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佛教心理学简体

_4 陈兵(当代)
  21、九十八使:又称九十八随眠,见、修二惑每一烦恼各分下中上三品,与三界、四谛相配共有98种。
  22、一百二十八烦恼:十使由迷执三界十二谛(每一界各苦集灭道四谛),而有见所断烦恼112种,修所断烦恼16种,共计128种烦恼,略称“百八烦恼”。
  《瑜伽师地论》卷八按状态及性质、轻重,分烦恼为七位:
  一、随眠位,潜伏的烦恼种子。
  二、缠位,现行的烦恼。
  三、分别起位,分别所起烦恼,即见惑。
  四、俱生位,俱生烦恼,即思惑。
  五、软位,下品,轻的、力量小的烦恼。
  六、中位,中品,中等的烦恼。
  七、上位,上品,深重猛利,有六相:由此烦恼能毁犯一切戒,能生于恶道,以特别适悦之心发起,由心志成熟者发起,烦恼所缘为父母佛菩萨等应尊敬者及贫穷孤苦等应慈悲救济者。
四、对不善心所法的补充
  对唯识学等所列举的烦恼、随烦恼等不善心所法,我们还可以从经论中补充一二十种:
  1、报复心。见《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九等。报复心理,属瞋。这种心理导致陷害、挑拨离间、攻击、残杀、战争等恶行。《即兴自说·第四弥凯耶品·牧牛人经》佛偈云:
  敌人对敌人,仇怨对仇怨,一方被伤害,报复必更残。
  2、刚愎。自恃己见,不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阿含经》中佛陀所说十六心垢和二十一心秽之一。
  3、不悔。作恶后不知改悔。《正法念处经》卷三三谓
“乐作众恶,作已欢喜,故名不悔”。
  4、坚。顽固坚持错误。《正法念处经》卷三三谓“作诸恶业,坚执不舍,是名为坚”。《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所谓“坚鞭心”,应即坚心。
  5、不调伏。心散乱不定。《正法念处经》卷三三谓“心不寂静故,名不调伏”。
  6、不恭敬、不敬,对应该尊敬者态度不谦恭,不尊敬,属傲。见《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九等。
  7、怯懦。《经集》所说八魔军之一。
  8、奸。《阿含经》所说二十一心秽、《经集》所说八魔军之一。奸诈不直、不忠诚,即所谓“奸臣”之奸,可归于谄。《无量寿经》以“谄佞不忠”为世间人的恶行之一。
  9、诈、诡诈。怀有所图的染污心,为显示自己,表现出亲切态度,故作温言软语。见《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九。
  11、伪。《阿含经》所说二十一心秽、《经集》所说八魔军之一。虚伪不实。《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九所说应断77法之一的“矫”、“矫妄”,略同伪,释谓“心怀染污,为显己德,假现威仪”——为表现自己而装模作样。又,“现相”
——为达到所求而装出庄严的模样,亦属于伪的一种表现。
  12、幻。幻觉。《阿含经》所说二十一心秽、《经集》所说八魔军之一,意识的一种变态。
  13、不忍。无忍耐力,以瞋报瞋,以骂还骂,以打还打。见《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九等。
  14、瞢愦。昏沉多眠,糊涂无智。见《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九。
  15、心昧劣性、心下劣性。自卑,自己轻蔑自己。见《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九等。
  16、抵突、粗重抵突。顶撞、作对等故意恼他之心。见《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九。
  17、愁。忧愁、焦虑。见《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九。《中阿含经》卷三六谓“忧苦愁戚”。焦虑,为现代人最普遍的负面情绪之一。焦虑从轻到重,一般是惊觉→疑虑→忧虑→紧张→急躁→慌乱→焦虑。
  18、扰恼。烦乱不安,烦闷。见《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九。
  19、不和软性。不温和,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心理,见《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九等。
  20、不调柔性。不能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为修行的障碍。见《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九。
  21、不顺同类。与同类背反、不能合作的心理,妨碍人际关系的和谐。见《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九等。
  22、忘恩负义。不知恩报恩的心理,经中又作“无反复”,佛经说此类人不可交往,连畜生亦不如。
  23、忤逆。不孝顺父母师长的心理,佛经中列为恶。
  24、欺软怕硬。为牛马等畜生的心态,日莲《佐渡御书》谓“畜生之心,欺善怕恶”。
  25、惊吓、惊骇。中医“七情”之一,受惊吓伤肝胆,严重者导致恐惧症、精神病等疾病。
  根据现代心理学所说负面情绪,在佛典所列举的不善心所法之外,我们还可举出诸多不善心理:
  焦急、悲伤、忧郁、无聊、慌张、烦闷、灰心、失望、沮丧、寂寞感、败兴感、伤心、痛心等情绪状态,可以归于受蕴,皆对身心有害。
  恐惧、恐怖、紧张感等,为有害的心理反应。紧张,尤为导致现代人疾病的重要精神心理原因之一。
  狂妄、轻蔑、冷漠、苛刻、无恒心、自我麻醉心理、赌博心理、空想、失眠等,佛经和现代心理学皆认为有害。
   
 
五、烦恼的特点与过患
  关于烦恼运作的特点,《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说,若为烦恼所魅,有五种相,甚于被恶鬼所魅:
  1、烦恼不单行。“若为一烦恼所魅,必为无量烦恼所魅”。如因贪权位必然会对政敌生瞋恨、会对下属起憍慢、会贪色贪财、会坚持善恶无报的邪见、会对佛法狐疑不信,等等。如同论卷五所说:
  又不善法能引诸胜不善法,谓欲贪能引瞋、痴、慢、见、疑。
  2、烦恼不可治疗。烦恼之心病,非物质性的一切灵丹妙药所能治疗。
  3、难可识别。“世聪慧者尚不能了”。
  4、烦恼非客,与生俱来。被认为是本性如此,西方心理学家多持此见。
  5、烦恼与一切众生共有,习以为常,不以为非。
  同论卷五八说,诸烦恼或缘事、缘境而生,也能缘烦恼而生,如对自己所爱者因爱生恨,因自己有烦恼而恨自己,因羡慕而生嫉妒等;诸烦恼皆能与自地(同一界)的一切烦恼展转相缘,下地的烦恼还能缘上地的烦恼及事,如欲界之人既因贪财而嫉妒、恼怒、杀害,也可能贪爱追求色、无色界禅定,希望生天、一睹天女的芳容等,上地烦恼则不缘下地,如住于四禅中者不会贪爱女色。
  关于烦恼与八识的关系,一般而言,烦恼、不善心,唯由六、七二识发起,《宗镜录》卷五五云:
  唯第六、第七有遍计分别故,即六七二识有执也。
  即由前五识生起的烦恼,实际上一般也由五俱意识发起。
  关于烦恼的过患,尤其是在造成生死流转苦果方面的负面作用,经论中有许多论述。《瑜伽师地论》卷八说烦恼有无量过患,其中重要者如:
  1、烦恼生时,恼乱其心,令失去平静。
  2、使人于所缘境颠倒认识。如贪色者不能认识女色之不净,只见其可爱,爱钱者不见金钱之无常等。
  3、令烦恼的种子增长坚固,令同类的烦恼相续成习。
  4、由烦恼发起恶、不善业,自害、害他、自他俱害,能结出现在及后世的苦果,能令退失诸殊胜的善法、远离涅槃之乐。
  5、能令资财衰损散失,如因爱钱而赌博破财,因贪色嫖娼而破财丢官等。
  6、能令人在众人中、社会上失去威望、面子,乃至臭名远扬、遗臭万年。
  7、令人于临终时生大忧悔,死后堕于三恶道中。
  佛教所说不善心所之不善,现代心理学也多有指陈,一般以愤怒、焦虑、抑郁为最危害身心的三大不良情绪,认为有害于身心健康,导致各种身心疾病,也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对负面情绪于身心的害处,有不少通过定量研究得出的数据,颇有说服力。如身心医学研究证明消极情绪损害心脏,脑中分泌毒性很强的荷尔蒙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导致血压升高、血管阻塞、加速老化,使免疫系统受损、记忆力锐减、易感冒、血压升高、疾病恢复慢,并传染坏情绪给家人,造成“情绪污染”。生气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脑中分泌出过多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气喘胸闷、气逆咳嗽、胃黏膜充血、味酸分泌过多、肠胃蠕动减弱,导致消化功能降低、神经衰弱、失眠、尿急尿频、心悸、血涌、哮喘乃至猝死,长期怀恨极易导致肝癌等癌症。爱怒的孩子易患心脏病,年轻时脾气暴躁者中年后易患肥胖症、抑郁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10分钟气消耗3公里长跑消耗的体能,身体会产生毒素,至少三天才能平静。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受英国伦敦一脾气暴躁妇女的乳汁毒死其婴孩的启示,对人呼出的气进行化学分析,发现人恼怒及忧郁伤心时的分泌物能使某种液体产生有害于健康的白色沉淀物,其毒性足以在12分钟内杀死一只豚鼠。易怒、敌视他人、愤世嫉俗的人比沉着冷静、充满善意的人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4倍,其中患心脏病者为一般人的5倍。说谎时体内神经细胞受到振荡,分泌一种荷尔蒙,加速心跳和呼吸,使血压上升,导致高血压、头痛、溃疡、失眠等疾病。嫉妒导致内分泌、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来头疼失眠、高血压、郁闷心悸、胃脘不适等病。长期忧郁,导致激素分泌严重失调,容易罹患淋巴类、血管内皮系列的炎症,使脂肪和胆固醇沉积于冠状动脉,最终导致心脏病。不安、紧张、恐慌时脑中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会削弱血液白细胞中50亿“杀伤者”细胞的战斗力而诱发癌症。恐惧、悲伤时血管收缩、阻塞,胃黏膜变白,胃酸停止分泌,导致消化不良及脑、心脏、血管的病变。对失败的沮丧反应会导致肾上腺皮质醇的浓缩,有损控制和消除癌细胞生长的免疫系统。懒惰(懈怠)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反过来增加紧张心理,有损身心健康,使人未老先衰。巴西的研究证明,贪官百分之八十以上皆患高血压等病,身心健康状况不良,寿命比一般人短。对所有的人都怀“不原谅”的“A型敌对心态”,有可能引发心脏血管病变等疾病。烦恼超过半年不解缩短2-3年寿命。
  附:《俱舍论》6类46心所
  
遍大地法 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
三摩地(10种)
大善地法 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瞋、
不害、勤(10种) 大烦恼地法 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6种) 大不善地法 无惭、无愧(2种) 小烦恼地法 忿、悭、嫉、恼、害、恨、谄、诳、骄(10种) 不定地法 寻、伺、恶作、睡眠、贪、瞋、慢、疑(8种)
 
 
 《大乘百法明门论》6类51心所
 
遍行心所 作意、触、受、想、思(5种)
别境心所 欲、胜解、念、定、慧(5种) 善心所 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
安、不放逸、行舍、不害(11种) 烦恼 贪、瞋、痴、慢、疑、恶见(6种) 随烦恼 忿、恨、覆、恼、悭、嫉、诳、谄、害、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憍、掉举、昏沉、放逸、
失念、散乱、不正知(20种) 不定心所 恶作、睡眠、寻、伺(4种)
《摄阿毗达摩义论》3类52心所法
通一切心所法 遍一切心心所 触、受、想、思、三摩地、命
根、作意(7种)
杂心所 寻、伺、胜解、精进、喜、欲
(6种)
善心所 遍一切善心所 信、念、惭、愧、无贪、无瞋、
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
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
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
正直性、心正直性(19种) 离法 正语、正业、正命(3种) 无量心所 悲、喜(2种)
慧根 无痴(1种)
不善心所
痴、无惭、无愧、掉举、贪、
见、慢、嫉、瞋、悭、恶作、
昏沉、睡眠、疑(14种)   
  
  
  
  
  唯识今学八识与心所法之相应关系:
 八 识      相 应 心 所
 前五识
触、作意、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舍、不害、无惭、无愧、贪、瞋、痴、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散乱、失念、掉举、不正知  意识 所有心所  末那识 触、作意、受、想、思、我见、我爱、我痴、我慢 阿赖耶识 触、作意、受、想、思
  第四节 八十九心与百二十一心
  关于心理功能、心理活动、心理状态等心理内容,南传上座部有八十九心、百二十一心之区分。与心所法作为世间的一般人的基本心理功能不同,八十九心、百二十一心则列举世间、出世间各种人包括佛学修行者、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对之进行分类。
  八十九心和百二十一心,出于《法聚论》。据《清净道论》、《摄阿毗达摩义论》,八十九心、百二十一心,皆识蕴所摄,分为四种、三大类。
  四种,为欲界心、色界心、无色界心、出世间心(巴lokuttaracitta)。欲界(巴kāmā),指不离饮食睡眠男女等欲或需要的众生界,与此界相应的心名欲界心,共54种。色界(巴rūpāvacara),指超离了饮食睡眠男女等欲而尚有物质形态的众生界,与此界相应的心名色界心,共15种。无色界(巴arūpāvacara),指超离物质形态、唯以心识存在的众生界,与此界相应的心名无色界心,共12种。欲界、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梵trayo-dhatu),又称“三有”,以生灭变异、生死轮回、众苦充满为特质,即是世间。超出世间、不生不灭、常乐无苦的心境为出世间心,共8种,或更详分为40种。
  欲界心又分为善心、不善心、异熟心、唯作心四类。色界、无色界、出世间心只有善心、唯作心两类。
  或将欲界善心及一切色界、无色界、出世间心合称“美心”(巴sobhanacittani),凡24种。
  下面主要依《清净道论·说蕴品》,以善、不善、异熟、唯作四大类为纲,分述89心。
  
一、善心
  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出世间四种,共21心,其中欲界善心8种:
  1、喜俱智相应无行心,在正见引导下自觉地欢欢喜喜行善之心,这种心出于自觉自愿,非受人怂恿劝说诱惑,谓之“无行”(巴asankharika),欢喜与正见同时生起,谓之“喜俱智”。
  2、喜俱智相应有行心,虽以正见为导而欢喜行善,但非出主动,乃受人劝勉怂恿等而起(有行)。
  3、喜俱智不相应无行,非出于正见而主动欢喜行善之心,如不知供僧功德的幼童见父母供施僧人,也学着以食物供僧时的欢喜供养心。
  4、喜俱智不相应有行,非出于正见,受别人劝告、怂恿、动员而欢喜行善之心。
  5、舍俱智相应无行,正见为导,主动的、没有欢喜忧悲的行善之心。
  6、舍俱智相应有行,正见为导,没有欢喜忧悲,被动(在劝告之下等)的行善之心。
  7、舍俱智不相应无行,无正见指导,主动行善而无欢喜忧悲的心态。
  8、舍俱智不相应有行,非正见为导,被动行善而无欢喜忧悲的心态。
  色界善心依四层禅定的五大功德(寻、伺、喜、乐、定),分为5种:
  9、与寻、伺、喜、乐、定相应的色界善心,指初禅定心。
寻伺,谓思维,专注目标。喜属行蕴,如疲惫的旅人见地绿洲时的欢喜,乐属受蕴,如旅人冲凉饮水时的快乐。定相应,又译一境性(巴ekaggata),即三摩地,专注目标而不动。
  10、超越寻的色界善心,指初禅和二禅之间的未到地定心,无粗的思维“寻”而尚有细的思维“伺”。
  11、超越伺的色界善心,指二禅定心。
  12、离喜的色界善心,指三禅定心,无激动的喜而有平静的乐。
  13、与舍、定相应的色界善心,指四禅定心,无喜乐。
  无色界善心依四无色定的层次,分为四种:
  14、空无边处善心。
  15、识无边处善心。
  16、无所有处善心。
  17、非想非非想处善心。
  色界、无色界善心为禅定中由浅到深不同层次的心态,也可看作心识的一种潜在功能。
  出世间善心,指见道(实证诸法无我的真实)以上的佛教圣者与诸法无我的如实智慧相应、证得涅槃的心,亦称“道心”(巴maggacitta),按修证的层次分为4种:
  18、须陀洹(初果)道(善)心。
  19、斯陀含(二果)道(善)心。
  20、阿那含(三果)道(善)心。
  21、阿罗汉(四果)道(善)心。
  
二、 不善心
  只属欲界,共有12种,分属贪根、瞋根、痴根三类,其中属于贪根者8种:
22、喜(悦)俱邪见相应无行(贪),以邪见为导主动生起的欢喜作恶时的贪心。《清净道论·说蕴品》释云:
  先起这样的邪见说:“于诸欲中无有过失”等(邪见相应),起大欢喜之心(喜俱),以自性的锐利及不由他人所怂恿的心(无行),享受诸欲,或于见(闻、觉)的吉祥等视为真实,这时则为第一不善心生起。
  如出于善恶无报的邪见,庆幸得意地贪污公款。
23、喜俱邪见相应有行(贪),以邪见为导被动生起的欢喜贪占之心。如出于善恶无报的邪见,在人指使下贪污。
  24、喜俱邪见不相应无行(贪),非以邪为导,只起欢喜心,不由他人怂恿而主动生起的贪心。
  25、喜俱邪见不相应有行(贪),非以邪见为导,受别人劝诱而被动生起的欢喜贪心。
  26、舍俱邪见相应无行(贪),以邪见为导,非喜非忧主动作恶的贪心。
  27、舍俱邪见相应有行(贪),以邪见为导,非喜非忧被动作恶的贪心。
  28、舍俱邪见不相应无行(贪),非邪见为导,非喜非忧主动作恶的贪心。
  29、舍俱邪见不相应有行(贪),非邪见为导,非喜非忧被动作恶的贪心。
  属于瞋根的不善心有两种:
  30、忧俱瞋恚相应无行,怀忧烦不快而起的主动的、锐利的瞋恨心,如因怀恨而经考虑杀人、暴怒之下毫不思考杀人等。
  31、忧俱瞋恚相应有行,怀忧烦不快而起的被动的瞋恼心,如被雇用的杀手杀人时的狠心。
  属于痴根的不善心也有两种:
  32、舍俱疑相应(痴),以非喜非忧的中性心态,由狐疑而生的愚痴,如对善恶因果怀疑不信、怀疑佛陀得道等。
  33、舍俱掉举相应(痴),以非喜非忧的中性心态,由注意力不集中而起的愚痴,如坐禅者因心念波动不定而不明诸法无我等。
三、 异熟心
  异熟心(巴vipāka-citta)亦译果报心、报心,谓属既定的业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心理功能,虽然有善、不善之别,而与有意发起的善、不善心理活动不同,性属无记或不定,指“结生”(受生)、“有分”(处胎及无意识状态)、临终时不自觉的心理活动,对个人而言是被动的,这种心也分欲界、色界、无色界、出世间四种,欲界异熟心又分为善及不善两种,善异熟心分有因和无因两种。又按三界、出世间、有因无因等分为六类:
  第一类欲界无因善异熟心,无因(ahetuka)谓没有无贪、无瞋、无痴为因,属天生的心理功能,有八种:
  34、与舍俱行眼识
  35、与舍俱行耳识
  36、与舍俱行鼻识
  37、与舍俱行舌识
  38、与舍俱行身识
  39、与舍俱行的领受
  40、与舍俱行的有推度作用的意识
  以上7种,皆属天生的六识功能,与非善非恶的舍心同时生起。如婴儿平静时的视听觉。
  40、与喜俱行的有推度作用的意识。与欢喜心同时生起的意识。如婴儿高兴地辨认来客等。
  第二类欲界有因善异熟心,有因,谓与无贪、无瞋、无痴的因相应或俱行,此类心也有八种:
  42、喜俱智相应无行(有因善异熟心)
  43、喜俱智相应有行(有因善异熟心)
  44、喜俱智不相应无行(有因善异熟心)
  45、喜俱智不相应有行(有因善异熟心)
  46、舍俱智相应无行(有因善异熟心)
  47、舍俱智相应有行(有因善异熟心)
  48、舍俱智不相应无行(有因善异熟心)
  49、舍俱智不相应有行(有因善异熟心)
  这8种善心的名目与8种欲界善心相同,但它们不像欲界善心那样是主动或被动作意生起,而是缘受生、临死等时所对境不自觉地生起,有如映在镜中的面相,没有潜在的力量,欲界善心则如自己的颜面,有潜在的力量。如修行者临终之际自然慈善欢喜,今发现婴儿天生以助人为乐,即是喜俱智相应无行善异熟心。
  第三类不善异熟心,皆属无因,有七种:
  50、与舍俱行眼识(不善异熟心)
  51、与舍俱行耳识(不善异熟心)
  52、与舍俱行鼻识(不善异熟心)
  53、与舍俱行舌识(不善异熟心)
  54、与舍俱行身识(不善异熟心)
  55、与舍俱行领受(不善异熟心)
  56、与舍俱行推度(不善异熟心)
它们与无因善异熟心的区别,在于善异熟心只取好的及好的中性缘,不善异熟心则只取不好的及不好的中性缘。如人生来便能看见佛及临终时见佛来迎为善异熟眼识;生来能见鬼及临终之际见鬼为不善异熟眼识,老虎生来知肉味等为不善异熟舌识。
  第四类色界异熟心,和色界善心同名,按深入禅定的层次,分为五种:
  57、寻、伺、喜、乐、定俱初禅异熟心
  58、伺、喜、乐、定俱二禅异熟心
  59、喜、乐、定俱三禅异熟心
  60、乐、定俱四禅离异熟心
  61、舍、定俱五禅异熟心
  与色界善心是在修习禅定过程中经作意而生起不同,色界异熟心是在投生、有分、临终时及生色界天后自然生起。
  第五类无色界异熟心,与无色界善心同名,按禅定的层次分为四种:
  62、空无边处异熟心
  63、识无边处异熟心
  64、无所有处异熟心
  65、非想非非想处异熟心
  它们与无色界善心的区别,与色界异熟心与色界善心的不同一样。
  第六类出世间异熟心,为圣者的异熟心,亦称“果心”(巴phalacitta)按果位分为四种:
  66、须陀洹果异熟心
  67、斯陀含果异熟心
  68、阿那含果异熟心
  69、阿罗汉果异熟心
  这四种心也是在进入果定、投生和临终时不经修行作意而生起的。如阿罗汉转生的人不须修行生来自无烦恼,为阿罗汉果异熟心。
  大乘《瑜伽师地论》卷六六也说,临终时最后心念、结生时相续无间之心及此后的一切自性住心(生来如此之心)皆是异熟心,“于一切处当言唯是无覆无记”,无善恶属性,也不障碍佛道。
  
四、唯作心
  唯作(巴kiriya),谓只是发生作用而与业无关,不产生业报,非善非不善亦非异熟,纯属无记。这种心分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类,多数唯是佛与阿罗汉圣者之心。
  第一类欲界唯作心,根据与喜、舍及与智是否俱行、有行无行,分为11种:
  70、舍俱智相应无行唯作心,直觉识知色声香味触五境的中性的自主意识,通于凡圣。如人瞥然耳闻响声等。
  71、舍俱智不相应无行唯作心,直觉识知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的中性的自主意识,有确定、转向的作用。此心亦通于凡圣。如人眼见晴空万里而明白“这天好晴朗”、看见熟人知晓是谁等心。
72、喜俱智相应无行唯作心(悦俱生笑心),以识知色声等境并欢喜为特相,唯是圣者的心态,如阿罗汉看见枯骨等丑恶事物而感到好笑的心态。
  73、喜俱智相应无行唯作心。如知是善业而欢喜行善。
  74、喜俱智不相应无行唯作心。如自然欢喜行善。
  75、喜俱智相应有行唯作心。如经人诱导知是善业而欢喜行善。
  76、喜俱智不相应有行唯作心。如经人诱导而行善。
  77、舍俱智相应无行唯作心。如知是善业而慷慨布施。
  78、舍俱智相应有行唯作心。如经人劝诱知是善业而慷慨布施。
  79、舍俱智不相应无行唯作心。如自然布施。
  80、舍俱智不相应有行唯作心。如经人诱导而布施。
  第二类色界唯作心,按禅定层次分为五种:
  81、寻、伺、喜、乐、定俱初禅唯作心
  82、伺、喜、乐、定俱二禅唯作心
  83、喜、乐、定俱三禅唯作心
  84、乐、定俱四禅唯作心
  85、舍、定俱五禅唯作心
  第三类无色界唯作心,按禅定层次分为四种:
  86、空无边处唯作心
  87、识无边处唯作心
  88、无所有处唯作作心
  89、非想非非想处唯作心
  色界、无色界唯作心唯佛陀、阿罗汉有,其与凡夫色界、无色界善心的区别,是唯作心超越业力而完全自主,凡夫善心则不离业力、不完全自主。
  百二十一心,是在89心上,加四圣道、四圣果各配以五种色界善心凡40种出世间心而成。
  
  
  第五节 百六十世间心与八十性妄
  
  佛教密乘,对心识内容有自家独特的解析,以《大日经》百六十世间心及藏密八十性妄二说,最为重要。
  
一、《大日经》百六十世间心
  密教《大日经·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详说心相,分心为世间心、出世间心、菩提心三种,谓超过百六十世间心,出世间心即生。世间心,指凡夫众生或普通人的心理活动、心态,其中不少当于显教所说心所法,经中实际上只列举了59心的名目,并一一作了简略的诠释。
  1、贪心,“谓随顺染法”,即唯识学列为烦恼魁首的贪。
  2、无贪心,“谓随顺无染法”,即唯识学善心所中的无贪,以不跟着感知觉走,不让心被色声香味等尘垢污染为特性。然执着于“不贪”,见有能不贪的自我及所不贪的色声等,故属世间心。
  3、瞋心,“谓随顺怒法”。即三毒中的瞋。
  4、慈心,“谓随顺修行慈法”。希望他人快乐的仁慈之心。
  5、痴心,“谓随顺修不观法”,即烦恼中的痴。
  6、智心,“谓顺修殊胜增上法”,知晓修学特别殊胜的真理,是为善,然分别胜劣,故为世间心。
  7、决定心,“谓尊教命如说奉行”,指遵奉师长教诫而躬行实践,乃一种确定的决意。此心虽善,而不离对师长和所遵教示的执着,非自证真实,故不出世间。
  8、疑心,“谓常收持不定等事”,为广义的怀疑、犹豫不决。
  9、暗心,“谓于无疑虑法生疑虑解”,对不应疑虑者如佛法等疑虑不决,其心被疑虑的阴云笼罩,暗昧不明。
  10、明心,“谓于不疑虑法无疑虑修行”,与暗心相反,对不应疑虑不信者(如佛法)确信无疑并信受奉行,心中有智慧的明灯照耀,此心虽善,因未离法执,仍属世间。
  11、积聚心,“谓无量为一为性,指将多数(事理)总摄于一的归纳概括等思维功能。
  12、斗心,“谓互相是非为性”,互相争论是非、分别高下、指责攻击的斗争心理。
  13、诤心,“谓于自己而生是非”,自己跟自己作对、冲突矛盾的心理。
  14、无诤心,“谓是非俱舍”,即庄子所谓无是无非、不争不执的心理,因有所舍,故属世间。
  15、天心,“谓心思随念成就”,像意念力极强的诸天神一样,心想事成,因不明真实,故仍属世间心。
  16、阿修罗心,“谓乐处生死”,阿修罗(梵asura),是一种德行福报劣于诸天的战神,虽能行善持戒,而多嫉妒瞋恨,好与诸天争战。阿修罗心指贪爱权力财色而不知超出生死之心。
  17、龙心,“谓思念广大资财”,龙(梵naga)为鳞甲类之长,以富有珠宝著称,龙心指贪爱财宝、争奢比富之心。
  18、人心,“谓思念利他”,以思念利他为人类心灵的特性,对人类或人性的看法可谓乐观,也有“不知利他(只知利已)便算不上人”的意味。今研究证明人类有利他主义基因,婴儿即表现出助人为乐的倾向。思念利他固然是善,然不离自他实有的分别,故不出世间。
  19、女心,“谓随顺欲法”,指跟着人欲或情欲走的妇女心理。佛经中有言:“多贪欲者名为女人”,以多物质欲望、感情需求、情胜于理为女性心理特征。
  20、自在心,“谓思惟欲我一切如意”,希望自由自在的心理,这种希望在未完全实现时是一种并非真常的世间心。
  21、商人心,“谓顺修初收聚后分析法”,像商贾先屯积后分售、谋求嬴利的心理。
  22、农夫心,“谓随顺初广闻而后求法”,像农夫先广种以期后多收一样,先求广闻博知而后实行的心理。
  23、河心,“谓随顺依因二边法”,河水总是要顺着两边的河岸而流淌,比喻思想好走极端,不是偏于这一面,便是偏于那一面,不顺中道。
  24、陂池心,“谓随顺渴无厌足法”,池湖须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水,像干渴之人总觉得喝不够,喻渴求无厌足的心理。
  25、井心,“谓如是思惟,深复更深”,像水井一样深不可测而狭隘的心理。
  26、守护心,“谓此心实,余心不实”,像守护家珍一样唯重自心的封闭心理、自我保护心理。
  27、悭心,“谓随顺为己不与他法”,自私的吝啬心理,即随烦恼中的悭。
  28、狸心,“谓随顺徐进法”,像狡猾的狐狸伺机捕食一样徐缓小心、沉着老练的心理。
  29、狗心,“谓得少分以为喜足”,像家犬一样得一盆粗食便满足、得一根骨头便狂喜的心理。
  30、迦楼罗心,“谓随顺朋党羽翼法”,迦楼罗(梵garu ?a)意译金翅鸟,佛经说这种神鸟两翅宝石色,相去336万里,迦楼罗心喻好结帮拉派、广罗朋党之心,如迦楼罗鸟须靠极大的双翼始能自在。
  31、鼠心,“谓思惟断诸系缚”,像老鼠咬啮绳索等的盲目破坏而不能持久不辍的心理,或像落入罗网的老鼠企图咬断捕鼠器而逃命的紧张心理。
  32、歌咏心,据《大日经疏》解释,为如从人学唱歌、复欲演唱给众人听的表演心理。
  33、舞心,“谓修行如是法,我当上升、种种神变”,指欲得超常能力、成为超人之心。
  34、击鼓心,“谓修顺是法,我当击法鼓”,击法鼓谓向大众演说佛法,击鼓心指像擂鼓一样教化、号召、鼓动广大众生之心,这种心未离对自他及法的执着时,为世间心。
  35、室宅心,“谓顺修自护身法”,如造立舍宅庇护自身般的防护自身之心,当于今心理学所谓“自我防护”。
  36、狮子心,“谓修行一切无怯弱法”,像狮子为百兽之王,雄视左右,心无怯弱,胜过一切之心,这种心未离自高他卑、己强他弱之执,属于世间。
  37、鸺鹠心,“谓常暗夜思念”,像夜鸟一样夜间好思忆筹算的心理。
  38、乌心,“谓一切处惊怖思念”,像乌鸦一样对周围的一切常怀猜疑畏惧的心理。
  39、罗刹心,“谓于善中发起不善”,罗刹(梵rāk?asa),意译捷疾鬼,一种食血肉、行走迅疾的鬼,佛经说此类鬼虽能行善布施而其心凶恶残忍,《大日经疏》释罗刹心为视他人之善皆为恶的心理。
  40、刺心,“谓一切处修发起恶作为性”,常追悔不安,有如被刺伤的心理。
  41、窟心,“谓顺修为入窟法”,入窟,指入仙洞龙宫获取灵丹妙药、仙女,怀此心而修其术称窟心。
  42、风心,“谓遍一切处发起为性”,像风一样遍处散动不定之心理,如遍信各种宗教而不能专一的心态。
  43、水心,“谓顺修洗濯一切不善法”,常忏悔罪愆、改过迁善之心,此心虽善,而不离染净之执,不出世间。
  44、火心,“谓炽盛炎热为性”,像烈火炽然般的高度热情,这种暴猛躁热之心多不能持久,所谓五分钟热度者,即是火心。
  45、泥心。46、显色心。这两心同一解释:“谓类彼为性”——泥心谓像泥团一样粘乎,不明了清楚之心,即俗言“糊涂”。显色,指青黄赤黑等颜色,显色心谓易随境缘而转变志趣、易受环境和别人影响之心,俗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是显色心的作用。
  47、板心,“谓顺修随量法,舍弃余善故”,像浮在水上的木板随量载物一样的心,指量力而为、选择一法修习而舍弃他法的心态。
  48、迷心,“谓所执异、所思异”,像迷路者认东为西一样颠倒迷乱之心。
  49、毒药心,“谓顺修无生分法”,如被毒药毒死之人无回生之望,没有善、恶等心生起,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心死即是毒药心。
  50、羂索心,“谓一切处、住于我缚为性”,像被绳索捆住一样的拘执之心。
  51、械心,“谓二足止住为性”,像两足被镣铐锁住不得行走、只能原地不动之拘碍心、机械心理。
  52、云心,“谓常作降雨思念”,时常思念忧虑、抑郁,像阴云满天不得开朗轻快之心。
  53、田心,“谓常如是修事自身”,像农夫精心经营农田一样常好装饰自身之心。
  54、盐心,“谓所思念、彼复增加思念”,像渴饮盐水愈饮愈求一样反复无穷推度思念之心。
  55、剃刀心,“谓唯如是依止剔除法”,指唯以剃除须发做出家僧尼为满足之心。按字面意义,可解释为割断联系、去除累赘之心。
  56、须弥等心,“谓常思惟心高举为性”,须弥山为佛典所说世间最高大的山,等须弥谓与须弥山一样高大,喻自视甚高、所谓“老子天下第一”之心,属骄慢所摄。
  57、海等心,“谓常如是受用自身而住”,像大海吞纳百川一样想把一切胜事都归于一己之心。
  58、穴等心,“谓先决定后复变改为性”,像漏器不堪贮水一样缺乏坚忍之志、容易退却变改之心。
  59、受生心,“谓诸有修习行业彼生心如是同性”,所修所行都是为了来世受生于人间或天堂的信仰心理。
  60、猿猴心,像猴子一样躁动不安的心。据《大日经疏》卷二,此心乃梵文本所缺,应补足。藏文本《大日经》则于第45泥心下加“浊心”为60心,浊心,指像浊水一样不清净的心。
  经称佛告秘密主(金刚萨埵):“一二三四五,再数凡百六十心”,意谓世间心相可列举出160种,所列59或60种,只是举其重要者而已。所举诸心,诸如慈心、疑心、斗心、无诤心等,可看作心所法,为显教心所法所或缺,为对显教心所法的补充。有一些则是人心的种种表现。
二、八十性妄
  性妄,一译“本性分别”,或作“本性”,谓天生的或人性中本具、遇缘时会自然生起的妄心,当于唯识学所说众生阿赖耶识中所藏能生起俱生有漏心所法的异熟种子。妄,乃相对于真常不灭的真性或心体光明而言,与《大日经》的“世间心”同义。圣天《摄行论》等说有八十性妄,《辨业论》说修密法者于禅定中达“三空”之后生一百六十种本性,宗喀巴《胜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卷十谓百六十本性是就昼夜各有八十性妄而言,此则八十性妄与《大日经》的百六十心显然有渊源关系。八十性妄总摄于贪、瞋、痴三大烦恼,其中属瞋者有33种:
  1、无贪,又作“下离贪”、“离欲”,较浅的厌离贪爱之心。
  2、次无贪,又作“中离贪”,中等的厌离贪爱之心。
  3、极无贪,又作“上离贪”,极深的厌离贪爱之心。三种无贪有程度深浅之差,因出于对贪爱的排斥厌离,故属于瞋。
  4、意行,又作“意往”、“来”,对境起念生心,即所谓“计上心来”之“来”。或加“去”(“意还”、“意去”)为第5种,指省察内心。
  5、忧苦,又作“下烦恼”。6、次忧苦,又作“中忧苦”、“中烦恼”。7、极忧苦,又作“上烦恼”。三种深浅不等的忧苦,忧苦谓烦乱不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烦恼”,极忧苦则当于焦虑。《胜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卷十解释:
  忧者,谓离可爱境,内心热恼。
  8、寂静,又作“寂”、“解脱”,寂定安闲的心态,因系对不寂静的排拒,故属瞋。
  9、寻,又作“分别”,较粗的思考推度,即心所法中的寻。
  10、怖畏,又作“畏”、“下怖”。11、次怖畏,又作“中怖”。12、极怖畏,又作“上怖”。三种程度不等的怖畏,略当于胆怯、害怕、恐惧。
  13、贪求,又作“下爱”。14、次贪求,又作“中爱”。15、极贪求,又作“上爱”。三种从浅至深的贪爱,这种贪爱可看作对不爱者的排斥(瞋)。
  16、近取,又作“取”(梵upadana),确认某认识对象实有而执取的心理。一般说四取。
  17、不善,谓“于善业犹豫”或“心志颓败”,不能行善。亦译“不祥”。一说以善或吉祥为第18种。
  18、饥,饥饿感、食欲。
  19、渴。现代心理学将饥、渴归于感觉中的内官觉。一说合饥、渴为第19种。
  20、领纳,又作“领受”、“下受”。21、次领纳,又作“中受”。22、极领纳,又作“上受”。从浅至深的三种感受,即五蕴、心所法中的受。
23、作明者,又作“明了”、“了别”,意识明白清楚。
  24、明本,又作“明执”,确定的认识。
  25、妙观察,又作“分别”,深刻的认识。以上三种为程度不等的了别。
  26、不知惭,即心所法中的无惭。一作“惭”或“知耻”,为无惭的反面。
  27、无悲,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苦无动于中。一作悲,无悲的反面。
  28、悲愍,又作“哀愍”、“下慈”。29、次悲愍,又作“中慈”。30、极悲愍,又作“上慈”。从浅至深的三种希望他人幸福快乐、解脱痛苦的仁慈心。
  31、老,心理老化。或以疑虑(怯惧不定)为第31种性妄。
  32、集蓄,又作“积蓄”、“收”,收藏、积蓄财物等的心理。
  33、妒,嫉妒,“谓于他荣,心生热恼”。即心所法中的嫉。
  《五次第论》说以上33种性妄,是与“明”(禅定中初见法性的境界)相应的本性分别,灭此33心,才能证得“明”,或证得“明”时,33心自灭。
  八十性妄属于贪者共40种:
  34、较贪爱,又作“贪”,对尚未得到的东西之贪求。35、极贪爱,又作“遍贪”、“着”,对已得到的东西之贪着。这两种即是心所法中的贪。
  36、喜,又作“喜悦”、“下喜”。37、较喜,一作“中喜”。38、极喜,一作“上喜”。三种由可意境、事所生的欢喜、快乐,即南传上座部心所法中的喜。
  39、悦,又作“欢乐”、“踊跃”,所求满足后所生的欢乐、激动,可达狂喜不禁、手舞足蹈的地步。
  40、极乐,又作“极欢乐”,多次领受的欢乐。一作“胜变”,指突如其来的意外事物所引起的激动、惊喜等。
  41、希奇,又作“奇异”、“希有”,惊奇、珍惜。希有即稀奇,佛经常言:“希有难得”。
   42、掉动,又作“掉举”,“谓见可意境其心散动”,即心所法中的掉举。一作“笑”,谓欢笑时的心态。
  43、憎,恶意排拒心理,本应属瞋,盖因其所憎为贪爱者,故摄于贪。一作“如意”,指遂心如愿时的心情。一作“饱满”,满足。
  44、拥抱,又作“搂”、“相抱”,爱侣拥抱的本能及相抱的激动心情。
  45、吻,又作“作吻”,爱侣接吻的本能及接吻时的心情。
  46、吸吮,又作“咂”,爱侣咂舌吮吸的本能及其时的心情。
  47、坚定,又作“固”,坚定不移之意志。一作“畏”(畏惧)。
  48、勤,即心所法中的精进。一作“依”,依赖心理。
  49、我慢,又作“憍”,即心所法中的“慢”,骄傲自大。
  50、业,又作“作功”、“作”,造作、创造、工作等心理功能。
  51、伴随,伴随他人的结伴心理、随从心理。一作“求”,希求,追求。一作“夺”,劫夺心理。
  52、力,又作“势力”、“势”,拥有权势、权力、力量,摧伏敌手的心理。
  53、勇悍,勇于承担善事、见义勇为之心。一作“乐”,发自内心的快乐。
  54、合欢乐,又作“下合喜”、“欢喜”、“俱生”,较浅的性生活喜乐。一作“踌躇”、“难行”,谓犹豫不决。
  55、合欢,又作“中合喜”、“中俱生”,中等程度的性交接之乐。
  56、极合欢,又作“上合喜”、“极俱生”,性高潮的喜乐。
  57、紧,紧张。一作“猛暴”,谓竞争之心。紧张,是一种应激反应,乃导致现代人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但医学证实:追求紧张的努力状态,对人的机体是有益的,不求上进单纯平稳对人的机体反而有害。
  58、誉,对别人的赞誉及对赞誉的需要。一作“嬉笑”,谓游戏欲。或作“娇媚”,撒娇、取媚于人的女性心理。
  59、不睦,不和睦。一作“怨恨”、“仇怨”,怨恨心理,即心所法中的恨。一作“俱娇媚”,与其它心理活动同时生起的娇媚,如与瞋相联系的“娇瞋”。
  60、欲,欲望,即心所法中的欲。一作“善”,指作善事之欲。
  61、语明,又作“句显”、“明语”、“谛语”,明白真实地用语言表达心意的功能。
  62、真实,辨别真实的能力。一作“不实”。
  63、不真实,又作“不实”、“非真实”,辨别虚妄的能力。
  64、决定,意志极坚定。发誓。
  65、不取,不执着、不求取。一作“受生”,投生的心理。
  66、布施,施舍、帮助他人的心理。一作“给予者”、“给予他人”为两种,前者指自认为给予者、施主的心理,执取自己;后者指施予他人的心理,执取他人。
  67、策励,又作“警策”,鞭策、鼓励、勉励。
  68、勇健,又作“英勇”,勇敢顽强、勇于战胜困苦、磨难、烦恼等的精神力量。
  69、无愧,一作“无惭”,即心所法中的无惭、无愧。
  70、慎,谨慎。一作“诳”或“狡诈”。
  71、毒,又作“恶”,谓持邪恶之见。一作“愁苦”。
  72、劣性,又作“不驯”、“不调”,难以调教、有如劣马难驯之性。
  73、欺诳,又作“不诚”、“曲”,不诚实,狡诈。
  《五次第论》说以上属贪所摄的40种性妄,是与“善空”(“明”的增长)相应的本性分别,灭此40心,才能证得“善空”,或证得“善空”时,此40心自灭。
  八十性妄中属痴者只有7种:
  74、中贪,中等程度的贪爱。一作“不清醒”,迷糊不清醒的心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