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心理学导论

_7 赵坤 张林(现代)
PQ4R法的取名是下面所述学习材料应该遵循的6个步骤的英文缩写。
1、预习(PREPARE):涉猎全章学习材料,以确定要控计的一些总课题。确定作为单元来阅读的各分段,把以下四个步骤应用在各分段上。
2、提问(QUESTION):提出有关分段的问题。把各分段的标题改为适当的问句:例如一个分段标题是“信息在头脑中的贮存”,可改为:“何谓信息在头脑中的贮存?”或“贮存在头脑中的贮存”,可改为:“何谓信息在头脑中的贮存?”或“贮存在头脑中的信息是如何进行的”?等
3、阅读(READ):仔细阅读各分段的内容,浓度回答自己对分段所拟定的问题。
4、思考(REFLECTION):阅读时思考内容,力图予以理解,想出一些例子,把材料和自己脑中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
5、复述(REPEAT):学完一个分段后,浓度回忆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力图回答自己对本分段所提出的问题。如果不能充分回忆,就重新阅读记忆困难的部分。
6、复习(REVIEW):学完全部材料后,默默回忆其中的要点,再次尝试去回答自己所提出的各个问题。
这种学习和记忆材料有效的理由是,全部学习材料的安排都设计成便于间时学习,另外还可以使学习者了解材料是如何组织的。对材料进行良好的“主观上的组织”,是导致有效记忆的手段。
对那些无意义联系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咎逻辑意义或联想结构,也能提高记忆的效果,这些方法有:
1、定位记忆法:将记忆项目与熟悉的地点位置相匹配,使地点位置作为恢复各个项目的线索。
2、串联法:把单词或名称的第一个音节或字母串连起来组成一个单词。如美洲五大湖泊HURON、ONTARIO、MICHIGAN、ERIE、SUPERION的字头可以连成HOMES,记住后者就容易记住前者。
3、形象控制法:使身心轻松舒适,头脑中出现过去或未来的良好形象或整体形象,以增加记忆。
4、联想法:利用观念与形象的联想,将材料构成有意义联系的内容。例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卒于1883年,就可以用“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来加强记忆。
以上记忆术均带有一定的强化性质,因此还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才会收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第八章 表象和想象
第一节:表象
一、表象的概述
表象是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物体进行操作和加工,是物体不在面前时关于物体的心理复现。表象曾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在(J。LOKE)等人认为表象是思考的元素,19世纪英国心理学家、测量学家高尔顿(F。GALTON)就对表象进行了测量研究。但是,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认为表象是毫无功能上的意义,是感觉中的幽灵,故而将其排斥在科学研究之外。所以,关于表象的科学研究一时陷入了停顿状态。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表象作为人们信息加工、贮存的基本方式才又受到重视,表象研究也成为认知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表象是由人脑中刺激痕迹的再现所引起的,它以知觉提供的材料为基础,但又不只是知觉的翻版和重复,是知觉痕迹经信息加工后的产特,表象作为知识表征的一种形式,不仅可以贮存,还可以被加工和编码,那种认为表象只不过是一种轻重知觉,是知觉痕迹的再作用,与知觉相比仅仅只是强度更低一些而已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由于表象的出现不须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它对人类的想象,思维等高级心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象具有如下特征:
(一)直观性
表象和感觉、知觉一样具有直观形象性,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感性反映,但它所反映的通常只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表象没有感知所得的形象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例如,游览过北京天坛的人们虽然对天坛有很清晰的映象,但这种映象总不如正在观看天坛时的知觉形象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正是由于表象不能反映事物的全部特征,而且不稳定、比较模糊,它所反映的一些主要特征就显得突出和直观。
(二)概括性
表象往生育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而不是某一次感知的个别特点。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需要借助于人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表象比知觉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它是以多次知觉为基础经信息加工而产生的概括形象。
表象具有概括性,但表象的概括性和语词的概括性是不同的。表象是形象的概括,所概括的既有事物的本质属性又有非本质属性,而语词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已弃其非本质属性。因此,表象往往被看成感知到思维过程的中间环节。
二、表象的种类
(一)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根据创造性程度,表象可以划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简单重现;想象表象是旧表象经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创造出来的新形象。这两种表象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绝对地加以分开。亚里十多德说过:“记忆和想象属于心灵的同一部分,一切可想象的东西在本质上就是记忆的东西”。只有从记忆表象中提取素材,想象才能得以进行,同时,房屋有象在某种程度上为想象形象所补充,与想象形象相结合。
(二)视觉、听觉、动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表象
根据表象开成的主要感知通道,又可将其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等。视觉表象是比较鲜明、最常发生的表象形式。由于人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各种表象形式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侧重。一般而言,画家具有较发达的视觉表象,音乐家的听觉表象较发达,而体操运动员的动觉表象较为丰富。值得注意的是,各种表象形式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如钢琴演奏既需要听觉表象,又需要动觉表象;完成体操动作既需要动觉表象,又需要听觉表象。
(三)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根据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表象可划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对某一具体事物(如六和塔)的表象称为个别表象;对于某一类事物(始宝塔)的表象称为一般表象。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有着密切联系,个别表象是一般表象的基础和核心,而一般表象具有更高的概括性。
(四)遗觉象
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称为遗觉象。遗觉象是记忆表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几乎与感知形象一样鲜明和生动,似乎是介于知觉和幻觉之间的状态。这种特殊的表象形式是心理学家颜许(E。R。IAENSCH)首先发现的。遗觉象是部分学龄儿童所特有的,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退。据研究,儿童中有40~70%的人有遗觉象,在11~12岁时最明显。有些儿童的遗觉象能保持半分钟。他们背诵课文就像看着课文朗读一样,准确无误;在一幅现拿掉后,仍然能在原处看到那幅画的十分清晰的图像。通常,较为多见的遗觉象是视觉表象,但一些研究也发现了听觉遗觉象、嗅觉遗觉象和味觉遗觉象等。
三、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心理学将表象年作信息编码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在它是不是唯一的形式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争论,并由此引出两种信息加工理论。
(一)基本表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巴格斯基(B。B。BAGELCKI)认为,人们对信息的贮存是将视觉和言语材料转化为表象贮存在记忆中的,表象是信息编码最基本的形式,人们可以对表象进行操作,而这种操作类似于对具体事物的操作。
基本表象理论得到了谢波德等人(R。N。SHEPARD—J。METZLER,1971)的心理旋转实验的支持。这个实验向被试呈示一组立体图形,以A图形为标志要求被试辨别其它五个图形与第一个图形是否相同。这五个图形有的是第一个图形的镜像,与原型是不相同的;有的与A图形相同,但加以旋转,旋转的范围从0度到180度,记录被试作出判断的正误及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是旋转度的直线函数,随着旋转度的增加,反应时也随之延长。这说明表象是信息贮存的基本形式之一;视觉表象的旋转加工是物理旋转的类似物。
库珀和谢波德(L。A。COOPER—R。N。SHEPARD,1973)进一步对表象的旋转加工作了实验研究。这个实验呈示给被试的是以不同倾斜度的正向和反向的R为刺激物,结果表明,字母从垂直方向旋转的度角越大,作出判断的时间也越长;被试的报告也表明,在判断时确实在头脑里旋转表象。这说明,被试在判断时有目的地将字母表象旋转到垂直方向,以便作出正确判断。而用其它方式,如用命题的方式去解释这种心理旋转过程是困难的,很难自圆其说。
心理表象旋转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表象是信息贮存和加工的一种形式,说明表象的这种作用的不可替代性,但并不能证明它是信息贮存的唯一形式。另外,一些心理实验也证明,言语对表象的再现有启发作用,表象并不能代替言语。因此,基本表象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极端的信息加工理论。
(二)双重编码理论
面对基本表象理论的不足,佩维奥(A。PAIVIO)等人提出同时存在表象和言语符号两种信息编码和贮存系统的假设。他发现,表象码更适合加工具体的信息。言语码更适合加工抽象信息;言语码加工信息是有序加工,表象码则似乎是空间加工;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两种系统可能是重叠的,也可能是其中一种占优势。表象系统用表象材料进行信息加工;言语符号系统用言语听觉、抽象概念或命题的形式进行信息加工。在一定条件下,表象编码和言语编码可以互译,言语编码可以通过译码以感性形象再现,表象编码也可以用言语形式贮存起来。
佩维奥以大量的实验来证明双重编码理论,图片和具体单词比抽象单词容易学习;同时采用两种编码形式时,记忆效果比单用其中一种好;如果长时记忆存在视觉编码,则比例不和谐的图像配对将形成冲突,而比例不和谐的文字配对却不会造成这种冲突。比如其中一个实验表明,对图形的回忆比抽象的词进行回忆要好得多:图形在一周后的偶然回忆成绩比抽象词在5分钟后的有意回忆还要好。有趣的是,对具体词的回忆比对抽象词的回忆多75%,原因可能是具体词可以诱发它所代表的事物的心理表象。这些实验充分证明了两种编码系统的存在。目前。这一理论已为大家接受。
四、表象的作用
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表象的直观性来看,表象和知觉相似,从表象的概括来看,表象又和思维相似,但它既不是知觉也不是思维,而是介乎期间的中间环节。表象打破了人的认识受当前事物直接作用的局限,使认识更趋概括化。运用表象训练能更好地挖掘潜能,发展智力。例如,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曾利用表象训练提高幼儿园儿童的加减法计算能力。开始时,儿童只能按实物计算;后来,研究者将实物遮起来,要儿童想着那里的实物计算(即用表象计算)。经过这种训练,儿童能较快地掌握口算和心算。体操和游泳运动员也常常用表象训练以提高运动成绩。
表象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活动前在头脑中形成,“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表象,是人类心理活动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点。画家、作家、工程师、运动员、发明家、军事指挥员的各种实践活动,都要求具有鲜明、稳定、完整的表象。
第二节:想象
一、想象的概述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通过想象过程创造的新形象就是想象表象,想象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以直观形式呈现人们头脑中的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REPRESENTATION),而不是言语符号。在想象过程中,表象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和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这些新形象既可以是主体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或还未出现的新形象。如读过《阿房宫赋》后人们在头脑中浮现出的阿房宫现象,发明家设计出新机器前头脑中构思的机器形象,人们头脑中出现的神州中的妖魔鬼怪形象,等等,都是想象的产物。
想象是以组织起来的形象系统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乍看起来似乎是“超现实”的,其实,任何想象都是不是凭空产生的,构成新形象的材料都来自生活,取自过去的经验,不可能无中生有。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优美的音乐,天生的盲人也想象不出奏的美景。鲁退先生曾记录过一位盲诗人的谈话:“在缅甸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里、树上都有昆虫的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旱时夹着蛇鸣‘嘶嘶’”。了里行间充满了听觉形象,视觉形象则十分匮乏。这说明,想象无论新颖甚至离奇到什么程度,构成新表象的材料则永远来自对客观现实的感知。梦也是一种想象,梦中出现的形象有时显得十分新奇甚至荒唐,但组成梦境的“素材”仍然是感知过的事物。
可见,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创造,但它的内容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来自客观现实。想象是反映客观现实的各种成分的形象组合过程,也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
二、想象的种类
“想象是一种意向性的反映,它在某种程度上超脱现实,因此,可有意地或在无意间发生”。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可将想象分为随意想象和不随意想象。
(一)不随意想象
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如天空中变化的浮云,时而似人头,时而似奔马,时而似城楼,……各种想象形象不自觉地浮现着,转化着。另外,当人们长久地进行机械、枯燥的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如冗长的会议、长久地躺在草地上休息,某种想象形象就可能不经意地浮现在眼前。这些都是不随意想象。由于不随意想象不需要人作意志努力,出现也很突然,往往对思维具有启发作用。梦是不随意想象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我们将在第四节中作进一步的阐述。
(二)随意想象
随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这种想象活动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方向性,人们在想象过程中一直控制着想象的方向和内容。
根据创造程度的不同,随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也是随意想象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这些想象活动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方向性,都是意识活动的形式。我们将在下一节就这三种形式进行专题讨论。
三、想象的生理机制
1937年生理学家加可布逊(C。JACOBSON)对猴作延缓反应实验的结果提示:额叶的一些神经回路将一些有关物体位置的视觉信息组成一种内部表象。即额叶与一种“当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客观存在百又看不见时也能识别物体的能力”有关。另外,在额叶和顶叶的亚区之间还有很多类似的通路。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即使是在信息加工的最高层次中也具有与表象相关的脑结构。
在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大脑皮层里留下了许多痕迹,并在痕迹之间建立了暂时的神经联系,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人们的经验越多,这种暂时神经联系越丰富。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是经常不断地变化、补充和修改着的,旧的联系重新配合构成新的联系。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就是想象的生理机制。
词对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和重新组合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支配作用。虽然想象的形式属于第一信号系统,是形象的,但想象的形象是在皮层言语机能的相应区域上形成的。想象的出现是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
现代科学表明,下丘脑——边缘系统与大脑皮层共同参与了想象的过程。如果下丘脑——边缘系统损伤,人可能产生特殊的心理错乱,他的行为不再受大脑支配,不能拟定简单的行动计划,不能预见行动的后果,想象的主要作用也受到破坏。
四、想象与实践
想象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人在实践活动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产生新的需要,这促使人们去改变客观现实,创造新的事物。想象就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劳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满足个人或社会需要的活动。目的性、计划性是劳动的重要特征。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在劳动前对劳动的结果作出预见,产生“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表象;在劳动过程中,想象对活动起着调节作用。另外,想象还具有代替作用和补充作用,它使人们的思维、情感交流实在直接感知和操作的限制,进行学习和创新。
想象不仅在实践中发展,同时想象的正确性也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关于这一点,我们下一节对幻想的阐述中有进一步的说明。
五、想象的意义
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再造想象的发避孕药对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创造想象则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想象力贫乏的人,思维是机械而偏狭的,不可能有很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对想象的重要性作了重要的评价:“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想象和其它心理过程有着有机的联系。它与人的思维、情感、意志活动甚至感知活动都有深刻的联系。想象与记忆活动交织在一起,记忆表象是想象的素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被想象补充着,与想象结合着。想象参与思维过程,任何一种思维过程尤其是形象思维都离不开想象的参与。想象在人的情感生活中也有重大意义。想象过程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也是想象的内容之一。想象不仅可以引起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也可能成为深刻而牢固的情感产生的源泉。想象可成为人的意志行为和社会实践的内部推动力。
总之,想象不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意义十分重大,而且在人的整个精神生活体系中,在创造活动中,在反映客观世界的一切形式中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想象对人个性的发展、人的特点的形成与生活道路的抉择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都是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随意想象的三种形式。
一、再造想象
(一)什么是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就在的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必须以别人的描述和提示为前进,再造别人想象过的事物,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独立性差。值得注意的是,再造想象不是别人想象的简单重现,而是依据以往的经验再造出来的。如技术工人根据平面的图纸,生产出立体的产品。由于个体之间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个性的差异,每个人再造出来的形象各不相同。例如,我们想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舯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所描述的形象时,每个人再造出来的形象各不相同,都按各自的方式来构成新形象。可见,再造想象中也有创造性的成分。
再造想象是理解和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接受间接经验时,概念停留在机械识记水平上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头脑里形成了与概念相应的形象,主体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概念只有作为事物原形的信息,代替物时才有实在的意义。因此,课堂教学的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图表、模型、标本等直观教具和生动的语言,有利于想象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
再造想象对人格的塑也有重要作用。再造想象是榜样言行的内化过程的一种形式。儿童听了故事或看了电影或连环画后,往往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想象自己亲手身体验这些行为。这种想象甚至能指导他们的行为。如影片《少林寺》放映后,街上会出现一些模仿影视人物的小“十三棍僧”。所以,在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中,教师要用各种方式唤起学生正确的再造想象,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二)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条件
1、要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再造想象由言语描述或图样示意所引起,如果言语不能引发表象,想象活动将难以进行。想象活动是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要形成正确的想象必须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2、丰富的表象储备。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条件,表象愈丰富,再造想象的内容愈丰富;再造想象不仅对已有表象的数量有较高的要求,对表象的质量和种类也有很高的要求。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直观材料愈丰富,再造出来的想象内容就愈生动、准确。
二、创造想象
(一)什么是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根据预定目的,通过言语符号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文学家、艺术家、发明家、科学家、设计人员的创新伤口都是创造想象的产物。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创造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系。创造活动由于有了创造想象的参与,才能结合以往的经验,根据预定的目的和计划将概念和形象、具体和抽象、现实与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构画出劳动的最终或中间产品的立体表象模型。没有创造想象,技术发明、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等一切创造活动都无法顺利进行。
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学生的作文、绘画、解题和实习等创造活动中正确运用启发教学法,创造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
1、创造动机
社会生活不断地对个体提出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需求。这种需求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就成为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动机。创造动机是创造想象的动力。
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
没有相应的表象储备,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都很难顺利进行。创造想象有将相关表象的某些因素重新组合排列成新形象的“凑合式想象”,如狮身人面像;有将几种表象融合成新形象的“融合式想象”,如《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的形象是托尔斯泰融合其妻子、妻妹两人的形象创造的;有“改换式想象”即改变旧表象创造新表象;有“夸张式想象”,即对现实中的形象作夸张处理,“飞流直下三千尺”;有抽取某些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典型式想象”,如鲁迅笔下的阿Q是旧社会农村流氓无产者的典型形象。这些创造想象的形式都以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先决条件的。
3、积极的思维活动
创造想象受思维的调节。思维活动由一定的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如作家在写作前要考虑文章的主题、人物、事物等,如果不假思索、信马由缰,就很难创造出活生生的令人信服的形象来。
4、灵感
灵感是指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灵感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对象上。这时,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维极为活跃。因此,在产生灵感时人有极高的工作效率。灵感的出现使久思不解的问题迎刃而解,常常伴随着无法形容的喜悦。例如,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在验证王冠是否由纯金制成的问题时,一次入浴中忽然有悟,起来在街上狂呼“我发现了!我发现了!”(即发现了关于比重的阿基米德定律)简直达到了狂喜的程度。这是成功的喜悦,胜利的喜悦。
唯心论者将灵感看作是神灵的感应。其实,灵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所固有的,而是经过艰巨劳动的长期酝酿促成的。它是一朵长期积累后偶尔得之的思想火花,“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
灵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创造者长期形成的创造飞惯有利于灵感的出现。另外,灵感的突然产生而瞬间即逝,若不注意捕捉就会失之交臂。
三、幻想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一)幻想的特征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处特殊形式,与一般的创造想象相比具有下述两个特征。
1、幻想体现了个人的愿望,是向往的形象
幻想中的形象总是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体现了个人的向往和祈求,而创造想象所形成的形象则并不一定是个人所向往的形象。例如,作家创造的人物形象有的是他所喜欢的和同情的,有的(如反面人物)则可能是他所厌恶或鞭挞的。后一种形象就不是作者所向往的。
2、幻想常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
幻想虽然是有目的的,但不像一般的创造想象那样需要付出艰苦的精神劳动。幻想不指向于当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创造,而是指向未来,代表个体的愿望,故常常又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
(二)幻想的形式
幻想可分为科学幻想、理想、空想三种形式
1、科学幻想
科学幻想是科学预见的一种形式,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发展的推动力,是具有进步意义和有实现可能的积极幻想。如,一个多世纪前人们作出的到天空和海洋遨游等科学幻想在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
2、理想
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积极幻想。如想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贡献,就是许多当代青年的理想。
树立崇高理想对于个性品德的培养、人生观的形成有重大作用。开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
3、空想
空想是与客观现实相违背的消极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空想往往使人脱离现实,长期陷入空想的人往往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第四节:睡眠和梦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睡眠与梦是古往领导来人们十分感兴趣的宇宙奥秘之一。生理心理学家为了探究梦的奥秘,采用记录脑电、眼动的仪器测量睡眠的深度,描述睡眠状态与梦的联系。
一、睡眠
睡眠是与觉醒周期***交替出现的生理状态,是最重要和最突出的生物节律之一。睡眠状态时,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弥散性抑制,使人的感知能力、运动能力、意识等逐渐减退或处于休止境状态,但这种抑制往往是不平衡的,有些神经细胞还处于兴奋状态并导致梦境的出现。
根据睡眠过程中脑电图(EEG)、眼动电流图(EOG)和肌电图(EMG)的表现特点,睡眠可分快速眼动睡眠(REM)和无快速眼动睡眠(NREM)两种时相。依据脑电活动特点,可将睡眠分为5个阶段:O阶段为觉醒期:脑电以α波为主;第一阶段为入睡期:α波减少,频率变化不规则,振幅降低;第二阶段为浅睡期:脑电呈13~16次/秒短节律反应,有纺锤波形出现;第三阶段为中度睡眠期:脑电出现K-复合波和少量δ波;第四阶段为深度睡眠期:脑电全为高振幅的δ波。快速眼动睡眠发生在第四阶段里,无快速眼动睡眠则是第一到第三阶段的共同特征。
快速眼动睡眠和无快速眼动睡眠是交替出现的。入睡时先出现无快速眼动睡眠,大约过了90分钟左右快速眼动睡眠才开始出现,维持几分钟后又进入无快速眼动睡眠状态,如此交替往复直至觉醒。从入睡到清楚,两种时相通常交替出现3~5次,只是在睡眠后期,快速眼动睡眠的持续时间相应延长了。
除快速眼动睡眠和无快速眼动睡眠两种时相交替出现外,无快速眼动睡眠与觉醒状态也可相互交替,只是快速眼动睡眠与觉醒状态不能双向交替。由快速眼动睡眠可进入觉醒状态,而则觉醒状态不能直接进入快速眼动睡眠。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随着年龄增长,每天的睡眠时间缩短,睡眠周期减少,快速眼动睡眠的比例也相应减少。成伯平均睡眠时间为7.5小时/天,新生儿高达15小时/天。有些成人每天只需3个多小时的睡眠就够了。
睡眠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都十分重要的。在睡眠状态中,虽然大脑皮层的活动处于相对换制状态,但植物神经系统却在紧张地调节着各种代谢活动。这对于消除疲劳、补充体能、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物是十分必要的。剥夺睡眠的人当其恢复时睡眠时间会相应延长;剥夺睡眠暂时不会对人体各项生理指标产生明显影响,但对注意力的集中、情绪的稳定以及学习与记忆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科学家对睡眠产生的生理机制提出了许多观点,但分歧很大,目前尚无统一的解释。被动过程学说认为,睡眠是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活动减弱的结果。在感觉剥夺状态下人们昏睡不醒的实验结果支持这种假设。主动过程学说认为,睡眠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主动引起睡眠,调节睡眠与觉醒的转化。现代研究表明:睡眠是一种复杂的过程,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递质协同活动来实现的。是机体主动的休息过程和机能调节过程。
二、梦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是不随意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处于不平衡的抑制状态,少数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一些表象被激活。由于缺乏意识的控制与调节,被激活的表象形成了离奇的组合,这些希奇古怪的组合使得梦境与现实生活大相径庭。所以,古代人们将梦看成是神灵的启示。由于许多梦同现实一样生动、丰富,不少人乐于接受梦中不可思议、自相矛盾的情节而不能自拔。
梦是睡眠中发生的,但不是整个睡眠过程都是在梦中度过的。梦境多半在快速眼动睡眠时相中出现,内容生动离奇,但一些概念较强的、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梦也是在无快速眼动睡眠时相中出现。大量的梦呓、梦游和梦惊多发生在无快速眼动睡眠中,它们在生理学上被看成是睡眠障碍反应。人们在这种状态下被唤醒时往往忘记了梦的内容。但是,人们往往能记住在快速眼动睡眠被唤醒时梦的内容。所以,快速眼动睡眠被视为梦的一种活动标志。
快速眼动睡眠是神经细胞活动频繁的时相。在这个时相中,个体心率加快,呼吸加快而不规则,脑内蛋白合成加快,等等,有利于机体的休息、能量贮蓄。快速眼动睡眠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人突触联系的维持密切相关,对储存认知信息有重要作用。
由于大脑皮质的弥漫性抑制,梦一般不受意识支配。也有人将梦视为意识变异状态。梦的内容源自于生活,多数组合为不合逻辑的、荒诞离奇的虚幻情境。但是,人们在梦中的体验却接近于真实,他们担心、害怕、紧张、高兴、愤怒,……。主体的同一性的梦中时常发生变化,有时是自己,有时是自我的变形,有时甚至没有同一性而象个“局外人”。弗洛伊德解释说,这是因为梦的具体内容实际上是由下意识的欲望和情绪决定的,而且淌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可以促使“继发过程”,即智力机能来观察梦的内容。
梦的内容与个体的想象力关系密切。想象力丰富的人,构境里充满了奇异的景象,而想象力贫乏的人,他的梦境也往往平淡无奇。梦有时会帮助人们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定势产生顿悟。它是灵感得以闪现的一个窗口。德国化学家凯库勒(F。A。KEKULE)在梦中悟出了苯环的结构,波尔受梦境的启示而发现原子结构模型,这些都是梦启迪创造思维的例证。所以也有人认为,正如植物神经系统在睡眠中调节人体机能代谢一样,梦也是人脑的一种工作程序,是积极的过程,是对白天接受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贮存。
关于梦的心理学解释,虽然众说纷纭,但尚无公认的解释。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中的薄弱环节。梦的理论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弗洛作德的理论、荣格的理论以及解决问题的理论,这些理论广泛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弗洛伊德(S。FREUD)认为,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真人睡眠时以伪装的形式骗过所有松懈的心理检查机制而得到表现,就构成了梦境。梦是愿望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能欲望,缓释积聚的心理能量,又不唤起检查机制的警觉,保护了睡眠。由于梦所代表的欲望大多是我们的意识所不能接受的。为了不直接引起良心的不安,只能采用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表现。手法之一是重新组合,将各种形象特征组合在一起而更具象征意义。手法之二是情感重点的转换,梦境中最不突出的部分常常最能反映潜在的意义。手法之三是象征化,某些梦的万分反复出现,对于同一个人甚至不同的人具有相同的意义。手法之四是继发作用,梦中的情节,甚至几个相关联的梦的情节按一定的线索串联在一起,组合成整体。弗洛伊德还将梦境分为显梦和隐梦两个层次。显梦是梦的表面情节可以回忆起来;隐梦则通过显梦表现本能的欲望,通过精神分析人们可以了解这些欲望。
荣格(C。G。JUNG)认为梦是自然现象。是潜意识与自我的交谈。他将潜意识进一步分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在梦中,个人潜意识的内容得到表现,集体潜意识中的各种原始意象也可以原始的象征方式显现出来。梦是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交织,而后者更占主导地位。
解决问题的理论。许多心理学家通过分析梦的内容,发现梦里的隐喻和联想能帮助做梦者处理不断发展的个人问题(FRENCH—FROMM,1963;HALL,19666)。梦基本上是清醒时人的思想、忧虑、需要和欲望的继续。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是这个意思。苯环结构的发现是这样,缝纫机的发明也得之于梦的相助。当时,美国发明家赫威在设计缝纫针时遇到障碍,百思不解。一天夜时他梦见“国王”强令他在24小时内必须造出缝纫机,否则将他用长矛处死。它然,他惊奇的看到长矛的尖上有眼睛一样的小洞。这个梦启示他顿悟出针眼靠近针尖能克服设计障碍。解决问题的理论得到了许多研究的支持。
第九章 思维
第一节:思维的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提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过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的反映,它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或个别属性,而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例如,当人们研究“水”时,通过感觉和知觉只能认识水的颜色、形态和温度而通过思维能舍弃水的颜色、形态和温度的具体特征,而认识到水在大气压力760毫米水银柱时,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就会结冰;增加到100摄错度,就会沸腾这样的规律。因此人的思维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的五种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过程。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
所谓间接性,就是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古籍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测事物过去的进程,认识事物现实的本质,推知事物未来的发展。例如,人类学家根据古生物的化石及其他有关资料,就能推知人类过去进化的规律;医生根据对病人的体温、血压、血液、尿液、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的有关资料,就能确诊病患和病因;气象工作者根据已有的气象资料,就能预知今后天气的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间接的认识,是通过人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活动,即思维活动来实现的。
所谓思维的概括性,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例如,人们把开头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称之为“枣树”;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归称为“果树”等。第二,将多次古籍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例如,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地砖“潮湿”就要“下雨”,就能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种概括促使人对客观事物内在关系和规律性的认识,也有助于人对客观环境的适应、控制与改造。
思维的间接性是以人对事物概括性的认识为前提的。人之所以能够根据屋顶潮湿作出曾下过雨的推断,是因为知道下雨和屋顶潮湿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结果,而这种认识正是先由思维的概括性所获得的。因此,思维的概括反映和间接反映的特点是密切联系的。
二、思维的种类
思维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一)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
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这种思维也称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例如,3岁前的幼儿的思维就属于动作思维。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触摸、摆弄物体的活动。聋哑人靠手势与摆型号对象的动作进行交往,也属于动作思维。成人有时也出现动作思维。例如,体操运动员一边进行运动操作,一边进行思维,也属于动作思维。成人的动作思维是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并在整个动作思维过程中由词进行调节和控制,与没有完全掌握语言的幼儿的动作思维不同。动作思维是人与高等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思维形式,但是人的动作思维与动物的动作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
2、形象思维
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例如,一个人在考虑沿着哪条路可以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时,在他的头脑中会出现若干条通向目的地的道路,并运用其形象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选择一条最短、最方便的路线。汽车驾驶员就经常运用这种形象思维。学龄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形象思维是个体发展遥重要阶段。正常成人虽以概念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形象思维,特别是在解决比较复杂问题时,鲜明生动的形象或表象有助于思维过程的顺利进行。作家、画家等的文艺创作则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
以概念、判断、揄等形式进行的思维。例如,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概念进行数学运算或推导;科学工作者根据实验材料进行某种揄、判断等都是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形式。
(二)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
以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会聚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同。这种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传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有条理的思维形式。例如,甲>丙,甲<乙,乙>丙,乙<丁,其结果必然是丙<丁。
2、发散思维
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国徽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例如,要求人们根据“海”字把想到的一切有关“海”字的词组都说出来。这时,人们就要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想出海洋、海鸥、海盐、海魂等等。这种思维是无一定方向和范围,不墨陈规,不囿于传统方法,由已知探索求知的思维。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灵活、能随机应变)、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和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
(三)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有否清晰的意识,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
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他也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方式。例如,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缸中洗澡时突然发现浮力定律;达尔文在阅读马尔萨斯人口论菱时突然司出“自然选择”理论;魏格纳在看地图时突然闪现出“大陆飘移”观念等等,都是直觉思维的典型例证。在一定程度上,直觉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凝聚或简缩。它具有敏捷性、直接性、简缩性、突然性等特点。
2、分析思维
也称逻辑思维,它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如学生通过多步的揄和论证解决数学难题,就是这种思维方式。
(四)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性思维
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学生运用已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这种思维其创造性水平低,对原有知识不需要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这种思维往往缺乏新颖性和独创性。
2、创造性思维
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剧作家创造一个新的剧目,设计师发明一种新的机器等。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即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它不仅包括抽象思维,而且也离不开创造性想象。
第二节:概念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例如,“房屋”这个概念,它反映了各种房屋所共有的本质特征——供人居住或作其它用途的建筑物,而不涉及是木房还是砖房,是平房还是楼房等彼此所独有的具体特征。
概念是用词来标志的。如果没有词,概念就不可能存在。但概念并不等于词,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赋予词以一定的意义和内容。但是,概念是心理现象,词是概念的物质标志,两者不能混淆。不同的词可代表同一概念,如“我、吾、余、I……”等都表示说话者自己,是单数第一人称;同一词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如“仁”,有时指道德概念“仁义”、“仁慈”,有时又指果实概念“桃仁”、“杏仁”等;有些词甚至不表示概念,只表示关系或联系,如“但是”、“而且”等。因此,我们不能把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等同起来。
概念和表象在性质和概括程度上是有区别的。表象是关于事物的形象的反映,而概念则是关于事物本质属性或内部关系的反映。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它的概括水平较低,它既有事物的本质特征,也有事物的非本质特征,是一种感性的形象的概括。而概念具有非直观性和抽象性,它只包括事物的本质特征,而舍弃了非本质特征,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但是,概念是在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一个具体概念几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感性形象,称为概念的表象原型,否则概念就是空洞的。这种作用在孩子掌握的概念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如“鸟”这个概念,孩子们常常用麻雀、燕子、鸽子等具体形象来说明。成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思维时,也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和支持。如人们如果不在头脑中或纸上呈现几何图形,几何题就难以解答;不列举一两个适当的例子,一般的原理和规律也难以理解。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概念是外延是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事物。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例如,“人”这一概念的内涵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它的外延是指过去生活过、现在生活着和将来要生活的一切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是成反比便的。内涵越多,外延越小。
概念是在科学、技术的新的事实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随着社会的发燕尾服,会产生一些新的概念,某些概念内容又得到了补充,变得更丰富和充实。例如:“原子”、“电磁”、“原子能”等概念,只有在人类思想、科学、社会关系发展的一定水平上才能产生。因此,概念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二、要领的种类
概念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一)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的程度,可分为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
1、具体概念
指按事物的外部特征形成的概念。例如,给幼儿呈现香蕉、苹果、皮球、口琴等物,要求他们分类。如果他们将苹果与皮球归为一类,香蕉与口琴归为另一类,这说明他们是根据物体的形状(圆形和长形)分类,由此形成的概念为具体概念。
2、抽象概念
指按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特征形成的概念。如果幼儿将上述的香蕉与苹果归为一类,口琴与皮球归为另一类,说明他们是根据事物的内在特征进行分类的,由此形成的概念为抽象概念。
(二)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它们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1、合取概念
指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这些属性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例如,“毛笔”这个概念必须有两个属性,即“用毛制作的”和“写字的工具”。如果只有前一属性,可认为是毛刷;只有后一属性可认为是钢笔或圆珠笔等。这种概念是最普遍的,如鸟类、水果、动物等都属这种概念。
2、析取概念
指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合形成的概念。例如,“好孩子”这个概念,可以结合各种属性,如“热爱集体、拾金不昧”是好孩子,“热爱劳动,肯为大家做事”也可称为好孩子。
3、关系概念
不是根据事物的特征和属性,而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如高低、上下、左右、大小等,都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形成的根子度。
(三)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分为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
1、前科学概念
又称为日常概念,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人际交往和个人积累经验的过程形成的。日常概念受个人生活范围和知识经验的限制,概念的内涵中常常包含着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往往存在片面性,甚至有错误。例如,小学生认为昆虫不属于动物或蘑菇不属于植物就是如此。
2、科学概念
指在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概念。如学生学习某门学科的定义、定律、原理等。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