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成功]超常思维的力量

_3 杰里·温德 (美)
转变模式:彻底变革还是逐步演化
  有时这些变化是突然而巨大的,就像圣徒保罗( Saul)在通向大马士革的路上皈依基督教(或者像比尔·盖茨在互联网问题上的突然转向)。圣徒保罗改变了他的心智模式,在一夜之间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尽管这个变革是巨大的,我们却很少知道圣徒保罗的家庭和工作同伴是如何对待他的转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想像,他的生活改变一定震惊和疏远了许多人。在这个例子中,对新的心智模式的接纳如此迅速,就像霹雳一样,个人的旧生活被彻底打破、消失殆尽。这种与旧生活的决裂显然代价巨大,如果一个现代社会中的圣徒保罗做出这样的转变,而没有理清他的既有关系,他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将站在离婚的法庭上,并陷入破产和失业困境,因为他没有履行原有生活的许多责任。
  另一些时候,思想的转变也是根本性的,但并不要求与过去产生如此巨大的决裂。艾伯特·爱因斯坦走在瑞士伯尔尼的小路上,突然他的思想有了变化,从而产生了狭义相对论。他突然明白了问题所在并找到了解决方法。他是如此兴奋,以至于当他第二天遇到他的同事贝索( Besso)时,忘记了礼貌地问候一声,就直接向惊讶的朋友们宣布了他的解决方法:时间不是绝对的,而与信号传播速度有关。[2]这的确是一个革命性的进展,并给所有旧的心智模式带来了一系列待思索的问题。
  人们可能因为一个有魅力的领导或组织的影响力而接受新模式,这些领导或组织不仅提供了新的心智模式,还提供了支持它们的基础。邪教团体经常带领信徒们完全走出他们原来的世界,并进入一个基于领导者的独特视角而创造出来的新世界。这个新世界通常有支持新的信仰体系的生活基础或生活方式,无论人们是参加邪教还是皈依僧侣生活。甚至公司的CEO,他们现有的一系列额外好处,比如私人飞机或助理,也会构成一种基础,令他们对退休后的生活难以适应。
  为了有效地达到转变,领导者认识到,他们不仅需要转变思想,还需建立新的结构、转变行为。即使是节食计划之类的积极改变,或者像斯蒂芬·柯维的“七个习惯”计划,都需通过一些方式来加以强化,如小组会议、工作日志,从而使人们可以围绕新的思维方式组建它们的生活。
  我们倾向于考虑宗教背景下的皈依,但在其他背景下也可找到许多类似的例子。进入商学院或参加公司培训计划都可以向人们传授新的思维模式,并教会他们看待世界的新方式。减肥项目和12步计划(如嗜酒者互戒会)都可以创造会议、导师以及其他改变行为的支持系统。由于酗酒通常是社会问题,因此这种计划可以营造新的社会氛围和关系,从而促进行为的改变。
  有时为新模式找到出路的惟一方法就是去除旧模式的所有基础,就像在盖新楼前需要清除所有的废弃建筑一样。(这并不意味着你永远不再用这些模式了,而是将它们放在不起眼的地方,或者基于不同的基础使用它们。)旧秩序的打破可以是缓慢和循序渐进的,也可能是短暂和毁灭性的,就像柏林墙的倒塌和苏联的解体一样。随着这次剧变,冷战结束,各国领导者开始建立新的关系和模式。这些改变中的一部分是将美国的军事重点从与超级大国之间的冲突转向人道主义政策和局部战争。对于所有在旧的战争模式下接受训练的军官来说,转变心智模式是一个非常缓慢和痛苦的过程。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我们采用怎样的途径来实现和接纳新的模式,我们似乎都必须放弃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通常又不仅仅是某种思维方式。
扫平通往新规则之路
  如果我们采用一些系统的方法来进行改革,这种转变造成的创伤可能会小一些。系统方法需要应对支持旧规则的复杂因素,比如参与者和股东的个人需求、程序、结构和基础设施、资源信息、技术、激励和奖励,以及文化。旧规则被打破的标志是,在新旧规则之间有一道清晰的分界线。
  你怎样才能打破旧规则并建立支持新模式的基础呢?一些可行的方法如下:
1. 认识到别人的期望是怎样将你和一个给定模式捆绑在一起的。星巴克制定了一个非常激进的发展计划,打算3年内将它的连锁店在世界范围内从6000家增加到10000家。由于增长对吸引投资者如此重要,公司被股票市场锁进了一种发展模式中。有了这种定位,它不得不创造条件快速发展,强势进入国际市场。公司无法依赖原有的独资渗入国际市场的模式达到所要求的增长水平,而需要一种海外合资经营模式。为了促进增长,公司增添了许多非饮料收入渠道,比如接入无线因特网和供应早餐。公司还允许在超市和加油站使用其商标,但在那里它无法控制质量,因此实际上在扩展市场的同时却损害了公司品牌口星巴克别无选择,只好继续实施这样的策略来迎合投资者的期望。但通过改变组织来获取更多合作者是不是一个好的策略呢?在一个更为宽广的网络中,星巴克还能维持它的品质和个性吗?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背景的变化是否已经削弱了星巴克的发展模式的效用?如果是,公司能否足够快地实现转变?
公司和个人都抱有期望。当无法实现自己的期望时,他们就会将期望下调。另一方面,有时现存的基础和职责使公司或个体无法调整他们的预期,就像星巴克的例子一样。还有许多其他例子也是如此,比如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公司对经理的期望以及公民对社会的期望。这时公司和个人就成了他们的模式以及这些承诺和预期的囚徒。有时这会导致人们采取极端的方法来让世界适应他们的模式,而不是转变模式来适应世界。
你需要认识到这些制约条件。它们并不总是能被改变的——星巴克无法轻易地跳出股票市场——但认识到承诺如何使人们固守于一种模式,你就能更好地抵御不利局势,特别是那种会使你在模式中的投入遭到损害和破坏的情况。西尔斯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对百货公司模式的投资,以及IBM在80年代对大型计算机的执著,就是一味尊崇旧模式并带来不良后果的例子,而且问题的根源都是在组织和财政上遭遇了实质性痛苦之后才被意识到的。
你周围人的预期是怎样将你和现有的模式捆绑在一起的?你需要怎样做才能改变这些对你的表现和行动的预期,从而使之适应你的新模式?
2. 理解基础设施是怎样将你和既有模式捆绑在一起的。你的“现有的基础”将你锁定于特定的认识世界的模式之中。这在技术和设备投资中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的软件系统塑造了组织应对挑战的方式,对员工的招聘和培训也限制了你改变心智模式的能力。当施乐公司变成了“文档处理公司”,它的销售短周期产品的队伍就无法向CIO们销售长周期的高端网络解决方案。你的个人生活的所有因素——你的家庭和朋友、你所生活的街区,你所从事的工作等等——都会影响你的心智模式。你周围的基础设施是怎样将你和旧模式捆绑在一起的?如何改变这些基础设施,使之支持新模式?
3. 对一个模式进行无法挽回的投资时要倍加小心。当美国在线(AOL)与时代华纳(Time Warner)合并时,人们相信合并后的公司代表了一种新的模式,它结合了所有重要的内容,并包含了在线和非在线渠道的多样性。然而这种模式并没有成功挽救崩溃的.com,无法阻止“9.11”恐怖袭击后广告市场的衰败。当时人们期待合并后的公司可以为广告商带来新的媒体策略,可以继续发展电子商务。公司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进行了大量投资,用于支持这个新模式。这个模式的失败导致了历史上最大的经营损失和最大的账目亏损。相似地,当冷战模式消失后,苏联拆毁了为冷战设计的火箭和潜艇。有时你需要知道何时应该走出现有模式、接受损失。是否有途径可以减少对现有模式的投资,从而使你在未来仍有更多的选择呢?
4. 从细微改变开始,逐步影响到更宽泛系统中的观点和行动。有时新的心智模式可以被一系列看似微小的行动所推动,最终从根本上改变系统。市长鲁道夫·朱利亚尼( Rudolph Giuliani)和警务专员威廉·布拉顿(William Bratton)对纽约城警察局的改革就是从“挑战都市警务的每一个假设”开始的。[3]一些微小而显著的改变,比如制服的颜色、小犯罪的零容忍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它们开始动摇原有的模式,如可以容忍一些犯罪活动。它们也导致从在案发后反应转向采取对犯罪的预防措施。这些改变给警务人员和公众带来了可见的效果。例如,在过去,警察们不会费力地去管理乞丐和那些拿着橡胶扫帚清洗停在十字路口的汽车车窗的人。但是当法律开始强制打击这些小犯罪行为之后,它改变了居民对法律的认识。人们看到了好处,并从而更看重法律。警署也能够更为有效地实时衡量犯罪模式,并要求领导个人对结果负责。纽约的重大案件从1993年到1994年下降了12.3%,其犯罪下降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显然,小的改变可以成为潮流或革命的“转折点”,从而将潮流从少数的先行者扩散至整个人群。[4]
2002年1 2月,可口可乐公司采取简单的步骤,宣布将不再按季发布收入预测。当它制造了最初的轰动之后,许多公司也竞相效仿,如麦当劳、AT&T、马特尔公司(Mattel)和百事可乐公司。这些季度预测倾向于把投资者的注意力集中于短期而非长期收益,使得管理者只想着去超过预测。可口可乐和其他公司采取实际的步骤,改变其财务报告的过程,从而重塑了自己的模式,改变了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观点。有时,对基础设施的改变很可能既是旧模式发生转变的信号,也是对新模式的支持。[5]你可以进行什么微小的改变,来瓦解旧规则、建立新规则?
5. 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测量。在朱利亚尼对纽约城犯罪控制的改革中,他意识到,旧的测量方式关注的是逮捕率和对紧急呼叫的反应时间,而不是公众的安全和犯罪的减少。现有的国家犯罪统计每季度或每年度报告一次,这种报告太缓慢以至于没有作用。纽约城警务的一部分改变就在于建立了更有效的测量方式,并每天加以报告。对结果改进必须有具体的人责任。
有时这种分析的结果可以提供惊人的启示。花旗银行一向认为它们的商业不动产是强大的账目资产,并且在无意中成为了美国最大的不动产拥有者。然而当它的“解决”小组在20世纪90年代公司危机中对这些资产进行仔细分析时,发现这些所谓的硬“资产”实际上是严重的负债。结果,花旗银行放弃了大量的商业不动产。它也通过严格的资产分析记录了各项商业贷款和消费者债务。
因为有关性别平等问题的讨论和被广为接受的同工同酬概念,人们可能认为,男性和女性之间已经达到了工资平等。但严格的工资分析发现,男女员工的工资仍存在显著的差异。美国1963年的<平等报酬法案》(Equal Pay Act)和1964年的《公民权利法案》(Civil Rights Act)禁止在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或民族之间存在不平等报酬或工资歧视。尽管如此,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仍显示,女性的工资仍仅仅是男性的73%(部分是因为更高比例的女性从事的是低工资工作,以及由于教育或经历上的差异)。在70年代早期,这一比例为57%。这一事例说明,观察具体的数字可以提供事实,供人们检验新模式的实施情况。[6]
你可以找到哪些具体数字,来帮助你打破旧模式并建立对新模式的支持?
6. 令信息可视化。为了在组织中推行改革,应该让每个人注意这些测量,并使之成为“仪表盘”的一部分。如果能够选择正确的测量方式,而且商业领导可以觉察到进行改变的需要,这些仪表盘就可以帮助领导关注组织口有上百家企业提供这样的服务,它们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纳,成为驱动组织内部合作和行动的方法。那些“驱动型”管理者可以运用这种实时反馈来调整他们的行动,培养更好的商业直觉。对个人而言,一个浴室秤的简单安装就可以看作一种基础设施的改变,它可以使人们更有效地实施节食和运动减肥计划。
7. 调整激励措施。就像许多商业重组和合并的事例所显示的,改变激励措施可以改变行为。社会“工作福利制”使那些长期依赖公共救济的人重新加入到工作队伍中,显示了激励的改变是怎样有助于打破旧的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在伦敦,政府采取了一些“反激励”措施来阻止人们开车进入市中心,这些措施包括对车牌的控制以及对那些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驾驶私车进入城市的人征收追加款等。初期的效果是交通状况得到了改善,虽然人们也发现了一些预期之外的后果,如城市中娱乐和餐饮业的滑坡以及一堆积压的未付罚金。因此,激励措施在一些人(希望改善交通混乱状况的官员)看来可能是积极的,但是换一类人(一家餐馆的老板或城市巾负责征收罚金的官员)来看可能就是消极的。
你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消除支持旧秩序的激励因素,并建立支持新秩序的不同因素呢?
8. 在可能的时候铸剑为犁(或至少找到更好的剑)。要想抹去对旧秩序的激励因素是很困难的,而且有时你不一定非要如此。例如美国军方重新配备了他们的军备,诸如三叉戟导弹潜艇和B-52轰炸机,使之更加适应战争的新要求。有时,引入新科技可以帮助进行这种转变,而不用对模式进行代价高昂的改变。例如,有些市政当局将垃圾填埋场改建成了公共娱乐区,比如弗吉尼亚的“Trashmore"公园。有时,对旧规则进行改变要好于打破它们。如何改变你的现有基础设施,才能使之支持新的模式呢?
9. 必要时将墙推倒。就像柏林墙的倒塌一样,某些旧模式戏剧性和象征性的被打破意味着转变的开始。有些组织甚至会为它们的旧模式和系统举行葬礼,为旧模式的完结举行一个纪念仪式。公司会引入一位新的CEO,对组织策略进行根本性的改变,清除旧规则。在个人生活中,有时管理者会发现他们到达了事业上的一个转折点,他们感到需要停止现在的工作,虽然还没有新的工作可做。通过摆脱旧的基础结构,他们为新的发展创造了空间。有时如果你不对旧事物说再见,就无法建造新的大厦。为了建立新的模式,你必须放弃什么?
10. 建立信任。在变革中,意识到基础结构中那些不太“切实的”方面(比如文化)的重要性,会有助于引入新的规则。具体说来,一个相互信任的环境特别有助于向新的心智模式的转变;组织中如果缺乏信任则会阻碍这一进程。一家充满不信任的员工的组织有可能变得缺乏灵活性,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或倾听不同的观点。冷战的导火索之一就是在超级大国之间充满疑虑和不信任,而冷战结束的关键之一就是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一系列,高层会谈促进了沟通,建立了信任。在组织中提升信任水平可以为思想的转变和基础设施的变革建立基础。
空中楼阁
  当因特网泡沫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时候,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坚持不进入高科技领域,哪怕投资者已经开始放弃他的Berkshire-Hathaway公司的股票。尽管处于危机之中,他也坚守着自己的旧模式和投资策略。他对新模式的怀疑最终被证明是对的。你需要了解何时应该放弃,何时需要保持旧模式。
  放弃旧模式可能会导致混乱。你需要现有的基础设施维持生活。如果不是这样,这些模式就只是假设性的,你根本无法把它们付诸实践。你不能一直质疑你的基本心智模式的有效性,因为这样做必定会给个人和组织带来不良后果。
  知道何时进行改变以及如何有效地、没有破坏性地进行改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有些文化、组织和个人注定无法容忍有关变化的讨论。当其远离现实时,就正走向崩溃和变革。能够容忍适应过程的组织则有能力转变自己的思想和适应周围的世界。个人对变革和新模式的抵制会成为引入新秩序的严重阻碍。这是下一章的重点,在那里我们将讨论个体的“适应性分离”,这些个体的模式各不相同,或变化的速度有所不同。
  新的心智模式就像亨利·戴维·索罗所谓的“空中楼阁”,它徘徊于现有的世界之上,通常不会产生可见的影响。它们就像那些你在书中读到的或在教育课程中学到的新想法,很快就会被你目前的生活冲刷掉。这些模式令人难以捉摸,影响也很小,除非你为它们建造牢靠的基础。将旧模式的基础设施加以转变的能力就是区分那些想要戒烟和真正戒烟的人的因素。这种能力还区分了那些仅仅建立了引入注目的“前景”的公司和那些的确采取了新策略的公司。那些真正贯彻新的心智模式的组织和个体,有能力以十足的勇气来改变和打破旧模式,建立新模式。
超常思维
* 你的生活或组织中有哪些设施和过程支持你现有的心智模式?
* 为了转变心智模式,哪些设施和过程需要被改变?
* 转交心智模式会有多难?谁是那些最有可能保持旧的心智模式的既得利益者?
* 你可以做出哪些微小的改变,使你可以面对最少的反对,同时对新的心智模式的形成产生最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1] Kahneman,Daniel, J.L Knetsch, and R.Thaler. "Experimental Tests of the Endowment Effect and the Coase Theorem Journalo f political Economy.98 (1990). pp.1325-1348.
  [2] Einstein, Albert "How I Creat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Kyoto. 14 December 1922. Trans. Yoshimasa A.Ono. Reported in Physics Today 35 (1982). p.46.
  [3] Giuliani, Rudolph Leadership. New York: Hyperion, 2002. p. 71.
  [4] Gladwell, Malcolm The Tipping Point.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00.
  [5] Byrnes, Nanette. "Commentary: With Earnings Guidance, Silence Is Golden " Business Week. 5 May 2003. p. 87.
  [6] National Committee Pay Equity.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Pay Equity. Feminist Com .
第九章 寻找共同基础,跨越 适应性分离
世界憎恶变化,然而只有变化才能够带来进步。
C.F.凯特林(C.F.Kettering)
你满面愁容地诉说,却丝毫看不出别人有任何改变
  让你十多岁的女儿摘下耳机听你说话实在是件困难的事情;当她这么做时,你觉得你们好像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你在谈论责任和学习,而你的女儿却在讨论与朋友去逛街购物。你确信你的嘴巴在动,但你从孩子呆滞无神的双眼中却看不出任何迹象表明她接受了你的信息。你讲得越长,她的兴趣就越少。你是否有希望能跨越代沟去进行沟通呢?
  无论是家长还是青少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还是萨达姆·侯赛因、反对转基因食品的激进分子还是令诊所医护人员惶恐不安的反对堕胎者,都是思维定式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分歧。要转变你周围人的思维定式,你需要认识到这些思维定式之间的差别,并寻找途径来跨越差别。
  虽然你非常担心,但你的女儿最终会长大成人,采用一套与你非常相似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好是坏。她的思维定式将会从青少年的世界观变得更为成人化。这一过程可快可慢,取决于你如何处理这些适应性分离。通常这种转变会随着青少年承担一些成人的责任而到来——参加工作或建立家庭。通过这些经历,他们的心智模式会得到重塑。通过沿街抗议游行,激进分子们会让
大公司更加意识到环境问题。
  本章将探讨思维定式之间的差异,以及跨越鸿沟并促进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的策略。
  1996年,《社会话题》( Social Text)杂志发表了艾伦·索卡尔(Alan Sokal)的一篇论文,名为“超越界限:量子力学变化解释学”(Transgressing the Boundaries: Towards a Transformative Hermeneutics of Quantum Gravity)。索卡尔实际上超越的只有那些推论逻辑。整篇论文不知所云,而索卡尔——自称为“平庸的老科学家”——提交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看一本顶级的人文科学杂志是否会发表一篇拙劣的社会科学玩笑文章。结果那篇被发表的论文被称为“索卡尔骗局”。这只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正在进行的游击战争中最为著名的一个侧面,突出体现了两个世界之间的分离。
  这一差异也是C.P.斯诺(C.P.Snow)的名著《两种文化》(The Two Cultures)的主题,在该书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被描绘成“两种文化”。[1]作者指出,这两个世界相距甚远,甚至没有共同语言,这种差异恰好体现了解决世界问题的主要障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差异,体现于政策制定者们在将科学转化为法律并向大众进行解释时所面临的挑战。在处理诸如欧洲的疯牛病、转基因食品、干细胞研究以及全球变暖等问题时,这一挑战随处可见。科学家们首先与政策制定者进行交流,后者再通过喜欢捕风捉影、难以全面反映问题的媒体向大众传达,可以想象,这里面的问题有多么复杂。尽管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视为两个独立的世界有些夸张——事实上它们也正日益融合——但这两种文化的独立发展的确反映了一种“适应性分离”。它说明了这些差异为沟通、合作和分享心智模式所带来的困难。
适应性分离
  当一个人或一组人以比周围的人更快或更慢的速度来转变心智模式时,就会发生适应性分离。这个人或这组人已经开始采取步骤来接纳新模式,而其他人还在原地踏步。这种差异发展到极端,就会使得两组人难以沟通,因为他们通过如此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我们可以在个人中(夫妻间的冷眼相待)、组织中(年老的卫道士和年轻的叛逆者之间的战争)以及社会中(富人和穷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看到这种分离。在强硬派和温和派之间、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之间、科学家和传道士之间,也存在这种差异。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研发部门的工程师与将产品推向市场的营销者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每一方都在以不同的模式看待世界。
  这些分离至少阻碍了新的心智模式在世界中的推行。就像自然界的海洋、河流和高山一样,我们可以直接翻越它们,或通过架设桥梁、铺设隧道越过这些障碍。当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无法跨越时,就会引发直接的战争和冲突。因此,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如何处理我们自己的分离,并如何跨越与别人之间的鸿沟,从而将新的心智模式引人世界。
  当然,这里假设,支持变化的人相信新的心智模式更有优势,并且相信可以说服他人相信这一点。但在跨越他人的适应性分离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他们的观点。我们需要考虑到他人可能是正确的,以及一些新的模式可能会在双方的摩擦中引发出火花。也许在倾听中我们会意识到,我们需要挑战和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
  人们总是希望能够跨越这些差异。斯诺所强调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它们在不同的世界显示自己的力量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找到了二者共同的基础。例如医学提出的人类克隆伦理问题,正成为哲学、伦理学和其他人文科学领域的考虑对象。同时,人文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也可以被自然科学所检验,比如用先进的医学技术来探测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头脑中发生的变化。伍迪·艾伦(Woody Allen)所说的通过审视邻座学生的灵魂在哲学考试中作弊,现在看来已经不再那么牵强了。人文科学还将许多古老的文学作品灌制到高科技的CD光盘上,从而使人们可以以互动的方式了解作品的背景、评价,体会多媒体方式的灵活性。伴随着人文科学认识到自然科学的用途,自然科学也认识到人文科学的优势,这“两种文化”正慢慢找到它们的共同点。虽然它们的观点不会永远一致,但是它们正在越来越多地从对方的角度看待世界。
  在美苏冷战期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分歧巨大,双方的“对话”主要发生在实际的或潜在的战场上。我们在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其他军事行动中看到了二者的势均力敌,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几乎没有对话的基础。最终,这种沉默变得如此痛苦和代价昂贵。戈尔巴乔夫的“公开化”政策为战略性对话提供了机会,使得对立双方有了前所未有的共同语言和合作。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由于这些变化,柏林墙倒塌了,我们也在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出现。
  随着世界变化的加快,心智模式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普遍。思维模式的变化导致世界越来越不同质。例如,科技的高速发展将那些缺乏这些技术以及在哲学或文化上反对它们的国家抛在了后面。新技术有时受到的对待就像早年飞行者的热气球,它们落在了田间地头,迎接它们的是手持草叉和火把的愤怒的农民。这些差异在具有不同适应速度的群体中都造成了压力。这些适应性分离有时会变得如此严重,以至于对世界或一个问题形成共识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当这些“岛屿”足够小时,它们可以被绕开。美国的阿米西文化就是一例,它保持着19世纪晚期的农业传统和原始技术。阿米西文化在科技发展和现代世界观的海洋之中就形成了一个岛屿。相似地,一些诸如朝鲜这样的国家也会截然不同地看待现实,但最终这些视角会与周围的世界形成冲突,诸如关于发展核武器的问题。
反学习的必要性
  神经生理学家沃尔特·弗里曼总结到,每个大脑都会形成它内在一致的世界。他将这称为“认识论上的惟我论的一种形式”。这种看法可能将弗里曼的思想与我们大多数人的思想分离开来。他这里所说的“惟我论”是这样一种理论,即认为自我只知道自身的变化,自我是惟一存在的事物,自我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认识论”概念指我们知道什么以及如何知道。如何将这些独立的世界从它们自我强化的轨道中冲击出来呢?
  弗里曼认为,大脑主要通过反学习的过程来进行沟通。在他人的挑战或影响下,大脑放弃现有的信仰,通过社会合作行为来学习新的信仰。这个反学习过程非常复杂。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改变心智模式的必要性,然后我们需要愿意拆除我们头脑中的世界,并根据新的信息来建立新的世界。当我们开始反学习时,会启用从儿童时代就采用的学习过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要借助以前的经验。当我们学习一个全新的事物时,首先会被一系列毫无头绪的信息所淹没。随着学习的进行,慢慢地,我们开始理出头绪,建立起新的心智模式。最终,一切都变得容易起来,我们自然而然的透过新的心智模式来看待世界。
  我们都知道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但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低估了“反学习”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能学会打破塑造我们世界的心智模式,我们就很难建立新的心智模式,旧世界会不断地骚扰我们。反学习是跨越适应性障碍的一个关键。
应对适应性分离
  你怎样才能认识和跨越这些差异呢?如下面详细讨论的,有三条主要途径可以应对这些问题:   
1. 认识你自己的适应性分离;
2. 跨越与他人的鸿沟;
3. 建立跨越鸿沟的程序。
认识你自己的适应性分离
  我们的心智模式潜在地将我们与他人隔离开来,这种分离会带来问题。无论你的组织或社区具有多强的同质性,你会发现,在你生活的世界中,人们的思维定式有着巨大的差异。你如何避免这些分离呢?你怎样在不放弃自己观点的前提下,接受他人的看法呢?   
1. 区域化。有时人们可以通过将思维定式限制在特定情境下来对付适应性分离。例如,一位在事业上追求科学途径的研究者在选择配偶和参加宗教服务时,可以采取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看上去可能有些虚伪,但实际上它是搭建桥梁最为有效的方式,可以将最有效的思维方式用于解决其当前的问题。从实用的角度来看,那些在个人问题上也采用冷静理性观点的科学家与那些不那么苛刻对待个人生活的科学家相比,后者可能拥有更为幸福的家庭生活。请认识到自己的心智模式的局限性,并乐于在不同的情境中采纳不同的模式。
2. 为你思维中的不同模式建立文件夹。心智模式的文件夹容量越大,你就越能够理解或接纳其他的模式。如果你学会了用艺术家的眼光来看世界——无论是通过对艺术史的学习还是通过艺术创作的实践——你都可以更好地欣赏艺术家或同学中创新者的观点,后者有时会提出一些看上去轻率、但实际上会改变你的事业的观点。如果你能够欣赏这些其他的模式,那么你至少在与他人对话。例如,石油公司最初与环境保护主义者势不两立,但随后这些公司也意识到,这会适得其反,并开始与那些激进分子就诸如全球变暖等问题进行合作。现在一些石油公司甚至开始聘用环境保护主义者,在广告中利用他们。通过站在环境保护主义者的视角看待世界,这些公司可以与他们合作,即使并非完全赞同他们。
3. 注意其他人是怎样说你的。尽管这很困难,但你有时不得不承认,你的思维方式已经过时,或者不适合你的处境。你需要留意你周围的世界是怎样评价你的,并承认他们有一定的道理。 CEO们会举行全体会议寻求来自员工的坦率反馈,向所有员工开放CEO的电子信箱,以及向客户征求意见。英特尔公司在奔腾芯片上令其声名狼藉的问题,以及埃克森公司( Exxon)对瓦尔迪兹事件的处理,就是公司不能及时听取反馈的例子。如果你不能密切关注你周围的言论并给予信任,你很可能就无法意识到你思维方式的过时,直到遭遇损失时才恍然大悟。在组织中,这意味着要营造透明的信息分享途径。
4. 避免原教旨主义。原教旨主义的实质是一种排斥变革的世界观。虽然原教旨主义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都信仰某一模式中的教条而排斥其他,而这往往带来了战争。坚信某一世界观有助于对抗反对意见和惰性,但是如果无法看到其他观点,有时也会对观点的发展造成损害。它能坚固战斗堡垒,但同时也使得原教旨主义者无法以其他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使得与他人的对话无法进行。
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乔治·布什总统用“魔鬼”来形容伊拉克和其他被怀疑支持恐怖组织的国家。在欧洲人眼中,使用有着宗教意味的概念就象征着美国政策有原教旨主义色彩。虽然美国崇尚政教分离,但美国的言行常常表现出原教旨主义的世界观。
原教旨主义不仅仅存在于宗教范围内,也渗透到了科技领域。一些公司在建立工作系统时依赖特定的软件或硬件平台,而不是让系统独立于平台。这使得它们难以与采用其他系统的公司进行沟通,从而造成了分离。
跨越鸿沟
  当你需要向一个充满敌意或缺乏包容性的文化中引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时,你会怎么做?这是许多新的CEO、管理咨询者、创业者和传教士所面临的挑战。你怎样令他人相信你发现了新的有用的东西?你怎样改变数代以来不断被捍卫、加强的世界观?你怎样克服惰性从而使人们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
  有效的谈判和对话可以被用来跨越这些鸿沟。用来领导组织变革的方法也用来产生如何工作的假设。下面这些方式都可以带来新的心智模式:   
1. 创造对话。如果你沉默不语,你就无法跨越任何分离,也无法创造机会使别人了解你的看法,或令你更好地理解他人。你需要把不同派别的人带到谈判桌前,或打开沟通的渠道。一次戴维营会议不一定就能带来和平协议,但如果没有会议则连和平计划也不会有。这些对话并不总能达到转变思维方式的目的,但用于沟通的论坛的确可以为跨越障碍、找到共同点提供最初的基础。对话不必很长或非常具体,但它至少提供了一个让大家呆在一起的机会。比如大家在一起吃饭,这种社交环境可以促进大家的对话。
2. 强调实用性。正是因为强调了轿车和电脑的实用性,人们才能够最终在工作和家庭中接纳它们。如果你能验证说明一种途径的收益远大于它的成本和风险,你就更有可能说服他人接纳它。当汽车在速度、效果和成本上较马车都显示出技术优越性后,它很快就被人们广泛接受了。一旦电脑的商业效益开始得到证实——无论是节约成本还是提供客户服务——公司就成立了IT部门,开始实现办公自动化。当赛勒斯·麦考密克(Cyrus McCormick)在1 9世纪30年代早期为他的新式收割机寻找客户时,他最初遭到了农民的嘲笑。于是麦考密克进行了示范,向人们显示,用两匹马拉的收割杌怎样完成需要六个人用镰刀完成的工作。由此他的机器风靡全国和世界。就像麦考密克一样,如果你可以证明某一特定的心智模式能带来丰硕的成果,你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它的应用,不过你需要了解,你所面对的对象眼中的实用性是怎样的。
3. 改变文化。如果在进行大的变革时没有考虑文化的问题,就可能导致带有很大破坏性的适应性分离。1989年合并的索尼公司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看上去像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是最终因为文化的不同而失败。每种文化都由它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基础设施支持。即使在理论上这些思维方式可以融合,但那些基础设施是否真的能够融合并创造出新的模式呢?
4. 如果你从正门进不去.就爬窗户吧。W.爱德华兹·戴明(W.Edwards Deming)是一位在其国内不受重视的优秀先知者,于是他将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带到了更具接纳性的日本。一旦他改变了更具有接纳性的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与美国对手相比,他们放弃旧有生产方式的损失更少,而收益更多),戴明就将他的世界观重新带回美国。通过来自日本公司的竞争,他吸引了美国制造业的注意,并使它们看到了这种质量管理方式的实用性。
有时你没有必要马上转化整个世界或你的目标听众。有时你可以从最具接纳性的听众开始,笼络追随者,然后再回到你最初的目标群体上。如果你可以让那些最主要的使用者参与到新产品的设计中,他们就更有可能接受它,而其他人也会追随。咨询公司和软件公司常常会采用这种策略推广新方法或新技术,它们首先让一些主要客户尝试新的方案,然后再利用这些经验,把新的思维方式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中。
5. 促成危机。如管理者所了解的,有时在一个组织中转化思维模式的最佳途径就是创造或促成一场危机。通过限制预算,你马上就可以使整个组织关注成本节约、创造性地利用资源。相似地,一位物质滥用者会因朋友的干预——这将把问题带人一场危机之中——而意识到问题所在。一对有婚姻问题的夫妻,一方可以通过分居或离婚的威胁来激起另一方的注意。创造一场危机可以带来足够的重要性,从而促成思维方式的转变。外部危机也具有相似的效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世界各国开始建立国际联盟,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余波中,联合国则成为全球讨论的焦点。战争危机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从孤立转向全球性的政治合作。如果你正要营造危机,这一过程将会成为点燃思维模式改变的火焰。
6. 寻找边界。在一次与中国企业管理者的会谈中,本书的作者之一科林·克鲁克试图解释一个项目的技术细节。那是一间很大的屋子,但从听众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并不理解那些想法。这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也是因为技术细节的艰深。花旗银行的一位职员曹妮娜(音译)被请来进行翻译。她讲广东话,但她给沟通带来的便利不仅仅是语言上。她把概念转化为听众可以理解的形式。她对于科林的工作和她所面对的特定听众都足够熟悉,使得她可以在二者之间有效地传译。由于她可以同时从二者的角度看问题,她成为科林的心智模式和中国商人的心智模式之间有效的对接者。
尽管在两个世界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但是通常也会存在桥梁。这些桥梁通常以“对话者”或“边界跨越者”的角色存在,他们的一只脚在一个世界里,另一只脚则在另一个世界里。如果你可以找到这样的人,他们就可以充当向导和翻译,使你能够进入外面的世界。如果你在一个新的观点面前完全迷乱时,环顾你的四周,看看你能否找到那些可以同时理解你的世界和新世界的人,从而使你可以跨越鸿沟。
这些人在将一种思维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转换时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在科学领域就有许多这种边界转换者,比如史蒂文·平克尔(Steven Pinker)、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以及斯蒂芬.J.古尔德(Stephen J.Gould),他们使复杂的科学话题可以被大众所了解。他们是伟大的沟通者,把对于世界的新观点带给了广大人民。这种方式的惟一风险在于,你对某一学科的看法只是反映了一小群人的视角,你会因此而损失一些宝贵的经验。
联结的过程
  总的来说,将一个新的心智模式推向世界并克服适应性分离,要经过三个主要步骤:   
1. 你能否进行沟通?如果你没有对话的基础,你很难把你对于世界的任何新观点推向他人。
2. 你能否看到价值?如果你能够阐明新观点的实用性(收益对成本或风险),你就可以增加它被接受的机会。
3. 你能否建立对事物的共同观点?有了对话的基础并阐明了实用性,你现在就可以建立对于世界的共同观点了。   
  你可以在组织或个人生活中建立一些规范的程序——比如设立魔鬼代言人的角色——从而使反方观点合法化,进而在广泛的事物中跨越各种分离。   
适应世界
  进步有时源自进入主流的激进模式。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人权运动最终以引起全国范围的争论、塑造整个美国的思维模式而告终。约翰·肯尼迪要在60年代末将人类送上月球这一想法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和政治家为这一诱人的远景而工作,力图将它变为现实。同时,在检验新思维的过程中,来自旧事物卫道士的抵抗也是十分有价值的。正是因为激进思想以及新模式与旧的思维定式之间的平衡,才使得我们能够为特定情景选取效用最大化的模式。
  塞缪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曾说道:“理智的人通过调节自己来适应世界,而不理智的人则试图通过调节世界来迎合自己——因此所有的社会进步都要依赖于非理智的人。"尽管巴特勒的观察是真实的,但是并不全面。如果那些“不理智”的人不能够说服他人,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观点是理智的、有效的,社会进步就很难实现。那些拥有“疯狂”观点的人如果不能身处闹市,就会孤立于社会。如果艾伯特·爱因斯坦不能说服他人相信相对论的英明之处,或者如果抽象派画家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不能说服艺术界相信他作品的天才之处,他们可能只能在其所在领域的历史上留下一个小小的注记。所有的社会进步都来自那些“不理智”的人们通过实施他们的激进观点来跨越适应性障碍,从而使其观点“理智化”。他们通过跨越适应性分离并连接孤立的世界来做到这一点。
超常思维
* 在你周围有哪些与你截然不同的心智模式?哪些人持有那些模式?为什么?
* 你怎样才能跨越这些“适应性分离”?
* 其他思维模式的支持者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收益?
* 你能否证实你的新模式的实用性?
* 你怎样才能与那些以不同心智模式看待世界的人进行对话?
* 谁是那些可以帮助你跨越鸿沟的边界跨越者?
注释
  [1] Snow, C.P. The TwoCultures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第十章发展直觉以便快速行动
最高目标是达成普遍的基本规律,借助这些规律,我们可以通过纯粹的推理建立宇宙的模式。没有逻辑的途径来取得这些规律,只有那些基于经验的直觉能够引导人们获得这些规律。
艾伯特·爱因斯坦[1]
一些事情感觉就不对劲
  你正在一笔交易的最后阶段。当你看到放在你面前桌子上整整齐齐的文件时,所有的细节看上去都那么完美。律师和会计已经仔细检查过。一点一划都做得丝毫没有差错。这笔交易对你的公司很重要,而且你已经努力将它实现了。但是当你看到桌子那
边正在微笑的对手时,关于他的一些事情提醒你,这其中可能有一些问题。你是仅仅感到害怕,还是有其他一些感受?
  你决定相信你的感觉。你找了一个借口推迟完成这笔交易。你的对象有一点抱怨,但你赢得了时间去做更为彻底的背景调查。可能存在问题的第一个线索是,你发现他的内部审计员已经和他订婚了。所有的账簿看上去似乎都井然有序,但当你更深入地检查时,你发现在表面完美的账目下有一些漏洞。你取消了这笔交易,为你的公司挽回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也避免了今后很多年会令人头疼的事情。
  但怎么解释使你置疑这笔交易的预感呢?你怎么知道自己基于数百个交易和数千次社交经验的直觉是正确的呢?
  有时你理解到的比你认识到的更多。这就是直觉。你的直觉允许你在不经过思考的情况下提取你的心理模式并采取行动。对真实世界做出决策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决策真的很难解释,而且如果采用的是与现实世界不相符的模式的话,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
  直觉是什么?它是怎样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你如何提高你的直觉?你如何能够确保你的直觉继续与现实环境相符?
  16世纪后期,茶艺师千利体(Sen Rikyu)使日本的喝茶礼仪正式化,并依靠长期参与这些仪式发展出了高度的直觉能力。通过观察制茶过程中非常微妙的特征,他猜出了秀吉( Hideyoshi)将军的意图。将军还没有吐露给任何人,但是这个茶艺师凭借着他对细节的观察能力以及由此培养出的敏捷直觉,猜到了将军正计划入侵朝鲜。
  千利体说:“我认为你不应该侵略朝鲜。”
  将军震怒了,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建议,而且还因为千利体猜出了他所隐藏的意图。他命令千利体剖腹自杀(一种仪式性自杀)。一年后秀吉派出16万人入侵朝鲜,结果损失惨重。
  千利体对秀吉的思想和军事计划的弱点有着很强的直觉。但是这个茶艺师对是否应与将军分享那些信息,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直觉。
正如这个故事所阐述的,直觉允许我们快速地做出判断、采取行动,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时。它也能使我们对那些本应深思熟虑的问题做出迅速反应。我们的直觉可能与我们的环境不相符,这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错误。
  对我们做出的大多数决策而言,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判断,然后再采取行动。直觉允许我们快速地提取我们的心智模式,并依照它们行动。由于这种模式已经被精炼、萃取成了一种“内心的感觉”,我们可以应用它们,并很快做出决策而不用花很多时间进行分析。直觉帮助我们形成、理解、存取我们的心智模式,做出快速而有效的决策。   
什么是直觉
  一些在某个特定领域内有着很深学问的人能够比其他人更快地做出判断。战场上的军队领导者,或危机中的商业领袖,能够斩断无关的细节,抓住问题的要害,迅速做出决策。他们通常只需使用比其他人少得多的信息,就能对情形做出判断。行动需要决策,而这些决策常常是在重压下做出的,比如被时间的压力所驱赶,被信息的缺乏及不确定性所牵制。
  做出决策的过程有两条基本途径:分析的、正规的过程;直觉的过程。分析方法能够被编写成规则并向其他人解释。它是可重复的,遵循一种众所周知的过程,这种过程在商学院、医学院和其他许多需要做出重大决策的社会领域都被传授。分析方法有一系列的步骤:问题界定和信息收集,各种可能选择的产生,通过一套标准对这些选择进行评价,做出选择,建立反馈机制,包括对绩效的评估。简而言之就是,搜集你的信息,处理你的分析,产生选择可能性并作出你的抉择。
  真正的决策并不总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在某些情况下,时间并不允许你这么做;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决策的制定者也许正好不喜欢遵循一个正式的过程。相反,他们更相信内心的直觉。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去设计好每一个步骤,我们可能会采取分析的方式;但是如果不得不迅速做出决策,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依赖直觉了。在一场象棋比赛中,双方棋手都有无限的时间去考虑他们的走棋。如果他们有足够的分析能力,他们在每一步上可以判断出每种走法带来的后果,直到比赛结束。但实际上,即使有时间进行仔细的分析,一个精确分析的机器还是很难击败一个有着出色直觉的人。当然,这种情况已经被IBM的象棋计算机改变了。(这些计算机不但能够分析每一步走棋的可能性,而且有一个象棋大师比赛的数据库,从而可以“进入对手的头脑”分析一个出色的棋手会如何行棋。)然而如果你进行同样的比赛,每次只给每个棋手五秒钟的时间来考虑如何行棋,或者像
象棋大师们一样,一个人与多个对手下棋,那么棋手将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直觉来走棋。在这种条件下,他们通过直觉来取得经验,而不会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面对的许多决策都像定时象棋比赛一样。
  直觉究竟有多重要?在诸如交易市场和战场这样快节奏、复杂、高压力的环境中,直觉的重要性显得尤为明显。有一项研究邀请了华尔街的交易员与经验丰富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在虚拟战场上进行战争游戏比赛,令人惊讶的是,那些交易负在对抗中占据了上风。怎么会这样呢?似乎那些交易员有着更好的直觉判断力——他们能够更快速地嗅出危险并采取行动。那些有经验的士兵更习惯于遵循严格的规则。这个发现促使海军在复杂、动态的战场环境中减少对正规分析的依赖,促使指挥员更加依赖直觉。[2]我们在体育的许多领域中也看到了相似的直觉过程,如登山、皮划艇、赛车或冲浪,它们都将活动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了一系列的直觉反应和动作。   
本能、灵感和直觉
直觉既不同于灵感,也不同于本能,因为它通常基于某一特定领域内的丰富经验。相反,灵感会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即顿悟时的体验。直觉根植于一种深切而直接的知识,它不同于由推理和感觉得到的知识。直觉使一个人在解决方案明朗之前,甚至在问题被界定和表述之前,就已经接近了对问题的解决。
  本能起作用的方式与直觉非常相似。两者都允许我们对形势做出迅速的评估,并做出反应。但直觉通常基于非常深切的个人经验(一种内化为内心感觉的专家知识),而本能则基于一些深切的集体经验,这种经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或至少是生来可塑的。罗宾·霍格思(Robin Hogarth)论述了我们的一些基本的本能——如恐惧反应——如何发展成为保护我们的一种机制。当听到街上的犬吠声时,我们也许有立即跳起来逃走的冲动。这是无意识的,我们没有停下来仔细想想。当我们停下来、有时间去分析和观察周围的情形时,我们也许会发现那只狗被拴着,它并不危险。这个对环境风险性的仔细评估是一个不同的过程,它要慢得多。但是即时反应能使我们远离危险,而做出错误决定总比被野狗撕碎好。[3]
  研究已经表明,这些反应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即时恐惧反应的部位在杏仁核,它是大脑后部的一个小器官。输入的感觉信息也会得到新皮层的分析处理,但要缓慢和理性得多。如果我们面对生死攸关的突发情形,这种分析就太迟缓而无用了。在我们的头脑操作系统中,生来就有一些硬连线,它们使我们很容易地感知某些特定的恐惧,如对高度和蛇的恐惧。
创造性飞跃的力量
  直觉也允许我们实现创造性的飞跃。直觉的决策过程依赖于个体;决策可能是不可解释的,它常常是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身体上的反应。艾伯特·爱因斯坦谈论过他的“指尖的触觉”。当星巴克的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最初有开设美国咖啡馆的想法时,他在一个意大利的咖啡馆中兴奋不已。
  20世纪30年代,第一个阐释了可控原子裂变反应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在意大利进行了一些中子实验。在调试这些实验的过程中,他有了一种感觉,即应该通过石蜡而不是铅板来轰击中子。这导致了“中子缓和”的发现,也最终带来了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的开发。费米在物理学上有很深的造诣,但他不能解释为什么他突然要尝试石蜡。使用石蜡依据的是强大的直觉,他在内心中体会到了这一点。费米因为其伟大的直觉而闻名天下。
认知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Gray Klein)对消防队员的研究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做出正式的决策。他们从不推敲各种可能性,只是当机立断地采用看上去最好的主意,然后考虑下一个问题。在克莱因的著作《力量的源泉》( Sources of Power)中,他讲述了一个消防队员突然做出决定将他的伙伴推出倒塌前的楼房的故事。这个消防队员只是感到哪里出了问题。他不能解释自己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很短的时间后,消防队员刚才站着的地板塌陷了。他怎么能知道这一点?这位经验丰富的消防队员能够提取他所有的经验,形成一种深深的智慧使得他采取正确行动,而无需花时间将它转换成一种有意识的思考过程。
直觉的危险
  虽然良好的直觉具有强大的力量,但认识到它的一些弱点也很重要。首先,当我们的直觉错误时,我们的仓促决定可能谬谬千里。我们可以快速做出决策——但这个决策却可能完全错了。
  直觉有可能是错的,因为它与环境不相符。一个潜水者最基本的本能是渴望生存,也许表现为在深海潜水后,迅速回到水面上。但当潜水者在潜水方面有了更多的经验后,就会认识到,他需要对抗这种本能,更慢地回到水面以避免高压病。在干燥的公路上,当汽车失去控制时,一个司机的直觉就是避开失控的方向;但是在结冰的公路上,最好的策略则是拐入失控的方向。
  在这个世界发生改变后,我们常常仍保留着一种高度发展但已违背现实环境的直觉。例如,在原来的文化中,我们已经发展了关于人际交往的直觉,但如果我们来到一个具有不同人际交往环境的文化中,我们在原有文化中形成的关于人际交往的直觉就有可能使我们误入歧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培养适合新环境的直觉,以便懂得如何在异域文化中进行社会交往。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很多西方的商业管理者在最初来亚洲时都会遇到很多麻烦。例如,他们的直觉是很快地做成交易,但他们的亚洲合作者则强调耐心和关系的建立。西方的快速推进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是完全错误的,管理者们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直觉。
  我们关于直觉的学习方式取决于我们处在罗宾·霍格思所说的“和谐的”或“恶劣的”学习环境中的哪一种。在和谐的环境中,我们收到好的反馈,所以我们的直觉就会越来越好。例如,如果一个天气预报员报错了天气,雨天或晴天将会很清楚地显示出他的错误。相反,如果一个服务员的直觉告诉她,在繁忙的时候,她应该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那些穿着考究的顾客身上,以赚取更多的小费,那么她就会成为直觉的受害者。她给这些穿着考究的消费者的关注越多,同时也就更多地忽视了其他人,她的直觉也就更多地得到验证。她能从穿着考究的消费者身上得到更多的小费,但是她从未试验过如果注意那些穿着朴素的顾客,是否会得到更多的小费。霍格思把这叫做“恶劣的”环境,因为它仅仅是加强了已存在的直觉,而不是对其测试并提炼。[4]
  依赖直觉的另一个弱点是与别人交流和协调的困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道夫·希特勒以一种非常依赖直觉的方式进行操控,这使得他的对手非常难以预测其下一步的行动。但这也使得他的指挥官及其他人难以和他一起工作,因为其他人无法理解他为什么做出如此重要的战场决策。当他的直觉发生错误的时候,整个系统也就失败了,因为所有的关键决策都是由他做出的,没有其他的系统来进行总体的协调。相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则有一个有效而理性的系统,这个系统由联合工作组和委员会组成,它们在合作与协调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空降灭火队领导人瓦格纳·道奇(Wagner Dodge)也有着非常出色的直觉,这种直觉体现在1949年美国蒙大拿“Mann Gulch火灾”时他如何率领小分队逃生。空降灭火队员是那些跳伞进入熊熊燃烧的森林,使用斧子、铲子和其他工具慢慢牵制或阻止森林大火的消防队员。这是一项相当危险的工作,因为火势迅速而不可预测地蔓延,消防队员不得不时刻担心被烈火困住。在Mann Gulch火灾中,道奇和他的15人小分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当大火向道奇和他的同伴们吞噬而来时,道奇弯腰点燃了他周围的一圈草。这不是设计好的对付并阻止大火的方式。道奇的火,是第一个被记录的使用“逃生火”的例子。这种方法是在消防员的周围建立一圈燃烧过的地带,以使大火无法接近。逃生火最终成为空降灭火队员核心知识的一部分,但在那时它只是体现出了一位老练的消防队员灵机一动的直觉智慧。它拯救了道奇的生命。
  不幸的是,由于道奇的同伴没有他那样的直觉,而且他们并不理解这种做法(他们确信没有时间点燃有效的逆火),因此他们并没有判断出道奇要干什么。他们也许认为道奇已经失去了理智。当道奇安全地蜷缩在逃生火的灰烬中时,他们冲了出去,结果是死亡。这是空降消防最惨重的灾难之一,几乎所有的人都失去了生命。道奇拥有对要做的事情的聪明直觉,却没能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同伴,失去了拯救他们生命的机会。在这个例子中,大火阻碍了道奇的交流,但即使有对话的机会,拥有直觉的人也很难使别人明白。直觉常常很难与他人分享。[5]
  在我们个人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依赖直觉做出决策,如选择生活的伴侣。这种直觉,像俗话说的“一见钟情”或本能的触动,常常体现出一种比通过理智分析得到的决定更为深奥的智慧。另一方面,许多正式或非正式地被确定或解散的伴侣关系又提供了丰富的证据,表明这种“直觉”是多么容易因其他因素使我们误入歧途或被蒙蔽。这些例子表明,我们常常“感觉”是对的、但实际上却是错。(也可能是,直觉在一个时间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个人的关系改变了。这就提出了直觉的时间问题——我们应该关注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正确决策?)   
发展你的直觉能力
  你如何发展直觉并在其指导下行动?直觉产生于一系列出众的心智模式以及提取它们迅速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本能的方式。你也需要一种方法来评定这些模式是否还适应现实,并在必要的时候改变它们。
  直觉能力通常与一向展示出这种才能的特定个体相关联。其他人惊奇于这群人正确处理事物的能力——做出非常好的“来自内心感觉”的决策。我们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特殊的直觉群体。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培养能使我们变得更有直觉的才能,从而发展出直觉能力。下列过程可作为提高直觉能力的方式。
1. 只在你专长的领域练习直觉。直觉与给定范围内的深厚知识有关。因此,首要的是只在你拥有重要知识和经验的领域内练习直觉。尝试在你的专长之外依赖直觉是个愚蠢的决定。除了罕见的天才之外,新手通常不会有好的直觉。直觉来自对某个领域的知识的深厚积累,使得感觉胜于分析的过程。演奏流畅乐曲的音乐家,精明的商人,轻车熟路的商业弄潮儿,总是很善于沟通的领导者——所有这些人都已经基于多年的经验和教训磨炼出了他们的直觉。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深厚经验的人在另一个领域可能几乎没有任何可靠的直觉。一位具有出色直觉的科学家可能在社会中无所适从,因为他的经验全部在实验室中。
2. 学会相信你的“内心”。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你对自己的专长领域或知识有很好的“感觉”,或是信心十足。这是你对直觉决策有信心的基本条件。建立一定的空间去聆听你的直觉。培养“放弃”的过程,让你的直觉自我表现,拒绝凡庸的世界,聆听你的直觉。学会开发人类决策活动的全部领域——包括情绪、感觉或偏见。从分析方法的观点来看,许多人都认为这些是不相关的或危险的。他们不情愿去说“我觉得这个事情很好”“或“我觉得这个事情很糟”。应该允许情绪化活动影响和决定直觉决策过程,因为它们反映了一个人对事物更深刻的判断。这种方法与一个基于硬数据、严格的分析、选择生成以及决策选择的冷冰冰的、分析性的决策过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 引导他人。记住,你也许不得不对别人说,“请相信我,我知道这东西”。分析的决策过程倾向于将我们推向基于对数据进行广泛分析的“最佳”决策。直觉的决策强调“抓住” (理解),寻求“有效用”的快速解决方法。这种方法试图避免以“最佳”为标准,这种标准是从众多可能的备选方案中系统而艰难地选出一种解决方案,这抑制了灵活性。因此,缺乏数据并依靠无法解释的直觉决策易于引起争论。“请相信我”并不是非常容易令人接受的。考虑成熟的领导者很自然地博得尊重。为了在组织或其他人群中成功地依照直觉行事,你需要找到一种使你的直觉得到重视的方法。
4. 练习,练习,再练习。学会在困难的条件下做出决策是可以反复练习和培养的。分析训练需要结构化数据和用于分析问题的合适工具。直觉决策要求你“抓住”问题并“看见”解决方案。这样的决策方式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非即时地”练习。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即时的”决策就能够应运而生了。
  消防队员和其他营救人员花费很长的时间在真实的条件中训练,以提炼他们的直觉。他们在模拟情况下进行快速决策的练习可以磨炼出直觉,提高在真实世界中做出决策的速度。这些决策在真实世界中可能事关生死。飞行员用一定的时间在虚拟的环境中学习如何快速而有效地处理他们在驾驶舱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相似地,管理者则参加模拟、角色扮演和场景设定,以便更好地调整他们的本能,以利于快速而重大的商业决策。
  简单地说,要练习在缺乏数据、时间紧迫、压力巨大的条件下依赖直觉做出决策。通过这样的练习,你可以习惯于、并喜爱你做出决策时的“内心感受”,以及避免在不能决策时感到绝望口经过更多的练习,它将成为你在决策条件下的一种操作模式,自信的感觉也随之而生。
5. 建立广泛的精英团体。通过与比较广泛的知识精英团体的接触,你可以更容易地建立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你也许很聪明,但许多其他人也一样,他们看事情可能有些不同。鼓励对话和从广泛的团体中获取反馈是学习愿望的体现,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提高你的直觉能力。
6. 验证你的直觉。当快速行动收效甚微时,你不可能在每个点都停下来验证你的直觉,因为这会侵蚀快速行动所带来的好处。这时,周期性地检测你的直觉就很重要。直觉将你引向正确的方向,还是使你误人歧途?它是否与你的同事或环境不一致?环境是否改变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你过去经验的价值?你是否收到了应该引起你注意的消极反馈?
7. 保持直觉的适宜性。在一个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请保持一个健康的好奇心和一个外向的观点,来保持你的直觉的适宜性。由于直觉表现为一个不可知的过程,因此你需要继续探索某个特定的领域,不断发展心智模式。要对新思想、实验甚至推测持有开放的心态。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怀疑这些新异事物,并且强化这种经历。让自己保持一个外向的观点,敏感于外在的事物——更加深切地关注外界的信号和模式,寻求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但要运用“内心的辨别力”以避免被无关的数据所淹没。要记住人们易于直接从信息跳跃到结论,常常将变异视为“正常”,以证实他们的预期,而忽略重要的征兆。
8. 小心迷茫和不确定性。当你感到迷茫和不确定时,这也许是你直觉失效的一个征兆。深厚的专长与一个出众的心智模式相关。直觉就是一种通过可重复地、有效地、下意识地提取这些心智模式,以求快速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能力。这意味着你总是站在事物的顶端,而不仅仅体现在你做决策的过程中。如果你对一个决策感到困惑,在你的内心中找不到一个清晰的方向,这就有可能意味着你的直觉失效了,你需要更具分析性的过程、更多的经验、更多的知识或更多的信息。
9. 培养“放弃”的习惯。为了聆听你心中寂静、微弱的声音,你需要培养一种经常“放弃”的能力。你要经常暂停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活动,聆听你的内心,用你的直觉检查当前的情形。这个过程是通过内心的修炼来培养的,如禅宗的冥想,它就提供了一个通过静坐及观察身体、思想和呼吸,从而从活跃的分析过程进入一种冥想状态的机会。为了发展你的直觉,请打破一般的习惯行为流程,为思索新事物创造空间。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所轰炸,这些信息要求你的大脑不断地在心智模式库中运转。这种运转应该时常有目的地被减少或中断。你可以采用一些方式,如冥想或安排不间断的时间进行反思。这将使你的思维远离客观的刺激物,转向内心,寻找一种平静的状态。
  你应该学会“放弃”,对一些事“轻描淡写”,不要仓促地跳人某个心智模式。针对新事物的重新定向是一种关键的能力,它使我们更加注意周围世界的真正本性。你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思想,开阔视野,以更为深刻、更加有效的思维替代现有的观点。你可以思索新的想法。在变得更加注意自我、关注内心之后,你就会平静下来,有了更多的思索,并指导你在萌芽阶段就能发现新生事物。最终你将能够具有“不同寻常”的视野,建立起一种不需要构建费解的理论就能理解事物的能力。
10. 综合直觉与分析。培养好的直觉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放弃严格的分析。当你有时间、信息和资源,能够设计出一个分析性解决方案时,这样做通常是个不错的主意。你还可以用直觉检验结果,这些结果反过来可能会更新你有关正确决策的直觉。你可以结合使用最好的分析过程和直觉过程,这样你可以精炼自己的心智模式并更有效地应用它们。一些工具,如决策树图、价值期望模型、交换模型(如结合性分析)、最优化模型、模拟或层次分析法(AHP),都有助于将直觉的、主观的灵感与严格的分析相结合。你要不断探索,在做出决策时,综合你的头脑和心灵。
行动中的心智模式
  你知道的比你认为你知道的要多。通过提取自己的直觉,你可以使用你内在的心智模式,而这往往要比通过一个正规分析的过程更快速。你需要警惕直觉的危险——尤其是与现实环境不符的错误直觉的危险。带着适度的小心和谦卑,你就可以学会相信通过直觉理解这个世界。
  这种“手指尖的感觉”常常将你引向一个无法通过外在过程看见的新方向。在令人迷茫的环境中,你可能会倾向于依靠广泛的分析来做出决策。虽然分析非常有价值,但在许多情况下,它最好是用来为直觉提取信息,而不是取代直觉。寻找你需要的信息,然后学习聆听你的直觉。
  直觉允许你集中你的心智模式、经验、思维和感情的所有能量,投入到决定性的行动之中。它能够帮助你对你所见所闻创造性地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发现这个世界以前被忽略的重要方面。直觉可以帮助你发现新的模式,得到新的结论,改变你理解世界的方式。
超常思维
* 在最近什么样的个人生活或职业决策中你相信了自己的直觉?结果如何?
* 针对一个现实中的重要挑战,在平静的时候问问自己:你的直觉此时让你做些什么?
* 你是否能每天留出几分钟,练习聆听你的直觉(即使你不遵照它来行事)?你的直觉告诉你什么?它与你通过分析过程做出的解决方案有何不同?
* 你周围或新闻故事中的人如何信赖或不信赖他们的直觉?结果如何?
* 在哪些方面你的直觉使你失望了,你需要怎样“精炼”自己的直觉,以适应现实的环境?
注释
  [1]源自1918年为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举办的60岁生日庆典上的演讲,那次活动是在柏林的物理学会成立之前举行的。
  [2]Stewart, Thomas A. “Think with Your Gut.” Business 2.D. November 2002. pp. 99-104.
  [3] Hogarth, Robin "Insurance and Safety after September 11: Has the World Become a 'Riskier' Plac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
  [4] Hogarth, Robin. Educating Intu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5] Maclean, Norman, Young Men and Fi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第十一章 将不可能变为现实
   具有超常思维的人可以做到什么?我们已经看到了心智模式的转换导致了神奇一英里的跨越、新的商机的创造、生活的改变。本章将介绍三位“超常思想家”——霍华德·舒尔茨,奥普拉·温弗莉(Oprah Winfrey)和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 ——的案例来说明超常的心智模式的力量。这些个体的行为和影响的领域不同,但他们都以一种改变各自的生活、行业以及整个世界的方式,对他们周围的人的思想发起了挑战。   
霍华德·舒尔茨
  霍华德·舒尔茨看上去好像疯了。
  他兢兢业业地从纽约的住房建造工程干起,完成了大学学位,并且升到了Hammarplast公司家用器皿子公司的副总裁兼总经理的位子,负责公司在美国的业务。他在曼哈顿东边有一栋公寓,一份优厚的待遇,一部公司的汽车,以及在汉普顿的假期。但是他放弃了这一切——为了一个非凡的事业。
  1981年,舒尔茨注意到西雅图的一个小零售商要购买一大批咖啡机。他横跨了整个国家去拜访星巴克咖啡、茶与香料公司。星巴克是10年前由一群投资者和咖啡迷创立的,此时只有四家店铺,专门向数量很少但却不断增多的追随者销售高质量的烘培黑咖啡豆。
对咖啡行业的看法与众不同
  1981年的西雅图正在衰落。波音公司,这个西雅图最大的雇主,在大量地削减工作机会。咖啡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正在经历痛苦的价格战和质量衰退。它是一种没有知识产权的食品行业,咖啡在美国的人均消费从1961年的每天3.1杯稳步下滑,这种下滑预计将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在许多外行眼中,这是进入这个最糟糕行业的最糟糕时刻。
  但舒尔茨看到了一些不同的方面——正由于这些不同,他在1982年辞职,远行3 000英里加盟了星巴克,成为其市场负责人。正如他在《全心投入》(Pour Your Heart Into It)一书中写到的,生活是“看到别人不能看到的方面,并努力去追求这种愿景,而不用管别人说什么”。[1]   
发现和直觉的旅程
  在1983年去意大利的商务旅行中,舒尔茨发现了欧洲的浓咖啡吧。他的想法改变了。在意大利他看到了在咖啡馆一边喝咖啡一边交谈的方式,他决心把它带回美国。
  那个时候星巴克不卖煮好的咖啡,只卖咖啡豆和器具。当舒尔茨热中于美国咖啡吧的前景时,他发现自己无法改变公司兴趣的核心。公司的创立者对改变他们有利可图的,正在增长的经营方向不感兴趣。舒尔茨只是得到许可,在星巴克店里的一个角落建一个浓咖啡吧。作为对新模式的小型实验,尽管尝试非常成功,但创立者们仍然不愿意改变他们的经营模式,他们想要保持自己作为咖啡烘烤者的根基。
  面对这个“适应性分离”,舒尔茨在1985年离开了星巴克,到更大的平台去进行他的尝试。他建立了自己的浓咖啡吧生意,叫做“I1 Giornale”。许多人说这很难成功——他不可能改变美国人对咖啡的认识。然而,正如舒尔茨所写到的,“没有人因为相信反对者而做成某件事情”。两年之后,生意的成功使他买下了星巴克。
  1992年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市的时候,星巴克已经发展到了165家店。到2004年,公司已经有了近7500家店和75000名合伙人(雇员),销售额超过44亿美元。公司已经连续142个月——将近12年——实现正增长。自它上市以来,星巴克不可抗拒地向前发展,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每股收益也以20%-25%的速度增长。
跨越适应性分离
  舒尔茨不仅仅转变了公司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给一个成熟的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并改变了一代人喝咖啡的习惯和观念。美国大多数咖啡消费者根据价格在超市中购买罐装咖啡。星巴克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告诉人们去欣赏精美的咖啡和一系列浓咖啡饮品。它成功的关键是在它的咖啡馆中创建了一种体验星巴克,得到满足的消费者将这种体验告诉别人,从而一传十,十传百。
建立一个新规则
  在转变背后有着大量艰苦的工作。为了改变美国人喝咖啡的模式,舒尔茨不得不重新考虑“体验”所涉及的每一件事,从家具及店铺的设计到吧台人员的训练。他不得不提供足够多的高质量吗啡以及在一个又一个城市安排创造咖啡体验的核心吧台人员。他建立了新的基础结构来支持和实现这种心智模式,对作为公司成功主要部分的细节给予密切的关注。在其他零售公司只给雇员们最低工资并且没有任何津贴的时候,星巴克却为雇员提供股票期权以及各种福利,甚至对兼职者也提供这些待遇。当其他的咖啡买主利用市场萎缩降低支付给咖啡种植者的价格时,星巴克却坚持价格不变,从而赢得了咖啡种植者的忠诚,同时也保证了优质咖啡的长期供应。
  随着星巴克的发展,舒尔茨不得不持续挑战自己的思维和传统的华尔街智慧,虽然他始终忠实于公司的核心价值。为了将一个小型的新兴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全球品牌,舒尔茨宣称,最大的个人挑战就是“重新创造自我”。他重新塑造了自己,从一个看到浓咖啡吧可行性、并筹资实现它的梦想家,变成一位构筑一家大型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他也不得不挑战自己对个人成功的想法,离开高收入的、无忧无虑的工作去追求自己的激情所在。   
拉近和拉远镜头
  在1995年的圣诞节期间,星巴克遭遇了一次低谷,华尔街抱怨公司的领导们在追求快速增长的时候粗心大意。公司做出了一些短期的经营方式上的变革以应对投资者的担心,但继续将目光锁定在长期的创新上,如引入冰激凌、与联合航空公司缔结战略联盟,而后者最终使得公司变得更为强大。
  在过去许多年中,星巴克采纳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预付卡(2002年增长到7 000万张),在店铺中销售游戏和CD,与百事可乐、Capitol Records、Barnes&Noble、Nordstrom以及Kraft等公司建立合作和联盟。同时,公司也注重短期经营绩效和运营问题。正如舒尔茨认为的,CEO既要“眼光短浅”,又要有远见卓识。换句话说,领导既要能够拉远镜头看到全景,又要能够拉近镜头关注细节。   
不断地实验和挑战模式
  随着公司的继续发展,它改变了自己的生产线,引入了普通的和脱脂的牛奶以及新的饮品,如Frappuccinos 。经理们系统地计划着、并坚定地保护已有的文化和品牌,但对成功和迅速发展的追逐也意味着他们同时也要不断转变自己。
   “我们一直都愿意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因此我们改变了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奥林·史密斯(Orin Smith)如此说。
  他加盟公司的时候,整个公司的咖啡还都是由一个通风仓库中的烤炉供应的。他评论道:
   发展的很大障碍常常是自己强加的。当我最初来到这个公司的时候,一个大的争论所在就是我们是一家咖啡公司。我们买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以最好的方式烘烤它。如果人们不喜欢它,那就太糟糕了。我们与咖啡混合用来制造牛奶咖啡的牛奶算是什么货色?然而后来有了脱脂牛奶,然后我们有了Frappuccinos(现在它已经占到了我们生意的20%,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一项创新)。我们从不采用特许经营,因为我们需要对店铺有完全的控制。但现我们正在尝试第三方授权。我们愿意做我们从没有做过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做。我们不断重新定义和拓展核心经营的内容。
  公司继续创新,如特快预订(在丹佛区的60家店试验)、早餐供应(在西雅图的20家店试验)、与t-Mobile公司合作在店铺中实现无线上网。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成功了。一家星巴克家具店——将咖啡屋布置成家庭的样式——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然而许多实验都成了新的收入和利润的来源,也保持了品牌和店铺的新鲜感。   
树立远大目标
  纵观历史,星巴克开始做了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并且最
  终完成了它们。它设置了不断延伸的目标。早在1993年,公司就向华尔街宣告,到2000年,公司将拥有2 000家店铺。这是一个漫长的努力过程,但目标似乎是可行的。到了2000年,公司已经开了3 000家店铺了——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
  作为一个小的暴发户,公司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宏伟目标:建成像可口可乐一样知名的品牌。在过去的几年中,星巴克已被认为是世界最受尊敬的品牌之一。“我们设立崇高的、接近荒谬的期望,”史密斯说,“在每一步,我们都设立非常高的目标,然后去达到并超越它。”
  在你的环球旅行中或进入新的思考领域时,你有没有类似舒尔茨的欧洲浓咖啡吧那样的新想法?你是怎样把它们带回家,从而改变你的工作和生活的轨迹的?关于改变你周围人的心智模式的困难和可能性,你从星巴克学到了什么?你是否太草率地放弃了自己的那些似乎不可能的念头呢?   
奥普拉·温弗莉
  奥普拉·温弗莉的电视职业生涯始于作为一个成绩一般的脱口秀主持人。她是在密西西比州科西阿斯科的一间没有电和下水道的小屋里长大的。她的未婚父母在她出生不久就分手了,她被祖母养大。到6岁时,她搬到密尔沃基与母亲一起生活。儿童时期她遭受了男性亲属和朋友的性虐待。她在13岁时出逃并被送进了一家青少年管教所。这段苦难的童年在后来深深影响了她主持节目的方式,以及她在谈话节目和她的书中所选择的话题。
  在14岁时,她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的教育和严格管教(比如,如果她哪天没有学会5个词汇表上的单词,就不能吃晚饭)帮助她走上了成功之路。她的演讲为她赢得了大学奖学金,并在1 971年获得了田纳西黑人小姐的称号。她在田纳西州立大学获得了通信与戏剧双学位。
  奥普拉在学校就开始进行新闻播音,并成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纳什维尔分公司晚间新闻的播音员之一。毕业后,她成为了美国广播公司(ABC)巴尔的摩分公司的记者和播音员。她与公司所设想的一位成功主持人的形象相去甚远,因此被送到纽约进行美容。在那里她被告知她的头发太密了,鼻子太宽,下巴又太大了。但她最终还是成功了,不是通过适应已有模式,而是通过打破它。   
对脱口秀的不同看法
  1977年,奥普拉成为了“巴尔的摩在说话”( Baltumore is Talking)节目的主播之一。在她的领导下,这个节目获得了比多纳休( Donahue)更高的收视率,后者曾被视为这一领域的国王。在巴尔的摩工作七年后,她被ABC的芝加哥分公司聘用,并于1 984年开始接管一个正在走向衰落的“A.M.芝加哥”节目。由于这个节目太差了,她得到授权全面对节目的内容进行调整,“A.M.芝加哥”栏目在一个月内从最初收视率排行榜上的最后一名赶上了多纳休,然后又跻身前几名。 1985年9月,它被命名为“奥普拉·温弗莉”节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它就成了全国脱口秀节目的第一名。她保持了将近20年的脱口秀女王的地位。“奥普拉·温弗莉”节目被100多个国家的2 300万观众收看。
  奥普拉脱口秀的风格非常与众不同。当多纳休头戴麦克风像一位记者那样面对观众时,奥普拉则像朋友一样面对她的观众。她与观众进行自我公开性的对话,谈论她自己面对的挑战和经历。她的风格深深吸引了女性观众。她认识到与下午坐在屋里收看节目的观众进行沟通的必要性。她谈论个人问题,她童年受到的虐待,她与搭档斯特德曼( Stedman)的关系。她将公众媒体变成了一个个人化、亲密的交流工具——让上百万的观众也尽可能地亲密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奥普拉改变了脱口秀的性质,使它民主化,并更具有私人性。她采纳了“转变人们的生活”的目标。她转变了人们对于脱口秀和自己生活的看法,实际上就是挑战了他们的心智模式。在其节目和读书俱乐部的话题选择上,温弗莉都要面对一些对她个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困难话题。同时,她力求转变观众和读者的思维模式,鼓励他们挑战自我。   
适应性实验:书籍、杂志和其他媒体
  在奥普拉建立了这样一种新的、个人化的脱口秀节目,并有了一群忠实的追随者后,她就可以带领她的观众走向新的方向了。她将自己的新观点用于其他领域,通过不断的冲击来挑战其他行业的思维方式。1996年,她创建了一个读书俱乐部,鼓励上百万的读者阅读严肃小说。这些图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畅销书,因此她营造了一类完全不同的读者群。
  当书评还主要被诸如《纽约时报》一类的平面媒体所主宰时,她的节目提供了一种对书籍进行讨论的新形式,有着更为广泛的观众。这使得温弗莉成为出版行业品味的裁判,她的认同可能意味着50万册甚至更多的销售量的增加。在两年之内,她就帮助两打图书跃上了畅销书排行榜。《时代》周刊的作者理查德·拉卡约(Richard Lacayo)评价道:
  在文字历史上,奥普拉·温弗莉的读书俱乐部并不是最为重要的进展。例如,人们首先发明了文字,然后又发明了活字印刷。因此,奥普拉名列第三,但不会比这更低了,至少在那些出版商和销售商的眼中是这么看的,他们每月都会追逐那些她在节目中提到的图书。[2]   
  随后她又在2000年4月创办了《啊,奥普拉》杂志(O,The Opreh Magazine),它成就了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创刊,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读者就增长到了200万。尽管在恶劣的广告环境中,《女士》等杂志都不得不停刊,而她的杂志却在继续发展。当其他杂志用模特做封面时,《啊,奥普拉》杂志却用奥普拉·温弗莉做封面。她将个人吸引力和视角扩展到了这一新的渠道。通过将目录放在第2页而不是第22页,她打破了一些顶级杂志出版商定下的规矩,这样读者们就不必在那些没完没了的广告上浪费时间,寻找目录。她还在1998年与他人合伙建立了一家针对女性的电信和网络公司,名为“氧媒体”( Oxygen Media),并建立了一个电影制作部门,制作出了一些获奖电影,如《忧郁星期二》(Tuesdays Morrie)。
  她的个人投入不仅仅局限于商业活动,她还积极参加了全世界的许多慈善活动。她的“奥普拉天使网”已经筹集了几百万美元的善款,用于在全世界建立学校和救助儿童。她还积极致力于支持有关儿童虐待和其他对她而言很重要的问题的立法工作。
跨越适应性分离
  在建立她的读书俱乐部时,奥普拉利用她在脱口秀上的知名度,跨越了在她的观众与令人望而生畏的现代文学之间的“适应性分离”o她展示了那些书中的话题与她在脱口秀中所讲述的话题之间的联系。她把那个较少数人专有的事物转化为大众化的东西,使得她的观众可以参与其中。在这一过程中,她充当了向导或对谈者,将几百万观众引入了一片新的天地。这种方法对于创造新的读者群极为有效。它改变了她的许多观众对文学的看法,同时也改变了许多作者和出版商对他们的读者的看法。他们不再仅仅为书评者出版读物,他们也在为温弗莉和她所带来的读者出版读物。一旦她的观众们开始追随她的领导,她就可以带领他们去很多方向,因为她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建议来源。   
建立世界规则:创办哈泼公司为奥普拉品牌提供支持
  温弗莉为支持她的脱口秀新模式而创造了一个新的基础。当其他一些人——比如马莎·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让公司公开上市或将他们的名字添加到各种产品上时,温弗莉谨慎地维护着她的名字和正在成长的事业,保护着她的品牌和她的娱乐公司的模式——一 家私人公司,名为哈泼( Harpo),是将Oprah反过来拼写。这种紧密的控制不仅有助于她建立自己的财富,同时也确保了对她的节目、杂志和其他项目的内容的控制。她要确保哪些项目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奥普拉·温弗莉脱口秀”( Oprah Winfrey Show)节目多次荣获最佳脱口秀节目艾美奖,温弗莉也荣获了最佳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称号。在1993年,她赢得了霍雷肖·阿尔杰( Horatio Alger)奖,这是一个给予那些战胜对手并成为本领域领导者的奖项。1996年她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25位人物之一。她也出现在《福布斯》娱乐业富豪的名单上。
  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断地改造着她自己、她所在的行业和她的观众的观念。她将她的心智模式带到了脱口秀,并改造了它。她给观众的忠告就是挑战自我。她使得她的观众意识到自己的心智模式的局限性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就像她在一场现场直播节目“过你最好的生活”(Live Your Best)中所说的:“如果你拥抱各种可能,你的生活会变得更伟大、更宽广、更勇敢!”[3]
  你自己的童年和背景有什么独到之处?它们是怎样塑造你的世界观的?你的心智模式让你看到了什么可能性,就像温弗莉看到改造脱口秀的机会一样?你在某个领域使用的新视角是否可以运用到其他领域,就像温弗莉把她的个人化方法从电视媒体运用到读书俱乐部或杂志一样?   
安迪·格罗夫
   安迪·格罗夫,英特尔公司的第四位雇员,英特尔芯片制造业的源动力。他的生活始于乱世之中。1936年他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家庭,度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屠杀的痛苦时期。然后,他在匈牙利动乱时期逃亡到美国。[43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化学工程,并于1963年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在半导体革命伊始加入了新创立的费尔柴尔德半导体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苦难的童年可能塑造了他的“决断性格”和争取成功的决心。高深的工程学训练塑造了他的强大的分析能力、对细节的重要性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数据及其含义的偏好。在他把英特尔营造成为顶尖公司这一过程中,他不断地建立新视角,改变自己的思维。   
不断地改造和实验
  鲍勃·诺伊斯和戈登·穆尔(Bob Noyce and Gordon Moore)所创建的英特尔公司成为了格罗夫个人事业之旅的起点。他最初的职责是管理工程和生产,他对于操作过程给予了严格控制。格罗夫以注重细节而闻名。据伦敦《金融时报》“每周技术”专栏的作者蒂姆·杰克逊( Tim Jackson)评述,他“智力卓绝,口齿清晰,力求上进,专注,整洁,自律”。他的个人和商业经历使得他意识到追求完美的重要性,这最终使他形成“偏执狂”的态度,促使他注重改变想法和转变产业的动力机制。[5]
  20世纪70年代后期,微型计算机革命的复杂性给英特尔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公司建立了极为强有力的跨部门管理系统,包括市场和设计部门。公司的主要力量放在半导体制造上,这是一个因为难以掌控而声名狼藉的困难技术领域。来自摩托罗拉和齐洛格公司( Zilog)的许多创新性微处理器已经出现在市场上,英特尔感到了这种威胁。公司的反应是采取不怎么光彩的“粉碎行动”策略——永不妥协地努力,直到粉碎所有涌现出的竞争力量。这正是格罗夫的精髓,百分之百的狂热,并且信奉没有跨越不过去的障碍,直到通过努力消除所有威胁。这的确奏效了,英特尔继续以超过90%的市场份额主宰着世界微型计算机工业。
  格罗夫通过不断实验和有计划地废弃芯片设计来保持其领导者的步伐,从x86系列到多重迭代的奔腾系列。这对于市场领导者是一条需要无穷胆略的道路,它要求承受众多的失败和自相残杀。但格罗夫认识到,产业的变化速度是无情的,要么是他自己的产品被淘汰,要么是别人的。他看到了保持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和创造新价值的机会。英特尔通过不断的前进来保持它的利润水平和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保护现有技术和优势的模式截然不同。它强调“更小、更快、更廉价”,这促使公司在高新技术(如纳米)领域进行实验,也引致了充分发挥芯片效能的应用(如多媒体)的开发。   
换马:战略转型的时刻
  处于半导体和微型计算机革命中心的英特尔和格罗夫,其旅程充满了变数和压力。工业经历周期性的革命,要求参与者不断改变自己。这个无情的进程可以用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戈登·穆尔阐释的“摩尔定律”进行预测,在这一进程中需要不断地向研究和生产的各个方面进行投资。格罗夫必须在复杂设备生产的规则和可预测性与在未知领域中的不断演化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
  20世纪80年代,英特尔做出了一个大无畏的决策——放弃了它的核心业务——半导体动态内存(DRAM),转向微机。这一决策和英特尔后来在微机芯片上一系列举措为我们提供了“战略转折点”的例子。这是格罗夫给出的一个概念。他把它比作一张“新世界的心理地图”,那里的地形无人知晓,但那里需要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却为人共识。他指出,这些转折点在高科技以外的许多行业中也可以找到,甚至在一个人的事业中也会出现,人们会看到,他们需要换马了。
  在他的著作中,格罗夫描述了在确定他是否真的达到了一个转折点时所面临的挑战。改变常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常会对小的改变习以为常,直到它们变得比较严峻。问题在于如何确定我们观察到的变化究竟是有意义的信号还是噪音。理想状态是在企业还处于健康状态时就做出重要的变革。但通常情况下,警告信号会被忽视。不同的人看到相同的画面也会给出非常不同的解释,格罗夫称这为“战略噪音”,我们则称之为“适应性分离”。   
偏执狂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
  格罗夫认为,一个组织应有一些卡桑德拉( Cassandra)——厄运的先知——这样的角色。这些厄运预言者可以为将至的变革提供预警,还可以向公司提供应该加以考虑的新的心智模式。格罗夫鼓励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他认为,这些讨论应涉及不同的管理层和外部视角——尤其是来自客户的意见。这些多样性的观点有助于挑战既有模式,并在必要时改变它们。考虑到环境的不确定性,格罗夫也强调了减少“战略噪音”的实验方法——诸如尝试不同的技术、产品或销售渠道。   
直觉
  考虑到格罗夫强调对数据的评价和分析,他如何依赖直觉做决策就变得特别令人好奇。他认识到,数据往往是关于过去的,而转折点则是涉及未来的。尽管市场信息、来自客户的看法以及卡桑德拉们都会有所帮助,但这都不是识别转折点的直接、理性的途径,一个人必须超越对数据的理性推断。格罗夫将这种在转折点从一种商业模式飞跃到另一种的行为比作穿越“死亡谷”。   
双行道:通过“INTEL INSIDE"将市场观点添加到设计中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市场对于新芯片的需求也会接连不断。英特尔通过开展“Intel Inside”运动建立品牌。直到那时,芯片制造主要还是一种商业对商业(B2B)的活动,芯片是根据业绩和价格来出售的。随着竞争的加剧,形成一个著名的消费者品牌就越发重要了。英特尔的品牌战略将芯片从潜藏在机器内部的硬件转化成了消费者愿意额外付费的价值。其品牌广告既有象征意义又具情绪化,无需提及处理器速度或其他工程特点。这是一种从纯粹的技术角度的世界观向以市场为中心的世界观的转变。
  公司品牌意识的增长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它对以技术为基础建立一个组织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 20世纪90年代的浮点运算问题暴露了这种在技术和市场观点之间寻求平衡的困难。英特尔微机的芯片极端复杂,可以执行一系列复杂的功能,因此要想检测所有可能的数值排列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英特尔已经售出了
  一批新产品,但在使用该处理器处理某些复杂的数学运算时却发现了错误。这并不稀奇,而且这也只会影响到一小部分用户。这本来是一个技术问题,却变成了一个媒体广为渲染的重大事件,就像发生在有瑕疵的零售商品上一样,CNN甚至跑到了格罗夫的办公室,要求他作出解释。
  由于历史和既有心智模式的影响,英特尔最初还是用老方式来对待这一问题——把它看作一个技术问题。它没有意识到,它所在的世界已经截然不同了。格罗夫最终控制住了情况,将产品召回,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是必需的。这使英特尔花费了大约5亿美元,但保住了公司在市场上的声誉。格罗夫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情带来的教训时说:英特尔需要用与传统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企业已经不能仅仅从技术的角度处理问题。尽管技术思维定式的“旧规则”仍在影响着公司,但消费者的态度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正是由于不断挑战自己的心智模式和整个行业的模式,格罗夫和英特尔公司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你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中的“战略转折点”是什么?你怎样在为时未晚时就意识到它们?当你到达这一点时,你是否有勇气放弃你现有的心智模式、拥抱新的模式,就像格罗夫从DRAM芯片转向PC芯片一样?你是否有毅力打破你现有的业务模式,从而进一步创造未来的模式?
结论
  上述对三位著名人士的描述都说明了超常思维的力量。霍华德·舒尔茨,奥普拉·温弗莉和安迪·格罗夫在不同的时刻被告知,他们目前所做的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们采纳了不同的方法看待世界。对于舒尔茨来说,那是美国咖啡吧的远景;对于温弗莉来说,那是一种关注观众的、亲切的脱口秀形式;对于格罗夫来说,那是在某个的“转折点”上改变公司和整个行业。他们的成功故事更加强化了本书的一些重要信息:   
1. 认识到孩提时代、教育和早期工作对一个人的心智模式的塑造作用。这些创新者从他们的童年和早期的职业经历中发展出了独特的世界观。舒尔茨利用了他在从事建筑工作时得到的对员工关怀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的销售经验和从公司创始人那里学来的有关咖啡的知识。温弗莉在重新创造脱口秀节目时,从她艰辛的童年生活和自我生活转变的经历中找到了话题。格罗夫则利用了他在欧洲战争中获得的视角以及工程学的教育,将严格的精确性与对变革的执著追求结合了起来。他们每个人都从早期经历中获得了独特的视角,作为挑战他们的公司、行业和世界现行观点的平台。他们的力量来源之一就是辨明他们个人生活的视角,并主动将之用于事业,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进行变革。你从自己的生活和事业经历里得到过哪些独特的视角,可以将之用于应对当前工作的挑战?你怎样可以利用你的部分经验,利用你曾经认为是失败或痛苦的经历,重新认识这些挑战?
2. 保持心智模式的适宜性。尽管这些创新者以早期经验为起点,挑战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既有模式,但他们并没有固着于自己的观点。他们都立志要寻求新视角,不断挑战现状。这让他们的组织得以不断发展,避免昙花一现。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想法。星巴克尝试全球扩张、新的经营渠道(比如超市)以及新的产品。温弗莉则将她的成功从电视扩展到书籍、杂志和因特网。格罗夫则以不断的产品创新来保持英特尔的技术优势,即便在进入国外市场时也不例外。他们的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这使得他们可以持续成长和成功,即使他们的模式可能已经成熟并正在走向衰弱。你是怎样挑战你的既有心智模式的?你通过哪些实验来使它们保持新鲜和适宜?
3. 通过改变周围的世界来促使事情发生变化。许多人对世界持有激进的想法和观点,却毫无用处。这三个人之所以能够对我们的世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他们不仅仅对既有模式提出了挑战,而且还将许多人带上了这一旅程。他们关注了那些支持新模式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从星巴克待遇良好、训练有素的服务生和咖啡供应商,到温弗莉严格控制的公司运作,再到格罗夫在技术、生产和市场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一些10年前还没有听说过浓咖啡饮品的人现在却毫不迟疑地要了一杯“venti Caramel Macchiato";从未读过任何严肃小说的电视观众被奥普拉·温弗莉引入了这个新的领域;对电脑硬件和处理速度一无所知的电脑购买者现在在寻找“Intel Inside"的标志,或考虑如何为他们的多媒体外设提速。这三位领导者不仅仅带来了看待事物的新方式,而且还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我们的行为方式。他们重新构筑了人们对话的模式,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反响。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致力于解决极其困难的运作和人的问题,克服了障碍,说服了犹豫者。他们建立了组织机构来支持他们的世界观,构建了不断增强的基础设施。他们通过艰苦的努力来改变着周围人的思想,首先是在他们自己的组织里,然后是在更广泛的世界里。这些都是爱迪生所指的99%的汗水,它支撑了一闪而过的灵感,从而促成了一个天才。汗水和对操作细节的注重正是激进思想与转换型想法之间的差别所在。你怎样使他人认识到并追随你的新的思维方式呢?你需要融合哪些教育和支持性的基础设施,使你从思考不可能的事到实践不可能的事?你怎样在改变自己思维的过程中保持谦逊的态度?
4. 快速而有效地行动。这三个人都不畏惧行动。他们不断地学习、挑战并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同时也时常凭借自己的灵感行动,与他们顾问的意见背道而驰。舒尔茨凭借对咖啡吧的直觉一往无前,而不顾来自星巴克合伙人的反对。温弗莉拒绝形象设计,不融入主流,坚信自己独特的世界观。格罗夫凭借自己的感觉,摆脱DRAM,放弃英特尔过去的成就,而把公司押宝在计算机芯片业务上。你是否会凭借你的直觉做出决定?你怎样确保你的直觉在当前环境中仍然是有效的?
  以上三个例子都说明了挑战既有模式带来的力量。以事后诸葛的态度来讲述这些故事总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做到具有先见之明却非常困难。考虑不可能之事并加以实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耐力。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新的心智模式对提倡它们的个体、公司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巨大的改变力量。
超常思维
* 站在这三个人事业早期的位置上,体会一下。
* 你是否有勇气和信心做他们做过的事情?
* 看看你周围的世界,如果那里的商业很成熟,产品也很大众化,你是否有力量打破这种模式,并以舒尔茨开发咖啡饮品那样的方式重组这些模式?
* 你能否利用来自你个人经验的灵感去改变你的工作方式,就像奥普拉·温弗莉将她的个性带入脱口秀节目一样。
* 如果你打算重组产品或服务,你是否有勇气(甚至狂热地)拆分并毁掉已有的业务,就像格罗夫所做的那样。
注释
  [1] Schultz, Howard. Pour Your Heart Into It, New York: Hyperion,1997, p.44.
  [2] Lacayo, Richard "Oprah Turns the Page, " Time, 15 April 2002, p. 63.
  [3] Sellers, Patricia "The Business of Being Oprah," Fortune, 1 April 2002.
  [4] Jackson, Tim Inside Intel: The Story of Andrew Grove and the Rise of the World's Most power ful Chip Company, Dutton, 1997; Grove, Andrew S.High Out but Management, Vintage Books, 1985.
  [5] Grove, Andrew S.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How to Exploit the Crisis Points That Challenge Every Company, New York: Doubleday,1999.
第十二章 挑战你自己的思维:个人生活、商业活动和社会
所谓发现就是见别人所曾见,想别人未曾想。
奥尔贝特·圣捷尔吉(Albert von Szent-Gyorgyi)
是敌是友?
  透过弥漫的硝烟,你看到一个人站在你面前,举着枪。在战场的喧嚣与混乱中,就算仅仅辨认出这个士兵也是很不容易的。千钧一发之际,你必须马上做出决定。你判断形势的能力意味着你或战友的生与死。你选择了,你开枪了。
  在这种情形下做出准确判断之难,已经由战争中无数死于友军枪下的人所证明。错误心智模式的危险不亚于带着自动化武器的敌人。
  每天你都面临着决策,这些决策都要求你根据不充分的信息快速地判断周围的世界。尽管判断的结果很少像战场上那么即时、致命,但你所采用的心智模式极大地影响着你如何看待世界。这些心智模式往往戏剧性地影响你如何决策,无论是关于个人生活(如饮食和锻炼,或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还是关于商业活动(如投资电子商务),抑或是关于社会(如应对恐怖主义或贫困问题)。你的心智模式如何影响你理解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在本章中,我们探讨来自个人生活、商业活动和社会的一些例子,邀请您共同挑战自己的心智模式。
  超常思维不是指学术上的好奇心。形成超常思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对特定情形和行动采用最有效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似乎转瞬即逝、不可捉摸,但其价值与意义却是真真切切的。我们所见的大部分都来自我们的心灵,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它们看成是幻觉。
  我们的心智模式塑造着我们的世界和行为,它们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人际关系、经营业绩和我们在社会中的生活质量。企业领导人所应用的模式可以使他们阿谀奉承或噤口不言,也可以让他们的公司走向繁荣或破产。心智模式可以使一些社会群体安于贫穷落后和愚昧无知,也可以推动他们快速前进。我们已经看见,一些政治领袖心智模式的转变,例如第二次世晃大战后的前联邦德国的康拉德·阿登纳、古巴的菲德尔·卡斯特罗、柬埔寨的波尔布特,及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都极大地影响着各自国家人民的生活。我们也看到一些长期坚持的心智模式突然发生转换,如冷战及其思维定式的终结,会改变每个公民的生活和国际政治关系。我们的思维模式以多种方式塑造着我们的世界。
  在下面的三个例子中,我们从健康(个人生活)、电子商务(商业活动)和对付恐怖主义与保护个人隐私(社会)这些方面,探讨相关的思维方式和挑战心智模式的方式。本书中的洞见将如何帮助你应对这些问题?我们为你提供了思考心智模式的步骤,并给出许多例子以供练习。
关于健康:在个人生活中变得明智
   我们关于身心健康的不同心智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与结果,有东方的治疗模式(如针灸),也有西方的治疗模式(如药品和手术),还有按摩师专门做脊椎指压疗法。有人关注营养和锻炼,也有些人关注预防,而另一些人则关注治疗。各种关于饮食和健康的信息在空中飘来荡去,尽管它们中有些是相互矛盾的。
  整骨疗法也开始提出和传统医学不同的方法。19世纪医生安德鲁·泰勒·斯蒂尔(Andrew Taylor Still)所发展的基本原理,其整体观与传统医学形成了强烈对比。它基于四条基本原则:(1)身心是一个整体;(2)身体有能力进行自我调理;(3)自愈和维护健康;(4)结构与功能是相互关联的。而治疗就是基于对这些原则的理解和应用。美国的整骨疗法医生在接受这种训练的同时,还学习内外科的各个方面的知识。由于整骨疗法已经逐渐从这些核心原则上偏移,其实践风格已经不再那么鲜明了。整骨疗法医生的角色渐渐窄化,只是局限于为治病而调整骨骼,而他们那种用系统方法治病的心智模式也消失殆尽。
  我们的心智模式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相信某件事物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那么它在一定程度也真的会带来好处。著名的“安慰剂效应”就体现在以下实验中:让一些被试服用一个糖丸,同时让他们相信那是真药丸,过后真的观察到正性疗效。糖丸本身没有疗效,但由于被试相信它有效果,就可能会让他们好转。正性思维的作用显然是有限的,但有时最好的治疗方案就是你最信任的那一种。
  你如何从众多关于身心健康的心智模式中挑选出最有效的一种并应用它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法:   
  ●寻找新模式。你首先需要熟悉其他的方法。还有其他什么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方法吗?通过广泛阅读,与朋友及其他业内人士讨论,搜集新的信息。这些不同的方法中,各自的强项和弱项是什么?你甚至还要看看你认为荒谬的方案——它们也许有潜在的价值,或者可能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建一个方法档案库。对预防医学的关注并不排斥医疗方法的采用。有些医疗方法的极端支持者可能把预防方案看成是与传统方法截然不同的一条单行道。但多数人们会结合使用这两者。他们可能选择使用整体疗法,只要它与药物治疗的副作用相比风险较低。例如,你偶染小恙,就会用(又鸟)汤、食物、茶和维生素进行食疗,而不是用抗生素。如果病得不严重,这可能是更有效的方法。但如果你得的是莱姆病,若不尽快使用抗生素就会导致严重后果,这时你就要采用药物疗法。多数人都会避免教条主义地固执使用这种或那种方法,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通常这种选择不是清楚的或有意识的,而是凭直觉。心灵使用它所认为有效的心智模式来处理生活的不同方面——即使这些模式仔细分析起来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你如何能建立一个关于身心健康的方法档案库呢?
  ●知道该何时从一种方法转换到另一种。找一个能采用两种或多种方法的医生或保健专家,你可以就治疗问题进行咨询,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完全依赖一个整体疗法的医生,你可能会忽视严重的症状,而这必须由传统医学治疗。另一方面,如果你完全依赖一个受传统医学训练的医生,你可能会接受过多的药物治疗,但也许用其他疗法也能奏效,甚至可能更有效。
  ●详审复杂性。医学信息总是在不断变化。今天的研究可能在明天就被推翻。被极端分子和庸医糟蹋得体无完肤的另类疗法往往没有严格研究的支持,而只有引人注目的争论。你如何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呢?
  正如第六章中讨论的,你可以通过变焦来拉近或拉远镜头,先详审作为新方法根基的研究,然后扩展视野审视全局。例如,你可以注重改进你的饮食,同时继续一天抽一包烟,并继续久坐不起的生活方式。你会发觉戒烟和增加运动会对你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最好的效果。退一步,更全面地审视,是避免视野过于狭窄或被数据淹没的关键所在。这种通过变焦拉近或拉远镜头的方法可以让你避免被太广泛的背景所麻痹,也避免过快地跳入新的时尚热潮中。这个过程的一部分任务是,根据你的需要,确定你感兴趣的领域,这样你就不用事事过问。任何要求你心无旁骛、不计其余的“建议”,即使信誓旦旦向你保证有不可思议的效果,你都需要仔细考察其背景,审慎权衡。你需要以更具批判性的眼光来审视变化多端的信息海洋。
  ●了解你自己的心智模式。你要评价自己用来筛选与健康相关的意见与信息的心智模式。过去的什么原因影响你,导致你用这种方式看待信息?你对这个问题的兴趣程度和大体态度如何?你是否(1)害怕知道(把头埋在沙里);(2)略有兴趣但觉得这在生活中不太重要;(3)感兴趣但分心于其他事情;(4)很感兴趣并准备多花时间;(5)认识到这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对这些态度及相关的心智模式都需要自我评价。例如最后一点,认识到这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这种认识会因为健康危机或通过体检发现自己属于高危人群而产生。反之,或许你正青春年少,感觉生命无止境,人生有更多要紧的事要做,所以你的心智模式更多地是属于“略有兴趣”这一点。你的态度会影响你处理健康问题的方式。
  ●在自己身上做试验。对一个人有效的保健方法对另一个人未必有效。你可以阅读所有你想看的医学研究报告,但也必须找出哪些对你有用。改变你的饮食,观察一下结果。试试不同的锻炼方式。健身中心或体操录像对别人有用,对你却不一定有用。也许早晨的散步或周末的轮滑更适合你的生活方式和兴趣,因此也更有效。也许一种节食方案对一个朋友很有好处,对你却是活受罪,这可能是因为它要求难以坚持的行为改变,也可能是因为你对它的反应不一样。许多人信心十足地开始一个新的锻炼计划或节食方案,却以失败告终,他们就自责不休。但如果他们把这看作一次试验,他们就可以记住这个结果,再试另一个。重要的是持之以恒进行锻炼、试验,步步为营,直至找到对你有效的方式。
  ●识别支持旧模式的结构。正如我们在第八章讨论的,我们的心智模式由我们在其周围建筑的结构支持着。工作中的抽烟小憩反而会使烟瘾更强。要改变我们的行为,我们要对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心智模式,还有支持它们的结构。这是最难的一步。许多节食项目想了很多办法应对这种挑战,比如通过创建社会系统和导师制度来强化新的行为方式,通过建立热量计算系统让节食者能直观看到自己的节食效果,或设计一整套食物清单,提供更健康、符合更加严格规定的饮食选择。改变影响你健康的习惯同时也要求你改变支持这些习惯的结构。你需要认识到改变行为的障碍,拆除将你锁在旧秩序之中的基础结构。
  你对于体重控制、饮食控制、体育锻炼、癌症预防、抽烟喝酒、压力和时间管理的看法,以及对医学建议的态度,都将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在这些领域中你当前的心智模式是什么?与你周围的人相比,它们有些什么不同?试着找找与你观点迥异的人,这些人可以是你的熟人,也可以是写过这方面文章的作者。如果
采纳这个观点,你的生活质量会如何改变?你能否做个思维实验,试着用这个人的眼光看世界?你的生活会变好还是变糟?这个心智模式是否对你更有用?风险又在哪里?
  如果你有意于改变与身心健康有关的行为,你应该认识到,使你停滞不前的并不仅仅是“意志薄弱”,还有你当前心智模式的顽固不化。你相信自己看到的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但事实上你看到的大多是世界在心理上的投射。如果你能改变自己的思想,你就能思考那些似乎不可能的想法,并改变你达到健康目标的方式。
资料框-其他一些人生挑战及有用的心智模式
  工作与个人生活的平衡。当我们放弃了在一个公司里奋斗、一步一步往上爬、直至退休的传统职业模式时,我们就对工作有了更为复杂的看法,同时要面对工作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平衡。为在职业成就与自我实现之间取得平衡,雇员们发现了一些创造性的方法,诸如职位共事、远程办公及弹性工作时间等。哪种工作与个人生活的模式影响了你的思维?它对你有用吗?还有其他什么模式可以用吗?它们如何改变你的职业与个人生活的质量?
  个人经济学。经济低速及企业管理不善使得人们对传统的公司退休金及固定投资回报失去了信心。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为退休作详细计划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未来做财务计划涉及复杂的选择,这些选择受我们心智模式的影响。政府不可能保证我们的退休生活,因此我们面临的矛盾之一就是今天消费还是着眼未来寻找有效的储蓄与投资方式。影响你看待退休的心智模式是什么?当环境改变时,它们还有效吗?
  婚姻与关系。在一些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即将成为新郎或新娘的人向还未曾见过面的一方求婚,我们的婚姻与关系模式已经发展到了极限。有些人认为根本不需要正式的婚姻制度,另一些人则赞成保持有序关系的模式。同性恋者在为争取他们的长期合法权利而斗争,他们的反对者则认为这样会威胁婚姻制度,从而打乱社会结构。尽管如此,由来已久的“传统家庭”心智模式仍然具有影响力,即使它们不再反映社会关系的现实情况,甚至不合时宜。对离婚的态度,尤其是对于离婚给孩子造成的影响的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你关于婚姻和关系的心智模式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你的配偶持有什么样的心智模式?你当前的观点还有用吗?你可能采纳的其他心智模式是什么?
  临时性工作关系。甚至于鼓吹“万众一心”的美国军队,其工作也变得越来越个人化了。从业人员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发展自身技能、待价而沽的机会,而不再是当作在同一单位中职业发展的某一步。由于委托业务承包,组织越来越像由许多个人联结而成的网络。对一个组织的诚信曾经是至关重要的,但现在由于临时性工作关系,诚信更多地是对一件特定的任务而言。这改变了关于一个组织的意义的心智模式。你现在拥有什么样的工作关系?这些关系基于什么样的心智模式?你还有其他什么心智模式可以采用吗?它们将如何改变你的行为方式?
关于互联网:在商业活动中变得明智
  互联网就像《绿野仙踪》里的飓风一样席卷世界,把我们高 高卷起,离开了原来的旧世界,来到一个神奇的新世界,这里充满着各种奇妙的希望和不可知的危险。然后,沿着这条黄砖路,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跋涉,我们立定脚跟,回头寻找来时的路。当然,就像多萝茜( Dorothy)一样,我们不可能完全回到出发点,因为我们的心智模式已经被震撼、动摇。也许我们还能回到堪萨斯老家,但我们不会以同样的眼光看待它。而且,与多萝茜不一样的是,我们的世界实际上已经被这种新技术根本性地改变了。我们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从不可遏止的狂热到一败涂地,而现在又正回归到平常。我们利用这种新技术的能力取决于我们的商业模式,而这种模式又依赖于我们的心智模式。我们能从互联网的泡沫及其余波中学到什么?这里列举了一些教训:   
  ●理解你的模式。正当泡沫兴起之时,人们更多关注风险投资的辉煌故事,而极少关心它的“商业模式”及其潜在的心智模式。一种新的、未被清楚认识的心智模式被囫囵吞枣地接受。事情尚未明朗之时,炒家们、观察家们、投资商们、消费者们都信以为真地认为,他们正在参与一场真正具有革命性的运动。那时广泛传播着这样一种信念:我们已经进入另一个宇宙,一切事情正以“网络时速”发展着。管理者们被洗脑,认为他们用来理解世界的旧的心智模式已经过时。那些表示怀疑的人是“不开窍”,他们被许多人认为是复古守旧或与世隔绝。过去的经验被看成是包袱。以增长率论输赢,以规模大小论英雄。数百万的用户每月以空前的速度加入到网络中。
  投入其中的公司的财务和投资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独特性。简而言之,估价和相关的投资都超出人们的经验范围。从来都没有人见过这样的事物,所以人们只能匆匆忙忙地为他们的投资和经营建立新的心智模式。旧的心智模式看起来无法解释接下去会发生什么,而新模式则令人如此兴奋,以至于几乎没人谨慎地察看它们的潜在弱点。对于新旧模式的优势与劣势,人们都缺乏严格、仔细的检查。
什么心智模式影响了你当前对互联网以及互联网对你的商务的价值的看法?还有什么其他的心智模式可以用来评价其潜能并应用于你的商务吗?
  ●知道何时应该换马。正如我们在辛普森爵士身上看到的,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不要被时尚狂潮卷走。当所有的媒体狂炒互联网、所有的资金涌入其中时,人们很难理性地思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的历史太短暂,因此任何故事都有人相信。人们放弃了他们的旧有心智模式,但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新模式来代替。有人确实想尽量少用有色眼镜看待这些事件,他们回溯历史,把电子商务流星般的兴起与发生在17世纪里的一些事件相比,诸如英格兰的“南海泡沫”或荷兰的“郁金香泡沫”。许多公司也陷入了“中年危机”,即长时期没有变革,而后突然发生巨变,进行一个常常是破坏性的飞跃。另一方面,有些投资者懂得什么时候跳进、什么时候跳出。他们在泡沫之前就进入,在泡沫破灭之前就退出,因而获利颇丰。有些人纯粹是侥幸,但有些人看来是具备一种心智模式,能认识到突然的增长是“非理性的繁荣”,然后想方设法利用这种见解而获利。
坚持你现有的心智模式,或是改变它们,去迎接新技术或其他崭露头角的机会,这两者潜在的危机和回报各是什么?
  ●认识到心智模式转换是双行道。那些把互联网的兴起看成是一场革命的公司,就像登上泰坦尼克号而没有救生艇的乘客。那些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心智模式看待世界,而且在它们之间进退自如的人往往可以赢得最佳的生存机会。想在网上开杂货店的Webvan公司破产了。但拥有许多零售商店网点的英国零售公司Tesco却发现,它可以增加一个利润颇丰的网上商务,利用它已有的商店送货上门。 Tesco认识到,它并不需要抛弃原有的模式以投入全新的互联网模式。甚至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在线零售商如亚马逊( Amazon)也清楚认识到旧模式的价值,并利用这种认识来改善它的运作与财务状况。与此同时,周围有不少在线商务公司破产倒闭。亚马逊与经营玩具和书籍的店铺零售商建立起合作关系,并且把注意力从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市场份额转移到得到回报上。
  互联网革命家们宣告一切都需要改变:人事制度、财政回报与测评、服装仪容、软件开发方式、消费者渠道等等。在网络泡沫破灭之后,钟摆完全向另一边运动,因此,在线商务模式被他们以同样的狂热抛弃掉了。当这些公司矫枉过正地回到旧模式上时,它们可能又忽视了新技术依然存在的价值与力量,成为纯粹的反gemin者。
  旧的心智模式在新的电子商务世界里有何价值?新旧心智模式如何才能整合?对这些不同的心智模式保持开放选择态度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寻找新视角。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很少有公司能认识到它的潜能。在发明网页浏览器之前,互联网被长期忽视与拒绝。甚至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也只有少数圈内人士认识到它的潜能。如果公司能邀请这些视野开阔的互联网先锋——穿耳染发的孩子们——参加它们的组织,就可以领先获得这些技术的经验和这种亚文化的心智模式,这将有助于它们后来的决策。互联网多年前只是作为学术界和程序员的专有领域。为什么多数公司不早些进入这个领域?
  在网络世界里还有什么正在出现的机会(例如网上日志)?你如何才能够挖掘这些机会,并利用它们重新思考你的商业模式和潜在的心智模式?
  ●详细审视复杂情景。以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来看待互联网泡沫,许多人忘记了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这个技术曾经导致如何的混乱与复杂。在互联网伴随网页浏览器开发而腾飞的前几年,普遍被提到的转换模式是“互动电视”。许多公司动辄投入千万美元开发这种技术。但公司如何认识到技术正在向何处去,并认识到它意味着什么?有些经理人依然拉远镜头,只看一个宏大的图景;另一些人则太专注于某种特定的技术(例如互动电视),以至于无法看到其他技术的潜力。拉近镜头以理解并获得有关技术的第一手经验(在互联网的早期多数CEO都不上网),然后拉远镜头以看清更广阔的背景,这种策略有助于理解令人困惑的情景。
今天有哪些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崭新领域?你如何能发现它们并认识到它们的潜能,从而改变心智模式和商业模式?
  ●进行试验。在互联网的上升时期,人们尝试过许多实验,在某个阶段整个互联网的爆发看起来就像一个超大规模的个人与商业实验。遗憾的是,这些“实验”中的多数并没有以最有利于学习的方式设计,在投入巨大的资金之前,它们也没有以足够小的规模进行试验,以检验一些重要的假设。它们多数都是大规模的,齐头并进的,常常还是“孤注一掷”式的。失败是惨重的,它们吞噬掉了无数股东的钱。有些公司在实验时确实更为小心。在生活消费品方面,宝洁公司的Reflect.com洗护美容用品网站提供了一个在进一步投资或打破原有零售模式之前学习电子商务的机会。但是多数的互联网实验都是代价高昂的,且不能肯定从中到底学到了什么。
  对你的公司以及其他公司使用互联网的自然实验进行事后分析,你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你还能设计什么新的实验?
  ●跨越适应性分离。互联网的一个问题是圈内与圈外截然不同。很重要的一点是架起桥梁,跨越这两个世界之间的鸿沟。有些公司意识到,它们原有的文化可能会扼杀这些新兴项目,所以它们普遍设立独立的运作部门,通常是设在硅谷。但它们往往没有在这两个世界之间牵线搭桥,以致新部门不能从老公司的经验中获益,反之亦然。两个世界的分隔限制了不同模式的效用,同时也使得问题难以发现。互联网舞台上一个典型的适应性分离表现为某些公司的态度,它们声称不信从者是“不开窍”,不能彼此共存。没有人试图架桥跨越这个鸿沟,而这个鸿沟被证明是混合型组织中相互学习和发展的主要障碍。
  你如何能在你的组织内部自然分化的各部分之间牵线搭桥?例如,你如何把技术领导和业务领导拉在一起,了解新技术的商机?
  ●正视社会基础。尽管旧秩序的脚手架是经过很长一段时期建立起来的,但支持新模式的社会结构以不可阻挡之势构建着。全球投资于电信基础设施的资本总额已远远超出实际所需。这种投资成了人们不得不相信新模式的基础,因为如果不相信,那么这些数以亿计的过度投资就成为非理性的、不可解释的行为。风险投资公司的成长,纳斯达克资本市场的兴起,以及个人投资的增长,创造了支持性的构架,驱使对互联网新兴公司的投资达到相当可观的水平。多数互联网公司的股价飙升,许多普通人都不想错过这空前的良机,改变了其长期形成的投资习惯,成为非理性的投资者。办公和家用电脑的快速普及,以及电脑和通信成本的下降,也共同支持着这些新商业及其相关的心智模式。同时,“旧世界”基础的力量在消失,传统的“实体商品”公司看着它们的股价在下跌,尽管它们在继续公布优良业绩。
  你当前的业务中,有什么样的投资、结构和程序让你难以接受新技术和新的心智模式?你的基础架构的哪些方面可以重新设计,以支持你想采纳的新模式?
  ●相信你的直觉——但要通过不断获取经验以改进它。在互联网革命期间,极少有人能不受浪潮冲击,而坚信自己的直觉,不被疯狂的炒作和互联网不可抵挡的财务诱惑所动摇。但这场革命证明了这一点:基于过去经验的直觉应用在新环境中常常是危险的。你就像一员老将,在打最后一仗。直觉不同于灵感的地方是,它是基于经验的。你所面临的挑战在于,要在新技术与新模式中获得足够的经验,使得你的直觉扎根于深厚的经验土壤之中口具备这种经验的资深执行官是少有的。许多人认为技术经验是IT部门的事——确实技术细节是它们的事——但这些领导人往往不能认识到,具有这种第一手经验对增强他们的直觉能力是多么重要。正由于上百万的用户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技术,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仅表现在技术决策的讨论上,也表现在组织内部重要的战略决策上。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商业领导人要么认为他们不能相信自己当前的直觉,要么就接受一种没有经验根据的直觉,以此来判断这些技术的潜能。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为什么互联网“宗师”会兴起,他们在刻意寻求被视为互联网潮流领导者,有些人在短暂时间内甚至达到类似明星一样的地位,实现了他短暂的荣耀。
  对如何使用互联网及其他技术.你的直觉告诉你什么?你能信任当前的直觉吗?你如何通过新经验提炼你的直觉?
资料框-其他商业挑战及其背后的模式
  战略规划。一个组织如何在一个快速变化、复杂而不确定的世界里制定计划?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许多大公司就认识到,集中式的中央计划再也不能够快速、灵活和创造性地应对当前环境的挑战。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的、写在大捆大捆簿子中的5年或10年计划,到正式发表时已经陈腐不堪了。这些计划程序基于的假设是,未来是可以预测的,所以可以相应地制定可行的长期计划。但现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1 983年,通用电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废除了公司颁布中央计划的做法。从那以后的二十多年里,产生了一系列制定计划的新方法。一些公司和咨询顾问不断推出新的、更具前瞻性的方法,以制定宏伟的战略。在互联网时代,战略计划
  有时只是由乐观的商业计划或故事情节构成的。曾经有过一系列的制定战略的革命,其中有些事后看来只是一时的头脑发热。有些公司采用更开放、更灵活的方法,诸如情景规划和选项思维,以便明确地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另一些公司则撇开战略,更多专注于运作效率和短期目标的实现。有些公司领导人则把战略规划统统抛弃,认定环境太不确定,战略规划是毫无用处的。
  当前影响你战略规划的心智模式是什么?还有什么其他的模式?这些模式中哪个对你的组织最有效?
  增长还是不增长?许多公司根据传统的、保持持续增长的模式来制定战略,但是当增长已经不再可能达到其自然极限时,这个模式会不会失灵?投资者对增长的评价使得公司难以抛弃这种增长模式,虽然增长的机会已寥寥无几。这种模式的问题越来越多。对于美国的跨国企业而言还有一个挑战,那就是必须在日益强烈的反芙情绪环境中实现增长。最近的另一个现象就是,主要经济体——如日本和德国——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减缓,这使得全球经济的增长成为一个难题。除了增长之外,还有什么途径可以创造价值?只关注增长是如何州约你的机会和行动的?还有其他什么模式可以让公司用来建立并保持长胜之道吗?你能将它们用于你的商业活动中吗?
  兼并与收购。兼并与收购只是在书本中看上去不错,它们的高失败率表明,在实际操作中它们是很不容易成功的。投资银行家和管理者往往过分乐观地看待合并的增益作用,而这更导致了失败。文化的差异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常常会造成结果的差异。在并购之前,合并的成效通常是根据财务模式来进行评估的,但真正合并的结果常常取决于软性的问题,诸如企业文化及领导关系的整合,而这些是很难用收支平衡表来衡量的。
  对一个正在进行的合并或收购,有什么潜在的问题因为你的心智模式的局限尚未被发现?除了并购,还有什么其他模式可以达到你的目的,你是如何利用它们的?
  新兴公司。有经验的公司领导人在进入新兴公司时,发现他们需要采用极不相同的心智模式以适应这种只有短暂历史、没有品牌或声誉、也未能拥有任何稀缺资源的商业组织。这些“职业经理人”的来临往往成为一道分水岭,横亘于创造性的和自由流动的新兴状态与更加专心致志的大型公司运作模式之间。在这两种对公司的看法之间转换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也是一个新兴公司初告成功却不能持久的关键所在。
  如果你进入一个成功的新兴公司,什么样的心智模式影响了你最初的成长?当你的公司规模更大也更成功时,这些心智模式需要如何改变?在公司前进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哪些模式?如果你在一个成熟的公司里,你如何通过将新兴公司的思维方式注入到部分商业活动中而受益?
  改善绩效低下的企业。改善低下绩效的典型心智模式是降低成本、调换高层管理者、抛弃无用的资产和解雇人员。如果人是一项资产,这种措施长期看来就会是毁灭性的,而且降低成本也维持不了多久。无情的裁员会使你失去最好的人员,留下来的只是一些“吊死在一棵树上的人”。除了这老掉牙的降低成本的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改善企业绩效?盈亏平衡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大控制项限制了所有的传统心智模式的应用性。除了通常的成本措施外,还必须探索
其他的途径。危机可以被看作一个改变心智模式的机会,而不是看作消极因素。
你对如何定义和改善企业绩效有何看法?除了降低成本,还有什么模式可以用来改善缋效?它们如何被运用于你的商业活动中?
公司治理。关于公司治理有许多不同的心智模式。有些首席执行官认为董事会是性本恶的,必须加以管理或防范;或者把董事会看成是一个社会俱乐部,先用各种演示陈述把他们并得眼花缭乱,然后打发走。另一些则把董事会看成是资源与伙伴,可以在战略和其他事务上提供有价值的洞见。在安然公司丑闻以及其他一些丑闻之后,董事会被看成是传统意义上投资者利益的看护者,人们期望它严格地监督管理层,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什么样的心智模式影响你看待公司治理?你还可以采用什么其他模式?
关于恐怖主义和个人权利:在社会中变得明智
  民主社会很重视个人权利和隐私,但这些个人权利常常使执法遇到困难。法律限制诸如窃听之类的行动,以保护个人权利,但这也给当局收集不法行为的情报设置了障碍。过去,许多政府当局滥用职权,如美国的J.埃德加·胡佛(J. Edgar Hoover,FBI)、伦敦的军情五处(MI5),使得公民们担心他们的个人生活受到侵扰。
  “9·11"恐怖袭击之后,如何在对恐怖主义作战和保护个人权利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被重新提出。如果政府部门在同一个地方拥有更多关于电汇和单程机票购买情况的信息,会有助于阻止类似袭击的发生吗?
  有一项“TIPS"计划的提案,是让邮电工人和电缆安装工向中央数据库提供可疑行为的情报。一群群阿拉伯后裔被审查拘禁,引起了一片种族歧视的抗议之声。为避免这样的指责,机场筛查员只能随机抽查,这导致国会议员和和蔼的老妪被盘查,这些老人根本没有力气执行恐怖阴谋,即使她们因离奇的巧合显示有这种意图。即使时有侥幸,检察人员也是有偏向的。这种做法在政治上可能是正确的,却是愚蠢的,因为它假定搜寻员从直接的观察中不能获取有用的情报。
  正如第六章所讨论的,政府的“全面信息分析”计划可能会导致信息超载,也会带来其他一些问题。该系统是被设计用来搜集各种财务和个人记录,以便政府甄别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这些对个人信息的侵扰可以被看成是对美国核心原则的攻击。
  我们如何评价这些互相冲突的模式,并在处理这些冲突时既保证隐私、也保证安全?
  ●关注不同模式的效用。许多关于增加情报搜集力度的讨论,都把焦点集中在隐私权和公民权上。正如本书前面讨论过的,这里面涉及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这个方案的有效性。收集了全世界的情报也不会必然产生更高明的头脑和更高深的智慧来觉察潜在威胁。也许有更具创造性的方案可以应对这种挑战而不让公民权利受到侵扰。监控可以更为集中,而现存的法制规定,如窃听和搜查需要得到法院的允许,在收集和分析情报过程中可以稍微交通而无需放弃。仔细评价方案的有效性有助于发展其他的策略,使得发动对恐怖主义的战争不会严重牺牲个人自由。美国最近的恐怖主义经历是全球许多国家恐怖主义现象的一个延伸。在与恐怖主义作战的复杂过程中已经有了许多实验性的知识(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军,西班牙和埃塔,意大利和红色旅,以色列和真主党,等等)。这些知识可以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丰富的心智模式库,用于平衡个人的需要和国家对无情的恐怖主义敌人战斗的需要。一种文化的长处及其共同的心智模式(例如美国的个人主义),可以转化为对恐怖主义作战的有效力量,并不需要文化因为战争而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对恐怖主义作战并保护隐私的不同方案各自有什么效用?
●广开言路。不同观点的表达对于充分考虑不同策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是很重要的。个人自由的支持者一方和关注寻找恐怖主义者的另一方都可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听取对方的观点,这样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他们各自的目标。这种情况下的危险在于,某一方的态度过于专横强硬,以致相反的观点放完全拒绝或抛弃。在一个极端,我们趋向乔治·奥维尔(George Orwell)于1984年描述的“Big Brother"心灵控制方式,这种方式将对立的观点都抹除了。另一个极端则是地方势方的兴起,以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念会使得社会失去凝聚力,缺少共同的价值观和心智模式。如果我们能具有既从个人、也从国家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自由,同时甄别潜在的威胁。我们应如何鼓励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以显示不同心智模式的长处和短处7
  ●认识到不同视角的存在。一个人可能愿意暂时放弃一定程度的自由,只要这些自由在问题解决之后能恢复原状。但是,政府可能会有不同的视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英国限制了在公共场合喝酒的时间,以支持战备。但这条限令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废除。个人及其政府,尤其是官僚政府以完全不同的眼光看问题,除非是选举的时候。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的视角,许多个体不情愿放弃基本的权利,不愿看到它们受到侵蚀。在对待这些问题时有哪些不同立场和角色?其思维方式有何不同?   
资料框-其他社会挑战及其背后的模式
  市场经济和民主。在冷战期间,美国对市场经济和民主的看法,与苏联对中央集权经济和共产主义的看法形成了强烈对比。自冷战结束以来,人们对市场经济和民主社会的观点有了较大的改进。它们看起来应该怎么样?有什么不同的模式可用来创建具有自由经济的民主社会吗?美国作为独一无二的世界霸主的出现使得人们更加警惕市场经济。人们批评说,通过全球化,市场经济成为推进英国利益的手段,使得公司也不再对单个的国家负责。
  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观念现在已经成了美国的消极面,在世界各地影响着人们的心智模式。不受制约的市场经济有时会招致消费者的咒骂和一些令人不快的结果,使人们感到自由经济必须受到某种控制。
  关于市场经济有什么不同的模式?在特定形势下它们各自有何优势和劣势?
  你现在支持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模式?还有其他什么模式你认为可以采用?采用它们有何意义?
  “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差异。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的“世界”看问题的视角也有很大的相同。这些不同之处在关于全球化、技术进步和环境问题的讨论中可略见一斑。甚至在同一个国家,穷人与富人阶层的观念也有强烈的反差,这些分离随着中产阶级的萎缩而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主要对富人有利的减税,从“有产者”角度来看是经济发展的刺激手段。但在“无产者”看来,这些做法是把更大税收负担压在不堪负重的穷人头上,而把钱放在富人的口袋里。
全世界范围内这两大群体的适应性分离是对政府和社会的巨大挑战。
  心智模式如何影响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鸿沟?如何改变心智模式以帮助两者建立桥梁,互惠互利?
  心理疾病。社会对待心理疾病的方式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中世纪,心理疾病通常被看成是魔鬼附身,需要驱魔或通过其他宗教形式赶走魔鬼。这种观点在18世纪末被医学取代,但当时流行的观点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是回归到了野兽状态,.必须通过棒喝来唤醒他的人性。医生制定了残酷的训练方法,如禁闭、加热、冷冻、浸水。在1 9世纪中叶,由教友派改革者领导,兴起了“道德化治疗”,病人受到了尊重,有活动的自由和良好的衣食。
  从20世纪初直到中叶,遗传学观点导致优生学逐渐流行,按照此观点,人类可以通过消灭“有缺陷”的个人和种族达到人种的优化。这带来更多对心理病人的禁闭,建起大型收容所,鼓吹额叶切除和其他手术,以及强制绝育。这种观点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在德国纳粹的毒气集中营里发展到了极致。后来的几十年中产生了药物治疗,然后是非收容化的处理,大型收容所因为丑闻和令人震惊的病人受虐事件而被迫关闭。心理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甚至包括心理疾病的存在与否,依然在激烈的讨论之中,1961年,美国的心理疾病委员会声称这是一个“充满狂热与幻想”的领域。社会和个人所持有的心智模式产生了明显不同的治疗方法、法律和行为。[1]
  在当今社会上,影响我们对心理疾病治疗的模式是什么?还可以采用什么来自其他时期或其他地方的模式?
  组织全球性示威。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社会组织与政府的互动性。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站,群体可以更快速地组织起来,与政府官员的互动可以更直接。通过互联网组织的小范围的基层运动,可以迅速扩展成为全国甚至国际性运动,如在WTO会议期间反对全球化的示威,以及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夕及其间的反战示威。《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帕特里克·泰勒(Patrick Tyler)和其他评论家称,这种全球性共识的兴起是第二种“超级霸权”,正在挑战着美国。[2]
  但这是个正确的模式吗?政治组织的网络渠道改变了地缘政治的心智模式吗?
  美国和联合国模式。2003年初在联合国进行的关于是否应该对伊拉克动武的争论中,突出显示了有关世界治理的不同观点。美国认为,它有权先发制人,对付来自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的可能威胁。它甚至结成“意志的联盟”。联合国则强调需要多边行动和维护国际公约。从美国的观点来看,联合国意志薄弱,应对威胁效率低下,美国人有权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从联合国的角度看,美国在国际共同体之外单独行动,破坏了联合国的系统和结构。
  这两种心智模式区别何在?如果世界只采纳其中一种,那会发生什么?还有没有其他心智模式可供考虑?这些心智模式能否并行不悖?如果你是其中一个观点的支持者,你会如何让持有其他观点的人信服你?   
时刻关注着心智模式
  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个问题都可以提供机会,让你探索心智模式的影响,让你发展或采用新的模式。当你在晨报上读新闻时,当你在生活中面临挑战时,当你在工作中作决策时,问一下你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智模式影响着我看待这一决定的方式?这些模式限制了还是拓展了我在这种情形下的机会?别人持有什么样的心智模式?还有其他可能的模式吗?我如何避免被复杂性所压倒?我如何设计试验?对这个问题,我的直觉告诉我什么?
  本章提供了在三个领域中思考的素材:个人生活、商业活动和社会。挑出其中吸引你注意的一些问题,思考一下你的心智模式如何影响你的观点,看看有没有其他可替代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影响生活的每个方面,所以例子俯拾皆是。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增强对心智模式的意识,以及对超常思维的练习。当你面对新信息或新情况时,这种持之以恒的训练可以使你具备超常思维的能力,采取快速而有效的行动。   
超常思维
* 从三个领域(个人生活、商业活动和社会)中各挑出一个例子。你使用什么心智模式来评价当前的情形?有什么其他心智模式可以采用?你对心智模式的选择如何影响你在问题中所处的位置和你的决策?
* 当你阅读新闻时,养成习惯问自己:这里所报道的决策与行动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心智模式?对待同一情形,可以有什么不同的心智模式?它们如何改变选择余地?关注一下国家和国际政治上的争论或法庭案例,在这些方面,不同心智模式往往决定了不同的政治派别。
*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确认并清楚地描述出正在使用的心智模式。你如何才能更好地辨认出深层的心智模式?   
注释
  [1] Whitaker, Robert. Mad in America : Bad Science, Bad Medicine and the Enduring Mistreatment of the Mentally Ill. Cambridge: Perseus Publishing, 2002.
  [2] Tyler, Patrick E. "A New Power in the Streets,"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7, 2003.
结论 你的所想决定你的行为
未来在改变发生之前既已走入我们之中,目的是要改变我们。
雷纳·玛丽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当你面对一个新的决定或挑战时,后退一步,考虑一下是否拥有正确的心智模式:   
认识到各种心智模式如何限制或扩展你的行动范围。你当前的心智模式是怎样的?由于这种心智模式,使你无法看到这个世界的哪些部分?你失去了哪些机会?使用一个新的心智模式可以让你看到这个世界的哪些部分或哪些新的潜在途径?
知道何时换马。你的心智模式适合当前的环境吗?一个新的模式效果果真更好吗?采用这个新模式有什么风险?你能使用渐进的实验来减少风险吗?对要么无法认识到一个新模式、要么过于迅速和热情地拥抱新模式这样一个双重危险,你怎样才能处之泰然?
认识到范式转换是一条双行道。当新模式出现时,旧模式并不总是像旧秩序下的雕像那样轰然倒塌。什么样的旧模式可能会有利于迎接你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如果其他任何人已开始乘坐机动车辆,你还能继续骑马吗?对旧模式所使用的方式来说,新模式揭示了什么?你如何才能创建和使用这一系列模式?在什么情况下特殊的模式才是有价值的?
看到一种新的观察方法。你在哪里可以找到新的心智模式?你周围是些什么人?什么样的情景在你进入时可扩充你的心智模式?与你谈话的朋友是比你大还是比你小?他们具有不同的职业吗?你是否与那些可能正在创建新规则的激进分子进行过对话?
将镜头拉近或拉远以化繁为简。你是否被数据和信息所淹没?如果是这样,练习着将镜头拉远,从而你能够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你是否过于远离问题?若是如此,拉近镜头,以便在回到整体画面之前检查细节。你怎样培养在你的生活中将镜头拉远或拉近的习惯?
进行实验。你为设想中的新模式提出了什么假设?你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它们?在你的私人生活和商业活动中你有什么样的实验机会?埃莉诺·罗斯福曾经建议“每天做一件让你吓坏了的事情”。今天你能采取什么小小的行动,可以不冒太大风险而与过去勇敢地决裂?
为了在这个世界中实现你的新设想,注意那些使你困在旧模式中并让你说服他人进入你的世界的因素。
推翻旧体制。你在自己的旧模式周围建立了什么样的基础设施?你需要如何改造它以使其支持新模式?你是否希望像做新年计划那样改变还渐衰退的形势?你是否有办法可以保证自己坚持到底,实现这个计划?是什么力量使你陷于旧模式(一个烟民对尼古丁上瘾,或吸烟小憩成为你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能自拔?是什么力量(如尼古丁过滤)帮助你采纳一个新的模式?你的组织中在哪些结构方面需要重新设计以支持新模式?
找到共同的基础,跨越适应性分离。你周围的哪个人具有与你不同的心智模式?他们为什么不做出改变?他们当前的模式对他们来说有什么价值?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模式?是否有边界跨越者能够帮助你越过适应性分离的障碍,或是有杠杆可以促成转变?你在哪里可以找到新旧模式之间的共同基础?
发展和练习更为广泛的使用你的心智模式的能力,快速并有效地行动起来:
发展和精炼你的直觉。你使用直觉吗?如果不,是否有方法可以伸展一下你的直觉“肌肉”,以得到更多的锻炼?在做一些小的决定时,练习使用直觉而不是分析,同时注意结果。有没有直觉是最为有用的时候?你如何才能自觉使用直觉?你的直觉仍然有效吗?你需要怎样精炼它?
转变你的行动。改变你思维方式的目的是改变你的行为方式。你如何才能将自己的新见解公之于世,并将思维方式的转变作为改变你的生活、你的组织和社会的基础?
超越可能性
  这个世界比你想像的要更具有延展性。这意味着对抓住新机会——不管是关于个人健康,还是经济价值创造,或是世界和平——的限制常常源自你自己的心智模式。你的心灵创造了你生活的围墙,你的思维被这些可能的局限捆绑住了。
  这其中的一些限制是非常现实的。但由于心智模式的本性,这些围墙上常常会存在一些你不易看见的洞口。一旦有人发现了这些洞口,回过头来想它们通常是十分明显的,但你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而先看到它们。停下来,想一想,如果你能够培养在新方向上思考的能力,你就有了改变你生活中的事业和你事业中的生活的可能性。有很多改变的机会,只要你能看到它们。为了看到这些可能的机会并抓住它们,你需要勇气和理解力去思考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
附录 与心智模式相关的神经科学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