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206《扬州画舫录》李斗

_7 李斗/ 王军(清)
中金龙大王庙。夜梦王坐殿上,颜色甚霁,谓曰:“尔母病用马肝一叶煎服可愈。”
觉后喜有可救之药,忧无买马之资。乃奉母岸上住,卖船买马,剖其腹,得肝煎
奉,饮之病更剧。周森复祷宿庙中,夜梦王为怒色,而语如故,命卫士掖之出,
遂怖而觉。因思梦中显赫,而再为买马,则无其资。且杀马伤生,为我之母,伤
马之命,前药罔效,宜也。惟以己之肝医母之病可耳。乃引刀剖左胁下,入手探
得肝一叶,割出血流不止,以针线纫之。忍痛煎奉,母饮之立愈。周森疮口,数
日亦平,而一小口如米大,有水浸出,终年涓涓不断,而不自知。其生于雍正丙
午,是属马也。乾隆戊戌春,朱转运巡淮南,闻其事,命来郡城谒萧孝子墓,出
百金作文以赠之。
  双忠祠在萧孝子墓旁,祀南宋李庭芝、姜才二公,事见《宋史》。祠为朱转
运重修。
  兴隆禅院在梅花书院大门之右,门临市河,女尼居之。院中多老树。
  玉清宫在兴隆禅院之右,门临市河,道士居之。中多老树,皆元明间物。
  史阁部墓在玉清宫右,古梅花岭前,明太师史可法衣冠葬所也。祠在墓侧,
建于乾隆壬辰。墓道临河,祠居墓道旁。大门亦临河,门内正殿五楹,中供石刻
公像木主。廊壁嵌石,刻公四月二十一日家书及复睿亲王书,御制七言律诗一章、
书事一篇,大学士于敏中、梁国治,尚书彭元瑞、董诰、刘墉,侍郎金士松、沈
初,翰林陈孝泳恭和诸诗。又公像原卷内胡献徵、秦松龄、顾贞观、姜兆熊、王
耆、王、顾彩各题跋。先是乾隆癸未翰林蒋士铨于琉璃厂破书画中得公遗像一
卷,帧首敝裂,又手简二通为一卷,出金买归。明日侍郎汪承霈索观,乃取公家
书及胡献徵诸人各题跋重装像卷之首。壬辰,彭元瑞视学江南,值蒋士铨主安定
书院讲席,恭逢内府辑宗室王公功绩表传,上见睿亲王致公书,引《春秋》之法,
斥偏安之非。因索公报书,不可得。及检内阁库中典籍,乃得其书,御制书事一
篇以纪始末。彭元瑞因取蒋士铨所藏遗像家书奏呈,奉旨修墓建祠于梅花岭下,
题曰“褒慰忠魂”。
  祥符史氏,族系繁衍。乾隆庚子,其族裔史鸿义刻《褒忠录》,即今祠壁拓
本,并蒋心馀诗跋,萃之成帙。公裔之在扬州者,即《明史》本传所云“可法无
子,遗命以副将史德威为之后”是也。自德威传至纂,纂传至山清,山清传至开
纯、友庆。乾隆甲辰,开纯编列公付遗稿奏疏笔札,敬缮宸章,冠诸卷首,附以
史志记赞题词,顾光旭为之序,题其目曰《史忠正公集》。计缮赐谥谕旨、《钦
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御制题像诗》、《御制书明臣史可法复书睿亲王事》、
赐题遗像谕旨,及于敏中、梁国治、沈初、彭元瑞、董诰、刘墉、金士松、陈孝
泳恭和诗,公《请浚河济运疏》、《祭二陵毕疏》、《请定京营制疏》、《议设
四藩疏》、《请颁敕印给军需疏》、《请尊上权化水火疏》、《乞下抚臣黄家瑞
等处分疏》、《报高兵移屯瓜洲疏》、《请颁诏敕定人心疏》、《请遣北使疏》、
《请进取疏》、《论人才疏》、《请行征辟保举疏》、《论从逆南还疏》、《请
出师讨贼疏》、《请旌淮人忠义疏》、《论从逆法宜从重疏》、《请励战守请紧
急防守疏》、《辞加衔疏》、《请饬禁门户疏》、《自劾师久无功疏》、《请早
定庙算疏》、《复摄政睿亲王书》、《致某》、《答左公子》、《复左公子》、
《致刘允平同年》、《致孙鲁山胡吉云夏国山》、《致金楚畹》、《与杨公祖》、
《与李余我》、《复刘允平同年》、《复傅鹤汀》、《与杨某》、《致副总马元
度》、《复徽州绅士》、《与金正希》、《复左武康》、《复孙鲁山》诸书,又
家书十四、遗书五、《四月二十一日遗笔》、《甲申讨李贼布告天下檄》、《祭
左忠毅公文》、《祭庐州殉难官绅士民文》、《邀助左公子启》、《乞闲咏》、
《序六安署》、《病中感怀诗》、《忆母诗》、《燕子矶口占诗》、《子曰若圣
与仁一章四书文》。附录《明史》本传,《畿辅志》、《扬州府志》、《甘泉县
志》、《祥符县志》诸列传,及公《恳留在朝疏》、张斯善功德记、宋之正六安
生祠记、黎士宏《书殉扬州事》。王士正《池北偶谈》、方苞《左史逸事》、谢
启昆《墓祠记》、程之光《公请留六安祠碑呈》,王像记,胡献徵、顾贞观、
姜兆熊像赞,秦松龄像跋,顾彩、夏慎枢、刘藻、蒋士铨、袁枚、高文照题像诗,
王士正、彭定求、王特选、郭家鼎、陆朝玑、闵华、吴岐、吴贤、李因培、袁义
璧拜墓诗,顾贞观《拜六安生祠》,朱续卓《春秋祭文》,子德威,孙纂,元
孙开纯、友庆家祭文,共六卷。
  费家花园本费密故宅,草屋三四楹,与艺花人同居。自密移家入城,是地遂
为蓄养文鱼之院。密孙轩,字执御,有《扬州梦香词》,与董伟《扬州竹枝词》
并传于世;伟字耻夫,《竹枝词》九十九首,有古风人讥刺之意,而无和平忠厚
之旨,论者少之。时又有《扬州好》者,与《梦香词》等,而失作者姓氏。
  柳林在史阁部墓侧,为朱标之别墅。标善养花种鱼,门前栽柳,内围土垣,
植四时花树,盆花庋以红漆木架,罗列棋布,高下合宜。城中富家以花事为陈设,
更替以时,出标手者独多。柳下置砂缸蓄鱼,有文鱼、蛋鱼、睡鱼、蝴蝶鱼、水
晶鱼诸类。《梦香词》云:“小队文鱼圆似蛋,一缸新水翠于螺。”谓此。上等
选充金鱼贡,次之游人多买为土宜,其余则用白粉盆养之,令园丁鬻于市。有屋
十数间为茶肆,题其帘曰“柳林茶社”。田雁门焯题诗云:“闲步秋林倚瘦筇,
碧阑干外柳阴重。赖君乳穴烹仙掌,饱听邻僧饭后钟。”
  光明庵在史阁部墓之右,过此为北岸圆砖门,上砖路至天宁寺。
  ●卷四
  ◎新城北录中
  拱宸门在新城西北,亦曰天宁门。城内天宁坊,亦曰天宁街,名起于城外之
天宁寺也。寺左有兰若,为寺中东园下院。北折为东园便门,又东折为梅花岭。
寺右有杏园,为寺中西园下院。沿岸入丰乐街过街楼岔路,分上下买卖街抵北门。
  天宁街口乃古天宁寺山门旧址,旧有华表,俗称牌楼口。牌楼高二十丈,额
曰“朝天福地”。宇下蝙蝠以万计,又称其地为“万福来朝”。柱下栖乞儿数百。
迨改建新城,寺在城外,华表遂废。
  天福居在牌楼口,有花市,花市始于禅智寺,载在郡志。王观《芍药谱》云:
扬人无贵贱皆戴花,开明桥每旦有花市。盖城外禅智寺,城中开明桥,皆古之花
市也。近年梅花岭、傍花村、堡城、小茅山、雷塘皆有花院,每旦入城聚卖于市,
每花朝于对门张秀才家作百花会,四乡名花集焉。秀才名纟遂,字饮源,精刀式,
谓之“张刀”。善莳花,梅树盆景与姚志同秀才、耿天保刺史齐名,谓之“三股
梅花剪”。其后张其仁、刘式、三胡子、吴松山道士效其法。纟遂子居寿,字仁
粹,号旧山,穷而工诗。
  扑缸春酒肆在街西。游屐入城,山色湖光,带于眉宇,烹鱼煮笋,尽饮纵谈,
率在于是。青莲斋在街西,六安山僧茶叶馆也。僧有茶田,春夏入山,秋冬居肆,
东城游人,皆于此买茶供一日之用。郑板桥书联云:“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
僧爱斗茶。”
  青龙泉本在天宁寺内。西域梵僧佛驮跋ヌ罗在寺译《华严经》,有两青蛇从
井中出,变形为青衣童子供事,故以名泉。既建新城,泉界入天宁门内。雍正间,
寺僧理宗募买隙地,勒石其上,旱年亦多于此祈雨。乾隆戊子后,泉竭遂不复浚。
至今理宗碑石尚嵌壁间。
  天宁门为新城七门之一。前明太守吴平山浚西北城壕,以石堤。太守郭光
复石壕堤,未竟者四百余丈。故今城外钓桥西皆石岸,东皆土岸。
  天宁寺居扬州八大刹之首,寺之始末基址,郡志未经核实,故古迹多所重出。
考志载天宁寺在新城拱宸门外。世传柳毅舍宅为寺,寺有柳长者像。又传晋时为
谢安别墅,义熙间,梵僧佛驮跋ヌ罗尊者译《华严经》于此。右卫将军褚叔度特
往建业请于谢司空琬,求太傅别墅建寺。又《华严经》序云:“尊者于谢司空寺
别造履净华严堂译经。”又曰:“寺西杏园内枝上村文思房有银杏二株,大数围,
高百三十余丈,谢太傅别墅在此。”雍正间,徐太史葆光为题“晋树亭”额。又
城中《法云寺志》云:“晋宁康三年,谢安领扬州刺史,建宅于此。至太元十年,
移居新城,其姑就本宅为尼,建寺名法云,手植双桧。”又曰:“谢太傅祠,安
故宅,内有法云寺,旧有双桧。”又《墨庄漫录》云:“扬州吕甫观文宅,乃晋
征西将军谢安宅。在唐为法云寺,有双桧,建炎后遂亡。”又云:“按《十国春
秋》,光启三年,海陵镇遏使帅民兵入广陵,杨行密伏兵杀于法云寺,寺外数里
皆赤。”又曰:“寺有藏经院,释迦院。”又志乐善庵云:“在大东门外天心墩。”
雍正十一年,尹公会一碑记云:“梵僧佛驮跋陀罗尊者,译《华严经》于此。”
《华严经序》亦云:“尊者别建履净华严堂。自谢太傅舍宅为寺,寺域甚广,墩
列于前,亦属寺界。明嘉靖丙辰,漕院郑晓加筑城,始截寺前数百武地于城内。”
按诸说萃于一书,而天宁、法云、乐善分三地。于天宁曰跋陀罗译经于此,于乐
善又曰跋陀罗译经于此,其同一也;于天宁曰尊者于谢司空宅造履净华严堂,于
法云又曰谢太傅宅于此,尊者别建履净华严之堂,其同二也;于法云曰寺有藏经
院、释迦院,而今之天宁寺旁兰若内有藏经院,其同三也。据尹会一曰“墩列其
前”,再曰“截寺数百武地于城内”二语,则乐善本在天宁寺址内已明。惟法云
之于天宁,舍宅舍墅同,华严同,藏经同,而志中分为两地,未加考定,遂习焉
不察耳。以今考之,今天宁寺距拱宸门数武,门内为天宁街,长三百余步。法云
寺后址居北柳巷之半,其半二百余步,合而计之,纵不过二百余步。今杏园兰若
为寺东西址,杏园距天心墩百数十步,由杏园至兰若二百余步。由此计之,约纵
不过千步,横不过五百步,天宁居其北,乐善居其东,法云居其南,其实皆谢宅
也。古之谢宅,当自法云起,至天宁止,并今之彩衣街之半,北柳巷之半,为民
居者皆是也。今天宁、法云于晋为广陵城外地,自截入城后,人遂视天宁、法云
为两地,且视天宁、乐善为两地也。又《晋书》有云:“太和十年,谢安出镇广
陵之步邱,筑垒曰新城。”按《晋书》,新城当在今新城之东北隅,其半仍当在
拱宸门外。古云水际之谓步。《太平寰宇记》云:“江都南对丹徒之京口,旧阔
四十余里。今瓜洲渡江仅阔十里,对岸已是银山。”是则古之阔四十里者,凡今
之高寺、扬子桥诸地,皆在江心。其扬州江岸,当距法云不远,而步邱亦当距
法云不远矣。志云:甲杖楼在步邱。
  天宁门城河两岸石,上横巨木,架红栏为钓桥。桥外华表屹然,下为天宁
寺大山门。第一层为天王殿,中供布袋罗汉像,旁置魔魅,作戏弄状。殿右设大
画鼓,左悬钟。古者钟楼用风字脚,四柱并用浑成梗木,若散木,不可低,低则
掩,声不远。宜在左。寺廊下作平棋盘顶,开楼,盘心透上直见钟作六角栏干,
则声远百里。是寺钟昼夜撞之,有紧十八、慢十八之号。寺鼓在右,即宋孚禅师
闻之悟道处。钟鼓楼旁,矗两宝刹,高数丈,剪彩为幡幢。第二层大殿上置白石
香炉莲炬,高与殿齐,中供大佛三座,旁列梵相:或衣云衲,倚竹杖,横梵书贝
帙;或抱膝耸肩,状若鬼王;或闭目枯坐万山中;或长眉拂地,侧膝跣足;或面
目羸瘦,神清气足;或着水田衣趺坐,意思萧适;或芒鞋竹杖,伛偻如老人形;
或四体毛生,仪貌间别;或轩鼻口,手捻数珠,坐娑罗树下;或亢眉瞪目;或
挥扇坐槎栎树下,丰骨清峭;或鸡皮骀背,两手有所事,如抓蚤扪虱;或被袈裟
执经,宛然僧相;或合掌而坐;或被衣挥扇;或髯而长;或陋且怪,而焚香捧经
之僧隅坐焉,所谓十八应真也。殿后供大悲千手眼菩萨像,螺髻缨络,足履菡萏。
第三层中供阿弥陀佛,佛火炎上如凡火状,下陈经案香盆,为万寿经坛。第四层
后楼三层,楼下为方丈,中为僧房,上为万佛楼。计佛万有一千一百尊,佛形大
小不一,小者如黍米半菽,眉目口耳,螺髻毫相,无不毕具。郡中三层楼以蕃厘
观弥罗宝阁为最,是楼次之。楼旁列两小殿,供白衣大士、文武帝君像。两廊百
数十楹,皆供诸天佛号及道人俞普龙像,而柳毅像至今无考焉。
  天宁寺恭逢圣祖赐扁四:为“萧闲净因”、“皓月禅心”、“寄怀兰竹”、
“般若妙源”;联二:“禅心澄水月,法鼓聚鱼龙”一,“珠林春日永,碧溆好
风多”二。上赐扁七,为“淮南香界”、“浮山华海”、“淮南丽瞩”、“神威
拥护”、“省方设教”、“大雄宝殿”、“万佛楼”。联八:“花雨南天,灵文
传妙谛;香空蜀阜,藩墅表名区”一,“闾里讴歌闻乐恺,轩窗烟景遍清嘉”二,
“楚尾吴头开画镜,林光鸟语入吟轩”三,“定地生欢喜,香台普吉祥”四,
“众香馥郁凝华盖,多宝光明驻法轮”五,“琉璃瓶水资功德,缨络龛云现吉祥”
六,“西竺驻祥轮,三摩合证;东山留净业,二谛俱融”七,“商鼎周彝自典重,
槛花苑树相芬芳”八,皆供奉大殿。又御制七言律诗四首,泐石供奉碑亭。
  明天宁寺僧茂陵睿略工诗,著《松月轩集钞》。爪发塔在今让圃鸭脚树下,
姚少师荣上为塔铭。《松月轩集》板藏于马主政丛书楼中。国朝天宁寺僧咏堂,
工诗,退院后,别号觑壁,居塔院,名曰庐塔。
  枝上村,天宁寺西园下院也,在寺西偏,今归御花园。旧有晋树二株,门与
寺齐。入门竹径逶迤,花瓦墙周围数十丈。中为大殿,旁建六方亭于两树间,名
曰“晋树亭”为徐葆光所书。南构弹指阁三楹,三间五架,制极规矩。阁中贮图
书玩好,皆希世珍。阁外竹树疏密相间,鹤二,往来闲逸。阁后竹篱,篱外修竹
参天,断绝人路,僧文思居之。文思字熙甫,工诗,善识人,有鉴虚、惠明之风,
一时乡贤寓公皆与之友。又善为豆腐羹、甜浆粥,至今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
汪对琴员外棣有《弹指阁录别图》。
  行庵,马主政家庵也,在枝上村西偏,今归御花园。门在枝上村竹径中,门
内供韦驮像,大殿供三世佛,殿前梧桐三株。由殿东角门入,小屋四间;复由屋
西角门入,套房二间,过此则为枝上村竹园。叶震初有《行庵文宴图》,今已无
存。马主政曰,字秋玉,号ㄍ谷,祁门诸生,居扬州新城东关街。好学博古,
考校文艺,评骘史传,旁逮金石文字。南巡时,赐两御书克食。尝入祝圣母万寿
于慈宁宫,荷丰貂宫之赐。归里以诗自娱,所与游皆当世名家。四方之士过之,
适馆授餐,终身无倦色。著有《沙河逸老诗集》。尝为朱竹刻《经义考》,费
千金为蒋衡装潢所写《十三经》。又刻许氏《说文》、《玉篇》、《广韵》、
《字鉴》等书,谓之“马板”。弟曰璐,字佩兮,号半查,工诗,与兄齐名,称
扬州二马。举博学鸿词不就,有《南斋集》。子裕,字元益,号话山,工诗文,
尤精于长短句,小字阿买,见杭堇浦《道古堂集》中。佩兮于所居对门筑别墅曰
街南书屋,又曰小玲珑山馆,有看山楼、红药阶、透风透月两明轩、七峰草堂、
清响阁、藤花书屋、丛书楼、觅句廊、浇药井、梅寮诸胜。玲珑山馆后丛书前后
二楼,藏书百厨。乾隆三十八年奉旨采访遗书,经盐政李质颖谕借,其时主政已
故,子振伯恭进藏书,可备采择者七百七十六种。三十九年奉上谕:“国家当文
治休明之会,所有古今载籍,宜及时搜罗大备,以光策府,而裨艺林,因降旨命
各督抚加意采访,汇之于朝。旋据各省陆续奏送,而江、浙两省藏书家呈献者种
数尤多,廷臣中亦有纷纷奏进者。因命词臣分别校勘应刊、应录,以广流传。其
进书百种以上者,并命择其中精醇之本,进呈一览。朕几余亲为评咏,题识简编。
复命将进到各书,于篇首用翰林院印,并加钤记,载明年月、姓名于面页,俟将
来办竣后,仍给还各本家自行收藏。其已经题咏诸本,并令书馆先行录副,将原
书发还,俾收藏之人益增荣幸。今阅进到各家书目,其最多者如浙江之鲍士恭、
范懋柱、汪启淑,两淮之马裕四家,为数至五六七百种,皆其累世┑藏,子孙克
守其业,甚可嘉尚。因思内府所有《古今图书集成》,为书城巨观,人间罕觏。
此等世守陈编之家,宜俾专藏勿失,以永留贻。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马裕
四家,着赏《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以为好古之劝。又如进书一百种以上江苏
之周厚育、蒋曾荣,浙江吴玉墀、孙仰曾、汪汝栗及朝绅中黄登贤、纪昀、
励守谦,汪如藻等,亦俱藏书旧家,并著每人赏给内府初印之《佩文韵府》各一
部,俾亦珍为世宝,以示嘉奖。以上应赏之书,其外省各家,着该督抚盐政派员
赴武英殿领回分给。其在京各员,即令其亲赴武英殿祗领,仍将此通谕知之。钦
此。”《古今图书集成》共五千二百卷,分类三十二典,振伯敬谨珍藏,装成五
百二十匣,藏贮十柜,供奉正厅。继又赐平定伊犁御制诗三十二韵、平定金川御
制诗十六韵,并得胜图三十二幅。又御题《冠子》诗云:“器原归厚德将,
杂刑匪独老和黄。朱评陆注同因显,柳谤韩誉两不妨。完帙幸存书著楚,失篇却
胜代称唐。帝常师处王友处,戒合书绅识弗忘。”现皆装成册页,供奉其家。
  让圃,张士科、陆钟辉别墅也。在行庵西,今属杏园,本为天宁寺西院废址。
先是张氏典赁,未经年复鬻与陆氏。张氏侦知陆氏所鬻,而不知为钟辉也,以未
及期为辞。会陆氏知其故,让于张氏,张氏故辞不受。马主政为之介,各鬻其半,
构亭舍为别墅,名曰让圃。门在枝上村竹径中。前种桃花,筑含雨亭,门中构松
月轩,复围明简庵略禅师退院入圃中。退院旧有银杏一株,树下石塔,即简公爪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