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

_34 慈诚罗珠堪布 (当代)
  1、如何清净垢染
  体实果不生,  执种果非有,
  智慧出生时,  有为非法界。
  “体实果不生”,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任何一个东西,如果它的本体是实有的,就不会生果。任何有因有果的东西,都不是实有,而是虚幻的。这是中观里面讲过的。另外还可以理解为,如来藏光明的本体是实在的、实有的,远离了所有的因果关系,不是有为法,所以不会生出果法。每个众生心的本性都是如来藏,它是永远存在的,既不需要重新诞生,也是永恒的,所以它不可能有果。
  “执种果非有”,也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种理解:“执种”也即执著、妄念、世俗谛的种子。“果非有”,在世俗谛之中,没有真正的果。世俗谛的因,当然有世俗谛的果,但世俗谛的因,不会有真实的果,假如执着于种子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那就是妄念。
  第二种理解,因为如来藏是永恒的,远离一切因果关系,所以世俗谛当中的任何一个种子,都不会产生如来藏的果。
  “智慧出生时,有为非法界”,当证悟空性的智慧诞生的时候,虽然现证了法界,但法界不是有为法,在证悟空性的智慧没有诞生,没有看到法界的时候,法界也是存在的,所以它不是有为法。凡是有为法,都是非法界。
  藏文版对此的解释是:所有的因都会产生相同的果,这叫做等流果。没有种子,就不可能有任何果实。证悟的时候,心的本性光明就出现了,在智慧产生的时候,它的因就是佛性。佛性也即佛种,佛的种子。佛性与成佛之间,有一个表面的因果关系。
  法界本无处,  究竟方可证,
  清净恒光洁,  日月皆莹净。
  法界本来没有依处,远离一切戏论与执着,不但凡夫证悟不了,而且八地菩萨乃至十地菩萨都无法彻底证悟,唯有达到究竟果位的佛陀,才能够通达。佛陀所证悟的,是犹如日月一般清净、永恒、光洁、无碍、寂静、晶莹、纯净的境界。
  法界无垢染,  如龙夜雨尘,
  况似罗睺面,  光明恒灿然。
  这是修行阶段清净污垢的比喻:法界原本无有垢染,只是被烦恼的云雨与黑影挡住了而已,犹如龙、夜、雨、尘与罗睺面等等的障碍遮住了日月的光明,一旦将这些清除一空,日月灿烂光辉的面目就会显露出来。
  此偈颂当中,包含了五种比喻:龙、夜、雨、尘,罗睺面,分别比喻五盖。虽然汉文版中没有明确地对应,但藏文版中却清楚地说明了。
  五盖是欲界众生特有的,色界和无色界众生没有。
  五盖中的第一个,是贪盖,也即对物质、名利等等的贪欲;嗔恚盖,也即嗔恨心;昏沉睡眠盖,欲界天人没有,只是下界的人类等众生所有的;疑盖,也即对四圣谛等正法不能断除的怀疑;掉悔盖,也即后悔心,这也会影响禅定。
  龙也即天龙八部里面的龙,在佛经里面,龙有些时候可以变化为云或雨,云彩就可以覆盖日月。藏文版中的用词是云,汉文版中翻译为龙。
  夜,也即夜色,黑暗的夜色可以笼罩夜空,让我们见不到日月。雨与尘所起的作用也是一样的。
  罗睺本来是古代一种动物的名字,但古人习惯于用罗睺来比喻地球与月球的影子。罗睺面也即日食与月食,《时轮金刚》里面也是这样称呼的。虽然佛给人们讲日食与月食的时候,用了这样的名词,但这并不表明佛陀不知道日食与月食的原理,在佛陀所讲的《时轮金刚》里面,将日食与月食的时间算得非常精准。
  譬如火浣布,  处火能离染,
  垢去布犹存,  光明转莹净。
  就像火浣布放在火里就能清除污垢,污垢去除了,而火浣布却完好无损一样,尽管证悟空性的智慧能把本性光明上面的污垢全部断除,但清净无瑕的本有光明本身,却纤毫无损、永远存在。
  火浣布是用一种特殊的耐高温的石棉织成的布。清洗火浣布的衣服,不是用水来洗,而是扔到火里燃烧,这样衣服上的污垢就能被火烧掉,但衣服却不会被烧坏。
  贪爱令心染,  虚妄有轮回,
  亦如火浣布,  真空妄非有。
  本来心的本性是光明、清净的,但“贪爱”所代表的贪嗔痴等所有烦恼,会使心受到染污,在虚妄的时空基础之上,凡夫的妄念可以制造出轮回。从凡夫的角度来说,六道轮回、因果报应都是存在的。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动摇它的基础。但就像用火可以清洗火浣布一样,通过修行的智慧之火,可以清净一切妄念,显露出纯净无垢的心的本性,此时的真空境界没有一丝一毫妄念执着的领地,所有的妄念都不存在,像秋天湛蓝的天空一样,不掺杂任何杂质。
  此处的“真空”,是指脱离了凡夫有关空和不空的概念,真正地进入佛的智慧当中,空与不空、光明与黑暗等所有相对的有为法都不存在。用人类的语言来表达,只能说它不存在,但这不是简单的否定、再否定,而是把所有对立的概念或相对的二元概念,都归纳为非真空或造作的空性,之后剩下的境界。
  本来“空”是无一物的境界,但也有真假之分。通过《中论》或人无我、法无我等中观逻辑来推理、抉择出的“空”,实际上还不是真空,因为在我们心里建立起来的“空”和“不空”、“清净”和“不清净”、“光明”和“不光明”等所有对立的概念,都是相对的。因为有了“空”,才有了“不空”。因为存在“不空”、“实体”,才存在“空”和“虚幻”。如果没有“不空”和“实体”,“空”和“虚幻”也不存在,所以,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说,“空”和“不空”都不存在。
  但在初步了解或初步修行的时候,我们首先只能破“不空”和“实有”,暂时把“空”、“虚幻”之类的概念保留下来。但最终必须明白,空与不空、光明和不光明,都是内心的错误妄念,其中只有相对的准确,没有绝对的准确。
  只有当我们证悟了才会发现,我们原来的想法,是一个错误幻觉。我们完全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
  资粮道的时候,只能在文字上知道心的本性是空性、光明,但没有什么体会。在此之前若要用语言来形容心的本性,只有“真空”这两个字最适合、最恰当。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不可思、不可言”,禅宗说“不立文字”。因为文字无法说出其真正含义。
  在密法里面,加行道要分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时的境界,相当于看到月亮的图片,虽然非常模糊,但也算是一种证悟;加行道后期的境界,相当于看到水中的月影,虽然不是真实的月亮,但与月亮的图像比较起来,还是要清晰一些,不过还不是月亮本身;到了菩萨一地的时候,才开始看到真正的月亮。一地菩萨的境界,就好像从地球上远距离看月球,虽然比较模糊,但却是真实的,既不是月亮的图片,也不是水中的月影,而是月亮的实体;二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就更加明显而清晰了。在八地之前,妄念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在八地以后,虽然也有妄念,但相对来说很细微;直到成佛的时候,所有的妄念才会结束。
  三毒生死本,  智慧火能烧,
  法界体常有,  朗然恒照曜。
  智慧之火可以烧毁生老病死的根本——无明等三毒。法界的本体永远存在,始终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和染污。即使犯了五无间罪等严重罪过,堕入地狱受苦的生命最底层的众生,其心的本性也从来没有受过任何染污,永远都是光明、清净的。
  此处“朗然”与“照耀”所表达的光明概念,不是我们概念中那些肉眼能够分辨的可见光,或物理学当中提到的不可见光,而是指没有任何染污,超越善恶的清净法界。
  轮回本来就是无明的产物。要推翻无明,既不能靠信仰,也不能靠慈悲,烧香、拜佛、念经都没有直接的作用,而是要靠智慧。此处所指的“智慧”,不是世间人所说的智慧,而是超越所有世间观念的一种超凡智慧。
《入菩萨行论·智慧品》的最开始也讲到:“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从布施度到慧度之间的六度当中,最根本的是慧度,其它的只是一些分支,若想息灭生老病死的轮回之苦,应当开启空性之智,点燃智慧之火。
  烦恼染称垢,  世尊恒所宣,
  垢灭真如显,  如汲地中泉。
  此偈颂的前两句与藏文版有点不一样。
  藏文版是说:所有释迦牟尼佛宣讲空性的经典,也即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经》等等,都只是破实有的污垢,而不会破斥本性或佛性。
  汉文版是说:三毒等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染污叫做垢,释迦牟尼佛在《般若经》等经典中所讲的一切法都是空性,是灭除污垢的。
  “垢灭真如显”,灭除污垢以后,真如就会自然显现出来。
  在“垢”字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执着——人我、法我、人我执、法我执,或者是无明。
  “如汲地中泉”,地下的泉水虽然藏在泥土、石头或沙子里面,却仍然纯洁、清澈、通透、甘醇。同样,无论我们的心再纷乱,烦恼杂念层出不穷,如来藏也如如不动、通彻无碍,一直在我们心里清净地存在着,只是我们没有去开发,所以它发挥不了作用。我们应该像汲取地下的泉水一样去开采如来藏。
  法界体无垢,  根随能覆藏,
  若除烦恼尽,  莹净叵难量。
  藏文版中没有后面的一句。
  法界的本体是清净无垢的,观待众生的根机与能力,而会有覆盖时间长短与覆盖程度深浅的差异。利根者通过修行,可以迅速清净烦恼、污垢的障蔽,彰显出如来藏之光明;而钝根者修行见效很慢,所以如来藏一直被烦恼遮盖而深藏不露。如果所有的烦恼全部断除,晶莹通彻、难以思量的如来藏就会显现出来。
  “叵难量”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不可能难量。因为所有的烦恼都断尽以后,就不可能难量,而是可以衡量、体证、感悟的;另外一种理解,是难以测量、不可思议。
  如果有人提出怀疑:假如心里有一个这样的本性或者光明,又与外道所讲的自我有何区别呢?
《大乘入楞伽经》第三品里,大慧菩萨早就问过释迦牟尼佛这个问题,佛陀很明确地回答道:“大慧,我说如来藏常,不同外道所有神我;大慧,我说如来藏,空…”。外道所承许的自我,是实有不空的,而如来藏的本体却与空性不可分离。所以无论密法所讲心的本性,还是三转法轮所讲的光明,都不是不空的,而是空性的!光明、永恒、实有、不空等字眼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其所表达的内涵,是指光明和空性的综合体,既离不开光明,也离不开空性。
  佛陀在第三转法轮的时候,将第二转法轮所讲的空性完整地保留下来,只是在此基础上加了一个光明。如果认为如来藏或光明是实有,那就与外道的观点完全一致了,只是改头换面,用了不同的词句而已,同时也违背了第三转法轮的观点。
  学他空中观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这一点,这是一个难题!很多初学中观他空,或没有深入研究的人,都不能过这个关,他们误以为中观他空弄不好是外道的观点,顶多也只是唯识宗的观点,但这是错误的。
  如来藏不需要我们去建立,因为它原本存在,有了如来藏,自然而然也就具备了佛的无量功德。但要把佛的这些功德显现出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断除我们的烦恼、污垢等等。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方法也千差万别。其中密宗的方法更是门类繁多,而且都可以快速、有效地推翻我们的执着。
  法界本无我,  二形及女男,
  体无虚妄执,  何处更思惟?
  法界本来不存在任何可以想象的自我、人我、法我,也不存在高低、左右、上下、大小等所有对立的“二形”。它是一切有为法的发源地,而不是有为法本身。它不是众生,而是众生的本性,所以既不是女,又不是男。既然如来藏的本体没有虚妄和执着,又怎么可以思维呢?任何思维,都无法真正接触到如来藏的本性。
  尽管在三转法轮或《宝性论》里面,反复强调如来藏是“常”、“乐”、“我”、“净”,也即永恒、快乐、自我、清净。这与二转法轮所讲的中观空性看似对立和冲突,但实际上根本不是!
《宝性论》里面讲得非常清楚,“我”实际上就是“无我”。其原因有二:第一,佛陀第三转法轮的时候,为了度化某些外道,让他们认为,佛教也承认他们的论典里所说的“自我”,所以是差不多的。这样就很容易撤下防卫心态,顺理成章地接受佛教的观点,从而进入佛门,之后,又在佛陀的教化下慢慢转变自己的观念。在这一过程当中,用词相当重要,假如用词不合时宜,尽管内容没有问题,但给人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根本不可能学佛,所以佛陀才会使用改换用词的善巧方便;第二,真正的“我”,应该是存在的东西,而不应该是不存在的东西。如果有一个“我”存在,那它就应该是可靠的。在所有清净和不清净的物质里面,要找出一个“我”来,我们宁愿把如来藏当成“我”,因为身体没有资格享用这样的名字,因为它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变来变去的不可靠的东西,但即使如来藏被称为“我”,也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实际上如来藏也是空性。
  简言之,我们现在的概念当中的“我”,是不存在的,所以法界是无我的。但法界是光明的、永恒的,所以叫作“我”。这个偈子很清楚地表明了,如来藏也是空性的。
  法界离憎爱,  根尘境本无,
  虚妄执为因,  差别从此生。
  法界的本体远离了一切憎爱——憎恨心和贪心。眼根、耳根等六根,与色、身等六尘或六境,原本就不存在。
  譬如用眼睛来说,“根”就是眼根,也即由视网膜、晶状体等部位组成的视觉感知器官;而“尘”也即微尘,此处是指神经元、细胞以及其它细微组织;“境”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以上三者本来就是不存在的。
  “虚妄执为因”,但我们明明看到这么多东西,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因为虚妄和执着,所以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现象。
  “差别从此生”,六道轮回各种各样的差别,也即前面讲的高低、左右、男女、老少等“二形”,都是从虚妄执着而产生的。
  大家通常还认为,一百个人同时看月亮,一百个人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百个人看到的,就是一百个相似却各不相同的月亮,其所见与看者自己的眼睛有关系。众生眼里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看者自己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都仅仅属于一个人的世界。
  譬如说,物理学也认为,颜色并非客观存在于物质实体,而存在于看者的眼睛,当看者看到物质的时候,也只是有这样的现象而已,实际上物质的颜色并不存在。
  中观宗与唯识宗也认为:我们过去看到的世界,早已消失无踪,我们现在看到的,也是不存在的虚幻世界。当我们下一世不再作人,从人世间走到另一个世界,投生为别的生命——天人或者动物的时候,与我们有关的人世间就不存在了。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的世界都不存在,因为还有很多人活着,在他们眼里,还同样存在着相似的世界。亡者的世界消失了,其他人的世界仍然存在。世界就是这样不稳定、不可靠。
  哲学家贝克莱也讲过类似的主张,题目就是《一人一个世界》。本来唯物主义者们在与他辩论多次以后,实在无计可施,只好说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说法非常荒唐,同时也最难驳倒。这是人类智慧的耻辱,哲学的耻辱!
  既然难以驳倒,又怎么能说很荒唐呢?如果没有合理的逻辑来推翻,就不能叫荒唐。
  紧接着,贝克莱又提出了更令人大跌眼镜的理念。当一个人消失的时候,他的世界也同时消失了。
  此时有人对他提出疑问:按你所说,假如房间里有一束花,当所有人离开房间以后,这束花便不存在了;当人们又进来以后,又再次诞生了一束花吗?
  他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实在难以应答,只好回答说:虽然那个时候没有人看到花,但上帝在看,所以花还是存在着。
  这个问题他就答错了,在这个问题上,他的逻辑有着严重的漏洞,除此之外,他对其他问题的回答都比较不错,所以让唯物主义者也无计可施。
  真空非苦恼,  贪爱苦恼因,
  耽染由妄想,  三界乃轮回。
  从真空的角度来说,我们经常感觉到的痛苦、烦恼,都是不存在的。众生之所以有苦恼,都是因为有了贪心,有了分别念。
  “耽染由妄想”,“耽染”是指比较强烈、根深蒂固的执着。这些执着都是从妄想而来的,因为有了妄想,譬如认为名利是很好的东西,然后就会有耽染,认为自己一定要拥有,随后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痛苦与烦恼。
  “三界乃轮回”,三界也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它们都是轮回,都是痛苦的,又因为它们都是从妄想产生的,所以都不存在
  凡是有心、有意识的所有生命,都有如来藏。心的本性就是如来藏光明,因为我们没有证悟这样的光明,所以流转于轮回;佛陀证悟了心的本性光明,所以获得了解脱。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佛菩萨以外,包括科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在内,都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心的本性。佛证悟以后,根据自己证悟的境界,描述了心的本性。我们要依据佛的指导去学修,从而证悟心的本性。证悟心的本性以后,就能让心灵成为幸福的使者,断除贪嗔痴等烦恼,并获得解脱,从而度化无量众生,这是大乘佛法共同的目标。
  虽然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也证悟了一些显宗所讲的人无我和法无我空性,但如果不了解真正的心的本性,证悟也是片面的证悟,而不是圆满的证悟,只是见到一些自由的曙光而已,就还不是真正的成佛。在以前的高僧大德——禅宗禅师以及藏密修行人的著作当中,有一部分也涉及到心的本性光明,尤其是藏传佛教里面,更是用了种种方法去形容心的本性,并引导我们证悟心的本性。
  既然心的本性是光明,我们为什么体会不到呢?
  怀孕在于腹,  婴子未言见,
  二障覆真如,  法界不能证。
  在佛经和《宝性论》中,都提到过这个比喻。
  据佛经记载,转轮王非常有威力——不是管辖一个国家,而是统治全世界。
  如果一个乞丐妇女怀上了转轮王,却还没有生下来,别人肯定看不出这个妇女肚子里怀了一个多么伟大的胎儿,但实际上这个伟大的胎儿却是存在的。
  同样,心的本性虽然很伟大、很清净,无论证悟也好,迷惑也好,心的本性永远存在,始终不会有任何变化,包括地狱众生在内的每一位众生都原本具备,但凡夫却无法感知,因为烦恼障和所知障覆盖了心的本性光明。
  种种生疑虑,  见慢及恚痴,
  妄计有真实,  真实计非有。
  在各种各样的烦恼障碍当中,第一个是疑虑,也即对法的怀疑,不能确定心的本性是不是光明,也不能确定诸法的本性是不是空性。没有证悟或没有闻思智慧的人,会有此障碍,这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有了怀疑,就会成为修行的障碍。
  很多人认为:现代科学非常强调,对任何事物,都需要有怀疑,有了怀疑以后,就可以去研究。为什么对佛法却不能有怀疑呢?这是否太过教条?
  科学提倡怀疑,是指在对任何事情没有研究实验之前,不能盲目地轻信,而需要有怀疑。佛法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亲口说了,任何事情需要自己去研究、观察,而不能盲从,但最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思维与智慧来解决这个怀疑。在得出结果之后,就不能再有怀疑了。如果此时仍然疑惑未消,那就会成为进入佛门的障碍,从而失去学佛的机会,所以这二者是不矛盾的。如果疑虑重重,则做世间的事情也无法成功,所以怀疑一定要解决,如果不解决,它就会成为烦恼。
  第二个障碍是见,见分为正见和邪见。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正见就是证悟空性的见解,除了证悟空性的见解以外,任何见解都是错误的。但此处的见,特指人我和法我,我执和我所执,这也是所有烦恼的根源。
  第三个障碍是慢,也即傲慢心,有了我执以后,就会产生我慢。
  如果想进一步比较透彻地了解见与慢的内涵,就要学《俱舍论》或《大乘阿毗达摩》。
  “恚”指嗔恨心,“痴”就是无明。无明是所有烦恼最大的基础,也是最严重的烦恼障。
  “妄计有真实”,“妄计”是指除了上面的几个烦恼以外的所有执着。没有证悟空性的人,会认为世界是实有的,这些想法,都叫做妄计,这属于二障里面的所知障。因为有了所知障和烦恼障,所以我们的心虽然有一个非常好的本性,但我们却看不见。
  “真实计非有”。尽管对凡夫来说,这些烦恼、执着都非常真实;但对证悟空性的人来说,这些实际上却如幻如梦、并不存在。当然,其中证悟者的见解才是真实的。
  兔角体非有,  妄执令真实,
  法界离妄执,  妄执真非有。
  “兔角体非有,妄执令真实”,兔子一般是没有角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兔子是什么样的动物,就会以为兔子也像牛羊一样头上有角,那就是他的错误。因为有了这样的错误,所以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兔角,但兔角对他来说却很真实,或许还认为兔角也像鹿茸、象牙一样值钱,继而会产生同样的贪心。谁安排了这一切?就是虚妄的执着。
  这也像是做梦,任何人都知道,梦里见到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但在做梦的时候,梦里发生的一切,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完全一样。究竟是什么让梦境变得这么实在呢?就是我们自己的心,除了自己的心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让它变成实在。
  在加行道证悟空性以后,梦中的现象也就开始淡化了。虽然也会做梦,但当下就知道自己在做梦,不仅知道自己在做梦,而且知道梦里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虚幻的,现实生活中自己遇到的一切,也像梦中的景象一样虚幻。
  世俗谛当中的任何物质,实际上都与兔角、梦境完全一样,其本体根本不存在。但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我们始终感觉不到现实的虚幻,一直认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金钱、名誉等世间八风都是存在的,无论佛菩萨怎么给我们说这些都是虚幻的,我们也不会幡然醒悟。甚至连当下的梦境都不知道是假的,只有从梦境当中苏醒以后,才知道那是一场梦幻。
  谁让我们产生这样的真实感呢?不是别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执着与无明。
  “法界离妄执,妄执真非有”,法界本身不存在妄执。真正的妄执也不存在,也是虚幻不实的。
  妄执是什么?就是我们认为存在的执着,人我执与法我执,都是妄执。既然法界远离一切妄执,实际上就是说,法界不是实有的。如果法界是实有的,就没有远离妄执。
  我们不能认为,有一个叫做法界、光明的东西,它是永远存在、实实在在的;而烦恼、轮回与不清净的现象,才是不存在的。
  如色必破坏,  微尘犹可知,
  法界非破坏,  三时不能得。
  “如色必破坏,微尘犹可知”中的“色”,即指色法。佛教所讲的色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红、黄、白、绿等顔色,另外一个就是长、短、方、圆等形状。在颜色和形状里面,包含了所有肉眼可见的色法。
  色法也可以用中观的逻辑等等来证明它的不存在,抉择它是空性,这就是被破坏。哪怕构成所有物质的微尘,也可以被打破,先变成量子物理学家所说的真空,再往下是自空中观所讲的真空,再往下是他空中观所讲的真空,再往下就不再有上下的层次,那就是三转法轮所讲的宇宙之终极——心的光明。
  “法界非破坏,三时不能得”,但我们却不能通过任何方法来破坏法界,或抉择出法界是空性。假设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所有事物中,或者在我们心中,能找到一个叫做法界的东西,无论它是什么样的法,我们还可以把它抉择为空性,可以将它破坏掉,但法界已经超越了时间与凡夫心的范畴,我们又怎能破它呢?没有办法破。
  既然法界没有办法破,那它是不是真实、不空的呢?不是,因为不空、实在已经属于思维的范畴,都是凡夫心的一种妄执,都是可以遮破的法,但法界是得不到的,如果法界可以得到,就肯定不是心的本性,而成了妄念的对境了。
  有生还有灭,  荣辱亦皆随,
  法界非生灭,  云何言所知?
  所有的有为法都有生,同样也有灭。荣辱等世间八法,也随着它们的因缘,时而产生、壮大,时而毁灭、消失。法界是没有生灭的,所以怎么能说知道法界是什么样子呢?凡夫有漏的心或意识根本无法证悟、接触到心的本性光明法界。意识范围内的所有法,都是有生有灭,随缘而转的,法界却不生不灭,所以凡夫不会了知。
  既然不会了知,那我们怎么证悟呢?虽然语言或思维无法直接接触、证悟心的本性,包括阿赖耶识在内的八识全都是妄念,都是没有用的,全都要推翻、断除、扔掉,当这些全部推翻以后,心的本性自己就会显现出来,这就是真理。不是别的东西去证悟它,而是心自己去证悟、感觉、体会。虽然这与平时的感受全然不同,但我们只能用这样的词句来表述,这叫做自证,也叫做证悟空性。虽然唯识宗也讲自证,但此处的自证与唯识宗的自证是不同的。
  我们现在的这颗心没有办法证悟心性,而只能尽量接近、靠拢心性。意识目前的工作,就是让它自生自灭,自己把自己毁掉,自己把自己推翻。
  佛在显宗经典里讲过一个非常好的比喻:很薄的两块木板相互摩擦,就会产生火苗,最终这个火苗会把两块木板一起烧掉。也就是说,木板自己产生的火焰毁了它自己。同样,我们的意识就是要自己通过闻、思、修,最终利用自己的智慧把自己推翻。意识就能做到这一点,无论再锻练、再修行,它永远都不会证悟空性,更证悟不了心的本性。只要没有它,就足够了。有它的存在,就会始终不让我们证悟空性;当它没有以后,心的本性光明就会自然显现出来。
  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消灭心或意识。怎么消灭呢?首先需要空性的见解与修法,让我们减少一些烦恼。本来凡夫一生下来,就有一种天生的执着,也即俱生我执,这属于中等的执着。但长大以后,又学习了一些外道经典,以及现代的西方哲学,让我们平增了很多的执着,这就是遍计我执。所有世间的学问,都是在帮我们强化这些执着。这些经典、逻辑和文化在强化了原有的俱生我执以后,执着更是如虎添翼、越发猛烈,从而产生更多的烦恼。
  小孩子刚生下来尚未成熟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妄念,很单纯、很幼稚。但逐渐成熟以后,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就自然而然地学到很多妄念,这样就离证悟空性越来越远了。
  学习佛教经典以后,可以把原来的中等执着降低,并最终全部消灭。消灭以后,就能证悟心的本性。
  没有达到第一地之前,在加行道的初步证悟阶段,意识还是存在的,所以还不算是真正的证悟。真正的证悟,是在菩萨一地的时候。
  妄念的推翻也有一个过程,首先要打破的,是实有的执着。到了八地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推翻。但到了八地的时候,还是会有眼耳鼻舌身的现象。当执着彻底推翻以后,就叫做佛。
  度化众生的事业,佛的不共功德,本来都存在于佛性当中,当佛性光明显现出来以后,这些功能也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妄念推翻以后,才会证悟空性,那个时候实际上不是证悟,而是心的本性自己显露出来而已。那个时候没有证悟的过程、被证悟的境界和证悟者的分别,这就是佛的境界。
  兔角本非有,  三世犹可思,
  真空非兔角,  思虑不能知。
  这个偈颂与前面的比喻有关系。兔角的本性并不存在,真空也是空性,二者虽然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也不是完全相同。兔角虽然不存在,是空性,但它还可以思维,还属于世俗谛,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时空概念。真空却与兔角不一样,它远离一切戏论执着,不可能通过思维来了知。
  真空称善逝,  色相悉皆亡,
  应化随缘有,  修因离执非。
  “真空称善逝,色相悉皆亡”,真空即空性和光明,也叫做善逝、如来、佛,尤其是佛的法身。虽然佛与真空是两个不同的名词,但实际上是同样的意思。除了真空以外,没有佛的法身、报身与化身。
  前面也说了,究竟意义上的三宝,就是心的本性。佛、法、僧是心的本性,佛的三身也是心的本性,所以“真空称善逝”。
  此处所说的“相”,是指我们心里能够想出来的,诸如高低、时间、空间等等的概念。
  “应化随缘有,修因离执非”,佛陀度化众生的应化身,会随缘而有。譬如,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有颜色、有形状,有色有相的化身,会随着众生的根基与善缘而随时显现。因为因地修行的原因,所以能远离一切执着和是非,在佛的境界中本来就是这样。
  显宗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中讲了,心的本性是佛。佛到底是什么呢?也就是佛的法身、化身与报身。除了这三者以外,不会有佛。但什么是法身与报身,显宗经典说得不是很清楚,而密宗却交代得一清二楚。
  前面也简单地说过,心的本性光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表述:第一是它的空性;第二是它的现象,也即光明;第三是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其中空性的一面,叫做佛的法身;光明的一面,就是佛的报身;如来藏的明空无别,叫做佛的化身。因为它既是空性又是光明,所以在众生根基成熟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产生佛的化身。如果它单单只是像虚空一样的空性,或者根本与空性没有关系,而是像唯识宗所讲的那样,是实有的光明,佛的化身永远也不会出现。
  圆通如日月,  水现影皆同,
  色声双泯绝,  差别云何有?
  “圆通”,也即真空、善逝、心的本性。
  心的本性为什么叫圆通呢?从空性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是非常圆满的、远离一切执着的空性;从光明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具足一切佛的功德。
  就像佛经所讲的,在一块如同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宽大的布上,绘制出须弥山、四大洲等等,然后用神通把它装在一粒小芝麻里面一样。在我们的心里,原本就具备佛的法身与报身功德,不需要重新去创造,所以称为圆通。
  实际上这就是密宗的观点,只是这里讲得比较笼统,而密宗讲得非常具体,之间存在着广和略的差别而已。如果心的本性只是单单的一个空性,没有光明、没有佛的法身与报身功德,那就不能用圆通的词句来形容。藏文偈颂的用词,也有圆通的意思。
  “圆通如日月,水现影皆同”,圆通就像日月一般,只要在空中有月亮,平静的水面上就会显出月影。日月的倒影在水里显现的时候,虽然表面上和真正的日月不是一回事,但实际上二者都同样显而无实有。日影、月影在水里显现的时候,要从两方面去看:一方面,月球上能看见的所有东西,都能在水中完完整整地显现;另一方面,月影虽然显现出来了,但水中不会真正有一个月亮,只是虚幻的影子而已。圆通也是这样:一方面它是空性的,另一方面它虽然是空性,却不是单空,而是具备所有佛的功德,心的本性光明。
  “色声双泯绝,差别云何有”,在心的本性圆通上面,没有色法,没有声音,色声二者都泯灭断绝了。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有差别呢?没有差别。日月的水中倒影与心的本性,都同样有现象无实体,所以没有差别。心的本性从显现的角度来说,佛的无漏功德全部具备,但它不是实有的,而是空性的,所以二者没有差别。
  三世可寻思,  生缘时决定,
  若悟己身法,  己身云何有?
  心的本性光明,是值得我们三世都去寻求、思维、求索的目标。任何因缘或时间,都不能动摇心的本性,因为它是决定的、固定的、永恒的,既不受时间的影响,也不受生缘的影响。如果它是一个有为法,那就会受到生缘与时间的影响。所有的世俗谛都是不决定的,而圆通却是决定不动、恒然不变的。
  “若悟已身法,已身云何有”,“己身法”,是指我们自己具备的法,也即心的本性。如果证悟了心的本性,我们怎么可以说我是实有的呢?心的本性本来就是空性。
  如水居热际,  处热觉悟非,
  寒际理亦然,  圆通皆如是。
  在气温炎热的夏天,水也是温热的;在天气寒冷的冬天,水也是冰冷的,水的冷热与外界的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无论如何,水的本质却没有变化。同样,圆通就像水一样,无论觉悟还是不觉悟,其本质永远不变,始终存在。
  心恒烦恼覆,  迷惑不能了,
  若离烦恼缠,  觉悟而非有。
  心恒时被烦恼所覆盖,我们的迷惑、烦恼就永无穷尽、无法了脱。如果离开了烦恼的缠缚,就获得了觉悟。觉悟的时候,迷惑、烦恼也必将一扫而空。
  汉文版的这个偈颂文字上说得不是很全面,而藏文版中却说得很清楚,当我们有烦恼的时候,叫做众生;烦恼断除,心的本性显现出来的时候,就叫做佛。实际上佛与众生只是证悟与否的差别。
  普通显宗认为,佛与众生的差距,就像天地一般遥远,但三转法轮,尤其是密宗却认为,众生与佛就像一个物质的两个侧面,虽然前面是红色,后面是白色,但实际上是一个物体。本体永远不会有变化,有烦恼的时候是佛,证悟了以后,就是双重的清净。
  我以前介绍如来藏(见《慧灯之光》)的时候,提到过达摩祖师的《悟性论》和《血脉论》,其中的内容讲得与密宗完全一样。《悟性论》中讲道:一个人证悟的时候,叫做佛;没有明白道理的时候,就是众生。《血脉论》中说:众生和佛就像水和冰的关系,天冷的时候,水会结冰变成固体;气温上升的时候,它又会融化成水,不管形态如何改变,都没有离开过水的本质。密宗很多经续和论典,也会用这个比喻来描述贪嗔痴烦恼与佛智的关系。如果对这些道理能够了解透彻,以后学密宗的时候,最终听到的也就是这些,不会有更高的境界。只是密宗会给我们提供更多证悟的方法而已。
  2、如何修行
  下面主要讲述,该如何修行以及修行的境界。
  如眼观诸色,  离障能照曜,
  真空理亦然,  照曜离生灭。
  从汉文版的字面意思来看,此偈颂是说:就像眼睛看任何色法的时候,如果没有障碍,就能看得很清楚,同样,心的本性法界真空也是这样,光明、清净,远离一切生灭。
  但实际上这个偈颂所要表达的意思还要深一些:在根本慧定的时候,外在的物质等现象对证悟者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叫做“离障”。“照耀”的意思,就是没有任何执着,能够证悟心的本性光明。真空法界也是这样,都是光明无碍且远离一切生灭的。
  我们凡夫在看到色法、听到声音的时候,第六意识自然而然地会去分析这些所见所闻的好坏与否等等。如果觉得好,紧接着就是贪心;如果觉得不好,不同程度的嗔恨心又会紧随其后,所以都是障碍。
  从根本慧定当中出来以后,虽然照样看得见东西,但即使看到也不会有障碍,而会将一切看做如幻如梦,所以不会执着,正因为不执着,所以菩萨一地以后,不会造新的业。凡夫地的时候,虽然也在努力忏悔,想方设法清净罪业,但在清净业障的同时,也会造作各种各样的业。对此,藏文版的颂词里面说得很清楚。
  证悟者在眼见色法的时候,有两种境界:一种是根本慧定的境界,一种是出定以后的境界。一地菩萨在进入根本慧定的时候,感觉不到外界的色、声、触等等,唯一的存在,就是心或意识。虽然意识永远都不会直接接触或证悟心的本性如来藏光明,不能进入光明的境界,但由于我们的第六意识上面,播下了很多闻、思、修的种子,当这些种子逐渐成熟的时候,就可以把我们逐渐引入到法界光明当中。
  佛经中说,就像从很远的地方看大海,表面似乎风平浪静、纹丝不动,但假如走到海边就会发现,大海永远都离不开海浪,一直都是动荡不安的。同样,虽然一地菩萨自己感觉到意识完全停止了,没有任何思维和杂念,自认为自己的境界清净纯正、毫不动摇,但在二地以上的菩萨看来,他的境界当中还是有很多不纯净的念头,只是他自己感觉不到而已。
  加行道凡夫位的禅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色界的禅定。凡夫修成无色界禅定以后,一进入禅定状态,周边所有的色法、声音或现象都会消失;另外一种加行道修行人在进入禅定的时候,虽然已经证悟空性,但他的眼睛还是可以看到色法,耳朵也可以听见声音,只是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里没有执着,一直处于很平静的状态当中。其实不仅是证悟者,哪怕仅仅修成世间禅定的人在进入禅定的时候,旁边很明显的色法与巨大的声音也不会对他有影响。
  以前有一位上师燃指供佛,他的上师就问他:你有没有修成止观禅定,如果没有禅定境界,就会出问题——在燃指的中途,会因无法忍受痛苦而后悔。他回答说:我的止观比较稳定,应该没有问题。
  这就说明,在进入禅定境界的时候,即使燃指供佛,也不会感觉到痛苦,但在没有到达这样的境界之时,燃指供佛就要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了。
  耳识闻于声,  离妄及分别,
  法界性亦然,  分别妄非有。
  菩萨在进入光明境界的时候,不仅没有执着,而且连现象也不存在。从根本慧定当中出来以后,虽然耳识能听到声音,但证悟者在听到声音的时候,无需观察,就能当下体会到声音是空性、如幻如梦、显而无实有,也不会对声音有执着,所以不会造新的业。法界本来就是光明清净的,远离一切分别妄念。
  不仅是眼、耳,接下来的鼻、舌、身、意都是这样。密宗,尤其是大圆满里面称其为六根自解脱。自解脱的意思是说,虽然眼睛看到了,产生了一个眼识,但是眼识自己就解脱了,就像冰融化成水一样,立即变成了空性的感受。
  从中观的角度来说,中观自续派所讲的内容,都是菩萨出定以后的状态。
  境界比较高的修行人在听到一个声音的时候,只要一专注于声音,声音当下消失,立即可以进入空性状态当中,尽管周围的人可以听到这个声音,但在他的境界中,就没有声音了。但初步的证悟者一般达不到这种境界,最多是虽然感觉到有声响,但对声音没有执着。这不是字面上或理论上的了解,而是深深的体会。
  阿底峡尊者曾说过:“如果产生痛苦等一百个念头,进行一百次寻找(观察),会发现一百次不可得(空性)。不可得即法界。阿哇杜德上师说:念头本体即法界,越多越好,念头是好的提醒,无利无害不可得,皆是本性的现象”。
  产生念头的时候,要看它的本性,让它自解脱,这就是法身光明。再生起其它念头的时候,再去看新念头的本性。在看到念头本性的时候,它就会融入法界。念头越多越好,可以提醒修者现见法界。念头本身无利无害,有一百个念头,就能瞥见一百个佛的法身光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对证悟者来说,念头越多越好,因为在每个念头生起的瞬间,就能感觉到空性。念头越多,也意味着空性感觉越多,这样不是更好吗?当然,对没有证悟的人而言,不能说念头越多越好。所以,以普通人的看法去衡量修行人的境界,是容易发生偏差的。
  现在我们在看到任何东西的时候,如果有嗔恨心和贪心,肯定是在造业,即使没有明显的贪心与嗔恨心,但因为我们心里始终都有痴心、无明的存在,所以这些眼识也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播下种子,也会留下三毒的痕迹。
  如果达到六根自解脱的境界,则无论做任何事都是修行。不是眼识证悟空性,而是眼识背后的意识证悟空性,这称为眼识自解脱。眼、耳、鼻、舌、身,本来没有分析的分别念,所有的分别念都是第六意识自己创造的,当第六意识证悟空性以后,眼、耳、鼻、舌、身就不会再造业了。
  但对没有证悟的修行人来说,周边的声音不但会生起贪嗔痴,甚至在打坐的时候,也会对禅定产生很大影响。佛经里面也说,禅定最大的违缘,就是声音。
  鼻能嗅诸香,  妄执性非有,
  色相二俱亡,  真空亦如是。
  鼻识的道理也是一样。当鼻子闻到气味的时候,菩萨立即能感觉到空性。在菩萨证悟空性的智慧当中,色相二者都不存在,对色法和相的虚妄执着都无影无踪,这种状态是符合法界的,也是菩萨出定以后的状态。真空法界就是这样,没有任何色法与相,没有任何物质与戏论,这是菩萨的根本慧定。
  此偈颂的前两句,应该是菩萨出定后的境界;后两句,则是描述菩萨的根本慧定。
  前面讲过,“色”可以归纳为颜色和形状。“相”的范围比较广,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当中所出现的所有好与不好等对境。
  舌根自性空,  味界恒远离,
  识空体亦然,  法界理如是。
  舌根尝味道的感觉,其实就是舌识的感觉。在舌根的背后,存在着舌识,它能感觉到味道的酸甜苦辣。如果没有舌识,舌根与食物相触不会有任何感觉。对证悟的人来说,这也是空性的。虽然证悟者出定以后也有感觉,但他们都能认知其如幻如梦的本质。法界的真理也是这样,在根本慧定当中,所有的感觉都不存在。
  身根自性净,  冷煖触非有,
  法界理亦然,  触处常远离。
  菩萨出定以后,虽然有感受,但他已经体证到身根自性本来清净,所有寒热冷暖的感受,都是显而无实有的现象。菩萨入于根本慧定时,已经真正接触或进入到法界的状态,法界也是像身根一样,远离了冷、暖、苦、乐等所有触的感受。
  意缘法称最,  自性恒远离,
  诸法性本空,  圆通理如是。
  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偈颂。
  意缘,是指产生第六意识的因缘、所缘境,也叫做法。法的范围最广,包括第六意识所能想出来的所有东西。意识的所缘境远离了自性,诸法的本性是空性,心的本性既是光明又是空性,既是般若又是如来藏,显空双运或明空双运,所以他是圆通。
  证悟的菩萨从根本慧定中出来的时候,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念头,但这些念头都是远离自性的,也即空性。
  凡夫和圣者的差别,就在于一刹那的念头上面。凡夫的境界,大家都很清楚。菩萨或证悟者心里虽然也会产生念头,但在念头出现的同时,他立即就能凭自己的修证知道它是空性,这不是用理论推理,也不是书面文字上的理解,而是像吃糖果的人非常清楚地知道糖果的味道一样有着切身的感受。从中观的角度来说,可以确定这是一种初步的证悟;从三转法轮的角度来说,就还要在此上面加一个光明。
  但显宗永远无法直接告诉我们,《赞法界颂》与《宝性论》已经用了最大的努力,说出来的也就是这些。只有密宗才会告诉我们光明是什么,而且有办法让我们直接去感受光明。介于密法和显宗之间的禅宗也有办法,但这种法门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证悟。
  其实,轮回和涅槃也可以在一个念头当中具备,一刹那的念头既是众生又是佛,既是分别念也是佛的智慧。
  证悟以后,每个念头基本上是修行,当修行境界比较高的时候,可以说基本上不会造业了。
  大家首先要达到这个境界,方法就是先修一遍完整的五加行,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当自认为有了出离心与菩提心的时候,就去修人无我、法无我以及四法印里面的修法,这些修法不仅仅是显宗修法,也包含了少部分密宗的修法。除了这些方法以外,再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见闻及觉知,  相应法亦空,
  了绝诸妄想,  见闻理亦非。
  上面讲的见、闻、觉、知,以及心的相应法全都是空性。证悟的境界了绝了所有的妄想,见闻自身也是不存在的空性光明。
  根尘起妄执,  清净体源无,
  迷执有根尘,  根尘理非有。
  “根”是指眼根、耳根等六根,“尘”是指色、声等六种外境。凡夫的妄念执着从哪里产生的呢?第一个,就是来自于我们的眼根。只要有眼根,就会感知色法。当因缘和合的时候,没有证悟空性的众生就会产生妄执。但妄执的本体是清净的,它的本来面目或源头自来就是清净的。在有迷惑、执着的时候,就会有根、尘,但根、尘其实都是不存在的。
  世间并出世,  空性本无差,
  我法由迷起,  遍计自轮回。
  从空性的角度来说,世间与出世间并没有差别。
  “我法”是指我执和我所执。世上的所有事物,都逃不出我与我所的框架。眼睛看到的,属于我的眼识;耳朵听见的,属于我的耳识……无论如何,这些“我法”都是从无明迷网当中产生的。“遍计”是指由我们的意识无中生有创造、假造出来的东西。“遍计”出来以后,自己就只有轮回了。
  换言之,不是上帝、造物主、鬼神或其他人让我们轮回,而是我们自己制造了一个这样的世界,然后自己去轮回。
  这里要注意,诸法从心起包含了两种意思:第一个是指,三转法轮与密宗认为,诸法是从如来藏、法界或者心的本性当中产生的,自空中观则会说一切法都是从空性当中产生的。第二,一切法都是从阿赖耶识当中产生的。但八识当中的阿赖耶识永远都不是涅槃的基础,它只能产生轮回的法。没有任何一个佛教的教派认为阿赖耶识是常住的,都承认这是无常的。
  汉传佛教比较强调唯识宗,有些人也有点这方面的意思。此处有必要说明一下,在藏传佛教里面,唯识宗分两种:一种是《甘珠尔》,也即像《大乘入楞伽经》等经典里面的唯识宗,这是佛说的唯识宗,也即经唯识宗。经唯识宗的境界是很高的,实际上和中观的观点完全一样,差别在于他认为,在世俗谛的时候,一切都是心的显现;但在胜义谛的时候,也不存在任何一个实有的东西。论唯识宗就是像《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之类的论典。论唯识宗的境界则比中观稍逊一筹,其主要的错处,就在于他认为阿赖耶识是实有不空的,这与龙树菩萨或中观的见解是矛盾的。
  如来藏为什么叫做我呢?
  解释三转法轮密意的真正权威,是无著菩萨,因为佛经中非常清楚地授记道:佛陀圆寂后,会出现这样的人,他可以区分了义和不了义经典的密意。
  他在《宝性论释》中说得非常清楚:尽管我们自来就认为,诸法是污浊不堪的,但这只是凡夫的我执,因为这些都不存在,是无我,这个无我的东西却用“我”来表述。
  最近有一个尼泊尔人,他首先是学印度教的,在看到佛教的中观论典后,对破除了自我以后的空性境界非常生欢喜心,随即改信佛教。但在进入佛教以后,却发现第三转法轮,尤其是觉囊派的他空中观经论之后,认为这与吠陀经论所讲的完全一样,于是他写了一篇短文,其中说道:难道我放弃印度教,改信佛教错了吗?他说他诞生于祖祖辈辈都非常崇拜印度教的家庭,他自己也学修过印度教的理论与教义,但他始终想不通我的实有存在。他希望他空中观的上师能给他一个满意的回答,帮他解决这个疑问。
  的确是这样,在吠陀外道的经典,尤其是后期的吠陀论著中,也有与如来藏完全一样的名词。如果没有窍诀,仅从字面上看,是看不出差别来的。
  如来藏为什么叫实有呢?
  轮回当中的任何显现,都是不可靠的,一旦我们的眼球结构发生变化,肯定外界也会随之而改变。当阿赖耶识上的二障全部清净以后,不清净的世界也会彻底瓦解,所以佛不可能认为这些叫实有。
  从二转法轮空性的角度来说,如来藏光明也是空性,但因为它始终不变,故而说他是实有。
  据说:有些印度的婆罗门教或吠陀外道信徒为了改变佛法,彻底从源头上破坏佛教,就假装放弃他们的宗教,转而改学佛法,实际上是企图把他们的见解,带到佛教的诸如如来藏、空性等概念里面,这样就使佛教实际上变成了吠陀外道的教派。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在秘密行动,但他们不可能达到目的,因为成就者的境界无法改变,加上很多佛教徒非常重视传承,每个字都必须要有耳传,以防与外道论典相同的名词混淆。
  堪布菩提萨埵在《中观庄严论自释》的后面,用了大量的外道偈颂,其目的,就是用来与佛教的观点加以对比。论中不是往上破如来藏,而是往下破唯识宗:你唯识宗说得再好,你说这是佛的智慧,外道也在说智慧;你说没有任何戏论,外道也在说没有任何戏论;你说没有生灭,外道也在说没有生灭;你说不可思议,外道也在说不可思议;你说没有所取能取,外道同样也说二取都不存在。从字面上根本分不清楚内教与外道。
  所以阿底峡尊者到西藏的时候也说过:印度当时有很多班智达,但真正能区分外道和佛教的人,应该只有我一个。
  后来藏传佛教的学者根登群培也研究了非常多的外道经典,最后他得出结论:“像我这么懈怠的人,是没有办法区分外道和佛教见解的差别了。但关键问题在于一点,那就是:任何外道最终会紧紧抓住一个“遍计”的自我。”佛教虽然用了‘我’、‘常’、‘实有’的词句,但实际上却不执着,把所有的念头都破掉了,这就是区分的要领。
  法王如意宝曾经为了警示大家,写过一篇短短的论文。尽管此论文里面用的全都是大圆满的名词,但实际上讲的是吠陀外道的我,所以根本就是颠倒的东西,如果不小心,就会误入外道的弯路。
  虽然觉囊派的见解不是外道的见解,但一些藏传佛教的学者为了警示,仍然会告知他人:觉囊派的观点字面上与外道完全一样,如果不小心,就会理解成外道的观点。当然,其中也不乏人云亦云者。
  其他人看了他们写的文章,就会仔细分析,研究觉囊派到底是不是外道,最后才发现,原来觉囊派的见解不是外道的观点,而是佛教内道中非常高的境界,这样就可以防止误解的产生。
  觉囊派没有改动佛的本意,而是原原本本地搬用佛经原文而建立的宗派,实际上他们也认为:佛的境界或者菩萨入定的境界,就是远离一切执着、戏论的空性,故而他们的见解,也绝不可能是龙树菩萨驳斥的那种实有,而是根据不同人的根基应机传法的示现。这在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当中也讲得很清楚。
  法界理清净,  贪瞋痴本无,
  迷悟从心起,  三毒法假名。
  从胜义谛实在的角度来说,如来藏法界的本性永远是清净的,没有任何妄念烦恼,尽管从清净的如来藏当中,产生了贪嗔痴,但贪嗔痴三毒本身也是空性的,只有一个名义上的名称,实际上是找不到的。
  “迷悟从心起”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法界本来清净就是悟,贪嗔痴是迷,无论迷也好,悟也好,二者的来源就是心:从如来藏光明心当中产生了轮回,这是迷;也产生涅槃,这是悟。贪嗔痴三毒之法也是本来不存在,徒有假名。这个问题,在密宗,特别是大圆满里面讲得非常清楚。
  比较完整的大圆满论典,是分十一个内容来讲的。其中第一个,是讲轮回和涅槃或者佛和众生在没有产生的时候是什么状况;第二个,是讲在没有任何佛和众生分别的清净法界当中,第一个众生或者第一个佛是怎样诞生的;第三个是讲,虽然我们今天已经是众生,已经迷惑地流转于轮回当中,但实际上我们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原始光明,心的本性周遍于我们的任何一个念头,包括贪嗔痴在内;从第四个开始,就讲回归的方式,如何回归最原始的光明境界呢?这就需要修学大圆满。
  弥勒菩萨归纳第三转法轮的佛经密意,编写了《宝性论》,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有佛经的依据。
《宝性论》中讲道:我们现在的身心五蕴,来自于烦恼和业;而烦恼和业,则来自于我们的非理作意,也即错误观念;错误观念,来自于心的本性光明。而光明就像太空一样没有来去,已经是最原始的源头了。从心的本性当中,产生了万事万物。密宗的证悟者随时都可以感觉到这一点。
  以前给读者多次介绍过,我们不能认为,只有很遥远之前的轮回之始与整个轮回结束,才是从原始光明当中产生,又回归到光明中去的。其实,在时时刻刻,无论是轮回的起始到结束,众生从诞生到死亡,进入深度睡眠到苏醒,以及每一个念头的诞生直至消失,全部都是从原始光明当中产生,也是在原始光明当中消失的。但这对我们来说没有用,相当于一个传说,因为我们没有修行,所以感觉不到,这是一种解释方法。
  “迷悟从心起”的另外一种解释是说:迷与悟都是从阿赖耶识开始的,虽然阿赖耶识肯定不是悟,而是迷,但相对来说,阿赖耶识的执着没有那么粗大,是所有第六意识的念头与眼、耳、鼻等五根的感知来源,所以他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的基础。
  迷执自缠缚,  了达假名智,
  菩提非近远,  三世理非有。
  如果我们有了迷惑和执着,就会因为这些迷惑和执着的纠缠而作茧自缚,自己把自己束缚在轮回当中不能解脱,如果了达任何东西都是虚幻的假名,那就是智慧。
  从佛的境界来说,因为近、远、上、下、左、右、好、坏、清净、不清净、众生、佛等所有一切都不存在,没有任何戏论,都是空性大光明,所以菩提离我们既不近,也不远,非近也非远。
  另外一种简单的解释是说:因为我们的每一个念头从来都没有离开菩提,所以菩提不会离我们很远;同时,因为我们本人就是菩提,所以也不能说近,只有两个物体之间才谈得上远近,自己和自己是没有远近距离的。
  “三世理非有”,所谓过去、现在、未来,就实实在在的真理而言,都不存在,都是虚幻。
  烦恼笼迷执,  世尊经所宣,
  智生惑染灭,  妄执勿相缠。
  烦恼和迷执就像巨大的笼子,把我们紧紧地关押在轮回牢笼中不能出去。世尊在佛经中告诉我们说:“智生惑染灭”。
  “智生惑染灭”一句在字面上与藏文版有点不一样。藏文版是说:世尊在佛经中说,要安住在自我的境界当中。此处的“自我”,是指如来藏,也就是要安住于常、乐、我、净的如来藏法界光明当中。世尊在第三转法轮关于如来藏的经典当中宣讲道:智慧诞生。本来智慧是原有的东西,永远都跟我们在一起,不需要诞生或创造,只需要我们去发现而已。但从表面上看来,一个人从迷惑到开悟之间,仿佛就是从没有智慧变为有智慧,似乎有一个新的智慧诞生。
  汉文版没有说得很清楚,只是说,智慧产生以后,迷惑和污染就灭掉了,但这根本不是第三转法轮的特殊见解,在第二转法轮甚至第一转法轮当中都讲过了。
  “妄执勿相缠”在那个时候,执着妄念都不能把我们束缚于轮回。
  去来执最胜,  体空犹可思,
  菩提非妄执,  正证亦知非。
  “去来执最胜”,“最胜”,是涅槃的异名。涅槃本来无来无去,但我们却会执着它有来有去、有生有灭、有近有远。
  “体空犹可思”,“体空”是诸法的本体空性、心的本性光明或胜义谛的本体空性。体空是不可思不可言的,但我们把它执著为可思的。
  “菩提非妄执”,“最胜”和“体空”都是指菩提,它没有任何来去、可思等妄执。
  “正证亦知非”,菩萨的证悟境界中,也不存在眼耳等六识的所见所知。
  从“世间并出世”开始,前四个偈子都在告诉我们,所谓的轮回与成佛,都是心创造的虚幻现象,实际上并不存在。
  心是什么呢?是六识或八识的综合体,凡是人的精神,都可以用心字来表述。
  如来藏是毁灭和诞生的基础,是轮回的源头和尽头。它永远都存在,不是心创造的,也不需要心去创造,心也创造不了如来藏。而心却是从如来藏当中产生的。这是大乘佛教公认的观点。
  但在心怎么样创造轮回,外界的现象是真正的心,还是心的幻觉或产物的问题上,就有不同的观点了,因为有了不同的观点,所以形成了一切有部、经部、唯识、中观等宗派。
  以上介绍了如来藏的本质与比喻,下面讲获得或者显现如来藏的修行过程。
  3、获得成就的次第
  水乳同一处,  鹅饮乳非杂,
  生空烦恼离,  二障亦非杂。
  鹅与乌龟可以把混合在一起的牛奶和水分离开来,只饮用其中的牛奶,而将水等杂质过滤掉。其中的牛奶,比喻光明清净的佛智。水与杂,比喻不清净的烦恼。
  诞生证悟空性之智的时候,烦恼也会自行离开。
  “二障亦非杂”中的“非”,意即不接受。烦恼障和所知障二障本来是烦恼,是修行人会抛开的杂物,但除了二障里面的杂字所表达的东西以外,还存在着佛的智慧。我们要学会像鹅分离牛奶与水一样分离烦恼和光明,将光明的部分留下来,将烦恼放弃,不接受二障的杂物。
  二障的杂物是什么?除了二障以外还有什么杂物?除了杂物以外还有什么二障呢?
  从物质的本体来说,烦恼就是菩提,除了菩提以外没有烦恼,轮回就是涅槃,轮回就是佛的坛城,除了佛的坛城以外没有轮回,但在没有证悟,或者没有彻底证悟,修行还没有到位的时候,二障是烦恼,不是菩提,不是智慧。如果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去接受烦恼,或者不放弃烦恼,结果就是堕恶趣,所以必须像《佛子行》里面所说的:“贪等烦恼初生时,铲除其是佛子行。”当烦恼刚刚冒出的时候,立即要去断除,要想一切办法对治烦恼。当内心状况越来越靠近物质的本性,也即佛性时,二障就是佛的智慧。二障可以接受,但二障的“杂”,也即“真实”的不清净烦恼,永远都不能去接受。
  密宗认为,烦恼即智慧,有些人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误解——既然烦恼就是光明,那我们就不需要去断除烦恼,行为上的持戒、苦行等等也大可不必了。其实在密宗里面,也有不净观的修法。既然密宗都说一切都是佛的坛城,但实际上连小乘《俱舍论》中讲的不净观都在修,这是不是有点矛盾?
  并不矛盾。密宗的修法和行为,都非常讲究次第。对初学者来说,密宗上层的方法是不合适的,所以只有通过不净观来断除烦恼,但这不是它的最终观点。不要说密宗不认为物质都是不清净的,连小乘佛教也不这么认为。比如说,有一种不净观的修法,是首先观想自己额头上的眉间有一小块肉开始腐烂,当肉烂掉以后,便露出里面的白骨,白骨慢慢扩展,随后整个人都变成骨架,最后不仅是人,包括周边的所有东西都是骨头,当修行人很投入地观想一段时间以后,就能在打坐的时候真正看到满布白骨的景象。虽然修行人也知道房子不是骨头做的,但他知道这样对断除烦恼有帮助,既然连小乘行人都有这样的见解,密宗就更不用说了。
  小乘修行人在二障里面永远找不到不杂的清净光明,所以他根本不加考虑,就把整个二障全盘否定;大乘显宗的境界比小乘高了一筹,一方面会用不净观之类的修法来断除烦恼,另一方面也同意在有菩提心或证悟空性智慧的前提下,可以不断除烦恼而把烦恼转换为道用,但转为道用以后,烦恼实际上就不是烦恼了,所以,从小乘到密宗,没有一个宗派认为“真实”的烦恼可以接受。因此,凡是以密宗的名义,打着密宗的旗号,去接受这些真实的烦恼,然后因烦恼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行为,密宗自己都称之为颠倒的密宗、邪密,不是正密是邪密。
  妄执我非无,  了达本非有,
  涅槃清净理,  二我俱非立。
  从妄执的角度来说,自我不是没有,而是存在的,但了达以后就知道,我是不存在的,涅槃的本性是清净的,人我和法我都不成立。
  所以,我是否存在的关键,在于是否证悟。不证悟我就存在,烦恼也存在,一切都存在;了达本性之后,烦恼、轮回,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
  前面用了大量的比喻与文字,来说明心的本性是光明,这两句是告诉我们:既然烦恼是光明,那烦恼到底需不需要断除,该怎么样取舍?
  4、如何显现心的本性
  本来佛性有两种:一种叫自然住佛性或自然佛性,也即心的本性光明,它是自然显相的,不是造作的,所以叫做自然住佛性;第二种叫随增佛性,随着闻思修而增长的佛性。依靠对佛法的信心,之后去闻法、思维、修行,就会越来越有进步。对佛法,尤其是对心的本性光明空性的认识越来越增长,所以叫做随增佛性。随增佛性是无常的,属于有为法,到了加行道的时候,它会显现为一种光明的形象。在资粮道的时候,连光明的形象都不是。
  为什么这也叫做佛性呢?因为如果没有随增佛性,没有闻思修,则我们心里虽然有一个自然佛性,但它永远都不会显现出来,所以也称此为佛性。
  随增佛性就是十度,也可以归纳为六度或福慧二资粮。布施、持戒、忍辱属于福资粮,禅定和智慧是慧资粮,中间的精进属于两边。大乘佛法的所有修行,都可以归纳于六度或十度当中。只要修十度,就可以显现心的本性。
  尽管心的本性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天开始,都是光明的,但它从来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这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了随增佛性。下一步的工作,就需要通过随增佛性去开发自然住佛性。
  三檀齐修施,  尸罗离过非,
  忍因端正果,  精进勇勤依。
  三个布施都要去修,持戒也很清净,远离一切罪过,并修持忍辱,就能得到正确的果。另外,还要勇猛、勤奋地依靠精进,对正法饶有兴趣,不能懒惰懈怠。
  “檀”是梵文dana(檀那)音译的简写,汉译为布施。三檀,即三种布施方式: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尸罗”是梵文Sila(尸怛罗)音译的简写,汉译为清凉或戒律。
  静虑令心止,  般若用无疑,
  愿兼方便力,  安住胜菩提。
  静虑或禅定可以制止人的念头,让心平静下来。利用了般若智慧以后,就没有任何怀疑了。就这样以十度的方法安住于胜妙菩提。
  前面的六个,叫做六度。后面的四度——愿、方便、力与智慧(汉文版中,智慧一词没有表述出来),总共是十度。“愿”是指菩萨的心愿;“方便”是指菩萨的福资粮;“力”是指菩萨修行的力量;“智慧”,与六度中的“般若”虽然都是指智慧,但在藏文里面,这两个名词有点不一样,十度中的智慧叫做“也西”,主要是指世俗谛方面,譬如精通佛的了义与不了义等思想的智慧;六度中的叫做“西绕”,主要是指证悟空性、光明方面的智慧。在《入中论》与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里面,把十度讲得很清楚,若想了解得深广一些,可以看这些论典。
  菩提难妄执,  真空生灭无,
  了达空本性,  二相亦非有。
  菩提不容易存在妄执,真空是没有生灭的,了达空的本性以后,能取、所取、上、下、高、低等二相都不存在。
  乳糖离甘蔗,  离蔗糖非有,
  三乘趣菩提,  离种体非有。
  这段颂词的汉文版本讲得比较省略。藏文版则说得比较广。
  藏文版的意思是:若有人主张不要给菩萨磕头,其说法肯定是不善之说。因为,如果没有大乘菩萨,也就没有佛的法身;如果没有佛的法身,更不会有佛法,也无人传讲佛法;如果没有佛法,声闻、缘觉也不存在。
  有些小乘行者认为:大乘佛教不是佛教,除了小乘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以外,没有其他的佛法;除了小乘的僧众以外,修学大乘的菩萨不是僧众。既然不是僧众,就不应该对其磕头。
  但是,佛却是菩萨修成的。如果没有菩萨,就不会有佛;如果没有佛,小乘阿罗汉果位的来源——小乘佛法,又从何而来呢?没有菩萨,就不会有法身;没有法身,就不会有化身;没有化身,就没有人转法轮,小乘佛法也无从谈起了。
  在汉文版里面,这段内容省略了一些,只是前两句用了一个比喻来表达:如果没有甘蔗,糖的甜味是从哪儿来的呢?糖是用甘蔗做的,没有甘蔗就没有蔗糖,以表前面所述之意。
  “三乘趣菩提”,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方向,最终都是菩提。此处的菩提,是指大乘的菩提――成佛。这也明确表示:小乘声缘阿罗汉的果位,不是永久的果位,而是临时性的果位。
  大乘佛法认为:小乘行人在得到阿罗汉果位以后,会在禅定当中停留很长时间,但总有一天佛会把他们从禅定中唤醒。阿罗汉们在出座以后,又要再从大乘资粮道开始修行,并最终成佛。当然,小乘行者却认为:阿罗汉果位就是最究竟的果位。但中观宗认为:三乘最终都要进入菩提,进入“最终一乘”。三乘不是究竟的,一乘才是究竟的。而唯识宗又坚持“究竟三乘”,认为声闻和缘觉也是究竟乘,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就永远是阿罗汉,最终也不会成佛。这种说法在佛经里也有,但却是不了义的说法。
  “离种体非有”,如果没有菩提种子――菩萨,就不可能有其之果――菩提,也即佛。
  在印度的大乘佛法比较兴旺的时候,部分小乘行人经常与大乘行人辩论,说大乘佛法不是佛法,大乘佛法的空性根本没有价值。通过观修四圣谛,就能成就阿罗汉的果位,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解脱。
  其实,《智慧品》中也讲过,四圣谛里面的人无我,就是空性。把空性从整体上否定以后,四圣谛的人无我实际上也被否定了。
  证悟小乘果位的人,是不会与大乘争论的,因为他知道人无我是空性的一部分;只有懂得一点理论却没有证悟的人,才会认为大乘的空性与小乘四圣谛里面的人无我有很大差别,人无我是正确的,空性是根本不成立的。
  虽然在藏、汉两地没有这样的争论,但类似的争论却在印度持续了一段时间。在龙树菩萨以及其他论师的一些论典当中,经常看到对这些争论的反驳,所以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里用了整整一品的笔墨,专门证明大乘佛法是正法,是佛宣说的。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相似的内容,当密宗出现的时候,大乘显宗的有些学者又说:除了显宗的三藏十二部以外,没有正规的佛法,所以密宗不是佛法。
  一般都是这样,下层的宗派会与上层的宗派辩论。譬如说,一切有部会与经部辩论,唯识宗又会与中观辩论等等,因为佛传法是有次第的。仅从显宗角度来说,也有第一转法轮、第二转法轮与第三转法轮的次第。仅仅听闻过小乘佛法的人,不知道天外有天,才会以为大乘佛法不是佛法;仅仅听闻过大乘显宗的人,也会坐井观天地认为,只有显宗才是佛法,其他的法都不是佛法,这都是孤陋寡闻的表现。
  释迦牟尼佛在临圆寂的时候教导后人说,辨别佛法真伪的试金石,就是四法印。具备四法印的任何一部经论,都属于佛法。大乘显宗与密宗经论不但具备四法印,而且比下层的宗派诠释的四法印更加完备。众生的智慧层次不一,如果一知半解地根据自己的境界去判断,就肯定会出洋相。
  守护稻谷种,  芽茎必得生,
  守护菩提种,  菩提从此起。
  保护好稻谷的种子,就会有稻芽的产生,之后才会收获稻谷。种子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丰收的前提。同样,守护好菩提的种子,菩提就会从菩提种中诞生。
  菩提在此处指的是佛的法身。菩提种是指大乘修行人,也即菩萨。成佛必须要有成佛的因,因就是菩萨;菩萨要有菩萨的种,种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要有菩提心的种,种就是慈悲心。进而可知,慈悲心是一切法的基础,所以一定要保护好。
《饶益众生九观察》(见《慧灯之光》)当中又讲道:大乘初期的修行人,也即资粮道或加行道的菩萨需要保护自己的菩提心。其他都可以损失,唯有菩提心不能受损。若是菩提心受损,成佛就遥遥无期了。
  因此,从现在起,就要把修行和生活统一起来,这也是在家人最现实的问题。《百业经》里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一个老比丘怅然若失地说,我从在这个钵里吃饭开始,头发已经换了三个颜色,现在不要说成就,连心平静下来都没有做到。亚洲的青少年一般头发有点黄,成年后头发转黑,到了老年,头发又变白了。就这样从小出家,经历了一生的出家人,也没有做到让心平静,我们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从现在开始,要有实际行动。修行和生活有些时候虽然有一点矛盾,但如果能协调好,也有办法平衡。佛也没有要求所有修行人都要出家,最关键的,是要守护菩提种。菩提种很多人也有,若是在修菩提心,就是在朝一个比较好的方向走。
  大乘菩提种有两种:慧资粮与福资粮的种,或者智慧和方便的种,也可以说是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的种。
  在听到《入中论》、《宝性论》等空性、光明法门的时候,心生欢喜、汗毛竖立、眼泪直流,就说明这种人不仅有智慧种,而且已经成熟了。
  在听到大乘佛法中所讲的伟大思想与行为,譬如要毫无自私地奉献,凡是自己认为很珍贵的东西——身体、寿命、财产,都要不计回报地布施的时候,不但不困惑、不反感,而且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喜不自胜,就说明此人已经成熟了方便的佛种。
  就像现在有些人认为我没有必要学佛、没有必要往生极乐世界,我目前的状况已经很好了一样。在小乘行人看来,阿罗汉已经非常不错了,不成佛也可以。小乘还认为,有些众生有佛种,而有些众生没有。在他们看来:若是承认众生都有佛种,就会全都成佛,这样一来,就否定了阿罗汉是最终的果位。
  大乘佛教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种,只是成熟与否的差别。如果没有菩提心,但对空性和慈悲心都非常喜欢,就还不是资粮道,只是离资粮道不是很远了。若能继续努力,很快就可以进入资粮道。
  譬如于黑月,  光明未能见,
  有情烦恼缠,  真如未明显。
  汉文版的“黑月”一词,在藏文版中的意思为下旬的“十四”,也即每个月的二十九号。在农历或藏历每月二十九号的时候,只能见到一点点月光(三十号则完全看不见)。以此比喻资粮道和加行道的菩萨只能见到一点点佛的法身。汉文版里是说“光明未能见”,见不到月亮的光明。
  因为凡夫有情被烦恼所缠,所以在资粮道时还看不到真如,在加行道的时候,也只能见到一点真如本心的形象,所以说“真如未明显”。
  “明显”这个字用得很好,因为假如证悟明显了,就是菩萨一地,那是真正的证悟。这个偈颂的藏汉两个版本所用的比喻和遣词,都非常恰到好处。
  佛的化身,只是为了度化众生显现出来的一种形象。正如《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色有声的都不是佛,佛就是我们心的本性,所以说佛在心中。
  佛在心中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只要对佛法有信心,时常祈祷佛,这是最低层次的解释;另外一个是:佛祖永远没有离开过我们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就是佛。当看到心的本性的时候,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见到佛了,但这与真正的成佛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认为顿悟以后就不需要修行了,真正的成佛还早得很!
  下面总述菩萨初地到佛地的境界。
  月初光虽有,  渐渐而增长,
  初地证菩提,  菩提未圆满。
  在每个月初的初一到初三,虽然有了一些月光,但这种光还需要渐渐地增长。初地菩萨虽然证悟了菩提,证悟了佛的法身,但境界还是比较模糊,不是很圆满。尽管如此,度化众生、弘法利生等所有事情都可以从此时开始了。“渐渐而增长”,包含了从一地,经过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直到十地的境界。
  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主要是自己去修行、去保护佛种,还不是真实度众生的时候,即使想做度众生的事情,也做不了多大的事,弘法利生的能力很有限。到了菩萨一地的时候,就真正能弘法利生,包括头、手在内的整个身体,都可以真正布施,在此之前,这些都只能作为我们的目标而已,真正行持很难。
  十五月圆满,  处处光皎洁,
  解脱显法身,  法身理无缺。
  十五的月亮丰盈圆满、明亮皎洁,以此比喻菩萨的十地以后的十一地,也即佛的果位。此时的证悟境界已经非常圆满,显现出完整无缺的法身本体,此时随增佛性也完全圆满了。
  下面进一步广说:
  染污意相应,  缠缚俱生灭,
  解脱一切障,  三世悟非有。
  首先是资粮道和加行道:
  汉文版中,资粮道和加行道讲得比较省略,只有“染污意相应,缠缚俱生灭”这两句,对应的是凡夫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境界。此阶段的修行人还是凡夫,有执著和染污烦恼的存在,不但有烦恼,而且这些烦恼还会对修行有影响、有缠缚,还没有达到烦恼缠缚不生不灭的境界。
  在藏文版本里面是说:资粮道和加行道是指对三宝有非常稳定、坚定不移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发菩提心、行善断恶,就称为资粮道和加行道。
  初地或第一地:
  “解脱一切障,三世悟非有”,是指菩萨一地时的境界。此处的“解脱一切障”,并不是指像佛陀一样解脱了所有的障碍。
  佛经或论典中的任何词句,都必须与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进行分析思维,还要与其他论典作比较,否则无法解释清楚。
  从凡夫最粗大的障碍到最后最细微的障碍,一共可以分成十个部分,在一地时,可以断除其中最大的障碍,或者说可以断除十分之一的烦恼,其他的烦恼暂时还没有能力断除,所以说在一地菩萨时已经断除了需要在此时断除的一切烦恼。“三世悟非有”,一地菩萨证悟了,十方三世都不存在,都是空性。
  初大僧只满,  三檀普遍修,
  断除分别障,  欢喜智难俦。
  “初大僧”是指刚刚开始的真正大乘比丘,也即证悟了初地的菩萨。“只满”意即刚刚圆满,在此之前还不是三宝当中的僧宝,从此之后才是真正的僧宝。
  三宝里面的僧宝和僧众是有差别的,只有证悟了初地,才是真正的圣者,才称得上是僧宝。
  “三檀普遍修,断除分别障”,一地菩萨主要修持十度当中的布施,并断除了一地时需要断除的那部分烦恼障碍,遍计的烦恼和我执全部断除,在此基础上,还断除了一部分俱生烦恼。
  “欢喜智难俦”因为知道自己已经证悟空性,而且这种证悟是不会退转的,从此以后可以真正地弘法利生,因此欢喜心无法比拟,故称为欢喜地。
  三业误兼犯,  防非重及轻,
  尸罗圆满戒,  离垢独标名。
  第二地:身、口、意三门的三不善业和违犯小乘别解脱戒与菩萨戒等犯戒方面的轻重烦恼与错误,都能防止或不做,戒律很圆满,故称为无垢地。
  二障恒时染,  俱空慧刃除,
  发光能照曜,  破灭渐无余。
  第三地:在三地之前,二障都与自己如影随形、密不可分。空性智慧好比锋利的宝剑,可以断除二障,显发出证悟的光明,并能逐渐破除、消灭在三地时应该断除的所有障碍,故称为发光地。
  远离根随染,  渐增焰慧威,
  菩提称最胜,  烧照转光辉。
  第四地:远离了诸根的随眠染污,证悟智慧逐渐增长,如同火焰一样威猛无敌。这时证悟的菩提,称为胜义谛。智慧的火焰,可以烧掉所有烦恼。让修行人断除黑暗,见到光明,故称为焰慧地。
  真俗称二智,  相应互起违,
  合令无所碍,  难胜事恒时。
  第五地:对五地以下的菩萨来说,胜义谛的智慧和世俗谛的智慧相互有点儿矛盾,此时不太能做到无二无别。到了第五地的时候,此二智慧则无有障碍地相互结合起来,因为五地菩萨已经证悟了二谛无二无别,故而能攻克难以战胜的烦恼,也即四地以下菩萨没有断除的烦恼,故称难胜地。
  “真”是指胜义谛。胜义谛的智慧,也即证悟空性的智慧;“俗”是指世俗谛。世俗谛的智慧,是指世间的学问。
  但我们不能认为,四地以下的菩萨认为胜义谛和世俗谛是矛盾的,其实他们从加行道开始,就已经明白现空无二无别,只是到了五地的时候,又更加确认了二谛的互不相违。
  十二缘生智,  巡环理趣全,
  甚深称最胜,  般若现于前。
  第六地:主要圆满的,是六度中的智慧度,所以无论在根本定还是出定以后,智慧都飞速增长,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彻底了达十二缘起的如幻如梦本质,并断除了五地以下的烦恼。对胜义谛的理解,也比五地及以下的菩萨更深刻,对般若的证悟更清楚,对世界如幻如梦本质的体悟也更清晰。
  虽然在此之前,也已经了达十二缘起的梦幻境界,但到六地的时候,通达的境界就更加清楚、透彻了。
  “巡环理趣全”,是指对十二个缘起中每一个缘起的诞生、消失、本质、特点等循环往复的道理,都能全面理解。因为其智慧深不可测,故称为“最胜”。胜义谛般若智慧也得以现前,故称为现前地。
  烦恼障有两种:俱生的烦恼障和遍计的烦恼障。在第一地的时候,遍计的烦恼障已经全部断除;但在第二地到七地之间,俱生的烦恼始终存在,到了七地结束的时候,才能将所有的烦恼障全部断除。因为烦恼障一直存在,所以,从一地到七地之间,都叫不净地。八地以后,才开始叫做清净地。
  世俗二乘行,  久修道已明,
  相无功用满,  最后称远行。
  第七地:经过从一地到七地的长时修持,小乘的声闻和缘觉二乘的修行成果已经包含于其中。人我和法我当中的人我相此时已经彻底断除,修行的功夫已经圆满抵达最后的境界,所以称为远行地。
  按显宗的说法,最上等根基的人也要三个无数大劫(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凡夫的资粮道和加行道,需要一个无数大劫;从一地到七地,又需要一个无数大劫;从八地到成佛之间,还需要一个无数大劫。按显宗的观点,菩萨当初发心的时候就下定决心,为了众生成佛,即使经历再漫长、再坎坷的路程,也一定要把它完成,因此,显宗的成佛,需要非常漫长的过程。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证悟第一地以后,因为内心获得了自在,只要想成佛,七天之内就可以成佛。
  此处的“道”,是指小乘声闻道和缘觉道的见道与修道。
  为什么到了七地才包含呢?因为一地的时候虽然证悟了人无我,但还有我执和烦恼,这些烦恼障对无我的证悟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而要得到阿罗汉的果位,需要彻底断除烦恼障。菩萨到了七地的时候,才能彻底地断除烦恼障,因此才说七地菩萨圆满了小乘的道。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修行的功夫已经圆满,已经抵达最后的境界,那八地、九地就不需下功夫了吗?
  这里的“功用满”,是指菩萨七地的时候,已经彻底断除了小乘阿罗汉之所断,证悟了阿罗汉之所证,并不是指大乘佛教本身的功用已经圆满。大乘修行的功夫,要在第十一地的时候才会圆满,之前是不会圆满的。“最后”也不是指大乘佛教修道的最后,而是小乘佛教的最后。
  智用无分别,  恒时任运成,
  众魔降退散,  不动独彰名。
  第八地:“智用无分别”,到八地的时候,智慧作用的发挥已经无有分别。
  除了阿赖耶识以外,其他六根与七识会发生三个转变:第一个,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及眼识、鼻识等五识的转变;第二个,是第六识的转变;第三个,是末那识的转变。
  因为发生了第一个转变,所以会显现密宗所讲的一切现象是佛的坛城、烦恼即菩提、轮回即涅槃的现象,其所见的世界,不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样子,而是像极乐世界那样清净无瑕。虽然他也知道众生所见的不清净现象,但对他来说,不清净的景象已经消失,清净的世界已经现前。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