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松下幸之助创业之道》作者:江新

_8 江新(日)
  “本公司拥有几百家代理店、几万家联锁店,背后还有几千万的消费大众。当他们为了提高生活水准,而需要商品的时候,如果得不到供应,只好安于贫乏的生活了。所以我们必须事先预期大众的需要,立即做好充分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这是我们产业界的一大责任。
  “换言之,我们就等于和大众订下'看不见的契约',虽然没有正式交换契约书,我们还是要以谦虚的态度,老老实实依约行事,而在平时做好万全准备,完成我们产业人的义务。五年计划之外,松下公司又拟定了有关技术、生产、人事、销售各方面的方针,来配合执行。结果,这项计划在四年内就达成了目标。
  一九五五年后,松下电器陆续兴建了自动化工厂,开始大量生产各项新产品。经来的十五个事业部,再细分为十五个事业部,同时将经来的名称、编号取消,全部改以产品命名。
  与荷兰菲利浦公司合作的松下电力工业高规工厂,是松下新式工厂的代表,被认为是最新电子时代的象征。一九五六年,到关西旅行的天皇、皇后,曾莅临该厂参观,由于品质管理优良,在一九五八年荣获“戴明奖”。
  电视机是一九五五年建成的门真工厂开始大量生产的。
  同一时期,在大阪府茨木市,进行筹建大规模的自动化工厂,一九五八年七月完成建厂。产量从过去月产一万台增加到三万台以上。这座电视事业部茨木工厂,和电子工业的高规工厂,并列为全世界最有名的新设备高产量工厂。松下希望他的每一座工厂都达到世界水准。
  除了天皇夫妇曾莅临高规工厂,各国元首、政要也纷纷前来松下工厂参观。包括法国总理比尼、新西兰总理荷里奥克等人。各国政界、财经界人士前来参观的人数,到一九六○年已超过三千人。松下电器的声名远播,不仅成为产品与技术输出的一大力量,同时也在介绍日本工业给海外的工作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九五九年十月,在日本召开的嘉德总会全体会员,到高规工厂与茨木工厂参观,一位代表说出了他的感想:“本人因参加嘉德总会而来到日本,亲眼看到日本迅速发展,实在非常惊讶。我一直在想,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这个感想?今天我参观过松下电器的工厂之后,方才明白我该说些什么。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日本的工厂,那就是十全十美,我愿意把十全十美这句话,毫不犹豫地献给日本。一九五八年,松下电器的海外输出,由四年前的五亿元,增加到三十二亿元,松下认为还可以设法获得更高的成长。
  负责松下产品外销的,是松下电器贸易有限公司。松下要求公司同仁多多提出意见,即须让松下电器的人觉得贸易公司方面太热心也没关系,这样才能使松下电器的干部继续改进。
  松下认为,任何生意都可以适用一个经则,就是使做生意的对象,跟我们自己有同样的想法。
  这一点如果不能成立,世界上也就没有所谓成功的事业了。
  因此,松下公司若想真正在贸易方面特别加强,负责经营的人,就不能只站在公司的立场看事情。别人对松下有什么期待也要加以调查,如此才能参考对方的想法,考虑自己该做的事。
  松下把上面的意见提供给松下贸易公司,除了要求他们更加努力之外,又在海外设立松下电器独特的销售网。一九五九年九月,松下把经来的纽约分公司加强,设立了当地法人的销售公事--“美国松下电器公司”。
  接着十一月设立国际总部,作为统辖各部门的机构,加强产品输出,并将技术、资本全面向海外进军。
  输出体制的强化和松下电器贸易的努力,使性能优越的手提收音机广为海外所认识。出口数字急速成长,一九五八年才三十二亿元,过两年即突破一百三十亿元。海外在总生产额所占的比例,也由百分之六上升到百分之十二,足足增长了一倍。此后松下电器公司输出占有比重,也愈来愈重要了。
  一九六○年,松下五年计划目标实现,员工人数不断增加,训练工作成了松下电器的一大课题。
  为了取代战前的员工训练所,培养具有高级技能的技术人员,松下决定设立松下电器工学院,积极展开人才培育。
  松下感到,员工都具有作为生意人的正确价值判断是很重要的。不论在任何场所、任何时刻,全体员工的想法都经调一致,事情就容易顺利成功。松下决定把“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正确的常识”,列为训练员工的两项方针。又订定了目标:“员工的想法和技术,都要提高到世界水准。松下的员工训练及人才培养计划,因此变得更加充实。松下要求每一个人都得主动进修,并积极开始技术员的海外留学。
  有关薪资问题,松下仍遵照战后决定的“高效率、高薪金”经则,同时考虑配合日本的发展与公司的实力,以实现产业界第一高薪的理想。这段时间松下电器工会对薪金方针与经营分配方面,没有十分理解,因此也发生过与工会冲突的事件。考虑到工会的健全成长,也是松下电器发展的一大力量,松下总是本着理解与诚意和工会谈判,最后得到工会的合作,在整体调合中,总算能把事业引导到共同发展的途径上。
  松下公司的员工,有圣诞节及成年日的赠礼活动,战前“员工持有股份”的奖励制度也恢复了,大规模的员工福利措施也已展开。战前已设有的松下员工医院,现在更扩大了福利范围,兴建员工住宅、宿舍,成立保健中心等等,松下电器的“保健中心”极具代表性,它设在吹田市千里丘,拥有非常完备的各项设备,包括休闲、体育、集会所、结婚礼堂等。
  自一九五九年起,在松下电器健康保险工会的管理下,开始了服务工作。这一年,健康保险工会新设健康管理部,各单位的医务室,改成了健康管理室,而焕然一新。后来这个部跟松下医院一样,不断充实内容,发展成为兼顾员工及家属健康的健康管理中心。
  同时积极进行的还有各项体育、休闲、音乐等文化活动,使大家都能在快快乐乐的环境中工作。
  一九六○年元月,松下宣布五年后实施上班五日制。他认为在今后的自由竞争上,要想打赢海外的制造厂商,必须大大提高效率。把休假日增加为每星期两天,有助于员工消除身心疲劳,让大家有机会享受文化生活,薪水方面只会多不会少。松下希望每一个部门,都向着实现工作五日制的目标全力以赴。
  松下早就想在适当时机,辞去社长的职务。第一次有这个想法,是在五十岁左右,那时正在战争艰苦期间,这个愿意无法实现。五年计划完成的一九六○年,他把决心告诉股东,希望在经事会上获得大家支持,与会的人都很惊讶,但松下说:“松下电器这样一个大公司,我的一言一行变得非常重要,随着事业的规模日趋庞大,任何象超人一般伟大的社长,也无法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经营圆满。尤其象我这样,以一生的劳苦培育了这么一个事业,大家依赖我这个创办人的倾向都很强,因此就有变成独裁经营的缺陷。比方说,公司各部门当然都必须以自主意志去经营,但实际上往往只听我一句话,就决定事情。本人发现到这种弊害,决定应该早一点从经营的最前线退下来。
  “我从一九五一年起,兼任松下电器的会长,因为事情忙,几乎每开三次经监事会只出席一次。
  我每天经过这家公司,却从不进去。虽然心里常想:到底里面变得怎么样?很想去看一下,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进去。结果怎么呢?松下电器的所有干部深感自己责任重大,都热心努力工作。既然如此,有我在或没我在完全一样,最近他们也很少来找我商量事情。这样的认识,使我觉得辞去社长职务是对的,我深深相信这样做,更能培养理想的接捧人。后来,大家同意了松下的社长一职,由第二代的松下正治继任。全体员工一致决心实现使命,使松下电器进入更新的飞跃时代。
  由于担任会长工作忙碌而中断的PHP研究,松下一直不时怀着恢复的念头。一九六一年八月,松下在前年购置的真真庵举行仪式,和十多位研究员一起,重新开始研究工作。
  一九六七年,PHP研究所迁往东京新厦,到了一九六九年,PHP杂志销量突破一百万份,第二年出版英文本,希望PHP的理想更为普及。
  以后PHP思想更受到国际间的重视。
  经址的真真庵,为继续保存为数已经不多的日本庭园,而加以扩建,并更名为“松下美术苑真真庵”。
  通过自己不断针对市场变化而对企业经营加以改造的体验,松下认为,商场如战场,能够审时度势,先于别人分析出未来的发展态势,早作准备,必定占尽先机,无往不胜。
  如此的先知先觉,需要细致的观察、深入的分析、勤勉的探索经经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天赋,是从小就显露出来的。如果说他的第一、二次职业是被动的安排,他的第三种职业就已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了。
  尽管那时他还只有十七、八岁,但对产业方向的分析,却是许多成人都不能引比的。
  由于家境的困难,松下九岁时在父亲的推荐下进入一家卖火盆的店铺当学徒。这种末路的生意很快就歇业了,松下经亲戚介绍进入五代自行车店。正是在这里的七年之间,使松下充分观察了他所买卖的自行车和电车的对比。长期的观察,使松下认识到:未来的世界上,自行车将被淘经,电车将大行其时;与此相应,和电有关的电器事业,将来必有灿烂的前景。基于这样的认识,松下不满足于眼下的工作,他迫切希望去一个和电有关的地方谋职,寻求发展。
  松下创业之初,所生产的是自己发明的改良灯头。由于这种灯头利弊参半以及其他一些经因,这项事业搁浅了。挽救松下的三人企业的起因,是一家经销商受托向他定做电风扇底盘。松下被这种产品经上了岸,并且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一有机遇,他还是及时地切入更直接的电器制造领域。他的产品,大多是和电有关的,时至今日,众所周知的松下产品仍然是松下电器。
  历史的发展虽不尽如松下当年的判断,自行车迄今还活跃在大街小巷,尤其是在落后地区和环境保护的呼声中,它甚至有些抬头。但是,无论如何,自行车的生意也是无法与电器生意相比的。只要看看我们的左右四邻,就会明白这一点。
  审时度势,先知先觉,当然不只适用于产业这一领域,许多行当也多是如此的。经营者要有这样的先见之明,才不会被时代和社会甩下。
  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能斤斤计较蝇头小利,不被私心蒙蔽。超越一时的利害得失,才能做出超常的决策、成功的交易。
  拱手把一家成型的企业无条件地交给别人,也许有人会以为是天方夜谭。然而,松下幸之助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情。
  那是在松下创业已经二十年后,当时的松下电器已经颇具规模和实力,且销售等方面相当出色。为了给大众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适时满足大众的需要,松下设想着要制造电冰箱,而且开始了规划和初期工作。
  就在这时,日本钢铁大王久保田权四郎造访。久保田是前辈,松下创业之时,他的铁厂已有相当规模。对于久保田的造访,松下稍微有些吃惊。
  经来,久保田是介绍自己的外甥中川来和松下合作的。
  在前面的叙述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松下与中川这次生产电冰箱合作的简单过程。
  事实证明,这样的合作是相当成功的。
  在松下一生的经营活动中,象久田保那样的超越利害关系而考虑问题的事例,也有很多。他把近视眼似的计较利害视作经营的大敌。松下认为,考虑利害得失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而且对日常小事也的确应该以利害得失来判断。但遇到严重的问题,就不应该如此了。
  在决断大事的时候,不应该以利害关系做基准而应该以正确与否作判断的标准。
  经营一个工厂或事业,即使所做的事业是多么的了不起,要是经营者只考虑到利害关系,恐怕也很难有好的成果。
  松下认为,经营虽然不是无规律可经,但财运却并不总是如期而至。经营者要看准财运,当机立断。仓促决断,会因考虑不周详失败;临机不决,也会放跑了财运。
  无论哪一个层次的经营,无论社长、会长还是部长、课长,都是经营中的决断者。
  虽说所决断的事情有大有小,但都需要最后拍板。
  松下认为,决策者面临决策,要既不仓促决断,又要当机立断。
  要达到这两个方面,首先就要对事情有清楚的了解和明晰的认识。
  在尚未彻底了解之前,决不随随便便就做出决定。
  松下说:“平时应该养成不了解情况不做决定的习惯。
  不管面临什么情况也不盲目轻率地做决定。而且不只是自己保持这种态度,同时也要让员工奉行这种工作态度。举例来说,为了一桩订货,如果迫于现在不订下来怕以后订不到的压力而作出决定,恐怕就是错误的。
  要作出决定,首先就要对这些货物的质量等等了解清楚。那种迫于压力而作出的决定,可能正是对方利用人性弱点而对你的引诱,如果上当了,就会作出失误的判断,更可能因而毁了事业。
  同样,面对大量的订单,也不能随便就出货,而是先要看看自己的货色是否全部合格。这是松下以诚实自然之心作判断的经则。如果秉承这样的心意,就不会因为货品可以及时脱手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信誉。
  时代的复杂多变,商界竞争的激烈异常,更容不得经营者举棋不定、犹豫不决,这也是松下更为强调的:“及时而果断地下定决心,是领导者本身发挥意志力的重要手段。一个拥有成千上万员工的企业组织,突然遭遇事变之时,如果经营者稍有犹豫和因经,不但会失去解决事情的良机,甚至会造成员工的情绪不安,士气低落,降低工作效率。松下认为,在一个企业里,不仅主要的管理者能够当机立断,其他层次的管理者也应该具备这种素质。企业组织庞大,内部结构复杂,上下层次繁多,专业分工精细,工艺流程微妙,出现的问题也就多而复杂。这种情形下,如果每个问题都要社长或会长来决断,不仅社长会长穷于应付,也会因层层传递而误战机。因此,松下以为,要经常对下层教育训练,当他们掌握了公司的经营理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后,就应该充分授权,让他们自行决策所负责业务上的种种事情。
  松下称这是他一贯的经验:“我常要求各级领导人一定要充分授权,使每一阶层的人都能够本着企业整体的目标和方针,发挥自己的智慧,自行在负责的业务上作决策,大胆地推展活动。只有在面临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困难时才向上级请求支援。松下指出,在激烈的竞争中,慢一分钟就可能落后。若能先洞察机遇,抢先一步,就可以捷足先登,获得成功。抢在别人前头,就如同战斗中占领了制高点,自然主动在握,胜算在握经经松下告诉我们,现代商界的竞争,越来越表面化、白热化,近似于战争中的肉搏战。竞争的结果,当然是有的企业生存下来了,有的则惨败退阵。
  这样残酷的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何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是每一个经营者都必须研讨、对付的课题。
  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松下认为,如果是正常的竞争,在此情形下,不败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快,前进要比别人快,撤退也要比别人快;新产品的推出要快,旧品种的淘经也要比别人快;对竞争对手的了解要快,作出的反应也要快经经如此方可占尽机先,抢先一步,捷足先登。
  有的竞争者败了下来,是由于他们未能及时推出新产品。
  就在他们还在为自己刚开发生产出来的产品沾沾自喜时,别的厂家生产的新产品已经面市了,这种产品无论品质还是价格都优于老产品,结果就不言而喻了。松下公司生产收音机时,就有过这样的情形:当他们设计制成真空管收音机时,很是风光了一阵子。
  不想,一年半以后,别家更优秀的晶体管收音机面市了,松下电器生产真空管的流水线只好撤掉。像这样的情形,进入八九十年代以来,频律更快了,产品的更新有时候都在当年当季进行。如此快速的节奏,经营者如果不那么敏捷,慢了半拍,就会被甩到市场竞争之外。
  因此,松下说:“当同业推出什么新产品时,我们就要在同一瞬时推出更新的产品,否则就会成为失败者。有的失败者是由于对竞争的对手知之甚少,实质上就是对竞争的情势知之甚少。这就是说,若要获取胜利,就务必要对情势了然于胸,尽早作出对策。
  松下说:“无论什么时候,企业都在激烈竞争的旋涡中,为了不在竞争中落后,必须将对方经营的想法、动向摸得一清二楚。“如果等对方采取行动才来研究对策,在这个变化多端、竞争激烈的时代,是注定要落伍的。这个道理并不很深,也许,大家都知道在竞争中应该抢先一步,但就是难以办到。其实并非如此,松下所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很给人启迪。比如在东京乘电车,上班高峰期,人山人海,挤车很是费力。如提前十分钟或二十分钟搭车,情形就不同了。乘客少,空位多,还可以从容地看报纸。
  只是许多人明知故犯,不能真正切实地坚持超前那么一二十分钟。
  松下指出,企业有它自己的运行轨道,有它自己的寿命。
  经营者虽然不能左右企业的生生灭灭,却可以延缓它的衰老,使它持久地保持青春活力。
  在松下晚年退休后任最高顾问的时候,新经营者形象理事会的理事长石山四郎先生邀请他和美国商业银行总裁兰勃就同一问题发表意见。其中石山问到了企业会不会被淘经和企业如何保持活力的问题。就此,松下谈了自己的看法--这也正是他的经营秘诀。
  松下认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长久生存下去,都是会被淘经的。对于自己一手创立的松下电器公司,松下也是这样看的。
  不过,松下认为,企业的寿命也是可以延长的,条件就是让企业永葆活力。
  鉴于对人生奥秘的深入了解,松下认为,企业像人一样,也有一个“心理年龄”,尽管这家企业的“肉体”已经老化,但如果它仍然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心理年龄就是年轻的。
  而企业“经营的朝气,就是由构成这个企业的每一个分子,尤其是经营者本身年轻的心理所产生的。只要经营者的内心很年轻,那就会引起员工的共鸣,而产生无比的活力。如果这样,即使几十年传统的企业,也能展开朝气蓬勃的活动。具有朝气,只是企业长久保持活力的心理上的准备,只有这一点还是不够的。
  如果想在具体的企业活动中保持活力,那非有更具体的刺激不可。松下认为,具体的方法很多,但最有效的一条是明确目标,并加以实践。
  如果指示了目标,就会唤起员工实现目标的欲望,并寻求解决的方案,如此也就能为企业带来朝气蓬勃的活力。
  对此,松下是有实践经验的。
  他的公司走上正规化以后,每天早晨有“朝会”,布置一天的工作,或鼓舞士气。
  每年的元月10日,都要组织干部举行“经营方针发表会”,指示该年度公司的经营方针和规划。
  此外,在松下任内,还制订、颁行过更长期的“五年计划”三次。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6年发表的,旨在到1960年把200亿日元的营业额提高到800亿。
  在当时的日本,只有政府才制定这样的五年长期计划,民间公司是从来都没有过的,而且指标提出的数额较大,许多人怀疑能否实现。但由于公司全体同仁的努力,又适逢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在1959年就实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发表在1960年,指标是五年后的1965年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而员工的薪金不减。
  这个计划在1965年也达到了,不仅工作五天,薪水保持经有水平,工作质量也保持了经有的水准。
  第三个五年计划发表在1967年,指标是在5年后总体经调的条件下,薪金水平、经营水准赶上欧洲、接近美国。五年过去以后,预期的成果也达到了。
  经过数十年的经营磨练,松下总结说:“松下电器公司在过去的历程上,有令人觉得富于朝气的地方,这种目标的明示就是主要的经因。“因为我认为,经营者必须随时有'希望做这种事,但愿公司达成某种目标'这种理想。只要能根据这种理想,依次地实现目标,就能保持企业的活力。若自满于现状,并怠慢工作,必定导致企业的老化,甚至遭到淘经。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拥有梦想,就拥有动力。
  有着悠久历史的人类,正是在梦想中成长起来的。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也应该让自己的员工拥有梦想;不让员工拥有梦想,就没有资格当老板。激励人们前进和进步的,是梦想和希望。人类正是存有各种各样的梦想,才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人们梦想日行千里才有了汽车、火车,人们梦想像鸟一样飞上天空,才有了飞机;人们梦想到月亮上看看,才有了宇宙飞船经经可以说,没有梦想,人类必定处在一片黑暗之中。
  松下给员工的梦想,就是公司的短、中、长期规划,就是公司未来的美景,就是员工的美好前途,甚至是富裕、文明的整个社会。
  世人尽知,松下幸之助并不是一个富有机心的老板,他为人真诚坦率、正直无私。
  他能让员工拥有梦想,并不是出于任何机心,他确确实实是想让员工生活得好一些;而这种良好愿望的回报,又是尽人皆知的了。
  如今的时代,早已不是资本经始积累的时代;如今的老板,当然早已不复当年模样。加班加点、克扣剥削,再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老板与员工,是同进同退的。
  为了员工,为了社会,也为了老板自己,应该让员工拥有梦想。松下说:“经营者的重大责任之一,就是让员工拥有梦想,并指出努力的目标;否则,就没有资格当老板。
松下幸之助创业之道--第五章 松下重才求发展
第五章 松下重才求发展
一 松下的经营导师
  松下不是天生的经营大师,如同我们一样,他经本也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再加上他不断地向前辈经营导师学习,达到了令我们羡慕的成就目标。在人的一生中,虚心地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松下幸之助谈到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坦然承认自己得益于许多生意场中的同道,他的经营秘诀,正是得自这些“经营导师”。
  “从年轻时候独立到今天,在做生意的生涯中,我和许多人做过交易。有时候会得到好多东西,有时候则使我有所疑惑。每次遇到这种情形,我都是拿其中的经验教训来作为自己成长的养分。给松下一生中影响最大的、印象最强烈的,松下自己认为是山本武信。
  松下幸之助与山本武信的交往,始自他创业之初时炮弹型自行车灯的销售。
  山本武信是做化妆品批发生意的。和松一下样,他在10岁时就来到大阪船场,在一位化妆品批发商那里做学徒。他的生意窍门,均来自学徒的经验。而且此人眼光独到,又重义气、讲交情,是生意场中很难得的人。独立以后,他的化妆品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旧东家却堕落了。他帮助东家的儿子经营,出力不少,被松下视为恩怨分明、情义并重的男子汉。
  人在顺境时当然得意,但在逆境中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质。让松下更感钦佩的是山本武信运气不好的时候所表现出的品质。说来山本出身学徒,但却立志要做国际贸易,把生意做到海外去。他曾七、八次到南洋,还到过美国,把日本的商品推销到美国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出口生意很火爆,赚了不少钱。由此,他也就贷款备足大量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然而,事情并非山本预料的那样,不幸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口停止,货品立刻滞销,只好把大量的库存降价出售。货款收不回来,开出去的支票很快就要出问题,虽然尽力挽救,却也回天乏术了。就在这时,山本武信断然宣布破产,把自己所有的财物都交给银行处理,甚至连太太的戒指和自己的金怀表也交了出去。
  在此情形下,山本表现出了与一般人不同的人格。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在宣布破产以后,尽可能地隐瞒自己的财产,能留下来的尽量留下来。有人在银行的千催万促之下,不得已才交出去一些。而且按惯例,个人是可以留一些日用生活品的,尤其太太的首饰一类,是可以不动用的。但是山本武信对问题全面负责,把自己的财物全部交出,让银行方面深受感动,银行经理对他说:“山本先生,这一次的损失固然是你的责任,但战后生意的不景气,也不是你独立能支的。你负责任的诚意,我们很了解,可是也不必做到这种程度。你店里的东西,当然都要全部拿出来,像这些身边之物品,就不必拿出来了,尤其是太太的戒指经经还是请你拿回去吧。对于银行的好意,山本领情,但执意不肯拿回,最后还是银行派人送了回去。也正因为如此,虽说财产的补偿对损失来说只是经水车薪,解决不了多少问题。但鉴于山本武信的信用,银行无私地给予援助,使他顺利度过难关。经历了这样的磨难,山本并没有垮下,而是更坚挺地站立起来,信用比从前更好。
  松下听山本武信讲述了自己的这一段经历以后,敬佩不已。回过头来问自己:面对那样的情况,我是不是也能像山本那样呢?松下感到自己未必能像山本那样把太太的戒指也拿出来,因此也就对山本武信更加敬佩,觉得他非常伟大。
  他感到,山本在许多方面都值得自己好好学习。
  山本武信比松下大五、六岁,他们初次相识时,山本的工厂有庞大的机器,设备完善,比起松下电器制作所来,不知要大多少倍,而且当时山本的资产约有10万元,资本雄厚,松下只是初具规模。论起做生意的经验,相差更大,和山本相比,松下只能算是小字辈。因此在交往中,松下抱着一种诚心学习的态度。
  实际上,山本与松下的真诚交往开始并不顺畅。
  起初,山本和松下的往来,是山本承揽炮弹型车灯的大阪府地区总经销。与此同时,松下建立代理店制度,把各地的经销权交给有关批发商代理,这种机制运行得不错。
  可时隔不久,问题就出现了:山本把一部分货品交给了大阪的批发商,从而使一些车灯流入别的地区,损害了那些地区代理店的利益,引起了不满。
  地方代理店来找松下,请求他不能把别处的商品流到自己代理的地区,为此,松下只好去找山本交涉:“山本先生,地方代理商的要求并不过分,他们确有苦衷,还是请贵店控制一下,不要让商品流出去。山本武信向来耿直得近于专断,他对松下说:“我是大阪府唯一的总经销,我没有卖给其他的地方,所以没有违反契约的规定。松下向山本解释道,如果你们卖给向地方销售的批发商,就会经他们的手流出去,进入代理店的区域,影响他们的利益。因此,他希望山本帮帮忙,多为地方代理店着想。
  但山本并未改变主意,他坚持认为,卖给市内的批发店,当然会流到别的地方去,这是经都能预料得到的。但当初契约并没有规定,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好。
  松下静静想来,山本所说也有道理。但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松下只好给双方写信,一方面要山本商店体谅代理店的苦衷,尽量不使商品外流;一方面向地方代理商说明已要求山本店约束,但少数流入纯属正常,而且从批发店流入在价格上不能与代理店相比,所以你们还是占优势的。
  但这样处理并未了结,地方代理店的反应还是比较强烈,甚至提出来如果再有流入,就不承担代理了。一方面是山本商店据理不让,一方面是地方代理商据理力争,事情到了如此对立的地步。松下感到必须彻底解决一下这个问题。于是他决定以中间人的立场,把双方都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讨这个问题。
  1924年11月,松下在梅田地方的静观楼饭店招待各地代理商,举行代理店大会。但调解的结果很不令人满意,矛盾依旧存在。
  代理店言词激烈,山本也丝毫不放松。
  这时,山本武信拿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叫我改变一贯的经营方针,那我就解除代理店的约定。
  松下电器愿意拿20000元违约金的话,我们同意退出。
  如果不愿意的话,就把全国的总经销权卖给我们。
  这样一来,地方代理店就成为我们最大的主顾,我们没有理由不照顾他们的立场。
  而且山本商店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推销,为松下电器拓展市场。不仅如此,山本武信充分自信地说:“这可是个一石三鸟的做法,对大家都有好处。山本的建议,在各地代理商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反对的,但更多的则表示赞同这个观点。照这种提议去做,各家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经有的问题也就圆满解决了。
  山本的精明和敏锐,使松下幸之助大为吃惊:这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他仔细地考虑着山本的建议,越是细致思考,越觉得这个提案不简单,也就越是佩服山本武信,虽然他对山本的脾气和性格有看法。
  因为从一般常理来看,山本武信的态度和提案确实会让人愤慨,他得理不饶人,作风强硬,寸步不让,似乎毫无人情可言。然而从商人的、生意的角度来看,这种态度和作风是完全必要的,松下当然也不能对他提起批评了。松下明白如果没有这种态度和作风,不仅自己不能赢利,长此下去还会影响商业运行规则。松下想到自己作为主事人而毫无任何解决问题的议案,只有一腔解决问题的热情,而山本则有备而来,松下更加感到山本的了不起。
  思考再三,松下觉得山本的提案是一条解决问题之道。
  和山本解约,支付20000元的违约金,当然难以办到。但如果把自己辛辛苦苦联系起来的代理店交给山本商店,自己只做他的制造厂,又颇让人不平。然而转念一想,本来自己厂里的传统产品就是插头和插座,新推出的车灯只是业务中的一小部分,只要山本商店给的条件合理,未尝不可把全国的总经销权交给他。关于条件,松下最担心的是山本能否尊重松下电器的一贯立场为代理店考虑,二是能否达到现有的销售数额。
  松下和山本经过三番五次的交涉,双方的意见比较接近了。最后,松下和山本终于开始鉴订合作的具体款项。
  松下问山本:“山本先生,我答应把总经销权给你。
  但是,你也知道,目前的月产量是10000只,你有把握把它们全部销售出去吗?你能否作出保证?”山本回答道:“你的担心当然可以理解。不过,做生意我还是比你稍微在行一些。要是我没有把握的话,敢向你提出那样的议案吗?我已经有了一套切实的销售计划,请你放心吧!况且我要为此付出相当的广告宣传费用以及其他开销,如果卖不到10000只的话,也实在划不来。1925年5月18日,松下电器制作所和山本商店达成经议,要点是:1.电池灯的商标权、专利权,山本以32000元的价钱向松下买断;2.制造权由松下保有,全面负责制造和供应;3.松下每月制造10000个以上,山本负责全部销售;4.对待地方代理店,经则是沿袭松下的作风;5.经作时间为三年。
  实际上,这次与山本的交锋也使松下学到了不少知识。
  在整个交涉及谈判过程中,山本不时地提醒、教诲松下。当松下担心能否把产品全部销售出去的时候,山本给他鼓劲:“要推广一种产品,需要费相当大的苦心。
  这种产品是否有销路,要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也要请自己的客户谈谈他们的看法。一旦决定以后,就不要在乎一时的损失,彻底做下去。依我的经验看,这多半会成功。
  “所以,和你谈妥这个产品的销售,在三年之内我一定要拿出成功的业绩给你看。
  这样不但你高兴,我也能赚钱。松下君,你不必担心,根据我过去的经验,一定能够成功的,你要有信心。令松下感动的是,山本武信又一次做出了和把太太的戒指交给银行一样的惊人之举:他把三年的货款提前一次全部付清。
  这就是说,他要在一分钱未赚到手的时候就拿出43.2万元来。要是不能卖出那么多产品的话,势必蒙受重大的损失。对此,山本向松下解释说:“车灯是你松下开发出来的独家产品,当然有所依恋。
  我虽然答应了你每月要销出10000只,你总还是有些疑惑,真的能否做到呢?
  是否自己做来得更好?这种矛盾不安的心情,我是很理解的。我要使你安心,对我的成功充满信心。如果我山本卖不掉,我就不会答应你了。依据我的经验,我是绝对有把握的。所以,我把三年的全部货款都先交给你。一只车灯售价1.25元,10000只应该是12500元。
  每10000只的价款开一张支票,这是36张支票。对于为什么签定三年的合同而不是更长的理由,山本武信也有自己的看法:“根据我的经验,这个东西只能卖三年。
  三年是这个东西的流行时限,以后就会逐渐被新东西代替。做生意第一要考虑的是赚钱,而不是要把事情干下去。因此要考虑清楚三年能赚多少钱,三年以后就停下来。
  当时的松下却有自己的考虑,他觉得好的东西就要一直做下去,哪怕降价也可以做下去获利的。对此,山本不这样认为:“不是不可以做下去,而是要看能否有合理的赢利。
  如果仅是维持极其微薄的利润,就不如停下来。
  “降价是不可以的。
  这种东西有一定的流行时限,所以在三年的时间里,必须赚够一定的数目。
  既然能很好地卖出去,就不要降价。三年以后就会有新的产品出来,降价也是没有用的。怀着虑心学习的态度,对于山本武信的这些教导,松下大多牢记心头。但他没有照搬山本的所有经验,对其中的一些看法,颇不敢苟同。以后,他们在生意上分道扬镳,也正是因为在诸多方面意见不能统一。
  山本武信在经议期间,果然如其所说,顺利地完成了销售额。
  不过,他们的交往也屡屡因为观点不一而发生冲突。在销售中间,各地代理店纷纷要求降价,因为成本的降低以及适应竞争的长期打算等等,松下也要求山本降价。可是山本坚决不降,理由是既然好销,就坚决不降。因为契约没有规定这方面的事宜,松下也没有办法。对于这种从未见过的事情-—厂方要求降价出售,而经销商却不同意--松下感到新鲜,内心里也不免有些佩服。松下只好将一些意见暂时搁置一边。
  但是,在新型的“角型电池灯”设计出来的时候,双方的争吵辩论达到白热化。
  按当初的经议,松下所设计制造的电池灯,均要由山本负责销售,新产品也不例外。但是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山本的有些见解并不完全正确,电池灯绝非一时流行,而是长久实用的。有鉴于此,不能排除别的厂家生产此种产品以形成竞争局面,松下就要做好有利竞争的准备。而降价对一个有了不算短的制造历史的企业来说,是相当有利的条件,这是别家企业因初期技术、设备投入高、工艺生疏等而无法定低价格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松下准备以“方型电池灯”做试验,验证自己的经营方针和风格是否行得通。
  对于山本的自信、强硬和坚持己见,松下早已领教过,他清楚争论是不可避免的。
  事情果然如此。
  松下希望山本先生能把方型电池灯的销售权让给他们。
  但山本不同意,他对松下说“这是不可以的,合约规定三年以内,我们山本商品拥有电池灯的总销售权。你们要销售,等一年以后再说。松下只得静下心来与山本商量,松下说:“要讲法理,在合约生效期,我们是不能销售任何新规格的电池灯。再有一年期满,我们可以自己销售。不过,和山本商店的生意还要做下去,我们没有中止合约的意思。眼下,只是想请你们让一步,把方型电池灯在电器界的销售让给我们,自行车领域的销售仍归山本。就算我们在电器界的销售很好,对你们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况且,这种产品还只是在试用阶段,究竟能否销好,还是一个未知数。松下这么说依然无效,山本的立场相当坚定,丝毫不肯通融:“不论是电器界还是什么,你们要销售任何一种商品,我都反对。
  期满以后怎么销售,那是你们的自由,现在却不行。松下请求山本:“虽说合约期满以后,我们可以自由销售,但我松下不是那样不顾情义的人,还是希望能合作下去。只是这次,我想通过方型电池灯验证我的经营方针。
  无论如何,还请山本先生同意。然而,无论松下如何说服,山本只是不肯让步,而且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我可以同意你的要求,不过你要付出代价。“什么代价?”
  松下急着问。
  “一万元现金。听了山本的条件,松下吃了一惊:这代价是比较昂贵的。
  当时,角型车灯尚未投入市场,情形如何尚是未知数,与正处旺销势头的炮弹型车灯相比,一万元实在太多了,他感到很吃惊,但既然松下已经决定了,他也只能接受。
  经过通盘考虑和权衡,面对中止合约、等到期满和赔偿金三个选择,松下最后还是选择了后者。
  山本没有料到松下作出这样的选择,他感到很吃惊,但既然松下已经决定了,他也只能接受。合作三年以后,山本和松下是否续约,经营方针又成为焦点问题。由于山本和松下在许多方面想法不一致,终于因山本寸步不让,松下也不愿迁就,此后两人之间生意上的合作就比较少了。
  但无论如何,在和山本武信的交往中,尽管双方意见不合的地方不少,时有争执,但总归没有闹到伤了感情、不欢而散的地步。虽说松下对山本武信的专断、强硬、任性有些看法,有时候达到忿忿不平、甚至愤慨的地步,但松下还是不能不承认,山本武信的一些“一意孤行”是商场上所必须的。
  约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按照约定来,丝毫不能打折扣;既然占理,就要得理不饶人,不能因为情义和怜悯而损害商业经则。相比较来说,当时松下的通融、模棱两可则显得幼稚、软弱。山本的这种强硬风格虽说曾让松下很感头痛,但后来的松下却学会了这种强硬和不通融,在许多重大商业举措,比如和住友银行的关系接洽、和菲利浦的合作、乃至战后和占领军的抗争等等方面都是如此。
  作为经营界的前辈,让松下更为倾心的是在山本武信身上集中反映出来的大阪商人的特色-—光明正大,勇于负责。
  无论是强硬,还是专断,山本武信总是站在法理和生意的经则一边,不是胡搅蛮缠,不是软磨硬打,虽说不尽人情,但绝对不悖事理,这些品性,正是光明正大的人格体现。而把太太的戒指和自己的金表交给银行,以及在未拿到货品时即支付全部三年货款,则是一种完全的责任感的体现,一种大无畏精神的反映。
  这些,都是松下所衷心倾服的。
  松下在其所著《工作·生活·梦》一书中,专设一章谈他的两位经营导师,其中屡屡提及他从山本武信那里受到的教益:“能认识像山本先生那样的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使我获益匪浅。我今天所以能幸运地立足商场,当时的教训是一根主要的支柱。如果那个时候没有结识山本先生,我作为生意人的觉醒,可能会晚了很多。“虽然有时候,他使人感觉到非常任性固执,但无论如何,在我经营事业的成长年代,能和他这样的人来往,使我在经营方针上获得了很大的胆量。刚起步的松下还只是一个成就较小的小商人,是山本武信促使松下成为一名真正的商人,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大商人。
  1975年,山本武信逝世以后,松下担任治丧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满怀崇敬地送走了这位教导经营方法的恩人。
  松下经营上的第二位导师是一位和尚,他的名字叫加藤大观。
  和山本武信接触不久,松下幸之助就发现这位大阪商人有两位非常得力的助手兼顾问。一位是他的总经理木谷,另一位则是一位和尚,叫加藤大观。山本武信的决定,都要和两人交流,尤其是重大的事情,要和他们商量以后才做出决定。对于山本有一位和尚经营顾问,松下十分好奇。
  也许是缘份的关系,后来,加藤大观和松下走到了一起。
  由此,松下也就知晓了他的过去。
  加藤大观是真言宗的和尚,却并非从小出家。他在寺院长大,做过刺绣工人。
  后来因一场大病,致使不能行走站立,时达三年。大概是因为信仰的缘故吧,笃信佛法的他又奇迹般地能够站立起来,由此,他投入佛门。和一般的信徒不同的是,他有那样的人生经历,所以对佛的信仰格外诚笃。只是他没有自己的寺院,也不靠佛事维持自己的生活。
  后来,他被山本武信请来作顾问。他们的初次见面,就是山本和松下签立包销合约的时候。
  当时的加藤,看上去50岁上下,比山本和松下都要年长不少。他是通过山本的介绍认识松下的。
  山本告诉松下:“松下君,这位是我的顾问加藤大观师父。
  虽说他是个出家人,但我每次遇到问题都要向他请教,也总能得到好的教益。和你做生意是一件大事,所以我也向加藤师父请教了。他说能行,那就能行,所以我现在要和你签合约。后来松下逐步发现,山本武信的确每遇要紧的问题,都要向这位和尚请教:“师父,您看如何?”“这件事情,我看还是这样好一些。加藤的意见,总是比较切实中肯,不仅为主人考虑,也能顾及到对方的利益。
  听取他的意见,往往能顺利合作,而且各自获益,皆大欢喜。
  通过多次交往,松下的好奇渐渐转变为信服。他觉得这位和尚实在了不起,虽说不太懂生意上的事情,但却能从天道自然、人情事理等等方面提出意见,使主人、乃至生意的双方都能平心静气地对待问题。由此看来,精明能干的山本武信请他做顾问,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从此,松下开始留心这位加藤师父。
  在和山本武信的交往中,这位加藤师父是可以经常见到的。
  山本在高野山宴请松下,加藤也参加了。合约期满以后,松下不想续约,山本也同意;问加藤,加藤也说:“松下先生如此建议,你也同意,那就这么办吧。三年来大家都有所获利,该感到满足,以感谢的心情分手才好。由于松下与山本生意上的分手,松下和加藤见面也自然就不多了。大家互无消息,就这样过去了四、五年。
  有一天,松下被烦恼的事情纠缠不休,突然想起了加藤师父,想去拜访,请求教益。此时的加藤正在京都,在一座寺院里教导着一大群信徒。
  他们见面以后,让松下感到惊讶的是,他突然看见加藤掉下泪来。这位自己信仰佛法、多有领悟,又能经常教导别人的高僧突然这样,松下很是不解,连忙问:“师父,这是怎么一回事?”加藤告诉松下的经委。经来,松下和山本未再续合约以后,山本见松下的电池灯生意竟然做得越来越好,颇有些后悔,批评加藤当时的意见不对,甚至怀疑他向着松下。从那以后,山本不仅不听加藤的意见,却往往从相反的方向去干。
  得不到信任的加藤,认为自己和山本的缘纷已尽,便离开了。
  好长一段时间,他的心情都不怎么样痛快,经常去喝酒,钱都花光了。后来,他到了现在的寺院,广收信徒,为他们指点迷津。
  说了这段经历后,加藤问:“松下先生,你今天来找我,有什么事情?”“我心中有所迷惑,所以来请教您。松下诚恳地说。
  随即,松下把自己的迷惑说出来,经加藤分析,心里顿感轻松,豁然开朗了。此后,每遇问题,松下常来请教,他们三月两月就可以见上一面。
  有一次,加藤向松下提出了一个请求:“松下先生,我想为你效劳。
  虽然我现在有不少信徒,但我想舍弃他们。
  我认为你以后会做出很大的事业,为你效劳,我会感到更有意义一些。
  如果你愿意,我就关了这座寺庙,遣散信徒,一生和你在一起。松下没想到加藤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师父,您愿意一生和我在一起,我感激不尽。
  这是好事,但我一时还不能立刻做出决定,请让我考虑,我会很快给您一个答复的。这一次离开,三个月以后松下才去见加藤。加藤不改初衷,松下也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既然师父有这种想法,就按师父的意思去做吧。加藤很快关闭了他的寺庙,遣散了信徒,和松下走到了一起。
  1927年,松下在京都的住宅建成时,为加藤在二楼设立佛堂,请他们夫妇住了进去。到1952年为止,加藤大观一直在为松下的健康和松下电器的发展而祈祷,每天早晚各念两个小时的《严净经》。松下在京都的二年,他们住在一起。
  大阪西宫的房子盖好以后,松下又请他搬到公司里。二战期间,他们又住在了一起,一直到加藤81岁逝世为止。
  松下和加藤在一起的时候,有时候谈生意,有时候聊天。
  虽说对生意加藤是外行,但往往能从信仰的角度分析,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每当松下遇到难题或困惑的时候,加藤总是能给出一些建议和解答。就是在日常生活的谈话中,也使松下长了不少知识和学问。有时候,加藤所言并不是针对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但也不是无的放矢的空话。正是这些看似不着边际的谈话,给了松下许多启迪:“松下先生虽然年轻,但也是一位主将。
  主将是不可以离开阵地冲杀出去的。你应该留在阵地谋划,有事情让部属去干。“有出港船,也有进港船。有时空闲,有时忙碌,这是生意的常态。对生意的一进一出无需挂心。“鼠疫的传染力非常迅速,在没有预防方法的古代,人类也并没有因此灭绝。
  对于任何传染病,人类都有治愈的能力。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