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智度论

_15 鸠摩罗什(西域)
  答曰:
  有人不狂而心多散乱,志如猕猴,不能专住,是名乱心。
  复有剧务匆匆,心着众事,则失心力,不堪受道。
  问曰:
  乱心有何因缘?
  答曰:
  善心转薄,随逐不善,是名心乱。
  复次,是人不观无常,不观死相,不观世空;爱着寿命,计念事务,种种驰散,是故心乱。
  复次,不得佛法中内乐,外求乐事,随逐乐因,是故心乱。
  如是乱人得见佛故,其心得定。
  问曰:
  先言“狂者得正”,今言“裸者得衣”,除狂,云何更有裸?
  答曰:
  狂有二种:一者、人皆知狂;二者、恶邪故自裸,人不知狂。
  如说南天竺国中有法师,高坐说五戒义,是众中多有外道来听。
  是时国王难曰:“若如所说,有人施酒及自饮酒,得狂愚报,当今世人应狂者多,正者少;而今狂者更少,不狂者多,何以故尔?”
  是时诸外道辈言:“善哉!斯难甚深!是秃高坐,必不能答,以王利智故。”
  是时法师以指指诸外道,而更说余事,王时即解。
  诸外道语王言:“王难甚深,是不知答,耻所不知,而但举指更说余事。”
  王语外道:“高坐法师指答已讫,将护汝故,不以言说;向者指汝,言汝等是狂,狂不少也。汝等以灰涂身,裸形无耻,以人髑髅盛粪而食;拔头发,卧刺上,倒悬熏鼻;冬则入水,夏则火炙。如是种种所行非道,皆是狂相。
  “复次,汝等法以卖肉卖盐,即时失婆罗门法;于天祠中得牛布施,即时卖之,自言得法;牛则是肉,是诳惑人,岂非失耶?”
  又言:“入吉河水中,罪垢皆除,是为罪福无因无缘。卖肉卖盐此有何罪?入吉河水中言能除罪,若能除罪,亦能除福,谁有吉者?如此诸事,无因无缘,强为因缘,是则为狂。如是种种狂相,皆是汝等;法师将护汝故,指而不说。是名为裸形狂。”
  复次,有人贫穷无衣,或弊衣蓝缕,以佛力故,令其得衣。
  问曰:
  “饥者得饱,渴者得饮”,云何饥渴?
  答曰:
  福德薄故,先世无因,今世无缘,是故饥渴。
  复次,是人先世夺佛、阿罗汉、辟支佛食,及父母所亲食;虽值佛世,犹故饥渴,以罪重故。
  问曰:
  今有恶世生人得好饮食,值佛世生而更饥渴;若罪人不应生值佛世,若福人不应生恶世,何以故尔?
  答曰:
  业报因缘,各各不同:或有人有见佛因缘,无饮食因缘;或有饮食因缘,无见佛因缘。
  譬如黑蛇而抱摩尼珠卧;有阿罗汉人乞食不得。
  又如迦叶佛时,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一人持戒、诵经、坐禅;一人广求檀越,修诸福业。
  至释迦文佛出世:一人生长者家;一人作大白象,力能破贼。
  长者子出家学道,得六神通阿罗汉,而以薄福,乞食难得。
  他日持钵入城乞食,遍不能得;到白象厩中,见王供象种种丰足,语此象言:“我之与汝,俱有罪过。”象即感结,三日不食。
  守象人怖,求觅道人,见而问言:“汝作何咒,令王白象病不能食?”答言:“此象是我先身时弟,共于迦叶佛时出家学道。我但持戒、诵经、坐禅,不行布施;弟但广求檀越作诸布施,不持戒、不学问。以其不持戒、诵经、坐禅故,今作此象;大修布施故,饮食备具,种种丰足。我但行道,不修布施故,今虽得道,乞食不能得。”
  以是事故,因缘不同,虽值佛世,犹故饥渴。
  问曰:
  此诸众生,云何饱满?
  答曰:
  有人言:“佛以神力变作食,令得饱满。”
  复有人言:“佛光触身,令不饥渴。”
  譬如:如意摩尼珠,有人心念,则不饥渴,何况值佛!
  “病者得愈”,病有二种:
  先世行业报故,得种种病。
  今世冷热风发故,亦得种种病。
  今世病有二种:一者、内病,五藏不调,结坚宿疹;二者、外病,奔车逸马,堆压坠落,兵刃刀杖,种种诸病。
  问曰:
  以何因缘得病?
  答曰:
  先世好行鞭杖、拷掠、闭系,种种恼故,今世得病。
  现世病,不知将身,饮食不节,卧起无常;以是事故,得种种诸病。
  如是有四百四病,以佛神力故,令病者得愈。
  如说:佛在舍婆提国,有一居士请佛及僧于舍饭食,佛住精舍迎食有五因缘:一者、欲入定,二者、欲为诸天说法,三者、欲游行观诸比丘房,四者、看诸病比丘,五者、若未结戒欲为诸比丘结戒。
  是时佛手持户排,入诸比丘房,见一比丘病苦,无人瞻视,卧大小便,不能起居。
  佛问比丘:“汝何所苦?独无人看!”
  比丘答言:“大德!我性懒,他人有病,初不看视;是故我病,他亦不看!”
  佛言:“善男子!我当看汝。”
  时释提婆那民盥水,佛以手摩其身;摩其身时,一切苦痛即皆除愈,身心安隐。是时,世尊安徐扶此病比丘起,将出房澡洗着衣,安徐将入,更与敷褥令坐。
  佛语病比丘:“汝久来不勤求未得事令得,未到事令到,未识事令识,受诸苦患,如是方当更有大苦!”
  比丘闻已,心自思念:“佛恩无量,神力无数,以手摩我苦痛即除,身心快乐!”
  以是故,佛以神力令病者得愈。
  “形残者得具足”,云何名“形残者”?
  若有人先世破他身,截其头,斩其手足,破种种身分;或破坏佛像,毁佛像鼻,及诸贤圣形像;或破父母形像。以是罪故,受形多不具足。
  复次,不善法报,受身丑陋。
  若今世被贼,或被刑戮,种种因缘以致残毁;或风寒热病,身生恶疮体分烂坏,是名形残!
  蒙佛大恩,皆得具足。
  譬如祇洹中奴,字犍抵,(揵抵,秦言续也)是波斯匿王兄子;端正勇健,心性和善。王大夫人见之心着,即微呼之,欲令从己。
  犍抵不从,夫人大怒,向王谗之,反被其罪。王闻,即节节解之,弃于冢间;命未绝顷,其夜虎、狼、罗刹来欲食之。
  是时佛到其边,光明照之,身即平复,其心大喜,佛为说法,即得三道;佛牵其手将至祇洹。
  是人言:“我身已破、已弃,佛续我身,今当尽此形寿,以身布施佛及比丘僧。”
  明日波斯匿王闻如是事,来至祇洹,语犍抵言:“向汝悔过!汝实无罪,枉相刑害,今当与汝分国半治。”
  犍抵言:“我已厌矣!王亦无罪。我宿世殃咎,罪报应尔!我今以身施佛及僧,不复还也。”
  如是若有众生形残不具足者,蒙佛光明即时平复。是故言:乃至形残皆得具足,蒙佛光明,即时平复。
  【经】
  一切众生皆得等心相视: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亦如亲亲及善知识。是时,众生等行十善业道,净修梵行,无诸瑕秽,惔然快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皆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娆众生。
  【论】
  问曰:
  是诸众生未离欲,无禅定,不得四无量心,云何“得等心”?
  答曰:
  是等,非禅中等,是于一切众生中无怨无恚;以此等故,善心相视。
  复次,等心者,经中有言:“云何等心?相视如父母,是名等心。”
  问曰:
  视一切众生便是父母、兄弟、姊妹不?
  答曰:
  不也!见老者如父母,长者如兄,少者如弟,姊妹亦尔。等心力故,皆如亲亲。
  问曰:
  云何非父母言父母,乃至非亲亲言亲亲?不堕妄语耶?
  答曰:
  一切众生无量世中,无非父母、兄弟、姊妹、亲亲者。
  复次,实法相中,无父母、兄弟;人着吾我,颠倒计故,名为父母、兄弟。今以善心力故,相视如父如母,非妄语也。
  复次,如人以义相亲,非父事之为父,非母事之为母,兄弟、儿子亦复如是。如人有子行恶,黜而弃之;他姓善行,养以为子。
  如是相视,则为等心。如说偈:
 “视他妇如母,  见他财如火,
  一切如亲亲,  如是名等见。”
  是时,众生等行十善业道者。
  身业道三种:不杀、不盗、不邪淫;口业道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道三种:不贪、不恼害、不邪见。
  自不杀生,不教他杀,赞不杀者,见人不杀代其欢喜;乃至邪见亦有四种。
  问曰:
  后三业道非业,前七业道亦业,云何言十善业道?
  答曰:
  没少从多故,通名业道。
  后三虽非业,能起业。又复为业故生,是故总名业道。
  “净修梵行,无诸瑕秽”者,
  问曰:
  上说行十善业道,此理已足,今何以复言“净修梵行”?
  答曰:
  有人行十善业道,不断淫;今更赞此行梵天行,断除淫欲故,言“净修梵行”。
  “无诸瑕秽”者,行淫之人,身恶名臭,以是故赞断淫人,言“无诸瑕秽”。
  “惔然快乐”者,
  问曰:
  此何等乐?
  答曰:
  是乐二种:内乐,涅槃乐。是乐不从五尘生。譬如石泉,水自中出,不从外来;心乐亦如是,行等心,修梵行,得十善业道,清净无秽,是名内乐。
  问曰:
  此乐何界系?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耶?
  答曰:
  是乐欲界系,亦不系;非色、无色界系。
  今言“譬如比丘入第三禅”;若是色界系,不应言“譬如”。以是事故知非色界系。此欲界心生喜乐,一切满身;譬如暖苏渍身,柔软和乐。
  不系者,得般若波罗蜜相,观诸法不生不灭,得实智慧,心无所著,无相之乐,是为不系。
  问曰:
  佛言涅槃第一乐,何以言“第三禅乐”?
  答曰:
  有二种乐:有受乐,有受尽乐。
  受尽乐,一切五众尽更不生,是无余涅槃乐。
  能除忧愁烦恼,心中欢喜,是名乐受;如是乐受满足,在第三禅中。
  以是故言“譬如第三禅乐”。
  问曰:
  初禅、二禅亦有乐受,何以故但言“第三禅”?
  答曰:
  乐有上、中、下:下者初禅,中者二禅,上者三禅。
  初禅有二种:乐根、喜根;五识相应乐根,意识相应喜根。
  二禅中意识相应喜根。
  三禅意识相应乐根。
  一切三界中,除三禅,更无意识相应乐根。是五识不能分别,不知名字相,眼识生如弹指顷,意识已生。
  以是故,五识相应乐根不能满足乐,意识相应乐根能满足乐。
  以是故,三禅中诸功德少、乐多故,无背舍、胜处、一切入。
  过是三禅更无乐,以是故言“譬如比丘入第三禅”。
  一切众生“皆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娆众生”者,
  问曰:
  何以故次乐后,言“皆得好慧”?
  答曰:
  人未得乐,能作功德;既得乐已,心着乐多故,不作功德!是故乐后次第心得好慧。
  好慧者,持戒、自守,不娆众生。
  问曰:
  持戒是名自守,亦名不娆众生,何以故复言“自守、不娆众生”耶?
  答曰:
  身口善,是名“持戒”;捡心就善,是名“自守”,亦名“不娆众生”。
  一切诸功德,皆戒身、定身、慧身所摄。
  言“好持戒”,是戒身摄;“好自守”者,是定身摄;“不娆众生”,禅中慈等诸功德,是慧身摄。
  问曰:
  亦无有人言“不好持戒”者,今何以言“好持戒”?
  答曰:
  有如婆罗门着世界法者言:“舍家好持戒,是为断种人。”
  又以自力得财,广作功德,如是有福。出家乞食,自身不给,何能作诸功德?如是为呵好持戒。
  亦有着世界治法道人,呵“好自守”者,言:“人当以法治世,赏善罚恶,法不可犯,不舍尊亲,立法济世,所益者大,何用独善其身,自守无事?世乱而不理,人急而不救!”如是名为呵好自守。
  亦有人呵“好不娆众生”者,言:“有怨不能报,有贼不能系,恶人不能治,有罪无以肃,不能却患救难,默然无益,何用此为!”如是为呵好不娆众生。如说:
 “人而无勇健,  何用生世间,
  亲难而不救,  如木人在地!”
  如是等种种不善语,名为呵不娆众生。
  是诸天人皆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娆众生;行是善法,身心安隐,无所畏难,无热无恼,有好名善誉,人所爱敬,是为向涅槃门。命欲终时,见福德心喜,无忧无悔。若未得涅槃,生诸佛世界,若生天上。以是故言:“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娆众生。”
  大智度论卷第八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5 册 No. 1509 大智度论
  大智度初品中放光释论之余(卷第九)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经】
  尔时,世尊在师子座上坐,于三千大千世界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譬如须弥山王光色殊特,众山无能及者。
  【论】
  问曰:
  佛以何力故于一切众生中其德特尊,光明、威德巍巍,乃如是耶?
  如转轮圣王、诸天、圣人亦有大力、光明、威德,何以独言佛德特尊?
  答曰:
  此诸贤圣虽有光明、威德,有量有限。譬如众星,日光既出,则没不现。
  佛从无量阿僧祇劫集大功德,一切具足,因缘大故果报亦大;余人无此。
  复次,佛世世修诸苦行,无量无数头、目、髓、脑常施众生,岂唯国、财、妻、子而已!一切种种戒、种种忍、种种精进、种种禅定,及无比清净不可坏不可尽智慧,世世修行,已具足满。此果力故,得不可称量殊特威神,以是故言“因缘大故果报亦大”。
  问曰:
  若佛神力无量,威德巍巍,不可称说,何以故受九罪报?一者、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三者、提婆达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者、迸木刺脚;五者、毗楼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者、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者、冷风动故脊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
  复有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索三衣御寒。
  又复患热,阿难在后扇佛。
  如是等世界小事,佛皆受之。
  若佛神力无量,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东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光明色像威德巍巍,何以故受诸罪报?
  答曰:
  佛在人中生,人父母,受人身力,一指节力胜千万亿那由他白象力,神通力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是净饭王子,厌老、病、死苦,出家得佛道——是人岂受罪报,为寒热等所困!如佛神力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法中,何有寒热诸患?
  复次,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
  是法性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听法众亦满虚空(此众亦是法性身,非生死人所得见也);常出种种身、种种名号、种种生处、种种方便度众生,常度一切,无须臾息时。如是法性身佛,能度十方世界众生。
  受诸罪报者是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说法如人法。
  以有二种佛故,受诸罪无咎。
  复次,佛即得道时,一切不善法尽断,一切善法皆成就,云何今实有不善法报可受?但怜愍未来世众生故,现方便受此诸罪。
  复次,如阿泥卢豆与一辟支佛食故受无量世乐,心念饮食应意即得;何况佛世世割肉、出髓以施众生,而乞食不得空钵而还?以是事故,知佛方便为度众生故受此诸罪。云何方便?怜愍未来世五众佛弟子施福薄故,乞种种自活之具不能得。诸白衣言:“汝衣食不能得,有病不能除,何能得道以益于人?”是五众当答:“我等虽无活身小事,有行道福德。我等今日众苦,是先身罪报;今之功德,利在将来。我等大师佛入婆罗门聚落乞食,尚亦不得,空钵而还;佛亦有诸病,释子毕罪时佛亦头痛,何况我等薄福下人!”诸白衣闻已,瞋心则息,便以四种供养、供给比丘,身得安隐,坐禅得道。是为方便故,非实受罪。
  如《毗摩罗诘经》中说:佛在毗耶离国,是时佛语阿难:“我身中热风气发,当用牛乳。汝持我钵乞牛乳来。”阿难持佛钵,晨朝入毗耶离,至一居士门立。是时,毗摩罗诘在是中行,见阿难持钵而立,问阿难:“汝何以晨朝持钵立此?”阿难答言:“佛身小疾,当用牛乳,故我到此。”
  毗摩罗诘言:“止!止!阿难!勿谤如来!佛为世尊,已过一切诸不善法,当有何疾?勿使外道闻此粗语,彼当轻佛,便言:佛自疾不能救,安能救人?”
  阿难言:“此非我意,面受佛敕当须牛乳。”
  毗摩罗诘言:“此虽佛敕,是为方便,以今五恶之世故,以是像度脱一切。若未来世,有诸病比丘当从白衣求诸汤药。白衣言:‘汝自疾不能救,安能救余人?’诸比丘言:‘我等大师犹尚有病,况我等身如草芥能不病耶?’以是事故诸白衣等以诸汤药供给比丘,使得安隐,坐禅行道。有外道、仙人能以药草、咒术除他人病,何况如来一切智德,自身有病而不能除?汝且默然,持钵取乳,勿令余人异学得闻知也。”
  以是故知佛为方便,非实病也。
  诸罪因缘皆亦如是。
  以是故言佛“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
  【经】
  尔时,世尊以常身示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