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引言
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好奇."诚然,好奇心能引起我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当人们在月光下仰望星空,在阳光下凝视大海之时,无不产生一种好奇、惊奇之感.哲学家为此而思索人生的真谛,科学家由此而探究宇宙的奥秘,文学家因此而展示生命的美丽,演说家就此引发出隽永的谈锋.学子、听者由好奇而入科学之门,由好思而"净化灵魂".吾辈不但为自然之奇而惊叹,而且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博大精深亦感震惊!惊与奇,不只使我们从中发现了人类心灵与求知欲望是如此之广漠深远,同时更让我们体会出生命在道德价值中的义务、责任与尊严!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竭力摆脱外界干扰,潜心于教学与研究.他的整个生涯和各种活动都表明他最为关注的是促进真理的发展,增加人类的知识量.他涉猎广博,兴趣广泛,对他所处时代的一切领域几乎都进行过探讨,试图把握、理解当时一切理论与实践知识,也确实在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杰出的成就.他是古代科学和哲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体系,在西方文化史、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
人们在回顾人类思维历程时,都不能否认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化的一位奠基人.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精湛细密,是一个激发过,并且继续激发着一代代后辈灵感的导师,他像一盏理智的明灯悬于古代世界的上空.在他之前没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过他那样的辉煌成绩;在他之后虽然科学巨匠辈出,但并未因此而使他失去智慧的光辉.黑格尔誉他为"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人物",马克思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他无愧于这些评价.
"求知是人的本性",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人生信条.他把人生的意义归结为求知,把求知当作人格高低的象征,他真诚地认为,爱好知识,寻求真理是人所共有的本性.他坚信人类光辉灿烂的未来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求知实践,逐渐积累知识才能达到,并认为按求知的欲望行事,是人生最高的目标,从事理智活动,进行思辨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求知,不只是学习,而且更有教学与探索.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能把某个问题的知识传授给他人时,才算懂得了这个问题.他把教育看作是展现知识的最合适的方式.他在结束了漫游生活之后,在雅典办起了学校,一心要把自己的思想无保留地讲出来.他的讲稿与研究成果形成了多篇巨著,有人说至少有400部,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是47部(很多都失传),这累累硕果,令人惊奇的不是数量,而是它所涉及的范围和研究的深度.这些著作有关于逻辑、语言、文学艺术、伦理、政治、法律方面的,有关于政制史、思想史方面的,有关于心理、生理方面的,有关于自然史、动植物、生物方面的,有关于化学、天文、物理、数学方面的,有关于哲学方面的……一个人的头脑中能容纳那么多知识,实非一般人所能比.
亚里士多德尊重事实,尊重经验,求知与求实相结合,这是他重要
的治学方法.求知与求实相结合的精神,像探照灯的光柱,把探索的光芒投向科学的未知领域,不断探求新的知识,从不满足于已有结论,力求以更新的成果来说明事实.列宁说:"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里有活生生的东西,他在寻求,在探索."他在每一个领域都提出一些根本性原理,点燃起思维的火花,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亚里士多德以辛勤的劳动,为自己竖起了雄伟的知识之塔.与他的名字相联系的吕克昂学园,在相当一段时间都是科学与哲学研究的辉煌中心.后人称他为"学问之父",其含义一是指他奠定了逻辑学和生物学基础,二是指他是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是许多学科的创始人.科学发展史告诉人们,一个人能发现某一规律,发明某一技术,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能奠定某学科的基础,可谓大科学家;某一时期、时代某方面的集大成者,更是历史上少见的人物.亚里士多德是许多学科的创始人,其历史地位确实是同时代人及无数后人所不可企及的.罗素在评价毕达哥拉斯时说:"无论就他的聪明或就他的不聪明而论,……(他)
都是自有生民以来在思想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这评价同样适用于亚里士多德.
我们肯定亚里士多德的成就,并不意味着肯定他的全部学说.实际上,他的很多思想都已被新的科学所否定,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更是如此.因此相当一部分科学家把他看成是近代科学进步的障碍.平心而论,全盘否定是不对的.因为科学的发展是不断修正错误,发现新真理的过程.从科学史角度看,人们仍承认亚里士多德在人类科学发展中的贡献与作用,他的许多著作仍是今人必读的经典之书.乔纳逊.伯内斯说:"亚里士多德永远不会被人遗忘,他的事业一次又一次地引起人们的兴趣."无论人们对他的评价多么不同,有一个事实无可否认,他为人类探求真理开拓了道路,他尊重事实的治学方法为今人所发扬,他的思想是人类的一笔精神财富.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他的里程碑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第一章 生平
一代大师亚里士多德的一生说不上坎坷曲折,但也不是一帆风顺.
关于他的生平材料,主要来自古希腊哲学史料《名哲言行录》的编纂者、思想文化史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约公元200—250年)的记载.《名哲言行录》用的多半是间接材料.近代西方学者对这些材料进行校正,重新收集,但终因年代久远,古代印刷条件差,很多直接材料没有流传下来,其中有些细节免不了是出于推断,互有矛盾.根据多数人的看法,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1.幼年时期,从他出生于斯塔吉拉到离开故乡到雅典去求学,约17年时间;2.求学时期,从公元前367年进阿加德米学习到离开学园,约20年时间;3.游历时期,从公元前347年到前335年,共12年,这12年间他从雅典到小亚细亚,从小亚细亚到马其顿,再重返雅典;4.教学时期,从公元前335年回雅典办学,到前323年再次离开雅典计12年,次年病故.
1幼年时期按古希腊纪年法,亚里士多德生于第99届奥林比亚赛会的第一年,即公元前384年.出生地是位于爱琴海北部卡尔西乃西半岛东岸的斯塔吉拉城.斯塔吉拉是希腊的殖民地,它的居民大多数来自南方的安德罗斯岛和优卑亚岛.亚里士多德的父亲尼各马科就是安德罗斯的移民,他出身于爱奥尼亚以医务为业的世家,母亲菲斯蒂斯是优卑亚岛人.尼各马科曾是腓力二世(公元前382—前336年)的父亲马其顿王阿明塔斯的御医.受父亲的影响,亚里士多德从小就喜爱生物学和医学,而且自幼养成了专注事实、尊重经验的品格和作风.医学向他显示了生命的奥秘,激发了他强烈的好奇心.父亲生活在宫廷中,亚里士多德幼年有随父进宫,与宫廷接触的机会.据说幼时曾与腓力普一起玩耍过.
国王阿明塔斯于公元前369年死去,宫廷内爆发了夺位之争.叔侄间相互斫杀,历时10年.公元前359年,阿明塔斯第三子腓力普除掉年幼的侄子,夺得王位.在此争斗之初,老尼各马科就离开了斗争惨烈的王宫,回到故乡.不久,老夫妇双亡.这时,亚里士多德尚未成年.
父母早亡,幼年的亚里士多德由姐姐阿里木奈丝苔和姐夫普洛克塞诺斯抚养,二人对弟弟的教育十分关心.亚里士多德对姐姐、姐夫感激不尽,终生以最大的敬意怀念他们,后来立像纪念姐夫,要女儿嫁给普氏之子尼加诺尔,并立尼加诺尔为遗产继承人,以报答姐姐、姐夫抚养教育之恩.
亚里士多德姐弟三人,除姐姐外,还有一个弟弟,名叫阿里木奈斯托斯,不幸早亡.对幼弟的夭殇,亚里士多德一直不忘,在遗嘱里嘱人为之立像以纪念.
2求学时期求学时期是指从亚里士多德17岁远游雅典入阿加德米(柏拉图学园)学习起,到柏拉图去世为止的期间,也就是从公元前367年至前347
年为止的20年间.
公元前367年,刚刚17岁,求知欲极旺的亚里士多德告别姐姐、姐夫,离开故乡,负笈游学,到了当时的文化中心雅典,投入正处在鼎盛时期的阿加德米学园,师事柏拉图.当时的雅典,虽然在政治、经济方面已不是繁荣地区,但在文化上仍然是全希腊的中心.这是每一个期望受到最高文化熏陶,以期在政治上一鸣惊人的希腊青年所向往的地方.
亚里士多德到来之时,雅典有两所著名的学校,一所是由著名演说家伊苏格拉底所创办的修辞学校,另一所是柏拉图所创办的哲学学校.
这两所学校相互竞争着,但它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全希腊各个城邦培养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管理国家的人才.只不过两个学校的教育方法不一样.伊苏格拉底偏重实用,向学生讲授修辞方法,训练论辩技术;柏拉图则注重理论培养,他全部哲学的核心,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是想"使哲学家成为君主,或者使这个世界上的君主王公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①但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阿加德米也开设修辞、论辩之类的课程.不过柏拉图更重视的还是理论问题的探讨,培养人们自我反思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辨能力.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②,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的学生.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和英国1985年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都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列入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中.柏拉图出身于贵族世系、经济富裕的家庭.
富裕的生活没使他沦入纨袴子弟追逐声色犬马的恶行之中.在少年时,就表现出了聪颖的禀赋和多方面的才能.他风流倜傥,气度不凡,严肃深思,勤于探索,才学兼优.哲学问题、政治伦理、科学进展、战争风云,无一不是他深感兴趣的领域.因受苏格拉底的影响,后来成了哲学家.他的名言是"哲学家是那些喜欢洞见真理的人","哲学家在任何时候都热爱真理".他本想从事政治活动,但看到雅典贵族政治堕落为寡头政治,民主政治也是江河日下,特别是他所敬重的老师苏格拉底被处死,这使他痛心疾首,感到政治生活里到处都充斥着不义、罪恶和丑行,于是他重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放弃了仕途,走上学者之路,要用哲学理想来改造社会.
柏拉图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创立学园,开办教育;二是弘扬理性,推崇哲学.柏拉图有如中国的孔子,二人有某些相似之处: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柏拉图是西方历史上首创学园教育的教育家;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柏拉图在西方传统文化的发展上占有崇高地位.
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了学园.他办的这所学园位于雅典城外西北方,取名为"阿加德米"(意为学园).这所学园历经沧桑,久盛不衰,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为止,前后持①柏拉图:《国家篇》第5卷473D.②关于柏拉图的生卒年,有几种说法:1.公元前430或429—前348年(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153,159,271,272页);2.公元前428/7—前348/7年(《陈康:论希腊哲学》第1,2页);3.公元前427—前347年(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第93页,《辞海》(缩印本)第1288页,及其他一些研究柏拉图的著作).
续长达916年之久.这所学园可以称得上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固定的学校,为晚期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抚育了不少在西方文化史上占有卓越地位的学者,甚至对近代欧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院和大学都有影响.当年,这所学园主要是讲授哲学,对数学也很重视,据说在讲堂的门前写着这样的话:"未学几何学者不得入内".
学园没有教学大纲和课程表留下来,亚里士多德说,他的老师讲课从来没有准备好的讲稿,他从来没有写过一本教科书,也一再拒绝为他的哲学建立一个体系.他认为,整个世界太复杂了,难以压缩到一个预先想好的书本模式里面去.所以学生们在学园学习了哪些课程,后人无从知晓.如果把柏拉图在《国家篇》第7卷中提出的培养哲学王的教学规划看作是学园所实施的课程的话,可以推断,学生们要学习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声学等(按柏拉图的说法,数学由于其抽象性和普遍性,能把人的心灵拖离可感世界去思考永恒存在),此外还要学习社会、政治、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当然,这些课程只是为学习辩证法奠定基础,是学习哲学的前奏曲.在柏拉里看来,最高深、最高尚、最根本的学科是哲学.
亚里士多德初入学园时,柏拉图正在西西里岛访问.据传,柏拉图返园后,见到这位文雅、英俊的青年,已有几分喜爱,攀谈后就更加喜欢了.亚里士多德衣冠楚楚,举止文雅,风度翩翩,长于口才,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喜好争论,谈话时富于说服力,机智锋利,妙趣横生,来学园不久就显示出惊人的多方面的才能.大约在公元前360年,学园与伊苏格拉底学校进行了一场论战.伊苏格拉底学派批评柏拉图学园崇尚虚谈,徒托空言,无益于政治和法律这类实际事务.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学园的代表,在论战中崭露头角,有力地批驳了伊苏格拉底学校过分注重实用的观念,指出对方在理论上思想贫乏,强词夺理,以唇舌争一时之胜负,难登学术大雅之堂,从而为柏拉图学园争得了荣誉①.他勤奋好学,学业精湛,才华横溢,超群拔萃,是一个思想深刻、抽象思维能力极强的人.他的头脑容纳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知识,对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逻辑学、历史、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医学、天文学、自然史、戏剧、诗歌等都有研究,且有成就.有一次柏拉图曾幽默地说,他的学园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其他学生的身体,一部分是亚里士多德的头脑.柏拉图很赏识亚里士多德的才学,誉为"学园之精英",并在他的住处题上"读书人之屋",后来提他为学园的教师,讲授修辞学.不过对他奔放不羁的思想也不放心,对其要用"缰绳"加以驯服.
学园里,亚里士多德与同学们在探讨着学问,思索着真理;学园外,政治形势在迅速地变化着.腓力普的马其顿方阵,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显示出马其顿是一股不可遏止的新兴力量.如何对待这一力量,在雅典分成相互对立的两派.以伊苏格拉底为代表的亲马其顿派,主张联合马其顿,依靠马其顿,希望腓力普能够把相互厮杀、自我消耗的希腊城邦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掠夺东方.他们的口号是:把希腊的战争带到亚①参看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135页;(英)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页.
洲去,把亚洲的幸福带回希腊来.反马其顿派的领袖是德摩斯梯尼①,他以青年的政治敏锐性,看到野心勃勃的腓力普最终要成为雅典的大患,于公元前351年在公民大会上发表了反腓力普的演说.他认为马其顿不仅不能拯救希腊,反而要摧毁希腊的独立,扼杀希腊的自由,消灭希腊的文化.对这场斗争,亚里士多德不很关心,直到今天,人们也没发现他有什么政治倾向,未见他与马其顿宫廷来往的材料,在他的著作中也找不到具体的亲马其顿的言论.相反,在教学上,他却一直维护阿加德米的原则,与伊苏格拉底格格不入.
德摩斯梯尼雄辩的演说,阻止不了腓力普的进军.公元前348年秋,雅典北方重镇奥林索斯陷落,这引起了雅典反马其顿的怒潮,次年春反马其顿派在雅典当权.在这种局势之下,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个外邦人,马其顿宫廷御医的儿子,处境是不佳的.恰在这年,80岁高龄的柏拉图与世长辞.临终时柏拉图指定斯彪西波为学园继承人.于是,亚里士多德结束了学园的求学生活,与同学克赛诺克拉提东渡小亚细亚,回到希腊哲学的发源地.
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园生活了20年,在那里,他异常勤奋,学习有成.亚里士多德的见解,到后来,与柏拉图学说有出入,但在求学时期,对师说态度极为忠实,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也极看重,誉他为学园的讲师.这一点,在亚里士多德早期著作中有明显的反映,这一时期的著作,可以说是"柏拉图的模仿".尽管此时亚里士多德也有独到见解,有创造,但毕竟不多.这是就哲学而言,对哲学之外,柏拉图不太看重的自然科学,而亚里士多德却有着独自的研究.
3游历时期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斯彪西波继任院长;亚里士多德与同学克赛诺克拉提离开雅典,接受同学——阿塔内斯的统治者赫尔米亚的邀请,去了那里.
对亚里士多德此时离开雅典的原因,后人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因为斯彪西波被定为学园继承人,两人理论观点不同;也有人说是因为亚里士多德不是雅典居民,没有购置地产和房屋的权利;更多的说法是当时的政治形势所致,如:余纪元说:"公元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①结束后,希腊世界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迅速衰落,在希腊北方的马其顿王国迅速强大起来.国王腓力普发明了马其顿方阵,大举进兵南下,攻城掠地.德摩斯梯尼向①德摩斯梯尼(公元前384—前322年),古雅典雄辩家,民主派政治家,极力反对马其顿入侵希腊,发表《斥腓力》等演说,谴责马其顿王的扩张行为.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征服希腊的决定性战役喀罗尼亚之战后,他被流放到埃癸那岛.公元前323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死,他重返雅典组织反马其顿运动.今存演说61篇.
①伯罗奔尼撒战争指古希腊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分城邦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与海上强国雅典两大奴隶主集团为争夺希腊地区的霸权而发生的战争.战争使希腊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霸权转入斯巴达之手.后来斯巴达势衰,公元前370年伯罗奔尼撒同盟瓦解.
雅典公民发表反腓力普的演说,警告马其顿之患,激起了大众的反马其顿情绪.公元前348年,腓力普攻陷雅典北方重镇奥林索斯,并摧毁了希腊联盟.雅典人民掀起了反马其顿的怒潮.公元前347年,反马斯顿派主政雅典.在这种形势下,亚里士多德自然待不下去了.他与马其顿宫廷自幼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父亲尼各马科是马其顿王阿明塔三世的御医和朋友.亚里士多德幼年曾在马其顿珀拉宫廷生活过一段时间,与阿明塔三世的儿子腓力普一同相处玩耍,友情甚笃.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47年时与腓力普并没什么来往,在他的著作中也找不到亲马其顿的言论.但是,他仍然被视为亲马其顿分子而成为攻击对象.这样,亚里士多德只好收拾书箱,离开生活了20年的雅典城."②G.罗伊德说:"若说在斯彪西波被选上时,亚里士多德与他的关系相当尴尬,使亚里士多德决定离开雅典,这我们也没有证据,二人之间没有证据显示有敌意存在.我们也可能想到亚里士多德的离开至少有部分理由并未牵涉到与学园中其他分子之关系;很可能他的离去与当时政治情况有关,因为在公元前348年马其顿王腓力普掠夺了奥林索斯之后,雅典有着一股反马其顿人的气氛."①乔纳逊.伯内斯说:"公元前347年,他突然离开了该城.关于他离去的原因没有可靠的报道.但是,希腊北方重镇奥林索斯于公元前348年落入马其顿军队之手.德摩斯梯尼及其反马其顿派在一片反马其顿的怒潮声中执掌了雅典的政权.很可能是政治上的问题使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47年离境而去,正如他们在公元前323年使他再次离去一样."②不管怎样解释,反正亚里士多德是在柏拉图死后离开雅典前往阿塔内斯的.从此,开始了12年的游历生活.
亚里士多德游历的第一个存身之地是密细亚地区的阿塔内斯,是受赫尔米亚之邀前来的.赫尔米亚是个声名不佳的人物.他开始依附于波斯,后来又和腓力普往来.作为一个朋友,赫尔米亚倒是忠肝义胆,精明强干.他出身于奴隶,学习了文化,作过内廷侍从.后来在密细亚地区伊达山中经营采矿,获了巨利,成为富豪,买通了波斯王朝,取得这一地带的主权.赫尔米亚曾在阿加德米学习过,对柏拉图的理想——或者哲学家为王,或者王者成为哲学家——很是向往.当他自身果然手握权柄,专制一方的时候,就从阿加德米请来四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克赛诺克拉提、柯里斯柯斯、埃拉托斯.四人被安排在阿索斯海滨,让他们潜心讨论哲学,赫尔米亚提供一切必需品.他们似乎不曾开设讲坛,招收学生.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开始批判柏拉图的哲学,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在阿索斯,亚里士多德与赫尔米亚的侄女(也有说是女儿、养女、妹妹的)比娣娅结了婚.这次婚姻给亚里士多德带来一笔可观的嫁资.
婚后生有一女,也取名为比娣娅.这个妻子早年去世,亚里士多德后来又和斯塔吉拉的名叫赫比丽丝的女子结婚,生一子,取名尼各马科,与祖父同名.关于第二个妻子的情况,包括何时结婚,在何地结婚,无处②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页.
①(英)G.罗伊德:《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第4—5页.
②(英)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17页.
记载.其家庭生活,也无详细材料.
时间不长,大概到第三年,亚里士多德移居累斯博斯岛东南角上的城市米提利尼.在这里他结识了此后25年共同合作,形影不离,又是他学园继承人的泰奥弗拉斯特.泰奥弗拉斯特大概生于公元前370年,比亚里士多德小14岁.亚里士多德研究者中最激进的人甚至认为,现存亚里士多德著作,多数出自泰奥弗拉斯特之手.他们二人在小亚细亚的工作,比较可靠的推测是,对这一带的海生动物进行了较广泛的考察,因为在他们的动物学著作里经常提到这一带的地名,特别是岛上的一处名为普拉的珊瑚礁地带.不过那些卷帙浩繁的动物学著作,恐怕也不是短短三五年所能完成的①.
又过了二年,即公元前343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为13岁的儿子、未来的国君亚历山大物色老师,想到了亚里士多德.腓力二世写信给亚里士多德:"我有一个儿子,但我感谢神灵赐我此子,还不若我感谢他们让他生于你的时代.我希望你的关怀和智慧将使他配得上我,并无负于他未来的王国."①亚里士多德应邀来到珀拉王宫,泰奥弗拉斯特一同前往.当时,亚里士多德刚过40岁,用现在的话说,不过还是个青年学者,能受到这样的殊荣,在当时很是轰动.有人说他和国王原是宫中的幼年伙伴,如今腓力二世主宰希腊,以嗣君的教育相托,是意中之事.
另一些人认为二人关系未必有这样长久,亚里士多德被选中,是由于赫尔米亚的推荐.不管是不是由于赫尔米亚的推荐,亚里士多德来宫中后,仍然对赫尔米亚抱感谢之情,称颂他的德行,当他遭到不幸时,为之愤慨.
亚里士多德等人离开累斯博斯后的公元前341年,波斯军队侵入该地,赫尔米亚被俘,押解到波斯王阿塔泽尔士那里,受到严刑拷打,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前从狱中带口信给亚里士多德,表达他的敬意,说:"请告诉我的朋友和同事们,我没有做任何为哲学所不齿的事."
为了纪念这位忠勇的朋友,亚里士多德为他在台尔菲庙立了像,并写了挽词.从挽词中人们得知赫尔米亚是被奸计和叛逆所害才落入波斯人之手的.
亚里士多德来马其顿后,先是和亚历山大住在珀拉宫廷里,后来移到一座名为梅札的古堡.教了三年,亚历山大就拿起刀枪打仗去了.老师无事可做,回到了故乡斯塔吉拉.亚里山大对恩师作了隆重的答谢,重建了在战争中被夷为平地的斯塔吉拉.在故乡,亚里士多德听到了腓力二世被刺身亡的消息,又得知亚历山大夺得了王位.亚历山大在安提帕特等掌握军权的将军的支持下,将另外两名争位者,亚历山大的异母兄弟和侄儿,很快除掉.
局势稳定后,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35年重返雅典,结束了漫游生活.
4教学时期①参看王树人等主编《西方著名哲学家传略》,苗力田撰《亚里士多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页.
①转引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72—273页.
亚历山大即位不久,就开始了对外的征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师南下平定了起兵反抗的底比斯城.南部诸城的反马其顿派迅速瓦解,纷纷投降.亚历山大要雅典交出反马其顿的领袖德摩斯梯尼及其主要伙伴,才能受降.据说是由于亚里士多德出面奔走,为了保存希腊文化,亚历山大才收回了成命,德摩斯梯尼只受到被流放的处分.在马其顿完全控制了局势之后,年已半百的亚里士多德和泰奥弗拉斯特重回雅典.
回到雅典,不是再回阿加德米,而是在城东第奥勒斯城门前,一个名叫吕克昂的运动场自己开办学园,与城西北角的阿加德米隔城相望.
这个地方原来是柏里克利为训练新兵而建造的游乐场,场内有许多林荫路,有树木、喷泉和柱廊.因邻近吕克昂神庙(即阿波罗①神庙,阿波罗的尊号之一为吕克俄斯,意即"光明之神")故名.据说,以前有许多学者常常来此,是一个多才善辩之士所云集的地方.苏格拉底在世时多次来此,柏拉图有过这方面的记述,如他在《吕西斯》篇开头说:苏格拉底"为了走城外的路,沿着城墙从阿加德米直接走向吕克昂,在到傍着潘诺浦泉的后门口时,碰到了海朗尼莫斯的儿子希波泰利士".这意思是沿着雅典城的北墙,经过后门,从阿加德米就直接走到吕克昂.吕克昂作为一个教学机构,也有一系列的共同规则,如每隔十日轮流值勤,每个月全体成员有一次会议.但它的要求似乎不像阿加德米那样严格,那样正规,在开始,设备也不齐全.他们只能在体育场的林荫路上边走边讲授课程,在漫步中讨论问题.也许是这个原因,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创立的学园的成员被称为逍遥学派,也有称漫步学派的.
这个学园是"群星荟萃之所",在亚里士多德主持下,它成为一所科学研究和教学之地,他们搜集到不少著作,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工作.这一时期是亚里士多德一生真正的高峰期,希腊内部停止了无休止的各邦间的战争消耗,社会稳定,有了学习和研究的社会环境.经过十几年的游历,亚里士多德加深了社会阅历,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见解也逐步脱离柏拉图的固定模式,走上了独立探索的道路.在年龄上他虽年届半百,但作为教师,作为思想家,依然精力充沛,头脑敏锐,思想成熟,正是黄金时期.此外,他还有一位忠实、干练的助手泰奥弗拉斯特.此时,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每天身着华丽的服装,口吐机智隽永的言辞,激励着学生们走上智慧之路.上午,他与学生们一起在林荫路上讨论深奥的抽象的逻辑、哲学和物理学问题,下午和晚上以通俗的方式向校外听众讲解修辞学、论辩术、政治学.同时还编写了大量的讲义或教学提纲.无论是讲授深奥的道理,还是传授通俗的知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导人们与无知作斗争.这一时期,真正是亚里士多德的人生辉煌期,思想充分发挥,观点任意展现,大量的著作,包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等,都写于这个时期.除教学外,他还广泛收集各种资料,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吕克昂还是一个①阿波罗,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主神宙斯的儿子.权力很大,主管光明、青春、医药、畜牧、音乐、诗歌,并代表宙斯宣告神旨.祭祀他的神祠很多.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信徒常往祈祷,请求预示祸福或消除罪孽.
研究学术的组织.西方学者中有人说亚里士多德的这一学园是近代大学的滥觞,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不仅如此,学园里设立了欧洲最早的图书馆,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
辉煌期并不长,安宁的时日不过十余载,公元前323年,横戈马上、东征西战的一代霸主亚历山大在远征途中染病身亡.雅典公民听到这个消息,反马其顿的活动已不可抑止,立即召开大会宣布独立,把被流放埃癸那岛的德摩斯梯尼接回来,反马其顿的怒潮再次掀起.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亚里士多德预感到危险将至,对他的老朋友、马其顿驻希腊总督安提帕特说,作为一个外乡人,与马其顿有过来往的他,无法再在雅典待下去了,不但工作不会安宁,生命也在危险中.确实,亚里士多德的罪名在罗织着,他被指控为"不敬神明".为了生命的安全,不使雅典人第二次对哲学犯罪(第一次是处死苏格拉底),他只好将学园事务交给泰奥弗拉斯特,再次逃离雅典,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学园,离开多年相处的朋友和学生,来到优卑亚岛上的卡尔基斯城,住在他母亲留下的老屋中.
其实,雅典人不放过亚里士多德是不公正的.他虽然与马其顿有过来往,当过亚历山大的老师,但这是过去的事.亚里士多德一心求知,从来不问政治,其思想与亚历山大相去甚远,加上亚里士多德的侄子因反对亚历山大而被处死,师生关系早已冷漠.可是雅典人不管这些,只把他当作马其顿的至亲.他的离开,确实出于不得已.在卡尔基斯,终日郁郁,惆怅伤感.这次动乱,时间并不长,同年底,马其顿驻希腊总督安提帕特借援军之力,击败反马其顿派联军,稳定了局面.其时,对亚里士多德的学术研究来说,其理智力量还正在峰顶.可是,遭此变故,他的身心蒙受了巨大打击,一病不起,于公元前322年溘然长逝,享年62岁.
亚里士多德去世前,立下了遗嘱,并请安提帕特做他的监护人.在遗嘱中,他要求执行人给他的母亲、早年去世的弟弟阿里木奈斯托斯、抚养他成人的姐姐、姐夫立像.要他的女儿嫁给姐姐的儿子尼亚诺尔.
对曾侍候过他的几个奴隶,不得出卖,要继续养育,待他们成年或可自立营生时给以自由.留给两个孩子的是家产,留给妻子赫比利丝的是他衷心的感情及热爱.最后,按早年去世的前妻比娣娅的意思将自己的尸骨与比娣娅合葬在一起.从这份遗嘱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责任感,设想周到,仁慈开明."亚里士多德的遗嘱被第欧根尼.拉尔修全文保留下来,传记作家们,从这里看到他作为理智化身的另一面,他是一个孝敬的儿子,深情的丈夫,慈爱的父亲,诚挚的兄长,真实的朋友,宽厚的主人."①"他那留存至今的遗嘱充分体现了慷慨大方、体贴他人的品质."②①王树人等主编:《西方著名哲学家传略》,苗力田撰:《亚里士多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页.此文是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第二章师生情亚里士多德曾是大思想家柏拉图的学生,是名师下的高徒;又是历史名帝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学与教对他的一生都起了重要作用.
1从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是柏拉图,从亚里士多德17岁入柏拉图学园到37岁离开,前后长达20年,史称这是亚里士多德的"求学时期".这正是一个人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他的知识是在这个时期学到的,最初的思想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没有这一段的学习和经历,就不会有影响后世的那个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所以无论亚里士多德后来怎样批判柏拉图,他的成人由此始,更何况两人在思想体系上并无本质区别.柏拉图的老师是苏格拉底,人类文明史上的一盏明灯.尽管在兴趣上、方法上及观点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有许多不同点,但这三位伟大的希腊思想家创造出了一个令后人为之惊叹的智慧王朝.
在亚里士多德来雅典求学时,雅典有两大学派,一是注重修辞学和政治学的伊苏格拉底学派,一是注重纯理论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德仰慕柏拉图的人格与学说,就投奔了柏拉图的学园,他想在柏拉图学园受到当时希腊最高的教育,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学园,柏拉图除向学生讲授一般的学校都要学习的修辞学、辩论术及公民事务等课程外,着重讲授他的理念论,即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理念世界的哲学思想,以及等级制的社会理论.对于这些课程,亚里士多德都是认真学习的.在课外,他有自己的特殊爱好,就是钻研以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著作.学园中这方面的书籍比较多,亚里士多德对这些书籍都认真阅读,做了相当详细的笔记.在他自己写的著作中,曾列举和分析了在他以前的许多哲学家的思想.一些哲学家的著作失传了,其思想就是通过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流传下来的.
刻苦的钻研,深入的学习,使亚里士多德进步极快,成为学园中成绩最好的人,备受老师的赞赏.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到后来与柏拉图有了出入,但在当初,是从于师说的,他是在柏拉图的教育下进入成年的,柏拉图把他引进了超感觉世界.他受到的影响是如此深刻而牢固,以致在他的思想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一点在早期著作中有明显的反映,故有"柏拉图的模仿"之说.当然,从一开始,亚里士多德就有独立见解,只是从总的方面看,独创的精神,批评的思索,不是很多.很久之后,他的心灵才逐步摆脱老师的影响,沿着自己的路线向前发展,并在某些方面背离了老师,批判了老师的理论,但这不影响他对老师的崇敬和热爱.
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园生活了20年,师生结下了深厚情意.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很欣赏,亚里士多德衷心敬仰和爱戴自己的老师.在亚里士多德流传下来的诗作中,有一首就是表达对亡师悼念的,可见其怀念与崇敬之情:
他来到凯克洛匹亚①神圣的土地,怀着一颗虔敬的心筑起庄严的祭坛,献给一个纯洁无瑕的人,献给他那崇高的友谊.
在众人之中他是惟一的也是最初,在自己的生活中,在自己的作品里,清楚而又明显地指出:惟有善良才是幸福.
这样的人啊,如今已寻觅无处②!
吴寿彭先生对此诗做了这样的解释,柏拉图是第一个通过自己的生活和文章清楚地证明了一个人可以同时是善良的,又是幸福的.柏拉图的崇高和伟大,使得人们想歌颂他都有困难.像他那样的人,如今再也无处寻觅了①.德国学者E.策勒尔说:"终其一生,他个人对待柏拉图始终是崇敬和热诚的态度,这在那首所谓祭坛挽歌中表达出来了,他在挽歌中把柏拉图称为'坏人甚至没有权利去颂扬,以自己的一生和教导表明怎样同时既幸福又善良'的一个人."②但是,尊敬老师,不等于盲从老师;爱戴老师,不意味着完全赞同老师的观点.正如老师欣赏学生,不表明对学生的缺点不予批评一样.
亚里士多德爱老师,更爱真理,"当他发现自己的观点与柏拉图不同,并坚信老师的观点不正确时,他毅然不为贤者讳,不为师长讳,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柏拉图."③有些学者认为,学术观点的分歧,使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有了看法.按亚里士多德的才华和学问来说,做阿加德米的继承人是当之无愧的,柏拉图原来也有这种考虑.但是,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流传下去,柏拉图是不会让亚里士多德继任学园主持人的.而与柏拉图思想一致的斯彪西波成了合适的人选.这种看法,张尚仁在《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中以讲故事的形式作了叙述:"在正式确定继承人之前,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了次考核,看他是不是接受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的真传.可是,出乎柏拉图的意料,亚里士多德不仅头脑十分清楚,而且善于独立思考和钻研问题.结果,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如何时,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
"对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柏拉图都是无法回答的.柏拉图只想让学生原封不动地接受和传播自己的理论,他根本不容许亚里士多德对自己的理论提出任何异议.对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批判,柏拉①雅典地区的古称.
②转引自王树人等主编:《西方著名哲学家传略》,苗力田撰:《亚里士多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142页.
①《哲学史论丛》,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34页.
②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③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7页.
图暴跳如雷.
"那时,亚里士多德的同学和朋友对他的行为都不理解.他们认为,亚里士多德如果继续取得老师的欢心,就可以做老师的继承人,这是其他人求之不得的事情.他们劝亚里士多德,何苦去提什么问题,老师怎么讲就怎么接受算了,这样自己还可以得到许多好处.反对老师的观点,弄不好还会落得一个不尊敬老师的坏名声.亚里士多德却坚定地回答说:"我是尊敬老师的,我尊敬老师并不是为了求名谋利,而是为了追求真理.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那个叫斯彪西波的学生,却和亚里士多德不同,只知道原封不动地重复柏拉图的思想,自己丝毫不去怀疑和提问.结果,柏拉图从原来比较喜欢亚里士多德转而喜欢斯彪西波,认为只有他才能将自己的一套哲学思想流传下去.柏拉图活到81岁临终时,正式将斯彪西波立为自己的继承人,要他在自己死后掌管这个学园."①故事化的叙述,使问题过于简单化了.柏拉图确定学园继承人可能还有其他考虑.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分歧,柏拉图不会一无所知,不能到最后"考核"时才发现.谁继任学园,许多人都认为亚里士多德和斯彪西波二人有其一,由于亚里士多德未全盘接受老师的观点,被否定了;斯彪西波是把哲学与数学等同的维护者,与老师的思想相一致,理所当然地成为学园继承人.黑格尔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关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关系,特别是关于柏拉图不选择亚里士多德而选择一个近亲斯彪西波为他的学园的继承人这件事,第欧根尼曾给我们留下一大堆无稽的互相矛盾的传说."②G.罗伊德更有别论:"柏拉图死于公元前347年,谁将继承他在学园中的位置呢?当时有三位候选人,亚里士多德、克赛诺克拉提及柏拉图的外甥斯彪西波.我们不知当时是什么条件影响其结果,也不知柏拉图死前是否有决定或学园中其他人的共同决定,事实很清楚的是斯彪西波被选上,亚里士多德及克赛诺克拉提二人离开了雅典.一些学者认为,亚里士多德之未被选上是因为他的学说不是正统的.这个说法无法成立,因为斯彪西波也不同意柏拉图原创的理念理论.
若以是否忠于老师教法为标准,则克赛诺克拉提应被选为继任者,因为他是柏拉图三位主要学生中最忠实的.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以斯彪西波为继任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想将柏拉图的财产保留在自己家人的手中,若将雅典公民之财产交给亚里士多德这位非公民手中在法律上有困难.
但是这点困难却在克赛诺克拉提(亦非雅典公民)继斯彪西波而担任第三任学园主持人时消失了."①看来,亚里士多德为什么未当上学园继承人,还需进一步发掘资料才好找出更合适的解释.
下面,我们再回到师生的观点上来.从哲学体系上看,不管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多么尖锐,两人在哲学基础和实质上是一致的,至少到最后是一致的.黑格尔说:"事实上柏拉图却是得到亚里士多德为他的继承者,因为亚里士多德是以柏拉图的意义理解哲学的,不过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更深刻、更完善的,——因之也就是同时把它推进了一①张尚仁:《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131页.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71页.
①G.罗伊德:《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第4页.
步."②乔纳逊.伯内斯从五个方面讲他们的一致性:第一,柏拉图深刻地思索过科学的统一性问题,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个系统的思想家,他全心全意地接受柏拉图的科学统一理论的幻想,只是他不同意柏拉图关于这种统一所由取得和展示的方法.中国学者叶侨健甚至认为系统思想是"贯穿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一条红线".③第二,柏拉图是一个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把逻辑变成了科学并且开创了形式逻辑这一学科,而柏拉图的辩证法训练为亚里士多德奠定了研究的基础.第三,柏拉图关心本体论问题,他的本体论包含在理念论之中,亚里士多德反对理念论,但大量的哲学活动用来发展另一种本体论.第四,柏拉图认为科学知识是对原因的寻求或对事物的解释,科学和知识的观念与解释的观念紧密相连.亚里士多德承柏拉图的端绪而前进,也把知识与解释联系起来,他的科学研究所指向的目标首先是解释而不仅仅是观察和记录.第五,在知识论问题上,两人看法一样.柏拉图的对话中许多章节都是研究知识论问题的,在这方面,亚里士多德步了老师的后尘,这方面更多的东西是在柏拉图学园学到的."不管在这五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中他和柏拉图之间有多么深的罅隙,但在原则上他和柏拉图并无二致."①乔氏论述是否准确,我们不必深究,他的中心意思是我们在看到两人在具体问题上的诸多分歧的同时,也要看到差异背后的一致性.亚里士多德是以柏拉图的基本思想理解哲学的,并在批判柏拉图的基础上把柏拉图哲学提到一个新高度.亚里士多德在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柏拉图,观点有异,却不是体系的根本对立.
2著名大帝的老师上文谈到,亚里士多德曾当过亚历山大的老师.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腓力二世之子,公元前336年至前323年在位.即位后,即开始镇压希腊各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大举侵略东方.曾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只是一个不巩固的军事和行政的联合,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后,迅速瓦解.在帝国故地,相继产生若干"希腊化"
国家.亚历山大连年外侵,给各地带来很大破坏,激起各地人民的英勇抵抗;但外侵对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
亚历山大和亚里士多德两家是世交.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亚历山大的祖父马其顿王阿明塔的御医,亚里士多德小时候曾在马其顿王宫生活过,这种生活对他那种贵族气质有影响.亚里士多德从阿索斯移居到米提利尼后不久,收到当时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信,邀请他去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于是,亚里士多德回到了他父亲曾经服务过的宫廷.
在宫廷,亚里士多德很受国王腓力二世和王后奥林比娅的恩宠和尊敬.
条件很好,但宫廷不是适于哲学思考的地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与宫廷的气氛格格不入.当时,腓力二世正做着征服世界的美梦,他要称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72页.
③叶侨健:《系统哲学探源》,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4期.
①(英)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3—46页.
霸全希腊,战胜劲敌波斯,建立一个旷古未见的世界帝国.王子亚历山大13岁,是一头未经驯化的小狮子,他好大喜功,专横霸道,性情狂暴.
整个王宫就像一口沸腾的大锅,里面充斥着野蛮、野心和明争暗斗.不难想象,亚里士多德在这种环境中,其智慧是难以发挥的,学问不会有用武之地.不过,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的教育还是尽心的,他用自己的全部真诚来教育和培养这个未来的国王.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这位学生受到了良好的希腊文化教育.据说,亚里士多德改编了一部分荷马史诗,让亚历山大向英雄学习.在现存亚里士多德著作篇目中,《论君主》和《亚历山大或海外殖民》,一般被认为是他给未来的君主编写的教材.黑格尔认为,亚历山大的精神和事业的伟大乃是来自亚里士多德深刻的形而上学,"亚历山大的教养,有力地驳斥了关于思辨哲学对于实践无用的那种流行说法.对于亚历山大,亚里士多德不采用近代一般的浅薄的教育王子的方法来教育他,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亚里士多德的诚恳认真,就可以很自然地意识到:亚里士多德是知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的文化教养的."①亚历山大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他后来成为西方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帝王,这得益于亚里士多德的教育.
亚历山大跟老师学习了三年,从16岁起,就随父亲征战去了.腓力二世陆续用武力征服了希腊各个城邦,实现了称霸全希腊的野心.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继续扩大"战果"时,遇刺身亡.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这位国王,不仅具有雄才大略,而且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这时,希腊在雅典和斯巴达战争之后,各国之间的摩擦和冲突从未间断,它们之间的力量互相削弱,昔日的繁荣变成了一片混乱.小亚细亚那边,各国和波斯帝国的争战也连绵不断.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看准这个时机,率兵南下,一举平定了希腊半岛的争战,整个希腊臣服于马其顿.局势稳定了,亚里士多德由故乡斯塔吉拉重返雅典,办起了吕克昂学园,讲学论道,教育弟子.
当老师在吕克昂的林荫路上向学生们宣讲中庸之道和"小国寡民"
的政治思想时,他的这个弟子亚历山大正横刀跃马,驰骋在欧、亚、非的广阔大陆上.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自任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帅.
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东征.经过10年的远征,在辽阔的大地上建立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亚历山大在政治上不接受亚里士多德小国寡民的主张,但对老师还是尊敬的,在征战中,也没忘记老师,在建立他的大帝国的梦想中,一直关心着老师的教学与研究.他为老师提供了数目可观的研究费用,派了成千人员为老师服务,这些人员中有打猎的、捕鱼的、养蜂的、喂鸟的,分布在希腊和亚洲的各个地区,凡发现过去没见过的动物或植物,能取实物的取实物,不能取实物的就绘出图样,附上详细的说明,派专人送到亚里士多德那里.部队遇到珍禽异兽,奇葩异草,也收集起来送到吕克昂学园."亚历山大当时命令人做这样的安排:凡在亚细亚发现了什么有关新的动物或植物的材料,便必须把原物或该物的绘图或详细的描述寄送给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的这种关怀使亚里士多德有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来收集他对自然研究的宝贵资料.
普里尼记述说:"亚历山大命令近一千个以打猎、捕鱼、捕鸟为生的人,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73页.
波斯帝国境内动物园、禽鸟园、鱼塘的监督者,经常供给亚里士多德以每个地方值得注意的东西.'"①正是在亚历山大的帮助下,亚里士多德建立起了一座规模可观的生物实验室,进行了广泛的博物学研究.据说亚历山大还下令为亚里士多德搜集各城邦的法律政制资料,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帮助.
这种师生情后来中断了.亚里士多德的亲戚加里斯芬(由亚里士多德推荐跟随亚历山大出征)被控参与了阴谋活动,被亚历山大处死,从此二人关系恶化.英国学者铁聂尔说:"此后据书传所说,亚历山大欲使亚里士多德代他亲戚负责,密图报复,如果此话不诬,那么,亚历山大忙着远征印度以致这罪恶得以免掉,实为幸事."①师生关系的变化,并未影响当时人们的看法,亚历山大死后,希腊形势骤变,亚里士多德仍因与亚历山大家族关系密切而受到冲击.这在上一章已谈过,不再复述.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77页.
①(英)铁聂尔:《亚里士多德》,中华书局,1929年版,第12页.
第三章求知是人的本性黑格尔①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如果真有所谓人类导师的话,就应该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这样一个人."这一评价很高,似也恰当.也有人称亚里士多德为"学问之父",其含义是指他奠定了逻辑学和生物学基础,是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是许多学科奠基人之一.
科学发展史告诉人们,一个人能发现某一规律,发明某一技术,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能奠定某学科的基础,可谓大科学家;某一时期、时代某方面的集大成者,更是历史上极少见的人物.亚里士多德独创逻辑学和生物学,集古希腊哲学之大成,其历史地位是同时代人及无数后人所不及的.
我们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并不是说他建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科学体系,宣示了几条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因为他把希腊哲学爱智慧、尚思辨的精神,也就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充实了,具体化了,发扬光大达到高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尊重经验,跟随现象,最后归于理智和思维.他认为,求知是人的本性.正是他这一思想,使他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大思想家.
1求知是人的本性不求仕途,专心学问的学者,其著作、学术成就就是他的历史,他追求的结果.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是:"求知是人的本性."这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历程.亚里士多德终其一生都受一个不可遏止的欲望——求知的欲望所支配.他的整个生涯和各种活动都表明他最为关注的是发现真理、增加人类的知识量.同时他认为求知不只是他个人的欲望,他真诚地认为爱好知识,寻求真理乃是人所共有的本性.
在他看来,理智的活动即是生活,"获得智慧是愉快的;所有人都在哲学中感到自由自在,希望花时间研究它而将其他事情搁于一旁".①这就是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并不是在学园中所研究的抽象科学,而是对知识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①亚里士多德正是这样理解哲学的.他坚信,人类光辉灿烂的未来,只有通过持久不懈的学术研究,逐渐积累知识才能达到.并告诫人们说,按求知的欲望行事,实现自我乃是人生最崇高的目标,从事理智活动,进行思辨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都喜好感觉,因为它最能使我们识别事物并显示出区别.比感觉高一级的认识是记忆.感觉是一切动物都有的,记忆只是部分动物才有,这些动物更为聪明,更善于学习.由记忆获得经验,经验产生技术.技术高于经验,懂技术的人"之所以更有智慧并不是由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80页.
①亚里士多德早期著作《劝勉篇》,转引自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①《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519页.
于实际做事情,而是由于懂得道理,知道原因".(《形而上学》)这个一级比一级高的认识阶段,还不是真正的智慧,还没真正体现出人的本性.智慧是关于原因的知识,是关于第一的、最普遍原因的知识.它不像技术是为了实用,而是为知识而知识,是理性.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理性,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这种思想发展到黑格尔那里就成了"绝对理性".所谓绝对,就是无条件,不受限制.
什么样的知识才是智慧?亚里士多德指出:①通晓一切;②知道最困难的东西;③最明确地讲述原因;④为自身而求取,而不为结果而求取;⑤在诸科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哲学.追求这样的知识必须是在有了温饱,有了闲暇之后才能进行:由于对某些事物好奇而去探讨,开始是对身边不懂的东西感到好奇,继而是对重大的事情,如月亮的盈亏,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事物的生成等表示惊异.一个感到困惑或好奇的人,会觉得自己知识不足,为摆脱这种困境就要进行哲学思考.显然,这是为了知识而去追求知识,而不是为了其他的效益.
为求知而求知,这是最纯正的古希腊精神.它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做学问为手段,以做学问为当官的敲门砖是大不相同的(中国知识分子中一心做学问,不求仕途的也有,但不是传统,不是主体).为求知而求知,是显得单调,因而有人就此说哲学枯燥无味,谴责哲学无用,甚至把哲学作为贫穷的代名词,搞哲学求学问就意味着贫穷.亚里士多德反对这种观点,他在《政治学》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明搞哲学同样可以富有.故事说,米利都学派创始人、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通晓天象,有一年还在冬天的时候就预测到来年橄榄要大丰收,于是他将自己的钱租来了丘斯和米利都的全部橄榄榨油器.由于当时没有人和他争价,所以租金很低.到了第二年收获季节,橄榄真的大丰收,自然需要很多榨油器来榨油.泰勒斯就按自己定的高价转租榨油器,从而他获得丰厚的利润.这样他就向世界证明哲学家要富起来是极容易的,如果他们想富的话,然而这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①.西方世界第一个哲学家就这样严肃地把哲学与钱分成互不相干的两件事.看重知识不自亚里士多德始.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把"知"与"德"、"无知"与"恶"相等同,认为人的头等大事就是"认识自己",这样就会达到"我自知我无知"的境界,从而舍弃世俗,心无旁骛,专心求知.柏拉图推崇哲学,说哲学家是那些喜欢洞见真理的人,同样把知识看作比一切都重要.亚里士多德在先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求知是人的本性"这一响亮口号.他把人生的意义归结为知识,把求知当作人性的表现,人格高低的象征,这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求知态度.无疑,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对西方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亚里士多德把求知的欲望归结为人类的本性,说法不一定很确切,但绝无害处,只要我们正确理解,从积极方面去实践,于人类进步是会起促进作用的.
2学术活动的三个时期①参看(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2页.
亚里士多德的求知,不只是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与研究.他认为一个人除非能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人,否则就不能声称知道了某个问题.他把教育看作是知识的非常合适的展现方式.亚里士多德把教学和研究结合在一起,他的讲稿也就是"研究论文",或者是建立在他当时的研究兴趣之上的谈话.他白天讲,晚上讲,把自己的思想无保留地讲出来,写下来,形成了多篇巨著.有人说他的著作至少有400部,也有人说上千部,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是47部.这累累的硕果,令人惊叹的不是数量,而是它所涉及的范围和主题的多样性.亚里士多德的天才表现在相当广博的领域中,其著作有关于逻辑、语言、文学艺术、伦理、政治、法律方面的,有关于政制史、思想史方面的,有关于心理、生理方面的,有关于自然史、动物、植物、生物方面的,有关于化学、天文、物理、数学方面的,有关于哲学方面的,等等.一个人的头脑能容纳那么多方面的知识,实非一般人所能比.难怪柏拉图说他的学园是由亚里士多德的头脑和其他人的身体两部分所组成.
这广博的知识、丰硕的成果就形成看,可分为三个时期.
1.柏拉图学园时期(公元前367—前347)
属于这一时期的著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受柏拉图的影响,较少有自己的独创主张.这时期的后半段,他已到了成年期.这时期著作不多,德国学者策勒尔认为只有两篇论文:对话篇《欧德穆》(或《论灵魂》)
和《规劝篇》①;台湾学者高柏园认为有三篇:《优狄摩斯篇》(即《欧德穆》)、《哲学之劝导》(即《规劝篇》)和《物性学》②.
《欧德穆》篇名取自一位叫欧德穆的朋友.他于公元前354年因站在狄翁一方战斗而死在叙拉古札王宫之前,这篇对话在他死后不久写成.这篇对话与柏拉图的《斐多篇》一致,亚里士多德自己表明在形而上学方面还完全受柏拉图影响的支配.
《规劝篇》不是对话,而是一封致塞浦路斯王特米松的规劝信,意在对塞浦路斯王施加政治影响.这篇著作以一段哲学幸福论的描述而达到顶点.它仍立足于柏拉图的二元论,坚持理念的超验性.
2.过渡时期(公元前347—前335年)
这一时期,以亚里士多德在阿索斯从事教学活动为起点,他开始从柏拉图学说中挣脱出来,并开始对柏拉图的观点持一种批评的态度,修改老师的理论.这一时期的著作,策勒尔认为有:《论哲学》《形而上学》《优代莫伦理学》《政治学》《论天》《论生灭》等;高柏园认为有:《论哲学》《优代莫伦理学》《形而上学》《政治学》《天体论》《生长与消灭论》等.篇目基本一致,只是翻译名称有区别.
《论哲学》是一篇对话,由三卷组成:一卷是历史性的,一卷是批评性的,一卷是纯理论的.第1卷对从古代格言哲理,奥尔弗斯神学,尤其是东方的、埃及的和波斯的宗教开始的哲学发展,作了一个历史的考察,提出了哲学体系周期性重现的理论,并把查拉图斯忒拉置于柏拉图之前六千年,因此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似乎是从柏拉图开始,他处于一①(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0页.
②高柏园:《〈古典理性的殿堂——亚里士多德〉导论》,(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第5—6页.
万二千年的世界周期的中点.第2卷是对理念论的一个批判.在第3卷,亚里士多德展开了他自己的世界体系和宗教哲学.这部分看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依靠着柏拉图的星界神学,但它也包含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一个不动的宇宙推动者的概念.他在这一卷宣称信仰宇宙和心灵的神性.
《形而上学》的初稿成于这一时期,最早的形而上学由现今那个《形而上学》的第1卷、第2卷及最后一卷组成.在这部著作中,他对理念论的批判不同于后来对柏拉图体系的论述.此时他是以第一人称复数的口吻说话,从而把他自己包括在柏拉图主义者之内;在后来的论文中,这种口吻没有了.
《优代莫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在阿索斯的演讲.有人说它出自亚里士多德的学生罗德斯岛的优代莫之手,但从文体上分析,人们又否定了这种说法.而为什么称之为"优代莫",又找不出合适的解释.
《政治学》的第2、3、7、8卷是早期政治学著作,这是他第一次居住在雅典时就开始了的工作.在这部著作中,他把"善"作为政治理论的核心.它包含了亚里士多德的"国家"理想和对柏拉图以前的乌托邦的批判.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和宇宙论的基本理论也归于这一时期.在柏拉图死后不久写作的《形而上学》第1卷一再提到《物理学篇》有关章节.
因此,含有质料与形式、潜能与现实的基本思想以及运动理论的《物理学篇》的前两卷可能早已写好了.《论天》相当大部分看法来自对话篇《论哲学》的内容.在这阶段,作为第五种元索以太的理论已经牢固地确立,它承认单子以及世界的永恒性和空间的有限性,这种理论的提出对柏拉图自然世界理论也作了批判.《论生灭》与《论天》有着密切的联系.
3.吕克昂学园时期(公元前335—前322)
这是亚里士多德思想成熟时期,在此阶段他完成其独创的哲学体系和主要著作.在他一生的这最后13年,惊人地组织了对于自然和历史的详细研究,这一研究工作是在弟子们的帮助下进行的.这一研究包括了当时的全部知识,并在很大程度上第一次使那样的全面知识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他在自己所建立的学园内讲课,这些讲课构成了现在保存下来的著作的基础.不过,这些著作并非由他发表.在他死后,这些著作作为财富保留在他的学园,并在学生之间流传.
这一时期的著作,策勒尔和高柏园说法一致,都分为五类:逻辑著作、形而上学著作、自然科学著作、伦理学和政治学著作、美学历史文学方面的著作.
后面各章对这些著作和思想有专门论述,这里不再介绍.
第四章学说的命运1著作辗转流传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著述颇多.据公元3世纪传记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在《著名哲学家传》中保存的目录载,有164种400余部.按逍遥学派托勒密的估算,则有1000部之多.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只有47部.
这47部是经过多人考证、校勘、编纂整理的,其中以讹传讹、疏漏不当的也不能说没有.目前各国出版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参照的标准本是德国伊曼努尔.贝克尔编纂的版本.19世纪,柏林普鲁士研究院广泛征集了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各种文本及诠释本,由贝克尔主编,集中大批专家进行校勘、考证,从1831年到1870年历经40年完成编纂工作.贝克尔编的《亚里士多德全集》被认为为亚里士多德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个版本是力图从最优秀、最古老的手稿中整理出来的,以亚里士多德为名的全部著作的版本.在贝克尔之后,西方各国的古典学者们对亚里士多德著作做了进一步的加工、订正、诠释工作,出版了各种文本的版本,如《托布奈丛书》(1868—1961),《牛津古典本文》(1894—1968),希法对照的《布德丛书》(1926—1968),希英对照的《洛布丛书》(1926—1966),这些版本依据的都是贝克尔的《亚里士多德全集》.贝克尔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编排,大体上是依照亚里士多德关于科学分类进行的①.
在西方学术界,对亚里士多德著作分为两大类,五大部分.两大类是,一为一般大众所写的对话形式的通俗读物,一为在学园为学生写的比较深奥的讲稿和笔记.五大部分是:1.逻辑学,2.哲学,3.自然科学,4.政治伦理学,5.美学文学.
这些著作同主人一样,命运坎坷.几经波折,能保存下来,确实不容易.这位博学的学者虽然写下了大量著作,但生前基本上没有由自己整理和公开发表过.他早期在柏拉图学园时曾写过一些和柏拉图相似的对话,现在都已佚失了,只留下了一些残篇.现保存下来的这些著作,也都经历了许多离奇的曲折.
关于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坎坷命运,早在公元11世纪就以传奇故事的形式记载于著名的地理和历史学家斯特拉波的《地理学》和阿加德米哲学家、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道德论集》中.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逝世后,遗著原稿由弟子泰奥弗拉斯特保存,泰奥弗拉斯特逝世前,将书稿托付于同事纳留斯,纳留斯将书稿带回故乡小亚细亚公开展览,任人传抄.后来珀加蒙王国的君主为自己的图书馆曾向民间征集书籍,纳留斯的后人对这些书不感兴趣,但为了防止这些书稿被征收充公,就将书稿藏于塞普西斯的地窖中,一藏就是130年.直到公元前1世纪,泰奥弗拉斯特的后裔几经寻找,才找到这批手稿.长时间的埋藏,已有许多处破烂了.后来台奥斯的哲学家阿柏里康买下了这些手稿,重新带回雅典.公元前86年,罗马统帅苏拉率军攻占了雅典,书稿又成了罗马帝国的战利品.被劫到罗马的书稿后又转手到文法学家提兰尼奥手里,准①参看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序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页.
备编辑抄传.前后经过两个世纪辗转劫藏、播迁散乱、虫蛀霉烂,书稿已面目全非,加上誊抄手文化不高,缺乏专业知识,错误迭出,所以书稿的内容次序、写作顺序已无法辨别.直到公元前60—前50年,吕克昂学园第11任主持安德罗尼珂有幸获得了先师的原稿,将原稿与学园留存的、经过几度翻抄的讲义相校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重新加以编辑.当时,安德罗尼珂已无法查清这些书稿的写作年代,只能用当时流行的分类归纳法,把它们按内容进行编排.
问题至此并未结束,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命运还有波折.安德罗尼珂编定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后来也失散了,甚至连一份目录也未保存下来.
这次失散,与罗马帝国衰落有关.公元后的几个世纪里,罗马帝国战争频繁、社会腐败,希腊哲学的智慧火花已濒于熄灭.学者们纷纷带着他们的典籍移居较安定的东方,继续自己的事业.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对希腊哲学加强了限制.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了所有非基督教的学校.希腊哲学在西方失去了存身之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几乎不再为人所知.除了在公元6世纪初,罗马的一位学者和政治家波埃修把《范畴篇》《解释篇》等几个短篇译成拉丁语之外,直到12世纪初600年间,没有迹象表明拉丁语世界还接触过其他亚里士多德著作.公元12世纪之后,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人士通过阿拉伯哲学家阿维纳森和阿威罗依重新见到了亚里士多德著作.由约翰.艾文戴思和多米尼克.贡迪萨尔维由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但因原文几经转抄、翻译,谬误亦颇多.公元13世纪,十字军东侵,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希腊文原稿回到欧洲.佛兰德斯的翻译家莫依贝克将其由希腊文译成拉丁文,他所编的亚里士多德全集拉丁文本中,也有一半是从阿拉伯文转译过来的.公元14世纪末,出版家阿尔杜斯.曼努修出版了亚里士多德全部著作的希腊文本①.
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在中国并不陌生,他的著作在中国流传比较顺利.热心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人士,早就开始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最初的译著也是《范畴篇》和《解释篇》.到80年代,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有十来种被译为汉语,而且《范畴篇》等还有了不同的译本.为更好地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和思想,我国学者们进行了艰辛地翻译和研究工作.《亚里士多德全集》的翻译工作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
重点课题,由苗力田先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全集按照贝克尔版的页码顺序编为9卷,把后来发现的《雅典政体》和其他残篇编为第10卷.全部篇目如下:第1卷《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辨谬篇》第2卷《物理学》《论天》《论生成和消灭》《天象学》《论宇宙》**第3卷①关于亚里士多德著作流传经过,参看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12页;王宏等主编《西方著名哲学家介绍》,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4—75页;叶秀山等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页.
《论灵魂》《论感觉及其对象》《论记忆》《论睡眠》《论梦》《论睡梦中的征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和老年》《论生和死》《论呼吸》《论气息》**第4卷《动物志》第5卷《动物的器官》《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进程》《动物的生成》第6卷《论颜色》**《论声音》**《体相学》**《论植物》**《论声音的奇异》**《机械学》**《问题集》*《论不可分割的线》**《论风的方位和名称》**第7卷《论麦里梭、克塞诺芬和高尔吉亚》**《形而上学》第8卷《尼各马科伦理学》《大伦理学》*《优代莫伦理学》《论善与恶》**第9卷《政治学》《家政学》*《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第10卷《雅典政体》《残篇选辑》有些著作是否是亚里士多德所著,在学术界尚有争议,中文版的《亚里士多德全集》对这些篇目用※标出,争议较大的用※※标出.
2学说的命运以上的叙述,好像是在讲传奇故事,不像一个大思想家著作流传的经过.按理说,不应有这么曲折的经历.吕克昂学园在古希腊时期是西方文明世界国际性的学术机构,有大量学生来求学.亚里士多德与学生们合作,把当时的几乎所有知识都进行了整理,将丰富的材料汇集起来加以系统化,对哲学及其他专门的知识领域都进行了研究,都有内容丰富的著作.吕克昂学园并未因亚里士多德的逝世而解散,也没因雅典政局的动荡而停办,而是又存在了800多年.策勒尔说吕克昂学园是"一个庞大的科学组织,设有一个大型图书馆,众多的教员以及一套正规的讲课体系"①,学园图书馆保存下创办人著作手稿,哪怕是一部分或目录,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学生们的笔记也应留下一些.这也许是后人的愿望或设想.奇怪也好,有疑问也好,反正亚里士多德著作手稿是经过了曲折的经过才找回,而且出现了不少错误.如从另一方面想,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足为怪:当时的印刷技术落后,印制书籍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又经动乱,非基督教学校被查封,遗失书稿并不奇怪.我国不也有许多思想家的著作失传了吗?
著作经历了曲折,他的学说和思想在历史上也是大起大落.
亚里士多德死后,其著作未能及时整理成正式版本发行.尽管吕克①(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9页.
昂学园存在多年,他的学生们基本上也都坚持他的观点,但主要是对某些学科进行研究,还不是系统研究他的著作.后来他的著作被发现并逐渐整理出来,然而由于罗马时期在哲学上占主要地位的是柏拉图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原子论唯物主义者伊壁鸠鲁等的学说,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并没受到应有的重视.
中世纪的欧洲是宗教经院哲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凡是被认为是违反宗教教义的哲学都要受到排斥.早期的经院哲学以柏拉图的唯心论作为理论基础.经院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目的在于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基督教是排他性很强的宗教,敌视科学研究,与把求是看作是人的本性的希腊哲学针锋相对.公元4世纪,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对希腊哲学精神更是容忍不下.公元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了全部非基督教学校,亚里士多德哲学被认为是违背教义的,禁止研究.从此,古希腊哲学的后裔们携带着珍贵的哲学文献逃到东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研究也就向东方转移了.
亚里士多德著作经由波斯、叙利亚,最后在阿拉伯人那里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热潮.由于叙利亚人的影响和阿拉伯人自身所具有的比较发达的科学技术水平,阿拉伯人比较注重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尤其是他的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阿拉伯世界致力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由此形成了具有阿拉伯色彩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其中最重要的研究者是阿维森纳和阿威罗依.而此时的西方,人们仅知道柏拉图,至于亚里士多德,知之甚少,几乎没有他的著作流传.公元12世纪,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物理学》《论灵魂》《尼各马科伦理学》《分析篇》以及阿拉伯人对这些著作的评注,传入西方,欧洲人重新见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于是,在欧洲人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知识渊博、思想深邃、体系庞大的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里士多德哲学把物质世界作为思考对象,把神仅仅看作是物质运动的第一推动者,而且是逻辑推论的结果,抛弃了灵魂不灭的说法,这就必然和罗马教会奉为神明的基督教神学发生尖锐冲突.这种状况使罗马教会视亚里士多德哲学为洪水猛兽.在1209年的宗教会议上,罗马教会作出决定:任何人不得转录、阅读或以某种形式保存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违者革除教籍.但"决定"并未扼杀亚里士多德著作,也未阻止住其学说的传播.罗马教会不得不认真考虑在思想上如何对待亚里士多德哲学,教会内部也没有一致的认识.弗兰西斯教派形式上接受了一些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内容,但在原则上却拒绝采纳亚里士多德哲学;拉丁阿威罗依派主张全面接受亚里士多德哲学(实际上是阿拉伯人阿威罗依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与当时的正统经院哲学形同水火,无法让罗马教会接受.显然,两种观点都行不通.于是有人在寻找既采纳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又要维护基督教教义的地位,即寻找亚里士多德哲学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途径.托马斯.阿奎那①的老师阿尔伯特首先进行了这方面的①托马斯.阿奎那(公元1226—1274),出身于意大利贵族家庭,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他的哲学和神学体系称为托马斯主义.一生坎坷,至死未获得罗马教会的明确支持.死后其著作在罗马教会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被封为"圣徒"、"天使博士"、"圣师".1879年教皇利奥十三正式定他的哲学为官方哲
尝试,利用柏拉图主义的一些思想,对亚里士多德哲学进行了改造,力图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以求与基督教教义的和谐一致.但未成功,未竟事业由他的学生阿奎那完成.
以上是说欧洲基督教已认识到可以利用亚里士多德哲学.阿奎那致力于这一工作,他从亚里士多德哲学出发,借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些范畴,讨论哲学最一般的问题,来论证上帝的存在.证明上帝的存在,历来是基督教哲学的主要论题之一.在阿奎那之前,奥古斯丁曾经借助人的内心思辨的途径证明上帝的存在.奥古斯丁之后,安瑟尔谟根据人们心中有上帝的概念,上帝由于其至高无上性必然既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又存在于现实中,从而推论出上帝的存在.两个人的论证都受到人们的反驳,特别是安瑟尔谟的论证不能自圆其说,因为从概念推出现实存在,在逻辑上说不通.托马斯.阿奎那用另外的方法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他从神学立场出发,援引和改造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一些能够为基督教可利用的内容,如关于运动与变化、原因与结果、存在与本质、实体与偶性、潜能与现实、可能与必然、形式与质料等范畴,首先确定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原因,然后根据"无限追溯不可能"的原则,得出一个最初的原因,最后断定这最初的原因就是基督教所说的上帝.或者在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者"、"第一原因"等概念和基督教上帝之间直接划上等号,以此证明上帝的存在.
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哲学解释宗教教义,论证上帝的存在,也就使原来被教会排斥为异端邪说的亚里士多德哲学变成了教会的官方哲学.后来,教会又规定:从1366年起,包括罗马教皇的使节、红衣主教等僧侣,都必须精读并按宗教意图解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否则就不能得到优等学位.巴黎的文教法还规定:学校除《圣经》外,一切知识均以亚里士多德的书籍为准.他的著作成为仅次于《圣经》的绝对权威.
欧洲文艺复兴兴起后,人们重新拿起怀疑和批判的武器,提倡解放思想,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摆脱被经院哲学歪曲解释的亚里士多德的权威的束缚,当时几乎每一种知识进步都是从攻击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开始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成了众矢之的.近代哲学在清算经院哲学时也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不完全正确,他被捧上天,那是基督教教会政治上的需要,是他那被歪曲了的思想成了教会的精神支柱.科学的发展,证明了亚里士多德有许多错误结论,但科学并没有全盘否定亚里士多德的功绩.黑格尔之所以在《哲学史讲演录》中特别详细地叙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学说,一方面固然是他的学说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是被歪曲最多的人,要恢复本来面目就要下点功夫.在将披在亚里士多德学说上面的神学外衣剥掉之后,人们不得不承认亚里士多德在人类哲学和科学发展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许多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如生物学、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家们,都承认他是他们这门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之一.近代欧洲哲学,包括康德和黑格尔,也都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吸取了思想营养①.
学.主要著作:《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等.
①关于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命运,参看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中《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欧洲思想史就是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诠释史.经托马斯.阿奎那的"改造",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性达到顶峰.近代科学和哲学也大都是从肯定或否定亚里士多德开始.亚里士多德给后代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运用着他的概念和术语去思考问题,就连反对他的人也是在用他的语言模式去反对他.无论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有多么不同的评价,有一个事实不容怀疑:他是西方文化的一大奠基人,他为人类探求真理开拓了道路,他的思想是人类的巨大精神财富.马克思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说他是"最博学的人物",黑格尔誉他为"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人",评价是中肯的,这就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篇,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叶秀山等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0页;谢庆绵等主编《西方一百个哲学家》,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1—72页;王宏等主编《西方著名哲学家介绍》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84页.
第五章主要著作简介亚里士多德知识广博,研究领域广泛,为后人留下大量著作.本章对他主要研究领域的代表作作一简单介绍①.
1《工具论》吕克昂学园第11任主持人安德罗尼珂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辨谬篇》六篇逻辑学著作辑成一书,称为《工具论》.
《范畴篇》共15章,是专门论述哲学范畴的著作,研究了同义词、多义词以及在语言表达中语词的表达形式和组合形式.
这篇著作第一次对范畴作了分类,并对其中的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对立、运动等范畴作了许多论述.对实体这一范畴论述尤为详细.
他明确指出第一性实体是客观独立存在的个别事物,其他一切东西和范畴都依赖于它而存在;作为第一性实体的"属"和"种",乃是第二性实体.这是亚里士多德对"实体"所作的一种解释.他从"关系"出发引出"相对"范畴,在一定程度上表述了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道理.在后几章又讨论了"对立"、"反对"等一些常用术语的含义.
《解释篇》共14章,主要讨论逻辑判断或命题.这部著作十分强调确定"名词"、"动词"、"句子"、"命题"的定义的重要性.他把命题看作是判断形式的逻辑分析.他提出了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而且特别研究了矛盾命题和相反命题的区别.相反命题不可能同时都是正确的或者都是错误的,而矛盾命题,则有时可能两者都是正确的或者都是错误的.又分析了各种矛盾命题,如:可能有这件事,不能有这件事;偶然有这件事,必然有这件事等.这里亚里士多德讲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如果没有偶然性,就成了一切事情都是注定的;如果没有必然性,一切事情也就成了随便发生的了.在谈到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这个矛盾命题时,涉及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认为"可能性"这个词在一种情况下,它被用来指那已经实现化了的东西;在另一种情况下是指能够实现化的东西.
《前分析篇》分两卷73章,主要讨论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上卷讨论了三段论的结构,认为三段论必须具备两个前提,而且两个前提的大词和小词必须通过中词加以联接,结论是两个前提某种结合的结果.他指出三段论式的格由中词的位置决定,如果中词在两个肯定前提中,一为主词,一为宾词,或者是一个肯定前提的宾词,而又是一个否定前提的主词,这就是第一格;如果中词是肯定前提的宾词,同时又是否定前提的宾词,这就是第二格;如果中词是两个肯定前提的主词,或是一个肯定前提的主词,另一个否定前提的主词,这就是第三格.他还指出,三段论的推理中,前提是重要条件之一,他强调前提的真实性问题.另外,三段论推理,必须依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①主要依据杨寿堪《亚里士多德范畴简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等书摘录编写.
《后分析篇》分两卷53章,主要讨论逻辑中的科学论证.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知识就是一种借助于证明而获得的知识,而这种证明就是科学证明或科学推理.关于科学证明的重要性及其在逻辑中的地位,亚里士多德指出,科学知识不是由感性直接得到,必须通过科学证明而获得.
"我们不可能借助于感觉而获得知识,……因为感官得到的东西必定是个别的,而知识所要知道的东西却是一般的东西".同时他还认为科学证明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第一性的,没有这一条件也许仍然可作为三段论式,但这三段论既不能产生科学知识也不能成为论证.下卷研究了科学证明中的因果关系,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寻找事物所以然的原因.在因果关系上,提出原因的四种形式,以及一因一果,一果多因的问题.
《论题篇》共8卷83章,主要讨论辩论中证明的方式和方法.这篇著作是《工具论》中分量最重的一部.该书开头指出:"本著作是为了使人们认识到怎样根据一般所能接受的意见,对于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加以辩论,并且遇到反驳时不自相矛盾."他提到关于辩论的好处:通过辩论使理智得到锻炼,并能够发现问题,明辨是非,在辩论中经过正反的评论得到真理.他认为在辩论中选择前提是重要的,它可以迫使对方在承认前提之后,接受由这些前提推出的结论.但也必须注意到前提愈多愈难得出结论.他指出,辩论常依赖于定义,但要建立正确的定义是不容易的,因为定义必须符合、适用于全类事物,如有一个例外,定义就会被推翻.他列举了在辩论时各种反驳形式,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问题的关键,指出对方错在哪里.
《辨谬篇》共34章,主要讨论逻辑谬误和反驳的方式.除绪论和结论外,其余分别讨论:谬误的种类和产生的根源,对付谬误的各种方法.
亚里士多德是针对当时流行的智者派的诡辩术写的,他说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在辩论中发生错误根源的性质和数目,指出论敌所犯的错误.
这篇著作一开头就提到真正推理和诡辩推理的区别所在,指出由于真实和虚妄之间有一种相似,所以有些看起来好像是推理,其实不是真正的推理;诡辩家进行的种种论证和狡辩,看起来好像他们很有智慧,其实乃是一种智慧的假象.诡辩术是一种凭借外表的智慧来搞钱的技术.诡辩家就是通过这种诡辩术,"为了得到声望,然后用这种声望来获得金钱的人".
关于逻辑谬论的种类,亚里士多德着重分析了下面两类:一类属于语言方面的谬误,用字歧义、语意双关、字的含糊结合、分离、重音放错、误用语法形式;另一类不属于语言方面的谬误,偶然性,即把事物的本质和其偶然性混淆起来,以一概全,错认后果,即认为因果可以相互换位,证明和反驳的论据未弄清,非因而误因,把几个问题当作一个问题来处理.对付第一类谬误的办法,就是依靠那种论证关键所在的论点的对立面,例如,如果论证的关键在于误合,其消除办法就是分离.
对付第二类谬误的办法,亚里士多德没有具体论述,只是原则上提及:要针对其狡辩的地方进行反击,有时反驳对方的论据,有时反驳对方提问题的方式;也可以不用这些方法,而攻击论敌本身,或用拖延时间的办法,便于从容应付.
2《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全书14卷142章,是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哲学著作.
亚里士多德自己并没有写过一本叫做《形而上学》的著作,这个书名是后人加的.关于这部著作的书名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公元前60—前50年安德罗尼珂在编纂亚里士多德文集时,将他写的关于自然事物,即我们可以感觉到的运动变化的事物的那部分著作编在一起,定名为《物理学》.将另外一部分讨论比较抽象的东西的著作编在一起,摆在《物理学》的后面,无以名之,就将它叫做《物理学之后》.亚里士多德将他自己的这类思想称为"第一哲学",表示它是高于其他研究具体事物的各门科学的.中文将《物理学之后》译成"形而上学".这里的形而上学指关于存在的学问、抽象的东西,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不是一回事.另一说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在该书中称"物理学"为"第二哲学",克莱孟.亚历山大里诺就把亚里士多德著作中所讲的"第一哲学"解释为"超物理学",即形而上学.
现在一般都取前一种解释法.
《形而上学》这部著作是后人编纂成的,不是亚里士多德原来就这样写的.从形式和内容看,有不少重复和矛盾,前后各卷间,也有不相连接之处,有一些显然是不同时期的著作,有的还可能是他的学生的笔记.古代有一种记载,说《形而上学》只有10卷,但我们现在见到的是14卷,其中2、5、11、12卷可能是早期作品.对这点,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
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首先总结了他的前辈们的哲学思想,着重回顾了这些哲学家们关于世界本原问题上的看法.他从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主张水是万物之源开始,以及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学说,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直至柏拉图的理念论,都引证了许多史料并作了分析.他在总结这些哲学家的思想时指出,我们虽然从他们的哲学观点中得益不少,但他们都有片面性,没有找到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四种原因,即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和目的因.亚里士多德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四因说.
接着他讨论了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以及科学分类的原则.
在第3卷,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十几个哲学应该讨论的问题:1.对于各种原因的研究,是不是同一门学科的任务?2.研究本体的学问是不是同时也研究各门科学的普遍性?3.哲学是不是要研究一切本体?4.有无不可感觉的本体?5.哲学是不是还要研究事物的主要属性?6.事物的第一原理是属还是种?7.有没有脱离个体而独立存在的抽象?理念是不是可以和物体分离?8.第一原理在数目上有限,还是在种上有限?9.可毁灭的事物和不可毁灭的事物其原因是不是相同?10.存在和单一是本体呢还是属性?11.第一原理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12.第一原理是潜在的,还是现实的?13.数理对象是不是本体?这些问题是全书的提纲,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便构成了以后各卷的主要内容.由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发展的,后来有些问题的回答,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原来提出问题的范围.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史占有重要地位,对哲学发展有重要影响,提出这些哲学必须研究和解答的问题是原因之一.
在第4卷指出,哲学的对象是研究"存在"本身,或称为"存在的存在".存在的中心点是实体.其他各门科学是研究"存在"的一部分及其属性.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哲学的研究对象作了有益的探索.在第6卷,根据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和创制的科学.哲学、数学和物理学属于理论的科学.他认为哲学是研究既独立存在又不动的东西,即永恒不动的实体.哲学是其他科学的根本,优于数学和物理学.
关于实体学说,在该书第7卷作了集中阐述.他提出了"实体"的四种意义:本质、普遍、种和基质.这里他特别强调"基质",指出基质是这样的东西:其他一切东西都是来述说它的,而它却是不述说其他东西的,因此它是最真实的实体.实体有三种意义:质料、形式以及质料和形式的结合.质料是潜在的实体.形式是现实的实体.现实的东西,原来一定不是现实的,但现实的东西的存在不能出于绝对不存在的事物,必须先有一个能成为现实的东西存在,这就是潜在的东西,潜在的东西的现实化就是运动.
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他的神学思想.他有关于不动的推动者的思想,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一个永恒的实体,它是没有任何质料的,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神.神是不依赖于任何东西的"自在自为"的东西,是至善的永恒存在.黑格尔把亚里士多德这种神学理论称赞为"再没有比这个更高的唯心论了".
最后,亚里士多德集中批判了理念论和数论派.他对理念论的批判,集中到一点,就是提出了理念论把一般的"理念"看成是在个别事物之外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从而使一般和个别分离开来.在批判数论派时指出:他们看到了感觉事物具有数的属性,便设想事物均属于数,事物均由数所组成,这是荒谬的.数学的对象不能脱离感觉事物而存在,数若不存在于可感觉事物之内,为什么可感觉的事物会表现有数的属性?数论派看到点构成线,线构成面,面构成体,就认为这些必定属于实体,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些东西本身不是实体;退一步说,即使是实体,也应该是感觉世界的实体,因此,数绝对不能独立存在.
3《尼各马科伦理学》《尼各马科伦理学》全书共10卷116章,这是亚里士多德三部伦理学(另两部是《大伦理学》和《优代莫伦理学》)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该书思想完整、结构严密,各卷章节一气呵成.在所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这是惟一一部系统著作(其他多是经后人编辑,把同类著作编在一起而加以篇名),也是被研究得最仔细、注释得最广泛、成果最丰富的著作.
这部著作主要之点是:第1卷定义主题及说明问题所在;第2—5卷讨论道德德性,先是一般说明,然后讨论选择及责任,再详细说明道德德性;第6卷讨论智德;第7卷讨论道德弱点;第8—9卷研究友谊;第10卷讨论快乐、幸福.各卷之间的论述互有穿插.
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中庸之道的伦理观.他认为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善和至善,这种善就是人
们的美德,因此善是具体的.从而批判了柏拉图提出的存在一个绝对的抽象的善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有三种东西:情感、潜能和品质.所谓情感是指那些伴随有愉快和痛苦的许多感觉;所谓潜能是指我们借以感受这些情感的能力;所谓品质是指我们借以对付这些情感的那些东西.美德既不是情感也不是潜能,乃是品质.换句话说,任何一种东西的美德,都是即使这个东西处于良好状态中,又使这个东西的工作做得很好.这种良好的性格状态就是"中庸之道"、"适度".他指出:人们的行为有过度、不及和中间三种状况,其中过度和不及是一种失败的形式,只有中间才是成功的形式,才是美德.可见亚里士多德提的"中庸"就是对任何事物的态度和行为要有一种适度.
亚里士多德根据中庸的道德原则,详尽地讨论了人们的具体的道德行为.他指出,逃避和害怕每一样事物的人是一个懦夫;反之,不顾任何危险的人是鲁莽.勇敢的美德就是在懦夫和鲁莽之间.贪享每一种欢乐,在任何欢乐之前不止步的人是纵情无度;反之,避开一切欢乐的人是麻木不仁.节制的美德就是在纵情无度和麻木不仁之间.把自己能力估计过高的人谓之自大;反之,把自己能力看得太低的人谓之自卑.自尊的美德就是在自大和自卑之间.遇事不称心如意不加考虑就勃然发怒者称为暴躁;反之,遇事无感情和无苦乐之感觉者称为萎靡.和蔼的美德就是在暴躁和萎靡之间.不考虑别人只为了自己者谓之自私自利;反之,对自己毫无考虑者谓之自我否定.友爱的美德是在自私自利和自我否定之间.
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还探讨了人们获得美德的途径问题.在他看来,美德有两种:理智方面的美德和伦理方面的美德.理智方面的大多数是由教导而生成、培养起来的,需要经验和时间;伦理方面的则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因此人们的美德不是自然生成的,不是天赋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存在的东西能够被习惯改变.这就是说,人们要获得和掌握中庸的道德行为和标准,应靠后天的实践和训练,正如一个人由于从事建筑而成为建筑家,由于弹琴而成为弹琴家一样,我们也是由于行为公正而成为公正的,由于行为有节制而成为有节制的,由于行为勇敢而成为勇敢的.反之,有人之所以变得懦弱或纵情无度,都是由于在相应的情况和环境中,以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所养成的."总的说来,品质是来自相应的现实活动.所以,一定要十分重视现实活动的性质.品质正是以现实活动的性质来决定的.从小就养成这样还是那样的习惯不是件小事情;恰恰相反,它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尼各马科伦理学》)
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的最大幸福是理性上的沉思的论断.根据他的看法,各种具体道德行为虽然也是一种幸福,但不如理性沉思生活的幸福好.幸福和理性沉思是并存的,人们的理性沉思愈大,其幸福就愈多.具体道德行为和感情是不可分离的,而且道德行为必须有一种动机作为条件,故其德性并非神圣的;而理性沉思,其幸福与感情毫无关系,它也不需要动机为条件,除了本身之外,并无别的需求.
理性"是思辨活动,它在自身之外别无目的追求,它有着本身固有的快乐(这种快乐加强了这种活动),有着人所可能有的自足、闲暇、孜孜
不倦"(《尼各马科伦理学》).例如哲学智慧的活动,就是理性沉思,它是所有美德活动中最愉快的,这种愉快因其纯粹和持久而更可贵.
亚里士多德所以提出将理性沉思作为人们的最大幸福,是因为他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人和其他动物不同,就在于人是理性的动物,对于人,符合理性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和最愉快的,因为理性比任何其他的东西更加是人.禽兽没有理性沉思,故禽兽无所谓幸福.一个人的行为受理性指导,发挥其理性沉思,就最为神所爱,所以也就是最大的幸福.
这些论述表现了亚里士多德伦理观中的神秘主义色彩.
4《政治学》《政治学》全书共8卷103章,是一部专门讨论政治问题的著作.
这是古希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书,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论证了城邦制国家的形成和性质.在他看来,人类最初由于男和女、主人和奴隶两种关系的结合,组成了家庭.
家庭成为人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基本形式.后来人们为了适应更广泛的生活需要,便由若干家庭联合成一种初级形式,即村社;再由若干村社组合而成为城邦.城邦是一种社会团体或政治团体,是社会发展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在这种社会团体内,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自给自足,所以城邦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社会团体发展的终点.在城邦这个终点,社会本性充分表现出来.亚里士多德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了人类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的论断.基于上述理由他得出结论:从时间上说,城邦国家后于个人和家庭;从本性上说,城邦国家则先于或高于个人和家庭.这是因为个人只是城邦的组成部分,每个人的需要必须在城邦这个整体中才能得到满足,一个人离开了城邦这个整体,就不能成为人,不是一只野兽,就是一个神.
既然城邦是由许多家庭组成的,那么就必须研究家庭的组成、财产和管理等问题.在他看来,主人和奴隶的区别、主人对奴隶的统治和奴役,正像灵魂和躯体的区别,灵魂对躯体的支配一样,是"合乎自然而有益的".因为有些人生来就注定是被统治者,有些人则相反;那种缺乏理智而具有体力的是天然的奴隶,只有赋予理智而遇事能持远见的人才能成为主人.人类从来就存在着自然的奴隶和自然的自由人的区别,从而形成了统治和服从的关系,因此奴隶在本性上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别人,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是奴隶主的"有生命的财产".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为奴隶主的统治作辩护的.
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的"理想"城邦的观点.指出柏拉图主张城邦成为一个完全公有的划一的整体,实际上是不能施行的.他还指出柏拉图为了实现城邦的划一消除私心,主张实行财产公有和共妻共子的制度,也是荒谬的.他说,财产公有既不能消除人们的私心,也无法解除人类的罪恶,相反只会引起人们的相互争吵和纠纷,实行妻子公有不仅不能达到整个城邦的和睦,反而会使人情消失,父不爱子,子不敬父,兄弟无相爱,各种伤天害理的罪恶也会发生.
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理想政体和由"中等阶级"统治
的治国方案.他首先解释了什么是"政体",认为"政体"这个词的意义同"公务团体"的意义相同,而公务团体就是每个城邦"最高统治权的执行者",它可以是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这种执行者的统治如是旨在照顾全邦的共同利益,则由他或他们所掌握的公务团体就是正宗政体;反之,如果执行者所掌握的公务团体只顾自己或少数人或平民群众的私利,那就是变态政体.他指出正宗政体有三种: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这三种好的政体中,以君主政体为最好.同这三种政体相应的变态政体是僭主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这三种坏的政体中以僭主政体为最坏.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般国家在实践上所能达到的那种政体形式,就是由"中等阶级"进行统治.在任何国家中,总有三种成分:一个阶级十分富有,一个阶级十分贫穷,第三个阶级则居中间.富者、贫者统治都不好,只有中等阶级为基础组成的政体为最好,因为从伦理道德来看,"中庸适度"乃是最好的,是一种美德,这种道德原则适用于城邦国家,因此拥有适度财产乃是最好的,而且这个阶级能够恪守中庸的道德原则,顺从理性.另外,中等阶级人数多,是比较稳定的公民阶级,它没有野心,还可以充当贫富两个敌对阶级的"仲裁者",它的政体可以避免党派之争,至少党派纠纷可能少.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这种由中等阶级进行统治的治国方案,是企图调和敌对阶级之间的矛盾,以维持行将崩溃的城邦奴隶制,当然这不过是一种幻想.
亚里士多德还探讨了各种政体更替的原因和治理的办法.他指出,一般城邦在建立政体时,都以偏于自己的正义和平等为原则.邦内持有不同观念的党派,就企图推翻这种政权.如民主政体的建国观念认为,凡人们有一方面的平等就应该在各方面都绝对平等,既然大家都是自由人,就应该一切都归于平等.寡头政体的建国观念认为,人们要是在某一方面不平等,就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不平等,富人就应该在财产方面占绝对优势.从这些观念出发,平民便以他们应有的平等地位为依据,要求分享一切权利;而寡头们则要求在一切方面都必须逾越于他人,于是这两个派别在同一城邦内,倘若所赋予的政治权利不符合自己的愿望时,就各自起来煽动变革.另外,一切政体都可能由于外来势力的破坏,或被倾覆或引起变革.这就是各种政体发生变革的一般原因.亚里士多德还列举了历史上大量事实,详尽地分析了各种政体发生变革的具体原因.维持各种政体的方法和途径,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禁绝一切违法行为,一切政体都应订立法制并安排它的经济体系,执政者不能假借公职,谋求私利;任何政体都应求得大多数公民的拥护,才能稳定,各种政体的措施不能趋于极端,不要忘记"中庸之道",应保持各势力的平衡;按照各政体的精神教育人民,使他们的生活符合本政体的要求,这样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效果.
亚里士多德拟定了理想城邦的轮廓和教育宗旨及方法.他对于理想城邦的人口、疆域、位置、民族禀性、社会结构,直到邦内中心城市的规划都提出了具体方案.对于城邦的教育,诸如对公民、青年、儿童教育的宗旨、原则、课程和方法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5《物理学》
《物理学》全书共8卷66章,是论述自然及其运动的学说.书中也探讨了许多重要的哲学范畴.
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对于"自然"作了两种解释.他指出,事物自身内部,都有一种它之所以运动和静止的根源,这种根源就是自然,因此"自然乃是以它为基本属性的东西之所以被推动或处于静止的一个根源或原因.正是借着它,而不是借着一个附随的属性,该物才有运动和静止".(《物理学》)这是第一种解释.自然是本身具有一个运动的根源的东西的形状或形式,即自然是一种形式的东西.这是第二种解释.
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论证了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原因.他首先阐明了考察事物原因的重要意义,指出要想了解事物是什么,就必须认识事物的原因.接着他分析了原因的四种涵义:(1)为一件东西所从出、并且又继续存在着的东西;(2)形式或原型,亦即表述出本质的定义,以及它的"种";(3)变化或停止的最初源泉;(4)在目的这个意义之下的原因,或一件事之所以被产生的"缘由",例如健康乃是散步的原因.在他看来,后三种原因常常合而为一:因为那个"是什么"和"所追求的那个东西"乃是同一个东西,而运动的最初的源泉与这些东西也是同类的.
接着他阐述了关于事物产生的必然性和目的性的关系问题.他对于必然性作了专门论述,并在强调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的同时,也看到了在必然性中会出现偶然性的问题.但是他又认为事物必然性受事物的目的所支配.有智力的人的活动是为了一定的目的,人工技艺产品是为了一个目的,自然也是如此.他进一步分析说,事物的目的产生于自然本身,因为自然就意味着两个东西:质料和形式,而后者是一切事物所追求的目的.这就是说事物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是它未形成之前就预先安排好的.这是错误的目的论.
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详细地考察了事物的运动及其形式.他指出,只有认识运动的意义,才能了解自然的意义.运动不是存在于事物之外,而是存在于事物之中.运动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在实体方面,是实有和缺乏;在性质方面,是白和黑;在数量方面,是完全和不完全;在位移方面,是向上或向下.他还从潜能和现实的关系上给运动下定义:潜在的东西的实现或完成就是运动.他把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所谓直线运动就是上下左右的运动,它是有限的,而圆周运动是无限的,属于天体运动.
关于时间与空间问题,亚里士多德在这部著作中也进行详尽的讨论.他用时间的永恒性来论证运动的无限性.在空间问题上他反对德谟克利特关于虚空的学说,他从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批驳芝诺否认运动的四种证明.
6《诗学》《诗学》全书共26章,是亚里士多德的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
写作这部著作的目的是探讨诗的种类、每一类的特定效果和它的组
成部分.诗可分为史诗、悲剧、喜剧、颂神诗、乐曲等,可见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诗是泛指艺术及各种形式.对这些他用"表象"来说明.表象是一种创造活动,不只在机械式的重现一幅原件,只尽可能忠实的重现,而且"重现"是指模仿.他认为,表象是人类自孩提以来就有的自然本能.人类一开始就比其他动物拥有更强的模仿能力.诗人及艺术家不但能表现外在事物的样子,而且能表现事物之可能的样子.模仿的手段、模仿对象和方式不同,又使它们相互区别开来.由于亚里士多德在这部著作中着重探讨了模仿这一艺术的共同特征,因而模仿成了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强调和重视诗的模仿问题,这除了和艺术本身性质有关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批驳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我们知道,柏拉图从理念论出发,把世界分成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本"或"影子",所以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而艺术家模仿现实世界只是"模本的模本"、"影子的影子","和真实隔着三层",因此更加不真实.他攻击荷马史诗,提出了两大"罪状",其一就是"模仿",认为模仿给人们的不是真理.与柏拉图相反,亚里士多德极力推崇艺术的模仿,并对模仿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的阐述.
亚里士多德指出,诗(艺术)的模仿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第二种是"按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模仿";第三种是"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在亚里士多德心目中最后一种模仿为最好,他把古希腊著名的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看作是采用这种模仿形式的典型代表,并加以颂扬.在他看来,这种模仿形式不仅不会像柏拉图所说的那样会失去真实性,而是相反,会更具有真实性,因为模仿的不是个别事物,而是带有普遍必然性的事物.他为了说明这种艺术模仿的作用,特地把诗人和历史学家作了区分.指出诗人和历史学家的区别不在于诗人用韵文,历史学家用散文,而在于历史学家描述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个别的事情";而诗人描写的却是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来描写的那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它"更具有普遍性".因此诗比历史更有哲学意味和庄严的东西.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把历史看成只描写个别的偶然事件,看不到历史同样也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这当然是不对的,但他对艺术的模仿的见解的确包含了艺术要揭示事物本质和普遍必然性的深刻思想.
亚里士多德为了论证艺术模仿的必然性,还从心理上找根源.他认为诗(艺术)的模仿的起源有两个原因:首先,模仿是出于人的自然的本能,从小孩时就开始表现出来.人也是通过模仿这种本能开始学习的.
人是所有动物中最善于模仿的,因为这一点,使人不同于其他动物;其次,由于每个人都具有爱和谐节奏的天性,因而模仿出来的东西也具有和谐的节奏,它使人产生愉快感.悲剧诗人就是通过模仿从痛苦和恐惧中引出愉快.他从模仿是人的天性的思想出发,提出了所谓诗的本质缺陷和偶然缺陷的问题:诗人从事模仿而又没有模仿的才能,那么他的诗就是本质的缺陷,他不配当诗人;如果诗人在模仿时只是表现有些不恰当的地方,他的诗就是偶然的缺陷.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意见,艺术(诗)的各种形式中,悲剧是最高的
形式,它比其他形式(如史诗)有更多的优点.因此在此部著作中特别着重研究了悲剧的模仿问题.
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是一种完整的行为的模仿.所谓完整(整体),就是说有开始、有中间和结尾.它们有因果关系,整体里的每一部分都是紧密联系的,缺少或去掉任何一部分都会毁坏整体性.既然悲剧是一种完整的行动的模仿,必须包括六个因素:剧情、性格、思想、语言、歌曲、形象.这六个因素关系到模仿的手段、模仿的状态以及模仿的对象,从而组成了悲剧的特性.他对每一部分都分别作了详细论述,并特别强调"剧情"这部分,认为这是悲剧的主要部分和灵魂.此外,这部著作对于悲剧中的其他问题也作了有益的探讨,如提出诗人在写悲剧的时候,应尽可能地把自己放到观众的地位上,这样就能够把事物看得更清楚.
以上是几部主要著作的简要介绍,在论述各门学科的思想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叙述这些著作的内容.
第六章学术成就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涉及他所处时代的一切领域,并且几乎在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成就.他是许多学科的创始人,为后人留下大量的、内容丰富的科学著作,对人类文化进步和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亚里士多德为科学做出了最根本的范畴分类,并建立了最根本的典范——重视经验事实与强调系统化的重要性.后来的科学与哲学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典范,而实现其种种特殊的要求与发展.因此,就此意义而言,亚里士多德的成就影响了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发展.
1科学分类亚里士多德经过多年钻研,几乎掌握了当时所有各门科学的知识,并且是古希腊第一个对知识进行分类的科学家.他认为各门科学都是独立的(因此可以分类),又是统一的(有相关性),并认为这诸多学科并非都在一个平面上,根据其价值和目的可分为不同的层次.理论性的科学较之其他科学略高一筹,而神学又较理论性科学再高一层.因此,各门科学不但有其个别独立的内在系统,而尤其有结构、目的、价值之相关性,学科之间虽独立而又相连,虽杂多而又有其根本之目的与统一.
他提出根据求知的目的不同,科学知识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求知本身为目的的属于理论的学科,包括形而上学(他本人称为"第一哲学")、物理学(生物与无生物、生理与心理)、天文与地质等自然科学的总原理,也就是"自然哲学")和数学;第二类是以寻求行为的标准为目的而求知的属于实用的学科,包括政治、经济和伦理等;第三类是以寻求创作有实用价值或艺术价值为目的而求知的创制学科,包括各种技艺,如建筑、体育、音乐、图画、雕塑等.他创立的逻辑学,他认为是求知的工具,是一切学科都必需的.他的逻辑学著作被后人总称为《工具论》.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分类,学者们用几种图示来表示:表1表2
①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对科学进行分类,对于推动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他一方面对科学进行分类,另一方面认为科学知识是一个统一的系统,知识之间有相关性.把人类知识系统化的思想源于柏拉图.柏拉图在建构他的理念论大厦时指出,理念世界的最高点是"善",即"第一原则",它是理念世界的本原,是知识的终极点,是理性的对象.一切知识都以第一原则为出发点.人们应该去把握第一原则,然后从中演绎出其他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老师的知识系统化思想深深地吸引了亚里士多德.但他不像柏拉图那样浪漫,并不相信所有的知识都可以从同一原则中推演出来,因为各门科学的独立性同样是十分明显的.但他确信,人类的知识绝不是散乱的、无序的,一定会有某种内在联系.这一思想,后来的科学家给予了肯定.德国物理学家,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M.普朗克说:"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的链
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打破的链条.难道这仅仅是臆想的吗?"①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把亚里士多德看成是系统思想的始祖,并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论点'整体大于它的各个部分的总和'是基本的系统问题的一种表述,至今仍然正确."②对这点,很多人只是把这种系统思想看成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其实这是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思想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他当时提出两点设想:第一,各类独立的科学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结构.他通过深入研究各门科学,把各类知识进行了分类,提出人类认识史上第一张科学分类表,如上述.
第二,每门科学自身应成为一个公理系统.科学由知识集合而成.
亚里士多德首先规定了知识的本性:"当我们认为知道了一件事物所产生的原因(知道了它是它的原因),并且也知道了它不可能是其他时,那我们便认为知道了一件事物(在绝对意义上,而不是在似是而非的或偶然的意义上)."(《后分析篇》)这就是说,知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说明对象的原因,说明它为什么是这样的;2.说明它必然是这样的,而不可能是别样的.一门科学又是由一系列证明组成的,证明就是科学的三段论,它以一种知识为根据推出别的知识.作为根据的知识就是公理.公理除了要满足知识的上述两个条件外,还须:1.它们必须是"真实的",否则便不能作为定理知识的依据,也不能使自身得到了解;2.它们必须是"原初的",即直接的,不用加以证明的.如果它们是还须证明的,那就不是第一原则了;3.它们必须比结论知道得更清楚;4.它们先于结论并且是结论的原因,"没有这些条件可能会有推论,但却不能有证明.因为它不足以产生知识".(《后分析篇》)从公理出发,人们必须按照三段论的格进行推论,推论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定理,从而构成一门科学.他说每种证明、每种演绎推论都必须通过我们所讨论的三个格而进行①.(《后分析篇》)
当然,亚里士多德的公理化系统也并未付诸实践,还只是一种设想,一种头脑中的模型.他的著作并不是这样推导出来的,而都是先广泛收集整理各种观点,将它们形成为问题,然后加以详尽的考察,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责备他是空想家.一个科学家提出问题不意味着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设想并不负有非实现的责任.提出问题、设想,那是长期观察、思考、研究的结果.科学家们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此都讲过很深刻的体会,如法国科学家贝尔纳说,问题的形成和选择,"是科研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地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②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③这些问题和设想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科学上所说的"问题"和设想,是以往实践和认识所没有解决的东西,属于未知领域,它决不是靠单纯的冥思苦想就能提出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①(德)M.普朗克:《物理学世界图景的统一》,莫斯科出版社,1966年.
①参见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152页.
②《科学家译文集》,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9页.
③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66页.
进一步发展中产生、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捕捉到的.因此,问题和设想表现着人类认识已达到的高度,又表现着人类实践和认识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是知与不知的联接点;问题和设想反映着人们向未知领域探索和前进的广度和深度.可见,问题和设想不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不只是一个问号或想法,它反映了科学家的理论基础和已达到的科研高度,体现了科学家对科学前沿掌握的程度,对社会需求了解、认识的深度.显然,非一般人所能为.问题的解决,需要人才,需要条件,有些问题是在适遇其人、适逢其时才得以解决.总之,更多的问题是在提出后经几代人才解决,其间不知耗费了多少人的心血和精力!证明和证伪都非易事.
2学术成就评价亚里士多德在每一个领域都不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他的研究详尽、细致、深入,而且富于创造性.以生物学为例,可见一斑.亚里士多德作为科学专家的声誉主要是由他的动物学和生物学著作被确认的.
他对动物的研究奠定了生物科学的基础,他第一次做了生物分类,把自然界分成高低不等的等级,解剖了50多种动物和人的胚胎,还观察到隔代遗传的现象,在他的著作中提到500多种动物.近代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曾说过,居维叶和林耐各有成就,对于他好像是两位神明,但这二人比起亚里士多德来,只不过是小学生而已.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研究成果直到他死后2000多年才被取代,这种科学成就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亚里士多德苦心研究的成果写成了《动物志》和《解剖》两部著作.
《解剖》一书失传,《动物志》流传至今.《动物志》详细地讨论了动物的内在和外在部分;动物所由构成的不同成分——血液、骨骼、头毛、各种繁殖方式、饮食、习性、特征等;研究了野牛、绵羊、山羊、鹿、猪、狮子、鬣狗、象、骆驼、老鼠、骡子;描述了燕子、鸽子、鹌鹑、啄木鸟、鹰、乌鸦、画眉、布谷鸟、乌龟、蜥蜴、鳄鱼、毒蛇、海豚、鲸鱼及许多种类的昆虫.而关于海生动物(鱼)、甲壳动物、头足纲动物、有介壳的根足虫类的资料尤其丰富.而且,从人到乳酪中的蛆,从欧洲的野牛到地中海的牡蛎,都研究到了.总之,希腊人所知道的每一种动物都被注意到了,大多数种类都给予了详细的描述.对于某些种类,亚里士多德说明的细致、恰当、精确,简直令人吃惊.在研究中,他意识到他所说的一些内容是人们见过的、熟悉的,所以倍加认真、确切,完全是一种专业化的讨论.他还对某些动物作了比较,对内部器官作了细致的描绘,表明他是认真地做过动物解剖.说《动物志》是一部天才著作,是一座不懈勤奋的丰碑,实不为过.但这不是说他的研究白璧无瑕,结论都正确,只是说精辟的见解远远超过谬误.对不足,批评可以,指责大可不必.不要说古代,就是现代,谁又能保证著作百分之百正确?
一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方法总在改进,真理不能穷尽,所以一部著作中有错误,是在所难免,不能苛求.
以上仅是亚里士多德富于创造性研究的一例.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能看到他科学研究的严肃认真.他的确是把求知看作是人的本性,他
有强烈的求知欲望①.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科学成就,完全是他把求知看作人的本性所致,是他艰苦研究的结果,与他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治学方法也有直接关系.
亚里士多德研究的特点,在于细致地探讨所考察的各种问题的历史,尽可能详尽地揭示在研究这些问题时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并且为了进行比较和概括而引用大量的事实材料.正因为他注重实际,尽一切办法收集第一手资料,所以尽管他的学说中有不少思想、观点已被新的科学所否定、代替,或成为历史的陈迹,但他探索自然、社会的方法和角度,他所提出的问题仍然是有价值的,他的研究方法对今人是有借鉴意义的.
具体地说,他采取了向实践学,向历史(前人成果)学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研究专家,他把大量时间奉献给了开创性的、第一手的研究工作.他记录了自己的观察并亲自动手进行解剖.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而要做的事情很多,既不能事事自己动手,又不能不休息地工作,他同一切研究者一样,要借用他人的力量,找助手,用前人的资料.他的学生们为他收集了不少资料,很多成果由师生合作而成.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利用了更多人的劳动成果,向社会广泛收集资料.前文说亚历山大为他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命令人们为他提供资料.有人对这种传说表示怀疑,认为亚历山大不一定这么做过.传说是否可信,我们不必去考证.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那么多的资料、标本不会完全是他自己和学生收集来的,前人的记载也不会那么多,所以不是亚历山大命人提供,也是有人帮助提供.史载,亚里士多德注重实际,亲自动手解剖,亲自去向养蜂人、渔夫、猎人、牧人、农民和动物饲养人去请教,是这些人帮了他的忙.养蜂人对蜜蜂了如指掌,如蜂群飞舞,姿态多种,路径不同,时快时慢,看上去很有趣,但一般人并不知其中的奥妙,而养蜂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知道这是蜜蜂社会的一种"通讯",这一系列的不同,是侦察蜂在向蜂群报告蜜源的远近、方向、质量等信息.渔夫能见到没出过海的人永远见不到的东西.亚里士多德从这些人那里获得了许多书本上没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资料.对调查来的资料,他不是照抄照录,他认为实际操作人说的话也不一定都符合科学,亲眼所见也不见得都那么准确无误.
亚里士多德对一切材料都要重新分析、研究、证实,然后利用.
关于亲眼所见也不一定完全确切,这是很多人都有的体会.这里不妨用两则小故事来说明.
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走到陈国与蔡国交界处,人烟稀少,炊烟不见,几天没见到粮食了.一天,得意门生颜回从过路人那里讨到一点米,立即架火煮饭.孔子在一旁看书,忽然看到颜回伸手到锅里抓了一把吃掉.孔子装作没看见,但很生气,心想,平时很有教养的颜回竟也背着自己搞小动作,很是不舒服.饭好了,颜回请老师吃饭.孔子眉头一皱,朝天一拜说:"刚才我梦见亡逝了的父亲,他要我们把最干净的饭送给他."颜回明白了老师的意思,说:"刚才有灰尘掉进锅里,把①此例见(英)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27页.
饭弄脏了一点,这口饭丢了可惜,给老师吃又不好,我就自己抓起来吃了."孔子听后,恍然大悟,知道方才错怪了颜回.后来,孔子执鞭从教,有弟子三千.弟子们常有不睦,请老师给以评判,孔子叹息道:"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眼睛也有靠不住的时候;我依靠判断,但判断也常有误.你们要记住,了解一个人真是不容易."孔子的反省,对我们很有启发,对亲眼所见也要分析.亲眼所见,比道听途说自然要好,然而,不能认为亲眼所见就一定靠得住.孔子确实亲眼见到颜回抓饭吃,这不是虚构.可是仅靠这一点就认为颜回背后搞鬼,那就太武断了.可贵的是,孔子了解了真相后,没坚持己见,并在以后不断反省自己,这很可贵.是的,亲眼所见,加上科学分析,才能更准确.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实验.70年代末,40名素有观察力的心理学家在德国哥廷根开会.会议刚一开始,突然有两个人破门而入,一个黑人持枪追赶一个白人,两人厮打起来,一声枪响,一声惨叫,随后两人追逐而去.全场的科学家被方才的场面惊呆了.正在惊慌之际,会议主席轻轻摇摇铃铛,然后宣布说:"女士们,先生们,请不必惊慌,方才的场面是我们事先安排的一个实验.现在请大家拿出纸来描述一下刚刚发生的耳闻目睹之事."要大家回答的问题十分简单,比如,刚才进来几个人,是黑人追白人,还是白人追黑人,是穿长裤,还是穿短裤?是什么颜色?等等.全部过程只有20秒,并且被高速摄像机全部记录下来.
测验的结果是40名素有洞察力的心理学家,竟没有一人全部答对.只有1人错误率在10%以下,14人错误为20%—40%,12人错误为40%—50%,13人错误在50%以上.有的答卷是驴唇不对马嘴,纯属胡扯①.
这个实验说明,即使是目睹者的言论也不能全部可靠,对目睹者的言论也要通过科学的考察方可置信.人的大脑有"瞬时畸变"现象,常使人发生错觉.亲眼所见而发生错觉是常见现象.有一个医生为了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判断、细心观察,搞了一个实验:他把手指伸进装有糖尿病人尿液的试管,尝一尝这种尿是否是甜的,然后让学生们都尝试一下,学生们实在不愿意品味这滋味,为欺骗老师,他们无一例外地说"是甜的".
老师笑着说:"同学们!你们上当了.我刚才伸进试管的是拇指,而舔的却是食指.我这样做,是为了教育你们注意实验中的细节,不要造成错觉.因此,你们刚才的回答是假的."①又一例亲眼所见造成的不真实.
所以,还是孔老夫子说的对:"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眼睛也有靠不住的时候."
亚里士多德没听到过孔子的反省,更没进行过上述实验,但科学的头脑,使他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使用别人提供的资料时,十分谨慎.
他说,有些人否认鱼能交配,但他们错了,"他们的错误不难理解,因为鱼的交配过程进行得非常迅速,即使是渔夫也难以观察到它,何况他们没有一个人为了获得知识而去观察这类事情."②这里也不是说对什么都怀疑,什么也不信就用不着去观察去请教了.问题是要善于分析.亚①李瑞英:《领导艺术与领导科学》,《科学家与科技管理》,1981年第1期,第4页;赵红州:《大科学观》,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2页.
①(英)B.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4页.
②转引自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里士多德的许多材料来自有实践经验的人的提供,都经过分析、证实,这正是他善于向实践学习的特点.
除了向实践学习外,还向历史学,向他人学,向前人的成果学.希腊医生曾对人体解剖作过一些研究,亚里士多德在论述人的各个构成部分时借鉴了他们的成果."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包括相当广泛的阅读工程,他工作得如此努力……以至于他的宿舍被称作'读书人之室'".他拥有大量藏书,"他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个搜罗书籍的人,他的榜样使埃及国王知道应该怎样建立图书馆."①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在柏拉图学园时,那里的藏书比较多,他读了当时能见到的各种书,而且做了相当详细的笔记,并且作了分门别类的整理.他说:"一个人应当从书本中多作摘录,并按各个题目——例如善、动物等——分别编类."③在讨论每一个问题时,他总是先从历史的角度对前人的有关观点加以阐述、概括,他的著作中,总是列举和分析前人的思想.对前人,他不是盲从,而是研究、鉴别,像簸谷一样吹掉谷壳,留下真理的颗粒.
向实践学,向前人学,包括了研究.对独创者来说,有些学问是要靠自己来钻研的.亚里士多德的成就,就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自己的独创,如逻辑学,在当时可供利用的资料非常有限,只能依靠自己的勤奋去开拓,如他自己所说:"只有我们自已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艰苦的探索."
(《辨谬篇》)
我们肯定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成就,并不意味着肯定他的全部学说.
实际上,他的很多思想都已被新的科学所否定,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更如此.因此,相当一部分科学家把他看成是近代科学进步的障碍.如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又不能全盘否定他,因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发现真理的过程.去掉他的错误,从科学史的角度看问题,人们仍承认他在人类哲学和科学发展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他的许多著作仍是今人必读的经典著作.近代欧洲哲学无论是经验派还是理性派,直到康德和黑格尔,也都是各自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吸取了对他们有用的东西.黑格尔说:"假使一个人真想从事哲学工作,那就没有什么比讲述亚里士多德这件事更值得去做了."①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许多现代物理学原理建立并创立者、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海森堡说:"一个人没有希腊自然哲学的知识,就很难在现代原子物理学中取得进展."②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成就是希腊自然哲学知识的重要部分.所以,在回顾人类思维的历程时,人们不能否认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化的一盏明灯.
①转引自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0页.
③转引自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0页.
①黑格尔:《哲学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84页.
②转引自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第七章哲学学说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天才表现在相当广博的领域中,但使他素负盛名的还是由于他在哲学上的突出贡献.汪子嵩、余纪元指出,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将哲学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的人①.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高于其他各门具体科学,哲学是"爱好智慧"的意思,所以是智慧之学.在他之前,没有人明确提出哲学要研究什么,是他最早提出了一些哲学应研究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哲学的对象.在《形而上学》第4卷中,他说有一门科学专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
即是指一般的普遍的存在,是存在自身,而一切存在的中心点就是"本体".在《形而上学》第6卷中他还指出哲学的对象是"不动的、可以分离的本体",这就是通常所谓的"神学".这样,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哲学研究有两个分支:一是以研究独立的、不动的存在为对象,即神学;二是以"作为存在的存在"为对象.这两个分支是可以等同的,因为神学是首要的、普遍的.总之,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说哲学所研究的乃是其他科学当作出发点的终极本体,是集一切经验科学知识的全体.从巴门尼德①的"存在"到亚里士多德的"作为存在的存在",哲学终于确立了自己的专门领域.亚里士多德功不可灭.
1哲学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哲学必须先搞清楚自己的基本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讨论本体的人如果不知道这些问题就无法进步.它们像一个个死结,只有理解了它们的性质,才能解开这些死结,促进认识.这些问题是哲学必须探讨的.在《形而上学》中,他提出了哲学应探讨和解决的13个问题(有人分成14个问题).这13个问题见前面第5章.
亚里士多德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说,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容易的,但他确实在讨论它们.在《形而上学》第3卷第2—6章用他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某物是甲,还是非甲,"如果是甲,会有几种可能或不可能的理由;如果是非甲,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在解答这些问题时,也是由两方面分析,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得出正面结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得出反面结论.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这种方法对后来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与提出哲学的必须回答的这些问题有直接关系.这些问题中,有许多一直是西方哲学所争论的话题.
它的意义正如余纪元所说:"亚里士多德提出这些问题的真正意义还在①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41页;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余纪元撰《亚里士多德》,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0页.
①巴门尼德(约公元前6世纪末—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埃利亚学派哲学家.认为"有"或"存在"是单一的、有限的、不变的和不可分割的."存在"和思维是同一的.千变万化的世界只是凡人的虚幻意见或假相,亦即"无"或"不存在",认为感觉不可靠,只有理性才能认识存在.著作有诗篇《论自然》,现仅存若干片断.
于问题本身.哲学史本质上是问题的历史.评判一个哲学家水平高低的标准,不是他如何解决问题,而是他提出了什么问题,怎样提出问题.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以往哲学的总结所列举出来的这些问题,后来成为欧洲形而上学的中心,曾在西方哲学史上占统治地位达二千年之久.而且,只要有形而上学即本体论的存在,那么它们必将永远萦人脑际."①2批判理念论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基石.柏拉图理念论的核心就是认为有两个世界的对立,一个是现象世界,其中的事物都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断变化的、有生有灭的,即现实世界;另一个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不变不灭的,即理念世界.这两个世界的关系是:第一,具体事物以"理念"之名为名,如有"美的理念",就有美的具体事物,像美的人、美的花;似乎是没有美的理念,就不存在美的人、美的花.在柏拉图看来,具体事物依存于"理念".第二,具体事物"分有"同名的理念,他举例说明:要问美的人、美的花为什么能美,就因为它们"分有"了美的理念.柏拉图的观点非常明确,理念是第一性的,具体事物是第二性的,具体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对这点,柏拉图还有更具体的例子,他以床为例进行说明:床有三种,一是理念之床,它是本来就存在的;二是木匠制造的床,它是模仿理念之床而产生的具体之床;三是画家笔下的床,它是模仿具体之床而产生的艺术之床.在这三种床中,只有理念之床才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的东西;而具体之床是理念之床的模本,它是不断变化的、不真实的;至于画家笔下的艺术之床,乃是模本的模本,和"真实存在"隔着两层,相距甚远,因而更无真实可言.就理念本身来说,也不在一个层次上,要分几个等级,形成了理念的等级系统.他说,具体事物的理念如床、桌子、马等,是最低级的理念;数学或科学的理念如方、圆、动、静、同、异等,是较高一级的理念;艺术的和道德的理念如美、正义、勇敢等,是更高一级的理念;最后,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在他看来,善是"超于存在之上,比存在更尊严更有威力的东西"①,就是说,善是至高无上的神的化身.不用多说,理念论的错误是谁都能看出的.根本的错误就在于割裂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批判正是抓住了这一点.
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不仅具有特定的历史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一般哲学史和哲学理论的意义.但西方有些学者否定这种意义.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讲得非常详细,但关于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却只写了几行;英国亚里士多德权威研究者、牛津版英译《亚里士多德全集》主编、亚里士多德若干重要著作的翻译和注释者罗斯说:"详细地叙述这些争论是乏味的;其中一部分是没有价值的吹毛求疵,别的一些,最好也只能称是开玩笑①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余纪元撰:《亚里士多德》,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2页.
①柏拉图:《国家》,见《古希腊罗马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82页.
而已."②另一些人认为这种批判是针对柏拉图学员其他人而不是柏拉图本人.对这些观点,列宁予以反驳:"唯心主义者黑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在其对柏拉图的理念的批判中)破坏唯心主义基础这一点胆怯地避而不谈."③"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的批判,是对唯心主义,即一般唯心主义的批判."④我国学者对这种批判给予充分肯定,并作了具体分析.如汪子嵩在1963年撰文论述这种批判:柏拉图的"理念"就是脱离了个别的一般,"理念"不过是一个空洞的抽象物,说亚里士多德从十个方面进行批判论证①.张尚仁说亚里士多德批判的要点是:根据理念论的说法,要说明世界,就要肯定在理念世界中有和这个事物相应的理念,这样不仅不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反而使需要解释的东西的数目增加了一倍;产生事物的原因和事物的本质都是"理念",而理念又在事物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存在,这样一来,事物的本质就成了存在于事物之外的了.现实世界有生有灭,变化的原因却是理念,理念反而是永恒不变的,不变的东西是变化的原因,说不通;认为事物是理念复制出来的,必然会造成混乱②.余纪元说亚里士多德批判柏拉图将理念与具体事物相分离,批判柏拉图论证理念存在的方法,批判"分有说"和"模仿说"③.英国学者罗伊德、德国学者策勒尔等也都论述了这种批判.
亚里士多德批判的中心是批驳柏拉图将普遍的、一般的东西从个别中分离出去.对这一点,杨寿堪在《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简论》一书中论述亚里士多德关于一般与个别这对范畴时,作了详细的说明,下面作一介绍.
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前人的思想成果,通过论述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批判了理念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个别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存在于个别之中.他说:"事物只是个别的存在,如果没有这样的个别性,它就全不存在.真实就在于认识这些事物;在这里,虚假是没有的,错误也不会有,所有的只是无知.""每个事物的实体的第一个涵义就在于它的个别性,——属于个别事物的就不属于其他事物;而普遍则是共有的,所谓普遍就不止一事物所独有."(《形而上学》)例如,个别的人,个别的马,都是一个一个地客观存在着的,可见个别的东西先于一般的东西而存在.既然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因此在个别之外不存在所谓一般的东西,那种认为离开具体事物的普遍、一般可以独自存在的说法,是错误的.正因为这个道理,亚里士多德的"不能设想,在个别的房屋之外还存在着一般的房屋",成了名言,成了论述个别与一般关系的经典之语.
从个别先于一般的原理出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论作了系统批判.
②转引自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8页.
③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页.
④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页.
①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是对一般唯心主义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1963年第5期.
②张尚仁:《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130页.
③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余纪元撰《亚里士多德》,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8页.
亚里士多德指出:理念论的症结就在于作为普遍性的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那些相信理念的人,大家看到他们的思想道路和他们进入困境,这就是把理念看成是'普遍',同时又把理念当作和个别的事物相分离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形而上学》).他说,按照理念论的观点,每类事物具有与它相应的"理念",那么各种否定的事物,如"不正"、"无"等,是否也有理念?既然具体事物是有生有灭的,而理念是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的,它们又怎么能统一起来呢?柏拉图把理念看成模型,认为具体事物只是"分有"理念,这不过是使用空虚的语言和诗意的比喻而已,根本不能说明问题.没有理念作模型给具体事物来模仿,客观事物照样会产生、存在,他讥讽说,不管苏格拉底的理念是否存在,苏格拉底这个人总会出现.接着他又指出,用理念来解释具体事物的产生是不可能的,因为"形式"(理念)存在时,那么"分有"它们的具体事物还未产生出来;而当具体事物已经产生出来的时候,却还没有自己的"形式".退一步说,即使存在着与"形式"相应的事物,而这些事物也可以不是因为"形式",而是由于别的原因可以获得产生和存在.例如父母产生儿子,医术恢复健康.所以,理念既不能说明具体事物的存在,也不能解释具体事物的运动.
柏拉图用理念来说明具体事物存在的原因,就等于引进了另外一些与这些数目相等的东西,有如一个人要想计算事物,却认为事物太少就不能计算,于是把事物的数目扩大,然后再来计算一样.显然这种想法、做法是幼稚可笑的.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抓住了柏拉图唯心主义哲学核心即理念论,并从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这个哲学重要问题加以剖析,尖锐地指出,柏拉图理念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认为离开了个别还存在一般的东西,这就击中了理念论的要害.亚里士多德用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的原理批判理念论,实际上就是批判了一般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因为唯心主义的错误,从认识论的根源上说,就是颠倒了一般与个别的真实关系.二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有这样的认识,在当时确实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不仅有力地批判了理念论,而且其中包含了深刻的有价值的思想,大大推动了人们的认识,对于促进整个人类认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还需指出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强调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这一原理时,并没否认"一般"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他认为,人们只有把握了事物的普遍性、共同性,才能认识一切事物,"脱离个别,事物就不可能存在,而个别事物则为数无穷,那么我们怎样能在无穷的个别事物中获得认识?事实上总是由于事物有相同而普遍的性质,我们才得以认识一切事物".认识了一般、普遍,能更深刻地认识个别.在这里,他特别强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他认为,科学知识就是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借助感觉不能获得科学知识,感觉到的东西只是个别的东西,普遍的东西不能凭感觉,只能通过理论证明.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普遍显得优越,具有一般命题知识的人知道特殊命题,但具有特殊命题知识的人,并不知道一般命题.关于这个问题,亚里士多德表述的还不是很精确,我们不必过于求全,看到其正确的一面就行了.
在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也有混乱和错误的地方.如他
虽然认为离开个别就没有一般,但有时又认为在个别之外有一个抽象的东西存在.这实际上是主张存在一个脱离个别的一般.再如他认为个别的东西是生灭变动的,而一般的东西却无生灭变化.他说,除了具体的事物之外是否还存在着什么东西呢?如果不存在,那么一切都是暂时性的了,如果还存在着什么东西,那就是形式和形象,这就表示他承认在"暂时性"的个别事物之外存在一种永恒不变的"形式".他批判理念,但又认为理念如果作为单个的实体,可以独立存在.他说柏拉图的理念论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柏拉图把理念当作"统一"的东西,即普遍的东西;意思是如果把理念当作"单一"的东西,就可以独立存在了.
他陷入了混乱.这个混乱使他违背自己主张的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的原理.存在这种矛盾现象是古代思想家的通病.
虽然亚里士多德在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上有矛盾之处,从而使对理念论的批判不彻底,但总的看,批判击中了要害,抓住了关键.这个批判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因为柏拉图是当时的名学者,用现在的话说是理论权威,他是古希腊第一个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哲学家,他的理念论对于当时人们思想的统治和影响是相当大的.没有相当的理论勇气,是不敢批判的.另外,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学生批判老师,并非易事,亚里士多德是以"我爱老师,更爱真理"的精神,向错误观点挑战,确实轰动一时,影响后世①.
3神学亚里士多德曾断言:"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有它的推动者."(《物理学》)从A推到B,B推到C,可是不能无限地推下去,最后总要找到"第一推动者".他不懂得运动的根源在于物质本身,所以必然要到运动着的物质以外去寻找运动的原因,于是推出了"不动的动者"——神,即理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应该承认有一种永恒的、不动的本体存在.他认为就一个一个有生有灭的具体事物的运动来说,是有始有终、有生有灭的,任何个别事物的运动都是既被别的事物所推动,自己又推动别的事物运动.所以,任何个别事物都是既能动又被动.将推动事物的原因无穷地推下去,必然要推出一个第一推动者,它只推动别的东西运动,自己是不动的.它是一种完全的能动性.这就是说,推动具体事物运动的终极原因不在物质本身,要从物质以外去找最后的动因.既然运动是永恒的,就一定会有永恒的本体,而一切事物都有生有灭,不是永恒的,所以永恒的本体不能是具体的事物,只能是另外一类本体.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就是阿那克萨哥拉(古希腊哲学家)所提出的"努斯"(理性).
"努斯"的对象就是善,这是万物所努力追求要达到的目的."善"是至高无上、完美无缺的,它本身是完全的现实性,是没有任何运动和变化的,所以是不动的.但它吸引了万事万物,它们都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善)而运动.这就是"不动的动者",万物的最高目的,万物的第一推动者,也就是"神".
①参见杨寿堪:《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简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9—125页.
这个永恒的本体存在吗?亚里士多德说存在,神学就要研究它.他说:"本性是首要的实在,如果它毁灭了,万物也就毁灭,但运动与时间显然不可毁灭,所以,本体是不会毁灭的."(《形而上学》)运动不生不灭.如果它有生,那么在运动之前就没有运动吗?如果它有灭,难道在运动之后就没有运动了吗?同样,时间也是永恒存在的.如果时间有生,那么在时间生前就没有时间,实际上是有;如果时间有灭,那么灭后就不能再有时间,可"灭"后仍有时间,即是说根本不存在时间的生灭问题.而时间与运动的永恒性就证明了有永恒本体的存在.这种永恒本体必定包含动因于自身,否则它就不能说明运动.同时它也不是潜能,因为潜能的东西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如果它"不是",则仍然没有永恒的运动,因而永恒本体的存在,即是现实体,不带任何质料,因为有质料就有潜能.总之,通过推理,永恒本体、不动的动者、神,就这样"不容怀疑"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不容你不信.
这种不动的动者究竟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这就是愿望的对象和理性(努斯、思想)的对象.愿望就是以好的东西,即"善"作为自己的目的,而真正好的东西,真正的"善",只有理性才能认识到.所以愿望的对象和理性的对象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愿望与理性比较,愿望应该服从理性,不能反过来.理性高于愿望,愿望应遵循理性.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理性.理性是出发点,是由它的对象运动的,而理性的对象就是事物运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说,不动的动者实际上就是事物要达到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很详细地分析目的因,在许多著作中讲目的因.他说,为了解释自然事物,就必须求助于"为了什么",用目的因来解释.目的因不是理论思辨强加给事物的,而是被感觉到的.如他说鸭子有蹼足是为了游水.人为什么有手?"因为手是工具,而大自然,像一个明智的人一样,总是把每件东西赋予能使用它的某个动物……它总是用较轻微、轻低级的事物来装备较重大、较高级的事物,而不是用较珍贵、较重大的事物来装备较轻微的事物.如果这种安排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如果自然总是在各种情况下做最好的事情,那么人不是因为有手所以最有智慧,而是因为他是最有智慧的动物,所以才有手."①亚里士多德的神学有时可概括为一句口号:"自然不做无益之事",他把自然说成是有理智的设计师,"自然像一个精明的管家一样,不浪费任何有用之物".
当然这些不是亚里士多德神学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最主要的内容.主要的还是讲"善".
亚里士多德说,目的因是表示某种存在,一种活动是由于它的善才完成的;这就是动作所要达到的那种东西.作为目的因,它是不动的,但是因为它被"爱",别的事物想要达到它,才产生了运动.别的事物是因为被运动才运动的.作为一个自身不动的动者,作为完全现实存在的本体说,它是必然的,其他的存在都是偶然的.因为第一动者的存在是必然的,所以它的存在方式就必须是善,是最好的.这里,亚里士多德阐明了目的、必然与偶然,认为最后的目的因是善,它只能是必然的存在,因为是不动的、永恒的动者.
①转引自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149页.
亚里士多德的理性就是神.他说,神总是在善的状态中存在的,而我们却只能有时候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只能敬佩神,赞美神;神越好,我们就越加敬佩和赞美它.生命也是属于神的,因为理性的现实性就是生命,而神就是现实性.神的自我依存的现实性就是最善的、永恒的生命.所以我们说神是有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最善的存在,那永远延续的不朽的生命是属于神的,因为这就是神.神就是理性,就是最高的善,它是人们敬仰的对象,人们企望能达到这种善的状态,但只在有些时候可能达到它.因此,神就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目的;因为永远不能达到它,就得永远追求它.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神,不是宗教的神,而是哲学的神.这种"神"
的思想,在柏拉图或更早的思想家那里就有了,但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用哲学的语言加以概括,说明神——理性的内容.因此,这个"神"不具备宗教神明的那些属性,除了善、美之外,再想去追求别的东西,就会有损于神的完美性了."它自身必定就是神圣的思想在思想着(因为它是万物中最优异的),而它的思想就是对思想的思想".(《形而上学》)这个神并不知道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亚里士多德说,尽管人们必须爱神,但是神要爱人却是不可能的①.
4辩证法思想亚里士多德有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恩格斯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他们中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就已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②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的黑格尔",③"辩证法直到现在还只被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这两个思想家比较精密地研究过."④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讨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形式、空间和时间、有限和无限等辩证法的问题,在《形而上学》中讨论了矛盾对立等问题,在其他著作中也讲到了不少辩证法思想.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举了亚里士多德的有关辩证法观点.
思想虽丰富,但学术界对此研究得还不多.
下面我们将汪子嵩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作一介绍,①作为本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形式与质料的关系.形式和质料是任何事物都不可缺少的两种因素,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质料是构成事物最基本的东西,是事物的基础.但单有质料还不能构成一个事物,它还必须有形式,①参看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79—83页;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175页;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19—220页;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7—1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9页,44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9页,44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9页,446页.
①叶秀山等主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汪子嵩撰:《亚里士多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48页.
这才能使事物区别开来.例如砖是建筑用的质料,但用砖来建筑房屋,还是砌成围墙,则是由于形式不同而使它们区别开来.他接着指出,质料与形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两者是对立的,而这种对立又是相对的,一种质料对较高一级的形式而言是质料,对较低一级的质料而言又是形式.例如砖瓦,对于房屋来说是质料,但对于构成它的泥沙来说就是形式.以此类推,便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质料形式关系的不同层次的系统,整个世界成为一个一层一层不断发展的系列.质料和形式的关系,是潜能和现实的关系.当质料还没有成为一个个体的时候,也就是还没有获得形式的时候,它只是以潜在的状态存在着,他称做"潜能";而当它具有一定形式的时候,它就成为现实的个体了.可见,质料是潜在的形式,形式是实现了的质料.质料仅是一种被动的能,是潜在的能力,是可能性;它要努力使自己得到实现,获得形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形式是运动,是主动的能力,它要实现自己,完成自己的目的.因此,潜能总是趋向现实,现实也总是在潜能中完成.二者不能相互离开,又相互区别.潜能不断向现实转移,从潜能到现实,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用潜能和现实这样本身是流动的范畴来构筑哲学体系,对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凡是接受和运用类似这样的流动的范畴的哲学,辩证法因素就比较多.
亚里士多德在质料与形式关系问题上,虽然表现了辩证法思想,但他进一步论述时又离开了辩证法.他设置了最后的终极,肯定最后有一个没有质料的纯形式、不带任何潜能的纯现实,即"不动的动者".窒息了辩证法,又被以后的经院哲学加以利用,去为宗教服务.
第二,对立与矛盾.古希腊从一开始就在"对立"和"矛盾"的问题上产生种种疑难和困惑.翻开希腊哲学家的残篇和著作,可以发现,关于对立的问题一直是他们探讨的中心问题之一.不过没有人对"对立"
这个范畴本身进行研究.亚里士多德对当时经常使用的范畴逐个进行分析,分析每一范畴的各种不同的含义.在《形而上学》等著作中多次讨论关于"对立"的问题.他认为"对立"有四种不同的意义:(一)相关的(相对的).如半与倍,半是倍的半,倍是半的倍,它们是彼此相对地存在的.亚里士多德还认为感觉和被感觉者、知识和被知识者也都是彼此相关而存在的,离开了这一个便无所谓那一个,离开了那一个也无所谓这一个.
(二)"有"和"缺失"."缺失"是亚里士多德常用的术语,它指原来(自然地)应有的东西,现在却没有了.如"能看"和"盲","盲"就是视觉的缺失.这和相关的不同."有"是自然有的,"缺失"
乃是由于偶然的原因才丧失的,并不是每一个"有"都必然和"缺失"
相联系.
(三)相反的.如善与恶、冷与热等.
(四)矛盾的.如"这是白的"和"这不是白的","他坐着"和"他不坐着".他指出:相反的和矛盾的二者的区别,在于相反的二极之间可以存在有中间的状态.如善与恶可以有程度的不同,也可以有不善不恶的东西;而在矛盾的二者之间,却只能是非此即彼,不能有中间的东西.事物如果不是白的,就是非白的,不是存在的就是非存在的.
当亚里士多德将后者概括为形式逻辑的"矛盾律"时,他又给它加上许
多限制:对同一事物,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方面,不能说它是存在又非存在的.
关于"对立"的几种含义,以及这些含义是如何区别的,亚里士多德自己的说法在各处说法也不同的,可见对这个问题他也还在探索之中,所以经常修改他自己的看法.他将对立的思想运用于他的哲学体系中,他所说的形式和质料、现实和潜能等都是对立面.但后来他认为质料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因而是没有内在的对立的东西,这就使他脱离了辩证法.
第三,研究方法中的辩证法.亚里士多德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尊重事实,寻求、探索、排除简单化的独断论.他经常分析名词、范畴的各种含义,为的是说明在什么条件下这个范畴,说明的是什么意义.如他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必须解决的十几个问题,就是他从以前和当时的思想史中总结出来的.他以自己的思辨方法提出这些问题,无论提法还是解答方法,都是辩证的.
第四,著作中的辩证法形式.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讨论了许多辩证法的范畴.它以运动变化着的现实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离开了事物,就无所谓运动.运动的形式有:本体的生灭、性质的变化、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变化就是从存在到非存在,或者从非存在到存在,这不是从有到绝对的无,或者从绝对的无到有,而只是从潜能的存在到现实的存在.他给运动下的定义是:运动是从潜能到现实的变化,也就是作为潜能事物的实现.能够生成的东西在生成,能够变换性质、数量、位置的东西在变换,这就是运动.所以,运动是一种实现,是尚未完成的实现;而当它完全实现时,运动也就结束了.
有限无限也反映了他的辩证思想.亚里士多德指出,要否认无限是有困难的.时间无始无终,数量也无限可分,事物的产生和灭亡也是无穷无尽.如果不是这样来认识问题,说事物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那么它由什么来限制呢?只能由事物本身来限制,不能由事物以外的别的东西来限制.这显然是不对的,所以只能承认无限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又讨论了时间.他认为,时间的一部分——"过去"——已经存在过,现在却已不再存在了;还有一部分——"将来"——有待产生,现在尚未存在.应该把时间当作一种运动和变化,但时间和运动变化又不同,变化总是有快有慢,而时间却没有快慢.快慢是用时间来衡量的,所谓快就是时间短而变化大,慢就是时间长而变化小.可是时间却不能用时间本身来衡量,可见时间和运动是有不同的.但时间和运动又不能脱离,任何一种运动发生以后,总有一段时间和它一起过去了.因此,亚里士多德说,时间不是运动,而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数的东西,人们总是用时间来判断衡量运动的多和少.同时,人们又用运动来计量时间,即用天体的运动来计量,以年、月、日、时……为单位.
所以,时间和运动是相互衡量的.一切存在都存在于时间里,万物都在时间里产生和消灭,不过不是被时间消灭掉,而是和时间一起发生的运动和变化消灭掉.亚里士多德这里已经发现了时间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时间是运动的存在方式,是计量运动的单位.
从以上论述看,亚里士多德对运动、有限无限、时间空间等问题都作了辩证的分析,他的思辨达到了古希腊哲学的高峰.
但当他探索运动的永恒性时,又抛弃了辩证法.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运动的最终原因是第一推动者——不动的动者.之所以陷入反辩证法泥潭,是因为他不懂运动的根源在事物的本身,而总是到事物之外去找原因.
5哲学学说产生的条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学说,就当时的科学和社会发展情况来说,其成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其中许多理论、观点就是在今天看来仍有其一定的科学价值和认识论价值.他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成就,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指他博学多才,富于探索精神,这一点我们在第三、六章已做过说明.客观原因指当时的理论思想基础和自然科学条件.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学说,继承了他以前哲学家的研究成果.他说,我们受益于前人,不但要感谢那些与我们观点相同的人,就是对那些较浅薄的思想家,也不要忘记他们的好处;因为他们的片言只语正是人们思考问题的先导,这对于后人仍是一个贡献.
哲学并非与人类俱来,而是文明时代的产物,这表明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就人类思维的发展而言,哲学的产生是以人类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对世界形成整体的概念的认识为基础的.哲学的发展除了这个条件之外,继承前人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希腊哲学以面对外部世界,注重探索事物的本质,以求真为目的而著称古今.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海洋文明的影响,使得希腊哲学逐渐形成了注重人与自然的区分,崇拜外部世界,推崇力量,重视技术,进而导致对解释力量秘密的知识的崇拜.追求知识、重视智慧,探索事物的原因和内在本质是古希腊哲学家的传统,亚里士多德在这方面表现更突出,"我爱老师,更爱真理"是这一思想的典型表现.这种探索追求精神使古希腊哲学充满了怀疑、批判和超越精神,哲学家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他们不囿于传统,不慑于权威,而是推陈出新,独抒己见.集古希腊哲学之大成者的亚里士多德,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在批判与超越精神的指导下,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使古希腊哲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的形成也起了很大作用.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奴隶制发展到一个繁荣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自然科学,如数学、天文学、医学、生物学、地理学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天文学计算出一年为365日8时57分,并编制了希腊的历法;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创立了原子论,用原子的不同结合说明物质的构造.
数学家欧多克斯研究过比例论,创立了不可通约数关系式的理论;医学家希波革拉底研究了病理学、外科医术;恩培多克勒认为血液流向心脏,并由心脏流出,人们的健康有赖于人体中四种元素(土、水、气、火)
的正确平衡,初步提出有机物起源的学说.亚里士多德对一切领域都有兴趣,都有涉猎,并进行了独到的研究.对生物、天文、动物等收集了大量资料,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自然科学的研究使亚里士多德哲学在更高的基础上发展.
第八章范畴学说范畴是哲学中的一个问题,本用不着单独成章;但因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探讨哲学范畴的人,他的范畴学说内容丰富,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剖析范畴理论,可以从一个方面来探讨他的哲学思想,认识他的哲学特征,并可以从中总结人类思维发展的经验教训,故而列专章介绍.
学术界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研究,总的看还不是很深入,而对其范畴学说的研究就更少了,多是在谈论哲学思想或逻辑思想时涉及到范畴理论.《论辩证思维的形成和它的范畴体系》(黄顺基、刘炯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和《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简论》(杨寿堪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两书,特别是后者,专门研究了范畴问题.本章根据这两书有关论述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简述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
范畴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的支撑点和阶梯.列宁说:"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
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①人们在实践中,反复地接触到同一种类的事物,积累了关于某一种类事物的种种属性、特征、联系等等的丰富印象,于是就在头脑中进行整理和概括工作,把这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联系抽象出来,形成概念,并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逻辑的思维活动.这样,人们才可能日益深刻地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达到有成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那些比较深刻的、比较普遍的概念,就叫做范畴.
亚里士多德是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对哲学范畴的含义和意义作了许多有益探索的哲学家.虽然他没有给范畴下过定义,但根据他的几本有关著作,我们可以考察出他的范畴学说的含义.
1范畴的含义亚里士多德对范畴的研究,一个重要方面是从语法或修辞学出发的.在《范畴篇》一开头就讨论语法问题,讨论了同义词、多义词以及在语言表达中语词的表达形式和组合形式.并按主词和宾词的关系,把范畴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属于只能作为主词不能成为宾词的,另一类是属于作为宾词而述说主体的(主词的).他之所以从语法的主词和宾词的关系上来揭示和阐明范畴的含义,是因为:(1)范畴和语法是紧密相联的,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或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总是离不开对于事物的定义和概念.对事物下定义就必然牵涉到语法问题,因此作为反映事物本质的、普遍的概念的哲学范畴,当然也就同语法问题直接发生联系.
(2)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首先是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提出来的,或者是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的,而对逻辑的研究和思维过程的分析,是以语法为①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90页.
出发点的.(3)亚里士多德的活动年代正是智者中诡辩派风行的时期,他当时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反对诡辩派的种种谬论,而诡辩派的手法之一是在语法上制造混乱,混淆概念,提出似是而非的定义.他的一些范畴是在驳斥诡辩派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样,范畴就自然地和语法、词语结合在一起了.
但是,如果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只归结为语法问题,那就片面了.
实际上,还应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来考察和理解范畴.他把范畴看作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多方面性质的一种规定,并明确地表述了范畴和存在的关系,范畴不是主观思维的产物,而是客观存在事物不同方面的一种反映或规定.这里,亚里士多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把范畴同本体论、认识论结合起来,当然超出了语法范围.
亚里士多德所以重视对范畴的研究,是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隐隐约约地看到了范畴在认识论上的意义和作用.从他对具体范畴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把范畴看作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逻辑工具.他指出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在这五彩缤纷的事物面前,如何认识它们,把握它们,这首先必须将多种多样的事物概括为几大类,只有这样,认识客观事物才能顺利进行.这种概括,就需要通过反映事物本质的概念,即范畴.
亚里士多德对范畴进行了分类,在《范畴篇》列举了十类: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况、主动、被动;在《形而上学》第5卷提出30个哲学术语,也就是30个范畴,虽然有的和以前的有重复,但重视对范畴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来.他认为,通过范畴去考察和认识世界,"就很接近于见到真理了".
对这些范畴,亚里士多德都作了系统、深刻、有益的研究和分析.
如"实体",在他的著作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无论是它的正确方面还是错误方面,对后世都有很大影响.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把"实体"列为十范畴之首,用"实体"统率其他范畴."质料与形式"
是亚里士多德使用最广泛的一对范畴,质料和形式的理论贯穿其整个哲学之中,在他的思想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运动"是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中的重要范畴,他认为只有研究运动,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上,对运动这一范畴作了系统的论述."潜能与现实"是亚里士多德对客观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的研究中提出来的一对范畴.在他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都没有明确提出和研究过这对范畴,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对这对范畴作了深入的探索.他认为事物可以分为潜在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有些事物是潜在的存在,有些则完全是现实的存在.因此,每种事物的变化,都是由潜在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对范畴进行分类时,把"质和量"
这对范畴放在仅次于"实体"的位置,他把质和量看成是事物的一种规定,并分别作了研究."时间与空间"是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详尽探索的范畴.他在《范畴篇》和《形而上学》中,对"关系"这一范畴作了专门论述,他对这一范畴的论述表现出不少朴素辩证法思想,他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事物总是作为相对的东西而存在,"事物就本身而言并非是绝对是大的或小的,它们之被称为大的或小的应当说是由于一种比较的结果".(《范畴篇》)这一表述反映了人们通过"关系"这
一范畴揭示出事物的性质和特征.亚里士多德特别重视和研究的另一对范畴是"必然与偶然",他认为,在现存的事物中有些事物的出现和存在是出于其必然性,如果没有这种必然性,它就不可能产生和存在.强调必然性,并不是否认偶然性,偶然性是不出于必然和经常,不是事物的本质."对立"是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论述的又一范畴,并在《形而上学》等著作中多处提到.这一范畴,是亚里士多德在总结过去哲学家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他的著作中经常举出各个领域内关于对立的事例,如一和多、奇和偶、同和异、动和静、光和暗、雌和雄、美和丑、善和恶等,"研究对立的东西是一门科学的工作".(《形而上学》)"个别与一般"是亚里士多德论述较多的一对范畴,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有价值的思想.这对范畴在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其他范畴的前提和基础.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之所以很有价值,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他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解决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另外,他在范畴论中表现出来的动摇性和矛盾性,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对这对范畴的理解存在着混乱所造成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亚里士多德关于个别与一般的理论,看成是他整个范畴论的一个总结.
2范畴学说的价值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内容广泛,思想深刻,仅就这点也可以说明他是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和最博学的人物.
一个哲学学说和体系的建立,必须有哲学范畴作为基本内容,哲学家总是通过继承前人或自己的创立的范畴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由一系列哲学范畴组成的理论体系.要掌握他的哲学体系,就必须了解他的范畴理论;了解了他的范畴理论,就掌握了进入他的哲学之门的钥匙,因此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既有理论的意义,又有哲学史的意义,黑格尔说"要理解亚里士多德,就得认识这些范畴"
①,说的很有道理.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的不断发展过程,它每前进一步都由范畴固定下来.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不少新的哲学范畴,系统深刻地探讨了许多哲学范畴的内容和实质,并对范畴作了初步分类,这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化,在人类认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又一重要贡献.
范畴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是区分认识过程的阶段,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根据研究,总结提出新的范畴,实际上可以由此而对科学进行分类,对一些学科的研究对象作出规定.
亚里士多德进行了这种工作.他擅长分析,对古希腊哲学家们一直讲的存在进行了分析,认为"存在"有各种各样,将每一类"存在"都进行单独研究,构成各门独立的学科.他说,哲学研究存在本身,其他学科从存在中"割取"一部分,研究其属性,例如,研究关于数的存在的,是数学;研究关于医疗的存在的,是医学;研究关于语言的存在的,是修辞学;研究关于逻辑存在的,是逻辑学;研究关于道德存在的,是伦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90页.
理学;研究关于政治存在的,是政治学……对这些他都进行了研究,所以成为许多门学科的创始人.以上说的分析研究,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依据范畴的分类,对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作出规定,并作出卓有成效的研究,写出著作,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哲学"范畴"这个词并对它进行研究的哲学家.当然,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不可能十分明确范畴的意义,不可能像今天这样给范畴下定义,更不会有列宁那样的深刻解释;而且,他对范畴的意义的了解还有含糊和不正确的地方,更有不确切之处.但总的看,贡献是大的,在哲学史上的意义和作用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从他对具体范畴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他是从范畴和客观事物的关系上来揭示范畴的实质和意义的;第二,尽管他对范畴的了解是建立在本体论的基础上,但不少地方也涉及到以认识论的思想来把握.所以他把范畴看作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方面的规定和反映,他从对范畴的这种理解出发,对范畴作了首次的分类,并研究了不少的具体范畴.尽管这种研究还说不上很完美,但在二千多年前已达到在今天看来仍有相当科学价值的研究水平,是不易的,其成果是令人敬佩的.因此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对范畴的意义以及对许多具体范畴的内容带有独创性的探讨和所取得的成果,的确是人类认识的历史长河中,大放光彩的真理颗粒.
亚里士多德把"实体"范畴看成是对客观独立存在着的具体事物的一种规定,并且作为理解其他范畴的根据.就是说,他认为实体是中心,其他范畴都附属于实体,是实体的数量、性质,"因为除了实体之外,没有一个别的范畴能独立存在,所有别的范畴都被认为只是实体的宾词".(《物理学》)实体是一切范畴的基础,这是贯穿在亚里士多德整个范畴论中的一条主线.他指出,实体在任何意义上——(1)在定义上,(2)在认识的程序上,(3)在时间上——都是第一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实体是独立存在的具体事物,是其他一切东西赖以存在的基础,其他一切东西都是隶属于实体的性质、数量、关系、状态等方面的属性,都不能离开实体而独立存在,因此,我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必须从实体即个别事物开始,否则认识无从谈起.实体是具体的、能独立存在的东西,因此,一个个具体的事物,如苏格拉底这个人,我面前这棵树,才是实体.除了这类实体之外,还有另一类实体:苏格拉底这个具体的东西是人,是动物.这里的"人"(属)和"动物"(种),并不是性质或数量等属性,也是实体,不过这类实体不是具体的、个别的,而是抽象的、一般的.这样,就得承认有两种实体:个别的实体和一般的实体.他把个别事物叫"第一实体",一般实体为"第二实体".基于对实体的这种理解,他就进一步提出和论证了个别与一般这对范畴,坚持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个别先于一般,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个别之外无一般的观点,并在这个问题上对数论派和理念论进行了批判.对他关于个别和一般这对范畴的论述和理解,后世哲学家是高度赞扬的.
亚里士多德从这种实体论出发,又提出质料和形式这对范畴.质料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基础和前提,形式使事物相区别,两者的结合构成事物,它们既对立又相互转化.他认为形式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存在.
他对这对范畴的论述和理解,充满了辩证法,对西方哲学发展史有较大
影响.
亚里士多德还从范畴与实体、实体与客观的关系上探讨了真和假的问题.他指出,我们首先给真假作出规定,所谓假,就是以不是为是,以是为不是.所谓真,就是以是为是,以不是为不是.真与假的问题是依事物的对象是否联合或分离而定:谁把分离的东西认为是联合的,把联合的东西认为是分离的,那就是假的;把分离的东西认为是分离的,把联合的东西认为是联合的,就是真的.这种说法也许还不够全面、准确,但其基本意思是要明确真与假的标准,凡主观思想符合客观事实的,主客观相一致的,那么人们的看法、判断就是真的;不相符、不一致的,则是假的.这点表明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用他的这种说法,对照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判断出不太复杂的真假问题.比如说石头是硬的,不是因为我们说它硬,它才硬,而是因为这种说法符合客观情况;如不这样说,那就违背实际了,就是假而不是真了.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现了逻辑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相一致的思想萌芽.他把范畴看作是事物存在形式的逻辑规定,并试图以一个范畴系统对客观事物的多方面作全面的逻辑规定,这也就是他一再强调的范畴的种类和存在的种类一样多的意思.他不仅从逻辑学的角度揭示范畴的含义,而且从范畴和客观存在的关系上来了解和把握范畴的内容和实质.
同时,还试图把范畴的排列和顺序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程序一致起来,把"实体"列在十范畴的首位,并明确指出实体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认识程序上都是第一的.这是符合人们认识规律的,因为我们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从个别的具体的事物开始,即首先要认识这个东西是什么,然后才能认识该事物的各种特点、特征和属性.亚里士多德给具体范畴下定义、考察具体范畴的内容,以及范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时,往往都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有的地方还讲得很得当.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