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话说中国智谋

_12 (现代)
  诗人李太白却告诉你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今朝有酒今朝醉,先享受了再说,这是享乐主义的哲学。
  居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便是取中庸之道的儒者了,《易经》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正是“居安思危”的意思。席要入。盛筵要享,但当你一边大快朵颐的时候却要一边想着席散了以后怎么办?干什么?简捷说,就是不要沉溺于安逸享乐之中而忘乎所以,以致席散后不知所措。
  比较而言,居安思危显然是最为现实而理性的态度了,当然,不一定人人都适应这种边吃边想,边享受边操心虑患的生活方式。
  【典源】
  居安思危,语出《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魏绛告诫晋悼公:事见《左传·襄公四年、十一年》。
防微杜渐,葵桓公忌医归天
【原典】
  名医扁鹊见到蔡桓公,站在那里观察了一会儿,便对蔡桓公说:“您现在患了病,病虽然不重,只在皮下部位,但是如果不治疗,恐怕就会加剧。”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回答说:“我没有病。”
  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周围的人说:“医生们都喜欢给原本没有病的人看病,然后好说自己如何如何能干,以此来谋取虚假功劳。”
  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并对他说:“您的病已进入到了肌肤,再不医治,病情将继续恶化。”桓公听了,不予以任何回答,扁鹊只好离开了。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度去见蔡桓公,对他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部分去了,若再不治,恐怕会更加严重。”桓公听了,仍不予理睬。扁鹊走后,桓公更为不高兴。再过了十天,扁鹊一见桓公,回头就跑。桓公觉得奇怪,便派人去询问原因。扁鹊回答说:“病在皮下时,汤药就可以除病;在肌肤时,针刺之类即可见效;在肠胃之后,火齐汤便可以除病。在骨髓时,情形就不同了,那已是命运之神管辖的地方,我们医生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现在,桓公的病已进入了骨髓,所以,我也毋需劝他诊治了。”
  此后的五天,桓公感到浑身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才知道他早已逃往了秦国。桓公果然病发身死。
  【新说】
  良医给人治病,及时于皮下之际施治,要抓紧在病情之初动手,对待人间祸福,也和良医治病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圣人办事总是抓住萌芽状态时就开始着手。
  应该说,蔡桓公是十分幸运的,身边有扁鹊那样高明的医生,及时而准确地指出了他的疾病所在。然而他自己却因讳疾忌医的心理,无视扁鹊的诊断,终于病入膏盲,无法挽救。
  就像蔡桓公的病一样,生活中很多大问题大事故,仔细回过头去考查一番都可以得出“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结论。但为什么那么多的问题、事故都没有避免呢?
  深刻地把握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十分重要。
  有一句俗语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实这一公式逆推过来也同样成立,那就是无事出小事,小事变大事。看一件事情,小与大并不是其本质所在。那些看似很大的事情可能其实并不严重,而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很可能就会滋生出十分严重的问题来,所以对于小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
  由于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蔡桓公一样有高明的医生诊治,所以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小问题总是容易被人所忽略,这就要求我们有敏锐的眼光,拨开一些遮盖物去找出问题来。找出问题当然只是第一步,对于问题进行分析是第二步。分析问题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不能拘泥于现时。只有这样,方能充分地估计到事情将要发展的可能性。最后一步就是对问题的处理了。这就需要果断,针对问题,当机立断地下手,决不犹豫,因为很有可能“过了这个村就没了那个店?”
  错过机会,问题或敌人就会转眼间强大得让我们无力抵抗了。
  【典源】
  防微杜渐:语出《宋书·吴喜传》:“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不欲方幅露其罪恶,明当严诏切之,令自为其所。”
  蔡权公忌医归天:事见《吏记·扁鹊仓公列传》。
未雨绸缪,周公旦诗谏成王
【原典】
  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同太公、召公等人一起帮助武王消灭了商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武王把他们留在京城镐辅政,最受武王宠信的就是周公旦。
  两年之后,武王病重,大臣们十分忧虑。周公旦特地向周朝祖先祷告,表示愿意代替武王去死,希望武王的病好起来。但不久之后武王发病去世。
  年幼的太子姬诵被拥立为国王,即周成王,周公旦受武王遗命摄政。
  周公旦的摄政引起了成王的三个叔叔管叔、蔡叔和霍叔的妒忌。他们暗中造谣说,周公旦妄图夺取成王的王位。成王很快听到了这些流言■语,在心里产生了疑虑。
  周公旦知道这事后对太公和召公说:“要是我不讨代他们,就无法告慰于先王!”
  周公旦觉得一时难以向成王解释清楚,同时也为了消除成王对自己的疑虑,便离开镐京,去了东都洛阳。
  武庚对商朝的灭亡很不甘心。他见周朝兄弟之间产生了矛盾,悄悄派人和管叔等联络,进一步挑拨他们与周公旦的关系。与此同时,武庚也积极准备起兵反叛。
  在洛阳的两年期间,周公旦查清了武庚暗中与管叔等人勾结的情况,写了一首名为《鸱■》的诗送给成王,其中写道:
  猫头鹰啊猫头鹰!
  你已抢走了我的儿,不要再毁我的家。
  我多么辛苦殷勤,为哺育儿女已全累垮!
  趁着天还没有下雨,我就忙着把桑根剥下,加紧修补好门窗。
  因为下面的人有时还把我欺吓。
  周公旦在诗中以母鸟自喻,把武庚比作猫头鹰,借母鸟的哀鸣,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关切和忧虑。
  但是成王没有看懂这首诗的含义,更没有理解到周公旦的苦衷。后来他无意中发现了周公旦藏在石室中为武王祷告的祝辞,感动之下派人从洛阳把周公旦请回镐京。这时成王终于知道了武庚与管叔等人勾结的情况,派遣周公旦出兵讨伐。周公旦杀了武庚、管叔和霍叔,蔡叔在流放中死去。周王朝从此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新说】
  任何时候,天都有不测风云,更何况随时处在不断流变之中的世事人心。
  凡成就大事业者,对不测事变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特别是事业一帆风顺,成功接踵而至之时,更该有所警醒。
  老子曾说:“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民间的俗话也说:“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这些说法都深刻地阐明了一个道理: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随时都要有应变的心理准备。
  “绸缪”本意是用绳索紧密缠捆,引申为修补。“未雨绸缪”即趁天还未下雨,赶紧修补好门窗,作好准备,以防不测。
  作好预防突发事件的准备,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却应该以变应变,在变中求生存求发展。抱着侥幸心理,或者麻痹大意,都有可能在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出现闪失。要记住:
  大船常翻在小河沟里。
  【典源】
  未雨绸缪,语出《诗·■风·鸱■》:“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周公旦诗谏成王:事见《史记·周本纪》。
亡羊补牢,庄辛义谏楚襄王
【原典】
  战国时代的楚襄王手下有四个宠臣,他们不理朝政,整天游荡享乐。楚襄王也同这几个人一道沉溺于游乐之中,国家的政治一天天衰败下去。
  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对此极为忧愤,对楚襄王说道:“大王左右是州侯和夏侯,车后面跟随的是鄢陵君和寿陵君。像这样一味地放荡不羁,挥霍无度,不过问国家政事,楚国的郢都将危在旦夕。”
  楚襄王反问道,“你是老糊涂了呢,还是真的认为楚国有了不祥的预兆泥?”
  庄辛十分认真地说:“我是真的见到了大王的所作所为将造成的必然结果,不敢自认为有什么天降的不祥之兆。如果大王一直宠爱这四个臣子不变的话,楚国注定要灭亡!我请求让我去赵国躲避,在那里看结果。”
  于是庄辛去了赵国,在赵国住了五个月。果然,秦军很快攻下了楚国首府郢都和其他很多地方,楚襄王出逃到了城阳。他立即派人赶到赵国,将庄辛召了回来。
  楚襄王对庄辛说:“我没有听从先生的劝谏,把事情弄到了现在这个样子。往后该怎么办呢?”
  庄辛答道:“我听俗话说,看到了兔子再呼唤猎犬,不算晚;丢失了羊子再修补羊圈,也不算迟。我还听说,从前商汤王和周武王都是凭着百里之地而兴旺发达的,夏桀和商纣王虽然拥有天下却灭亡了。尽管楚国现在不大,但算起来也还有方圆几千里地,哪里只有汤王武王时的百里呢?”
  庄辛还用了很多比喻来反复说明这些道理,然后说到了楚襄王:“大王的情形同样如此。吃的白米饭,车中装着黄金白银,成天和小人们在草原上骑马飞驰,把国家大事丢得精光。没想到秦王的大将奉命率兵打进楚国,占领了大片土地,把您赶得老跃。如果现在您都还不醒悟,只怕恨快就该亡国了!”
  楚襄王听了这番话,心里震动不小,吓得面无人色,马上将庄辛封为阳陵君。后来在庄辛的辅佐下,楚襄王收复了不少失地。
  【新说】
  即将面临国破人亡,教训的确惨痛而深刻。
  防患于未然固然很好,但是谁都不敢说自己在生存竞争、政治倾轧、沙场奋战、商界拼博中没有少失,没有过错。人非圣贤,都有过失。这个事实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更不必避讳。
  重要的事情是,出现了失误,及时醒悟,善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在往后的行动中加以避免。吃一堑,长一智,才是正道。
  亡羊补牢最怕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事实是,身临其境者往往不如旁观者看得清楚,出现了失误,最容易以错对错,一意孤行,特别是当人手中有了权力、金钱,最容易丧失自我,被权力和金钱异化,以为天下唯我独尊,可以天马行空,恣意妄为。这个时候需要有人警醒,甚至需要用事实来作教训。
  亡羊补牢也忌讳向后看,一味沉浸在后悔懊丧的情绪中,以致于不能振作起来,去进行新的努力。这样的悲观主义者最终将被失望和消极情绪打垮。
  当然,盲目乐观,跌倒后爬起来也不想想看看是怎么跌倒的,又继续往前走,这样的人到头来肯定还会摔跟头。
  亡羊补牢虽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明智的。
  【典源】
  亡羊补牢: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庄辛义谏楚襄王:事见《战国策·楚策四》。
慎终如始,马皇后助夫治国
【原典】
  马皇后原来是郭子兴的义女,朱元璋投奔郭子兴起义军后受到重用,郭子兴便将马氏嫁给了朱元璋。自此,马氏一直忠心耿耿地协助丈夫治国平天下。
  朱元璋当上明代开国皇帝后,马皇后便成了实际上的幕僚。她认为,人心是天下的根本,平定天下的关键在于得人心,皇帝应当重视的是有德行和有才能的人,而不是手中的大印。
  不久,明朝将领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夺取了国印,举国庆祝胜利。这时马皇后却说:“元朝掌握着国印而没有守住,可见帝王的宝贵之物不在印,而在于其他东西!”
  朱元璋心领神会地说:“我知道皇后的意思是以贤明的人为宝。”
  马皇后接着说:“诚如陛下所说。我们都是贫苦出身,能有今天的地位,只怕因为奢侈而产生骄纵,因为小节而导致危亡。因此要任用贤明之士,共同治理天下。”
  为了使明朝得到百姓拥护,马皇后常派人了解民情。有一次她问朱元璋说:“如今天下的百姓都安居乐业了吗?”朱元璋不耐烦地说:“这不是你该打听的。”马皇后回答说:“陛下是百姓之父,我是百姓之母,子民是否安居乐业,有什么不可以打听。”
  马皇后告诫儿女不得恃权仗势作威作福,以维护皇室的声誉。她的幼子朱■放荡不羁,被封为周王。马皇后担心朱■为非作歹,派人前去监视,并给使者一根手杖,说一旦发现周王有过错,就用手杖打,如有违法行为,就马上报告。朱■知道这事后,不敢在自己的封地放肆。
  马皇后经常劝朱元璋不要滥杀无辜,她对朱元璋诛杀功臣老将十分不满,尽力加以阻止。著名学者宋■因孙子犯罪而受牵连,即将被斩首。马皇后得知案子确与宋■无关,在饭桌上力劝朱元璋赦免宋■。朱元璋被马皇后一番话打动,第二天就作出了赦免决定。
  马皇后因病临终前对朱元璋说:“但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都贤明,得到百姓衷心拥护。”
  【新说】
  虎头蛇尾的事常有,因小失大的事不少,能像马皇后这样虽为第一夫人,却自始至终小心谨慎,勤勉治国的人,的确很少有。《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话可以当作权贵们的座右铭。
  如履薄冰的心态,并不是要凡事畏首畏尾,连大气也不敢出。它应该以识大体,明事理,善应变为前提。以大体、事理为界限,合乎的。便大刀阔斧地去干;不合乎的,尽可能避免。
  因此,真正的慎终如始,不是胆小如鼠,前怕狼后怕虎——这是怯懦木讷;而应该是依情理规矩行事,以情理规矩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才是明智大度,才可以无往而不胜。马皇后的明智,在于抓住了民心这个根本,而不是手中的大印,因而协助朱元璋稳住了明初的政权。
  抓住根本,以此去衡量一切,尤其不要放过细微枝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节最易被忽略,特别是自己身上小的过失。小节不仅授人以柄,而且为大的失误打开了缺口。这样,是否注意到了小节,也就成了衡量慎终如始的一个重要标志。
  小心谨慎并不难,难的是明事识理和严格依规则办事,也难在约束自己和手中的权力。
  【典源】
  慎终如始:语出《老子》第六十四章:“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马皇后助夫治国:事见《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传》。
螳螂捕蝉,少孺子智谏吴王
【原典】
  春秋时,吴王想要出兵攻打楚国,但不少大臣却认为时机不当,担心别的诸侯国乘虚而入来攻打吴国。吴王为了止住大家的反对,便下命令说:
  “谁敢来劝阻我攻打楚国,我就处死谁,绝不赦免!”
  大臣们虽然有反对意见也不敢发表了,只好在下面悄悄议论,为吴国的存亡而担忧。
  在吴王的门客中有一位名叫少孺子的,他很想劝谏吴王,转过大臣们的意见,可是又不敢去触怒吴王,害怕自己白白送命而不能使吴王改变主意。
  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大早,他就拿着一只弹弓,带了许多弹丸,在王宫后园的树林里转来转去,似乎在寻找打鸟的目标。直到露水把他的衣服都沾湿了,他才回去。
  第二天清晨,他又是这样做。
  到了第三天清晨,他的奇怪举动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见他一身都弄湿了,却还在那里转来转去,便大声喊他说:
  “你过来!为什么把衣服弄得这样湿呢?”
  少孺子回答说:
  “我在打鸟啊,大王!”
  吴王问他:
  “打着了吗?给我看看。”
  少孺子说:
  “鸟虽然没打着,但我却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吴王一下子来了兴趣,忙问他:
  “什么事情呢?说给我听听。”
  少孺子说:
  “我看到这园子里的树上有一只蝉,高高地栖居在树枝上,一边喝着露水,一边发出悦耳动听的蝉鸣。但它却不知道,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身后。那螳螂弓着身子,屈着前腿,一心想去捕捉那只蝉,但它却不知道,一只黄雀正在它的身后。那只黄雀伸长脖子,一心想去啄食那只螳螂,但它却不知道,我的弹弓正对准了它,正要把它弹死呢!”
  吴王听到这里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有意思,有意思!哈哈,真是一个想要吃掉一个啊!”
  少孺子却接下去说:
  “蝉、螳螂和黄雀都是一心想得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及它们身后的祸患啊!”
  听少孺子这样一说,吴王猛地一下醒悟过来:原来,他是在劝谏自己不要贸然出兵攻楚,以免被其它国家乘虚而入啊!想到这里,吴王对少孺子说:
  “好啊!你说得对。”
  于是便不再兴兵伐楚了。
  【新说】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成语。按理说,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实际情况却远远不是这样。一旦利益在眼前,就往往把“黄雀”抛在脑后,甘心情愿地做那捕蝉的螳螂了。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繁荣,物欲诱惑无穷的时代,一心追逐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祸患的例证更是随处可见。
  正所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或者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当有利可图,有“蝉”可捕时,回头看一看有没有伸长脖子的”黄雀”
  在后,那还是有好处的罢。
  【典源】
  螳螂捕蝉:语出《庄子·山木》:“(庄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鸟从而利之..”
  少孺子智谏吴王:事见《说苑·正谏》。
知止不殆,陈轸劝昭阳罢兵
【原典】
  战国中期,楚怀王派昭阳担任主将,领兵攻打魏国。昭阳打仗勇猛,接连打败魏军,一下子夺得了八座城池,接着又去攻打齐国。
  齐王得知楚国大兵压境,便派陈轸去说服昭阳罢兵,不要进攻齐国。
  陈轸见到昭阳后,首先祝他攻打魏国取得了胜利,然后问道:“请问,按贵国的规定,将军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能获得什么官爵?”
  昭阳不无得意地说:“官可以升为上柱国,爵位可以到上执■。”
  陈轸接着问:“贵国还有比上柱国地位更高的官吗?”
  昭阳回答说:“只有令尹。”
  陈轸叹了口气说:“最显贵的当然算令尹,但是我觉得,你们的国君不可能同时设置两个令尹。我可以给将军讲个故事。”
  昭阳让陈轸讲下去,陈轸说:
  从前楚国有个人在春祭时,赏给了门客一壶酒。门客们说:“这壶酒不够几个人喝,一个人喝又多了。我们在地上来画蛇,哪个人先画成就喝。”
  有个门客先画好了蛇,拿起酒壶想喝,但他看见别人画得很慢,想再显示一下自己,于是用左手拿着酒壶,右手去画蛇,边画边说:“我还能给蛇添上脚呢。”
  这个人正在画蛇脚时,另一个门客把蛇画成了。他夺过那人手里的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有脚的东西不是蛇,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是我,而不是你。”
  门客说完就把酒喝了,而画蛇添脚的门客却没有得到酒喝。
  陈轸讲完故事后接着说:“现在楚国打败了魏国,连得了八座城池。这个时候还不罢兵,还想攻打齐国。你的名气已经不小了,官位也到了头。要是取得了胜利还不住手,一旦有什么差错,性命都难保,再得到爵位有什么用?这不是和画蛇添足一样吗?”
  昭阳被陈轸的一番话说动,认为很有道理,便撤退了攻打齐国的军队。
  【新说】
  陈轸想说的是,用兵用权要适可而止,才会保证经常处于有利地位。达到了预定目标,取得了一定效果,就该及时收手,太过头了就会起反作用。
  “画蛇添足”的故事,对此作了最好的说明。
  凡事都有限度,超过限度将发生质的变化。但人的欲望常常没有止境,特别是有东西可以自恃之时。权力、名誉、金钱、地位、物质、才能,都足以使人异化,丧失理智,不知自己为问物。“聪明反被聪明误”,与其说是聪明的悲剧,倒不如说是愚蠢的悲剧。
  知止不殆,要求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处境,事情的发展和后果要有充分的、恰如其分的估价,尤其要对利害关系有清醒的认识,然后才会知道何时止住,在哪里止住。
  知止不殆,也要求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追求超出自己能力或者不应属于白己的东西。理应属于自己的东西,迟早会属于自己。不应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得到了也会失去。
  赌徒的心理是受欲望支配的。赢了。总想赢得更多,结果不但没有保住原来的成果,反以输掉告终。输了,总想捞回来,不知就此打住,结果越输越多。
  在人生和事业的战场上,如果始终抱着赌徒心理,迟早会输得精光。
  【典源】
  知止不殆:语出《老子》第三十二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陈轸劝昭阳罢兵:事见《战国策·齐策二》。
知惧而诫,太公力劝周文王
【原典】
  周文王问姜太公:“商纣王滥杀无辜,你曾教我忧怀人民,现在我应该怎么办呢?”
  太公说:“大王应该修身,礼贤下士,恩惠于人民。在这同时还应该注意细心观察天道,天道如果没有给商朝祸殃,就不可贸然起事,而人道方面没有什么大的灾祸,也不可以先动干戈。必须既见了天灾,又见了人祸,才可以对商纣王下手。要与民同利,才能相互援救;与民同情,才能相辅相成;与民憎恶相同,才能互相帮助;与民爱好相同才能亦步亦趋。这样,就是在没有好的甲兵的情况下,也能取胜;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也能攻城;在没有沟堑的情况下,也能坚“能给天下人带来利益的人,天下人就会欢迎接纳他;害人的人,天下人是不会给他开方便之门的。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取天下就如同是追逐野兽,打到了猎物,天下人都能分得一份。如同坐船一样,顺利地过河了,大家都同其利;而如果船坏了,大家都要遭其害。
  于大家都有利,天下人就开门欢迎;于大家都无利,天下人就会闭门不纳。
  只有无取于民,才能取得民心;无取于国,才能取得国家政权;无取于天下,才能最终夺取天下。这样,取民者,能让人民得到利益;取国者,能让国家得到利益;取天下者,能让天下得到利益。所以说:‘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这其中的道理是很微妙的。
  “鸷鸟这类猛禽,在出击之前,总是先低身敛翅;猛兽要搏食时,总是先缩耳俯身。圣人将要有所作为,他必须大智若愚。惟文惟德,谨慎小心,才无人注意;不观不视,装聋作哑,谁也摸不透你想些什么。现在商朝上下,众口相惑。我看过田野中的庄稼,荒草比谷苗长得还高;观其民众,邪曲横行,正直遭难;观其官吏,暴虐残酷,败法乱刑,但朝廷却置若■闻。这都是亡国的征兆啊!”
  文王听后很赞同太公的意见。
  【新说】
  姜太公深知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在于是否得民心这个问题,所以在他的这篇劝谏之中,极有层次地向文王阐述了这个道理。
  得民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顺民心而行。他告诉文王,不要逆天道特别是人道,必须要与民同利、同情、同恶、同爱,这样的话,即使客观条件不好,也可以共同克服,而如不顺民心,则客观条件再好,也将无济于事,因为人是活的,而客观条件则是死的。不好的条件,可以因众心的努力而改变;好的条件,也会因人心不齐而毁掉。
  得民心之二则是要利民。有利于民,人民方乐于接受,要做到利民,就不能有私心,就如姜太公所言,要不取于民,不取于国,不取于天下,方能最终得到天下。
  姜太公把圣人的所为比作是鸷鸟出击,时刻有所惧诫。《尚书》中说:
  “爱护我们的人,我们拥戴他做王,虐待我们的人,我们视他为仇人。”古语说:“老鼠被逼急也会咬猫;匹夫不堪压迫,就会对天子背叛,”所有这些都揭示说,统治者要时时关心民心,而不可忽视或者压迫,否则天下就难保住。
  【典源】
  知惧而诫:语出唐代赵蕤《长短经·惧诫》:“故知惧而思诫,乃有国之福者矣。”
  太公力劝周文王:事见《吏记·齐太公世家》。
一谦四益,冯异功昭不自傲
【原典】
  冯异曾在王莽政权中任职,刘秀兵攻王莽时,冯异被俘。当时刘秀羽翼未丰,势单力薄。冯异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刘秀待人诚恳,胆略过人,有治国经邦之才,于是投奔刘秀门下,全力辅佐他打天下。
  后来刘秀被河北王郎围困,很多人都背离了他,而冯异却越发恭事刘秀,宁愿自己挨饿,也要把找来的粮食献给饥困之中的刘秀。
  刘秀解围之后,对部下论功行赏。将帅们都在邀功请赏,冯异却独自坐在大树下面,只字不提进贡粮食的事,也不去报功请赏。人们见他谦逊礼让,给他取了“大树将军”的绰冯异全力支持刘秀重建汉朝,写信劝说舞阳王李铁归降,同河内太守寇恂一道冒死抵抗大司马朱鲔的进攻,并大败武勃、苏茂的军队,为重建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一时声名昭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每次遇到论功行赏,他都悄悄退到一边,不给刘秀为难。他的行为赢得满朝文武官员的称赞。
  赤眉军起义时,冯异在渑池一仗中使对方主力丧失殆尽。刘秀特意派人对他大大嘉奖,冯异因此更加勤勉地作战,马不停蹄地进军关中,平息了陈仓等地的叛乱。
  在治理关中时,冯异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制定政策,宽大无私,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大力拥护。有人妒忌他的功绩,到刘秀面前诬告他。刘秀派人查清事实后写信给冯异说:“将军对于国家,竭尽忠诚,君臣之间的恩情犹如父子,怕什么妒忌、怀疑?”
  刘秀敬重冯异的为人,提拔他为征西大将军,封为阳夏侯。后来冯异到都城朝拜时,刘秀当着公卿大臣的面赏给冯异很多财物,并提起了往事。冯异说:“但愿国家不要忘记河北之难,我也不会忘记中车之恩。”
  冯异后来战死在河北冀县落门山,他的“大树将军”的谦让风范,为后代树立了榜样。
  【新说】
  谦逊忍让,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策略。且不说像冯异这样功高位显的开国元勋。就是一般人,往往难以抵挡名利的诱惑。痞子的哲学是不要白不要,不拿白不拿,更何况有了功劳、伸手捞取似乎理所当然。
  绝大多数人都难以脱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经地义。
  然而,事情也有另一面。拒绝名利的诱惑,在大功重赏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不意味着自己在内心受之有愧,也不意味着自己清高孤傲超凡脱俗,也许这恰恰是一种精明和智慧的体现:谦让不但不会使自己处于人下,反而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赞誉和拥护,使自己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事情往往是这样。当你刻意地追求时,被追求的东西会离你而远去;当你无意去追求时,它却不断向你涌来。我们无意倡导无为无求的处世态度,只想说明,真正的聪明和智慧,往往出乎我们常规的思维方式之外。
  常言道,树大招风,名声大了,职位高了,钱包鼓了,都容易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容易招来评头品足,乃至暗箭冷枪。回避和逃跑并不是最好的办法,顺势往上爬更容易摔得粉身碎骨。由此看来,冯异不愧是绝顶聪明之辈,因为他深知:
  高处不胜寒。
  【典源】
  一谦四益:语出《汉书·艺文志·道家》:“《易》之■■,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冯异功昭不自傲:事见《后汉书·冯异传》。
不贪为宝,子罕拒绝收美玉
【原典】
  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一块非常异样的石头。
  他感到十分稀奇,便把它带回家去,并请来一位治玉的师傅,请他看看究竟是一块什么石头。治玉师傅看后赞不绝口地说:
  “这可是一块难得的宝玉!把它打磨雕琢出来,可以值不少钱呢。不过你得小心,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了,不然的话,谨防被人偷去,说不定还会招来杀身之祸啊!”
  治玉师傅走后,那得宝石的宋人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突然之间得了这样一块宝玉,忧的是怕别人偷走,更怕招来杀身之祸。卖掉吧,又怕没有人识货,卖不了好价钱。想来想去,倒像是一块包袱了。最后他想,还不如把它送给一位有身分有地位的人算了,这样还可以落下个人情,今后好办事。
  于是,他瞒着左邻右舍悄悄带着宝玉起身,到京城去见大夫子罕。
  见到子罕后,他献上宝玉。子罕疑惑不解地问他:
  “你为什么要把它送给我呢?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我帮你办?我可是不收别人的礼物的啊,你拿回去吧!”
  那人连忙解释说:
  “小人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因为治宝的师傅鉴定说,这是一块难得的宝玉,小人位卑人贱,不敢据为己有,所以专程来献给大人。”
  子罕说:
  “原来是这样,但我还是不能收下这块宝玉。因为我如果收下它,你和我都会丧失了宝。”
  那人不理解子罕的话,只是呆呆地望着他。子罕解释说:
  “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了我,你当然就会失去宝;而我收下了你的玉,就会失去不贪这个宝。这样,不是你我双方都失去宝了吗?所以,还不如你把这玉石拿回去,这样,你我双方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宝了。”
  那人听子罕说了这一通道理,非常感动,连忙叩头,再拜说:
  “大人可真是高风亮节啊!不过,小人揣了这块宝玉,心里非常不安。
  实话对大人说吧,我就是怕招来杀身之祸才把它拿来献给您的!现在您让我拿回去,恐怕我走不回家就会被人杀死的啊。还请大人收下,免我一死吧!”
  子罕听他这样说,想了一会儿,便叫他暂时留下,然后找来一位治玉师傅把那块玉打磨雕琢出来,叫人拿到市场上去卖掉,把卖来的钱全部交给那位得玉的人,并派人送他回到家乡去。
  【新说】
  不贪为宝!在普遍贪欲的社会里,谈何容易!所以,就更加是宝。
  宝就宝在不是不敢贪,而是不愿贪,因为贪会使自己失去更为宝贵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贪为宝也是一种明智,一种智谋。
  问题是,有很多人缺乏这种明智,没有这种智谋。
  所以,“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好了歌》)贪赃枉法,贪污受贿,最终免不了东窗事发,葬送一世前程,辱没了半生英名,那时候再唱“悔不该,悔不该!”已是悔之晚矣。
  早知如此,还不如坚守“不贪”这个宝,就像子罕大夫那样。任你美玉,任你重金,也绝对不换。
  【典源】
  不贪为宝,语出《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子罕拒绝收美玉:事见《左传·襄公十五年》。
不偏不党,董宣刚直感刘秀
【原典】
  东汉的董宣曾在山东当地方官。在任期间,他刚直不阿,执法严明。当地豪强公孙丹的新房落成,请来巫师占卜吉凶。巫师说进入新房居住一定要死人才吉利,于是公孙丹叫儿子杀路上的行人,把尸体搬到新房中,以驱邪气。
  董宣得知这一情况后,下令处死了公孙丹父子。公孙丹的宗族亲戚共三十多人带兵大闹官府,要为公孙丹报仇。董宣不甘示弱,以公孙丹曾归附王莽并勾结海盗为由,将这三十多个闹事者斩首。
  地方刺史认为董宣杀人过多,判处他死刑。然而董宣毫不畏惧,慷慨赴死。
  汉光武帝刘秀得知了这一案件,被董宣不畏权贵的气节感动,下令重新进行审理,赦免了董宣,并让他担任都城洛阳的县令。
  有一次,刘秀姐姐湖阳公主家的奴仆杀了人,人犯藏在公主家,官吏无法抓捕归案。湖阳公主外出时,那个杀人的奴仆为公主驾车,董宣派人在夏门亭杀了奴仆。湖阳公主把这件事告到了刘秀那里,刘秀十分愤怒,叫来董宣准备当着公主的面将他处死。
  董宣面无惧色地对刘秀说:“我可以死,但请陛下听我一句话!”
  刘秀问:“你有什么话要说?”
  董宣回答说:“陛下圣德中兴,但却放纵家奴杀好人,这样怎么能使天下的人服气呢?我不用鞭打而死,还是让我自杀吧。”说完便用头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刘秀深感董宣的刚烈不阿,免他一死,但为了让湖阳公主下台,命令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坚持不从,刘秀命人强行按住董宣让他叩头。董宣两手撑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刘秀最后只得放了董宣,并把他留下吃饭。
  董宣的气节给当时的官吏以很大教育,纷纷仿效,拨乱反正,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出现了史称“光武中兴”的政治局面。
  董宣病故后,刘秀派人去吊唁。使者看见董宣的尸体用布被盖着,妻子儿女对着尸体哭泣,家中只有一些麦子和一辆敞车。刘秀感动地说,“董宣的廉洁,直到他死后才为人了解!”
  【新说】
  不偏不党,就是要不殉私情,不结朋党,刚直不阿,只服从真理。董宣的事迹可以称得上感人至深,他为了正义,敢于以死抗争。古往今来,能够这样做的人,实在不多。虽然如此,它作为一种人类精神,将彪炳史册。
  为官从政者,只有不偏不党,才能使政治精明,人心归顺,天下大治。
  作为做人的准则,不偏不党将令人崇敬,事业顺利。惟利是图、趋炎附势、投机取巧的小人,为人办事是没有什么原则的,不配来谈论不偏不党,但在现实中,小人实在太多,经常像汪洋大海一样。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原则和正义,不能丧失骨气。
  不偏不党意味着随时要作出牺牲,或者是牺牲经济利益,或者牺牲官位,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没有宽广坦荡的胸怀,没有理想主义的激情,是难于做到的,有时要逆潮流而动,有时要以死抗争,有时要慷慨陈辞,挺身而出。
  这些都是营营苟苟、贪图蝇头小利之辈不可思议、不可接受的。
  不过,不偏不党并非绝对的。坚持正义和理想并非要鹤立鸡群,成为孤家寡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根据自己做人的原则结交“君子之朋”,并不是坏事,反而有利于自己的事业。重要的是不能用原则作交易。
  【典源】
  不偏不党:语出刘向《说苑·至公篇》:“不偏不党,王道荡荡。”
  董宣刚直感刘秀:事见《后汉书·董宣传》。
待物以正,燕惠王信谣败阵
【原典】
  燕国虽然是个小国,但却有乐毅这样的大将。燕昭王十分欣赏乐毅的贤明和优秀的军事才能,所以和他商量如何讨伐让各国都伤脑筋的齐国。
  乐毅分析说:“想要伐齐,除了和赵国、楚国、魏国联合作战外,就没有其它的办法了。”燕昭王接受了他的这个建议,派乐毅率领军队联合赵、楚、魏三国的兵力,一起向齐进攻,击破了齐七十余座城,齐国仅仅剩下了莒和即墨这两座城池。
  可是,正在这时,燕昭王去世了,儿子即位,称为惠王。现在的形势是,对燕国来说除了还没有攻陷的莒和即墨两城之外,已经没有值得担忧的事情了。乐毅就把齐国改为了燕国的郡县。同时他还将齐国的财宝源源不断地运回燕国,使得燕国更加富强。
  可是,齐国镇守即墨的将军是机智勇敢的田单,他知道燕惠王刚即位不久,对国事还不能很好地把握,于是,他悄悄地派奸细到燕国去散布谣言说:
  “乐毅一直没有把剩下的两城攻陷,是为了延长战事,同时在齐国等待时机,企图在那里自立为王。”
  这些谣言果然传到了燕惠王那里。惠王信以为真,派大将骑劫替换回了乐毅,骑劫的才能远逊于乐毅,田单使用种种计策,诱使骑劫上当,最后以“火牛阵”将骑劫打败,并乘胜收复了齐国的失地。
  燕惠王听信谣言,临阵换将惨遭失败,事后他后悔不已,但是为时已晚,这正是不能“待物以正”的结果。
  【新说】
  一句谣言的威力,有时甚至大于一颗炸弹。虽然大家都知道谣言不可轻信,但是如果一旦传入你的耳中,而且还被人不断地向你重复,那么,总会令你心神不宁,心中不快,然后就坐卧不安,终于使你被它牵着鼻子走了。
  甚至,谣言还会让一些平时很精明的人糊涂一时。
  为何人们那么容易被谣言所蛊惑呢?原因大概是平时就没能对所面对的客观事物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自身经验不足,心理上又不成熟稳定,所以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旦有谣言,便信以为真。
  其次,有一类人并非是缺乏经验,而是心理素质不够好,如俗语所说:
  “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会变为真理。”心理上经不住谣言的反复进攻,越来越沉不住气,变得焦躁不安,在这种状态之下,当然无法有冷静细密的思考了(其实这些问题在头脑冷静时不难想清楚的)。以往的一切经验都将被冲毁。
  所以,“待物以正”,就是要不受那些闲言碎语的干扰,对人对事谦虚而不抱任何偏见。
  【典源】
  待物以正:语出《文子·道德》:“今吾欲正身而侍物,何知世之所从规我者乎?”
  燕惠王信谣败阵:事见《史记·田单列传》。
鸡口牛后,苏秦合纵说韩王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