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地理 > 百战奇谋TXT下载

百战奇谋

作者:刘伯温(明)
栏目:历史.地理
类别:古典
大小:488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001计战



  原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法说:“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
  译文:大凡用兵作战的法则,都是把战略谋划放在首位。没有开战之前,先要判明将帅是贤明还是愚钝,敌人力量是强大还是弱小,兵员数量是众多还是寡少,战区地形是险峻还是平坦,粮草供应是困乏还是充足。把敌我双方这些情况都判断清楚了,然后再出兵攻战,便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判断敌情实际,研究制胜计划,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将帅指导战争所必须掌握的法则。”
  印证:《孙子兵法·地形篇》中指出“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说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说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译成白话为:“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正确判断敌情,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能够胜利;不了解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失败。所以,根据分析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不打,坚持打也是可以的;根据分析没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打,不打也是可以的。所以,战不谋求胜利的名声,退不回避失利的罪责,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国君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这里所说的“计”就是大的谋略;“根据分析”我认为就是根据战争的规律来分析。总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打无把握之仗”。
  故事:《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是一个定大计的开端。东汉末年,天下纷争,刘备和皇上沾点亲,一时也就豪情万丈,可自已还没什么大能耐,东奔西跑,后来在一家刘表处算是落了脚。这刘备在新野,听说有个诸葛亮(字孔明)挺厉害的,立即就去拜访,也不知带没带脑白金,反正前两次楞没见着本人,好歹第三次是看着了,诸葛亮也知道刘备来了三回了,心也挺诚的,就跟他先白话一阵吧。还别说,这个诸葛亮别看他是个乡野村夫,可是啥事都知道,这一拉开话匣子,真就说了个头头是道。诸葛亮说:“自从董卓这个坏家伙总揽朝政以来,各地豪杰就都起来了,占领州郡的大一点的诸侯也不少。但现在说就剩了不几个了,曹操和袁绍比,又没名兵又少,可是曹操还真就打败了袁绍,变成了最强大的诸侯了,这里不光是天时,还有人为。现在曹操已经有了百万大军,并且总以天子名义给其他诸侯下令,所以说和现在就跟他打,那肯定是干不过了。孙权占据江东,从他老子孙坚到他哥孙策再到他上任,孙家已经是三任了,老百姓也都跟定了,贤能大臣和威武猛将也不少,所以说孙权这个地方只能是联合了,也不能跟他干仗。现在的荆州,也就是刘表这个地方,地利非常好,确实是用武之地,但刘表肯定守不住。这个地方可是老天给你刘将军准备的,将军你就心动吗?四川那边叫益州,人称天府之国,老富裕了,但刘璋那个人也不是守家的人,另外北边还有张鲁老想熊他,所以四川那里的人都想得一明君来治理。将军你和皇帝是一家子,都姓刘,而且名声也挺好的,如果将来占有了荆州、益州,西边和少数民族通好,南边进行安抚,对外和孙权拉好关系,对内整理好内务;一旦天下有变,派一个厉害的大将,率荆州的大军向北开过去,将军你在益州领着那里的兵出秦川向东北方向挺进,老百姓能不欢迎你吗?真要是那样,你就可成霸业了,说不定也整个皇帝当一家伙。” 孔明最后总结了一下说:“将军你想要成就霸业,北边曹操不能动,因为他占天时,南边孙权只能联合,因为他占地利,将军你想法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这样就成了三锅撑了。最后慢慢再然图中原。”这一谈,刘备茅塞顿开,连连称善。这就是有名的三顾茅庐,这一段话就是著名的隆中对,隆中对被后人称为“天下计”,我认为这是三国演义中最大的一计,后来刘备照此办理,果然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局面。
  评述:《三国演义》中的这个故事是著名的,从诸葛亮还没出山开始,就已经定下了的战略大局,而且在以后也照此办理并得到了验证的。“计战”是《百战奇谋》的开宗首篇,着重从战略高度阐述实地战争谋划对于赢得作战胜利的重要性。这里的“计”主要是指大的方面的谋划,是分析、判断总情况的意思。《百战奇谋》认为,在对敌交战之前,首先要摸清敌我双方将帅的优劣、力量的强弱、兵员的多少、地形的险易、粮草的足乏。只有对上述诸多情况首先分析、判断准确清楚了,然后再出兵攻战,就没有不打胜仗的。刘伯温的这篇《百战奇谋》把“计战”放在了最主要的位置上,可见“用兵之道,以计为首”的战略思想,是第一可宝贵的思想。

002谋战

  原文:凡敌始有谋,我从而攻之,使彼计衰而屈服。法说:“上兵伐谋。”
  译文:凡在敌人开始对我进行战争图谋的时候,我要及时运用谋略戳穿它,使其阴谋无法得逞而不得不屈服。诚如兵法所说:“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挫败敌人的战争图谋。”
  印证:《孙子兵法·谋攻篇》上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译成白话为:“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孙子兵法》还有一段著名的论断:“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译文是:“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这里我认为强调的重要一条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用打仗,就能让对方屈服,这才是最高明的。就象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那么多起义的,就是共产党用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
  故事:《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中便有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曹操准备讨伐刘备,但是还有刘表和张绣尚未归顺,这样出征,恐后方不稳。那个让梨的孔融献了一计:“现在天太冷了,轻易不能动兵,等到来春也不晚。到那时,可先派人去招安张绣、刘表,然后再慢慢琢磨徐州的刘备。”曹操真还就听了,先派一个叫刘晔的去张绣那里劝降。刘晔至襄城,先见贾诩,先说了不少曹操的好话。这个贾诩看来和刘晔关系也不错,就留刘晔在自己家中住了一宿。次日来见张绣,说曹公派刘晔招安之事。正说着呢,袁绍那边也有特使来到。张绣让进来。袁绍的使者递上了书信,张绣看完信知道,也是招安的意思。贾诩问喜人绍的使者说:“近日袁公兴兵破曹操,胜负怎么样啊?”来使回答:“这个时候太冷,暂时没想打仗。现在袁公觉得张绣将军与荆州的刘表都有两下子,所以特意来请。”贾诩大笑:“你这就回去和袁本初(袁绍的字)‘你们老袁家哥俩都经常干仗,互不相容,别人去了还能得好吗?’”当面就扯碎了书信,把来使撵的嗷嗷撩。张绣说:“现在是袁绍强、曹操弱;你今个撕毁了书信,撵跑了来使,袁绍要发兵来,怎么整?”贾诩说:“不如去投降曹操。”张绣说:“我原来与曹操有仇,因为他祸害我婶,我把他打跑了,现在去投他,他能留我吗?”贾诩说:“去投曹操有三件好处:曹操老以天子名义下令,征伐天下,这是一件;袁绍强盛,咱们人少,去了也不能重视咱们,曹操虽弱,可得到咱们这些兵肯定高兴,这是第二件;曹操有大的志向,小事不能总记着,以显示他是有德的,这是第三件。将军你就不用犹豫了。”张绣对贾诩从来都是听的,这回也听了,把刘晔请来见了面。刘晔当然还是夸曹操怎么怎么好,而且说:“曹丞相如果还记仇,哪能让我来请将军呢?”张绣大喜,随刘晔、带贾诩等人到许都投降。张绣见了曹操,拜于阶下。曹操忙扶起来,拉着张绣的手:“我也有小过失,你也别总记着了。”遂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封贾诩为执金吾使。这两人都升了官。
  评述:这里讲的故事就是一个“上兵伐谋”的典型例子,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谋战”所着重的是如何挫败敌人的战争图谋问题。也就是运用谋略打破敌人的战争企图,把战争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孙子所强调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的。但是,必须看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力量处于优势,形势非常有利,并且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主观指导,才有可能不经流血牺牲而达成“全胜”这一理想目标。如果片面强调“谋战”而否定“兵战”则势必给自己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003间战

  原文:凡欲征伐,先用间谍,觇敌之众寡、虚实、动静,然后兴师,则大功可立,战无不胜。法说:“无所不用间也。”
  译文:大凡要出兵进攻敌人,必须事先派遣间谍秘密探明敌军人数之多少、力量之虚实、部队之行止,然后再出兵进攻,就能大功可立,战无不胜。诚如兵法所说:“在对敌作战的时候,无时无处不可以使用间谍。”
  印证:《孙子兵法》共有13篇,第13篇就是用间篇,这里强调:“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译文是:“所以,明君和贤将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众人,就在于能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求神问鬼,也不可用相似的现象作类比推测,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去验证,一定要取之于人,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的口中去获取。”那些熟悉敌情的人是谁啊,就是间谋呗。但是间谍也不容易做,所以《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又说:“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意思就是:“所以在军队中,没有比间谍更亲近的人,没有比间谍更为优厚奖赏的,没有比间谍更为秘密的事情了。不是睿智超群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指使间谍,不是谋虑精细的人不能得到间谍提供的真实情报。微妙啊,微妙!无时无处不可以使用间谍。”难怪解放军授衔时,中共方面最高的间谍首领李克农在上将中列第四位。
  故事:间谍是古今中外都有的,俗话说就特务,有的高级特务也叫“卧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间谍所起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小看的。《三国演义》中赤壁大战时,双方都用了间谍,可是曹操一方的间谍都被识破,而周瑜用的间谍都成功了,赤壁大战最后的结局是孙刘联军大胜,这里边是不是说间谍战有很大作用呢?
  且看《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的几个间谍的实例:
  一、曹操手下的蒋干就是一个间谍,但这个间谍是世界上最屁的一个间谍,他不是不想为主子办事,可是他想办却办不好,俗话就是帮倒忙。且看他第一次入了江南周瑜大寨是什么情形。先是被周瑜灌了几杯酒,他倒是没在意,还总想着任务。到了晚上,周瑜非得与他同床而眠,他自己却不觉。不觉什么呢?人家周瑜把军机要地来让给你下塌,你还不觉得其中有点过于热情?到了晚上,这个蒋干如何睡得着?靠在枕头上细听时辰,等到军中打二更鼓时,这家伙起来看一看。道德看到是周瑜熟睡的状态,其次听到了周瑜的鼻息如雷。蒋干见帐桌周瑜的办公桌上,堆着一卷文书,悄悄起来偷看。都是军事秘密呀,可过老瘾了,可是你就不想一想,真正秘密能让你看吗?蒋干一看,都是往来书信。其中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这蔡瑁、张允是谁呀,那是原刘表手下的水军大将,训练水军有一套。曹操一来,为了名利投曹操,正准备在曹操手下大干一场。如果按这两人的训练方法,曹操的军队也会很快适应水战的。但就在此时,蒋干来周瑜营寨探听虚实了,却发现了蔡、张二人的手书,这哪里是蔡、张二人的手书呀,那是周瑜的作品,就是假冒作品好让曹操杀了这两人。蒋干看到了这封假信,如获至宝,暗读之。书中写道:“我等投降曹操,不是图升官发财,实属无奈。现今已将北军想法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曹操老贼的脑袋,献于周先生您的帐下。早晚还有人到,便有确切的消息。千万不要有疑心。先写此信在此”。蒋干一想:“原来蔡瑁、张允与东吴有了勾结!”好哇,此次来探,虽别的什么也没探到,这可是大功一件,于是将书信暗藏于衣袋之内,回到了江北。蒋干这个间谍所起的作用就是帮了周瑜的忙,让曹操斩了两个能训练水军的原荆州将领。这是曹操的间谍,但起到了帮助对方的作用。曹操还有间谍到江南卧底,可都被周瑜识破,这里不再多说。
  二、那么再看一看孙刘联军派出的间谍所起的作用:赤壁大战时,双方派出不少间谍,我认为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庞统的连环计,这里的连环计,不同于三十六计中连续用计的连环计,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连环计,是让曹操大船用铁环相连,火烧的时候一个也跑不掉的连环计。那么这样的计一般人用能成吗?那肯定是不行的,那么庞统能行吗?回答是肯定的。那时庞统还没有真正的显山露水,别人还不知凤雏的厉害。这一次,又是蒋干帮了忙,这个混蛋蒋干第一次让曹操害了两个大将,没有脸,还要求再来,这一次周瑜换了方式,让蒋干说不了话,蒋干憋的够呛,只好瞎走,却把庞统带到了北军大营。庞统是谁呀,那还了得,酒桌上几句话就把曹操唬的晕头转向。后来庞装醉了,可又象十分真诚地、非常关心地问:“敢问军中有良医否?”曹操问干什么用。庞统说:“水军容易得病,应当预备好良医以备一时之需。”当时曹操军队正面临这个问题,因为北方军士到了长江两岸,不服水土,都得了呕吐的毛病,还死了不少人,曹操正为此事着急呢;一听庞统的话,正是痛处,如何不问?庞统话题一转,来了损招。说实在地,如果一开始就提让船连起来,曹操能不防备吗?可是庞统先提军士之疾,关心哪。这个时候再提出联船的事就能行了。赵本山讲话,是一点一点往里透话,庞统说:“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确实很妙,但可惜不全。”曹操一个劲地问。庞统没办法,只好很不情愿地将心中之计露出来:“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曹操当然大喜,请问妙策。庞统说:“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你们这些平原作战的北军,看见船就呕,不生病才怪。如果让大船小船搭配在一起,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相连,上面铺上宽阔的木头板,别说人可以来回走,就是战马在上面也可奔跑啊。这样,多大的风浪也不怕呀。”曹操听了,非常受感动,下席而谢,说:“如果不是先生这样好的计谋,怎么能破掉东吴呢!”可是这个庞统献的这个计策,可真把曹操毁了,把北军八十三万大军毁了。为什么呢,大船都钉起来,连在一起,周瑜放火时一个也跑不掉,哈哈。
  评述:本篇中讲述的三国故事里,曹操派出的间谍都被识破而起反作用,周瑜派出的间谍都能如愿。看到这些间谍所起的作用,赤壁大战的胜负就有个大概了。所谓“间战”就是着重阐述使用间谍在战争中的作用问题。《百战奇谋》认为,凡要进攻敌人,必先派遣间谍深入敌境进行战略侦察,或以重金收买敌方人员提供情报。只有通过间谍探明敌国兵员多少、力量强弱、军队动静等情况后,再出兵进攻,才能打胜仗。战争的历史经验表明,要战胜敌人,除了知已,还要知彼,这样就能保证战役的质量,从而战胜对手;而要做到知彼,就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进行周密地敌情侦察。派遣间谍侦察敌情,是兵家经常采用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
百战奇谋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