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TXT下载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

作者:杜尚侠(当代)
栏目:人物.传记
类别:现代
大小:297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楚汉战争结束后,中国广袤的国土又重新统一。汉高祖五年(前202)二月,刘邦在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附近)之阳即皇帝位,成为西汉长安城城垣
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定国号为汉,史称汉高祖,又称汉高帝。王后吕雉改称皇后,太子刘盈称皇太子。国都原在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五月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根据娄敬建议,又迁都咸阳以东的长安(今陕西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从此,长安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在我国六大古都中,西安是建都朝代最多,年代最久的一个。
然而,摆在刘邦面前的现实问题却是困难重重:首先是如何从夺权者转化为统治者;其次是如何处理与那些诸侯、功臣的关系;第三是如“汉并天下”瓦当
何安定社会和恢复生产;第四是如何消除来自北方匈奴的侵犯;第五是如何保证刘姓皇朝万世永固。而第一、第二个问题是每一个开国皇帝必须面对的急务,尤其对于一个出身平民的皇帝来说,问题似乎显得更为艰深。那么,刘邦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呢?
从马上到马下刘邦个人的文化素养不高,有时还带有几分无赖习气,但他毕竟是一个政治家,不像项羽那样“自矜功伐,奋其私智”。刘邦建国后,接受秦亡教训。而最早向他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陆贾。陆贾是楚人,以有辩才而跟随刘邦定天下,深得刘邦信任。《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
陆贾时时称说《诗》、《书》。高祖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而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秦)氏。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王,陛下安得而有之?”
西汉彩绘步兵俑刘邦觉得有理,就命陆贾写书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陆贾奉命写成《新语》十二篇。陆贾的《新语》,糅合儒、道、法等各种思想,以“无为”、“宽舒”、“中和”为理论根据,既否定秦朝“用刑太极”的政策,又要求汉初统治者顺其自然,对人民采取少加干扰以及轻徭、薄赋、节俭、缓刑等政策。刘邦以“无为”和“顺守”为宗旨,继承了秦朝的各项基本制度,又进行了某些变革,这就是“汉承秦制”。
让盟友、功臣成为阶下囚在推翻秦王朝统治后,刘邦受封为汉王,与其他诸侯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在楚汉战争的过程中,刘邦为了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力量,汉王与反楚诸侯的联系,逐渐变为盟主与盟友的关系。
项羽灭亡,刘邦称帝,开始大规模封功臣。汉初,刘邦分封异姓王共有七个:楚王韩信、赵王张敖、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
但是当汉王朝的封建统治秩序初步恢复后,刘邦便开始了剪除异姓王的斗争。这场政治斗争始于高祖五年(前202)七月,至高祖十二年(前195)二月,燕王卢绾逃往匈奴止,前后共八年时间。
说起卢绾,原与刘邦情同手足,不仅同乡、同里、同学,还同年同月同日生,从少年起两人就形影不离,最后也发展到公然叛逃的地步。
韩信像刘邦剪除异姓诸侯王,轻者贬黜,重者夷灭三族,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那“勇略震主”的韩信。刘邦首先是出其不意地夺取韩信的兵权,接着设计逮捕了韩信,最后,韩信“谋反”而被诛杀。关于韩信谋反被杀一事,《史记》《汉书》记载甚详,但告密者为韩信家奴,且为孤证,当时韩信闲居长安,手无兵权,靠什么来谋反?被擒后未经审讯即被斩,且刘邦平定陈豨在前,韩信谋反在后,如何成了里应外合韩信墓
?这其中确有可疑之处,历来史家看法不一,目前尚无定论。刘邦平叛归来,“见信死,亦喜且怜之”。所喜者,功高震主的畏将已除;所怜者,大臣无辜被诛。
不管是该杀,还是冤杀,剪除异姓王是刘邦的既定决策,是巩固汉室统治的需要。韩信作为实力最大的异姓王,即使不以谋反罪被杀,也将以其他形式予以剪除。
继韩信被杀,几个主要的异姓王,先后被杀或被贬。
在消灭异姓王的过程中,刘邦错误地认为分封刘氏子弟为王能屏藩皇室,也无离心背德之虞。所以,在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曾杀白马为盟,订下誓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刑白马盟”。矛头所指,显然是诸吕,即防止诸吕篡权。到刘邦死时,被封的同姓诸侯王共九个。只是异姓诸侯王虽被剪灭了,但中央集权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从而埋下了“七国之乱”的祸根。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随机推荐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