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智度论

_18 鸠摩罗什(西域)
  以是故言“一心敬慎”。
  一心敬慎,善人相也。
  复次,何以故言“一心敬慎,是菩萨难胜难及,难破、难近”?
  譬如大师子王,难胜难破;亦如白象王及龙王,如大火焰,皆难可近。
  是菩萨大福德智慧力故,若人欲胜欲破,是不可得,正可自破,是故言“难近”。
  问曰:
  一切大菩萨皆大功德,智慧利根,一切难近,何以独言“娑婆世界中菩萨难近”?
  答曰:
  实如所言。
  但以多宝世界中菩萨远来,见此世界不如,石沙秽恶,菩萨身小,一切众事皆亦不如,必生轻慢,是故佛言:“一心敬慎,彼诸菩萨难近。”
  复次,乐处生人多不勇猛,不聪明,少智慧。如郁怛罗卫人,以大乐故,无出家、无受戒;诸天中亦尔。
  是娑婆世界中,是乐因缘少,有三恶道、老病死、土地自活法难,以是故,易得厌心。
  见老、病、死至,心大厌患;见贫穷人,知先世因缘所致,心生大厌。以是故智慧根利。
  彼间菩萨,七宝世界,种种宝树,心念饮食,应意即得,如是生厌心难,是故智慧不能大利。
  譬如利刀,着好饮食中,刀便生垢,饮食虽好而与刀不相宜;若以石磨之,脂灰莹治,垢除刀利。是菩萨亦如是,生杂世界中,利智难近。如人少小勤苦,多有所能,亦多有所堪;又如养马不乘,则无所任。
  复次,是娑婆世界中菩萨,多方便故难近,余处不尔。
  如佛说:“我自忆念宿世,一日施人千命。度众生故,虽诸功德、六波罗蜜一切佛事具足,而不作佛,恒以方便度脱众生。”
  以是事故,“是娑婆世界中菩萨难近。”
  【经】
  尔时,普明菩萨从宝积佛受千叶金色莲花,与无数出家、在家菩萨,及诸童男、童女,俱共发引。
  【论】
  问曰:
  是普明菩萨大力神通故应能来,是出家、在家菩萨及童男、童女,云何自致?
  多宝世界最在东边,道里悠远,是自用力行?
  为宝积佛力?
  是普明菩萨力耶?
  为释迦牟尼佛力?
  答曰:
  尽是四种人力。
  是出家、居家菩萨,或是不退五通成就菩萨四如意足,好修先世释迦牟尼佛因缘,亦自用己力,亦是普明菩萨力,何以故?是中力势薄者,是普明菩萨力故得来。如转轮圣王飞上天时,四种兵及诸宫观、畜兽,一切皆飞;转轮圣王功德大故,能令一切随而飞从。此亦如是,力势薄者,以普明菩萨力故皆亦得来。
  亦是宝积佛力,及释迦牟尼光明照之。
  若自无力,但释迦牟尼佛光明照之,亦应能来,何况有三!
  问曰:
  是普明菩萨何不独来,而多将众人?
  答曰:
  翼从所宜故;譬如国王出时,必有营从。
  复次,是普明菩萨及释迦牟尼佛因缘人故。所以者何?
  彼大众中二众共来,是故知有因缘者来,无因缘者住。
  问曰:
  是菩萨何以故与诸在家、出家,童男、童女俱来?
  答曰:
  佛弟子七众:比丘、比丘尼、学戒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
  优婆塞、优婆夷是居家,余五众是出家。
  出家、在家中更有二种:若大、若小——小者,童男、童女;余者为大。
  问曰:
  大者应行,小者何以能来?
  答曰:
  在功德,不在大小。若失功德利,行不善法,虽老而小;若有功德利,行善法,虽小而大。
  复次,此小者远来,人见则叹:小而能尔,为法远来!亦显佛法小大皆得奉行。外道法中,婆罗门得行其法,非婆罗门不得行;佛法无大、无小,无内、无外,一切皆得修行。
  譬如服药,以除病为主,不择贵贱大小。
  【经】
  皆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东方诸佛。
  【论】
  问曰:
  若皆供养东方诸佛,诸佛甚多,何时当讫,得来此间?
  答曰:
  是诸菩萨非作人、天法供养,自行菩萨供养法。
  菩萨供养法,身入禅定,其身直进,从其身边出无量身,化作种种供养之物,满诸佛世界。譬如龙王行时,从身出水,普雨天下。
  问曰:
  此诸菩萨欲诣释迦牟尼佛,何以中道供养诸佛?
  答曰:
  诸佛第一福田,若供养者得大果报。譬如人广修田业,为多得谷故。
  诸菩萨见诸佛供养,得佛果报,是故供养。
  复次,菩萨常敬重于佛,如人敬重父母。诸菩萨蒙佛说法,得种种三昧,种种陀罗尼,种种神力,知恩故广供养。如《法华经》中:
  药王菩萨,从佛得一切变现色身三昧,作是思惟:“我当云何供养佛及法华三昧?”
  即时飞到天上,以三昧力,雨七宝、华香、幡盖,供养于佛。出三昧已,意犹不足。于千二百岁,服食众香,饮诸香油,然后以天白叠缠身而烧,自作誓言:“使我身光明,照八十恒河沙等佛世界!”
  是八十恒河沙等世界中诸佛赞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以身供养,是为第一!胜以国城妻子供养百千万倍,不可以譬喻为比。”于千二百岁,身然不灭。
  复次,是供养佛,得无量名闻福德利益,诸不善事皆悉灭除,诸善根得增长,今世、后世常得供养报,久后得作佛。
  如是供养佛,得种种无量利。以是故,诸菩萨供养佛。
  【经】
  持诸华香、璎珞、末香、泽香、烧香、涂香、衣服、幢盖,向释迦牟尼佛所。
  到已,头面礼佛足,一面立。
  【论】
  问曰:
  应言“礼”,何以名“头面礼足”?
  答曰:
  人身中第一贵者头,五情所著而最在上故;足第一贱,履不净处,最在下故。
  是故以所贵礼所贱,贵重供养故。
  复次,有下、中、上礼:下者揖,中者跪,上者稽首;头面礼足,是上供养。
  以是故佛毗尼中,下坐比丘两手捉上坐两足,以头面礼。
  问曰:
  四种身仪:若坐、若立、若行、若卧,何以故“一面立”?
  答曰:
  为来故不应行,为恭敬供养故不应卧,此事易明,何足问耶?应问“或坐、或立”。
  坐者,于供养不重;立者,恭敬供养法。
  复次,佛法中,诸外道出家及一切白衣,来到佛所皆坐。
  外道他法轻佛,故坐;白衣如客,是故坐;一切五众身、心属佛,是故立。
  若得道诸阿罗汉,如舍利弗、目连、须菩提等,所作已办,是故听坐;余虽得三道,亦不听坐,大事未办,结贼未破故。譬如王臣,大有功勋故得坐。是诸菩萨中,虽有白衣,以从远来供养佛,故立。
  【经】
  白佛言:“宝积如来致问世尊:少恼、少患、兴居轻利,气力安乐不?”又以此千叶金色莲华,供养世尊。
  【论】
  问曰:
  宝积佛一切智,何以方“问讯释迦牟尼佛少恼、少患,兴居轻利,气力安乐不”?
  答曰:
  诸佛法尔,知而故问。
  如毗尼中,达贰迦比丘作赤色瓦窟,佛见已,知而问:“阿难!此作何物?”
  阿难白佛:“是陶家子出家,字达贰迦,作小草舍,常为放牛人所坏,三作三破,是故作此瓦舍。”
  佛语阿难:“破此瓦窟!何以故?外道辈当言:佛大师在时,漏处法出!”
  如是等,处处知而故问。
  复次,佛虽一切智,随世界法,世人问讯,佛亦问讯,佛人中生,受人法,寒热、生死与人等,问讯法亦应等。
  复次,世界中大贵、大贱不应相问讯;佛等力故,应相问讯。
  复次,是多宝世界清净庄严,佛身色像光明亦大,若不问讯,人谓轻慢。
  又复欲示佛世界身色光明,种种虽胜,智慧、神力俱等无异,是故问讯。
  问曰:
  何以问“少病、少恼不”?
  答曰:
  有二种病:一者、外因缘病,二者、内因缘病。
  外者,寒热、饥渴、兵刃、刀杖,坠落、堆压,如是等种种外患,名为恼。
  内者,饮食不节,卧起无常,四百四病,如是等种种,名为内病。
  如此二病,有身皆苦,是故问“少恼、少患不”。
  问曰:
  何以不问“无恼、无病”,而问“少恼、少患”?
  答曰:
  圣人实知“身为苦本,无不病时”。何以故?
  是四大合而为身。地、水、火、风,性不相宜,各各相害。譬如疽疮,无不痛时,若以药涂,可得少差而不可愈;人身亦如是,常病常治,治故得活,不治则死。以是故,不得问“无恼、无病”。
  外患,常有风、雨、寒、热为恼故。
  复有身四威仪:坐、卧、行、住,久坐则极恼,久卧、久住、久行皆恼。以是故问“少恼、少患”。
  问曰:
  问“少恼、少患”则足,何以复言“兴居轻利”?
  答曰:
  人虽病差,未得平复,以是故问“兴居轻利”。
  问曰:
  何以故言“气力安乐不”?
  答曰:
  有人病差,虽能行步坐起,气力未足,不能造事施为,携轻举重,故问“气力”。
  有人虽病得差,能举重携轻,而未受安乐,是故问“安乐不”。
  问曰:
  若无病有力,何以未受安乐?
  答曰:
  有人贫穷、恐怖、忧愁,不得安乐,以是故问“得安乐不”。
  复次,有二种问讯法:问讯身,问讯心。
  若言“少恼、少病,兴居轻利,及气力”,是问讯身。
  若言“安乐不”,是问讯心。
  种种内、外诸病,名为身病;淫欲、瞋恚、嫉妒、悭贪、忧愁、怖畏等种种烦恼,九十八结,五百缠,种种欲愿等,名为心病。
  是一一病问讯故,言“少恼、少病,兴居轻利,气力安乐不”。
  问曰:
  人问讯则应尔,诸天尚不应如此问讯,何况于佛?
  答曰:
  佛身二种:一、神通变化身,二、父母生身。
  父母生身,受人法故,不如天,是故应如人法问讯。
  问曰:
  一切贤圣,心无所著,不贪身,不惜寿,不恶死,不悦生,若如是者,何用问讯?
  答曰:
  随世界法故,受人法问讯。遣问讯,亦以人法。
  “千叶金色莲华”,如上说。
  【经】
  尔时,释迦牟尼佛受是千叶金色莲华已,散东方恒河沙等世界中佛。
  【论】
  问曰:
  佛无胜如,今何以故向东方诸佛散华供养?
  如佛初得道时,自念:“人无所尊,则事业不成,今十方天地谁可尊事者,我欲师而事之?”
  是时,梵天王等诸天白佛:“佛为无上,无过佛者。”
  佛亦自以天眼观三世十方天地中无胜佛者,心自念言:“我行摩诃般若波罗蜜,今自致作佛,是我所尊,即是我师,我当恭敬供养尊事是法。”
  譬如有树名为好坚,是树在地中百岁,枝叶具足,一日出生高百丈,是树出已,欲求大树以荫其身;是时林中有神,语好坚树言:“世中无大汝者,诸树皆当在汝荫中。”
  佛亦如是,无量阿僧祇劫,在菩萨地中生,一日于菩提树下金刚座处坐,实知一切诸法相,得成佛道。是时自念:“谁可尊事以为师者,我当承事恭敬供养。”
  时,梵天王等诸天白佛言:“佛为无上,无过佛者。”
  今何以故复供养东方诸佛?
  答曰:
  佛虽无上,三世十方天地中无过佛者,而行供养。供养有上、中、下:
  下于己者而供养之,是下供养;供养胜己,是上供养;供养与己等者,是中供养。
  诸佛供养,是中供养。
  如大爱道比丘尼,与五百阿罗汉比丘尼等,一日中一时入涅槃。
  是时,诸得三道优婆塞,举五百床;四天王举佛乳母大爱道床;佛自在前擎香炉烧香供养。
  佛语比丘:“汝等助我供养乳母身。”
  尔时,诸阿罗汉比丘,各各以神足力,到摩梨山上,取牛头栴檀香薪,助佛作,是为下供养。
  以是故,虽不求果而行等供养。
  复次,唯佛应供养佛,余人不知佛德。如偈说:
 “智人能敬智,  智论则智喜;
  智人能知智,  如蛇知蛇足!”
  以是故,诸佛一切智,能供养一切智。
  复次,是十方佛,世世劝助释迦牟尼佛。
  如七住菩萨,观诸法空无所有,不生不灭。
  如是观已,于一切世界中心不着,欲放舍六波罗蜜入涅槃。譬如人梦中作筏,渡大河水,手足疲劳,生患厌想。在中流中梦觉已,自念言:“何许有河而可渡者?”是时,勤心都放。
  菩萨亦如是,立七住中,得无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槃。
  尔时,十方诸佛皆放光明,照菩萨身,以右手摩其头,语言:“善男子!勿生此心!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
  “汝虽知空,众生不解,汝当集诸功德,教化众生,共入涅槃!
  “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量光明、三十二业。
  “汝今始得一无生法门,莫便大喜!”
  是时,菩萨闻诸佛教诲,还生本心行六波罗蜜以度众生。
  如是等初得佛道时,得是佐助。
  又佛初得道时,心自思惟:“是法甚深,众生愚蒙薄福,我亦五恶世生,今当云何?”念已,我当于一法中作三分,分为三乘以度众生。
  作是思惟时,十方诸佛皆现光明,赞言:“善哉!善哉!我等亦在五恶世中,分一法作三分以度众生。”
  是时,佛闻十方诸佛语声,即大欢喜,称言:“南无佛!”
  如是十方佛处处劝助为作大利;知恩重故。
  以华供养十方佛,最上福德,无过此德。何以故?是华宝积佛功德力所生,非是水生华。
  普明是十住法身菩萨,送此华来,上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知十方佛是第一福田,故以供养,是福倍多。何以故?佛自供养佛故。
  佛法中有四种布施:一、施者清净,受者不净;二、施者不净,受者清净;三、施者清净,受者亦净;四、施者不净,受者不净。
  今施东方诸佛,是为二俱清净,是福最大。
  以是故,佛自供养十方佛。
  问曰:
  一切圣人不受报果,后更不生,云何言是施福最大?
  答曰:
  是福虽无人受,其相自大;若有人受者,其报无量。
  诸圣人知有为法皆无常、空故,舍入涅槃,是福亦舍;譬如烧金丸,虽眼见其好,不可以手触,烧人手故。
  复次,如人有疮,则须药涂,若无疮者,药无所施。人有身亦如是,常为饥、渴、寒、热所逼,亦如疮发;以衣被饮食,温暖将适,如药涂疮。
  如愚痴人,为贪药故,不用除疮;若其无疮,药亦无用。
  诸佛以身为疮,舍放身疮故,亦不受报药。
  以是故,虽有大福,亦不受报。
  【经】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