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塔木德 犹太人的致富圣经

_5 塔木德(犹)
犹太人还有这样的规定「生活困苦之余,不得不变卖物品以度日,如果真要变卖,你应该先卖金子、宝石、房子和土地、到了最后一刻,在真不得已的时候,才可以卖书。」
为何他们有这样的想法?犹太人是这样解释的:世间的一切金银珠宝、房屋、土地都是无常的,而知识则是可以长久流传的财富,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可以放弃书本。
犹太人认为,人们可以有各种仇恨和恩怨,然而知识是没有边界的,他是属于全人类的,不能因为我们的偏见,而影响智慧和真理的存在。为了维护书籍的传承性,并且把它真正地给所有热爱它的人们,在1736年的时候,拉脱维亚的犹太社区通过了一项法律,该法规定:当有人向你借书的时候,如果你不把书借给他人,就要被重金处罚。
因此,犹太人有学者比国王伟大的说法。在犹太人的观念里,犹太教的拉比要比父亲更值得尊敬,因为,拉比是整个社区最有智慧的人,所有的人都应该听从这位智慧和学识都很高的教师的教导。如果一个犹太人在为自己的女儿选择夫婿的时候,他也无疑会选择一个有
良好教育的青年,而不会选择一个世俗的有钱青年。
犹太人就是这样的民族,尊重知识,追求真理,并深信知识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需要的东西。知识是最伟大的,在他的面前,俗世里的所有统治者都要让位。
这个观念在犹太人的国家:以色列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以色列建国之后,著名的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由于他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得到世界和以色列人民的爱戴。以色列人民向他发出了邀请,请求他来做以色列国家的总统。但是他们的好意被已经决心献身科学的爱因斯坦拒绝了,爱因斯坦拒绝自己民族的人们赋予他的这个世俗的荣耀。
许多其他民族的人都觉得不能理解,总统是那样的尊贵,科学家怎么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呢?但是对于犹太人来说却丝毫也不觉得奇怪,在他们的眼中,有知识的人是最聪明的人,他们掌握着宇宙的真理,如果能让他们来统治国家,一定是这个国家的幸运和人们的福气。
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人民邀请科学家来做国家最高元首,这可以看出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崇拜,已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犹太人小的时候,他们的母亲都会问:
「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火烧了,你的财产也被抢光了,你会带着什么逃跑呢?」
如果犹太孩子们回答是「钱」或者是「钻石」的话,他们的母亲就会进一步地问:
「有没有一种东西,比钻石更重要,它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你们知道是什么东西吗?」
孩子回答不上来,母亲就会说:
「孩子,你们带走的东西,不应该是钱,不应该是钻石,而应该是知识。因为,知识是任何人也抢不走的,只要你还活着,知识就永远跟着你,无论你逃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失去他,别人也抢不走。」
犹太人的父母就是这样告诉他们的孩子,知识是一切财富的来源,是唯一可以永久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犹太人的历史再次验证了知识的价值,与其把那些有限的财富交给他们,不如把可以永远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知识」给他。
《塔木德》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一艘大船出海航行,船上的乘客除了一位拉比外,全是商场大亨。大亨们闲来无事,就互相炫耀自己的财富。当他们正争得面红耳赤时,拉比插话了:
「我觉得还是我最富有,只是我现在的财富无法拿给你们看而已。」
这些大亨听了都觉得莫名其妙。
后来,海盗袭击了这艘船,大亨们的金银财宝全被抢劫一空。等海盗们离去后,这艘船好不容易抵达了一个港口,但已没有粮食继续航行,只好停留在当地。
这位拉比因其渊博的学识,很快受到当地居民的尊重,并被聘为学校的教师。后来,这位拉比偶然遇到曾经同船旅行的大亨。这时,他们已身无分文,也没有丰富的知识,只能去做粗重的工作。
这时,那些大亨们才深刻体会地说:「只有知识才是夺不走的财富啊!」
事实上,所有的犹太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因此,犹太人就特别重视教育,为了让自己的后代都热爱学习,在他们小的时候,想尽办法让孩子们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
犹太教的托拉是这样说的「愈学《塔木德》,生命愈久长‥‥,精通《塔木德》的人就可以在来世获得了永生。」
还有,「研习《塔木德》的人值得受到尊敬。他会被称为一个朋友、一个可敬的人、一个崇敬上帝的人;他将变得温顺谦恭,变得公正、虔诚、正直、富有信仰。他将能远离罪恶、接近美德。通过他,世界就有了智慧、忠告、理性和力量。」
在今天,世俗的教育早已经取代了过去的宗教熏陶。热爱知识的犹太人迫不及待地投入了现代的教育。
在犹太人聚集的北美,免费的公共教育制度,把大批的犹太人召进学校的大门,这对犹太人来说,是他们最大的福祉,北美给他们的最大的恩惠莫过于开放性的教育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截然不同于欧洲的那种国家主导的、具有宗教导向的学校体制,在这些地方,犹太人往往是被排斥在学校之外的。
而他们的父母,则会竭尽全力使他们的子女完成学业。犹太人让父亲出去赚钱,母亲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以确保他们的孩子能够上学。为了子女们的教育,家长们真是想尽一切办法也要保证让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其他的孩子。
对于一个犹太家庭来说,如果他们的子女能够得到博士学位,这就是给父母的最大荣耀了,这个家庭也将成为大家争相学习和效法的典范。
正因为犹太人是如此的重视教育,因此大多数犹太人都得到了良好的教育。美国的犹太人中有84%的人念过四年高中,有32%的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犹太人平均接受过14年的学校教育,而非犹太的白人平均只受过11.5年教育。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说,教育都是迈向成功的途径。
今天的社会,教育程度和收入更是有直接关联。据统计,一个高中毕业生一生大约要比一个初中毕业生多赚10万美元。一个大学毕业生要比一个高中毕业生多赚25万美元。
一位分析家这样说道,「犹太人家庭是学问受到高度评价的地方,在这方面,非犹太人的家庭则相形见绌。就是这个因素构成了其他一切差异的基础」。
早在十一世纪时,犹太民族就几乎消灭了文盲,人人都能阅读识字。在当时欧洲的基督教徒中,绝大多数人却是文盲。
尽管犹太人的学习只局限于狭窄的宗教内容,但是当历史进入近现代以后,犹太民族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崇尚知识的巨大优势,立刻展现了出来,他们迅速地适应和接受了现代世俗教育,在文化科学领域里迅速地走到了别人的前头,因此,在近现代,犹太民族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出现了一大批的科学家、许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
犹太人创立的国家以色列,更能说明这个问题,以色列经济繁荣最重要的一个秘密,就是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崇尚知识,重视教育,是犹太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
以色列历届政府都对教育保持着高投入,多年来一直不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这一比例高于许多已开发国家。
另外,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捐款资助以色列发展教育。如
果让这些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出钱帮以色列买武器打仗,他们可能还有些犹豫,但如果要他们资助以色列发展教育,他们大多乐意慷慨解囊。
犹太人重视教育这一优良传统在以色列发扬光大,造就了大批高素质的杰出人才。除了发展自己的民族教育,浓厚的学术氛围也给以色列引来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犹太人几乎百分之百都受过教育,他们是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大军。以色列每万人中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80人,高于大多数欧洲国家。以色列人口中,平均拥有的教授和医生人数,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
因为,国内聚集着大批的专家、学者,以致许多人只好到国外去工作。正是由于有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以色列经济的发展才有了最坚实的基础。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葡萄长得愈丰硕,就愈低下头。同样的,愈有智慧的人,便愈懂得谦虚。--《塔木德》
如果你问犹太人什么东西最重要,答案一定是智慧。
知识固然重要,但它是用来磨练智慧的。智慧是终其一生永远相伴相随的财富,它会永远帮助你,庇护你;而知识不同,它可能给你带来好运,给你带来财富,但它不会永远这样,因为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质。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追求新的知识。但智慧永远不会过了有效期限,所以智慧是永久的财富,远胜于知识和金钱。
学识和谦虚同样重要。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是幸福的,那他一定是幸福的;但如果他自认是聪明的,那么,他一定是个愚蠢的人。
犹太商人以令人敬佩的商业智慧,独步于变幻莫测的世界商场。他们尊重知识,渴望学习,重视教育,崇尚求知。这一切,使他们具
有了卓然不群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素质,这便是犹太商人在商场中独领风骚的关键所在。
不过,要将知识转化成财富,就需要有将知识化为财富的本领。当然,知识本身就是精神财富,但是犹太人看重的是如何把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这种化知识为财富的本领就是人的知性,人的智慧。犹太人视知识为财富,但更看重智慧,因为,它是开启幸福和财富大门的金钥匙。
犹太人对财富的重视程度是人们所共知的,他们有着追求财富,崇尚金钱的动力,然而,他们从来没有深陷到财富的泥沼中不能自拔,而是一直以一种平常恬淡的心态来对待财富,对待生活。这便是追求财富,享受生活的智慧。
学习是磨练人的心性和思维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让人永远处于最佳的状态。犹太人视学习为义务,视教育为敬神,我们知道知识源于实践和经验,但个人由于受时空和自身的限制,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去实践,去亲身经历,只有大量吸取别人的经验。
因此,书本无疑是传达知识的最重要媒体,它是新知识新资讯的仓库,它可以丰富我们的视野,也启发我们的智慧。因此,学习是使人变得有智慧的第一要件。
根据统计,最近10年内发展起来的工业新技术,30%已过时,电子产品的生命同期又缩短到了3年,「摩尔定律」也明白指出,人们在资讯技术的更新,只有愈来愈快的趋势。在这样一个多变的世界
里,任何人如果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缺乏远见和不求上进,都必然走向失败的深渊。
要拥有智慧,就要学会观察。知识本来就是死的东西,只有我们将它用来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时它才能「活」起来,知识通过人的观感和思维,才能与现实的事物发生连结,这时,知识的价值才得以展现。
连锁店先驱卢宾就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他最早在淘金热中做一些买卖生意,以满足那些淘金者的生活需要,后来他的生意愈做愈大。但是,经过八年的经商经验,并且深入市场调查研究,他发现:商店不标价,靠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走非常不利于销售的,也无法消除顾客对店家的不信任;而且,由于价格不一,没有一个参考的标准,很多人就会想多逛几家店。
针对这些问题,卢宾绞尽脑思,终于想出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叫「单一价商店」,也就是对每种商品标出定价,并按此定价销售。这样,顾客在消费之前对价格一目了然,一来知道自己是否带够钱,也避免时常发生消费纠纷,不仅增加了销售率,也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于是,卢宾的「单一价商店」的生意非常好,随着顾客的增多,他又发现,太多的顾客光顾造成了购物空间的拥挤,使得消费的速度难以提高,而且也浪费了顾客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一个商店的市场腹地,总有一定的范围,太远的顾客显然不太可能都跑来这里消费。
于是,他又发明了「连锁店」的策略,也就是许多店同货同价,且店面设计、布局、装潢也相同。这样,就等于将一家店开在了更大的市场,当然营业额就愈来愈大。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卢宾的创新是对现有的销售方式,所产生的问题,做一种突破;同时,他也必须深谙消费心理学的知识,也就是说,他必须摸透消费者在想什么。
卢宾为什么能创新?
因为,他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进而能针对问题,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和智慧,提供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思考。所谓思考不单是指对知识的理解、咀嚼,更是指对环境,对变化的一种反应。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各种变数,人的变数,环境的变数,政治和经济的变数,可是,有几人可以洞悉到这些变化背后的规律,事先预知这些变化的未来趋势呢?
华尔街的金融巨子摩根,正是那种懂得掌握趋势,具有远见和预知能力的商场高手。
1871年,普法战争以法国战败而告终,法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既要赔德国50亿法郎的巨款,又要尽快恢复经济。这一切都需要钱,而法国政府如果要继续维持下去,就必须发行2.5亿法郎的国债,否则就要破产。
面对如此高额的国债,再加上一个变数颇多的法国政治环境,法国的罗斯查尔德男爵和英国的哈利男爵(他们分别是两国的银行巨头)不敢接下这笔巨债的发行任务,而其他小银行就更不敢了。
面对风险,谁也不敢挺而走险。这时,摩根敏锐的直觉告诉自己:当前的环境,政府如不想垮台就必须发行债券来取得资金,而这些债券将成为银行证券交易的强势产品,谁掌握了它,堆就可以在未来称雄。但是,谁又敢来冒这个险呢?
摩根想:为什么就不能将华尔街各自为政的各大银行联合起来呢?
如果能把华尔街的所有大银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资财雄厚的国债承购组织:「辛迪加」,这样就能把原本由一个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摊到许多金融机构上,无论在金额上,还是所承担的风险,都是可以被消化的。
然而,摩根这个想法,基本上就严重挑战了华尔街多年的规矩与传统。不,应该说是挑战了当时伦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银行的传统。
当时盛行的规矩与传统是:谁有机会,谁独吞;自己吞不下去,也不让别人染指。各金融机构之间,资讯不交换,相互猜忌,互相敌视,就算迫于形势联合起来,每个银行也会为了自己最大的利益,彼此勾心斗角,这种同床异梦的合作,势必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
再者,各大银行都是见钱眼开的,为了一己私利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信誉,尔虞我诈。因此,当时很多银行经常为了一些利益纠纷,闹得整个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胆,各国经济乌烟瘴气,当时人们称这种银行叫海盗银行。
摩根的想法,就是针对这一弊端,想趁此对金融界来个大改革,让各个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成为一个资讯相互分享、彼此业务相互协调的稳定团体。对内,经营利益均沾;对外,以强大的财力为后盾,建立可靠的信誉。
摩根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摩根凭借过人的胆略和远见看到:一场金融界的暴风雨是不可避免的。
正如摩根所想的那样,他的想法就像一颗超级炸弹,在华尔街乃至世界金融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说他「胆大包天」、「是金融界的疯子」,但摩根不为所动,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他默默等待时机的来临。
后来的情势发展,证明了摩根的洞察力果然是超人一等,华尔街的[辛迪加]成立了,法国发行的债券也卖光了。
摩根改变了以前银行海盗式的经营模式,后来又朝向银行托拉斯集团的策略前进。
在这里,笔者无意去评论托拉斯的垄断模式是对是错,但华尔街
无疑从投机者的乐园,变成了全美经济的金融中心,而摩根及其庞大的家族也成了全美最大的财团之一。
摩根的胜利不仅是知识的胜利,更是智慧的胜利。
商人也要学识渊博
深井中的水是抽不完的,浅井却一抽见底。--《塔木德》
与犹太人相处,你很快就会发现,犹太民族是知识丰富的民族。犹太人很健谈,话题很多,而且涉及各个方面,大到世界政治、人类生存,小到节假日消遣;长到世界历史、民族历史,短到近期的体育新闻。不管是经济、政治、法律、历史还是生活小细节,他们都能滔滔不绝,谈得头头是道。
犹太人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实在是令人大为称奇。正因为他们懂得运用丰富的知识,来创造在商场上的优势,因此,犹太人在商场总能处于不败之地。
犹太人非常重视人才资本的投资,其中又以教育上的投资为第一顺位。
犹太人深刻地体会到,教育投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投资,因为知识是特殊形式的资本,它往往扮演着放大其他资本(土地、货币)的功能。知识,包括脑的知识:学习,和手的知识:技能,都是他们投资的核心和关键策略。
以色列是一个小国,资源贫乏,既缺水,又缺能源,且几乎都是沙漠。但是,它却有丰富的人才。数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移民到自己的祖国,他们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知识、技术、专长,他们将这些知识用于国家建设,以色列才能迅速崛起。
这个国家有世界上最高的教育水准,拥有最好的人才培养基地。同样,这个国家独创了举世闻名的农业技术,靠贫瘠的土地养活了自己,还大量出口农产品;这个国家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工业技术,特别是在通信电子方面,居于世界前列。这些科技和经济上的奇迹,靠的就是知识。
在世界任何地方,犹太人凭借着自己拥有的可以随身带走的知识,跻身各种行业,特别是金融、商业、教育、科技、律师、娱乐、传媒行业。在华尔街的精英中,一半以上有犹太血统,律师中30%是犹太人;科技人员中一半以上是犹太人,特别是在IT产业,犹太人也非常出色,犹太人掌控的《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新闻周刊》、《华尔街日报》,美国三大电视网ABC、CBS、NBC,还有美国时代华纳公司、米高梅公司、福克斯公司、派克公司也都在犹太人的事业版图之内。
在美国前400名巨富中,犹太人占了近二成。这些数字的列举可能显得枯燥,但我们不得不感叹,犹太民族神秘的经商天赋和致富力量。
知识在这个古老民族身上,竟然能发出如此惊人的力量,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
反过来,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在其他民族中,知识没有像在犹太民族身上那样,发出惊人的力量呢?
十二世纪的犹太哲学家、犹太人的「亚里斯多德」,精通医学、数学的蒙尼德,明确地把学习规定为一种义务:
「每个犹太人都必须钻研《塔木德》,甚至一个靠施舍度日或沿街乞讨的乞丐,或一个要养家糊口的工人,也必须挤出一段时间来钻研。」
由于他们有这样的体认,他们创造了一个全民学习、全民都注重文化的优良传统。
在人类的价值体系中,我们可粗略地可以区分出两大类价值:一类是工贝价值,另一类是目的价值。
所谓工具价值,就是本身作为取得其他价值的手段价值。这种价值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其本身,而取决于它能否成功地实现目标。
人类文明的发达,无非靠着两样东西的进步:一是物质文明的进步;二是精神文明的进步。在这两种文明结合的基础上,人类社会才能不断以加速度发展着。
在第物质文明的进步上,犹太人历来是大有贡献的。只是历史的特殊处境,常使他们的贡献,和他们的灾难一起化为乌有。
在精神文明的进步上,犹太人可以说更有贡献。仅仅一本《塔木德》对犹太人历史的影响,已经足以证明,即使在宗教神学的外衣下,犹太人的学问在人类认识自身、开拓自身、约束自身方面,也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不可思议的杂学博士
与一切知识交朋友,也可以从朋友那里学习知识。--《塔木德》
犹太人有「杂学博士」之称,你和他在谈判的时候,他讲的头头是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且精彩,似乎世界上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有个日本人和犹太人谈判之后,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那个犹太人太厉害了,那天我们谈判了两个多小时,一直是他在不停地说。他给我的印象好极了,他穿着很整洁,讲话极有道理,条理极清晰,态度又非常谦和,他的谈话让我受益良多,我真的不想说任何话,只想当他的听众。老实说,我不是在和他谈判,而是他在给我上课。」
如果有幸成为犹太人的朋友,你和他交谈愈多,你就愈会佩服他的学识渊博了,他谈政治、论经济、说军事、讲历史,还滔滔不绝地聊体育、娱乐、军事、时事,真是天文地理,无不涉猎,似乎天下没有他们不通晓的道理。
他们可以为你讲解大西洋海域特有的鱼群的名字,汽车的各个零件的构造和运作原理、植物的分类和品种……你简直在怀疑他们是不
是这方面的专家。
有个西班牙商人,他对犹太商人的经商原则很欣赏并且尽力地学习,而且得到了不小的成就:他的女式手提包生意非常好,在服饰品贸易的市场中也站稳了脚,但是他看到了犹太人买卖钻石更赚钱,于是他也想去卖钻石。
他看到身边不少西班牙人经营的钻石生意很不景气,为了避免遭受同样的命运,他就找到世界著名的钻石大王玛索巴士,向他提出这些疑问,毫无疑问,这位钻石大王就是位博学多闻的犹太商人。
这位钻石大王听完他的来意,冷不防地问了他一句:「你知道澳大利亚海域有什么热带鱼吗?」
西班牙人简直是丈二金刚摸不着脑,心想这个钻石大王问这个干吗?这个和钻石生意有关吗?
看到西班牙人哑口无言的样子,这位钻石大王语重心长地说:「钻石生意是需要丰富的知识才可以做的,你对这颗钻石的来源、历史、种类和品质都不知道,就不知道它的价值。要拥有这些判断钻石价值的经验和知识,就要不断地学习再学习,至少需要二十年,所有相关的知识你都要了解了,才能真正培养出预测市场的能力。」
西班牙人听了,不禁为自己的见识浅陋感到差愧,他早就知道犹太人是继承了几千年祖先留传给他们的经验,加上最新的知识才拥有了这样丰富的学识,他们可以嬴得顾客的尊敬和信任,没有一二十年
的学识和良好信誉,根本是不可能的。他自知没有这么浩瀚广博的知识,于是知趣地退出了这个行业。
在任何时代,学识渊博的人,永远都会得到人们的尊敬。
有位犹太人某次应邀出席英国的金融会议,在苏格兰参会期间,在某个晚餐后外出散步,走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不禁触景生情,乘着酒兴吟诵了英国诗人史考特的诗,英国人听后大为叹服,认为该先生学识渊博。从此,对他另眼相看,结果,这位犹太人自然在谈判桌上赢得了不少的好处。
一个犹太人打电话给一位日本朋友,要求借车旅行。这个日本人想这位犹太朋友第一次来日本,一定对日本很陌生。
「你耍到京都一带的名胜古迹去游览,我可以义务陪同。」
「谢谢你的好意,我已有足够的准备。」
犹太人借到车后,便带上地图和导游手册独自旅行去了。
几天以后,那个犹太人满面春风地回来了,把车还给日本人,并请日本人一块吃饭。
饭桌上,犹太人连珠炮似的向日本人提问:
「日本男人外出时都不穿和服,为什么回到家中反而穿起和服来
呢?」
「为什么和服的领子要白色的,白色不是最容易脏吗?」
「日本人为什么要用筷子吃饭?用勺子不是更方便吗?是不是日本喜欢用祖先的遗物?」
那个日本人被问得晕头转向,都顾不得吃饭了,但是犹太人还是不肯善罢甘休似的,不问清楚每一件事决不停止。
说实话,犹太人问的许多问题是日本人从来没有想过的,他只好如实地说,「我们日本人一向如此,没有人注意问过。因此,请恕我不能回答您的问题。」
犹太人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好学精神,让日本人佩服不已。犹太商人不将不懂的问题弄清楚,绝不轻易做生意。也是这种认真的精神,才使他们做事谨慎小心,在商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这种热爱学习,勤学苦研的传统从未中断,这使犹太人不管流亡到哪里,其民族的文化整体素质都比其他民族要高。以北美为例,在二十世纪70年代,在金融、商业、教育、医学、法律等高文化行业中,美籍犹太男子有70%,女子则有40%;而同期全美平均只有28.3%的男子和19.7%的女子加入此行列。
正是他们的学习,让他们领先于别的民族,一位著名的学者说:「犹太人会赚钱,他们的知识和教育是关键。」
事实正是这样:据统计,在全美200多万犹太人中,约有64%达高中毕业,大学毕业占32%。而在全美总人数中,高中毕业只占 35%,大学毕业的占17%。这个文化水准的群体差异,使全美的犹太人的收入就比全美平均收入高得多。
据统计,全美犹太人家庭平均收入为13340美元,而全美的平均家庭收入只有9953美元,犹太人家庭高收入率达34%。
犹太人把知识视为财富,认为「知识别人抢不走且可以随身带走,知识就是力量」,所以他们十分重视教育。犹太人有个说法,犹太人一生的第一义务就是教育子女,目的在于让后代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求生,壮大自己民族的力量。
做事愈少,赚钱愈多
善于思考问题,多想问题是商人应该做的事情。为了避免做错决策,应该全面地看问题。--《塔木德》
会思考的人,他的思维是全面的,在别人说1的时候,他应该想到的是2,有一个人就是靠这样多想几个问题成功的。
《塔木德》是这样讨论这个问题的:
某人买了别人田地里的两棵树木,并不意味着连周围的土地也买下了,因此,不可以移动这两棵树,只有树干以上的树枝树叶才归买树人所有,但是根部长出来的树根依旧归地主所有,如果树木枯死了,树木周围的土地依旧归地主所有。买树人不可视为自己的财产。
但是如果是三棵树呢?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买了三棵树,就可视为连树木周围的土地一起购买过来了,树木长高了,可以进行修剪,无论是树根,还是树干发出树芽都是买树人的财产,树木枯死了,树木周围的土地就成为买树人的财产了。
买两棵树不能拥有土地,只能拥有树干的树叶,但是买三棵树就可以享受全部的树叶甚至土地,为什么《塔木德》要做这样的规定呢?
我们知道,一个点只能代表它是一个点,两个点就代表它是一条直线,而不同的三个点,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在这个三角形的面积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属于这三个点。因此,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也应该这样,看到了三个角度,就基本上看到了整个事物的立体面,也就接近事实的全部了。
所以,犹太人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倘若有一个人说出了一种观点,那另一个必须反对他,因为一个人的意见一定是不客观的。所以,当两个犹太人在的时候,就至少会有三种观点,而三个犹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至少要有四种观点,这样,他们才觉得是比较全面的观点。
因而,在法庭上,犹太人是这样规定的:如果所有的法官都一致判定某个人犯罪,那么,这个判决是无效的,因为都是一样的观点,说明这个案子大家都只看到了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方向,因而大家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不具有客观性;如果一部分法官认为是有罪的,而另一部分法官认为是无罪的,那么,这个判决就被认为是客观的,是有效的判决,因为有不同的观点出来,证明大家是从各个角度看问题的,是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在做证的时候,必须是至少有三个证人出具证明,才可以证明这个人是否有罪。因为这三个证人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人的犯罪情况,因而他们的意见可以采信。
专心自己的事情,把时间用在你真正需要用的地方,因为衡量人的工作价值是不依靠你劳动的多少,而是你付出的实际有效成果有多
少。
《塔木德》上记载了这样的一个小寓言:
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同时掉进了一个瓶子,在这个瓶子的瓶口处 有一个小口。蜜蜂整日在瓶子的底部转来转去,它每日充满希望的一刻不停地咬啊、叮啊,希望自己可以叮破这个瓶子,就可以出去了。
结果,三天之后,他死在瓶子里面。苍蝇呢?它在瓶子里转了几圈后,发现四局都很坚固,于是就飞到瓶口处,意外地发现那里有一个口子,就飞了出去。
这个小寓言告诉人们,准确地找到奋斗的方向,不要把所有的精力放错地方,像蜜蜂一样不停地撞瓶底,就算再努力用力,也是徒劳无功,枉费心机。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终身劳碌却一无所获,而有些人不甚忙碌却颇为富有,甚至是不劳而获。
事实上,后者看似清闲,却是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他真正应该投入的地方,他明白应该在什么地方投入许多的精力,而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投入精力。前者这种愚勤的人,看似终日奔忙,但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真正该做的重点是什么,他们的原则是:这是工作,就要完成,至于为何要完成这些工作,怎样才能完成这些工作,他全然不知。对于这些问题,他们总是糊里糊涂,他们一心想的是拼命做,再做,再多做一点。这样大量的精力被放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难怪投资跟报
酬永远成反比,就因为没有瞄对靶心,只会浪费子弹,投入愈多,反而得到的愈少。
华尔街,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也是世上最精明投资客争夺利益的战场。许多投资人每天都要紧盯着电脑看行情的报价,不放过任何一个市场分析或评论的文章,因为他们明白假如错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资讯,就可能失去一次发财机会甚至亏损连连。
因此,他们整天都呆在自己的辨公室里,紧张地研究和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回家之后,还在不停地思考和预测未来的变化。光在辨公室里,他们每周都至少工作80个小时以上,然而,每每事与愿违,他们的投资大多以亏本告终。
当时,著名的金融家摩根也在这条街上,不过他与众多的投资者不同。人们大多数时间是看见他在休假,或者是娱乐,他每周的工作不到30小时。人们大为不解,就问他为何如此轻松却赚到了那么多的钱?他回答说:
「我每天到处游荡,其实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只有远离市场,才能更客观的看透市场。那些每天都守在市场的人,最终会被市场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所左右,也就失去了客观的判断力,等于是被市场给愚弄了。」
摩根赚钱之所以能这么轻松,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只会埋头工作的人,往往看不清市场的真面目,甚至被市场所愚弄,当然要白做工,赚不到钱了。
而摩根在玩乐中,超然于纷繁复杂的市场之外,他能够极冷静地判断目前的市场走势,透过光怪陆离的表面看清楚目前的问题所在,这才是摩根的过人之处。拼命地工作,盲目地跟随,结果肯定是输得一塌糊涂。
犹太著名的企业家吉威特,他经营多处餐馆、又承包了大量的工程,还创办报纸,他一个人是怎样兼顾这么多事业呢?原来,对于报社的经营,他完全委托给报社负责人,自己并不亲身参与,但是对业绩的监督却丝毫不放松,他让负责人定期向自己汇报最近的业绩,如果情况不好,就让他们拿出解决的方案,他只看最后的结果就可以了。
对于建筑工程也是一样,他向工程的负责人指示:只要不发生错误,他从不干涉。他认为对经营者来说,这是一种应该遵循的原则:只指出方向,然后把一切托付给实际负责人,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样才能使得各种事业皆能顺利发展。
这就是吉威特的过人之处,也是经营者应该遵循的原则。
洛克菲勒这么说:「我永远信奉做事越少,赚钱越多的真理。我的时间有限,我只去做那些需要自己思考的事情,这才真正是我经商致富的关键。」
对所有的事都不信任
凡事自己不去思考和判断,等于把自己的脑袋交给别人。--《搭木德》
犹太人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但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他们以一种冷峻的眼光看这个社会和这个纷繁的世界,他们拒绝崇拜任何偶像,从不盲从大众的潮流,他们是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的。
当一个犹太人的小孩上学的时候,他就被鼓励发问,他放学回家之后。他的妈妈就会问他:「鲍比,你今天在学校里向老师提问题了吗?提什么问题呢?」
小孩子说:「我问老师,为什么鱼是用鳃呼吸,不是用鼻子呼吸?它的鼻正在哪里?我过马路的时候,为什么红灯总是亮的?为何玛璃老师今天穿了一件咖啡色的裤子?」
开始的时候,他们的问题让人觉得幼稚可笑,但是时间一长,他们的问题就已经很难让人回答了,甚至一些专业的教授也无法回答了。
犹太人就是这样喜欢提问,因为在他们看来,思考是求得智慧的
开始。不会思考的人,也不会学习。思考让人明白为什么要去做一件事情,做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处,他们所探求的是一件事情根本的原因,而不是那些浮在表面的东西。
你如果抓住了这些关键的核心,就等于抓住了深水中的鱼,否则,光抓住表面的东西,抓住的不过是鱼吐出的水泡。
由于轻信和盲从,人们总是习惯崇拜权威,相信他们的意见总是对的,用既成的眼光看待问题,追求大众的判断,这样就很难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突破,相对的,要有成就也很困难。
犹太人总用一种很挑剔的眼光看问题,他们怀疑一切,质疑一切。《圣经》上记载了在犹太历史上,诺亚的第十代孙亚伯拉罕对上帝进行过的一次怀疑。
上帝曾经怀疑有两个城镇的人民违反他的谕旨,便准备毁灭这两个城镇的人,作为对他们的惩罚。
亚伯拉罕听到这个消息,开始怀疑这位万能神圣的上帝,于是便自告奋勇代表人民和上帝谈判。
他质问上帝说:「如果城里有50名正直之人,难道也得跟随恶人一起遭受毁灭吗?」
上帝没有回答,亚伯拉罕进一步问:「难道上帝不愿看在正直之人的份上,宽恕其他人吗?」
上帝自知理亏,只好说:「如果该城真有50名正直的人,那么就看在他们的份上饶恕这个城镇。」
亚伯拉罕更怀疑了,难道要有50个人才可以原谅该城的人吗?于是他接着问:「如果只差5个人就能凑足50人,是不是还得毁灭这个城镇呢?」
上帝又让步,答应如有45个正直人,就饶恕这城镇。
亚伯拉罕更加怀疑这位仁慈宽容的上帝了,于是他步步紧逼,说:「如果只有40名正直人呢?」
在亚伯拉罕不断的质疑下,上帝真的是理屈词穷了,但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万物的主宰,不能说出去的话不算数。然而,他还是为自己的发言辩解。
亚伯拉罕义正辞严地问上帝:「把拥有正直的人的城镇全部毁灭,合乎正义吗?」
上帝终于被他问的无话可说,最后他答应:「如果有10位正直的人,就不毁灭这个城镇。」
犹太人就是这样,他们怀疑一切东西,即使那些看起来十分的神圣的东西,他们也绝不会不问是非就相信他们,他们不相信任何貌似神圣的东西,也不会被这些东西所吓倒。在他们的眼里,任何偶像和
崇拜都是错误的,那些偶像不过是一些吓唬人的东西,他们是不屑的。
所以犹太人并不喜欢、也不愿意把他们的领袖视为偶像,连犹太人最伟大的领导者摩西也不例外。
摩西带领犹太人逃离了埃及,摆脱了埃及的残酷统治,是犹太人历史上一位伟大的领导者。在犹太人心中,摩西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却不把他视为偶像,也绝对不是权威。他们不要偶像去安排自己的命运,他们崇尚的是一种独立的思考判断。
对于犹太人这种怀疑一切的态度,犹太人心理学大师佛洛伊德是这样解释的:「因为我拥有犹太人的两个天性:怀疑和思考,
所以我发现自己没有受到偏见的影响,而其他的人在运用他们的智力时,却受到了很多主观和外在的限制。作为一个犹太人,我随时都准备反对大多数人的意见。」
他的这些话贴切地解释了,为什么犹太人在许多领域都可以获得不寻常的成就,因为,他们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事情,因而他们从来不受社会既定成见的影响,自由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想象力,即使他们处于少数派的状态,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因为,成功永远是属于那些独立思考的少数人。
走向外面世界的钥匙
成功没有捷径可走,但是却可以有多条路径供你选择--《塔木德》
犹太商人良好的外语能力,让他们可以纵横世界各地赚钱,精通外语是他们经商的利器。
犹太人的外语水准都不错,他们几乎都能熟练地掌握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外语,甚至可以自如地与外商接触而不要翻译,这成为犹太人经商成功的重要一招。
著名的犹太裔科学家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他除了精通犹太民族的希伯来语、德语外,还精通英语,精湛的外语使他能博得众人的支持,成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对于现在的社会,外语早已不仅是外交人员必备的语言工具,而是每个人生存所必须掌握的一种知识和技能了。
[商人不需要学习外语,只有外交工作的人才需要学习外语]这种论调,只适用于过去封闭的社会环境,人们很少和外界交流,更少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代。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做个成功的商人,就要掌握至少一种外语,并且可以自如的与外国人交谈。
因为,现在是一个地球村的时代,也就是大家互相交流的年代,你不能熟练地掌握外语,就意味着你被排除在世界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大门之外。
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如果一个群体、一个国家和外界无法有良性地交流,缺乏优秀的外交人员,就会与世界隔绝,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无缘,不但没有进步而且会逐步衰退。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早已冲破国界、跨越国家、跨越民族而相互沟通和交往。这让精通外语的犹太人如鱼得水,在世界各地自由地来往,其中关键就在于,他们通常都精通两种以上的外语。
他们与外国人交往时,可以用对方国家的语言来思考问题,他们对外国知识和文化的理解,往往让那些国家的人都感到吃惊,他们经常感到纳闷:为什么犹太人对他们国家的文化那么熟悉?对他们国家的许多问题认识得那么深刻?而犹太人则是利用这独特的优势,迅速地掌握该国的各种情报和资讯,以便很快地做出决策。
此外,犹太人对人性的心理也几乎是了如指掌,这样双方的沟通自然就很容易。犹太人爱说英语中的[nibbler]这个词,它是由[nibble]延伸而来,变成了一个名词。nibble是指钓鱼时,鱼儿咬掉钩上饵料的动作。聪明的鱼会把钩上的饵吃光而不被钓着,而笨鱼
则会被钓起来。犹太商人将咬住鱼饵逃走的鱼叫做[nibbler],也就是聪明的鱼。
学会了外语,自己的事业就会赚钱,如果不会外语,对该国的情况和风俗文化不熟悉,就很容易在商场中被当凯子钓。
一个商人,在国际贸易谈判时,假如不懂对方的语言,对方也不懂你的语言,而是借助别人的翻译来理解对方,势必会影响其判断的速度及其正确性。而熟知多种外国语言的犹太人,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判断的迅速确实令人吃惊!
他们除了学习英语外,还要求自己至少再学一门外语。多种外语的掌握,有助于扩展业务,可直接与多国进行贸易合作和商品交易,以便为赚钱提供更多的途径。
英语是国际上广泛运用的语言。在国际中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或政治活动,多是利用英语进行,可见英语的重要性。能讲一口流畅的英语,是赚钱的第一条件。
每个犹太人,都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他们在世界「流浪」时畅通无阻。犹太人钱包裹的钱,有一大部分应归功于他们精通英语。在犹太人的眼中,英语和金钱是两位一体,不可分的。
犹太智慧的沃土
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塔木德》
犹人人非常重视教育,以色列也是如此,刚建国时,以色列政府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953年又颁布了《国家教育法》,1969年颁布《学校审查法》。
现在,在以色列,全国的基础教育都由国家负责,所有5岁~16 岁少年都必须进入学校接受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可持续到18岁,高中以上学生的学费,则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由政府给予补助,制度上有全部免费、部分免费等等。
这套义务教育制度,需要巨额财政的资助,以色列教育经费一直没有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在最高的年度曾达到8.8%。
对于一个不算富裕并要维持高额军费开支的国家来说,教育投资能达到这一水准是很不容易的。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但它的教育经费也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左右,而像日本、德国就更低。
如果说,义务教育在今日尚属不易,那在过去就更加不易了。为
了保证学子们的学业与生活,犹太民族发出了两项制度。
第一项制度是每个人都要缴纳十一金,即每人把自己总收入的 10%,当然更多一些也可以,捐献出来,而且不管是谁,就算是接受施舍的穷人,也必须捐献10%,另一项制度安排是犹太人在婚配上的门当户对,这种门当户对的特点在于,犹太人最理想的婚配是最有学问者(拉比或其他智者)的子女,和最富有者的子女的结合。
无论在古代的开罗、伊比利亚的托莱多、威尼斯共和国,还是中欧的犹太社区,人们都持有同样的观念。
从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敬重,任何人都不难想象出教育的场所学校,在犹太人生活中是何等的神圣。
1919年,犹太人正和阿拉伯人处于日趋激烈的冲突之中,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便在前线隆隆的炮火声中奠基开工。此后连绵不绝愈演愈烈的冲突,并未能阻止这所大学在1925年落成。
今天,人口仅400多万的以色列却拥有六所跻身世界一流的知名大学: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海法大学、内格夫大学和巴尔伊兰大学。
犹太人之所以特别重视学校的建设,除了他们具有「以知识为财富」的认知之外,还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校无异于一口保持犹太民族生命之水的活井。
《塔木德》中记载的三位伟大拉比之一,约哈南.达凯拉比就认为:学校在,犹太民族就在。
西元70年前后,占领犹太国的罗马人肆意破坏犹太会堂,图谋灭绝犹太人。
面对犹太民族的空前浩劫,约哈南殚精竭虑,想出一个方案,亲自去见包围耶路撒冷的罗马统帅韦斯巴台。
约哈南拉比假装生病快死了,才得以出城见到罗马的司令官。他看着韦斯巴台,沈着地说道:
「我对阁下怀有和对皇帝同样的敬意」。
韦斯巴台一听此话,认为侮辱了皇帝,就要惩罚拉比。
约哈南拉比却以肯定的语气说:「阁下,您必定会成为下一位罗马皇帝。」
将军终于明白了拉比的话,很高兴地问约哈南此来有何请求。约哈南回答道:「我只有一个愿望,给我一个能容纳大约10个拉比的学校,永远不要破坏它。」
韦斯巴台说:「好吧!我考虑考虑。」
不久以后,罗马的皇帝死了。韦斯巴台当上了罗马皇帝。日后当
耶路撒冷城破之日,他果然向士兵发布一条命令:「给犹太人留下一所学校!」
学校留下了,学校里的几十个老年智者,使得犹太民族的知识、传统得以延续。战争结束后,犹太人的文化和智慧,也由于这所学校的存留而继续保存下来。
事实上,商人变得有学识是文明的进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只无形的手。犹太商人具有令人叹服的经商头脑,正是他们民族尊重知识,酷爱学习,重视教育的必然结果。
以知识武装起来的犹太商人,纵横捭阖,处变不惊,这是「第一商人」的魅力所在!
第五章要发财,从改变自己开始
有个叫哈罗德的犹太青年,他最初是一个经营餐饮的商人,可是当他看到了麦当劳里面每天人潮如涌的场面,他就知道那里面应有惊人的巨大商业利润。
于是他想如果自己可以代理麦当劳,那利润一定是极可观的。他找了麦当劳总部的负责人,说明自己想代理麦当劳的意图。这位负责人告诉他,如要拥有这样的代理权,需要200万美元的资金才够的。
听到这位负责人的话,哈罗德就决定每个月都存1000美元。于是每个月的1号,他就把自己赚到的钱都存入银行。为了怕自己花掉手里的钱,他总是先把1000美元存入银行,再考虑自己的经营费用和日常的支出。而且他给自己规定,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一直坚持这样做。
这样坚持不懈地过了整整六年,由于每个月他都在1号把1000 美元存入银行,银行里面的柜台小姐都认识了他,他告诉她们他的计划,她们也都被他坚韧的精神感动。
过了一段时间,他手里已经有了72万美元了,但是距离需要的 200万美元还有不小的差距。于是他去找麦当劳总部的负责人威尔逊先生,他向威尔逊讲述了自己的困难,希望能把麦当劳代理权给他做。
威尔逊听了他的话,被他这种执着的精神感动了,不过他还是决定亲自去银行打听一下哈罗德的事情。他到了银行问是否认识一个叫哈罗德的人,柜台小姐们就说:「哎呀!那个人真是不简单啊!他每个月的1号都是在中午的时间存入1000美元,六年了,他一直这样,这个人真有毅力。有一次,下了大雨,把他浑身都淋透了,他远是一样来存钱。」
威尔逊听了,当时就决定把麦当劳的代理权,全部交给哈罗德来经营,从此,哈罗德传奇的发迹史就展开了。
当初,如果不是哈罗德坚持让自己每个月存入1000美元,就不会有72万美元了。正是他为了让心里的种子发芽,他忍受了六年,终于感动了威尔逊,也开始了他富豪的生涯。
不要浪费时间
今天就是最后一天,永远不要等明天,因为,没有人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塔木德》
犹太人喜欢勤奋工作,一分钟都不可以放弃,因为要经商,就必须有大量的时间,否则是无法成功的,成功是经过长期艰苦的付出才能得到的。
你要等待救世主的到来吗?那你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吧!
犹太人就是这样紧迫地看待时间的,时间就是金钱,是绝对不可以随便浪费的,犹太人们都信仰:「浪费时间是不可饶恕的罪」。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懂得挤压,时间就会多出一些来。会赚钱的商人,就应该是一个管理时间的高手。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她不像金钱和宝物,丢了可以再找到或者赚回来,而时间是只要被浪费掉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再也不属于你了。
别忘了!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都是有限的资源,是买不到也抢
不来的,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用了一分钟玩乐或工作,你的生命就少了一分钟,就因为时间有限,聪明的人在这上面,更应该要有策略和管理计划。
在犹太人看来,时间和商品一样,是赚钱的资本,可以产生利润,因此盗窃了时间,就等于盗窃了商品,也就是盗窃了金钱。
曾有一个犹太富商这样计算过:他每天的工资为8000美元,那么每分钟约合17美元,假如他被打扰而因此浪费了5分钟时间,这样就等于自己损失现金85美元。
犹太人的时间既然已经安排定了,就会按照这个时间表严格地进行,他们的计划是任何人都不可以打扰的,如果谁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必须提前预约,他们才可以给你安排时间,否则,他们只会按照自己既定的时间表进行他们的计划。
有位日本的青年不知道犹太人的这些习惯,而遭到了拒绝,事情是这样的:
日本某家著名的大公司中,有一位颇有才干的青年主管到纽约办事,辨完事,看看还有时间,为了有效运用时间,就到纽约一位犹太商人的公司,打算拜访该公司的主管。
当他一进公司,就做了自我介绍:
「我是日本某公司的行销部主任,想拜访一下贵公司的宣传部主
任。」
接待小姐立刻问道:「请问先生,事先已约好时间了吗?」
这位青年主管,被问的有点不好意思,为了挽回面子,他继续滔滔不绝地说:「我是日本百货店的主管,此次来纽约考察,虽然没有预约,但因业务需要,觉得有必要来请教贵公司的宣传部主任。」
「对不起,先生!没有预约,主任就无法和你会面,因为他的行程都排满了。」
就这样,他被拒绝了。
这位日本职员,原是为了珍惜时间,临时访问客户的做法,在日本处处都会得到夸奖,大部分的人应该会说:「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热情又有干劲,真是令人佩服啊!」
可是,他们的这种时间观念,对以「不要盗窃时间」为原则的犹太人,是行不通的,他们绝不接待未经预约的不速之客。
有些人觉得犹太人似乎没有礼貌,见面三分情,聊一会儿也是友好的表现,可是犹太人却说:「你和我约定了时间却迟到了一分钟,你已经没有礼貌了。你和我客套,但是没有给我带来额外的好处,浪费了我赚钱的时间,你就更没有礼貌了!说好谈判25分钟的,可是你谈到了30分钟还说没有结论,更是对我在时间上严重的浪费,你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了!」
如果,你觉得他们很古板,甚至表达你的不满,他们也会直接说:「公事公办,不谈交情!」
商业竞争,在某个层面来说,就是时间的竞争,切勿被隐形的时间杀手所谋杀。要学会有效率地运用时间,这才是商人成功最大的关键。
我们现在来看看摩根这个金融集团的主人,怎样拥有了那么多赚钱的时间?走进摩根的办公室,就会发现摩根的办公室和其他人的办公室是连接着的。摩根这样做就是为了经理们有什么需要请示的事情,他直接就在现场告诉他怎样处理哪个问题,如果工厂出现了什么问题,就可以直接来找他解决问题,他不让问题随便拖延,哪怕只延迟一分钟。
但是那么多的问题要处理,摩根是怎样办到的呢?
原来摩根和人会面的时候,就是用犹太人这种态度,他会直接地问来客或属下有什么事,然后简明扼要地交代二两句重点或大原则,就把来人打发了。
他的经理们都知道他的这种作风,于是向他汇报工作的时候,都必须干净利落地说明问题,任何的含糊和拖泥带水的报告,都会遭到他严厉的责骂。
他也很少和人客套寒暄,除非是某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才说几
句客套的话,但是他有个原则,就是与任何人聊天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即使是总统来了,他也一视同仁。
摩根最绝的是,他拥有洞察人心的能力,当人们来找他,他立即就能判断出此人找他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他能在一见面时,就知道来人找他是什么事情,于是他会很干脆地告诉他处理的办法以及处理的步骤,他的这套洞穿别人内心的本领,在华尔街让人敬服并且害怕不已。
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把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全部节省下来,好让他的时间全部可以有高效率的使用。
时间就是商品
爱惜时间吧!因为时间可以让金钱「生生不息」。--《塔木德》
所有犹太人的时间观念都特别强,他们喜欢那种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他们办事快,非常符合都市的生活节奏,尤其是大都市的繁忙生活,他们集中在纽约这样的世界超级大城市,也是他们可以获得非凡成就的重要原因。
犹太人的人生观就是,人生就像从火场里抢救东西,我们从里面能够抢出的东西愈多,我们的人生才愈有价值。
犹太人的名言:最好能在两列火车交会时做完交易。
既然时间如此宝贵,而且也是一笔赚钱的资源,那么如何来配置这份资源,使其效益最大化呢?
对于不同的人,时间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当然希望把时间花在读书上,而一个商人则更常想着如何利用好时间多赚些钱。但无论如何,时间就像一块蛋糕,总要被分成好几块,一块用来工作,一块用来休息,一块用来学习等等。总之,时间面临着一个如何分配的问题。
对犹太人而言,浪费了时间,就等于浪费了金钱,他们对自己的时间,可谓精打细算,晤谈要预约日期和时间,甚至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都规定得清清楚楚,晤谈时从不允许迟到或拖延时间,处理函件时一律谢绝会客。甚至到了年老时,他们也会仔细估算还能活多久,才知道自己还能赚多长时间的钱,还可享受多久。
我们每天都面临着许多杂事或计划之外的变数,它们或多或少都占用我们一些时间。但总的来说,我们的时间可分为可支配时间和不可支配时间。
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安排和调整,但对于后者,我们却无能为力,比如一些你不得不应付的事情,由不得你来决定和安排,这种时间是不可管理的,你所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减少要应付的时间。
对于可支配时间,就可以根据情况来调整分配,充分利用。对于商人而言,善于安排可支配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用金钱买时间,用智慧换效率。犹太商人总是能打破思维方式,做出些与众不同的事情。
真正懂得时间价值的是犹太商人,「时间也是商品」,是犹太人做生意时的招牌格言。
就像人们日常的必需品蔬菜,在非当季时的价格,会高于盛产季
节数倍。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落差呢?这显然是[时间]的价值不同。
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与其经营费用的高低息息相关。根据许多的企业核算,其经营费用中有70%左右,是花费在占用资金的利息上。如一个企业一年的营业额有10亿美元,其资金年周转率为两次,言下之意,该企业每年占用资金是5亿美元。
如按通常的银行利息12%(年息)计算,一年共支付利息达6000 万美元。如果该企业能把握一切时间和进行有效管理,使资金周转达到一年4次,那么,其支付的利息就可节省3000万美元,换句话说,该企业就可多盈利3000万美元了,除此之外,加快货物购入和销出,加快货款的催收等,都能增加时间的价值。
南非首富巴奈.巴纳特刚到伦敦时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他带了40箱雪茄烟到了南非,用雪茄烟做抵押,获得了一些钻石,在短短的几年中,他成了一个富有的钻石商人,同时也从事矿藏买卖的经纪人。
巴纳特的盈利有一个周期变化的规律,就是每个星期六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这个秘诀就在于,他聪明地运用了一个时间差的策略。因为星期六这天银行中午就停止营业,巴纳特使可以用空头支票购买钻石,然后在星期一银行开门之前,将钻石售出,用所得现金存入在自己支票存款的帐户,但只存入足够兑付他星期六开出支票的金额,多出来的现金,就留在自己口袋。
巴纳特利用银行停业的一天多时间,拖延付款,在没有侵犯任何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调动了远比他实际拥有的资金还多的资金,等于是利用时间作本钱的生意。
机遇:决定命运的瞬间裁判
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嬴,力战的未必得胜,聪明的未必得粮食,机智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众人所得到的,只是当下的机会。--《塔木德》
抓住了时机,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不费太多力气获得成功,而失去了机会,注定让自己费再多力气,也无法成功。
机遇往往在瞬间就决定了人生和事业的命运,抓住了机遇,就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前途。机遇,是决定命运的瞬间裁判。
犹太拉比告诫人们:「抓住好机会,无论它多么微不足道;伸手把它抓住,不要让它溜掉。」
伯纳德.巴鲁克是著名的美国犹太企业家、政治家和哲人,20 多岁就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百万富翁。同时,在政坛上也鹏程万里,呼风唤雨,从而赢得事业、权力的丰收。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