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话说中国智谋

_10 (现代)
  当时外国鸦片肆虐中国,身为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义愤填膺,决心禁绝鸦片对中国的毒害。他发布了禁烟政令,在汉口、武昌和长沙等地设立禁烟局,收缴烟具,研制戒烟药方,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他还上书朝廷,说明不禁绝鸦片,国家将日益贫穷。人民将日益虚弱,“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道光皇帝■宁被林则徐的义举所感动,专门召他进京,多次同他讨论禁烟事宜,并委任他为钦差大臣关防,赴广东禁烟。临行前,林则徐对前来送行的亲朋好友说:“死生命也,成败天也。如果对国家人民有利,我不能袖手旁观忍受当面的侮辱!”
  林则徐不顾反对派的阻止,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到广州后马上宣布禁烟决心:“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终始。”他召见了外国商人,严厉斥责他们的罪行,逼迫他们交出鸦片。他还传讯了英国大烟贩颠地,包围颠地的商馆,终于迫使外国商人交出了鸦片。
  1839 年6 月3 日至25 日,林则徐来到虎门海滩,亲自监督销毁鸦片。
  他叫人在海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的方池子,先引水入池,把盐加进去制或卤水,将烟土切成块投入池中浸泡,然后再放入石炭烧化。等到海水退潮时,打开池外的出水涵洞,让被毁的鸦片和池水一起随水流入海中。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也是林则徐当仁不让、不辱使命的结果,自此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新说】
  “仁”指正义的事,应该做的事。当仁不让,是说遇到正义之事或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谦让,不推托,勇于负责。
  大凡正义之事,都无利可图。一般人总是趋利避义,只要无利可图,便作壁上观,既不关心,也不会挺身而出。至于小人之流,不仅如此,辽可为了谋私利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
  其实,大仁大义往往同大利大益有联系,即使个人可能无利可图,但于家于国于民有利有益。林则徐禁烟,对他个人有什么好处?他的挺身而出,坚决果断,是为了大仁大义,对他来说当然在所不辞,而实际效果却对国家人民大有好处。
  当仁不让需要有献身精神。士可杀而不可辱,士可杀身以成仁。其中境界是贪图蝇头小利之辈难以理喻的。荆柯刺秦的壮举,震撼人心,义垂千古,可歌可泣。秦桧苟且偷生,卖国求荣,遭万世唾骂,遗臭万年。
  当仁不让也要敢做敢当。该自己做的,决不推辞;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
  正义之师是不可战胜的,正义之事必将成功,正义之士必是以天下为己任的。
  【典源】
  当仁不让:语出《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林则徐义禁鸦片:事见《林则徐集》及《中国近代史》。
功遂身退,范蠡遭遥成巨富
【原典】
  范蠡作为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二十多年,功勋卓著。
  早在勾践三年,越王听说吴王夫差正日夜练兵要来攻打越国报父仇,便想先发制人,主动出兵讨伐吴国。范蠡苦苦劝阻,勾践不听,结果被困会稽山。生死存亡关头,勾践向范蠡认错,并求教解围的办法。范蠡献计委曲求全,以图东山再起。
  求和成功回国后,越王要把整个国政托付给范蠡,范蠡对越王说:“带兵打仗文种不如我,治理国政我不如文种。”把治国大权让给文种,自己却主动争取去吴国作卑贱的人质,受尽屈辱,两年后才回到越国。
  回国后,范蠡又辅佐越王励精图治,转弱为强,后来终于大败吴军,困吴王于姑苏山。当吴王派使者前来求和时,范蠡劝越王毋忘当年会稽之耻,不许求和。结果,吴王自杀,越国取得了彻底胜利。
  勾践灭吴后大封功臣,范蠡被封为上将军。但范蠡却带领家人乘舟浮海,离开越国到齐国去,改名换姓过起平民生活来了。他从齐国给文种去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先生为何还不离去呢?”后来文种果然被越王赐剑自杀。而范蠡因为已经离去了,反而被越王赏会稽山周围三百里地为范氏所有。
  范蠡在齐国海滨自食其力生活,因为贤达而声名远播,齐国人又要请他为相。他坚辞不受,再次远走高飞经商,号陶朱公,成为当时天下第一的亿万富翁。
  【新说】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深谙天道,功遂身退,可以说是明智得很。
  这种明智从哲学上说,是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走上顶峰以后,就会向相反的方向的发展。所谓乐极生悲,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都是说的这个道理。
  这种明智从政治上说,是基于对政治本质的认识。政治与权力互为表里,在某种意义上说,政冶就是权力之争。一旦功高盖主,使主上的权力受到威胁,就难免有杀身之祸,成为权力的牺牲品。
  这种明智从人际上说,是基于对越王本性的认识。“越王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真是入木三分。其实,古往今来,又何止是越王如此!
  这种明智从人生观上说,是基于一种见好就收,豁达大度的胸怀。当范蠡在齐国声名远播,齐国人又要请他为相时,范蠡喟然而叹说:“居家则致干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还相印,散财产,悄然而远走高总之,范蠡的认识不仅较文种深刻,也高过后世的韩信等众多以悲剧结局的英雄豪杰,使他能全身而退,逍遥成巨富,潇洒终人生。
  当然,这远远不止是一个认识问题。就认识来说,文种、韩信等也多少有知,韩信被刘邦抓住时就曾说过“免死狗烹,鸟尽弓藏”之类的话。因此,关键是行动上能否割舍。说到底,还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你能忘得了吗?
  【典源】
  功遂身退:语出《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逍遥成巨富: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兔死狗烹,韩信不信酿悲剧
【原典】
  韩信自从得到萧何的保举被刘邦拜为大将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助刘邦一举平定三秦,打开了东进的通道。接着又东奔西逐,南征北战,灭魏,破代,平赵,取燕,定齐,南摧楚军二十万。战功赫赫,威震天下。项羽派武涉面见韩信,指出刘邦贪欲奸诈,背信弃义,不可信赖,希望韩信叛汉与楚讲和,自立为王,原刘、项三分天下。韩信认为刘邦不会亏待自己,没有接受武涉的游说。韩信的谋士蒯通又反复分析天下大势,指出韩信誉满天下,功高震主的危害,并以越王勾践与范蠡、文种的故事为例,引出“野兽已尽而猪狗烹”的历史教训,劝谏他自立为王,以免灭楚后被汉王所“烹”。
  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叛汉,又自认为劳苦功高,汉王终究不会害自己的。
  于是谢绝了蒯通的劝谏,蒯通因此而装疯做巫师去了。
  垓下会战,项羽被灭。刘邦做了皇帝,韩信被封为楚王。
  项羽部将钟离昧过去与韩信有交情。项羽死后,钟离昧逃至韩信处,韩信不忍叛友而收留起来。刘邦因此而忌恨。第二年,有人密告韩信谋反,刘邦趁机采纳陈平的计谋,假托游云梦泽,要求诸王会集于陈县,实际是想袭击韩信。韩信知道刘邦是为钟离昧而来,便与钟离昧商量对策。钟离昧自知难保,自杀身亡。韩信提着钟离昧的头去晋见刘邦,刘邦命令武士把他捆绑起来。韩信这时才说:“果然像别人说的那样啊!‘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我自然该被烹杀了!”
  刘邦说:“有人告你谋反。”于是把他弄上囚车,带回洛阳,虽赦免不杀,但降为淮阴侯。
  韩信终于明白了,刘邦的确是容不得自己的才能。于是他经常请病假不上朝,成天牢骚满腹,郁郁寡欢。
  后来,陈■反叛。刘邦亲自率兵讨伐。韩信称病不随刘邦去,却悄悄派人与陈■联系,准备袭击吕后和太子,与陈■遥相呼应。不慎被门人告密。
  吕后与相国萧何谋划,骗得韩信入宫,派武士捆缚而斩首。临死前,韩信仰天长叹,痛悔没有听从蒯通的话。
  就这样,一代盖世英豪,不仅自己被斩首,而且还被诛连三族,斩尽杀绝。
  【新说】
  兔死狗烹,韩信不信终于酿成了自己的悲剧。
  在韩信的一方面来说,这是悲剧;在汉高祖的一方面来说,却是智谋。
  虽然这种智谋是不得已而为之:过河拆桥,夺得天下后便诛灭功臣勋将。
  为什么如此狠毒,如此翻脸不认人?
  还是政治斗争,权力斗争在作怪。蒯通说得好:“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道理其实很简单。天下未得时,大家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一旦夺得天下,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分享胜利果实,权力再分配时,很容易发生或明或暗的矛盾斗争,这也就是“打天下易,坐天下难”的道理所在。
  汉高祖深谙个中三昧,所以,他不仅诛灭了韩信的三族,还杀掉了彭越、英布等一大批异姓王。
  其实,又何止是汉高祖如此。前有越王勾践,后有明太祖朱元璋,等等,等等..
  所以,与其说韩信遭遇的是个人悲剧,不如说是历史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典源】
  兔死狗烹: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韩信不信酿悲剧: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功成不居,张良彻悟淡名利
【原典】
  张良原本是战国时韩国人,他祖父和父亲都是韩国贵族。秦国消灭韩国后,张良一直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曾在博浪沙伏击秦始皇,没有成功。
  他逃亡到下邳,遇到黄石公,得到《太公兵法》,悉心研读,以图复仇。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张良率众投奔刘邦。不久,他游说项梁拥立韩国贵族成当上了韩王,他任韩司徒。后来韩王成被项羽所杀,张良又投奔了刘邦,成为重要谋士。他协助刘邦直攻秦国都城咸阳,一路上迭出妙计,斩将夺宫,最后轻取咸阳城。
  张良经常给刘邦讲《太公兵法》。在楚汉战争期间,张良在鸿门宴上与项羽、项伯周旋,使刘邦得以脱身。他建议刘邦不要立六国的后代,以免留下后患,并建议刘邦顺从韩信的意思,将韩信封为齐王,以调动他攻楚的积极性。张良劝刘邦乘胜追击项羽,使项羽兵败后自刎于乌江。
  张良扶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权衡利弊,选择关中作为王朝的定都之地,赢得了心心归附。在赏封功臣时,刘邦叫张良自己选择齐地的三万户作为食邑,但张良没有接受,并说只要有一块小小的地盘就足够了,把它当作同刘邦会面的地方,要它为封地,也完全是表达对刘邦的知遇之恩。
  张良认为,他灭秦复仇的目的已经达到,由平民官至列侯,一切都满足了。他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目睹了彭越、韩信等功臣结局悲惨,又联想到范蠡、文种复兴越国后逃生留死的历史教训,深怕重蹈覆辙,因此不贪一时之荣,不图一时之利。
  从此以后,张良淡泊名利,抛弃人世纷争,修性养心,专心研习黄老之学。
  【新说】
  不用多说,建功立业是众多志向高远的人所向往并为之奋斗的事情。那么,功成之后呢?不外乎这么一些情景:居功自傲,功成不居,贪得无厌。
  居功自傲似乎顺理成章,因为功绩卓著,无人能与之攀比,老子天下第一。于是,可以为所欲为,飞扬跋扈,骄横专制,目中无人。然而,这类人往往不得善终:或者被贬谪,或者遭弹劾,或者受千人所指,或者反过来遗臭万年。结果,功劳成了累赘和陷阱;为了功名,最后又受功名连累,正如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贪得无厌者甚为可鄙。大概他们建功立业本来就是为了捞取什么,一旦功成名就,有了资本,就张开血盆大口,见什么吃什么,见什么吞什么,一律不加选择。殊不知,吃下去和吞下去的东西,也有他们消受不了的时候,那时再来吐,就已经来不及了。下场可想而知:身败名裂。
  功名本来就是身外之物,既看重,又不看重,当是最佳的态度。看重,是因为活一辈子总得做点什么,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人,为自己,总得用某些行为和结果来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功名不过就是起了这么一种证明作用而已。
  不看重,是因为悟透了人生的哲理,人生一世,当赤条年来去无牵挂,活的是心灵的自由和自在,而不是受身外之物拖累、纠缠。还因为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不贪不占,不矜不持,也许更受人景仰。这应是最大的收获。
  所以,功成不居,不仅是一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也是一种体现了人生境界的德行。
  【典源】
  功成不居:语出《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张良彻悟淡名利: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急流勇退,范睢全身离相位
【原典】
  范睢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说动秦昭王后,被秦昭王拜为客卿。以后又为秦昭王出谋划策,废黜了专权的宣太后,驱逐了把持朝政的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等人,维护了昭王的绝对权威。昭王于是拜范睢为相国,封应地,号为应侯。
  范睢做了相国后,更是屡建奇功,成为秦昭王最信任的人。他得志不忘故人,保举把他从魏国带来秦国的王稽做了河东太守,又保举在魏国救过他的郑安平做了将军。
  后来,郑安平带领两万人投降了赵国,王稽也犯了通敌罪被杀头。根据秦国的法令,举荐者也应治罪。虽然秦昭王考虑到范睢的功劳很大没有治罪,但范睢自己心里感到不自在。
  这时,燕国人蔡泽来到了秦国。他为了能够见到范睢,先托人在范睢面前说了一番激怒他的话:
  “燕国来了一位说客蔡泽,非常能言善辩。他说如果他一旦见到昭王、昭王一定会不重视你并夺去你的相位。”
  ·QP9·
  范睢决定见一见这个不速之客。
  蔡泽见到范睢后,气宇轩昂,谈吐不同凡响,范睢不得不服。蔡泽对范睢说:
  “人们常说,太阳运行列中天便要偏西,月亮圆满便要亏缺。物盛则衰,这是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你现在功劳很大,官位到了顶点,秦王对你的信任也无以复加,正是退隐的好时机。这时退下来,还能保住一生的荣耀,不然的话,必有灾祸。这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想当年,商鞅为秦孝公变法,使秦国无敌于天下,结果却遭到车裂而死的下场。白起率军先攻楚国,后打赵国,长平之战杀敌四十万,最后还是被迫自杀。又如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后来却被肢解丧命。文种为越王勾践深谋远虑,使越国强盛起来,报了夫差之仇,可是最终还是被越王所杀。”
  范睢听后不禁耸然动容。蔡泽稍稍停了一会儿又说:
  “这四个人都是在功成名就的情况下不知退隐而遭受的祸患。这就是能伸而不能屈,能进而不能退啊!倒是范蠡明白这个道理,能够超脱避世,做了被人称道的陶朱公。我听说,以水为镜,可以看清自己的面容,以他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的祸福。《逸书》说:‘成功之下,不可久处。’你何不在此时归还相印,让位给贤能的人,自己隐居山林,永保廉洁的名声,应侯的地位,世世代代享受荣耀呢?”
  蔡泽的话终于说服了范睢。于是,他待蔡泽为上客。过了几天,范睢向秦昭王介绍了蔡泽,说服昭王拜蔡泽为相国,自己托病归还了相印。
  就这样,范睢急流勇退,全身离开了相位。
  【新说】
  蔡泽的一番话真正是唇枪舌剑,直插听者心脏,即便是你我在座,听了后恐怕也得丢盔卸甲,俯首就擒了。难怪得范睢要让相位于他!
  问题是他的确说得有道理。
  如果不急流勇退,等待自己的将只有付出生命。而且,付出生命事小,半生奋斗,一世英名也往往随之付诸东流事大。
  历史是人写的,像商鞅、白起、吴起、文种,以及后世的韩信等人算是运气好的了,虽不得善终,但总算青史有名,后代流芳。还不知有多少因不得善终而湮没于历史的沉迹之下,名不见经传的英雄豪杰啊!
  从智谋上说,急流勇退是一种回避,避开矛盾激化的可能性,避开那种必然会造成的令人痛心的局面。
  从个人来说,就是在一生奋斗到顶点,眼看着要走下坡路时戛然而止,断然结束自己的辉煌生涯,全身而退。
  【典源】
  急流勇退:语出宋·苏轼《赠善相程杰》:“心传异学不谋身,自要清时阅■绅。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范睢全身离相位:事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大智若愚,崔巨伦脱身全节
【原典】
  北魏时的崔巨伦,曾任■州的别将。殷州被起义军攻破,起义军首领葛荣听说他很有才学,有心想起用他,而崔巨伦本人却一心想逃掉。当时恰逢五月初五,葛荣召集手下所有的臣僚,命令崔巨伦赋诗。崔巨伦心中早已打定主意,于是他摆出一副认真的样子,想了一阵子,然后便一本正经地当众朗诵起来:“五月五日时,天气已大热,狗便呀欲死,牛复吐出舌。”当场听得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讥讽崔巨伦“有才”,葛荣也打消了起用他的主意,崔巨伦因而得免。
  崔巨伦立刻逃走。他暗中找到几个不怕死的志士,乘着夜色向南而去。
  然而不巧的是,途中他们遇到了敌人的巡逻骑兵,要对他们进行盘查。大家面临险境,不免有些紧张。这时崔巨伦很镇静地对大家说,“宁可往南走一寸而死,岂能往北走一尺去求生。”他的话坚定了大家的信心,也稳住了大家的紧张情绪。于是崔巨伦冷静地迎上前去,向骑兵谎称道:“我们是奉了葛荣的命令往南去执行任务的。”敌人问:“可有命令在手?”崔巨伦迅即掏出一份东西递了过去。敌人举起火把照明,准备细看文书。就在这时,崔巨伦趁着敌人没有注意他时,猛地拔出身边的佩剑,砍死了敌人首领。其余的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完全吓住了,待反应过来后便仓皇逃命而去。于是,崔巨伦和志士们得以脱身,终于逃到南边去了。
  【新说】
  一个人拥有高智商、强能力,固然是件好事,可以说,这是上天赐予的一种良好天赋。有了它,便可以在社会生活诸如外事、兵战、商贸、人际关系等等之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而一个低智商、低能力的人毫无疑问的是生存竞争中的弱者。
  然而,由于事物的复杂,环境的变异,社会生活往往又不是单一的,在某些时候,利与弊会不知不觉地转换。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以清醒的头脑时时注意了解自己,掌握对方和周围环境,掂量你的利你的弊,而不是一味地以一般经验办事。
  《阴符经》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诉我们,善于伏藏是致胜的关键。一个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战胜敌人。
  而伏藏的内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藏拙。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伏藏,也是最常用的。藏住自己的弱点,不给对方乘虚而入的机会,露出自己的长处,给对方以有力的威慑。而另一种,也是更高明的即“藏巧”。一个人过于显露出自己高于一般人的才智,往往会使自己不利,甚至招来杀身之祸,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少。因为这样可能使敌方容易摸情虚实,提前准备好防范措施和对策,或者触动某些人如妒忌等不便说明的心理。某报曾载一小故事说,同有两位才学相当的秘书常为某领导拟文稿。甲秘书的文稿因常有瑕疵,要领导改动后才被采用,乙秘书的稿子却总是无须改动便被采用,然而提升得快的却是甲秘书。虽然这则故事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一桩笑话,但我们却不难体会出伏藏之妙的甲秘书的苦心。
  又有如哈姆雷特的装疯卖傻,方得以保全性命,报杀父之仇。
  崔巨伦的逃脱正是因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才学在当时的情况下带给他的只是不利,所以以愚人的姿态出现,骗过了敌人。
  所以说,凡成大事者,少有不精于此道者。人们说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便是这个道理。
  【典源】
  大智若愚:语出宋代苏轼《东坡集·卷二十七·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崔巨伦脱身全节,事见《魏书·崔巨伦传》。
假痴不癫,司马懿奠定帝业
【原典】
  魏明帝曹睿死时,太子曹芳尚小,因此拜托三朝元老的司马懿和曹氏大将军曹爽辅佐少主。
  少主继位后,朝政由司马懿和曹爽共同掌管,开始几年相安无事。
  后来,曹爽提拔任用了一批亲信,又加强了自己在军队的势力。他的智囊何晏,邓■、丁谧等人给他出谋划策,利用太后的力量来排挤司马懿,自己却日益专权,独揽朝政。司马懿于是请病假不参与政事。
  司马懿越是消极退让,曹爽及其党羽就越是飞杨跋扈,就连皇上也不放在他们的眼里了,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
  司马懿虽然请病假在家,但其实是心中有数的,也在略地里作应变准备。
  曹爽越来越急于篡权,但又始终对司马懿有所畏忌,不知他是真的生病了呢还是假装。这时正好曹爽的亲信之一李胜要到荆州去任职,曹爽便乘机叫他去司马懿家里辞行,以观察司马懿的情况。
  曹爽的这些举动怎么瞒得过曾长期和诸葛亮斗智的司马懿呢?
  李胜到司马懿家里时,司马懿正在床上躺着。见李胜到来,叫两个侍女扶他起身。侍女拿衣服来给他披,他伸手去接,竟然抖抖索索地把衣服落在了地上。又指指自己的口,表示口渴。侍女端来稀粥,他自己不能端碗,要侍女一口一口地喂,米汤顺着嘴角流下,弄得满下巴满胸都是。李胜看着他的邋遢相不禁皱皱眉头,告诉他说,自己要去荆州任职了,今天特地来辞行。
  司马懿听了有气无力地说:
  “怎么,你要到并州去吗?并州靠近北方少数民族,你可要小心啊!”
  李胜纠正说:
  “不是并州,是我的家乡荆州。”
  司马懿又说:
  “你的家乡是并州吗?”
  李胜哭笑不得,只好耐着性子再作纠正。司马懿这才说:
  “哦,是荆州!我真是老糊涂啦,连耳朵都不中用了。为国立功就全仗你们喔!”
  李胜真是不耐烦和他罗嗦了,匆匆告辞后便去向曹爽报告说:
  “司马懿那老头儿尸居余气,精神和躯壳都像是已经分家,离死不远了。”
  第二年春天,皇帝去城外扫墓祭祖先,曹爽及其兄弟都陪同一起去。司马懿等他们一出城,便立即调兵起事、占领了曹爽的军营,夺了兵权。并率军出城迎接皇帝,历数曹爽及其党羽的罪过,要求皇帝下旨废除了曹爽兄弟的一切职务,后来又治罪处斩,彻底除掉了曹氏党羽。
  司马懿除掉曹爽后做了丞相,独揽朝政。他死后又由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专权,到孙子司马炎时,终于取代曹魏政权而做了西晋皇帝,并追认司马懿为晋宣帝,司马师为晋景帝,司马昭为晋文帝。
  【新说】
  顾名思义,假痴不癫就是假装呆痴但并不疯狂,或者说是外表呆痴而内心却时常清醒。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聪明人装糊涂。
  聪明人为什么要装糊涂呢?
  老子说:“大巧若拙。”
  孔子说,“宁武子那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便聪明能干,在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便装糊涂了。他那聪明能干是别人赶得上的,他那装糊涂的本领却是没有人能赶得上的。”(《论语·公冶长》)
  那可真是难得糊涂了。
  这种假痴不癫,这种难得糊涂,其实也就是一种韬晦之计,是一种故意示弱以麻痹敌人的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之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假痴不癫也有苦肉计的成分在内,它使人的意志受到压抑,身心受到折磨,像越王勾践那样,替吴王夫差尝粪便诊病,真是令人恶心之极。
  所以,痴呆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装得的。要么是苦大仇深,要么是形势所迫,要么就是特别具有隐忍的功夫。
  【典源】
  假痴不癫:“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司马懿奠定帝业:事见《晋书·宣帝纪》。
因利制权,陈平放浪避吕后
【原典】
  陈平曾以谋略协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因此被刘邦封为曲逆侯,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太后上台,吕氏开始专权。
  陈平这时虽然担任丞相,但内心对吕后肆意专权十分不满。他知道吕后忌恨有才能的大臣,而自己的文武才能远在其他大臣之上,应该躲避吕后的锋芒,保住丞相地位,等待时机削弱吕氏的权力。
  从此,陈平假装放浪形骸,整天沉溺在美酒女人之中。到上朝的时候,他唯唯喏喏,从不明确发表意见,表现出一副痴愚的样子,以免引起吕后讨厌,虽然位高权重,却百事不管。
  后来,吕后打算将吕姓的人立为王,征求陈平等人的意见,生性直爽的王陵回答说:“高祖曾经杀白马订立盟约,规定凡是不姓刘的人当王时,天下人应联合起来讨伐。现在立吕姓的人为王,是违背先帝的誓约。”吕后大怒。
  陈平的回答却令吕后喜笑颜开:“以前高祖平定天下之后,便拥立姓刘的子弟为王,现在是太后当政,想立姓吕的子弟为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吕后对王陵的话怀恨在心,剥夺了他的丞相大权,降职为太傅。王陵于是请求返回故乡,以生病为由辞去官职,在家里闭门不出,直到死在家中。
  陈平受到吕后重用,吕后的妹妹吕■对此十分不满,不断在吕后面前诋毁陈平,说他“当丞相不管事,白天喝好酒,晚上玩女人。”
  陈平知道此事后,心中暗喜自己表演得不错,而吕后越发对陈平没有戒心,竟对他说:“俗话说女人小孩的话千万听不得,我们这样的关系,完全不要害怕吕■的谗言。”陈平继续表演下去,吕后日益欣赏他的“忠厚”,又是封王又是封侯,以表示恩宠。
  然而,吕后一死,陈平便与周勃共同策划,铲除吕氏势力,诛杀吕产、吕禄等人,平定了诸吕叛乱。陈平和周勃拥立汉文帝刘恒,恢复了刘氏天下,他们两人任丞相。
  【新说】
  西汉众多大臣中,最为足智多谋者,当数陈平。当年辅佐高祖刘邦时,频出奇计。后来大权在握,又能审时度势,不仅不滥用权力,而且设法制止了权力被非分之徒篡夺。其中原因,正在于陈平悟透了“因利制权”四个字。
  权力的确可以为人带来众多方便与好处,自古至今都是人们欲求的重要对象之一。人说钱可使鬼,权力也可使鬼,它的诱惑是难以抵挡的。
  然而,正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样,权力可使人野心膨胀,也可使人死无葬身之地。吕后越名分而专权,风光一时,恣肆一时,而其下场却是遗臭万年。
  掌握在手中的权力,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使唤的奴婢,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腐败导致身败名裂。因此,如何运用权力,大有文章可做。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的利害情况,灵活地运用权力,便叫做“因利制权”。
  它所依据的是有利无利的原则。有利,则及时适当地加以运用,如陈平与周勃共除吕氏势力;无利,则暂时回避,以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如陈平佯装放浪痴愚。
  顶风开船,要付出加倍的力量和代价,风向顺利时,不及时张帆顺风而驶,机遇就将擦肩而过,悔之晚也。
  【典源】
  因利制权:语出《孙子·计》:“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陈平放浪避吕后,事见《史记·陈丞相世家》。
韬晦之计,朱棣佯疯守王位
【原典】
  明成祖朱棣精明干练,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朱元璋在世时,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朱元璋死后,由于长子早死,便立长孙朱允■为帝,即建文帝。
  建文帝知道朱棣对没有当上皇帝心怀不满,暗中派人监视朱棣的举动,不久,朱棣的护卫官倪谅到南京向建文帝告密,说朱棣的手下于谅和周锋等人谋反。建文帝下令将两人抓到南京斩首,并下诏书责怪朱棣。
  朱棣知道这事后开始装疯,经常在闹市中大叫奔跑,抢别人的酒食,口中胡言乱语,有时睡在地上整天不醒。监视他的人去看他,他在大热天围着火炉打抖说:“冷极了!”他在宫廷中还口中含枚到处游逛,见到他的人都信以为真。
  长史葛诚是建文帝的心腹,他向监视朱棣的张■、谢贵告密说:“燕王根本没有病,你们千万别懈怠。”当朱棣派人去朝廷办事时,兵部尚书齐泰逮捕了使者,使者供出了朱棣准备发动政变的消息。
  齐泰马上下令逮捕朱棣手下的官员,让谢贵等人伺机杀掉朱棣,要葛诚等人作为内应,并密令一直受朱棣信任的张信将朱棣活捉。
  张信得到命令后,再三犹豫,最后决定挽救朱棣,于是去他的住所讲明真情。开始时,朱棣假装中风,不能说话,后来知道事情真相,才觉得非同小可,立刻向张信下拜说:“是您救了我一家人啊!”
  朱棣立即着手准备起兵,这时,削夺朱棣爵位、逮捕官员的命令传到,谢贵、张■派兵包围了燕王府,逐宅抓人。
  第二天,朱棣宣布病愈,让官员们前来朝贺,他设下伏兵,派人去请谢贵、张■来抓人。等到所有人都列齐了,朱棣以掷瓜为信号,伏乒冲出来逮捕了谢贵、张■等人,朱棣站起来说:“我哪里有病,全是你们这帮奸臣逼出来的!”他下令将谢贵等人斩首。
  接着,朱棣举兵攻占了北平城,安抚军民,并上书以征讨齐泰等人为名,直奔南京讨伐建文帝。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王位,成了明成祖。
  【新说】
  “韬”原来的意思是剑、弓的外套;“韬晦之计”,是说故意将才华掩藏起来,收敛锋芒,使别人不注意自己。
  首先得真有才华,才谈得上掩藏的问题。真正的愚蠢和假装出来的愚蠢,表面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有当伪装被扯下以后,真面目才会显露出来。
  装疯卖傻是常见的伪装之一,也最容易骗人耳目。朱棣大热天烤火,浑身颤抖,是需要表演天才的,要不然,他早上断头台了。
  什么时候取下伪装?那得依具体情况而定。宝剑一旦出了鞘,就要用来杀人。伪装一旦撕破,真面目暴露无遗,就得立即以新的角色采取行动。这个时候出现犹豫,后果就糟啦。
  伪装自己是一场很有趣的游戏,站在主动者的立场,有意识地玩捉迷藏,愚弄对手。
  【典源】
  韬晦之计:语出《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朱棣佯疯夺王位:事见《明史·成祖本纪》。
明哲保身,王翦恋物不恋权
【原典】
  公元前224 年,秦国老将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讨伐楚国,秦始皇亲自到灞上为王翦大军送行,王翦向秦始皇提出了一个要求,请求秦始皇赏赐给他大量土地宅院和园林。
  秦始皇很不明白王翦的意思,不以为然地说:“老将军只管领兵打仗吧,哪里用得着为贫穷担忧呢?”
  王翦回答说:“当国王的大将,往往立下了赫赫战功,却得不到封侯。
  因此,趁着大王还宠信我的时候,请求大王赏给我良田美宅,好作为我的子孙的家产。”
  秦始皇听后觉得这点要求微不足道,便一笑了之。
  王翦带领军队行进到幽谷关,心里还惦记着地产的事,接连几次派人向秦始皇提出赏赐地产的要求。
  王翦手下的将领们见他率乓打仗还恋恋不忘田宅,觉得不可思议,便问他说:“将军如此三番五次地恳请田宅,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吗?”
  王翦答道:“不对,秦王这个人生性好猜疑,不信任人,现在他把秦国的军队全部让我统领,我不借此机会多要求些田宅,为子孙们今后自立作些打算,难道还要眼看他身居朝廷而怀疑我有二心吗?”
  第二年,王翦率领的军队攻下了楚国,俘获楚王负刍。秦始皇十分高兴,满足了王翦的请求,赏给他不少良田美宅,园林湖池,将他封为武成侯。
  王翦的儿子王贲也是秦国将领,他率军先后攻下了魏国、燕国的辽东和齐国,被封为通武侯。他们父子两人都只要求财物,不求权力,秦始皇终于明白了他们的心思,宽容了他们的请求,并加以重用。
  【新说】
  身处你死我活、激烈竞争的漩涡之中,谁敢说自己能够永远稳坐钓鱼船,做不倒翁?在那种场合中,真的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们一个个像乌眼儿鸡一样,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哪个没有一副狼心狗肺?
  所以,身处其中的真正聪明人,善于想方设法保护自己,躲避陷阱,绕开虎口狼窝。尤其是位高权重者,每每成为众矢之的,树大招风,爬得越高,跌下来就越惨,不是身败名裂,就是残废瘫痪。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明辨此理而及时自救?
  既已卷入漩涡中,唯有自救的人才能得救,在这种境况下,自救是个永恒的主题。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上帝,善于弄潮的弄潮儿,知道如何在风口浪尖上搏击,而又不致被浪头卷走,既可进,又可退,游刃有余。
  保全自己,不等于苟且偷安,苟且偷安之辈只知营营苟苟,得过且过。
  保全自己,是为了不被别人吃掉搞垮,能在角逐中保持有利地位,遇上风头,及时回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所谓“明哲”,是对自己的处境、行为、目的有深刻的了解,对各种不测事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随形势、人事的变化决定行为方式。虽然不以整人害人为目的,但在必要时,为了保全自己,应该毫不犹豫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以攻为守,避免被动。
  保全自己,还要忌讳贪。贪图不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地位、名誉、财物,必然招来是非争斗,平添多余的纠葛,使争斗更加激烈难分。倘本身就是贪婪之徒,又另当别论。
  【典源】
  明哲保身:语出《诗经·大雅·丞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风夜匪解,以事一人。”
  王翦恋物不恋权:事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难得糊涂,隰斯弥不伐树本
【原典】
  齐国的隰斯弥到大臣田成子的家去拜访,田成子请隰斯弥登上他家的阳台,远眺四方。
  他们向东西北三方遥望的时候,一片辽阔,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而且景致都非常优美,但只有南边,那个地方大树参天,葱郁茂盛,挡住了田成子家的视线。而那里正是隰斯弥住的地方。对于这一点,田成子没有向隰斯弥说任何话,但是用意却是很清楚的,隰斯弥已敏感地察觉到了。
  隰斯弥回家后,就开始思虑起来,他想,田成子是齐国的实权人物,得罪不得,为了要讨他的欢心就必须伐掉树木。于是隰斯弥就安排工人砍伐大树,但是,当工人砍了两三下时,隰斯弥突然又改变了主意,要工人停下来不要再砍了。家臣都觉得奇怪,便问他原因。
  家臣问:“刚才那么急着要砍伐那些树,现在又决定不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隰斯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有一句谚语说:‘知道渊中之鱼的人是最不幸的。’你想想看,田成子内心怀着极大野心要篡夺齐国的大权,他当然是随时提防着别人,怕别人看透了他的心思。如果我让他知道我已察觉了他内心的企图,他是决不会放过我的。如果我把树木伐掉,他就会清楚他的心理活动被我掌握了,要知道能够察觉对方没有说出来的,是很危险的。现在我留下那些树不伐就没有什么了。”
  家臣听了恍然大悟。于是,那些大树便留下来了。
  【新说】
  这样看来,人真是很有必要在某些时候装一装糊涂。
  装糊涂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装糊涂可让敌人掉以轻心,然后可以乘机出击敌人,让敌人在措不及防之下败绩;二是可以在险恶的环境下保全自身性命;三是可以拒绝自己不情愿的事,而不会太得罪对方。
  糊里糊涂的人头脑不清醒也不精明,当然对于那些精明强干的人来说是毫无威胁可言的。那么也不会把其放在眼里了。聪明的人会利用这个窍门,不糊涂而装糊涂,最后制敌取胜。
  魏国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仲达争权之际,仲达借曹爽派人来探听虚实之际,装作中风,身体无力、头脑不清。于是曹爽断定司马仲达已经老迈而无威胁了,便大为安心。仲达随即着手搞垮曹爽的策略,后来打倒了曹爽,将其诛杀,独专政权。
  人的强弱,不独在体力,还在于智谋。仲达装糊涂而并不糊涂,以假糊涂来迷惑对手,最后制敌取胜,而曹爽自以为聪明,结果败在糊涂人的手下。
  世人都嘲笑刘禅昏庸暗愚,“乐不思蜀”。后主刘禅真的没有亡国之恨,乐而忘本吗?其实不然,此情此景没人不流泪的,而刘禅咽泪装欢只是一种保身之策罢了,倘若不如此的话,恐怕性命也会难保啊。
  当一个人的命运完全操在他人之手时,遇到上述情况,有两种选择,其一顾名节,不为瓦全而为玉碎;其二含垢忍辱,委屈求全。
  晋朝诗人阮籍以喝酒大醉数天从而拒绝了当权者司马氏对其女儿的提亲,司马氏虽然残酷暴戾,但也无法。
  所以,能察颜观色固然是件了不起的事,而学会糊涂就更了不起。
  【典源】
  难得糊涂:语出《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金代元好问诗《送高信卿》:“万事糊涂酒一壶,别时聊为鼓咙胡。”
  隰斯弥不伐树木,事见《韩非子·说林上》。
思不出位,李■机敏应高宗
【原典】
  李■是唐代初年的大将,原名徐世■,参加过瓦岗军,失败后投奔唐朝,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单名■。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李■任司空,为人机巧,行事谨慎。
  高宗李治想立太子,由于王皇后没有儿子,武则天却有便向大臣们征求意见。
  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提议说:“王皇后是世家之女,是先帝为陛下娶的,先帝临终前拉住陛下的手对大臣们说:‘我的好儿子好媳妇,现在托付给你们了。’陛下听到过这话,至今如在耳畔,没有听说王皇后有什么过错,怎么能轻易将她废除了呢?陛下如果一定要变更皇后,恳请好好选择天下的望族,何必要选武氏呢?武氏曾经跟随过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天下众人的耳目,怎么能遮挡得住呢?”
  韩瑗、来济也上书李治,力主不选武则天,但高宗听不进去。
  后来,高宗问李■的看法,李■生性乖巧,心想这个关键时刻超越自己本分发表意见,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废立皇后成功与否,都与性命有关。同意废除王皇后,要是不成功,就将得罪王皇后,不同意废除王皇后,如果武则天被选中,无疑是自投罗网。
  李■左思右想,含糊其辞地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有什么必要问外人呢?”
  高宗听了这话便下定决心,将褚遂良降职为潭州都督,马上废除王皇后和肖淑妃,下令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任用大臣许敬宗排斥打击不同意拥立她为皇后的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一批人,或者被贬逐,或者被诛杀。李■却因为应付巧妙,避免了祸及自身,并且受到重用,负责审理长孙无忌等人的案子。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