回忆录中说,八十多岁的乾隆皇帝步伐稳健,动作敏捷,象是只有五十多岁,举止高贵和蔼。在一系列长长的接见之后,终于轮到了英国人。马戛尔尼递上了乔治三世的国书。皇帝在典礼之后看了礼品单,他对接待使团的官员交待:“单内所载物件,俱不免张大其词。此盖夷性见小,自以为独得之秘,以夸炫其制造之精奇。著征瑞于无意之中向彼闲谈: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庶该使臣不敢居奇自炫。”后来,乾隆亲自参观了这些礼品,这位八十多岁的大皇帝指着这些礼品笑道:“这些可以给小孩子当玩具”。 半个月之后,乾隆帝给英王乔治三世回了信,断然拒绝英国想和中国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的请求,信中这样写道:“……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其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天朝体制,即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特此详晰开示,谴令贡使等安程回国,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尔邦共享天平之福……”
  
  英国使团提出要求在中国派驻英国使节,遭到拒绝。乾隆命英国使团在回国前纵穿中国,以令夷人了解“天朝盛世”的“富强”。马戛尔尼回国后,根据他纵穿中国,对社会阶层的所见所闻,在提交给政府的报告书中作出了结论:中国科学极度落后,人民普遍贫穷,军队不像军队,腐败处处可见。他指出,“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很想凌驾各国,但目光极为短浅,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同时预言“鞑靼王朝将继续压制人民,并将发生变乱”。 乾隆命英使纵穿中国,本是为让夷人震惊“天朝上国”的“富强”,但是,认真的英国人马戛尔尼并没有被清廷官府豪华的排场所迷惑,对所谓“乾隆盛世”得出了否定的结论。他归国后的报告,使英国开始掂出了清帝国的斤两。这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详细看一看乾隆对乔治三世的答复
    
  乾隆致英王乔治三世书(汉英对照)
    
  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咭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
    
  You, O King, live beyond the confines of many seas, nevertheless, impelled by your humble desire to partake of the benefits of our civilization, you have dispatched a mission respectfully bearing your memorial. Your Envoy has crossed the seas and paid his respects at my Court on the anniversary of my birthday. To show your devotion, you have also sent offerings of your country's produce.
    
  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所有赍到表贡之正副使臣,念其奉使远涉,推恩加礼。已令大臣带领瞻觐,赐予筵宴,叠加赏赉,用示怀柔。其已回珠山之管船官役人等六百余名,虽未来京,朕亦优加赏赐,俾得普沾恩惠,一视同仁。
    
  I have perused your memorial: the earnest terms in which it is couched reveal a respectful humility on your part, which is highly praiseworthy.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fact that your Ambassador and his deputy have come a long way with your memorial and tribute, I have shown them high favour and have allowed them to be introduced into my presence. To manifest my indulgence, I have entertained them at a banquet and made them numerous gifts. I have also caused presents to be forwarded to the Naval Commander and six hundred of his officers and men, although they did not come to Peking, so that they too may share in my all embracing kindness.
    
  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向来西洋各国有愿来天朝当差之人,原准其来京,但既来之后,即遵用天朝服色,安置堂内,永远不准复回本国,此系天朝定制,想尔国王亦所知悉。今尔国王欲求派一尔国之人居住京城,既不能若来京当差之西洋人,在京居住不归本国,又不可听其往来,常通信息,实为无益之事。
    
  As to your entreaty to send one of your nationals to be accredited to my Celestial Court and to be in control of your country's trade with China, this request is contrary to all usage of my dynasty and cannot possibly be entertained. It is true that Europeans, in the service of the dynasty, have been permitted to live at Peking, but they are compelled to adopt Chinese dress, they are strictly confined to their own precincts and are never permitted to return home. You are presumably familiar with our dynastic regulations. Your proposed Envoy to my Court could not be placed in a position similar to that of European officials in Peking who are forbidden to leave China, nor could he, on the other hand, be allowed liberty of movement and the privilege of corresponding with his own country; so that you would gain nothing by his residence in our midst.
    
  且天朝所管地方至为广远,凡外藩使臣到京,驿馆供给,行止出入,俱有一定体制,从无听其自便之例。今尔国若留人在京,言语不通,服饰殊制,无地可以安置。若必似来京当差之西洋人,令其一律改易服饰,天朝亦不肯强人以所难。设天朝欲差人常驻尔国,亦岂尔国所能遵行?况西洋诸国甚多,非止尔一国。若俱似尔国王恳请派人留京,岂能一一听许?是此事断断难行。岂能因尔国王一人之请,以至更张天朝百余年法度。若云尔国王为照料买卖起见,则尔国人在澳门贸易非止一日,原无不加以恩视。即如从前博尔都噶尔亚(葡萄牙),意达哩亚等国屡次遣使来朝,亦曾以照料贸易为请。天朝鉴其悃忱,优加体恤。凡遇该国等贸易之事,无不照料周备。前次广东商人吴昭平有拖欠洋船价值银两者,俱饬令该管总督由官库内先行动支帑项代为清还,并将拖欠商人重治其罪。想此事尔国亦闻知矣。外国又何必派人留京,为此越例断不可行之请,况留人在京,距澳门贸易处所几及万里,伊亦何能照料耶?
    
  Moreover, our Celestial dynasty possesses vast territories, and tribute missions from the dependencies are provided for by the Department for Tributary States, which ministers to their wants and exercises strict control over their movements. It would be quite impossible to leave them to their own devices. Supposing that your Envoy should come to our Court, his language and national dress differ from that of our people, and there would be no place in which to bestow him. It may be suggested that he might imitate the Europeans permanently resident in Peking and adopt the dress and customs of China, but, it has never been our dynasty's wish to force people to do things unseemly and inconvenient. Besides, supposing I sent an Ambassador to reside in your country, how could you possibly make for him the requisite arrangements? Europe consists of many other nations besides your own: if each and all demanded to be represented at our Court, how could we possibly consent? The thing is utterly impracticable. How can our dynasty alter its whole procedure and system of etiquette, established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in order to meet your individual views? If it be said that your object is to exercise control over your country's trade, your nationals have had full liberty to trade at Canton for many a year, and have received the greatest consideration at our hands. Missions have been sent by Portugal and Italy, preferring similar requests. The Throne appreciated their sincerity and loaded them with favours, besides authorising measures to facilitate their trade with China. You are no doubt aware that, when my Canton merchant, Wu Chaoping, was in debt to the foreign ships, I made the Viceroy advance the monies due, out of the provincial treasury, and ordered him to punish the culprit severely. Why then should foreign nations advance this utterly unreasonable request to be represented at my Court? Peking is nearly two thousand miles from Canton, and at such a distance what possible control could any British representative exercise?
    
  若云仰慕天朝,欲其观习教化,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所留之人即能习学,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
    
  If you assert that your reverence for Our Celestial dynasty fills you with a desire to acquire our civilization, our ceremonies and code of laws differ so completely from your own that, even if your Envoy were able to acquire the rudiments of our civilization, you could not possibly transplant our manners and customs to your alien soil. Therefore, however adept the Envoy might become, nothing would be gained thereby.
    
  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特此详晰开示,遣令该使等安程回国。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义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除正副使臣以下各官及通事兵役人等正贯加赏各物件另单赏给外,兹因尔国使臣归国,特颁敕谕,并赐赍尔国王文绮珍物,具如常仪。加赐彩缎罗绮,文玩器具诸珍,另有清单,王其祗受,悉朕眷怀。特此敕谕。”
    
  Swaying the wide world, I have but one aim in view, namely, to maintain a perfect governance and to fulfil the duties of the State: strange and costly objects do not interest me. If I have commanded that the tribute offerings sent by you, O King, are to be accepted, this was solely in consideration for the spirit which prompted you to dispatch them from afar. Our dynasty's majestic virtue has penetrated unto every country under Heaven, and Kings of all nations have offered their costly tribute by land and sea. As your Ambassador can see for himself, we possess all things. I set no value on objects strange or ingenious, and have no use for your country's manufactures. This then is my answer to your request to appoint a representative at my Court, a request contrary to our dynastic usage, which would only result in inconvenience to yourself. I have expounded my wishes in detail and have commanded your tribute Envoys to leave in peace on their homeward journey. It behoves you, O King, to respect my sentiments and to display even greater devotion and loyalty in future, so that, by perpetual submission to our Throne, you may secure peace and prosperity for your country hereafter. Besides making gifts (of which I enclose an inventory) to each member of your Mission, I confer upon you, O King, valuable presents in excess of the number usually bestowed on such occasions, including silks and curios-a list of which is likewise enclosed. Do you reverently receive them and take note of my tender goodwill towards you! A special mandate.
    
  马戛尔尼非常失望地离开了中国,他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他的结论是: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内没有沉没。只需几艘三桅战舰,中国就会分崩离析。一个民族不进则退。
    
  通过两国君主这次短暂的接触,可以看到英王乔治三世和乾隆这两位君主的截然不同。乔治三世也自诩为“奉天承运”“拥有本国已经足以满足一切需要的非常广大领土”的君主,但是,他的志向是“促使全人类同受其惠”;而乾隆则自夸天朝大皇帝,和立宪君主乔治三世,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乔治三世去世后仅二十年,英国的炮舰打开了封闭落后的清帝国的大门。
    
  乔治三世是一个善良的人,在英国历史上以英明仁慈著称,他生活简朴,但是,汉诺威朝父子斗的传统在他和他的儿子们之间也发生了作用,他管教儿子甚严,而他的长子小乔治偏偏是个生活放荡不羁的人,这父子俩格格不入,儿子对老子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乔治三世很是看不起他这个儿子,而小乔治也经常和老子争吵。
    
  乔治三世50岁以后,即1788年以后,开始有精神错乱症状发作,曾发作过五次,现在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他得的是卟啉症。1810年,乔治三世最心爱的小女儿阿米莉公主去世,1811年,乔治三世旧病复发,1811年以后,即乔治三世的最后十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决定由乔治三世的长子,威尔士亲王小乔治摄政,此时正是拿破仑帝国的极盛期,而此时的乔治三世已又聋又瞎,生活极为痛苦,还遭受着妄想症的折磨。在乔治王子摄政期间,1815年,英国取得了反法战争的最后胜利。
  
  1820年,乔治三世去世,年八十一岁。与东方大清帝国的乾隆一样,乔治三世也是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在乔治三世统治时期,十八世纪中叶,英国纺织机械的发明和瓦特蒸气机的发明,使得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而英国战胜拿破仑帝国,则使得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并且朝着世界霸主的顶峰迈进,称霸世界的第二大英帝国,就要出现了。
  【正文】
  
  
  权力被限制,国土被分割,但作为国王的元宗倒是终于摆脱了数十年的武人权臣干政,成为了真正的掌权者,当然以我国历史惯用的说法,便是“元朝在高丽的代理人”了。
  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宗还都开京,高丽完全依附元朝。忽必烈命令高丽更改官职爵号,也就是官职爵位的名称都要相对元朝降一级,例如尚书省和中书省改为佥议府,枢密院改为密直司,御史台改为检察司,吏部和礼部改 为典理司,刑部改为典法司,侍中改为中赞,平章事改为赞成事。国王的自称由“朕”改为“孤”, “宣旨”改为“王旨”,臣子对国王的奏疏由“奏”改为“呈”,臣子对国王的称呼由 “陛下”改为“殿下”,国王储君的名称由“太子”改为“世子”。而最让高丽人难以接受的,恐怕就是废止了高丽的庙号制度,以前的“某某宗”是不许再用了,国王庙号都要改为“忠某某王”、“恭某某王”,例如“忠烈王”、“忠宣王”、“忠惠王”、“恭憨王”等等。这些庙号充满了藩属之国的低眉顺目,活着窝囊死了也窝囊,所以高丽人在暗地里还是给自己的国王上“某某宗”的庙号。
  一切似乎都平静了下来,藩属的身份确定了,国王的权力确定了,被分割的疆土一时也收不回来,作为高丽国王,元宗似乎没事情还需要操心了。
  但元宗不这么想,什么都确定了吗?高丽王朝的安全可还没有确定呢。朝廷大臣,尤其是武将,反元情绪十分高涨,高丽的老百姓也不平静,一旦哪天再来个反元的政变或者动乱,且不说自己这个国王会身首异处,高丽王朝恐怕也要社稷为墟了。何况,经过“林衍之乱”,忽必烈对高丽的好印象大打折扣,现在有了个“高丽达鲁花赤”,说不定哪天皇帝一不高兴废了高丽国号——这可谁也不能担保不会发生的。
  怎样才能既压制国内又让元朝有所顾忌呢?那就只能和元朝成为一家人,就像那些蒙古汗国一样,对内,可以不再有“高奸”的恶名,对外,皇帝总不好对家里人无端发难。
  
  于是,元宗从至元八年开始(1271年),便不停的向元朝“求婚”,希望忽必烈把公主嫁给自己的世子王愖。忽必烈本不想答应,高丽叛附无常,自己把女儿嫁过去,万一有什么变故,不就成了人质?而高丽世子已经三十多岁,早已经娶妻,并不是公主配偶的合适人选。何况,以前都是蒙古帝国和元朝向高丽要美女,现在却把自己的女儿送过去,总感觉不太对劲。
  但忽必烈毕竟是一代雄主,考虑问题还是要从政治着眼,随着高丽局势日趋稳定,更是考虑到嫁公主过去对于安抚高丽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终于还是同意了高丽的求婚,答应把自己的小女儿齐国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下嫁高丽世子王愖。可此时齐国公主才十三岁,直到三年后,也就是至元十一年五月,才将成年的女儿嫁到高丽和三十九岁的王愖成婚。
  这桩婚姻的成功,了却了高丽元宗的最后心事,老国王终于不必再操心了。儿子和新儿媳婚礼举行后仅一个多月,高丽元宗王禃病逝,世子王愖继位,是为高丽忠烈王。
  
  当年还是太子的王倎选择了效忠于忽必烈,换来了免除惩罚和国祚延续,在去世前又让自己成了忽必烈的亲家,一举让高丽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经过“林衍之乱”,忽必烈在高丽设置了达鲁花赤,既监督高丽国王,也插手高丽国政,类似于后来日本在“满洲国皇帝”溥仪身边设置的“御用挂”,那是完全不把高丽国王当回事,以宗主国大臣的身份对国王颐指气使,巧取豪夺。而从忠烈王开始,因为成为忽必烈的女婿,国王印信便成为“驸马高丽国王”,臣仆之国的君主一下子成了主子,达鲁花赤再跋扈也不敢对主子无礼,百炼钢立即变为绕指柔,态度谦恭有礼起来。例如第三任高丽达鲁花赤黑的,在王愖还没有和齐国公主成婚时便已经谨小慎微,一次接受元宗宴请时,元宗请其上座,黑的连忙推辞:“现在皇上的女儿已经许配给太子了,您就是皇帝驸马大王的父亲,我们是皇帝的臣子,怎么敢违礼呢?大王向西坐,我们就向北坐;大王向南坐,我们就向东坐。”一定要坐到元宗的下首。
  忠烈王之后,高丽又有共有九位国王,依次为忠宣王、忠肃王、忠惠王、忠穆王、忠定王、恭愍王、前废王、后废王和恭让王。其中,除了忠穆王和忠定王在位时过于年幼,不宜娶妻,前废王、后废王和恭让王在位时期元朝已经日薄西山、行将就木外,其他几位国王娶的都是元朝的公主,其中忠肃王因多次丧偶,前后迎娶了3位元朝公主,以“一个女婿半个儿”标准,成为了元朝皇帝的一个半儿子。
  不过,忽必烈以后的元朝皇帝,也学会了汉、唐皇帝的“不厚道”传统,嫁给高丽的公主,都不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而是宗室之女,但在名义上,高丽国王的“驸马”还算是真金白银,各种好处也随之而来。
  至元十五年(1278年),忠烈王带着新媳妇齐国公主到元朝省亲,趁着老泰山忽必烈高兴,提出废除“高丽达鲁花赤”,这要是在过去,一定会被看作是“不臣”之举,而现在的忽必烈却当做送给新女婿的礼物,一口允准了。
  在“林衍之乱”中被元朝划为东宁府的高丽西京是高丽降人献给元朝的,算不得“非法侵占”,谈不上归还。但在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忠烈王奏请归还西京,忽必烈本着都是一家人,谁管都一样的态度,同意所奏。
  到了忠烈王晚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林衍之乱”时被元朝直辖的另一块疆土——耽罗岛。可也不好意思总是向老丈人提要求,一直等到忽必烈驾崩,元成宗继位,忠烈王趁着登基之喜,向侄子元成宗提出收回耽罗岛的请求,元成宗自然不好驳姑父的面子,将耽罗归还高丽。
  当初高丽的爱国者们浴血奋战,使得这些领土归了元朝,而忠烈王这位标准“高奸”却使得这些领土回归。作为国家,究竟是面子重要还是里子重要,这真是永远无法讨论明白的话题。
  【正文】
  
  
  话又说回来,“是药三分毒”,任何谋划都有正负两面,只不过需要针对具体情况斟酌选择。高丽迎娶元朝公主,在政治上是稳赚不赔,而在生活和感情上,高丽王们则很是悲惨。就以忠烈王来说,他的庙号是“烈”,从谥法上说,“有功安民、秉德遵业曰烈”,可他的“烈”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娶了一位有着暴烈脾气的妻子。
  齐国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比忠烈王小二十三岁,老夫少妻的组合本就意味着小妻子有资格耍小脾气,何况小妻子身后还有着强大无比的娘家。可想而知,忠烈王成为了政治上的“妻管严”,日子很不好过。不但任凭妻子打骂不敢稍有反抗,而且虽然摆脱了达鲁花赤,但国事上却又不得不受到妻子的干预摆布,齐国公主不但执掌内宫权柄,而且连朝会、宴享、巡幸、接见使臣等无不参与,甚至人事的任免也要有她的发言权。王后干预国政的传统,在有元一代的高丽成为惯例。韩国大片《霜花店》中的高丽国王,从情节来看应该是高丽恭憨王,影片中有朝会上国王、王后一起召见大臣的场景,这应该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但历史上的元朝公主们会不会如电影中一般,在大臣面前维护国王老公的尊严,那可就难说得很了。
  一连几代娶了“野蛮女友”,国事不得不和家事划为一体,这已经比较窝囊。而因为从忠烈王开始与元朝通婚,有的世子作为质子长期在元大都居住,回国后又带着蒙古妻子以及大批怯怜口,也就是公主的私属人户一起来到高丽。双方各种交流非常密切,再加上元朝属于强势,高丽的蒙古之风便越来越重。
  首先,高丽国王从忠宣王到恭愍王都取了蒙古名字,忠宣王名为益智礼普化,忠肃王名为阿刺忒纳失里,忠惠王名为普塔失里,忠穆王名为八秃麻朵儿只,忠定王名为迷思监朵儿只,恭愍王名为伯颜帖木儿。如果只是在原名之外再取个名字,这本不伤大雅,可高丽国王们还打算在服饰和发式上向蒙古学习。高丽的服式和发式本来与中国是一致的,都是长袍大袖留全发,可从忠烈王开始,国王们都穿着窄袖紧身的蒙古袍,发式也成为蒙古发式,也就是“在头顶上把头发剃光一方块,并从这个方块前面的左右两角继续往下剃,经过头部两侧,直至鬓角。他们也把两侧鬓角和颈后(剃至颈窝顶部)的头发剃光。此外,并把前额直至前额骨顶部的头发剃光,在前额骨那里,留一簇头发,下垂直至眉毛。头部两侧和后面,他们留着头发,把这些头发在头的周围编成辫子,下垂至耳” 。
  电影《霜花店》中,王后的哥哥在宫廷宴会上和宫娥翩翩起舞,恭憨王欣慰的说:“他越来越像高丽人了。”不得不说,这只能是现在的韩国人为祖先找回点面子,其实在那个年代,高丽王室“越来越像蒙古人”才是事实。
  要说高丽王们这些做法也无可非议,无非是习惯或者政治需要,但忠烈王却下令普通百姓也要剃发改装,弄得老百姓,尤其是熟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痛苦不已,这便是大大的不对了。从蒙古帝国时代开始,对所征服的地区虽然杀戮很惨,却并不要求当地人民改变信仰和生活习惯,忽必烈建立元朝灭亡南宋后,也保留“汉家衣冠”,对高丽更有“衣冠从本国之俗”,“风俗一依旧制,不须更改”的承诺,高丽忠烈王的做法有些拍马屁过头,连忽必烈听说之后都十分惊讶,说:“都说是我禁止高丽人保持服式,哪是这样的?高丽的礼仪怎么突然就丢掉了呢?”
  忠烈王能够委屈自己,换来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本来是正面人物,但这一举措立即把自己的形象毁了个七七八八。不但高丽老百姓不以为然,连宗主国皇帝、老丈人忽必烈都觉得过分,从此愈加瞧不起高丽,乃至说出:“誓不与高丽共事” 这样的话。
  这句话已经够分量,可忽必烈还嫌不足,进一步定下“贱高丽女子,不以入宫”的“世祖皇帝家法” 。而这个祖宗家法在他的曾孙元惠宗时代被破掉,朝鲜女子奇氏成为大元皇后,可也成了大元朝的末代皇后,于是有人便说这是不尊祖宗的下场,一娶高丽女子便要亡国。实际上,虽然在大元王朝最后的日子里奇氏皇后没起什么好作用,但要说要她对亡国负责,就是又掉进“红颜祸水”这样的陈词滥调里了。
  【正文】
  
  
  无论实际如何,两国关系则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给人以其乐融融的印象。在元朝的兴盛期,高丽王朝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以蒙古风俗为荣。而元朝除了在征讨日本时颇为叨扰高丽之外,作为宗主国和岳丈之家,便很慷慨的给女婿好处。对于高丽的赏赐也是与日俱厚,最吝啬的时候也要保证回赐物品的价值至少与贡物的价值相等。对于高丽王朝极为频繁的朝贡队伍,元朝皇帝们不仅对前来的王公贵族、使臣给予赏赐,连其随从也加赏赐。就以忠烈王时期为例,他在位三十四年,朝贡十四次,最多的一次随行人员达一千两百人之多,这么大的使团,每个人都要拿一份赏赐,可想数字将极为惊人。而有元一代,高丽朝贡次数达二百四十四次,其中世祖朝八十二次,成宗朝二十六次,武宗朝十七次,仁宗朝十七次,英宗朝五次,泰定帝朝六次,文宗朝六次、宁宗朝一次、惠宗朝八十四次,拿来的高丽参之类的土特产自不在少,而拿走的真金白银更是无法数计。
  翁婿的关系,频繁的来往,政治的需要,这种种因素再加上百余年的时间,虽然不能把高丽最终变成一个“小蒙古”,却也足以在高丽之内出现一大批高丽皮元朝心的人物,他们因为元朝而飞黄腾达,又因为元朝的存在而持续荣华富贵,这些人便被称为“权门士族”,这些人的代表除了如元惠宗皇后奇氏的奇氏家族外,还有“如赵仁规,因当上了蒙语翻译而成为有权有势的人,还有一些人如尹秀是通过完成元朝的贡赋要求而设的鹰坊被提到重要位置上的。也有一些人或因护送国王到元朝旅行功绩卓著而发迹,或作为下嫁高丽的元朝公主的侍从而致身通显。此外,还有许多人的晋升是因为他们在蒙古征伐日本的时候作战勇敢,曾接受‘万户’这样的赏赐。”
  这些“权门士族”在高丽职位显赫,且能世袭,其势力之大足以左右高丽政局,高丽王不但要看王后的脸色,这些人的脸色也不能无视。如果本身就很倾向元朝国王在位,便是相得益彰,而一旦是内心有着民族自尊心的国王在位,摩擦也就难以避免。
  当然,在元朝强大时,即使有这样的国王,也只能在把一切藏在心里,不会有任何实际行动,可毕竟成亡兴替总有时,大元王朝终于在惠宗时走向衰亡。而正巧,此时在高丽主政的,便是一位一直以获得独立为己任的国王——恭愍王王祺——也就是《霜花店》的主人公。
  
  这位恭愍王在高丽史中被称为“武宗”,这个谥号确实实至名归,从王室被武将“都房”政权架空,到被元朝降服,纳贡称臣当女婿,高丽王一连十几代都给人逆来顺受的印象,不是受制于权臣,便是受制于外国,还要受制于老婆,到了这一代终于等到机会可以扬眉吐气了。
  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爆发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虽然大元朝廷还没有到摇摇欲坠的地步,但也有些自顾不暇,没什么精力理睬藩邦的事。恭愍王便打起了蚕食元朝领土的主意。至正十五年(1355 年),恭愍王以评理印王当, 同知密直司事姜仲卿为西北面兵马使,司尹辛王旬、俞洪, 前大护军崔莹、前副正崔夫介为副使, 率军“攻鸭绿江以西八站”。同年六月, 又派印王当“引兵渡鸭绿江, 攻婆娑府等三站, 破之” 。
  元惠宗虽然被农民起义搞得焦头烂额,但被小弟抢了地盘也不能姑息,立即派中书省官员撒迪罕前来责问,宣读谕旨严厉追问: “迩者奸民, 遽生边衅, 越我封疆, 扰我黎庶, 焚我传舍, 阻我行人, 揆诸天宪, 讨戮何疑”。此时高丽和元朝相比仍然是老鼠与大象的差距,恭愍王于是上表解释道:“实非本意, 考其罪人,以正邦典,” 将印王当处死作为替罪羊。
  到了至元十六年(1356年),元朝的局势更为残破混乱,恭愍王腰杆硬了起来,清洗了以奇辙(元惠宗皇后的弟弟)为首的亲元集团,出兵攻占元朝在咸境道的双城总管府,并杀死了元朝派去的使者,于该年六月“停‘至正’年号” ,与元朝公开决裂。占领双城后, 又将其势力向北推进到合兰府(今朝鲜咸兴) 、参散(今朝鲜北青)和伊板岭(即朝鲜摩天岭)一带。
  这回,元惠宗动真格的了,派出镇守辽东的太尉纳哈出率军讨伐,岂料这位无敌智将木华黎的后裔竟是个草包,被高丽大将李成桂迎头阻击,打得大败而走。日后这位纳哈出坐拥二十万大军却不战降明,从这里便看出属于必然,而日后成为朝鲜李朝太祖的李成桂能够缔造五百年王朝,在这里也可看出原因。
  【正文】
  
  
  摆脱元朝控制,出兵开疆拓土,对内还能认命贤相辛盹实行改革,治理国政。恭愍王也算得一位雄主。虽然他确实如《霜花店》中一般是一位同性恋者,但如果能善始善终,未尝不能名垂朝鲜青史,凯撒大帝还是“所有女人的男人和所有男人的女人”呢,性取向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历史评价。
  可惜恭愍王却在执政末期,听信谗言,流放处死了辛盹,使得改革功败垂成,更使得他一力打击的亲元“权门士族”势力重新抬头,终于在1374年被暗杀身亡。恭愍王之子,十岁的王禑被立为国王,是为前废王。
  前废王年幼,实权掌握在李仁任手中,此人属于权门士族中人,自然对元朝很有感情。虽然此时元朝已经灭亡,但北元仍在蒙古故地存在,于是他一反恭愍王时期的亲明政策,实行两面外交,同北元频繁往来。
  此时,元惠宗已经去世,其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是为北元昭宗,其人颇有雄心,力图恢复,以“宣光”为年号,在1372年的岭北大战中,重用名将扩阔帖木儿击败明朝名将徐达、蓝玉、李文忠。借着这个大胜,高丽重新倒向北元,不再用明朝“洪武”年号而改为“宣光”。前废王在位十四年中,高丽先后九次派遣使者至北元告丧、谢册命、贺节日、贺郊祀、贺改元等,北元也曾十次遣使至高丽,或册封,或诏告改元,或颁敕,或联合高丽进攻明朝。
  翁婿之情竟然在中断十八年后恢复,恢复的如此紧密,而且是在老丈人已经式微的情况之下。不要说国与国,即使人与人之间,也可称难得。
  
  然而,岭北大捷已经是北元所能达到的最后的辉煌,随着昭宗和扩阔帖木儿的相继去世,北元日益衰微。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北元辽东太尉纳哈出降明,明朝为了巩固边防,在双城设置铁岭卫。没了北元为屏障,此时的高丽本应该再倒向明朝才是,可已经亲政的前废王仍不愿放弃向北扩张的方针,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以重臣崔莹为八道都统使、昌城府院君曹敏修为左军都统使、东北面都元帅李成桂为右军都统使, 率军西犯辽东。可这一回,不但军事能力出众,而且也很有政治头脑的李成桂不打算再为国王的利令智昏浪费麾下将士的性命,于是在阵前倒戈,率军回到开京,废黜前废王,立其子王昌为王,是为后废王,从此高丽王朝便名存实亡了。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后废王被李成桂废黜,高丽第二十代君主神宗七世孙王瑶被立为王,是为恭让王。这位傀儡三年后让位于李成桂,有着四百七十四年历史的高丽王朝至此灭亡,而有五百一十八年历史的李氏朝鲜王朝则浮出水面。
  
  有意思的是,当1388年李成桂发动兵变,实际结束高丽王朝之时,也是明朝大将蓝玉偷袭捕鱼儿海,导致北元朝廷分崩离析之日。从此以后稳定的北元朝廷不复存在,蒙古高原再次陷入群雄割据的乱世,以后的两百余年间,北元皇帝(可汗)们都只权臣们的傀儡。
  
  一对翁婿之国,悲惨的命运竟然在同时发生,这算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命中的机缘呢?
  【正文】
  
   神风!神风?——元朝征日本之役
  
  在中国周边的国家中,日本可算是最特殊的一个。要说一衣带水,友好邻邦,必少不得日本,证据自然是阿倍仲麻吕和鉴真大师。要说世代冤仇怨,山高海深,日本更是首当其冲,证据更是无可胜计,倭寇之乱、甲午风云直至十四年抗战,尸山血海。
  而今天的中国人,开日本车,用日本电器,看日本电影,却也需要隔三差五拍抗战影视剧来鼓励一下民心士气。即使那个一举一动都关系到世界政局的美国,对中国影响之深,也远不如日本。
  
  要说日本这个国家可算是东亚最有福气的,孤悬海外,自成体系,土地不大,资源不算丰富,但也足够养活自己的百姓。大陆强大时,它可以受惠,大陆衰乱时,它却不会受累。在近代,亚洲唯一一个能够自发改革成功,成为列强的,便是日本,除了它本身的民族特性,其优越的地缘环境也至关重要。
  从日本建立国家,开始和大陆,主要是中国发生关系以来,双方的关系便极端微妙。一方面他们身处海岛,地震多发,总有一种忧患意识,希望能够在大陆夺得一块领土以备不虞;另一方面,在文化、制度等等方面又总是效仿于中国,甚至也自称“中华”。
  古代日本对于中国的观感,恐怕和现在中国人对于日本的观感类似——既羡慕其文明器物,又恨不得将之打残打烂。而相对的,古代中国虽然一贯在东亚属于“龙头大哥”,强盛的时候也免不了对周边的小国扩张吞并,但对日本很够意思,只要你不来惹我,我便不会难为你,即使你惹了我,我也不会过分计较——比如中日第一次战争——公元663年的白江口海战,日本支援朝鲜半岛“前三国”的百济,和大唐海军在白江口(今锦江口)大战,被唐军打得差点全军覆没,日本当时掌权的大兄中皇子怕唐军趁势登陆日本,拼命修筑沿海城防,可大唐天可汗并没有和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国一般见识的意思。日本从此知道自己和唐朝差的太远,从而几乎是疯狂的派遣“遣唐使”进行学习。
  至于后来五代十国,大陆已经乱得不成样子,日本自己也内斗不断,交流便少了下来。到宋太祖建立了宋朝,两国关系又紧密起来,宋朝文弱,对待同一文化圈内的日本十分客气,再加上宋朝不排斥海外贸易,给日本带来很多好处。这时候的日本,对于中国大态度,已从唐时代的“敬畏”转为“亲近”。当靖康之变发生,北宋变成南宋时,日本也只和南宋交往,并不理睬雄踞北方的金朝。
  
  公元1192年,日本经过源平之战建立了镰仓幕府,征夷大将军和天皇共掌日本,成为双头政治。虽说是双头政治,但天皇对世俗基本上没什么权力,基本上成为神官,有点“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的意思。这已经是很奇特了,而在第一代幕府将军源赖朝死后,将军家也很快失去权柄,实权落在源家老丈人北条家手中,称为“执权”。“双头”成为“三头”,天皇传承不休,将军传承不休,执权也传承不休,这样的格局,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存在。
  镰仓幕府执权传到第七代北条政村之时,在大陆上,大元王朝诞生。忽必烈在接受了高丽王朝的归附之后,也将目光投向了这个东方岛国。
  从建国时代起,除了白江口之战后那次自作多情的备战之外,日本本土从没有受到过外界的强大压力。这一次,是真的来事了。
  【正文】
  
  
  至元二年(1265年),高丽人赵彝等对忽必烈进言,说日本国可通,应该择可奉使者前去招降。这位赵彝出于什么心思不得而知,以笔者来看,这个进言很不厚道,你高丽臣服了也就是了,和何必要把日本拉进来呢?忽必烈听从其言,于至元三年八月,命兵部侍郎黑的,礼部侍郎殷弘为国信正副使,带着国书出使日本。
  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说,日本“黄金产量极其丰富,不过君王从不让黄金任意输出。”因为黄金多,所以“该国皇帝的宫殿极其富丽堂皇,简真是一个奇景。这些宫殿的屋顶全是用金箔覆盖的,和我们用铁皮盖屋顶,更恰当地说,盖教堂一样。宫殿的天花板也同样是用黄金做成的,许多房间内都摆有很厚的纯金小桌,窗户也用黄金装饰,这个皇宫的豪华程度简直无法形容。”不但盛产黄金,而且“这个岛上还盛产珍珠,是淡红色的,圆形,体积很大。它的价值与白珍珠相等,有的甚至还要高于白珍珠。”正是因为这些财富,所以才“引起忽必烈大汗的贪欲并想使之成为自己的附庸”
  其实,马可•波罗这么理解忽必烈太小家子气了,且不说日本根本没那么夸张的财富,即使有,忽必烈现在可不是祖父成吉思汗刚崛起时的状态了,那时侯打仗,也就是为了财富。而作为蒙古帝国大汗兼大元王朝皇帝,忽必烈掌握的财富已经享用不尽,发动战争,目的早已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也就是需要万国来朝的感觉。
  黑的与殷弘到高丽后,高丽护送官建议海上风浪太大,还是由熟悉航海的高丽人前去传达旨意比较好。于是派起居舍人潘阜前往。至元三年(1267年)六月,潘阜来到日本,呈递高丽国书。
  
  这时候的日本,天皇、将军、执权对于大陆局势都是一知半解,弄不清楚高丽国书中所说的大元皇帝是怎么回事,于是将潘阜扣押了六个月,不做任何回复。
  黑的等人等了好久,直到潘阜回来才知道日本如此无礼,可还是觉得可能是高丽人办事不利,没说清楚。于是又在至元四年九月,亲自带着使团和国书前往日本,在对马岛上岸,将国书呈交当地守护(相当于太守)少贰资急转交给日本镰仓幕府。
  这封国书写得相当客气,书云:“大蒙古国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异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朕即位之初,以高丽无辜之民久瘁锋镝,即令罢兵还其疆域,反其旄倪。高丽君臣感戴来朝,义虽君臣,欢若父子。计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丽,朕之东藩也。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王国知之未审,故特遣使持书,布告朕志,冀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好,岂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
  里面左一个“以通和好”,右一个“以相亲睦”,基本上都是好话,但在最后有一句:“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有点威胁的意思——还是来朝贡吧,要不然打仗就不好了,你们可要好自为之啊。
  日本人很讲究细节,前面的所有话都没有看进去,只对“以至用兵”一句极为看重,认为被威胁而屈服是很没面子的事,于是仍不予回复,派兵“恭送”黑的等一行回国。
  黑的也是刀枪堆里滚出来的勇将,哪有这么容易便被驱逐出境?干脆带着手下护兵对对马岛进行袭击,抓了两个日本人塔二郎、弥二郎回国给忽必烈交差。
  虽然抓了两个人,可日本什么回话也没有,黑的仍然无法交差。至元六年,忽必烈再次派高丽使臣将抓获的两个日本人送回,并询问回信,日本方面仍是一言不回。
  
  要按忽必烈的脾气,日本的态度已经无法容忍了,可要兴兵问罪总要得到对方明确的回复才好,要是派兵去了,日本突然说愿意朝贡称臣,该怎么办?至元七年,忽必烈藩邸旧臣,时任高丽经略使的赵良弼自告奋勇前去日本宣谕。
  赵良弼,字辅之,女真人,本姓术要甲,河北赵州(今赞皇)人,金朝进士出身。其人明敏多智略,深得忽必烈赏识,此时已经五十四岁了。忽必烈念他年迈,不想派他去,但赵良弼坚请再三,只好同意,但为了保护其安全,打算派三千士兵护送,赵良弼坚辞,只带书状官二十四人前往。
  至元八年九月,赵良弼一行到达日本肥前金津岛(又称绝景岛),被当地守护送往镰仓幕府所在地太宰府以西的守护所。为了恫吓赵良弼,镰仓幕府派兵包围使团驻地,大声喧哗,兵刃交举,甚至焚毁周边民居。赵良弼一笑置之,坦然自若。
  第二天,日军布置士兵占据周边山地,责问赵良弼前来的使命,并随意诘难,要求赵良弼交出国书,诡称:“我国自太宰府以东,上古使臣,未有至者,今大朝遣使至此,而不以国书见授,何以示信!”赵良弼坚持只有见到日本国王才能递交国书,言道:“隋文帝遣裴清来,王郊迎成礼,唐太宗、高宗时,遣使皆得见王,王何独不见大朝使臣乎?”后经再三威逼,才将国书抄录一个副本交出。
  忽必烈已经给足了日本面子,这封国书仍然客气,书云“盖闻王者无外,高丽与朕既为一家,王国实为邻境,故尝驰信使修好,为疆埸之吏抑而弗通。所获二人,敕有司慰抚,俾赍牒以还,遂复寂无所闻。继欲通问,属高丽权臣林衍构乱,坐是弗果。岂王亦因此辍不遣使,或已遣而中路梗塞,皆不可知。不然,日本素号知礼之国,王之君臣宁肯漫为弗思之事乎。近已灭林衍,复旧王位,安集其民,特命少中大夫秘书监赵良弼充国信使,持书以往。如即发使与之偕来,亲仁善邻,国之美事。其或犹豫以至用兵,夫谁所乐为也,王其审图之。”甚至还为日本迟迟不予回复自编个理由,但在结尾仍然发出了“以至用兵”的威胁。
  此时,镰仓幕府执权北条政村已经因为前封国书中那句“以至用兵”吓得退位,让位给第八代执权北条时宗。北条时宗只有十八岁,血气方刚,仍然对“以至用兵”一句耿耿于怀,这一次,镰仓幕府终于做出了派使臣回访,拒绝称臣修好的决定。
  日本派出二十六人的使团回访元朝,忽必烈听从姚枢、许衡等人谏言,认为“此辈探听我方虚实,不宜听其入见”,也让日本使臣吃了个闭门羹,但派兵攻打日本的决策已经定下了。
  
  赵良弼被日本扣押了近两年,直到至元十年五月才被放归,相对于出使南宋的郝经算是幸运的很多。在日本期间,他详细记载了日本群臣爵号、州郡名数、风俗土宜等,回国后献给忽必烈。忽必烈对他在日本不卑不亢的表现十分满意,称赞其“卿可谓不辱君命矣”。可是,当忽必烈向他问起对日用兵意见时,赵良弼答道:“臣居日本岁余,睹其民俗,狠勇嗜杀,不知有父子之亲,上下之礼。其地多山水,无耕桑之利,得其人不可役,得其地不加富。况舟师渡海,海风无期,祸害莫测。是谓以有用之民力,填无穷之巨壑也,臣谓勿击便。” 反对出兵日本。
  赵良弼的话中肯有理,但他也和马可•波罗犯了一样的错,认为出兵日本是要获得财富人口,其实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堂堂大元的脸面已经被日本弄得扫地无余,哪怕打下日本得到的只是荒漠,忽必烈也绝不会停止征讨日本的步伐的。
  【正文】
  
  
  至元十一年(1274年),战争大幕正式拉开。忽必烈在高丽建立征东行省,征发高丽船工、民夫三万五千人,建造了九百艘大战舰。当年十月,以忻都为都元帅,洪荼丘、刘复亨为左右元帅,率领大军四万,从高丽的合浦出发,浩浩荡荡远征日本。
  这四万大军统帅是蒙古人忻都,而副守洪荼丘是高丽人,刘复亨是汉人,所以士兵基本组成也就蒙古兵很少,大部分为高丽军和汉军。四万人不算多,但此时正是攻打南宋的既要关头,抽调这些部队,已经很不容易了。忽必烈其实并不指望这支远征军可以拿下日本,只要能打下一块基地,为日后彻底征服日本留下前哨站,便是成功。
  
    是年十月四日,元军在对马岛登陆,占领该岛后,又进而攻占壹岐岛,先后消灭了两支日军小部队。二十日,元军主力在九州的博多登陆,镰仓幕府召集了九州各地守护的十万多人马前来应战。双方战意已决,不用废话,立即在百海原地区展开厮杀。
    日军从白江口海战后,一直都是内讧而没有和外敌交过手,装备战术仍停留在六百年前,但因为内讧不休,武士们无不悍不畏死,再加上人多势众,一开战,便疯狂的向元军阵地发起无秩序冲锋。
  如果此时元军方面是蒙古骑兵为主,这种战法正好针尖对麦芒,蒙古骑兵的战术一般是“百骑环绕可裹万众,千骑分张可盈百里”,迂回包抄,短促突击。可是此时主力部队是汉军和高丽军步兵,习惯于排阵迎敌。面对日军冲锋,元军在方阵中施放“震天雷”轰击日军。从没有见过火药武器的日本武士纷纷倒毙在火光之中,损失十分惨重。
  双方的武器虽然相差较远,但还不至于如机枪对大刀般的一边倒。日军的顽强勇悍,最终弥补了武器装备上的差距。通过奋勇突击,终于冲过了元军火力范围,进行短兵相接。日本刀是“世界三大名刃”之一,锋利无比。日本武士又都是职业化战士,武艺超群。日后明朝倭乱,一名日本浪人可以“单刀入阵”,明军“五兵莫御”,名将戚继光不得不发明“鸳鸯阵”,十二个打一个,才遏制住倭寇。此时元军中,骁勇的蒙古军只是少数,汉军、高丽军哪里是日军对手,顿时出现混乱。以至于连副统帅刘复亨都中箭受了重伤。
  元军士气大衰,攻势散乱,也已经损失惨重的日军趁机撤退重新布阵。元军害怕遭到夜袭,不敢在陆地上扎营,退回船上进行休整。
  一天的战斗,双方各有损失,双方都没有克敌制胜的妙招。但元军跨海远征,后援不济,而日军则可以从本州、四国诸岛源源不断地开来,陷入消耗将对元军极为不利。可只要应对得法,在已经占领的对马、壹岐站住脚等待后援,战事还是大有可为。岂料,就在当天夜间突然刮起了猛烈的台风,元军船只被倾覆二百余艘,落水淹死者不可胜数。
  第二天,当日军又来交战时,发现海面上已经空无一船,只有随波漂流的尸体和碎木,待到抓到了幸存的元军的俘虏后才知道元军遭受台风死伤过半,其余已经撤退回国了。日本大喜若狂,举行盛大的庆功仪式,因为这一年是日本年号的文永十一年,所以被日本人称为“文永之役”。
  日本欢喜鼓舞,而元军这边却是凄惶无比,在遭受台风打击后好不容易撤回本土,只剩下一万三千五百人。
  【正文】
  
  
  至元十一年(1274年),战争大幕正式拉开。忽必烈在高丽建立征东行省,征发高丽船工、民夫三万五千人,建造了九百艘大战舰。当年十月,以忻都为都元帅,洪荼丘、刘复亨为左右元帅,率领大军四万,从高丽的合浦出发,浩浩荡荡远征日本。
  这四万大军统帅是蒙古人忻都,而副守洪荼丘是高丽人,刘复亨是汉人,所以士兵基本组成也就蒙古兵很少,大部分为高丽军和汉军。四万人不算多,但此时正是攻打南宋的既要关头,抽调这些部队,已经很不容易了。忽必烈其实并不指望这支远征军可以拿下日本,只要能打下一块基地,为日后彻底征服日本留下前哨站,便是成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