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白话治世经典

_14 苏洵等(宋)
  程婴说:“不行,他们认为我可以完成大事,因此先我而死,如今我不回报,他们会认为事没办好。”
  于是就自杀了。
  赵武服齐衰之丧三年,为他设祭邑,每年春、秋祭祀,代代不绝。
  326 三策并用
  楚襄王当太子时,曾在齐国当人质。楚怀王去世时,太子向齐辞行,想回楚国,齐王刁难他说:“将楚国东部五百里的土地割让给我,才放你回去。”
  太子答应了,才得以回到楚国登基为王。(公元前 298 年)
  不久,齐国的使者来到楚国,要求接收土地。
  楚王告诉上柱国(战国楚制,杀敌斩将者封为上柱国)子良说:“寡人一时失误,答应割让东部五百里的土地给齐国,现在齐国的使者来要求接收,如何是好呢?”
  子良回答说:“大王不能不给,大王一言九鼎,既答应了拥有万辆兵车的齐国,却又不割让,这是失信,不可行。不过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联合诸侯出兵攻齐,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同时顾及信用及威名。”
  子良告退之后,昭常晋见,楚王又告诉他这件事。
  昭常说:“不可以割让,楚国号称是万乘之国,是因土地广大,如今削去五百里,就有名无实了。不行!希望大王能坚守。”
  昭常告退之后,景鲤晋见,楚王又告诉他实情。
  景鲤说,“不可以割让,但楚国无法单独防御,臣子请求向秦国讨救兵。”
  景鲤告退之后,慎子晋见,楚王将三个大夫的计策告诉他。
  慎子回答:“大王可以同时用三个人的计策。”
  楚王很不高兴地说:“你是什么意思?”
  慎子说:“请让我证实我的说法有效,大王也将认为确实是如此。大王可以先派子良到齐国献五百里的土地,第二天则封昭常为大司马,派他去防守东部的土地。再次日,遣景鲤领五十辆车,到秦国寻求援助。”
  楚王于是依计而行。
  齐王告诉子良说:“楚国一面派大夫来献地,一面又叫昭常防御,是怎么回事?”
  子良说:“我是身受楚国国君授命的,昭常则是假造命令,大王可以出
  兵攻他。”
  于是齐王大举兴兵攻击楚国东部的土地,讨伐昭常。但尚示进入楚境,强大的秦国却已率领五十万大军逼近齐国右边的边境,而且表示:“齐国先是刁难国太子,不让他回国,这是不仁;然后又想劫夺楚国东部五百里的土地,这是不义。如果退兵就算了,否则秦国不惜一战。”
  齐王心生恐惧,就请子良回楚国。楚国遣使入秦,解除齐国的兵患,既未用一兵一卒,又保全了东部土地的完整。
  327 齐国社鼠恶犬为患
  齐桓公(公元前 685~前 643 年),问管仲说:国内有何忧患?”
  管仲回答说:土神庙的老鼠为患。”
  桓公说:“什么意思?”
  管仲回答说:“土神庙是用木头建造再涂上泥的,老鼠就寄生在里头。如果用火熏,怕烧了木头;如果用水灌,又怕弄坏涂泥。因此老鼠无法翦除,实在是因土神庙的缘故。国内也有土神庙鼠,国君左右亲信就是了。在朝廷内,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对百姓卖弄权势。不杀嘛!就作乱;杀嘛!却顾忌他们是国君所信所爱的人,这就是国内的土神庙鼠。
  “我再打个比方吧!有人卖酒,器皿十分洁净,但酒却放到发酸了也卖不出去。向当地人打听原因,当地人说:‘店主人的狗很凶猛,有人带着容器进来,要买酒,狗就迎面咬人,这就是酒卖不出去的原因。’国内也有恶犬,就是当权者。一些有道之人,想对大国之君提供高见,当权者却迎面伤害他,这就是国内的恶犬。国君左右亲信既如土神庙鼠,当权者又像恶大有道之人自然不能受到重用,这是国内的忧患。”
  桓公说:“说得好!”
  328 国君露宿,天降甘霖
  齐国久旱不雨,齐景公(公元前 547~前 490 年)召集群臣,问道:“天下干旱很久了,人民面有饥色,我派人卜筮,发现是高山作祟,寡人希望稍为收些税来祭祀灵山,可不可以呢?”
  群臣无法回答。
  晏子却回答说:“不可以!灵山是以石块为身体,以草木为毛发,如果长久大旱不雨,毛发将会焦枯,身体将感懊热,他怎么会不希望下雨,祭祀灵山没有用的。”
  景公又说:“不然我祭祀水神河伯,可以吗?”
  晏子说:“不行,河伯以水为国家,以鱼鳖为人民,长久不下雨,水源将减少,百川将枯竭,国家将灭亡,它怎会不希望下雨呢?”
  景公说:“那怎么办呢?”
  晏子说道:“国君如果能够离开宫殿,露宿野外,与灵山、河伯共忧患,就有希望下雨!”
  于是景公来到野外,露宿三天,天果然下起大雨,老百姓都能够栽种庄稼了。
  景公说:“妙啊!晏子的话岂可不用呢?真是位有德之啊!”
  329 拔树容易种树难
  田需极受魏王重视。
  惠子告诉他说:“你一定要善待左右之人。我打个比方,杨木,横着种也活,倒着种也活,折断了再种也活。但假使要十个人种树,一个人拔树,那还是不会有活的杨木。以十个人之多,种容易活的树,却抵不过一个人拔树,为什么呢?因为毕竟种树难而拔树容易啊!现在你虽然擅长于在大王面前树立形象,但是希望拔除你的人却很多,你自然会有危险喽!”
  330 往北的马车到不了楚国
  魏王想攻击邯郸,季梁一听到消息,在外出途中,急忙情赶回,风尘仆仆的晋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看到有人会在向北行的马车上,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先生要到楚国,应朝向南方,为什么邓朝向北方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到楚国路啊!’他说:‘我的钱多。’我说:‘钱虽然多,但这条路不能到楚国。’他又说:‘我的车夫技术很好。’但我知道这些条件愈好,离楚国将越远。现在大王想称王称霸,想在天下之中取得威信,地凭恃着国大兵精而去攻打邯郸,希望开疆拓土,提高威望。大王愈是如此做,离称霸天下的目的就愈远,就像要到楚国却往北走一般。”
  331 魏太子申不听老人言
  魏国庞涓攻击韩国,齐王下令孙膑带兵援救韩国,孙膑经由渤海,直攻魏国首都大梁。庞涓一知道消息,教魏国太子申带兵先回大梁对抗齐国的部队。
  在经过外黄城的时候,当地父老拥向马前说:“我们有百胜的计策,想献给太子。”
  太子说:“我想听听。”
  父老说:“殿下贵为东宫太子,享有整个魏国,已是富贵之极。而竟然想在刀剑之下计功劳,如果胜了,并不会提升富贵;败了,那么殿下永远不能享有魏国了,何必冒险呢?希望太子仔细考虑。”
  太子却不听从,最后还是被孙膑俘虏了。
  332 黄歇赌命为太子
  楚顷襄王(公元前 298~前 263 年)生病。黄歇(春申君)当时在秦国服侍太子(当人质),听到这消息,就向应侯范睢说:
  “楚王生病,恐怕会去世。秦国如果让楚太子回去,可以表示对盟国亲善,而且等于储备着万辆兵车的支援:如果不放人,太子将来只能留在秦国咸阳做个平民罢了。一旦楚国改立国君,必定不会服侍秦国。”
  范睢就把这事向秦王报告,秦王说,“先派太子傅(黄歇)到楚国探望,回来再说吧!”
  黄歇与太子商量说:“楚王如果归天,阳文君的儿子一定被册立为王,你就不能登基了。”
  黄歇于是教太子化装为楚国的使者,驾车出关,而自己守着馆舍,假托生病,谢绝访客。估计太子已走远了,才向秦王说明,请求赐死。
  秦王很生气,想依他的话杀了他。
  范睢说:“黄歇冒着生命的危险,为太子牺牲,如果太子登基为王,必定重用黄歇,不如放了黄歇,表示对楚国亲善。”
  秦王听从了。黄歇回到楚国,过了三个月,楚王台湾省世,太子即位,任命黄歇为宰相。
  333 张良借箸代筹
  郦食其劝汉刘邦册立六国诸侯的后代为王,用来阻挠楚霸王项羽建立强权,于是汉王刘邦急忙下令刻印。
  恰巧张良晋见,汉王正在用餐,就把这计划详细地告诉张良。
  张良说:“大王请借我筷子,为您筹划一下。目前天下的游士,远离自己的亲戚,抛弃自己的故土,而追随大王,都是希望大王成就帝王之业后,能分封一点土地以传给后代子孙。现在如果再册立六国诸侯的后代,那各国的游士就又各自回头拥护他们自己的主人了,到时有谁帮您争天下呢?如果您采用祁其食的谋略,大事就完了。”
  汉王听了,吃不下饭,吐出口里咬食的东西,骂着说:“不成材的儒生(郦食其)!几乎破坏了你爷爷的好事。”
  急忙下令销毁印鉴。
  334 商山四皓保住太子
  汉高祖刘邦想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当太子,吕后就派吕泽强求张良想办法。
  张良说:“这件事光凭口舌争取是没有用的。商山有四位贤人,皇上一直网罗不到,太子务必要请到他们,如果能让皇上看到,大有帮助。”
  吕泽于是派人拿了太子的信函,带着厚礼,恭敬客气地迎接商山四皓来到宫廷。接着设宴置酒招待,太子陪侍。这四位贤人年纪都已八十好几,胡须眉毛是银白色的,仪态雍容尊贵。高祖很惊讶地请问姓名,这四位各自做了介绍。
  高祖吃惊地说,“我招聘各位,各位都逃避我,现在却怎么跟我儿子在一起呢?”
  四皓回答说:“陛下看轻士人,又喜欢谩骂,我们不愿受辱,所以我们心怀恐惧而逃亡。如今听说太子仁慈孝顺,待人恭敬,又重视士人,天下人都盼望能为太子奉献,所以我们就来了,”
  高祖说:“请各位多调教太子吧!”
  高祖召见戚夫人,指着商山四皓给夫人看,并且说道:“我想撤换太子,这四位贤人却辅佐他,看来羽翼已成,难以动摇了。”
  最后还是没有撤换太子,这是张良的功劳。
  335 不听小子言,吃亏在眼前
  汉朝时吴王刘鼻造反,吴国一位年轻的桓将军建议吴王说:“吴国多步兵,在地形险恶的地方作战比较有利,而汉朝王室较多战车和骑兵,在地势平坦的地方作战比较有利。希望大王一路上经过城镇的时候,如攻不下,就直接放弃,赶紧往西占据锥阳储备物资的武库,用敖仓的粮食作军粮,隔着山,占据险要的地势,来号令诸侯;如此虽没有入关;天下大局却定下了。大王如果慢慢行军,滞留部队,攻打城镇,一旦汉军战车、骑兵到来,长驱直入梁、楚的郊野,大事就不妙了。”
  吴王于是征询其他老将领的意见,老将领都说:“这位将军年纪轻,对敌时能挫杀敌人的锐气,却怎么会有什么大谋略呢?”
  吴王因此不用桓将军的计策,最后失败了。
  336 李邰洞见窦宪必危
  后汉时李邰当汉中的户曹吏,当时朝中大臣窦宪纳娶妻妾,各地的显要都送贺仪。季邰规劝汉中太守,认为窦宪的处境随时可能发生危险,不能和他来往。
  但太守不听规劝。
  于是李邰就请求回任所,太守答应他回任所观察情况的变化。
  李邰来到扶风时,窦宪被封为完军侯,但就任时,被迫自杀,窦宪的党羽也都被杀,与他有交往的人都被免除官职,只有汉中不受牵连。
  337 连坐不如饶赦
  曹操任命高柔为理曹掾。依照旧有法令,军中士兵逃亡,妻、子要受连坐处分,然而士兵还是不断逃亡。
  曹操于是想再加刑罚,让逃亡者的父母兄弟也受连坐处分。高柔报告说:“士兵逃亡,实在可恨,然而我听说当中常有人后悔。所以我认为应当饶赦逃亡的妻、子,希望藉此能诱导他们有回到军中的意愿。我很担心现在军中的人,一看有人逃亡,怕会连累自己,于是也跟着逃亡,这样一来,即使判了死也杀不到人。这种重刑,没有办法阻止逃亡,甚至会促使士兵逃亡。”
  曹操说:“说得好!”
  就下令废除逃亡者的死刑。
  338 孙策放饵,刘勋上钩
  庐江太守刘勋在长江、淮河一带拥有强兵。
  孙策很厌恶他,于是派人带着厚礼及一封信游说他说:“上缭的宗民,常欺侮我们东吴小国,我痛恨以久。想攻找他,路途又不便,希望你们大国能讨伐他,上僚相当庶,攻下以后,我痛恨已久。想攻打他,路途又不便,希望你们大国能讨伐他。上缭相当富庶,攻下以后可以增强国力,请出兵吧!”
  刘勋听信孙策的话,府内府外的人都来祝贺,只有刘晔不以为然。
  刘勋问他缘故,刘晔回答说:“上缭虽然是小地方,但城池坚固,我们
  攻起来难,他守起却容易,如果十天攻不下,那我们将兵力疲惫,而国内更是空虚,孙策如果乘虚而入,那将军必然进则受制于敌人,退却无路了。”
  但刘勋不听他的话,带兵攻打上缭,孙策果然袭击他的后方,刘勋受困,只好投奔曹操。
  339 贾诩一言安储
  魏国贾诩服侍曹操时,曹操的儿子曹丕当五官中郎将,另一个儿子曹植身为临溜侯,才名正盛;他们各有拥护的人。
  曹丕派人请教贾诩巩固自己势力的计策。
  贾诩说:“希望将军能恢宏度量,尊崇德行,实践素士之本份,日夜不倦,坚守为人子的道理。”
  曹操也曾经摒退左右亲信,请教贾诩应当立什么人为太子。
  贾诩沉默不语。
  曹操就说:“先生为何不回答呢?”
  贾诩说:“属下正想到一些事。”
  曹操说:“想什么?”
  贾诩说:“想到袁本初(袁绍)及刘景升(刘表)他们你子的关系。”
  曹操于是会意而笑,太子入选也就确定了。
  340 公翟黑子黑白不分
  高允,字伯恭,在北魏太武帝(公元 42~452 年)朝廷当官,受封为汶阳子,兼任着作郎。
  辽东公翟黑子,颇受大武帝宠信,奉命出使并州,收了一千疋布的厚礼。
  这件事被发觉后,公翟黑子问高允:“如国君问起这件事,是承认好呢?还是隐瞒好?
  “高允说:“您府内受宠的内臣要是犯过失,如果坦白承认,几乎都会获得原谅,希望您也不要欺瞒。”
  但中书侍郎崔鉴、公孙质等人却都认为应该隐瞒。公翟黑子就认定崔鉴公孙质等人才亲近自己,于是生气地与高允绝交。最后并未坦白承认,竟因此获罪被杀。
  341 太子监国,杜绝流言
  唐朝张说,字道济,受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
  景云二年(公元 711 年),皇帝告诉左右臣子说:“算命的人说五天之内会有急兵攻入宫廷,要我防备。”
  左右臣子都无法应对,只有张说进言:“这是谗人想动东宫太子的脑筋。陛下如果下令太子监理国政,那么太子名份一确定,好人自然吓破胆子,流言之祸也就杜绝了。”
  皇帝有所领悟,于是照张说的活颁布诏书。
  342 钱谬谏阻董昌僭号
  唐朝董昌僭号称帝,要钱谬当西浙都指挥使。
  钱谬写信给董昌说:“与其关起门来当天子,让亲戚九族及百姓跟着受灾殃,不如敞开大门当个节度使,还能终身享受富贵呢!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董昌不听劝告。钱谬于是带兵三万,来到赵州城下,进迎恩门拜见董昌,恭敬地说:“大王身兼将相之高位,为何会舍安而就危呢?钱谬带兵来到这里,是等候大王改过啊!纵使大王不爱惜自己,乡里的士人、民众又有何罪过,要随着大王被灭族呢?”
  董昌心生恐惧,送了劳军钱两百万,绑着首谋的人吴谣以及几个神棍,送给钱谬,另外又向天子请罪。钱谬于是率兵回去,并做奏书向朝廷报告。
  343 曾王皋骑招降
  唐朝王国良怕被辛京果陷害,就占据县城造反,朝廷下令各道(行政区)出兵合力讨伐,但连着几年却无法攻下。
  庚申年(公元 900 年)七月,曾王皋当湖南观察使,上书说:“驱策疲民去讨伐反贼,不是办法。”
  于是派人送信写王国良说:“将军恐怕不敢叛乱,只是想保住性命罢了。我与将军一样,都被辛京杲陷害。而我已承蒙朝廷洗刷冤情,怎么会再出兵讨伐将军呢?但是,将军如果遇到我不快投降的话,恐怕后悔都会来不及呢!”
  国良看了信,一边高兴一边害怕,虽然先派人求降,心里却还是犹豫不决。
  曾王皋于是伪装做使者,带着一个侍从,骑马横赵五百里,来到王国良的军营,敲着门大叫说:“我是曾王皋,来接受投降的。”
  王国良整个营区大起恐慌,王国良也出来迎接、跪拜请罪。
  曾王皋握着他的手,相约结盟为兄弟,将攻守用的装备、武器都焚毁,然后遣散所有部下。要他们回去种田。朝廷也颁下诏书,赦免王国良的罪,并赐名维新。
  344 张丞业忠言,李存勖逆耳
  五代时晋王(李存勖)因将领们及各地藩镇劝进,不得已,就下令给官吏去买玉,要刻登基用的玉玺,当时有人找到了传国之宝,而且也奉献给朝廷。
  张丞业一听到这件事,急忙赶到魏州,劝谏晋王说:
  “大王世世代代忠于唐朝宗室,如今河北刚刚平定,但朱氏还在,而大王就急着登上王位,实在不合向来南征北讨的本意,大王何不先消灭朱氏,为唐朝宗室的几位先帝报仇,然后寻找唐朝宗氏的后代,辅佐他登基。再南征吴国,西取巴蜀,平定天下。这时,即使唐高祖、太宗复生,又有谁敢占大王上头的地位?登基的事,只要大王谦让得愈久,地位自然越巩固。老奴没别的用意,只是因为受了先王的大恩,所以希望为大王建立可以流传万代的根基罢了。”
  晋王不听从,张丞业只有大哭而回。
  345 扫兴雨变及时雨
  赵普与宋太祖(公元 960~976 年)大开宴席,突然下起大雨,太祖心中很不高兴,然而雨又下个不停,左右陪恃的臣子都很担心。
  赵普就说道:“宫外百姓都盼望能下雨,这场及时雨实在难得,陛下不妨让乐官在雨中奏乐,以示庆祝。”
  太祖听了很高兴,宴席才得以圆满结果。
  346 吕端留母降子
  宋朝时西夏李继迁扰乱西部边隆,当地保安军奏报说逮捕到李母,宋太宗(公元 976~997 年)当时想将她杀了以惩诫李继迁。
  吕端听了,说:“如果一定要这么办,恐怕不好。”
  就入宫奏报说:“以前项羽抓到刘邦的父亲,想将他烹煮,刘邦说:“煮后请分我一杯羹汤吧!”创大事业的人,并不会顾及自己的亲人,何况像李继迁这种叛逆?陛下现在杀了李母,是不是马上就可以抓到李继迁呢?如果抓不到,杀了李母,只会结下更深的仇恨,更坚定李继迁叛逆的意图罢了。”
  太宗说:“那如何是好呢?”
  吕端说:“依臣的浅见,应当将她拘留在延州,好好对待她,以便招降李继迁。即使他不会立刻投降,终究可以牵伴他的心,因为他母亲的生死还是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太宗拍着大腿称赞说:“没有你的话,几乎误了大事。”
  后来,李母在延州过世。在李继迁死后,他的儿子竟然输诚纳献,这都是吕端的功劳。
  347 为杀叛逆损国体
  宋朝赵元昊造反,朝廷下命削除赵元昊一切的官职、爵位,并悬赏活捉赵元昊;如果能杀赵元昊,就可以当节度使,并赏赐万贯钱财。
  吕夷简当时正在大名,一听说这件事,吃惊地说:“计策失误了。”
  马上上奏说:“前代发生方镇叛乱造反的事,朝廷颁布这样的命令是有的,但这并不是抵御戎狄的好办法。万一在造反之后,说了什么不客气的话,岂不有损国体吗?”
  348 爱母又爱妻
  明朝陈邦佐,因为妻子与母亲不和,考虑休妻。找唐一庵商量。
  唐一庵:“大孝是爱妻子也爱母亲,时下人情喜怒无常,怎可因为妻子一时失去母亲的欢心,便认为是妻子的大错?要是将来母亲后悔了,你怎么办?这时候,只能委曲求全,好好调解,将来才不至于埋怨。”
  不久,婆媳果然相处融洽。陈邦佐后来很早过世,他的妻子虽然贫困,却织布缝衣,侍奉婆婆,坚守贞节。
第十二章  外交长才(贤使类)
  [开宗明义]大臣出使,若能达成任务,不但可以提振本国声威,更可以杜绝邻国非份之念,所以关系非常重大。假使用人不当,则难免丧权辱国。纵观历史上成功的使节,往往能随机应变,扭转局势,创造不朽的功业,而令捍卫疆域的将帅自叹不如;更教后代子孙,想见当时风范,莫不肃然起敬。
  349 桔逾逾淮为枳
  齐国派晏婴(殁于公元前 500 年)出使楚国,到了宫廷求见。
  楚王事先派人绑着一个人来到宫廷,报告说:“这个齐国人涉嫌偷盗。”
  楚王这时对晏婴说:“齐国人擅长偷盗吗?”
  晏婴不甘示弱,说:“我听说出产在江南的橘,一到了江北就变成枳了;为什么如此呢?是因为环境的关系啊!现在这个人在齐国不偷不盗,来到楚国却偷盗,岂非环境的关系?”
  楚王笑着说:“我想损你,没想到却损了自己。”
  350 夫差假称天子
  晏婴出使吴国。
  吴王对外交官员说:“我听说晏婴是北方的辩士,熟悉礼节。你让接待人员接待他的时候,称我为天子。”
  第二天,晏子有事求见吴王。
  外交官员说:“天子召见。”
  晏婴感慨再三,说道:“我受敝国国君之命出使吴国,不才实在感到迷惑,竟然来到天子的朝廷。请问吴王在哪里?”
  外交官员传报了这番话,吴王才说:“对晏婴说夫差请他进来。”
  晏婴于是以诸侯之礼晋见。
  351 进狗国才走狗门
  晏婴出使楚国,晏子长得矮小,楚国人作弄他,故意在大门旁开了小门请晏婴进去。
  晏婴不进去,说:“出使狗国的话从狗门进去,现在出使楚国,不应当从这个门进去。”
  接待人员只好让他从大门进去见楚王。
  楚王见到晏婴,说“齐国没有人才吗?”
  晏婴回答说:“齐国光是临淄城就有三百间(一闾 25 家),大家举起袖子就连成帷幕,一挥汗像下雨一般;人挤人,肩并肩,脚跟接着脚跟,怎会没有人才?”
  楚王说:“既然如此,怎么会派你这种人来呢?”
  晏婴说:“齐国派遣使者,是依才德做标准的,派贤者出使存贤能君主的国家,派不肖的人出使有不肖国君的国家;因为我最不肖,所以应该出使楚国。”
  352 贤臣已逝,可以讨伐
  楚庄王想讨伐恶国,先派豚尹去探查。
  豚尹回来报告说:“不能出兵讨伐,晋国的在上位者有忧患意识,在下位者生活和乐,而且有位贤臣名叫沈驹,还活着。”
  第二年,又派尹豚去观测,豚尹回来报告说:“可以出兵讨代了。当初的贤臣沈驹已经死了,国君身边都是一些喜欢奉承、阿谀的人;国君好玩乐而不守节度,百姓生活危苦而且埋怨统治者,上下离心。如果出兵讨伐,百姓一定会先造反。”
  庄王依从豚尹的话去做,果然像他说的一般。
  353 士人生气的时侯
  秦王派人告诉安陵君说:“我想用五百里地交换安陵,安陵群不肯,是为什么呢?再说秦已灭了韩、魏、齐,而安陵不过只有五十里地,能保全下来,是因安陵君是长辈,所以我才不愿强迫。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来扩充安陵君的领土,安陵君却违背我的意思,难道是瞧我不起吗?
  唐雅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安陵君的土地是先王留下来的,即使有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有五百里地呢?”
  秦王生气的对唐睢说:“你听过天子发怒的情况吗?”
  唐睢说:“没听过。”
  秦王说:“天子发怒时,伏尸万人,血流千里。”
  唐睢说:“大王看过平民生气的样子吗?”
  秦王说:“平民生气,不过脱帽赤脚,用头撞地罢了!”
  唐睢说:“这是庸人生气,不是士人生气。像专诸刺杀王僚时,慧星同时袭击月亮;摄政刺杀韩傀时,白虹同时贯穿太阳;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同时在宫殿上展开攻击。这三位都是平民中的士人,现在含怒未发,祸福之兆将由天而降,加上我,就有四个刺客了。若果士人生气,虽然只有伏尸二人(王与刺客),血流五步,但天下人却得为大王服丧。”
  说着,一边挺剑站立。
  这时秦王恐惧,高兄在地,道歉说:“先生请坐,何必如此呢?我懂了。韩、魏灭亡之后,安陵不过才五十里,尚能保全。就凭先生的辅佐了。”
  354 勿忘祖先杀羊为盟
  齐国发兵攻打鲁国(约在公元前 617 年),鲁公很担心,派柳下惠去见齐侯(孝公)。
  齐侯说:“鲁国国君害怕吗?”
  柳下惠说:“不怕?”
  齐侯生气地说:“为什么?”
  柳下惠说:“我的国君之所以不怕,是因齐国、鲁国国君的祖先,当初在走出周天子宫殿南门时,杀羊而后彼此约定,往后子孙如果敢彼此攻击,下场会像被宰的羊一般。我们国君就因这件约定,所以不怕,否则百姓受难
  的事,国君哪有不放在心上的呢?”
  齐侯听了就带兵回国。
  355 四贤当国攻不得
  晋国赵简子(赵鞅)想攻打卫国,就先派史黯去探察,本来约定为期一个月,结果史黯六个月后才回来。
  赵简子说:“为什么去这么久呢?”
  史黯说:“想求利却受害,往往因为观察得不仔细。卫国有蓬伯玉当宰相,史黯辅佐,孔子作宾客,子贡在国君面前当差,国君左右有很多贤人,怎么可以袭击呢?”
  简子听了,只好按兵不动。
  356 内忧攻强,外患击弱
  齐简公时,田常想在齐国造反(约在公元前 484 年),又怕高、国、鲍、晏等大臣作梗,所以想改调部队反攻打鲁国。
  孔子听到消息,告诉门下学生说:“鲁国是我们祖坟所在地,是父母之国,如今十分危急,各位何不出去想想办法呢?”
  子路随即请求外出,孔子不答应。子张、子石也请求外出,孔子也不答应。子贡请求外出,孔子答应。
  子贡于是来到齐国,游说田常:“你要攻打鲁国,错啦!鲁国是难打的国家,它的城墙又薄又低,土了又窄又低,国君遇笨而不仁,大臣虚伪而无用,士民又厌恶作战,所以不能攻打。你不如去攻打吴国,吴国的城墙又厚又高,土地广阔,装备新式坚固,战士都是精选而且健壮的,有重器精兵,又有贤明的大夫守御,比较容易攻打。”
  田常生气地说:“你认为难的,却是人家认为容易的;你所谓容易的,却是人家所谓难的。你说这些,是什么道理呢?”
  子贡说:“我听说国内有忧患的,就攻打强国;国外有忧患的,才先攻打弱国。我听说你曾三度受封却都未成功,是国内大臣不顺从的缘故。而你现在想攻打鲁来扩充齐国的领域,战胜了则国军荣耀、国家强盛。其他大臣的地位提高了,但你却毫无功劳,反而会与国君日渐疏远,那你想成就大事,难喽!所以说,“不如攻打吴国。”倘若打吴国,不胜,人民死在国外,国内大臣的势力也空虚了。这么一来,对你而言,不再有大臣作梗,也不会有人民责怪你,而能够控制齐国的,只有你了。”
  田常说:“有道理。”
  357 冯驭说秦,孟尝复相
  齐王(缗王)被秦、楚的底毁迷惑,认为孟尝名望高过君主,而且在齐国专权,就废了孟尝君的职位(公元前 298 年)。
  孟尝君的门下客一听说孟尝君被废,都走了。
  冯驭没走,告诉孟尝君说:“请借我一辆可以到秦国的车子,一定让你受国君重用,封地增加,你愿意吗?”
  孟尝君于是准备车子、礼物,派他去秦国。
  冯驭拂入秦国,游说秦王(昭襄王):“天下的游士,驱车入秦,没有不希望使秦国强大而削弱齐国的;而驱车入齐的,没有不希望使齐国强大而消弱秦国。这是因为秦、齐势不两立,想一决雌雄,能称雄就能掌握天下了。”
  秦王听,单膝落地拜问:“如何能让秦国称雄呢?”
  冯驭说:“大王知道齐国废除孟尝君的职位吗?”
  秦王说:“听说了。”
  冯驭说:“使齐国在天下之间举足轻重,都是孟尝君的功劳。现在齐王听了他人诋毁的话,废了孟尝君的职位,盂尝君心中怀怨,一定会背弃齐国。如果他能投靠秦国,那么齐国的人心自然倾向秦国,齐国领土就掌握之中了,岂只是称雄而已?大王赶紧差使者筹办厚礼去迎聘孟尝君,千万不要错失良机。否则一旦齐国觉悟,再重用孟尝君,那谁能称雄天下,那就难说了。”
  秦王很高兴,就派了十辆车子,载了百镒的黄金,来迎聘孟尝君。
  下归附,秦国自然就称雄于天下,齐国大城临淄、即墨就危险了。大王何不在秦国使者还未到的时候,恢复孟尝君的职位,再扩充他的领地,向他表示谢罪之意?孟尝君一定欣然接受,秦国即使强大,又怎能强请他国之人去当宰相呢?”
  齐王说:“好!”
  于是召见孟尝君,恢复他宰相的职位,赐予旧有封地,另外又扩充了一千户,这时,秦国使者恰好到了齐国,一听说这件事,只好回去了。
  358 赵仓唐令主君父慈子孝
  魏文侯将太子击封在中山(公元前 408 年)经过三年,双方都未派使者往来。
  太子舍人赵仓唐向太子进言说:“身为人子,三年来问侯父亲,不算孝顺;身为人父,三年未探问儿子,也不算慈爱。我愿充当使者为太子问候父亲,请问君侯有什么嗜好?”
  太子说:“君侯喜欢吃晨凫和北犬。”
  于是派赵仓唐献晨凫和北大给魏文侯。
  赵仓唐来到朝廷,先呈报说:“我是君侯孽子击的使者,不敢当着大夫朝会的时候晋见,只希望在君侯宴会的时候,将晨凫献到君侯的膳厨,另外,牵了一条北犬,想献给君侯的侍臣。”
  文侯很高兴地说:“击真是爱我,知道我的嗜好。”
  于是召见赵仓唐。问道:“你的国君还好吗?”
  赵仓唐说:“很好,我来的时候,还大庭送我呢!”
  文侯回头指着左右的侍臣说:“你的国君身高与哪个人差不多?”
  赵仓唐说:“依照礼仪,拿人相比,要找同等的相比;而诸侯是独一无二的,无法与他人相比拟。”
  文侯说:“那他身材与寡人相比,如何?”
  赵仓唐说:“君侯所赏赐的外府袤袄,恰好合身,所赏赐的斥带,也不必再修改。”
  文候很高兴,于是派赵仓唐赏赐太子一套衣服,并命令他在鸡鸣之前面见太子。
  太子起身,跪拜,接受赏赐,打开箱子,发现衣服颠倒了。
  太子说:“快!准备车子,我一大早就要出发了,君侯召见我。”
  赵仓唐说:“我回来的时候,并未接到君侯的命令啊!”
  太子说:“君侯赏赐衣服给我,不是御寒的,是想召见我,因,此命令你在鸡鸣时分到。《诗经》上不是说:‘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君召之。’吗?”
  于是晋见文侯,文侯很高兴,大张宴席,并且说:“疏远贤者而亲近疼爱的人,实在不是为社稷谋福的好办法。”
  于是派出少子挚,将他封在中山,而恢复击太子的地位。
  所以古人说:“想了解儿子,应先看看他的朋友;想了解国君,应先看看他差遣的使臣。”赵仓唐一出使,就使文侯成为慈父,使击成为孝子,这话难道不可信吗?
  359 毋择“失礼”反受赏
  魏文侯派毋择献大鹄鸟给齐侯,但毋择在途中却让大鹄鸟给飞了,只好献上空笼子。
  毋择拜见齐侯之后,说:“我国君派我来献大秸鸟,我在半路上又饿又渴,出去吃喝,没料到大鹄鸟就飞上天,再也不回来了。我想我并不是没钱再买大鹄鸟,但哪有当国君的使者,可以随便更换礼物的呢?我又想我并不是不能自杀谢罪,让自己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中,但又怕人家批评我的国君只重视鹄鸟,却不重视使者。我再想我并不是不能逃到陈、蔡两国之间去,但怕会损伤两国国君间的交往,所以不敢贪生逃亡,只好献上空笼子,希望大王重重的处罚我。”
  齐侯很高兴地说:我听到你说的三句话,比拥有鹄鸟好多了。我有大城郊外的一百里,想送给你当生活用的礼物。”
  毋择回答说:“哪有当国君的使者,却贪求诸侯土地的呢?”
  于是就离开,不再回来了。
  360 孟尝君手下人才济济
  孟尝君派公孙弘到秦国,晋见秦昭王。
  昭王说,“孟尝君的薛国,土地有多大?”
  公孙弘说:“百里。”
  昭王说:“方圆百里,却想为难寡人,能吗?”
  公孙弘说:“孟尝君好士,其中根本瞧不起天子、诸侯的有三个人。够格当管仲、商鞅的老师,能使国君称霸于诸侯之间的人才有五个。一旦出使,受万乘国君的羞辱,告退之时自刎,也定要血溅国君的衣裳;像我,敢这么做的,有七个人。”
  昭王于是谢罪,说:“你何必如此呢?我会善待孟尝君。”
  361 蔺相如完璧归赵
  赵惠文王时(公元前 283 年),搜集到以前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一听
  说,就派人送书信赵王,表示愿以十五座城来交换和氏璧。
  赵王召集大臣商议,要给秦国嘛!怕秦国不割让城池,空被欺凌;不给嘛!又怕秦国部队大军压境,于是派人寻求可以出使秦国的人选。
  当时,宦官统领缪贤推荐蔺相如。
  赵王召见蔺相如,问说:“秦王希望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和氏璧,可以给吗?”
  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秦国用城交换和氏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就是赵国;如赵国给了和氏璧而秦国不割让城池,理亏的就是秦国。我原带着和氏璧去秦国,如果秦国不割让城池,我就带着和氏璧回赵国。”
  于是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秦王一拿到和氏璧,很高兴,就传下去给后宫美人及左右大臣观赏,根本没有意思要用城池来偿付赵国。
  蔺相如于是向前说:“和氏璧有些瑕疵,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交出和氏璧,蔺相如就捧着和氏璧,退了几步,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对着秦王说:“赵王派我捧着和氏璧来秦国,但我看大王并没有意思要以城池偿付赵国。一般人交往,都不会被欺蒙,何况是大国呢?所以我就取回和氏璧,大王如果想动武,我的头及和氏璧会一起碎在这根柱子下。”
  蔺相如说着,一边斜视着柱子,做出冲撞的姿态。秦王怕蔺相如破坏和氏璧,只好谢罪。
  蔺相如就对秦王说:“赵王送走和氏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大王也应该斋戒五天再接受和氏璧。”
  秦王心想不能强夺和氏璧,只好答应了,并将蔺相如安置在广咸的宾馆内。
  蔺相如心想秦王绝对会毁约,于是派他的随从带着和氏璧,走捷径先逃回赵国。
  五天后,蔺相如对秦王说:“我怕被大王蒙骗而辜负赵国,所以就派人带着和氏璧回赵国了。再说秦强赵弱,秦国如果先割让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国怎敢留住和氏壁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瞒大王,罪该受死,请大王杀我吧!”
  秦王听了,对臣子们说:“现在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却断了秦、赵的友谊,不如对他好一些,让他回赵国。”
  蔺相如回到赵国之后,赵王认为他很贤明,任命他当上大夫。由于秦国并未割让城池,赵国自然也没有交出和氏璧。
  362 陆贾说服尉陀降双
  汉朝陆贾,楚国人,以宾客的身份,随着高祖平定天下,有口才,常出使诸侯,当时中国刚刚平定,而尉陀也平定了南越,自立为一。高祖派陆贾赐印给尉陀,并封尉陀为南越王(公元前 1196 年)。陆贾来到南越,尉陀态度轻率傲慢,椎髻蹲踞地接见陆贾。
  陆贾就劝说:“足下是中国人,亲戚、兄弟的坟墓在真定。如果想以小小的南越,与天子抗衡作对,就灾祸临头了。当初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纷纷起义,只有汉王先入关,占领咸阳,而项籍背约(当时各路人马曾约定先入关的人称王)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都属臣于他,可以说是极强的。
  但汉王由巴蜀起义,攻略天下,铲除项羽,五年之内,平定海内,这不是人力所能及,而是上天所赐予的。
  “如今天子听说大王在南越称王,根本不想帮助天下铲除暴逆,将相们都想调兵讨伐大王。但是天子怜悯百姓刚受战争的困顿,暂时按兵不动。并派我颁赐大王印玺,大王应当到郊外迎接,北向对天子称臣。如果想以刚刚建立、人心尚未附集的南越,在这里逞强,一旦汉天子知道,将会掘出并烧掉大王祖先的坟墓,杀光大王的宗族,再添一个小将,率十万部队,就可以杀掉大王,灭了新越,这是易如反掌的事。”
  于是尉陀站起来,向陆贾谢罪,说:“在蛮荒之地住久了,实在很失礼。”
  留下陆贾,连喝了几个月的酒。
  尉陀说:“南越之中,实在找不到值得谈话的对象,一直到先生来了,才令我每天听到一些前所未知的事。”
  于是在陆贾行李袋中装了价值千金的礼物,另外再送他千斤黄金,而陆贾也终于完成任命尉陀为南越王的任务,让尉陀称臣并奉行汉朝的规约。回朝之后,天子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大中大夫。
  363 雁足系书,救回苏武
  汉朝苏武出使匈奴(公元前 100 年)单于想招降他,苏武不屈服,被关在大地窖中,并断绝粮食的供应。苏武只好吃雪吞旃(使节仪杖上的编织物),几天下来还活着,匈奴就当他是神。
  单于于是将苏武流放到北海边上,要他牧养一群公羊,告诉他说:“等公羊生小羊,就放你回去。”。
  苏武靠着使节的仪杖牧羊,时间一久,仪杖的旃旄都掉光了。
  汉朝派使者来到西域寻找苏武(公元前 89 年),匈奴骗说苏武已经死了。当时常惠想了一个办法,私下告诉一个使者说汉天子在上林苑中找猎,找到一封系在鸿雁脚上的信,信上说苏武正在某个沼泽中。这个使者依常惠的话,责问单于,单于大惊,谢罪,只好放了苏武。
  苏武留在匈奴十九年,壮年出国,而回国时,胡须头发都白了。
  364 班超夜斩匈奴使者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公元 73 年)到了鄯善,鄯善王广十分礼遇班超,但不久,态度就变了。
  班超告诉属下的官员说:“觉不觉得鄯善招待我们的态度变得不够周到了呢?这一定是匈奴有使者来的缘故,所以鄯善王犹豫不决。明眼人在事迹尚未发生时就看得很清楚,何况事态已很明显了呢?”
  于是召来当侍役的胡人。经过诘问,胡役骇怕,就照实说了。
  班超就将胡役关起来,会集属下三十六人,说:“你我都在西域,现在匈好的使者到了鄯善,才不过几天,鄯善王对我们的态度就变了。如果让鄯善俘虏我们,送给匈奴,我们可能就会葬身在豺狼的口腹之中了,怎么办呢?”
  属下都说:“不论生死,听令行事。”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唯一的办法,就是藉着夜色,火攻匈奴的使者,让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
  一定会很惊慌,那就可以将他们歼灭。匈奴一旦被灭,鄯善自然吓破胆,大功也就告成了。”
  于是率领属下,奔向匈奴的营地,当天恰好是刮大风的天气,班超下令十个人带鼓,藏身在匈奴房舍的后头。约定:“看到火,然后击鼓,大叫,其他的人都拿着弓弩在门边埋伏。”
  班超顺风放火,营地前后就起了一片鼓声,叫喊声,匈奴大乱。班超亲手杀了三人,属下则杀了匈奴使者及其手下三十余人,其他大约一百人,都被火烧死。
  第二天,班超召见鄯善王广,拿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全国上下都惊恐非常,就交出王子作为人质。
  365 赵咨善对魏王
  三国时赵咨,字德度,南阳人,博文多识,孙权提拔他当中大夫。
  有一次赵咨被派出使魏国,魏文帝曹丕嘲弄说:“吴王孙权有学问吗?”
  赵咨说:“吴王在江上有万艘战舰,武装战士百万人,知人善任,心存经略天下之志,一有空闲,就博览群书,搜罗奇闻异事,不像一般书生只会死读书,断章取义。”
  曹丕问:“能不能打吴国呢?”
  赵咨说:“魏国是大国,固然有攻战的能力;吴国是小国,却也有防御的工事。”
  曹丕说:“在吴国,像你这样的人才有多少?”
  赵咨说:“特别聪明练达的有八、九十人,至于像我这样的人,即使用车载、用斗量也数不清。”
  366 天有头有耳有脚有姓
  吴国派张温出使到蜀国,问秦宓说:“天有头吗?”
  “有。”
  “在哪里?”
  “《诗经》说:‘乃眷西顾。’可见是在西方。”
  “天有耳朵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