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心理学导论

赵坤 张林(现代)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心理学导论》 作者:波果斯洛夫斯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是以不同的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心理学是对心理现象的阐述并揭露其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
一、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一)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心理活动。人的认识过程包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过程。注意则是伴随在心理过程中的心理特性,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情绪和情感。
(三)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动机的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意志过程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即人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而且还能根据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自觉地改造世界。
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它们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人的言听计从过程是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没有人的认识活动,人既不会产生喜怒衣乐的情绪情感,也不可能有自觉的、坚强的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又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没有人的情绪情感的推动或者缺乏坚强的意志,人的认识活动就不可能发展和深入。可见,人的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情感活动,意志过程又总是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前提,而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又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其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过程,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二、个性
人的心理过程具有共同规律性的特征。例如,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都是先由感觉、知觉进而到思维,即由对现象的古籍到事物本质的揭露,这是人们认识过程的共性。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也都存在着共同规律性。但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影响的不同,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产生和发展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各人不同的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一)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个性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系统,其中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心理倾向在整修个性倾向中的地位,随着个人的成熟与发展的阶段而有所不同。例如,在儿童时期,兴趣是支配他们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主要心理倾向;在青少年时期,理想上升到主导地位;在青年后期和成年期,人生观与世界观成为主导的心理倾向并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与行为;
人的个性倾向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它反映了人与客观现实的相互关系,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当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成为一种稳定而概括的心理特点时,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组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的类型差异。例如,有的人有数学才通用的人有写作才能,有的人有音乐才能,因此在各科成绩上就有高低之分,这是能力方面的差异。在行为方面,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热情友善,有的人冷漠无情,这些都是气质和性格方面的差异。能力、气质和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即人的个性的实质、个性结构及个性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是心理学研究对象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是彼此密切联系的。一方面,没有心理过程,个性是无法形成的。如果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没有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态度体验而产生的情绪和情感,没有对客观事物的积极改造的意志过程,个性就会成为无本之源。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得到体现,从而对心理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使之带有个人独特的特点。因此,既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中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也没有不带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和个性是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在了解一个人的心理全豸时,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具体来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个性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
第二节心理学的实质
心理活动虽然人人都很熟悉,但是它何以发生,如何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心理活动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实之一,也是人从有史以来就企图认识的重大课题。对心理实质的理解历来存丰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现象:物质现象(自然界和人等)和精神现象(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记忆和思维等)。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认为有寄寓在肉体之中、可以离开肉体独立存在的灵魂,由此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另外,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又极其微弱,把无法解释和无力控制的自然力人格化,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认为人和整个世界都是由一种无形体的、超自然的、永存不配的精神力量所主宰。这样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哲学,并断言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先于物质而存在,把宇宙间天地万物归结为精神本原。
唯心主义哲学分为两种基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自我”当成唯一真空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宋代的陆九渊就人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在西方,18世纪英国主教贝克莱(G.BERKELEY)认为物质是“不存在的实质”,“感性实物”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视觉新论》)。到了19世纪30年代,主观唯心主义宣称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是无意义的问题,而以“经验”、“要素”、“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立”的名词来取代物质和意识的概念。
客观唯心主义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主宰者。汉代的董促舒就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万物之祖”、“万物非天生”。宋代的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认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
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则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自我实现、自我认识的发展过程中的外部表一。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只是唯心主义内部的区分,两者都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精神当作客观世界的本原,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
二、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么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唯物主义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质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人们的意识是对物质存在的反映。
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机能。战国时期的荀子说:“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衣、乐臧(藏)焉,夫是之谓天情。”他认为,先有物质的身体后有精神,精神依附于身体。人的好、恶、喜、怒、衣、乐等感情就藏在身体和精神之中。韩非说:“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托于天智以思虑。”即认为人的感觉和思维必须依赖于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东汉时的王充说:“人之精神栽于形体之内”,他认为人的精神就藏在形体里面。魏晋南北朝的范缜进一步指出:“形者神之质也,神者形之用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就是说物质的身体是主体、实体,而精神只是物质的身体的作用,是从属于物质的身体的。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说:“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清代的戴震说:“味也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色,能辨之而悦之。”总之,他们都认为物质与心理是不可分的。先有物质的身份柏有心理活动,情感、智慧等心理活动是身体的机能。
我国医学早就认识到脑与心理的关系。《黄帝内经·索问》中提出:“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中也提出:“髓海有余,则轻劲力多力,目过其废,髓海不足,则脑转多鸣,胫酸眩昌。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泥丸之宫,神灵所集”的论断,认为脑是高级神经中枢活动的地方,是脑神经所在处,它聚集着人的精神。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根据对尸体的解剖和大脑病理的临床研究,明确提出“灵机、记忆不在心而在脑”的著名论断。
在欧洲,以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者认为,人与整个自然界一样是物质的。灵魂是由原子组成的,只不过比组成肉体的原子更加精细而已。人的死亡不是指灵魂离开肉体,而是肉体原子和灵魂原子的自然分离。他认为,人的感觉和思维是一种不断放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象”,透过感觉器官而投身到灵魂的结果。他说:“如果没有影象来接触,就没有人能有感觉和思想”。他坚持了心理是物质派生的,感觉是由外物引起的唯物主义观点。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的心理学专著里,把灵魂看作是生活的动力,是身体存在的形式。在《记忆》、《梦论》等著作中,肯定感觉是认识的基础,说:“感觉新局面不是感觉自身,而必须有某些外于感觉者,先于感觉而存在”。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DESCARTES)从二元论的哲学观点出发,提出了身心交感论。他认为人的心与物(身体)只是相对独立的“实体”,两者是根本不同的,心的本质是思维,不占空间,身体是物质的,占有空间,心身两者互相交感,心影响身,身也影响心,两者交感于脑内的松果体,通过松果腺体的活动可以将物理的刺激传导而至灵魂(心)之内,而后将冲动由灵魂传导至身体。笛卡尔用“反射”概念来解释人体的活动,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笛卡尔的二元论观点,即认为存在着物质和精神两种独立实体,心理不是脑的功能,不是脑的产物,而是独立于脑活动之外的东西,这种观点其本质是唯心主义的。
可见,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并不参正确阐明人的心理现象。因为他们缺乏发展的、联系的辩证观点去探索人的心理活动,不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所以也就不能正确的阐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
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的任务是探索和揭露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
一、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的关系、客观事物的影响如何转化为人的主观意识),论证和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心理学以其确凿可靠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心理对物质世界的领带关系,是客观现实与人脑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进一步具体地论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产物,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命题,为辩证唯物主义彻底战胜唯心主义和二元论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使人们能更深入、更具体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自学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正因为如此,列宁把心理学列为“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并说:“心理学所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列宁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
二、心理学的任务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都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参与下进行的,也都是在人的心理调节指导下完成的。因此,要想把工作和学习任务推向前进,就必须遵循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以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
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1)环境因素,即人所接触到的周围事物的变化;(2)心理因素,例如人的体温高低,饥或渴等;(3)心理因素,即自己的心理活动对心理的影响。心理学就是要探索这三类因素的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影响。为此,有以下三项基本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提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若不能被揭露,就不能被理解和控制,有时甚至会被看成是任意发生的、主观自决的、不受因果规律支配的。为此,心理学大量的工作是测量、描述和揭露人的行为以及心理如何调节和支配人的活动的规律性。例如,心理学通过大量测量提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记得又快又牢固,而有的人则记忆效果差的原因,并提出有助于记忆的方法,控制和避免有害于记忆的因素;
第二项任务是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预测和控制。人们掌握了心理活动的规律,就能根据客观现实的需要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活动。例如,知道了某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就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该学生的某些作业成绩。另外,了解了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因素,就能够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改变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活动效率提高;
第三项任务是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实际上就是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某些心理现象的原因。这个过程既包括了把已知事实组织起来以形成与事实相符的说明,也包括了就事件之间的关系提出需要证明的假设。
三、心理学的分类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在理论上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体系。在应用上与社会各实践领域紧密联系而形成了许多心理学分支学科。为此,可以把心理学大致划分为两做成领域: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领域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领域
心理学基础理论领域主要是研究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1、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心理的实质问题才心理的结构问题。因此它涉及到心理过程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形成及变化的最一般原理和规律,以及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具体的科研方法。随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普通心理学中既包括已经定论、为科学实践所证实的心理学理论和规律,也包括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心理学学说和学派以及处于科学发展前沿的新发现和新成果。
近年来,普通心理学发展迅速,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日益渗透到普通心理学中。同时,动机、情绪和个性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地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使普通心理学更注重人的整体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2、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是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实验心理学涉及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原理、设计、方法、仪器技术和资料处理等问题。由于在心理学研究中采用了科学的实验方法,才有了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客观研究的手段,从对心理现象的一般推论进入到具体心理过程及其物质基础的分析研究,从而深入提示出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3、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们获得知识和使用知识的心理活动的学科。认知心理学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泛指人们一般的认识客观现实的心理过程。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用信息处理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其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所具有的决定作用,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为此,它力求通过提示人如何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机制来控究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性。
4、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发展心理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因此,发展心理学也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类,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探索人类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心理发生、发展过程或阶段中的各种心理特点和规律。狭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指儿童心理学,即探讨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5、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的学科,是心理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理心理学在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及现代技术方法的基础上,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感知、学习和记忆、动机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机制,以及内分泌系统对行为的调节作用的研究方面。
6、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心理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学科。社会心理学着重探讨个体社会化的条件和规律、个体受群体的影响以及群体中的个体相互作用等方面的一般规律。着重探讨社会心理形成、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的条件和规律性;
7、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异常的类别表现及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变态心理学所探究的主要问题有:行为异常的实质、正常和异常行为的区别以及行为异常的分类和表现特点等,从而建立阐述行为异常的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并作为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依据。
8、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人格形成、发展及其表现的规律以及人格结构的先天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学科。人格心理学以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等个性心理为研究对象,提示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以应用为研究目的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1、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感觉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主要是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为研究对象,涉及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心理特点及规律、影响教与学活动的心理因素、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以及教师心理活动等,目的是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学科。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涉及了管理过程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
3、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两个主要方面:消费行为的内部因素,如消费动机、消费信息和认知以及消费决策等;消费行为的外部因素,如广告宣传、商标命名、销售服务和企业形象等。
4、工业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是研究从业人员的行为,用心理学方法解决工业或经济领域中产生的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学科。工业心理学涉及工业企业的生产组织领导、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改进生产环境,进行专业培训和人员选拔等。工业心理学分为侧重人-机关系与改善工作环境方面研究的工程心理学和侧重人-人关系、人-组织关系方面研究的管理心理学或组织心理学。
5、心理咨询学
心理咨询学是对来访者提出的心理障碍或要求给以矫正的学科。心理咨询学主要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通过商谈程序,提示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和行为问题的症结,寻找摆脱困境的条件、途径和对策,使来访者改变原有态度和行为,增强自信心,以达到对社会生活的良好适应。
6、法律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法律活动中与法律直接相关联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法律心理学主要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探究司法程序中犯罪动机、犯罪证据真实性、司法叛、犯罪者和违法者的教育改造以及各类司法人员的心理活动特点等。
7、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是研究对人的心理差异的测量理论和编制心理测验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学科。心理测量学分为心理测验和心理统计学两部分。涉及通过人的行为表现的某些心理特征作出数量化的解释的心理测验,和依靠统计分析的数据作出测验结果,即确定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水平和特征在总群体中的相对位置。
8、临床学心理学
临床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异常与心理疾患的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症状与诊断、预防与治疗的学科。临床心理学涉及心理变态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以及单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神经症,如神经性焦虑或忧郁症和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等。目前,临床心理学从治疗的有度,研究病因、诊断和预防,以帮助人调适社会生活,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而形成一门新兴的健康心理学分支学科。
现代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领域方面并不仅限于以上所列的这些学科。事实上,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众多心理学分支学科已自成体系,它们共同为人类所面临的自身心理课题而不断探索和研究。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要科学地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提示心理的实质、规律、机制就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史观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因此,心理学研究须产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心理学的研究也不例外。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对心理学研究来说,就是要从心理活动产生所依存的客观条件及其表现和作用来提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由于心理活动纷繁复杂,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很容易产生猜测、武断和片面的缺点,应该注重遵循这一原则。任何结论都必须在对所得的全部事实材料和数据,甚至包括相互矛盾的事实中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而不能任凭研究者的主观臆测来肯定或否定某种结论。
(二)发展性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发展之中,作为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心理活动,当然也不可能是固定的、静止的。不仅如此,人脑这一心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些都要求研究者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来研究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性。
发展性原则是指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原则。例如,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就要根据从初生到老年期的每个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形成条件,既要阐明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也要阐明那些正在形成或刚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并要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心理现象,以创造有利条件让顺利发展。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等,它们都涉及到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设计;采用合适的搜集资料的方法;按照一定研究程序进行统计检验的基本过程。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在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参与观察者,即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另一种是非参与观察者,即观察者不参加被观察者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觉自己的活动被他们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惧到第一手资料。但是这些所惧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观察的主观臆测和偏颇是观察法使用时的关键。另外,观察始终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利于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了被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它的不足之处是观察者处在被动的地位,只能消极地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因此可能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实验法不但要探求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而且还要进一步探究问题的原因“为什么”,因此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这一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实验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项变量:第一,自变量。即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第二,因变量。即反应变量,它是实验者预定要观察、记录的变量,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第三,控制变量。即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虽然实验者的目的不是研究它们,但是为了避免它们对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设法予以控制。总之,采用实验法研究个体行为时,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存关系。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1、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他是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在这种实验条件下,由于被试摆脱了实验可能产生的紧张心理而始终处于自然状态中,因此,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自然实验中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
2、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仪器,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学的许多课题都可能在实验室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室严格的人为条件的控制,可能获得较精确的研究结果。另外,由于实验条件严格控制,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由于实验者严格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境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处在这种情境中,意识到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他(他们)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在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其目的是借助于许多个人的反映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趋向。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1、问卷法
问卷法是指彩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由于问卷法可以向许多人同时搜集同类问题的资料,所有较省人力物问卷法可以向许多人同时搜集同类问题的资料,所以较省人力物力。但在采用问卷调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二是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2、谈话法
谈话法是指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和施行。但是由于言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
(四)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的研究方法。测验法通常被用来确定被试者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有两种情况:一是采用测验法来研究个体行为(心理特征)在某一层面上的个别差异;二是采用测验法来研究被试者两种或多种行为(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测验的量表必须标准化,测验的内容必须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当某项测验量表确立,才能在量表所规定的问题范围和所规定的人群范围内使用。目前,心理测验的种类很多,如智力测验是了解不同年龄的被试的智力发展水平;成就测验是了解被试者某些特殊能力的现存水平;人格测验是了解被试的各种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的综合表现。由于测验法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因此,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很广。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上述四种研究方法都有各自独特的优点,但也都有局限性。由于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不能只单独采用某一种方法,而应该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选用几种方法兼而用之,使之能互相补充,这是心理学研究达到更高科学水准的条件之一。
第五节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源于“灵魂的学说“,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人类探索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一直包括在哲学的母体中,如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ARISTOTLE)的《灵魂论》中就论述了人类的各种心理现象。说它年轻,是因为直到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由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W。WUNDT)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直到那时,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迄今止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从这一角度说,心理学与物理学、生物学相比是一门年轻的、正在发展中的科学。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众所周知,最初的哲学包罗万象,只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需要,许多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科学才逐渐自成体系,陆续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这些分离出来的科学独立地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又反过来要求人们对自身进行研究,而且这些独立后发展起来的科学,又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为人们认识自己提供了可能笥。心理学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在其他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前人的不断探索、研究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哲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受到了哲学的深刻影响。17世纪中期,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有两个观点对于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一,他提出了“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第二,他把统一、完整的心理与人体分开而陷入二元论。但是,笛卡尔关于身心关系的思想推动了当时对动物和人体解剖学及生理学的研究,他的反射的概念等思想对心理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发展。经验主义起源于英国的哲学家堆布斯(THOMADSHOBBES)和洛克(JOHNLOCKE)。堆布斯被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先驱,洛克被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奠基人。经验主义偏重于观念的产生与联贯的研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他把经验分成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外部经验叫感觉,它的源泉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的属性或特性作用于外部感官,因而产生外部经验。内部经验叫反省,它是人对自己内部活动,如思维、意愿、情感等的“观察”。洛克提出了“简单的观念是由感官经验而来”的看法,许多简单观念经由心灵的结合而成为复杂的观念。随着英国经验主义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联想主义思潮。联想主义把联想的原则作为对全部心理活动的解释的原则,认为观念的结合(联想)是了解人类学习与思考的基本法则。这些看法对心理学关于学习、记忆和思维等理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实验心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哲学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探讨的基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则受到了实验生理学的直接影响。
19世纪中叶,生理学已经成为一门以实验为中心的独立的科学。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德国生理学家缪勒(J。MULLER)对神经细胞的特殊功能的探讨,不但对生理学本身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而且也激发起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许多学者对这方面的兴趣和研究。生理学所采用的许多科学方法也相继被应用到对个体行为的研究中。例如,德国著名科学家赫尔姆堆茨(H。HELMHOLTZ),用青蛙的运动神经测量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这为心理学中应用反应时的测量方法奠定了基础。另一位德国学者费希纳(G。FECHNER)通过不断实验研究,建立了心物之间讲师的关系以及心理物理学方江。德国学者韦伯(E。WEBER)通过有系统地变化刺激的强度来观察个体的反应,在感觉阈限的研究和测量方面为心理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以上几位学者在听觉、视觉以及感觉阈限的测量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及其成果,直到今天仍然是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和实验手段,为心理学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活动,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后期,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目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产生了不同的学说和学派。根据研究者们不同的理论以及各自对心理学课题的不同的实验与研究,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主要学派和思潮。
(一)构造心理学(STRUCTURALPSYCHOLOGY)
构造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第一个学派,冯特(W。WUNDT)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的内容应该是意识经验的分析,为此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他首创内省法,即“自我”对其内在经验感受的观察和分析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冯特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也以内省法来研究意识经验,他把心理学与化学相比较,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和能细分基本元素的化学复合物类似,心理学的主要工作是把意识经验分析成若干基本元素,然后研究整合了的要素。
(二)机能心理学(FUNCTIONALPSYCHOLOGY)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是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杜威(J。DEWEY)、安吉尔(J。ANGELL)和卡尔(H。CARR)都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机能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因此,不能把意识看作为是元素的集合。机能心理学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而不是像构造心理学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例如,构造心理学主要关心什么是思维,而机能心理学则主要关心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机能心理学这一推动心理学面向实际过程的显著特点,使它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TICPSYCHOLOGY)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于1913年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既不同意构造心理学关于心理元素的看法,也不造成机能心理学把意识视为心理学的主题。华生认为意识是玄妙的不可捉摸的,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并以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直接的观察与测量是心理学的科学方法,而内省法是不客观的、不科学的。可见,行为主义心理学有以下特征:第一,强调以客观的观察和测量来记录人的行为,由于意识不能观察和测量,所以意识不应该包括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内;第二,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反应,而某种反应的形成是与相关刺激有关;第三,个体的行为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后,在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行为,强调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上客观地研究行为,而不从主观上加以描述,这种研究方法上的客观主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它否定了人的心理、意识的观点以及分析人的行为的机械主义的错误,对心理学的发展起了消极的阻碍作用。
(四)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
格式塔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墨(M。WERTHEIMER)首创,代表人物有考夫卡(K。KOFFKA)、苛勒(W。KUHLER)等人。格式塔是从德文“GESTALT”音译而来,意思是完形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有关人的知觉的过程,同时受到物理学中“场论”(FIELDTHEORY)的影响,认为人脑中也有一个“场”,它决定了人看外界东西的状况,由于“场”有一定规律,人脑就按此规律把客观的东西组成一定的“完形”。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心理元素的观点,也不同意行为主义心理学所持的刺激一反应的观点,认为个体的任何经验或行为的本身都是不可分解的,每一种经验或活动都有它的整体形态。换句话说,心理活动既不是由几个元素构成的,个体的行为也不是单纯由一些反应堆积而成的。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是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是经由个人对外界刺激进行选择与组织后的反应。
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的适用性并不仅限于知觉过程的研究,许多心理学课题,如顿悟和问题解决也可用其理论加以解释,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的出现受到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巨大影响。
(五)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SIS)
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创立的。该理论的基础来自医学临床经验,对心理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关于人格以及心理治疗方面更显突出。弗洛伊德用潜意识、欲望、生本能和死本能等概念来解释个体的心理发展历程;用“本我”、“自我”和“超我”等概念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
精神分析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原来追随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的批语和反对,不再坚持弗洛伊德的“一切行为决定于性本能发展”的泛性论观点,加之受到社会学和人类学发展的影响,开始转向重视和研究人格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因素,这些观点和理论被称之为“新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发展极其迅速,在发展方向上表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各心理学派的理论由对立趋于直辖市互补;二是放弃了追求普遍的大而全的理论,转向能解释某一方面心理现象的小型理论,并通过小型理论逐渐气势磅礴到统一的普遍理论。在这种形势下,心理学出现了不是以学派的形式,而是作为一种范式、思潮、一种发展趋向去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目前,在心理学中出现的新的理论和思潮有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OGERS)二人在50年代创立。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论,认为它们都把人的心理现象异化,而没有提示人的完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实质。为此,该理论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为对象,研究那些真正属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的各级层面的问题,特别是蕴藏在人性中的无限的潜力,通过改善环境以利于人类潜能的充分发挥而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度。
(七)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CHOLOGY)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中新兴的一种思潮,代表了心理学研究的一种趋势,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逐渐演变而成的。认知心理学分为文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包括了对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研究。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感官的信息接收、信息的贮存、信息的撮和运用等过程,它把人看成一个信息加工系统或信息加工器,认为认知活动就是信息加工。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知识的获得者得、贮存、撮和运用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以及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它既继承了格式塔心理学对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成果以及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操作方法论,又融入了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内容,力求通过提示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的机制来探究人类的认知活动的规律性。
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构造及分类
(一)神经元的构造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神经系统被认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内有大量的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总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表述得愈来愈正确。美国耶鲁大学史蒂文斯(C。F。STEVENS)教授指出:“人脑被认为是由10个11次方个神经元组合而成,与我们银河系中的星星数大致相同。”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不同的神经胞体的大小和形态相差很大。胞体常见的形态有球形、星形或锥体形。突起是神经元向外突出的部分,按形状可分为树突和轴突。前者呈短的树枝状;后者为细长状,又称为神经纤维。一个神经元可有几个树突,但一般只有一个轴突。轴突长度最长可达一米左右,在轴突主干上,有时可分出几个侧枝。神经细胞具有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功能。在脑和脊髓中,许多神经元的轴突由髓磷脂组成的髓鞘包裹起来,成为有髓鞘的神经纤维。髓鞘起绝缘作用,以避免神经冲动向周围的神经纤维扩散,其传导速度有髓鞘纤维比无髓鞘纤维快得多,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个体行为分化的重要物质条件。
(二)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神经元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可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根据神经元机能,可分为: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在神经元之间,神经传导是由感觉神经元传到中间神经元,再传到运动神经元,是单身传导的。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中传导的单向性是由突触来实现的。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可以同时向两端传导,即双向神经传导。
二、神经兴奋的传导
(一)神经兴奋
神经以及肌肉、腺体等组织都具有兴奋性,这是它们的一种重要特性。所以有时又称它们是可兴奋组织。当我们以某一形式刺激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较安静的状态转至较活动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神经兴奋。表现为一系列可逆的电变化。
一般情况下,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情况是不同的。细胞膜外主要是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1-),而膜内主要是带正电荷的钾离子(K+)和带负电荷的生物大分子。由于细胞膜对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通透性,在静息状态下,它对钾郭子通透性较大,对钠离子通透性较差,从而造成钾离子外流,而钠离子又挡在细胞膜外,致使膜内外出现电位差,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出现静息电位。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变化,钠离子比钾离子和氯离子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于是钠离子内流,使膜内电位迅速上升,并高过膜外电位,解除了细胞膜静息时的极化状态,故称此过程为“去极化”。在去极化的一瞬间之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又开始下降,对钾离子的通透性上升,细胞膜又恢复极化。上述的这一电位变化即动作电位。它是神经细胞受刺激时的电位变化,代表神经兴奋的状态。一次去极化和一次恢复极化,代表神经一次完整的兴奋。
一个完整的动作电位可分三个时相,有其各自的生理意义。首先是知电位,它是动作电位的基本部分,由细胞膜的去极化引起,只持续0.5毫秒左右。负后电位始于锋电位下降到基线前的一段时间,强度只有锋电位的5%,持续约12~20毫秒,是去极化的残余。继负后电位之后,出现向反方向改变的正后电位,强度只有锋电位的0.2%,持续约80毫秒或更长。
在动作电位三个不同的时相,神经兴奋的水平是不同的。锋电位对应不应期,神经对刺激不再能作出反应;负后电位对应超常期,神经极易兴奋;正后电位对应低常期,神经兴奋性较低。
(二)神经兴奋的传导
当动作电位产生时,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这一部位电位即产生变化,细胞膜表面带较多负电荷呈负电位,而细胞膜内带较多正电荷呈正电位。但与之相反的是,邻近未受到刺激的部位,仍然是膜外带较多正电荷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在此情况下,原来静息状态时不存在电位差的细胞膜表面,在受刺激和未受刺激的两部位间也出现了电位差,于是膜表面未兴奋部位的正电荷流向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的正电荷流向未兴奋部位,从而产生反方向的电流,形成回路,这样未受到刺激的部位也被引起去极化,它引起下一部位膜的去极化,使得一个刺激很快传遍整个神经纤维。这就是所谓的神经冲动的传导。
神经纤维的髓鞘并不是将轴突全部包裹,在郎飞氏结处缺乏髓鞘,离子不能有效地通过髓鞘,但在郎飞氏结处容易通透。所以,有髓神经纤维冲动的传导是从一个郎飞氏结传到另一个郎飞氏结,即跳跃传导,其速度远较天髓神经纤维快。
由此可见,神经冲动的传导与电流的传导是不同的,所以两者的传导速度也相差很大。神经传导的最大速度不过每秒120米,慢的每秒只有几米,电流的传导速度则可达每秒30万公里。
神经冲动的传导有其特性,首先是遵守全或无法则。刺激达到一定强度,神经元则产生一个完全的反应,达不到一定的强度则不反应,并不随刺激的强弱而改变。这使得冲动在传递过程中不会变弱。其次单个神经纤维是双向传导,而在神经系统内是单向传导。再次神经纤维具有相对不疲劳性,以每秒50~100次边疆电刺激刺激神经9~12小时,神经纤维依然保持传导能力。
三、突触及突触传递
神经系统是由众多神经元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从而具备各种各样的功能。对人类来说,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没有细胞质的相连,只有特化出的一个相接触的部位,这就是突触。它是神经元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是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
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大致有:轴突一胞体形;轴突一轴突形;轴突一树突型。近年来又发现了其它几种类型的突触联系,如树突一树突型;树突一胞体型;树突一轴突型;胞体一树突型;胞体一胞体型;胞体一轴突型。一个神经元可以以突触的形式和许多神经元相联系,所以一个神经元可以影响许多神经元的活动,也可以接受许多神经元的影响。
每个突触可分为三部分。突触前部分,突触间隙及突触后部分。突触前部分指神经元轴突末梢分支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其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储存有神经递质。突触小体的前端膜称作突触前膜。突触后部分是指与突触小体邻近的神经元的某一部位,突触前膜与另一部分膜相对,这部分膜称为突触后膜,在突触后膜上面有许多突触受体。在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有一空隙,称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约隔开200~300A。
除上述化学性突触外,人体内还有电性突触,这种突触虽也能辨别出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但其间隙很窄,一般只有20A。称缝隙连接(GAPJUNCTION)。两个神经元的突触膜相贴很紧,以致一个神经元的电变化可以直接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电变化,传递很快,一般可以逆转。电性突触不同于化学性突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突触前成份并无突触小泡。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钙离子通道开放,此时细胞膜对钙具有通透性,使膜外浓度高于膜内的钙离子流入膜内,部分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由于钙离子的内流,突触小泡的膜与突触前膜贴附融合破裂,向突触间隙释放化学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化学递质即与突触后膜上的突触受体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首先是产生突触后电位。它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掏性突触后电位两种。这两种不同的电位是由突触小体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与不同的突触受体结合所造成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实际上是突触后膜的去极化,它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掏性突触后电位实际上是突触后膜超极化,使得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必低,而不易产生神经冲动。
一个神经元是通过突触和多个神经元相联的。所以一个神经元的活动兴奋还是掏,是由许多兴奋性突触和掏性突触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神经网络
单个神经元通过突触的形式形成了广泛、复杂的联系,这些联系在结构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从而保证具有多种功能,即对信息的接收、传递和处理的功能。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主要有:
(一)辐射式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通过多个末梢分支和许多不同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这种联系使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引起多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掏,将影响扩散开来。传入神经元主要按照辐射式建立突触联系。
(二)聚保式
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与多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许多神经元聚会到一个神经,有的引起兴奋,有的引起掏,从而使这一个神经元对兴奋的抑制活动进行整合加工。传出神经元主要按照聚合式建立突触联系。
辐射方式和聚会方式的混合并存。即形成各式环形联系和锁状联系方式。环形联系形成时间上的多次数加强,锁状联系形成空间上的多个数加强。
神经元的各种联系方式,是反射活动协调的基础。
第二节:神经系统
人体内大量的神经元,其胞体集中在脊或脑中,形成细胞核团;其轴突聚集成束,伸到身体的各部分.这些细胞核团和神经纤维束构成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脑和脊髓;脑又分为大脑、间脑、脑干、小脑;脑干又分为中脑、脑桥、延脑;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内脏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一、周围神经系统
(一)脊神经:脊神经共31对,发自脊髓,由脊髓的前、后根神经纤维组成。前根纤维为运动性的,后根纤维为感觉性的,它们在椎间孔处混合外走。再分为前后两支,前支分布在身体四肢、两侧的肌肉和皮肤中,后支分布在背部的肌肉和皮肤中。所以脊神经兼有感觉和运动机能。
下一页 尾页 共17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