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科学思想史

_31 李约瑟 (英)
其外,天地之际焉。
案:以上所引出那种“世界观”,在公元前第四世纪时确是很大胆的有些人以为是
----------------------- 页面 162-----------------------
162/234
受了外来思想的直接影响所致,特别是印度的。但是,邹衍的理论也可能只是一
种根据吾人所不曾知道的文化接触,所作的判断,以为中国并不是世界的中心,
而中国以外,另有其他的文化存在着。所谓“九州”之说,在后来的文献中经常
出现,如《淮南子》见该书卷三。
2、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案:以上的这些训诫之词,可能意思着重各种树木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吸湿
性等等。
3、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也。故守
一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
案:我们在此地可以清楚地看出道家的善于适应与对于长期社会变迁的理
解,与他们相反的是儒家,儒家拒绝改变传统,而且以一种强烈的保守态度,固
执于古代的礼俗。
4、齐使邹衍过赵平原君,见公孙龙及其徒綦母子之属,论白马非马之辩以
问邹子。邹子不可曰:彼天下之辩,有五胜,三至。而辞正为下。辩者,别殊类
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通指,明其所谓,使人与知。辞以相悖,巧譬
以相移,引人声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夫缴纷争言而竞复息,不能无害君
子。
案:以上这一段引文,如果属实,则对我们是颇有价值的。因为它可以证实
对于自然界有研究兴趣的各学派,并没有意愿去跟墨、名者流来合作,为科学建
立一种逻辑。邹衍看不出究竟逻辑对道家与阴阳家自然主义的学者们有多大的益
处。
5、余登缗城,以望宋都。
案:这句话的意义不很明显;也许与战略有些关系?
6、四限不静。
案:这句话似乎是指政治危机而言,但是,也同样地可能是有关地球运行的
说法,与所谓的“四游”之论不无关系。
----------------------- 页面 163-----------------------
163/234
7、五行相次,转用事,随方面为服。
8、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9、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详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
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
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
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
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
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
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徒于土。”
以上最后这三段引文,就是阴阳家自然主义者们半科学、半政治论调的本质,
他们藉此就恐吓住了那些诸侯国君们。“五行”观念,就其本身看,是自然家性
的与科学性的,我们即将以这种观点对“五行”作进一步的观察,以探讨它确切
的涵义,但是邹衍显然是把这种理论推展到朝代的兴替上面去了。他认为每一位
国君或是他的宗室只以“五行”中之一德,依其次序统有其国。事实上,这是一
种宗室统治权兴衰的理论,把人事与历史和非人类性的大自然现象,并列于同样
的“法则”之下。人事与大自然两者都是遵守不变的法则的,这就是所谓“相
胜”,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自此以下周而复始。如此,
一切人类历史上的变更,都被认作是这种“相胜”变更的表征。这些变更可由较
为基层的无机物质上观察得之,其实五行的观念也无非导源于对这些无机物质的
观察。我们或可推测得知,诸侯国君们之所以发觉邹衍的学说难以付诸实行的原
因,就是诸侯们虽则对于邹衍及其学派以那种坚决的信心所讲的理论,可能确
信,然而他们对于那藉以统治国家的五行之德,仍然很难知其究竟,足使他们作
必要谨慎的防范措施。而且,自然的轮回转化,自有其本身的方式;如是则不管
诸侯们怎样去从事避免那难逃的劫数,也于事无补,决没有那一皇室能有希望来
永保他们的国君地位。我们可以看出,邹衍的“发现”,虽只是原始科学,而其
广泛深刻地为人所相信,却显出了它的社会学意义。从阴阳家自然主义者理论的奏
功与后来承用阴阳家理论的汉代儒家的学术的成立,这些事实,再令我们想到现
代自然科学界在政治上所成就的重要力量,与之颇有同工之处。无论以为苏格拉
底以前及亚里士多德学派、亚历山大学派学者们的成就,对现代科学基础如何重
要,如想在古代的希腊找任何与中国这些自然主义者相当的人物,实在是件不易
的事。
----------------------- 页面 164-----------------------
164/234
大约在公元前第三世纪末,邹衍的理论已经具体化,见诸《五帝德》这是一段
简短的论著。这篇文章,司马迁也曾引用过。不过他所用的与后来《大戴礼记》与
《孔子家语》所收的《五帝德》篇,可能不是同一材料,虽然它也蕴含了同类的
观念。我们还知道有位大臣叫做张苍张死在公元前142年;在汉初的几位皇帝在位
时期,阴阳家的理论得以传衍,张苍是其主要人物。
虽然,多半由于我们的猜想,很可能邹衍以及他的学派藉以影响后世的,尚
不止以上所说的,而我们有相当的理由怀疑他们的“术”,也包括了天文与历算
的学问。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六历书云:
“其后战国并争,在于疆国禽敌,救急解纷而已,岂遑念斯哉?是时独有邹
衍,明于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此外,还有许多证据显示,阴阳家与炼金术的起源也颇有关系。我们已经说
过,邹衍曾经列举自然产物,其中可能包括了矿物,化学物质与植物等。关于阴
阳家在炼金术方面,《史记》载有两段重要的文字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
“自齐威、宣之时。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
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
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
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埃邰冢菽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自齐威、宣,之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
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
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阅。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
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去,世主莫不甘心焉”。
我们从《史记》的这一段真实而又引人入胜的文字上,似乎可以断言,邹衍
这派自然主义者,不但是汉代谈论五行的“半儒家”一派的开导者,而且,与那
些滨海国家中的方士们,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阳阴家非即是方士的话。这些方士们
后来成为汉武帝朝廷里一股重大的势力。我们以后在论及许多学术史方面问题时
如化学及磁力等,将会多次谈到。
另一段文字,于邹衍在给予后世学派的启迪作用,极为重要的,见于《前汉
书》卷三十六,其中述说的是一些时代较晚的事情。我将在讨论化学史的篇幅中,
多加引述。因为那段话是关于汉儒刘向在年少时公元前60年试图用人工方法造金
----------------------- 页面 165-----------------------
165/234
的事。不过,从《汉书》的那段记载中,也颇显露出,阴阳家的奥秘书笈或者即是
所谓的“口碑”已传达到了淮南王刘安淮南子的那个圈子里去了。《汉书》卷三十六
刘向传云:
“刘向上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
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而更生父——德——武帝时,治淮南
狱,得其书……”
按照历代炼金术者的一般公认,当然可以说在公元前第二世纪的炼金术著
作,都导源于邹衍。但是这一说,也并不就是定案。中国的炼金术我们可以说,它
的发生,比世界上任何地区的此道都要早,极可能是公元前第四世纪的阳阴家自然主义们
所倡导而来。
五行理论之说,起源于公元前第四世纪,正与一块镌刻的铭文符合。这块镌
刻就是“玉刀珌铭”,陈梦家以为这块“玉刀珌铭”当是齐国之物,其时代则在
公元前第四世纪稍后。铭文是用警句的形式写成的,与古代希腊汇编The Greek
Anthology颇为相仿。其文曰:
“行气,则畜,则神,神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明,明则长,则退,则
天。天兀其舂在上,坠地兀其舂在下。巡则生,逆则死”。
这一段精采的警句,使我们揣想到齐燕以及后来那大一统的帝国战士们的心理状
态。他们必然确信,如果顺从自然主义者阴阳家的教训,便会处在天神一边,或者
如我们说的,“处在历史的力量”一边。一种对科学宇宙观的尝试,会强化某种
特殊社会背景里战士们的意志与勇气,这不会是历史上的最后一次。
另外一篇述说五行理论的古典名著就是《尚书·洪范》。《尚书》的著成,
传统上都以为是在公元前第一千年代中初期的那几百年里。但是,现在学术界都
公认《尚书》是经过漫长时期而完成的一部集体著作许多别的古籍也都是这样完成
的。《洪范篇》中述说五行问题的,必然是秦人所窜入的材料公元前第三世纪或者
至少也不会比驺衍的时代早。洪范一开始就说,“五行”是所谓的“九畴”之
一。“九畴”则是天下给鲧而交给禹的。“九畴”之中,除了“协用五纪”很明
显的是天文方面的事情以外,所有其他八个部分,所说的都关乎人与社会的性质
及关系。洪范就把这些“畴”,称之为“彝伦”。“彝”字从洪范的这种用法上
看,它的早期意义颇足以表示一种自然律观念指其科学的意义的涵义。不过以此义
来用,却并不常见。“彝”字,虽然在此地可以当作自然法则、规律或规则来
----------------------- 页面 166-----------------------
166/234
讲,但是从甲骨文的这个字看,它的形状像一个礼器之中盛着猪肉与米,器物的
本身圈饰以丝,其下则有双手捧承着。所以,“彝”字可能与某些礼拜中的规程
或仪式的起源有些关系。
《洪范篇》中对五行的叙述,使我们在了解阴阳家自然主义者缔造五行的方式
上,有了一些头绪。《洪范》云:
“一、五行:一曰水,二日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
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
润下作碱,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以上所言,我们可以看出,五行的观念,并不是五种基本物质质点不在考虑之
内,而是五种基本的程序。中国思想特别着重在关系,而不在物质本身。今案
《洪范》所述,列一表式于后:
水 湿润、滴落、下降//液体流质溶液//咸味、溶解?
火 炎热、焚如、上升//热力、燃烧//苦味
本 以切割与镌刻的工具,可使成所欲之形。//得以加工之固体//酸味
金 在其呈液态之时,以铸造之法而使其成形。又可以重融、重铸之方法而
再 变更其形。//可以凝固铸辣味造,融而重凝之固体
土 出产可食的植物土。//营养//甜味
以上所示,表中第二栏为阴阳家想像结构中自然物质的性质或处理方法,次
为现代的近似称谓,再次为阴阳家们以为各产物的味道。当然,在这样的一种表
式里,常会使人把古代的某些观念,讲说得比它的实际情形更为繁富,但这种表
式,按《洪范》,似是如此。
由这个观点上看,把自然界重要物质的基本属性作一假定性的分类,而这种
工作的成果,也就是五行的理论。此地所谓“属性”者,就是只有在他们受到变
更时才会表露出来的那种性质。所以,用“要素”或“元素”这种名称来解说
“行”字,我们总会觉得它于义不足。“行”字的来源,据本书图表2第十四号
----------------------- 页面 167-----------------------
167/234
所载见上文,其字形上最初所表示的,就有“运动”的涵义。如陈梦家所说,五
“行”是五种强大力量的不停循环的运动,而不是五种消极无动性的基本主要的物
质。但在英文献里“element”一字用于“五行”已久,现不甚可能改换它。《尚
书·洪范》的那段话,其最有趣的一点,是把五行跟五味配合起来。虽然一般都
认为,五行论主张宇宙间任何可以分为五的东西,都和五行有关,故五味之配五
行,亦只是这个大体系中的一例而已,但是,“五行”之与“五味”的互相关
系,颇不能如此等闲视之。因为“五味”的提出,很强烈地显示了阴阳家自然主义
者们在化学方面的兴趣。咸与水相配当然对于沿海人民是很自然的,表示对于液体与
结晶体的初步实验与观察。苦与火相配这两者的关连,大概是五者之中最不显明的一例,
可能是指用火来煎煮草药,这是苦味最甚的东西。在调味方面还有“苦”与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