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智囊全集全译》作者:冯梦龙

_52 冯梦龙(明)
刘鄩在河曲击退晋王的军队,原本想乘胜潜往太原,又怕晋军从后追击,就命人捆扎草人,绑上军旗,立在马背上,绕着城墙边走。几天后,晋人才发觉刘鄩的军队已溜走了。
北宋时,有一次毕再遇与金人对阵,一晚,毕再遇拔营离去,营中只留有军旗。在拔营前,毕再遇事先命人绑缚羊只,把羊儿的两只前脚搁在军鼓上,在羊儿挣扎时,就会发出咚咚的鼓声,所以金人一直没有察觉到那是座空营。相持几天后,金人觉得情况有异,警觉到受骗,想追击时,毕再遇已经走远了。
840、侯渊
【原文】
魏尔朱荣使大都督侯渊讨韩楼,配卒甚少,或以为言。荣曰:“侯渊临机设变,是其所长,若总大众,未必能用。”渊遂广张军声,多设攻具,帅数百骑深入。去蓟百余里,值贼。渊潜伏以乘其背,大破之,虏五千人。皆还其马杖纵使入城,左右皆谏,渊曰:“我兵少,不可力战,为奇计以间之,乃可克也。”度其已入,帅骑夜进,昧旦,叩其城门楼,果疑降卒为内应,遂走,追擒之。
【译文】
魏晋南北朝时,后魏尔朱荣派大都督侯渊率兵征讨韩楼,但分给他的兵力很少,有人想为侯渊争取增兵,尔朱荣说:“随机应变是侯渊最擅长的,若是让他统率大军,恐怕反而碍他手脚。”
侯渊奉命后,就大事声张,增添许多攻城器械,率领数百骑兵出发。在离开蓟地有一百多里的地方,遇上敌兵。侯渊先暗中埋伏,然后自敌人背后攻击,大败敌兵,虏获五千人。但侯渊却下令发还他们的武器,任由他们入城回营,右左极力劝阻,侯渊说:“我军兵力薄弱,不能长时间与敌人拚死作战,只有用奇计离间敌人,才能打赢这一仗。”
侯渊估计敌兵已入城,就率兵连夜赶路,天还未亮,就命人拍打城门。韩楼果真怀疑先前入城的贼兵是侯渊的内应,就弃城逃逸,侯渊率兵追捕而归。
841、韩信
【原文】
汉王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渡军,袭安邑,遂虏魏王豹,定河东。
信既破魏、代,遂与张耳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歇、成安君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信乘胜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野无所掠,不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麾下。”成安君不听。信使间视,[边批:精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帜。”令其裨将传歹食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边批:创法。]赵兵望见大笑。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边批:欲以致敌。]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信、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于是赵军还归壁,见壁皆汉帜,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遂乱走。汉兵夹击,大破之。斩陈余,擒赵王歇。诸将效首虏毕,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反以背水阵取胜,何也?”信曰:“此在兵法,顾左右不察耳。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即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得而用之乎?”诸将乃服。
[述评]
秦姚丕守渭桥以拒晋师。王镇恶溯渭而上,乘蒙冲小舰,行船者皆在舰内。秦人但见舰进,惊以为神。至渭桥,镇恶令军士食毕,皆持仗登岸,后者斩。既登,即密使人解放舟舰,渭水迅急,倏忽不见。乃谕士卒曰:“此为长安北门,去家万里,舟楫衣粮,皆已随流,今进战而胜,则功名俱显;不胜,则骸骨不返矣。”乃身先士卒,众腾踊争进,大破丕军。
李复乱,宣抚使檄韩世忠追击,所部不满千人。乃分为四队,布铁蒺藜,自塞归路,令曰:“进则胜,退则死,走者命后队剿杀。”于是莫敢反顾,皆死战,大败之。斩复。此皆背水阵之故智也。
沈存中曰:“韩信袭赵,先使万人背水阵。乃建大将旗鼓,出井陉口,与赵人大战。佯败,弃旗鼓走水上军。背水而阵,已是危道,又弃旗鼓而趋之,此必败势也。而信用之者,陈馀老将,不以必败之势邀之,不能致也。信自知才过余,乃敢用此策。设使馀少黠于信,信岂得不败?此所谓知己知彼,量敌为计。后之人不量敌势,袭信之迹,决败无疑。
又曰:“楚、汉决胜于垓下。信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高帝在其后,绛侯,柴武在高帝后。信先合不利,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信复乘之,大败楚师。信时威震天下,籍所惮者独信耳。信以三十万人不利而却,真却也,然后不疑,故信与二将得以乘其隙。信兵虽却,而二将维其左右,高帝军其后,绛侯,柴武又在其后,异乎背水之危。此所以待项籍也。用破赵之迹,则歼矣。此皆信之奇策。班固为《汉书》,乃削此一事,盖固不察所以得籍者,正在此一战耳。
信已袭破齐临淄,遂东追齐王。楚使龙且将兵救齐,或说龙且曰:“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使齐王遣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又来救,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居齐,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不战而降也。”龙且轻韩信为易与,遂战。与信夹潍水而阵。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盛沙,壅水上流,引兵半渡击龙且,佯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
[评]
使左车之谋行,信必不能得志于赵。使或人之说用,信必不能得志于龙且。绕朝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士固有遇不遇哉。
【译文】
汉王(刘邦)以韩信为左丞相,出兵攻打魏国。魏国大军在蒲阪一带布阵,控制了临晋河域。于是韩信故设疑兵,频频调动部队准备抢渡临晋,而另外派遣军队以木罂罐渡江,袭击魏国首都安邑城。兵至城下,破城掳获魏王豹,平定了河东地区。
韩信既然击灭魏国,便与张耳东下井陉,继续攻击赵国,赵王歇与成安君陈余听到这消息,就在井陉口聚集兵马,号称大军有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劝陈余说:“韩信乘胜远征,锐气难以抵挡。臣听说,要从千里外补给粮饷,常因路途遥远,耽搁时日,士兵不但常面有饥色,甚至要自己动手砍柴烧饭,还不能保证每天都有饭吃。现在井陉道路狭窄,不但车辆无法并行,骑兵也不能成列而行。行军数百里后,粮车势必落在队伍的后面,希望能拨给臣三万兵马,从小路阻断他们的辎重装备与补给,大王只要命人挖掘壕沟,架高营垒,坚守而不出战。他们在前方没有作战的对象,退路又被我奇兵所阻,野地又掠夺不到补给的物品,不到十天就可取下韩信,张耳的脑袋,呈献给您。”但成安君陈余却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派人暗中探听,知道成安君不用广武君的计策,就放胆率军前进,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处扎营。半夜时下达突击令,挑选两千名装备轻便的骑兵,每人手持一面红色军旗,从小路上山窥伺赵军的动静。韩信告诫士兵说:“赵军见我军败退,一定会出动全营的兵力追击,这时你们就快速进入赵营,拔掉赵军的旗帜,插上汉军的红旗。”又命令副将分送口粮给士兵,对他们说:“今天击破败赵军之后,再举行大会餐。”将士们都不相信在短时间内能击败赵军,假意回答:“遵命。”
韩信派一万人作先头部队,出发后,背对着河水排开阵势,赵军见了这种后退无路的阵势,都大笑起来。
天亮后,韩信插上大将军旗,敲击战鼓,朝井陉口出发。赵军大开营门迎击,双方交战许久。韩信、张耳假装不敌,丢下战鼓、军旗,逃向河边的军阵,原先在水边布阵的先头部队,开营门接纳韩信的退兵,再快速迎战赵军。
赵军果然倾巢而出,全力追击韩信、张耳。韩信、张耳进入军阵后,所有士兵都拚死作战,赵军无法击败,于是想退兵回营,但回头一望,整个营寨都插满了汉军的红旗,不由大惊失色,以为汉王俘虏了赵王的将领,因而阵脚大乱。汉兵两路夹击,大破赵军,杀了陈余,活捉赵王。
将把敌人的首级,俘虏呈给韩信后,问道:“兵书上说:‘选择阵地,右边要有山陵做依托,阵地前的左方,面对水泽。’但今天将军却命令我们背水排开阵势,居然得胜,这是什么原因?”
韩信说:“这种战术在兵法中也有,只是你们没有注意罢了。兵法上不是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吗?我韩信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勇于奋战的士兵,跟随我出战的将士,就如别人所说,是‘驱赶百姓上战场’。在这种情势下,不能不设法置士兵于死地,使他们各自为自己的生存而力战到底。如果置士兵于生地,他们一定会怕死而逃走,怎么能用他们作战呢?”
诸将听了都非常佩服。
[述评译文]
秦姚丕镇守渭桥抵御晋军来犯。王镇恶率军搭乘特制的小船,由渭水逆流而上,命士兵都躲在船舱内不准外出。秦军只看见船往前行驰,却不见船上有人操舟,都以为是神。抵达渭桥后,王镇恶命士兵先吃饭,然后每人手持木棒上岸,最后上岸的处斩。上岸后,又命人暗中解开船缆,渭水水势湍急,一会儿功夫,船只就被水流冲得不见踪影了。
王镇恶对士兵说:“这里是长安北门,离家约有万里,船舰、衣物都已随流远去,今天若是奋勇作战,得胜后,不但能为国立功而且扬名乡里;若是懦弱溃败,恐怕只有横尸异乡了。”于是身先士卒,奋勇出击,士兵们个个斗志昂然,大破晋军。
宋朝钦宗时,李复谋乱,宣抚使命韩世忠平乱。,韩世忠所拥有的兵力不满一千人,于是把士兵分为四队,命人在路上放置铁蒺藜,阻断自己后撤的退路,并对士兵说:“前进杀敌就能获胜,胆怯后退只有死路一条,凡是想逃走的士兵,殿后的队伍格杀勿论。”于是人人不敢回头,都抱持拚死一战的决心,终于大败李复叛军。
这些都是因袭“背水阵”的智谋。
沈存中认为,韩信袭赵,先派一万人为先头部队,背对河水排列阵势,接着高举将军旗,伴着军鼓,由井陉口出击,与赵军大战。而后故意败阵丢旗弃鼓,退入河边阵地。背水列阵这已是险招,又丢旗弃鼓退入阵地,这更是必败的态势。但韩信却采用这种战术,陈余是战场老将,如果韩信不以兵败撤军,就无法诱陈余出兵追击,而大获全胜。韩信自知自己才略高过陈余,才敢用此战略;假使陈余比韩信聪明,韩信怎会不被打败呢?这就是所谓知己知彼,估量敌人的实力拟定战略。后人若不估量敌人的形势,只一味模仿韩信,毫无疑问一定会失败。
楚、汉在垓下决战。韩信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迎战,孔将军率领左军,费将军率领右军,高祖刘邦的队伍在两位将军后面,而柴武又在高祖军队的后面。韩信先战失利,孔、费两位将军先任由楚军追击,韩信复又集聚兵力乘虚还击,终于大败楚军。
韩信当时威名震天下,项羽所害怕的只有一位韩信。韩信带领三十万大军,战败而退,是真退兵,但后面的队伍却不知道,所以韩信能与孔,费两位将军联手反击。韩信虽兵败,但孔、费二将军仍在左右护卫,在后有高祖及柴武的军队,这情势不同于背水一战,只是为引项羽率兵追击。若仍沿用破赵的旧计,那一定遭到失败的命运。
这些都是韩信的奇谋。班固(东汉人,字孟坚)作《汉书》,竟然不记入此事,实在是因为班固不明白日后刘邦能杀项羽,这场战役实在是一关键。
韩信攻破齐国临淄后,立即往东追捕齐王,楚人派龙且(秦人,项羽手下大将)率军二十万人援救齐国。有人劝龙且说:“汉军拚死远征,其锋锐不可当。齐、楚两军在本国作战,思恋乡土,斗志容易瓦解。不如挖深垒沟,加强防御,请齐王派亲信的大臣去招抚那些失陷的城邑。失陷的百姓听说齐王还在,又有楚兵来救援,一定会反叛汉军。汉兵离国二千里,驻扎齐地,得不到齐人的支持,势必无法补给粮食。这么一来,不须作战汉军就要举手投降了。”
但龙且却认为韩信根本不是自己对手。于是双方隔潍水布阵。韩信在夜里命手下缝制一万个皮囊,盛满沙子,堵住上游河水,另外带领一半的兵力渡水攻打龙且,故意败阵退走。龙且高兴的说:“我早就知道韩信胆子小。”下令全军渡水追击韩信。韩信让人移走堵水的沙袋,水势一涌而下,龙且的军队大半无法渡河,韩信迅速反击,杀了龙且。
[评译]
假使当时陈余能采纳李左车的建议,韩信一定无法打败赵军;假使龙且能考虑宾客的谋略,韩信一定无法战胜龙且。难怪春秋时秦大夫绕朝要感叹。”不要认为秦国没有人才,实在是我的谋略别人不采纳。”唉,人的际遇的确有幸与不幸啊!
842、张弘范
【原文】
张弘范[字仲畴]讨李璮于济南,其父柔戒之曰:“汝围城勿避险地。汝无怠心,则兵必致死。主者虑其险,苟有来犯,必攻救,可因以立功。勉之!”弘范营城西,璮出军突诸将营,独不向弘范。弘范曰:“我营险地,璮乃示弱于我,必以奇兵来袭。”遂筑长垒,内伏甲士,而外为壕,开东门以待之。夜令士卒浚濠,益深广,璮不知也,明日果拥飞桥来攻。未及岸,军陷壕中,得跨壕而上者,遇伏皆死。
元兵逼宋少帝于崖山,或请先用炮。弘范曰:“火起则舟散,不如战也。”明日四分其军,军其东、南、北三面,弘范自将一军,相去里余,下令曰:“闻吾乐作,乃举。违令者斩!”先麾北面一军,乘潮而战,不克。李恒等顺潮而退。乐作,宋将以为且宴,少懈,弘范舟师犯前,众继之。预构战楼于舟尾,以布幕障之,命将士负盾而伏,令曰:“闻金声起战,先金而妄动者死。”飞矢集如猬,伏盾者不动,舟将接,鸣金撤障,弩弓火石交作,顷刻并破七舟,宋师大溃,少帝赴水死。
【译文】
元将张弘范(字仲畴)征讨济南李璮时,他的父亲训诫他说:“围攻对方的城池,千万不要回避险要的地势。只要你不生怠忽之心,士兵一定会为你死力效命。敌方主其事者,虑及险地的重要性,一旦遭到进犯,必然发兵救援,那时候,就可以建立功勋,希望你好好自我警惕!”
有一次,张弘范驻扎城西,李璮率军出击,却没有攻打张宏范的营地。张弘范对下属说:“我营的位置险要,所以李璮才故意对我示弱,他心中一定打算出奇兵来突袭我。”于是张弘范命人修筑长垒,垒下埋伏全副武装的士兵,营外挖掘战壕,并且大开东门准备迎战。晚上更命士兵摸黑挖深战壕,使得壕沟又深又宽,但是李璮都不知道。
第二天李璮果然命士兵搭建吊桥进攻,然而吊桥尚未及岸,士兵即陷入壕沟,少数侥幸攀越壕沟而上的,也都被埋伏的士兵杀死。
当元兵追击宋少帝到匡山时,有人建议用炮攻,张弘范不同意,说:“如果用炮攻,一定会把船队击散,不如双方刀刃对阵。”
第二天,张弘范把军队分成四队,先包围东南北三面,而自己却带领一军离开阵地一里多路,行前下令说:“听到我奏起的乐声就进攻,违抗军令者处斩!”
首先由北面的一军趁涨潮时进攻,不料失败,将军李恒等于是又顺着潮水退兵。这时乐音突然响起,宋军将领误认是元军举行宴会,竟放慢对元军的攻势,就在这一刻,张弘范的水军,突然出现在宋舰前面,其他三路元军也相继开来。
张弘范事先曾在船尾搭建船楼,然后用布幕遮起,命将士负盾而伏,严令他们:“听到敲锣声立即现身作战,凡是提前轻举妄动者,一律按军法处死。”这时宋军的箭矢有如刺猬般密集,而伏盾而卧的元军依然按兵不动。当双方军舰快要撞击在一起时,张弘范才下令敲钟并拉开布幕,刹时弓弩与火石齐发,转眼就击沉宋军战舰七艘。结果宋军大败,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杀。
843、勾践 柴绍
【原文】
吴阖闾伐越,越子勾践御之,陈于槜李。勾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动。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而辞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遂自刭也。吴师属目,越子因而伐之,大败之。
叶谷浑寇洮、岷二州。遣柴绍救之,为其所围。虏乘高射之,矢如雨下,绍遣人弹胡琵琶,二女子对舞。虏怪之,相与聚观。绍察其无备,潜遣精骑,出虏阵后,击之,虏众大溃。
[评]
罪人胜如死士,女子胜如劲卒,是皆创奇设诱,得未曾有。
【译文】
春秋末期吴王阖闾发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亲自率兵抵抗。当时越军在槜李(今浙江省嘉兴县)严阵以待。勾践对吴军严整的军容感到忧心,就派敢死队一连发动两次攻击,但吴军丝毫没有动摇。
于是勾践就想出一个计谋,他把越国的死囚排成三行,然后在每个人的脖子上挂一把剑,一起走向吴军阵地说:“现在吴,越两国兵戎相见,我们触犯军令,但不敢逃避刑罚,现在只有死在阵前。”说完,拔剑自刎而死,吴军看得目瞪口呆,于是越王勾践乘机发动猛攻,把吴军打得大败。
唐朝时吐谷浑入侵洮、泯二州,情势危急,皇帝命柴绍(字嗣昌,卒谥襄)前往救援,没想到反被胡人围困。胡人利用高地的有利形势,发动箭阵,一时箭如雨下。
柴绍灵机一动,叫众工弹奏琵琶,又要两名女子随着音乐婆娑起舞,胡人大感惊讶,见两名女子舞姿曼妙,不由聚集围观。柴绍察觉胡人已中计而放松警惕,暗中派遣精锐的骑兵,包抄胡人的后方反击,结果胡人大败。
[评译文]
敢死的勇士不如列队自杀的罪犯能动摇敌人军心,女子曼妙的舞姿却胜过悍勇善战的士兵。这些都是出奇谋,计诱敌人的招术,在以前可从来没听说过。
844、朱隽 周亚夫
【原文】
黄巾贼十万人据宛。朱隽围之,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西南,隽自将精兵五千,掩东北。[边批:弩弓南指,情实西射。]遂乘城而入。
太尉周亚夫击吴、楚,坚壁不战。吴兵乏粮,数挑战,终不出。后吴奔壁东南陬,[边批:即朱隽之计。]太尉使备西北,已而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
[评]
合观二条,可识用兵之变。
【译文】
汉朝时黄巾贼聚众十万人占据宛城,朱隽率军围城。他命士卒堆起土山,居高临下侦察贼人在宛城的部署。接着故意击鼓,调动士兵攻打宛城西南角,贼人于是集中全部兵力防守西南,没想到朱隽却亲自率领五千精兵,由城东北突袭。一举破城而入。
汉朝太尉周亚夫转战吴、楚各地时,有一次,故意坚守池不应战。吴兵因补给中断,缺乏粮食,亟需攻城取得补给。但屡次挑战,周亚夫都不理。后来,吴军发动攻势,攻击城东南,周亚夫立即派兵防守西北角。不久,吴军的主力部队果然由西北角攻城,但因周亚夫事先早已料到而失败。
[评译]
综观上述两个战例,可以看出用兵的变化。
845、宇文泰
【原文】
高欢督诸军伐魏。遣司徒高昂趣上洛,窦泰趣潼关。欢军蒲阪,造三浮桥欲渡河。宇文泰军广阳,谓诸将曰:“贼犄吾三面作浮桥,以示必渡。此欲缀吾军,使窦泰西入耳。欢自起兵以来,窦泰常为前锋,其下多锐卒,屡胜而骄,今袭之必克。克泰,则欢不战自走矣。”诸将皆曰:“贼在近,舍而袭远,脱有蹉跎,悔何及也?不如分兵御之。”泰曰:“欢再攻潼关,吾军不出坝上。今大举而来,谓吾亦当自守,有轻我之心。乘此袭之,何患不克?贼虽作浮桥,未能径渡。不过五日,吾取窦泰必矣。”乃声言欲保陇右,而潜军东出,至小关。窦泰猝闻军至,自风陵渡河。宇文泰击破之,士众皆尽,窦泰自杀,传首长安。
【译文】
东魏丞相高欢督导各路军队征伐西魏。派遣司徒高昂前去上洛,大都督窦泰前往潼关。而高欢自己率军驻扎蒲坂,搭建三座浮桥,想要渡河。
西魏宇文泰的军队当时驻守广阳,对其他将领说:“我军三面都遭敌兵牵制,他们搭建浮桥,就已明白表示要渡河。然而这种做法无非是要牵制我军,让窦泰的军队能够西进罢了。高欢起兵以来,窦泰经常是他的先锋部队,窦泰的手下也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由于战无不胜,因此显得很骄傲。如果我们发动突袭,一定可以击败他。打赢了窦泰,那么高欢等不到与我军交战就会逃走了。”
将领们都说:“高欢的军队离我们最近,现在却要舍近求远攻打窦泰,万一有个闪失,连后悔都来不及了,不如分兵数路,各别防守。”宇文泰说:“高欢两度攻打潼关,我军都只在坝上防守而没有出战,现在他大规模的带兵前来,也一定料定我军会再坚守,这已经存有轻敌的心理,趁这机会偷袭怎会不胜呢?敌人虽造了浮桥,还不会这么快渡河攻击,不出五天,我一定活捉窦泰。”
于是宇文泰公然扬言要保护陇右地区,暗中却率军朝东进发,到达小关,窦泰接到宇文泰率军突袭的消息,仓促中由风陵渡渡河迎战,宇文泰挥兵攻击窦泰,敌兵死伤殆尽,窦泰自杀。他的脑袋被砍下后,送至长安。
846、韩世忠
【原文】
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时韩世忠驻镇江,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曰:“有诏移屯守江。”良臣去,世忠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良臣至金,孛堇闻世忠师退,即引兵至江口,距大仪五里,副将挞孛也拥铁骑,过五阵东,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我军迭进,背嵬军各持长斧,上揕人胸,下砍马足,敌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蹂之,人马俱毙,遂擒挞孛也。
【译文】
金人与刘豫会师之后,分道入侵南宋。当时,韩世忠驻守镇江,并由统制(官名)解元防守高邮,准备牵制金兵步卒,他自己率领骑兵直奔大仪,以抵挡敌人的骑兵。
南宋朝廷派遣魏良臣出使金国,途遇韩世忠的军队,韩世忠下令撤拆炊事锅灶,故意向魏良臣说:“奉到朝廷诏令,命我们移兵退守江边。”魏良臣一离开营区,韩世忠立刻上马,传达军令说:“大家随我马鞭所指的方向前进。”于是率领大军到达大仪这个地方,部署完成五处重要阵地,另外又设下二十多处的伏兵,约好听到鼓声响起,立即全面发起攻击。
魏良臣到达金国。金国的大臣孛堇听他说韩世忠已经率兵撤退,立刻引兵到江口,在距离大仪地方五里之处,副将挞孛也正好带着骑兵掠过五个阵地的东侧。韩世忠举起令旗,传兵鸣鼓,这时四周伏兵四起,宋军旗帜与金兵旗帜混杂在一起,金兵立即乱成一团。宋军轮番反复杀进杀出,韩世忠的亲兵部队背嵬军,更是神出鬼没,各持长斧,上劈人胸,下砍马脚,金国的骑兵带着盔甲深陷在泥淖之中,任人宰割。这时,韩世忠又派出精锐的骑兵加以蹂躏,敌军人马一一死命,终于活捉了敌将挞孛也。
847、冯异 王晙
【原文】
冯异与赤眉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贼见势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服色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异追击,大破之。
吐蕃寇临洮,次大来谷。安北大都护王晙率所部二千,与临洮兵合,料奇兵七百,易胡服,夜袭敌营,去贼五里,令曰:“前遇寇大呼,鼓角应之。”贼惊,疑伏兵在旁,自相斗,死者万计。
【译文】
汉朝时冯异征伐赤眉军时,命士兵换上赤眉军的兵服,埋伏在路旁。第二天,赤眉发动一万人攻打冯异的先头部队,贼兵见冯异兵力薄弱,就发动猛攻。冯异指挥士兵奋勇应战,坚持到傍晚,贼兵见屡攻不下,气势已弱,这时冯异突然下令,要隐伏的士兵出击,由于伏兵的服装与赤眉兵相同,一时间赤眉兵无法辨识敌我,于是惊溃而逃。冯异下令追击,大败赤眉。
唐朝时吐蕃入侵临洮,抵达大来谷。安北大都护王晙(因破突厥,平吐蕃有功封清源公,卒谥忠烈)率兵二千人,与临洮军队联合抵御吐蕃。王晙事先挑选七百勇士,换上吐蕃的军服,趁夜袭击敌营。在离敌营五里处,对士兵说:“碰到敌兵,就大声喊叫,同时击鼓吹号相应。”敌兵果然以为四周有兵埋伏,大感惊慌,自相残杀,死者数以万计。
848、达奚武
【原文】
宇文泰遣达奚武觇高欢军。武从三骑,皆效欢将士衣服。日暮,去营数百步,下马潜听,得其军号,因上马历营,若警夜者,有不如法,往往挞之,具知敌之情状而还。
【译文】
宇文泰派达奚武(北周人,字成兴,封郑国公,卒谥桓)侦察高欢军队部署的情形。达奚武带着三名手下,要他们换上高欢士兵的军服。到了傍晚时分,离开高欢营地还有好几百步时,达奚武要士兵下马,暗中偷听,截获军中口令。再命士兵上马巡行营地,一副营地守卫士兵的样子,碰到不守军纪的高欢兵,甚至鞭打他们。于是搜集到非常完整的情报,圆满达成任务。
849、厨人濮 何无忌 王世充 王守仁
【原文】
华氏叛宋,宋公讨之。华登以吴师救华氏,败于鸿口。华登帅其余以败宋师。公欲出,厨人濮曰:“吾小人,可藉死,而不能送亡,君请待之。”乃徇曰:“扬徽者,公徒也!”众从之。华氏北,复即之。厨人濮以裳裹首而荷以走,曰:“得华登矣!”遂败华氏于新里。
[评]
厨人濮一奋,而众皆扬徽;王孙贾一呼,而市皆左袒。忠义在,人心不泯也,难其倡之者耳!
桓玄既败,西走江陵,留何澹之守湓口。澹之空设羽仪旗帜于一舟,而身寄他舟。时何无忌欲攻羽仪所在者,诸将曰:“澹之不在此舟,虽得无益。”无忌曰:“固也,彼既不在此,守卫必弱,我以劲兵攻之,成擒必矣!擒之,彼且以为失军主,而我徒扬言已得贼帅,则我气盛,而彼必惧。惧而薄之,迎刃之势也!”果一鼓而舟获,遂鼓噪唱曰:“斩何澹之矣!”贼骇惑以为然,竟瓦解。
李密与王世充战。世充先索得一人貌类密者,缚而匿之,战方酣,使牵以过阵前,噪曰:“已获李密矣!”士皆呼万岁,密军乱,遂溃。
王文成与宁王战,尚锐。值风不便,我兵少挫。急令斩取先却者头,知府伍文定等立于铳炮之间,方奋督各兵殊死抵战。贼兵忽见一大牌,书“宁王已擒,我军毋得纵杀。”一时惊扰,遂大溃。次日,贼兵既穷促,宸濠思欲潜遁,见一渔船隐在芦苇之中,宸濠大声叫渡,渔船移棹请渡,竟送中军,诸将尚未知也,其神运每如此。
【译文】
春秋时,宋大夫华氏叛变,宋元公派兵讨伐。华登率领吴国的军队援救华氏。齐、宋的联军在鸿口击败吴军,华登又率领残余的部队奋勇击败宋军。宋元公想逃走,厨人濮说:“我是个小人物,可以为贤君肝脑涂地,但是却不能追随您战败溃逃,请求您等一下。”接着高喊道:“士兵们,凡是高举旗帜的,就是忠君爱国的好战士。”士兵们纷纷高举旗帜,结果宋军又再度出击,华氏败北。宋军紧追,厨人濮用衣裳包裹着一个人头,背在背上,到处奔喊:“华登的人头已被砍下了。”华登部众军心大为动摇,终于在新里被宋军击败。
[评译文]
厨人濮振臂高呼,众军士都高举旗帜效忠;王孙贾(战国·齐大夫,为齐闵王臣。闵王被杀,贾母勉励王孙贾为国除害)在市集登高一呼,义士们纷纷卷起衣袖追随他。自古以来忠义就深植人心,缺少的只是那个登高一呼的人。
晋朝时桓玄(字敬道,曾篡晋自立为帝,后为刘裕出兵讨平)叛变失败后,向西回到江陵,派何澹之防守湓口。何澹之在其中一艘官船上插了很多旌旗和羽饰的仪仗,自己却移往另一艘船上。
当时何无忌(官广武将军)想攻击这艘插满旗帜的官船。其他将领说:“何澹之不在这条船上。就是得手。后,也没有什么好处。”何无忌说:“何澹之既然不在这艘船上,守卫一定薄弱,我们以强兵进攻,一定能攻占这艘船。这时我军再一路高喊:‘生擒何澹之了!’敌军的士气就会低落,反之,我军战志高昂,敌军必然恐惧我军的攻击,整个局势必可迎刃而解了。”
果然,何无忌顺利攻占官船,战士于是高喊:“砍下何澹之的脑袋了。”敌兵真的相信主将被杀,竟大败。
唐朝李密与王世充交战时,王世充先抓到一个面貌长相与李密一般模样的人,把他藏起来,等到双方打得正激烈时,派人把这个貌似李密的俘虏押解到阵前,并且大喊叫:“我们抓到李密了。”士兵们高呼万岁,李密的部队不由得心慌意乱,于是大败。
明朝时王守仁与宁王朱宸濠对阵,因对方势盛,又遇上风向不顺,略有小挫。急忙下令将不奋战而逃跑者,立即处斩。知府伍文定(字时泰,谥忠襄)等人站在火炮队中,正指挥士兵奋勇应战,贼兵突然看见一面大牌子,上面写着:“宁王已经被擒,我军不可滥杀。”一时间,贼兵惊骇不已,于是大败。
第二天,贼兵士气完全溃散,朱宸濠想暗中潜逃,看见芦草中有一艘渔船停在那儿,连忙大叫:“渡河!”渔人划船靠岸请他上船,没想到竟然押送至中军,这时其他将领还不知道。
王守仁用兵,每每如此神速。
850、狄青
【原文】 
狄青为延州指挥使,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青一日尽将万胜旗号付虎翼军,使之出战。[边批:陆抗破杨肇之计类此。]虎望其旗,易之。全军径趋,为虎翼所破。
【译文】 
北宋大将狄青为延州指挥史时,党项人举兵侵扰边境。当时狄青曾亲自招募士兵,编组一支名叫万胜军的部队,由于缺乏训练,士兵不熟悉阵法,所以常吃败仗。有一天,狄青把万胜军的旗帜全部换给训练有素的虎翼军,命虎翼军出战,党项军看见万胜军的军旗,就飞扑而上,结果被虎翼军打得大败。
851、朱景 傅永
【原文】
梁之渡淮而南也,表其可涉之津。霍丘守将朱景浮表于木,徙置深渊。乃梁兵败还,视表而涉,溺死大半。
齐将鲁康祚侵魏。齐、魏夹淮而阵,魏长史傅永曰:“南人好夜斫营,必于淮中置火,以记浅处。”乃夜分兵为二部,伏于营外,又以瓢贮火,密使人于深处置之,戒曰:“见火起,亦燃之。”是夜,康祚等果引兵斫营。永伏兵夹击之,康祚等走趋淮。火既竞起,不辨浅深处,溺死及斩首不知其数。
【译文】
五代时后梁军队渡河南下,在河道上标示水浅可渡河的地方。霍丘守将朱景(宋人,字伯晦)命人把梁人所作的标记移往水深的地方。后来梁兵兵败撤退时,都照所标示的记号渡河,结果大半士兵被淹死。
南北朝时齐将鲁康祚侵犯魏国,两军隔淮河对阵。魏将傅永(字侪期)说:“齐人喜欢乘夜袭击营地,他们一定会先在淮河中点火把标示出水浅的地方。”傅永把军队分为两路,埋伏在营外,又命人用瓢盛装火油,放置在水深的河道,严令说:“见火光,就点燃瓢中火油。”这夜,鲁康祚果然率兵偷袭,傅永的伏兵两面夹击,鲁康祚只好急忙退走淮河。点燃火把时,只见淮河水面尽是火灯,分辨不出深浅,因此被淹死或者逃命不及被杀死的士兵,不计其数。
852、张齐贤
【原文】
齐贤知代州,契丹入寇。齐贤遣使期潘美以并师来会战。使为契丹所执,俄而美使至云:“师出至柏井,得密诏,不许出战,已还州矣。”齐贤曰:“敌知美之来,而不知美之退。”乃夜发兵二百人,人持一帜,负一束刍,距州西南三十里,列炽燃刍,契丹兵遥见火光中有旗帜,意谓并师至,骇而北走。齐贤先伏卒二千于土镫砦,掩击,大破之。
【译文】
宋朝人张齐贤(字师亮)镇守代州时,契丹发兵入侵。张齐贤派人与潘美(字仲询,卒谥武惠,追封郑王)约定,两人联手防御契丹。但使者被契丹人劫持而去。不久,潘美的使者来到张齐贤的营地,说:“我军抵达柏井时,接获皇上密诏,不许与契丹人交手,现在军队已调头回去了。”
张齐贤说:“契丹人只知道潘美的军队要前来会合,并不知道潘美已经撤军。”于是乘夜命二百士兵,每人手持一面军旗,身背一束稻草,在离代州西南三十里的地方,将军旗排成一列,开始焚烧稻草,契丹兵远远望去,只见火光中有军旗飞舞,以为两军会师,害怕得向北逃逸。张齐贤事先在土镫寨设有二千名伏兵,就乘机击杀,大破契丹。
853、张巡 毕再遇 某督军
【原文】
令狐潮围睢阳,城中矢尽。张巡缚藁为人,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开禧中,毕再遇被围于六合,军中矢尽,再遇令人张青盖往来城上,金人意主兵官也,争射之,须臾矢集楼墙如猬,获矢二十余万。又敌尝以水柜败我,再遇夜缚藁人数千,衣以甲胄,持旗帜戈矛,俨立戎行。昧爽,鸣鼓,敌虏惊视,急放水柜,旋知其非真也,意甚沮。急出师攻之,敌遂大败。
沅州蛮叛,荆湖制置遣兵讨之。蛮以竹为箭,傅以毒药,血濡缕立死。官军畏之,莫敢前。乃束藁人,罗列焜耀,蛮见之,以为官军,万矢俱发。伺其矢尽,乃出兵攻之,直捣其穴。
【译文】
唐朝时令狐潮围攻睢阳。城中的箭用完了,张巡(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张巡举兵征讨,与太守许远合力守睢阳,后城陷遇害而死)命人捆扎了一千多个草人,穿上黑色的衣服,利用夜晚用绳索由城墙放下。令狐潮的士兵争相发箭,清点后总计有十万多枝。
后来又在夜间把草人从城头悬放下来,贼兵只大笑却不加防备。张巡就派五百位敢死队员袭击令狐潮的军营,焚烧贼兵的营垒,追杀十多里路。
宋开禧年间,毕再遇(字德卿,以智勇屡建奇功,为宋名将,卒谥忠毅)被贼人围困于六合。军中已无箭可射,毕再遇命人撑青伞站在城楼上,金人以为是主将来了,争相发箭,一会儿整个城楼有如刺猬般,总共有二十多万支箭。
又有一次,金人用水柜击宋军,毕再遇命人捆扎好几千个草人,利用夜晚视线不明,替草人穿上盔甲,手持旗帜,武器,排列成队伍,再一旁敲击战鼓。金人大为惊恐,急忙放下水柜,过了一会儿,才知是草人,士气大受影响。这时毕再遇下令攻击,大败金人。
沅州蛮人在荆湖一带作乱,朝廷派督军发兵平乱。蛮人削竹为箭,并在箭头上涂上毒药,只要一触碰皮肉,就能致人死地。官军们都害怕这种武器,不敢上前杀蛮。
于是督军下令扎草人,排成一列,蛮人以为是官军,于是万箭齐发,等到蛮人箭都射完后,督军才下令进攻,直取蛮人营寨。
854、张巡 种世衡
【原文】
张巡守睢阳,安庆绪遣尹子奇将劲兵十余万来攻。巡厉士固守,日中二十战,巡欲射子奇而不识,因刻蒿为矢,中者谓巡矢尽,走白子奇,巡乃使南霁云射之,一发中其左目,子奇乃退。
宝元中,党项犯边。有明珠族首领骁悍,最为边患。种世衡为将,欲以计擒之,闻其好击鼓。乃造一马持战鼓,以银裹之。极华焕,密使谍者阳卖之,后乃择骁卒数百人,戎之曰:“凡见负银鼓自随者,并力擒来。”一日,羌酋负鼓而出,遂为世衡所擒。
【译文】
唐朝张巡防守睢阳时,安庆绪(安禄山之子,安禄山称帝时封为晋王,后杀安禄山自立为帝,为史思明所杀)派尹子奇率十多万大军围攻。
张巡在城中巡视士兵,要他们加强守备,有一天之内交锋二十余次的记录。张巡想要射杀尹子奇,但又不认得他。就把蒿草削尖了当作箭,被射中的贼兵很高兴,以为张巡的箭已经用光了,跑去告诉尹子奇。城中才认出他的长相,于是张巡就要南霁云(为张巡将领,善射箭,与张巡同被害)射尹子奇。
南霁云一箭射瞎了他的左眼,尹子奇急忙退兵。
宋宝元年间,党项人侵犯边境,而其中明珠族的首领骁勇强悍,最令官军头痛。
种世衡想用计擒服他,听说他喜好击鼓,就命人打造一匹马,上有战鼓,外层镶银,极其华丽,暗中命人装扮成商人贩卖。接着种世衡挑选好几百名精壮善战的勇士,告诫他们说:“只要见到一个身负银鼓尾随我军的人,就予以活捉。”
一天,有一羌人背着银鼓外出,于是种世衡终于逮到明珠族首领。
855、裴行俭
【原文】
调露元年,大总管裴行俭讨突厥。先是馈粮数为虏钞,行俭因诈为粮车三百乘,车伏壮士五辈,赍陌刀劲弩,以羸兵挽进,又伏精兵踵其后。虏果掠车,羸兵走险,贼驱就水草,解鞍牧马,方取粮车中。而壮士突出,伏兵至,杀获几尽,自是粮车无敢近者。
【译文】
唐调露元年,大总管裴行俭征讨突厥。突厥先前曾因抢夺粮车而获胜,因此裴行俭命人准备三百辆假粮车,每车埋伏五名壮士,每人都拿着长刀、弓箭,粮车四周只派些羸弱的士兵随车队护粮,而精锐的主力部队却埋伏在后。
突厥兵果然前来劫粮,羸兵故意丢下粮车四处逃逸,突厥兵把粮车驾到水草边,解下马鞍,放马吃草,正要搬运车上粮食时,埋伏的壮士忽然由车中跳出,攻击突厥兵。突厥兵退败时,又被伏兵追击而至,几乎全军覆没。
后此,突厥兵便不敢再抢劫粮车了。
856、贺若敦
【原文】
后周时,陈将侯瑱等围逼襄州。贺若敦奉命往救,相持于湘、罗之间。初,土人密乘轻船,载米粟及笼鸡鸭,以饷瑱军。敦患之,乃伪为土人,装船伏甲士于中。瑱军人望见,谓饷船至,竞来取。敦伏甲尽擒杀之。又敦军数有叛人乘马投瑱者,敦别取一马,牵以趋船,令船中逆以鞭鞭之,如是者再三,使马畏船不肯上。后伏兵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附以招陈军,陈军竞来牵马,马既畏船不上,伏兵发,又尽杀之。以后实有馈及亡奔瑱者,并疑不受。
【译文】
南北朝时陈国将领侯瑱围攻北周襄州。贺若敦(北周人,为人聪明多计谋,屡立大功,后恃功骄横,被宇文护逼令自杀)奉命救援解围,两军在湘、罗一带对峙。
在贺若敦还未奉命前往时,当地百姓就常暗暗划着小船,装载米粮,鸡鸭等接济候瑱的军队。贺若敦了解这情形后,深感困扰。于是命人装扮成当地人,在小船内埋伏士兵,划向侯瑱的营区,侯军见小船来,以为是补给的船只来了,竟毫无防备的前来搬运食物。船内埋伏的士兵遂一拥而上,将前来取粮的敌军全部擒杀。
又,贺若敦的部队经常有士兵骑着马投降到侯瑱的阵营,贺若敦遂另外挑选一匹马,牵马走向船边,见马要上船就命人打它,反复再三,使马一见船就怕,不敢上船,然后命人埋伏在江边,再命人骑着怕上船的马伪装投降者,引诱陈军。陈军果然来牵马上船,但马儿怕再遭鞭打,不肯上船,这时埋伏的贺若敦士兵现身袭击,又大破侯瑱军。
自此以后,凡是当地百姓的补给船,或有真正愿意投降侯瑱军的,侯瑱一概不再理会。
857、李光弼
【原文】
史思明有良马千余匹,每日出于河南渚浴之,循环不休。李光弼命索军中牝马,得五百匹,絷其驹而出之。思明马见之,悉浮渡河,尽驱入城。思明怒,泛火船欲烧浮桥,光弼先贮百尺长竿,以巨木承其根,毡裹铁叉,置其首,以迎火船而叉之,船不能进,须臾自焚尽。
【译文】
唐朝时史思明有一千多匹上选好马,每天分批轮流带到黄河南岸的沙洲上去洗澡,以展示他壮盛的军容。
李光弼教人把军中的母马都牵出来,共五百匹,把它们所生的小马全拴在城内,等史思明的马到了水边,就把五百匹母马都牵出去,母马不停的嘶鸣,引得史思明的马都浮水渡过黄河,全都被驱赶入城。
史思明知道后非常生气,想利用着火的小船,烧毁浮桥,李光弼得知史思明的阴谋,就事先积藏好几百根长竿,用巨大的木头抵住长竿的根部,用毛毡包裹着铁叉,安置在竿头上,如此一来,火船投水而下时,长竿叉住火船,使船不能向前漂流,而自行焚毁。
858、虞翻
【原文】
吕蒙既诱糜芳出降,未入郡城,而召诸将高会作乐。翻曰:“今区区一心者,糜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钥乎?”蒙从之,翻曰:“未也,设城中有伏,吾与将军休矣!”复将芳入城,而翻代芳教曰:“芳得间归,愿共死守,有能破吴军者,吾当低首拜之。”于是谋伏兵者皆前,翻尽按诛之,蒙乃入。
[评]
有此谋伏辈,南郡自足死守。未亏而下,芳真奴才也!总是玄德不定都荆州之误。
【译文】
三国吴大将吕蒙在得知糜芳已同意出城投降时,非常高兴,虽然还没有进城,就已召集将领们举行庆功宴了。
虞翻(字仲翔)说:“今天有投降之心的只有糜将军一人,至于城中其他人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还不能大意,何不先取得城门钥匙再说。”吕蒙表示同意。
虞翻又说:“慢着,如果城中有埋伏,你我贸然入城岂能安全?”于是要糜芳入城,虞翻则代替糜芳对城中人说:“我糜芳现在脱困回城,愿与城共生死,谁能阻挡抵御吴军,我就向他鞠躬拜谢。”
准备偷袭吴军的士兵纷纷现身上前,虞翻也就逐一诛杀,吕蒙才得安然进城。
[评译文]
有了这批计划袭击吴军的勇士,南郡一定能坚守不破。现在竟被糜芳出卖,不战而破,糜芳可真是个十足的奴才!这也怪刘备不定都荆州。
859、程昱
【原文】
昱,东阿人,黄巾贼起,县丞王度反应之。吏民皆负老幼,东奔渠丘山。度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因谓县中大姓薛房曰:“度得城郭而不居,其志可知,此不过欲掠财物耳。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吏民不肯从,昱谓房等“愚民不可计事。”乃密遣数骑举幡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因大呼曰:“贼至矣!”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相随,昱遂与之共守,度来攻。昱击破之。
【译文】
程昱是东阿人,东汉末年黄巾之乱起时,东阿县县丞王度起兵反叛响应,官员百姓于是扶老携幼向东逃到渠丘山。
王度率兵出城后,往西走了五、六里,就将军队屯驻下来。程昱于是告诉县中的大族薛房说:“东阿县城已在王度掌握中,他却不住在城中,意思很明显,他不过是想抢夺财物罢了。我们何不相约返家,据城而守?”
然而官吏百姓都害怕,不愿回去。程昱又告诉薛房说:“这些愚民不足以商计大事。”
于是秘密派遣几个人骑马到东山上,高举着军队的幡旗,让薛房及百姓看得到,程昱就在一旁大喊:“贼兵来了!”然后下山趋赴县城,官吏百姓也都跟着奔回县城。到了城中,程昱就与吏民加强防御工事,王度起兵来攻,被被昱打败。
860、度尚
【原文】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