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十年徒步中国

雷殿生(当代)
<十年徒步中国>
第一部分 写在前面的话
在路上
当我实现徒步十年走遍中国的梦想时,当人们得知我是目前世界上连续徒步时间最长、行程最远、遍访过中国五十六个民族聚集地和只身成功徒步穿越“死亡之海”罗布泊的唯一一人时,都不禁会问我相同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徒步行走十年?是什么动力支撑着你走下去的?你又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短时间内我常常无法作出回答。
十年的历程,有雄心壮志,也有灰心丧气;有快乐,也有痛苦;有面对死亡的恐惧,也有战胜自我的从容;有面对善良关爱的感动,也有遭遇冷漠歧视的委屈和愤怒……
十年的历程,华夏历史的厚重、山河的壮美、人间的冷暖、民族的多样、自然的灵性……我所经历的一切,犹如山间清澈的泉水,一次次洗涤我的灵魂,不断丰富我的人生。
十年的历程,我收集了约两吨重的资料,拍摄了近四万张照片,写下了近百万字的日记。我无法确切地说出这里有多少人生的答案,只能把我经历过的真实故事讲述给大家。
我萌生成为一位徒步旅行家的梦想,始于1987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一套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邮票。而1989年夏天,在大兴安岭地区与“当代徒步旅行家”余纯顺的不期而遇,更坚定了我的想法。
为了实现心中的这份理想,1989年到1998年的这段时间,从锻炼身体到心理准备,从查阅资料到设定路线,从积累经费到整装出发,我已经为徒步中国的梦想默默地筹备了十年。
我计划用十年时间,走遍中国的每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穿越高原、峡谷、森林、草原、沙漠、戈壁及无人区进行探险,沿途了解民风民俗,考察生态环境,宣传环保意识。
从1998年到2008年的十年,我行走最南至海南省的西沙群岛,最北到中俄边境黑龙江省漠河县的北极村,最东到黑龙江省抚远县乌苏镇,最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境内的伊尔克什坦;走过川藏、滇藏、青藏、中尼、新藏及唐蕃古道(214国道)六条进藏路线;历时一年走遍青藏高原,又历时一年走完新疆。十年间,全部行程加起来有81000余公里。
这十年,我先后穿烂了52双鞋,走掉了19个脚趾甲,双脚打了200多个水泡和血泡;遭遇19次抢劫,九死一生;历经泥石流、雪崩、沙尘暴和龙卷风,数次险些丧命;探秘神农架,生吞蛇肉充饥;罗霄山路遇巨蟒,惊险逃生;夜宿西藏阿里无人区,孤身战群狼;茫茫戈壁,靠喝自己的血和尿求生……
十年艰辛,百味杂陈。
一路走来,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的友善热情、理解支持,有的充满敌视、恶语相加……这一路,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有些只能默默忍受,独自承担。
这十年的徒步,让我的见识逐渐增长;而世态的炎凉、大自然的美丽与严酷仿佛是两对矛盾体,让我的内心由浮躁逐渐趋于平静,也使我对皖峰方丈所说的“走路也是一种修行”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现在,我虽然停下了跋涉的脚步,但十年间经历的酸甜苦辣依然历历在目。我时常回想起那些曾经给予我无私帮助和关怀的朋友,还有一路上的奇闻逸事。当我结束十年徒步时,虽然孑然一身,但内心却是充实的,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这些经历,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美好、最宝贵的财富。
耳边时常回响起刘欢演唱的那首《在路上》,这首歌仿佛是为我而作,最能引起我的共鸣:
那一天
我不得已上路
为不安分的心
为自尊的生存
为自我的证明
路上的心酸
已融进我的眼睛
心灵的困境
已化作我的坚定
在路上
用我心灵的呼声
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
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
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
温暖我的人
……
我的经历告诉我:生命好似一个追梦的过程,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人生固然令人向往,但波澜起伏、曲折坎坷的经历却使人生的内容更加丰富,更有意义,也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面对人生的抉择和一次次的挑战,只有努力过,奋斗过,才不会留有遗憾!
我想我是幸运的。我的梦想尽管艰难,但我却真的实现了!
西风乱卷,难觅路,黄沙长横。沿辙过,雅丹侧目,碎石翻腾。胡杨傲立硝盐地,红柳漫伏营盘城。苍茫间,踯躅飘红影,是殿生。面憔悴,气闲宁。鬓微霜,健步行。孤胆闯罗布,古来谁能!豪情泪洒为一跪,壮志成功擎五星。莫言醉,话十年故事,凝神听。(注:友人肖航先生在罗布泊为我即兴赋词一首。)
这本书献给那些曾经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人们!献给所有心怀梦想、勇于挑战、执着追求的人们!在未来人生旅途上,我希望我匆匆前行的身影,能给你们些许的帮助。
若真能如此,对我将是莫大的安慰!
雷殿生
第一部分 坎坷童年路
1963年的冬天,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2004年撤县改区)呼兰河畔的一个小山村。
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便赶上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那时,人们的社会地位是以阶级来划分的。我家里的成分被划为地主,父亲因此常被人揪出去戴上用纸糊的高帽子批斗。每当看到父亲衣衫褴褛、鼻青脸肿地回到家里,一家人都沉默无语,而母亲则整日以泪洗面。
这一切,都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姐姐出嫁他乡,大哥和二哥也因无法忍受这种没有尊严的生活,先后离家出走,家中只剩下我、三哥和父母相依为命。九岁的时候,我跨进了学校的大门,但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总觉得比同学们矮了一头,所以我只能加倍努力地学习。
小学三年级时,我加入了少先队并当上了班里的劳动委员。对于这份荣誉,我格外珍惜。每天睡觉前,我总要把红领巾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枕头下面压好。因为它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是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认可。
然而,没过多久,母亲在长期的巨大精神压力下,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我,不得不辍学在家中照顾母亲。
1977年和1979年,母亲和父亲相继离开了人世,我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那时,我常常为发泄心中的委屈,跑到父母坟前哭诉。累了,便睡在坟头;醒了,便静静地躺在山坡上,仰望蓝天,想着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我未来的路应该怎样走?……
第一部分 艰难的创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逐渐认识到,一个人的命运必须靠自己把握,与其这样整天浑浑噩噩,寄人篱下,不如到外面去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于是年少的我决定离开家乡。
开始的时候,我曾梦想着去当兵。因为我坚信,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只要你能吃苦,有恒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从普通士兵到将军”的蜕变。但无情的现实粉碎了我的梦想,因种种原因,我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踏入军营。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心情是灰色的,对人生和前途失去了信心。后来,为了能填饱肚子,我不得不去工地做苦力。虽然只有微薄的收入,但最起码我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这多少也让我增强了一点自信!
在外闯荡多年,因为做事勤奋、能吃苦、讲诚信,我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开始承包一些小工程。有时一天下来,能挣到几百甚至上千元钱。而那时,一个普通人的工资水平每月也只有一百元左右。
几年之后,随着日子渐渐红火起来,我便在哈尔滨郊区买了一套住房。每年建筑工地开工的时候,我就去承包一些小活;冬天歇工时,我就琢磨着做点其他买卖。
我卖过鸡蛋。每天下午,我到农村去收鸡蛋;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再运到城里沿街叫卖。一天下来,平均能挣一百五十多元钱,一个冬天下来就能挣两万多元。这真应了当时的那句土话:“做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
我还做过洗衣粉。记得有一年秋天,黑龙江大学开办了一个培训班,传授人们如何制作洗衣粉。我学过之后,很快就掌握了相关技术,自己平均每天能做四百多袋,收入还算不错。
我这个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怕困难,遇事爱琢磨。记得那年冬天,不知什么原因,制作出的洗衣粉根本没有膨胀。我心急如焚,心想这次可惨了,肯定要赔本。怎么办呢?
这时,我突然想到授课老师曾经说过,制作洗衣粉,温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些洗衣粉之所以没有膨胀,会不会是由于天气太冷的缘故呢?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问题就好办了。于是我急匆匆赶回家,把火炕烧热,然后用厚厚的棉被把洗衣粉全都盖上,进行物理加温。
第二天早晨,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揭开棉被时,发现经过一夜的时间,那些洗衣粉在袋子里真的全都膨胀起来了。当时,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幸运总是眷顾勤奋的人,经过自己艰苦的努力,我的生活开始逐渐富裕起来。
第一部分 梦想的诞生
随着积蓄的增多,我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更好地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上兴起了集邮热。通过集邮,既能丰富知识,又能陶冶情操,同时,一些珍贵的邮票经过一段时间的珍藏后,还能实现价格上的大幅增长。于是经朋友的推荐,我逐渐喜欢上了集邮。只是当时万万没想到,因为这一爱好,竟然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那是1987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纪念明代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诞辰400周年的邮票。说实在话,当时我对徐霞客一无所知。正是与这套邮票的不期而遇,开始促使我了解徐霞客,阅读徐霞客的游记,并使我对到大自然里去旅行探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儿时的遭遇,使我很早就有了一种想要到大自然去流浪的情结。那时,一个孤独的少年,时常静静地躺在父母坟前的山坡上,仰望着无尽的苍穹,看着南来北往的大雁,心儿早已飞向远方。这种想法懵懵懂懂,并不清晰,仿佛只要走得越远,就可以使自己的心越纯净。那不是挣脱,而是一种尽情的释放;不是远离,而是一种本性的回归!
徐霞客游记中的描述,唤起了我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激起了我对徒步探险的极大兴趣,使我那份不安分的心再也无法平静。我想,我迟早是要走出去的!
而与余纯顺的一次偶遇,更坚定了我的这种想法。
小知识:余纯顺(1951-1996年)
上海人,中国当代徒步旅行家。1988年7月,余纯顺开始孤身徒步全中国,足迹遍及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行程4万多公里。沿途拍摄照片8千余幅,访问过33个少数民族,发表了40余万字的游记,完成了人类首次孤身徒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并成功征服青藏高原。1996年6月,他在新疆穿越罗布泊时不幸遇难。
那是1989年的夏天,当时我正在大兴安岭漠河县图强林场建筑工地干活。一天,突然从我眼前闪过一个穿着迷彩服、身背旅行包的人,背包的后面写着“徒步环行中国”几个红色的大字。我一看是一个徒步旅行者,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赶忙跑过去搭讪。与他交谈之后才得知,他就是立志徒步走遍全中国、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被称为“当代徒步旅行家”的余纯顺。我十分钦佩他的壮举,虽然只是简短的交流,却为我最终走出去增添了几分勇气和信心。
我想,我从小就喜欢大自然,虽然没有读过万卷书,但却可以通过行万里路来丰富我的人生旅程。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我一定要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努力,哪怕是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的内心开始沸腾了。我一定要走出去!
第一部分 十年磨一剑
人人都有梦想的权利,但真的要把梦想变为现实,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我开始着手进行十年的精心准备。
之所以要把准备期定为十年,是因为当时我25岁,再经过十年的时间,可以筹备足够的资金,同时也能进一步锻炼身体,认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而35岁也正好是一个人精力相对旺盛、思想较为成熟的时期。
由于已经有了一些经营的经验,因此资金的筹备相对比较顺利。十年间,我陆续做了很多小买卖:炸过油条,卖过鲜鱼,推销过皮夹克……
但身体的锻炼绝对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因为喜欢武术,我从小就自学过一些简单的拳法,还学习了九节鞭和硬气功,后来还专程到过少林寺拜师学艺。经过多年的习武,我具备了一定的武术功底。
为了进一步强健体魄,我开始每天坚持长跑。即使是在哈尔滨冬天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下,我仍旧穿着短裤、背心奔跑在路上,身上的汗毛时常因此挂着薄薄的一层白霜。
为了加强负重训练,减少体内脂肪,增强肌肉的强度和耐力,尤其是改善背部和腹部的肌肉,我把家里的液化气罐用绳子捆好,再用破帆布做了两个垫肩,常在夜里背着液化气罐练负重长跑。
有一次,刚跑没多远,就听到身后有人喊我。回头一看,是两个民警。他们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然后问道:
“干什么的?证件!”
“锻炼身体啊!证件放家里了。”我回答道。
“锻炼?背着液化气罐锻炼?老实说,液化气罐哪来的?先跟我们去一趟派出所。”
“是我自己家的。”我连忙解释。
“你们要不信可以到我家里去看看。”
两个民警跟我到了住处,看到满屋子都是锻炼器械,很是惊讶。我又马上把证件拿给民警看,他们这才相信。临走时,他们笑着说:
“你这个锻炼方式可不好,怎么看都像是个偷液化气罐的。再说了,这样做也不安全,你这可是背了一个炸弹啊。还是改个办法吧!”
经过这次事件后,我开始改背沙袋了。
经费的积攒和身体的锻炼对我来说都不是难事,最难的是如何弥补知识的匮乏。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我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才行。为此,我为自己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开始有针对性地到图书馆去借书,有时也会专门去书店买书。
我所涉猎的书籍范围非常广泛,从天文到地理,从自然到民俗,从历史文化到野外生存技能,不一而足。总之,只要是徒步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各项知识,我都会仔细阅读,认真钻研。
通过学习积累,我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记得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知识贫乏,我甚至连简单的地图都看不懂。通过一段时间的恶补,我不但知道了地图的种类,还知道了什么是比例尺、图例、注记,知道了如何识别方向、等高线和交通路线……
小贴士:如何正确使用地图
要正确使用地图,必须了解地图的语言。首先,要读懂图例,正确理解图中各种符号的含义;其次,要学会使用比例尺,准确估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再次,要注意通过阅读注记掌握居民点的名称,了解相关信息;当然,还必须掌握如何判断方位。应注意,有指向标的地图,可以依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来判断方位。通过对这些地图基本知识的掌握,就可以实现辨知目标地物、选择最佳路线等目的。
“知识就是力量”,我逐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如饥似渴地从书本上汲取着营养。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分析,我最终确定了未来徒步路线选取的总的原则,那就是:从北至南,再从东到西。首先从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生存相对容易的地区开始逐步适应,然后向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存难度较大的云贵高原地区过渡,最后向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发起冲刺,连续用十年时间完成自己徒步全中国的梦想。
为了使十年的徒步变得更加有意义,我还给自己初步确定了沿途了解民风民俗、考察生态环境、宣传环保意识三大主题。
原则和目标一旦确定,我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收集各方面的资料,认真推敲,逐步制定具体的徒步路线。在我后来的徒步生涯中,有80%的路线都是按照我最初设计的方案进行的。为此,我手头的一本地图册,由于被我反复地翻阅、标记,最后都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
“学,然后知不足。”为了进一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1993年3月,我来到了首都北京,应聘成为了一家外企公司的业务员。
由于我勤奋刻苦,再加上脑子灵、爱钻研,为公司开拓了不少业务,逐渐赢得了公司高层领导的青睐。1994年6月,我有幸和另外几位同事一起被公司派往辽宁进行全面、系统的素质培训。在随后几个月的时间里,我第一次正规地学习了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对我综合能力的提升无疑具有极大的帮助。
我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四年多的时间,直到1997年12月,随着我计划开始徒步的时间越来越近,为了实现多年的梦想,我毅然辞职离开北京,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哈尔滨。
那里是我生命的起点,也必将是我徒步生涯的开篇。
第一部分 临行倒计时(1)
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按照我原定的计划,2000年1月1日,千禧年的第一天,我将正式开始我的徒步全中国之旅。
但是,1998年春天,在和朋友聊天时,我无意中听说有一个外国人准备从1999年初开始徒步走遍中国。这个消息无疑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刺激,我一直认为,作为炎黄子孙,用双脚丈量中华大地这样的事情,只能首先由我们中国人自己来完成,更何况我又为此精心准备了近十年的时间。
我决意要走在老外之前。经过仔细考量,我修改了徒步计划,把出发的日期定在了1998年10月20日,那一天正好是农历九月初一。因为我相信那句俗谚:“出门三六九,回家二五八。”选在农历九月初一,就是要祈求自己能“九九归一”,平安归来。
决心已下,我马上开始着手临行前的准备工作。
1.四个月前:各级政府部门的证明
还有四个月就要出发了。鉴于这次徒步中国的特殊性,各级政府部门的证明,对我未来的出行至关重要。因为在当时,出门办事还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和自由,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有单位的证明或者介绍信。毫无疑问,政府部门的介绍信比其他任何证明都要管用,因为政府公章的效力就是法宝。
我自己特地草拟了一份证明,上面写着:
兹有黑龙江省呼兰县孟家乡团山村雷殿生同志跨世纪徒步旅行全中国(包括55个少数民族),望全国各民族行政机关以及各界人士给予支持与协助。
谨此深表敬谢!
我明白这种证明必须加盖行政部门的公章才会有效力。如果加盖了村级、县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等各个相关部门的公章,那么我的出行就会变得顺利很多。
加盖公章成了我出行前必须攻克的难关,这最后的手续整整耗费了我四个月的时间。因为我徒步走遍全中国毕竟只是个人行为,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做担保,主要是怕承担风险。
起初我很着急,政府机关行不通,我就去找体育局或公安厅。跑的次数多了,办事人员了解了我的情况和真实想法后,终于对我的行为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到临出发前,这份证明上面已经整整盖了16个单位的公章!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如果你要做的是正确的事,只要坚持不懈,真诚地去与对方沟通,最终一定会赢得对方的理解与支持。
2.两个月前:卖房子和切除阑尾
当年余纯顺在旅途中,因突发急性阑尾炎病倒在路上,幸好被人救起及时送往医院,才幸免于难。因此,突发急性阑尾炎对一个徒步者来说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为了杜绝后患,我决定临行前去医院切除阑尾。
手术前,我对医生说:“能不能不打麻药?打麻药伤口恢复得太慢了。”
医生惊讶地看了我两眼,没有说话。虽然最后没有完全同意我的请求,但权衡之下,还是减少了麻药的剂量。为了缓解疼痛,手术时,我把一条湿毛巾紧紧地咬在嘴里。但即便如此,一阵阵钻心的痛楚,还是疼得我冷汗直流。
由于临行前的准备工作繁多,我没有太多的时间休息调养,手术的当天,我就忍痛下床了。
几天后,我变卖了房产,还有积攒了十多年的邮票,然后办了一张中国邮政储蓄卡,卡里的钱将用来作为我徒步的经费。之所以办中国邮政储蓄卡,主要是考虑到中国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银行,但几乎没有不通邮的乡镇,因此凭借这一张邮储卡,我走到哪里都能及时取到钱;而且我计划每走一个地方,都要去当地的邮局加盖邮戳留念,同时往家里邮寄沿途收集的各种资料及信件。因此,相对来说,去邮局是最方便和明智的选择。
第一部分 临行倒计时(2)
3.三天前:祭拜父母
10月10日,我把自己家里的各种生活用品,分别送给了几个亲人,还去商店给哥哥、姐姐家的孩子分别买了一些新衣服。自己除了旅途的行囊外,什么都没有留下。
我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
10月17日,我去父母的坟前作最后的祭拜。
母亲是1977年冬天去世的。去世当天的夜里,我头枕着母亲的腿。这样,只要她一咳嗽,我立即就能醒来,为她捶背取药。深夜时分,当我正睡得迷迷糊糊时,突然听到了三哥的哭声和父亲翻箱倒柜的声音,我猛然惊醒。父亲告诉我,母亲已经去世了。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一下扑到母亲的怀里,用力摇晃,企望能够把她唤醒……
两年后的深秋,父亲重病,撒手人寰。父亲去世的时候,身边只有我一个人。我在村里的赵大爷家借了寿衣,从邻村那大爷家借了棺材,村里的好心人一起帮我把父亲安葬了。之后,为了还债,我卖掉了家里所有的粮食。
此刻,我跪在父母的坟前,心情里久久不能平静,纵有千言万语,也都化作了无限的感伤。我终于要踏上征程,去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了,一路上生死难测,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回到家乡祭奠父母。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泪如雨下。
4.一天前:削发明志
10月19日,临行前的那天晚上,我最后仔细检查了一下途中所需的各种物品:帐篷、睡袋、衣服、药品、刀具、绳索、九节鞭、开山斧、照相机、三脚架、地图和纸笔等,能想到的都带上了,然后一一装进了背包里。收拾好之后,用秤一称,居然有96斤。试着背了一下,觉得自己还可以承受。
吃过晚饭,我抓紧时间,去理发店剪了个寸头。头发无声地落地时,我默默发誓:从今以后,不走完全中国,我绝不再理发!
许下誓言的时候,心中有一份豪情,同时也有了一份悲壮。
从理发店走回到旅馆的路上,我在大脑中反复地盘算着一步步的计划。可是等躺在了床上,一直以来的那份信心和勇气,在夜深人静时突然有点懈怠了。我开始胡思乱想。
我想到了死亡。余纯顺的死,彭加木的失踪,此时占据着我的大脑;徐霞客在途中遇到的种种艰辛与磨难,构成了一幅幅惊险的画面。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坚强、勇敢,也都会有脆弱、恐惧的一面。
小知识:彭加木(1925-1980年)
广东番禺人。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他曾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并帮助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后任该院副院长。他还三次进入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和探险。1980年5月,他带领一支综合考察队赴罗布泊考察。6月17日,在独自一人找水源时失踪。后官方与民间曾多次搜救寻找,但均无所获。
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伤感:万一我在路上遭遇不测,我的亲朋好友该有多伤心?虽然我跟他们说过,我很快就会回来。路上遇到了突发性事件,我又该怎么处理?……
忽然,窗户被吹开了,一阵凉风钻了进来。我吓得一激灵,赶紧坐起,看看四周,人还在旅馆里。这仅仅是个开始,今后要经常在荒无人烟的野外支上帐篷过夜,又会怎样呢?
总之,一切都是未知数……
这一夜真的很难熬,我前后总共只睡了不到三个小时。而此时,我阑尾炎手术的伤口还没有彻底康复,时不时地能感觉到一阵阵隐隐的疼痛。
天亮起床的时候,昨晚的消沉仿佛也随着太阳的升起逐渐消失了。前方的路,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也要走下去!
第一部分 102国道零公里处
1998年10月20日清晨,从旅馆出发之前,三哥和一些好友前来送行。我把自己最喜欢的剃须刀交到三哥手上,认真地说:“用坏了也别扔,万一我回不来,你就留着做个纪念吧!”说的时候,我觉得眼泪直往上涌。三哥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郑重地说:“小弟,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回来的!”
上午8点20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02国道零公里处,我告别了前来送行的亲朋,迈出了徒步中国的第一步。这里距离长春234公里,距离北京1303公里。
那些数字就写在零公里处正上方的大牌子上,我看得真真切切。它意味着我即将用双脚把那些数字一一丈量。我望了望头顶上的天空,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云彩。真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良辰吉日是否预示着我能一路平安?是否预示着我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是否预示着我能逢凶化吉?……
一切都是未知,一切又充满了新奇的生命体验。
很多当地的媒体闻讯赶来采访我。此时,我穿着大红的上衣,头戴一顶长檐黑色鸭舌帽,背包上的红色条幅格外显眼:“跨世纪徒步走遍中国——雷殿生”。
96斤重的背包压得我肩膀有些不舒服,我知道不能再耽搁了,于是跟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简单对话后,我把背包向上蹿了蹿,紧了紧肩带,挥手对亲朋和记者们大声说:
“十年后再见!”
说完,我头也不回地穿过送行的人群。
刚走出去没几步,我听见一个记者问我三哥:
“你弟弟是不是精神不太正常?”
“我小弟好着呢,很正常。”三哥有些生气地说。
路边上还有好奇、不屑甚至有些鄙视的目光向我投来,我尽量不去在意,但我的心里还是有些难过。这才刚刚走出第一步,就遭到不小的打击,我的眼泪开始围着眼圈打转,但最后还是忍住了。我赶紧抬头,看了看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的天空。
这时,又听见有人喊:
“雷殿生,你就是走到双城(距离哈尔滨市五十多公里)返回来,也算是走全中国了,只不过是没走完。千万别那么傻,真的走十年啊!”
我不需要解释,更不必回答,让别人理解我此时此刻的行为是困难的。我不能想那么多,现在只能甩开大步往前走,重要的是,我走出来了,这是我期盼了十多年的一刻!
小贴士:背包中的常备物品
长期在外旅行,必须准备好各种常备物品,真正做到有备无患。首先,刀具必不可少。其次,应该准备指南针、地图、轻便保暖衣物、防水衣裤、帽子等日常用品。再次,应准备外伤药、感冒药、肠胃药、消炎药、解暑药、蛇药片、速效救心丸等常用药品以及纱布和止血带。
在高海拔地区旅行时,一定要准备一些急救药品,如复方丹参滴丸、红景天口服液或胶囊、高浓度葡萄糖水和生理盐水。
此外,应常备巧克力、牛肉干、压缩饼干、大蒜、食用盐、干辣椒、高度白酒等物品。特别是高度白酒,不仅可以驱寒,还可以在中暑时用于擦拭身体胸口等部位,让身体迅速散热,达到解暑降温的效果。
第一部分 开弓没有回头箭
10月20日下午,我沿着102国道走到了哈尔滨双城的鲍家窝堡村。按原计划,我应该走到前面的幸福乡再休息,但此时双脚都起了很多泡,走起路来跟针刺的一样疼痛,我临时决定在这里休息。
村委会的何村长接待了我,晚上还挽留我住在他家里。临睡前,我把脚上的泡用针挑开,挤出血水,擦上药。脚感觉到钻心似的疼,整个晚上疼醒了好几次,一直都没有睡好。
虽然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等到真正上了路,才发现一切并没有原先设想的那么轻松。这才走了一天的路,脚就已经伤成这个样子了,以后不知道还有多少困难在等着我呢,我能行吗?这时,我想到了“万事开头难”这句话,内心里默默地鼓励自己:雷殿生,你必须克服困难,一定要坚持下去,做一个真正的男人!
第二天一早,我强忍着疼痛下了地。刚开始走路时还需要用手扶着墙,双脚不敢完全着地。活动了好大一会儿,才勉强可以坚持着上路。
我一瘸一拐地走在路上,不时有好心的司机停下来,要捎带我一程,我婉言谢绝了。有的行人见我拒不搭车,就远远地为我喊一声“加油”。这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想,当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难免会有不同的声音,但只要目标正确,无论有多么艰难,也绝不能退缩。
临行前我带了很多东西,但走起来才发现背包实在太沉了,影响我徒步的速度。于是上路之后,我找机会打电话给外甥春明,让他坐车来幸福乡等我,把暂时不需要的东西拿回去。
走到幸福乡时,外甥已经等在那里了。我怕他和家里人担心,就强忍着脚上的疼痛,不让他知道。在去邮政所盖邮戳的路上,我疼得满头大汗。从邮政所出来,我只能坐在地上,用小刀把脚上的血泡挑开,又喷上白酒防止感染。
这时,外甥看见了,心疼地抱住我说:“舅舅别走了,太遭罪了,咱们回去吧!”说着,就把我的背包拽了过去。我拦住了他,我已经走出来了,没有走遍中国就绝不能回去。我劝说他赶快回家。告别的时候,我嘱咐他不要告诉家里人。外甥点点头,不舍地含着泪回去了。
中午时分,我走到了双城市区,因脚伤太重,不得不住下来。脱掉鞋子,才发现鞋垫竟然能拧出血水来,脚踝也开始疼了起来。我计算了一下,今天只走了22公里,比预计的少了很多。
刚进城区时,就有人对我说:啊呀!你不是雷殿生吗?我们在电视和报纸上都看到了你的消息,你太了不起了,要走遍中国,能给我签个名吗?此刻,我多少还是有些激动,刚走了两天就有人如此关注我,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人们看到了我走路很艰难,都劝我养好脚伤再走。谢过了那些好心人,我心想:刚刚出发就停下来,会消磨意志,将来必定无法面对更大的挑战。于是,我决定次日继续上路。
几天之后,我脚上的伤虽然一直没好,但已经能逐渐适应了,速度也从每天的二十多公里,提升到最多可以走近四十公里。
小贴士:简单的外伤处理
在户外活动时,经常会遭遇磨擦伤、刮伤或摔伤,一旦发生,要正确处置伤口。首先要用自带的消毒液或白酒把伤口擦拭干净,再用纱布包好,然后及时口服消炎药。如发生骨折,可就地以竹板或者木棍等与患肢固定在一起,然后及时拨打求救电话。在森林里,可自制拐杖,慢慢走出山区,赢得救援时间。
第一部分 神奇的疗法
10月27号,我来到了吉林省德惠市松花江镇。在去镇政府和邮局签完字、盖完章后,我发现右小腿肿了起来,骨头也很痛,才走了两三公里就坚持不住了。
我在树林边的空地上坐了下来,给腿上擦了很多消炎的药。擦完后觉得非常困乏,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一阵冷风把我吹醒,我打了个寒战,赶忙站起身来。那一瞬间,一股剧痛传遍全身,我这才发现,右小腿肿得几乎抬不起来了。
由于附近没有能够住宿的地方,我只能拖着伤腿继续赶路。在四公里开外的地方,我找到一家个体修车店,店主唐大爷和唐大妈见我伤势严重,赶紧忙前忙后地给我端饭打水。
这一夜我又在疼痛中度过,好不容易才熬到了天亮。唐大妈很早就做好了早饭,等我起来时,饭桌上已经摆好了二米饭、粘豆包、茄子酱等东北家常饭菜。看到两位老人对于陌生的我如此热情,我内心十分感激。临走时,老两口坚持不收取任何费用,我只好从背包里拿出一些常用的药品作为酬谢。
直到今天,每当我路过修车店时,还会想起他们,想起曾给予我无私帮助的老两口。也许此生我们不会再见面,但我丝毫没有把他们当做是我生命中的过客!
又坚持走了一天,腿伤还是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我赶紧到德惠市人民医院做检查。医院的王书记得知我是徒步走中国的,非常佩服,亲自打电话让值班护士带我去找医生,并特批给我免费治疗。负责治疗的薛医生告诉我说,我腿的骨头并没有问题,但是肌肉与骨膜已经严重拉伤,必须住院一周进行观察治疗。
只要骨头没事,我就不担心了。所以我没有住院治疗,只是让薛医生给我简单地开了些药,又继续赶路了。我想,自己每天在路上走,双脚难免不起泡,但只要坚持下去,走到脚上长了老茧,可能就抗磨了。
带着这样的信念,我硬是把最初的半个多月熬了过去。我走过了飘着冰凌的拉林河、松花江,又走过了雨雪纷飞的吉林,最后走进了辽宁。
脚踝虽然不疼了,但脚上又起了几个新泡。有一次,我正在路边挑脚泡,碰巧遇到一位赶着马车的老人。他停下车,询问我是否有剪子。我点了点头,连忙找出剪子递给他。只见他走到马屁股后,剪下一撮马尾毛递给我说:“用白酒消消毒,再用大号的针穿上,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烫个脚。用针将马尾毛穿过脚泡,第二天早上再抽出来,管保你的脚就不会那么疼了。”
我半信半疑地接过马尾毛放进包里。老人说:“你可以把两双袜子套着一起穿,想当年俺这样一天走几十里地也很少打泡。”
老人让我坐上他的马车,我谢绝了。后来,我用老人的办法处理脚泡,果然管用。真是神了!
第一部分 品味善良
11月24日下午,我途经兴城、绥中,穿过有“关外第一镇”之称的葫芦岛市绥中县万家镇进入河北省。傍晚时分,到达山海关。
25日上午,我在山海关游览了“天下第一关”后继续前行。等走进秦皇岛,到市政府和邮局签完字、盖完章后,已是下午2点40分。为节省时间,我买了两个烧饼在路上边走边吃。初冬时节,天气有些冷,没吃几口,烧饼就变得又凉又硬。这时,一位骑自行车路过的老大姐看到我,便下来推着车与我搭起话来。
“天冷了,你这样啃着烧饼走路会呛风得病的,到我家我给你做点热饭吃吧。”
“没事,我已经习惯了。”
“看你背包上写的‘徒步走遍中国’,你是从哪来的?”
“哈尔滨,我刚走了一个多月。”
“多长时间能走遍全中国啊?”
“我计划走十年。”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