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闲情偶寄

_3 李渔(清)
  花开一天,就像人活一百年。人自己看这一百年,就会觉得很漫长,而看花的一天,就会说太短暂。不知道人看人,就像花看花。人认为一百年很漫长,难道花不是也把一天看得很漫长吗?可见没有一天不落的花,就没有百年不死的人!这是人与花一致的地方。花开花落的时间,虽然很短,但还是有一定不变的规律。早上开晚上凋落的花,不可能早上开中午凋落或者中午开晚上凋落。而人的生死,就没有一定不变的规律。有的人不到一百岁就死了,有的人不到五十岁,甚至才二三十岁就死了。这样看来,花的凋落是必然的,人的死却是偶然的。假使人也像木槿那样,直到晚年才会死去,那么生前死后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好安排,无奈的是人无法做到这一点。这就是人不如花的地方。如果人能够这样看,那么木槿这种花,应当与萱草一起种。看到萱草就使人忘掉忧愁,看到木槿就使人懂得爱惜生命。
种植部(4)
更新时间2009-9-14 17:21:15 字数:4431
 ○桂
  【原文】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guang,丹桂之为秋色。
  【译文】
  秋天最香的花,莫过于桂花了。桂树是月亮中的树,桂花的香也是天界的香。只是桂花也有缺陷,这就是满树的花一齐开放,不剩一朵。我有一首《惜桂》诗:“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盛极必衰,这是盈亏的自然规律,凡是轻而易举就得到了富贵荣华的人,都像玉兰制造出来的春guang,桂花制造出来的秋色,很快就成了过眼云烟。
  ○木芙蓉
  【原文】
  水芙蓉之于夏,木芙蓉之于秋,可谓二季功臣矣。然水芙蓉必须池沼,“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者,不可数得。茂叔之好①,徒有其心而已。木则随地可植。况二花之艳,相距不远。虽居岸上,如在水中,谓之秋莲可,谓之夏莲亦可,即自认为三春之花,东皇未去也亦可。凡有篱落之家,此种必不可少。如或傍水而居,隔岸不见此花者,非至俗之人,即薄福不能消受之人也。
  【注释】
  ①茂叔之好:茂叔指周敦颐,字茂叔。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的开山祖,程颐、程颢都是他的弟子。著《爱莲说》,赞美莲花的高洁不俗。
  【译文】
  水芙蓉对于夏天,木芙蓉对于秋天,可称得上是功臣了。但是水芙蓉只能生长在池沼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让人可望不可及。周敦颐的这种雅好,也只是徒有爱莲之心却无能为力。木芙蓉则可以种在任何地方。何况这两种花的艳丽相差不远。木芙蓉虽然种在岸上,却像长在水中,可以说它是秋莲,也可以说它是夏莲,即使自认它是春天的花,只要在春神还没有离开的时候开放的也可以。凡是有篱笆院落的人家,一定要种植木芙蓉。如果居住在岸边,隔岸见不到这种花,那么这家的主人不是一个极俗的人,就是一个福浅不能享受的人。
  ○夹竹桃
  【原文】
  夹竹桃一种,花则可取,而命名不善。以竹乃有道之士,桃则佳丽之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合而一之,殊觉矛盾。请易其名为“生花竹”,去一桃字,便觉相安。且松、竹、梅素称三友,松有花,梅有花,惟竹无花,可称缺典。得此补之,岂不天然凑合?亦女娲氏之五色石也。
  【译文】
  夹竹桃这种植物,花还比较好,但是名字没有起好。因为竹子是有道德的贤士,桃却是艳丽的佳人。方向不同,不该在一起谋事,把它们合在一起,总觉得很矛盾。请允许我将它的名字改为“生花竹”,去掉一个“桃”字,就觉得合适了。况且松、竹、梅历来被称为“岁寒三友”,松有花,梅有花,只有竹没有花,可算是个缺陷了。有了这种花来弥补缺陷,难道不是天然巧合?就像是女娲用来补天的五色石。
  ○瑞香
  【原文】
  茂叔以莲为花之君子,予为增一敌国,曰:瑞香乃花之小人。何也?《谱》载此花“一名麝囊,能损花,宜另植”。予初不信,取而嗅之,果带麝味,麝则未有不损群花者也。同列众芳之中,即有明侪之义,不能相资相益,而反祟之,非小人而何?幸造物处之得宜,予以不能为患之势。其开也,必于冬春之交,是时群花摇落,诸卉未荣,及见此花者,仅有梅花、水仙二种,又在成功将退之候,当其锋也未久,故罹其毒也亦不深,此造物之善用小人也。使易冬春之交而为春夏之交,则花王亦几被篡,矧下此者乎?
  唐宋诸名流,无不怜香嗜色,赞以诗词者,皆以早春无花,得此可搔目痒,又但见其佳,而未逢其虐耳。予僭为香国平章①,焉得不秉公持正?宁使一小人怒而欲杀,不敢不为众君子密提防也。
  【注释】
  ①平章:古代官名,位在宰相之上,唐、宋、元、明皆设此官。
  【译文】
  周敦颐把莲花当成花中的君子,我来为它树立一个敌人:瑞香花是花中的小人。为什么这样说呢?《花谱》中记载,瑞香花的另一个名字叫“麝囊”,会损伤其他的花,应当单独种植。开始我不相信,拿瑞香花一闻,果然有麝香的气味,麝香一定会损伤别的花。瑞香既然是花当中的一分子,就应当讲朋友的义气,但是它不仅不帮助它们,给它们一些好处,反而要从中作祟,这不是小人又是什么呢?幸亏造物主处理得好,让它没有为非作歹的机会。瑞香花开的时候,一定是冬春之交,这时群花有的已经凋落,有的还没开放。能够见到瑞香花的只有梅花和水仙花,此时这两种花又处在即将凋谢的时候,同瑞香花交锋的时间也不会太久,所以遭到的毒害也不深。这正是造物主善于利用小人的地方。如果把瑞香花开放的时间从冬春之交改在春夏之交,那么花王的位置都要被它篡夺了,何况其他的花呢?
  唐宋的名流们个个都怜花爱花,他们写诗词赞美瑞香花,是因为他们都以为早春没有花,得到瑞香花就可以饱眼福了,而且他们只见到瑞香花美丽的一面,没有看到它欺负其他花的一面。我既然自诩为香花国中的保护神,怎么能不秉公主持正义?宁愿让一个小人恨我想杀我,也一定要为君子们严加设防。
  ○茉莉
  【原文】
  茉莉一花,单为助妆而设,其天生以媚妇人者乎?是花皆晓开,此独暮开。暮开者,使人不得把玩,秘之以待晓妆也。是花蒂上皆无孔,此独有孔。有孔者,非此不能受簪,天生以为立脚之地也。若是,则妇人之妆,乃天造地设之事耳。植他树皆为男子,种此花独为妇人。既为妇人,则当眷属视之矣。妻梅者,止一林逋,妻茉莉者,当遍天下而是也。
  欲艺此花,必求木本。藤本一样看花,但苦经年即死,视其死而莫之救,亦仁人君子所不乐为也。木本最难为冬,予尝历验收藏之法。此花痿于寒者什一,毙于干者什九,人皆畏冻而滴水不浇,是以枯死。此见噎废食之法,有避呕逆而经时绝粒,其人尚存者乎?稍暖微浇,大寒即止,此不易之法。但收藏必于暖处,篾罩必不可无,浇不用水而用冷茶,如斯而已。予艺此花三十年,皆为燥误,如今识花,以告世人,亦其否极泰来之会也。
  【译文】
  茉莉这种花,是专门用来帮助化妆的,莫非茉莉花天生就是为了取媚女子吗?所有的花都是早上开,只有它是晚上开。晚上才开花,是为了让人无法拿来玩,只能收起来等到早上梳妆时用了。所有的花花蒂上都没有孔,只有茉莉花有孔。有了这个孔,簪子才能穿过去,这个孔天生就是帮助簪子立足的。这样看来,女子要梳妆打扮,是天造地设的事情。种植其他的花都是为了男子,只有种茉莉花是为了女子。既然是为了女子,就应该把它当成自己的眷属来看待了。把梅花当作妻子的只有林逋一个人,把茉莉花当作妻子的,天底下所有男子都应当是这样。
  想要种这种花,一定要找木本茉莉。藤本茉莉虽然也会开花,可惜只有一年就死了,眼睁睁地看着它死去却没有办法救治,这是仁人君子不愿意做的事。木本茉莉最难过冬,我曾多次试验收藏过冬的方法。茉莉花因为寒冷而枯萎的只有十分之一,由于缺水而枯死的占十分之九,人们都怕冻坏茉莉而不给它浇一滴水,所以才会枯死。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方法,有人会为了避免被噎就长时间不进一粒米,这样还能活着的吗?天气稍暖的时候,稍微浇一点水,太冷的时候就不用浇了,这是不可改变的方法。只是应当把它放在暖和的地方,一定要盖上篾罩,不要用水而要用冷茶浇,这样就可以了。我种了三十年的茉莉花,大多是干死的,现在知道这种方法了,就把它告诉世人,茉莉花也算是否极泰来了。
  ◎藤本第二
  小序
  【原文】
  藤本之花,必须扶植。扶植之具,莫妙于从前成法之用竹屏。或方其眼,或斜其槅,因作葳蕤柱石,遂成锦绣墙垣,使内外之人,隔花阻叶,碍紫间红,可望而不可亲,此善制也。无奈近日茶坊酒肆,无一不然,有花即以植花,无花则以代壁。此习始于维扬,今日渐近他处矣。市井若此,高人韵士之居,断断不应若此。避市井者,非避市井,避其劳劳攘攘之情,锱铢必较之陋习也。见市井所有之物,如在市井之中,居处习见,能移性情,此其所以当避也。
  即如前人之取别号,每用川、泉、湖、宇等字,其初未尝不新,未尝不雅,迨后商贾者流,家效而户则之,以致市肆标榜之上,所书姓名非川即泉,非湖即宇,是以避俗之人,不得不去之若浼。迩来缙绅先生悉用斋、庵二字,极宜;但恐用者过多,则而效之者,又入从前标榜,是今日之斋、庵,未必不是前日之川、泉、湖、宇。虽曰名以人重,人不以名重,然亦实之宾也。已噪寰中者仍之继起,诸公似应稍变。
  人问植花既不用屏,岂遂听其滋蔓于地乎?曰:不然。屏仍其故,制略新之。虽不能保后日之市廛,不又变为今日之园圃,然新得一日是一日,异得一时是一时,但愿贸易之人,并性情风俗而变之。变亦不求尽变,市井之念不可无,垄断之心不可有。觅应得之利,谋有道之生,即是人间大隐。若是,则高人韵士,皆乐得与之游矣,复何劳扰锱铢之足避哉?花屏之制有三,列于《藤本》之末。
  【译文】
  藤本植物的花,需要扶植。扶植的工具,最好是以前常用的竹篱笆。可以排成方眼,也可以编成斜格,按照草木攀石的样子,就把竹篱笆装点成锦绣墙垣,使里外的人,被姹紫嫣红的花和叶阻隔,可以观赏却不可以亲近,这真是个好方法。无奈的是这些日子,茶坊酒馆,都是这样用竹篱笆的,有花就用它来扶植花,没有花也用它来代替墙壁。这种风气从扬州开始,现在逐渐影响到其他的地方了。街市是这样,高人韵士的居所,千万不能这样。躲避街市的人,并不是躲避街市,而是躲避城市里劳碌熙攘的情形、锱铢必较的陋习。看见街市里有的东西,就像身处街市当中,在住的地方见得多了这些东西就会改变性情,这是应该避免的理由。
  就像前人取别号,常用“川”、“泉”、“湖”、“宇”等字,开始的时候当然新奇、雅致,后来商人们也家家效法,户户模仿,以至于街市的招牌上所写的姓名,不是“川”,就是“泉”,不是“湖”,便是“宇”,因此避俗的人,不得不像去除污物那样除掉那些字。最近士大夫们,都用“斋”、“庵”二字,非常适合。只是担心用的人太多,又会落入从前的俗套,这样今天的“斋”、“庵”未必不像前日的“川”、“泉”、“湖”、“宇”那样泛滥。虽说名字会因为人变得重要,人不会因为名字变得重要,但也有主从关系,已经名噪天下的人可以继续这样做,但各位还没出名的好像应该稍加变化。
  有人问:种花如果不用篱笆,难道任凭它在地上滋长蔓延吗?我说不是这样,篱笆仍然要用,只是要把式样稍加改变。即使不能保证以后的街市会不会又变成今天的园圃,但能新一天是一天,能异一时是一时。但愿那些商人们的性情会因为崇尚流行的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变也不要求全变,市井的观念不可以没有,垄断的想法不可以有。谋求应得的利益,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这才是人间的真正隐士。如果是这样,那么高人雅士都会乐意与他们交游了,又何必想方设法逃避街市的生活呢?花篱笆的格式有三种,列在《藤本》的后面。
种植部(5)
更新时间2009-9-14 17:21:19 字数:4887
 ○蔷薇
  【原文】
  结屏之花,蔷薇居首。其可爱者,则在富于种而不一其色。大约屏间之花,贵在五彩缤纷,若上下四旁皆一其色,则是佳人忌作之绣,庸工不绘之图,列于亭斋,有何意致?他种屏花,若木香、酴醿、月月红诸本,族类有限,为色不多,欲其相间,势必旁求他种。蔷薇之苗裔极繁,其色有赤,有红,有黄,有紫,甚至有黑。即红之一色,又判数等,有大红、深红、浅红、肉红、粉红之异。屏之宽者,尽其种类所有而植之,使条梗蔓延相错,花时斗丽,可傲步障于石崇{1}。然征名考实,则皆蔷薇也。是屏花之富者,莫过于蔷薇。他种衣色虽妍,终不免于捉襟露肘。
  【注释】
  {1}石崇:西晋文学家,字季伦。祖籍渤海南皮(今属河北),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石崇年少敏慧,勇而有谋。在出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时,在荆州劫掠客商,遂致巨富,生活奢豪。在与王恺竞相争豪时,王恺为了炫耀,在他家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编成屏障,石崇不服,用更贵重的彩缎铺设了五十里屏障。
  【译文】
  用来结篱笆的花,蔷薇是最合适的。蔷薇可爱的地方,在于它的品种丰富,而且颜色各不相同。总的来说,装点篱笆的花,贵在五彩缤纷,如果上下左右都是一种颜色,就成了美人忌讳的刺绣、平庸的画匠都不愿描绘的图案,将它放在亭子书斋,有什么情趣韵致呢?其他装点篱笆的花,像木香、酴醿、月月红等,种类有限,颜色不多,想让各种颜色互相间杂,一定要找其他品种。蔷薇的品种繁衍极多,颜色有赤色、红色、黄色、紫色,甚至还有黑色。即使是红这一种颜色,也可分成好几等,有大红、深红、浅红、肉红、粉红的差别。篱笆较宽的,可以把所有的品种都种上,使枝条蔓延相错,花开的时候争奇斗艳,比石崇的锦幛更有风采。但是一问名字、仔细观察,则都是蔷薇。这样看来,能把篱笆装点得富丽多彩的,要算是蔷薇了。其他花的颜色虽然美丽,但由于缺少变化装点起来难免捉襟露肘。
  ○木香
  【原文】
  木香花密而香浓,此其稍胜蔷薇者也。然结屏单靠此种,未免冷落,势必依傍蔷薇。蔷薇宜架,木香宜棚者,以蔷薇条干之所及,不及木香之远也。木香作屋,蔷薇作垣,二者各尽其长,主人亦均收其利矣。
  【译文】
  木香花开得稠密,香味浓郁,这是木香花比蔷薇花稍胜一筹的地方。但是仅仅靠木香装点篱笆,未免显得冷落,所以一定要与蔷薇一起。蔷薇适合架植,木香适合在棚顶种,原因是蔷薇的枝条枝干没有木香那么长。木香作屋,蔷薇作墙,两种植物都发挥自己的特点,主人也能同时利用两种花的长处。
  ○酴醿
  【原文】
  酴醿之品,亚于蔷薇、木香,然亦屏间必须之物,以其花候稍迟,可续二种之不继也。“开到酴醿花事了”,每忆此句,情兴为之索然。
  【译文】
  酴醿的品性,要比蔷薇、木香差一些,却也是篱笆间不可缺少的东西,因为它开花的时间稍晚,可以接在蔷薇、木香花期之后开花。“开到酴醿花事了。”每当想到这句诗,兴致就会变得索然无味。
  ○月月红
  【原文】
  俗云:“人无千日好,花难四季红。”四季能红者,现有此花,是欲矫俗言之失也。花能矫俗言之失,何人情反听其验乎?缀屏之花,此为第一。所苦者树不能高,故此花一名“瘦客”。然予复有用短之法,乃为市井之人强迫而成者也。法在屏制之第三幅。此花有红、白及淡红三本,结屏必须同植。
  此花又名“长春”,又名“斗雪”,又名“胜春”,又名“月季”。予于种种之外,复增一名,曰“断续花”。花之断而能续,续而复能断者,只有此种。因其所开不繁,留为可继,故能绵邈若此;其余一切之不能续者,非不能续,正以其不能断耳。
  【译文】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难四季红。”四季能红的,现在就有月月红这种花,这花是为了矫正俗话的错误而生的。花都可以纠正这句俗语的错误,为什么人的所作所为却应验这句话呢?点缀篱笆的花,这种应列为首选。遗憾的是它长不高,所以这种花的另一个名字叫“瘦客”。但是我又有一个利用它短处的方法,这是生活在街市中的人们强迫我想出来的。办法在篱笆式样的第三幅。这种花有红、白和淡红三种,建篱笆时必须一同种植。
  这种花又叫“长春”,又叫“斗雪”,又叫“胜春”,又叫“月季”。我在这些名字以外,再给它增加一个名字,叫“断续花”。花开到断了还能续,续上又再断的植物,只有这一种。因为它开的花并不繁盛,留有余地,所以能够这样断续开放。其他所有不能接续的花,并不是不能接续,而是因为它们不能断。
  ○姊妹花
  【原文】
  花之命名,莫善于此。一蓓七花者曰“七姊妹”,一蓓十花者曰“十姊妹”。观其浅深红白,确有兄长娣幼之分,殆杨家姊妹现身乎?余极喜此花,二种并植,汇其名为“十七姊妹”。但怪其蔓延太甚,溢出屏外,虽日刈月除,其势犹不可遏。岂党与过多,酿成不戢之势欤?此无他,皆同心不妒之过也,妒则必无是患矣。故善yu女戎者,妙在使之能妒。
  【译文】
  给花取的名字,没有比这更好的。一个花蕾开七瓣的,叫“七姊妹”,一个花蕾开十瓣的叫“十姊妹”。观察这种花的深浅红白,便能发现它的确有年长年幼的分别,难道是杨家姊妹现身吗?我非常喜爱这种花,把两个品种种在一起,将名字合起来,叫“十七姊妹”。只怪她们蔓延得太厉害,长到篱笆外面去了,就算每天都对她们进行修剪,还是不能遏止她们的长势。难道是因为她们的党羽太多,造成了不能控制的态势吗?没有其他的原因,都是因为她们同心一致,不互相嫉妒,相互嫉妒就肯定不会有这种麻烦了。所以善于驾驭女子关系的人,巧妙的地方就在于能让她们互相嫉妒。
  ○玫瑰
  【原文】
  花之有利于人,而无一不为我用者,芰荷是也;花之有利于人,而我无一不为所奉者,玫瑰是也。芰荷利人之说,见于本传。玫瑰之利,同于芰荷,而令人可亲可溺,不忍暂离,则又过之。群花止能娱目,此则口眼鼻舌以至肌体毛发,无一不在所奉之中。可囊可食,可嗅可观,可插可戴,是能忠臣其身,而又能媚子其术者也。花之能事,毕于此矣。
  【译文】
  花当中对人有益,而且它的益处都能被我使用的,是荷花;花当中对人有益,而且我离不开它所有侍奉的,是玫瑰。荷花对人有利,本书的前面已经说过。玫瑰的益处,同荷花一样,而让人觉得可亲可爱,不忍心同它有短暂的分离,这一点超过了荷花。群花只能愉悦人的眼睛,玫瑰则使人的口眼鼻舌,以至肌体毛发,全在它的侍奉范围内。可以熏香可以吃,可以闻可以看,可以插可以戴,既是一位忠臣,又能施展它媚人的妙术。花的本领,全集中在它身上了。
  ○素馨
  【原文】
  素馨一种,花之最弱者也,无一枝一茎不需扶植,予尝谓之“可怜花”。
  【译文】
  素馨这种花,是花中最弱的,它的每一枝一茎都需要扶植,我曾把它称为“可怜花”。
  ○凌霄
  【原文】
  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然望之如天际真人,卒急不能招致,是可敬亦可恨也。欲得此花,必先蓄奇石古木以待,不则无所依附而不生,生亦不大。予年有几,能为奇石古木之先辈而蓄之乎?欲有此花,非入深山不可。行当即之,以舒此恨。
  【译文】
  最可敬的藤本花,要算是凌霄花了。然而望上去,它就像天上的仙人,不能立即将它招到身边,这点真是又可敬又可恨。想得到这种花,一定要先准备好奇石古木,不然的话,它就会因为没有可依附东西而不能生长,即使长出来了也长不大。我年龄有多大,能够预先准备好奇石古木吗?想要得到这种花,一定要进入深山。要去就马上去,可以消除心中的遗憾。
  ○真珠兰
  【原文】
  此花与叶,并不似兰,而以兰名者,肖其香也。即香味亦稍别,独有一节似之:兰花之香,与之习处者不觉,骤遇始闻之,疏而复亲始闻之,是花亦然。此其所以名兰也。闽、粤有木兰,树大如桂,花亦似之,名不附桂而附兰者,亦以其香隐而不露,耐久闻而不耐急嗅故耳。凡人骤见而即觉其可亲者,乃人中之玫瑰,非友中之芝兰也。
  【译文】
  真珠兰的花和叶子,并不像兰花,将它命名为“兰”,是因为它的香味像兰花。即便是香味相似也会稍有差别,只有一点最像的地方:兰花的香,与它经常相处的人觉察不出来,只有突然遇到它时才能闻出来,经过疏远后再走近时才能闻到。真珠兰也是这样,这就是把它称为“兰”的原因。福建、广东一带有一种木兰,树长得像桂花树那么大,花也像桂花,但是名字不从“桂”而从“兰”,也是因为它的香气若隐若现,经得起久闻而经不得急嗅。凡是人们看一眼就觉得可亲的人,是人中的玫瑰,不会是朋友中的芝兰。
  ◎草本第三
  小序
  【原文】
  草本之花,经霜必死;其能死而不死,交春复发者,根在故也。常闻有花不待时,先期使开之法,或用沸水浇根,或以硫磺代土,开则开矣,花一败而树随之,根亡故也。然则人之荣枯显晦,成败利钝,皆不足据,但询其根之无恙否耳。根在,则虽处厄运,犹如霜后之花,其复发也,可坐而待也;如其根之或亡,则虽处荣■显耀之境,犹之奇葩烂目,总非自开之花,其复发也,恐不能坐而待矣。
  予谈草木,辄以人喻。岂好为是哓哓者哉?世间万物,皆为人设。观感一理,备人观者,即备人感。天之生此,岂仅供耳目之玩、情性之适而已哉?
  【译文】
  草本的花,一经霜打就会死。它能看上去死了实际上并没有死,春天一到又重新开花,这是因为它的根还活着。常常听人说有能让花在花期前开放的方法,就是用开水浇它的根,或者用硫磺代替土栽花。这样花是开了,但是花一败落花树也就死了,因为它的根死了。这样说来,人的荣枯显晦,成败利钝,都不能成为依据,只有去问他的根基是否安然无恙。根基还在,那么虽处在厄运当中,也像经霜打后的花,重新开花的日子是可以期待的;如果根基不存在了,即使处于荣盛显赫的境地,像奇花绚烂夺目,总不是自然开出的花,要它重新开花,恐怕是等不到了。
  我一谈到草木,就用人来作比喻,难道是为了说费话吗?世间的万物,都是为人设置的,观看和感受是同一个道理,供人观看的,就能让人感受。天生出这些东西,难道仅仅是供人愉悦耳目、怡情悦兴的吗?
  ○芍药
  【原文】
  芍药与牡丹媲美,前人署牡丹以“花王”,署芍药以“花相”,冤哉!予以公道之。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牡丹正位于香国,芍药自难并驱。虽别尊卑,亦当在五等诸侯之列,岂王之下,相之上,遂无一位一座,可备酬功之用者哉?历翻种植之书,非云“花似牡丹而狭”,则曰“子似牡丹而小”。由是观之,前人评品之法,或由皮相而得之。噫,人之贵贱美恶,可以长短肥瘦论乎?
  每于花时奠酒,必作温言慰之曰:“汝非相材也,前人无识,谬署此名,花神有灵,付之勿较,呼牛呼马,听之而已。”予于秦之巩昌,携牡丹、芍药各数十种而归,牡丹活者颇少,幸此花无恙,不虚负戴之劳。岂人为知己死者,花反为知己生乎?
  【译文】
  芍药可以与牡丹媲美,前人称牡丹为“花王”,称芍药为“花相”,太冤枉了!我要非常客观地评价它们。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人们没有两个君王,牡丹在香花国中处于至尊的地位,芍药自然很难同它并驾齐驱。虽然有尊卑的区别,芍药也应当被列在五等诸侯之中,难道在君王之下、相国之上,就没有一个位置可以用来奖励有功之臣吗?我翻遍了有关种植的书,不是说“花像牡丹,但比牡丹狭窄”,就是说“籽像牡丹,但是比牡丹小”。这样看来,前人评价的方法,也许只是看表面现象。唉!人的贵贱善恶,可以用长短肥瘦来衡量吗?
  每当芍药花开准备奠酒的时候,我总要说些温暖的话安慰它:“你不是当相国的材料,前人没有见识才给你起了这个错误的名字。花神你如果有灵,不要去计较,不管称你是牛还是马,任凭它算了。”我从甘肃的巩昌带回来几十棵牡丹和芍药,牡丹活下来的很少,庆幸的是芍药安然无恙,没有辜负我搬运的劳累。难道人为知己者死,花反而为知己者生吗?
种植部(6)
更新时间2009-9-14 17:21:24 字数:5276
 ○兰
  【原文】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是已。然使幽谷无人,兰之芳也,谁得而知之?谁得而传之?其为兰也,亦与萧艾同腐而已矣。“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已。然既不闻其香,与无兰之室何异?虽有若无,非兰之所以自处,亦非人之所以处兰也。吾谓芝兰之性,毕竟喜人相俱,毕竟以人闻香气为乐。文人之言,只顾赞扬其美,而不顾其性之所安,强半皆若是也。
  然相俱贵乎有情,有情务在得法;有情而得法,则坐芝兰之室,久而愈闻其香。兰生幽谷与处曲房,其幸不幸相去远矣。兰之初着花时,自应易其座位,外者内之,远者近之,卑者尊之;非前倨而后恭,人之重兰非重兰也,重其花也,叶则花之舆从而已矣。居处一室,则当美其供设,书画炉瓶,种种器玩,皆宜森列其旁。但勿焚香,香薰即谢。匪妒也,此花性类神仙,怕亲烟火,非忌香也,忌烟火耳。若是,则位置提防之道得矣。
  然皆情也,非法也,法则专为闻香。“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者,以其知入而不知出也,出而再入,则后来之香,倍乎前矣。故有兰之室不应久坐,另设无兰者一间,以作退步,时退时进,进多退少,则刻刻有香,虽坐无兰之室,若依倩女之魂。是法也,而情在其中矣。如止有此室,则以门外作退步,或往行他事,事毕而入,以无意得之者,其香更甚。此予消受兰香之诀,秘之终身,而泄于一旦,殊可惜也。
  此法不止消受兰香,凡属有花房舍,皆应若是。即焚香之室亦然,久坐其间,与未尝焚香者等也。门上布帘,必不可少,护持香气,全赖乎此。若止靠门扇开闭,则门开尽泄,无复一线之留矣。
  【译文】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的确是这样。但是如果幽谷里没有人,兰花的芳香,谁会知道?谁把它传播出去呢?这样兰花也只好同野蒿臭草一起腐烂了。“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确是这样。但是既然闻不到它的香气,有兰花的屋子与没有兰花的屋子又有什么差别呢?虽然存在却好像不存在,这并不是兰花自处的原因,也不是人们对待兰花的方法。我认为兰花生性喜欢与人相处,会以人能闻到它的香气为高兴的事。文人的言论,多半是只顾赞美兰花的美,却不顾它的天性。
  人与兰花相处贵在有情趣,有情趣还要知道方法。既有情趣又知道方法,就可以坐在放有兰花的屋子里,时间越长越能闻到兰的芳香。兰花生长在偏远的山谷和曲静的房屋里,它的幸运与不幸运相差很远。兰花刚刚长出蓓蕾时,就应当改变它们的位置,原本放在室外的要搬到室内,放在远处的要搬到近处,放在低处的要搬到高处。这并不是开始对它冷漠后来又对它很恭敬,因为人们看重兰,并不是看重兰本身,而是看重它的花,叶子只是花的陪衬而已。兰花摆放的地方一旦定下来,就应当美化它周围的摆设,书画、香炉、瓶子等器物,都应当有序地摆放在旁边。但是不要烧香,兰花被香一薰就会凋谢。这并不是嫉妒,而是兰花的性情就像神仙,怕接近烟火,并不是忌讳香,而是忌讳火。像这样的摆放位置和该提防的东西都要处理好。
  然而这里说的都是情趣的问题,不是讲方法,方法是专门为了闻花香准备的。“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原因在于人们只知道进,不知道出,出来再进去,那么后来闻到的香气,要比先前闻到的倍加浓郁。所以,不应该在有兰花的房间坐得太久,要另外准备一间没有兰花的房子,作为退避的地方。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进去,进有兰花的房间的时间长,退出来的时间短,就能够时时刻刻闻到香味。即使坐在没有兰花的房间里,香味也会像倩女的游魂一直跟在身边。这是一种欣赏兰花的方法,而情趣也在方法之中了。如果只有摆放兰花的房子,就应当把门外当作退避的地方,可以走开去办别的事情,事情做完了再进来,这样无意之中闻到的,香味会更浓。这是我享受兰花香味的秘诀,我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却一下子泄露出来,真是太可惜了。
  这种办方法不仅可以用来享受兰花,凡是有花的房子,都应该这样做。即使在烧香的房间里也可以这么做,在烧了香的房间里坐久了,与没有烧香一样闻不到香气。门上的布帘是必不可少的,保持香气全靠它。如果只是靠门扇来开关,那么门一开,香气全都跑了,不会有一丝香气保留下来。
  ○蕙
  【原文】
  蕙之与兰,犹芍药之与牡丹,相去皆止一间耳。而世之贵兰者必贱蕙,皆执成见、泥成心也。人谓蕙之花不如兰,其香亦逊。吾谓蕙诚逊兰,但其所以逊兰者,不在花与香而在叶,犹芍药之逊牡丹者,亦不在花与香而在梗。牡丹系木本之花,其开也,高悬枝梗之上,得其势,则能壮其威仪,是花王之尊,尊于势也。芍药出于草本,仅有叶而无枝,不得一物相扶,则委而仆于地矣。官无舆从,能自壮其威乎?蕙兰之不相敌也反是。芍药之叶苦其短,蕙之叶偏苦其长;芍药之叶病其太瘦,蕙之叶翻病其太肥。当强者弱,而当弱者强,此其所以不相称,而大逊于兰也。
  兰蕙之开,时分先后。兰终蕙继,犹芍药之嗣牡丹,皆所谓兄终弟及,欲废不能者也。善用蕙者,全在留花去叶,痛加剪除,择其稍狭而近弱者,十存二三;又皆截之使短,去两角而尖之,使与兰叶相若,则是变蕙成兰,而与“强干弱枝”之道合矣。
  【译文】
  蕙和兰,就像芍药和牡丹,只有一点点差距。然而世上看重兰花的人一定轻视蕙,这些人都是抱有成见的。这些人认为蕙的花不如兰花,它的香味也不如兰花。我认为蕙虽然比花要稍逊一筹,但是原因不在花和香气,而在叶,就像芍药不如牡丹,原因也不在花和香气,而在枝梗。牡丹属木本花卉,花开的时候,高高地悬在枝梗之上,有了气势,就能够形成一种威严的仪态。牡丹花之所以有花王的尊贵地位,就尊贵在它的气势上。芍药是草本植物,只有叶子而没有枝干,如果没有东西扶持,就只能倒在地上了。当官的人如果没有车马随从,能够自己形成威严的仪态吗?蕙比不上兰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芍药的叶子苦于太短,蕙的叶子偏苦于太长;芍药的叶子太瘦窄,蕙的叶子太肥宽。该强的弱,该弱的强,所以它会看起来不相称,这就是蕙比兰逊色的原因。
  兰与蕙开的时间有个先后的顺序。兰花谢了蕙花才开,就像芍药接替牡丹一样,都是所谓的兄长死了,弟弟接替,想废也不行。善于种植蕙的人,技巧全在于保留花,去掉叶子,忍痛进行剪除,选择那些稍微细长的小叶,十片只留两三片,把它们裁得很短,剪掉两个角让它变得尖尖的,和兰的叶子相似,这样就把蕙变成了兰,与“强干弱枝”的审美标准吻合了。
  ○水仙
  【原文】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蜡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则为强弩之末,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返秣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予之钟爱此花,非痂癖也。其色其香,其茎其叶,无一不异群葩,而予更取其善媚。妇人中之面似桃,腰似柳,丰如牡丹、芍药,而瘦比秋菊、海棠者,在在有之;若如水仙之淡而多姿,不动不摇,而能作态者,吾实未之见也。以“水仙”二字呼之,可谓摹写殆尽。使吾得见命名者,必颓然下拜。
  不特金陵水仙为天下第一,其植此花而售于人者,亦能司造物之权,欲其早则早,命之迟则迟,购者欲于某日开,则某日必开,未尝先后一日。及此花将谢,又以迟者继之,盖以下种之先后为先后也。至买就之时,给盆与石而使之种,又能随手布置,即成画图,皆风雅文人所不及也。岂此等末技,亦由天授,非人力邪?
  【译文】
  水仙花是我的命。我有四条命,它们各自掌管一个季节:春天以水仙、兰花为命,夏天以莲花为命,秋天以秋海棠为命,冬天以腊梅为命。没有这四种花,我就等于没有命了。如果一个季节少给我这个季节的花,就等于夺去了我一个季节的生命。
  南京的水仙最好。我把家安在南京,并不是为了把家安在南京,而是为了把家安在水仙之乡。记得丙午年的春天,我因为之前没有钱过年,把衣物全都典当了,等到水仙花开的时候,已经贫困到了极点,再也找不出一个钱了。想去购买水仙又没有钱,家人说:“算了吧,一年不看这种花,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我说:“你是不是想要我的命?宁可短一岁的寿命,也不能一年不看水仙花。况且我从他乡冒雪赶回来,就是想来看水仙的,不看水仙,这和不回南京,在他乡过年有什么差别呢?”家人不能制止我,只能任凭我拿典当簪子和耳环的钱去买水仙了。
  我钟爱水仙,并不是什么怪癖,因为水仙的颜色和香味,水仙的茎和叶,都同其他花卉不一样,而我最喜欢的是水仙的妩媚。女子中面似桃、腰似柳,丰满得像牡丹、像芍药,苗条得像秋菊、像海棠的,到处都有,但是像水仙一样淡雅而多姿、不动不摇却能作态的,我实在没有见到过。用“水仙”二字来称呼它,真是形象到了极点。如果我能见到给水仙命名的人,一定心甘情愿地给他下拜。
  不仅南京的水仙是天下第一,就是那些种植水仙出售水仙的人,也能行使造物主的职权,想让它早开就早开,命令它晚开就晚开,购买的人希望花在某天开,到那天一定会开,不会早一天或晚一天。等到这些花要谢了,再用迟开的花接续,这是以下种的先后决定花开的早晚。买花的时候,卖花人会给花盆和石头让人去种,种花时又可以随手布置成图画,这是风雅文人也无法企及的。难道这种雕虫小技也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吗?
  ○芙蕖
  【原文】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时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夏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译文】
  芙蕖同其他草本花卉好像有一些差异,但是它只有根没有枝干,一生只有一年,这些习性又是相同的。《花谱》上说:“长在水中的叫‘草芙蓉’,长在陆地上的叫‘旱莲’。”这样就一定要将它归到草本植物之中了。我在夏季以它为命,并不是有意模仿周敦颐,继承前人已有的说法,而是因为芙蕖的可爱之处一言难尽,请让我细细地说来。
  各种花卉合时令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开花前和开花以后,都不会引人注意。芙蕖就不是这样。从荷牙出水的那天起,就能点缀绿波,等到它的叶子长出来,就会一天比一天大,越来越娇妍,有风就随风摇曳,没有风也袅娜多姿。让我在花没有开时,就已经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了。等到花苞盛开成花,娇姿欲滴,还能后开的花接替先开的花不间断,从夏天到秋天,这对荷花来说是份内的事,对人来说也是应得的享受。到了荷花凋谢的时候,也可以对得起主人了,还在花蒂下面生出莲蓬,莲蓬中结满果实,亭亭玉立,又像含苞欲放的花。莲蓬与翠绿的叶子一起,不到白露打霜,就不会停止它们的奉献。
  上面说的都是眼睛能看得见的。鼻子能闻到的,有荷叶的清香、荷花的异香,靠它们解暑,暑热会即刻消退;靠它们纳凉,凉气会马上产生。至于能让人可口的,则是莲子与藕做成菜摆在餐桌上,可以口齿盈香。只有经过霜打的枯叶,零落难堪,好像成了废弃的东西,但是把它摘下来保存好,又可以常年用来包裹东西。这样,芙蕖没有一时一刻,不让人赏心悦目;没有一物一丝,不能供给家庭日常使用。它有像五谷一样的实际作用,却没有五谷的名望;兼有百花的长处,却没有那些花的短处。种植植物得到的利益,有比这更大的吗?
  我的四条命当中,这条命最重要。只是我一生酷爱荷花,却得不到半亩方塘来养殖它,仅仅凿了一个斗大的水池,种了几株来敷衍,水池又常常漏水,只能祈盼着老天下雨来救它。我这样大概是不善于养荷花,而草菅其命了。
种植部(7)
更新时间2009-9-14 17:21:28 字数:3734
 ○罂粟
  【原文】
  花之善变者,莫如罂粟,次则数葵,余皆守故不迁者矣。艺此花如蓄豹,观其变也。牡丹谢而芍药继之,芍药谢而罂粟继之,皆繁之极、盛之至者也。欲续三葩,难乎其为继矣。
  【译文】
  花中善变的,没有比得上罂粟的。其次要数葵花,其他的花都是守本分不变的了。种植这种花像养豹子,要观察它的变化。牡丹凋谢了芍药接着开,芍药凋谢了罂粟接着开,这三种花都是繁茂到极点的花。这三种花开过以后,就很难有能接续着开的了。
  ○葵
  【原文】
  花之易栽易盛,而又能变化不穷者,止有一葵。是事半于罂粟,而数倍其功者也。但叶之肥大可憎,更甚于蕙。俗云:“牡丹虽好,绿叶扶持。”人谓树之难好者在花,而不知难者反易。古今来不乏明君,所不可必得者,忠良之佐耳。
  【译文】
  花当中容易栽种,容易长得茂盛,又能变化无穷的,只有葵花。种葵花要用的功夫是种罂粟的一半,收获却比罂粟多几倍。只是葵花的叶子又肥又大,比蕙的叶子更讨厌。俗话说:“牡丹虽好,绿叶扶持。”人们认为种树最难的是开好花,却不知难做到的其实反而更容易。古往今来不缺少贤明的君主,难以得到的,是忠臣的辅佐。
  ○萱
  【原文】
  萱花一无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矣。
  【译文】
  萱花没有一处可取的地方,种它就像种菜,当菜吃还可以。至于说“面对它可以忘掉忧伤,佩带它可以生男孩”,有许多人的试验过,没有一个灵验的。书上说的不可全信,就像关于萱的种种说法一样。
  ○鸡冠
  【原文】
  予有《收鸡冠花子》一绝云:“指甲搔花碎紫雯,虽非异卉也芳芬。时防撒却还珍惜,一粒明年一朵云。”此非溢美之词,道其实也。花之肖形者尽多,如绣球、玉簪、金钱、蝴蝶、剪春罗之属,皆能酷似,然皆尘世中物也;能肖天上之形者,独有鸡冠花一种。氤氲其象而叆叇其文,就上观之,俨然庆云一朵。乃当日命名者,舍天上极美之物,而搜索人间。鸡冠虽肖,然而贱视花容矣,请易其字,曰“一朵云”。此花有红、紫、黄、白四色,红者为“红云”,紫者为“紫云”,黄者为“黄云”,白者为“白云”。又有一种五色者,即名为“五色云”。以上数者,较之“鸡冠”,谁荣谁辱?花如有知,必将德我。
  【译文】
  我有一首《收鸡冠花子》的绝句:“指甲搔花碎紫雯,虽非异卉也芳芬。时防撒却还珍惜,一粒明年一朵云。”这不是赞美的词句,说的是实情。象形的花有很多,比如绣球、玉簪、金钱、蝴蝶、剪春罗这些,都能酷似,然而它们模仿的都是尘世中的东西。形状能像天上的东西的,只有鸡冠花一种。它有氤氲的气象,浓云一样的花纹,走近去看,就像是一朵祥云。当初给花命名的人,舍弃天上极美丽的东西,却在人间寻找。鸡冠虽然和此花很像,却轻看了花的美妙姿态。请让我来给它换一个名字,叫做“一朵云”。这种花有红、紫、黄、白四种颜色,红的叫“红云”,紫的叫“紫云”,黄的叫“黄云”,白的叫“白云”。还有一种五色的,就叫做“五色云”。以上这几个名字,同“鸡冠花”相比,谁能给这种花荣耀,谁让这种花受到羞辱?花如果有知觉,一定会对我感恩戴德。
  ○玉簪
  【原文】
  花之极贱而可贵者,玉簪是也。插入妇人髻中,孰真孰假,几不能辨,乃闺阁中必需之物。然留之弗摘,点缀篱间,亦似美人之遗。呼作“江皋玉佩”,谁曰不可?
  【译文】
  花当中最便宜却很可贵的,就是玉簪了。将它插进女子的发髻中,是真是假,几乎分辨不出来。它是闺阁中的必需物品。然而留着不摘,让它点缀在篱笆中间,也像是美人遗失的发簪我。我把它称为“江皋玉佩”,谁说不可以呢?
  ○凤仙
  【原文】
  凤仙,极贱之花,此宜点缀篱落,若云备染指甲之用,则大谬矣。纤纤玉指,妙在无瑕,一染猩红,便称俗物。况所染之红,又不能尽在指甲,势必连肌带肉而丹之。迨肌肉退清之后,指甲又不能全红,渐长渐退,而成欲谢之花矣。始用俑者,其俗物乎?
  【译文】
  凤仙是非常低贱的花,只适合点缀篱笆的角落,如果说能用它来染指甲,就大错特错了。纤纤玉指,妙就妙在洁白无瑕,一染上猩红色,就是俗物。何况染上的红色,又不全都在指甲上,一定会连旁边的皮肤也染红了。等到皮肤上的红色褪掉,指甲上又不会全是红色了,指甲一边长,红色一边褪,就成了即将凋谢的花。最初想到这种方法的人,难道不是很俗吗?
  ○金钱
  【原文】
  金钱、金盏、剪春罗、剪秋罗诸种,皆化工所作之小巧文字。因牡丹、芍药一开,造物之精华已竭,欲续不能,欲断不可,故作轻描淡写之文,以延其脉。吾观于此,而识造物纵横之才力亦有穷时,不能似源泉混混,愈涌而愈出也。
  合一岁所开之花,可作天工一部全稿。梅花、水仙,试笔之文也,其气虽雄,其机尚涩,故花不甚大,而色亦不甚浓。开至桃、李、棠、杏等花,则文心怒发,兴致淋漓,似有不可阻遏之势矣;然其花之大犹未甚,浓犹未至者,以其思路纷驰而不聚,笔机过纵而难收,其势之不可阻遏者,横肆也,非纯熟也。迨牡丹、芍药一开,则文心笔致俱臻化境,收横肆而归纯熟,舒蓄积而罄光华,造物于此,可谓使才务尽,不留丝发之余矣。然自识者观之,不待终篇而知其难继。
  何也?世岂有开至树不能载、叶不能覆之花,而尚有一物焉高出其上、大出其外者乎?有开至众彩俱齐、一色不漏之花,而尚有一物焉红过于朱、白过于雪者乎?斯时也,使我为造物,则必善刀而藏矣。乃天则未肯告乏也,夏欲试其技,则从而荷之;秋欲试其技,则从而菊之;冬则计穷力竭,尽可不花,而犹作蜡梅一种以塞责之。数卉者,可不谓之芳妍尽致,足殿群芳者乎?然较之春末夏初,则皆强弩之末矣。至于金钱、金盏、剪春罗、剪秋罗、滴滴金、石竹诸花,则明知精力不继,篇帙寥寥,作此以塞纸尾,犹人诗文既尽,附以零星杂著者是也。由是观之,造物者极欲骋才,不肯自惜其力之人也;造物之才,不可竭而可竭,可竭而终不可竟竭者也。究竟一部全文,终病其后来稍弱。其不能弱始劲终者,气使之然,作者欲留余地而不得也。
  吾谓才人著书,不应取法于造物,当秋冬其始,而春夏其终,则是能以蔗境行文,而免于江淹才尽之诮矣。
  【译文】
  金钱、金盏、剪春罗、剪秋罗这几种花,都是造物主创作的小巧文章。因为牡丹、芍药一开,造物主的精华就已经耗尽了,想要继续下去不可能,想就此罢手也不可以,所以才写出这种轻描淡写的文章,用来延续它的创作思路。我看到这些花,才知道造物主纵横洋溢的才华也有穷尽的时候,不会像泉水的源头滚滚不息,越涌越出。
  把一年中开的花加起来,可以看做是造物主的一部完整的书稿。梅花和水仙是试笔的文字,气势虽然雄浑,但是技巧还比较生涩,所以花开得不大,颜色也不浓。等到桃、李、海棠、杏这些花开放的时候,就文思奔放,兴致淋漓,好像有一种不可遏止的势头。然而这些花还不太大,颜色也不是很浓,这是因为造物主的思路纷繁而且不集中,笔力纵横驰骋却很难收拢。这种势头不能遏止,是由于这只是纵横随便,并不是技巧非常纯熟。等到牡丹、芍药一开,文心笔致都进入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收敛纵横恣肆,技巧非常纯熟了,把所有积蓄的才华都发挥出来,可以说造物主在这里把才气全都用尽了,没有留下丝毫的余地。然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需等到文章写完,造物主已经很难继续创作了。
  为什么呢?难道世界上有一种花能开到树不能栽、叶不能盖,而且另有一种比它还高、还大的吗?难道有一种花色彩齐全、一色不漏,而且另有一种比它朱红、比它雪白吗?这个时候,如果我是造物主,就一定会把造物的工具藏起来。可是老天不肯自认才乏,夏天想要试试技艺,就造出荷花;秋天想试试技艺,就造出ju花;冬天已经技穷才竭,完全可以不再造花了,但还是造出腊梅这种花来应付。这几种花,难道不可以说是芳香美丽到了极致,完全可以成为群花的国王王后吗?然而同春末夏初的花相比,就都是强弩之末了。至于金钱、金盏、剪春罗、剪秋罗、滴滴金、石竹这些花,造物主明知精力不济,篇幅也所剩不多,才写了这些东西来充塞纸尾,就像文人的诗文已经枯竭,附上一些零星杂著一样。这样看来,造物主是一个极想逞能、不肯爱惜自己才气的人。造物主的才能,不该枯竭,但是可以被耗尽;可以枯竭,但不能一下子全部耗尽。毕竟这一本书的问题是后面稍弱。不能开头弱结尾强,那是意气造成的,他想留些余地也不可能了。
  我认为有才华的人写书,不要仿效造物主,应当把秋冬两季当做开始,把春夏两季作为终结,就能渐入佳境,避免被人讥诮为江郎才尽了。
  ○蝴蝶花
  【原文】
  此花巧甚。蝴蝶,花间物也,此即以蝴蝶为花。是一是二,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非蝶非花,恰合庄周梦境。
  【译文】
  这种花非常巧妙。蝴蝶是在花间嬉戏的,造物主就以蝴蝶为原型做成了这种花。是蝴蝶还是花,不知道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不是蝴蝶也不是花,正好吻合庄周的梦境。
种植部(8)
更新时间2009-9-14 17:21:32 字数:4455
 ○菊
  【原文】
  ju花者,秋季之牡丹、芍药也。种类之繁衍同,花色之全备同,而性能持久复过之。从来种植之书,是花皆略,而叙牡丹、芍药与菊者独详。人皆谓三种奇葩,可以齐观等视,而予独判为两截,谓有天工人力之分。何也?牡丹、芍药之美,全仗天工,非由人力。植此二花者,不过冬溉以肥,夏浇为湿,如是焉止矣。其开也,烂漫芬芳,未尝以人力不勤,略减其姿而稍俭其色。ju花之美,则全仗人力,微假天工。艺菊之家,当其未入土也,则有治地酿土之劳,既入土也,则有插标记种之事。是萌芽未发之先,已费人力几许矣。迨分秧植定之后,劳瘁万端,复从此始;防燥也,虑湿也,摘头也,掐叶也,芟蕊也,接枝也,捕虫掘蚓以防害也,此皆花事未成之日,竭尽人力以俟天工者也。即花之既开,亦有防雨避霜之患,缚枝系蕊之勤,置盏引水之烦,染色变容之苦,又皆以人力之有余,补天工之不足者也。
  为此一花,自春徂秋,自朝迄暮,总无一刻之暇。必如是,其为花也,始能丰丽而美观,否则同于婆娑野菊,仅堪点缀疏篱而已。若是,则ju花之美,非天美之,人美之也。人美之而归功于天,使与不费辛勤之牡丹、芍药齐观等视,不几恩怨不分,而公私少辨乎?吾知敛翠凝红而为沙中偶语者,必花神也。
  自有菊以来,高人逸士无不尽吻揄扬,而予独反其说者,非与渊明作敌国。艺菊之人终岁勤动,而不以胜天之力予之,是但知花好,而昧所从来。饮水忘源,并置汲者于不问,其心安乎?从前题咏诸公,皆若是也。予创是说,为秋花报本,乃深于爱菊,非薄之也。
  予尝观老圃之种菊,而慨然于修士之立身与儒者之治业。使能以种菊之无逸者砺其身心,则焉往而不为圣贤?使能以种菊之有恒者攻吾举业,则何虑其不掇青紫?乃士人爱身爱名之心,终不能如老圃之爱菊,奈何!
  【译文】
  ju花是秋季的牡丹和芍药。它们的种类一样繁多,花色也同样齐全,但是ju花的花期要比牡丹和芍药长。历来那些关于种植的书,将其他的花都写得很简略,只在讲到牡丹、芍药和ju花的地方记录得很详尽。人们都认为这三种花可以同等看待,只有我说它们截然两样,有天工和人力的区别。为什么呢?牡丹和芍药的美,全靠天工,不是靠人力。种植这两种花,不过是冬天施施肥,夏天浇浇水,这样就可以了。开花时,色彩烂漫,气味芬芳,不会因为人们不够勤劳,就缺少优美的姿态和艳丽的颜色。ju花的美,就全靠人力,只稍借一点天工。种植ju花的人家,还没有种它时,就要整理出地方,找肥沃的土壤种下以后,就有插标记种的差事。这样,在ju花还没有萌芽之前,就已经花费了不少的人力。分秧栽种以后,各种辛劳的事才真正开始:抗旱、防涝、摘头、掐叶、去蕊、接枝,还要捉虫、挖蚯蚓,以防止ju花受到伤害。这都是花开以前,竭尽人力等待老天爷的恩赐。等到花开了,又要防雨避霜,缚枝系蕊,置盏引水,染色变形,这一切辛勤劳苦的事情,都是用人的力量,来弥补天工的不足。
  为了这一种花,从春天到秋天,从早上到晚上,没有一刻闲暇。只有这样,ju花才能开得丰满、艳丽、美观。不然的话,就会和萎萎缩缩的野ju花一样,只能用来点缀稀疏的篱笆了。就像这样,所以可以知道ju花的美,不是老天爷赐予的,而是人使它变美的。是人使它变美却将功劳归于老天,把它与不费人们辛劳的牡丹、芍药同等看待,这难道不是恩怨不分、公私不辨吗?我知道那些神态凝重,在那里发牢骚的,一定是花神。
  自从有ju花以来,高人逸士都对它尽力赞扬,只有我的看法同他们相反,这并不是我要与陶渊明作对。种植ju花的人,一年到头辛勤劳作,却没人赞美他们巧夺天工的能力,人们只知道花美丽,却不知道这种美丽从哪里来。饮水忘了源头,并对收集水的人不闻不问,能心安理得吗?从前题咏ju花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我提出了这种观点,是替ju花报恩,是对ju花的深爱,并不是轻视它。
  我曾看过老园丁种植ju花,所以对那些修身治学的人深有感慨。如果他们能够用种菊人的这种不图安逸的精神来磨砺自己的身心,怎么能不成为圣贤呢?如果能用种菊人的恒心来努力学习,还怕不能功成名就吗?读书人的那种爱身爱名的心态,始终不能像老园丁爱菊那样,有什么法子呢?
  ○菜
  【原文】
  菜为至贱之物,又非众花之等伦,乃《草本》、《藤本》中反有缺遗,而独取此花殿后,无乃贱群芳而轻花事乎?曰:不然。菜果至贱之物,花亦卑卑不数之花,无如积至残至卑者而至盈千累万,则贱者贵而卑者尊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者,非民之果贵,民之至多至盛为可贵也。
  园圃种植之花,自数朵以至数十百朵而止矣,有至盈阡溢亩,令人一望无际者哉?曰:无之。无则当推菜花为盛矣。一气初盈,万花齐发,青畴白壤,悉变黄金,不诚洋洋乎大观也哉!当是时也,呼朋拉友,散步芳塍,“香风导酒客寻帘,锦蝶是游人争路”,郊畦之乐,什佰园亭,惟菜花之开,是其候也。
  【译文】
  菜是最低贱的东西,又不是花的同类,放在《草本》、《藤本》中会遗漏的菜中的花,我却将这种花放在花卉的最后,难道不是贬低群花、轻视种花技艺吗?我说不是。菜的确是最低贱的东西,菜花也微不足道,但是把最低贱卑微的东西积聚到成千上万个,卑贱的东西也会变成尊贵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并不是说老百姓真的那样尊贵,而是因为老百姓人数非常多才可贵的。
  园圃中种植的花,有几朵的,有几十朵的,最多的能上百朵,但有遍布田野,让人一望无际的吗?没有。既然没有,菜花就应该是最繁盛的了。春天刚到,万花齐放,清白色的田野,都变成一片金黄,不是非常壮观吗?这个时候,呼朋唤友,散步在弥漫着芳香的田埂上,真是“香风导酒客寻帘,锦蝶与游人争路”。郊野游玩的乐趣胜过在园亭里游玩十倍百倍的时机,只在菜花开的时候。
  ◎众卉第四
  小序
  【原文】
  草木之类,各有所长,有以花胜者,有以叶胜者。花胜则叶无足取,且若赘疣,如葵花、蕙草之属是也。叶胜则可以无花,非无花也,叶即花也,天以花之丰神色泽归并于叶而生之者也。不然,绿者叶之本色,如其叶之,则亦绿之而已矣,胡以为红,为紫,为黄,为碧,如老少年、美人蕉、天竹、翠云草诸种,备五色之陆离,以娱观者之目乎?即有青之绿之,亦不同于有花之叶,另具一种芳姿。是知树木之美,不定在花,犹之丈夫之美者,不专主于有才;而妇人之丑者,亦不尽在无色也。观群花令人修容,观诸卉则所饰者不仅在貌。
  【译文】
  植物之中,各有所长,有以花取胜的,有以叶取胜的。以花取胜的,叶子就没有可取的地方,像累赘一样,比如葵花、蕙草这些就是;以叶取胜的植物就可以没有花,不是没有花,叶子就是观赏的花,是造物主将花的风神色泽,都归到叶子上了。不然的话,叶子的本色是绿色,要是把它当成叶子,让它长成绿色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长成红色、紫色、黄色和青绿色呢?像老少年、美人蕉、翠云草这几种,五颜六色的,难道是用来愉悦观赏者的眼睛吗?就算长成青色绿色的叶子,也不像有花的草木植物的叶子,而是另有一种美观的姿态。由此可知树木的美,不一定在花,就像男子的美,不仅仅在于有才,而女人的丑,不一定因为没有姿色。看花让人懂得去修饰容貌,而看草要修饰的就不仅是容貌了。
  ○芭蕉
  【原文】
  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王子猷偏厚此君,未免挂一漏一。蕉之易栽,十倍于竹,一二月即可成荫。坐其下者,男女皆入画图,且能使合榭轩窗尽染碧色,“绿天”之号,洵不诬也。竹可镌诗,蕉可作字,皆文士近身之简牍。乃竹上止可一书,不能削去再刻;蕉叶则随书随换,可以日变数题,尚有时不烦自洗,雨师代拭者,此天授名笺,不当供怀素一人之用。予有题蕉绝句云:“万花题遍示无私,费尽春来笔墨资。独喜芭蕉容我俭,自舒晴叶待题诗。”此芭蕉实录也。
  【译文】
  房子周围只要有些空地,就应该种芭蕉。芭蕉能让人有情趣而且不落俗套,跟竹子的功效一样。王子猷偏爱竹子,未免漏掉了芭蕉。芭蕉比竹子更容易成活,成活率大约是竹子的十倍,一两个月就可以长出树荫。坐在笆蕉树下面的人,男女都可以画入图画,而且能使亭台楼阁,都染上绿色。“绿天”的称号,真不是随便叫的。竹子上可以刻诗,芭蕉叶上可以写字,都是文人随身的纸张。竹子上只可以刻一次字,不能削掉再刻,然而芭蕉叶上就可以随时写随时换,可以一天反复写几种题目。有时还不用自己去洗,老天会用雨来代劳,这叫做天授笺,不该只给怀素一个人用。我有一首关于芭蕉的绝句:“万花题遍示无私,费尽春来笔墨资。独喜芭蕉容我俭,自舒晴叶待题诗。”这是芭蕉的真实写照。
  ○翠云
  【原文】
  草色之最茜者,至翠云而止。非特草木为然,尽世间苍翠之色,总无一物可以喻之,惟天上彩云,偶一幻此。是知善着色者惟有化工,即与倾国佳人眉上之色并较浅深,觉彼犹是画工之笔,非化工之笔也。
  【译文】
  草中颜色最浓的要算是翠云了。不只是草木,就算是想出世间所有苍翠颜色的事物,也没有一样可以比喻它,只有天上的彩云,偶尔会幻化出这种颜色。由此可知,善于着色的,只有自然。就算是和倾国美人眉毛上的黛色比较深浅,都觉得美人的眉毛只是画工的手艺,而不是自然的创造。
  ○虞美人
  【原文】
  虞美人花叶并娇,且动而善舞,故又名“舞草”。《谱》云:“人或抵掌歌《虞美人》曲,即叶动如舞。”予曰:舞则有之,必歌《虞美人》曲,恐未必尽然。盖歌舞并行之事,一姬试舞,从姬必歌以助之,闻歌即舞,势使然也。若谓必歌《虞美人》曲,则此曲能歌者几?歌稀则和寡,此草亦得借口藏其拙矣。
  【译文】
  虞美人的花和叶都很柔嫩,而且灵活善舞,所以又叫“舞草”。《花谱》上说:“人如果拍着手唱《虞美人》的歌,虞美人的叶子就会动起来像跳舞一样。”我说:舞蹈是有,但一定要唱《虞美人》曲,就不一定了吧。因为歌舞都是一起进行的,一个舞者开始跳舞,其他人一定会唱歌应和的,听到唱歌就跳起舞来,那是自然的事。要是一定要唱《虞美人》的曲子,那会唱这首歌的有几个人?会唱的人少,能听到歌跳起舞的人就更少了,这草就可以拿这作借口来掩盖自身的笨拙了。
  ○书带草
  【原文】
  书带草其名极佳,苦不得见。《谱》载出淄川城北郑康成读书处,名“康成书带草”。噫,康成雅人,岂作王戎钻核故事,不使种传别地耶?康成婢子知书,使天下婢子皆不知书,则此草不可移,否则处处堪栽也。
  【译文】
  书带草,名字非常好听,苦于不能见到。《花谱》上说这种草出自淄川城北郑康成读书的地方,名字叫“康成书带草”。康成是高雅的人,怎么会做王戎卖李子先把核钻掉这样的事来使得这种草不能播种到别的地方?郑康成的丫鬟知书达理才会知道用书带草捆书,如果天下的丫鬟都不知书达理就不可能用这种草来捆书,那么这种草也就不会移栽到别处,不然的话,现在就可以到处都栽种了。
种植部(9)
更新时间2009-9-14 17:21:39 字数:4795
 ○老少年
  【原文】
  此草一名“雁来红”,一名“秋色”,一名“老少年”,皆欠妥切。雁来红者,尚有蓼花一种;经秋弄色者又不一而足,皆属泛称;惟“老少年”三字相宜,而又病其俗。予尝易其名曰“还童草”,似觉差胜。此草中仙品也,秋阶得此,群花可废。此草植之者繁,观之者众,然但知其一,未知其二,予尝细玩而得之。盖此草不特于一岁之中,经秋更媚,即一日之中,亦到晚更媚,总之后胜于前,是其性也。此意向矜独得,及阅傅竹隐①诗,有“叶从秋后变,色向晚来红”一联,不知确有所见如予,知其晚来更媚乎?抑下句仍同上句,其晚亦指秋乎?难起九原而问之,即谓先予一着可也。
  【注释】
  ①傅竹隐:傅伯成,字景初,号竹隐。少从朱熹求学,隆兴进士,历任漳州知府、左谏议大臣、宝谟阁直学士。
  【译文】
  这种草名字叫做“雁来红”,也叫“秋色”或“老少年”,我觉得都不是很贴切。在大雁飞来时变红的还有一种蓼花;到秋天时就表现出特别颜色的,也有很多种花草,所以“雁来红”“秋色”都属于泛称。只有“老少年”三个字最合适,又嫌太庸俗。我曾给它改了名叫“还童草”,觉得似乎好些。这是草中的仙品,秋天的时候有了它,其他的花都可以不要了。这种草种的人多,看的人也多,但大部分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曾经认真观察琢磨而发现了。这种草不只是一年之中过了秋天更漂亮,就是一天里面,也是到晚上更漂亮,总之时间晚的胜过时间早的这是它的本性。这个发现我一向认为是只有自己独有,读了傅竹隐的诗,有“叶从秋后变,色向晚来红”一句,不知他是否像我一样亲眼看见,知道它到晚上更妩媚呢?还是下句跟上句一样,晚指的是秋天呢?难以把傅竹隐叫上来询问,就说他比我早发现好了。
  ○天竹
  【原文】
  竹无花而以夹竹桃代之,竹不实而以天竹初之,皆是可以不必然而强为蛇足之事。然蛇足之形自天生之,人亦不尽任咎也。
  【译文】
  竹子不开花,就用夹竹桃代替;竹子不结果实,就用天竹弥补,都是不必要而又多此一举的行为。这也是因为它天生的形态才让人有这种想法,也不都是人的错。
  ○虎刺
  【原文】
  “长盆栽虎刺,宣石作峰峦。”布置得宜,是一幅案头山水。此虎丘卖花人长技也,不可谓非化工手笔。然购者于此,必熟视其为原盆与否。是卉皆可新移,独虎刺必须久植,新移旋种者百无一活,不可不知。
  【译文】
  “长盆栽虎刺,宣石作峰峦。”布置得当的话,就是一幅案头的山水画。这是虎丘卖花人的特长,不能说是大自然神奇的手笔。但是买花的人一定要注意它的盆是不是旧盆。别的草刚栽下来就可以换新盆,只有虎刺必须用旧盆栽很长时间。刚种下就移走的虎刺,没有能成活的,这一点一定要知道。
  ○苔
  【原文】
  苔者,至贱易生之物,然亦有时作难:遇阶砌新筑,冀其速生者,彼必故意迟之,以示难得。予有《养苔》诗云:“汲水培苔浅却池,邻翁尽日笑人痴。未成斑藓浑难待,绕砌频呼绿拗儿。”然一生之后,又令人无可奈何矣。
  【译文】
  苔藓是很容易生长的很低贱的东西,但也有时会为难人:新砌了台阶,希望苔藓快点长,它就一定很晚才长出来,表示自己也是难得的。我有《养苔诗》:“汲水培苔浅却池,邻翁尽日笑人痴。未成斑藓浑难待,绕砌频呼绿拗儿。”但苔藓一长起来,又让人无可奈何了。
  ○萍
  【原文】
  杨入水为萍,是花中第一怪事。花已谢而辞树,其命绝矣,乃又变为一物,其生方始,殆一物而两现其身者乎?人以杨花喻命薄之人,不知其命之厚也,较天下万物为独甚。吾安能身作杨花,而居水陆二地之胜乎?
  水上生萍,极多雅趣;但怪其弥漫太甚,充塞池沼,使水居有如陆地,亦恨事也。有功者不能无过,天下事其尽然哉?
  【译文】
  杨花落入水中变成萍,这是花中的第一大怪事。花凋谢后脱离树干,生命已经结束,却又成为另一种东西,生命重新开始,这是一种事物有两种化身吗?人们用杨花来比喻命薄的人,却不知它比天下万物都命厚。我怎么样才能变作杨花,在陆地和水中都占尽风光呢?
  水上生萍,是件很有雅趣的事,只是怪它蔓延得太厉害,充满了池塘沼泽,使水面看起来和陆地一样,这是件遗憾的事。有功的人不能做到没有过错,天下事都是这样吧?
  ◎竹木第五
  小序
  【原文】
  竹木者何?树之不花者也。非尽不花,其见用于世者,在此不在彼,虽花而犹之弗花也。花者,媚人之物,媚人者损己,故善花之树多不永年,不若椅桐梓漆之朴而能久。然则树即树耳,焉如花为?善花者曰:“彼能无求于世则可耳,我则不然。雨露所同也,灌溉所独也;土壤所同也,肥泽所独也。子不见尧之水、汤之旱乎?如其雨露或竭,而土不能滋,则奈何?盍舍汝所行而就我?”不花者曰:“是则不能,甘为竹木而已矣。”
  【译文】
  竹木是什么?是不开花的树。不是都不开花,只是它对世人的贡献,不在于花而是在别的方面,虽然开花也跟没有开一样。花是取媚人的东西,取媚人会对自己有害处,所以以花取胜的树大多寿命不长,不像柏、桐、梓、漆这些朴实的树活得长久。但是树就是树,为什么要学得跟花一样呢?善于开花的树说:“你如果能对世人没什么需求,不开花也可以,但是我和你不同。得到的雨露都是一样的,我却因为开花而能得到人们的灌溉,大家的土壤都是一样的,我却可以得到肥料。你不知道尧时的大水和汤时的大旱吗?要是出现像那样的缺少雨露、土壤营养供给不足的情况,你该怎么办呢?为什么不改变你现在的做法而像我学习呢?”不开花的树说:“你的生存之法我做不到,我甘心做竹木。”
  ○竹
  【原文】
  俗云:“早间种树,晚上乘凉。”喻词也。予于树木中求一物以实之,其惟竹乎!种树欲其成荫,非十年不可,最易活者莫如杨柳,求其荫可蔽日,亦须数年。惟竹不然,移入庭中,即成高树,能令俗人不舍,不转盼而成高士之庐。神哉此君,真医国手也!
  种竹之方,旧传有诀云:“种竹无时,雨过便移,多留宿土,记取南枝。”予悉试之,乃不可尽信之书也。三者之内,惟一可遵,“多留宿土”是也。
  移树最忌伤根,土多则根之盘曲如故,是移地而未尝移土,犹迁人者并其卧榻而迁之,其人醒后尚不自知其迁也。若俟雨过方移,则沾泥带水,有几许未便。泥湿则松,水沾则濡,我欲留土,其如土湿而苏,随锄随散之,不可留何?且雨过必晴,新移之竹,晒则叶卷,一卷即非活兆矣。予易其词曰:“未雨先移。”天甫阴而雨犹未下,乘此急移,则宿土未湿,又复带潮,有如胶似漆之势,我欲多留,而土能随我,先据一筹之胜矣。且栽移甫定而雨至,是雨为我下,坐而受之,枝叶根本,无一不沾滋润之利。最忌者日,而日不至;最喜者雨,而雨即来。无所忌而投以喜,未有不欣欣向荣者。此法不止种竹,是花是木皆然。
  至于“记取南枝”一语,尤难遵奉。移竹移花,不易其向,向南者仍使向南,自是草木之幸。然移草木就人,当随人便,不能尽随草木之便。无论是花是竹,皆有正面,有反面,正面向人,反面向空隙,理也。使记南枝而与人相左,犹娶新妇进门,而听其终年背立,有是理乎?故此语只当不说,切勿泥之。总之,移花种竹只有四字当记:“宜阴忌日”是也。琐琐繁言,徒滋疑扰。
  【译文】
  有句俗语说:“早上种树,晚上乘凉。”这是个讽刺的比喻。要在树木里面找个实例,那就只有竹子了。人们种完树想要它成荫,一定要等上十年。最容易活的树,要算是杨柳了,要想它们成荫,也得几年时间。只有竹子不是这样,移栽到院子里,很快就长成高大的树,能让俗人的家园,转眼就成为高贵人的宅院。它真是神奇啊!
  种竹子的方法,以前流传说:“种竹子不用挑选时间,下过雨就移栽,多保留原来的土,要选朝南的竹枝。”我都试过,觉得这些话不能完全相信。三点之中只有一点可以相信,就是多保留原来的土。
  移栽树木最怕伤到根,土多的话树根的盘曲情形就会同原来一样,只是移换了地点,没有移换它的土,就像移动一个睡着的人,连着他的床一起搬走,他醒后也不会知道自己被人移动了。若是等雨后才移动,拖泥带水,就会有些不便。根上的泥土湿就会松动,沾到水就容易沾上不好的东西。我想要保留土,土却又湿又松,锄下去就散开,那有什么办法呢?而且雨过天晴,新移的竹子,被太阳晒到的叶子就会卷起来,一卷起来就是活不了的征兆。我改个说法是:“未雨先移。”在刚阴天还没下雨的时候,赶紧移栽,那么旧土没湿,又带着潮气,就会抱得很紧。我想多留土,土也能跟着过来,这就先胜一筹了。刚移栽完就开始下雨,这样雨就像为我下的,我就可以坐着享用了,竹子的枝叶和根都可以得到浇灌。刚移的竹子最怕太阳,而太阳不会出来;刚移的竹子最喜欢的是雨,而雨马上跟着下起来。避开竹子所怕的而给予它所喜欢的,竹子一定会长得欣欣向荣。这办法不仅适宜种竹子,只要是花木都适合。
  至于“记取南枝”这句,是最难照办的。移栽竹子或者花,不改变它的朝向,朝南的仍然朝南,这对植物当然是很好。但是移栽草木到人需要的地方,应该看人的方便,而不能都根据草木的情况。不论是花还是竹,都有正面、反面,正面向人,反面向空隙,这是当然的。如果选取朝南的枝条,但如果这跟人要种的朝向相反,就像娶新媳妇进门,任凭她终年背着脸,有这种道理吗?所以这句话就当没人说过,千万不要被它束缚。总之,移栽花或竹,只有四字应该记住:“宜阴忌日”就是了。我这样罗嗦,只让人觉得更纷乱而不知所措。
  ○松柏
  【原文】
  “苍松古柏”,美其老也。一切花竹,皆贵少年,独松、柏与梅三物,则贵老而贱幼。欲受三老之益者,必买旧宅而居。若俟手栽,为儿孙计则可,身则不能观其成也。求其可移而能就我者,纵使极大,亦是五更,非三老矣①。予尝戏谓诸后生曰:“欲作画图中人,非老不可。三五少年,皆贱物也。”后生询其故。予曰:“不见画山水者,每及人物,必作扶筇曳杖之形,即坐而观山临水,亦是老人矍铄之状。从来未有俊美少年厕于其间者。少年亦有,非携琴捧画之流,即挈盒持樽之辈,皆奴隶于画中者也。”后生辈欲反证予言,卒无其据。
  引此以喻松柏,可谓合伦。如一座园亭,所有者皆时花弱卉,无十数本老成树木主宰其间,是终日与儿女子习处,无从师会友时矣。名流作画,肯若是乎?噫,予持此说一生,终不得与老成为伍,乃今年已入画,犹日坐儿女丛中。殆以花木为我,而我为松柏者乎?
  【注释】
  ①五更、三老:古代对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尊称。五更的地位低于三老。
  【译文】
  人们赞美苍松古柏的苍老。所有的花竹,都是在年龄小的时候最珍贵,只有松、柏和梅三种,是以老为贵,以幼为劣。想要享受这三种老树带来的好处,一定要买旧的房子来住,要是自己动手栽种,为子孙打算是可以的,只是不可能亲眼看见它长到苍老。找那些可以移栽到眼前的,即使很大,也是五更而非三老了。我曾对年轻人开玩笑说:“想要成为图画里的人,只能是老人,十五岁的少年,是受到轻视的。”年轻人问什么原因,我说:“你没看见画山水的人,一画人物,不是拄着拐杖的,就是坐着看山水的,都是老年人的样子。从没看见俊美少年在里面的。少年也是有的,不是捧书拿琴,就是端盒持酒杯的,都是画里的奴仆。”年轻人想要反驳我的话,最终也找不到证据。
  用这来比喻松柏,可以说正合适。如果一所园林,只有一些柔弱的刚种下的花草,没有几十株老成的树木在里面做领袖,这就像是整天跟后辈小儿相处,而没有跟老师朋友交流的时候了。名流作画,会这样吗?我持这种说法一辈子,却始终不能跟年老的人成为伙伴,到今天年纪都可以入画了,还整天坐在后辈小儿中间,这样用花木比喻我的话,不是要把我比成松柏吗?
种植部(10)
更新时间2009-9-14 17:21:44 字数:3777
 ○梧桐
  【原文】
  梧桐一树,是草木中一部编年史也。举世习焉不察,予特表而出之。花木种自何年?为寿几何岁?询之主人,主人不知;询之花木,花木不答。谓之“忘年交”则可,予以“知时达务”,则不可也。梧桐不然,有节可纪,生一年,纪一年。树有树之年,人即纪人之年,树小而人与之小,树大而人随之大,观树即所以现身。《易》曰:“观我生进退”。欲观我生,此其资也。
  予垂髫种此,即于树上刻诗以纪年,每岁一节,即刻一诗,惜为兵燹所坏,不克有终。犹记十五岁刻桐诗云:“小时种梧桐,桐叶小于艾。簪头刻小诗,字瘦皮不坏。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大复何怪。还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此予婴年著作,因说梧桐,偶尔记及,不则竟忘之矣。即此一事,便受梧桐之益。然则编年之说,岂欺人语乎?
  【译文】
  梧桐这种树,是草木中的一部编年史。全世界的人都没有发现这一点,我却将它写出来。花木是什么时候种的,有多少岁了,问主人,主人不知道;问花木,花木不能回答,只可以称它为“忘年交”,称为“知时达务”就不行了。梧桐不是这样,它用节进行记录,生一年,记录一年。树记录树的岁数,人就记录人的岁数,树小的时候人跟它一样小,等树长大了人也跟着长大,观察树就是观察人自己。《易经》说:“观我生进退。”想要观察自己的生活,梧桐就是一个工具。
  我小的时候种梧桐,就在树上刻诗,这样可以记录年份,每年长一节,就刻上一首诗,可惜后来梧桐树在战乱中被毁了,不能够继续。我还记得十五岁时刻在梧桐上的诗:“小时种梧桐,桐叶小于艾。簪头刻小诗,字瘦皮不坏。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大复何怪。还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这是我少年时代的作品,因为说到梧桐,偶尔记起,不然都忘记了。仅这一件事,就是得益于梧桐。那么我说梧桐是一部编年史,难道是骗人的吗?
  ○槐榆
  【原文】
  树之能为荫者,非槐即榆。《诗》云:“于我乎,夏屋渠渠”。此二树者,可以呼为“夏屋”,植于宅旁,与肯堂肯构无别。人谓夏者,大也,非时之所谓夏也。予曰:古人以厦为大者,非无取义。夏日之屋,非大不凉,与三时有别,故名厦为屋。训夏以大,予特未之详耳。
  【译文】
  树中能够有荫的,不是槐树就是榆树。《诗经》说:“于我乎,夏屋渠渠。”这两种树,可以称为“夏屋”,种在房子旁边,这跟盖房子打地基没有两样。说“夏”的意思,是说大,不是现在所说的夏天的意思。我说:在古代人的用语中,厦和大的意思一样,不是没有根据的,夏天的房子,不大就不凉快,跟其他三个季节有区别,所以给房子起名叫厦。把夏解释成大,我就不知道原因了。
  ○柳
  【原文】
  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
  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时。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鸟之防弋,无时不然。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
  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凡属鸣禽,皆当呼予为知己。种树之乐多端,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枝叶繁冗,不漏月光。隔婵娟而不使见者,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然匪树木无心,人无心耳。使于种植之初,预防及此,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
  【译文】
  柳树贵在能够垂,不能垂的柳就可以不种了。柳条贵在长,不长就没有袅娜的姿态,单是垂也没有用。柳树是吸纳蝉的地方,鸟也喜欢停到柳树上。长长的夏天,因为能时时听到这些鸟叫虫鸣的音乐,才不会寂寞,树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功劳,而高大的柳树的功劳是最大的。总之种树不止是用来愉悦眼睛,也为了愉悦耳朵。眼睛有时候无法得到愉悦,因为要上chuang睡觉,而耳朵就能每时每刻得到愉悦。
  最可爱的鸟鸣声,不是在人醒着的时候,而偏偏在人睡的时候。鸟叫适宜在清晨的时候听,人们都知道,但适宜在清晨听的原因,人们就不清楚了。鸟随时都要防备有人用弹弓打它,早晨七点以后,人都起床了,鸟就不安了。担心害怕的念头一产生,就会想叫也叫不出来,叫起来也不会好听了。这是鸟叫不适宜在白天听的原因。清晨的时候人还没起,就算有,起来的人也很少。鸟没有防备的心,自然能拿出全副本领,而且憋了一夜,心中技痒难挠,到这时候都想卖弄展示一番,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适合清晨听的原因。
  庄子不是鱼,却能知道鱼的快乐;我不是鸟,却能体察鸟的性情,凡是会鸣叫的鸟,都应该把我称为知音。种树的快乐有好多种,但是对于高雅的人也有一个不便之处,就是树多了,枝叶茂密,不能透月光。树将月亮隔开让人看不到,这是无心的过失,不该责怪。但这不是树木无心造成的,而是人没有留意。如果在刚种的时候,对这一点就有预防,留下一个空隙露出天空,以便月亮出来让人观赏,那么就不管白天黑夜都能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了。
  ○黄杨
  【原文】
  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植此宜生怜悯之心。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使以他木处此,即不能高,亦将横生而至大矣;再不然,则以才不得展而至瘁,弗复自永其年矣。困于天而能自全其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哉?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闰而己不闰,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之,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莲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孰知之哉?
  【译文】
  黄杨每年长一寸,一点也不多长,到闰年反而会缩短一寸。这是一种受到天命限制的树,种植的时候应该有怜悯的心情。我新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知命树”。天不让它长高,勉强去争没有用,所以把安守困境看作理所当然。冬天不改变枝条,夏天不改变叶子,它一向就是这样的。若是把别的树放在这样的位置上,即使不能长高,也一定要横向长得很粗,再不然,就因为才力不能施展而变得憔悴,不能保证享受天年。受到天命的限制,又能从中自我保全,这不是知命的君子才能做到吗?最可怜的是,一年长一寸也就罢了,到闰年反而缩一寸,这是为什么呢?闰年虽然多了一个月,黄杨却不能增长,别人都有增长而只有黄杨不能,已经显得天地不公,甚至不但不能多得,还要克扣,这样看来天地对待黄杨,可以算是不仁不义到极点了。而黄杨并不因此怨恨上天,枝叶比别的树更茂盛,反而像是感激上天一样,这是知命的事物中更知命的了。莲是花中的君子,黄杨就是树中的君子。莲是花中的君子,周敦颐能知道;黄杨是树中的君子,除了稍微能够推敲事物道理的李渔,还有谁知道呢?
  ○棕榈
  【原文】
  树直上而无枝者,棕榈是也。予不奇其无枝,奇其无枝而能有叶。植于众芳之中,而下不侵其地、上不蔽其天者,此木是也。较之芭蕉,大有克己妨人之别。
  【译文】
  棕榈树是直上直下,没有枝条的。对于它没有枝条,我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它没有枝条还能长叶子。种在许多花木中间,却能做到在下面不侵占地皮,在上面不遮蔽天空的,就是棕榈了。跟芭蕉比起来,很明显有克制自己和妨害别人的分别。
  ○枫、桕
  【原文】
  草之以叶为花者,翠云、老少年是也;木之以叶为花者,枫与桕是也。枫之丹,桕之赤,皆为秋色之最浓。而其所以得此者,则非雨露之功,霜之力也。霜于草木,亦有有功之时,其不肯数数见者,虑人之狎之也。枯众木独荣二木,欲示德威之一斑耳。
  【译文】
  草中把叶子当作花看的是翠云、老少年,树中把叶子当作花看的是枫树和桕树。枫的丹,桕的赤,都是秋天里最浓的颜色。至于颜色深的原因,不是雨露的功劳,而是靠霜的力量。霜对于草木也有有功的时候,只是不经常体现出来,是担心人们对它过于亲近。让其他的树枯悴而只让这两种树得到荣耀,也是霜树立威德的一点表现而已。
  ○冬青
  【原文】
  冬青一树,有松柏之实而不居其名;有梅竹之风而不矜其节,殆“身隐焉文”之流亚欤?然谈傲霜砺雪之姿者,从未闻一人齿及。是之推不言禄,而禄亦不及。予窃忿之,当易其名为“不求人知树”。
  【译文】
  冬青这种树,有松柏的特性却不冒充松柏的名号;有梅和竹的风骨,却不像它们那么清高,莫非它是花草中的隐士吗?但是从来没有人谈到它傲霜顶雪的风姿,这就像是不要求封赏的人一样,封赏也不会到他身上。我私下为它抱不平,该给它改名叫“不求人知树”。
居室部(1)
更新时间2009-9-14 17:21:49 字数:4565
 ◎房舍第一
  小序
  【原文】
  人之不能无屋,犹体之不能无衣。衣贵夏凉冬燠,房舍亦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①壮则壮矣,然宜于夏而不宜于冬。登贵人之堂,令人不寒而栗,虽势使之然,亦廖廓有以致之;我有重裘,而彼难挟纩故也。及肩之墙,容膝之屋,俭则俭矣,然适于主而不适于宾。造寒士之庐,使人无忧而叹,虽气感之乎,亦境地有以迫之;此耐萧疏,而彼憎岑寂故也。
  吾愿显者之居,勿太高广。夫房舍与人,欲其相称。画山水者有诀云:“丈山尺树,寸马豆人。”使一丈之山,缀以二尺三尺之树;一寸之马,跨以似米似粟之人,称乎?不称乎?使显者之躯,能如汤文之九尺十尺,则高数仞为宜,不则堂愈高而人愈觉其矮,地愈宽而体愈形其瘠,何如略小其堂,而宽大其身之为得乎?处士之庐,难免卑隘,然卑者不能耸之使高,隘者不能扩之使广,而污秽者、充塞者则能去之使净,净则卑者高而隘者广矣。
  吾贫贱一生,播迁流离,不一其处,虽债而食,赁而居,总未觉稍污其座。性嗜花竹,而购之无资,则必令妻孥忍饥数日,或耐寒一冬,省口体之奉,以娱耳目。人则笑之,而我怡然自得也。性又不喜雷同,好为矫异,常谓人之葺居治宅,与读书作文同一致也。譬如治举业者,高则自出手眼,创为新异之篇;其极卑者,亦将读熟之文移头换尾,损益字句而后出之,从未有抄写全篇,而自名善用者也。乃至兴造一事,则必肖人之堂以堂,窥人之户以立户,稍有不合,不以为得,而反以为耻。常见通侯贵戚,掷盈千累万之资以治园圃,必先谕大匠曰:亭则法某人之制,榭则遵谁氏之规,勿使稍异。而操运斤之权者,至大厦告成,必骄语居功,谓其立户开窗,安廊置阁,事事皆仿名园,纤毫不谬。噫,陋矣!以构造园亭之胜事,上之不能自出手眼,如标新创异之文人;下之至不能换尾移头,学套腐为新之庸笔,尚嚣嚣以鸣得意,何其自处之卑哉!
  予尝谓人曰:生平有两绝技,自不能用,而人亦不能用之,殊可惜也。人问:绝技维何?予曰:一则辨审音乐,一则置造园亭。
  性嗜填词,每多撰著,海内共见之矣。设处得为之地,自选优伶,使歌自撰之词曲,口授而躬试之,无论新裁之曲,可使迥异时腔,即旧日传奇,一概删其腐习而益以新格,为往时作者别开生面,此一技也。
  一则创造园亭,因地制宜,不拘成见,一榱一桷,必令出自己裁,使经其地、入其室者,如读湖上笠翁之书,虽乏高才,颇饶别致,岂非圣明之世,文物之邦,一点缀太平之具哉?噫,吾老矣,不足用也。请以崖略付之简篇,供嗜痂者要择。收其一得,如对笠翁,则斯编实为神交之助尔。
  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凡人止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其不能创异标新,舍富丽无所见长,只得以此塞责。譬如人有新衣二件,试令两人服之,一则雅素而新奇,一则辉煌而平易,观者之目,注在平易乎?在新奇乎?锦绣绮罗,谁不知贵,亦谁不见之?缟衣互裳,其制略新,则为众目所射,以其未尝睹也。凡予所言,皆属价廉工省之事,即有所费,亦不及雕镂粉藻之百一。且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访婢。”予贫士也,仅识寒酸之事。
  欲示富贵,而以绮丽胜人,则有从前之旧制在。新制人所未见,即缕缕言之,亦难尽晓,势必绘图作样。然有图所能绘,有不能绘者。不能绘者十之九,能绘者不过十之一。因其有而会其无,是在解人善悟耳。
  【注释】
  ①堂高数仞,榱题数尺:选自《孟子•尽心章句下》。原文是:“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译文】
  人不能没有房屋,就像身上不能不穿衣服。衣服贵在夏凉冬暖,房屋也是这样。厅堂高达数丈,屋檐伸出很远,壮观是很壮观,然而它只适合于夏天住,而不适合于冬天住。走进豪门显贵的家,令人不寒而栗,虽然与主人的权势有关,可是房屋的高大空洞,也会给人带来这种感觉。主人穿厚皮袄,也会令衣衫单薄的客人感到寒冷。齐肩的矮墙,只能容膝的小屋,是很俭朴,然而它只适合于主人居住,不适合接待宾客。造访贫穷人士的家,让人无忧而叹,虽然有受到屋里的气氛感染的原因,可是房屋的低矮窄小,也会让人感到窘迫。即使主人能够忍耐清冷,可客人却憎恨这种孤寂凄清。
  我希望显贵之家的房屋不要建造得太高太大。房屋和人应该相称。画山水的人有一句口诀:“丈山尺树,寸马豆人。”就是说如果画的是一丈高的山,就用三尺高的树来点缀,配上一寸大小的马,马背上驮的是豆粒一样大小的人。相称还是不相称呢?假如一个显贵的躯体能像商汤、周文王那样高达九尺十尺,那么房屋要高达数丈才合适,否则房子越高就越显得人矮小,地面越宽越显得人消瘦。把房子建得小一点,而使自己的身材显得高大魁梧些不是更好吗?贫寒人家的房子,难免低矮狭窄,虽然低矮的不能再加高,狭窄的不能再扩大,但屋子里面污秽的东西可以除去,使房屋变得干净整洁,干净整洁了,低矮的房屋也会显得高大,狭窄的房屋也会显得宽阔。
  我一生都很贫苦,到处奔波流离,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虽然是靠借钱吃饭,靠租房子居住,却从来没有让我的房子稍稍沾上一点污秽。我生性喜爱花竹,又无钱购买,宁可让妻子儿女饿几天肚子,或者忍受一个冬季的寒冷,也要节衣缩食省出点生活费用,购买花竹来满足耳目的欢娱。别人笑话我,而我却怡然自得。我又生性不喜欢雷同,喜欢标新立异,我常说人们修建房屋就与读书作文一样。比如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水平高的能够自己用心思写出新颖奇异的文章;水平低的也会将读熟的文章,改头换尾,增减字句,做出一篇新文章,从来没有人会照抄全篇而自命不凡的。但是在建造房屋时,有些人就一定要模仿别人的厅堂来建厅堂,依照别人的窗户来建窗户,稍有不同,不仅不认为有所改变更好,反而觉得羞耻。常常看见那些公侯贵戚,耗资成千上万来修建园圃,事先必定要吩咐工匠:亭子要仿照某某人的式样,台榭一定要遵照谁家的设计,不要有一点点不同。而那些房屋的主人,等到建成的时候,也必定会居功自傲,说他建造的房屋的门窗、走廊、亭阁,全都是模仿名园,丝毫也不差。唉!真是太浅陋了!建造园亭这样美好的事情,好的方面不能像标新立异的文人那样独自创新,坏的方面甚至不能像那些庸俗的文人一样套用别人的陈腐样式创造出新的文章,还在那里满不在乎,洋洋自得。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身份降得那么低呢?
  我曾经对别人说:“我生平有两大绝技,自己用不上,别人也不能用,真是太可惜了!”别人问我:是什么绝技呢?我回答说:“一是辨审音乐,一是建造园亭。”
  我生性喜好填词,有多种著作,这是世人都看到的事情。假使让我处在能够做主的地位,能够自己挑选演员,让他们演唱我创作的戏曲,并由我口传身教,那么,不仅我新编的戏曲,能让它与眼前流行的腔调完全不同;即使是演出旧戏,也能一洗陈腐之气而形成新的风格,为过去的作品创造出一种新的局面,这是我的一种绝技。
  另一种绝技是建造园亭。我能够因地制宜,不拘泥于旧的模式,每一个部位都自己亲手设计,别出心裁,使路过的人和到屋里来的人,都像读我李渔的书一样,虽然不能说很有才华,但也别有一番情致。这难道不是对我们现在这个圣明之世、文明之邦的一点点缀吗?唉!我老了,不中用了,请让我把自己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写在书里,以供爱好者来参考,如果有人能从书中得到一些收获,好象面对我一样,那么这本书就是我们神交的纽带了。
  兴建土木,最忌讳奢侈浪费。不只是一般百姓的人家应当崇尚俭朴,就是王公大人也应该把节俭作为风尚。因为房子贵在精致而不贵在华丽,贵在高雅有新意而不贵在纤巧浪漫。凡是只喜好富丽堂皇风格的人,并不是真的只喜欢富丽堂皇,而是因为他不能标新立异,除了富丽堂皇再没有什么别的新意,只好以此来应付。比如有个人有两件新衣服,试想让两个人穿上,一个穿素雅而新颖的衣服,一个穿华丽但普通的衣服,哪件衣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呢?是普通的呢,还是新颖的呢?绫罗绸缎,谁不知道它华贵呢?又有谁没有见过呢?一件朴素的衣服,只因为它的样式稍微新颖一些,就会引起众人的注意,因为这种款式人们没见过。凡是我所说的,都是既省钱又省力的事,即使有点花费,也比不上雕镂粉饰的百分之一。并且古语说:“想学耕田种庄稼问奴仆,想学纺花织布问婢女。”我是一个贫穷的读书人,只懂得这些寒酸的事情。
  想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富贵,靠华丽来胜过别人的,那么有以前的旧样式在,新的样式人们没有见过,即使我在这里说得再详尽,也难全弄明白,势必要绘制图样。但是有的东西可以画出来,有的东西是画不出来的。十分之九的东西不能画,只有十分之一的东西可以画。凭借能画的去领会不能画的,这就要全靠读者自己去领悟了。
  ○向背
  【原文】
  屋以面南为正向。然不可必得,则面北者宜虚其后,以受南薰;面东者虚右,面西者虚左,亦犹是也。如东、西、北皆无余地,则开窗借天以补之。牖之大者,可抵小门二扇;穴之高者,可敌低窗二扇,不可不知也。
  【译文】
  房屋以面向南为正向。然而不一定都能做到,所以正面朝北的房屋就要在后面留出空地,以接受南风;正面朝东的要在右边留空;正面朝西的要在左边留空,也是为了接受南风。如果东、西、北面都没有空地,就要开天窗来补救。一个大窗户,可以抵得上两扇小门;一个开得高的窗户,可以抵得上两扇开得低的窗户,这一点不能不知道。
  ○途径
  【原文】
  径莫便于捷,而又莫妙于迂。凡有故作迂途,以取别致者,必另开耳门一扇,以便家人之奔走,急则开之,缓则闭之,斯雅俗俱利,而理致兼收矣。
  【译文】
  最方便的路莫过于近道,而最妙的路莫过于迂回曲折的小道。凡是故意把道路修得迂回曲折来达到别具一格的,一定要另开一扇边门,以方便家人出入。有急事的时候就打开,没急事的时候就关上。这样的房子雅致和实用两者兼备。
  ○高下
  【原文】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