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20150725083359550

_3 刘同(当代)
泄密”增情大法
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前夕。我所管辖的部门,每个员工都会很兴奋,情绪马上变的不一样起来。因为大家知道,又到了我们的活动时间。部门会去组织活动。
形式,延伸的很开。本身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也比较爱玩。酒吧,吃饭,野餐,户外。什么节目刺激和时尚,我们就会去开展这样的活动。
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戏肉”。无论是那种形式的活动,我们的传统,是必须要作为核心来保留的。也是受到了员工们欢迎的一个活动“真心话大冒险”
我知道,外面有些评论,说这种游戏实质上很“变态”。喜欢这个游戏的,都有窥私欲的倾向。我想要反问一句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能没有这种欲望?除非是佛。佛教禅宗有六欲说,见欲,既是有些人所说的窥私欲。能够克服六欲的,基本就算是修成了正果。
实际上,真心话大冒险,给我们组带来了不少的帮助。
大概一个月前,我们部门进了一个新人。说是新人,其实在其它传媒也有过工作经验。可是以前所在的单位,她做的很不开心。性格比较内向的缘故,没有什么朋友,除了工作上的话题,很少跟其它的同事接触。
这样做下来,在公司里,就成了比较孤独的一个。这只能让她遭遇一些八卦,或者说被人看成孤僻,不合群。在合作工作的时候,也会对她不像对别人那样热情,配合。
集团当初招聘她来,是看中了她过去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但是人事朝下面分配的时候,这个情况导致很多部门陷入两难境地,想要,又害怕她毁掉了办公室里的环境。
我说:“我们部门接收吧”。原因就是,我有真心话大冒险这个凭仗。
冷餐会结束,真心话大冒险的开始前。她找到我说:“同哥,我有点事儿,我能不能先走?”
我说:“现在这么晚了,你回去也不好打车。等一会,我送你回去。你要不想玩在一边听着也可以。”
其实我没想着强求,就一次活动,两次活动,就能够打开她的心扉,解决什么实际性的问题。可是奇迹就是这么出现了。我们的真心话大冒险,问题提的一般都是比较尖锐,但不涉及到太深入的隐私的。
比如,你最伤心的事情是什么?最遗憾的呢?你大学时代爱没爱过一个人,表白了吗?现在在一起了吗这样的。
这是促进大家彼此的一个熟悉程度。人是很容易就产生共鸣的。很多要好的朋友,要好的原因就是大家喜欢同一首歌,同一个影星。或者欣赏那部电影,甚至喜欢穿什么款式的裙子。
作为职场来讲,每个员工,起初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你知道对方叫什么,多大了,但你未必知道她那里毕业的,他害怕什么,最伤心的是什么事情,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和过往。越熟悉的,就会感觉越亲切,这是人的一个天性。
她是在一个老员工讲到大学时代,被一个喜欢的男生欺骗后,开始不相信任何人的时候,忽然眼圈发红的。然后主动要求参与到大冒险的游戏中来。
这种转变突然而彻底。第二天上班,我看到她跟其它的员工在交流,午茶的时间在闲聊。我问她:“你为什么忽然变的开朗了?”
她说:“我觉得,咱们部门就像一家人,大家都是最好的朋友。”
当你觉得一个人将自己的秘密敞开在你的面前时,亲近感是必然会增加的。而且,你会随着对她的熟悉和了解,越发把他放在一个心里重要的位置。
苹果总裁乔布斯。从小就是一个很狂妄的人,这让他没有多少的朋友。在学校里,除了奇怪的眼光外,迎接他的是嘲讽和讥笑。
乔布斯也是人,也需要朋友,他回去冥思苦想了很久,没有发现能够改变现状的办法。
忽然有一天,他拿了一个带锁的盒子,来到了学校。在课间的时候,他不断的打开盒子,朝里面看看,然后奇怪的笑。
有同学憋不住,问乔布斯:“嘿,哥们儿,你盒子里面装了点什么?”
乔布斯说:“秘密?你想看吗?”
对方很感兴趣,答应乔布斯不会泄露他的秘密,并且愿意拿出自己的一个秘密来交换。于是放学后,乔 布斯给这个同学看了自己的盒子。
盒子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乔布斯告诉他,自己的秘密就是想靠盒子吸引别人,跟自己成为朋友。
这个被乔布斯知道自己秘密,自己也知道了乔布斯最大秘密的同学,果然和乔布斯关系菲浅。而靠这个盒子,乔布斯的朋友也变的多了起来。
乔布斯的武器是盒子?是秘密?不,其实是一种对人心里的把握和应用,这个办法,放在企业和职场里,依旧有效。
这种对心理的把握和应用,谁又能说,不是现在苹果风靡全球的一个武器呢?
泄露秘密,增加感情。这个观点我在很多地方提过。结果收到了不少的反驳。有人说,我最喜欢跟别人透漏秘密。可是根本没有效果,我被人称为万人烦,大喇叭!
任何事情都是有“禁忌”的,不是吗。所有觉得这招有副作用的人,都是没有搞清楚这样做的禁忌在哪里。
不要出卖别人的秘密。你说出的秘密,要是自己的。八卦第三方的秘密,会让人觉得你没品且危险。虽然说,人生就是我跟他说你,他跟你说我,我跟你说他。可是这是错误的态度。说自己的没关系。一旦八卦别人,现在的人太精了,都懂得来自己这里说别人秘密的人,也会对别人说自己的秘密。会对你越来越远。
秘密要适应环境根据环境把握秘密曝光的尺度。不是说特别奇怪的东西出来。说秘密的目的不是秘密,而是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只有严守别人秘密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秘密。
你非要告诉别人,我有怪癖,我昨天偷了别人三百块钱。或者我把垃圾习惯丢在那个老在晚上弹钢琴的邻居家门口。这些不道德的秘密。恐怕只能让别人看到你就头疼吧。
搞搞怪,变变身
@刘同:做节目很有意思,有时你会遇到一些观众,问你一些其它方面的问题。比如把你当成无所不能的专家。上帝,幸亏有些事儿道理是相通的,这样的话我也不吝啬客串一把。
幸运的是,我遇到的这个问题很老套一个女孩问我。为什么我们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他全部心思都在我的身上,我的任何举动都是好的。全部都是优点。
可是现在,半年不到的时间,我们两个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想着出去跟朋友喝酒,或者说有其它的事情。总是不愿意陪我在一起,是爱情淡了。还是他变心了。
矫情一次,时光静好,岁月芬芳
好久没写这样的文字了。猛的用出来,觉得自己浑身嗖嗖的发麻,汗毛有倒竖的感觉。
不过,这个真的不能当成不爱,或者变心的证据来做出判断。通常来说,他不是淡薄了,也不是变心了,而是已经看厌倦了。你没有给他新鲜的刺激。
男女恋爱,有个奇怪有有趣的过程。
最初,刚刚彼此热恋的时候,满眼只有你,没有其它人你忽然发现,他交际圈子小了,朋友召唤也不去了,就愿意赖在你的身边,和你在一起,哪怕就是在家里看看书,看看电影,甚至相对坐着然后,你忽然发现,他不愿意和你呆在一起太长时间了,开始跃跃欲试重新回到原来的圈子,或者说自己看电视玩游戏到最后,他把开始对朋友的待遇给你,把给你的待遇给朋友,正好是一个轮回。
人都有喜新厌旧的天性。外国人研究说,爱情也有保鲜期。这个保鲜期,用的很到位,就是需要保持新鲜。你总是一成不变的样子,就算相爱再深,也不能完全的客服“疲劳期”
当一个人世界里只有你,没有圈子的话,他会逐渐失去社会性,失去沟通和交流,同时也失去信心和兴趣的。
给对方不同的感觉。枯燥了容易伤害到这份感情。
我跑题了,这是一本关于职场的书!
对不起,这个真没有,我要说的是,职场和爱情在这点上是共通的你有没有让你的同事,上司,熟悉到对你麻木。或者一成不变的让他们觉得不必对你太关注的时候呢?
搞怪,只是个说法。这里的怪,是针对你原来的形象,做法来说的,你如你一直喜欢灰色正装。忽然加了条艳丽的丝巾,就会让大家觉得眼前一亮。你平素不多言语,活动也总是看客,适当的在活动时表演个歌舞也会重新吸引眼球。
朋友的企业,在没有招聘需求的时候进了一名员工。朋友说,这个员工以前他就认识,特有意思。
在其它企业的时候,这个家伙搞出了许多花头。比如说在单位组织周末的换客集市,创意集市。
带着同事一起参加技能交换网站等等。
就是这样,帮他吸引了不少企业内外的关注。这个有意思的人,才在公司困境的时候,得到了一份额外的工作。
我在最后想要问的是你注意到,你需要改变了吗?哪怕是轻微的也好。
千万别因为题目,就真的去搞怪,做一些企业,或者说办公室无法接受的事情。那样虽然吸引眼球,可是你的位置就真的岌岌可危了。同样是历史上的名人,你要明白,岳飞和秦桧是截然不同的。
不要因为搞怪而怪,大家只想看到你的不同和另外一面。找想要他们看到的展示给他们,足够。
名片是个探测器
@越飞越高:现在拿着名片都觉得累赘,见谁散名片,都不愿意和他说话。@浮云叫神马:恭喜啊,你有名“骗”的资格了。@晴柔:人生第一次拿到自己的名片,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好开心哦。
头衔毁了名片。
江湖流传:当一个名片上,超过三头衔,是骗子,超过五个的,是大骗子,超过7个的。。。你懂得。
在西方,名片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个人身份的说明和象征。还有着让人容易保存你的信息,方便联系的作用。
到了国内,随着名片可以随便印刷的态度,名片也越来越乱花渐欲迷人眼。敢于相信的反倒真的不多了。
不过,不管名片到底是好是坏,可信度有多高,它都能透漏一些信息给你,让你在职场当中受益匪浅。节目里我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怎么选择自己在职场要交的朋友,怎么选择能够长期合作的伙伴,怎么知道谁更适合和自己搭配,性格互补?
我问对方,你注意到小小的名片了吗?
自己比对方先拿出名片的人,是诚意。对方名片拿出来时,双手接过来,是懂得尊敬 、性格温厚;接过对方名片,自己不递名片且没有任何反应,则表示蛮横、无礼、拒绝。
在交换名片时,附记时间、地点的人,头脑灵活,兴趣广泛,能出主意。这类人心细、认真,能广交朋友。同时持有两张名片的人,一般都有深谋远虑。这类人多有创新精神,
经常以“名片用完了”之类的话表示歉意者,多对生活和事业缺乏长远计划,为人较为轻率。
不分场合、对象,随乱发名片的人,多有野心,喜欢抬举自己,自我显示欲强烈。这种人会忘何时何地又把名片给谁了,把名片当成传单使用。他们多梦想一获千金,交往中表现不大诚实。这类人外表看起来很开朗且又谨慎,但实际上常有言行不一的地方。
有的人经常若无其事地掏出一大堆别人的名片来,夸耀自己同这些人知如何如何要好;有的人抓出大把不经整理的名片,从中东翻西找寻找自己的名片。这类拿有大量别人名片外出的人,大多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类型。这类人大都活动能力强,口才好,能讨人喜欢;同时这种人精力充沛,有魄力,但过分注重外表。
是不是发现,原来名片真的有探测器的作用,让你明白你应该选择谁。其实,名片上的学问不止如此。
指导我从名片看人的,是传媒行业一个做公关的前辈。他工作效率很高,我讨教过他是怎么样做到的。他告诉我名片的探测作用。这让他不需要用太长的时间去分辨和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做别的事情。而挑选和你要做的事,或者和你互补的人一起工作,显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MAIL不容易
十五六年前,我们需要和别人联系的时候,除了电话,只能选择到邮局去。花钱买上一个标准信封,按照邮资买上几张邮票,最后把它投递到信箱里去。
或者,有钱的话你可以选择电报这可以节省你的时间,缓解对方望眼欲穿的等待。
如今,当798出现熊猫慢邮,并成为时尚的时候。套一句老话来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电子邮件以他的便利性,快捷性,几乎既发既到的速度,成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主要工具。
或者你会说:“嘿,你落伍了。”如果有需要的话,发个短信更节省时间。
可是这种说法,很难解释为什么黑莓在苹果肆虐的今天,依旧还是欧美人士选择手机时的心头好;这场给力的水果大战的原因很简单,黑莓在开放性和扩展性上不如苹果。可是黑莓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便利到极点的MAIL推送。如果短信真的可以替代MAIL的话?那么黑莓为什么没有被淘汰呢?
尽管我们不想承认,可是就现在来说,欧美企业的的出现,成熟,要远远高于国内。一个成熟度更高的国度里的企业尚且需要MAIL为什么我们会不需要呢?
认为短信可以替代MAIL的人,本身就存在着错误。这透漏了一个你的小秘密。那就是你的MAIL总是不合格,或者有漏洞的。不要不承认,好好的想一想。你的短信能够承载多少字节和内容?如果你觉得短信可以替代MAIL,那只说明,你的MAIL往往不超过一两百字是的,你是在发微薄吗?对于邮件来说,浓缩就是精华并不被认可。
输入对方邮箱地址,写上文件名,然后是邮件的内容。点击发送。就这么简单,没错,这是一个正确的发送MAIL的流程。每个人几乎都会,否则你就是IT时代新文盲群体中的一员。
我也曾经这么认为过,可是,有一个做咨询的国外朋友,在闲谈的时候看到我发送MAIL给别人,他忽然问我:“刘,你觉得你会发邮件吗?”
这让我一头雾水,难道他看到的,不足以证明我娴熟的掌握了发送邮件的技巧?
一直等到我明白他的确切意思,并且在工作当中意思到了发送MAIL的重要性后,我才知道原来发送MAIL真的不是所有人都会。我也想把这个问题拿出来问每个职业人:你会发邮件吗?
随手从我接到的MAIL里翻出来一封。
公司前台发来的邮件,内容很简单。
刘同:
刚接到老板通知,下午到集团开会.
有问题吗?问题大了,如果我是人事,会给前台一个去参加关于MAIL培训的机会,回来不长进的话,我会让她直接更换岗位,或者干脆走人。
从邮件内容来看,仿佛她说清楚了要传达的事情。可是仔细去想的话,里面却有很多问题和漏洞。
刚接到老板通知,没错。下午到集团开会,问题来了。
下午几点?具体什么时间?集团有N个会议室,难道是让我吃完午饭,就到集团的各个会议室玩寻宝大冒险吗?
开会,究竟是什么级别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这对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你要明白了这些,才能对会议有所准备。否则,很可能当众出糗。
前台看似做完了这件事情,实际上呢。她等于什么也没做,我还要打电话,或者让助理去询问关于会议的时间,地点,详细议题,会议级别,列席的人员。本来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投入了两个人力,重复的做了一次。
事情说起来不大,但是这样的事日积月累,会降低多少效率?
看到这里,是不是你也一头冷汗,你平素的MAIL是这样发的吗?假设一下,如果这次会议我迟到或者错过大部分内容的话,老板非常不爽。在谴责我的时候,我是不是可以拿这封MAIL为自己开拓呢。
那时,所有的雷都会瞬间劈到发MAIL的人身上,让她外焦里嫩,风中凋零。
MAIL犹如新闻,需要五W一个H。各项需要交代清楚的一定要交代清楚,千万别觉得,MAIL亢长一些会让人厌倦,甚至无心阅读。要知道,MAIL的作用就是沟通和 传递信息的。达不到这样要求的MAIL,都是赤裸裸的垃圾。
PS:即便有人真的不愿意阅读这样的MAIL,或者说埋怨你浪费了他的时间。那么好吧,出现问题的时候,要知道问题会在他哪里,而不是你没交代明白。这有一点点小小的邪恶:其实,MAIL是最好的推卸责任的工具,也是最好的证明。
在MAIL里缺胳膊少腿的人是最笨的。他浪费掉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也等于把把柄交到了别人的手中。
光线传媒有个很古怪的“潜规则”。据说,这个潜规则大多数正式一些的公司都有。那就是如果通过MAIL来交流问题的时候,如果相互回复邮件两次以上,还没有将一件事情交代清楚的话,那么这个人基本就在合作者的脑子里被无情的“毙掉”了。即便现在不会马上卷铺盖卷走人,起码以后不会再有什么发展。
因为大家都觉得,MAIL是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你连这个都做不好。那你能做好什么?谁能指望一个起步不稳的司机,能快捷,平稳,舒适的开车穿梭在车河呢?
@姗姗:莫名其妙的被狗血淋头。经理说,我发MAIL总是不停的更换自己的信箱。如果你是要快递将物品送到你的手中。你会在意快递是开飞机还是坐汽车?哪怕他是匍匐到你的面前,只要东西送到就是胜利吗。
这则围脖是个段子,表面上看不出,实际上很幽默。不过是黑色幽默,当你笑完了,会有些惆怅。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N多的邮箱地址。那么让我们来做个假设:
你有四个邮箱地址,你每次都是随意的用某个地址发送你的工作邮件。
1:你能清楚的记得,你每次使用的地址是哪个吗?如果对方回复的话,你忘记掉了是使用哪个邮箱发送的邮件,很可能会错过某些重要的回复。
或者你说自己可以记录下来,记的很清楚。我不明白,为什么你非要再花去一个记录的时间呢?使用一个邮箱,所有回复都在里面,是不是更轻松,。节省下来的时间你完全可以去做别的,或者享受人生。
2:垃圾邮件和广告无处不在。可能接受你邮件的人,邮箱设置的过滤或者黑名单的功能。只接受联系人的邮件。你怎么知道你的邮件是否安全抵达,还是沮丧的躺在对方的垃圾箱里。
错过了机会和要沟通的事情,这是不是需要你来负责?
3:你所有邮箱显示的名字,是不是都是你的正式名或者英文名。我想大概不会,想想你的老板收到一封来自“火爆女郎”的来信时的表情吧,或者会马上删除掉。或者
工作上的MAIL,最好使用一个固定的邮箱来进行发送。要正式的写上你的名字,或者英文名字。并且,为邮箱固定好一个专业,职业的格式,否则的话,你很可能自己被自己搞的手忙脚乱。
发送邮件最好不要编好固定的群发组。有些时候,一些需要你通知的人员是随时变动的。临时建立一个群发群组虽然有点小麻烦。可是当你把一些不该某些人知道的内容发送到了无关同事的邮箱你,那会给你带来想象不到的麻烦不理解的话,去找谷哥和度娘,看看HP的邮件门吧。
文件上的小秘密
这一季让我很兴奋,我觉得,这是这本书里面最具备实效性,和技巧性的章节了。和前后的几季不同。那些章节大多是告诉你,面对一些事情时候的态度,而这一季,则是告诉你,如何在工作中,运用这些实际的技巧去获得好评,显得成熟。
我筛选出来的,是很多人都觉得司空见惯,鸡毛蒜皮的小事。殊不知,很多时候,正是这些小事情出卖了你,告诉别人,嘿,这么去做的人是个幼稚园还没有毕业的小朋友。
正如MAIL,人人都觉得自己会发一样,文件,文件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职场上最常见的东西,任何一个小菜鸟,都心知肚明。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每个人在办公室里,都谋求着发展和出位。想着自己能吸引到上司的眼球,表现出在工作上的强势和职业。西方有句话不错,叫做细节决定成败。你和别人的不同在哪里体现,其实正是在这些你觉得无所谓的小细节和小事情上。
光线有个讲究,叫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家认为能力足够,好的人,会得到一些和平常的员工不太一样的待遇,这实际上在每个企业都存在。不是一种不公,我觉得反倒是一种公平的体现。
我记得,在上一批新人当中。在培训期内,有一名新人没有完成全部的培训,就进入办公室开始正式的工作。享受非实习期的待遇。她就是完全靠一个邮件加文件获得了这样的机会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没错,可是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瞪着眼睛去发现金子。你要先露出你的闪光点来,才能让别人知道,你是有着金子般的光泽。
培训中一个阶段性的小考核。所有新人都要观看光线的一个节目。任务是,在观看节目后,写出一个对节目的建议和总结来。如果节目需要改版的话,你觉得怎么改版更好。
我要求,在零点之前,所有的新人,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发送到我的邮箱。
正如你所想的,没有人拖延,我打开邮箱的时候,所有参训新人的邮件都乖乖的躺在我的邮箱里。
但是有所区别,我发现了四种不一样的“答案”
A:至少大部分人,直接在邮件里写出了自己的答案。
B:少部分人,除了邮件之外,在邮件里附上了自己整理好的,校对过的,排版整齐的附件,以DOC格式发送过来。
C:让我记忆深刻的那个新人,她则是做了一个PPT,规整的随着邮件一起发了过来。然后在邮件里写明了自己所做PPT的主题。
D:我被这部分人击败了,他们发送了附件,可是邮件里却吝啬的一个字也没有写,我不知道他们是谁。
我把这当成一个有趣的问题,和一些做管理的朋友讨论过。大家的心路历程基本相似,我对应的记录下来:
对于A:无话可说,完成了任务,可是不够好。邮件中排版本身就不如附件便利,这会给人一种潦草,没有用心的感觉,当然,如果有了错别字之类的,就更让人觉得不舒服。
B,做的不错,起码知道用心去做,而且下了功夫。
C:不管PPT是否和WORD一样,是大多数人已经掌握了的技能。可是从感觉上,PPT要比WORD高明的多,这足以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在邮件里列出的主题词和说明让人有阅读的欲望,而且阅读起来有所依据。
所有像D那么做的新人们,我想问一句,难道你对我们就这么无语吗?什么话都懒得和我们说?
同样是文件,做法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千万别轻视文件给你带来的形象塑造。越是别人容易疏忽的地方,越容易为你加分。而且这样做,对你来说,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文件上,其实是可以玩一些小花招的。这会让你看起来格外与众不同。我这里有件歪打正着的事情,一个部门的员工,出于自己的习惯。在用WORD做文件的时候,总是喜欢选择横版,并且在页面上打上横格。
就是这样一个习惯,让他连续几年在优秀员工评比的时候被自己的直接上司提名。原因是他足够用心。而且,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在传媒业,横版比常见的竖版式让人觉得高级。
如果歪打正着都有这样 的成果,那么是不是当你认真的去发掘文件的秘密,并且影响到他人心里对你的认识时,你会获得更多的肯定和关注呢。我想是的。这就是文件最大的秘密。
电“脑”中装什么
@刘同:我脚的,陈冠希同学一定很痛恨我为什么现在才写这本书,尼玛早看到的话,可能他还会处于一个冉冉而升起的明星的位置有木有?
从某个角度来说,陈老师很无辜。他被曝光出的“艳照门”,完全是个人私生活问题。不用想象我们也知道,在这个地球上,有无数的人也许私生活方面比陈老师还要生猛海鲜。之所以现在还能保持着生活的平静祥和,关键就在于他们没有找人修理自己的电脑。或者,他们根本不把这些东西装在自己的电脑里。
可以肯定的是,陈老师的电脑是私家娱乐电脑。一台私人电脑引发的血案足以让所有职场人警醒,如果你办公室的电脑里有点什么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地震?
经常闲暇无事的时候,我会将逛论坛和看微博当成一种消遣。我在论坛里无数次看到一个眼熟的帖子:你如何隐藏你电脑里的那些爱情动作片?它们都存放在哪里。
不能不说,网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各种办法翻新出台,我在这里不再赘述。可是,但是,可但是,你确定,在你办公室的电脑里,装上这些合适吗?
没有人有绝对的秘密。就算是你最好的电脑修理工,没有被修理电脑人员曝光的可能性。办公室的电脑总是联网的吧,内部网别人能够登录你的电脑吧?何况,你的技术未必比公司的网管更强悍,否则,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应该是你。
危险无处不在,是最好的写照。你怎么知道别人不会发现你的秘密呢?
所以,当你回家的时候,面对个人的电脑,我们可以不去管和讨论,里面塞了些什么东西。但办公室里的电脑,却值得我们进行讨论,免得这台高科技产品会变身为一颗不稳定的,随时可以爆炸的炸弹。
为节省那么一点钱,而把工作电脑当成私人电脑的做法一点都不酷,更不是什么节俭的表现。要知道,即便允许你这么做,办公室里的电脑从配置各方面,也不适合你娱乐和家用的要求。更何况,办公室电脑和你私人电脑的作用,应该是路归路,桥归桥呢?
千万别把私人的东西装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我不是说陈冠希的那些东西。我说的是任何私人东西,比如说别人发来的MAIL附件,日记。下载的微博内容,电子书。等等等等。除了这些东西会让别人从中读懂你外,事实上他占用了你工作的空间。
香港传媒很好玩,尤其是在英皇。每个艺人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和电脑。但是,在办公室里的电脑,艺人们几乎是没有什么机会使用的。除了因为要拍戏,上活动,总在外面的缘故外。这台电脑里没有什么好玩的程序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处理文档的软件外,外部联络的通讯软件没有,MSN可以用,但是QQ绝对不可以。更别说一些好玩的小游戏或者应用。
艺人都有自己的电脑,随身携带,上面安装的东西是五花八门。不得不说,英皇的艺人都比较规整,知道什么东西应该装在那部电脑里。什么东西是工作时的,什么是私人时间的。
一直到了大概去年的时候,英皇的艺人在公司的时候,被允许电脑里装了推特和微博。因为在微时代,这也变成了他们宣传自己最好的平台。这样的话,发微博就成了自己的工作,微博才被当成了必要的程序请进了电脑。
人的自控能力,其实很薄弱。工作电脑里装太多放松娱乐的东西。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想放开工作,轻松一下。这些不是公司想要的,也是造成你效率低下,拖延的原因之一。
随着硬盘的越来越大,电脑里可容纳的东西越来越多。电脑里究竟应该装什么,这个问题也让更多人越来越困惑。
我个人觉得,电脑里装什么,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首先是必须要有的。系统你可以不做吗?不可以,办公软件,是每个公司必须的。然后是好用一些的浏览器,杀毒软件和防木马软件。这些是保证电脑可以正常的运行。
另外一方面,则是根据你行业需要来决定的。比如装修装饰行业需要的3DMAX,广告行业需要的各种制图软件。这些都是你行业每天都要用到的。
公司给你配发了 电脑,是为了方便你更便捷的进行工作。而不是为了跟上时代或者面子。光线传媒中,有过小糊涂虫。每天上班都对着自己的电脑,好像很忙碌的样子。
有一次,我说你现在接手一个视频的短片,剪辑一下然后给我。结果我看到他站起来,不在电脑前忙碌,而是整整一个上午开始在办公楼里跑来跑去。我讲,你到底要做什么?能不能踏踏实实的把我交给你的工作做好。他很委屈,他说:“同哥,我是在做工作啊。我没有视频剪辑软件,也没有这个格式的解码器,所以找别人帮下忙吗.”
我也很委屈,人都是有情绪的。我委屈的是为什么,我下面有这样一个糊涂虫潜伏了这么久。作为一个传媒行业的员工。你电脑里,起码要有以下几种软件:必须能读各种各样格式的视频播放器。能转格式的各种转码器。随时进行剪辑的剪辑器比如说节目需要音乐,可以下音乐的下载器。比如导视音乐不好,那么马上能找到一些音乐来替换。
如果这些软件你都装不全,那么怎么让我相信你在用心工作?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应该对所有办公室里的电脑做一次“体检”不合格的马上收回这台电脑,不然就有浪费资源的嫌疑。
一句话概括,办公电脑里,要装上所有适用于工作的东西。另外,它也是关于公司各种文件,资料的存储器。只有妥善的保存好公司的每份文件和资料,当你再次阅读它们的时候,你会从中能看到,公司是要做什么,有什么目标。这会让你总能跟上公司的步伐不会掉队。
手机号,两面三刀好吗
一起玩个游戏轻松下。现在打开你的手机,统计一下你到底有多少个保存在通讯录里的电话号码?
我们不是在比较关于谁的人际关系网络覆盖面更全。没人指望你的通讯录像中国移动的信号网络,几乎无处不在。
手里通讯录里电话的多少,其实能反应一个人的职业程度。这个道理是公关行业的一个老兵教会我的。那个时候,我刚刚开始做传媒行业的公关工作。有一次行业聚会上,这个老兵问我:“刘同,你告诉我,你手机里有多少电话号码?”
我查了下,告诉他,五百多个。他摇摇头说:“你知道吗?做我们这个行业,手机里至少要有两千个以上的电话号码。才能算是入行。两千个以下,那就是你工作做的还不到位。”
事实上,果真如此,。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谬。去年的时候,我看了下自己手机的通讯录,里面的联系人达到了2167个。按照老兵的话,我算是达标了。
而也正是从去年开始,我才发现,我的工作变得轻松简单了起来。想找的人特别容易找到,而且,遇到事情要处理的时候,知道怎么样去做,做谁能让这件事情变的更加的轻松。
当你在职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机通讯录的联系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你相当于拥有了一大笔无形的财富。可是,随之而来的,也有麻烦。
中国人实在太多了,重名的也太多了。过去开玩笑说,在北京街上你张口喊一声:“三儿!”路上起码要有十几个人回头盯着你看。去年“人民的爸爸李刚”红火后。一段时间内,我耳边总有朋友的诉苦声音。仅仅我认识的李刚,数一数起码两手的手指是不够的。
通讯录遇到这个问题,就等于遇到了大麻烦。现在我的通讯录里,叫小仁的有三个。一个是明星叶蓓的经纪人,一个是公司的后期制作,还是一个是做平面广告设计的设计师。
有次我需要找叶蓓,联系一下上节目和采访的事情。就打开手机,拨通了小仁的电话,我问:“小仁,你现在忙吗?我有点事情想和她谈谈。“对方回答说:”同哥。我手里现在正剪辑着一个片子,等会我去你办公室找你啊。“
挂了电话,我眩晕。知道指鹿为马了。这种低级的错误让我觉得很尴尬,甚至脸上有点发烧。
因为要做平面设计,我打电话给设计师小仁。催促他快一些,我说设计的活儿你抓点紧,公司活动马上就要用到。对方郁闷的说:“刘同,你说什么呢。我和叶蓓在海南做活动呢。“
汗你是不是有跟我当时一样的习惯。遇到一个人,认识一个人,要了名片,或者留了电话,就会按照他的名字将他编入手机的通讯录里?
这样的结果就是后来给你造成一通麻烦。你会发现,有时候你需要找人的时候,找错了人。别人打电话来说,我是某某,我换了新号码。你不知道这个某某到底是某某中的那一个,只能再多开一个某某的名字出来。一本原本出于简单便捷目的存在的通讯录,让你弄的一团糟糕,非但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还随时会给你找些不自在出来。
通讯录千人一面,只记名字,是件会让自己吃力的事情。或者你现在不觉得。可等你有感觉的时候,已经晚了。那注定你要花费更多的功夫去重新进行整理鉴别。
不想搜藏刮肚,绞尽脑汁想这个李刚到底是干什么的聪明人们,从开始就对通讯录进行了区分对待。
比如一哥们儿的手机,看起来颇像北京各种老字号的招牌煤炭李,广告黄。报社欧阳
这样划分倒是清楚明白。可问题在于,你如果某天不小心让你的联系人看到你记下的名字后,会让对方小小的郁闷。难道我在你这里就这么不重要,你必须要记录下来我的职业,才能记得我的全部吗?
很少有人天赋异禀,传说中,大人物建立好人缘的秘诀之一,就在于超人的记忆力。比如说,五六年前见过一面,说过几句话,并且互相留了电话号码的人。再次打电话过去,还能想起当时见面的情况。
简单的寒暄后,提起那次见面的过程或者其中让人记忆深刻的一句话。会让对方马上对你好感倍 加,人谁会忘记一个对自己记忆深刻,看重自己的人呢。这是人际关系上暗中的投桃报李。
虽然我们做不到,可是手机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机会。从“小仁“事件后,再遇到新增加的通联对象,我就花费上几分钟时间,将通讯录做的完备。他的名字,他的职业,头衔,我们在什么场合遇到。简单的交流了什么,那方面让我记忆深刻。
这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我在联系一个以前一面之交,期间两三年没有联系的明星时,发现我们的相遇是在一家酒吧,而当时她来了兴趣,弹奏了一曲钢琴曲。我电话的开场白既是:“你好,我还记得当初你那首钢琴曲,很想有机会再听一次。“
这样,马上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手机里的电话本,通讯录。千万不要冷冰冰的,那么枯燥。两面三刀没什么,你记录的信息越丰富,越能给你带来正面的作用。而且,闲暇的时候,当你翻阅你的电话时,你会发现,这些人和事,能把你某段时间的记忆连接起来,算是额外的享受。
呸,你这也叫会打电话
@:刘同:别抱怨你电话里总是解决不了问题。那是因为你不会使用电话?如果你知道国外电话营销招聘员工的条件有多苛刻,你就会发现,电话不是那么容易被玩转的东西。
例1:
“你好,我是光线传媒的员工,我们想邀请某某来参加一期节目,请问有时间吗?“
“不好意思,某某最近正在拍一组平面杂志的写真集。”
“哦”
“如果我们能及时完成的话,到时候我跟你再联系商量这件事情。”
“哦”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