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哈佛情商课

_3 西武(当代)
过了几个星期,小男孩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目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得多了……最后,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又建议说:“从今天起,如果你一天没发脾气就从栅栏上面拔一颗钉子下来。小男孩照着父亲的要求做了。终于,栅栏上面的钉子全拔完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的那么多小孔,栅栏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疤痕。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口都会永远存在。”
因为自己发脾气而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再多的弥补往往也无济于事,宁可事前小心,而不要事后悔恨。所以在生气的时候,不管怎样总要留下退一步的余地,以免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情来。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只顾一时的口舌之快,有意无意地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殊不知这些伤害就像钉孔一样,也许永远都无法弥补。
愤怒是情绪中可怕的暴君,愤怒行为会伤害他人,也会伤害自己。培根说:“愤怒,就像地雷,碰到任何东西都一同毁灭。”如果你不注意培养交往中必需的情商,培养自己忍耐、心平气和的性情,一碰到“导火线”就暴跳如雷,情绪失控,即便你有再好的人缘,也会因此全部被“炸”掉。
心理学家认为,生气是一种不良情绪,是消极的心境,它会使人闷闷不乐,低沉阴郁,进而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有关医学资料认为,愤怒会导致高血压、胃溃疡、失眠等。据统计,情绪低落、容易生气的人,患癌症和神经衰弱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大。同病毒一样,愤怒是人体中的一种心理病毒,会使人重病缠身,一蹶不振。可见愤怒对人的身心有百害而无一利。
怒气似乎是一种能量,如果不加控制,它会泛滥成灾;如果稍加控制,它的破坏性就会大减;如果合理控制,甚至可能有所创益。
第8章:创造奇迹的阶梯
更新时间2012-10-19 字数:40239
疏导而不是压抑
交通拥挤的十字路口,整个路面成了车的海洋,不耐烦的司机在里面鸣笛叫喊,喇叭声充斥于耳,偶尔有一时气愤难平的司机,不顾安全往前挤,不仅会造成人为灾难,而且会使整个交通处于瘫痪混乱状态。如果没有交警的管理疏导,不知道会拖延到什么时候,造成怎样的后果。假如一个人的情绪失控,不加以疏导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研究表明,最后失去控制、大发雷霆的人,通常都经历了情绪累积的过程。每一个拒绝、侮辱或无礼的举止,都会给人遗留下激发愤怒的残留物。这些残留物不断地积淀,急躁状态会不断上升,直到失去“最后一根稻草”,个人对情绪的控制完全丧失,出现勃然大怒为止。所以制怒的最好方法不是压抑自己的怒气,而是进行恰当的疏导。
杰拉尔德完全被激怒了,他一把抓起电话机,把它狠狠地丢出了办公室。很自然,他的销售团队被他的狂怒吓坏了。
杰拉尔德之所以会大动肝火,是因为他刚刚经历了一项改善他的团队管理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他们的工作任务没有完成,这使得杰拉尔德的情绪非常坏。不幸的是,他又碰到坏事情,于是,积累下来的情绪就一起爆发出来,以至于事情变得如此糟糕。
在一位顾问的指导帮助下,杰拉尔德辨别出了触发他作出愤怒反应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过去的偶发事件带给他的积怨。他开始认识到,当他从总公司参加会议回来后,就一直处于最坏的情绪状态中。但是如果他能在会议以前,事实上是在发表意见以前,花几分钟时间放松一下自己,他根本就不可能发火。
有了这个教训以后,他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面对压力时,总是用10分钟的时间,到附近的公园走一走,使自己平静下来。在参加会议时,如果他感觉到愤怒开始困扰自己,就立刻开始做深呼吸,或者通过把手压在臀部下面等方式来控制自己。
这些放松行为,最起码能够阻止他提出最冲动的反对意见,阻止他采取激愤的过激行为,比如夺门而出。在完全接受了控制自我情绪的观点以后,他逐渐掌握了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技巧。
那么,一个已经被惹怒的人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制怒呢?
第一步,对自己以往的行为进行一番回忆评价,看看自己过去发怒是否有道理,是否把怒气迁怒给别人。一个老板对下属发火,原因是下属工作失误。这位下属不敢对老板生气,回来对妻子乱发脾气。妻子没法,只好对儿子发脾气,儿子对猫发脾气。这一连串的迁怒行动中,只有老板对下属发脾气是有些缘由的,其他则都是无中生有。
所以,在发怒之前,你最好分析一下,发怒的对象和理由是否合适,方法是否适当,这样你发怒的次数就会减少90%。
第二步,低估外因的伤害性。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易上火的人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很在意,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他会耿耿于怀。过后,他又会把事情尽量往坏处想,结果,越想越气,终至怒气冲天。脾气不好的人喜欢自寻烦恼,没事找事,找点祸来闯闯。
制怒的技巧是,当怒火中烧时,立即放松自己,命令自己把激怒的情境“看淡看轻”,避免正面冲突。当怒气稍降时,对刚才的激怒情境进行客观评价,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责任,恼怒有没有必要。
第三步,巧妙地发泄自己的愤怒,而不伤害别人。有个日本老板想出奇招,专辟房间,摆上几个以公司老板形象为模型制作的橡皮人,有怒气的职工可随时进去对“橡皮老板”大打一通,揍过以后,职工的努气也就消减了大半。
如果你平时生气了,出去参加一次剧烈的运动,看一场电影娱乐一下,出去散散步,这些与痛揍“橡皮老板”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脾气暴躁的人经常发火已成一种习惯,仅让他自己改正它,往往并不能持久,那么就必须找一个监督员。一旦露出发怒的迹象,监督员应立即以各种方式加以暗示、阻止。监督员可以请他自己最亲近的人来做。这种方法对下决心制怒但又不能自控的人来说尤为适合。
忍耐一下,怒气会自然消退
从前有一个农夫,因为一件小事和邻居争吵起来,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谁。最后,那个农夫气呼呼地去找牧师评理。因为牧师是当地最有智慧、最公道的人,他肯定能断定谁是谁非。
“牧师,您来帮我们评评理吧!我那邻居简直不可理喻!他竟然……”那个农夫怒气冲冲,一见到牧师就开始了他的抱怨和指责。但当他正要大肆讲述邻居的不是时,被牧师打断了。
牧师说:“对不起,正巧我现在有事,麻烦你先回去,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一大早,农夫又愤愤不平地来了,不过,显然没有昨天那么生气了。
“今天您一定要帮我评个是非对错,那个人简直是……”他又开始数落起邻居的恶劣。
牧师不快不慢地说:“你的怒气还没有消退,等你心平气和后再说吧!正好我昨天的事情还没有办完。”
接下来的几天,农夫没有再来找牧师。有一天牧师在前往布道的路上遇到了他,他正在农地里忙碌着,心情显然平静了许多。
牧师问道:“现在你还需要我来评理吗?”说完,微笑地看着对方。
农夫羞愧地笑了笑,说:“我已经心平气和了!现在想来那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值得生那么大的气,只是为您添麻烦了。”
牧师心平气静地说:“这就对了,我不急于和你说这件事情就是想给你思考的时间让你消消气啊!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在气头上说话或行动。”
很多时候怒气会自然消退,稍稍耐心等待一下,事情就会悄悄过去。常言道: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耐一下,怒气会自然消退。关于这一点,林肯深有体会,并总结出一种巧妙的方法。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很生气地对他说一位少将用侮辱性的话指责了他。林肯建议他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骂他一顿。”林肯说。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林肯看后说:“斯坦顿,真写绝了,要的就是这个!”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要干什么?”
“寄出去啊!”斯坦顿说。
“不要胡闹,”林肯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气了,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能认知自己心绪不佳的人多半有意摆脱冲动,但不一定会克制冲动。譬如说,和别人发生了冲突,你心里十分恼火。你一再克制自己,你想揍他的过激行动受到自己的劝阻,却不能浇息你心中的怒火,你可能仍专注于引发愤怒的根源。
如果自觉地抒发强烈的负面情绪会有效果,如果你能清楚地知道“我现在的感受是愤怒”,便拥有较大的转变空间,可以选择发泄,也可以决定退一步。对于情商高的人来说,后者是他们明智的选择。
如果你与别人发生争执,请数十下再开口、转移注意力、做几次深呼吸。同时,谅解的心是最佳的灭火剂。请学会宽容和谅解吧!
因为放松,乘客远离了烦恼
世界著名航海家托马斯库克船长,曾经在他的日记里记录了一次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奇遇。
当时,他正率领船队航行在大西洋上,浩瀚无垠的海面上空出现了庞大的鸟群。数以万计的海鸟在天空中久久地盘旋,并不断发出震耳欲聋的鸣叫。
更奇怪的是,许多鸟在耗尽了全部体力后,义无返顾地投入茫茫大海,海面上不断激起阵阵水花……
事实上,库克船长并非是这一悲壮场面的唯一见证者。在他之前,许多经常在那个海域捕鱼的渔民都被同样的景象所震慑。
鸟类学家们对这种现象十分奇怪,在长期的研究中他们发现,来自不同方向的候鸟,会在大西洋中的这一地点会合,但他们一直没有搞清楚,那些鸟儿为何会一只接一只心甘情愿地投身大海。
这个谜团终于在上个世纪中期被解开。
原来,海鸟们葬身的地方,很久以前曾经是个小岛。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们来说,这个小岛是它们迁徙途中的一个落脚点,一个在浩瀚大海中不可缺少的“安全岛”,一个在它们极度疲倦的时候,可以栖息身心的地方。
然而,在一次地震中,这个无名的小岛沉入大海,永远地消失了。
迁徙途中的候鸟们,依然一如既往地飞到这里,希望在这里能够稍作休整,摆脱长途跋涉带来的满身疲惫,积蓄一下力量开始新的征程。
但是,在茫茫的大海上,它们却再也无法找到它们寄予希望的那个小岛了。早已筋疲力尽的鸟儿们,只能无奈地在“安全岛”上空盘旋、鸣叫,盼望着奇迹的出现。
当它们终于失望的时候,全身最后的一点力气也已经耗费殆尽,只能将自己的身躯化为汪洋大海中的点点白浪,营造出一个个瞬息即逝的“小岛”。
同样,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在人生漫长的“迁徙”旅途中,每个人都有身心疲惫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憩息身心的地方。适当的时候你是否让自己的心灵稍作放松?是否拥有一个可让自己喘上一口气、稍作休整的“小岛”?
给心灵松松绑,不要像那些海鸟,等到自己筋疲力尽的时候,只能一头栽进大海。
高情商者懂得放松自己,懂得调适自己的心灵,以一种愉快的心态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当然,获得心灵平静的首要方法,便是洗涤你的心灵,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
如果你想让心灵减负,每一天,你必须尽力去清除困扰你心灵的情绪渣滓,不使它们控制你的心灵。
相信你以往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把所有烦恼的事情,全都向你要好的朋友倾诉后,你是否曾感到心里舒畅无比呢?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在一艘开往檀香山的轮船上,做过一次心理改造实验。他建议一些心烦气躁的人到船尾去,设想已把所有烦恼的事情全都丢进海中,并且想象自己的烦恼事正淹没在白浪滔滔的海里。
后来,有一位乘客来告诉他说:“我照着你所建议的方法做后,感觉自己的心里真是舒畅无比。我打算以后每天晚上都要到船尾去,然后把我烦恼的事一件一件地往下丢,直到我全身不再有烦恼为止。”
这件事正好契合了一句话: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都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开始。”
从昨天的风雨里走过来,人身上难免沾染一些尘土和霉气,心头多少留下一些消极的情绪,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但如果总是背着沉重的情绪包袱,不断地焦躁、愤懑、后悔,只会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那也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
追悔过去,只能失掉现在;失掉现在,哪有未来!正如俗话所说:“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还会错过下一班火车。”
要想成为一个快乐成功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记得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学会将过去的不快通通忘记,重新开始,振作精神,不使消极的情绪成为明天的包袱。
一个发条上得十足的表不会走得很久,一辆速度经常达到极限的车往往会坏,一丝绷得过紧的琴弦很容易折断,而一个心情烦躁、紧张、郁闷的人极其容易生病。
因此,善用表的人不会把发条上得过紧,善驾车的人永不把车开得过快,善操琴的人永不会把琴弦绷得过紧,情商高的人总在为自己的心灵松绑。
性格比智力更高明。伟大的灵魂与我们的想象一样强大。
——拉尔夫瓦尔德艾默生 作家
聪明的画家
有位医生素以医术高明享誉整个医学界,事业蒸蒸日上。但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他被诊断患有癌症。这对他不啻是当头一棒。他曾一度情绪低落,可是最终他不但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且他的心态也为之一变,变得更宽容、更谦和、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在勤奋工作之余,他从没有放弃与病魔搏斗。就这样,他已平安度过了好几个年头。有人惊讶于他的事迹,就问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他。
这位医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几乎每天早晨,我都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个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温暖每个人。可见,这位医生不但医术高明,做人的境界也很高。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际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却可以安排当下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失色。
希望究竟是什么呢?它是引爆生命潜能的导火索,是激发生命激情的催化剂。只要心存信念,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到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了那棵树的树枝上。结果,最后那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所以,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点信心。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将活得生机勃勃,激昂澎湃,哪里还有时间去叹息去悲哀,将生命浪费在一些无聊的小事上。
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不忘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撕掉你身上的旧标签
“大鱼吃小鱼”,这是大自然的规律,然而科学家通过一项特别的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研究人员将一个很大的鱼缸用一块玻璃隔成了两半,首先在鱼缸的一半放进了一条大鱼,连续几天没有给大鱼喂食,之后,在另一半鱼缸里放进了很多条小鱼,当大鱼看到了小鱼后,就径直地朝着小鱼游去,但它没有想到中间有一层玻璃隔着,所以被玻璃顶了回来。第二次,它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朝小鱼冲去,但结果还是一样,这次使得它鼻青眼肿,疼痛难忍,于是它放弃了眼前的美食,不再徒劳了。
第二天,科学家将鱼缸中间的玻璃抽掉了,小鱼们很悠闲地游到了那条大鱼的面前,而此时的大鱼再也没有吃掉小鱼的欲望了,眼睁睁地看着小鱼在自己面前游来游去……
与此相类似的,是一个关于跳蚤的有趣实验:实验者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些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重复几遍,结果都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所以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把这些跳蚤再次放进杯子里,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罩,“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罩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地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它们开始根据玻璃罩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些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玻璃罩,而是在罩下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玻璃罩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玻璃罩已经去掉了,还是按原来的高度继续跳跃。一周后,那些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动——其实它们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它们已从一个跳蚤变成了一个可悲的“爬蚤”!
后来,生物学家在玻璃杯下放了一个点燃的酒精灯。不到五分钟,玻璃杯烧热了,所有的跳蚤自然发挥求生的本能,再也不管头是否会被撞痛因为它们都以为还有玻璃罩,全部都跳到了玻璃杯以外。
“自我设限”是一件悲哀的事情,跳蚤变成“爬蚤”并非自身已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后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限制已经取消。
其实,很多人心灵中也有无形的“玻璃”,他们不敢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念,或者在挫折面前也采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态度。一个人要走向成功,就要不断地打碎心中的这块“玻璃”,超越无形的障碍!
很多人不敢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在心里面已经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他们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因此,“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生活中,你可能一直尝试做些改变,可是一再地失败,那一定是你所希望的改变跟你的自我认定不符所致。自我认定只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可以改变和扩展的。
走进美国航天基地的人,会看到一根大圆柱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If you can dream it,you can do it。这句话可译为:如果你能够想到,你就一定能够做到。一个人在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遭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是失败、勇敢或是懦弱,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命运。
米蒂是一位精力充沛、热爱冒险的女性,但她一开始不是这样,这是她经过了自我认定后的一个转变。
米蒂自小时候起就是个胆小鬼,她不敢做任何运动,凡是可能受伤的活动她一概不碰。在参加过几次罗宾的研讨会后,她有了一些新的运动经验,如潜水、赤足过火和高空跳伞,从而知道自己事实上可以做到一些事,只要有一些压力即可。
即使如此,这些体验还不足以使她形成有力的信念,改变她先前的自我认定,顶多她自认为自己是个“有勇气高空跳伞的胆小鬼”。依她的说法,当时转变还没发生,她有所不知,事实上转变已经开始。
她说其他的人都很羡慕她的那些表现,告诉她:“我真希望也能有你那样的胆子,敢尝试这么多的冒险活动。”
一开始,她对大家夸奖的话的确很高兴,听多了之后她便不得不质疑起来,是不是以前错估了自己。
“最后,”米蒂说道,“我开始把痛苦跟胆小鬼的想法连在一块儿,因为我知道胆小鬼的信念使我设限,从而我决心不再把自己想成胆小鬼。”事情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事实上,她的内心有很强烈的争斗:一方是她那些朋友对她的看法,另一方是她对自己的认定,两方并不相符。
后来,又有一次高空跳伞训练,她把这当成是改变自我认定的机会,要从“我可能”变成“我能够”,而让想冒险的企图扩大为敢于冒险的信念。
当飞机攀升到12500英尺的高空时,米蒂望着那些没什么跳伞经验的队友,多数人都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恐惧,故意装作兴致很高的样子。米蒂告诉自己:“他们现在的样子正是过去的我,而此刻我已不属于他们那一群,今天我可要好好地玩一玩。”
她运用了他们的恐惧,来强化她希望变成的新角色。随之,她很惊讶地发现自己刚刚经历了重大的转变,她不再是个胆小鬼,而成为了一个敢冒险、有能力、正要去享受人生的人。
她是第一位跳出飞机的队员。下降时,她一路兴奋地高声狂呼,似乎这辈子就从没有过这么有活力和兴奋。
米蒂之所以能够跨出自我设限的一步,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她采取了新的自我认定,从而自心底想好好表现,以作为其他跳伞者的好榜样。
米蒂的转变很完全,因为新的体验使她能一步步淡化旧的自我认定,从而作出决定,去拓展更大的可能。新的自我认定使她成为了一位真正敢于冒险的领导者。
改变和扩展自我认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然而,如果你不满意当前的自我认定,并下定决心去改变它,那么,你的人生将迅速而奇妙地得到改善,你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自我认定的转换很可能是人生中最有趣、最神奇和最自在的经验,当你重新进行自我认定,并撕掉贴在身上的旧标签之后,你很可能就此超越了过去。
以积极的暗示武装自己
思想作用于人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你想得越多的事,对你的吸引力越大。所以,你不妨相信这条规则:常想某件事,就会促使它实现。
有一位妇女曾说过这样的话:我年轻时发誓,决不嫁姓史密斯的男人,也决不嫁比我年轻的男人,更不会去从事洗盘子的工作。但现在,这三件事我都做了。
在大型比赛中夺魁的网球好手,往往总是想着:我要得到这2分,这球是我的!总是接不到球的人,心中的想法则可能是:我可别漏接了这个球。
在生活中,总说“我不想生病”的人,可能会与病魔大战一场;老想着“我不要过寂寞的生活”、“我不想破产”、“希望这次事情不至于搞砸”的人,往往就会落入他们一心想避免的困境之中。
你是否也常听说类似的事?你是否也曾陷入完全违背你心意的处境?如果有,你可以回味,其实这就是思想的力量。即使你想的是不希望这件事成为事实,你还是会朝着它走去。这是因为心灵只能被诱导去做某事,却不能接受诱导不去做某事。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解释你为什么会把一件伤心事牢记15年,没忘掉半点细节。你开新车的第一天,就把车头撞得稀烂,你当时心头多半是想着:“我千万不可把车身撞出凹痕!”这个念头非常危险,你最好只提醒自己“小心驾驶”就够了。
思想是如此的奇特,可情商高的人反而能够恰当地运用它,使自己的人生达到理想的境界。当情绪低沉时,情商高的人善于给自己以积极的暗示,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具有自信主动意识的人,会长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而具有自卑被动意识的人,却总是使用消极的自我暗示。经常进行积极暗示的人,会把每一个难题看成是机会和希望;经常进行消极暗示的人,却将每一个希望和机会看成是难题。
信心与意志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可以用自我暗示诱导和修炼出来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之所以说心态决定命运,正是以心理暗示决定行为这个事实为依据的。
改变了思想,你就改变了生活。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下面这篇名为《为了今天》的计划,觉得十分有效,所以送给大家,希望能改变大家的生活,消除生活中的大部分忧虑,使自己“生活上的快乐”大大增加。
为了今天
一、为了今天,我要十分快乐。如果林肯说的“大部分人只要下定决心,就能获得快乐”这句话是对的,那么快乐应该是来自于内心,而不是存在于外在。
二、为了今天,我要让自己适应一切,而不去试着调整一切来适应自己的欲望。我要以这种态度接受我的家庭、我的事业和我的运气。
三、为了今天,我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要多加运动,善于照顾,善于珍惜。不损伤它,不忽视它,使它能成为我争取成功的好基础。
四、为了今天,我要丰富自己的思想,要学习一些有益的东西。我不要做一个胡思乱想的人,要看一些需要思考、更需要集中精神才能看的书。
五、为了今天,我要用三件事来锻炼我的灵魂,我要为别人做一件好事,而不让人知道,我还要做两件自己并不想做的事,如同威廉詹姆斯所说的,只是为了锻炼。
六、为了今天,我要做个讨人欢喜的人,外表整洁,衣着得体,说话低声,行动优雅,丝毫不在乎别人的毁誉。对任何事都不挑毛病,也不干涉或教训别人。
七、为了今天,我要试着认真思考如何度过每一天,而不是试图将一生的问题一次解决,因为,一个人虽能连续工作12个小时,但却不可能一辈子这样做下去。
八、为了今天,我要制定一个计划,写下每一个小时应该做的事,也许我并不会完全照着做,但依然要定下这个计划,这样至少可以免除两种缺点——过分仓促和犹豫不决。
九、为了今天,我要为自己留下安静的半个小时,放松一下,使自己的生命更充满希望。
十、为了今天,我要心中毫无畏惧。尤其是不要害怕快乐,我要去欣赏一切美的东西,勇敢地去爱,去相信我爱的人会爱我。
6美分,就能买一个奇迹
从空中楼阁出发,就是抱着极大的梦想出发。心中没有空中楼阁般的想象,就无法朝目标迈出前进的一步,也就不能期待成功了。
吉米马歇尔被视为职业橄榄球界中最难击败的人。在运动王国,30岁就会被视为“老年人”,但他担任守备到42岁。
从第一次开始打球,在282场比赛中,吉米马歇尔从未失败过。有名的四分卫佛朗塔肯顿说,吉米是“在任何运动中,我所认为最有意思的运动员”。
吉米也经历过很多的灾难:有一次大风雪中,所有的同伴都死了,但他却幸存下来;他害过两次肺炎;他在擦枪时,因不小心走火而受伤;他出过几次车祸,也经历过外科手术……但这些都没能击垮他。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上帝不要我,因为我的梦想没有完全实现。”
人生因梦想而高飞,所以我们要敢于梦想!敢于希望!敢于认定自己有很大的潜能!就连心理学家也越来越肯定梦想的价值。
2002年11月28日,是美国特有的节日——感恩节。在这个节日到来的前三天,芝加哥市一位名叫赛尼史密斯的中年男子向当地法院递交了一份诉状,要求赎回自己去埃及旅行的权利。
这样的诉求在美国社会,应该说十分普通。然而,不知是因为它涉及的内容不同一般,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该案在美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至于到目前为止,仍是新闻部门追逐的热点。
这起案子的案情十分简单。它发生在40年前,当时赛尼史密斯6岁,在威灵顿小学读一年级。有一天,品行课老师玛丽安小姐让他们各说出自己的一个梦想。全班24名同学都非常踊跃,尤其是赛尼,他一口气说出两个:一个是拥有自己的一头小母牛,另一个是去埃及旅行一次。
可是当玛丽安小姐问到一个名叫杰米的男孩时,不知为什么,他竟一下子没了梦想。为了让杰米也拥有一个自己的梦想,她建议杰米向同学购买一个,于是,在玛丽安小姐的见证下,杰米就用6美分向拥有两个梦想的赛尼买了一个。由于赛尼当时太想拥有一头自己的小母牛了,他就让出了第二个梦想——去埃及旅行一次。
40年过去了,赛尼史密斯已人到中年,并且在商界小有成就。40年来,他去过很多地方——瑞典、丹麦、希腊、沙特、中国、日本,然而他从来没有涉足过埃及。难道他没想过去埃及吗?想过。据他说,从他卖掉去埃及的梦想之后,他就从来没忘记过这个梦想。然而,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一个诚信的商人,他不能去埃及,因为他把这一行为连同那一个梦一起卖掉了。
2002年感恩节前夕,他和妻子打算到非洲旅行一次,在设计旅行线路时,妻子把埃及的金字塔作为其中的一个观光项目。赛尼史密斯再也忍不住了,他决定赎回那个梦想,因为他觉得只有那样,他才能坦然地踏上那片土地。
赛尼史密斯能赎回那个梦想吗?最终,他没有赎回那个梦想。因为经联邦法院审定,那个梦想价值3000万美元,赛尼史密斯要赎回去,就必须倾家荡产。其中的缘由,我们从杰米的答辩状中,也许可略知一二。
杰米是这样说的:在我接到史密斯先生的律师送达的副本时,我正在打点行装,准备全家一起去埃及。这好像是我一口回绝史密斯先生要求赎回那个梦想的理由。其实,真正的理由不是我们正准备去埃及,而是这个梦想的价值。
现在各位都非常清楚,小时候我是个穷孩子,穷到以至于不敢有自己的梦想。然而,自从我在玛丽小姐的鼓励下,用6美分从史密斯先生那儿购买了一个梦想之后,我彻底地变了,变得富有了。我不再淘气,不再散漫,不再浪费自己的光阴,我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之所以能考上华盛顿大学,我想完全得益于这个梦想,因为我想去埃及。我之所以能认识我美丽贤慧的妻子,我想也是得益于这个梦想,因为她是一个对埃及文明着迷的人,如果我不是购买了那个梦想,我们绝不会在图书馆里相遇,更不会拥有一段浪漫迷人的恋爱时光,也不会有现在像我们这样幸福的一对。我的儿子现在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我想也是得益于这个梦想,因为从小我就告诉他,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去埃及,如果你能获得好的等级,我就带你去那个美丽的地方。我想他就是在埃及的召唤下,走入斯坦福大学的。
现在我在芝加哥拥有6家超市,总价值2500万元左右。我想如果我没有那个去埃及旅行的梦想,我是绝不会拥有这些财富的。尊敬的法官和陪审团的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我想假如这个梦想是属于你们的,你们一定会认为这个梦已融入了你们的生命之中,已经和你们的生活、你们的命运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你们一定会认为,这个梦想就是你们的无价之宝。
赎回一个被6美分卖掉的梦想,要花3000万美元。在我们看来也许没有必要,或者说根本就不值得。然而,据《芝加哥电讯报》报道,前不久,赛尼史密斯已经上诉到联邦法院,说哪怕花3个亿,把官司打到自己的曾孙那一代,也要赎回自己儿时的那个梦想。
梦想源于人类的想象,想象的力量实际上是非常巨大的,它是能引导你走向成功的极大力量。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是由想象而来的。想象是鲜活存在着的力量,是一种最奇妙活动着的力量,也是存在于宇宙之中最不可抗拒的力量。
当人们想象时,就会触动心灵深处发生作用,这时候从心底就会引发反作用,从而产生外在的复杂的效应。这种作用当然是无限大的。日本有一句古谚叫“一念穿岩”,意思是只要去想象,即使是又大又硬的岩石,也可以被人的心意贯穿。
所以,当人的想象在心灵深处作用时,就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想象可以凭借心灵的作用,使事情的结局如己所愿,运势被打开,自己的梦想就会成真。
想象并不是抽象的东西,也不是不可捉摸、虚无缥缈的东西。实际上,人们享受的一切物质,都是工程师或建筑师以他们头脑中的构想为基础,来设计完成的。也就是说,人造的物体一切皆源于人类的想象力。
爱默生曾说:“真正的诗,是诗人的心。真正的船,是造船者的心。”诗是表现艺术的美丽语言,产生美丽语言的是诗人。船是以设计图为基础造成的,但设计图是根据造船者头脑中的设想造出的。
人生因为梦想而高飞,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
做个务实的梦想者 
为了实现梦想,人们必须尽量把目标确定下来,同时向着那个目标不断地努力。但是,确定目标并非是要你现实地对待任何事,也并非要你把它缩小。而是应该更大、更清楚地把目标设定出来。
约翰高德在小时候便是一个敢于梦想、敢于挑战的人。15岁时,他将他一生想要做的事,列在一张单子上,共有127个他希望达成的目标,其中包括探险尼罗河、攀登珠穆朗玛峰、研究苏丹的原始部落、5分钟跑完l英里、把《圣经》从头到尾读一遍、在海中潜水、用钢琴弹《月光曲》、读完《大英百科全书》和环游世界一周……
如今他已过中年,是目前世界上还活着的最著名的探险家之一。他已完成127个目标中的105个,也完成了许多其他令人兴奋的事。
他还想访问全球141个国家,目前他只去过113个;全程探险中国的长江;活到本世纪20年代,那时他会是95岁;到月球去访问等等充满挑战的冒险。
目标有着巨大的威力,它能循序渐进地推动梦想的实现。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目的是为了测定目标对人生有着怎样的影响。
调查结果为: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为3%、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他们怀着自己的梦想,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为10%、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最终成为了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
那些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为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27%是那些25年来从来没有过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如意,甚至失业,靠社会的救济,并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由此我们可以说,目标对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达到目标是实现梦想的重要步骤。
目标是对所期望成就的事业的真正决心。目标似乎易于实现,因此它比梦想更贴近现实。没有目标,不可能有任何事情发生,也不可能积极采取任何措施。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成功的彼岸。
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如果没有空气,任何人都不能够生存;如果没有目标,任何人都不能获得成功。所以,在采取行动之前,你必须先明确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你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才重要。发展迅速的企业或组织都有10~15年的长期目标,这就是它在这期间的梦想。
经理人员时常反问自己:“我们希望公司在10年后是什么样的呢?”然后根据这个来规划应有的各项努力。新的工厂并不只是为了适合今天的需求,而是满足5年、10年以后的需求。
各研究部门也是针对10年或10年以后的产品进行研究的。人人都可从很有前途的企业学到一课,那就是:我们也应该计划10年以后的事。
如果你希望自己10年以后变成什么样,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必须努力变成那个样子,这是一种重要的想法。
那些终生无目的地漂泊、胸怀不满的人,他们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只有不切实际的梦想。没有目标,就难以产生前进的动力,梦想就变得越来越遥远。
确定目标可能是不容易的,它甚至包含一些痛苦的自我考验。但无论需要什么样的努力,它都是值得的。
确定目标的最大益处就是,潜意识里,你开始遵循一条普遍的规律进行工作。这条普遍的规律就是:人能想象和相信什么,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完成什么。如果你预想出你的目的地,你的潜意识就会受到这种自我暗示的影响。它就会进行工作,帮助你到达那儿。如果你知道你需要什么,你就会有一种倾向:试图走上正确的轨道,奔向正确的方向。于是你就开始行动了。
这样一来,你的工作就会变得有乐趣。你也因受到激励而愿意付出代价。你也能够预算好时间和金钱。你愿意研究、思考和设计你的目标。你对你的目标思考得越多,你就会越有热情,你的愿望就变得更加强烈。你会对一些机会变得很敏锐。这些机会将帮助你达到目标。
成功者都不是空洞的梦想者,他们的梦想是由目标的珠子连接起来的,凭借着有目标的梦想使他们产生不满足,因不满足而激励他们加倍地奋斗,终于达成他们的大目标——梦想!
第9章:独一无二的你
更新时间2012-10-19 字数:46517
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就是一道风景
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人人都有自卑情结”。一个没有企业的人见到小企业主时自卑,一个小企业主见到大企业家自卑,一个大企业家见到更大的企业家自卑,更大的企业家在以自己的弱项同别人的强项相比时自卑。
自卑是人生命进程中难以回避的情感症结,但并不等于说人生就建筑在自卑情结上。人有自卑感,但人又总是想超脱自卑感,给人生多一点信心、多一些自豪和多一份自尊。
人不是自轻自贱、不思作为来到这个世界的。人生尽管波浪起伏,给人以苍凉、悲伤、无助、无奈和自卑,但人不像水中的浮萍,是一个没有主见、起伏不定、随波逐流、听凭命运摆布、任自卑困扰的可怜之物。人是为获取自尊而不是为自卑活着的。
自卑是人生命进程中的产物,而不是人的生命本身的实质。因此在人的众多欲望或需求中,自卑并不占有一席之地,它是后来挤进生命之中的杂物,是伴随人的需要不能满足而生的寄生物。
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独占鳌头,所以总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还有强中手。当人们以自己的弱项同别人的强项相比时,就会产生自卑情结。由于人人都有自卑情结,所以,人人都需要被认可和被赞美。由于人人都有自卑情结,所以给我们缔造自信打造了平台。自己总有比别人强的方面,因此,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与人互动。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儿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仍然自卑,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里,三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让他脱胎换骨。”父亲同意了。三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三个月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
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儿子现在还自卑吗?”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三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禅师说:“你只看到了表面的胜负,却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信心和勇气,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啊!”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你没有必要去仰视别人,你就是一道风景。只要你不懈追求,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为自己鼓掌
人生如戏,你在舞台上表演着属于自己的各种角色,孩子、恋人、妻子、丈夫、上司、下属……你可能是一个出色的演员,引得别人的关注,赢得别人的喝彩,你是主角,你是人物。但是,也有可能,你只是默默无闻地表演着自己,没有人注意到你,当然更不会有人为你叫好、为你鼓掌。在这个时候,请不要沮丧,不要默默地让生命的热情消逝,你可以为自己鼓掌。
1942年7月,在苏联卫国战争前线,一位年轻的苏联士兵受伤了,他的腿被一个飞溅而来的弹片炸得血肉模糊。医院要立即对他进行手术,准备给他打麻醉药。
年轻的士兵艰难地对护士说:“我恐怕自己再也醒不过来了,长久以来我有一个心愿,我请求你能帮助我完成它,不要让我遗憾……我长这么大几乎没有人赞扬过我,虽然我一直很努力地表现自己……我的成绩不好,在学校没有老师喜欢我,也没有同学敬佩我,甚至我的父母也没有用夸奖和掌声鼓励我……”
年轻士兵的脸色越来越苍白,但是他继续说道:“我请求你们能为我鼓掌,只为我一个人鼓掌,如果我不再醒来,我就是为了苏维埃而牺牲的……我应该成为祖国和人民的骄傲,不是吗?”
士兵的眼睛充满了期待,护士和医生们的眼睛里都噙着泪水,病房里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年轻的士兵也跟着为自己鼓掌,随后满足地闭上了眼睛。
别人的喝彩是对你的认可、鼓励和赞扬,每个人都希望通过别人的认可来增加自己的信心,或者证明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最坏的状态是失去了对自己的认识和支配。如果这样,那么当你面前没有别人的笑脸和鲜花时,当你耳边没有别人的掌声和赞叹声时,你就很容易迷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比如:在谈判时对方故意指出你一些很不重要的缺点,在公司里有人对你冷嘲热讽……鉴于此,你是否对自己的能力提出怀疑,从而出现不自信呢?
如果你认为自己被打倒了,那么你就真的被打倒了;如果你想赢,但是认为自己没有实力,那么你就一定不会赢;如果你认为自己会失败,那么你就一定会失败。胜利始于个人求胜的意志和信心,胜利者都属于有信心的人。一个不能说服自己一定能够完成上帝赋予自己的任务的人,是不会有自信心的。
不要自我贬低,每个人都拥有使自己变得强大的力量。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的看法的影响。不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失败者,而要尽量把自己当成一个赢家。人生来就没有什么局限,无论男人或女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那就是自信。
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基于情商的自信,是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获得的,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获得诺贝尔奖但拒绝领奖的萨特说:“一个人想成为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
在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充分信任自己的能力,要对自己的成功深信不疑,同时还要有创造精神。有创造精神的人,是人生态度积极的人。
自信是可以跨越自卑的,是战胜自卑的有力武器。它不是对生命的失望、无助、无奈,以及对生命的伤感、悲愤和苍凉,而是充满着对生命的信心,体现着生命中主动、积极、明亮的旋律,是生命的光点。
自信体验的是人生光明、甘甜和美妙的一面,自信给予人的是生命的希望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人类社会能从茹毛饮血发展到电子时代,从燧人氏的钻木取火发展到今天的核能发电,就是凭借自信的力量,没有自信是不成的。没有自信,人类将一事无成;没有自信,个人将毫无价值。
自信源于自尊,自尊是人的高级需要。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就在于,人能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将人的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的满足延伸。人没有被自然本能所淹没,就在于他有自尊感;个人没有完全消失,而独立存在,就在于每一个人都期望于自尊、自重,并努力地去满足自尊、自重的需要。
当没有人喝彩的时候,自己为自己鼓掌吧!在你的灵魂深处,顽强地为自己加油,自己肯定自己,永无止息地激发自己的信心和热情。我们要为自己鼓掌,在布满荆棘的生活道路上充满自信地向自己的目的地迈出坚定的步伐。
不仅坐前排,还要大声发言
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不少年轻人开始新的工作,他们都“希望”能登上最高阶层,享受随之而来的成功果实。但是他们绝大多数都不具备必要的信心与决心,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也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实现不了,以至于找不到登上巅峰的途径。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要想成功,必须克服自己的自卑感。
自信是一种心态,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非能力的信任和潜能力的信任。自信表现为一种自我肯定、自我鼓励、自我强化,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情绪素养。没有自信心,就没有生活的热情和趣味,也就没有探索拼搏的勇气和力量。
能力自信——自己能做的事,就相信自己能做。勇于将自己的能力体现出来,该出风头时就出风头,不惧人言。这种自信,是保证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的前提,是自信的第一个层次。如果你拥有这份自信,又没有任何外界影响,那么你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做你能力范围之内的事。
非能力自信——自己不能做的事,就是不能做,坦然处之,不会觉得自己不能做就低人一等,更不会影响自己对有能力事情的自信,这是自信的第二个层次。你是围棋高手,却没有必要因为象棋不行而自卑。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能做的事,而人又是社会的,总会有人对你的非能力之事作出各种评价,甚至是诋毁。这时人往往会受到打击,会由于对自己非能力的不自信,而导致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认为自己窝囊,什么事情都不行。
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需要很多因素。而事实上你只要具备其中做好关键性因素的能力,就可能获得成功,而你在非关键因素上的非能力,并不会影响成功。但往往在外界影响下,对非能力的不自信,会导致你对整个能力的不自信,以致最后失败。
你应聘到某家企业负责某项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你相信自己对市场有着敏锐的感知,但你缺乏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于是,很多人在你面前或背后说,你做不好这件事,你一定会失败,因为你没有经验。鉴于这些议论,你开始怀疑自己、畏缩不前,信心受到打击,从而造成失败。
但事实上,你一定要具备经验吗?不一定。你已经具备了创新的前提,虽然你没有经验,但你可以去学习,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而自卑。
一般来说,自信者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能做的事情相信能够做好,对不能做的事情坦然处之,或学习去做它。对非能力的自信,是对能力自信的保证,如果你既具备了能力自信,也拥有了非能力自信,就会在外界的影响下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潜能力自信——人的能力是有很大潜力的,你本身具备的能力可能并未被你所认识,有些事你可能没有能力做,但你必须做,比如在背水一战的关键时刻,你必须相信自己能做到,这就是潜能力的自信,也是第三个层次上的自信。
潜能力自信是一定意义上的盲目自信,相信能做好自己必须做的事。
相信自己有本事去做事,而心安理得、心平气和叫自信;相信自己没本事,而不去做事,不做仍然心安理得,也是自信。
由于自信是一种情绪素养,所以它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不一样。要建立完善的自信心,就需要你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下面是六种建立信心的练习,只要用心努力学习,定能助你建立完善的自信心。
突显自己
在会议室、教室中,或其他聚会场合,大多数的人都挤到后排去坐,前面的座位总是寥寥无几,非得等到主席或老师请大家往前排坐时,才不好意思地往前面坐下,他们如此做的目的只是害怕自己太明显,原因是他们都缺乏自信心。
往前排坐能帮助你建立自信心,所以,从今天开始,凡是参加演讲或聚会,你都要习惯于坐前排,也许太起眼些,但是要成功就要处处树立自信心,不要怕显露自己。
练习眼睛与别人接触
缺乏自信心的人在与人交谈时,眼光总是四处飘荡,不敢正视对方,从眼神中就可显现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对于不敢正眼瞧你的人,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他在怕什么,他是不是想欺骗我什么,还是隐瞒了些什么?
通常情况下,无法与别人进行眼睛接触可能会说明两件事:一是在你的目光下我自觉软弱,我显得非常渺小;或者是避开他人的眼光意味着我有罪恶感,我做了些不想让你知道的事,如果我的眼神与你接触,你将会看透我,让我无地自容。
正视顾客的眼光,告诉他,我是真诚的、光明磊落的,相信我所告诉你的,我有十足的信心。利用你的眼睛帮自己的忙,直视别人的双眼,它不但给予你信心,更让你赢得顾客的信任。
加快你的脚步
仔细研究人们走路的情形,将会发现人类的行为与移动的情形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将散漫的姿态和懒洋洋的步履对个人、工作及周围之人的不悦态度牵连在一起,然后告诉我们,你能以行动与姿态真正改变你的态度。
身体活动是心智活动的结果,外在的行为完全由心智所操纵。遭受打击者、穷困潦倒者、步履蹒跚颠跛者,从他们的行为和外表看来,丝毫没有一点自信。平凡者具有平凡的走路姿态,他们的步履平凡,悠游自然,外表看起来就是一副我没有什么事可令我自卑的样子。
根据研究报道指出,德国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平均走得最快的民族,足以显现出其民族优越感。在日常的行动中就表现出超越别人的特点,现今的世界名车,有许多就是出自德国人之手。
所以,你不妨利用加快行走的速度协助自己建立自信,抬起头,挺起胸膛,加快步伐前行,你将感到信心倍增。
勇于表达意见
在许多公开的讨论会中,沉默者总是占大多数,他们都不愿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自忖,我的意见也许毫无价值,如果发言的话可能让人觉得我是多么愚蠢,我只好一言不发。更何况,其他人了解的也许比我多,我不愿让他知道我多无知。
缺乏自信的沉默者,在每次的会议中越是沉默不说话,越是感到无能与不如人。他们常对自己许下微弱的承诺,下一次一定要发言。但真正等到下一次会议,那些沉默者还是不会发言,而且对自己愈来愈没有信心。由积极的一面来看,尝试着将话说出来,你的信心便愈见增强,更利于你在下一次发言大声地把话说出来,是建立信心的维生素。
这种训练可从平常的家庭会议、公司会议、研讨会或其他聚会等场合做起,发表你的看法,不要有例外,要批评、建议,试着突破僵局、率先发表评语,不要做个最后的发言者。绝对不要看轻自己,你不是愚蠢的。停止问自己,我怀疑我是否敢说出来?这只会增加自己的迟疑,无法作出正确的决定。
绽开笑容
大多数人曾听说过,微笑能给予他们推动力,他们也被告知过,微笑是信心不足的良药,然而有许多人并不相信,因为他们从未在感觉害怕时试着笑一笑。
做个小试验,试图同时感觉挫败与展开笑容。展开笑容给予你信心,打败恐惧,驱走担忧,真正的笑容不仅能医治你病恹恹的感觉,而且能立刻溶化别人对你的敌意,如果你真诚地对别人一笑,别人将无法对你动怒。绽开笑容,你会觉得仿佛快乐的时光又来临了,运用微笑的力量,能化解所有的忧愁。
回忆成功
当你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被自卑感所困扰的时候,你不妨从过去的成功经历中吸取养分,来滋润你的信心。
你不要沉溺于对失败经历的回忆,要将失败的意象从你脑海里赶出去,因为那是一个不友好的来访者。失败不是人生主要的一面,只是偶尔存在的消极面,是人心智不集中时开的小差。
人们应该多多关注自己的成功,仔细回忆成功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看看当初自己是怎样导演成功的。一连串的成功,贯穿起来就构成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它会强烈地向你暗示,你原来是具有决策力和行动力的,你能够导演成功的人生。正如英国的罗伯希里尔所说:“对自己有信心,是所有其他信心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缺少了它,整个生命都会瘫痪。”
当一个人看到具有纪念价值的物品时,往往会产生无限的联想,比如看到奖状、奖杯时,便会回忆起自己从前获得成功时的一幕幕情景。也可以看看自己最满意的照片,照片能唤起对往事的回忆,将一个生动的自我形象,清晰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消极自卑的人不妨将自己最得意的照片随身带着,当自己情绪低落时,它能有效地调节你的心情。照片上那张生动的脸,飞扬的身材和洋溢的喜悦,对你来说,无异于一种振奋剂。它会明确地提醒你,你能够以光彩照人的形象出现,从而增强了信心,产生一股向一切困难进行挑战的勇气。
西格的“自信罐”
有个叫西格的女人,自从接连生了三个孩子之后,整天烦躁不安。4岁的孩子整日玩闹,19个月大的孩子整夜哭叫,还有一个婴儿需要不断地喂奶。那一段日子,西格的精神就要崩溃了。长期的睡眠不足使她无法以正常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世界,也无法正常地看待自己。她甚至怀疑自己天生就“低能”,连几个孩子都照看不了,以后还能做什么呢?
这时候,她的一个叫海伦的朋友从另外一个城市托人给她带来一份礼物。她打开一看,是一个装饰得很漂亮的陶瓷容器,上面还贴着一个标签,上面写着:“西格的自信罐,需要时用”。罐子里面装着几十个用浅蓝色纸条卷成的小纸卷,每个小纸卷上都写着海伦送给西格的一句话。西格迫不及待地一个个打开,只见上面分别写着:
上帝微笑着送给我一件宝贵的礼物,她的名字叫“西格”;
我珍惜你的友谊;
我欣赏你的执著;
我希望住在离你的厨房100英尺远的地方;
你很好客;
你有宽广的胸怀;
你是我愿意一起在一家百货公司转上一整天的那个人;
你做什么事都那么仔细,那么任劳任怨;
我真的相信你能做好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我给你提两点建议:第一,当你完成一件自己想干的事情,或者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的时候,就写一张小纸条放在这个罐里。第二,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或者有点心灰意冷的时候,就从这个小罐里拿出几张纸条来看看。
读到这里,西格的眼圈湿了。因为她深深地感觉到,她正被别人爱着,被别人关心着,困难只是暂时的,自己也是很棒的。从那以后,西格就把这个“自信罐”摆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只要遇到压力和困难,她就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摸罐中的小纸条。
15年以后,西格当了一所幼儿园园长,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她这家幼儿园,因为她的自信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从这所幼儿园走出去的孩子,每个人都有一个“自信罐”。
自信来源于自知。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拥有别人所不能拥有的东西。一个人生活的过程,也就是寻找和探索的过程。只要自己的“人生密码”和“事业密码”对上号,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把锁,接着徐徐开启的,便是成功的大门。
你不擅长数学,却擅长语文;不擅长语文,却擅长音乐;不擅长音乐,却擅长绘画;不擅长绘画,却擅长体育;不擅长体育,却擅长工艺;不擅长工艺,却擅长经营;不擅长经营,却擅长驾驶;不擅长驾驶,却擅长种养;不擅长种养,却擅长捕猎;不擅长捕猎,却擅长……总有一种事业,总有一样东西,会让你大放异彩、出类拔萃。只是有很多人,在寻找的途中,因为困难,因为压力,因为气馁,便轻言放弃。
他们缺少的,正是这样一个“自信罐”。
下面这个实验很有趣,可以测测你“自信罐”里的自信到底有多少?
1.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需要和周围的人保持相同的水平,你认为这个见解如何?
A.完全正确   B.有点正确   C.不对
2.宴会时,你如何寻找适当的异性?
A.找出最满意的,与他接近 
B.身边任何一位都可以 
C.跟看上去坦诚亲切的人接近
3.当你经过陈列窗或镜子前面的时候,你喜欢停留一下,照照自己吗?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4.由于你的过失而产生了不愉快的场面或难题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A.为了使自己不受责备,想出一套似是而非的托词 
B.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尽全力处理善后问题 
C.尝试修正事态,并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解释
5.对自己不熟悉和不擅长的事,你能大胆愉快地接触它吗?
A.很难     B.偶尔     C.能
计分方法
说 明
总分21~25分,说明你乐观自信,对自己的才能和外表风采充满自信和骄傲。如果偶尔有自卑感,也是环境变化的缘故,譬如处于人才济济的场所等。
总分16~20分,说明你有过分追求、理想太大的缺点。你不满足现状,想出人头地,从而导致你去追求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也可以说,你过于追求完美,过于计较,反倒令自己陷入自卑感中不能自拔。
总分11~15分,说明你在做事前就过早贸然断定自己不行,自认为不如别人。主要原因是你不了解周围人们的真实状况,不清楚事情的本来面目。如果搞清楚的话就会恍然大悟,并随之坦然自如。你的缺点在于一旦自认为不行就心灰意冷。
总分5~10分,说明你对自己缺乏自信,习惯用消极悲观的眼光看待事物,只看到不利之处,所以总是尚未尝试就想要退缩。其实,更多时候你是被自己的想象打败的。
通过“伪装”进行转化 
我们对待生活往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积极或消极,于是就有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的现象发生。如果你想自己有自信,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要用肯定的方式对待自己,这会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美国心理学家霍特举过一个例子:
有一天,友人弗雷德感到意气消沉。他通常采取的应付情绪低落的办法是避不见人,直到这种心情消散为止。但这天他要和上司举行重要会议,所以他决定装出一副快乐的表情。在会议上,他笑容可掬,谈笑风生,装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蔼可亲的样子。
令他惊奇的是,一个小时过后,他发现自己果真不再抑郁不振了。弗雷德并不知道,他在无意中采用了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原理:装着有某种心情,往往能帮助你真的获得这种感受——在困境中有自信心,在不如意时较为快乐。
多年来,心理学家都认为,除非人们能改变自己的情绪,否则通常不会改变行为。我们常常逗眼泪汪汪的孩子说:“笑一笑呀”,结果孩子勉强笑了笑之后,跟着就真的开心起来了。情绪改变导致行为改变。
心理学家艾克曼的最新实验表明,一个人老是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结果这种情绪十之八九真会到来。一个故意装作愤怒的实验者,由于“角色”的影响,他的心率和体温会上升。心理研究的这个新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摆脱坏心情,其办法就是“心临美境”。
例如,一个人在烦恼的时候,可以多回忆愉快的时候,还可以用微笑来激励自己。当然,笑要真笑,要尽量多想快乐的事情。为什么“自卖自夸”的人会容易成功,这是因为他们能用肯定的方式使自己变得自信,并感染了我们,使自己变得成功。
积极心态来源于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反之,消极心态是人们经常在心理上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的结果。它是一种自动的暗示,沟通人的思想与潜意识。它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它会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
一个人可以经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自动地把成功的种子和创造性的思想灌输到潜意识的大片沃土。相反,人们也可以灌输消极的种子或破坏性的思想,而使潜意识这块肥沃的土地满目疮痍。
就是说,不同的意识与心态会有不同的心理暗示,而心理暗示的不同也是形成不同的意识与心态的根源。之所以说心态决定命运,正是以心理暗示决定行为这个事实为依据的。
著名的英国心理学家哈德飞,在他那本只有54页却非常了不起的小书《力量心理学》里记录了这样一个实验:
哈德飞请来了三个人,并告诉他们,不管在哪种情况下,都要尽全力抓紧握力计。
实验开始,在一般的清醒状态下,三个人平均的握力是101磅。
第二次实验则是将他们催眠,并告诉他们,他们非常的虚弱。实验结果显示,他们的握力只有29磅——还不到他们正常力量的三分之一。
最后,哈德飞再让这些人做第三次实验:在催眠之后,告诉他们说他们非常强壮,结果他们的握力平均达到142磅。
当他们在思想里很肯定地认定自己有力量之后,他们的力量几乎增加了50%。这就是我们难以置信的心理暗示的力量。
积极的心理暗示要经常进行,长期坚持,这就意味着积极的自我暗示能自动进入潜意识,影响意识。只有潜意识改变了,才会成为习惯。
学会从不快乐中解脱出来
负面的情绪很难用科学字眼来解释,但是每个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保罗在一家夜总会里做事,收入不多,然而,他总是过着非常快乐的生活。
保罗很爱车,但是,凭他的收入想买车是不可能的事情,与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说:“要是有一辆车该多好啊!”眼中尽是无限向往之情。
后来有人说:“你去买彩票吧,中了大奖就可以买车了!”于是保罗买了两块钱的彩票。可能是上天过于垂青他了,朋友们几乎不敢相信,保罗就凭着两块钱的一张彩票,果真中了大奖。
保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买了一辆车,整天开着车兜风,夜总会也去得少了,许多人看见他吹着口哨在林荫道上行驶,车子擦得一尘不染。
一天,保罗把车泊在楼下,半小时后下楼时,发现车被盗了。刚开始,保罗有些遗憾,但更多的是气愤,他恨死那个偷车贼了。那天晚上,他郁闷了很久,但第二天早晨,他又变得很开心了。
当几个朋友得知保罗的车被偷的消息之后,想到他那么爱车如命,花那么多钱才买的车,眨眼工夫就没了,都担心他受不了,就相约来安慰他。
保罗正准备去夜总会上班,朋友们说:“保罗,车丢了,你千万不要悲伤啊!”
保罗却大笑起来:“嘿,我为什么要悲伤啊?”
朋友们互相疑惑地望着。
“如果你们谁不小心丢了两块钱,会悲伤吗?”保罗说。
“那当然不会!”有人说。
“是啊,我丢的就是两块钱啊!”保罗笑道。
是的,不要为两元钱而悲伤。保罗之所以过得快乐,就因为他能够驾驭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会成为人们前进道路上的桎梏,如果对负面情绪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就会很容易影响生活。一个不能丢掉负面情绪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几年前,东京电话公司处理了一次事件。那次事件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个气势汹汹的客户对该公司的接线生口吐恶言,他怒火中烧,并威胁说要把电话连线拔起。他拒绝缴付那些费用,说那些费用是无中生有。他写信给报社,并到公共服务委员会做了无数次申诉,也告了电话公司好几状。
最后,电话公司派了一个最干练的调解员去会见他。
调解员来到那个客户家里,道明来意。愤怒的客户痛痛快快地把自己的不满全盘发泄了出来,调解员静静地听着,不断地说“是的,是的”,对他的不满很是同情。第一次见面花了6个小时。
就这样,调解员与愤怒的客户一共会见了四次面,到最后,那位客户竟然变得友善起来了。
调解员说:“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甚至没有提出我去找他的原因,第二、三次也没有。但是第四次我把这件事完全解决了,他把所有的账单都付了,而且撤销了那份申诉。”
事实上,那个客户所要的只是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他先以口出恶言和发牢骚的方式取得了这种感受。但他从电话公司的一位代表那儿充分得到了那种感觉之后,无中生有的牢骚就化为乌有了。
这个高情商的调解员就这样轻而易举地驾驭了那个客户的负面情绪,把负面情绪转化成了一种成功的动力。
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还需要在头脑中装上一个控制情绪活动的“阀门”,让情绪活动听从理智和意志的节制,而绝对不能任其自流。
凡是理智和意志能有效地节制情绪的人,也就能基本保持情绪的平静和稳定,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
驾驭自己的负面情绪,努力发掘、利用每一种情绪的积极因素,是一个高情商者所需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保证。但许多不善于利用自己情感智力的人,在负面情绪侵扰自身的时候,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心灵任其啃噬。
我们当中有不少人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诸如,自己穿了一件新衣服,别人会怎样评价;自己的某个动作,别人会如何看待;甚至自己不小心说了一句什么话,也会后悔不迭,总担心别人会因此对自己有看法。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是非常累的,这无疑会对自己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莫娜是这届运动会上公认的夺冠人选,她进场时引起了全场观众的欢呼,她也很高兴地跟大家挥手致意。不料,这时的她被台阶绊了一下,摔倒了。
面对如此多的观众,莫娜感到十分没面子,心里升腾起一种羞愧的感觉,直到进入比赛,她还没有从羞愧的情绪里走出来。结果,她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比赛成绩远远落在了其他队员的后面。
其实,一些小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别人根本没有在意或早已忘却,只有你还记在心里耿耿于怀,这就是人们无法战胜自己的体现。人们总是努力地想去扮演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形象,然而这似乎太苛刻了,只会加重你情绪的负面影响,给自己的心理造成障碍。
在契诃夫的小说《小公务员之死》中,那个可怜的小公务员在看戏时,很不幸地与部长大人坐到了一起,更不幸的是他把自己的唾沫星子弄到了部长大衣上,他就神经质地变得惶惶不安起来。无论他如何解释,部长大人好像都没有原谅他的意思,这个小公务员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竟然一命呜呼了。
在生活中,同样有不少人会把不经意的小事装在心里,寝食难安,最终酿成了影响自己的负面情绪。其实,生活中小小的失误不妨由它去吧,丢掉心中的负面情绪,学会轻松地生活,那样,一切都将美好起来。
我的快乐我做主
我们的命运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因为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由思想而来的,正如爱默生所说:“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他不能够是别种样子!”
心理学研究证实:如果我们想的都是快乐的念头,我们就能快乐;如果我们想的都是悲伤的事情,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想的全是失败,我们就会失败;如果我们想到一些可怕的情况,我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沉浸在自怜里,大家都会有意躲开我们……如果我们想的尽是成功,结果又会怎么样呢?答案是我们会成功。
在一项试验中,工作人员请被测试的一组中学生考虑下列假设性问题:
你设定的学期目标是80分,一周前,学校举行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占总成绩的30%发下来了,你得了60分。你接下来会怎么做?
每个人的做法因心态而异。最乐观的学生决定要更用功,并想了各种补救的方法。次乐观的学生也想到了一些方法,但没有实践的毅力。悲观的学生则根本宣布放弃,一蹶不振。
专家的解释是:乐观的学生会制定较高的目标,并知道如何努力去达成。通过对学生的智能比较发现,影响其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心态是否乐观。
高度乐观的人具有共同特质:能自我激励,努力寻求各种方法实现目标,遭遇困境时能自我安慰,知道变通,能将艰巨的大任务一一分解成容易解决的小目标。
从情商的角度来看,乐观是指面对挑战或挫折,不会满腹焦虑、绝望抑郁,甚至意志消沉。
麦特毕昂迪是美国知名的游泳选手,1988年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被认为极有希望继1972年马克史必兹之后再夺七项金牌。但毕昂迪在第一项200米自由游中竟落居第三,在第二项100米蝶泳中原本领先,但到最后一米硬是被第二名超了过去。
许多人都以为,两度失金将影响毕昂迪后续的表现,没想到他在后五项比赛中竟连连夺冠。对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教授马丁塞里格曼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在同一年的早些时候,曾为毕昂迪做过乐观影响的实验。
实验内容是:在一次游泳表演后,毕昂迪表现得很不错,但教练故意告诉他得分很差,让毕昂迪稍作休息再试一次,结果更加出色。参与同一实验的其他队友却因此影响成绩。
乐观者面临挫折仍坚信情势定会好转。从情商的角度来看,乐观能使陷入困境中的人不会感到冷漠、无力和沮丧。乐观和自信一样,会使人生的旅途更加顺畅。
乐观的人认为失败是可改变的,结果反而能转败为胜。悲观的人则把失败归之于个性上无力改变的恒久特质,个人对此无能为力。不同的解释会对人生的抉择造成不同的深远影响。
研究表明,在焦虑、生气、抑郁、沮丧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无法有效地接受信息,或妥善地处理信息。情绪沮丧的悲观者会严重影响智力的发挥,因为沮丧悲观的情绪会压制大脑的思维能力,从而使人的思维瘫痪。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半杯水实验”,这个实验比较准确地预测出了乐观者和悲观者的情绪特点。悲观者面对半杯水说:“我就剩下半杯水了。”而乐观者会说:“我还有半杯水呢!”对高情商的乐观者来说,外在世界总是充满着光明和希望。
乐观使人经常处于轻松、自信的心境,情绪稳定,精神饱满,对外界没有过分的苛求,对自己有恰当客观的评价。
乐观的人在受到挫折、失败时,常会看到光明的一面,也能发现新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轻易地自责或怨天尤人。而悲观者一般是敏感、脆弱,内心的情感体验细致、丰富,一遇挫折就会比一般人感受得深,体验得多。
乐观的人在求职失败后,多半会积极地拟定下一步计划或寻求协助,他们认为挫折是可以补救的。反之,悲观的人则认为事情已无力回天,从而不再思考解决之道,将挫折归咎于本身恒久的缺陷。
乐观与信心一样,可用以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1984年,塞里格曼曾以宾夕法尼亚大学500名新生为对象做乐观测试,结果发现,测试成绩比入学考试更能准确地预测出学生在第一学年的学习成绩。
塞里格曼指出,入学考试测量的是能力,从每个人解释成败的角度,则可看出他是否容易放弃。
一定程度的能力加上不畏挫折的心态才能成功,动机是入学考试测不出来的,而要预测一个人的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能否愈挫愈勇。以智力相当的人而言,实际成就不仅与才能有关,同时也与承受失败的能力有关。
乐观心态对销售成绩的影响说明了情商的本质。对业务员而言,每一次被拒绝都是一次小挫折,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尝试。
一次一次地被拒必然会打击士气,让人觉得拿起话筒拜访客户愈来愈艰难。生性悲观的人尤其难以承受,必然会导致消极灰心,甚至沮丧。反之,乐观的人能从自身以外找到导致失败的其他因素,因而能尝试新的方法。
乐观与悲观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但天性也是可以改变的。乐观与希望都可学习而得,正如绝望与无力也能慢慢养成。
要想摆脱忧愁,使自己乐观起来,我们要尽可能地和快乐的人在一起。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一些人相处,你会感到焦虑不安、脖子酸痛、疲惫不堪。你不知道到底是哪里不对劲,但就是觉得不舒服。但是和另一些人相处时,你就会觉得精神百倍,身体上的不适感也慢慢消失。在这些人的陪伴下,你觉得事事如意,这些人所散发出来的正面能量,让你感到更快乐、更安详、更有信心。
这些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能量交流的结果。一个精神能量低的人如果和一个精神能量高的人在一起,前者将受惠无穷,后者则会损失一些能量。精神能量通常会在两人之间流动,直到获得平衡为止。
请你想象甲乙两个玻璃瓶,两者底部有管子相连,管内有个活塞可以控制两个玻璃瓶的液体流量。请你先把活塞关上,将甲瓶装满蓝色液体,乙瓶则什么也不装。当你把活塞打开时,这两个玻璃瓶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它们都会盛装蓝色液体。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心中充满正面能量,当你碰到一个能量低的人时,能量就会从你身上流向他。不过,这个例子描述的是“量”的流向,而非“质”的交流。为了充分了解“质”,请再回到玻璃瓶的例子。
先关上活塞把甲瓶装满凉的蓝色液体,然后把乙瓶装满热的红色液体,当打开活塞时,这两个瓶子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首先,冷热液体相互交流,温度达到平衡。其次,两个瓶内的液体都会变成紫罗兰色。
如果快乐的你碰到一个不快乐的人,过不了多久,那个人的心情会好转,你的心情则会变糟,你或许不会马上受到影响,但是几小时或是几天之后,你的心情就会逐渐变糟。
所以,你要想提高自己的情商,请接受这个建议:不要让不快乐的人感染你快乐的心情。
假如你身后有一只“狼”
加拿大有一位享有盛名的长跑教练,由于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好几名长跑冠军,所以很多人都向他探询训练秘诀。谁也没有想到,他成功的秘诀仅在于一个神奇的陪练,而这个陪练不是一个人,是几只凶猛的狼。
因为这位教练给队员训练的是长跑,所以他一直要求队员们从家里出发时一定不要借助任何交通工具,必须自己一路跑来,作为每天训练的第一课。有一个队员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到,而他的家并不是最远的。教练甚至想告诉他改行去干别的,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但是突然有一天,这个队员竟然比其他人早到了20分钟,教练知道他离家的时间,算了一下,他惊奇地发现,这个队员今天的速度几乎可以打破世界纪录。他见到这个队员的时候,这个队员正气喘吁吁地向他的队友们描述着今天的遭遇。
原来,在离家不久经过一段五公里的野地,他遇到了一只野狼。那只野狼在后面拼命地追他,他在前面拼命地跑,最后那只野狼竟被他给甩开了。
教练明白了,今天这个队员超常发挥是因为一只野狼,他有了一个可怕的敌人,这个敌人使他把自己所有的潜能都发挥了出来。
从此,这个教练聘请了一个驯兽师,并找来几只狼,每当训练的时候,便把狼放开。没过多长时间,队员的成绩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对手。在学校的时候,总是有人成绩在你之上,或者你稍有懈怠就会被别人超过;等到了社会中,你身在职场,总是有些人比你出色,比你更能得到老板的信任,比你更精通专业知识和技能;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事业,却发现同行业中存在着许多可以吞并你的大公司……
“对手”远远不止这些,你可能还会面临可以把你置于万劫不复的深渊的打击、挫折,甚至是死神。但是,你没有必要憎恨或者抱怨你强劲的“对手”!若仔细回想一下你就会发现,真正促使你进步、成功的,真正激励你昂首阔步向前的,不单是自己的能力和顺境,不单是朋友和亲人的鼓励,更多的时候,是你的“对手”激发了你的潜能,促使你不断进步。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要比西岸的羚羊每分钟快13米。而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和属类都是相同的,饲料来源也一样。
于是,他在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把它们送往对岸。结果,运到东岸的10只羚羊一年后繁殖到14只,运到西岸的10只反而因为没有了天敌,而变得懒惰安逸,至使体弱多病,最终只剩下了3只。
最后的结果表示: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么一群天敌。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敌人的力量会让一个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尤其是当敌人强劲到足以威胁你生命的时候。
生活中的许多人总在诅咒对手,或者因为自己遇到了对手而失魂落魄、无所适从。你应该为自己有一个强劲的对手而庆幸,为自己遇到的艰难境遇而庆幸,因为这正是你脱颖而出的机会。
感谢你强劲的对手吧,因为正是他们使你变得伟大和杰出。
测试三:你是个乐观的人吗?
你是个乐观主义者,还是个悲观主义者?你透过亮丽或灰暗的镜子来看待人生吗?请一一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半夜里听到有人敲门,你会以为那是坏消息,或有麻烦发生了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