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猎头:完全揭秘猎头行业

王洪浩(现代)
《猎头》:揭开魅影下的神秘面纱
王洪浩
闫子铜
随着时代的发展,“猎头”这个行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已不是个生僻的词语。对于企业家来说,它是“秘密武器”。有的对它认可,有的否定它的价值,然而时代的特质已经将二者紧密相连,似乎如此才能符合效益为先的准则。对于应聘者来说,引起猎头公司的注意已成为一种本钱,谁也不愿放弃这种“职场催化剂”,一夜之间就可使自己身价翻倍。而对于局外人来说,关于这个行业的种种传说与猜测使它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就像一部侦探小说亦或是暗夜中的一道魅影一样耐人寻味。对于猎头本身来说,在这些错综复杂的脉络中理出一条清晰的通道,扮演好各种角色,就是他们的角色。然而,究竟这些面具落下,露出的是什么呢?
王洪浩,苛特杰公司的才创始人、首席顾问。他的新书《猎头》是中国的第一本揭示猎头行业的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以猎头公司为纽带的上到企业下到人才一条龙的运作情况,并对各部分如何有效率的获得效益提出十分独到、中肯的建议。这本书大部分以苛特杰公司的实际工作案例及作者本人各方面经验为例,大胆独创的提出了很多颠覆传统的观点,十分标新立异。对于这个变化飞速的时代来说,此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实用的价值取向和生存法则。
关于颠覆传统这点,可以举一例。王洪浩告诫企业家“慎用怀才不遇者”,这与我们的传统观点很不符合。曾几何时,“刘玄德三顾茅庐”、“伯乐识得千里马”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都被传诵为千古佳话。人们对于“屈贾谊与长沙”、“鸷鸟之不群兮”这些历史败笔总是充满惋惜感叹。而作者却提出要多质疑那些不发光的“怀才者”,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怀才不遇者:“这种人的职业生涯就像一碗面条,刚出锅时,清爽美味,时间稍长就成了烂面糊,没有任何力度和味道了。”有人说,这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年代,当今的社会中到处可见怀才不遇者。王洪浩的观点无疑是向这样一个群体浇了一盆冷水,也足实敲醒了许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的白日梦。我的感觉是,这个观点虽然过于鲜明,但是实践到生活中却处处见效。现在一些名校的大学生都很个性话,他们在学习上曾经是佼佼者,在社团工作也是游刃有余,然而当他们走入社会后处处碰壁,于是有不被赏识的落寞感,消极处世。事实上也正如书中的观点,他们的性格上一定存在某些缺陷。或许是“才”不硬,过于眼高手低;或许是他们太过“内敛”,不懂得如何展示自己的光芒;或许是“才”已过时,或许是才对错口;也或许是他们正在经历人生的“瓶颈期”,此时人的品格需要一种韧性来度过难关,而真正积极向上的人是不会给自己打上怀才不遇的标签的。所以怀才不遇者究其根本还应从自身找原因。
诸如此类新颖却实用的观点很多,如“十年磨一剑的同时还要每小时制造一根打狗棒”、“培训不是万能的”、“从贤不从众”等。这些观点可以为我们摘掉生活中许多缺失价值的砝码,使我们在变幻莫测的商海中充满弹性。
有人说,读透一本好书就就会读懂著书人。的确如此。看完这本书后,我在收获这宝贵的资源信息的同时也深深有感于作者率真、杰出、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狮子带领的绵羊可以打败绵羊领导的狮子。”曾经被这句话的豪气打动,很鼓舞信心。然而朋友向王洪浩提出这个理论时,作者却置疑:“既然您是狮子,您为什么要带羊呢?这似乎不符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逻辑。其次,您现在打败的对手是因为羊带狮子,但有朝一日狮子带着狮子怎么办呢?”….有些惊讶,但却不得不承认很有道理。正是王洪浩凡事不肯盲从,用缜密的逻辑思维推理论证,才能得到独道(独特而有道理)的见解。所以说在读这本书时,不仅仅得到是对猎头这个行业的揭密,更能从作者的行事作风中学到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观。
王洪浩在书中写道:“掠夺不可耻,可耻的是失败。”所以他主张多叫咨询费而非学费。写了这样一本揭密行业的书,他也应了自己的理论做了一次鲜桃,而非核桃,使读者只需廉价的咨询费就掠夺到桃子的鲜美。我想这鲜美中至少包含着一道机遇之门,充满了挑战。那么就让我们应用书中的智慧:理性的思考、逻辑的判断、不盲从的选择、果断的出击,去开启它吧。
地址:广州中山大学东区173-825 闫子铜 510275
《猎头》:合理掠夺资源,成功规避风险
王洪浩
音尘绝(书评人)
被誉为中国第一本系统揭示猎头行业的书——《猎头》,作者在从“一个500强企业的营销经理,凭着自信和魄力在短短几年内跻身于浩浩的猎头顾问队伍并成为华南区颇有影响力的顾问公司之一,苛特杰首席顾问王洪浩以他不凡的创业经验向我们撩开猎头这个行业的面纱,相信本书的介绍能给予想了解该行业的同仁们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以恢谐形象的比喻,给我们指出了人才的重要性与财富积累的秘密:“掠夺”资源,不再是温尔文雅的分配。咨询行业正是这样让你可以合理地规避潜在风险,猎头行业的出现正是市场细分的结果,“猎头的真正名称应该叫管理人员搜寻(Executive search)。
本书从“青蛙飞行培训课程失败的教训、选择猎头是双向选择的双赢”等实例说明猎头对人才的重要性,大量精彩纷纭的实战案例,无论是对“怀才不遇“者的精当分析,还是对职场道路稳健发展的点评,无一不展示了作者独特的眼光与专业素质,以每年面试10000人次中精选出来对面试的总结,令职场中人受益非浅。
本书既站在宏观的角度阐述了猎头行业的起源概况,也站在微观的角度介绍了中国猎头业发展的历程;作者以自身多年的实践经历为线索,详细介绍了猎头业的操作流程,特别是作者将自身积累的宝贵经验和运作技巧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了阐述,同时披露了猎头业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容及“暗箱操作”的一些技巧。
原百事食品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现任美国斯必克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总裁刘晓华女士看了本书写道:读书闻其人,从《猎头》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你会感悟王洪浩的幽默与率真,你会感悟到我们中国本土的一代优秀的人力资源咨询专家的专业能力。而王洪浩的难能可贵之处是他的“分享”理念。这一理念有悖于现今的商业形式。我从他的书中读出了变化与挑战,而这也是当今世界人力资源管理所倡导的“Leading Change”,我期盼王洪浩的“分享”理念将会影响和启发中国的人力资源界的同仁们积极写作,以不久的将来有一批好的有关人力资源的“本土书籍”出来,我对此充满希望。
我们也充满希望,“独特的感受与全新的视角为你诠释了企业与人才的关系,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
揭开你神秘的面纱
王洪浩
猎头,是何许人?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人,精明、神秘。他们的出现,首先与某个行业精英办公桌上悄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有关;此后,一个戴墨镜的人,在一座不起眼的咖啡屋里,介绍两个陌生的人握手;随后,在一家公司举办庆祝新经理履行职责的酒会上,一个拎着装满钞票的密码箱的人在开香槟的前一刻匆匆离开大厅,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夜幕中……
在许多人看来,猎头似乎蒙有一层神秘的面纱。跨国公司、知名外企、流利外语、教育背景、金领一族,还有戏剧化的寻猎行动、高额的佣金、密集的人际关系、类似私家侦探的行业背景等,诸多元素构成了这类故事的戏剧效果和神秘色彩。
这本叫《猎头》的书在这种背景下应时而生,由圈内人来揭示这个行业的所谓内幕是最好不过的了,偏偏作者又讨巧地用一种特别平实的笔调来写,把自己近十年摸爬滚打的经历娓娓谈来,读起来毫无枯燥生涩之感,内容也实在新奇,算是填补了管理类书籍这方面的空白。
“猎头”一词所要表达的搜猎人才之意,本书的作者可谓是是猎头中的大腕了,《猎头》一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看做他的人生自专,坦诚地讲,这本书只是起到了“传道”,“解惑”的作用,对于“授业”实在没有什么帮助。换句话说,想了解如何才能加入到猎头一族的人,在这本书里是找不到太多秘诀的。不过由资深猎头专家来讲述这个神秘行业中的奥秘,的确充斥着不少看点,想把猎头行业做得更好的人,在本书中可以吸取不少精华;想看热闹的,里面的案例读起来也格外生动,真是精彩!而本书书最大的亮点就是融合了很多太鲜明、太尖锐、太前卫的观点,给人的感觉简直就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大颠覆!正如作者所言:我刚到而立之年,就让我在锐气未失的时候多说点实话吧!
中国的猎头业,从1992年“沈阳维用”首开先河,到现在不过十数年。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网络泡沫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猎头行业在摸索前行中经历了浮沉几许。人们或许还记得2001年我国出台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正式允许外资进入中国人才市场时那一片沸沸扬扬的“狼来了”之声。如今本土的猎头公司已经“与狼共舞”了。近三年,他们究竟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是否如同当时专家与媒体所预料的那样,在与国际猎头“抢食”中艰难生存?中国猎头究竟是否拥有做大做强的潜力和光明的前景?《猎头》一书让我们听到了来自国内猎头界的声音,它的内涵当然不止在于揭开中国猎头业神秘的面纱,更深远的意义是着眼于帮助国内猎头公司建立自我约束机制,以国际通行的工作规范,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规范操作,“取才有道、取才有序”,创造良好的信誉,树立猎头的良好形象!
联系方式:广州中山大学180-402 张磊
电话:02084038796
《猎头》:变革时代,让我们谈谈大趋势
王洪浩
戴新伟(书评人)
一个生于1930年的美国老头子对于年轻一代人沉迷于《哈利•波特》,他显示出强烈的厌烦和顽固,靠《哈利•波特》发家的J. K.罗琳女士和恐怖大师斯蒂芬•金两位都被这位“老顽固”归为“蹩脚作家”之列,甚至在自己的书里声称“我们正处在一个阅读史上最糟糕的时刻”……没办法,谁叫他是哈罗德•布鲁姆,当今最负盛名的文学批评家呢?只不过这位《哈姆雷特》的热爱者评述的都是西方经典,是西方的“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哈罗德•布鲁姆要的是经典性恒久性,而对于《哈利•波特》或者惊险小说的热爱者来讲,他们要的是趣味性与好奇心。
很难想像让哈罗德•布鲁姆这样的人来评价卡耐基——大概他会把后者当作钢铁大王多一点而不是一位写书、并且靠写那么些“经验之谈”影响了大量人的作家。但是显然,对于读者来讲,卡耐基或许并不比莎士比亚差。当我准备读《猎头》这本“中国第一本系统揭示猎头行业的书”,也类似有种哈罗德•布鲁姆的眼光在看着我——如果哈罗德•布鲁姆先生真的这样对我的读书品味不屑一顾,那么我真该告诉他,我没有读过卡耐基的励志人生,也没有参悟过杰克•韦尔奇的成功之道,至少我读完的这本《猎头》感觉很好,轻松有趣,这跟我读完《堂吉诃德》感觉很像,虽然我并非立志要去做一名职业经理人或者“猎头”——正如我也没有打算要做个爱读武侠小说、行侠仗义的骑士一样,但是《猎头》这本书对于一个新兴行业的全视角、细分析与大展望则完全满足读者的好奇,能将枯燥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具体的“技术活”写得活泼幽默,让人见微知著,非常不容易。
我甚至想,即使错过了卡耐基,错过了韦尔奇,但读了《猎头》之后都不会有错过之感——甚至更好。
经典的归经典,现在的归现在——老板的归老板,经理人的归经理人,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现实。我觉得《猎头》一书有句话说得深刻见底:“在这个10倍速的年代,企业和经理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品尝失败的滋味。”文学是缓慢的,而现实就真的是“10倍速的年代”,一日长于百年,对于普通人来讲,猎头与被猎,也是这个时代的一大趋势。这是我们每个人避免不了的问题,而《猎头》所揭示的种种问题,不但是老板、经理人也是一般人都关心的,也是他们都得选择的。
当卡耐基大谈成功窍门时,我们今天遇到的成功与否更显示出具体而微千变万化的姿态。猎头,咨询,都是一个从前不曾有过的行业,诸如“我们是否该尝试在法律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掠夺’尽可能多的资源”、“当我们的老板们同情怀才不遇者,大胆破格启用他们时,您是否思考过这类人自身的问题”等等,与其说是《猎头》充满了特立独行的思想,不如归结为作者对“猎头”这个行业的熟练——说实话,这本书的作者,猎头公司苛特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总裁王洪浩写得生动,诙谐,锐气,没有枯燥的数据和理论,我更愿意将这本书作为一本传记来看,一部个人的创业史与传奇史,一个行业的句读而不是句点。
猎头:合理掠夺人力资源
王洪浩
龚金红
有人曾问比尔盖茨,如果离开现在的微软,他能否再创造出另一个微软。盖茨的回答是“可以。不过我要带走现在微软公司中的100个人”。支撑一个微软的不是硬件设备,不是现金支票,而是公司的100个主力。如果说工业革命时代机器主宰着一个企业的命运,那么人力资源,无疑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如何获取所需的人才,尤其是高层管理人才呢?它应该具备怎样的求才系统?靠千年磨一剑式的内部培养?还是委托猎头公司,觅得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作为一个人才,你是被“选在君王侧”,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呢?如何让自己得到赏识和重用,而非怀才不遇?如何成功进入一家新企业并顺利适应新工作?而猎头公司未来的发展之路又指向何方呢?在《猎头》这本书中,王洪皓先生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全面回答了上述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所处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是一种经济要素,咨询则成为一种行业。猎头,即“管理人员搜寻”,作为管理咨询的一个分支也就应运而生。就人力资源而言,企业获取人才的方式无非内部培养和外部招募两种。而猎头实质上是一种从外部掠夺稀缺性人力资源的行为,而且是一种“非常合法的掠夺”。这样看来,在企业内部培养人才的做法不仅是一种高成本的行为,还具有一定的风险。内部培养需要较高的培训费和“学费”;而且正如书中所言“培训不是万能的”,企业“不要试图培训‘青蛙’”。另一方面,本企业培养的人才也可能被其他企业经由猎头公司合法掠夺过去。
然而,并非所有的能人志士都有用武之地,人才市场上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这其中无疑要数怀才不遇者最为痛苦了。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类人才是应该感叹天下伯乐太少,还是该反思为啥自己是金子却总没让人看着光呢?怀才者若要避免遭遇“不遇”,于内要“学会认知自己”,于外得“引起关注”。至于如何引起关注,如何被“选在君王侧”,王洪皓先生从猎头的视角,在书中对猎头公司面试的全过程进行了解析。
你争我抢的人才战实际上是商业竞争的一个部分,这种稀缺效应对企业、对人才均有利。企业借由猎头公司寻得所需的人才,这无疑比培训、培养来得高效;而一个人才,若引起猎头公司的注意,无论选择留在原企业抑或跳槽到新企业,都将推动其职业发展。在《猎头》这本书中,作者分别从企业、求职者以及猎头公司的角度来看,以其独到的见解和真实的案例,全面介绍了猎头行业中各个要素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无论是对处于人力资源困境的企业,抑或位于职业临界点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又或者负重前进的国内猎头公司,这本书都传递了一种新的概念:“掠夺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失败”。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04级研究生 龚金红
邮编:510275电话13560184035
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
王洪浩
杜绿绿
葛优在《天下无贼》里说了句名言:“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这话从葛优丑陋的嘴巴里嘣出来,显得可笑。《天下无贼》的意义,在我看来,也就是这句话。这部还算好看的贺岁片,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它提示了二十一世纪最残酷的现实:人才争夺。王洪浩的新作《猎头》就是一部关于人才争夺的奇书。猎头的英文是“Executive search”,在我看来,它的含义就是“捕获高级人才”。中国加入WTO后,对于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早在入世前,美国光辉国际公司北京代表处董事总经理程女士就此谈了三点看法:一,大批新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需要大批高级人才开辟市场;二,跨国公司对其中国总部的期望值大大增加,需要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三,中国企业逐渐融入国际市场,需要具有国际背景的高级人才。作为一个优秀猎头公司的经理,她的预测是准确而犀利的。中国企业现在正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找人才、抢人才。另一方面,人才也在为寻找更合适的发展机会削尖脑袋,而为二者的顺利合作驾筑桥梁的就是猎头公司。
王洪浩身为苛特杰公司的总裁,对猎头行业有着丰富的操作经验和深刻的认识。他的写作给人一种惊奇与佩服,本书观点鲜明、锐利,甚至反常。关于获得人力资源,他的观念是,掠夺不可耻,可耻的是失败。对于中国人要敢于交学费的伟大口号,他嗤之以鼻。他劝导同志们多咨询,好的咨询就是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多进行预防性维修,而不是动辄缴纳昂贵的学费。国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他也不认同,他觉得,应该是别人吃一堑,我们长一智。对于“怀才不遇”者,他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用质疑的眼光看着那些长期“不发光”的怀才者:是不是有致命的职业缺陷?
王洪浩手持利刃为读者抽丝剥茧,从猎头的文化背景、人才的应用发掘、未来的经济走向等方面阐述了以他为代表的,在二十一世纪拥有丰富经验与先进思想的经营者的理念和思考。这其中不尽是甜蜜的品尝,更多的则是剥皮削骨所带来的疼痛。他尊崇的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材,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多的东西。当然此书带来的阅读乐趣仍然是充分的。王洪浩的可贵之处,不是在书中提供了大量闻所未闻的职场案例,而在于对案例充满幽默和智慧的点评。王洪浩有个朋友,像葛优一样说了句名言:“狮子带领的绵羊可以打败绵羊领导的狮子。”这话很能蒙人,但蒙不了王洪浩。王洪浩说:“既然您是狮子,您为什么要带羊呢?这似乎不符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逻辑。其次,您现在打败的对手是因为羊带狮子,但有朝一日狮子带着狮子怎么办呢?”王洪浩还说过:当一只熊向两个人冲来的时候,活下来的关键不是比熊跑得快,而是比竞争对手跑得快。看到这里,我不得不说,此厮着实了得。
王洪浩的初次写作应该说是成功的,他颠覆了同类书籍的共同缺陷——大而空洞。本书生动好读,实例确凿,有精确的数据,有幽默的文风。王洪浩展现的不仅是自己的果断、率真和经营理念,还有他杰出、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在貌似轻松、平静的文字下悄悄为读者呈现了现今中国的经营危机与人才危机。他对危机的态度也让人快乐。什么是危机?危险加上机会。
还得说说《天下无贼》。葛优的战争,说到底就是人才争夺的战争。抢钱的背后是抢人才。葛优的失败,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抢夺到自己需要的人才。他的失败,不是因为道义,而是因为手段。葛优在不择手段地抢夺钱财,但他没有不择手段地抢夺人才。看完王洪浩的大作《猎头》,我就忍不住想,此书要是早一点问世,让葛优看到了,那该如何呢?
最后,我按王洪浩的时间成本为读者换算了一下阅读此书的收益。正常来说,王洪浩每工作一小时获利是1500元,而著作此书,据我所知,花费了五个月,也就是说,王洪浩为写作这本书消耗成本上百万。当然,读者得到的好处不光是阅读了一本耗资巨大,有着丰富知识和趣味的好书,也看到了一个活力四射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本质。那就是变化与挑战,还有,也是更重要的,勤奋与付出。王洪浩终于做了次“慈善事业”,为读者做了次基本上等于免费的咨询,在著作本书之前,这一直是他坚决抗拒的。正如原百事食品中国区总裁刘晓华女士所说:王洪浩难能可贵之处是其“分享”理念。写作本书就是王洪浩实践其理念的重要行动。“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风险是不会被这位年轻人的才智和勇气所遮没的。
我跟刘晓华女士一样,期盼王洪浩的“分享”理念将会影响和启发中国的人力资源界的巨头们,希望他们都拿起笔来,以在不久的将来有一批好的有关人力资源的本土书籍问世。这也是二十一世纪最缺的东西。
给职场上的“怀才不遇者”记上一笔
王洪浩
刘爱明
王洪浩先生在他的著作《猎头》里对职场上的“怀才不遇”现象进行了一番本质剖析,读来引人入胜,不禁让人折服。然而,应该承认的是,王洪浩先生归纳此三大块原因的出发点是立足于“己”的角度、立足于著作的整体构思需要去引申去挖掘去探讨去分析的,他并不曾涉及到“他”的因素。
“己因”固然重要,“他因”也不应忽略,否则连“厚此薄彼”都算不上,而是“厚此无彼”了。如果我们将“怀才不遇”四个字拆分来看,显而易见包含着“怀才”和“不遇”两个部分。这样问题就接踵而至了,对于职场上的“怀才不遇者”,首先,你到底是“怀才者”呢还是“不遇者”?其次,若是前者,那么你到底是“怀真才”呢还是“怀虚才”?若是后者,那么你到底是“真不遇”呢还是“假不遇”?
职场信息更换速度瞬间万变,职场人才质量良莠不齐,不要说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就算摇身一变立马高级阶段了,这种“劣千里马”游荡在“优千里马”里面的鱼目混珠现象,这种“假伯乐”正襟危坐扮“真伯乐”诱你吃钓的假仁假意现象,不仅不会根除,反而会呈上升态势,市场经济越成熟,市场运作方式就越精明,作为伯乐也好,作为千里马也好,配备的“慧眼”不能不跟着升级换代。
劣千里马无论是遇见真伯乐还是假伯乐,他的下场必定是得不到永久的重用提拔,因为他拿不出永久的优业绩来说话,没有优业绩,就没有说话权。倘若他心平气和的静下来,能够意识到自己压根就不是匹优千里马,那么一切都平静如水,他可以悄无声息地选择永久离开去从事适合自己的岗位,也可以选择暂时离开去学习充电以便真成为优千里马那一天就杀回类似的职位上来;但倘若他不肯心平气和,喋喋不休到处说自己是千里马,人家不是伯乐,搞的噪声一片,那就令人可气了,这种“怀才不遇者”可以当人渣处理,被社会无情抛弃也不足惜。
优千里马倘若遇见真伯乐,那绝对是在上演一场喜剧,呈现双赢局面,双方皆大欢喜,优千里马此刻要做的工作就是在真伯乐提供的平台里纵横驰骋大展才华,绝不会没事就大喊大叫鸣不平。但假如,优千里马遇见的是假伯乐,他肯定照例不会心平气和,肯定会有类似的“喋喋不休”和“噪声一片”,如果你此时不管不顾不予分辨就一棍子打过去,觉得可气可恨,觉得可以把这种“怀才不遇者”当人渣处理,就不仅过于武断卤莽,说广义一点,是在谋害社会财富。
坦白来说就是,劣千里马固然喜欢并且热衷于“喋喋不休”和“噪声一片”,因为其肚子里根本没货而导致,或者没有自知之明,或者性格如是,所以他不能不靠通过渲染这种声势来弥补自己实力贫乏的假象,外在表现就是成日嘘叹自己“怀才不遇”;优千里马也会有类似的“喋喋不休”和“噪声一片”,如果他长期遇不见真伯乐,他也就会成日嘘叹自己“怀才不遇”,在缺乏智慧眼睛的人们看来,就好象他也很喜欢并且热衷嘘叹一样。倘若不分皂白就此理由把他们打入一类,那就有点冤枉。你总不能把三国之诸葛孔明以及商周之姜子牙也一起打倒,不是吗?
如何发现你的市场价格
王洪浩
文/小未 (魏甫华)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天下无贼》中黎叔的一句“黑幽”真实地道出这个十倍速时代的特征。我们的“猎头”就是帮助客户企业参与人力资源市场的掠夺的生力军。掠夺这个词可能有些刺耳,但是这个词最真切地反映出猎头公司之所以胜出的市场原理。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人力和土地、资本一起构成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真正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却要到20世纪初期,美国著名人力资本经济学家舒尔茨发现,一般资产投入产出的经济学规律是报酬递减,知识资产是报酬递增,而知识资产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人力资本。进入全球化市场的时代,预示一个资源的全球化使得财务资本驱动时代即将结束,人力资本驱动的时代即将到来。王洪浩的《猎头 》一书真实地还原了猎头行业的本来面貌,。
人力资源一直是企业最稀缺的资源,这对于企业家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常识,但是如何发现企业最需要的人力资源,却是一门科学。这门科学的最核心部分就是发现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稀缺资源可能是因为它本身就非常稀缺,例如黄金等稀有物品,但也可能是由于资源市场信息不对称或者发现成本太高所产生的稀缺。人力资源的稀缺大都属于后者,所以,解决人力资源稀缺的重点在于存在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定价机制。猎头公司就是这样一种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定价机制。猎头的英文是“Executive search”,我把它翻译成“捕获职业经理人”。它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定价机制原理:只有猎人知道猎物的价值。
我对国内沸沸扬扬争论达一年之久可能还将继续下去的“郎咸平事件”有另外一种解读,郎咸平指出国内国有企业经理人缺乏信托责任,导致国有企业经理人从“保姆”变成了“主人”。我认为关键是目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行政任命定价机制扭曲了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定价机制,使得中国缺乏一个发现职业经理人价格的竞争性市场机制。所以重点在于培育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定价机制,鼓励猎头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这一定价机制最重要的环节。
看到王洪浩这样的中国本土人力资源咨询专家的“本土书籍”,我们自然见猎心喜。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揭示国内刚刚兴起的猎头行业运作的书。和一些介绍国外成熟的猎头行业的书籍相比,这本书显得比较粗糙,没有太多的理论化分析,即或个案研究也带有作者比较强的感受色彩。但或许就是这种粗糙,保存了作者一些比较尖锐的性格。对于管理咨询类书籍,我比较喜欢这种有些“粗糙的书”, 它让你感觉更实在,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进入这个行业的“红宝书”。 即或你并不准备从事猎头行业,书中一些关于猎头行业的“内幕披露”内容,也可以满足你对神秘面纱背后猎头公司的窥视欲望。美国斯必克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总裁刘晓华女士评论道,“这本书反映了中国本土一代优秀人力资源咨询专家的专业能力。”
我尤其感兴起的是书中介绍的一些失败案例,它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理解这个新兴行业的市场环境和职业边界。这是“本土书籍”优于“国际书籍”的地方。涉足市场,就必然有一个交学费的过程,中国企业有一个非常让咨询行业哭笑不得的特点,国有企业不仅喜欢交学费,而且喜欢交昂贵的学费,而民营企业喜欢免费的午餐,其结果往往也交了昂贵的学费。书中的案例虽然由于商业秘密原因做了技术处理,但仍然非常精彩。好的咨询就是能将风险扼杀再萌芽状态,多进行预防性维修,而不至于缴纳昂贵的学费。王洪浩指出,“咨询费用再贵也贵不过学费”。这是需要普及的常识。
对于一个没有跳槽经验或者生性不喜欢流动职业经理人来说,知道一下自己的市场价格有什么不好呢?至少可以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我的建议是,第一步先看看王洪浩这本书。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用了很多的篇幅来分析怀才不遇型、稳健发展型等等不同职业经理人的性格及职业建议,其中对职业面试中50多个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非常具有实用性。其次,看完后就去和猎头公司打打交道吧。或许一个偶然的机会就改变了自己。
10倍速的年代
王洪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可以发现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过去一种技术的推广可能需要几年而现在可能就是几个星期甚至几天。互联网的出现让地球真正变成了一个村庄,交流变的畅通,知识的获得变的更加容易,但是我们每个人所能感到的是压力则是越来越大了,无论企业还有个人则必须面临更多更加严酷的挑战,坦率来讲,人变得不得不浮躁。让我们看一下现在我们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寒窗十载,却发现你学的很多知识已经老化,结果你失业了。
你刚刚熟悉了一项技能,知道了一个‘秘密’,忽然发现这个技能已经普及了,卖茶叶蛋的阿婆都知道了,这是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秘密了,于是,你十分郁闷。
你刚刚给客户提出了几个proposal,等待客户赞许的微笑,结果客户淡淡的说:很抱歉,你给的太晚了,这个project已经取消了。
企业花费巨额费用进行科技攻关,等到研制出来成果却发现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科技攻关的成果化为乌有。
企业的科研成果迅速被人模仿,刚上市就面临巨大的竞争,成果成了包袱。
企业的成功模式被竞争对手模仿,销售渠道被人复制,昨天的利润通道成了今天的抽水马桶,钱哗哗的象水一样在流,亏损象癌症一样在扩散…….
说实在话,都是变化惹的祸,网上有个笑话是编排农村人的:俺刚吃饱饭,你们城里人却要减肥了;俺刚吃上肉,你们城里人却要吃菜了;俺刚要穿化纤,你们城里人却要穿棉了;俺刚用上了卫生纸擦屁股,你们城里人却硬要用它擦脸了;你们城里人怎么这样!?说实在话,兄弟,我们可别成了这个笑话里的这个乡下哥们,现在的年代已经早已经超越了一招鲜,吃遍天了。现在的年代我们所要探讨的不是需不需要变化,应不应该学习,而是你应该如何更快的学习,更准确的变化,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变化了,而且还是快速地,主动地变化。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过去大家都说十年磨一剑,我们今天可能仍然要十年磨一剑,但是所不同的是我们在磨一剑的同时还要每个小时制造一根打狗棒,否则你的剑还没有磨出来的时候你的脖子就被你的敌人抹了,而且我们在磨剑的间隙里要不断上网查询一下我们磨剑的工艺是否先进,否则剑出来了也是玩具。竞争就是战争,我想这点已经没有什么需要质疑的了。现在的年代抄袭和超越的速度几乎已经是光速了,人们甚至没有时间静下来品味一下自己的成果!
为了验证我所说的话,我可以和各位读者打个赌:我这本书出版一年内肯定有不少于5本几乎同一个题材的书出现在市场上,名字嘛,肯定大同小异。内容嘛,我希望最好不要抄我的,因为如果你要是抄我的,你就惨了,读者肯定不买帐,发行量上不去出版社还不和你拼命?当然如果一年内没有5本同一个题材的书出来,各位,我在我下一本写的书里的前言就说一句,我,王洪浩说错了!
但是,正是目前的变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在过去我们难于想象的事情变得让人习以为常,成功的速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加快,而且这已经不是一个特例,和过去的财富无比血腥和基本不能见光相比。现在的成功者往往比较干净,财富的起源和成功的模式基本经得起推敲。根据我们公司的一些统计,我们接触的收入在30万以上的职业经理平均年龄不到35岁,而我们正在打交道的老板级人物的平均年龄也不过40岁上下,我想作为华南最有影响力的一间猎头公司,我们的这些来自最前线的数据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同样,企业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领略失败的滋味,过去企业的死亡往往要折腾一段时间,而现在的年头几乎就是一下子。三株耗时一两年的溃败如果可以说成是九十年代的速度,德隆的两个月结束战斗则更代表二十一世纪的特色。一句话,要死也是前所未有的简单和快捷。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容易就可以成功,我们也从来没有这么容易就可以品尝失败。一切都已经十倍速了!让我们看一下我国的流传到大街小巷的富豪排行榜(虽然被人诟病的一塌糊涂,但是我们不用这个数据又用什么呢!)。
从这个表格里我们可以发现富豪的年龄惊人的年轻,排名前60位的富豪中有18人不到40岁,比例达到30%,而前两位的富豪都不到35岁!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十分惊人的增长速度,有的企业的增长率超过了500%!这不由的让人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时间的确可以浓缩!不抓紧一点真的不行。时代对成功者变得激进,而对失败者则变得颓废,平淡的生活已经远离了我们,我们必须要在激进和颓废中作出选择。曾经有个顺口溜是:俺后悔当年没下海,结果今年下了岗。可能上苍让我们在这个年代重新作一个类似的选择吧。
掠夺资源
王洪浩
在讲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谈一个问题:什么是资源,根据纯粹字面的解释,资源就是可利用的物质。狭义来讲是一切天然的物质,广义来讲凡是有用和能用的就是资源。这个世界没有人不想生活的好一些,包括雷锋,但是,生活的好一些就需要资源。空气、水、空间都是资源,阿拉伯人为什么生活的挺好,很简单,他们有石油啊!中国和日本为什么老师死气白赖的游说俄国将石油输给自己,没办法,老毛子有石油啊,有资源啊!我们再怎么郁闷也没办法。可能各位要说了,你的话不对,日本人没什么资源活的不也挺好吗?!我的答案是:日本有资源,日本有优秀的人力资源!而这也恰恰是最重要的。
谈一点题外话,我们先抛开法律,赖昌星的起家速度够快了吧,为什么?赖昌星的成功实际上就是掌握资源和掠夺资源的成功,他在社会关系上大量投资并且和权利勾结,而在中国,权利就是稀缺资源,结果,我们必须承认从金钱的角度来看他成功了。或许有人说违法的事我们不去谈,那好,我们谈一些不违法的,沃尔玛是一部赢利机器,如果以家族财富来衡量,比尔盖兹的资产都没法和他们家族资产来比,我相信沃尔玛成功的原因有非常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沃尔玛几乎构成了对消费者资源的垄断,没有那个厂商敢跟他们叫板,除非你真的不想作了。没有沃尔玛,厂商通往消费者的渠道就要被掐断一大截,你让厂商怎么牛的起来,我有一个朋友,从沃尔玛到了另外一个零售企业,这个哥们有天跟我说他感觉自己过去的很多谈判技巧不知道怎么搞的变得不好用了,因此比较困惑。我听了以后哈哈大笑,我跟他说:哥们,你当你是谁?过去别人不是给你面子,人家是给沃尔玛面子,现在你所代表的公司销售额不到沃尔玛的零头的零头,人家给你这么多面子干吗!?说实在话,这可能算是资源惹的祸吧,狐假虎威不要紧,关键作狐狸的不知道就坏了。
前面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说资源的重要性,下面我们该谈一下该如何获得资源了。实际上获得资源的方式无非几种,有人说我的特长是整合资源,不过说实在话没有资源的情况下是没法整合的。好了,让我们先看一下如何获得吧!
继承。好比海湾的阿拉伯弟兄,怎家底下打个井就冒油,没有办法。就好比澳大利亚的人均自然资源就是多,穷人也可以住大房子,这些房子扔在香港就的改名叫豪宅。有些人则天生就是衔着金钥匙出生,大家都希望老爸是亿万富翁,这样是最省事的,生来就是富翁,就是资源的拥有者;
制造。比如你去填海,填来填去,海给你填平了,你就有一块地。早在几千年前有一个叫精卫的女同志就这么干,所以你也可以这么干。当然缺点是比较累;
掠夺。俄国本来是一个欧洲国家,折腾来折腾去,亚洲的地区比欧洲的地区还大,原因就是几个世纪的掠夺。我不参与道德上的评判,我只想说一个观点,凡是不能证明违法的行为就是合法,在合法的前提下掠夺绝对是掌握资源的最快手段!
既然掠夺这么好,让我来分享一下成功掠夺资源的案例:
案例一:日本对全球的基础研究贡献并不大,但是由于大多数的基础研究的成果都是公开和没有专利的(也可以称为难于申请专利),这些成果被日本大量使用,我想可以称为掠夺吧,结果是日本的实用科技走在了全球的前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用科技几乎全部不是免费午餐,要么你只能高价购买科技产生的产品,要么你就付费购买专利!反正你不能白用。
案例二:俄国从90年代开始走彻底市场化的道路,俄国的所谓成功的企业家们创业时间最长也不到20年,但是俄国的寡头们动辄有几十个亿的财富,请不要告诉我那是勤劳致富!客观的讲,应该是勤捞致富才对。话说透了,就是掠夺国家资源嘛。我们可以一个一个看一下,那个不是完成对国有资产的收购完成原始积累?
案例三:我们有一个客户,说实在话,我不能因为收了客户点佣金就给他们脸上贴金。当这个客户找到我们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和他们合作,这个客户的基础管理实在太差,我们担心砸了苛特杰的牌子,但是这个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有两个大的优点:一、该花的钱敢花;二、善于学习也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他们对我们的意见基本是尊重的,我们和他们合作两年下来,他们通过我们引入了几个总监级的人物,结果导致整个管理水平不夸张的讲至少前进了10年,在行业内的地位也是日新月异。说到底,他们所作的无非是系统性的掠夺人才罢了。如果他们鄙视掠夺,全部试图自己内部培养高层,我担心他们已经在残酷的竞争中关门了。
触目惊心吧!事情虽然一目了然,但是很多人还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中国人受传统农耕思想影响太久,不象西方社会,英文单词侵略性(aggressive)是完全的褒义词。中国人总认为掠夺不体面,不道德,我们的最大军事工程长城就是完全防御性的,我们总是想:你们不要掠夺我们就很好了。但是,这个小小的愿望似乎总是难于实现,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基本上就是一部被掠夺史!这个世界上,要么去掠夺,要么被掠夺,想要走中间路线是不可能的。资源就这么多,温文尔雅的分配只能是一个理想或者是一种梦想,成语与虎谋皮就是典型的这个道理。而且,掠夺和被掠夺和道德无关,狼吃羊,羊吃草,你能说羊的道德境界比狼更高?!商业上,你不和竞争对手抢资源,抢市场,抢客户你就要关门,你的员工就要下岗,这样来说你就是罪人,在这种情况下,你难道可以用我不愿意掠夺而进行自我开脱吗?正视现实吧。我建议你从明天开始,不,从此时此刻开始进行你的掠夺吧,掠夺不可耻,可耻的是失败,更可耻的是不知道失败的原因。我们应当做的则是在法律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资源,当然掠夺是获得的方式之一,然后再去利用和深加工资源。怎么样,心动了吧,赶快去掠夺吧!
咨询的年代(1)
王洪浩
咨询是一个非常吓人的名词。什么是咨询?通俗一点来说,咨询就是征求别人的意见,由于咨询通常不是免费的,所以说的更加直接一点咨询就是花钱买别人的意见,买别人的经验。说的再粗俗一点,咨询就是出钱给别人,让别人骂你,告诉你你做错了些什么东西。正如我在十倍速的年代所提到的,这个世界实在是变化太快了,而且各种专业也越分越细,一方面的专家在另外一个方面可能是文盲,不是你没有这个能力,的确有的时候你没有这个时间去学习。
咨询产业在纵向通常划分为三个层次,信息咨询、管理咨询和战略咨询。在每一个层次上又可以从横向细分为不同的业务领域,从而形完整的咨询产业结构体系。而实际上这三个层次往往又可能互相交叉。举个例子,一个市场调研公司作的是信息咨询的工作,但是这个公司给客户的报告中又牵扯到对客户市场部的一些意见,那么实际上这个公司已经作了管理咨询的一部分――营销咨询。如果这个公司提出了客户未来十年的规划,那么,实际上这又涉及到了战略咨询。所以说好的咨询公司一般来说是一专多能。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管理咨询往往既涉及到了信息咨询(你必须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你就需要数据和市场信息)又涉及到了战略咨询。
让我们来看一下咨询的通常定义定义:管理咨询是帮助企业和企业家,通过解决管理和经营问题,鉴别和抓住新机会,强化学习和实施变革以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种独立的、专业性咨询服务。
美国哈佛《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对现营的事业实行确实的诊断,进而针对经营环境之变化,确立现行事业的基本方针与有关未来的事业结构的方针,然后根据方针来厘定计划并切实执行。”
英国管理咨询研究所对“管理咨询”给出的定义是:管理咨询是"由独立的、合格的专业人士在鉴别与调查关于政策、机构、程序和方法中所提供的一项服务工作,同时提出采取适当的行动的建议,并协助执行这些建议。"
日本著名的经营学家占部都美在其《经营学辞典》中,给管理咨询的定义是:"所谓经营诊断,是指调查企业的实际经营状态,诊断经营方面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建议,或者在此基础上对改善建议的落实给予指导。"
管理咨询业是近年来在世界上发展较快,其影响渗透到政治经济生活的许多领域。现代管理咨询业最早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当它在上个世纪末出现时,着重解决的是生产管理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入80年代后,西方管理咨询业发生了较大变化。管理咨询方式不断改进,咨询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咨询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在发达国家基本上可以做到你只要想的出来就有公司提供这项咨询服务,打个比方,可以细到给动物作心理咨询。而且管理咨询人员不再仅仅提供咨询建议,而是常常协助客户实施咨询建议。尤其是许多大型咨询公司积极致力于全球性组织建设与新市场的开发。80年代后期,欧美管理咨询业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到2003年全球管理咨询业的年收入超过800亿美元。我们将《咨询新闻》(Consultants News)评出的全球最的50家咨询公司和各位分享一下,不管是否可以合作点击一下这些公司的网站,了解一下信息总是没有坏处的:
1. IBM Business Innovation Services, Somers, NY, USA
2. Accenture (formerly Andersen Consulting), Chicago, IL, USA
3. Cap Gemini Ernst & Young, Paris, France
4. PricewaterhouseCoopers, New York, NY, USA
5. Deloitte Consulting/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New York, NY, USA
6. KPMG International, New York, NY, USA
7. CSC, El Segundo, CA, USA
8. McKinsey & Company, New York, NY, USA
9. Mercer Consulting Group,New York, NY, USA
10. Andersen (formerly Arthur Andersen),Chicago, IL, USA
11. Booz-Allen & Hamilton,McLean, VA, USA
12. Towers Perrin,New York, NY, USA
13. A.T. Kearney, Chicago, IL, USA
14. Hewitt Associates, Lincolnshire, IL, USA
15. Atos Origin Inc., Paris, France
16. Logica,London, UK
17. 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Boston, MA, USA
18. AMS, Fairfax, VA, USA
19. Sema Group,London, UK
20. Debis Systemhaus, Fasanenweg, Germany
21. March First, Chicago, IL, USA
22. Watson Wyatt Worldwide, Washington, DC, USA
23. CMG,London, UK
24. DMR Consulting Group Inc.,Montreal, PQ, Canada
25. Bain & Company,Boston, MA, USA
26. Aon Consulting Worldwide,Chicago, IL, USA
27. Keane, Inc.,Boston, MA, USA
28. Arthur D. Little,Cambridge, MA, USA
29. Cambridge Technology Partners,Cambridge, MA, USA
30. PA Consulting Group,London, UK
31. Spherion (formerly Interim Technology Consulting),Oak Brook, IL, USA
32. Sapient,Cambridge, MA, USA
33. Buck Consultants,Secaucus, NJ, USA
34. Telcordia Technologies,Morristown, NJ, USA
35. Roland Berger, Munich, Germany
36. CIBER Inc.,Englewood, CO, USA
37. CGI Group Inc.,Montreal, PQ, Canada
38. iXl, Atlanta, GA, USA
39. Covansys (formerly CBSI),Farmington Hills, MI, USA
40. Answerthink,Miami, FL, USA
41. Horwath International,New York, NY, USA
42. Scient,New York, NY, USA
43. RSM McGladrey, Schaumberg, IL, USA
44. Monitor Company,Cambridge, MA, USA
45. Milliman Global,Seattle, WA, USA
46. Perot Systems,Dallas, TX, USA
47. Plaut AG, Munich, Germany
48. Hay Group,Philadelphia, PA, USA
49. DiamondCluster International,Chicago, IL, USA
50. Navigant Consulting,Chicago, IL, USA……
当然,我并不是建议您一定要雇佣这些公司,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管理没有国界但管理者是有国界的,而且很多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咨询公司在中国做的也的确一般。坦率来讲,你还是要根据你的咨询预算和项目选择合适您的合作伙伴。
咨询的年代(2)
王洪浩
为了阐明咨询的价值,我给各位讲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由于工作关系,我们经常拜访客户,我国的路各位是清楚的,很多地方路标特别难于理解,说的更加尖酸刻薄一点,你如果照着路标走基本上都是晕的。有一次我和两个同事去拜访××公司的总经理X先生,我自己开的车,在上路之前我们带了地图。因为过去都是司机开车,忽然改成自己开车我的心情非常好,但是乐极生悲,由于华帝的工作人员给我们的路线图有点问题同时路标也的确不太明确,我们迷路了,前后我一算整整绕了100公里的路。结果就不用说了,我们迟到了,而且迟到了1个小时。让一个集团公司的总经理等了我1个小时不用别人说,我自己也感到非常的不合适。但是让我们吃惊的是黄总始终没有提起我们迟到的问题,甚至我们都没有机会解释原因。但是,越是这样我心里越不安,我非常清楚越是高层时间意识越强,越是牛人越不能忍受别人的迟到,而越是沉默则越可能就是爆发的前夕…….
我的担忧终于发生了,中午我们在一起共进午餐,一边吃饭大家一边交流对企业、管理和营销的看法,让我感到吃惊的是:X总对问题的认识非常深刻,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超过了很多我所认识的江湖上名声显赫的人物。谈话中,X总忽然说:“王生,喝点啤酒吧。”我当时回答:“谢谢,不过开车,为了安全还是不喝吧。”黄总紧接着说:“对对对,安全第一,不过也不太要紧,反正你开车也很慢。”我当时马上意识到黄总是在说我迟到的问题,但是我也不太好意思说,老大,你的人指路出了点问题,我想还的将这个问题塘塞过去,我说:“黄总,很抱歉早晨迟到了那么久,不过确实有一点原因。”X总马上说了一句:“啊,还是不太重视,如果今天这里有200万,你晚来一分钟钱就没了,会不会迟到啊。”我当时一听,汗都出来了,人家这个话是一点错也没有,这可怎么解释啊,想来想去只有不解释了,我硬着头皮说:“X总,实在抱歉,也确实不是不重视,的确有点原因,向您赔罪。”还好,X总也没有再问这个问题,我们这关也算过了,但是,有一点我非常清楚,这个问题不造成阴影是绝对不可能的了。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察己可以知人。我就非常讨厌别人迟到,我想黄总做到今天这个江湖地位,等一个人等了一个小时,你让他心旷神怡是绝对不可能了,别出现祸不单行的局面就不错了。
这件事情回到公司后我做了个总结,为什么出现迟到一个小时的现象?!不重视吗,绝对不是,而且我的确也预备了比较充裕的时间准备。那么,问题出在那里呢?其实非常简单,我们没有去咨询!我们在路口难于判断方向的时候找个当地人给我们带路最多出20元人民币,我们由于相信自己的判断结果却多走了一个小时。让我们进行一个最简单的成本分析:
选项1:根据地图自己摸索。
时间成本 :1500+300×2=2100元(按我的时间1500元/小时,我们同事300元/小时)
给生意带来的负面影响 :估计在2万元
汽油费 :0.4元/公里×100公里=40元
过路费 :30元
总共 :22,170元。
选项2:雇佣一个“道路咨询顾问”。
总共成本:20元
费用比较: 前者的成本是后者成本的1000倍以上!!
经过这个事情以后,我们拜访客户遇到不熟悉的路都出10-20元请一个出租车或摩托车司机给我们在前面带路,花点钱买别人的经验。所以从这件事情后,我们几乎再也没有出现严重迟到的问题,不管客户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办公。我相信苛特杰的快速发展可能和这些小的细节都有一定的关系吧!每个公司的经营过程中都存在大量类似的事件,大家都可能在不同的时间站在不同的十字路口上,这时候我们需要别人来给我们指路,说的更加直接一点就是我们需要出钱来让别人给我们指路,否则你就做好准备花更多的钱吧!这也就是社会需要咨询服务这个行业的原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就有了一个口号:要敢于交学费!坦率来讲,如果用这个来表达一个敢于尝试的决心我认为非常好,我自己也交了大量学费,曾经有一次交学费交到破产,靠借钱维持了三个月的基本生活,实在话,这种学费我是再也不想交了。为什么我们次次都要自己交学费呢?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找个明白人问一下呢?或者说出点钱卖个解决方案呢?为什么不能别人吃一堑,我们来长一智呢?咨询费用再贵也贵不过学费。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现在的社会术业有专攻,别指望自己报打天下。有事就说出来,千万别都自己抗。我在前面也提到了资源的问题,当我们实在没有资源的时候,我们就借用一下资源吧,可能这也是另外一种意义的掠夺了。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越是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咨询公司越多,分工也越细,而越是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则越少咨询公司的身影。欧美和日本市场占了全球咨询业务的70%以上,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则成为咨询行业新的增长点。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成功的公司越愿意付钱买别人的经验,因此就越成功。越是失败的公司越喜欢瞎折腾,因此也就需要交大量的学费,于是就愈发失败。
顺便和各位讲一个非常黑色幽默的故事,一年前,我们的顾问人员和一个保健品公司(这个公司的母公司主业并非保健品)接触了一下,这个公司希望我们来帮助他们寻求一个营销总监或者是销售总监,实际上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自己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由于我还算有一些营销方面的背景,所以我们的同事希望我可以参与这个项目,和他们接触以后我发现这个公司的问题非常多,除了还算有点钱其它什么也没有,而且,他们正在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我的判断是如果真的要做好这个项目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但问题是这个公司的老板非常有趣,他对咨询行业的收费非常不认可,他认为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找。你让他出100万买辆车没问题,你让他给咨询公司10万元他就想不通了。结果正如我们所担心的,这个公司连支付我们首期的定金都不愿意给,而愿意支付给我们的佣金也少的可怜,这样,由于风险和收益非常不成比例,我们肯定要放弃这个项目,毕竟我们不是慈善机构。出于礼貌和职业道德,虽然我们明确表示了退出这个项目,这个公司开始询问的几个问题我还是亲自做了回答。我以为故事结束了,没想到才刚刚开始,他们紧接着询问我的问题如同排山倒海,如果我一一答复这些问题简直是一个巨大的项目。因此我只能礼貌的告诉他们:对不起,我实在不能帮你作免费的回答。对方的反应更令我吃惊,他们认为我就是问点问题,你也没少什么,干吗不和我们说一下呢?我可以请你吃顿饭啊。而且,你回答的好我们也可以考虑给你点钱。到了这个份上我也实在没话可说了,我能说的只能是抱歉。6个月后,经过几轮毫无意义的尝试和犯了大量常识性错误后,这个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彻底失败。这个案例也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我想和各位分享一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好的咨询就是能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多进行预防性维修。而不是动辄就缴纳昂贵的学费。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咨询的年代已经到来,我相信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剩下的人则可能在交了学费后将被迫认识这一点。
咨询:规避潜在的风险
王洪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就有了一个口号:要敢于交学费!如果用这个来表达一个敢于尝试的决心是好的,但是,我们在交昂贵的学费之前,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找个明白人问一下呢?或者说出点钱卖个解决方案呢?为什么不能别人吃一堑,我们来长一智呢?咨询费用再贵也贵不过学费。
好的咨询就是能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多进行预防性维修,而不是动辄就缴纳昂贵的学费。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咨询的年代已经到来,我相信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剩下的人则可能在交了学费后将被迫认识这一点。
咨询曾经是一个非常吓人的名词。什么是咨询?通俗一点来说,咨询就是征求别人的意见,由于咨询通常不是免费的,所以说得更加直接一点咨询就是花钱买别人的意见,买别人的经验。说得再粗俗一点,咨询就是出钱给别人,让别人骂你,告诉你做错了些什么东西。这个世界实在是变化太快了,而且各种专业也越分越细,一方面的专家在另外一个方面可能是文盲,不是你没有这个能力,而是没有时间去学习。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