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嘉诚传》 作者:陈衍俊

_3 蒋多 (现代)
  往昔,在那战乱、动荡、贫穷的年代,当小学教师的父亲,谋职何其艰难,度生何其窘迫寒夜,在昏黄暗淡的煤油灯下,父亲批改作业时所发出的声声咳嗽以及那赢弱的面黄肌瘦的身体
  面对陋室、寒夜、孤灯和咳嗽声声,年少的李嘉诚卷缩在木板床的薄被里,既倍感为教师者的贫困与辛劳,连自己的身子也不敢随便翻转,生怕对父亲有所惊动,有所打扰
  日寇的铁蹄踏进潮州,穷凶极恶,父亲带着一家大小,辗转流离,食不果腹祖母大人由于极度惊悸,由于贫穷,由于缺医少药,在澄海后沟长辞人世父亲带着一家人跋山涉水,几经险阻,且舟且行地来到香港,但已体质极度虚弱,身染沉疴贫病交困,日寇侵港,铁路肆虐,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父亲终于过早离开人间,李嘉诚少年失怙而“东亚病夫”之恶名,也曾多年缭绕于李嘉诚的耳际数十年的人生征途,使李嘉诚对发展文教医疗卫生事业深有所悟。他意识到,“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国民体魄之健康至为重要”,“一个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如果无国无家,再有钱也不顶用。”“中国要强盛起来,在国际上才会受到尊重,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他看到,“人生的病痛对一个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事。如果科学昌明,又有了钱,患了病,就有办法治疗,健康可以恢复,生命可以挽回。”“一个人如果得了病,得不到好的治疗,有时甚至会丧失劳动力,会增加家庭的负担,增加对社会的负担,本人艰苦、家庭艰苦,社会也艰苦。”因此,李嘉诚在心之深处牢固地树立了“竭诚为祖国的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
  《南方日报》、《光明日报》最早于1981年1月14日、1月16日发布了关于“李嘉诚先生捐赠港市500万元,帮助汕头医专附属医院引进医教设备”的新闻。一时轰动全国,引为美谈佳话。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1980年春,全国侨联副主席、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庄世平先生曾到汕头访问。参观了汕头医专附属医院,发现这里的仪器很不够,且多落后。庄老对这事很为关心,回香港后,在一次叙谈中,他对李嘉诚谈到了这件事。不料,李嘉诚对这件事也很关心,他对庄老说:“办医疗的事,我很喜欢。应该让他们的仪器设备更完善些!”庄世平说:“法国的医疗器械是很贵的!”李嘉诚说:“不怕!他们需要些甚么仪器就让他们开个单吧,办好医疗,保证市民健康,对社会对国家都十分重要!”“对这件事我十分乐意做”。过后,庄老通知汕头医专附属医院报清单。据悉,医院所报购进仪器项目仅需人民币200万元左右。谁知李嘉诚一下子却赞助了500万港元。庄老又玉成了一桩好事。汕头医专及其附属医院靠李嘉诚的赞助,引进了110多项先进仪器设备,顿时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扩大了诊治项目,医护人员感到“有用武之地”,促进了积极性的发挥。医院也旧貌展新颜了!
  继李嘉诚1980年在潮州捐巨资兴建修建潮州医院、潮安医院后,李嘉诚又一次找庄老商量,打算在其他省份的县城所在地,按县级医院标准,再捐建二至三所像潮州医院一样规格的医院,“使当地人民的健康得到保障”,以后再考虑逐步发展。当时,他们取得一致意见后,曾写信给新华社香港分社,表达了这个意愿。
  在汕头大学挂牌办公、开始筹建工作后,李嘉诚和庄世平再度商议,由于新华社香港分社对前一意愿未作明确答复,倒不如集中力量来武装、办好一所汕大的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更好。他们再次向新华社香港分社反映了想法,此举得到中央教育部的支持和广东省政府支持。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九日,中央教育部派员到汕头医专检查并评估工作。经国务院批准,汕头医学专科学校及其附属医院遂于一九八三年九月升格为汕大医学院。一九八八年二月三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支援汕头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通知》,其文称:“为加快汕头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建设,经各方协商后,我委确定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承担全面支援汕头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任务”。对此,李嘉诚深表满意。有一次,他给好友许伟先生(香港潮州商会常务会董、交际部主任,现总务部主任)打电话,高兴他说:“我告诉您一件最高兴的事,医学院一附院,现在设备完善!与上海二医大挂钩后,医疗水平有相当提高了!”两个好朋友都开心地笑了。
  事情还得回述到一九八五年春,当汕头大学校本部的首期建校工程已显露眉目之后,李嘉诚已开始积极筹划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新建工程和校本部二期工程的继续推进。这是基于他那“一鼓作气,通力合作,全力以赴,以底于成”的远见卓识和强烈的事业心和天职感,“有一千多万人口的潮汕地区,应该拥有一所一流的现代化的多功能的综合性大医院,应既能发扬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救死扶伤,造福民众;它又应是一所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的教学医院,在这里培养出一流的医学技术人才,为保证民众健康、为发展特区经济服务。”这就是李嘉诚的构想,是李嘉诚对“杏圃新酞”的期望和寄托,是他对建设新的附属一医院“情有独钟”之所系。
  1985年4月6日,他在吴南生、林川、林兴胜、罗列和汕大副校长、医学院院长伍正谊教授陪同下,到医学院看望师生员工,了解教学科研情况。
  李先生看望了八三级八四级医疗专业的师生。他高兴地对师生们说:“祝愿你们,努力学习,成长为中国优秀的医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你们一 定能够成功!”李嘉诚在听了工作汇报和巡视之后,对在座的人强调说:“现在的医学院已有相当的规模,是在培养高质量的医生了。我们有了好仪器,还要有好老师,才能充分利用好仪器,让好仪器发挥作用。招生要重质。要创造好条件,吸引国外的优秀教授前来讲学。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到外国去学习几年,再回来服务,为潮汕一带服务。给国家作出大贡献。”
  李先生看望了八三级八四级医疗专业的师生。他高兴地对师生们说:“祝愿你们,努力学习,成长为中国优秀的医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你们一定能够成功!”李嘉诚在听了工作汇报和巡视之后,对在座的人强调说:“现在的医学院已有相当的规模,是在培养高质量的医生了。我们有了好仪器,还要有好老师,才能充分利用好仪器,让好仪器发挥作用。招生要重质。要创造好条件,吸引国外的优秀教授前来讲学。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到外国去学习几年,再回来服务,为潮汕一带服务。给国家作出大贡献。”
  他说:“汕头大学一定要在中国、在世界成为一所名校,我是有决心的。我一定跟着大家,一定办出个好大学!”
  他兴奋他说:“我们办事业,决心很重要!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条件够、决心够、运气也好。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干,汕大的前途是无限的!我有机会为国家为乡亲父老做一点事,是很应该的。”
  之后,李嘉诚一行又到将要新建的教学医院察勘地址。该院址位于汕头市新发展的东区黄金地带。在东厦路之东,座北向南,四周都是通衢大道。李嘉诚对所选院址很满意,不仅新建的附一医院在汕头市医疗事业的布局上,将填补了发展中的东区地带的空白,便于从四面八方来的患者寻医求诊,而且“医院解决了朝甫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香港是很难解决的”,这很“有利于患者的休养与健康的恢复”。
  4月7日,在龙湖宾馆,专门举行了关于新建附属一医院的建设技术会议。李嘉诚紧握吴南生的手高兴他说:“10年后医院一定要出现新局面!”吴南生也坚定地答道:“10年出现新局面!”
  在李嘉诚的关心、促进下,汕大医学院新建附属一医院于1987年5月14日试桩,开始建设。汕大校本部的第2、3期建校工程也分别紧接着进行。其中包括了汕头大学的学术交流楼、汕大的精神卫生中心、医科教学大楼、教工和学生宿舍楼、学校运动场(包括游泳池、田径场、体操场、足球场、篮球场、各种训练场和拥有2400个座位的看台等)等。附属一医院的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校本部第2、3期建校工程的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共投资1.4亿港元。1988年1月8日,李嘉诚专程抵汕参加新建附属一医院的平顶仪式。他和吴南生、庄世平、黄丽松、林兴胜、陈燕发、林川、杨应群一起,挥锹铲起混凝土平顶。是日喜炮声声,欢声雷动。李嘉诚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今天参加这个盛典,我感到十分高兴。这个工程的速度快,质量好,这要感谢汕头市领导的大力支持,要感谢香港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广东省二建公司全体人员和工人的共同努力!这个医院的建成,有利人民的身体健康,对服务社会、造福子孙将起着巨大的作用。”他强调说:“我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医学院办好,医学院的工作要带个好头。当然,我们汕大这个大家庭一定要搞好,医学院办好了,是汕大的光荣!”
  李嘉诚这次莅校,对汕大的进步感到满意。他对来自美国、加拿大的外籍教师们高兴他说:“整个中国都在前进!汕大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在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他又一次反复地强调了这样的思想观点:
  “最要紧的,是我们自己要把工作做好!”
  “办好汕头大学,最要紧的是人才。”
  “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还要有竞争心!”
  “对有上进心、事业心并做出成绩的人,要给予支持和鼓励!”
  “大家都要有敬业心。敬我们的事业!要多鼓励我们的学生学业进步,取得成绩。”
  “先父是教育界的。我深知老师的辛劳!对行政人员也要一视同仁。我决不让老师们失望,也决不让年青的老师们失望!”
  “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办事要讲求效率!”
  “要珍惜我们的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先进仪器设备的作用。有了好的仪器设备,还要有好的最好的老师。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提高水平,取得新成绩!”
  “应该尽力的事我会尽力去做!”
  “希望汕头市全力支援汕大和医学院、新建附属一院的工作!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把汕大、把医学院、把附属一院办好!”
  但李嘉诚又着重强调说:“所有建筑物和赠品,都不要写有我的名字!我个人是不求名的。”
  随后不久,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意见,汕大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在这一年的2月26日,在广州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校际协作协议书”。协议书从教学、医院建设、师资培养、科学研究、行政管理等方面,都规定了协作目标与具体实施办法。要求在今后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将派出一批业务骨干和行政管理人员,到汕大医学院参加教学、医疗并指导工作。通过两校全方位的合作,使得汕大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符合五年制本科的合格标准,并逐步接近或达到上海二医大的办学水平。
  为了办好汕大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李嘉诚先生数次派专人到医学院具体联系并指导工作。邀请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吴文瀚教授到院协助指导工作。这一年的7月28日,李嘉诚顶着逼人的暑气和高温,一下飞机就前往巡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的新建附属一院。整座医院总用地面积为59.4市亩。实际用地(除去四周道路)面积为48.3市亩。它的工程总体设计,吸取外国先进医院的建筑经验,既考虑到满足医疗、教学任务的需要,也充分考虑到当代突飞猛进的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新建附属一院的实际建筑总面积为3.1万平方米,日门诊量设计为2000多人次,住院标准病房拥有600个床位,一期工程先建病床318个。有抗八度地震的技术设施。医院主楼中央部位为八层建筑,东西楼各为6层。分别设有门诊、急诊、放射科、检验科;理疗科;内科、内科病区及教学用房;妇产科、妇产科病房、产房;儿科及儿科病区;五官科及病区和教学用房;外科及病区和教学用房;中医科、神经科及病区;手术室、特别病区等。此外,还有后勤系统的辅助建筑,如供配电房、洗衣房、污水处理、殓房、锅炉房、焚化炉房、仓库、食堂、厨房、制药用房、医护人员宿舍等。
  全院拥有用房865间,其中住院部有用房312间,辅助用房163间。门诊大厅设有传呼系统。住院部各病区设有护士召唤系统。手术室采用U·P·S·应急直流供电。调光室装有对讲机系统。手术室还装配有对讲机系统及教学闭路电视系统。设有提高医院管理效率的200门多功能程控电话总机一台。院内有垂直运输电梯三台,食堂提升机一台。动力设备359台,照明灯具3400套。埋设高压电缆2.2公里,动力电缆7.5公里,电线500多公里。医院里的医疗用氧气,分设中心系统和独立系统,分布于病床及医疗室的供氧点360个。
  李嘉诚对汕大医学院新建附属一院(教学医院)寄予很大期望。基建费用及引进先进仪器设备费用投资超过一亿港元。他所寄望的是:“这所医院要能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能培养出一流的医科学生。能多为潮汕人民造福!”“要服务于潮汕民众,要充分发挥医院的社会效益,要为潮汕人民多做好事!”“在医院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上要取得成绩。”“要用好仪器, 不要浪费!”还强调“要与上海二医大搞好协作。要认真进行改革,培养好师资,努力提高教学、科研、医疗质量,要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高规格水平,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好医生,给人们带来健康,带来福利!”他还一再叮咛“要让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能安居乐业,让他们爱我们的医院,爱我们的事业,为造福潮汕人民作贡献!”
  在李嘉诚的直接关怀下,新建附属一院(教学医院)得以在1989年3月2日胜利乔迁并正式开业。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是日参加开业志庆活动并视察了医院。开业之日,这所医院已拥有国外先进医疗设备130台(套),其中包括有法国的钴六○治疗机、瑞典的人工肾、美国的AMSCO的消毒设备等,还拥有国产的先进医疗仪器789台套,实力雄厚。
  汕大医学院确定以肿瘤研究及防治为重点课题,特别在潮汕地区尤以攻克鼻咽癌食道癌为主要课题。李嘉诚对医学院每给予关心和照顾。在他的热忱关怀下,医学院也先后建立起中心实验室,引进新式精密仪器,实行对外开放,为振兴潮仙地区的经济服务,并与南澳县合作实行横向科研联合,积极开展南澳的肿瘤防治工作。健全三级防癌网,努力促进关于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并筹建了肿瘤病因研究室。1988年12月还引进了鼻咽纤维内窥镜,这在内地来说是首次引进的检查鼻咽疾患的先进设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水平。
  医学院和上海二医大的领导人,在1989年4月6日李嘉诚一行巡视新建一附院开诊的情况时,曾对李嘉诚先生说:“我们执行合作协议,一如既往,百年好合!现在我们已有了第一流建筑,第一流仪器。下来我们要向一流管理、一流医疗、一流效益迈进。我们一定努力提高社会效益,为造福潮汕人民做贡献!”李嘉诚对新建一附院的建设、仪器、服务工作表示满意,他关于“杏圃新酞”的宏愿和功业已初步付之实现。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所看到的情况,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好!给了我好大的鼓舞和信心。对辛勤工作的同事们,我表示深深的尊敬和感谢!对汕大和医学院的事情,我会尽心尽力去做。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是百分之百地去做。”“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改进领导,更进一步,使汕大和医学院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新水平!”
  李嘉诚对医学院以及附属一院的领导人的工作是满意的。他多次鼓励原院长宗永生教授说:“让我们共同来对付人类的共同敌人(癌症),并做出贡献!”他满意地肯定了医学院院长沈忠英教授的工作态度“很认真、很投入、很执着”。他曾亲切地对医学院陈炳燮副院长、对附属一院院长唐慧明说:“今后您们遇到什么困难,可随时告诉我!”“我们只是走过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能走过这一步可也不是容易的事。现在我们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很好,我们要努力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汕大医学院新建附属一医院开业已经4年多了。它的规模和设备不仅是在粤东地区所罕见,在广东省、在全国也属罕见。这所医院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在救死扶伤、在保证人民健康事业上作出了许许多多贡献,也造就了一批好医护工作者,培养了一批批好医生。尽管它的命名是“汕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但人民群众却习惯地把它叫做“李嘉诚医院”。这是不经“批准”的称呼,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意志、理念和意愿做出的“命名”。现在,大凡老伯、老姆、阿姐、小孩、“的士”司机、三轮车工友、就连报纸广告,谁都不把它叫做“附一”院,而“李嘉诚医院”已经有口皆碑,约定俗成了。这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认同”!
  于1986年7月动工、1987年3月竣工,1988年1月开始试办。首期工程建筑面积为3700平方米。建立这么一个精神卫生中心的主要目的,在于改革国内对精神病的治疗、预防及管理的原则,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卫生道路来。
  汕大精神卫生中心的建筑设计,体现了国内首创的新型模式。它实现了管理的开放化,生活的家庭化,治疗的综合化和建筑的园林化。
  关于管理开放化,即是改变传统的“关闭式”管理,给予病人在医院范围内有充分活动的自由,给病人应有的尊严和人道主义待遇。关于生活家庭化,即是摒弃一般医院的传统格调,采用北京四合院家庭式结构,提供良好的生活设施,废除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和病人服,与病人以尊称相称,共同进餐等,创造了一个充满和谐友爱的大家庭气氛。关于治疗综合化,即根据从“生物医疗模式”转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特点,采用以心理治疗为主导,以药物治疗为基础,结合工作治疗、娱乐治疗、音乐治疗、体育治疗、行为治疗、环境治疗、家庭治疗等,从不同的角度使其疗效达到最佳水平。关于建筑园林化,即为病人提供一个优美、舒适、幽静的生活环境和治疗场所,消除病人的紧张、烦恼,使病人能安心休养。
  该中心开办以来,已初具规模,组建了一支技术队伍,成立了精神医学教研室,做到了教学、科研、医疗三结合,成为国内高等医学院校的第一所精神科附属医院。其医疗的新型模式,已引起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教授们的重视、赞扬和关注。该中心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6%,治愈率达到40%以上,受到病家的广泛好评。该中心二期建设工程也已完成。汕大精神卫生中心的工作受到广东省卫生厅的重视,曾委托他们举办过“精神医学高级讲习班”,培训人才。该中心所接收的病人中,还有一些是港澳同胞,有的是美藉华人。他(她)们都是慕名而至的,“快快乐乐地住进来,高高兴兴地回家去!”有的病人住院后,在美国的亲属还专程来给她过生日,开音乐演唱会等。
  李嘉诚先生曾数次到精神卫生中心巡视工作,探望工作人员和病人,还曾专诚上门拜访伍正谊教授夫妇。他衷心感谢伍正谊教授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还敬祝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多做贡献!”
  对汕大医学院附属二院,李嘉诚先生也给予悉心和足够的支持。这所医院原是汕头市第一医院,和汕头医专及其附属医院同时并入汕大医学院。之后,经过调整,加强了领导及医疗队伍的技术力量,也成为汕大医学院的又一所教学医院。院长孙德麟教授是著名的颅脑外科专家。该院拥有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他们在市政府和广东省卫生厅支持下,靠艰苦奋斗,曾集资200多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拥有病床334张,先后增设了17个新的专科门诊和47项外科新技术,尤其在外科手术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建立了家庭病床870多张。院门诊量日达1500多人次,病床使用率达98%以上,抢救成功率达91%。
  自附属一院开业并逐步走上正轨之后,李嘉诚又积极考虑扶持附属二院的发展。1992年4月30日,李嘉诚先生专程巡视了附二医院,听取了该院领导的工作汇报及扩大医院规模的设想。当即决定捐资3000万港元支持附二医院兴建16层高、总建筑面积为1.38万平方米的新住院大楼,并为老医院的环境改造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李嘉诚先生很赞赏留美归来的孙德麟院长“是一位对事业很认真的专家!”
  李嘉诚先生对汕大医学院及其附属一、二医院,对汕大精神卫生中心的贡献,已收到显著的社会声誉和社会效益。李嘉诚医院(新建附属一院)开业4年多来,致力于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护质量,加强应急能力,实现科研与教学并举、设备与人才并上,推行全优服务为目标;坚持抓好医德医风建设,促使医院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电脑化。1992年,经国家卫生部委托广东省卫生厅对该院工作进行调查,在13个方面22项内容的“随机家访”调查及“问卷”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服务态度的满意率达到91%;医疗质量的信任度达到96%。在与汕头市各医院和北京10所医院的调查结果相比较,均获最高分数。1992年春,该院荣获了国家卫生部授予的“全国抗灾防病先进集体”和广东省卫生厅授予的“广东省文明医院”的称号。汕大医学院已建立了肿瘤研究所,在附属一院也相应建立了肿瘤防治专科分院,拥有病床150张,医疗水平有不断的提高。它们正在继续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为潮汕人民的健康不断作出新贡献。
  
  第十八章“彩带丰碑”
  在1990年2月8日,曾经把李嘉诚先生创建汕头大学的功业比喻为“彩带丰碑”。
  “彩带”,一条联结全世界华人的彩带。
  “丰碑”,一座为振兴中华、培育英才的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丰碑。
  继汕大成立校董会、汕大校本部继续进行第二、三期建校工程、汕大医学院新建附一医院“平顶”之后,对如何贯彻邓小平关于办好汕大的意见和指示,李嘉诚从汕大的进展和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阶段又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
  在1988年1月7日至9日,他第6次莅校期间,他强调:“汕大的工作要适应当今这个太空时代。”“学校工作要唯贤是用。要加强管理,要提高效率。”对医学院则淳谆要求“要培养一流医生。要为潮汕人民造福!”对新建的汕大计算中心则要求“做出成绩,为四化建设多做贡献!”
  之后,他又向汕大校方领导再次郑重表示:“汕大在本人心目中的地位,甚于本人其他事业。今后校方如因科研发展,需增建设投资或增添设备,本人也愿意考虑。本人乐见汕大步上康庄大道。在能力范围内,决继续予以支持。追随列位,务使汕大在质量方面,能达至国际水平,成为著名之学府。”
  他还考虑到为了让教职员工们“专心致志,以事其业”,集中力量,办好汕大,提出了设立“敬业金”计划。从1988年起到1992年,连续五年,给教职员工、学生发放“敬业金”、“奖学金”。同时,还给学校提供了一笔可观的正常维修经费。
  在香港,在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内,他专设置了一个关于汕大的工作班子。由“长实”董事局主席办公室副经理温绮雯小姐专负其职。工作班子有14个人,分负关于校董会、校政、财务、基建、设备、敬业金、教师进修留学、国际学术交流等工作。该工作班子发挥了助手作用,上传下达,每周二次专门讨论汕头大学的工作。
  李嘉诚先生以“长实”总部为基地,他庞大的多元化国际化的商务业务网遍及香港,以至内地和美国、英国、加拿大、东南亚各国。他的工作已严重的“超负荷”。但他把汕大的事业放在“首位”,每年都要安排出二次时间到汕大巡视工作,会见教职员工代表,倾听他们关于办好汕大的意见和要求。有时还亲自阅读教职员工的来信,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呼声。有时还要约见汕大校方的负责人,或会见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人和官员。
  李嘉诚每到欧、美、澳各国洽谈商务,在紧张繁忙工作之余,总要安排时间去参观访问一所有名气的大学,去学习他们的办学、管理经验,而后“拿来主义”地供办汕大的同事们参考,还为汕大积极做了许多关于引进外籍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派遣教师出国留学、进修、访问讲学等联系、安排工作。他对汕大的14个系(院)18个专业的特性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李嘉诚基于:“报效家国,兴学育才”的信念,从选址开始,于今已先后莅校23次。每次对办好汕大都有精辟独到、有的放矢的明确要求。他跟广东省、汕头市的“父母官”关系融洽,十分熟稔。“依靠地方、依靠地方父母官支持办好汕大”的思想十分明确坚定。他和汕大的不少教职员工也很熟悉,对某些系主任、教授、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和特点记得清晰,而且十分坚定地做到依靠国家政府来办好汕头大学。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
  李嘉诚为了办好汕大,不仅“头发白了好几根”,眼角的鱼尾纹也明显地深陷了好些。李嘉诚期望汕头大学能“一鼓作气,全体合作,悉力以赴,越办越好”
  1989年中国内地北京发生了“六·四”事件。
  戴景宸教授于1989年6月13日出任汕头大学第三任校长,杨应群为汕大校党委书记。
  在这一年的8月24日,李嘉诚先生致函戴景宸校长称:
  本人一向为国育才之夙愿,对汕大之发展前途,恒在念中。关心每逾于任何事业。不管个人及客观之环境如何变化,支持汕大之信念仍始终不渝。
  敬请(校方)锐意改革,兴利除弊使汕大能够成为一所在国内以至在国际上之高水平学府,以造福祖国桑梓。
  1990年2月8日,汕头大学按原定计划隆重举行全面落成庆典。至此,汕头大学已呈现“十度春风,桃李芳菲”的生动局面。李嘉诚带着大子公李泽矩、二公子李泽楷和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高级助手高高兴兴地前来参加这个庆典。国务委员、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李铁映同李嘉诚先生一起,在庆典仪式上揭了披在叶锄英元帅所题写的“汕头大学”校牌上的大红绸子。孪铁映、李嘉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荣毅仁、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副主任李后、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名誉董事长、全国侨联副主席庄世乎、汕头市委书记林兴胜等一起为汕大全面落成庆典剪彩。参加这一庆典活动的海内外嘉宾有
  3000多人,其中有蚁美厚、乔宗淮等;有香港知名爱国人士、大企业家李兆基、郑裕彤、何添先生等;以及广东省、仙头市的党政领导人和国内外高等院校的校长、教授等等,是日中午,汕大医学院新建附属一医院也举行落成庆典仪式。
  汕头大学党委书记杨应群主持了庆祝大会。在汕头大学落成庆祝大会上,李铁映作了重要讲话。他高度赞扬了李嘉诚先生爱国兴学的精神。
  李铁映说:“李嘉诚先生对汕大的慷慨损赠是十分宝贵的,他创办汕大的毅力和决心是令人钦佩的。使我感到更加宝贵、更加令人钦佩的是他献给祖国、献给家乡的赤子之心和爱国之情。”
  李铁映表示:“国家教委为了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汕头大学要办就一定要办好’的指示,几年来鼓励汕头大学进行改革,允许汕大采取措施,希望汕大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都要贯彻改革开放及为当地需要服务的原则,重视开设应用性强的专业,注意加强重点学科,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力求将汕大办出特色,越办越好。”
  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林若作了讲话。
  林若说:“汕头大学的建成,是海内外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晶。李嘉诚先生为此倾注了爱国爱乡的满腔热情。他把汕头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为
  自己应尽的天职,不仅捐赠巨资建校,而且出任校董会名誉主席,多次亲临汕大指导工作,实在可嘉可敬!”
  广东省政协主席、汕头大学校董会主席吴南生在“致欢迎同”中讲到:
  
  “李嘉诚先生为建设汕头大学捐赠巨资并费尽心血,为发展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嘉诚先生的远见卓识和爱国爱乡的崇高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
  “有这么多的领导人和贵宾光临这次庆典,是对仙头大学的亲切关怀和有力支持,也说明了汕头大学的创办是合乎民心的,说明了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众多朋友的支持的。”
  汕头大学校长戴景袁在《答谢词》中这样讲到:
  “李嘉诚先生为了创办汕头大学,他不但慷慨解囊,捐献近6亿港元巨款,而且亲自参与筹划,为解决汕大的种种问题而竭诚尽力。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学、育才强国的义举,将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汕大的胜利落成,倾注了筹委会和校董会成员的心血。筹委会和校董会的同仁们为汕大的创办和发展奔走操劳,他们的业绩不可磨灭!”
  “10年辛苦不寻常。我们已经办起了12个系和一所医学院,开设了15个本科专业和9个专科专业,设立了一批科研机构。现在校学生3540人,夜大学生879人。已有三届本科毕业生1186人。为地方培养各类急需专科生1426人。学校还招收了泰国、新加坡和港澳学生。学校的图书、设备也初步配套。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稳健的基础。”
  在汕大落成庆典上,李嘉诚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
  李嘉诚说:“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大日子,不但是汕大的荣耀,本人也觉得毕生难忘!”
  “汕大在筹办之初,即得到中央领导人的关注,省市的支持,多方面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能立下今日的根基。尤其是国家教委长期的指导和协助,更和汕大的各项成就息息相关。”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事业应长期发展。过去一些老生常谈,往往以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为例,认为办大学必需要有一百几十年始见成效。这是不切实际的。在今天的大空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突飞猛进,这种旧常规是应该打破的。尤其是在国家建设工作迫切需求人才的时候,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必须投身社会,在适当的岗位上发挥积极的作用。高等教育若不能迅速配合,则失去了其重大的意义。”
  “教育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从世界和历史上的许多事例,都可以得到证明。学生就像种子,而学校像土壤。教学的方法和环境,就如同阳光雨露。教学人员便是栽培灌溉的园丁。种子是否能健全的发芽茁长,而至成为可用的栋梁之材,各方面因素的配合,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如果通过教育的途径,能使年青的一代培养起爱国的情操,健全的心智,充实的学识和正确的人生观念,从而提高民族的素质,使国家的元气充沛,潜力深厚,则必然可使国家日渐富强。而教育的失败,也意味着国家前途的暗淡。当国家到了无可用之才的时候,则任何建国兴国的事业也谈不上了。所以,能促使教育的成功,便可对国家社会作出实际的贡献。这是我参与筹办汕头大学的主要动机之一。我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业。”
  李嘉诚说:“汕大在未来的岁月中,不单以培养优质人才为己任,更应尽一切的努力,分秒必争,配合时代的巨轮,加速步伐向前迈进。尽量以最短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成效,使于短期内达致成为重点大学的目标。”
  有200多年,比世界上极多国家的历史短促,但整个国家的发展,却是后来居上。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曾几何时,便超越了许多比它历史更悠久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不久又在经济的成就上放异彩。而德国经历了两次大战的失败,都能迅速的复原。可见在人为的努力下,可以加速达到目标。”
  “现在我们国家所建立起的基础,是前人努力的结果。我们除了珍惜现有的成就外,更要重视日后努力的方向。因为现在我们所做的工作,会对国家日后的前途有着直接影响。个人以至国家民族的竞争,都会依循着优胜劣败的历史规律,知识水平的高低是竞争成败的主要条件。落后和不适应现代
  科技发展的文化,将很难追上时代的步伐而易被淘汰。要给国家带来强盛的希望,我们这一代便必须对国家的前途负责,担负起培育年青一代的责任,使未来的国民有优良的素质。所以,办好目前的教育事业,是增强国力、造福后世的切实工作。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但要使学生知识的视野开拓,从不断的钻研精进中,充实及超越人类已有的成就,还要养成他们为国为民的抱负。研究努力的目的,不是在于个人的利益,而是大公无私地以社会国家的整体利益为中心。这样,才可以为国家民族的振兴发挥出力量。”
  “因此,我认为汕头大学的设立,不是为了造就个人的成功,也不全在为了汕头地区的利益,而是属于整个国家民族的事业。我希望它的设立,能为国家的教育前途作出好的开始,将来还会有千千万万间作育人才的学府出现,使国家的文化科学生机勃勃,民族的机运欣欣向荣!”
  “我深切盼望汕大在各位领导、师生员工的同心协力下,自立自爱,奋发图强,使汕大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占一重要位置!”
  李嘉诚重申:“以爱国之心办好教育,从而对国家作出贡献,对我个人来说,就是汕大创办的目的和意义。对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国家民族兴衰的关键所在。但愿教育的花果开满中华大地,使锦绣河山焕发 新姿,使中华民族的前途远大辉煌!”
  在1990年2月8日中午,为潮汕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和培养医学人才的综合性教学医院——新建的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也举行落成庆典剪彩仪式。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贵宾们也都参加了这个庆典。
  李嘉诚在庆典仪式上讲了话。他说:“本人多年以来,期望着家乡能有一所比较先进的教学医院,既能为群众的健康服务,又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出类拔萃的医学人才。如今,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院落成,我多年以来的夙愿正在逐步实现,此情此景,令人无限欣慰。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乔迁试行运转以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已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相信,新医院的全体工作人员,今后一定更加同心同德,勤奋工作,不断把医院办得更好。”
  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在讲话中讲到:“李嘉诚先生捐献巨资兴建这样一所极其壮观的现代化新教学医院,这不仅是为潮汕群众和粤东群众做了一大好事,也是为广东人民和全国人民做 了一大好事。李嘉诚先生这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赢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
  汕头市市长陈燕发,在讲话中说: “长期以来,汕头市还不能做到有足够的医疗力量,完全就地解决人民群众的疾患。还有相当数量的疑难、危重病人要长途跋涉,上送省城就医。广大群众热切盼望我们的医院水平能有更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能更上一层楼。李嘉诚先生捐献巨资建成这所设计新颖、环境舒适、设备先进的教学医院,正好适应我市广大群众的要求。我代表全市人民,向为祖国为家乡的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无私奉献的李嘉诚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以上便是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汕头大学落成庆典的生动一幕!”
  广东省政协主席、汕头大学校董会主席吴南生曾撰《汕头大学建校纪略》以志。
  文曰:“粤东向为文化发达之区,潮汕古有海滨邹鲁之誉。入本世纪,兴办大学之议迭起;有识之士,奔走呼吁而终未果。一九七九年初,与筹建汕头经济特区同时,筹办汕头大学。经省市各界共同努力,1980年 5月,组成以吴南生为主任之汕头大学筹备委员会。香港李嘉诚先生,累建福利桑梓之功,素怀兴学育才之志,闻讯即与庄世平先生商议,毅然捐巨资促成此举。1981年 8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汕头大学,叶剑英元帅亲题校名。11月,任命许涤新为校长。经多方筹措,遂于1983年 9月,利用旧房舍招生开学,同时将汕头医专改设为汕头大学医学院。1984年元旦,奠基典礼隆重举行,校舍建设全面展开。1987年 2月,成立校董会,学校工作更有推进。基建工程现已基本完成,总计建筑面积 20万平方米。昔日桑浦荒山野岭,而今黉宫鳞次梯比。文理工医,日臻齐备,桃李灼灼,书声琅琅。粤东父老及海外赤子近百年孜孜以求之盛事,赖中央、省市及海内外各界之大力支持,竟一举功成。方此落成庆典之际,尤感佩李嘉诚先生损资兴学之壮举。其所资赠,至 1989年10月已达 3.7亿港元。11月,又欣然增赠 2亿港元,以期汕大建设更臻完善。十载创业,喜新学府规模初具;百年树人,待众师生勋业重赓。任重而道远,特镌此石,以扬盛业,并期共勉。”
  公元 1990年元月
  汕头大学校董会立
  吴南生撰文饶宗颐书丹
  现此碑石立于汕头大学校园中心广场正中。为意大利大理石,长 2米,宽 1米。前面镌刻着汕头大学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金色大字。后面则为《汕头大学建校纪略》。为海内外人士共同瞻仰。
  在 1990年的 2月 8日夜,李嘉诚先生还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回答了新闻记者最感兴趣的一些问题。
  其一,是关于汕大的发展前途问题。
  李嘉诚的回答是:“事在人为。今天的汕大已经到了某一个成功的阶段。我对汕大是充满信心的。把汕大办成一个有成绩的重点大学是有希望的!”
  其二,是关于欢迎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捐资办学的问题的看法。
  李嘉诚说:“任何一个中国人,无论他是否移居到国外去,就以美籍华人来说,他们原来就是中国人。无论今天也好,10年后也好,到世上最后一天也好,也都还是中国人。因为他的祖先都是中国人。我相信90%以上的中国人都希望中国强大。如果要使。一个国家富强,教育是最要紧的途径。所以,如果在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能力所能及的话,对祖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是很应该的。”
  其三,记者们关切地问到李先生事业上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李嘉诚笑着回答道:“这没有什么秘密。其实讲起来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要勤力、肯用功、肯向上、肯研究、肯创新、守信用,这些都是我过去的座右铭。还有的就是不乱花钱,这是对我自己讲的。不是对朋友。对朋友如果样样都不花钱,用香港人的话来说叫做‘孤寒’。对朋友如果分文计较,就没有人愿意跟你交朋友了。但是,对自己就应该节省,不乱花钱。对工作则要尽量多做,做好做快,要肯用心。同时还要充实自己的学问,在哪一行就要研究哪一行。这是第一个成功的要素。守信用是最紧要的,当人家相信你的时候,你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其四,记者问到关于对家乡的投资问题及态度。
  李嘉诚答道:“我对潮汕,在办教育办医疗方面兴趣比较多。如果同时我在这里投资发展工业,就会有人讲闲话,会怀疑你跟这里的领导关系那么好,人家就会误会你是利用关系来赚钱。所以对这方面我的兴趣不大。如果要办一些小型企业的话,我的动机和希望也是把投资的本金、利息及将来的收益,全部送给汕头大学。这样,他们就不好批评了。因为我把本和利、时间和精神,都无条件地放下去了。”
  李嘉诚说:“我只是想,我是中国人,我希望我能够尽到一个中国人应该有的责任,做到对教育、医疗事业有一点贡献,我就心满意足了!”
  从这恳切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了解并认识李嘉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精髓所在,这就是他“始终不渝”的“无私奉献”。
  李嘉诚也殷殷寄语:“汕大现在的天时、地利、人和均好。中国知识份子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我们要齐心协力,共为汕大创异彩!”
  是年6月20日,也就是邓小平会晤李嘉诚先生
  4年后的同一天,江泽民莅汕头市的第一站,便是专程视察汕头大学。他会见了部分系处级干部和教授;听取了汕大校方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听取了意见和要求;巡视了图书馆、大礼堂。对李嘉诚的贡献作了高度评价,还题词“任重而道远”赠送汕头大学,勉励汕大教职员工再上层楼,更上层楼。
  李铁映在此之前,也题写“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赠给汕大。
  至此,汕头大学的知名度,已广播海内外。李嘉诚先生的名字紧紧地和汕头大学联结在一起。
  
  第十九章没有止境
  在校学生规模控制在 4000人以内。到 1992年秋,招生办学已达 10届,已有 6届毕业生。从 1991年秋季起,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招生院校,并向北京、江苏、湖南,江西和福建等省市招生。从 1984年起开始招收港澳、泰国学生。如今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文、理、工、医、法、商、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全校有 14个系(院),15个研究室(中心),18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已培养了 3834名本(专)科毕业生,和 1200多名成人教育毕业生。此外,还举办多种专修班和夜大学。
  汕大拥有正副教授(含带教的正副主任医师)216人。先后聘请 80多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有多批中青年教师到美、英、比、澳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留学或进修。每年均有一批教师到国外参加有关学术会议,进行考察或讲学,或合作开展科学研究等。
  汕大与世界上 10所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协作联系,聘请了数十名国际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先后接受了来自港、澳、台、日本、朝鲜、泰国、新加坡、美国等的留学生、进修生百余名。
  学校设有肿瘤病理研究所、非晶材料及器件研究室、计算机应用研究室、材料化学研究室、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港澳台及东南亚研究中心、特区经济研究室等一批研究机构。近几年来,学校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上课题 17项,省级以上课题 86项;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60多篇,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490多篇;出版教材 55部,学术专著 106部,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励 50多项次,像《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力学分析新方法》、《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研制推广》、《全营养素》、《多维线性系统理论的研究》、《上仰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过载自动保护特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鼠尾藻多糖作用机理研究》、《罐头杀菌微机控制系统》、《六五 0千瓦柴油发电机噪声治理技术》、《规格说明语言及其支撑环境》、《反质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研究》、《程控电流源》、《鳗康素》、《鳗鱼骨综合利用》、《高速沉积的非晶硅氢合金薄膜》、《优质钢锡氧化物透明导电膜》、《抑矾制研制》等等,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和好评。
  汕头大学图书馆藏书达 73万多册。学校拥有电教中心、计算中心、管理信息中心和 70多个实验室。汕大的计算中心配备有 ELXSI6400和 MICRO VAxⅡ计算机各一台,井带 74台终端机,已与香港大学的计算机联网。
  汕大在 1992年春还建立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培训中心)。这是经国家教育委员会同意建立的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以接纳各国(地区)学员来这里攻读汉语以及中国文史、中国文化方面的课程,并为境外汉语教师进修提供服务。自 1986年招生以来,已先后有 150多名来自泰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学生在这里学习过。
  自 1990年起,校方致力于“三年规划”的贯彻。以肿瘤病理、计算机科学、海洋生物、对外经济。潮汕文化、东南亚研究为重点学科,着力于抓教
  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等建设,也重视抓好学生的德育建设(思想建设、校风建设和社会实践),贯彻“基础厚、口径宽、知识广、重实践”的教学原则,力促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尤其重视加强学生对计算机运用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年10月11日)。
  万里委员长的评价是“李嘉诚先生为子孙后代办了一件大好事!”(1991年11月18日)
  田纪云副总理的题词是“培育英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则强调“要敢于把汕大办成一所有特色的新型大学!要搞出一个中国高等学校的新模式来!”(1992年3月16日)
  自汕大创建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全国政协副主席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以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领们,还有各民主党派的中央负责人,各省市的负责人以及工农商学兵大众,都纷纷前来汕大参观访问。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日本、菲律宾、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港澳台等地区以至坦桑尼亚的华侨、同胞,学者、专家、教授,作家、画家、记者、编辑,大学校长、市长、议长,以至总理、总统、枢密院长等等。英国上院议员、英中文化协会会长、前香港总督麦理浩勋爵和议员盖迪斯勋爵,1992年4月2日,到汕头大学访问时说:“我和李嘉诚先生是老朋友,我一直盼望着能到汕大访问。以前,我听过许多有关汕大的情况,现在能亲眼看到并听取了介绍,使我明白了汕大为什么这样有名!”他说:“汕头大学在海外很有名气,人们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汕大的成就感兴趣。今天看到汕大的成就,也就是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他表示在汕大和英国一些大学的校际合作方面,将给予帮助。
  新加坡国会代表团一行在1992年5月19日访问了汕大。国会议长、代表团团长陈树群先生对汕大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成就“感到惊奇”。对李嘉诚先生爱国兴学义举表示了钦佩。他说:“在汕大所看到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坚信汕头大学和它所培养的毕业生,将会为中国和汕头的发展和成就作出巨大的贡献!”
  汕头大学的每一步前进,来自教职员工的某一条意见、建议和要求,或者来自内部来自地方来自外界的某一条关于汕大的批评意见,李嘉诚都给予认真的关切。
  李嘉诚为汕大的每一个进步、发展、成绩,欢欣过、激动过、兴奋过,为国家、社会、海内外人士对汕大的每一个支持衷心地感激过。但他也曾一再地提醒过:“花虽好看,但从石缝里长出来的小树,则更富有生命力!”“大家要尽心尽力办好汕大。汕大还是一棵幼苗,不好好培养,是会夭折的。”“我们不要搞表面功夫,菊花的外表是很美的,但要从根部培植好。我们的工作也要扎扎实实地从内部去搞好,不要单看外表。”“我们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要让汕大更快更好地满载而归!”
  1991年4月18日,他第12次莅汕大巡视工作。他在充分肯定汕大的进步和成绩的同时,强调了汕大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加快速度”,“加强管理,用好设备,不要浪费”。他情深意切地告诉汕大同仁:“在实业上我可以退休。但在对汕大的事业上我永不退休。”
  李嘉诚明白,和世界万物的发展规律一样,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不会时时、事事、处处都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碰到困难和曲折,总会出现“马鞍形”的过程。有时也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和这样那样的困扰,一些事也常使到李嘉诚先生感到操心和烦忧。但是,基于“事在人为”基于“千方百计”的信念,李嘉诚坚信,在国家和广东省、汕头市领导和海内外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在乐于“敬业”的汕大师生员工努力下,汕头大学之船总会“风正一帆悬”的!
  从1990年以来,汕头大学继续进行井先后完成了新教学大楼、汕大体育馆、美术工艺大楼、机电工程实验楼、医学院附属一医院的二期工程、精神卫生中心的第三病区工程及职工宿舍、单身教师宿舍、大学的幼儿园、托儿所及附属二院的门诊楼配套项目工程等10项,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在香港,曾有一些好心的朋友劝说李嘉诚道:“办一所大学确是一个无底洞!”“您这样关心汕大,一再追加捐款,这无异是把一根‘金棒,(GOLDBAR)打入地下了!”对此,李嘉诚只是微微一笑。许伟先生是了解李嘉诚先生的。他多次听到李嘉诚在谈心时谈到:“我只希望汕大能办好。能尽快地办好!尤其在科技发展和培养人才上能成为一所名校,为四化多做贡献,进入世界著名大学行列,我愿已足!”庄世平先生也深为了解李嘉诚的心,他说:“李嘉诚先生强烈希望,中华民族能屹立在世界现代化列强之林,只要中国强盛,才会在国际上受到尊重。一个无国无家的人,就是再有钱也不行!李嘉诚一心一意办汕大,他是很明白‘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在学校’的古训的!所以他认识到发展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也是当务之急。”
  1991年12月20日李嘉诚先生给汕大校方发来的“传真信件”,这样写 道:
  “希望全校教职员工艰苦奋斗2、3年。这2、3年对汕大来说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会尽心尽力继续支持汕头大学。
  “只要汕大很好发展,逐步办成有水平的大学,我对汕大的支持是没有止境的。我别无所求,只求为祖国为民族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汕大的事业是我的终身事业,我对它充满信心。希望大家同心协力,把汕大的事业搞得更好。希望汕大全体同仁共同努力,配合汕头经济特区之发展及国家需要,多育英才,取得更大成就。”
  李嘉诚还多次强调: “要办好汕大必须广泛吸引人才。只有建筑,没有设备是不行的。只有建筑和设备,没有人才,是极大的浪费。为此,汕大必须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希望能吸引国内外有识之才到汕大工作,学校领导方面则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要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要打破‘铁饭碗,,让为汕大作出贡献的人员得到更高的待遇。希望能进行工资制度改革,真正做到按劳取酬。如果已给的特殊津贴和敬业金需要再以增加,本人愿意给予考虑。”
  1992年4月30日上午,在汕大教工代表座谈会上,李嘉诚还谈到:“我们汕大要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做出更大成绩,开创一个更新的局面来。我们要把环境弄好,基本条件要搞好,‘人为,的障碍要打开,让汕大向前大步迈进,向最好的大学方向前进,进入良性循环迎接新的挑战,我们可以考虑引进外籍人才,让外籍教授当系主任;对留学生我们可以用‘进出自由’的办法;要继续扩大仪器设备,科研要出成绩出成果。学校领导人要跟老师们系主任们好好商量,请省、市的领导人来帮助,我们要认真制订好改革开放的方案。”一言堂,不对,‘一盘散沙,也不对。对好的建议要认真研究采纳。我们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国家教委说了,要我们‘大胆创新,现在有好多事是我们自己做不到!像开汽车、开飞机,冲力一定要大,才能脱离地心吸力。要怎样上太空,怎样做出成绩,这就要靠大家!大家的脑筋比我好。当然,做事不能偏心。要做出成绩不是‘乱搞一通’。也不能浪费金钱。我们要把汕大办成高水准的大学,让在汕大读书的学生感到上汕大是一种光荣、荣誉和骄傲!”
  到1994年新的附属二院也出来了。在财力允许下,我会继续支持汕大。但无论如何不能浪费。如果搞不好汕大,真感到惭愧!”
  “我应该做的事,我都尽心尽力做了。在香港,我有10个项目在搞,一年也花不了10个钟头去研究。在汕大,我花的时间不知多了好多倍!但愿我付出的心血不致浪费。我们的改革开放方案搞好了,财源有了,我们大家打成一片,同心合力,全心全意,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开创出汕大一个新的局面来!让汕大进步得更快一些!”
  汕头大学在1992年已计划在国家第8个“五年规划,”期间,把汕大建设成为粤东的教育中心、科研中心和医疗中心。到本世纪末,将建立起一座现代化的“汕大科学园”,建立起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设立8至10个硕士点和2至3个博士点。图书馆藏书将达到100万册。学生规模5000人,海外侨生和外国留学生200人。
  为了发展医疗事业提高医疗技术,汕大医学院附属二院在1992年秋又引进了美国的大型高级医疗设备——“核磁共振(MRI)”仪器。这项引进为汕头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具有国际水平的医疗设备投资。能满足服务粤东、福建、江西及港澳台胞高水平诊疗疾病的要求。
  当前,汕头大学正处于一个改革开放的大氛围之中。
  岁月似水,逝者如斯。
  谈到1979年那一幕李嘉诚与吴南生、庄世平先生一起商议筹办汕头大学的历史场境时,李嘉诚回忆说:
  “当时,他们的崇论闳议,和我的初衷不谋而合。我觉得能在国家的百年大计上表现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询属难得的机缘。况且,只要能初具规模,以后便可以激发更多的海外的爱国硕彦同襄伟举。于是促使我将这一动机付诸行动,参与开办的责任。从此便锲而不舍地为筹办汕大勉尽全力,若能因此而加速祖国四化的步伐,也算是实现了我报效祖国、造福桑梓的微忱了。”
  13年多过去了。李嘉诚先生当年的“带头行动”,业已产生了巨大的“李嘉诚效应”。
  据悉,从1979年到1992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潮汕地区(含潮州市、揭阳市)接受海外乡亲捐款已超过15亿元。这些钱修建了学校1300多所,道路900余条,桥梁300多座,医院70多家,另外还兴建了体育馆和潮剧艺术中心等。“几乎覆盖了社会公益各行各业。人们发现,潮汕的城市和乡镇
  最漂亮的建筑,莫过于华侨、海外华人捐建的学校和医院”。(据新华社)
  平 2年公元 999年)被贬至潮州任“通判”(后做了宰相)的陈尧佐老夫子所写的《送王生及第归潮阳》诗云:
  “休嗟城邑住天荒,
  已得仙枝耀故乡。
  从此方舆载人物,
  海滨邹鲁是潮阳。”
  诚如斯言哉!
  
  第二十章“走向世界”
  年9月美国一家权威杂志一年一度的调查表明,香港拥有世界级巨富的数目在全球位居第五。香港聚集的富豪数字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和瑞士,而与英国、意大利并列。不仅世界级巨富的人数增加,地位也在急速上升。李嘉诚已超越台湾富商跃为华人中的首富。同时,香港的富豪排名几乎全部上升,反映出这个东方都会的富裕程度,正在与日俱增。
  李嘉诚一贯重视天时、地利、人和。在他事业每一个重要发展的关键阶段,他所作出的准确判断和重大决策,都可窥见他对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了解的深入和透彻。
  自8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的大走向是和平、稳定、发展和协作。中国在不断地摆脱古老、落后、闭关和保守,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创造四个现代化的美好生活。而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自“二战”之后,每一个年代都在跃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基础奠固,市民生活不断改善。据1992年8月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世界人口危机委员会”调查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材料表明,在一项首次以生活水平排列的世界上100个大城市的调查研究中,香港被列为第33个在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该调查研究的内容有10项,其中包括社会治安(或谋杀案比率)、粮食成本、生活空间、住房水平、通讯、教育、公共卫生、和平宁静、交通流量、空气清新程度等。香港的公共卫生得了10分(满分),治安得了9分,教育9分,和平宁静9分。空气和通讯等也得8分、9分。较差的是生活空间和在交通流量上的问题。
  据著名的经济学家们分析,香港高速发展的十大要素是:
  一、自由企业精神。
  二、市场价格功能的充分发挥。
  三、货物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四、与世界尤其是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各地市场有良好的关系与联系。
  五、法律制度良好。
  六、信息传递快捷(包括新闻及其他传递媒介)。
  七、资金自由流动(这是促进香港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动力)。
  八、独立的货币。
  九、金融机构的完整。
  十、优良的赋税制度。
  香港虽属“弹丸之地”,但据港府财政司麦高乐
  1992年7月15日在立法局会议上首次透露的,旨在稳定港市汇率的外汇基金资产总值,截至1991年底为2360亿港元。外汇基金持有的外币储备相当于290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2位,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外币储备为5000美元。又据世界“关税暨贸易总协定”1992年8月间所公布的全球贸易排行榜显示,香港、台湾、中国大陆1991年的对外贸易均呈上升趋势,贸易总值的增长均达到两位数。香港排名第10,首次脐身“全球前十大”贸易区。台湾居全球第14位,中国则升至第15名。在生活费用和工资水平方面,据1992年4月间瑞士联合银行公布的一份调查材料表明,香港排名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4位。
  李嘉诚亲手创建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中国在联合国取得恢复合法地位之后(“长实”成立于1972年7月31日。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地位的时间是1971年10月25日,北京时间为10月26日上午),在中日建立正常邦交之前(中日建交的《联合声明》发表于1972年10月29日),这是他事业发展的一个大好时机。而在他入主“和黄”后不久,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交换了两国最高立法机构对中英《联合声明》的批准书后,李嘉诚又在他的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喜人的飞跃。这乃李嘉诚大得天时、地利、人和之机也,“机缘总是赐给有思想准备的头脑”,诚然如是。
  李嘉诚在香港的核心事业正如日中天。他属下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仍然是股份投资及物业策划。而附属公司则为股份投资、物业发展、地产投资、物业代理,策划及楼字管理、水泥生产及开采矿石。生产预拌混凝上等。据1992年3月26日该公司董事会主席业务报告称,“1991年度本港通胀继续恶化,但银行存款利率却偏低,一般市民为避免储蓄于无形中不断贬值,置业自住或投资便成为资金出路之首选。在买楼置业成为一种新趋势之情况下,加以住宅土地及楼字供应量仍未见充裕,造成1991下半年住宅楼字售价急剧上升。预料在可见之将来,本港住宅需求将继续增强,住宅市道将保持活跃,工业及写字楼字租售市道仍较疲弱,惟2、3级写字楼之销售情况则略有起色。年度(1991年)内本集团属下建成入伙之楼字总楼面面积达本集团历年来最高水平,加以年度内地产市道普遍向好,集团盈利大幅上升。”尽管“世界经济状况继续疲弱,尤其是西方各大国仍处于衰退阶段,短期内并无全面复苏之明显迹象。(但)中国大陆之继续开放改革政策及由开放政策所带来之持续国民经济增长,为本港提供一个巨大之出口及转口市场。同时,珠江三角洲亦为本港工业提供一个广阔及有效率之后援腹地,使本港在世界经济一片不景气声中,仍有可观增长。(故)本集团将继续积极拓展各类投资机会,井加强土地储备,以期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李嘉诚属下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它的主要核心业务则是地产业、物业投资、货柜码头业务、屈臣氏集团的零售业务、和记通讯、卫星电视广播、香港电灯、石油与天然气等,其1991年的业绩也很辉煌,据1991年度主席报告书称:“在香港中型住宅楼字市道继续强劲之需求下,本集团之地产部门业绩良好。本集团拥有权益之两项主要物业发展计划东九龙丽港城及港岛海恰半岛,预售之住宅单位皆已全部售罄。上述发展计划及包括位于红磡之酒店写字楼大厦与位于葵涌货柜港之高6层、楼面面积达500万平方呎之货物分发中心在内之发展计划工程,均按原定计划进行,本集团现有之土地储备经已全部在发展之中”。又云:“本集团经营货柜码头业务之附属公司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再创佳绩,本年度内在葵涌货柜港处理250万个标准货柜(20呎容量)。该公司并与中国远洋轮船公司达成协议合伙发展葵涌8号新码头之一半设施,此举必将加速其未来业务增长,”“屈臣氏集团(则)继续在本港及东南亚扩张其零售业务。1991年度该集团在港业务无论在营业额或盈利方面皆持续增长,其海外业务在创业阶段所造成的亏损正在逐步下降之中”。“和记通讯已成为英国最大蜂窝式无线电话服务供应商之一。该集团不久更将在香港及英国推出第二代无线电话(CT2)服务。”“卫星广播有限公司(联营)已成功地推出五频道卫星电视服务,发展进度快速,服务范围遍及38国。”“收视节目的家庭超过180万个”。
  和记黄埔的财政状况依然稳健。李嘉诚认为“该集团之核心业务构成巩固基础,有利于在香港及海外作进一步扩展。”“由于香港物业市场持续旺盛,预定于1992年完工之物业大多数已预售;而葵涌之货柜运输量不断增加;加上香港因占有接近中国之地利而使经济普遍增长,这些有利因素,对该集团业务均有所裨益。”
  李嘉诚旗下的香港电灯有限公司,在19gl年度的最辉煌成就,是举行百周年志庆活动。香港总督卫奕信爵士主持了“香港电灯节”的开幕礼。是年3月,在港岛坚尼地道之总办事处首先亮起百周年之徽号。继而在7月份于爱丁堡广场竖立起具有历史意义的街灯作永久展览。10月份邮政署在“港灯”赞助下发行特别邮票纪念香港电力100年。该集团的业务继续取得强劲增长。1991年度较1990年度溢利增长21%。电力销售量增加5.8%。供电量刷新纪录达1680兆瓦。继新增南丫第6台350兆瓦燃煤机组工程建成之后,又将续增置南丫第7台新机组,具有标准的环保设备。南丫第7台机组计划于1995年下半年投产,并相应发展输电与配电工程计划。“港灯”已多年成功使用电脑绘画地图,能详细绘出“港灯”在香港街道上全部电缆的位置。“港灯”的业务身系香港民生大计,实施的是低廉及稳定的电费政策及高水平的服务。与此同时,也积极发展鸭脷洲海治半岛的地产物业。“港灯”一向认定香港发展前途良好,并且不断地投资于未来之建设项目。由于该集团具备稳健之财政状况,兼有忠诚勤奋的员工,及股东与财经界的支持,他们对在21世纪的继续发展与繁荣充满了信心。
  嘉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李嘉诚旗下的又一个主要公司。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之附属公司。该公司主要业务是投资于能源业、地产业及酒店业等。该集团透过其投资物业组合、香港希尔顿酒店及所占“港灯”集团权益,已确立经常性盈利之稳固基础。在未来3年该集团所占海恰半岛物业发展的盈利将继续有所增长,但集团的总溢利情况将会受到在赫斯基的石油业绩尤其是石油及天然气价格未来走势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李嘉诚的“长实”系集团仍积极顽强地致力于地产物业、货柜码头业务、股份投资业、能源业、电讯业、卫星电视广播业、贸易业、石油业、采矿业、酒店业等等的发展。这些业务,都在为香港社会的稳定、为香港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做贡献。“长实”系4大主要公司的上市值超过1300亿港元,占总上市值15%左右,举足轻重。
  李嘉诚祈望祖国早日繁荣富强,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除大力支持祖国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外,也积极投资祖国内地。从1980年起,他在广州参与兴建中国大酒店的投资建设。在1982年,他担任主席的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向中国大连造船厂订购了“海富”、“海辉”、“海皇”、“海荣”四艘大型远洋货轮,每艘吨位2.8万公吨,货量容积达3.9万立方米,总投资金额为1400多万美元。他对大连造船厂的评价是“价钱合理,如期完成,技术臻于国际水平。”他属下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在1980年就设立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旨在“为集团之整体利益与中国建立长远全面性之互利贸易关系,并且撮合中国与先进国家间之贸易及投资机会。”该公司先后向中国内地提供了关于发电设备、制造橡胶轮胎的成套设备、有关飞机、直升机的制造及煤矿、建筑、大船坞的特种海洋设备等等,力促祖国内地四化建设的进展。同时也与内地积极发展贸易关系,他属下的百佳超级市场和屈臣氏商店,每年都用10多亿港元向中国购买国货投向香港市场。
  “港灯”公司从1984年起,每年都向中国购买占生产总量1/10的煤炭。“港灯”成为在中国最大的单独顾客,到1991年,李嘉诚旗下的“和黄”集团在香港已拥有140间百佳超级市场,在台湾增设9间新店,在泰国和中国各设2间商店。该集团还拥有屈臣氏商店在香港57间,在海外37间,在中国2间,共96间连销商店。
  此外,“和黄”集团从1987年起,先后与中国内地合作,成立“宝洁(广州)有限公司”,该公司被誉为“中国最成功的中外合营企业之一,现时销售之个人护理用品颇受市民欢迎”。1991年9月,成立“恒和纺织实业(广州)有限公司”,为合营企业,专门生产外销的优质毛巾。还与中国民航局广州管理局及美国洛歇飞机服务公司合作,成立广州飞机维修工程公司,为中国国内民航飞机提供维修保养服务。这个公司在1990年开始运作,在10个月内已获发FAA执照(一般需要3至5年时间)。预料该公司业务在以后将会获得实质性增长。
  1988年2月24日,李嘉诚决定由“和黄”公司和中国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与英国大东电报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亚洲卫星公司。购人美制的“亚洲卫星一号”,共投资9.3亿港元。以后,通过中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于1990年4月7日成功地发射进入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此举不仅促使“和黄”、中国、英国发展了越洋通讯业,促进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航天新技术、运载火箭新技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及影响。
  自中国内地掀起第二次改革开放大潮以来,全中国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邓旋风”影响所及,八方资金涌向中国。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八大经济圈已经或正在形成——即广东省与港澳经济圈(或称南海经济圈);福建省与台湾经济圈;东海与南海经济圈(或称南中国经济圈);山东与韩国经济圈(或称渤海与黄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黑龙江经济圈;新疆与前苏联、巴基斯但经济圈;内蒙与蒙古,西藏与印度及尼泊尔,云南与缅甸,云南、广西与越南、老挝等的若干经济圈。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1992年10月5日发表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经济今年的强劲增长得益于高层领导对广泛大胆的改革的支持。”这项报告说:“上半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加30%多;工业总产值增长超过18%;夏粮收成又创纪录,达1.3亿吨。”该报告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0%。这将是世界上最快的增长速度。”中国华晨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股票,1992年10月9日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从而使中国公司的股票首次进入美国市场。
  李嘉诚在1992年5月2日于深圳与中国方面联合成立了中外合资的“深圳长和实业有限公司”。在8月份,又在上海金山集装箱码头投下巨资从事港口及码头建设。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仍坚定表示,“本集团亦将积极拓展在香港及中国之物业发展机会”,“中国之开放政策使来往于中国大陆之货柜运输日益增加,本集团亦正研究在上海及中国其他港口投资货柜码头之可能性”。
  李嘉诚在立足香港发展香港、紧靠中国积极支持并推进祖国四化建设的同时,也在当今世界这个特有的经济环境中,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积极寻求适合的投资机会,拓展在海外的投资。这完全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趋势的客观需要。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决定了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必须走全球化战略的道路。中国也已经有不少企业走向世界,进入波兰和前苏联以至澳大利亚等。只有目光短浅缺乏知识缺乏头脑的人,才会动不动就指责别人
  这样做是“逃资”,或者叫做“不热爱祖国”。当代世界由于科技、交通、信息的大发展,彼此之间地理位置的距离已经越来越缩小。全世界各国人民都要求和平、稳定、发展和合作。李嘉诚从70年代的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抬东财务有限公司起,就精于充分利用外资发展企业的诀窍。在资金问题上开阔了一条宽广的道路。又通过发展股份公司不断将个人资本集中为强大的社会资本,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变不惊,节节取胜,立于不败之地。他在发展香港四大主要公司的核心业务的同时,又不断寻找在海外投资的机会,拓展在海外的投资,这不仅是对各有关国家和地区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作出了贡献,密切了与各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关系增强了友谊,也传播并宣扬了优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欧美加澳等国家人民对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既能赢得更多更大的市场,又能赢得集团的盈利,从而以更多更大的资金投资祖国内地,力促祖国加速走向繁荣和富强,这又何乐而不为?!更有进者,又促使在香港“长实”系财团四大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积极支援祖国的四化建设,实实在在是益于香港益于祖国也益于世界。李嘉诚在香港众多核心业务的不断发展,与积极拓展海外的投资及市场的获益实则是相辅相成互补互济的。我们倒是期望着李嘉诚的“长实”系财团能够在当今世界上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经济王国”!让全世界各国人民看一看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本事和能耐。
  李嘉诚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董事局任职达13年之久,从董事到非执行副董事长,他深知并熟悉汇丰。一个在香港的华人大企业家能够成为英资大银行资本的举足轻重的决策层人物,应是世界华人的顶顶光荣。
  1991年10月22日,他通过协和物业财务集团(私人公司)购入了美国纽约金融中心区的曼哈顿商业中心49%的权益,进军美国,动用资金4.48亿港元。这是自80年代以来李嘉诚首次踏足美国的大型投资,态势强劲。该物业楼高39层,主要业主德崇集团在1990年宣布破产后一直空置。由于美国地产市场衰退跌入谷底,曼哈顿市中心区的写字楼空置率逾2成。从经济周期律的复苏观点来看,此项购人是有利的。李嘉诚及时把握了这个机会,从加拿大地产商O&Y(奥林比亚和约克)公司购入。买卖双方均认为此举“加强了双方的策略性联系,并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这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又一杰作。
  在加拿大,李嘉诚与香港的郑裕彤、李兆基及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组成协平世博发展有限公司。李嘉诚是该公司的主要股东和主席,继续推行并发展在温哥华世界博览会旧址的“万博豪园”物业。这个在加拿大规模最庞大的住宅及商业建设发展计划需在未来10至15年内完成。这也是“中国龙的传人”的一个杰作。
  李嘉诚和他属下的“和黄”“嘉宏”两公司,在1991年10月24日,对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的股权实行增购,现已拥有95%股权。余下的5%的股权则为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所拥有。在这95%股权中,李嘉诚个人拥有46%,“和黄”和“嘉宏”则共拥有49%,总投资额为80亿港元。赫斯基石油有限公司是加拿大最大的一家独立生产商,是生产和经营石油及天然气为主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负债过多财政处于亏损状态,希望有外来资本帮助摆脱窘境,并得到加拿大政府的同意。而此时只有李嘉诚能够和愿意提供他们所极需要的财政援助。若能费心刻意经营,日后倘若石油一旦升价,便可盈利。或适时以更高价钱出售予他人也属有值。
  在英国,和黄集团的和记通讯(英国)有限公司从 1990年起,已成为全英国四大蜂窝式无线电话服务公司之一。加上在此之前所收购的二家电话公司,该集团在英国的用户已大量增加,超过 8万户。
  1991年1月,该集团又收购英国 7间全国性传呼公司之一 MillicomInformatioServices Ltd,后又收购持有 CT2牌照的 BYPS集团,并已充分做好准备,向英国 CT2电讯市场进军。
  李嘉诚旗下的和黄集团的多元化业务及多种服务性投资,使和黄集团在英国日益强大的电讯市场中占据了稳固的位置。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天翻地覆慨而慷”!
  和黄集团的附属公司和记通讯(澳州)有限公司(拥有 70%的权益)也已成为全澳洲的主要电讯经营者,业已建成一个为澳洲 5个省份 5万用户服务的传呼网络。
  和黄集团在泰国拥有一间全国性的传呼网络的合营公司(占 45%权益)。在马来西亚收购了一间拥有全国性牌照的传呼公司(占 28.5%权益)。在孟加拉也成立了提供蜂窝式无线电话服务的一间合营企业。在台湾则与台商合营一家提供秘书传呼服务的企业。
  和黄集团通过其亚洲首枚通讯卫星“亚洲卫星一号”(占 1/3权益)为亚洲地区服务外,还通过卫星广播有限公司创设泛亚多频道卫星电视服务。“卫视”的节目已能通过卫星一号播送至由日本伸展到埃及之广大市场。卫视广播在增加 C频道设备后,已能将大部分英语电视节目传播至全亚洲各地的合适市场。
  李嘉诚及其旗下的“和黄”,“嘉宏”集团,在拥有赫斯基石油的绝大部分权益后,已在北美洲的能源业务上拥有一席地位。该企业正在良性发展中。该公司在印尼利茂市的油井已在 1991年初投产,并在利比亚、越南、澳洲等国也有钻探计划。该公司多元化长期性的拓展策略取得良性进展。
  在采矿业上,“和黄”集团与英国联营的矿物及采矿公司,其业务也已获得满意增长。在津巴布韦的金矿生产增势良好。在加纳的钻探工程也收得满意成绩,还继续在澳洲进行钻石及金矿的钻探工作。
  李嘉诚旗下的“港灯”集团除发展香港主要的核心业务外,1990年在印度已完成了柯维亚电厂工程。在伊朗、泰国、印尼还有新工程,并继续专注中国的利港发电厂工程。
  此外,李嘉诚的四大公司的主要附属公司和主要联营公司,在日本、欧洲、美国、荷兰、巴拿马、澳洲、百慕达、新加坡、英属处女岛、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等,都分别有物业、证券、股份、控股、贸易等业务投资。与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也有煤炭贸易合营企业。
  在码头货柜业上,“和黄”集团在 1991年 6月 12日宣布,已与英国铁行轮船公司(P&O)正式签订协议,以 11.7亿港元购入英国菲力斯杜港货柜码头 75%的权益,该港为英国最大货柜港,促使“和黄”集团的货柜码头业务拓展至海外。据悉,“初步业绩令人鼓舞”。
  李嘉诚还在新加坡积极拓展物业。他认为新加坡政局稳定,发展潜质好,有很好的发展前途。早在 1985年 10月,他就与香港财经界有关人士,联组
  新达私人投资公司。后来又积极发展新加坡国际展览会(中心地带)“会展中心”地带的物业。到1992年4月,该中心的第一期物业发展已依期完成,其信誉及贡献,广泛受到好评,第二期的建设计划也继续在发展中,将分别于1994至1995年完成。
  李嘉诚取得辉煌的业绩,除了天时地利人和外,他那极其强烈的事业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性和毅力,他的爱国心、赤子诚,是令人敬佩和赞服的。1993年这一年他才65岁,更加辉煌的事业还在前头。20世纪40年代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造就了李嘉诚这么一个国际级的华人大企业家、大教育家,是时势造了英雄,是伟大的时代造就了这么一个“一代风流”!“华夏骄子”!
  据一份材料表明,当前,海外华人分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数超过5000多万人(其中潮汕人占了2000万)。20世纪以来,先后造就了世界级的电脑大王、世界船王、亚洲糖王、朱古力王、珍珠大王、饼乾大王、玻璃大王、椰油大王、钢铁大王、旅游大王、领带大王、金融大王、人造革大王、地产大王等等。海外华人的经济力量相当雄厚,可以动员的资金达3000至5000亿美元,成为当今世界金融势力的三大股强流之一(还有犹太人和伊斯兰人)。如果全世界华人都来关心祖国的四化建设,中国龙的腾飞指日可待。
  正如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博士1993年2月3日在纽约发表演讲时所说:“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至2050年,中国将在世界科技领域再度处于领先位置。”“因为首先中国人是一个勤奋自强的民族,并有自觉、纪律性很强的传统;其次中国现有一代是非常聪明的青年人;再次是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极大地提高炎黄子孙的自信心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第二十一章迎接未来
  当今,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都在深入探究“李嘉诚现象”,“李嘉诚成功之路”。研究他是怎样能够在群雄井起、强手如林中“脱颖而出”?像奇峰般的一现再现?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才疏学浅,窃以为有如下数点:
  其一、立志当存高远。古人云:“人患志之不立”(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国语·越语》上篇,《勾践栖会稽》)。李嘉诚自走上社会入世进取以来,以“长江”自励,以“置地”“和黄”为目标,终至走向世界,创办汕大等等就是明证。他目标明确,方向对头(“在稳健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健”),志存高远,实为成功之诀窍。
  其二、固其根本,浚其源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唐·魏徽《谏太宗十思疏》)李嘉诚深知资金乃企业的生命的真谛。他推出“长实”股票上市,聚众人的资本为社会企业集团的社会大资本,使股民和股东成为企业的主人,此是香港华人企业家在集资艺术上的神妙运用,也是对西方现代文明成果的高妙运用。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他能使到他的企业永远保持强劲的财政态势,此乃凡人庸人之所难为之。1987年他“集资百亿”的大举动,也是生动朗证,这也是他成功的根本诀窍。
  其三、善于“市义”(《战国策·齐策》,《冯援客孟尝君》)得道多助。李嘉诚深得“信誉乃企业的第二生命”。“有时比第一生命还重要”的精髓。企业要盈利,但他决不做亏人之事。古人云:“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郑伯克段于邵》)。又云:“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墨子·非攻》)。李嘉诚做到“买卖公道,货真价实”、“为富而仁”、“急公好义”都是明证。他在香港和内地做了许多少为人知的好事,“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昔,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他的精神境界已臻于“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故赢得了“得道者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香港在新加坡在加拿大,市民们向“长实”购房也是在购信誉。
  其四、生于忧患,顽强进取。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悦)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上,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孟子》)李嘉诚今天所赢得的辉煌业绩,来自于他的顽强进取顽强奋斗顽强拼博和自强不息。他是世界华人富豪前列,今天仍捱得“盒饭”。他甚至比许多普通人还普通。艰苦奋斗、俭以养廉的美德是他取得事业胜利的保证。
  其五、才而且贤者用之。李嘉诚今天事业的胜利,靠全体忠心且勤奋的职员,靠一批左右手和企业骨干。在1979年事业的大飞跃前,他麾下已经聚集了一批贤才,港人评论他重用麦理恩、马世民是他一项“洋为中用”的“秘密武器”。他对公司中的老中青职员,一视同仁,唯贤是用唯才是举,且深倍“用人要先得人心”之诀窍。他有准确识人的辨识能力。因此,公司职员队伍安定,有高效率,管理达一流水平。他不搞“近亲繁殖”,不搞“同乡同窗同学老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恩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恩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李嘉诚经常以此提醒井勉励自己。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故“长实”系财团公司职员呈现着“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的生动局面。在香港众多大公司中,“长实”系职员以忠心、勤奋廉洁有名,以高效、有冲劲闻名,以上下同心著名。李嘉诚以身作则,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知人善任而受到众人的尊敬。
  1979年将和黄控股权售予李嘉诚协助李氏建立其商业王国”。基于李嘉诚本身重要的主观条件,他又把“和黄”发展成为多元化国际性的庞大企业,从而取得不断的成功。而李嘉诚“顺应潮流”适时捐资创办汕头大学,更使得他“卓识天下重,豪情四海扬”。
  其七、好学不倦,知己知彼。李嘉诚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十分用心而且勤奋。他学习书本学习社会也学习人生,为了创造更美好的事业和生活而学习。他善于学习、借鉴、利用西方的先进文化,并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井姻熟地理解和运用市场规律、经济发展周期规律,善于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等等。他具有“奇准的预测眼光”,具有“超前意识”,他是一个永远跟着时代前进的人;他对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市场形势“了如指掌”;他又具有以信诚待人,绝不取巧,敦行承诺,善于应变的人品及本领;又有“人弃我取”、“出奇制胜”、“捷足先登”、“未雨绸缨”等丰富的经营经验;还善于解决矛盾,化怨衔恩,所以,他能永远处于主动地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团结一批长期的合作伙伴,甘苦同尝,互惠互谊,赢得信赖,建立起强固根基。
  其八、“无私奉献”与“低调处理”。这是李嘉诚在香港社会奋斗半个世纪多以来,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所在。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从来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李嘉诚所崇奉的,是“充实人生毋使虚度”,“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奉献”,同时又奉行一贯的“不喜宣扬,低调处理”的风格,这是他为人处世的根本和出发点。
  其九、李嘉诚奉行的“立足香港,扎根香港;背靠祖国,紧靠祖国;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企业发展方针是正确的。香港是他的第二故乡,祖国是他的母亲,世界各国有他许多的朋友和广阔的市场。香港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怀抱实现主权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需要李嘉诚和香港各界人士一起发挥积极作用。香港今后长期的繁荣、发展需要李嘉诚继续做出贡献。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李嘉诚的支援和协助。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谊和经济联系也需要李嘉诚充分发挥作用。
  年1月的一期《日本经济新闻》有一段评论李嘉诚的话:李嘉诚是世界华人实业家之中最受注视的人物,以能够会见中国最高实力者邓小平而知名。与英国、东南亚的首脑有广泛的联系渠道。他旗下的长江实业是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且以积极展开国际战略而有名。
  该报记者奥村幸广曾专门采访了李嘉诚。李嘉诚回答了记者的焦点问题。
  △关于中国的前途问题:
  李嘉诚回答道:“去年(1991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会见我时(指汕头经济特区成立10周年暨特区范围扩大庆典仪式),再次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路线决不会变。我相信他的说话,也确信他们会这样做。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安定,而且领导层的方针是继续改善国民生活。对此,我不抱任何怀疑。”
  “中国是不会再走回头路的。我会继续对中国从事企业活动,并打算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仍然致力于对香港的投资。”
  △ 关于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及今后发展的看法问题:
  李嘉诚回答道:“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统一,大概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两岸的生活水平还有颇大的距离。”
  “由于大家同是中国人,对此较易互相了解。希望双方终于能够找到一条可以握手言欢的道路!”
  △关于对亚洲形势的看法问题:
  李嘉诚说:“美国、欧洲的经济形势恶化,亚洲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但程度上不会那么大。这是因为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的经济都比较坚强。中国的经济也是稳定的,而且增长率也不错。越南、柬埔寨在走上开放的道路。亚洲今后的经济可望有相当的增长。”
  李嘉诚强调:“日本对亚洲的影响力非常大。日本和中国如能相互理解,相互协作,不仅对亚洲,而且对世界的政治经济,都会带来良好的影响!”
  △关于李嘉诚的“经营哲学”是否本着互惠精神问题:
  李嘉诚微笑地答道:“迄今为止,我已经营了一百间以上的合营企业,得到众人的大力支持。我认为这就是互惠的事业。当然,人毕竟不是神,不为自己利益的人是没有的。一个人尽想着自己也不对,须要考虑到双方。这叫做互惠互利。
  奥村幸广最后还问到李嘉诚先生“将来的梦想是甚么”。
  李嘉诚说:“我想今后能够多少对社会作出点贡献!中国将来强大了,中国人的生活丰富起来,这就是我的希望。
  1992年初,日本记者久先生,专题与李嘉诚交谈关于亚洲、中国、香港的关系以及华侨的作用问题。双方都各抒己见。
  久先生说,“近年亚洲处于惊人的经济发展中”。他请李嘉诚谈谈看法。
  久先生完全同意李嘉诚的分析,认为“亚洲人是勤奋工作的一群。以劳动力集中为中心的产业,成功地驱使亚洲经济的蓬勃发展。”
  接着,久先生请李嘉诚谈谈对“工业进步情况”及“华侨作用”的看法。
  李嘉诚认为,“亚洲各国政治的稳定局势,给人们提供了经济发展、投身工作、取得良好成果的重要环境与条件”。他说:“亚洲的工业技术已不断地追上欧美的先进国家。10至20年前的工业制品,亚洲各国现今都已能够生产。这个趋势还将会获得进一步发展。”“只要确保政治的安稳,今后十年亚洲各国的经济增长率比欧美各先进国家都将为高。而旅居各国华侨在促进亚洲经济发展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接着,久先生对李嘉诚说:“香港的经济发展是特别明显成功的地方。在亚洲它仅次于日本而居第二位。繁荣的香港是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柱。而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1991年9月3日),则是香港经济建设前景光明的事实。”他请李嘉诚也谈谈对香港前景的看法和感想。
  李嘉诚回答道:“香港的发展应归功于邻近中国大陆。香港劳动力不足是个问题,日后仍可依赖从中国方面输入。今后,随着与中国相互关系的发展和来往两地的方便,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极有利因素。香港需要发展深海港湾及设施,要再配合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等,由此,香港作为对外贸易中心的作用更会扩大,服务行业也会随之发展。香港的制度、法律以及先进的金融、通讯、货柜码头等设备,都为欧美国家所容易接受。故而面对世界各国,香港仍能发挥出强大的竞争力。”
  李嘉诚说:“随着中国今后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更加稳定,一定会有效地把在亚洲各国的反中国人情绪抑压下去,排华情况会都不再存在。在过去数十年间,华侨的角色不断变得重要。因为华侨企业家顺应性高,拥有财富,与当地人建立了良好关系。而华侨的第二、三代也不断地接受高深教育,能合理地、理性地处事而且细心。在他们的经济背景的基础上,再配合和当地人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关系,相信前途是一片明朗,相信今后华侨在促进亚洲的工业或商业上都会担当很重要的角色。”
  关于香港的前景和地位问题,李嘉诚的看法是:
  “在1997年前,香港和中国都需要维持紧密关系。鉴于经济的互相帮助及双方利益,香港不须对中国采取对抗态度。香港拥有完善的法治体系,中国在这方面虽然步伐较慢,但已朝着这方向走来。中国想得到的,香港已经拥有。香港则希望获得中国的廉价劳工、天然资源和高度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最近,在大陆的外资工场制品已开始被认同在国内公开售卖,结果将会有更多的香港投资到大陆去开设工场。这都是演变成中港双方利益的必然阶段。”
  李嘉诚认为:“香港与广东省的关系不断的紧密起来。而台湾与福建的关系则比较好。香港与福建的关系也不差,但始终不及香港与广东省的关系。
  今后台湾与福建的关系会更加密切。”
  “今后香港在金融、商品分配、资讯服务的中心地位不会有重大变化。贸易及服务行业预计将有急速发展。工业方面会较依赖大陆的劳力及资源。工业将继续发展跟世界各国的竞争。在大陆投资开厂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香港存在着有欧美各国都能接受的商业制度、完善的法制、高科技以及金融、资讯服务、交通、港湾设备等,这都提供了和中国紧密合作的条件和机会。”
  李嘉诚表示:“我的投资基地仍在香港。目前在香港的投资情势仍好,‘长实’系集团的市值目前已占全港上市公司中市值的14%。如若投资再增加的话,或许会招致一些妒忌或误解。在这方面要作慎重的考虑。”
  “香港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安和困难。只要人们对归还香港主权的事实理解后,面向我们的风浪始终会平静下来。本人也希望香港安然过渡。”
  “香港将成为中国对外的大门。现今的香港对日本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投资好机会。香港同日本的关系会更加密切,相信日后两地关系会得到不断的发展。”
  李嘉诚强调:“我对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的前途也充满信心!”
  1992年4月8日,李嘉诚接见了来采访的记者。有记者问及李嘉诚:“今后是否要腾出更多的时间来从政?”李嘉诚回答道:“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考虑投身政界。但世事难料,将来或许会有这样的机会。”还有记者问及李嘉诚还有甚么最大的心愿。李嘉诚说:“一是到中国各地走一走。二是继续为办好汕头大学尽力。”“几十年忙于生意,没空到中国各地走一走,是很遗憾的事。”
  1992年的春天,4月27日,李嘉诚应中国国家教委之邀,到北京大学接受授予他名誉博士的授衔仪式。在大会上,他激动他说:“吴树青校长和庄世平先生的称誉,令我感到无限的鼓励和感激,希望我不负他们以往的期望。事实上过去我能够做到一些有意义的事,不少都是通过庄先生的帮忙。让我借着这个机会向他致以衷心的感谢。今天我能够站在贵校讲台上和各位讲话及接受这样的荣誉,感到极大的荣幸。这将烙印在我心中,毕生难忘。”
  李嘉诚即席发表了题为《中国人和亚洲人的时代》的热情洋溢的讲演。
  李嘉诚说:“世界在蜕变中,既向我们展示前景,又显现出挑战性。面对我们的有三种别于往日、急剧转变的时代:就是科技时代。开放时代和亚洲人的时代。现在科技的发展,除了穿梭太空之外,对衣食住行民生的改善,亦有多方面的贡献。例如现在可以应用高科技刺激动植物体内基因的变化,缩短他们的成长过程,改善品质,增加产量,丰富社会的物质供应,而使种植、养殖者得到更大更多的收获。又如在运用能源方面,懂得运用新的导体,把同是一吨的煤所产生的效应大大提高。科技时代的来临使很多过往的梦想变为事实,使我们的生活有进一步的改善。高科技的发展加速了我们生活的节奏。历史命运使中国迟于起步,因而我们急需推展中国的经济和科技现代化来配合高科技下生活的来临。”
  “我们面对的另一个改变是开放时代的来临。祖国近10年的变化就是佐证。整个世界,连最保守的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开始走向改革开放政策,甚至让外国人参与投资的局面。祖国在改革开放政策下经济发展迅速。全国农民
  都享受到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利益,收入大幅增加。尤其是一些南方地区的经济和工业发展更见成效。今日国民生活与过去10年相比,水平已见大大提高。我们应感谢国家领导人的改革开放方针,它为我们的社会带来繁荣和进步。”
  “希望开放政策继续进行和拓展,开放的尺度再为扩大,这将会替每一个国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李嘉诚说:“由今天起到跨越21世纪,我们可以展望到的是亚洲人的时代,亦即是中国人的时代。” “从过去的20、30年至今,崛起的亚洲国家已直追欧美。70年代东亚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已达 5.5%,比同期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增长率高出一倍。80年代东亚地区平均增长率是世界之冠,90年代地位更加确定。甚而有些西方人士说:‘世界的重心逐渐由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科技研究、工业、重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制造业等等,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地区,已有很可观的发展,足以媲美西欧美加等国的成就,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他们。近代史上,亚洲人的苦难,已在他们的坚毅精神和传统文化文明带领下渡过,亚洲人才辈出,生机盎然。这种情况,可以归功于亚洲人的教育日益普及和勤奋积极工作所致。” “反观今日欧美社会,除部分城市治安欠佳外,更有部分国民期望享受免费午餐心态。大抵欧美先进国家对国民福利过分优厚,失业人士可以领救济金。相反,对就业的人却抽重税。渐渐使到领取救济金的失业者和低薪而勤恳工作的人收入相差不远,引致工作意欲减低。再加上国家每遇到竞选时,参选者力争取选民的支持,过分地向国民承诺一连串福利,讨好选民,以致国家长远利益受损。过分的福利结果令市民带来巨额的缴税负担。这样因循下来,犹如饮鸩止渴。社会的经济状况便出现问题,赤字日增。”
  李嘉诚指出:“但是今日领导着世界尖端科技的国家仍是美国。它是个资源丰富、潜力强大的国家,而且乐于接受有才能的其他国籍人士在那里公平竞争和发展。所以在美国;不少杰出的人才都是别国移民。这种吸纳人才的气候使美国的研究和发明特别多。可是由于他们的国民大部分都有追求收入多、工作少的心态,他们发明后的产品却要转移到国外生产,以求达到价廉物美的效果。如在日本及亚洲其他地区生产,因而促进了亚洲的经济繁荣。但在今天的日本工商界也急起直追,投资于新科技研究及发展的基金在比例上已高于美国。” “目前整个世界形势:亚洲,尤其是中国,在改革和开放政策下出现了无穷无尽的发展机会。无论经济、教育、工商业、农业的发展,各方面都表现得大步迈进。整个亚洲的形势是非常蓬勃、处处充满生机。” “我们应该怎样掌握机会,去配合亚洲人时代的来临呢?虽然祖国的国力和我们的文化潜藏深厚,但是我仍然认为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才能把我们的国家推向世界先进国家的前列。我们要普及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更要悉心培育国家的精英分子,这样,肯定会加速我们发展的步伐。” “在亚洲国家中,日本人最重视教育,他们的文盲几乎等于零。而欧美社会中的亚洲裔学生和学者往往有优异的表现,尤以中国人为甚,目前大多数的亚洲、人都抱着‘怎样使明天更好’的目标而努力。所以照我估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中,亚洲人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将会持续高于先进的欧美国家。”
  信21世纪将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教育事业为中国人培育元气,是国运之所寄。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到不单止要向北京大学的教育工作者致敬,也应向整个国家教育界致敬,老师们在清朴的生活条件下,仍然敬业乐业,为国家培育人才,为迎接大时代的来临而。努力。至于在座同学,我则寄望各位要不在所学,不负所志,在五彩缤纷的亚洲中大展身手,为国家、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李嘉诚正是以这样激越的心态和热情,向本世纪末冲刺,迎接21世纪的未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又一次衷情他说到:“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希望中国强大。如果要使中国富强,教育是最要紧的途径。如果我的亿万财富能换取世界的和平,让孩子得到母爱,让亲人得到团聚,让勤奋的青年得到教育,让贫病的人们得到温暖和及时的治疗,我还有什么舍不得呢!”
  这就是李嘉诚先生心灵的真实写照。
  
  第二十二章前程似锦
  向21世纪——展望世界经济和亚大地区的合作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经济论坛1992年9月29日在北京开幕。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国际政治、经济界著名人士参加。
  新加坡资政(前总理)李光耀在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主办的这个“国际经济论坛”上发表演讲说:“中国有能力发展自己的经济,使自己成为一条巨龙。”
  “这是中国人民有能力办得到的事,在实施开放政策的14年问,中国达到了8.6%的平均增长率。在今后的14年中,中国将会比以前做得更出色。”
  “现在应该是中国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有足够的力量承受迅速变革的压力。”
  “在50年内,从日本、韩国、中国、越南延伸到东盟各国,将可能出现一条具有高生活水平和现代化工业国家的地带,这一地区将具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份量和最大的市场。中国人不仅在贸易和商业上有着很长的传统,而且在勤俭和储蓄投资方面有着根深蒂固的习惯。无论出现甚么情况,中国都会向前发展的。”
  1992年7月22日,台湾的“经济研究院”在日前提出的一项研究报告中声称,“大陆已出现迎头赶上台湾的趋势。尤其是对美国、日本、香港等主要出口市场,大陆的增长潜力惊人。”该报告指出:“去年台湾向美国、日本、香港等地的出口额增长率,均比大陆逊色。台湾对美出口仅比上年增长1.7%,而大陆对美出口却比上年增长24.7%。台湾产品在美国、香港市场的占有率出现衰退现象,而大陆产品在这两个市场的占有率却大幅增长。”
  泰国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主席陈世贤7月间在曼谷对新华社记者称:
  “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精神鼓舞下,中国正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中国的投资气候很好。中国各省市目前都在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优惠,这必然吸引大量外商前往投资。”他希望“中国有关当局能够进一步简化投资手续,以便更有利于加快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
  据新华社报道,加快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1992年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20%,居世界首位,综合国力由世界第八位上升到第六位。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也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中国大地,人们都在“换脑筋”,更新观念。理论界思想界以至老百姓,思想都十分活跃,一派热气腾腾。
  就在10月的金秋时节,中共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992年的10月12 日至18日召开了。
  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会见芬兰外长韦于吕宁时,是这样介绍十四大的意义的,李鹏说:“最重要的有两条:第一、是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确定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建设方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我国今后改革开放的目标。第二,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既保持了连续性,又增加了新的力量。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将在我党和我国历史上发挥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李鹏指出,十四大“将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中共的十四大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各国报刊都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为中国的发展“铺设高速公路”和“快车道”,但也普遍指出,中国还面临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毗邻广东省的香港对十四大的反应最为敏感。
  据悉,在大量外资入市大手吸购的带动下,香港股市恒生指数于10月21日,再度劲升112点,收市报6200点,从而冲破了1992年7月16日创
  下的6162点的历史性高位,成交额达41亿多港元,恢复了1992年年中旺市时的交投气氛。
  究其原因,中共十四大的胜利召开和中美就301问题达成协议是香港股市新一轮升浪的动力。从1992年10月9日至21日的9个交易日中,港股恒生指数累计上升650点,升幅达11.7%。大量外资基金勇猛进入香港股市,主要是看好拥有11亿人口的中国大市场;也看好在敞开大门的中国市场上,香港,这颗东方明珠所处的极其有利的地位。在众多的外资和港、台资金投向中国大陆的房地产业、制造业、电子电器业、旅游业、贸易业和商业等的热潮中,李嘉诚的“长实”在1993年:月12日,又与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联手合作,成功地购进了香港大众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百分之51股权。
  这是李嘉诚先生的“长实”系财团在巨额股份投资方面的一个重大举措和步骤。
  在发展房地产物业、工业物业、商住物业方面,李嘉诚先生的“长实”系财团也有新的进展。
  1992年8月6日公布的,长江实业(集团)与香港汇丰银行合作,发展汇丰银行位于香港蒲飞路23号职员宿舍旧地址地盘,计划重建两幢四十层高住宅大厦。该地盘可建总楼面面积约为31.3万平方呎。由“长实”负责整项发展。“长实”计划投资5亿港元作为补地价及建筑费用。整项发展双方各占约五成权益。该地盘已完成清拆工程,上盖工程在1993年初已展开,计划在1995年可完成入伙。
  另一个综合性发展计划,即由长实集团与中电合作,关于红磡鹤园街发电厂厂址的综合性发展计划,已在1992年9月18日获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准。该地盘占地面积6.42万多平方米。长实计划发展25座住宅,提供4750个住宅单位,总楼面为35万平方米。商业楼面3万平方米。另建设有儿童中心、幼稚园及其他休息设施等。整项发展计划将分四期兴建。
  在1992年10月间,长实连续斥资近7亿港元,购入观塘成业街6号、观塘海滨道181号(货仓物业)、新蒲岗五芳街10号等3处可重建工业物业地皮,为长实集团累积可供建设工业物业的楼面接近72万平方呎的土地储备。
  尽管香港社会在1992年10月份以来曾出现过短期的波动与不安,但李嘉诚先生认定,“我本人当然以香港人的利益为第一。”“香港过去已经经历了很多风浪.会抵受得住的!”“政制问题没有解决,当然对经济不利。”“我深切期待中英双方有一日坐下来磋商。”“我认为楼市不会出现大跌,只会慢慢上升。因为现时利息低、通胀高,况且短朗的波动不会妨碍我们的投资计划的。”
  李嘉诚先生对香港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在1993年2月间,长实集团又与香港添发庆丰(集团)、新世界达成协议,预算合资10亿港元,取得在马来西亚新山的商业综合发展计划发展权。该地盘面积8.3万平方叽,总楼面面积达65万平方呎,计划分别兴建两幢逾30层高的写字楼和四或五垦级酒店及多层商场。
  在祖国内地,李嘉减先生也积极投放巨资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他充分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
  1992年9月,李嘉诚先生亲赴上海考察。在是年的10月23日,他旗下的和黄公司与上海港务局就合资经营项目——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达成原则协议。“和黄”计划投资60亿人民币,在上海附近杭州湾北侧金山县建设金山标准集装箱码头、国际深水港码头等项目。这是当前中国大陆在交通建设和合资经营上最大和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1992年11月中下旬,长实主席李嘉诚与合和实业董事总经理胡应湘已取得协议,合作发展广深珠高速公路第二期广州至珠海段。该工程由港方独资兴建,总投资额约港市96亿元。长实与合和以双方各占相同股权方式合组一家公司发展该项工程。这两家大股东将持股占八至九成,其余小部分股权将为新鸿基地产和日商岩井及兼松商事所拥有。该工程在1993年中期即可动工。此外,长实、合和等财团已有意向合作发展广州第二条环城公路。
  由香港熊谷组有限公司与长江实业、中信属下的荣高贸易、台资大中华集团及海南3家银行共同携手,已在1992年9月们签订协议,组成海南洋浦土地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80亿港元,开发海南省洋浦自由港及进行地产投资。长实持有海南洋浦土地开发有限公司的—成股份。
  长实集团、顺龙地产和顺德市政府合营组成的顺德市新城区上地发展有限公司也已在1992年9月初开始运作。该公司计划在容奇港对面开发一幅面积为6000华亩的土地,整项发展计划为期15年,总投资额约40亿人民币。长实和顺龙地产各占二成权益,除为顺德市政府所拥有。
  此外,李嘉诚先生的长实、和黄公司从1992年下半年以来,还分别先后投资参与建设上海的“不夜城中心”;参与在深圳蔡匣围兴建深圳外贸中心;参与在广州夭河区兴建恰苑花园别墅住宅区及一所国际子弟学校;参与“中银中国基金”在内地的多项有关基本建设、工业及房地产物业方面的投资等等。在广西的北海市、广东的东莞市也都有投资项目。
  关于李嘉诚先生的“长实”投资35亿港元参与福州市旧城区三坊七巷的改造和重建工程,从1992年11月与福州市政府签订协议后,也已在1993年5月13日正式签约。福州市的“三坊七巷”是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保护区,既属历史悠久,工程耗资也很巨大。在正式签约后,先期工程将陆续展开。
  在过去了的1992年,是长实系财团继续蓬勃向前的一年,是长实系财团继续兴旺发达的一年。李嘉诚先生始终楔而不舍、默默耕耘。
  据1993年3月18日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先生在其业绩公布会上称:
  “长实”在1992年业绩除税后盈利达62.6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8%。“和黄”属下的“港灯”,盈利 30.2%。国际货柜码头业务增长16%。卫星广播收视家庭较1991年超出6倍。“长实”及“和黄”所公布业绩“比市场所预期为佳”。
  1993年3月18日,李嘉诚先生这样回答新闻记者的提问:
  李嘉诚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予香港很多投资机会。”“我个人对中国改革开放充满信心。日橱都有接触,当然不会窒碍投资
   “本集团未来方针将会转变,主要是减少海外业务投资,转回向中国内地市场拓展。现时在中国的业务投资仍少于本集团资产的25%。”
  “以当前国内投资环境优势而言,对海外的投资将逐步减少。国内外的投资比重为9:1。”
  “对国内业务由本人亲自决策。”
  “本集团对公路、电力、食品工业等投资项目均感兴趣。目前国内项目占本集团资产值的25%,但若有合适项国,不排除增至3成的可能性。”
  李嘉诚称:“目前,在国内洽谈的项目众多。惟现在非公布的成熟时候。”
  李嘉诚强调:“我本人当然以香港人的利益为第一。”
  “我深切期待中英双方有一日坐下来磋商。目前短期的波动不会妨碍我们的投资计划的。”
  关于和记黄埔公司的业绩有所倒退问题,李嘉诚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 “这是海外电讯业务表现未符理想所致。尤其是英国的电讯业务。电讯业务是需要长时间投资的。相信今年仍会侵蚀香港的业务盈利。”“但对其长远发展潜力具有信心。”“今年和黄将会注资2亿英镑入英国电讯业务,整项投资将共达 5亿多英镑。希望明年注资金额较少。”“个人对此业务将予以特别注意。”“日后,和黄将会减少海外电讯业务投资。过去一年已结束在台湾及韩国业务。在香港也关闭了电讯业务办事处,省回了1.2亿元。”
  “至于海外业务,仍有盈利的例如英国货柜码头就会保留。否则只会减少。” 李嘉诚强调: “不单只是和黄减少海外电讯业务投资。我们整个集团未来方针都会转变。” 此次记者会还有李嘉诚先生的大公子李泽矩一起出席,颇受注目。据“长实”在 1993年4月间所公布的,预期在今年(1993年)内完成的楼盘,包括住宅、工业及商铺等,分别为在鸭脷洲海怡半岛的六座住宅及商场,在茶果岭丽港城的两座住宅,在天水围嘉湖山庄赏湖居及翠湖居共12座住宅,还有在大围文礼阁第四座,南区的怕礼苑,北角的一座住宅地盘,葵涌的葵昌中心及葵汇工业大厦,柴湾的祥达中心等。年度内完成的住宅单位共达5782个。“长实”预期今年内完成的楼盘总值估计约151亿港元。(含与其他单位合作)而“长实”所占的总值约为
  80亿港元。住宅仍是“长实”集团今年的主要盈利来源,并相信将会比预期的为高。
  早在好几年前,李嘉诚就表示过,在汕头大学的事业走上正轨之后,他还要为国家做第二件好事、第三件好事、第四件好事。“一辈子做有利于中国人民的好事,这便是我的心愿。”
  李嘉诚所最关心的仙头大学的事业,正朝着“努力办成全国第一所改革开放的试验性大学”的目标前进。根据十四大精神,汕大的教职员工表示,“高等学校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要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深化教育改革,把汕大办好。”
  到1995年的奋斗目标,“医院将建成为一所设备先进、各分科齐全、技术精良、管理科学、服务周到、质量上乘的粤东地区的综合性教学医院”。到1993年底,这所医院的建筑面积已扩大至5万平方米,病床增加列700多张。肿瘤分院的门诊大楼加快建成,病床增加至300张。开设20个各科专家门诊,增置一批先进医疗仪器设备,提高全院的教学、科研,医疗水平,以期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属第二医院也正加紧新院址的筹建。
  在香港,李嘉诚除3大公司的核心业务外,还在积极地等谋计划着
  1997年7月1日开始及至下一个世纪有关香港的安定、繁荣、发展的建设大计,并继续走向世界,创造着更新、更美、更高的事业境界。
  在中英两国政府宣布重开会谈的有刊消息刺激下,香港股市在1993年4月14日急升,收市恒生指数报6789.74,上升371.53点,再创历史新纪录。全天恒生指数升幅达5.7%,全天成交量突破77亿港元,也创香港股市历史上的新纪录。
  到5月12日,港股在中英土地委员会批出本年度批地计划后,地产股受到刺激而带动了大市攀升。这一天,香港股市突破了7000点大关,收市恒生指数报7002点,又再创历史新纪录。
  第二十三章爱国楷模
  于1994年11月23日所主办的“1997年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研讨会”上,“长实”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李嘉诚先生作了专题发言。
  李嘉诚说:“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内地工业水平和规模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迅速,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投资环境正在形成,这一切无疑增强了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作为香港强大后盾的内地,有极理想的投资前景。内地改革开放,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建、工商业设施、旅游业、房地产等建设均有极大需求,为投资者创造大量机会。香港邻近内地,有地利之便,亦无文化语言隔阂,港商投资内地有极大的优势,香港可成为外国财团进入中国投资的桥梁和伙伴。”李嘉诚表示:“对内地与香港两地的投资前景感到非常乐观。”
  综观从1992年到1996年李嘉诚先生对祖国内地以及家乡各项基础设施投资的重大举措,无不让人们深深地敬佩这位世界著名的华人企业家,那高瞻远瞩的经济战略眼光,和作为炎黄子孙、华夏骄子那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及家国浓情。
  投资战略的适时重点转移。从1979年开始,古老而伟大的中国进入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年代。
  李嘉诚及其领导下的“长实”系财团,情系桑梓,心怀祖国,积极地奉行“立足香港扎根香港,背靠祖国依托祖国,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企业经营发展方针。在香港,一方面积极加强与中资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则积极筹谋对祖国内地的投资发展。随着“长实”系财团事业上的不断发展壮大,随着祖国改革开放伟业的不断深化与推进,随着世界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变化与发展,再随着神州大地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迅猛异常地在1992年掀起了第二次改革开放大潮,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发展,并积极与世界经济的运作接轨的新形势,蕴藏在李嘉诚先生心之深处的家国情、报国志、桑梓念,终于汇构成汪洋澎湃的强劲态势。而难忘的1992年,又正是香港进入后过渡时期的关键时刻,也是香港同胞爱国凝聚力空前高涨的一年。李嘉诚先生在继续致力于香港的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致力于香港社会根基的稳定和主权的顺利交接与平稳过渡的同时,主动积极地调整了“长实”系财团的投资方针、方向、策略和步骤,将雄猛资金大规模地投放到祖国内地,为加速伟大祖国现代化的建设进程而不懈地努力。
  自1992年至1996年,“长实”系财团对祖国内地的大规模投资几乎遍布东西南北中。而投资项目则集中在基础建设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集装箱货柜码头业等)方面;在房地产开发发展(包括对旧城居的改造重建及“安居工程”微利房的建设)方面;在巨额股份股票投资方面;还有商贸业、酒店业等等。其投资总额,已超过600亿港元。
  1993年7月16日李嘉诚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委员。他曾对北京新闻传媒界衷情无限地说:“近几年来,我多次到过北京。北京的兴旺气象,在当前的国际社会中是很少见的。内地现在可以说是气象万千!现在国内的形势这么好,我们的信心更足了。我们对北京充满了信心,对香港的前途也充满了信心。”
  李嘉诚又说:“近二、三年来,我们公司最大的投资项目都在大陆。我们投资大陆的信心和方针不会改变。北京将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地区。”
  有51%股份。而李嘉诚的“长实”和“怡东财务”公司则分别拥有23.6%和
  25.4%股份。传媒界称:“这是香港首富与内地特大企业联手合作的一个重大步骤。是收购香港重大企业的一个有战略性意义的棋步。”非同凡响。
  继而,李嘉诚又投放巨资参与北京黄金地段王府井的改造工程及北京东方广场的建设。对建设规模宏大的东方广场,李嘉诚态度明朗而坚定,他指出:“建筑要现代化,但不应破坏古都的风貌。如果单为赚钱而损害名誉,这我不做。”
  1994年1月7日,李嘉诚投放巨资32亿元人民币,用以作为北京市民建设住房和配套服务设施。其中的20亿元用于城南马家堡居民新区的建设,可解决1.3万户居民的居住困难。另12亿元则用于城东长营乡的居民新区建设。北京市长李其炎和李嘉诚先生均表示“确保工程质量,降低成本,为首都人民提供廉价优质的住宅。”
  为繁荣北京的经济与人文、旅游景观,1994年7、8月间,李嘉诚与北京7家酒店(长城饭店,五星级;余为民族饭店、香山饭店、华都饭店、燕翔饭店、前门饭店、燕京饭店,均为三星级国营饭店)正式签订转让合同,李嘉诚分别购入这7家大酒店51%的股权。在注资入股后,李嘉诚已对这些酒店进行系列的更新与扩建,将这批酒店全部改造成四星级至五星级酒店。
  在远东国际大都会的上海,李嘉诚先生曾数次饶有兴致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注入巨大投资。1993年l月12日,他与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合作,成功地购进了香港大众国际投资有限公司51%的股权。这在香港证券市场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动作。此外,李嘉诚先生还投资参与位于上海市天国路“不夜城中心”的重大物业发展。该中心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
  在福建省,早在1992年11月间,李嘉诚先生的“长实”公司已与福州市政府签订协议,由“长实”投放巨资35亿港元,对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保护区、即旧城区的三坊七巷的改造和重建承担建设任务。1993年5月13日正式签约。李嘉诚先生在该工程正式开工之日,还专程乘机前往参加庆典。
  在1993年1月4日,李嘉诚先生应李鹏总理之邀,到深圳随李鹏总理考察了位于深圳东北部的盐田港建设工地。盐田港是毗邻港澳地区的一个深水港。未来将与京广铁路和京九(九龙)铁路相连结,对中南、西南、华东部 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将成为世界航运网络中的货物中转枢纽。盐田港的建设,既是深圳市的“龙头”项目,也属广东省的重点建设项目。1993年10月6日李嘉诚专程赴京参加他旗下的深圳东鹏实业公司与香港“和黄”盐田港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经营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合同签字仪式。并受到江泽民主席在中南海的亲切会见。据悉,该工程第一、二期的投资总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
  在珠海,李嘉诚先生对这个新的特区城市的发展颇为赞赏,曾兴致万千地称赞“珠海是个奇迹”。1993年6月11日,李嘉诚的“长实”、“和黄, “津世”公司,与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珠海经济特区电力开发(集团)公司合作,共同兴建与经营广东珠海电厂,并正式签订协议书。广东珠海电厂是广东省电力建设的重点项目。该电厂总装机容量为372方千瓦,总投资额为30多亿美元。李嘉诚一方占有45%股权。该电厂建成后,将成为广东省电网的主力电源之一。第一期工程将于1997年投入运行。
  此外,李嘉诚还投资建设珠海港的集装箱码头、九洲港的开发与建设等。
  1993年11月28日,李嘉诚到珠海参加珠海电厂的奠基庆典时,还对珠海拟建的珠(海)港(香港)大桥(也称伶仃洋大桥)的建设投资表现出巨大的兴趣。李嘉诚说: “这是条珠海到香港的工业动脉,不仅珠海受益,香港也受益,就是对整个南中国的经济都有深远影响”。李嘉诚表示:“现在投资珠海绝对是机会,我们今天的投资只是一个开端。”
  李嘉诚先生旗下的公司还积极参与广东省南海市三山港开发区的港口建设投资;参与顺德市容奇港的建设及邻近的土地开发和物业发展投资;参与东莞市的有关开发投资,等等。
  在广西自治区,李嘉诚则重点投资参与北海市的港口建设等等。
  在海南省,自1992年9月以来,李嘉诚先生则投资参与洋浦开发区的开发与物业发展。
  在四川省,自1993年以来,李嘉诚旗下公司已取得成渝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权项和周边物业发展权。并投资促使其经营管理走上现代化的更高层次,进一步推进该地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此外、还投资建设有关发电站以及现代化商厦及土地开发与物业发展等。
  李嘉诚的“长实”系财团还积极参与香港“中银中国基金”在祖国内地的多项物业投资发展。
  李嘉诚先生那华夏骄子的赤子之心,报国之志和款款深情;那独具慧眼的胆识和磅礴气势,那决策的果断力和实际行动的紧紧跟上;还有资金的迅速到位;都充分表明,江泽民主席对他所作出的评价是那么的恰如其份和正确。
  1993年10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李嘉诚时,就盛赞李嘉诚是一位“有眼光,有胆识”的“真正的爱国者。”
  李嘉诚先生以其“躬行仁义,爱国爱乡”“报效家国,无忘母恩”的实际行动,昭示了他那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赤子情怀。从1979年李嘉诚先生首议捐资创建汕头大学始,他的高德、功业、盛誉,从香港传遍潮汕大地,走向浩浩华夏,巍巍神州,以至世界各地。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1年12月12日曾经这样说过。”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是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越加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李嘉诚先生正是分布在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在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时期高擎爱国主义旗帜的一个楷模。深为世人所深深敬佩和景仰。
  “希望我的投资能给潮汕人民带来一点好处”。
  在70年代末期开始到整个80年代,李嘉诚先生对自己家乡的各种困难和要求,确实是做到了“尽心尽力”的。从捐建民房、医院、设立教育、卫生基金到捐建韩江大桥、潮汕。潮州体育馆到修建开元占寺等,莫不寄托了李嘉诚的“赤子心,桑梓情”。李嘉诚先生并非没有考虑过对潮汕地区家乡
  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发展,明白地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有过“避嫌”、“不赚家乡人一分钱”的想法,故对家乡的各项要求均本着“只出不进”的原则。随着祖国经济改革形势的迅猛发展,在汕头市关于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总目标的催发、鼓舞下,在新任市委书记、市长的说服下,基于海内外两千多万潮汕人民(乡亲)的期望,李嘉诚先生几经深思熟虑,深深地意识到有投资帮助故里家园建设各种基础设施的需要。为了帮助汕头经济特区的加快发展,他毅然采取果断的投资行动。从1993年6月至1994年5月,李嘉诚先后在汕头市有8个项目的重大投资。头一个项目,是投资建设深汕高速公路东段。总投资额为
  25亿元人民币。李嘉诚一方拥有30%股份。第二个项目是投资建设汕头海湾大桥。该工程投资总额为7.5亿元人民币,李嘉诚一方拥有30%股份。第三、四、五个项目,是投资发展汕头市的电力建设,即建设“长浦”(鮀浦)、“长潮”(潮阳)、“长海”(澄海)三家柴油机发电厂。总投资额为15亿元人民币,李嘉诚一方拥有40%股份。这三家发电厂已在1995年相继投入商业营运。第六个大项目,是投资 建设位于汕头市珠池港区建设及经营现代化集装箱码头。首期工程计划建设两个2.5万吨级的集装箱泊位,年吞吐量为50万个标准集装箱。该工程投资总额近一亿美元。李嘉诚一方投资份额占70%。第七个项目是投资在汕头市达壕工业区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粉磨水泥厂,年产高标号水泥60万吨,投资总额为1.4亿元人民币。该工程已在1996年6月6日动工兴建。这是粤东地区引进港资进行建设的第一个重工业投资项目。第八个项目是投资建设一座大型的燃煤发电厂,即广澳火电厂。具有8X600兆瓦的发电规模,年发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该工程是汕头市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特大建设项目。
  上述项目均属交通、码头、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还有广为汕头人民、全国各地民众所密切关注的,是李嘉诚先生的“长实”决定投资20亿元人民币,建设汕头市的“安居工程”。该住宅区将成为在90年代,粤东地区最大规模的综合型现代化又属微利房的居住小区。充分体现了李嘉诚先生“帮助家乡建设,造福潮汕人民”的美好意愿,热爱家国的桑梓情怀。
  李嘉诚在汕头地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60亿港元。进入1996年,汕头市将迎来她有史以来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并以更矫健的步伐迈向新的世纪。
  李嘉诚先生对他家乡潮州市的经济与文化发展也至为关切。潮州市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早已打开古城门,奋力开辟更新更广更大的新天地。正在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创新优势,上新台阶。在一系列的公益、福利事业的无私捐赠之后,1994年7月2日,李嘉诚先生又一次慷慨解囊,给潮州市捐赠1100多万港元,在潮州市兴建50所山区小学,定名为“基础学校”。此外,在1994年7月间,还捐资500万元在潮州市兴建残疾人活动中心。李嘉诚对家乡潮州市的捐赠已达4千多万港元。
  近年来,李嘉诚先生除坚持不懈地办好汕头大学并大规模投资祖国内地及汕头市之外,仍继续发展他的社会公益及福利事业,嘉名益著,有口皆碑。象他对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捐赠,对在深圳灾区、广东灾区等也都有巨额捐赠,情暖人心。
  每当谈到对家乡的建设与发展时,李嘉诚先生总是深情无限地说:“希望我的投资能给潮汕人民带来一点好处,我就心满意足了!”李嘉诚还强调说过:“本人十分关切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能源、交通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这些有利于经济发展。造福万民的事业,希望今后能进行更广泛的合作!”
  全世界的友好人士和朋友,尤其是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在继续关注着李嘉诚先生将巨资注入中国内地,为祖国拓展更加美好和辉煌前景的新业绩。让我们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共同迎接 21世纪。
  在 1995年 10月间,有一次李嘉诚先生在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主持人的采访时,记者这样问道:“江泽民主席曾称赞您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请谈谈您的感受!”
  李嘉诚先生恳切而又动情地回答道:“这是对我有生以来所从事的事业的最好概括。我非常感激。”
  记者又问及李嘉诚先生关于在日本和香港,曾被公众舆论称谓为“超人”的看法;以及对两个孩子的评价。李嘉诚先生微笑着谦逊地回答道:“我不是‘超人’!我的两个孩子也根本不会是‘超人’!”
  关于“爱国者”的含义,国家主席江泽民 1996年 1月 2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成立大会的筹委会全体委员时,在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着重讲到: “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他对‘爱国者’有过清晰而精辟的概括。他说,爱国者的标准就是‘尊重自己的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可见,“爱国爱港’的范畴是十分广泛的。当然,我们还要依靠全国人民的支持。”
  “筹委会的工作要贯彻落实基本法。凡是涉及香港的事情,都要按基本法办事。全国人民都要有这种守法意识。”
  “筹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全国的一件大事,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征途中的第一站,后面还有澳门问题、台湾问题。在香港问题上为‘一国两制’率先垂范,将使祖国统一大业展现非常美好的、广阔的前景。”
  江泽民主席说:“筹委会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这项工作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真正的爱国者”,“华夏骄子”李嘉诚先生,每次在回忆往昔的峥嵘与坎坷的岁月时,无不动情地谈到:“贫穷曾使我失学,过早地深味那艰辛的人生。但贫穷也造就我成为巨富。”
  “我爱读书,却因为穷,没法去完成学业,以实现我人生的理想!所以我很想赚多一些钱,去帮助那些在社会上心有大志而力所不能及的贫穷的人。有了更多的钱,方能在教育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爱读书是我的一种习惯。现代的、古代的书我都爱看。时时看到深夜!有一次,当我看完了关于苏东坡的故事后,得到启发。苏东坡本来没有什么野心,但却受人陷害。他弟弟说得对:‘我哥哥就错在出名,错在出高调!’这真是个很无奈的过失。”
  “我做人的宗旨,是对己刻苦,善待别人,有容乃大么!给我终生受益的是信心、毅力和拼搏!讲道义、讲信用最为受用。做人要勤奋,要重承诺,不伤害他人。凡事要低调处理”
  
  “在60年代初期,我便开始注意回避东方式的家族化的企业管理问题。并抽出时间到欧美各国去考察。因为只有争取了解对方,争取同步,才有超越对方的可能。”
  “我教育儿子的,最多的不是如何去赚钱,而是教育他们要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做一个真正的商人,如何正确地处理与合伙人的关系。”
  “1997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长江实业集团仍会以香港为基地。因为我了解香港,在这里已有了不错的基础。这个大本营是一定要守住的。其他已有的投资,我也要继续发展,中国的投资环境与容量是个‘汪洋大海’,是个超级大市场。我看好中国,对华人世界充满信心。我希望在下一个世纪,中国国内以及海外的华人,在经济、文化方面发挥最大的力量。”
  最近,1996年1月18日至19日,在李嘉诚先生等率领“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访京团”圆满结束访问之后,李嘉诚先生的感受是:“在同中央领导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接触中,感到他们都非常诚恳,对香港情况非常了解,非常关心。”“部分人士对香港今后发展的疑虑得到了澄清”。李嘉诚先生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是一次有意义的访问。基金组织将把这次访问的情况不仅介绍到香港,还要传播到世界各地,促使已经在港的投资者扩大投资,还没有投资的赶快来香港投资。”“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开始直到现在,我都坚定不移地告诉港人,我对香港的前途是充满信心的。”
  有一次,内地有关人士在和李嘉诚先生座谈时,问及李嘉诚先生一共在香港和内地捐出多少钱时,由于李嘉诚先生对此一向没有统计,说不出个准确数字。后来,查了“支票本”,结果方明白已经捐出了22亿港元。(其中,还有许多捐赠的款项没有计上)。
  而在国内的投资已超过600亿港元。
  近几年来,李嘉诚先生去得最多的地方之一就是北京。他对故国首都有着深厚的眷恋和款款深情。北京那日新月异的进步和稳定繁荣的政治、社会、经济形势,还有那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全世界都为之称赞的人文精神,北京人的勤劳、朴素、热情、豪爽、正直与彬彬有礼,都给李嘉诚先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诸多美好的记忆。有机会在北京投资发展是他整个“报效家园”的美好计划的重点考虑项目之一。
  从1992年到1994年,他在北京已有多项巨额投资。在1994年还给北京大学捐赠了一亿港元帮助他们发展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据1996年4月1日消息,北京市副市长陆字澄3月
  31日在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就高兴他说:“海内外关注的北京东方广场前景乐观。”“北京东方广场由于其60万平方米的大建设体量和计划15亿美元的巨大投资总量,加上其所处在北京王府井、东单、东长安街这一首都的主要繁华地段,因而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瞩目。”“国家主管部门经反复论证,现在已在原则上同意立项。有关方面正就项目的有关技术问题作进一步的论证和磋商。”对这个重大项目,李嘉诚先生早已计划进行投资。但他始终坚持了这么一个原则:“不应该破坏古都的风貌。不应该只为赚钱而损害了名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尉健行1996年3月22日,在北京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的港澳委员招待会上,强调说:“过去的一年北京市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健康发展。跨世纪时期创造首都更加美好的未来,离不开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广大人民的团结和支持。”“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
  和反映着改革开放的中国的形象。全国各地看着北京,外国也通过北京这个大窗口来观察了解中国。北京的形势怎么样,各方面情况怎么样,不仅直接牵动着全国,还会在世界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回顾北京市十几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发展的历程、港澳同胞在引进资金和项目,促进北京的发展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后更需要得到港澳同胞的支持。希望所有的朋友更加携起手来,为祖国的繁荣强盛,为首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努力。”
  年7月16日,李嘉诚先生就表示过:“北京将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地区。”我们坚信,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之日,将是李嘉诚先生更加报效祖国桑梓之时。
  
  第二十四章终生不渝
  1993年 2月 8日,他曾深情地对新闻记者们谈到:“我是在 1978年国庆期间,头一次跟庄世平先生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到今天,回来已不知有数十次了!但是没有一天是来玩的。不管到内地哪个地方,人们都称道潮汕是最好的。而在外国,不管在哪个国家,人们也都说中国最好。这是真心话!我们祖国有五千年文化传统。我们的人民又都是刻苦、耐劳的!”
  李嘉诚先生由衷地说:“我的最大愿望就是汕头大学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办一所大学比办一个企业要困难得多,像我这个年纪,办一个十万人的工厂或者企业,可以办得既轻松又赚钱。我们粤东应该有一所像样的高等学府。办大学尽管存在着很多困难,但我还是要尽心尽力把它办好!”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