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故事大智慧全集

_7 张艳玲 (当代)
有人到魏王面前进谗言说:“惠施说话爱用比喻,假使不让他用比喻,他就什么事情都说不清楚。”
楚王说:“寡人不信,你明天把他叫来,寡人好好地出一次他的洋相。”
第二天,魏王看见惠施说:“请你以后说话直截了当,不要再用什么比喻。”
惠施说:“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是怎样一种东西,如果他问你‘弹’的形状是怎样的?而你告诉他‘弹’的形状就像‘弹’。他能听得明白吗?”
魏王摇摇头:“听不明白。”
“对呀,”惠子说,“如果告诉他:‘弹的形状像把弓,它的弦用竹子做成,是一种弹射工具。’他听得明白吗?”
魏王点点头:“可以明白。”
惠子接着说:“所以,比喻的作用,就是用别人已经知道的事物来启发他,使他易于了解还不知道的事物。现在,你叫我不用比喻,那怎能行呢?”
魏王想了想说:“你说得很对。”
人生哲理:使用比喻的目的,是为了使比较深奥的道理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调动形象思维,能使抽象的道理免于枯燥乏味。
鞭背敷屎
从前,乡下有一个小财主,一辈子没出过门,也从来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所以他总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到外面的大郡里见识见识,可是这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虽然自己是一个财主,但是他舍不得。
后来终于抵不住诱惑就来到京城,这京城果然繁华,大街上人多得摩肩接踵,卖什么的都有,一时间,看得眼睛都花了。
无意中看到了京城的衙门,看见有个在衙门里挨了鞭打的人,正在熬煮一锅马粪,往脊背上面敷。财主见了很奇怪,于是就上前问那个人:“喂,这位仁兄,你这是干什么?我在旁边看了半天都不明白,我刚从乡下来,第一次来京城,不明白所以问,希望你别见怪!”
那人回答他:“这你可就不懂了,这煮熟的马粪可以使创伤早日痊愈,并且不留下任何伤痕。”
财主一听,如获至宝,急忙赶回家中,得意地对家人说:“此番我上京城,可得到了一人生哲理。”
“什么智慧?”家人看他那个高兴劲头,都争着问。
“急什么?待我当场试验,也好让你们开开眼界。”财主一边说着,一边脱下身上的长袍。
衣服脱下后,就吩咐家奴,“快取皮鞭来,重重打我二百鞭。”
家奴惊得瞠目结舌,又恐怕违命,便将主人按倒在地。
打完后,财主已经是痛得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家奴搀扶着他站了起来。
起来后,又吩咐家奴取一些马粪煮在锅里,然后将其均匀地涂在背上的伤口。
虽然很有效,但是,他却为试验马粪的功效挨了二百皮鞭。
人生哲理:为了检验理论的正确,违背常理做事,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赵简子涕泣
春秋时期,赵简子有个家臣名叫周舍。这是一个很正直、刚正不阿的人。
有一次,他有事找赵简子,可赵简子嫌他卑微,不肯接见他,于是他就在赵简子的门前站了三天三夜,不肯离去。
赵简子派人问他:“你有什么事要见我?”
周舍说:“我要做一个正直敢言的家臣,笔上蘸饱墨汁,手拿简牍,跟在您的身后,观察到您的过错就记录下来。每天都有记录,每月都有成果,一年以后就能见到实效。”
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的制度,帝王的一言一行,史官都随时记录,然后作为秘密档案封存起来,作为后世修史的资料,帝王在世时无权阅读。由于害怕被后世称为昏君,所以帝王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赵简子知道周舍要效法古代史官,记录自己的言行,觉得能促使自己成为明君英主,也没有什么不好,于是便同意了周舍的请求。
从此以后,赵简子在宫廷内或外出,都与周舍在一起,而周舍也跟在赵简子后面形影不离,随时记录简子的一言一行。
但是没过多久,周舍就死了,赵简子难过得就像死了儿子一样伤心。
后来,有一次赵简子与众大夫在洪波台喝酒,喝到兴致正浓的时候,赵简子突然流泪哭泣起来。
众大夫都很惊讶,他们离开了席位,向赵简子请罪说:“不知某等所犯何罪!使主公伤心了,还请主公明示。”
赵简子说:“诸位大夫都没有罪。”
众大夫更加莫名其妙,又问:“我们既然没有罪,那主公是有什么烦心事?或者是别的国家侵犯我国?可是不对呀,并没有任何国家侵犯我国呀!究竟是谁得罪了主君呢?不妨说说,我们也好为您分忧!”
赵简子说:“我想起我朋友周舍说过的话,不由得暗自悲伤起来。”
众大夫问:“周舍说了什么?”
赵简子便把周舍的话重复了一遍:“千张羊皮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毛皮值钱,众人随声附和不如一个正直之士刚直不阿有益。从前,商纣王由于大臣沉默不语而使商朝灭亡,周武王由于有刚直不阿的大臣而使周朝兴盛。”
然后,赵简子又说:“自从周舍死了以后,我再没有听到谁批评我的过错了。我大概离灭亡不远了,因此我就流泪哭泣起来。”
众大夫都感到很惭愧。
人生哲理:有远见的政治家应该学会听到不同的意见,接受对自己的批评,不能被随声附和的人所包围。
楚人有二妻
战国时期,陈轸被秦国驱逐出境,秦王对他说:“我能满足你的愿望,你离开秦国后将到哪里去?我好为你准备车辆。”
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到楚国去。”
秦王说:“张仪认为你会到楚国去,寡人也知道你要到楚国去。除了楚国,你还想到哪里去?”
陈轸说:“我离开秦国,故意回到楚国去,来满足大王和张仪的策划,来证明我并不曾亲附过楚国。”
秦王问:“你要到楚国去,还说不曾亲附过楚国,这话不是自相矛盾吗?”
陈轸说:“我作为秦国的大臣,如果把秦国的内情告诉楚王,楚王就会认为我不是忠臣,一定不会留我。如果楚王留下我,就说明我不曾亲附过楚国,不曾出卖过秦国的秘密。”
陈轸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就给秦王讲了《楚人有二妻》的寓言故事:
一个楚国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调戏年长的妻子,年长的妻子把那个人痛骂了一顿。那个人又调戏年轻的妻子,年轻的妻子答应了那个人的非礼要求,两个人便勾搭成奸了。
过了不久,娶两个妻子的丈夫死了。
旁人问那个调戏楚人妻子的人说:“现在你可以娶这两个寡妇了。你想娶那个年长的寡妇呢?还是想娶那个年轻的寡妇呢?”
他回答说:“娶那个年长的寡妇!”
旁人又问:“年长的寡妇曾经痛骂过你,年轻的寡妇曾经顺从过你,你为什么不娶年轻的而要娶那个年长的呢?”
他回答说:“当初住在那个楚人的家里,自然要让她顺从我啊;现在娶到我家,做我的妻子,自然要让她为我而痛骂调戏她的人了。”
秦王听完这个故事,便把陈轸留下,加以重用。
人生哲理:看问题的立场一旦发生变化,人们的取舍往往也会随之改变。
哪知人民饥寒
春秋齐景公时,有一年数九寒冬,北风呼啸,鹅毛大雪搅得天昏地暗,连下几天都不停。漫山遍野都是银装素裹,齐国百姓啼饥号寒,到处可见冻尸饿殍。
齐景公裹着轻软名贵的银狐皮袍,坐在温暖如春的画阁里欣赏宫外的雪景,旁边摆着烧得通红的炭炉,面前陈列着山珍海味,玉液佳酿。喝了半晌,景公额上不觉沁出薄薄一层汗水。正在这时,晏子披着一身白雪从外面走进来。
景公对他说,“今年真奇怪呵,大雪连下这么多天,却没有一点寒意。”
晏子说:“天气真不冷吗?”
景公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微笑不语。
晏子缓过一口气,说道:“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主,肚子吃饱就会想到百姓的饥饿,身上穿暖就会想到百姓的寒冷。可是要做到这点真难啊!从今天的情况看来,大王您是一点也不知道吧?”
景公接受了晏子的劝谏,立刻叫人把自己身上的银狐皮袍脱掉,并命人打开国家的粮仓,发放粮食,救济挨饿的老百姓。
人生哲理:养尊处优者是很难体察到老百姓饥寒交迫的生活的,不同的阶级是没有共同语言的,由于生活条件和经济地位的不同,对同一件客观事实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乐羊食子
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一员名将,魏文侯三十八年,文侯命他统率大军,攻打中山国,乐羊统帅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越过赵国,进攻中山,把中山国都城围得铁桶一样。
中山国眼看抵挡不住,就在城里捉来了乐羊的儿子,五花大绑,吊在城门口上,要乐羊退兵,方才放人。一声声凄厉的哭喊传来,将士们都看着乐羊,只见乐羊面不改色,仍旧挥师猛攻。
中山王又急又恨,将乐羊的儿子剁成肉泥,煮了一锅肉羹,派人给乐羊送去,想动摇他的决心。谁知乐羊不但不悲伤,反而神色坦然地喝了一杯肉羹。中山人见乐羊攻城之意这般坚决,军心更加溃乱。
最后,乐羊终于攻克中山,为魏文侯在古长城一带开辟了广阔的疆域。
魏文侯虽然重赏了乐羊,但从此就开始怀疑乐羊,认为他本性残忍不可信任。
人生哲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界限,超过了这个界限,就会使事情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有时候,你的讨好或者大义灭亲会被别人视为心狠手辣。
伯乐遇千里马
楚国人黄歇博学多才,喜欢招纳宾客,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封号为春申君,楚考烈王任命他为楚相。
有一天,一个叫汗明的贤能人士来见春申君,等候了三个月才见到春申君。见面交谈以后,春申君很高兴,也很喜欢汗明这个人。
汗明想再与春申君长谈一次,把自己的抱负和才华全部展示出来。
春申君却说:“我已经了解先生了,先生就不要谈了!”
汗明说:“相国您的贤德实际上不如唐尧,我的才能也不如虞舜。虞舜侍奉唐尧三年以后,才互相了解。现在相国一见面就了解我了,这就是说相国比唐尧还贤明吗?”
春申君说:“有道理,说得好啊!”就叫来守门的官吏,让他把汗明先生登入门客的名册,并表示五天会见一次。
过了五天,汗明来见春申君,给他讲述一则《伯乐遇千里马》的寓言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匹千里马已经长到了可以骑乘的年龄,主人却让它拉着装载食盐的重车往太行山上走。
千里马四蹄伸直,膝盖弯曲,尾巴下垂着,皮肤也溃烂了,口吐白沫,汗水淋漓,到了半山坡上,它使劲挣扎着,但因为负担着沉重的车辕,怎么也拉不上去。
这时,相马专家伯乐坐车从这里经过,看到这种情景,赶忙跳下车来,攀扶着千里马痛哭起来,并脱下自己的粗麻布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
伯乐为什么哭呢?千里马能日行千里,致远是它的特性,而负重是牛的特性。用千里马拉盐车,怎能发挥它的长处呢?看到这种用马不当的情形,伯乐怎能不伤心呢!
千里马于是低头长长喷了一口气,又抬起头来高声嘶鸣,嘶鸣声直冲云霄,好像金石敲击的声音那么铿锵,洪亮。是什么原因呢?
那是因千里马见到伯乐了!
人生哲理:发现人才不容易,发现了人才之后,爱惜人才更不容易。如果用才不当,就是浪费人才。
目不见睫
春秋时期,继齐桓公、晋文公称霸诸侯以后,楚庄王取得了诸侯霸主的地位。
但是他不满足,想要趁着越国衰弱之机,出兵讨伐,进一步实现统一天下的野心。楚国的文武百官感到现在楚国的国力已经和以前相差得太远了:对外连年不断发兵征讨,军队疲劳,百姓困倦,这与庄王初为诸侯霸主的时候相比,已经相差很远了;国内各地的百姓不满楚庄王的统治,纷纷揭竿而起,官府已无力镇压。在这种自顾不暇,束手无策之际,再去攻打越国,是很危险的。但是文武百官怕得罪楚庄王,怕丢掉乌纱帽,谁都不敢对楚庄王进谏。
这时,有一位姓杜的大夫,国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在国人眼里是一位聪明的有识之士,都称他为杜子。他为了楚国的长远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上朝去劝谏楚庄王。杜子对楚庄王说:“大王要发兵讨伐越国,这是为什么呢?”
楚庄王说:“越国是我国的邻国,我们不主动出兵攻打他们,他们也要出兵攻打我们。所以寡人决定讨伐越国。”
杜子又问:“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兵讨伐呢?”
楚庄王说:“现在越国政治昏乱,兵力疲弱。”
杜子说:“我很愚昧,对这件事很担心。”
楚庄王说:“你担心什么?”
杜子说:“智慧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能看到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眼睫毛。”
楚庄王问:“这话怎么讲?”
杜子回答说:“大王的军队,自从被秦国、晋国打败,丧失了几百里地的国土,这说明楚国的兵力疲弱;庄跻在国内造反,官府却无力平乱,这说明楚国的政治昏乱。大王的政治昏乱、兵力疲弱,并不在越国之下。可是大王却要讨伐越国。这不说明智慧像眼睛看不见睫毛一样,看不见自己的弱点。大王您说是不是?”
楚庄王听了“目不见睫”的寓言,就放弃了讨伐越国的打算。
人生哲理:人都是容易看见别人的弱点,却永远看不见自己的弱点。
郄雍捕盗
春秋时期,晋国的盗贼很多,君臣都被盗贼闹得很苦恼。
有一个人叫郄雍,他在当时很有名气,因为他能够观察盗贼的面部表情,从他们的眼神中侦破案情,经常能够为老百姓抓很多的盗贼。
晋国的君王任命他担任捕盗的官职,他用观察面部表情的方法破案,千百个盗贼没有一个能从他的眼下溜掉。
晋国的君王特别高兴,对大臣赵孟说:“我得到一个人,名叫郄雍,善于抓捕盗贼,全国的盗贼将要被他一网打尽了,哪里还用得着许多人捕盗呢?”
大臣赵孟说:“君王依赖观察表情去捕获盗贼,盗贼是抓不完的。而且郄雍一定会遭到盗贼的毒手而不得好死。如果不信,您就等着瞧吧。”
不久,盗贼们聚到一起商量对策,他们说:“我们穷途末路的艰难处境,都是郄雍造成的。如果不杀死他,我们就没法活下去!”于是众盗贼勾结在一起,把郄雍杀死了。
晋国的君王听到郄雍被杀害的消息,十分震惊。他立即把大臣赵孟召来,告诉赵孟说:“果然像你说的那样,郄雍被盗贼杀害了!那么还有什么方法来捕获盗贼呢?”
大臣赵孟说:“周地的谚语说:‘明察到能看清深渊中游鱼的人不吉祥,聪明到可以推知别人隐私的人有祸殃。’君王想使国内没有盗贼,不如推荐有才干的人加以任用,使上层人士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推行道德教育,使底层百姓受到感化,民众有了羞耻观念,哪还会有人去当盗贼呢?”
晋国的君王听大臣赵孟讲得很有道理,于是就任命士会为正卿,并召回了士会。士会,因封邑在随地,人们也称他为随会。这个人很有才干,在晋襄公死时,他奉命出使秦国。因为晋国内争激烈,他长期被拒绝入境,只能留在秦国,有才能而不得发挥。
晋国的君王重用士会,因为他治国有方,众盗贼觉得在晋国无处藏身,于是便纷纷逃往秦国去了。
人生哲理:处理问题,要从根本之处入手,道德教育是不产生盗贼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鲁侯养海鸟
春秋时期,有一年海风很大,本该寒冷的冬季反倒变得温暖了。
各类动物都有躲避自然灾害的本能。生活在海上的禽鸟,从海风猛烈、水温升高等反常的自然现象中预感到有自然灾害的来临,它们从海上纷纷飞往陆地。
有一天,一只名叫繤居的海鸟,从海上飞来,落到鲁国都城曲阜的东门外,一直停留了三天,也没有飞走的意思。
人们发现爰居在曲阜城东门外,一连停留了三天,都感到惊奇。他们窃窃私语,认为这是一种不祥的预兆。辗转相传,这个消息很快被鲁国宫廷的官员知道了。
这位官员向鲁国的国君报告说:“我听到城外的人们传说城外落了一只海鸟,特意前来向君侯报告!”
鲁君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过是一只海鸟罢了。它可能是飞累了,歇过气来,就会飞回到海上去。”
那个官员说:“它在那里一停就是三天,不知主何吉凶?”
这句话提醒了鲁侯,于是他率领文武大臣前去观看。
鲁侯一行人来到曲阜东门外,下车一看,果然有一只海鸟在那里。尽管人声嘈杂,车马喧闹,海鸟也不飞走。
有个文官告诉鲁侯说:“这只海鸟名叫繤居。”
鲁侯命令礼仪官员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把繤居迎接到宗庙(宗庙,是供奉鲁国历代国君的祖庙)里。
鲁侯在宗庙里举行盛大的宴席,为海鸟繤居洗尘压惊。在宴会上,演奏高尚典雅的仇韶乐曲,用牛、羊、猪三牲做菜肴,宴请爰居,鲁侯亲自敬酒夹菜。
爰居见到这样场面,见到这种食物,头晕眼花,忧愁悲伤,肉不敢吃一块,酒不敢喝一杯。过了三天,海鸟繤居就死掉了。
这是用供养自己的食物来喂养海鸟,而不是用供给海鸟的食物来喂养海鸟的愚蠢行为啊!
人生哲理:人们光有良好的主观愿望,不一定会有良好的客观效果。办事违反客观规律,必然会把事情搞糟。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人生哲理: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马上改正,那么,你身边的朋友仍然会接受你。
实心葫芦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隐士名叫陈仲子。
陈仲子的哥哥陈戴任齐国的卿相,每年从封地收税粮有几万石,住宅也宽大宏伟,富丽堂皇。陈仲子认为哥哥的俸禄是不义之财,哥哥的房舍是不义之产,因此他不愿与哥哥住在一起,就带妻子逃到於陵,过起了隐居生活。
这事传开以后,人们都认为他淡泊名利,称赞他是位品德高尚的人。后来这件事传到了楚国,楚王听到了陈仲子的事迹,觉得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想得到他来辅佐自己,要任命他当卿相,帮助治理楚国。
于是楚王就派遣使者带着万两黄金,聘请陈仲子出山辅政。陈仲子十分偏执地认为楚王和齐王一样,哥哥辅佐齐王是不义的行为,自己如果辅佐楚王也是不义的行为。陈仲子就找了个理由说:“我还有个妻子,出不出山,我说了不算,还要容我同她商量商量。”
过了一会儿,他从内室出来,对使者说:“妻子不同意我从政做官,况且我已经疏懒惯了,担当不了卿相的重任,请回复大王,让他另请贤才吧!”使者走后,他仍然过着隐居生活。
后来,杰出的思想家韩非子说陈仲子和古代的隐士务光、卞随、鲍焦、介子推一样,是实心葫芦,中看不中用。他还形象地讲述了一则《实心葫芦》的寓言故事:
宋国人屈谷去见陈仲子。陈仲子说:“我隐居在家,从不过问外界的事情,您来找我有什么事呢?”
屈谷说:“久闻先生气节高尚,不依靠别人生活。现在我有一个大葫芦,坚硬得像石头,皮厚而且中间没有空洞,我愿意把它献给先生。”
陈仲子说:“葫芦的可贵之处,是在于它可以盛东西。现在你的葫芦,皮很厚而中间没有空洞,那就不可能装东西。而且它坚硬得像石头,也不能剖开,不能做成葫芦瓢用来斟酒,我要这样的大葫芦有什么用处呢!”
屈谷说:“对啊,所以我要把这个中看不中用的实心葫芦扔掉,问您要不要?”
人生哲理:那些自命清高而无益于社会的人,徒有虚名而不务实,并且无益于国家和社会。
掩耳盗铃
战国时候,晋国有一个姓范的,他们家比较富裕,一年到头不用去种粮食,但是却有饭吃。
他们家的大门上挂着一只非常漂亮的门铃,有个村里的无赖见到后,就想把它搞到手。
可是不管是谁只要用手一触门铃,它就会发出“丁丁当当”的声音,所以要偷它是很不方便的。
这个想偷门铃的人也很懂得这点,站在门外踱来踱去,一直想不到一个好办法能在偷铃的时候不让它响。
忽然,他想出一个办法来了:铃响所以会惹出祸来,只因为耳朵听得见,假如把耳朵掩起来,事情不就好办了么?
想到就做,他先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就放大胆子去偷那门铃。
可是他刚一动手,门内就有人跑出来大喊捉贼,因为门内的人并没有掩耳朵,还是听得见铃声的。
人生哲理:以为只要自己的感觉不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也都不存在的人是自欺欺人的蠢人。
心中无妓
北宋时期,有两个著名的理学家,他们是兄弟两人,一个叫程颢(号明道),另一个叫程颐(号伊川),世称“二程”。
有一天,他俩应邀参加一个朋友家的宴会。酒席上,有几个花枝招展的歌妓弹弹唱唱,正在给客人劝酒。程颐看不惯,拂衣而起走开了。程颢却若无其事,大碗酒肉,尽欢而散。
第二天,程颐跑到程颢的书房里,还余怒未息,有责备老兄之意。程颢看着弟弟那副一本正经的样子,呵呵笑着说:“你还记挂着那件事么?昨天酒宴上有歌妓,我心中却没有歌妓,今天我书房里没有歌妓,可你的心里还满是歌妓。”
程颐听了低头一想,自愧学问和修养的水平还实在赶不上哥哥。
人生哲理:在生活中总是客观存在着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对丑恶的事物一味躲避,并不是聪明的做法,关键在于从思想上战胜。
盲人堕桥
河里的水早就干涸了,但是瞎子不知道。
他小心翼翼地走上木桥,摸到桥当中,忽然一脚踩空,只听“哗啦”一声,人整个儿跌落下去,瞎子慌忙攀住桥栏,半身已经荡在空中了。他拼命喊救命,两手抓得紧紧的,以为一松手就要落进深水里。
来往行人看见了,都告诉他:“不要怕,河水早干了,放手吧,脚下就是实地。”
瞎子说:“你们胡说,我上次来的时候还听见这里水流的声音,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干了呢?你们根本就是在看我的笑话,想让我掉进水里,你们好看热闹是么?你们这帮小人,都给我滚开。”他根本不相信别人对他说的话,还是继续凄厉地号哭着。
终于,他精疲力竭,掉了下去。谁知脚踩到的竟是实地,瞎子高兴得手舞足蹈,自己骂道:“嘻嘻,早知道脚下是实地,何必自找苦吃呢?”
人生哲理:我们要时刻注视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随时适应这种变化。抱残守缺,不知通权达变,也只能是自讨苦吃。
梁国商人
从前,梁国有个商人到南方做生意,过了七八年才回到自己的家乡。
他临走之前,由于家中的气候、空气、生活习惯等原因,使得他脸上长满了粉刺疙瘩,令他看起来丑陋不堪。到了南方之后,他整天吃杏仁、海藻等药物食品,呼吸江南山川之间灵秀之气,饮用山泉中甘甜之水。由于食物洁净,空气清新,久而久之,脸上的疙瘩逐渐消失了,容貌也变得十分俊美。乍眼望去,脖颈像天牛的幼虫一样,修长白嫩。
他从江南回到家乡后,照镜子看了一下自己的身影,觉得自己长得实在是太好了,一天比一天更觉得自己了不起。他神气十足地走在国都的大街上,洋洋自得地看着左右的邻人,总觉得国都的人和左右的邻人十之八九都不如自己。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