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幸福不要奢望别人给

_3 邱立屏 (现代)
  一趟孤独内心之旅
  「流浪,是发掘自我的过程,千帆过尽、过尽千帆,最后,流浪者终需踏上归程。」
  想要旅行,你可以呼朋引伴,也可以孤身上路。在孤单旅行中,差别只在于境遇有所不同。
  旅途里生命的遭遇,就有如打了一场没有结果的牌局,片刻又从定点飘离,没有所谓的输赢。
  每一回的旅程,似乎总染上一层说不尽的惆怅,与述不尽的人事哀叹,却又有什幺都不染身似地说离开就离开的决绝。每一个相逢者的背后,都有无尽的故事,旅途中有欣喜、有发现、也有苍凉。
  在旅途中,有时,会形成一种奇异而孤单的孤独氛围。
  我们可以嗅到这种深切的孤独与情愫,一切都是淡淡的,就像随时更换的布幕,人就这幺进进出出,随时就要跟着上场的感觉。
  让旅行还原成生命的一段历程,而不故意凸显其难度与贩售梦幻的特质。
  旅途的危险感,有时是来自于内在的想象,与心灵的预设立场。
  透过旅行来阅读世界这本大书,让旅行的人,学会更多谦卑和感恩。
  旅行可以转化生活,让﹁心﹂无远弗届的到达,你想到达的地方。
  能贴近自己,忠于自己的人比较快乐。
  很多人会背起行囊踏上旅程的理由,不外乎想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暂时脱离目前的生活,趁着有时间、有体力的时候出去走走,而有的人则是,想和别人夸耀自己曾旅行过的地点。
  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即使走过同样的地方,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有的人会去旅行,并不是热衷于改变,而是希望透过旅行暂时脱离现状,有的人是想要逃家却没勇气,于是便想借着短暂的旅行,来让自己暂时脱离生活的困境,借着不断旅行让自己寻找新的动力和活力。
  旅行,是一个喘息的空间,即使有天大的事情,也要等回来以后再说,出去走走固然是一种心灵的出走,但也不是逃避,唯有了解自己的目的,才不会有过度的期待和想象。
  旅行是一帖消烦解忧的良方,当你的生活始终在一成不变的状况下,不妨暂时脱离现有的困境出去走走,有时,并不是非得出国不可,到户外去走走,或者是到渡假中心去度个假,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想要改变,并不一定非得跑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改变,旅行,确实有比较多的机会改变,因为,远离了平日的限制与各方的阻力,反而有机会获得成长与蜕变。
  旅行的作用之一,就是换点不同的东西来看看,有时我们被迫用旅行来提供自己一个﹁暂停﹂的机会,暂时把所有的责任和负担拋开。
  暂停,是让自己有喘息的机会,让自己能够重新看见不同的自己。
  心,也要有翅膀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地面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个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那个人心里不成天千百遍的这幺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大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角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待。这皮囊要是太重挪不动,就掷了它,可能的话,飞出这个圈子,飞出这个圈子!」--徐志摩.《想飞》
  找一个让心灵飞翔的角度,告诉自己,我也可以飞。
  因为,我的心也有翅膀。
  许多人都喜欢出走,习惯用旅行来当借口,有人说旅行其实就是一种逃亡,某一种型式的逃亡,逃亡并不是逃避,因为逃亡是伴随着冒险,带着自己的自主性,并要承担过程及其结果;逃避则完全是一种自欺,把命运放在别人的手上,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
  旅行是一种切换。切换了时间与空间,让自己从积习日深的寻常生活中抽离开来。
  可是这种抽离毕竟只是暂时,当旅行结束之后,你还是得回到旧有的生活模式中过日子,其实,你不必继续忍受着过去生活中旧有的无聊与烦恼,你可以改变,改变你的心,让你的心也可以重新上路。
  找寻飞翔的秘诀,他在广大的世界里,找到很多的答案,旅行也是一种心灵的飞翔。
  身体的旅行需要的是行李和机票,但是,心的旅行则是需要一颗自在无挂的心;身体的旅行需要办签证和订旅馆,是为身体找一个安身之处,心的旅行则是处处为家,只要你能安顿你的心就可以了。
  心的旅行只有一个动作,就是完全的放松自己,让心自由自在的飞翔,感觉自己和天地合而为一,在这个自然的状态里,你可以和自己更亲近。
  当然你还得回去,回到你旧有的寻常生活里去,但是你会发现,当你的身体在旅行的同时,心的旅行也悄悄打开了你内在的眼晴,你不断的去旅行,其实,就是为了不断的回去,回到你原来的地方。
  古人常说:「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其实,阅读和旅行有重要的关联,正因为那些阅读经验才能让你在旅行时,获得更大的乐趣。
  旅行,就是为了浏览自己内心的风景。
  真正的发现之旅,并非寻找新的大陆,而是重新去看看这个世界。
  许多艺术家采取过长期旅游来改变轨道,好比中国古人的「壮游」,然而,对创作者而言,把旅行视为「换个地点」写作的行为也未尝不可。
  真正的旅行,有时不在是惊心动魄的外在风光,而在浏览自己内心真正的风景。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文心雕龙》〈神思篇〉
  很多人工作一段时间,都会想要休长假,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如愿。
  朋友李婷却是真正「休假一年」,切断过去,更不可思议的,他还携家带眷集体出游。李婷是出版社的资深主编,在过完了四十岁生日不久,决定带着一家大小一同出游。
  梦想实现的过程里,首先面临的是一种「腾空」的感觉,无论实际上情形如何,他必须在工作上或是精神上腾空,也许,孩子们必须休学,他自己也要中断事业,还要承担回来之后,可能一无所有的风险。
  旅游行程的风景、历史等等都不是重点,他费了更多心思和精神在家人的态度、感受上,他其实是用全家人的眼光,来看待这整个行程;透过稚龄子女的眼睛,他看到不同的世界。
  一年里,他们漫游过南美、欧洲、非洲、亚洲、澳洲,又花了半年多的时间重新适应生活。最后,他向自己拋出一个问题:「此行是否值得?」
  李婷把这段旅程视为生命的一场过渡仪式,仪式结束,他骚动的心才安稳下来,他把生命归零之后,又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在步调快速、混乱的世界里,有人在四十岁的时候,带着一家大小环游世界,用一年的时间重新思考生命;有人在六十岁之际,花了两千万美元的代价乘航天飞机登上国际太空站,从太空中反观自己生存的星球。
  试问?你会在什幺时间点、采取什幺方式让自己选择出游呢?
  旅行中基本的快乐,来自于行动。人生不能只是一直做计画、沉思、辩论、挣扎和拖延。
  好友美倩曾经丢下人人称羡的高薪工作,到欧洲浪游一年,从此之后,她像是患了旅行上瘾症,总是要不定期的从既定的轨道出走,舒展一下筋骨与灵魂。即使在旅行中,她也不喜欢太复杂的行程,常常是待在一个定点,哪儿都不去。
  有的人常常只是逃避一下、出走一下,回来后又坐在同样的笼子里。
  美倩从不刻意要从旅行中得到什幺,她的旅行,纯粹是喜欢旅行后的归返,仿佛﹁变了一个人﹂的自己,纯粹是换个空间让自己休息一下,然后重新省视自己的身心。
  她说不喜欢太复杂的东西,连旅行都是要轻松单纯、没有负担。
  旅行对她而言并不是想象,而是实际的行动。旅行的真正目的,只是想看清楚自己而已。
  「如果我们对所有平凡事物都有着敏锐的看法与感受,像聆听绿草的生长和松鼠的心跳声,我们必能洞悉寂静背后的巨响,否则只能肤浅自负地行过一生。」--艾略特
  现在很流行「自助旅行」,不管年纪大小,只想出去走走。
  有人可以为之辞职,已婚者甚至可以「拋夫弃子」,只为了一圆心中那份梦想,所谓:「趁着年轻去旅行」、「再忙,也要去旅行」,不管如何皆要冒险闯一闯,其实,能够存一笔钱,出国旅行,不管是游学也罢!自助旅行也好!皆是人生一大乐事。只是,有些人在主客观条件下,无法成行,却成为心中久久无法抹灭的遗憾或症结。
  想要出走,应该是一种心情的转换。当你转换了空间,很多恼人的问题就可以透过空间的转换而有了自我反省的机会。
  看过有些已婚的朋友,为了一圆自己的梦想,不顾老公、孩子的需求,执意「出走」,虽然,圆了梦想,却毁了婚姻,她不明白,为什幺家人不肯明白她的感受;换个角度,她的家人也是这幺想的「为什幺你不肯为家人多付出一些」?
  明美的先生坦言,自己并非不愿妻子再度成长,而是孩子还小,自己也在上班,妻子一去不是数月、就是一年以上,孩子需要母亲,他也需要妻子,但是,明美却在此时选择「暂时的出走」,让原本一件「好事」,却成为婚姻的杀手。
  最后,明美选择离婚,单身的生活让她更加自由,可以任意享受婚前的梦想,但是,却没有人可以分享,这个快乐终究有几许的缺憾,明美说:「婚姻和梦想是可以并存的,只是,我太忽略家人的感受了。」
  不管是获得学位、学习语文,或者单纯只是游学,有的人虽然无法幸运的成行,但在心境上也不要有比较的心理,认为自己若不跟着流行走就「太逊了」!其实每个人的主客观环境不同,有的人背负着经济的压力,不能说走就走,有的人则是有家庭的牵累,暂时无法「出走」。
  但别忘了,心情的转换也是出走的一种。
  这几年,台湾社会的变化很快,休闲生活普遍受到重视,而旅行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兴趣。年长的人在退休以后,出国看看花花世界,增长不少奇妙见闻,也方才体会到辛劳多年之后,游山玩水乃是人生一大乐事。年轻人更是热中旅行。经济划算的自助旅行,可以满足喜好冒险的欲望;贷款去旅行,则是商业社会典型的﹁先享受﹂观念。为了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寻假期,有人不惜辞职,有人刻意换工作,当然,积极主动策划休假的人,更是所在多有。
  旅行显然有其迷人之处,才会使得这幺多人乐此不疲。
  我的朋友中不乏﹁旅人﹂,旅人都爱旅行,用尽千方百计,散尽一切积蓄,衣带渐宽终不悔,只为了要去陌生的国家走上一回。
  踏足的地方多了,飘泊的经验丰富了,那些个别国家与民族的色彩,却反而渐渐淡去。最后,留下的是一个性格活泼、思想开阔、胸怀世界的成熟面貌。
  每一次旅行回来,都感觉自己的心灵,被洗涤得清清爽爽。
  旅途中的美景,常会使人有炫然落泪的感动,让人不由得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和宇宙永恒的美丽相比,个人的一切都渺小得微不足道。不管你在旅途中遇到多少冷漠寡情的面孔,最后留在记忆里的,永远是那些温暖得令人心痛的淳朴面容。
  除了沉浸于山水之美,旅行最重要的是,给我一段空白。
  平常日子被填塞得满满的,约会、读书、看电视、与朋友相聚,难得找出一刻的空白。
  忙碌不停的活动使人盲目,但是,毫无留白的生活,也算不上是艺术。
  唯有在生活中,安排一段属于个人的轻松旅程,让思绪任意飘荡,让心灵自由驰骋,有闲与忙的对照,空白与多采的穿插,生活才会显现出一种灵动之美。
  旅行给我一段不受干扰的思考时间,可拋下破碎片段的日常生活,深刻地去探索生命的一些大问题,自己的存在、工作的意义、生活的方向,都在不断的思考之下一一解开。所以,每一次旅行回来,就像是蜕去老旧的生命,重新展开一个全新、活泼的新生活。
  人生道路上的大转折,每每是由旅行而来。
  回家之后,又是新的开始。
  回家真好,这里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我感觉温暖、安全,可以放松所有的神经,沉沉睡去。去过的地方,遇上的人物,都已纠结成生命的一部分。
  有一天,我还是会疲倦,还是会出走。但是,今天我在家,在家真好!
  当我们面对横逆顿挫后的丰盈,从人生的最高峰,回首看看现在的立足点,我们有待努力的时日仍然漫长。
  在年轻仿徨的日子里,如果能暂时撇开琐事的干扰,把每天的起伏心情放在一边,从长远的角度去探索自己的一生,自然会发现,长程的生命有其一定的轨迹,它会规律的出发前进,而无视于春夏秋冬的短暂变化。
  我们所必须掌握的,就是这样一个长远的生命。
  每一天,你都会有喜怒哀乐,每一年,你也躲不过春花秋月,在这些短暂的变化中,你很容易随波起伏,让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波浪冲着你前进。
  旅行,让我们的生命,有了重新前进的动力。
  「游历新境最容易见出事物的美,习见的环境都已变成实用的工具。」
  --美学作家.朱光潜
  生活太疲惫,你必须暂时走开,旅行,就成为一个很好脱逃的借口。
  还有很多问题,人、工作、关系,纠缠在一起,理也理不清。出走一趟,至少可以把这些人和事都拋在脑后,回来再做一个新人。
  我实在很喜欢流浪的感觉,一个人背起包包就走了。
  流浪像逃亡,一个人孤独上路;但更多时候,我其实是厌恶生活,憎恨狭窄生活里逼人窒息的气压,为了找寻一点可以呼吸的空间,我和城市挥手做短暂的告别。
  旅行是一种解脱,从沉重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最亲密的家人朋友之中,解脱出来,给自己一个喘口气的机会。
  喜欢旅行的现代人,大概会愈来愈多,因为我们的工作生活与休闲生活,正逐渐在转变。
  五年前,莉庭去欧洲旅行。
  她说离开台北之前,身兼两份上班的工作,回家还要翻译书和写企划案,每天工作十六小时是常事。
  一方面不堪忍受超时工作的压力,一方面也为了实现年少时环游世界的梦想,她向老板请了两个月的假,便踏出她世界之旅的一小步。
  当年她是抱着不惜辞职的心情,准备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她说,在台湾的生活太紧张,发现欧洲的闲散,一时叫人难以适应。
  欧洲人的步调中,总透露着一份富裕之后的从容,在负荷过一天十六小时的工作之后,她从身边缓步而过的欧洲人身上,看到自己紧绷的神经。
  公寓阳台上尽是做日光浴的人,半裸着身体,享受大自然最温暖的抚摸,走过街边咖啡座,下午的太阳暖烘烘的,许多人握一杯咖啡,伸长了腿,细细打量着来往行人,一坐几个钟头,动也不动,就这样悠闲地等着日影西斜。
  入夜,巴黎的香榭大道上,灯火辉煌,人群摩肩接踵,喝一杯鸡尾酒,吃一客冰淇淋,聆听一首小曲,全然无视于夜色转墨。
  旅行了一个月,莉庭开始体会到欧洲人舒缓的生活情调,把懒散的心留在欧洲。
  过度辛劳却没有深刻意义的工作,令人感到厌倦。金钱充裕缺乏人性内涵的生活,让人打从灵魂里,感觉空洞。
  丰富生命的元素
  海明威曾经跟《大亨小传》作者费兹杰罗一起旅行,回来以后,他告诉太太,学到的一件真理,就是:「千万不要和你不喜欢的人一起去旅行。」
  古有明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让人获得智能的宝库;旅行,则是另一种耕读土地的方式。
  并非一定要双脚踏出国门才算旅行,十五岁的琪琪,乘着风骑着脚踏车到庙口,品尝几口酸中带甜的菠萝,内心开怀畅快,这和登上喜马拉雅山是同等的快乐。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要运用现有的条件与资源,规画适宜的近程、中程、远程的旅游目标,然后逐步实践之。
  以旅游为志的朋友,先要有「心」去玩。
  朋友靖梅笑称自己从小就把世界地图挂在墙上,每游历一个国家或观光名胜,就插上标志或国旗,纪念「到此一游」,在插上国旗的当下,心中接着又盘算着下一个目标在哪个地方,不知不觉中,就走遍了大半的世界。
  旅行期间吸收不同的风土民情、知识和见解,甚至是一幅异国的风景,即使,这些印象不直接变成文章,也会成为她成长的养分。
  换句话说,旅游可说是丰富个人生命经历的元素。
  旅行,可以让自己成长,而这个成长会转化为人格、气质或生活境界的一部分。写作者可将成长经验回馈到文章,经营事业者也可藉此启发工作上的新创意。
  你随时可以背起背包就走。世界之大,你没去过的地方还有很多。万物有序,少了你的天下,世界照常运转。
第7章
「能发现自己的愚蠢,就是了不起的聪明。」 我们在工作或是生活上,经常会遇到此种情形,萦绕已久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却往往在身心放松的时刻,灵光不断的涌现。
当你转换心境与时空,总会有好的方法和想法出现。这是因为先暂时退出胶着的实际情况,转换不同的情境和心情,反而会引发我们创新的思路与念头。因此,当遇到难题时,不妨先暂时把问题拋开,放松一下,喝杯咖啡或者去散散步,反而能找到更好的灵感或者看法。
第一位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高行健,曾被医生误诊为得了肺癌,高行健在得知恶耗后,内心虽是惊惶恐惧,却采取以退为进的对策,随即展开长达十个月的漫游。
这段时间,他走过华中八省,把沿途所闻、所见、所思写成《灵山》一书,并因此书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画家在作品即将完成时,通常都会退后几步,端详自己的画作,接着再向前修饰画作,让作品更完美。虽然只是增添了几笔,所展现的整体效果却是差别很大。
利用以退为进的方法,透过时间的沉淀、情境的转化,让胶着的想法找到另一个出口。在变化快速的环境里,问题不断的接踵而来,许多问题往往超出我们过去的处理经验。
这些新的问题,容易让我们陷在泥沼之中,此时,不妨让自己先脱离当时问题的情境,隔一段时间再处理,这样会让我们有更多新的思考角度。搁置,并不意味着放弃或拖延,而是透过时间的沉淀及情境的转化,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当你遇到复杂而且挑战性高的问题时,一时难以找到解决的方法,不用恐惧或沮丧,因为,最好的策略往往需要时间去孕育。
一味仓促的做出决定,往往得不偿失,暂时把问题放下来,把压力降低,可以让我们许多平常没有想到的想法与作法浮现出来,不仅让思考更周密、更清楚,也更具有创造力心灵需要偶而的掏空,身体也需要常常把重担放下。当你学会放下、再放下,生命会更轻松,身体也才会更放松。
  「干净的心灵是健康的第一步。」
  任何人不生病的时候,都会忽略健康的重要性。
  金钱不是成功的代表,健康才是幸福的基石。
  我深刻体会到人生有许多规划,但是,生命是你无法掌握的,因为,死亡随时都紧邻在旁。该做的事不应该再拖延,即使爱一个人,也要及早告诉他。
  很多人常以金钱来衡量人生的成与败,越有钱的人就越受尊重。实际上,当生活达到一定水平时,钱就是多余的,更何况有许多事情根本就不是钱所能换取的。
  前汉声杂志社长姚孟嘉在五十岁壮年之际,因突发的心脏疾病,撒手离世。
  事发当天早上,他到办公室上班后不久,觉得身体不适,于是回家休息。十点左右,姚孟嘉突然昏倒,到医院时,已停止呼吸,医生抢救仍无效。
  他生前身体十分硬朗,总是笑脸迎人、从不发脾气,是同事、朋友眼中会长命百岁的人,他的骤逝令人相当意外与震惊。
  「或许是工作太过度吧!」一位曾在汉声任职的旧属感叹的说。经常加班,埋首工作的职场工作狂,相同的憾事,屡屡可见。
  前和信超媒体董事长辜启允,因癌症之故,在四十八岁的壮年离开人世,而三位交大教授过劳死的新闻,也让不少人惊觉,不只是事业时常面临困境和瓶颈,连生命都是如此无常。
  因此,健康管理就成为现代人,不可忽视的一门学问。
  自己前一阵子,也因为眼睛的不适,频频看医生,但是医生却认为问题不在眼睛,而是﹁过劳﹂所引起的。这时我才惊觉自己看书、打字的时间过久,让眼睛过度疲劳,眼睛不适所反应的其实是身体的一种警讯。
  这个警讯告诉我,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了。
  当你不断超时工作,努力加班的同时,不要忘了:也要把健康放在工作之上。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追求其它幸福的可能。
  成功,但不要过劳
  「人生无常,变量永远存在。」
  英年早逝,大概是事业有成的人最可怕的恶梦了。
  统一证券总经理高树煌在参加公司南部尾牙宴时,上台跳舞之后回到座位上,趴到桌上后就不曾再起来,五十三岁的他因心肌梗塞撒手人间。
  而他在一个月前才做健康检查,健检结果,是一切正常!
  三位交大的教授猝死最令人震惊,因为,他们都正值壮年,却来不及享受工作的成果,便骤然离开人间。
  交通大学的教务长沈文仁、电信工程系教授张柏荣、机械工程系副教授金甘平等三位教授,先后在半个月内因癌症或不明原因而猝死。
  到底是「谁」杀了这群站在事业颠峰的台湾菁英?是潜藏的心脏病、癌症,还是过劳死?
  八成的疾病都与压力有关,对工作放不下心、枉顾健康,所以,企业老板和主管就成了高危险群。
  新闻主播马雨沛漫步在美国史丹佛大学,她背后就是著名的胡佛塔与钟楼,这时候的她,无比的快乐,因为她如愿成为这知名学府东亚研究所学生,而且三个月后,就要和男友在史丹佛校园古老教堂中结婚。
  就在男友飞回台北两天后,医生却发现她的胸部有○.六公分的癌细胞。这不到一公分的细胞,突如其来的病痛,改变了马雨沛的人生
  这让她在之后的十个月内,开了七次刀,做了四个月的化学治疗,也中断她的读书计画,而这年,她才三十二岁,一个舍不得休假、因为怕工作表现输给别人的优秀主播。
  「每个人都会被生命『抽考』到,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面对生命突然其来的巨变,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什么,我们所能做就是,及早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还有对健康的态度。
  努力工作是对的,但是,过度的工作只会让我们生命提早「打烊」。
  「如果你有一匹身价一百万美元的赛马,你会让它整晚喝咖啡、喝酒、抽烟,还期望它明天参赛吗?如果是这样,你干嘛虐待自己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身体?」
  --励志大师金克拉
  很多有钱人,知道要定期花时间、花钱保养名贵的爱车,但是,却不知道花时间保养自己无价的身体。
  不少人依赖所谓的健康检查,把它做为人生的保障,误以为健康检查正常,就是拿到健康的保单。但其实还是有很多健康检查没问题的人,在毫无预警之下,突然生重病或骤然离开人世。
  以心脏病为例,相关症状就有上百种,如心律不整、缺氧等问题,这是普通心电图查不出来的,健康检查通常只做普通心电图,如果做运动心电图,就必须有医师在旁,成本较高。而这也导致一般健康检查,常常看不出潜藏的心脏病。
  一般容易得心脏病患者的个性特质,就是做事卖力、要求标准高、压力大,这些人必须学习授权,让自己可以轻松面对工作。
  有很多人只会创造成就,却不会享受成就。有的人则不敢表达自己的感情,让情感积压在心里,慢慢的也会变成一种压力。
  平衡的人际关系,也跟平衡的饮食一样,都是现代人必修的健康功课。
  健康是可以管理的,就像经营事业一样,只要用心的维护与保养,让身体每一部位都能保持最佳的运作状态,就能确保身体能够「永续经营」。
  让生活均衡一下
  「运动不一定保证不会生病,但至少让身体有代谢整理的机会。」
  休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忙碌的工作步调、紧凑的生命节奏,不应是生活从一而终的旋律,偶尔,也该来点休闲活动,让身心均衡一下!
  当日本的经济实力成为世界经贸焦点的同时,猝死症的阴影也一直笼罩着卖命工作的日本人。
  一位研究员在研究告一段落的短暂休息中意外猝死,一位事业成功的主管饭后在会议桌上心脏病发,他们经常埋首于办公桌,但也意外地在办公桌上结束了生命。
  实际上,如果把时间完全投入在工作上,生活中缺乏正向的休闲活动来做调适,长期间的工作压力反而会造成「物极必反」的后果。
  恒久以来,宇宙万物即以追求「平衡」为依归,所以休闲不是偷懒,而是工作前的体能或精神酝酿期。
  有医生怀疑,年轻高血压患者得病的可能原因除遗传体质外,工作压力等环境压力应是点燃引线的那把火。若是步入「病态疲劳」,回头已太晚,无奈的是,忙碌的现代人却常任由压力如滚雪球般,愈滚愈大,影响健康日深。
  有位医生将身体比喻为一个蓄水池。他指出,当承受的工作压力愈多,加上生活习惯恶化等,蓄水池在有限的容量下,水位上升愈快。
  在这个疲劳不断加码的过程中,首先是只觉得稍微累一点,休息一下就会好的「生理疲劳」关卡;疲劳继续累积,走到「累积疲劳」关卡,身体器官渐渐地失去平衡。此时,人虽然觉得不舒服,但是,医学检查结果却可能正常。
  「累积疲劳」严重时,有些人甚至得上急诊,而医师却查不出生理有何异状。
  如果,仍然不改变生活型态,最后就会步入「病态疲劳」,身体、心理便真的会出现病症,此时回头就已太晚了。疲劳在累积当中,有时,是检查不出来的。
  许多人对「健康」麻木无感,觉得我好得很、我底子强,不会生病的。对别人「要注意健康」的提醒,总是掉以轻心,甚至嗤之以鼻。
  许多人关心股票起伏的程度,更甚于关心自己的身体。
  对活得健康、活得自在的轻忽,我们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出来。
  多数人都不自觉健康品质的低落,根据《康健杂志》所做的「台湾民众健康品质大调查」显示,台湾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吸烟,五分之一的人睡眠不足,四分之一的人不常吃早餐,四成的人缺乏运动,六成的人戴眼镜,但却只有近半数的人觉得生活有压力。
  整体看来,台湾民众的健康生活习惯并不算好。
  然而却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健康,只有不到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健康。这明白显示出大家对健康的常识太薄弱,而且太执着于工作。
  成功的人,很容易就﹁忘掉自己﹂。
  忘了自己、忘了健康,却不一定能换来事业的成就。
  只有注重健康,才有助于事业的挥洒。
  健康有如玻璃球,人生之路有如马拉松长跑,若以跑百米的速度冲刺,恐怕未到终点,能量就已耗尽。
  让生活均衡一下,就是了解到工作与休闲之间的平衡,然后,做妥善的健康管理。
  感谢,生命中的预警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与快乐,不在于名位与财富,而是要看他拥有身心健康的程度而定,健康就是幸福。
  失去健康,就失去幸福。
  失去健康,我们才会发现:健康,对我们的人生是多么的重要。
  没有健康,就失去了追求生活的乐趣。
  人的一生,难免都会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疾病。疾病,并不可怕,反而对于身体来说,是非常好的预警。
  生病是警讯,告诉我们身体平衡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们忽视这些预警,就会带给身体莫大的伤害。
  我们的身体拥有「自愈」能力,当我们生病时,大部分情况是可以不需要藉外在药物,只要借着休息、作息与饮食的调整即可。
  事实上,能够在生重病下存活下来的人,他们都是拥有非常坚强的毅力,以乐观开朗的心胸,他们能在生病期间,不断灌输潜在潜意识,说服自己一定会痊愈,在心理状况最佳的状态之下,不管是否配合有效治疗,大部分的人会因此而获得痊愈。
  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一体两面,当我们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时,我们的生理状况通常都会跟着好起来。
  生病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当我们身体感到不适时,无须恐惧,这时,仅需进行身体平衡状况的调整即可;相反的,如果我们的身体从来不生病,才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这可能代表身体不能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正确讯息,果真是如此,这样的人,在一生病时就会非常严重,我们不是常听到别人不解的说,这个人平时看起来很健康,从来没听他说过有什么不舒服与病痛,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会一下子就倒了下去!
  当我们生病时,应该存有感谢的心,而不是充满抱怨与生气。
  如果,我们能心平气和的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就会知道我们身体有哪些部分负荷过大,使身体失去了平衡。
  当你生病的时候,正是需要调整与休息的最佳时机。
  不要忽略了生命中的预警,也不要轻忽身体所发出的警告。
  幸福是 不上班的时候,可以尽情的睡,不用担心起床的时间。
  幸福是 吃到人间美味,而且是别人付的帐。
  幸福是 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恰好与心爱的人同行。
  幸福是 你深爱的人,刚好,也深深爱着你。
  幸福是 听到自己最喜欢听的音乐,在最沮丧的时刻。
  幸福是 独处时,能够不被别人打扰。
  幸福是 在人生中跌跤,却能够再爬起来。
  幸福是 和情人间有说不完的话题。
  幸福是 寒流来袭时,把冰冷的脚放在情人暖暖的肚皮上。
  幸福是 炙热的太阳底下,吃着一大片清凉的西瓜。
  幸福是 与最爱的人共赏明月,觉得很浪漫。
  幸福是 和自己喜欢的作家做心灵上的沟通。
  幸福是 没有耀眼的外表,却有着平实的内在。
  幸福是 发现自己,有更多理解人生的能力与智能。
  幸福是 吃下手中最后一块蛋糕时,得知冰箱还有一整盒。
  幸福是 在炎热的夏天,喝到第一口冰冰凉凉的汽水。
  幸福是 想念的人,突然打电话给你,说他很想念你。
  幸福是 虽然不是很有钱,但从不觉得缺钱。
  幸福是 品尝一杯午后的咖啡,享受浪漫时刻。
  幸福是 和家人一起吃晚饭,感觉很幸福。
  幸福是 偷空喝杯下午茶,享受这难得的悠闲。
  幸福是 终于体会到,有班可上也是一种幸福。
  幸福是 在等待的过程中,感觉到未来还是有无穷的希望。
---完---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