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创业史

_26 柳青(现代)
不清楚,老两口也马马虎虎相信了。
梁三老汉从这些谈论里,感到世界有趣,忘了儿子和女儿不在家的郁闷,咧开八字胡子嘴,呵呵地笑着。
“机器能抱娃吗?”老汉小孩子一般天真地问。
农技员和生宝他妈,噙着饭哧哧地笑。老汉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时,忽听得街门外土场上棍子敲地的声音,又听得哼哼卿卿呻唤的声音。……
“王瞎子!”生宝他妈不安地说,“到咱这里来了?”
“甭理他!”梁三老汉正义地说,“啥老人?拴拴和媳妇是两棵嫩白菜,他是油汉(蚜虫)。非得把人家娃们叮干哩,他才死呀
!”
但是,不管油汉也罢,蝗虫也罢,王曙子用棍子敲着街门坎,摸进草棚院来了。
他一进街门,就倒在地上了。他的屁股坐在水道里,上身趴在丸石砌的门台阶上。
他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放声大哭起来了。
“唉咳咳咳!听上……你们……宝娃的话……倒了霉呀!呀!呀!呀!……”
韩培生和生宝他妈连忙放下饭碗,连忙去搀扶瞎子,连忙问招了什么大祸。
“唉咳咳咳!我……就往……你们……院里……住呀!就得……你们……养活……我呀!”
农技员和生宝他妈一人捉着瞎子的一只胳膊,心中如同刀绞哩!他们想说话,而说不出话来。拴拴到底是给老虎噙走了呢?还是
给豹子背走了呢?还是给愚蠢的黑瞎子舔了他呢?还是给野猪压倒啃了呢?还是滑脚滚坡滚到深谷里呢?……唉唉!可怜的人呀!活
活的人呀!背或肩,都能拿二百斤的好庄稼汉呀!
农技员和生宝他妈,只能在心里估摸可能招了什么祸,却说不出口来。生宝他妈——互助组长的亲娘,祸事的当事人的亲娘,她
傻呵呵地一个劲地喊叫:
“王二叔!王二叔!王二叔!……”
韩培生回头看时,在榆树底下,梁三老汉昏倒在地上了。手里的玉米糊糊撒了一地,碗也扣在他穿着庄稼人粗布裤子的屁股后头
。可怜的高增福的儿子才才,吓得放声嚎叫……
森林呀!你怎么能这样开人类的玩笑呢?生宝他妈,出生在渭北富平县,逃荒到这终南山下的老妇人啊!命运到什么时候才不凌
迟她呢?她现在满脸眼泪,却哭不出声音来。
欢喜他妈和欢喜跑来了。他们吓得脸没血色,娘母子的眼皮,也噙着满眼眶的泪水啊!
娘母子一人一条胳膊,把瞎老汉拉出街门,要把他拖回去。
“舅!”欢喜他妈说,亲有远近,邻有里外嘛。你怎不寻俺?你糟蹋外姓旁人怎说呢?”
“不是他生宝煽,终南山里有个金娃娃,俺娃也不寻去呀!甭拉!我就往他炕上死呀!……”
欢喜又难受又愤恨,两只手拉着啥眼舅爷的手碗。少年人咬牙切齿说:
“俺娘俩养活你!到俺屋里去……”
外甥媳妇和外孙把老汉拉起走了。老汉穿烂衣眼的瘦长身子在地上磨着。
这边,知识分子韩培生给吓昏过去的梁三老汉,进行头部按摩。生宝他妈端来脸盆以后,用农技员干净的白毛巾,给老汉用凉水
沐浴头部。老汉的眼皮,渐渐活动起来了。他重新睁开眼睛看这个复杂的世界了。韩培生惊奇——王瞎子这个清朝的冤魂怎么这样不
讲理呀!
还吃什么饭呢?三天不吃饭也不饥!
韩培生和老妈妈把梁三老汉扶到草棚屋的炕上去。欢喜来了,征求农技员的意见,愿意出发到苦菜滩去,看着到底出了什么祸事
吗?韩培生愿意。
他们来不及做干粮,带了几天的生粮就起身了。他们也没有跑山路的毛裹缠和麻鞋,穿着走平原路的布鞋就起身了。他们准备在
黄堡街上买。梁三老汉少气无力地说:“没换麻鞋,千万不可进山。人在砂石坡路上站不住啊!”
生宝他妈,也不洗锅碗,带着才娃上了下堡村乡政府,找卢支书去了。卢明昌过河来安慰两位老年人,要他们一方不要闹哄,另
一方不要惊慌。无论出了什么不幸的祸事,都由党和人民政府承当。并且是负责到底!他要他们耐心地等待农技员和欢喜回来。没有
什么了不起!
傍晚时光。咦!欢喜和农技员喜眉笑眼回来了。他们只到了汤河口。他们在扫帚收购站上,看到了高增福的“队伍”里头的一个
病号。
啥了不起!拴拴只是竹搓扎了脚,化了脓,这时巳经好哩!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拴挂受伤以后,拉扫帚队的人保守着秘密。一天,西杨村一帮割竹子的人路过北磨石岔,要进去参观生宝
他们的茅草棚。任老四嘴里溅着大点大点的唾沫星子阻挡,也阻挡不住。他们进去发现了已经化过脓的拴拴。真是有趣!还保守秘密
啦!当然,在山外头人烟稠密的平原上,每天都有人死掉,没有人注意。但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密林里头,有人受了伤,这可就是走路
的时候,或在茅棚店里的时候,谈话的好资料了。特别是保守秘密这一点,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当拴拴已经重新上了岭的时候,西
杨村拴拴的舅舅,才把话捎给王瞎子,这时已经简略到只有受伤和保守秘密两个空洞的概念了。……
尽管这样,王瞎子第二天宣布坚决退组,拴拴回来和富农搭伙种地呀!他不准备享社会主义的福了。他骇怕!拄棍要拄长的,结
伴要结强的!他认为姚士杰的指头比他梁生宝的胳膊粗!等等,等等,不堪人耳。
接着,秃顶梁大老汉也宣布退组了。他到下堡村打听搭伙种地的对象了。他非常愉快地对所有他碰见的人说:
“你站住,我说给你听。拴拴退组哩,组里缺下劳力了嘛。俺拿畜力换劳力哩,你当俺在互助组里做啥哩?嗯?……”
农技员去找梁生禄。生禄两手捧着脑袋,低下头去,假装难受地叹气:
“唉!好老韩哩!俺爸的那脾气,我不敢惹!社会主义不是今日明日之事嘛,为国事,闹得家内鸡犬不宁,在外头的共产党员,
怕也不赞成吧?老韩,俺三叔家的样子,怕怕!……”
韩培生狠狠地瞪了他两眼,气愤愤地歪着嘴,离开了这个阴阳人。你看!他说互助合作是“国事”,而不是庄稼人自己的事情哩

梁生宝互助组的扁蒲秧,不管互助组在人事方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它只管它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往高长。秧苗出息得一片翠绿、葱
茂、可爱,绿茸茸的毯子一样,一块一块铺在秧床上。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这种绿,真像宝石一样闪光哩!
扁蒲秧不能感觉人的喜、怒、爱、憎,当微风拂过来的时候,秧床上泛起了快活的波纹。但培育这些扁蒲秧的韩培生,看见自家
孩子一般可爱的秧苗,想起互助组的分裂,他心中怎能不难受呢?
韩培生独自蹲在秧田的青草塄坎上,把戴草帽的头插在两膝盖中间。他用手拔着脚边的三棱草,心中感概地想道:
“杨书记说得对啊!解放以来几年,经验证明:离开互助合作的基础,甭想在单于农民里头,大规模地推广农业新技术;要是能
普遍推广,那一定是一个资本主义的新农村。中国不走这条路!可是农业生产,不接受新技术,用老办法务弄庄稼,怎会有高产呢?
中国的庄稼人几千年都是一半靠苦力,一半靠天吃饭啊。他们连想象也想象不来高产,除非互助组给他们做出来榜样。可是,这互助
合作,就这样难搞吗?……”
农技员把无目的地拔在手里的一把三梭草,扔在背后的水渠里头。三梭草在水面上迅速地漂流去了。
韩培生转来又认真似的拔草,又想起王瞎子和秃顶梁大老汉:
“啊呀!你们为啥那么顽固嘛?为啥一定要走老路嘛?难道多打下的粮食,不是为了你们自己的吗?奇怪!”
农技员难受得很!为他自己工作上的挫折难受,也为没见面的朋友——梁生宝难受!生宝同志在终南山里,还是骇怕消息传到蛤
蟆滩出事,保守着秘密,谁知道他费了千辛万苦,回来却不得不面对互助组的分裂。韩培生想:就是铁石心肠,能好受吗?
互助组发生分裂以后,韩培生每天一空闲下来,就把肘子支在桌边上,伏在那里盯着梁生宝的照片。墙上挂的玻璃镜框里,是这
个草棚院的全家照片——梁三老汉、生宝他妈、生宝、秀兰和已故的可怜的童养媳妇。农技员努力从生宝的浓眉、笑眼和方脸上,来
测度这个年径共产党员坚强的程度。他想判断他回来以后会不会灰心,或者灰心到什么样子。实在说,韩培生为这个年轻人经得起经
不起考验担心哩。
韩培生到乡政府去,把分裂的情况向卢支书汇报了。他心下希望:支书能过汤河来,挽救这个分裂局面。但支书分不出身来。实
在分不出身来。防治北原上麦田吸浆虫的工作,到了紧火的时候了——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搞治虫器械,分发六六六药粉……一大
堆的事情。卢明昌并不像农技员一样把生宝互助组的分裂,看得那么严重。他安慰说:
“培生同志,你甭那么难受。那两户退了就退了,旁的等生宝回来再说。组员们都不在家,你干着急也没用。秧子地能离开吗?
你过来帮助咱治虫,怎样?”
韩培生苦笑,说他离不开互助组。要离开要得到区委王佐民书记的同意。他说:他想到东原上几十个村庄的产麦地区,寻找区委
书记去。不汇报互助组的问题,不想出办法来克服分裂局面,他吃饭、睡觉都成问题。
“甭去哩!”卢支书无论到怎样的紧急关头,总是乐观地笑着,说,“甭去哩!东原上是这回防治吸浆虫的重要战场,王书记亲
自挂帅督战哩,你去给他讲这个有啥用?”
卢支书把农技员从办公室拉到院里的古老柏树底下,又低低说:
“培生同志,石峪口左近几个山村子,听说差劲。咱们宣传动员药物防治、器械防治,他们那里弄不动。据说:一部分群众把吸
浆虫当神敬。王书记把防治重点,从上堡乡挪到石峪乡去了。我看,或者你去一下也好,或者王书记要把你留在那里……”
韩培生思量了一阵,说:
“我不去了。现在,到了各种越冬害虫恢复活动的时节了。恐怕互助组的秧田里,也发生稻螟虫哩。……”
韩培生怏怏不乐地回蛤蟆滩。走在汤河的沙石河道上,他想:“啊呀!这个王佐民书记!他是怎样有气魄的一个领导人呢?怪不
道他在生宝互助组里讲那样坚定的话。他讲得也许有道理,中农们对互助组的态度就是成问题……”
富裕中农的儿子韩培生,现在很反感富裕中农。他们对互助组的态度和韩培生的奋斗目标,直接矛盾。在理性上,他依然相信县
委陶书记的话,绝对正确。那些话可能是从高深的理论书上引来的,是不容怀疑的。但在感性上,他现在也觉得互助组要硬拉扯住中
农,是很吃力的。不过,他想:革命本身就是很吃力的!
王佐民书记在蛤蟆滩的互助组问题上,要大家不要吃力不讨好地去硬拉扯中农;但他在东原上治虫,却自动挪到群众把吸浆虫当
神敬的地方去了。这个区委书记可真有一手!韩培生哲时还不能体会这种坚强的心情,他没在王书记直接领导底下工作过。
韩培生看见欢喜稚气的脸盘,总是一副恼怒的面容。生宝他妈现在愁容满面,老带着难受的表情。两户人退组以后,老婆婆身上
好像某一部分疼痛似的,互助组的不争气,使她老人家似乎有一种对不起政府派来农业技术员的感觉。暂时还采取观望态度的梁三老
汉,看来心情是复杂的:老汉对互助合作的道路是有怀疑,但对梁大老汉和王瞎子没有好感。韩培生见老汉在草棚院出来进去,总是
独自一个人默默地摇头。他的心情到底是对互肋组摇头呢,还是对那两户退组的摇头?农技员探问老汉对互助组的事情有什么看法,
老汉苦笑着,用亲切的讽刺口吻回答:
“等俺的梁伟人回来看吧!……”
在生禄和拴拴两户宜布退组的头两天里,欢喜他妈、任老四婆娘、有万的丈母娘、有万媳妇金姐娃和冯有义婆娘,都到互助组长
的草棚院来过了。妇女们对互助组的前途感到忧虑;她们不知道男人们回来以后,会有什么变卦。韩培生分析:她们普遍的心理是:
怕互助组散伙了丢人。“扯旗放炮订生产计划哩,在村民大会上念给全村人听哩,这阵还没到插秧,就散伙呀?”这是她们对生宝他
妈和韩培生说的心慌的话。
在互助组发生分裂以后的第三天下午,农技员突然接到一封下堡乡政府转来的信。他拆开一看:
培生同志:
按时间推算,估计梁生宝互助组的秧苗,现在长得差不多
了吧?望你火速带上行李,前来石峪乡政府找我,参加这里的
治虫工作。
石峪乡平素工作差础较差。我们绝不能让生产上的迷信
思想,造成大片小麦的严重减产。我们坚决执行县委的指示,
用科学来克服迷信思想。县上给我区增拨来农药三千斤,喷
药器二十个,增派临时技术人员二人。但仍然缺乏技术指导,
有严重浪费农药现象。因此征得县上同意,把你也暂调来。
等治虫完毕后,你仍回生宝互助组去。请你急速安排一下,
请务于明日一早赶到。
此致
敬札
王佐民一九五三年五月十六日
韩培生看毕信,眼睛通过窗口,望着墙外的树荫。他站在脚地沉思默想了半天,惋惜着:秧苗快到发生稻螟虫的时候了呀。过了
一刻,他又看第二遍信。看毕,他又仰头望着远远近近的树荫,沉思默想起来。这时,渭原县委陶书记、杨副书记、黄堡区委王书记
和下堡乡卢支书——这三级党委书记不约而同的那股为人民操心的劲头,渐渐地注入了韩培生的精神。
中学生出身的韩培生,现在觉得身上热烘烘起来了。他必须坚决地向工作紧急的地方奔去。他带着信,去找欢喜。他把一只手搭
在欢喜肩膀上说:
“欢喜!秧苗现在二寸高了。草也拔了,灰也撤了。水也不用每天排了。现在,光剩下防虫一样事了……”
“你要回县城去吗?”欢喜看着农技员手里拿的信。
“不!王书记调我到石峪乡去治虫。明天一早就走……”
“还回来吗?”
“当然!治虫用了好多日子?走!咱俩到秧子地里,我教给你以后怎弄。”
韩培生拉着欢喜的手来到西斜日头照着的秧子地边。
农技员告诉欢喜:每天到秧子地里来一回,用一根细竹竿子,轻轻地拂一拂秧苗。要是从秧苗里头有一种小蛾飞出来的话,那就
要在飞出小蛾的地方仔细检查,把产在秧苗叶尖上的虫卵,用手轻轻地剥去。至于虫卵的形状、大小、它的褐色保护毛,韩培生借着
玻璃盒子里的标本,早已给欢喜讲解过了。欢喜用心地听,把农技员的嘱咐复述了一遍。小家伙真机灵!韩培生从小家伙的神气上,
看出了一个未来的新型农民。
韩培生决定不等明天一早才走。他决定当下捆行李起身。他要赶黄昏前后,就赶到石峪乡政府。参加战斗,就需要一种战斗的姿
态。
不要说生宝他妈,连欢喜他妈和任老四婆娘,都到梁三老汉草棚院,来和农技员惜别。妇女们大大称赞韩培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不眼高、瞧得起穷庄稼人。这时梁三老汉把一个大拇指头举得高高,说:
“共产党!共产党!……”
韩培生被夸奖得很不自然。实际上他还并不是共产党员。但在梁三老汉看来,似乎他已经是了。他又不好给这个老汉解释,也解
释不清楚,只好看起来就像个共产党员的样子吧!
韩培生在生宝草棚屋一边卷被窝和褥子,一边不胜感概。他在这屋里住了快一个月啦,还没有见过主人的面哩。现在,主人要回
来啦,他可要走哆。
韩培生捆着行李,用线毯子包着,感慨地想着:梁生宝回来以后,这个互助组会怎样呢?这个年轻人能过了这一关吗?够他过的
!韩培生希望生宝互助组能最后保持住六户,再不要有人受那两户的影响了,那就再好没有了。而组长呢?他希望生宝难受过几天以
后,重新恢复起当初的锐气吧!……
听见什么人从街门口撞进来了。听见那人急促地往门台阶上掼下什么沉重的东西了。
“韩同志!”一个陌生人的声音那么兴奋地吼叫。
对面草棚屋生宝他妈高兴地说:
“生宝!你回来啦?老韩在你屋里哩!”
韩培生刚刚惊奇地折转身来,生宝已经冲进草棚屋来了。两个人差点撞了个满怀。农技员毫无精神准备地被互助组长使劲儿抱住
了。梁生宝把韩培生抱得两脚离了地,又放下。然后,庄稼人有力的两手,使劲捏着知识分子的两只胳膊,眉飞色舞,异常高兴地笑
咧着嘴说:
“韩同志!在山里头就听说:你给咱下出全黄堡区头一份儿稻秧子!好呀!俺们可得好好干哪!”
韩培生仔细看时,他完全惊呆了。站在他面前的这人,就是梁生宝吗?出山后解下的毛裹缠夹在腰带里,赤脚穿着麻鞋,浑身上
下,衣裳被山里的灌木刺扯得稀烂,完全是一个破了产的山民打扮。生宝的红赯赯的脸盘,消瘦而有精神,被灌木刺和树枝划下的血
印,一道一道、横横竖竖散布在额颅上、脸颊上、耳朵上,甚至于眼皮上。韩培生没进过终南山,一下子就像进过一样,可以想象到
那里的生活了。
韩培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激动过。他的心在胸腔里蛮翻腾,他的眼睛湿润了。共产党员为了人民事业,就是这大的劲啊!
生宝他妈看了一阵儿子,背过脸去了。老妈妈用手指头抹了泪珠,转过脸说:
“生宝!你为互助组受死受活,人家拴拴家和生禄家退出去了……”
“我早知道了。”生宝平淡地说,“我一起头就不想要这两户来,王书记硬叫收下。这阵,两个重包袱子哲时卸下,更好往前干
嘛!……”
老妈妈看见儿子快乐的神气,破涕为笑了。韩培生的思绪,现在完全被打乱了。他的心灵和情感,受了这样大的震动,以至于一
时间说不出任何的话来。
梁生宝继续笑说:
“要是我心里没底,那我慌!我心里有底,我慌啥?这回是他们自家退出去的,不是咱不要他们。好!下回他们要再回互助组来
,可就好办事了。韩同志,你说对不对?……”
“对!对!对!”韩培生嘴上使着多大的劲儿说。
梁生宝看着农技员用毯子包起的行李,奇怪地问:
“怎?你要走吗?”
韩培生把王书记调他上石峪乡的情由一说,梁生宝说:
“那么,明早走吧!咱俩先拍上一夜嘴嘛!在山里头想你想得连青稞饼子也咽不下去了。嘻!走!看咱的宝贝秧子去!” 两
个人亲热地相随着,出了街门,向秧子地走去了。这时,韩培生的思想,已经理出相当的头绪了。他觉得他在蛤蟆滩不到一个月的时
间,在人生的道路上,又向前跨了一步!原来,人,不论文化程度高低,只要不计较个人利益、个人得失,就会有惊人的勇气、坚定
和胆量!发现了这一点,可真是不简单哪!韩培生和生宝一块走着,心里头想:不识字的人民群众里,有多少杰出人物啊!在旧社会
,他们都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埋没了,一生为着妻子儿女的生活奔波,最后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庄稼人死了。新社会每一次群众运动
,总要把他们选拔出一批来,让他们给周围的群众领头。韩培生过去对陕北下来的有些同志,很难理解。这个是熬长工出身,现任县
委组织部长;那个是放羊娃出身,现任青年团县委书记。在理性上,帐培生相信他们的履历;但感性上,从庄稼人到领导于部,这中
间的一段变化,他想象不来。现在,他想象来了。县委组织部长和青年团县委书记,当初像现在他身边走的这梁全宝,是一样的庄稼
人啊。党通过解放战争和根据地建设,把他们从幼苗培育到成材的树木!……
现在,韩培生入党的要求更强烈了。和他并肩走着的“梁伟人”,坚定了他在互助合作运动中争取入党的决心!非入不结!一切
都决定于自己!
“立夏”前约莫一星期到十天的光景,汤河流城的庄稼人搭镰割青稞的时候,就进入一年一度的“夏忙天”了。翻青稞、泡稻地
、插秧、塞肥料、割麦、种秋田、捞稻地里的草和薅旱地里的苗……农活都挤在阴历四、五、六这三个月里头。而从旧历年开头的整
个正、二、三月漫长的春天,当农业生产还没有高度组织性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田地里的活路。在“春闲天”,有办法的庄稼人,
截上草帽逛毕窦堡镇上的会,紧接着就逛峪口镇上的会——解放前叫骡马大会,解放后叫物资交流大会——有些人逛会的主要目的是
看戏。有些人常常只到饮食摊和席棚饭铺里,“交流”一点“物资”,过了看戏的瘾以后,就在暮色苍茫中:优哉游哉地信步回到村
里。一年四季没有几天闲天,贫雇农哪有看戏的工夫?他们除了养活家小以外,还必须在这三个月里头出外跑闹,挣来购买上稻地肥
料的钱,修补、增添农具的钱,可能的话,买个牛,或者卖掉小牛买个大牛……
阴历四月初,下堡乡所有出外的庄稼人都回村了。进终南山掮椽、背板、拉扫帚的人,到陇海路沿线的城市里做临时工的人,带
着木匠家具串乡村耍手艺的人,用小本钱挑担儿做小商贩的人……都回来了。白占魁在西安,为解放路民乐园摆破烂摊的朋友,收了
一个时候破烂,现在也回家收割青稞、泡地、捆秧来了。
全蛤蟆滩,不,全下堡乡,梁生宝割扫帚队的惊人收人,是人们谈论最多的事情。劳动互助所显示出来的优越性,引起贫困的庄
稼人这样大的兴趣,在一般情况下,准定能大大促进一下蛤蟆滩互助组的发展。但拴拴和生禄两家的退组,大大地抵消了生宝互助组
在群众里头的影响。高增福想乘机从他带的掮扫帚队里头,挑选几户,组织个常年互助组,人家就拿拴拴和生禄的样子,和婉地劝止
他说: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