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慧灯之光1-9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

_33 慈诚罗珠堪布 (当代)
  大圆满里讲过,证悟者在修到一定程度时,从禅定中出来以后,不仅第六意识,包括眼耳鼻舌身都有一种虚幻的感觉,这就是闻思修所经历的过程。五根与意识从初期的一致,走到中间阶段的分歧,最后又走向了一致。
  通过闻思修,才能证悟空性。最重要的,是对佛法要有信心,前面要修加行——积累资粮、忏悔罪过,否则一开始就去听中观,虽然能了解中观的意义,但在断除烦恼方面的力度却会很微弱,所以我们要重视修加行,同时还要认真学习中观。先学中观自空的观点,再学他空光明藏的观点,最后去听一听大圆满,这样循序渐进地闻思修,就有可能证悟大圆满。
  很多人误以为,除了中观以外,还有一个与中观完全不同的大圆满。其实,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面讲过:在证悟空性的境界当中,人间的所有痛苦、快乐全然消失,就像虚空当中一无所存一样。通过修行亲身体会到这一点,就叫做大圆满;通过故事或理论懂得这些道理,就叫做中观。两者之间距离非常近,没有太大的区别。
  轮回中有很多痛苦,若能把痛苦转为道用,就能促进我们的修行。但对大多数修行人,尤其对初期的修行人来说,在有痛苦和没痛苦的修行中,最好还是选择没有痛苦的修行,毕竟我们将痛苦转为道用的能力还很差。所以佛经上也说,顺利的修行是对初学者最适合的。
  现在的多数人虽然有精神压力等不顺利的问题,但至少丰衣足食、不愁吃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幸福。在幸福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和感恩,更要利用幸福的环境努力修行,这才是真正的福报。如果身在福中不知福,当有一天我们失去人身的时候,才知道一切都完了,但那时已经悔之晚矣。
  念佛虽然对年纪大的人来说非常好,如果虔诚念佛,就有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如果往生不了,又没有听闻中观、般若这些殊胜的法门,那就太可惜了。
  我们现有的世间聪明,并不是引领我们走向解脱的大智慧。因为缺乏智慧,使我们一直迷失至今,永远找不到轮回的出口。通过闻思修,我们就能确认并踏上正确的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要推广并倡导闻思修的良好习惯。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受着无明的操控、设计与摆布,却始终全然不知、沉迷不醒。既然现在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就一定要设法摆脱无明的束缚,从现实生活酸甜苦辣等风暴雷电的幻觉乌云中突破出来,穿越浓密的无明迷茫云层,开显出现实生活背后的那一片晴空万里的光明空性之法界虚空。
第六章 两种佛性
《大乘庄严经论》(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本)中说:
  性种及习种
  所依及能依
  如来藏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如来藏光明的现象部分,即佛的报身和化身,因为是有颜色的,所以此二者也叫做色身;另一部分就是如来藏光明的空性部分。
  从如来藏的角度来讲,所有生命都有如来藏佛性。因为如来藏是我们心的本性,它是自然的,本身就存在,不需要通过修行来增长,它永远都不会离开我们的心,所以也叫做自然住佛性或“性种”。但世俗佛性,也即随着闻思修而增长的随增佛性或“习种”,却是修行人需要观察自己是否具备的素质。这也叫圣种、圣性,圣者的种子、种姓。当自然住佛性与随增佛性走到一起,变成无二无别的时候,就叫做成佛。
  唯识宗和一些小乘佛教认为,人有五种种姓:一,大乘佛教成佛的种姓;二,小乘佛教的声闻种姓;三,缘觉种姓;四,不定种姓,随时有可能变化,比如开始是小乘佛教的阿罗汉种姓,但后来因为其他原因,变成了大乘种性等等;五,还有一些众生是断根、断性,根本没有佛性的种姓,这种人永远都成不了佛。
  大乘佛教的另一些唯识宗与中观宗却认为:所有众生都可以成佛。
  不过,这些争论仅仅是理论上的辩驳,对我们的修行无关紧要,都可以过滤掉。我们需要重视的,是和修行有关系的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判断自己是不是可以修学佛法,能否发菩提心,或有没有随增佛性,有没有机会修学大乘佛法。
  一、小乘圣性的标准
  所有小乘佛教都认为,圣性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少欲知足;第二个是喜欢闻思修。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人,就是有圣种的人。这种人闻思修行,就会成就。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就叫做绝种、断种的人,这种人是不会成就的。在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之前,我们的学佛,顶多只是求保佑、求平安、求健康、求长寿、求工作顺利等等。大乘佛教的圣种,也需要这个很重要的基础。
  首先,所谓少欲知足,就是不要过度追求不现实的目标,不能贪得无厌。对已经得到的东西,要有知足心。没有少欲知足感的人,不但永远都不会幸福,更不会解脱。
  凡夫都会对物质世界有着非常强烈的贪欲心与执着,小乘佛教认为,这就是断种人的表现。但大乘佛教却认为,这只是暂时性的断种,不是彻底的断种。这种人通过闻思,也可以变得少欲知足,并对闻思修感兴趣。
  我在《佛教徒的生活模式》(见《慧灯之光》)中也讲过的,佛教不是禁欲主义,只是要求佛教徒,在生活上不要堕二边:第一,要学会在物质上安于现状,尽量过简单的生活,不要因物质生活而付出太多代价,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学习、打坐、修行。这样不仅此生幸福,下一世也能很好地把握,同时还可以带动身边的其他人,让他们也过同样的生活。但现在的每个人却不是这样,都活得非常累,却最终什么也得不到。本来的出发点,是希望得到幸福,却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是投入产出比最低的一项投资,有付出却没有回报,为什么还要死执不放呢?第二,如果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执着,但因前世福报,此生不需要付出太多代价,也能拥有优裕的条件,佛是不排斥的。佛没有要求,佛教徒一定要过艰苦的日子。如果温饱没解决,圣性的条件就不一定完全具备。但我们一定要知道:凡夫的心,是永远无法满足的。
  少欲知足不仅对个人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对整个人类来说,也是一大奉献。据联合国发表的《2002年世界人口状况》预测说:到2050年,地球人口将达到九十三亿多,而按照生物学家的估计,地球却只能养活80亿人口。当人口爆炸到地球不堪重负的时候,人类又将何去何从呢?所以,节约资源本身,就是对所有生命的一种贡献。
  第二个,在前者的基础上,还要精进闻思修行。学习佛法,不是去学教条、神秘的东西,而是学智慧。在刚刚开始的时候,要多闻思,一般在家人精进闻思三五年以后,就要将主要精力用于修行。前期以闻思为主,后期以修行为主,这是很重要的次第。
  如果能具备上述条件,即使有时观想不清楚、信心不足、根基太差等等,都不需要担忧,因为这些都是暂时性的现象,有了圣性,就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
  二、大乘圣性的标准
《大乘庄严经论》中说:
  大悲及大信
  大忍及大行
  若有如此相
  是名菩萨性
  (一)大乘圣性的共同标志
  大乘佛教界定大乘圣性的共同标志,包含四个方面:
  第一,大悲。在没有修学大乘佛法之前,生来就有慈悲心。比如,有些小孩在看到杀鸡、杀鱼、杀牛、杀猪的时候,心里很痛苦、很难受。这些先天的悲心不是无因无缘的,而是上一世或再上一世学过大乘佛法,或修过慈悲心的结果。如果从小根本没有悲心,看到众生遭受巨大痛苦的场景,一点反应都没有,麻木不仁、野蛮凶狠,这样的心是难以调伏的,所以不能列入大乘根基的行列。但这种人经过努力、精进地修行,还是有扭转的可能,只是难度有点大而已。
  第二,大信。当听到大乘佛法里的空性、光明如来藏,万事万物如幻如梦之本质等深奥、不共观点时,虽然还不懂空性,更没有证悟空性,但仍然觉得空性很了不起,对空性、如来藏、光明都能欣然接受,并且很有信心,也说明此人是大乘佛教的根基。
  当年阿底峡尊者在西藏的时候,从印度来了两位小乘修行人,他们是戒律威仪等等都非常标准的比丘。阿底峡尊者给他们讲人无我的时候,他们很高兴。之后给他们讲《心经》,当讲到眼耳鼻舌身都是空性的时候,他们惊恐万分,连忙用手塞住耳朵,祈求尊者不要说这样的空性,这是不可能的。阿底峡尊者感叹道:仅仅有一个清净的戒律和行为,是不能成就的啊!
  第三,大忍。在听到大乘佛法里的布施身体、持戒、下堕到地狱去度化众生等不可思议的伟大行为与发心时,不但不排斥、不害怕,而且很欣赏、很羡慕这些菩萨的勇气,这也是大乘根机的表现。
  第四,大行。没发菩提心之前,在听到大乘佛教的六度时,即使做不到,却很生欢喜心。平时也尽力去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等等。
  这四个条件,就是大乘佛法的根基。若能具备上述四个标志,就能很快发起菩提心,并能修持大乘之法。
  佛陀说过:想修大乘佛法,想成佛的人,不需要学很多法,只需要学好一个法——大悲心。大悲菩提心好比阳光,成熟的佛性就是曙光。没有曙光,太阳也不会出来。但仅仅拥有一颗大悲心,并不是一切都解决了。除大悲心以外,我们还需要证悟空性的智慧等条件,但最关键的,是大悲心。没有大悲心,就不会有菩提心,也就不可能成就。
  当然,如果没有与生俱来的悲心,也不是无可救药了。所有的思想、观点,都可以后天培养,出离心或大悲心也是一样。在没有大悲心之前,暂时不要修空性、大圆满、大手印。等大悲心过关了,其他功德稍加修习,也会轻而易举地具足。
  (二)对大乘圣性的不同观点
  大乘佛法的圣性,分唯识和中观两种观点。
  1、唯识宗认为,圣性不是空性,也不是如来藏和阿赖耶识。《瑜伽师地论》中说过,佛性是无始以来就已经在阿赖耶识上具备的,天生的无漏种子。通过闻思修行的力量,就能激活这个种子,使其慢慢成熟,从而证得佛菩萨的果位。
  2、大乘中观的圣性,分为自空和他空两种:
  (1)中观自空的佛性或圣性,是法界。在第三转法轮之前,法界意味着空性。
  释迦牟尼佛在二转法轮的时候,推翻了我们凡夫的所有观念。中观应成派的见解,就是不承认、不建立任何观点。就像禅宗所讲的,越是接近诸法的本性,我们的语言越是鞭长莫及。如果实在要用一个词来表达,就叫做空性,但这种空性实际上只能算作单空。
  单空有两种:一种是从中观应成派的角度给中观自续派下的定义。因为这种空性,只是在四边当中破了一个边或实有,还没有离开所有的观念或戏论。所以叫做单空。
  另外一种,是从密法或第三转法轮的角度,给自空中观取的名字。虽然中观应成派破除了自续派的单空,却不能战胜自己的缺陷。站在第三转法轮的角度去看,中观应成派也是不完整的,因为其中缺少了如来藏的部分,而只有空性的一面,所以也叫做单空。
  两种单空的概念,都是从上往下的看法。被定义者自己,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只会认为自己的观点非常完整。从一切有部到最顶级的大圆满,都是后者改进前者,将前面学派的优点与长处保留下来,再对不完整的缺陷予以弥补,这样一直往上走,就形成了顶尖的宗派。
  在一般的显宗当中,最顶级的见解,就是中观应成派。
  (2)到了第三转法轮和密宗的时候,又在上面加了光明如来藏的概念。中观他空的佛性或圣性,则包含了如来藏的成分。
  在成佛以后,光明就不叫如来藏了,因为其中的“藏”字,与佛性中的“性”字,表示像地下的矿藏一样隐藏在烦恼下面,或仅仅表示佛的种子和本性。
  宁玛巴和觉囊派认为:佛的法身根本不是种子或将来可以发生的可能性,而是真正的、最基本、最原始的功德,任何时刻都在我们的心里全部具备。这是最透彻的他空中观对如来藏佛性的表述。
  如果直译藏文版《宝性论》的题目,应该叫做《上续论》,因为其内容比较接近密宗续部的见解,所以称之为“续”。而汉文版翻译的题目,叫《宝性论》。“宝”即三宝,“性”就是佛性。佛性是三宝、三身的总体,也是心的本性。最究竟的三宝,就是佛性。法身、报身、化身最深层的意思是:法身是光明如来藏的空性部分,报身是光明如来藏的光明部分,化身是空性和光明结合而产生的,当众生根基成熟的时候,随时可能诞生化身的一种能量。实际上,法身、报身、化身,都是心的本性如来藏。我们自己既是法身、报身、化身,也是佛、法、僧三宝。《六祖法宝坛经》中说的“自性俱三身”,也是这个意思。密宗有些特殊皈依,就是皈依心本性如来藏。
《宝性论》的最后几个偈子,是弥勒菩萨将第三转法轮中宣说如来藏功徳的内容汇集一处而写成的,其中说道:修学第三转法轮,尤其如来藏内容的人,即使在现实当中受头痛之类的小小痛苦,也可以代替多生累劫堕地狱的报应。可见如来藏意义之深广,我们一定要认真修学。
  (3)旁述两种二谛
  中观的二谛分为两种:第一种胜义谛,是单空。即《入中论》、《中论》、《般若十万颂》、《金刚经》、《心经》中讲的空性;世俗谛是除了空性以外,形形色色的世界,如幻如梦的现象。无论清净还是不清净的现象,都叫做世俗谛。第二种二谛,是第三转法轮所讲的,无论是空性或现象,只要存在于佛的智慧境界当中,都叫做胜义谛。除了佛的境界以外的,全都叫世俗谛。因为单空也是由我们的心——六识或八识创造出来的,所以也是世俗谛。
  要抉择两种不同的胜义谛,就要观察它的两种胜义因或推理方式:
  第一种因,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中观所讲的离一异因等等。佛教在观察的时候,首先宣说自己的观点,这就叫做立宗。然后用一大堆的理论或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符合实际和准确的,这些证据,就叫做因。
  第二种因,是第三转法轮所讲的抉择光明胜义谛的理由。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第六品中讲得很清楚,荣森班智达和很多密法续部中也讲过这种因。释迦牟尼佛在第二转法轮时说,一切法是空性,包括佛的智慧也是空性。但在第三转法轮当中,却承认光明如来藏的实有,但此时的实有和前面的空性是一回事。即使用完全相反的词来表达,也不会自相矛盾。
  (4)阿赖耶与如来藏
  阿赖耶一词,各个宗派都在用,但不同宗派对其所赋予的涵义,却是各不相同的;甚至同一宗派在不同的地方,对其所赋予的涵义,也是大相径庭。譬如,在密宗续部中,如来藏有时叫做阿赖耶,八识里的阿赖耶识有时也叫做阿赖耶。所以很多人就分不清阿赖耶识与如来藏的关系了。但在藏传佛教当中,这应该不是难题,因为二者的差别非常明显。首先,阿赖耶识属于八识的范围,但如来藏已经超越了八识。论唯识自己也承认,虽然说阿赖耶是不空、实有的,但也是无常生灭的;第二,阿赖耶识是不清净的有漏轮回之法,属于四圣谛中的苦谛;而如来藏却是无漏的清净之法,属于灭谛;第三,如来藏不能存储,而阿赖耶识就像电脑的储存器一样,可以储存各种轮回的有漏善、恶种子;第四,如来藏是恒常的,阿赖耶识是无常的,但我们必须知道,如来藏的本体也是空性,第三转法轮的《入楞伽经》中也讲得非常清楚:外道的自我是实有而不是空性,如来藏却是空性。
  三、大乘佛性觉醒的表现
  佛性分为两种:一是智慧的佛性,也即证悟空性的智慧佛性或法身佛性;二是方便的佛性或报身佛性。也即除了证悟空性的智慧以外的,诸如布施、持戒等广大行为的佛性。
  在听到大乘佛法的慈悲心、菩提心、平等观,以及菩萨度化众生的感人故事等等的时候,心驰神往、欣羡非常,觉得大乘佛法与菩萨真是很伟大,甚至眼泪直流、汗毛竖立,如果有类似表现,就可以判断自己的方便佛种成熟了。
  当听到像《入中论》、《中论》中讲的空性法门时,不但不排斥,而且深感内心震动,热泪盈眶、激动异常,十分渴望早日证悟空性。如果有这样的反应,就可以断定是智慧佛性成熟了。
  四、大乘佛性的障碍
《大乘庄严经论》中说:
  应知菩萨性
  略说有四失
  习惑与恶友
  贫穷属他故
  佛性也有四种障碍,如果有了这些障碍,我们的佛性就很难成熟、觉醒,佛性也无法起作用。所以要设法遣除这四个障碍。
  第一习惑,串习烦恼
  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已经让烦恼长期串习、生长,到现在也没法控制,只能让它们随心所欲地发展。虽然在没有发菩提心,没有证悟空性之前,不可能彻底断除这些烦恼,但要设法去控制这些烦恼。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对烦恼的界定,是不一样的。
  小乘佛教认为,所有烦恼中,危害最严重的,是贪心。如果对轮回、钱财、人或其他东西有贪欲心,就不能从轮回中解脱。小乘佛教唯一的追求目标,就是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而不是解救众生,所以小乘佛教的很多修行,都是针对贪欲心的。
  大乘佛教虽然也要断除贪欲,但大乘佛教认为,所有烦恼中,最大的祸害,是嗔恨心。因为大乘佛教的宗旨,是发菩提心,利益、度化众生。菩提心的基础,就是大悲心,大悲心与嗔恨心是矛盾、对立的。所以,修学大乘佛法,最关键的就是要控制嗔恨心。
  作为凡夫俗子,我们经常会生起嗔恨心。比如说,同事、同学、佛友或家人稍微对自己说一句不好听的话,都会火冒三丈,立即恶口相向,甚至大打出手。作为大乘佛子,我们必须学会控制、减少自己的嗔恨心,不让嗔恨心无限制地疯狂发展。
  凡夫另一个比较严重且具毁灭性的烦恼,就是傲慢。傲慢与大乘佛教思想也有着非常严重的冲突,因为所谓菩萨,就是愿意生生世世担当众生佣人的勇士,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人,怎么可能无私奉献呢?
  而贪欲心,却与慈悲心有一点相似的地方,虽然不能等同,至少也不会严重地冲突。
  无明、愚昧虽然也和菩提心有一些冲突,但不是很严重的冲突,所以这些烦恼可以放在后面慢慢对治。大乘佛子首先要对治的烦恼,就是嗔恨心与傲慢心。
  凡夫俗子一般不会发现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却总会乐此不彼地说别人的缺点。学习大乘佛法以后,我们要逐步改正这些毛病,调整心理上的问题。让不好的东西逐渐减少,好的东西慢慢发展。用佛教的语言来讲,这叫做修行。用现代的语言来讲,这叫做心理训练。如果不控制这些烦恼,就不能发菩提心。
  现在的教育,无疑受到了西方思想深入骨髓般的影响,以致每个人都非常自私,非常傲慢,都是利己主义者。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有菩提心的一席之地呢?西方科学技术在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西方的有些思想也带有很大成分的毒素。如果这样持续下去,菩提心永远都只能是嘴巴上的口头禅,而不可能落实到内心与行为当中。
  其实,与森罗无际之大千世界相比,我们人类是非常渺小的。
  1971年7月31日,阿波罗15号的太空人施高特(David R.Scott)和欧文(James B.Irwin)第四度登月,并驾驶月球车在月亮上探测67小时。欧文上校在完成此次飞行后,突然向太空总署递交了辞呈,之后进入神学院开始学习。后来他说:“当我们飞向月球时,身后的地球最初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海洋、白云和山脉,美丽极了,就像圣诞树上的装饰。但几个小时后,地球却小为篮球,不久又缩小成为棒球、乒乓球……这时我才突然发觉自己是这样快地离开地球,内心的感触真是无法形容。借着电脑帮助,我们平稳地降落了,那种感觉非常新奇,我们居然到达月球表面了,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开拓者的兴奋……抬头回顾地球,只见那美丽温暖的地球,显得极其脆弱,好像用手指一捏,就会捏碎似的……人多么渺小。”他由此深深体会到,人类是那么的渺小,还有什么值得狂妄自大的呢?所以他在极度失落之余,选择了宗教。
  事实就是如此,不用与整个宇宙相比,仅就整个太阳系来说,地球都是那么的微乎其微,何况小小的一个人,我们怎么能有傲慢心?怎么有资格叫嚣要征服大自然呢?大自然我们能征服得了吗?即使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生命都是那么脆弱!不要妄自尊大了!放低自己的位子吧!
  但在放弃傲慢的同时,却不能放弃勇气。虽然普通人很难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大事情,但只要发心伟大——为了天下所有众生的幸福而立誓成佛。则哪怕做一件很小的事情,都是无比光荣、无比伟大的。在整个世界上,没有比菩提心更伟大的思想,只要心怀菩提心,我们就会自动提升到伟大的层面。
  第二,结交恶友
  所有真心学佛的同道,都应该是善友。学佛圈子里的人经常相互鼓励、相互督促,断恶行善、利益众生,就是随增佛性的顺缘。
  恶友不仅仅是指那些教唆自己犯罪,或行持不法勾当的人,也包括一些看似善意的朋友。比如说,有些人对自己非常好,时常关心自己的生活,经常约自己去吃喝玩乐,还不让自己掏一分钱。虽然他是好心好意,但这种做法却会阻碍我们的学佛。因为各种散乱一方面浪费了我们的时间,让我们减少了闻思修,而且在游乐的过程中,也会助长我们的贪嗔痴。尽管对方不一定是故意在影响我们学佛,但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对我们好,所以反而让我们得不偿失,如果这种关心继续下去,就会毁掉我们的前途,让我们失去解脱的希望,并最终堕落轮回三途。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我们的恶友。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凡夫的影响,是很难估量的。如果长期与这种恶友在一起,不但生起菩提心没有希望,原来学到的好习惯也会慢慢化为乌有。本来一个人的佛性可以在今生成熟,但因为遇到了恶友,所以佛种也无法成熟、发芽,今生也没有解脱的机会了,这不是很可惜吗?
  不管恶友是谁,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是不能不打交道的父母亲友,在信仰和修行上,也要有自己的立场。如果能感染对方学佛,那是最好;实在不行,也要设法回避。佛教讲因缘,因缘是可以自己创造的,而不是由造物主或万能神像设计电脑程序一样,把所有的因缘与命运都事先固定好了,谁也无法更改的。
  反过来,有些人虽然没有给自己什么世间的好处,有时说的话也不一定好听,甚至会说一些骂人的粗语,但因为对方的批评,却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并督促我们改正缺点,提升菩提心、出离心等修行功德,走上解脱道。这就是我们的善友、善知识,我们要尽量与这样的善友靠拢、结交。
  依止上师也是这样。从解脱方面讲,如果对方的功德高于自己,就值得依止,因为依此可令自己长进;如果对方与自己不分高下,则不管对方再有钱、再有地位,都不必依止;当然,如果对方的功德反而不如自己,那就更不用说了。
  古人云:交友须胜己。平时在世间接触人,也要注意筛选,尽量选择能让自己长进的朋友。
  据说,有几位根本不学佛的外国科学家,曾与藏传佛教的上师一起,做过一项生命科学方面的测量研究。在一起工作中,上师经常与他们探讨慈悲心、菩提心等话题。工作结束后,科学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过了很长时间,其中的一位科学家写了一封信给上师,信中说道:与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根本无法理解菩提心、大悲心的含义,但回来以后,关于慈悲心的话语却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不知不觉之间,我的心里也生起了慈悲心。
  的确如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菩提心的人,其说话的感染力是强大的,其言传身教的魅力,也是无法想象的。
  因此,我们应尽量靠近善友,远离恶友,更不能长期与恶友打交道。
  第三贫穷,穷苦潦倒
  对有些人来说,穷苦潦倒不可能构成障碍,比如米拉日巴,世上不会有比他还穷的人了,但贫穷不但不是他的阻碍,反而是他修行的顺缘;同样,有些人虽然很穷,也觉得无所谓,认为只要能从轮回中得到解脱,温饱问题不能解决也没关系,照样可以修行,对他们来说,穷苦也不是障碍;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假如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整日只能为生活操持,挣钱就成了头等大事,根本谈不上修行,也没时间发菩提心了。
  佛教徒不必过艰难的生活,外表上很时尚、很前卫也未尝不可;如果没有菩提心,外表再寒酸、再朴素,都不能解决问题。乞丐就穿得破破烂烂,有些外道甚至连衣服都不穿,但他们却没有成佛,也没有菩提心。同时,佛教徒也不要追求奢侈的生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水平越高,付出的时间、精力就会越多,压力也会越大,因为钱财不可能从天而降,这样一来,修行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所以,对修行人来说,太奢侈也是一种障碍。
  但有些极少数的人因为前世的福报,今生不必付出太多,就自然而然拥有优裕丰富的物质生活。这种人就不必去过艰苦的日子。
  同时,对大多数人来说,为了下一世过上中等的生活,今生适当地做一些布施,也是有必要的。
  第四属他,无自由者
  过去的奴隶、佣人,现代社会中为了金钱或其它的少许利益,自己的很多行为都不得不受到他人控制,这都是没有修行自由的人。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虽然很多人自以为了不起,实际上个个都在为了生活而匆匆忙忙,奔波劳碌一辈子,生活的乐趣都被忙碌带走了。所以,在物质生活上,要知足少欲,多给自己一点自由,不要因竞争攀比而让欲望随心所欲地无限膨胀,从而失去自由。自由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感觉轻松舒服;如果没有自由,即使住别墅、开洋车,也体会不到幸福。
  从物质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是人类有史以来物质生活最丰富的一个时代。我们拥有飞机、无线电、电脑等先进设备与产品,但与古人相比,我们却失去了天下最珍贵的自由。我们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并适当地作出取舍,尽量多给自己一些自由。
  上述四点是菩提心的障碍,佛种成熟的障碍。如果有这四个障碍,佛性就不会成熟。
  五、大乘佛性的功德
《大乘庄严经论》中说:
  功德亦四种
  虽堕于恶道
  迟入复速出
  苦薄及悲深
  第一迟入,有了出离心,还没有发菩提心或大悲心的人,如果今生造了五无间罪,死后立即会堕入无间地狱;与之相反的是,即使没有生起无伪菩提心,只是佛性成熟了的人,造了五无间罪之类的严重罪业,下一世也不会堕入地狱。其堕入地狱的果报,可能会在成千上万年以后才成熟,这就给了当事人一个很大的忏悔、清净罪业的空间。如果能在此期间忏悔,就能躲过此劫。
  第二速出,佛性成熟了的人,即便是在几万年以后堕入地狱,也能立即从地狱中解脱,其速度之快,就像篮球扣到地上立即反弹一样迅捷无比。如果是其他众生造了五无间罪,不但死后立即会堕地狱,而且在堕入地狱以后,也是百千万劫不得翻身。
  第三苦薄,佛性成熟了的人因为堕地狱的时间很短,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当中,几乎感觉不到太多的痛苦,所以堕地狱与不堕地狱没有太大的差别。
  第四悲深,没有佛种的众生堕入地狱,只会顾着自己本身所要忍受的巨大痛苦,根本想不到其他众生的痛苦。佛性成熟了的人即便是堕入地狱受苦,也会想到度脱其他众生。
  很多人看过佛陀的故事。释迦牟尼佛前世还没有发菩提心的时候,曾与另一位众生一起堕入地狱。地狱的地上,全是烧红的铁,脚一踩在地上,立即被烧焦,并冒出焦臭的浓烟,痛苦万分)、无以言表。地狱的狱卒手持烧红的棍棒,强迫佛陀的前世与另一位同伴共同拉一辆烧红的铁车。但两人使尽了全身力气,怎么拉也拉不动。佛陀的前世心想:既然拉不动,干脆我申请一个人拉车,让同伴离开这些折磨。于是便向狱卒请求道:车我一个人拉,您把他放了吧!狱卒气愤地回答说:每个众生都是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谁。说罢,便用铁锤猛击佛陀前世的头部,佛陀的前世当下死亡,并立即转生三十三天。
  一般情况下,地狱众生的寿命很长,再痛苦都不会死。但因为佛的一个善念,消除了无量业障,积累了极大善根,所以能当即死去,离开地狱的痛苦。这就是佛性成熟的典型标志。
  这个时候的释迦牟尼佛不仅不是佛,连菩萨都不是,只是佛性开始成熟了而已。这是释迦牟尼佛第一次发慈悲心,之后,佛在此基础上一步步修行,最后终于成就了佛果。
  以上所述,是弥勒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里的几个偈颂的内容,与修菩提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大乘中观和唯识共同的观点。
  这些都是修菩提心的前期预备工作,学到这些知识的目的,是用来观察自己:我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如果不具备,该怎么去创造这些条件?我有没有上述障碍?如果有,该如何远离?我们要学会思考上述问题,并反躬自问,然后落实在思想行为中。
  如果能具备上述条件,很快就能成为菩萨。一旦成为菩萨,从此以后就根本不用考虑自己的痛苦,而只需要考虑怎么去利益更多的人,度化更多的众生,可以真正无私、全心全意地奉献。
  麦彭仁波切的藏文传记中讲到,在他老人家示现圆寂的时候,曾对周围人提到:我暂时不会转世,而将以鸟类等动物的形象去度化众生。
  当菩提心生起来以后,就会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只是一心一意地帮助众生。可见,菩提心的确是人类有始以来最伟大的思想,任何宗教、哲学以及人类有史以来的思想里面,都没有这样的理念。
  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大乘佛法就是一种服务行业,菩萨就是众生永久的服务员。他的服务方式,是将佛的智慧和慈悲奉献给人类。如果能成为菩萨,是非常荣幸的,从此以后的人生,就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即使没钱、没名、没地位,都无所谓。什么都可以没有,菩提心是万万不能没有的!
第七章 《赞法界颂》略释
  一、总义
  (一)学《赞法界颂》的重要性
《赞法界颂》是龙树菩萨将整个第三转法轮关于如来藏的经典加以浓缩,而形成的一部短小精悍的论典。其主要内容,是讲心的本性——如来藏。
  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一直流转于轮回当中,没有得到解脱,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无明,也即不了解心的本性。
  轮回当中所有的幸福与自由都是相对的,要得到绝对的自由和幸福,就只有解脱。要想从轮回当中得到解脱,首先要认识心的本性,这是最关键的。因为心的本性与我们的解脱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追求。
  只有佛法,才把心的本性说得最清楚,通过佛的方法,才能证悟心的本性。除了佛法以外,其它所有的世间学科都无济于事。尤其是密法,更是把心的本性讲得尤为清楚、透彻,除了密法以外,讲得最清楚的就是第三转法轮。
  在藏传佛教中,弥勒菩萨的《宝性论》,与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都是相当重要的论典,因为二者都浓缩了第三转法轮中所有关于如来藏的内容。就像龙树菩萨的《中论》,也浓缩、提炼并以很好的逻辑思路去解释了佛陀第二转法轮以《般若十万颂》为主的般若经典一样。
  (二)证悟如来藏的次第
  佛在传法的次第方面非常讲究,初转法轮的时候,并没有讲如来藏。佛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在听闻者根基没有成熟,也即对空性没有了解的时候,如果宣讲如来藏,不但对听者没有帮助,反而会让他们对如来藏产生执着——会认为烦恼等有漏法或有为法是不存在的,是空性,但如来藏是不空实有的——如果有了这样的执著,那就是证悟法无我的障碍。
  麦彭仁波切有一个宣说中观他空见解的论典,其中第一句话就是:如果要精通他空中观,首先一定要精通龙树菩萨的自空中观。
  这是相当重要的一句话。因为精通自空中观以后,就已经建立起“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性”的定解,那样就不可能对光明如来藏产生执著,即使三转法轮的经典中说如来藏存在,也自然而然地会知道顶多是如来藏的现象——光明的部分存在,但如来藏也不可能实有。
  佛陀三转法轮中,哪一次最了义,哪一次最不了义呢?
  在此问题上,虽说有不同的立场,但绝大多数高僧大德的观点是一致的。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也再三提到过,第一转法轮和第二转法轮是不了义的;第三转法轮是了义的。第二转法轮基本上是讲般若空性,所以对第二转法轮有不同的观点,宁玛巴的龙钦巴(无垢光尊者)认为:第二转法轮是了义的,但却是相对的了义,只有第三转法轮,才是最了义的。三转法轮的三个次第,越来越接近于真理,接近心的本性。
  当然这也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为大乘佛教的绝大部分佛经都是在第三转法轮中阐演的,谁也不能说所有这些经典全部都是了义经典。更确切点说应该是,第三转法轮当中专讲如来藏部分最典型的十部经典,是最究竟的了义经。而其他经典当中虽然提到了如来藏,但不是很强调,主要讲的是菩萨的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等六度万行的其他内容,所以还算不上是最了义的经典。
  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曾用一个非常清楚的比喻来解释三转法轮的次第:
  古印度人喜欢到海洋中的一些小岛上去取宝。珠宝取回来以后,首先是把珠宝泡在盐水里面,浸泡很久以后,再用很粗的布来擦拭,把粗大的沙石、污泥清洗干净,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把珠宝泡在浸泡过一种食物的水里面,过很长时间以后,再用一般的布来擦拭;第三个阶段,是把珠宝泡在一种药水里面,然后用丝绸等柔软光滑的布擦拭,最后珠宝就变得清净无垢、纤尘不染了。
  同样,第一转法轮的时候,人们刚刚接触佛教,不懂空性,更不懂光明,我执、自私等烦恼非常粗大,对世界的贪恋深重无比,此时讲空性、光明,显然还为时过早,所以第一转法轮当中只讲了诸行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人身难得以及简单的无我等小乘法门,首先让修行人明白因果轮回的真相。
  第二转法轮的时候,人们的根机稍稍成熟一些,所以此时只讲空性,不讲光明。虽然《般若十万颂》等《般若经》中有很多“光明”的字眼,但此时的光明一般都解释成空性,没有强调如来藏。龙树菩萨讲解第二转法轮的时候,也只是讲空性,而不提如来藏。
  第三转法轮的时候,人们的根机更趋于成熟,所以此时虽然偶尔会稍稍讲一下空性、无我,但主要讲的是光明、常住、清净。
  佛在传法之初,就已经策划好传法次第,通过三转法轮,将从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到最后的光明境界,由浅入深地依次传授给愚痴众生。
  但显宗经典所透露的,也就仅此而已,到底什么是清净,什么是光明,却没有解释,也没有讲如何证明光明如来藏的存在。佛陀只是说:“你们要相信我的话,相信我所说的话不会有错,我在多世累劫当中从来没有撒过谎,所以我的舌头才会是这样。如果你们相信我说的话,就可以证悟胜义谛。”说毕,便在大众中示现伸出广长舌1给众人看,以证明自己不会说妄语。佛也说过,胜义谛要用信心来证悟,只要有信心,然后努力修持,就会慢慢证悟。
  不了义法与妄语之间有什么差别呢?
  简单而言,有两个差别:
  第一个差别,妄语是以烦恼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去欺骗人;第二,在妄语里面没有一点真实的成分,它完全是假的。
  而不了义法则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去欺骗人,而是因为当时的众生不能接受空性、光明以及密宗等高层的法,若实实在在地把真相告诉对方,对方就会产生误解,会造罪、堕落。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只能先让众生了解一下最简单、最低层的东西,只有让众生慢慢地接受。这是为了给众生找一条出路,让他们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而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计。如果因为众生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就永远不传法,众生就不能走上解脱道。
  第二个差别。打个比方,在我们失眠,需要服安眠药的时候,假如医生告诉我们,这种药的效果非常厉害,你一定要在床上躺下去以后才吃,千万不能在走路、吃饭或坐在其他地方的时候随便吃,否则会马上睡着。如果我们把医生的话当真,因为心理作用的缘故,药的功效可以提高很多。
  其实,如果分析医生的话,也不能说他说的完全错误。尽管他的药本身没有这么好的效果,但因为医生特意且善意的一个小谎,却让病人对药物生起了信心,其结果,是的确增加了药效。
  同样,佛告诉我们,人生是痛苦的,我们不能说这是假的。因为从凡夫、轮回的角度去说,轮回就是痛苦的,但我们也不能说人生的的确确是痛苦的,因为轮回本身根本不存在,既然不存在,又怎么会有什么痛苦呢?所以这叫做不了义法。
  佛在《般若经》当中说的空性,的确是真实,永远不变的,任何物质永远都不会变成实有,所以佛在第二转法轮当中说万事万物都是空性,这一点也没有错,所以称之为了义。但因为这个了义还不是很完整,其中没有涉及光明。本来万事万物都是显空双运的,虽然是空性,但其现象永远存在。不仅不清净、不可靠的有为法是显空双运、显空无别,包括如来藏光明、心的本性、本来面目都是显空双运的。
  虽然讲的时候先讲空性,后讲光明,但我们不能认为光明和空性是分开的,实际上二者无离无合,这叫做显空无别。
  (三)现空二谛和实相二谛的区别
  在大乘佛教里面,有两种不同的二谛。第一种是自空中观当中讲的显空二谛。认为空性才是唯一的胜义谛,除了空性以外,所有清净与不清净的现象,都叫做世俗谛。自空中观的见解不仅非常有用,而且也有佛经的根据。
  第二种二谛,叫做实相二谛。实相也即哲学与中观里面都提到过的实在和现象。实在即真理、本性,是真实存在的东西。现象在中观里是由无明创造出来的一种显现,脱离了实相且原本不存在。人我和法我都属此列。
  实相二谛什么时候需要呢?在讲第三转法轮以及讲密法的时候需要。
  区分两种二谛非常重要。比如说,在讲龙树菩萨的《中论》等自空中观论典的时候,如果一提到胜义谛当中存在任何东西,就会与法无我的见解相对立,所以不能承认任何胜义谛中存在的东西。
  但在实相二谛的胜义谛当中,却允许有东西存在,那就是如来藏光明。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如来藏的光明在胜义谛当中也是存在的,而不能说如来藏的光明是世俗谛。
  从显空二谛的角度来说,如来藏的光明是世俗谛,不是胜义谛,因为它是现象。但从实相二谛的角度来说,如来藏光明是胜义谛,不是世俗谛。
  在区分两种二谛的问题上,不要说没有学习过中观的人,即便是专门研究中观的学者、论师,都会犯错误。比如说,觉囊派始终强调如来藏的真实光明永恒存在,藏传佛教的有些人就认为,觉囊派的观点,顶多属于唯识宗的观点,搞不好就变成外道的见解了。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若能把两种二谛分开理解,就一点问题也没有。如来藏就是永恒的、存在的、光明的,这是佛亲口说的。因为某些人自己对佛经的理解不正确,才会认真为假,以为觉囊派的观点出了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
  如果不会区分两种二谛,则龙树菩萨的《中论》,和《赞法界颂》之间的矛盾都无法化解。如果承认《赞法界颂》是准确的,就一定要承认《中论》是不准确的。如果认为《中论》是准确的,就必须放弃《赞法界颂》的观点,二者必舍其一。假如通达了两种二谛的概念,就知道《中论》和《入中论》里面讲的空性,和《宝性论》与《赞法界颂》里面讲的光明不仅不矛盾,而且是浑然一体的。
  就像学《中论》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学推理的方法一样,要学如来藏,首先要理顺两种二谛的划分界线。
  两种二谛的来源,都有佛经的根据:实相二谛,佛在第三转法轮当中提到过。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子说道:“舍利子,胜义谛当以信心而证悟”,此时佛说的胜义谛,就是如来藏。如来藏本身,就是光明与空性的综合体。
  (四)何谓如来藏
  1、如来藏的不同称谓
  如来藏也称为佛性、光明、空性等等,在藏传佛教里,还叫大空性、大手印、大圆满。这些名称都是不矛盾的。
  2、大空性与小空性的区别
《中论》、《入中论》中讲的自空中观与空性,仅仅是指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其中没有提到光明的部分,所以称为一般的中观;而引入了如来藏光明的他空中观,就属于大中观、大空性。
  3、第二转法轮与第三转法轮如何不矛盾
  如来藏本身,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其本体不存在、不实有、虚幻、空性;另一方面,是光明、纯洁、永恒、真实。
  在学中观的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观点:真实不虚和虚幻空性是对立、矛盾的,任何一个物质只要是真实的,那就不是空性。只要是空性,那就不可能真实、永恒、常住不灭。只要承认实有的东西存在,则无论再高明,也顶多不能超越唯识宗的观点。
  这种观点从何而来呢?就是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经》,以及龙树菩萨的《中论》、月称菩萨的《入中论》传递给我们的。因为这些经论主要讲的二谛,是显空二谛,在显空二谛的范围内,真实、实有与空性就是矛盾的。
  但学过第三转法轮经论的人就不这么认为了,因为第三转法轮时所讲的二谛,是实在和现象的二谛。在第三转法轮当中,佛陀非常强调如来藏是实有的、常住不灭的,还说如来藏是究竟的“自我”,从这个角度来说,真实不虚和空性也不矛盾,如来藏既是真实、常住不灭的,但同时也是空性的。
  在第三转法轮的经典,或者《赞法界颂》、《宝性论》等他空中观的论典当中,否定了世俗谛,认为这些都是无明的产物,是众生的幻觉,最后剩下的,经论中用“常住不灭”或“真实不虚”等词句来形容,但这只是在名称上与龙树菩萨破斥的实有、常有等相同而已,实际上并不是一码事。
  在第三转法轮的二谛当中,第二转法轮的经典与龙树菩萨破斥的实有——人我和法我、人我执和法我执属于世俗谛。也就是说,第三转法轮把除了真实不虚的如来藏,或诸法本来面目以外的所有东西,都列入了世俗谛,实际上也连带将“人我”和“法我”一并破斥、否定了,所以三转法轮与二转法轮的中观并不矛盾,只是名词上看似冲突而已。
  4、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区别
  在《楞伽经》等大乘经典、中观论著以及密宗典籍当中,有时会把如来藏称为阿赖耶识,那如来藏究竟是不是阿赖耶识呢?
  其实,阿赖耶识这个词也包含了两个意思:一个是唯识宗所说的,属于八识当中的阿赖耶识;另外一个就是表示如来藏的阿赖耶识。
  二者虽然名称一样,但实际上是大不一样的: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是实有的,但同时也是无常的。换言之,唯识宗讲的八识里面的阿赖耶识,是众生意识的一部分,是无常、有漏的有为法,属于轮回的范畴;而如来藏不是有漏、无常的有为法,也不属于轮回,是佛的智慧。在他空中观的经论中,永远不会承认如来藏是无常的。
  另外,诸如法界、光明之类的词,也会在不同的经论中表示不一样的内容。如果没有真正系统地学习,就不能了解佛的密意,更不能给佛法妄下断语。
  不看书的人自然不会有怀疑,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书中讲了什么。看过书的人,才会有很多的疑问。有了疑问,就应该想办法解决。如果不能解决,会对修行有一些影响,所以,文字上的误会与疑难一定要化解,这样才能放心大胆地修行。
  (五)抉择如来藏的方法
  1、抉择空性与光明的两种因
  要说明一个问题,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这在佛教因明里面,叫做因或者量。
  除了禅宗、大圆满或有些密宗修法不需要观察,直接可以亲身体会到心的本性空性光明以外,其他修法在抉择心的本性的时候,都要用到两种不同的因。抉择空性所需要的因,就是《中论》、《入中论》所讲的中观自续派以及中观应成派的因,也叫做观察胜义因。它可以证明心的本性空性,能破除我们的人我执与法我执,却不能证明心性的光明部分。
  抉择光明所需要的因,叫做清净因或清净见因。《定解宝灯论》第六品中讲的多数内容,就是清净见因。
  什么叫做清净见因呢?比如说,六道众生各出一个代表,再加上八地菩萨与佛,一共八个不同的观察者集中在一个地方,共同观察同一碗水,则会有八种不同的现象,依次越往上面越清净——饿鬼看到的现象,比地狱众生看到的要相对清净一些;旁生看到的现象,相对而言又比饿鬼的清净一些。其中的八地菩萨,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一个是清净无垢的甘露,另外一个就是五方佛的佛母。在佛的境界中,没有风、水、地、火等物质,一切都是光明和空性。这是显密公认的观点。
  因为越往下层,业障越深,而外面的环境,实际都是心创造的,所以周边的现象也越不清净。在这一点上,唯识宗说得不错。
  唯识宗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实相唯识宗认为,因为有了心,才有了外面的现象,所以外境就是心或心的现象;假相唯识宗认为,外境不是心的现象,而是心创造的一种幻觉。
  无论是心的现象也好,还是心创造的也好,反正外面的景象都不是独立的东西,而是与心有着密切关系的幻相。因为是幻相,所以既不能说它是物质,也不能说它是心,因为幻相就是虚妄的,不存在的。总而言之,从小乘到密宗都公认,外境是心创造的。
  既然外境是心创造的,所以创造外境的心如果清净,它所创造出来的外境也是清净的。如果心不清净,它所创造的外境也不清净。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八种不同的现象中,肯定只有一个是对的,那就是佛的境界。其它的都是相对的真实,不是绝对的真实。从六道众生、八地菩萨到佛这八种不同的智慧或意识(众生的叫意识,佛和菩萨的就是智慧,都是指心),就是越来越清净的。其中地狱众生的心最不清净,佛的智慧最清净,其他的介于其间。
  为什么佛的境界是绝对真实与清净的呢?因为佛的境界,没有任何幻相的成分。佛的心、佛的智慧已经远离了所有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他的心中不会有妄想、妄念,所以他也不会有任何幻相,故而是最清净、最纯洁的。由此推知,地狱和饿鬼众生相比较,地狱众生是错的,因为在众生业障非常深重的时候,就会堕到地狱,那时看到人类所见的一杯水,都是铁汁、铜汁,当业障稍微清净,再从地狱转到饿鬼道的时候,就会看到饿鬼道的现象,将水看成脓血,当他从饿鬼道转生到旁生道的时候,他的环境又会清净一些……八地菩萨与其他众生的现象相比较,八地菩萨看到的又更为清净。因为其他众生通过修行,把心里的烦恼障与部分所知障断除以后,才能显现出八地菩萨所见的现象。这就说明,其他众生有业障,而八地菩萨相对来说比较清净,所以八地菩萨是准确的,其他众生不准确。但八地菩萨与佛的见解、境界相比较,就迥然有别了。
  因为佛的境界不存在任何障碍,所以他看到的,是物质真正的本来面目。这样推测,最后可以抉择出,真正绝对的准确或清净,只有佛的境界。这种推理方法,叫做清净见因。
  如果没有这样的逻辑或因,仅仅借助中观的推理方法,只能说明心的本性是空性,而无法证明诸法是佛的坛城,也无法推知心的本性是光明。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针对任何根基,都所向无敌的。只有相信佛法的人,才能接受这种推理。如果不相信佛法,那就鞭长莫及了。
  2、现证如来藏的捷径
  现证如来藏的最佳方式,是密宗或禅宗里面所讲的,不需要逻辑与观察,就是把心静下来,让心自己去体会自己的本性。但在此之前,最好先把外加行、内加行等所有加行修完,然后修两三年的寂止修法,当心静下来以后,自己去观心。另外,密宗还有一些诸如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法,圆满次第又分为有相圆满次第与无相圆满次第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心的本性显露出来。
  密宗的修法相当丰富,而显宗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寂止的修法,让心静下来,修到四禅八定的境界,然后用中观的方法去抉择心的本性是空性,之后在空性的状态中安住。但这种所谓的安住,实际上也没有超越分别念的基础,所以效果很缓慢。
  禅宗有很好的方法,但就像宣讲如来藏的经典,应该属于半显半密的经典一样,从密宗的角度来看,禅宗应该不是很纯粹的显宗,而是掺杂了很多密宗的方法。纯粹的显宗一般没有这样的方法,但只学过显宗,而没有学过密宗的人,是不会知道这一点的。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抉择出心的本性是光明;通过中观的方法,又可以抉择出光明就是空性,最终结合起来,就是真正的密宗观点——心的本性既是空性,又是光明。空性与光明,本来就是无二无别的。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真正完整的佛教见解。
  3、各大教派的观点并存不悖的缘由
  虽然藏传佛教都认为,诸法是佛的坛城。但真正说得最透彻、最明显,并借助逻辑来证明的宗派,当属宁玛巴。这在荣森班智达的著作中尤为强调。
  不同的教派,其侧重点各不相同,仅仅在藏传佛教内部,都有不同的主张。格鲁派非常强调第二转法轮的经典与龙树菩萨的中观——心的本性空性;而觉囊派又着重强调第三转法轮或者无著菩萨的论典以及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等经论的内容——心的本性光明,虽然他们也不否定心的本性是空性,但他们强调的就是光明。而宁玛巴既不强调光明又不强调空性,而是将二者平衡起来,尤其是在宁玛巴的大圆满修法中,直断修法属于空性的修法,而顿超修法,又属于光明的修法。
  藏传佛教的每一个宗派,都有其特长。以觉囊派为例,如果藏传佛教里面缺少了觉囊派,藏传佛教就显得有点不完整,因为这样一来,藏传佛教中就少了一个专门宣讲第三转法轮的宗派。同样,如果没有格鲁派,则虽然所有藏传佛教的宗派都在讲空性,但没有一个非常强调空性的宗派。所以我认为,如果不是很有必要,以前的高僧大德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去创造一个可有可无的新教派。
  但不管格鲁派怎么样强调空性,也不管觉囊派怎么样强调光明,最终心的本性既是光明,又是空性。光明即是空性,空性即是光明,这就是最后的结论。虽然我们需要这样的结论,但强调其中的一个部分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众生需要这样的次第引导,最后才能达到目标。倘若不讲空性,一开始就修光明,大家就会误认为光明是实有的。在没有证悟空性的时候,就要强调空性。让大家知道,轮回与涅槃都是一无所有的空性。从而对空性生起坚定不移的见解。然后再去了解心的本性光明。因为之前已经有了中观空性的见解,所以无论怎样,都不会像唯识宗一样,认为心的本性是实有的,而会了解到,虽然一切都是空性,但在空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光明的成分,以前自己所看到的不清净现象是不存在的。在它的背后,还有一个清净的现象,这个清净的现象永远都是存在的,同时也离不开空性,与空性无二无别,这就是显空无别。如果根本不提光明,只讲空性,大家又会觉得,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包括佛的智慧、清净的现象与如来藏也不存在的。那又是另一个极端了,所以我们要断除常、断两个极端。在不同的修行阶段,而有所侧重地强调,是佛陀引导众生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思路。
  抛开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万行不说,释迦牟尼佛讲的大乘佛教的见解,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空性,另外一个就是光明,因为有这两个见解,所以佛就转了第二转法轮和第三转法轮。因为佛传了第二和第三转法轮,所以大乘论典有弥勒菩萨的传承和文殊菩萨的传承,其中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的传承,主要讲心的本性光明;文殊菩萨和龙树菩萨的传承,主要讲心的本性空性。因为有了两种不同的论典,或者说有了两个不同的心的本性,所以就有了两种不同的二谛。因为有了两种不同的二谛,所以才有了两种不同的因。
  二、正义
  (一)名义
《赞法界颂》
  这次我准备在施护法师翻译的汉文版上,给读者简单地解释《赞法界颂》。此论有藏文版,内容与汉文版几乎相同,只是个别地方有少许差别。差别的来源,可能是梵文原版的差别,也可能是翻译的差错。本来梵文就不像其他文字,不仅要从词句的表面来理解,而是要挖掘出一个字词当中所潜藏的各种内容。
  莲花生大师说过,前弘期第一批将梵文佛经译成藏文的译师,都是佛的化身。
  历史上曾有过很多类似的事例:后弘期的翻译家在翻译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时,因为其中的一句话梵文版中讲得很简单,译师们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就去查前弘期译师的译本,看他们是怎么翻译的。结果惊讶地发现:前弘期的译师们对其中的每一句,都从六度的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并予以翻译,这是后来的译师们根本看不出来的内容。
  因为前弘期的译师是佛菩萨的化身,所以才会知道字面背后所隐藏的涵义。
  另外,好像在汉文《大藏经》,甚至包括整个汉传佛教里面,都没有一个《赞法界颂》的解释,但藏传佛教却有广略不同的很多关于《赞法界颂》的注解。本《浅释》的大部分内容,是按照藏文注解来解释的,但因为某些偈颂藏文版中没有,所以只有望文生义,根据藏文前后的内容来推测、估计了,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诸位智者海涵。
  本论所指的法界,就是如来藏或佛性。虽然本论的文字当中,没有说本论是如来藏赞或佛性赞,而说的是《赞法界颂》,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法界”:一切有部、经部、唯识宗、自空中观、他空中观与密宗,都会讲法界这个词,但其中所赋予的内涵却是各不相同的。
  从第二转法轮的角度来说,法界仅仅指空性。最多像中观应成派的论师所说,是没有任何执着,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中观他空派的上师会告诉我们,法界就是光明;密宗上师则会说,法界就是明空无别。因为密宗既不强调光明,也不强调空性,而是将二者有机地平衡起来,空性就是光明,光明就是空性,法界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法界,藏文里面也称为平等一体、明空无别的光明心。此处的“心”,并不是指我们现在这颗能够思维的心或阿赖耶识,而表示佛的智慧。
  佛教各大教派的见解就是这样层层递进且越来越接近于万法实相。
  “赞”:有很多的解释方法,此处可解释为赞扬、称赞。
  (二)顶礼句
  归命十方佛,
  法身及报化,
  愿共诸众生,
  速成法界性。
  此偈颂藏文版中没有。
  “归命”也即梵文中的“南无”。南无有多种解释,简单地说,就是顶礼、皈依。将自己的整个生命与全部心灵,都皈于十方佛的法身、报身与化身。
  小乘佛教只承认化身和法身,不承认报身。《俱舍论》中根本不提报身,而只提到了化身和法身。其法身所诠释的实质内容,也与大乘所指的有所不同。
  因为大乘佛法承认报身,并认为报身是不灭的,所以小乘行人就认为,大乘佛法是印度的婆罗门教,就像某些人说密法是受了婆罗门教的影响一样。
  大乘佛教不仅承许三身,甚至承认四身或五身,但除了三身以外,四身与五身都是不同的分类而已,实际上也不外乎三身。
  三身也分胜义谛的三身和世俗谛的三身。世俗谛的三身,也即一般公认的三身。胜义谛最了义、最究竟的三身,也即心的本性——心的本性空性为法身,心的本性光明为报身,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为化身。
  “愿共诸众生,速成法界性”:愿与一切众生迅速证悟、体证与法界无二无别之本体。
  (三)称赞众生阶段的法界
  1、总述法界本体
  轮回三恶道,
  法界理凝然,
  本来常清净,
  诸相不能迁。
  无论从世俗谛的角度看来,轮回三恶道是如何痛苦、恐怖、无常、不净、变化莫测,但法界永远都是凝然不动、常住不灭、永不改变、清净无垢的。虽然从凡夫的角度来看有很多相,但任何现象都不能使法界受到影响或迁移。
  本来整个轮回都是痛苦的,但三恶趣的痛苦最剧烈,所以此处只强调了三恶趣。
  本论中有很多“理”字,意即真理、胜义谛。
  “相”:众生所见所闻,以及心里显现出来的一切有为法,比如:红、黄、白等颜色,圆、方、长等形状,痛、不痛,快乐等感受,都叫作“相”。
  此偈颂的内容非常深,大圆满中很多大家认为非常了不起的词句,其内在真实含义也与此并无二致。但因为我们没有证悟,故而始终感觉不到不变、不灭的法界。我们感觉到的,就是无常、痛苦、不清净、烦恼,但法界却是永远清净的。
  就像天空中有乌云的时候,我们在地上既看不到蓝天,也感觉不到是乌云遮蔽了天空。当乌云慢慢消散,露出碧蓝通彻的天空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天空是永恒不灭的,其中没有任何造作的有为法,它不会受外界的任何影响,永远都是如此。即使我们感觉不到它,但它依然存在。
  同样,当我们心里生起粗大烦恼,并导致了极大痛苦的时候,心的本性也是岿然不动、光明无碍的。
  譬如说,当我们做了噩梦,感到恐怖万状、悲恸欲绝的时候,如果能立即醒过来,则所有的现象与痛苦也一扫而空。同样,如果真正能证悟心的本性,则一切的痛苦和烦恼也能当下化解。这不是要把不清净的现象推翻,然后去另外证悟一个心的本性,而是在痛苦和烦恼存在的当下,一切就是本来清净的。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并非易事了。所以之前我们要做很多的功课——修加行、行持六度万行等等。
  寂静如虚空,
  处处悉周遍,
  体皆离彼此,
  非深复非浅。
  “寂静如虚空”:如来藏的本性寂静得犹如虚空一般。
  “寂静”并不是万籁俱寂、悄无声息的意思,而是指平等一体,没有任何清净与不清净的现象。
  也许有人会说:你一会儿又说没有任何清净不清净的现象,一会儿又说有光明的现象,这该怎么理解呢?
  其实二者是一回事。所谓光明,就是没有任何“相”——远离一切清净与不清净诸相,没有时间与空间,所以叫做寂静。
  “如虚空”,我们经常会提到这个比喻——寂静光明的境界犹如藏地秋天的虚空。因为藏地冬天经常刮风,天空中虽然没有很多乌云,但还是会有一些灰尘,看起来不是很干净;春天的时候又因为地面升温,故而时常有气流,会影响虚空的纯净度。而夏天经常会下雨,天上随时会乌云密布,所以虚空看起来也不是那么澄净。秋日的虚空尤其纯净,不存在什么杂质、污垢,所以显得特别地清净、通透、澄然、明澈。
  如果前行基础修得很扎实,任何证悟的条件都齐备了,则仅仅听到这么一句话,都会当下开悟,通达心的本性——一想想清净如虚空的感觉,当即就会恍如大悟。以前的禅宗祖师,与藏地修大圆满、大手印的上师们口耳相传的窍诀,往往就是几个字,再说就是多余的了。
  但大多数人的条件都不成熟,故而感觉不到这些字面的真正含义。如果前行、信心等条件不成熟,即使熟读千经万论,最终也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而已,其他一无所证。
  能不能证悟还是靠自己,前行修了,出离心、菩提心足够了,通过金刚萨埵修法,把粗大的烦恼、罪业消除了,修曼扎罗积累的资粮也差不多了,修上师瑜伽修法,也对上师有了足够的信心,这样就可以不听很多法,仅仅到静处反反复复地思维、体会“寂静如虚空”这五个字,都会证悟的。
  “处处悉周遍”,无论在轮回的任何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念头——包括贪心、嗔心等等,都没有离开过寂静。寂静周遍于精神、物质等一切法,无论过去、未来还是当下,它始终都不会离开。
  我们不能认为,只有在开悟以后,才有如来藏光明,现在的凡夫阶段没有,生起嗔恨心等烦恼的时候更没有。在任何一个时候,光明都是存在的。
  “体皆离彼此,非深复非浅”:法界本体远离一切彼此,以及用“彼此”二字所代表的高低、左右、大小等所有分别。所以法界既不是深也不是浅,因为法界当中根本不存在深和浅的概念与分别。
  如果想用人类的语言来形容法界光明,几乎只能借助于否定词——不是此、不是彼、不是深、不是浅、不是左、不是右、不是轮回、不是涅槃等等。想从正面的角度去描述它,就只能说空性、光明,另外再也找不出更恰当的词汇了。对没有修行的人来说,空性、光明也是很含糊的概念,真正要体会其境界,只有通过修行而证悟。通过闻思智慧而从字面上大概了解的东西,还不是真正的证悟。
  自空中观所讲的远离四边、八戏、三十二戏论等等,归纳而言,也就是远离了常、断二见或有、无二边,以及深和浅、彼和此等与有、无相关的所有二边。在否定以后,否定的边也不承认,就像中观应成派不承认任何见解一样,这就是如来藏的真实本体。
  如来藏既是中观自空所讲的空性,也是中观他空所讲的光明,同时也是大手印里面讲的大手印,以及密宗讲的明空无别或空乐无别,大圆满所讲的自然智慧,只是名词不同而已。释迦牟尼佛转法轮的时候,为了随顺听众的根基,就用了各种各样的词汇来表达,实际上都是如来藏。
  要真正了解如来藏,首先要修加行,之后无论修大手印、大圆满或者禅宗都可以,但如果不修加行,那是很难如愿以偿的。
  对利根者而言,讲如来藏只需这一句话。但因为听法者的根基、意乐不同,为了钝根的需要,所以后面会用各种比喻来反反复复地说明。
  很多人非常希望听密法,但真正讲密法,最终也就是这些内容了,主要视我们自己理解的深浅程度而定。
  但与显宗不同的是,密宗提供了很多方法,这是显宗经典所没有的。就像小乘经典中只讲了当初释迦牟尼佛怎样发菩提心、怎样作身体布施、怎样成佛等等,却没有提供相应的修法一样。虽然显宗提到了如来藏光明,并指出,心的本性是光明。但怎么去现证心的光明,他就只字不提了,显宗就只有空性修法。真正光明的修法,只有在密宗里面才有。
  中观起到的作用,就是推翻我们的执著与错误见解,推翻了以后,真正的本来面目,它无法告诉我们,只有自己去体会。
  中观应成派之所以不建立任何观点,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是有执著、无明的,它建立的所有立场,都是不对的,所以什么都不建立,什么都不承认。
  在没有学密的时候,首先应该让众生了解心的本性,因为这些都是凡夫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境界,根基低劣的人恐怕一下子不能接受,所以佛陀给我们准备了一个磨合阶段,让我们先锻炼一下,当我们基本上适应以后,最后释迦牟尼佛才宣讲了《时轮金刚》和《密集金刚》等密宗修法,这也是佛陀的悲心所在。
  包括麦彭仁波切在内的很多高僧大德们也认为:第三转法轮宣讲如来藏的十部经,以及《宝性论》、《赞法界颂》之类的论典,是连接显宗和密宗之间的桥梁。虽然这些经论收集在显宗经论当中,但其中的内容却属于半显半密的。
  2、广说法界及其比喻
  在《宝性论》里面,首先是用三种证据或逻辑,来推测心的本性是光明,所有众生心里都有如来藏,然后用了十种比喻来形容如来藏,其中多数最关键的内容,是用比喻来描述的。
《赞法界颂》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用大量的笔墨来比喻如来藏,因为在涉及到如来藏的真正本性之际,佛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论典中的逻辑,对真正证悟人而言,是站得住脚的;但对根本没有证悟的人来说,这些逻辑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没有任何逻辑,可以真正让我们认识心的本性是光明如来藏。
  如果真正想体悟如来藏,唯一的方法,就是修行,自己去证悟。在证悟以后,就会知道:哦!原来说了半天,心的本性光明就是这样的!
  初步接触如来藏,是在资粮道之后的加行道早期。在大圆满中,这称为认识心的本性;在禅宗里面,这就是明心见性。此时还没有到菩萨一地,更不是佛地,所以还是凡夫,只是比较不错的凡夫而已。
  在此之前,就只能讲一讲中观的修法,这对推翻我们的一些执著是有用的,但无法从正面去讲,心的本性光明是如何的,只能说光明没有污垢、没有烦恼、没有无明,心的本性如来藏是常住的。也就到此为止了。至于什么叫常住,我们的理解往往会有偏差。其实,只是因为如来藏不是生生灭灭的,所以才用“常住”来表达,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常住不灭的东西。倘若认为有一个常住不灭的东西,那又成了一种执著,根本不是如来藏。
  第一个比喻:
  乳未转变时,
  酥醍醐不见,
  烦恼未伏除,
  法界无由显。
  尽管牛奶里面本来有酥油,但如果不加提炼,我们的肉眼就无法看见酥油。同样,当烦恼还没有调伏、断除的时候,尽管法界存在于我们的心间,但它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显现出来。
  如何理解心里存在如来藏,是很重要的问题。有人认为,众生的第九识,是如来藏。在一个人的心里,清净的如来藏和不清净的八识同时存在着。
  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心里面”实际上是指心的本性。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心或意识是无常、有漏的,不是如来藏光明,也不是常住不灭的。但从最究竟的胜义谛角度来说,心就是如来藏,它不是有漏、无常的有为法。换言之,从凡夫的立场来说,心不是如来藏,而是八识。从佛的角度来说,心就是如来藏,不是八识。
  那如来藏什么时候能显现出来呢?下面讲道:
  如酥处乳中,
  酥本妙光莹,
  法界烦恼覆,
  圆满体清净。
  “如酥处乳中,酥本妙光莹”,用打奶筒或现在的牛奶分离器,就能把牛奶当中的酥油分离出来,这样我们就能看出,原来牛奶里面是有酥油的,酥油的本体是美妙、干净、无垢、纯净的。
  “法界烦恼覆,圆满体清净”,此偈颂的藏文版和汉文版意思有一点不一样。藏文版的意思是说:当我们断除烦恼以后,清净、无垢的法界就会显现出来。
  汉文版的意思是说:法界的本体被烦恼覆盖而无法睹见,但它的本体却是圆满、清净的。
  “圆满”两个字该怎么理解呢?
  所有中观都承认,佛的法、报、化三身当中的法身,是常住不灭的,它实际上就是佛的智慧。
  在第三转法轮的佛经里面,有一个很清楚的比喻:如果能在一匹等同于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的一块布上,等比例地画出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在属于须弥山的地方画须弥山,属于南瞻部洲的地方画南瞻部洲等等,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有情世界、器世界,都无一遗漏地画在画布上。再有一个人用神变把这块布缩小得像芝麻般大小,并把这块布装在一粒芝麻里面。虽然从表面上看,这就是一粒芝麻,但里面却包含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及其众生的图像。
  中观自空的逻辑很简单,他们认为,我们今天还是凡夫,还不具备任何佛的功德,但在修了三个无数大劫以后,我们的烦恼和不清净的东西全部毁灭,然后诞生出佛的清净功德。依照中观自空的说法,一切都不存在,既然一切都不存在,那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圆满不圆满了,但第三转法轮却认为,哪怕是我们这样的凡夫,表面上也看不出任何佛的功德,但在我们的心里,存在着完整的佛的三身,所叫圆满。
  实际上这也是密宗的观点。麦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认为第三转法轮的经论都是半显半密的原因也在于此。
  第二个比喻:
  如灯被障碍,
  非能照余物,
  无明恒覆心,
  法界非明了,
  藏文版的意思是指:如果把一盏灯装在一把壶里,则虽然从外面看不见任何光明,但壶里却是明亮如昼的。
  汉文版中虽然没有壶的意思,但也是被障碍物罩住了,所以除了装灯的瓶子、箱子等容器里面以外,灯光无法照亮其他东西。
  “无明恒覆心,法界非明了”佛性好比是灯,无明好比罩住灯盏的瓶子等容器。当凡夫的烦恼极其粗大的时候,因为被无明覆盖了,所以根本不能证悟、体察到法界本体光明,甚至连心的本性是空性都无法感知。
  如灯离障碍,
  处处物能照,
  烦恼破坏时,
  真如恒显现。
  明灯一旦离开障碍物,灯光耀然而出,就能当下普照周边的一切。同样,当烦恼被摧毁无余时,真如法界就会恒时显现。
  真正很标准的显现,是在菩萨一地。之前的证悟境界中所显现的光明还是比较模糊的。
  当然,在密宗历史上,也有一些利根众生在灌顶的当下就成佛了,但这种事例是十分稀有罕见的。现在我们经常说的开悟,多数是加行道。
  藏文版中此偈颂的意思还多了一些内容:如果在瓶子的四周打几个孔,就会有一些光线透出来。孔隙的数量和大小不同,透出的光亮多少也各不相同,这分别表示菩萨一地、二地、三地等阶段,虽然还没有完全看到证悟智慧的灯光,但也有了部分的证悟之光。当以禅定金刚彻底打破瓶子的时候,灯光就可以毫无保留地显现无余,那不是菩萨的一地、二地,更不是加行道,而是十地以后的成佛。
  第三个比喻:
  初中及最后,
  二障不能扰,
  如净琉璃珠,
  恒时光照曜。
  世出世间的任何有为法,都不可能初期、中期、最后完全保持一致,而是变幻莫测、有生有灭、随缘和合的,但佛性如来藏却是永恒而常住不灭的,无论初期、中期以及最后,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它的本体不会受二障的搅扰与影响。就好像清净的琉璃珠,无论是在泥土里面,还是在其它任何不清净的东西里面,无论是否加工、有未开发,琉璃珠的本体恒时如光明一般清净无垢、纯洁剔透。
  所有的障碍,都可以归纳为二障。所谓二障,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简单地说,烦恼障就是我们的贪、嗔、痴、无明等等。所知障可分为两方面,就胜义谛而言,是指有些境界还不能完全了悟;就世俗谛而言,是指还不具备佛陀那样的神通。
  阿罗汉与八地以上的菩萨都有所知障,而没有烦恼障。只有佛陀才断尽了二障,故称为全知、遍知。除了佛以外,包括十地菩萨都不可能永恒安住于根本慧定,尽管可以在根本慧定当中停留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要从中出定,这就是所知障造成的。
  从凡夫的角度而言,可以说法界被烦恼覆盖了,可以说烦恼会干扰、影响如来藏,不让它显现,但从如来藏本体的角度来说,二障是根本不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光明的,没有烦恼障、所知障,没有众生与不清净的世界。烦恼不可能毁灭、破坏如来藏,顶多不让我们发现如来藏而已。
《宝性论》用的三个逻辑之一是说,心的本性是佛的智慧,因为佛经中有大量证据证明,佛的智慧或者如来藏、法界是永恒、常住不灭的。一个人成佛了,会显现出佛的智慧。但同时也可以推理出,那时显现出来的常住不灭的佛性,现在也存在,因为它是常住不灭的,所有常住不灭的东西,都不可能在本体上有任何变化。所以佛性当下就存在于我们心里。
  光明物所障,
  被障明非见,
  法界烦恼覆,
  真如理难显。
  光明(也即灯或琉璃珠)被物质障碍的时候,它自己的明亮本体是看不到的。同样,法界被烦恼覆盖遮蔽的时候,胜义谛真如也难以显露出来。
  圆寂体光洁,
  轮回不能染,
  勤求趣法界,
  轮回非能揜。
  本性圆寂的本体,是光洁、光明、清净的,六道轮回永远不可能污染它。只要我们能够精勤地趣向法界、希求法界、向往法界或解脱,轮回不会永远覆盖、影响或污染法界光明。通过精进修行,藏在我们心里的如来藏一定会显现出来。
  “圆寂”有好几个层面的意思:我们往往认为,释迦牟尼佛、上师、高僧大德去世,就称为圆寂。圆寂实际上不是指去世,而是显现的化身融入法身,或者是现前了法身。
  圆满的寂静,是指如来藏具备了所有的佛的功德,所以是圆满。又没有任何不净的烦恼,所以是清净,故叫做寂静。这也是自性圆寂或本性圆寂。真如、如来藏与法性,都可用圆寂来指代。
  显宗和密宗所讲的光明与空性都没有差别,只是证悟的方法有所不同。显宗最多会说,只要精进修行、向往解脱、面朝法界,法界总有一天会显现出来。但具体显现的方法,就不会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以前讲过的很多中观修法,实际上也是如来藏的一部分修法,但光明的修法尚未包括在内。通过长期积累资粮,行持六波罗密多,并慢慢修持显宗空性的修法,如果修得好,心的光明自己也会显现出来,但除此之外,没有行之有效的针对性修法,而密宗与禅宗却会直指人心。
  藏传佛教对汉地禅宗的描述不是很多,所以我们以前不是很了解禅宗,再加上摩诃衍的影响,致使有些人认为禅宗和尚的见解有问题,但这都是因为不了解造成的,就像现在很多人不了解密宗,故而排斥抵触密宗一样。实际上,虽然摩诃衍本人的观点有可能有错误,但这也不能代表整个禅宗的观点有错误。
  我个人认为:禅宗的观点本来非常好,只是其中缺少了出离心、菩提心、曼茶罗、金刚萨埵、上师瑜伽等方便法门,而直接进入心的本性。这对根基好的人来说,是很成功、很快速的。但对根基稍差的人来说,就肯定会失败。另外,修禅宗一定要有真正开悟的禅师引导。如果没有找到具格的禅师,则永远不会证悟。因为心静下来以后,包括普通的四禅八定在内的很多境界,都与心的本性非常相似,但却似是而非。只有真正证悟、体会到空性,经验非常丰富的人,才能分得清其间的差异,所以引导者非常重要,仅仅知道一些修禅的方法与道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平时打禅七的时候,把心静下来,什么都不想,如果修行人的根基成熟了,也有可能证悟,但更多的人顶多只能修成一些类似禅定的止观,开悟是很难的。
  密宗告诉我们,在证悟之智没有诞生之前,就要靠五加行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通过金刚萨埵修法清净罪业,通过曼茶罗修法积累资粮,当顺缘基本上具备,违缘基本上扫除以后,再观修上师瑜伽,通过上师的加持,就有可能证悟。证悟以后,所有中观的见解与思维方式都不需要了。依靠证悟空性之智的力量,就能断除二障,显现法界光明。
  第四个比喻:
  如米糠缠裹,
  谷体米非无,
  烦恼覆真如,
  真如烦恼有。
  在大米表面的谷壳——米糠还没有去掉的时候,虽然谷糠里面不是没有白生生的大米,但外表上却看不到里面包裹的白米,而只能看到外面的谷壳。去掉米糠以后,白米便露了出来。同样,在烦恼覆盖心的本性真如的时候,尽管烦恼当中有真如,心的本性光明永远恒存,但从生下来到今天,我们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有什么佛的智慧、佛性、真如,因为贪嗔痴与无记杂念等烦恼障与所知障早已将其覆盖,所以我们从来看不到心的本性。
  如谷去其糠,
  米体自然见,
  若离烦恼糠,
  法界理方显。
  谷壳去掉以后,米的本体就会自然显现出来。同样,像米糠一样的烦恼去掉以后,法界的本体、真理,方能彰显出来。
  第五个比喻:
  妄执有世间,
  芭蕉终无实,
  法界非世间,
  亦非虚妄见。
  此偈颂与藏文版的意思稍有差别。
  藏文版是说:虽然世间人都知道,多层的芭蕉树干一层层撕剥开以后,里面没有一个实体,但甘美蜜糯的芭蕉果,却是世间人可以享用的。同样,尽管轮回没有实体,但在如幻如梦的轮回当中,也可以断除烦恼、证悟恬然美妙的空性之智。
  汉文版也应该是这个意思,但字面上说得不是很明显。
  “妄执有世间”:从世俗谛、从虚妄的执着来说,世间是存在的;
  “芭蕉终无实”,从胜义谛、佛的智慧、事物的本体来说,世间也像芭蕉一样没有实体,原本不存在。
  “法界非世间,亦非虚妄见”,法界的本性不是世间,不是世俗谛,也不是妄执与妄念。
  “世间”和“虚妄见”,分别是指对境与有境,所取与能取。以眼睛看一个物体为例,则被看的物体是对境与所取,眼睛是有境与能取。
  总而言之,法界既不是所见,又不是能见。既不是世间,又不是虚妄见。这种远离世间和虚妄见的法界是存在的。
  第六个比喻:
  如人饮甘露,
  热恼悉皆除,
  若证法界性,
  烦恼热皆弃。
  在世俗名言谛当中,就像人们在夏天饮用甘露,就能彻底消除炎热暑渴的烦恼一样。如果证悟法界本性,烦恼的暑热焦渴也能全部弃离。
  第七个比喻:
  灭除烦恼焰,
  法界甘露现,
  一切有情中,
  高下皆平等。
  灭除了像火焰一样的烦恼,甘露一般的法界就会显现出来。
  “一切有情中,高下皆平等”,虽然藏文版中没有这句话,但它说得非常好。法界显现的时候,一切有情当中,没有高、低、上、下、贵、贱等等的执着、分别,一切都是平等的,就像秋日的天空一样浑然一体、不分方隅,这也叫做大平等。
  密法里面讲过,在中阴身的时候,当六识与阿赖耶识全部融入到心的本性基光明当中时,所有众生都有机会在一瞬间体会到这种境界,但仅仅在这一刹那之后,立即又会浮现出新的念头。
  虽然所有众生都有这样的机遇,但因为生前没有修过大圆满,没有证悟过密宗的观点,所以感觉不到心的本性。
  当我们晚上进入深度睡眠,还没有开始做梦的时候,也有可能接触到心的本性光明。因为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密宗修行人会修梦的修法。在六中阴修法当中,就有梦的修法。这种修法修成以后,24小时都能处于光明的境界当中。一方面可以照常做梦,可以看到梦里的各种景象。另一方面,却可以不离开光明的境界。
  尽管修行人可以将此过程掌握得清清楚楚,但我们却丝毫不能察觉,所以即便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用,等于没有机会。
  大圆满与其他密宗的修法不分出家人和在家人,也不分男女老少,修法完全一样。只是出家人的烦恼、琐事少一点,在家人的烦恼、杂事多一点而已。
  不仅是密宗,显宗也是这样,除了一些出家的戒律,或者与戒律有关的一些修法、行为以外,像出离心、菩提心以及空性的修法,都不分在家、出家,每个人都有机会修。
  但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认为金钱很了不起,不认为解脱很重要,颠倒的价值观就会让我们失去机会。
  释迦牟尼佛在《楞伽经》等第三转法轮的很多佛经中讲过,相信佛性,或闻思佛性后没有生起邪见的人功德无量。如果这种人有来世堕地狱的罪业,则今生以头痛等小小的病痛,也可以轻易地代替、清净这种罪过。这是佛说的,弥勒菩萨又如实地解释了,所以我们不需要怀疑。
  (四)称赞修道阶段的法界
  以下内容,是称赞修行阶段,也即从资粮道到十地之间的法界。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