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

_3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夜间伏兵跳出,打开城门,伏在城外的希腊兵一拥而入,攻下特洛伊城.战后回国途中,在海上飘流10年.
历尽种种艰险,先后制服独脚巨神波占斐摩斯、女巫喀尔刻等,又向先知忒瑞西阿斯问路,始得重归故乡.
当时其妻珀涅罗珀正苦于无法摆脱各地求婚者的纠缠,他于是乔装乞丐,把求婚者全部射死,最后阖家团聚.荷马史诗《奥德赛》即是以他在战后的经历为题材而写的.
被神所拥有的情况及一般性之净化仪式.在诗学中,他曾举出一个例子:俄瑞斯忒斯①在谋杀了克吕泰墨斯特拉之后的净化仪式.当亚里士多德谈到悲剧能使怜悯及恐惧情绪升华时,无疑的他是受此词的其他用法的影响.除了疾病,情绪或感觉本身不必是坏的.情绪是自然产生的,如一个人受到称赞,会有一种愉快的感觉,从而产生好的情绪;如受到指责,会有另一种情绪产生.我们从某些易激动的人身上看到的那种强烈情绪.如怜悯之情,恐惧之感,过度的热心等,实际上在任何人身上都存在,都发生过.亚里士多德认为多余的情绪应解除,这种解除不但能从欣赏悲剧中得以实现,而且也可以从听音乐等活动中实现.他说,悲剧在某种意义上有治疗的功能,它能使多余的情绪得到解除,使之恢复到自然状态,同时愉悦感会相伴而来;而音乐就像一种"治疗,驱除了病源,使其升华".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悲剧观,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后人对其也有不少评论.
G.罗伊德在《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中说:"亚里士多德对诗的讨论是枯燥的、分析的,而且有着明显的缺点.他的分析有时像是虚伪的,像他以剧中人之道德性格来分辨喜剧及悲剧,或命运的转变是最好的剧情.他的许多观念是他将伊底帕斯传说当作其理想的主要模式,但这一个剧本在一些方面来说不是标准的剧本,这使他在决定剧本结构的方式上采取较狭窄的观点.再者,他确信过去的各种风俗、悲剧、诗歌等在他当时都已达到极至形式,且融于生活之中.他认为规定悲剧或诗歌的长度(即严格限制)是危险的.他的整个讨论是枯燥的,但却有显著的效果.诗应该有其整体性;希腊悲剧中,剧情是比角色之性格塑造重要,这一点是比另一个相对的观点——19世纪浪漫派对悲剧英雄的崇拜看法要好.在文学批评上,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将诗学由柏拉图之舍弃物中拯救出来.他反对柏拉图,强调诗的严肃面及道德价值,论及诗所代表的是普遍的,尽管它是以特殊个体为代表.不同于柏拉图,他坚持快乐是来自诗的欣赏,这种快乐不是狡猾的暗中活动,亦不是道德上之破损,而是毫无坏处,甚至有积极好处的感觉."①乔纳逊.伯内斯在《亚里士多德》一书中评论道:"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概念,对后来欧洲戏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却给人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感.他的定义很难适应莎士比亚的伟大悲剧;更不必提现代剧作家的作品.他们的英雄和反面角色既没有俄狄浦斯的社会地位,也没有他的显赫历史.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企图建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悲剧'理论'.他只不过是告诉在希腊舞台的程式范围内创作的同时代人应当怎样编剧(他的告诫是奠基在对希腊戏剧史的大量经验研究之上的).""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目的规定也显得十分奇特.他强调悲①俄瑞斯忒斯,又译奥列特斯.希腊神话中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之子.阿伽门农之弟墨涅拉俄斯之妻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劫走,由此引发了特洛伊战争.阿伽门农被选为希腊联军统帅.出征期间,其妻克吕泰墨斯特拉与人私通.他战胜归来,遭妻子杀害.俄瑞斯忒斯为报父仇,杀死亲母,因此受到了复仇女神的惩罚,变成疯子.后来被智慧女神雅典娜赦免,归国继承父位.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将先后情节写成悲剧《俄瑞斯忒斯》三联剧(《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女神》).
①G.罗伊德:《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第183—184页.
剧对观众的情感和激情的影响.但悲剧诗人总是净化观众们的怜悯和恐惧感吗?即使如此,把情感净化当作悲剧的首要功用是否合理呢?悲剧无疑有其情感作用,但也有其美学作用和认识作用"."亚里士多德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作用,即使它们不是他的悲剧定义的主要特征.《诗学》的许多篇幅都蕴含着对美学问题的论述,因为它讨论'带有若干装饰的语言'以及悲剧所要求的韵节".②罗素在《西方的智慧》中说:"《诗学》并没有提供一套成熟的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可是它清晰地提出了至今对文学批评仍有巨大影响的若干准则."①亚里士多德留下来的《诗学》虽然不完整,但影响很大.原因在于他抓住了艺术的实质,驳斥了把艺术与认识对立起来的观点.他的诗学理论是以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理论为依据的,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的,模仿意味着用人为的方法激起像真实的东西那样的情感.《诗学》主要讨论的是戏剧艺术,因为在这个领域,模仿原则应用的自然,我们可以把人如实地表现出来,可以计划高于正常行为的标准,也可以计划低于正常行为的标准.亚里士多德认为用这种方法就区分了悲剧和喜剧.在悲剧里,人被表现得比生活中的形象高大;在喜剧里,人被表现得比真实的人坏些,因为它突出了生活中荒谬的一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艺术价值与伦理价值的某种合流.
《诗学》的影响还由于它独特的创造性.亚里士多德把讲故事的诗与表达行动的诗区别开来,前者是史诗,后者是戏剧,史诗从戏剧中分了出来.戏剧艺术的起源要到与宗教仪式有关的朗诵中去找,希腊悲剧始于宗教仪式上所念的某些咒语.在最早的悲哀的礼仪中,有一位领头人在念诗,一群人随声应和,就像宗教集会.亚里士多德说,第一个演员和合唱团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喜剧则兴起于狄俄尼索斯②的欢宴,这个词的原意是"狂欢之歌".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艺术的最高形式,悲剧起着巨大的社会作用.它是对人类行为的模仿,因此必须是善的,完整的,并且有适度的规模,有一个表面上讲得通的出发点,以合理的方式展开,达到一个无可争论的结局.由于它是这样的完整,所以能洗去人们感觉中的一切丑恶、下贱的东西,从而使人高尚起来.①②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9—170页.
①罗素:《西方的智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页.
②狄俄尼索斯,又译道尼苏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别名巴克科斯.相传他首创用葡萄酿酒,并将种植葡萄和采集蜂蜜的方法传播各地.古希腊人在祭祀狄俄尼索斯时常表演合唱和舞蹈,希腊戏剧即起源于此.
第十五章对后世的影响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古代哲学的全部成果进行了批判继承,试图解决前人提出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对此,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学说在西方哲学、科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以后的哲学、科学发生了重大影响.他的影响无论是积极方面的,还是消极方面的,都大大超过了古希腊任何一位思想家.英国学者乔纳逊.伯内斯说:"亚里士多德永远不会被人遗忘,他的事业一次又一次地引起人们的兴趣."①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体系.他第一个对科学学科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各学科的对象、基本概念.他是许多学科,如生物学、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他的生物学直到19世纪才被改变形式;他的逻辑学流传至今;他的形而上学使他荣膺"哲学家之王"的桂冠.近代欧洲哲学无论是经验派还是理性派,直到康德和黑格尔,也都各自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吸取了对他们有用的东西.伯内斯把亚里士多德说成是"一切有知识人的老师",虽然夸张了一点,人们却可接受.
亚里士多德去世后,他的学生泰奥弗拉斯特继承了他的事业,吕克昂学园继续是希腊科学和哲学的中心.但不久,他的著作辗转流失,被藏于地窖沉睡百余年.亚里士多德的光辉黯淡了,但科学是不会被埋没的.公元前1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被吕克昂第11任主持人安德罗尼珂重新编辑,从此流传于世,一大批学者进行注释、研究.虽然又被教会禁止过,不过后来又由教会宣扬过,而且是过分的宣扬.公元12世纪,其著作再次由东方传入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最后由二条不同的路线转移到西方.第一条,一小部分逻辑作品由拉丁文之翻译、评论及鲍耶修斯(波埃修)之解述而为大家所熟知.这些就是亚里士多德著作在由第7世纪至第12世纪中保留下来的全部.另一方面,在君士坦丁堡,亚里士多德之著作绝大部分由一条更迂回的路径,先传到叙利亚,然后经阿拉伯才再回到西方."①各种抄本广为流传,争相诵读.
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最有权威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渗透到一切领域.由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通过"拉丁阿威罗伊主义"传入欧洲的,而阿威罗伊侧重亚里士多德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因而被教会视为异端学说,加以禁止.1209年巴黎宗教会议作出决定:"任何人不得转录、阅读或以某种形式保存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违者革除教籍."但教会的禁止未能否定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教会也发现他的思想有可利用之处,所以在后来又规定:从1366年起,包括罗马教皇的使节、红衣主教等僧侣,都必须精读经教会解释过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否则,不能得到优等学位.巴黎文教法甚至规定,除圣经外,一切知识均以亚里士多德的书籍为准,他的著作在学校成了仅次于圣经的绝对权威."13世纪中叶,亚里士多德更获得整个知识界高超的优越地位.大学中,他的学说是以七项人文学代替传统的教育——文法、逻辑、修辞学、音乐、几何、算①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页.
①G.罗伊德《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第201页.
术及天文学——更常常成为艺术课程之主要部分.如1225年巴黎学校人文课程的主要用书就包括《逻辑》、大部分之物理学论述、《天界论》《生灭论》《灵魂论》、大部分之《自然学说》及一些生物学论述,甚至《形而上学》及《伦理学》等.到了圣多玛斯本身更达到了亚里士多德影响力之最高峰,阿拉伯哲学家们曾企图表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如何能与伊斯兰教信仰相符合,而圣多玛斯更制造了完全的、完整的、逻辑的且一致的亚里士多德与基督教之综合,二者均保证了亚里士多德之尊位,将他的许多思想奉为神明,并在教堂中传道之."①在整整四个世纪中,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科学学说实际上以无人挑战的势力称雄西方.
13世纪之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不再代表最令人信服的哲学与科学,他被视为科学的保守主义者.文艺复兴兴起后,柏拉图学说走红,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受到攻击.科学界新的代表人物培根、伽利略、波义耳等人的科学成就都批判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尽管他们不是直接针对亚里士多德本人,而是批驳当代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宣传者,但两者分不开.在哲学上的命运也一样,17世纪英国大哲学家霍布斯在其重要著作《利维坦》中说:"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件事比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放在自然哲学中更荒谬的了.没有比他在政治学中提到的政体更令人反对的,也没有比他的伦理学更无知的了."
奉为神明不对;一概否定,也是错误的.亚里士多德当然不是完全正确,他的许多结论被新的科学所代替或被推翻,但他探索自然的方法和角度,他所提出的问题则仍然是有价值的.叙述亚里士多德对后世的影响,本身就是在研究西方思想史.其中有一部分是简单的、直接的:他的学说给人们提供了知识,研究和学习他的著作的人比比皆是,不少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剧作家,在其作品中有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子.
还有一种影响是细微的、悄悄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结构和内容的烙印深深打在后代人身上.亚里士多德的概念和术语有相当一部分一直在哲学和科学中沿用,就是反对他的人也在用他的语言或语言方式反对他.
当我们今天谈论形式与质料、种与属、能量与潜能、本体与性质、偶然与本质时,我们就是在不知不觉地使用亚里士多德的语言并且用两千年前在希腊已经锻造好了的概念和术语思考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学著作的大部分结论的确已经过时,它们只有科学史的价值了,但其哲学思想绝不像霍布斯说的那样毫无意义,相反,倒是黑格尔的断语正确:"假使一个人真想从事哲学工作,那就没有什么比讲述亚里士多德这件事更值得去做了."①《形而上学》《伦理学》等著作,虽然不是完美之作,但它们仍不失为是经典文献,是任何涉及相关问题的人不可不读的.所以在这方面,亚里士多德尚未落伍.书中的一些观点对当代争论问题仍有启迪,现代哲学家甚至还把他当作一个杰出的同事,不时请教."今天,亚里士多德早已不再是主要的、更非惟一的人类智慧之仓库,而对他的研究仍然是如此有兴趣及尊崇,也不值得惊讶.他的物理学论述已非自然科学学生们第一课的起点,但对他①G.罗伊德:《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第202—203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84页.
著作知识是要了解由17世纪开始之现代科学的先修科目.他的哲学更不只具有历史兴趣.他的著作不只是研究西方哲学史之主要读本,而且在其他问题上(道德哲学及形而上学)他之所言对实践哲学家而言有着持续的重要性.更甚者,除了他作品中不同部分所带有之不同吸引力继续存在之外,他仍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是他是一个在许多思想领域中有着有价值的贡献.对于所有对有关人类智慧之著作有兴趣的人而言,亚里士多德仍旧是一位思想上有力且有原创性的,最令人神往的且最值得研究的对象."②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会对亚里士多德作出不同的评价.但无论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他的评价多么不一样,他是西方文化的一大奠基人,是不能否认的;尽管他的学说中有糟粕,但他为人类认识真理开拓了道路,是无可否认的.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无愧于马克思称之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黑格尔说他是"人类导师",是有道理的①.参考文献1.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2.杨寿堪:《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简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3.叶秀山、傅乐安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汪子嵩撰《亚里士多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4.张尚仁:《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5.《欧洲哲学发展史》编写组:《欧洲哲学发展史》,重庆出版社,1984年;6.王宏等主编:《西方著名哲学家介绍》,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7.谢庆绵等主编:《西方一百个哲学家》,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8.周辅成主编:《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周兆平、余涌撰:《亚里士多德》,上海人民出版杜,1987年;9.王树人等主编:《西方著名哲学家传略》,苗力田撰:《亚里士多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10.陈修斋、杨祖陶:《欧洲哲学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武斌:《性灵之光——西方大哲学家轶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12.苗力田、李疏章主编:《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13.王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②G.罗伊德:《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第204页.
①本章参见G.罗伊德:《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第201—204页;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174页;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余纪元撰《亚里士多德》,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1—182页.
14.郑文辉:《欧美逻辑学说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15.叶侨健:《系统哲学新探》,中山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16.李国富:《试论希腊神话对希腊哲学的影响》,《探索》,1995年第4期;17.(英)铁聂尔著,刘衡如译:《亚里士多德》,中华书店,1929年;18.(英)乔纳逊.伯内斯著,余纪元译:《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高柏园译:《〈古典理性的殿堂——亚里士多德〉导论》(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3年;19.(德)E.策勒尔著,翁绍军译:《古希腊哲学史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20.(英)G.罗伊德著,郭实渝译:《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