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丰饶之海 第一卷 春雪

三岛由纪夫(日)
丰饶之海第一卷春雪
作者:三岛由纪夫 
译者:郑民钦
第一章
  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
  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但是她没有使用这笔钱,而是一直供奉在神龛里。
  大概由于这个缘故,家里珍藏的那本日俄战争图片册中,清显对明治三十七年(1904)六月二十六日拍摄的题为“祭吊德利寺附近阵亡者”的那张图片印象最深。
  这张用暗褐色的油墨印刷的图片与其他各种各样的图片全然不同,摄影的构图极具绘画性,简直不可思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数千士兵仿佛成为巧妙安排在画面上的人物。正中间竖立一根很高的白色木头墓碑,集中突出整个画面效果。
  图片的背景是隐隐约约的逶迤远山,左面是逐渐高起的辽阔原野,右面的远处是一片稀疏的小树丛,消失在黄尘弥漫的地平线,接着是连绵的山脉,以及向右边渐渐高耸的树林,树间露出昏黄的天空。
  图片的前景耸立着六棵参天大树,各自保持大致相同的距离,具有平衡感。不知道是什么树,但英姿飒爽,树冠如盖,茂密的树叶随风摇曳,一副悲壮的气氛。
  辽阔的原野远处泛着微光,近处是倒伏的野草。
  画面正中是一座祭坛,祭坛上插着细小的白木墓碑和飘动的白布,还摆放着许多鲜花。
  此外就是士兵,几千名的士兵。近处的士兵都背对照相机,军帽垂下白布帘,肩上斜佩着武装带。他们没有整齐列队,凌乱地聚集在一起,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样子。只有左面角落近处的几个士兵露出半张忧郁的面孔,如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人物。而左面远处则是无数士兵围成巨大半圆形一直延伸到原野尽头。这数不清的人群自然无法一一看清他们的容貌,他们密密麻麻地聚集在树林之间。
  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士兵,都映照在一种黯淡的微光里,绑腿和军靴的轮廓闪耀着亮光,低垂的脖颈和肩膀的线条也闪闪发亮。因此整个画面弥漫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悲痛气氛。
  所有的人们都向中间小小的白色祭坛上的鲜花和墓碑奉献上自己波浪起伏的心灵。从延伸到原野尽头的庞大人群中涌动着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哀思,形成沉重而巨大的铁环逐渐向中间的祭坛圈围过去……
  清显从这张暗褐色的旧图片里仿佛感受到无尽的悲哀。
  清显已经十八岁。
  虽然如此,他那颗纤弱的心灵往往沉浸在悲伤忧郁的情绪里。可以说,生他养他的家庭对此几乎无能为力。
  他的家座落在涩谷的地势较高的地方,在那所深宅大院里,很难找到一个和他思想相通的人。正因为是武士之家,父亲封为侯爵,在幕府末期依然为过去的低卑门第感到羞耻,遂将嫡出长子清显从小就寄养在公卿家里。如果不是如此,恐怕清显也不会形成现在这样的性格。
  松枝侯爵的宅第位于涩谷郊外,占地广袤,在十四万坪的土地上,楼阁毗连,梁栋生辉。
  正房是日本式建筑,庭院里建有一栋英国人设计的富丽堂皇的洋房。这栋无须脱鞋就能进屋的松枝洋式豪宅是所谓四大名宅之一,这其中包括大山元帅的著名宅邸。
  庭院的中间是一泓宽阔的湖水,以红叶山为背景。湖里可以划船,湖中有一小岛,名叫“中之岛”。湖面的萍逢草开着黄花,湖里还可采摘莼菜。正房的大厅面对大湖,洋房的宴会厅也临湖面水。
  岸边及小岛等处灯笼垂挂,达二百之多。岛上立有铁铸仙鹤三只,一只优雅垂颈,两只仰首冲天。
  红叶山顶有一瀑布,几道水柱跌落,绕山腰,穿石桥,注入佐渡的赤石后面的水潭,然后汇进湖里,滋润着会绽开鲜艳花朵的菖蒲根部。湖里能钓鲤鱼,冬天还能钓鲫鱼。侯爵同意每年对外开放两次,让远足的小学生前来参观。
  清显小时候,被仆人用甲鱼吓唬过,所以最怕甲鱼。那是因为祖父生病,有人送给他一百只甲鱼滋补身体,家里人把这些甲鱼放养在湖里。结果繁殖起来。仆人吓唬清显说,要是手指被甲鱼咬住,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庭院里盖有几间茶室,还有一间很大的台球室。
  正房的后面是祖父手植的一片扁柏林,经常能挖到山药。林间小路一条通往后门,另一条爬上平缓的山丘。家里人称为“神宫”的神殿座落在宽阔的草坪上。神殿里祭祀着祖父和两个叔叔的亡灵。石阶、石灯笼、石牌坊,完全按照正规的神殿结构建造,只是在石阶下面本来应该摆放一对石狮的地方却竖放着两发日俄战争使用过的炮弹。涂上了白漆。
  在神殿下面地势稍低的地方,还有一座供奉五谷神的稻荷神社,神社前面是一排壮观的藤萝架。
  祖父的忌日是五月底,每年这一天,全家人聚集在这里,紫藤正是盛开时节。妇女们怕太阳晒,都躲在藤萝架下。她们比平时更精心修饰打扮的白皙的脸上落着紫藤的花影,恍若优雅的死神的影子。
  妇女们……
  其实,这座豪宅里居住着数不清的女人。
  不言而喻,为首的是祖母。但祖母不住在正房,而是住在离正房稍远的地方,由八个女仆伺候,过着悠闲的日子。无论阴晴雨雪,每天早晨,母亲梳洗完毕,便由两个仆人陪伴,去祖母那里请安。这是家里的规矩。
  每次婆婆都要仔仔细细第端详这个儿媳妇一番,然后眯起慈祥的眼睛,说道“你梳这个发型不好看,明天梳一个时髦的来看看,一定很合适你的哟。”
  第二天,母亲梳一个时髦的发型过去请安。祖母却说道:“我看哪,都志子属于那种古典美人,时髦的发型不合适,明天还是梳发髻来吧。”
  因此,在清显的记忆里,母亲总是不断地变换发型。
  梳头师及其徒弟也常住在家里,除了给女主人梳发外,还要伺候四十多个女仆梳头。这位梳头师只有一次对男子的发型表现出兴趣,那是清显在学习院中等科一年级读书,为皇族牵裙裾而参加宫中的祝贺新年会即将出门的时候。
  这位梳头师说:“虽说学校规定一律剃光头,可是今天进宫穿这一身大礼服,就不能是光头呀。”
  “留头发要挨训斥的。”
  “不要紧,我给你做一个发型,反正你要戴帽子的吧。把帽子脱下来的时候,你会比其他年轻人更有男子气。”
  话虽这么说,十三岁的清显被他剃出一个铮亮的光头。梳子在脑袋上刮得生疼,头油渗进皮肤里。尽管他怎么自夸手艺高超,戴上假发后,一照镜子,并不见得多么光彩。
  然而,在这次新年祝贺宴会上,清显罕见地获得美少年的称誉。
  明治天皇也曾御驾亲临这座宅第一次。为了接待天皇,在庭院里以大银杏树为中心拉上帷幕,举行相扑表演,请陛下在洋房二楼的阳台上观赏。那个时候,清显也被也许进谒,天皇还摸了一下他的脑袋。说起来,这已经是四年前的事,这此进宫参加新年祝贺会,也许陛下还记得自己。清显把这个想法也告诉梳头师。
  “对了,少爷的脑袋是天皇陛下亲自抚爱过的呀。”梳头师说着,在榻榻米上后退几步,对着清显还显得稚气的后脑勺毕恭毕敬地击掌合十行起大礼。
  牵裙裾的侍童的服装是一色天鹅绒蓝上衣,短裤及膝,胸前左右各缀两对白色大绒球,左右两边袖口和裤子上也缀有同样毛茸茸的绒球。腰间佩剑,脚下是白袜子、按扣黑漆皮鞋。衬衫的白色花边宽领中间系一条白绢领带。头上是装饰有一根大羽毛的拿破仑式帽子,用丝带吊在背上。宫中每年挑选二十多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华族子弟在新年的头三天轮流进宫,四名为皇后牵裙裾,两名为妃殿下牵裙裾。清显为皇后和春日宫妃殿下各牵过一次裙裾。
  清显为皇后牵裙裾的时候,随着皇后走过宫内侍从舍人焚燃麝香的走廊,安详款步进入谒见厅。庆祝宴会开始之前,他一直侍立在接受众人谒见的皇后身后。
  皇后品德高尚,聪颖过人,但当时已近六十。相比之下,春日宫才三十出头,不论是容貌、气质,还是健美秀雅的体态风度,都正如绚丽盛开的鲜花。
  如今清显记忆犹新的并非凡事喜欢朴实的皇后的裙裾,而是妃殿下的四周镶嵌无数珍珠的、黑色斑纹飞舞的白色大毛皮裙裾。皇后的裙裾上有四个手环,妃殿下的裙裾上有两个手环。侍童们经过多次练习,持着手环随后按照规定的步子行走,不会要什么困难。
  妃殿下头发乌黑,泽润光亮,盘结头顶,但还有几缕青丝垂下来,从丰满白皙的脖颈一直落到身穿袒胸礼服而裸露的细嫩肩膀上。她姿势端庄,步履稳健,所以在后面牵着裙裾的清显感觉不到她的身体的摇动。但是,在清显的眼里,宽敞的裙裾那秀媚的洁白,如同飘忽不定的云彩掩映的山顶积雪,在自己眼前时隐时现。这是他生来第一次发现女人之美令人目眩的优雅本质。
  春日宫妃连裙裾都洒上法国香水,那种浓郁的芳香完全盖过古雅的麝香。行走在走廊上的时候,清显脚下一绊,手里牵着的裙裾就势往后拽了一下。妃殿下毫无责怪之意,含着亲切的微笑对少年略一回头。
  妃殿下的回头并没有让别人觉察出来,她依然身姿端正,只是将半边脸微略侧转过来,露出些许微笑。那端正的白皙脸颊上轻拂几丝鬓发,细长的眼角闪烁着一点黑眸火一般的微笑,挺俏的鼻梁显得清秀俊美……。妃殿下那一瞬间--恐怕连侧面都说不上--的容貌犹如一件冰清玉洁的结晶的断面,斜透在清显眼里的一刹那间,他仿佛感觉到一道摇动的彩虹。
  父亲松枝侯爵在这次宴会上亲眼看到身穿华丽服装的儿子的飒爽英姿,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宿愿终于实现的无比喜悦里。他觉得儿子必将真正具有请天皇光临自己宅第的身份,一直占据侯爵心间的“冒名者”的感觉顿时一扫而光。他从儿子的身上看到宫廷与新华族的亲密关系,看到公卿与武士的最终结合。
  侯爵在宴会上听到人们对他的儿子的称赞褒扬,先是高兴,继觉不安。十三岁的清显的确美貌英俊。与其他侍童相比,平心而论,清显的俊美无疑出类拔萃。他的脸颊白里透红,眉宇间透着秀气,一双依然含带稚气的大眼睛,长长的眼睫毛,亮晶晶的黑眸流光闪耀。
  人们的赞美使侯爵第一次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儿子的确一表人才,然而美得令人产生一种无常的感觉。侯爵心里掠过一丝不安,但是他的性格极其乐观,不安的影子立即烟消云散。
  在清显新年进宫牵裙裾的前一年,十七岁的饭沼住进家里。其实,饭沼早就对清显感到担心。
  饭沼是清显的学仆,由家乡鹿儿岛的中学推荐来到松枝家,他学业优秀,身体也很壮实。松枝侯爵的祖先在当地被视为“豪爽之神”,他只是通过家庭、学校对侯爵祖先的传说想像现在的侯爵家的生活。但是,来到侯爵家一年间的耳闻目睹,这个家庭的奢侈浪费完全推翻了他原先的想像,使少年纯朴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损伤。
  对于别的事情,他可以视而不见,但惟有对托付给自己的清显,他不能不尽心尽职。饭沼对清显的俊美、纤弱、感受性、思维方式、兴趣……,一切的一切,都不满意。而且侯爵夫妇的教育方法也与他格格不入。
  他心想:即使我成为侯爵,也绝不能这样教育孩子。侯爵是怎么遵守祖先遗训的呢?
  侯爵只是在祭祖的时候,显得虔诚忠实,平时极少提及先祖。饭沼本来希望侯爵能够经常缅怀先祖的教导,多少对祖先表示追思之情,但这一年的现实使他大失所望。
  清显进宫为皇室牵裙裾回来的当天晚上,侯爵夫妇举办只有家人参加的庆祝宴会。十三岁的少年被大家笑闹着灌了几杯酒,两颊红晕。到睡觉的时候,由饭沼扶进寝室。
  清显裹着缎面绵被,脑袋埋在枕头里,吐着热乎乎的气息。从短发覆盖的脖颈到耳边一排绯红,仿佛看得见内部脆弱的玻璃结构一样格外细薄的皮肤透出一道道跳动的青筋。即使在昏暗里,也看得出他的嘴唇很红,从嘴里呼出的气息如同这个看似无忧无虑的少年戏谑地模仿痛苦而发出的歌声。
  长长的睫毛、经常活动的柔软单薄的水栖动物般的眼皮……饭沼从这张脸上知道,今天晚上无法期待这个完成光荣使命而气势豪壮的少年的感激和忠诚的誓言。
  清显又睁开眼睛,望着天花板。他的眼睛是湿润的。当饭沼被这双湿润的眼睛注视的时候,虽然一切与自己的意志相悖,但只有相信自己的忠实。清显大概觉得热,将赤裸着的光滑微红的胳膊枕到脑后。饭沼将他的棉睡衣的衣领合拢起来,说:
  “这样容易感冒。快睡吧。”
  “饭沼,今天我有一个闪失。要是你不告诉父母亲,我就对你说。”
  “什么呀?”
  “我今天牵着妃殿下的裙裾,不小心绊了一脚。但是妃殿下微笑着原谅我了。”
  饭沼听了以后,对他轻浮的话语、缺乏责任感,以及湿润的眼睛里浮现的恍惚神情,无一不觉得憎恶可恨。
第二章
  清显十八岁的时候,发现自己逐渐从周围的环境中孤立出来,这种想法大概是很自然的。
  他不仅在家庭中感到孤立,他在读的学校学习院一直把院长乃木将军的殉死作为最崇高的典范灌输给学生,如果乃木将军是病死,恐怕就不会成为如今这样夸耀美化地宣扬的榜样,而学校越来越强迫学生接受这种传统教育。清显本来就对强加于人的做法很反感,由于学校日益弥漫着这种朴素而刚毅的气氛,使得他很厌恶这所学校。
  说到朋友,也只有同班同学本多繁邦交往密切。当然,不少人想和清显交朋友,但是他不喜欢同龄人粗俗的幼稚。惟有在高唱校歌时不陶醉于粗鲁的感伤,具有与年龄很不相称的沉静、稳重、理智性格的本多对清显才有吸引力。
  其实,清显和本多无论是外表还是气质都不太相似。
  本多的外貌显得比实际年龄老,五官平常,甚至给人有点架子的感觉,他对法律很感兴趣,深藏着敏锐的观察力,但不在人前显示自我。平时绝不会流露任何冲动的情绪,但有时会给人仿佛能听见他内心深处烈火燃烧薪柴爆裂的声音的感觉。这个时候,他的轻度近视的眼睛就会可怕地眯缝起来,双眉紧锁,平时紧闭的嘴唇微微张开。
  也许清显和本多本是同根生的植物,只是在地面上长成完全不同的花和叶。清显是把自己的性格暴露无遗,毫无防备,容易受到伤害,心里有什么冲动的情绪,哪怕还没有成为行动的动机,就已经像被春雨淋得湿漉漉的小狗那样,眼睛鼻子都挂满了水珠。而本多往往从一开始就觉察出事情的危险性,也许会避开引人注目的雨水,悄悄卷缩在屋檐底下。
  但是,这两个人的确是亲密无间的挚友,每天在学校见面还不够,星期日肯定到其中一人的家里共度一天。当然,清显的家更加宽敞,也有散步的好去处,本多到清显家的次数就更多。
  大正元年(1912)十月,红叶初染的一个星期天,本多来到清显家游玩,说想划船。
  往年这个时候,正是众多客人前来观赏红叶的季节,但由于这一年夏天的国丧,松枝家也不便举行大型娱乐活动,所以庭院比以往显得冷清。
  “好吧,一条船可以坐三个人,让饭沼给我们划船。”清显说。
  “干吗要让别人划呀?我来划。”
  本多想起刚才把他从大门带到清显房间的那个目光黯淡、板着面孔、默不作声的年轻人。本多常来此处,熟人熟路,但是对方固执地坚持带路。
  清显微笑着说:“你讨厌那个人吧?”
  “说不上讨厌,但总是捉摸不住他的脾气。”
  “他在这里已经六年,对于我来说,他就像空气一样不可缺少。我和他合不来,但是他对我任劳任怨,忠心耿耿,而且勤奋好学,性情耿直。”
  清显的房间在正房不远的小楼二层上,本来是日本式房间,却铺着地毯,摆设西式家具,布置成洋房的模样。本多坐在外窗上,扭身看着红叶山和湖水以及中之岛的全景。湖水在午后的阳光里泛着柔和的波光。系着小船的小湾就在眼下。
  本多回头又瞧着朋友一副懒洋洋的模样。清显对什么事都没有主动性,提不起精神,但有时也正是这样才勾起兴趣来。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本多提议,再拖着清显干。
  “能看见小船吧?”清显说。
  “噢,看见了。”本多惊讶地回头看他。
  这时清显想说什么呢?
  如果硬要说明的话,他想说自己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
  他感觉到自己已经变成扎进松枝家族的粗壮手指里的一根小小的毒刺。这也是因为他学会了文雅的缘故。五十年前的一户朴实刚健的地方武士家庭转眼之间暴发起来,伴随着清显的出生成长,这一片文雅也开始悄然潜入这个家族。但是,与文雅原本就是免疫力的公卿家族不同,清显犹如预感到洪水即将来临的蚂蚁一样,立刻觉察出家族迅速崩溃没落的征兆。
  他是一根高雅的荆棘。清显十分清楚,自己厌恶粗糙、喜欢雅致的心灵终归是徒劳的,如同无根的浮萍。这个外貌英俊的少年思考着:想腐蚀却并非腐蚀,想冒犯却并非冒犯。对家族来说,他无疑就是毒素,但只是毫无用处的毒素。这种无用正是自己生到这个世界的意义。
  清显把自己的生存理由视为一种精妙的毒素,这个感觉是与十八岁的倨傲心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决心一辈子都不能玷污自己白皙而美丽的双手,甚至不能磨出一个血泡。他要像旗帜那样,只为风而存在。他只为自我认为惟一真实的东西--“感情”--而活着。这种“感情”,没有尽头,没有意义,如死若生,如衰犹盛,没有方向,没有终结……
  而现在,对一切都没有兴趣。就说船吧,这是父亲从国外购买的船只,造型新颖美观,涂着蓝白两色。对于父亲来说,这是文化,是以物质形式表现的文化。
  对自己来说,这又是什么呢?是小船吗……?
  本多凭借天生的直觉非常理解清显突然沉默的心态,他和清显虽然同岁,却已是青年,而且决心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已经选择好自己的道路。而且他明白,对清显不能过于认真计较,要粗心一些,这种故意的粗心才能够为朋友所接受。清显的心胸如同巨大的胃口,只要是人造诱饵,他能吞下的数量令人吃惊,甚至包括友情。
  “我劝你最好做什么活动锻炼一下身体,虽然不是因为读书过头,可是瞧你这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就像读破万卷书给累坏了似的。”本多直言不讳地说。
  清显没有吱声,只是微微一笑。是啊,自己不读书,可是梦没少做,每天晚上做的梦不计其数,甚至超过了万卷书,自己的的确确是读累了。
  就拿昨天晚上来说吧,他梦见了为自己的白木棺材。这口棺材摆放在窗户宽敞的、空荡荡的房间的正中间。窗外是蓝紫色的拂晓的天空,小鸟的呜叫充斥整个黑暗的空间。一个黑发长垂的年轻女人俯身趴在棺木上,抽动着纤细柔弱的肩膀悲咽哭泣。他想看看女人的相貌,却只露出些许含带忧愁的雪白美丽的前额。而且一张周边镶嵌许多珍珠的、巨大豹纹毛皮半是覆盖在棺木上面。拂晓的第一道黯淡的光泽罩在一列珍珠上。房间里没有焚香,却飘溢着西方香水那熟透的水果般的香味。
  清显从空中俯视这口棺木,他坚信躺在棺木里的是自己的遗骸。但是,坚信归坚信,他无论如何想要亲眼确认。然而,他的存在如同早晨的蚊子只能在空中停下翅膀,根本无法窥见已经钉死的棺木内部。
  ……就在心情越发焦躁烦恼的时候,梦醒了。清显把梦见的事情记录在那本秘密的梦境日记里。
  最后,两人还是下到船边,解开缆绳。放眼望去,湖面被层林半染的红叶山映照得通红。
  上船时船身的摇晃使清显对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产生最亲近的感觉。在这个瞬间,他的内心世界仿佛荡漾着鲜明地映照在涂着白漆的船边上。他的心情快活起来。
  本多用木桨在岸边的岩石上一顶,小船滑进宽阔的湖面。小船冲破绯红的湖水,轻柔的涟漪使清显的心情逐渐陶醉。那深沉的水声犹如从他的喉咙深处发出的粗憨的声音。他切实感受到自己在十八岁的秋天里某日午后某时的时光就这样一去不复返地滑走了。
  “咱们去中之岛吧。”本多说。
  “那儿什么也没有,去了也没意思。”
  “嘿,还是去看看吧。”
  本多声音开朗地说。他划着船,少年人的兴奋情绪自然而然地由衷生起。清显一边听着中之岛遥远的瀑布声,一边凝视着由于湖水的深黑以及红叶的反射而看不清晰的湖面。但是他知道,湖里有鲤鱼在游动,湖底的岩石下面放养着甲鱼。幼时的恐惧瞬间轻轻掠过心头,但立刻消失。
  明媚的阳光照射在他们刚刚剃过头的细嫩脖颈上。这是一个宁静的、安宁的、富贵的星期天。尽管如此,清显依然觉得,自己仿佛是在一个灌满水的皮袋般的世界底层的小岩洞里,听着“时间”的水滴一滴一滴落下去的声音。
  两个人登上中之岛,松树林中杂着一棵红叶的枫树,沿石阶来到放置着三只铁鹤的山顶的圆圆草地上。他们坐在仰天嘶叫的两只铁鹤的脚下,接着又躺下来,仰望晚秋的晴朗天空。野草透过衣服,扎着他们的后背。清显觉得疼痛难忍,本多则觉得似乎把必须忍受的最甘美爽快的痛苦铺垫在自己的后背上。而他们眼角瞟见的两只长年风吹雨淋、被白色的鸟粪污脏的铁鹤随着云彩的飘浮,那优美地伸向天空的曲颈也在缓缓地动弹。
  “多么美好的时光啊!这样安宁无事,这样美好的日子,也许在一生中遇不上几次哩。”本多仿佛预感到什么,不由得脱口而出。
  “你是说很幸福吗?”清显问。
  “我没有这么说。”
  “那就好。我说不出你那么大胆的话,我感到害怕。”
  “你一定贪得无厌。贪得无厌的人往往表现出悲伤的样子。你还想得到什么?”
  “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但是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这个万事未定的美貌年轻人显得疲倦懒散。他虽然和本多亲密无间,但是恣意任性的性格使他对本多一针见血的分析力、充满自信的口气、一副“大有作为的青年”的态度时而感到厌烦。
  清显翻过身,趴在草坪上,抬头远望小湖对岸的正房大客厅的前院。院子里铺着白色的砂子,恰到好处地点缀着一些踏石,一直排到湖边。弯弯曲曲的湖岔上架着几座石桥。一群妇女正在院子里。
第三章
  清显捅了捅本多的肩膀,示意他看湖对岸的院子。本多转过头,目光从野草之间透过去,注视着对岸这一群妇女的动静。两个人如同年轻的狙击手在聚精会神地观察。
  母亲高兴的时候,往往到院子里散步。平时只有贴身女仆陪伴着,今天却还有两个女客人,一老一少,紧跟在母亲的身后。
  母亲、老太太以及女仆的衣着都很朴素,惟有那个年轻女客人穿着淡蓝色的和服,上面还有刺绣。在白砂之上、湖水之滨,那丝绸的光泽如同拂晓的天空闪耀着冷光。
  她们小心翼翼地踩踏不规则的踏石时发出的笑声在清爽的秋空荡漾,那显得过分清脆的笑声带着矫揉造作的痕迹。清显对这座宅第的女人们这种拿腔拿调的笑声感到厌恶,而本多却像聆听雌鸟婉啭的雄鸟一样,两眼发光。清显也明白这一点。两人的胸脯压断不少晚秋发干发脆的草茎。
  清显觉得只有那位淡蓝色和服的女人不会发出这样矫揉造作的笑声。她们打算从湖畔登上红叶山,故意选择必须经过几道石桥的难走的小路,由女仆们拉着主人和客人的手勇敢上路。于是,她们的身影消失在草坪后面。
  “你们家女人真多啊!我的家尽是男的。”
  本多对自己的热心关注寻找理由,然后站起来,靠在西面的松树上,眺望着那一群妇女艰难行走的景象。红叶山的西侧山坳十分开阔,所以九段瀑布的上五段都在西侧,流人佐渡赤石的水潭里。她们正在水潭前面踩着踏石行走,那一带的红叶尤其鲜艳,连第九段小瀑布的白色水花都隐在树丛里,只见染成暗红色的水流。清显望着由女仆牵着手正踩着踏石行进的那位淡蓝色和服的女子,她低下的白色脖颈使清显想起春日宫殿下那难以忘怀的丰润白皙的脖颈。
  一行人走过水潭,顺着湖畔平坦的小路,这一带的湖岸离中之岛最近。清显一直目不转睛地注视那位淡蓝色和服的女子,但是当他从侧面认出这个女人是聪子时,突然觉得大失所望。怎么自己一直没有觉察出她就是聪子呢?为什么自己一心认定她是一个素不相识的美貌女子呢?
  既然对方破灭了自己的幻影,自己也就没有躲藏的必要了。他一边掸掉裙裤上的草梗一边站起来,走到完全显露自己的松枝下面,大声呼喊:
  “喂……”
  清显的突如其来的快活举动,本多吃了一惊,探出身子。如果他不了解自己的这个朋友在梦幻破灭时会变得快活起来的性格,肯定本多会以为他抢先表现自己。
  “谁呀?”
  “聪子。记得给你看过她的照片。”
  清显轻蔑这个名字的态度甚至从他的语调中都能感觉出来。聪子的确妙丽如花,但清显硬是闭眼不承认。因为他非常明白:聪子爱他。
  清显不仅轻蔑、甚至冷酷对待爱慕自己的人。恐怕没有任何人像本多这样早就觉察出他的这种卑劣性格。本多估计,清显从十三岁知道自己的美貌大受众人喝彩的时候开始,他的倨傲如同霉菌就在心里悄悄地繁殖蔓延,终于成为自己的情感。那银白色的霉菌花,如同银铃,一碰它,仿佛会发出响声。
  实际上,清显作为朋友对本多的危险的诱惑也许正出于此。想与清显交友却没有成功,反而被他嘲笑的同学不在少数。惟有本多对他冷酷的毒素能够做到应付自如的试验获得成功。本多讨厌那个目光阴郁的学仆饭沼,这也许出于误解,但因为他从饭沼的脸上看到失败者那种司空见惯的表情。
  本多虽然没见过聪子,但从清显的许多事情中早已熟悉这个名字。
  绫仓聪子的家是羽林二十八家之一,其源为人称“藤家蹴鞠之祖”的难波赖辅,从赖经家分出来后,至第二十七代成为侍从,移居东京,居住在麻布的旧武士宅第里。该家族以擅长和歌、蹴鞠著称,其嗣子在童年受赐从五位下,后官至大纳言。
  松枝侯爵一直羡慕自己家族世代缺少的风雅气息,希望下一代具有大贵族那样的高雅气质,于是征得父亲的同意后,从小就把清显寄养在绫仓家里。于是清显受到公卿家风的熏陶,为比他大两岁的聪子所疼爱,上学之前,聪子成为清显惟一的姐姐,也是惟一的朋友。绫仓伯爵说话带着京都口音,为人温和亲切,教幼小的清显学习和歌和书法。绫仓家至今还保留着王朝时代玩双六盘游戏直至深夜的习惯,胜者可获得皇后恩赐的点心等奖品。
  清显受到伯爵的高雅文化的熏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他十五岁开始,每年都让他参加御歌所举办的宫中新年和歌吟咏会,至今未辍。起初清显觉得是一种义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变成一种期盼,盼望着去参加眷恋不已的高雅的新年和歌会。
  聪于今年芳龄二十。从清显的相册里,可以看到她与清显耳鬓厮磨的少年到最近参加五月底的“神宫”祭祀的芳姿的成长过程。二十岁这个年龄,虽然已过妙龄韶华时光,但聪子尚未结婚。
  “她就是聪子啊?那么,那一个大家都小心伺候、穿着深灰色和服短外褂的老太太是谁呀?”
  “噢,那个呀……对了,那是聪子的大伯母,寺院的住持尼。戴着怪里怪气的头巾,一下子认不出来。”
  这的确是一位稀客,肯定是第一次光临这里。要是聪子一个人来,母亲不会亲自陪同,月修院住持来访,那就不一般了。住持尼难得来东京一次,既然来了,肯定是聪子提议带她到松枝家看红叶。
  清显寄养在绫仓家的时候,也受到这位住持尼的疼爱,但清显现在毫无印象。他只记得在学习院中等科上学的时候,有一次住持尼到东京来,绫仓家叫他去,在那里见过一面。不过,住持尼白皙的面孔、和蔼的态度、文雅的举止、柔中有刚的谈吐至今记忆犹新。
  对岸的一行人听到清显的叫声,同时停住脚步,看见从中之岛的铁鹤旁边的茂密草丛中突然像海盗一样钻出的两个年轻人,都大吃一惊。她们的一举一动,两个年轻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母亲从腰带间取出小扇子,指了指住持尼,做出敬礼的示意。清显便在岛上对住持尼深鞠一躬,本多也跟着鞠躬,住持尼在下面还了礼。母亲打开扇子招呼他们下去,那扇面上的金粉映着红叶染成鲜红色。于是,清显明白,必须让朋友把船划到对岸去。
  清显帮着本多急急忙忙解缆绳的时候,还用责备的口吻说:
  “只要有机会到这儿来,聪子绝不会放过,而且显得十分自然。大伯母完全被她利用了。”
  虽说是为了向住持尼请安,清显却如此心急如火地要去对岸,本多怀疑这句话恐怕是自我辩解。他对本多麻利稳当的动作显出心急火燎的样子,用他纤细白嫩的手指软弱无力地搭在粗大的缆绳上帮忙解开。那种急不可待的模样足以引起本多的怀疑。
  本多背朝对岸划船的时候,仿佛由于绯红的水光的映照,清显的眼睛显得很兴奋,但他神经质般避开本多的目光,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岸。大概由于同是处在成长期的两个年轻人的虚荣心的缘故,清显不想让朋友发现自己心灵对那个女人做出的最脆弱反应的部分。而正是这个女人,对自己的童年了解得一清二楚,并且在感情上完全支配过自己,甚至自己身上那小小的白白的大葱花蕾也许都被她看过。
  本多把船划到岸边,清显的母亲说一句“啊,本多划得真好。”表示慰劳。
  她长着一张瓜子脸,两道八字眉略显忧伤,即使笑起来,仍然是一副苦相,但这未必就是多愁善感的性情的流露。她既现实,又要感觉迟钝,把自己磨炼成习惯、容忍丈夫那种粗俗的乐观性格和放荡行为,所以她绝对不可能细致入微地体察清显心灵深处的细腻反应。
  聪子的目光始终盯着清显,对他的一举一动绝不放过。那一双坚定而明亮的眼睛,一般给人爽快宽容的感觉,清显却畏惧胆怯,从她的眼神里总是感觉到苛责的态度。
  “今天是住持尼光临,实在是难得的机会,打算向她请教。我想先请她到红叶山走一走,就到这里来了。没想到刚才听见粗野的怪叫声,实在令人吃惊。你们在岛上干什么呀?”母亲问。
  “不干什么,只是看着天空。”清显故意回答得莫可名状。
  “看天空?天上有什么好看的?”
  母亲对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就无法理解,她认为自己的这种天性并没有什么可羞耻的,而清显倒觉得这是母亲惟一的优点。所以,她居然想聆听佛法,其心虽可嘉,却未免滑稽。
  住持尼听着母子这番对话,恪守客人的身份,脸上始终挂着谦和的微笑。
  清显故意不把正面对着聪子。聪子则仔仔细细地盯着清显俊俏的脸颊上那粗黑乱发的光泽。
  于是,大家一起登上山路,一边欣赏沿途的红叶,一边说出在树梢上清脆鸣啭的鸟名,一路上谈笑风生,十分愉快。两个小伙子无论怎么放慢脚步,也还是走在最前面,把簇拥着住持尼的妇女们抛在后面。本多抓住这个机会,第一次谈论聪子。当他赞美聪子的美貌时,清显冷淡地说:
  “你这么认为吗?”
  本多明白,如果自己说聪子长得丑,肯定会伤害清显的自尊心,但是清显的回答显示出神经质的冷漠。显然,清显认为,不管他本人是否关心,这位与自己多少有关的女人必须是美丽的。
  一行人好不容易来到水潭下面,从桥上仰望第一段瀑布奔腾泻下。住持尼是第一次观赏松枝家的瀑布,就在母亲衷心等待住持尼的赞美之辞时,清显却突然发现这一天无论如何也无法忘记的不祥之物。
  “怎么回事?瀑布口的水流怎么那样分成两岔?”清显说。
  母亲也觉得蹊跷,便打开扇子,挡住从树林间漏下来的阳光,抬头想看个究竟。为了让泻落下来的水流呈现千姿百态的景观,巧妙地安排山石的布局,但不可能在瀑布口设计出如此分岔的水流。瀑布口上的确有一块突出的岩石,但不会把水流搅成这个样子。
  “是怎么回事呀?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在那里……”母亲困惑地对住持尼说。
  住持尼似乎已经看出什么名堂,但没有点破,笑而不言。于是,清显认为他必须如实说出看见的东西,但又怕扫了大家的兴,犹豫不决。而且他知道,其他人也都已经看出来了。
  “那不是一条黑狗吗?脑袋瓜耷拉下来。”
  聪子直言道出,于是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似地喧嚷起来。
  清显的自负心受到伤害。聪子以女人似乎没有的勇气一语道破那是不祥的狗的尸体,但是她天生的甜美清脆的声音、明白事情分量而恰到好处的开朗、真诚的坦率态度,都显示出无可挑剔的高雅。这种高雅犹如玻璃容器里的水果那样新鲜秀美,使得清显为自己的犹豫不决感到羞耻,同时也对聪子具有教育者的力量感到畏惧。
  母亲立刻命令女仆,把玩忽职守的园艺师叫来,同时对自己的过失向住持尼深表歉意。然而,住持尼出于大慈大悲的佛心,提出一个奇怪的建议:
  “既然我见到了,大概也是一种缘分吧。赶紧埋葬造冢,祈祷冥福吧。”
  这条狗大概由于受伤或者生病来到水源处喝水,不慎溺水而死,尸体顺水而下,堵在瀑布口的岩石上。本多佩服聪子的勇气。在他的眼里,瀑布口上面飘浮着些许薄云的晴朗的天空、飞溅起瀑布清冽的水花悬在半空的黢黑的死狗、那闪亮的湿漉漉的毛、那张着大嘴露出来的洁白的牙齿和黑红色的口腔,仿佛都近在眼前。
  本来是观赏红叶,却变成埋葬死狗,这对所有人似乎都是一种愉快的变化,女仆们的举止顿时活跃起来,以此掩饰着内心的焦躁。大家走过石桥,在模仿观瀑茶室的结构建造的凉亭里休息。这时,园艺师匆匆忙忙赶来,千道歉万赔罪,然后冒着危险爬上陡峭的山岩,把湿漉漉的死狗抱下来,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挖坑埋掉。
  “我去摘些花来,清显能帮忙吗?”聪子说。她谢绝女仆要求帮忙的表示。
  “打算给狗献什么花呀?”
  清显勉强应付一句,大家都笑起来。这时,住持尼脱下和服短外褂,露出罩着短袈裟的紫色法衣。人们都觉得这位德高法深的住持尼的在场,就会逢凶化吉,她会把小小的不祥化人无垠的光明天空里。
  母亲笑着说:“您要为它祈祷冥福,这条狗是多大的造化啊,来世一定投胎做人。”
  聪子走上山去,清显跟在她后面。聪子眼尖,只要一看见还没有凋谢的龙胆花,就摘下来。清显除了枯萎的野菊花外,没有发现别的什么花。
  聪子自然大方地弯腰摘花的时候,她的浅蓝色和服的下摆就显示出她的与苗条的身体很不相称的粗腰。清显觉得自己透明而孤独的脑子如同一股被搅动而涌起的水底的泥沙,他有点讨厌这种浊流。
  聪子采撷几朵龙胆花,突然站起来,挡在心不在焉地望着别处跟随而来的清显的面前。清显平时一直不敢正视的聪子的秀目清眉、明眸皓齿如同幻影般朦胧浮现在他的眼前。
  “清,如果突然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会怎么样?”聪子压低嗓门,说得很快。
第四章
  说起来,聪子早就有这种毛病,有时候故意说一些吓人的话。
  看上去好像不是故意演戏,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可以让对方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是恶作剧而放心的神色,似乎在对你袒露一件生命攸关的大事,那样一本正经、郑重其事,而且满含悲愁。
  清显对这一套本应习以为常,却不由自主地问道:
  “你说突然不在了,为什么?”
  佯装的漠不关心里孕含着不安的反问正是聪子求之不得的。
  “这个原因我不能告诉你。”
  于是,聪子在清显心灵的杯子的清水里滴入一滴墨汁。清显实在防不胜防。
  清显目光锐利地盯着聪子。她总是这样。这就是清显憎恨聪子的原因。因为她总是突如其来地给清显造成莫名其妙的担心受怕。那一滴墨汁在他的心里逐渐扩散开来,整杯水都将变成深灰色。
  聪子忧伤而紧张的眼睛为愉悦的快感而颤抖。
  两个人回来的时候,大家见清显的情绪极其低沉,都很吃惊。这件事又会成为松枝家那些女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清显任性的心灵同时也具有自我增加腐蚀自己的不安情绪的不可思议的倾向。
  如果这就是恋情,如此坚韧,如此持久,那才像一个年轻人的样子。清显却不是这样,与其说他喜欢美丽的鲜花,不如说他更喜欢带刺的黯淡的花种。聪子深知这一点,也许才播下这颗种子。现在的清显除了给这颗种子浇水,等待它发芽,最终在自己的心田里繁密生长之外,对其他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他一心一意地培植着不安。
  他得到“兴趣”,此后一直心甘情愿地成为苦闷的俘虏。他对给予他犹豫不决和不解之谜的聪子十分恼火,也对自己没有执意解开谜底的优柔寡断十分气恼。
  和本多在中之岛上休息的时候,清显说过希望得到一件“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他经常这样想,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就在这件光辉灿烂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眼看着就要到手的关键时刻,受到聪子那淡蓝色的和服的干扰,把他推回到犹豫不决的泥潭里。其实,这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也许只是在可望不可及的远处闪烁光芒,而他以为在伸手可触的地方受到聪子的干扰。
  更使他气愤的是,解开谜底和消除不安的所有途径都被他自身的骄矜所堵死。例如,他即使想追问对方,也只能采取“你说自己突然不在了,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话方式。因为这样只能造成自己对聪子关心的程度受到怀疑的结果。
  这该怎么办?怎么做才能使别人相信我的不安与聪子无关,完全是自己抽象的情绪的表现。
下一页 尾页 共1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