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成熟让你如此美丽

_2 卡耐基夫人 (美)
解药在哪里?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明白自己?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我们才能成熟长大,有自知之明?下面是几个建议:
首先,要撤退下来,让自己独自呆一会儿,静静地熟悉、了解一下自己。我们的生活太紧张,没有机会同自己交流;我们必须找个机会,让自己独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独处”方式。我认识的一个人告诉我说,当他想思考问题的时候,他就走到大街上去散步,让自己淹没在人流里。他说:“我一点也不分心,就这样一直想,直到把我的问题想明白。”
我先生在纽约住的时候,习惯到附近的教堂去。他说,教堂能让他神经放松,心灵净化,精神焕发。
我自己最喜欢的独处方式是到自然中去。没空儿长时间散步,也没空儿做长时间的户外活动,但我可以走到自己的院子里,或至少是可以不时抬头,看看窗外的树或天。季节的奇妙变化,仿佛一个接一个的神迹。大自然描绘的巨幅画卷,在一小块土地上,也可以窥见一斑。通过它,我和大自然连在了一起。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你是独一无二的(2)
还有一些人独处时,喜欢找一个安静的房间或是切断同外界的联系。不管怎样,每天要给自己一点独处的时间,不接电话,杜绝干扰。这样的时间,对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方式,树立自己的信仰和约束自己的行为,都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伟大哲学家、思想家,都曾实践和宣扬过独处的价值。耶稣、佛陀、施洗约翰、笛卡尔、蒙田、班扬等等,都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独处,他们变得更有力量,可以更加热情饱满地工作、生活。
第二种找到自我的方式是:打破习惯的外壳。我们被活埋在一层层的习惯下面,苦闷着。只有用炸药或是靠强烈的愿望,才能将我们释放出来。每天我们中有多少人,疲惫地拖着自己过日子?被习惯和惰性囚禁着,单调、乏味,日复一日。
我有一个学生,她是俄克拉荷马州人,在我的演讲班里听课。她告诉我一个故事,讲的是她和丈夫怎样打破了束缚他们的习惯。
“我丈夫和我是电视迷,”她说,“每天下班回到家里,就把电视打开,边吃晚饭边看电视,一直看到睡觉。我们不去见朋友,不读书不看报,也不愿意出去玩儿,生怕错过什么节目。朋友们来家里看我们,我们也是坐立不安的,一心想着没看完的节目。一天中午,我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吃午饭,我发现自己跟他们已经没话说了,我很难受。我整天哪儿也不去,什么书也不读,除了看电视,什么事也不做,把自己最好的岁月,都荒废在黑黢黢的房间里看节目。”
“回到家,我跟先生说,如果别人能戒除毒瘾,我们俩一定能戒除电视瘾,让自己不再沉湎在电视里。他也同意。于是,我们开始给自己治病,我们着手给自己找电视以外的事干。我们报名参加夜校的成人班,晚上有空时去打保龄球或是去会朋友。我们还去图书馆借书,大声朗读给对方听。后来,我们终于戒掉了自己的不良习惯。没有了电视,我们从生活里得到更多乐趣,无论是工作还是婚姻都有了改善,我们彼此关心,对朋友也比以前更好。”
这两个人一直被活埋在他们的习惯里,个性被裹得密密实实的。直到有一天,他们自己努力把自己挖了出来。
第三种自我发现的方式是:找出生活中最让自己满意的地方。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1878年曾写信给他妻子说:“我经常想,对一个人来说,遇见某种机会时,如果突然变得非常激动,热情高涨,特别有生气,那么,这就是总结这个人个性、道德观、世界观的最好时刻。在那一刻,内心深处好像有一个声音在喊:‘这才是真正的我!’”
换一句话说就是:兴奋情绪把“真我”带到了水面上来。感觉到“非常激动,热情高涨和特别地有生气”就是兴奋。
我们也许是为一种思想而兴奋,为某个人而兴奋,或是为某件事而兴奋。答案是什么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兴奋是一种刺激,它使我们远离苦闷,摆脱习惯和不再感到压抑,我们就是我们自己。
在某些特定的工作中,兴奋,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兴奋是我们情绪的燃油,给我们能量,让我们全力以赴。诺贝尔奖获得者,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德华·阿普尔顿爵士曾经说过:“在科学研究成果的功劳薄上,我把热忱排在工作技能的前面。”
很显然,爱德华爵士不是暗示工作技能不重要,他是说,热忱——兴奋——能激励人去学习掌握工作技能。
我丈夫卡耐基先生教了四十四年的公众演讲学。他发现演讲的效果,取决于演讲者本人对演讲内容的兴奋程度。演讲者无论是讲H导弹,他的丈母娘还是讲埃塞俄比亚的降雨量,他对听众的影响,都直接与他对讲演内容的感觉成正比。
一个人的个性不会改,只能是被发现。探究我们到底是什么人,是什么样的个性,让我们特别、让我们精彩、让我们与众不同,要清楚这些,我们必须一层一层地拨开缠绕着我们的恐惧、退缩、自我怀疑、迷惑和习惯。它们围绕着我们生长,紧紧裹住了我们的内核,让我们像看不清别人一样地看不到自己。兴奋是一支火炬,它熔化了窒息我们真我、我们个性的硬壳。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你是独一无二的(3)
兴奋有多种形式。对有些人来说,爱是一种兴奋,揭示了人心底的世界。看过电影《马丁》的人都记得,爱是怎样转变了两个人命运——一个妓女和另一个孤零零的人,爱为他们展开了一个新世界。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让他们兴奋的事是某种工作、某项活动,或者从事创作让他们兴奋。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莱昂·范博斯写过一本说,书名是《教书的兴奋》,在书里他描述了他的职业生涯带给他的欢乐。
危险或危机,也带来某种意义上的兴奋,进而让人们发现自己深埋的个性。公共灾难像战争、洪水、地震中,总有很多英雄脱颖而出。所以说,人们往往在遇到不寻常的挑战时,才迸发出能量,显示出品格。还有一些比较小的场合,比如,有不少退休老人跟他们的孩子一家同住,他们总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可是,当家庭出现危机——疾病或是突如其来的打击时,他们突然像灯塔般放射出光明,既有力量又有能力。
这里列出三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认清自己的个性:
1. 每天留给自己一点独处的时间,让自己思考。
2. 尽全力打破习惯的外壳,认识真我。
3. 利用自己的兴奋和兴趣,找到自己。
心灵的成熟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自我发现的过程。我们只有了解自己,才能理解别人。苏格拉底说“了解你自己”是智慧的起点,现在,我们明白:“只有一个人像你”,正是这条古代箴言的现代版。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学会爱自己(1)
斯迈利·布兰顿博士在他的书《爱⋯⋯死亡》中说:“一定程度的自恋,是每个健康人的正常特征。要完成工作和取得成就,对自己的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布兰顿博士说得太好了。对健康、成熟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人生态度就包括“爱你自己。”这是在倡导骄傲自满吗?肯定不是。这是在要求我们接受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明明白白地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同时要自尊,保持自己做人的尊严。
心理学家A·H·马斯卢在他的书《动机和个性》中,曾提到过接受自己这个概念,他说:“在新的动力心理学中,有几个主要概念,分别是:自主性、释放、人性、接受自我、推动意识和满足感。”
一个成熟的人,不会在晚上眼睁睁地躺着,挑自己毛病跟别人比,担心自己没有比尔·史密斯的自信,或是没有吉姆·约翰斯的进取精神和毅力。他会审视自己的工作,认清自己的失误。他对自己的缺点很了解。但他认可自己的目标,满意自己的干劲。他试着花精力去改正自己的缺点,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了解。
对自己和对别人一样,他同样地宽容;他不让自己活在痛苦中。
喜欢我们自己,就像喜欢别人一样,这很重要吗?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说,除非我们喜欢自己,否则,我们没办法喜欢别人。有些人看什么东西都烦,见什么人都憎恨,其实,这正表现出本身固有的挫折感和强烈的自我厌弃感。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阿瑟·杰希德博士坚信,教育工作应该帮助孩子和成年人了解自己,培养他们健康的人生观去接受自我。在他最近写的新书《当老师面对他们自己的时候》中,他说,挣扎、满足、希望和头痛等情绪,交替主宰着老师们的生活和工作。可见,接受自我对每个人都同样的重要。
在美国的医院里,有一半以上的病床上,躺着精神或是神经科的病人,他们通常都很憎恶自己。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忍受着精神或神经问题的困扰亟待救治。更有一些极端的例子,病人跟自己叫真儿,没法跟自己相处。
我不想讨论引发这些不幸事件的各种因素和压力。我认为,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对成功和名望重视,想要超过别人而强逼自己苦役似的工作等等,是造成我们灵魂生病的原因。对上帝缺乏坚定不移的信仰,导致了我们情感错乱。对此,我深信不疑。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W·怀特先生,写过《不断进步——研究个性的自然发展》一书,个中观点,发人深思。他在书中谈到目前十分流行的一种观念——“调整自己,适应来自周围的各种势力,是人的本份。”怀特先生接着说,这种思维方式从产生的时候,一直到今天,已经变成了一种定式,“结果,有些人过度调整自己,使自己变得十分地狭隘,思维方式单一,思想倍受束缚;使自己屈从压力去完成自己的人生角色。但是,成功的历程,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目标,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成长、去完善自己、去创造,像一股有建设性的力量那样去行动——一句话,靠的是自身成长过程中有开创性的那方面。”
我从心底赞同怀特先生的话。我们中很少有人,有勇气独自站出来;也很少有人明白,我们支持的东西,究竟有什么意义。很大程度上我们的行为,是由社会和我们自身的经济地位决定的。我们穿衣服、吃饭、过日子、考虑问题等等,做这些事的方式,基本上同我们的邻居一样。如果我们感觉周围环境与自己不相宜,就会变得十分痛苦,经常会神经过敏,感到失落和困惑,自己讨厌自己。
我回忆起几年前参加卡耐基妇女讲座的一个学生,她就曾深陷在这样的冲突中。她先生是一个成功的律师,野心勃勃,敢作敢为,有很强的控制欲。他们家的社交圈子,完全由先生的朋友构成。跟他一样,在他们的眼中,成功的标准就是有名望,有显著的成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谦虚、温和的她,感觉自己简直被他们淹没了,变得很渺小。她所拥有的美德,没人看到,更没人欣赏。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变的越来越压抑,她觉得自己没法儿达到他们期望的标准,她不喜欢自己。
这位女士的问题,不是改变她周围的环境,而是改变她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摆脱那些想要完全改变自己的压力。要相信,人活一生一定有某种意义;要相信,人活着并非是要完成别人的使命,而是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她才会有信心。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学会爱自己(2)
赢得自信的第一步,就是停止用别人的专横标准来评价自己。她要找出自己的价值所在,按自己的价值标准,开始生活。她还要学习怎样轻松地同自己相处,少来一点自我批评。
那些讨厌自己的人,其病症之一,就是过分地给自己挑毛病。我们知道如果适度,自我批评是健康的,有建设性的;对自我完善,非常必要。但是如果自我批评上了瘾,像得了强迫症似的,它就会阻断我们的进取行为。
很多年以前,有一天晚上我去了我先生教课的地方。下课后一个女学生找他,抱怨说她讲不好,讲得总是比她期望得差。
“我起身开始讲话的时候,”她告诉我先生,“马上意识到自己胆怯、害羞,不像班里的其他人,人家看上去都是那么镇定、信心十足。老是想自己的那些毛病,让我更加没信心,最后,我完全没办法把心里话讲出来。”
她还讲了一些细节,剖析她的弱点。她讲完后,卡耐基先生对她说了一番我一直记得的话,他说得非常简单:
“忘了你的短处吧。不是你的弱点毁了你的演讲,是缺乏德行。”
不,不是我们的弱点、缺点毁了一次演讲,一种个性或一项艺术创作。莎士比亚的剧本里有很多历史或是地理知识错误。狄更斯的小说里,有大段大段的矫揉造作的伤感句子。那有什么关系?这些伟大的作品,永放光芒;他们的美震撼人心;与之相比,他们的不足,微不足道。我们爱我们的朋友也一样,爱是因为他们的美德,而不是他们的错。
要进步和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得靠我们的长处;要发扬优点,克服困难。我们必须改正错误,然后忘了它们,轻装上阵。
当耶稣基督面对那些身体和精神倍受摧残的人们时,从不会像考官似的问为什么。他也不会一味地给予苍白无力的同情,他不会说,“哦,可怜的人,你的命不好呀。周围环境不适合你。你是怎样迈出堕落的第一步的呢?”
不,耶稣基督直截了当地切入要害问题:“你的罪赦免了。走吧,你从此是清白的人了。”
负罪感和自卑感,被过去的错误和现在的缺点苦苦纠缠,这样的心理状态很不好,也很不利。当陷入其中时,我们羡慕别人,不喜欢、不尊重自己。我们必须埋葬已经死了的过去,继续前进。
学会欣赏自己,首先要能容忍自己的缺点,这并不是说我们要降低标准,变得懒惰、得过且过,不用全力以赴;而是说我们一定要明白,没有人(包括我们自己),总能保持尽善尽美的状态。期望别人这样,不公平;期望自己这样,是十足的愚蠢。
几年前我参加过一个协会,里面有一位数得着的女会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者。她对自己做的每件事,都过分地认真。工作上,她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每份报告,她都花几个小时苦思暝想。她发言时滔滔不绝,搞得她的论点和她的听众同样地精疲力竭。她家从不欢迎不请自来的客人,她家的聚会前,她总是事先计划好每一个微小的细节。这位女士,通过自己的努力,每件事上都做到了冰冷地、机械般地完美。她的完美,是以牺牲了快乐、随意性和温暖换来的。她是完美,完美地乏味。
要求自己总是完美无缺,是一种自我虐待。我们不能容忍自己和别人一样好,我们必须超越别人,像黑暗中闪烁的一颗星星般发光。我们不是贡献出自己和自己的才能做工作,而是要和别人比,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别人是否把我们当成完美的偶像来崇拜。
做为人,完美主义者和我们一样会遭遇失败,但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不能从失败中爬起来,他以憎恨自己做结尾。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学会爱自己(3)
别跟自己太过不去,要学会放松,偶尔自嘲一下,学会欣赏自己。
在上一章中,我提到每天给自己一点独处的时间,会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独处,也可以帮助我们欣赏自己。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赛顿心理学研究所的莱昂·巴特梅尔先生写道:“睡觉前花点时间,静静地想一下过去的一天都干了什么,曾经是人们的一种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同别人——还有我们自己,相处。”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陪伴,那我们怎么能期待别人愿意和我们在一起呢?哈里·爱默森·福斯狄克,曾经观察过那些不能忍受独处时光的人,说他们“就像一潭水,被无休止的狂风吹着,从未平静地映出过美丽的风景。”
透过独处的时光,我们会找到自己心灵的港湾,坐标的原点,它是我们向外发展人际关系的大本营。安妮·莫罗·林博格在她的优美的著作《大海的礼物》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先同他的内核建立联系,然后才可能同外界建立联系。对我来说,我的内核,也就是我的精神世界,惟有通过独处才能找到。”
独处赋予我们一种洞察力,让我们可以更客观地认识我们的生活。圣经的《诗篇》中说“安静下来体会,我就是你们的神”,这是《诗篇》给我们的忠告。这是一句非常好的忠告,就像我们身体离不开新鲜空气一样,我们的灵魂需要独处的时光。
完全看别人的脸色活着,随时关注别人是否满意,不单给那些我们喜爱的人增加了负担,也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毫无乐趣而言。喜欢、尊重和欣赏我们自己,如同能欣赏别人一样,是健康人格的一部分。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妥协:恐惧的避难所(1)
“想要做个男子汉,必须做到决不妥协。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就是一颗正直的心⋯⋯我犯的所有错误,都源于放弃了自己的立场,想要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这是伟大的不妥协主义者拉尔夫·埃森默的话。这番话无疑会给某些人极大的震撼,他们一直认为“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是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首要条件。
也许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阐述埃森默的话:“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但行动的依据,务必是自己的观点。”
如果说成熟会带来一两个实实在在的好处的话,那么,其中之一就是:成熟长大的人,有自己的信念,而且不理结果如何,有根据信念行事的勇气。
年轻、没有经验的人,害怕与众不同,无论是穿衣服呀、玩呀、说话办事呀,都得按他们那个圈子接受的方式进行。人到中年的父母们,跟他们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冲突不断,就为了那几个令人困窘的问题:“莎丽她妈允许她涂口红,为什么你不?”,“像我这么大的都跟男孩子出去约会了。”,
“为了皮特,您千万别让我像个怪物似的,行吗?”,“没人晚上十一点就得回家。”诸如此类,等等。
孩子生活在同龄人的世界里——他的朋友、他的玩伴儿怎么看他,他们是否接受他,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交际问题。他所在圈子的行为标准和他父母的标准不一致,这种冲突构成了青春期最大的障碍。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令他们长期头痛。
当我们发现自己处在一种不熟悉的环境中,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让自己行为,同公众接受的标准保持一致。一直到自己有足够的经验和信心时,我们才可能按自己的标准和信念安排生活。只有傻瓜才去挑战他完全不懂的东西,只有傻瓜才冒冒然地去冒险。
渐渐地有一天,我们有了一整套自己的价值观念。我们发现,比如说诚信吧,我们发现诚信是最明智的行为,不仅仅是因为别人这样教我们,而且我们自己的经验、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智慧,也证实了这一点:没有诚信,就没有回报。幸运的是在我们的社会里,对生活中的几个大的基本原则问题,大家还是意见一致的;否则,我们真会生活在永久的混乱无序里。
有时候,对基本原则问题甚至也会产生歧义。这时候,决不妥协的人,就肩负起文明发展的重任。几百年来,权威意见一直说奴隶制度是合理的、必要的,没有人对此表示异议;直到有一天,几个两眼放光的激进分子跳出来大声反对。严刑逼供、使用童工、体罚、劣质产品——面对一长串伤害,众人曾不假思索就接受了这一切,直到一小群有坚定信心的人站出来,反复强调说:大家这样做,都是错的。
不妥协并不舒服,通常情况下也不愉快,有时甚至不安全。所以大多数人宁愿加入温顺的羊群,觉得隐藏在匿名的众生中更安全,对牧羊人的指令,从不质疑,不争辩。出位?想一想,就够可怕的啦。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安全的欺骗性:羊群受惊可能溃散,是最脆弱的群体。
妥协,同寻求安全一样,结局是被奴役。只有接受生活的挑战,才能获得真正自由,我们要把头扎进生活的大海里,努力奋斗,为自己开拓出一条路来。著名的战地记者和作家埃德加·莫尔说:“如果我们被带有消极态度的个性所左右——比如圆滑、稳妥、只是一味地寻开心等,那么无论我们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可能算是一个正直的人。人只有接受重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那时候才会有最大的幸福)。正如我们的前辈所说的,健康的人在困苦中成长。”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妥协:恐惧的避难所(2)
在本书的前几章中,我曾说成熟长大的首要条件,就是接受责任。长大,意味着从父母庇护下的小巢里走出来,迈步走向广阔的成人世界,长大意味着实现这种转变。
如果我们真正成熟、长大了,就不应该再走回躲避恐惧的避难所——妥协;我们不应该将自己藏在人群里;我们也不应该不加审视地、盲目地接受别人灌输的思想。
一个肩负着某种使命的人,使命感会贯穿他的一生。必要时他会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大声疾呼,向整个世界挑战,事先并不需要别人的什么游说。他被神圣的热情所鼓舞,他没有别的选择;内在的激情驱动着他,让他不屈不挠地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障碍。
但其余的人——你,我,还有隔壁的那位男生等等,却是一些骑墙草,我们总是想:如果有那么多的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那肯定是我们错了;于是,我们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观点。我们自己的信念,被压在大众观点的下面,在如此重压下窒息。我们输了,或者说面对强大的习惯势力,我们丧失了信心。
有些人认为,那些不妥协的人都是一些怪人,或是想要争“出位”的浅薄人。留着满脸胡须,光着大脚板儿满街走;参加正式会议时故意穿着T恤衫,在剧院大厅里吸烟的时髦女,上述表现并不能证明其人有自由、独立的灵魂;恰恰相反,这是不成熟的表现,从精神层面上讲,和动物园中的猴子没什么两样。
在成熟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树立起人生的信念和理想,成熟长大的我们遵循自己的信念生活。无论是对自己、对社会、还是对神,我们都要保证要好好干,以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人类的方式,发挥自己的才干。
在这方面我一直欣赏埃森默的坚定。在他生前,别人一直游说他参加反对奴隶制的运动,劝他支持一些当时的重要活动。他都拒绝了,因为他相信,他肩负有一种特别的使命,坚持做下去,他可以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自己的独特贡献。他同情那些改革运动,衷心地祝愿那些运动能顺利发展,但始终认为自己不应该分心、分散精力。他的态度源于他的生活准则,愿意为了它牺牲自己的“人气”。
支持一种不流行的事业,或是走到潮流的反面去,需要极大的勇气。在关键时刻,一个不妥协的人为了他的信念,站起来大声疾呼,是最勇敢的一幕。
最近我曾参加了一个集会,会上话题转到了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上去了。所有的客人都持有相同的观点,除了一个人。这人一直客气地避免同其他人发生争执,直到有人直截了当地问他怎么看。“我宁愿您没问我,”他微笑着说,“因为我和在座的各位意见完全不同,而且这又是一个公共场合。但是,既然您问了,我就不妨说一说。”接着,他一五一十地罗列出他的观点。辩论中,他被各种反对声音包围了,没人支持他,但他誓死捍卫自己的观点,决不后退一寸。他不能说服别人转变观点,但因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他同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虽然对他来说,随声附和他人的话,更容易一点,但他没有。
就在不久以前,一个人要活下去还必须完全靠自己,靠自己的判断,靠自己亲自动手。对那些赶着马车一路向西的拓荒者来说,哪里有什么专家可以咨询,甚至连商量的人都没有。碰见紧急事件或是灾难,他们唯一能依靠的人就是自己。病了?没有医生,他们只能用一些土方或是靠常识。印第安人来打劫?大草原上没有警察,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想给家人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没有建筑承包商,只有自己的一双手。吃的?必须自己去种或者自己去采集。对生活中的每一个重大事件,他们都必须自己做决定,还别说,他们做的真不错。
现在,我们生活在专家时代,我们变得凡事都要倚赖专家的权威意见,我们渐渐地失去了信心,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判断,不敢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的信念。专家替我们思考,因为我们给他们这种权利。当我们可以从左边阻截也可以从右边冲过去时,我们就把手中的橄榄球放下了。
在当前的教育界,时尚是:预先确定被教育者的个性模式。比如说,我们的教育机构煞费苦心地培养“未来的领袖”。尽管事实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最后成长为被领导者,而不是什么领袖。我们需要领袖训练,但我们也需要知道怎样跟随领袖,做一个有思想、有头脑的跟随者;而不是盲目地跟着走,就像一群走向屠宰场的牲畜。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妥协:恐惧的避难所(3)
按照教育家沃尔特·芭比的话说,人们训练孩子,培养他们表面化的品德——和群儿、大众化,有能力调整自己服从群体的要求等,让他们发展完全符合社会理想要求的个性。芭比先生说,没有给性情孤独的孩子,留有任何余地;退出,被看成是情绪失控的一种征兆。每个孩子都要去玩游戏,每个都必须当船长。每个孩子,对问题都要有一种固定的看法;每一个孩子,都必须像其他孩子一样。
芭比先生还说,如果想未来最幸福的、最好的公民出自我们的学校,就必须给与众不同的孩子,留一点空间,那个孩子可能喜欢读书,远胜过喜欢棒球;可能喜欢音乐,远胜过喜欢足球。这样的孩子,不应该被看成不适应社会,应该允许他与众不同。
如果有家长敢于提高他的嗓音,大声说出学校应该怎样教育他的孩子,那么,他是位勇敢的家长。这样的家长,更容易听到这样的劝告说:算了吧,让有资格的专家去决定吧。我就认识这样一位住在郊区的青年,他站出来,抗议学校教育他儿子的方式。他是个从不妥协的人,他忠实自己的信念,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抨击流行的教育理念。一年后,他被选进所在社区的教育委员会。今天,他的孩子和社区内几百个孩子一道,成了教育改革的受益者。而改革,正源于那个晚上:在会上,他站出来面对整个社区的人,说出了他的想法。
关于怎样喂养、关心和照顾孩子,我们有医生;关于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有儿童心理学家;还有商务咨询公司,教我们怎样经营自己的生意。在政治上,我们几乎不以个人的名义投票,我们是某一组别中的一员。甚至我们最温馨、最隐密的关系——我们的爱情生活——也被无孔不入的专家所介入。他们观察、他们将爱情分类,然后将他们的意见零售给大众。我们咀嚼着专家的结论,把它当成万能的福音书。
男人、女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不再是自己、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意的最好专家。做某件事仅仅是因为“专家”首肯,或是因为流行,在我看来,完全是有病。
埃德加·莫厄尔经常告诫我们要警惕这种“畜群状态”——我们被剥夺了个人的崇高价值。
“这种剥夺,” 莫厄尔在《星期六文学周报》上撰文说,“是可怕的纳粹主义的核心。它刺激产生冷酷、灭绝人性的行为,也促进了专制的法西斯行为的发展。它与“自由精神”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美国当初建国时,致力于在保持国家独立的同时,保护个人的一切权利不受侵犯。可是,只要美国人进一步受专家的摆布,或继续受现在这样的教育,或继续受愚弄放弃个人的权利,那么,想让美国人再站出来,向大多数人支持的政府表达他的异议,都会变得很难、很难。
莫厄尔先生在他的文章结尾中说:“人们虽然没有能力做天使,但这决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要做一群蚂蚁。”
不得不承认,对我们来讲,摆在面前的最难完成的指令,就是“做我们自己。”了解自己已经不容易,在当今这个到处充斥着批量大生产、大众传播媒介和流水线式教育模式的社会里,想要做自己更难。我们习惯于用人们所在的阶层来定义他们:“他是某工会的人”,“她是某公司的人”,“他是民主党的人”或“他是保守党的人”等等。大多数人自己都带着自己的标签,也毫不迟疑地给别人挂标签。看起来我们好像是小孩子,在玩“警察抓小偷儿”的游戏。
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哈罗德·多德兹,非常关注“妥协和不妥协”引发的冲突。在普林斯顿大学1955年夏天的学士学位授予仪式上,他以“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为题,发表演说。
“压力迫使你们妥协,这也要改,那也不行。可是不管压力有多重”,他告诫毕业生们说,“如果你有一个真正独立的灵魂,那么你就会发现,妥协只会带给你失落感。为了让自己的让步更合理,你做了很多努力,事实会证明:一切均属徒劳。除了丧失了自己最宝贵的财富——自尊外,你没有任何收获。妥协,即使带给你短暂的、一次性的满足,但是,你没有做成自己的主人。放弃的愿望、一个真正的人对人云亦云做法的抵制情绪,会时时冒出来打碎你内心的平静。”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妥协:恐惧的避难所(4)
多德兹校长进一步阐述说:“人们迟早会明白他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当他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他应该做什么;今后他应该往哪个方向前进。”
1955年,澳大利亚驻美国大使珀西·斯潘塞爵士成为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市的联合大学的荣誉校长。在就职仪式上,他说:
“生命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我们欠国家、社会和自己的家庭一笔债,我们生来就是为了还债的,如果不想白白走一遭,我们就应该清偿,因为我们义不容辞。不对国家、社会和家庭尽自己的责任,就没有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我们也就无从表现自己的个性,无从发挥自己的才能。在追求幸福的奋斗中,我们既有权利、也有辉煌的机会,完善、发展自己的个性。我们这样做,不仅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了那些我们爱的人,为我们的同伴,一言以蔽之,为了全人类。”
也许我想说的话,在圣经的《诗篇卷》第八篇中已有了最好的表述。在那里,诗篇的作者问神说,在上帝的眼中,一个人是否像茫茫宇宙里的一粒沙,太渺小了,没有什么大意义?
“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
和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
便说: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世人算什么,你竟眷孤他?
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
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
都服在他的脚下。”
只有拥有成熟心智的人,才有能力欣赏一个人潜在的奇妙能量。只有拥有成熟精神的人,才会自豪地说,他只是比天使低一点儿,而不是比猴子高很多。对这样的心灵和精神,妥协——恐惧的避难所,只是一个词,不会成为一种现实。因为像他,比如埃默森,他始终坚信:心灵的完整无缺,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为什么会招人烦?(1)
人们可能会有意地去侮辱别人。恶意预谋一个骗局相当容易,相信你不会怀疑每天都有人这么做。然而,没有人——没有任何一个拥有成熟心智的人——故意去招人烦。
我们每人都有一份特别的表,上面罗列着我们经常抱怨的问题,我们私下里最不愿意接触的人、最不愿做的事。虽然表的内容份份不同,但我们都认可将遇见大闷人列为一件大事,认为他对人类的社会是一种危害。可悲的是,迄今为止,大家还没有共识去消灭他,仅仅是避开他罢了。法律,我甚至有点怀疑立法人的智慧,迄今为止,也并没有把“招人烦”当成一项重罪,甚至没有把它当成一种不当行为。所以,我们也不能把这样一个大闷人孤立起来。世上也没有一个小小的孤岛,让我们可以流放他。我们知道怎样将口蹄疫挡在我们的海岸线以外,但却没办法阻挡这个叫“烦人”的可怕疾病。
人们卖广告说有各种奇招,可以对付人身上从头到脚的毛病——香港脚,口臭,便秘,喉咙发痒,头痛,鸡眼和脱发等等。但从来没有人声称,他会治好我们“招人烦”这个毛病。
如果说预防是治病救人的最好方法,那么,应该在治疗前先分析一下病症。我们这里探讨几种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招人烦”病的病例,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可以对号入座的症状,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为什么瑞平哈斯特太太上次的草坪Party不请你了。下面列出的几条症状:
1. 提起孩子、孙子或是宠物,就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一句简单、礼貌的客套话:“您的孩子都挺好的吧?”就足够了,足够引发如滔滔洪水般汹涌的一堆话来,全是关于这个老闷话题的,没一句值得一听。但是,你已经打开大门了,所以,你必须坐在那里,让洪水淹没你。如果你像我似的,对这种闷有点感受,那下面就是你将听到的话:
“哦,你知道啦,约翰——他是我的小儿子,最近啊他就是不吃亨氏。昨天他拿了一碗米糊,全都扣在头上。小家伙儿太可爱了。所以,我打电话给家庭医生,说‘医生啊,我想了各种办法,可是宝宝呢,他要不就把米糊一口一口地吐出来,要不就全扔在地上。最调皮的时候,他把米糊全抹在身上。’”
“他问我有没有在米糊里加香蕉,但这也太出奇了吧?约翰从来不喜欢吃香蕉。他可好玩儿了,管香蕉叫‘脚脚’,他说‘不吃脚脚’,挥着他的小胖手,吵翻天了。对他的年龄来讲,他很早慧;我们邻居的小孩子里面,没人像他那么会表现自己。真是神奇!对啦,有一天他使劲把桌布拉下来了,然后瞪着黑亮亮的大眼睛,看着我说,‘约翰,洒洒’。我和他爸爸差点笑岔气了。”
吁!到了这个时候,你差不多已经死了,不过不是笑死的。
这种闷死人的话题,有一种恶魔般的能量,能把任何对话都拉回到它的老路上去,不管你以前的话题,跟它有多么地风马牛不相及。你挑起话头谈布兰朵或是布尔加宁(前苏联的一个元帅),但都没有用;他——或是她——只想谈宝宝。
我就认识这样一个女人。如果我们的话题扯到了国际关系,或是牛肉的质量上,她总会使用她的谈话技巧,将话题拉回到她女儿达夫妮身上。这就是她的做法:
“不,你千万别相信那些俄罗斯人。就在去年的夏天,达夫妮的大学朋友想跟她一起去欧洲。他们原来没打算走到铁幕的那一边的,但他们的确是想过去西柏林。达夫妮问我,‘妈妈,你觉得我们的计划怎么样?’于是我对她说⋯⋯”
接下来又是诸如此类的长篇大论的话。那些烦人的人,心智完全不成熟。他们还没有长大,所以不明白,交朋友首要原则就是——为别人着想。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为什么会招人烦?(2)
那些闷死人的长篇大论,很不幸,不仅仅是那些骄傲的父亲和溺爱的母亲炮制的。一个推销员,刚刚从布法罗出差回来,在那里他成功地推销掉一批防滑轮胎,他正好有一大堆细节来消耗你的精力,他会一五一十地告诉你,他怎样说服商店的经理下了10,000美元的订单。
你有没有听过桥牌高手讲他是怎样动脑筋打成满贯的——有约叫法和叫加倍?对了,还有影迷。他喜欢讲最新的凶杀电影里的情节,听得你恨不得拿台灯砸他的头。
能把人闷死的腻烦话题包括很多类,它不一定是讲孩子,桥牌或是电影。也可以是老公喜欢折腾家具的嗜好,或是爱玛表哥的性爱秘密。它可能是讲弟弟的工作,或是堂姐劳拉的悲情故事。它也可能是讲阿猫或阿狗的。有一次,我被人拉到曼哈顿一条繁忙大街的街角处,一个熟人硬是让我听了足足二十分钟她家的金丝雀胃肠是怎样工作的。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为什么会招人烦?(3)
2. 时时刻刻跑题儿
马可·吐温的一篇小说,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这种大闷人的谈话方式,他本来想讲一个故事的,但就是谈不到点子上,通常是这样的:
“我有没有告诉过你,我去郝琵印地安人营地的事?对了,我们度假出去玩儿。那是星期五早晨——不,应该是星期四的早晨——你还记得爱拉吧,我告诉你我们星期四出发,是因为我记得星期三我去看牙来着。我的上面的假牙有点松,我想让牙医帮我紧一下。噢,天哪,我有一个最饶舌的牙医了,总是不停地讲。但他的医术不错,的确很好!我还跟我们老板谈起过他。我们老板,是一个怪人。顺便透露一句,他没心没肺的,什么事都得靠我。有一次我对爱拉说,‘爱拉,要是我就这么辞职走了,老板该怎么办呢?’爱拉马上说,‘比尔,如果你走了,我也立刻辞职回家找我妈去!’多会开玩笑!”
关于郝琵印地安营地?一句都没有——就是这么地漫无边际。
3. 像一截木头
这种人,比起那些话篓子来,从数量上看要稀罕得多,这是我能给他们的惟一正面评价。
你费尽心机想要找一个两人可以谈得来的话题,你表现出对他非常、非常感兴趣。你拼命想把他“拉出来”,但白费劲儿,对你所有努力的回报,是一张毫无表情的脸,和偶尔一句半句的“嗯,嗯。”如果你走运——我就从来没试过走运——他可能会问句“真的吗?”,算是对你的这场个人演出的嘉奖。
他是一个JUD-THE-DUD,一个完全麻木、彻底迟钝的家伙。想要从他那里得到一点有意义的、礼貌的反应,比想卖给莫斯科人股票和债卷还难。他那土豆般毫无生机的脸上,从不会有感兴趣的表情。他是活着的卡通人——如果你能把那也叫活着的话。
4. 无论讨论什么,都跟你争个没完没了
跟这种人聊天,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砰地弹回来,像个手球似的,啪地又砸在你脸上。
他们知道每个问题的答案,对每个议题,他都直截了当地用一句话做结论,完全不容分说。如果你的观点恰巧同他的不一致,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你是多么地荒唐。
“哎,你简直是疯了,”他大叫。“难道你不知道事实已经证明了如何如何⋯⋯”等等。偶尔碰到他心情舒畅的时候,他会简单地说:“不对,先生,你完全错了!听我告诉你⋯⋯”
跟这种半大孩子似的快乐杀手打交道,麻烦在于他总是想告诉你什么事,非常粗暴,异常肯定,不容置疑——事实是总是有一些事你完全不想听。
跟这种性格的人在一起,只有一个可能的办法:不管他说什么,都说OK。如果不同意他的观点,不管你说得多么得委婉,你都会发现自己立马陷入一场激烈、无情的批斗中。讨论和交换看法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只关心他自己的观点,要让他的观点,像摩西颁布法律似带着权威。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为什么会招人烦?(4)
“我刚才去买东西,”她哀哀地唠叨着:“我想买点厨房用的帘子。我等了足足十分钟才有店员来招呼我。他们其实一点也不忙,有的来回瞎逛,有的聚在墙角那里聊闲天。他们当然不会理我了,觉得我不是有钱人,不值得一看。我去哪个店都一样。最近几年我都遭了什么罪呀--还有身体,也完了!我的家庭医生都说不知道我是怎么熬过来的。我的肠道全坏了,鬼天气搞得我骨头疼。您肯定我们家里人一定会照顾我吧,算了吧,我去哪里也不会去他们那里找安慰。”
想要闷死我们的听众,谈话的主题还可以千变万化。
他们不停地说啊,说啊,既有口若悬河的女孩,也有强壮的男人。他们把自己放在聚光灯下,舞台的中央。观众的反应是一个大的、长长的哈欠,恨不能休克,直到这场摧残过去。
这些大闷人的问题是,他不知道他自己招人烦,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没有人成心想要招人烦。这些大闷人看自己,还以为自己是Party的灵魂,活泼的美人儿,传播信息的使者呢,戴着诸如此类的高帽。你和我,往恐怖一点想,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大闷人,自己还一点也不知道。
幸运的是,只要我们留心,总有一些迹象和征兆会提示我们,是时候闭嘴了,听众已经烦了。
一个迹象就是:听众僵硬的笑容和呆滞的眼神。我们在讲关于小威利的趣闻时,注意到听话的人,好像越来越像僵尸,最好别再说往下说了。当然,这给了他一个机会活过来,把他孙子跟牧师的对话,一五一十地重复给我们听,但是,我们还是做对了。
另一个迹象就是:偷偷摸摸地看手表。如果他还使劲地摇那块表,拿到耳边听它还走不走,那你更不用怀疑是时候闭嘴了。咒语已经解开了,我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做公开讲话的人,对这种手表测验特别敏感,或者是应该特别敏感才对。
游离的眼神也是一种提示,提示我们谈话应该停止。在忙乱的鸡尾酒会上,我们抓到一个倒霉蛋儿,温柔地把他拉到角落里,用密不透风的谈话把他困在那,他惟一的求生工具就是他的眼睛,他用哀求的眼神,向来往走过的哥们求助。一般很少成功,因为没人愿意同这个小囚徒交换位置,不是他们帮不了他。从人道主义出发,我们应该有点慈悲心,立即停止谈话,放了人家。
某些爱找碴子的人可能会问:烦人和成熟心智、精神健康或是精神有问题,有没有什么关系。可能有这种事,比如某人过着不错的日子,爱老婆孩子,有百万身家,也不偷税漏税,但他是个十足的大闷人。可能有,决不是一定有。因为,烦人,意味着他缺乏智慧,没有想象力,对别人的感受不敏感。而这些,正是塑造健康人格,从别人那里收获积极回应必不可少的品德。
招人烦的人,既不了解自己、不爱自己,也不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的基本需要,更别提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了。因此,在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他也不懂得对方的基本需要。为了补偿内在的空虚,他加倍关注琐事,关注事情的无关紧要的那方面,把这些东西不合比例地放大。他的交情像他的精神一样的乏味。他一点也没趣——飘在社会里,没有坚实的锚地,没有可以参照的固定坐标,他就是这样一个悲剧式的现代人。
招人烦,仅仅是病态人格的一个症状,他的个性停止发展,静止不动了。
个性成熟、健康发展的人,有能力宣讲任何事,决不会让听众感到烦闷,因为他赋予他的想法以深刻的意义。同样的话题,大闷人讲起来,可能既闷又没生气;但他讲起来就不同,通过他的话,这个题目变得鲜活起来,因他而闪耀着光辉。
大闷人,也许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最大的陷阱,因为大闷人是太可怕了,如果我们不小心,自己就变过去了。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成熟心智(1)
在成人世界里历险
1956年二月,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篇专访,接受访问的人名叫艾萨克·普雷斯兰。普雷斯兰先生是一名售货员,他刚刚完成四年的夜校学习,拿到了高中毕业证书。普雷斯兰先生立即报名参加了布鲁克林学院夜大部的学习,他打算学习法律。在新生英语课的一篇题为“什么是幸福?”的作文中,普雷斯兰先生写道:
“拿到了高中文凭,可以继续进大学深造,将来有望做一名律师——对我来讲,是最大的幸福。”
“向前看,我内心充满快乐,” 普雷斯兰先生说,“我打算在夜大学习五年或更长的时间,这主要取决于我学得怎么样,然后我打算进法学院再读五年。”
听起来像一个年轻人雄心勃勃的计划,对吧?可你想到了吗,普雷斯兰先生在去夜大注册前,刚刚庆祝完他的六十岁生日。像很多具有成熟心智的人一样,他知道学习是一种快乐的历险过程,不受年龄的限制,可以随时开始。
受教育,不仅仅局限在高中、大学的校园里,或局限于一套课程表提供的正统书本知识。
哈佛大学的前任校长A·洛厄尔博士,曾经写道:大多数学院或培训机构能为我们做的事,就是帮助我们学会帮助自己。他说,归根到底我们都得自己教育自己。教育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个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要通过自觉自愿地用心,来实现这一过程。
一旦我们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教育和自我完善,就会成为一种激动人心的体验,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开始。人生最好的投资,莫过于培养自己强烈的求知欲,它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给我们回报。
我遇见的最可爱、最有趣的人当中,有一位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新闻评论员洛厄尔·托马斯的父亲。洛厄尔的父亲,老托马斯先生,是一个非常有教养的绅士。他聪明睿智,充满探索精神,心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他所关心的问题。诺曼·皮尔博士有一次去看他,那时他已经病得快要不行了。他的身体很衰弱,但他的心却还是那么地热诚、活跃。客套过后,老托马斯先生问皮尔博士说,“诺曼,你对亨利八世怎么看?”
皮尔博士多少有点感到意外,承认说他没怎么想过亨利八世的问题。老托马斯先生接着问他,最近有没有研究和思考过都德王朝的问题。老托马斯先生说,他认为历史学家对亨利八世的评价有失公正。接着他以极大的学术热情,阐述了他对亨利八世的的评价。
虽然他的身体缠绵病榻,但是托马斯先生的心,却仍然充满生机、活力四射,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尽头,他仍想着纵横几个世纪的问题。
心灵是我们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滋养它,锻炼它,它就会成长;如果我们不理会它,不给它养料,它就会停止成长,因为不用而退化。
仅仅让自己的心灵被动地受教育的影响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用心,让自己的心灵对这些影响起反应。一个人参加读书俱乐部,参加培训班,买季票听歌剧,听讲座,如果他不用心,这些活动对他的影响,很可能还赶不上某个Party上的一场小小的谈话。一个人可以给自己镀上一层“有文化修养”的膜,或是撕掉某层自己不喜欢的外膜,就像穿、脱他的外套一样。但外套里面,心灵仍然是生涩的,未开发过的,一如从前。
参加有益智力的活动只有一个理由:让自己的心灵成长。心灵就像身体一样,要用,方能成长。
刘易斯·芒福德曾经谈到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
“所有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一个:修养,”他写道,“成熟的心智,丰富的个性,一种控制和完成的感觉,一个更高意义上的所有能力的综合,一个更大的能力,为了智力上的兴趣和情感上的享受。”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成熟心智(2)
这些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终极目标。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下午,一位女士来找我先生,她想听听他的建议。她看上去就像被艾伯特·特修揍了一顿的牧羊犬。她有什么问题呢?原来她发现她丈夫对她没兴趣了。她丈夫是一个事业颇为成功的经理,兴趣广泛,而且很有品位。她承认说,她发现自己越来越跟不上他的步伐了。
她哭着说就因为她没机会上大学。孩子们出生后,更是没时间听音乐、看画展或是读书了——而这些事情,恰恰是她丈夫最渴求的。
“现在他嫌我烦了,”她问,“就因为我没法儿和他那些有文化的朋友谈到一块去。这公平吗?”
我先生问她,现在孩子们都大了,结婚了,她怎样打发她的时间呢?她解释说她打桥牌,每周看两场电影,也读一点书,主要是言情小说。
很明显,这位女士感兴趣的东西只有那么一点点,她一点也没尽力扩大她的兴趣范围。她不缺乏自我完善的机会,她缺的是精神和愿望。她完全可以把打桥牌和看伯特·兰卡斯特的时间,用来拓展她的兴趣,让自己跟那位才华横溢的丈夫比翼双飞。
有些人像这位妇女一样,不思进取,于是被遗留在狭小的世界里,他们为自己画地为牢。他们抱怨说太迟了,他们太老了。他们总以为,他们的岁数让他们错过了人生站台上的末班车。他们不明白,对那些想学习的人来说,人生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精神之旅。
很多年前,大学很少、学费又贵、离家又远,因此,只有极少数人能上大学。甚至书也很不容易买到,夜校更是闻所未闻。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任何人只要你愿意,就有机会受教育。奶奶上大学,拿文凭也不是件稀罕事了。
我认识一个住在得克萨斯城的妇女,是一位律师的太太,她养大了五个高大威猛的儿子,送他们上大学、接受技术培训,看着他们成长为专业人士、企业经理等等。等到最小的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这位妇女已经五十多岁了,做了奶奶。她报考了得克萨斯大学,做了四年的旁听生,最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了。现在她已经七十多岁了,丈夫过世后,她一个人住。先等等!千万别为她伤心!她活跃、迷人,做很多社区工作,她有很多朋友和仰慕者,多得她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对任何一个走进她的生活轨道的人,她都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他的儿子、儿媳们都很喜欢她,欢迎她来家里小住。她在自己的心田里播种,如今她享受她的收成。美国公众意见研究所的创办人、罗兹奖学金新泽西州委员会主席乔治·加洛普相信,“有太多的人当他们拿到文凭后,就停止了学习。但对我来说,” 加洛普先生接着说,“学习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从生延续到死。”
大学为我们做的事,是给我们一段时间,提供一个地方让我们学习;以后我们就要自己帮自己。所以不管我们是什么学历,首先,都应该明确我们有必要继续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开发我们的心灵,以免我们在将来的日子里饱受枯燥、孤寂折磨的第一步。
然后呢?一个没有上过大学或者夜校的酷爱自学的人会做什么呢?
非常简单——读书。英国劳工党著名的领导人赫伯特·莫里森15岁时,在伦敦的一间杂货店当跑腿儿的,那时他听到了“我听过的最好忠告”。一天,街头那位颅相学家让他花6分钱看相。然后问他都读什么书。“大部分是讲凶杀的”,年轻的莫里森说,他是指街上书摊上卖的那些廉价书,“还有言情小说。”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成熟心智(3)
“开卷有益嘛,总好过不读书”颅相学家说,“但是你天份太好了,不应该浪费在这种书上。为什么不选点好书读——历史、人物传记?读你喜欢读的书——记住要培养读严肃书籍的习惯。”
莫里森先生说这条忠告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说他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尽管他的学校教育在小学毕业后就停止了,但他可以通过读书,让自己继续受教育。15岁的赫伯特·莫里森找到的通往图书馆的路,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他读有意义的书,这些书塑造了他,让他长大后有机会开始他在众议院的事业。“我有时候也会听广播,” 莫里森先生说,“偶尔也看看电视⋯⋯但我从未听过或看过一个节目能和一本权威性的著作相比。”
想想吧,我们忽视自己的心灵到了如此地步,尽管知识的宝库近在咫尺!好书现在又便宜又多,公共图书馆向所有的人开放,但是,我们还是让自己的精神忍饥挨饿,我们或是随便拿一些流行小报熬成的薄粥喂自己,或是给自己一些完全没有营养的漫画来对付。从知识的层面上讲,我们确是穷困潦倒啊。
人类所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知识和表现出的智慧,几乎都能在书中找到。我们想学习、了解的东西,正在某个图书馆、书店或是朋友的书架上,静静地等着我们。通过书,我们能够同那些伟大的心灵亲密接触。唯有通过书,我们能够回顾历史或是展望未来,我们可以不理会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生活在心灵塑造的真实世界里。
弗兰克·杰宁,是新泽西州布鲁弗尔德市初中老师,也是一个阅读专家。用他的话说:“在人类的历史中,文字是深刻影响了人类心灵的事件之一。它通过篝火旁的说书人让文化得以延续。它使柏拉图和耶稣穿越千年时光来指导我们。它将心灵和时代连在一起,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我们的世界。它有时很抽象,就像一个好的想法;有时又很具体、很精确,就像门上的插销。它是一条金光大道,让人走向高尚,成为真正的人。”
是的,所有的东西都白底黑字地写在那些伟大的书里——人类精神之花,人类智慧、希望和灵感之本。如果我们私下里认识我们同时代的某个伟大的男人或女人,我们对他们的了解,远不及那些读他们写的书的人。我们可以和苏格拉底一同散步,和雪莱一起梦想,和乔治·伯纳德·肖辩论,或是同马克·吐温一起开怀大笑。同这些伟人做精神上的交流,是大多数人死后的梦想,但现在,就在地球上,只要我们跑,这种经历唾手可得。记住哦,不是走,是跑——跑到最近的图书馆就是了。
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则,把我们限制在宇宙空间的狭小一隅。同时间和永恒比较,我们生存的六十年、七十年,甚至九十年又算什么呢?如果我们仅仅靠自己这一生,或我们这个世纪,我们怎么可以了解清楚人类和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经历呢?没有书,没有利用书的愿望,我们将生活在狭小的时空里——我们只能生活在当前,注定无法逃脱。
生活在“十二个凯撒的罗马”时代的人都怎样想?在瘟疫大流行的伦敦,大街小巷到处回荡着这样的叫喊“把你家的死人抬出来啊”,那时的伦敦该是什么样?我们从书上了解了当时的情景,不是冷冰冰的事实,而是鲜活的人类社会的经历——人生的片断。
在读了托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的小说以后,神秘的当代俄罗斯人也似乎变得容易理解了,从他们的笔下,我们看到一个民族正在从内部开始瓦解。腐败的种子被这些伟大的艺术家载入了编年史,它们在革命的红色狂飙中成长为盛开的花朵。从前这些作家描绘的一切,成了今天最激动人心的背景。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成熟心智(4)
H·G·韦尔曾经说:“我一点也不认为H·G·韦尔的身体或他的个性可以不朽,但我实在相信,我们的思想、知识和意志会继续发展,扩大范畴和增强力量。”
如果我们肯多花一点宝贵的时间去阅读那些经典名著,我们就可能做得更好。时间筛去了那些二流的书籍,留下来的全是金色的收成,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和经验的结晶。在时间的长廊和宇宙的空间里,我们现在处在怎样一个位置,要了解这些,我们就必须首先明确我们是怎样走过来的。
一本愉悦了几代读者的书,远比那些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六星期的书要值得一读。
特迪·罗斯福从来不喜欢“本周畅销书排行榜”,他曾写道:
“我其实更想见到的是‘最近三年销量排行榜’。一本前年出的书,直到今天还倍受关注,那么这本书的确是值得一读。那些只流行了一个星期的所谓畅销书,最好把它们扔进垃圾筒。”
读《战争与和平》,恐怕要比读通俗小说多花很多时间。但是《战争与和平》,除了像后者一样给你阅读的喜悦外,还会融入你的血液里,渗透到你的骨子中,伴随你一生。也许,你还会把它遗传给你的儿子和孙子。随着你性格的成熟和阅历的丰富,它还会向你展现新的美感和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成了一种经历,是你的一生的一部分。
一旦你登上了这样的探索之旅,你就会明白“成熟的心灵”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必担心旅途的路线问题。我自己的探索之旅,就完全没有什么计划,很随意,但同样非常有收获,而且充满意外的惊喜。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真正的旅行者,第一次踏足异国的土地,面对欧洲大陆的神奇,心里满是喜悦;面对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和埃及的金字塔时,心里洋溢着探索者才有的豪情。因为没准备,快乐反而增加了。
我曾听到我朋友抱怨说,对经典名著的阅读乐趣,活生生地被扼杀了,有的是因为强制性地阅读,有的是因为学院里那些沉闷的教授。我从没有这类烦恼。我太忙了,没时间去足球场,没时间同反叛行为纠缠。所以,在我生命成熟的日子里,我毫无偏见,我认为经典无罪。我阅读它们,它们给我回报,让我心灵发展和满足。
因此,在通往自我完善、成熟心灵的道路上,在通往完满、幸福人生的路上,我只是一个劲儿地擂鼓,为那些阅读这些伟大的书的人加油。
我在阅读《星期六文学周报》的时候,有一天读到了菲莉斯·麦克金利写的文章。我很高兴地发现,原来她和我一样,为发现了古典文学名著的不朽魅力而激动万分。麦克金利小姐写道:
“指责某校的教育方式很糟糕,要说出你的评价标准才行。可是不管用什么标准,我所受的教育,都可以说是糟糕透顶;因此,无论私下里,还是在公开场合,我都痛骂了它很多年。但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我的骂声越来越小,我发现即使是无知,也有它光明的一面。”
“有一个地方,被称为文学风景区;几乎各种长度和深度的古典英文作品,都聚集在那里。我对那里非常陌生,我走过去一看,万分惊讶。一个习惯跟着导游到处走的人,肯定想不出一个背包客,自己独自出来旅行会是什么样,一个人靠脚力,一步一步走过来。游览文学风景区,我就是这样一个背包客。”
文章的最后一段,我也抄在这里,因为对自我完善和帮助自己成长来说,她的话简直是太中肯了:
“当我有能力表达我由衷的敬意和赞美之情的时候,我遇见了狄更斯、奥斯汀和马克·吐温,对任何一个读者来说,这都是最好的时机。不认识字的人有时也很幸运啊,因为他们可以只读来自上帝的福音。”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成熟心智(5)
在为“自我完善”开的药方中,读好书是最重要的一剂药;当然还有其它的功效卓越的药,比如开拓视野,包括培养自己对古典音乐、艺术的兴趣;参加社会服务工作、参与政治活动等。
我先生戴尔,很多年前开始研究亚伯拉罕·林肯的生平,他被林肯总统深深地吸引住了,后来他写了一本林肯传记。他说,那本书没赚多少钱,但写作给了他极大的影响,他因此变成了一个更好、更快乐的人。
说自己从没受到良好的教育,这种陈词老调该扔掉了,我们应该立即开始我们的探索知识之旅,唯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才能更强有力量。一年又一年,我们开始变老了,朋友一个一个地走了,自己的体力也一日不如一日,但我们汲取的知识,会帮我们填补我们心灵的空缺,我们会更喜欢我们自己。
本章内容集锦
心理健康的秘诀——认清自己、欣赏自己、做你自己
特别的你 :通过下面的方式,了解自己
a) 每天留给自己一点独处的时间,让自己思考。
b) 尽全力打破习惯的外壳,认识真我。
c) 利用自己的兴奋和兴趣,找到自己。
自恋无罪 :
a) 接受你的本来面目。
b) 改正错误,放下包袱。
c) 容忍自己的缺陷。
d) 习惯同自己相处。
妥协,恐惧的避难所 :确立自己的信仰和标准,鼓足勇气去做。
怎样避免招人烦?:增加内涵,让自己成为一个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个有趣的人。
学海无涯 :让心灵在有智慧的高尚活动中得以发展。
注释:基督教《圣经》故事中的人物,备历危难,仍坚信上帝
第四章 成年人的婚姻怎样同女人相处(1)
“那些已经娶妻生子的男人,只能听天由命了,”弗朗西斯·培根三百年前这样说。培根勋爵对那些笨蛋心灰意懒,他们结了婚以后,就伸着脖子,等着命运砍他们的头了。
但至少,培根勋爵暗示了一点,那就是:结婚,是男人做出的最勇敢的决定。人们通常用锐气十足来形容单身汉,说连鬼都敬他三分;又喜欢用小心翼翼、迟钝庸俗来描述已婚男人,这些说法应该变一变。
单身汉们同已婚男人比较,其实更沉着稳重,更有经济头脑。他们没有为跑婚姻登记处而中断他们的人生计划。他们很小心,很狡猾,很难抓住,那些单身女人就经常这么评价他们。他们不会一头扎进婚姻的大海里,相反,他们更喜欢在海滩上玩儿,偶尔用他们的脚趾头玩玩水,一看到吓人的大浪打过来了,转身就跑,一口气儿躲到安全距离以外去了。
除了那个在蒙特卡洛赌破产了的家伙,他垂头丧气、缩手缩脚的。除了他以外,那些已婚的男人个个都有杰西·詹姆斯般的胆量,受伤的犀牛般的勇猛和喜欢赌博的倾向。他把自己的生命、未来和钱包全都压在那个女人身上,他甚至打赌说,他有能力给她幸福。风险很大吧?他不仅担风险,还藐视命运,有双倍的胆量敢面对她。
为普天下的丈夫欢呼!祝愿每个家庭里都有一个这样的好男人。在本章里,我们给家里的那个男人的所有评价和建议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基于这样一条信念:那个有足够的冒险精神走进婚姻的人,应该很愿意接受几条小建议,改正缺点,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直到永远。
科尔耐尔大学艺术和科学学院院长伦纳德·科特雷尔博士,曾描绘过美好婚姻的蓝图,他说:“如今的美好姻缘,取决于是否有成熟的个性,他是否了解自己,摆正了他与别人的关系,取决于他是否有责任感为了别人的利益和幸福贡献出自己的所有。” 科特雷尔院长还说,家庭是“通过满足心灵需要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的心灵需要,是指喜爱、陪伴等,这些感觉和行为是不能强迫的。”
根据科特雷尔博士的观点,这些心灵需要不能强迫,但可以开发、照料或是加深。这里我要提供七条建议,可以称其为“关于妻子的事实”,建议那些丈夫婚后应该怎样跟妻子相处。
1. 赞美她
如果你一定要在什么地方节省一下,记住千万不要省掉你给太太的甜蜜。她会为你工作、为你服务,无论你是掉饭碗还是掉头发,还是胖得腰围多了一圈儿,她都不会离开你,她会高高兴兴地把她的旧外套再多穿一个季节,一点都不抱怨⋯⋯只要你不断地告诉她,她真了不起。真是奇怪,就是有人不懂这一点!那么聪明伶俐的男孩子,就是不明白女孩的这点儿最基本的需要。他们想,和一个女孩结婚,就是对她的最高的赞美了,这种赞美本身就足以持续一生了呀。他们从来没想过他们的妻子,那个小女人,也就是我们,需要持续地安慰和不断地鼓励。对一个男人来说,他轻而易举就能搞清楚他在社会中的位置,如果他工作没做好,上司会教训他;如果他拿到一笔大买卖,他会升职、加薪,最差也会得到公司高层的表扬。
可是家里的那个小女人,却无法知道她做得怎么样,除非她生命里的那个男人告诉她。他对她的欣赏,是她工作的唯一回报。
第四章 成年人的婚姻怎样同女人相处(2)
四周看一看那些你认识的幸福老公,他们的家整洁、舒适,饭菜可口,充满爱和快乐。他们热爱这样的家庭生活,享受亲爱的妻子所操持的一切。这些幸运的家伙一早就明白,最好、最有效、永远不会失败的方式,不是征服女人,而是让她都时刻想着怎样让自己的丈夫满意。方法就是:给她你由衷地赞美,多多益善。
我的一个朋友罗伯特·H·普拉尔,是《纽约世界电讯》的专栏专家,曾与别人合作写了揭露大城市腐败问题的《绝境》。鲍比是个个男人都要嫉妒的人,因为他娶了珍妮。珍妮属于男人梦中情人那种类型,金发碧眼、活泼漂亮、小巧可爱。珍妮以他为骄傲,从不掩饰对他的爱。
鲍比知道怎样让她保持这种感觉。有一次,出版商特别制作了一本鲍比的书,手工装订,羊皮封面,赠送给他。鲍比接过后,一分钟也没耽搁,马上拿出笔来,在上面写道:“赠给珍妮,谢谢你做我的太太,你是我的生命。”对女人来说,这样的签名远比支票上的签名更有意义。这是一个触摸得到的明证,在她的生命范畴里,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2. 慷慨大方,体贴周到
因为某些原因,男人一直以为,对女人慷慨大方就是不用跟她商量,直接替她付钱;或是不时送给小女人一件小礼物。错了,先生们,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女人重视的慷慨,只是偶尔同钱有关。“亲爱的太太,请你妈妈来我们家住一阵儿吧,我们让她好好散散心。”说这样的话,就是一种慷慨呀。在公众场合关心太太,礼貌周全地照顾她,就像一位绅士对一位漂亮的陌生女郎一样,这就是体贴周到,正是他的慷慨大方,促使他献出了自己。
你有没有玩过这样的游戏?在餐馆里,随便猜一猜哪对是已婚夫妇?有空儿时不妨试一试。一对沉默的男女,男人专心致志地对付盘里的嫩牛排,只是偶尔抬一下眼皮望一眼女招待,女人呢,心不在焉地把玩着面前的食物,看上去他们好像是抽奖时随便抽到对方似的。另外一桌上,男人小心翼翼地坐在女人身旁伺候着,好像她是脆玻璃做的。挖空心思找出一个又一个的笑话讲给她听,让她高兴。很显然,他要么是在追求她,要么是在讨好一个女客户。
记得有一次去参加一位名人的招待会。他是多么地彬彬有礼啊。他殷勤地招呼每一个人——除了他太太以外的每一个人。他既不看她,也不向别人介绍她,仿佛她不存在。她站在那里,任凭陌生人的摆布,有人过来就讲几句,没人过来就一个人呆着。而她曾经深爱的丈夫,此时正沉浸在众人瞩目的光环里。他向众人展示了那么多迷人的风采。如果他少拿出来一点,其实也不会伤害他与公众的关系;但多分一点给太太,却会让他同太太的感情更深一层。这桩婚姻最终融入离婚大军,没人会感到意外。
体贴周到、和蔼可亲、风度,像施舍,正如俗语“施舍先及亲友”中说的,要从家里开始。
3. 不要让自己不修边幅
流行的说法是只有女人需要迷人,只有女人需要梳妆打扮。人们告诫女人说,千万别涂着满脸的冷霜就上床,千万别戴着满头的发卷去睡觉;我们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比如说身体不能有异味,手要保持润滑,不能发胖,千万别邋遢。女人希望自己看上去年轻、苗条,有一半的原因是害怕自己失去了魅力,就失去了老公的欢心。
第四章 成年人的婚姻怎样同女人相处(3)
可那些男人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晚晚在外面应酬,早上赶在8点一刻之前就跑了。在工作上,他可能像布鲁克兄弟一样的出色,可在家里,他更像一张没收拾过的睡床。周末他穿着松松垮垮的T恤衫,舒舒服服地躲在一边看晚报,穿着那双狗都不肯咬的破拖鞋,啪哒、啪哒地四处走。不洗澡、不刮胡子,安详地沉浸在幻想里,好像他是多么有魅力的一个男人,太太能嫁他,真是天大的幸运。
如果我说太太们也喜欢整洁,被修饰得干净利落的人吸引,这些不修边幅的家伙们肯定大吃一惊。无论你是穿工作服还是晚礼服,我们都一样的爱你,但我希望,即使你是在家里闲荡,你也得洗澡、刮胡子,让我们的眼睛(还有其他的感觉器官)舒服一点。
外貌不能成就一个男人,但它却是我们看到的全部。如果一个男士,想要女孩子们喜欢他,想要太太喜欢他,下面是几条建议,希望他能接受。
a) 在你觉得有必要理发之前,记住是之前,不是之后,去发廊。
b) 决不能在大白天不刮胡子,你在麋鹿湖边同你那帮哥们钓鱼的那几天除外。
c) 一直要保持看上去干净,闻起来清新。不要以为使用香体露是女人的事。
d) 裤子要熨烫得笔挺。男人颓废的第一个标志就是:裤线慢慢不见了,
e) 鞋要擦亮,袜子要拉平,脸上要带着微笑。
4. 理解女人的工作
今天,大多数女人都明白赚钱养家是怎么回事儿。我们中有的人在婚前或婚后工作过,所以我们知道工作压力呀,纽约麦迪逊大街或是主要大街的要求什么的。
一个男人也有必要明白,一个女人居家过日子的种种不容易。她整天围着超级市场和自助式洗衣店转。她的生存空间要比他的小的多,但同他一样忙,一样地费时、费力,她要处理谁感冒了呀,找管道工修水管呀,或是春季大扫除之类的事。
一个丈夫应该对妻子的日常工作有点概念。做家务是一项很单调、枯燥的工作,丈夫应该了解一点细节,不停的洗碗、洗衣服、打扫房间、熨衣服,考虑烧什么菜,想着去杂货店买东西等。除此之外,妻子还得时刻关注孩子的需要,随时还会有一些临时性的工作,比如做全家的司机了,孩子生病时的护士了,或是全家活动的总策划人等等。她经常超负荷工作,又没有人帮她。她的惟一动力,就是让全家人都幸福;惟一的回报,是全家人的认可。
一个妻子,她需要一点来自外面的世界的刺激,这样才能不至于陷入单调、枯燥的家务劳动中。她必须靠她丈夫的帮助,才能偶尔从她的圈子里跳出来,看一看另一半的日子是什么样的。“男主外”的天性,让男人自动地参与了整个社会的活动,所以在他空闲下来的时候,他经常是想平静、安宁地呆上一会儿。所以,在他的需要和太太的需要之间,他要掌握好一个平衡,既照顾了自己的需要,又要给太太一种较为活跃的社交生活。
5. 支持太太——让她可以依靠你
我的一个朋友曾跟我谈起过她生活里的一次小危机。跟她关系最好的一个阿姨,来家里看她。阿姨到家了,可行李还没来得及打开呢,她的孩子就病倒了,支气管炎。所有的游览计划都泡汤了,因为女主人得照顾孩子,不能出门。“我实在是没辙儿了,”她说,“幸亏了汤姆,每天晚上他都带格雷丝阿姨出去,走马灯式的各处看。周末还带她到旅游景点玩儿。她玩得很尽兴,这多少也减轻了我的不安。汤姆也许有不好的地方,但在危机时刻,我可以依赖他。”
一个丈夫,他让我们懂得,当危机时刻降临,海军陆战队员远比小说里的那些浪漫英雄好的多。
无论是做教师、家长联谊会的主席还是做妇女俱乐部的主任,一个妻子都希望得到丈夫的同意和鼓励;参加教会的活动和参加服装班也一样。
当她教育孩子们的时候,她需要他的支持。
她以他为荣。她希望他高兴,她依赖他的明鉴,不给他添麻烦。
在感情上她需要一种安全感,无论是小危机还是大灾难,发生时,她希望他总在她的身边。
第四章 成年人的婚姻怎样同女人相处(4)
6. 培养共同的爱好
幸福的婚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共享和合作。“你”和“我”在处理某个家庭问题的时候,必须转变成“我们”。我们去什么地方度假呢?我们要不要为睡房添一张床罩?或是买块台布把电视机罩起来?这些还只是要做决定的一部分。彼此理解的夫妇,明白对方在婚姻里扮演的角色,公正、友好的态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男人通常会想,如果对衣服、打扫房间或是做饭等女性化的琐事表现出兴趣,岂不是很没有面子?事实上,如果他要“我爱我家”这堆火不灭,他最好从股票交易报告中跳出来,添一把柴。他希望跟太太讲公司的事,讲他都跟经理说了些什么的时候,太太的眼里能发出专注的光来。为什么他对太太的话没兴趣呢?为什么不好好听太太讲今天棉织品大减价时,她的疯狂大采购呢?
作家安德烈·莫里斯非常有眼力,他提醒那些打算同女人好好相处的男人们说,“对那些女人们认为是很重要的事,要表现出兴趣来,比如她们穿衣打扮啦,她们怎么布置房间啦,她们讲她们的感受或分析什么事情等等ˇ如果有时间,要陪太太逛街ˇ给点建议ˇ要关注那些组成她们世界的所谓小事——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经历啦,她们俱乐部的事啦和她的朋友等。如果她喜欢音乐,爱画画,或是爱读书,那么,努力让自己适应这些趣味。你会很惊讶地发现,过不了多久,你会变得对自己也有兴趣了。”
7. 爱这个太太!
“一个被丈夫深爱着的女人,通常很成功,”作家维基·鲍姆说。对女人来说,被爱,是成功的一个前提。是丈夫给了她自信。作为丈夫,仅仅在婚礼那天给她套上戒指是不够的,要让她生命里的每一天都知道你“愿意”。作家默特尔·瑞德写到:“男人,喜欢去感觉别人给他的爱;女人,喜欢听见别人说爱她。”
但是事实是,蜜月过后,很多丈夫一想到要说“我爱你”,就感到肉麻。好啦,小伙子们,放松点。你不必像欧洲人那样文诌诌地讲。太太们是非常敏感的,她们可以通过成千种方式读出你的话来:你的目光穿越了一屋子的人,落在她的脸上;电影院里你紧握着她的小手;一个出奇不意的吻等。温情脉脉不一定就得痴痴缠缠。
很多女人婚后感到很困惑。婚前,那个男人不惜余力地追求她,可婚后呢,那种缠绵的情谊全不见了。我的办公桌上就有这样一封信,是一个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杰克·塔曼先生写来的,他承认他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
塔曼先生讲了他在选择妻子时的细心和严谨,他最后找了这样一位太太,非常漂亮,是他心目中完美女性的化身。可是,结婚以后,他变得漫不经心起来,把婚姻的全部责任都留给了太太。
当然,这行不通。他们婚后的头五年,是一场不愉快的失败经历。一天,在和太太大吵一顿后,四岁的小儿子忽然问他:“爸爸,你不爱妈咪吗?我觉得她非常好啊。” 杰克·F·塔曼先生说,他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一个A级大坏蛋。“我意识到我全心全意地爱妈咪,”他说,“不仅爱她,也爱她为我做的一切。我们的小儿子健康,活泼,全有赖于她的教导,而不是我的。作为丈夫和父亲,我失职啊。我活该没有家。我决心做一些补救。我去找太太,求她再给我一个机会,帮我做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上帝保佑,她答应了。我们现在的婚姻很好,我们很爱对方,彼此互相尊重。我们又有了一个小女孩,就是一百万美金也换不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现在孩子再也不问我是不是爱妈咪了。”
爱一个女人,不仅仅是感情泛滥这么简单。它还要求我们有敏感的神经,在付出我们的理解、尊重的同时,献出我们的殷勤。很多男人信奉那条老掉牙的说法:无论你怎么试,你都没有办法理解一个女人。他们用它做挡箭牌,回避自己的缺点。这些人宁愿相信,如果男人说东,女人一定会说西;想要跟女人达成协议,没那么容易!在这里,就在现在,我要告诉这些先生们,女人不是遵循另外一种原则做事的外星人。我们是女人,但也是人。男人其实有能力触摸到神秘的女人心。很多、很多男人理解我们,即使是我们做了他们的太太以后,还是如此。
第四章 成年人的婚姻怎样同女人相处(5)
如果你的目标是理解你太太,那么,你最好从爱她,让她知道你爱她起步。她非常乐于改变自己,甚至有一个市场,为她提供庞杂的信息和建议。其中有:怎样吸引男人,怎样嫁个好丈夫,婚后应该怎样同丈夫相处,怎样带孩子,怎样打理一个家,怎样打发她的空闲时间——假设这个小可怜在忙完那么多事后,还有十分钟的空闲的话。她听演讲,她参加数不清的讲座,目的全是指导她怎样过日子的,她还是90%以上各类产品广告的目标。
她的丈夫,则正相反,他也热衷于自我完善,但目标仅限于改善他赚钱的本领,让他在竞争中更有能力,以便找一个更好的工作,变成一个人物。至于谈到家庭关系,他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就这样了。怎样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怎样吸引太太,让她永远爱你?你什么时候看到过有书,或杂志,或演讲谈到过上述话题?改善婚姻关系的重任落在了小女人的肩上。只要提到调整自己适应婚姻生活这个话题,“让女人们去做吧”,就成了男人的座右铭。
男人们轻巧地辩解说,他们出力为家里赚饭钱,必须集中精力改进工作,而不是改进他们的丈夫形象。但是先生们,女人和婚姻不是仅仅靠吃饭就能维系的。做一个好的金钱供给人,同财务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仅仅是他男性责任的开始,不表示全部,也不代表将来。
几年前,米勒学院的院长林恩·怀特曾写过一本非常好的书《教育我们的女儿》。在书里他指责说,大学为女性提供教育时,未考虑性别,好像她们和男人一样。他坚决主张,针对女性的最基本需要,为女性提供一些特别的课程。他说,女性应该受教育,但我们必须时刻记在心里:大多数女性最终会成长为妻子和母亲。
到目前为止,一切全不错。但还是没有给出怎样赢得完满婚姻的答案。仅仅是教育我们的女儿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然后看着她们嫁给一个男人,虽然赚钱很精通,但磕磕碰碰地不知道怎样做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这样的教育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不为我们女儿要嫁的这个男人做一点事,在人生最重要的领域里培训一下他呢?
法国最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有一次曾写道:“大多数丈夫,都让我不由得联想起一个想拉小提琴的大猩猩。”
明白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会让那些丈夫们少一点像猩猩,多一点像Fritz Kreislers.
从一开始,家庭就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结构。它为未来提供保障,同时也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它保护、培养、教育了人类。战争从家而起,为家而发。家是神圣的避难所。
对人类社会如此重要的“家”,保全它的责任为什么会完全落在女性身上呢?女人在家里呆的时间比男人多,并不意味着男人对家的需求比女人少。
家不仅仅是一个地方,让我们在里面生活、吃饭、睡觉、抚养小孩。家是这些,但还要加上别的;它还有别的意义和价值。家的品德还包括给我们温暖,让家人共享人类的情感,比如爱、开怀大笑、眼泪、快乐和悲哀。一个女人不能单独给予这一切,它们等待两个人去共同创造。
因此,我在这里诚恳地建议,男人们稍微停下一会儿,关注一下自己做为丈夫和父亲的角色,把完善自我、争做商界精英的那股精神和精力,至少分一点出来。
“婚姻是对我们成熟与否的一种测验,”戴维·R·梅斯说,他是德鲁大学人际关系学教授,国际婚姻关系指导委员会的主席。“一个人独自生活——那他没必要考虑别人。但可以同别人亲密相处,标志着一个人的成熟程度。婚姻,或者帮助我们成熟;或是让我们品尝我们不成熟的酸涩果实。”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