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_14 丹尼尔·戈尔曼(美)
此时,我已被检查搞得头晕脑胀,半点儿也没想到问问他那个在我
心里窝了一个上午的问题,倒是我的医生朋友向那专家问道:“医
生,我这朋友的父亲死于肾癌。他十分想知道光片上有没有癌
症的征兆。”
这位专家敷衍了事地说了声“未见异常” ,又赶紧去检查下一
个就诊者了。
像我这样满腹疑虑,渴望了解自己的病情,却又有口难开的情
况每天都在医院和诊所里无数次地发生。有人对候诊室的病人进
行过调查,发现每个病人心里都揣了三四个问题,想问一问给他们
看病的医生。当他们离开门诊室时,平均只有一个半问题得到了回
答。这个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当今的医务人员没有满足病人的情
感需要。病人的问题未得到解答,结果是让病人满腹狐疑、担惊受
怕,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这种情况又导致病人对他们似懂非懂
的治疗方案迟疑不决,不敢接受。
其实,医疗界要扩大其健康概念,兼顾解决患者的患病情绪,
路子也不少。例如,定期告诉患者有关治疗决策所依据的病情。现
在,有些服务机构应患者之请,提供相关疾病的医学文献电脑检索
服务,让病人能配合医生,作出知情选择。还有就是搞一个培训项
目,花上几分钟时间,让病人学会向医生提问,这样,可使病人离开
时,心里想着的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答。
通常,患者在做手术或痛苦的检查前总是愁绪万千,这时,正
是解决患者情绪问题的良机。现在,有些医院已开始给患者提供手
术前指导,以帮助患者打消顾虑和担心,处理好烦躁不安的情绪。
例如,这类指导包括教患者学习一些放松的技巧、在手术前充分解
答他们的各种问题、在手术的前几天告诉他们在康复期间还可能
会遇到哪些问题等。由于手术前进行了情绪指导,患者手术后恢复
健康的时间,平均缩短了两三天。
患者一住进医院,就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孤立无助感。
不过,有些医院已开始设计新病房,让患者与家人一起同吃同住,
受到家人的护理,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情
况大都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里。
放松训练可帮助患者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情绪,以及减少
可能加重病情的其他负面情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研究中心
的乔恩·卡巴特津恩缓解压力诊所在这方面树立了一个榜样。该
诊所向患者提供为期周的集中注意力训练,教他们练瑜伽功。
在训练中,要求患者注意其情绪波动,注意养成每天都做深度放松
练习的习惯。此外,诊所还制作了教学录象带,让患者通过电视机
观看。对那些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来说,这比常见的肥皂剧有益得
多。
迪安·奥尼什( 医生也为医治心脏病设计了一
套新方案,放松练习和做瑜伽功是这个方案的核心内容,同时,这
个方案还包括低脂肪食谱等。那些心脏病严重得需要做冠状动脉
搭桥术的患者在练习这套方案一年后,动脉阻塞的情况有了根本
性的好转。奥尼什告诉我,放松训练是这套方案最重要的部分。与
卡巴特津恩诊所的练习方案一样,这个方案采取赫伯特·本森
)医生称之为“放松反应”方法,针对可导致若干
疾病的压力,反其道而行之。
最后,还得强调讲一讲,一个擅长移情的医生或护士,懂得怎
样与病人沟通。医务人员与病人交流对治病确有好处。这意味着
在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应培育起“以信任关系为主的医疗护理”,
应认识到医生与病人的信任关系是影响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如
果对医护人员的教育中包括了情感智商的一些基本技巧,特别是
自我意识、移情及倾听技巧的话,建立起这种关系并不难。
走向注重关怀的医学
上面所提及的步骤仅仅是一个开始。医学要扩大视野,将情感
影响包容在内,应把下列两大科学观点铭记在心:
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生气、焦虑、抑郁、悲观及孤独等消极
情绪,这是预防疾病的一部分。研究数据表明,如果长期怀有这些
消极情绪,其危害不亚于吸烟的危害。帮助人们处理好这些消极情
绪,就像让嗜好吸烟者戒烟一样,对身体颇有益处。要做好这项有
益于公众健康的事情,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从小传授给人们一些最
基本的情感智商技巧,使之成为终生的习惯。另一项卓有成效的预
防措施是教那些即将退休的人学会控制情绪,因为情绪好坏是老
年人会不会迅速衰老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另一类需要帮助的人群
为高危人群,即贫困者、职业单亲母亲、居住在犯罪高发区的居民
等。他们日复一日地生活在极大的压力之下,帮助他们处理好由这
些压力造成的情感问题,对他们预防疾病十分有益。
.在治疗患者疾病的同时,兼顾其心理需求,将使患者受益
匪浅。医护人员安慰患者的情绪,只不过是多给患者一点人道的关
怀,在这方面,医护人员还有大展身手的余地。然而,目前在疾病治
疗过程中,情感关怀常常被搁置一边。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资料显
示,关心病人的情感需求对治疗疾病确有裨益,也有证据表明大脑
的情感中枢与免疫系统间确确实实存在着联系,但许多医生仍然
对病人的情绪在治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心存疑虑,把有关证据摈
斥为不足为凭的道听途说。更有甚者,干脆把这些证据看作是少数
人自吹自擂的夸夸其谈。
尽管越来越多的病人追求道的医疗,但人道医疗的前景却
越来越暗淡。当然,也有不少医生护士给病人奉献爱心,无微不至
地照顾病人。但随着医疗的日趋商业化,推行人道的医疗护理十分
困难。
其实,人道的医疗也并非没有经济效益。过去的研究业已证
明,减轻病人的痛苦情绪能节省开支,就预防疾病、推迟发病以及
帮助病人尽快康复等来讲尤其如此。纽约市的西奈山医学院和西
北大学的专家对老年髋部骨折者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在做
通常的骨科矫治手术的同时接受抑郁症治疗,其出院时间平均可
提前两天。假如以个患者计算,仅这一项就可节省医疗费用
美元。
这种人道的医护方式也使患者对医生及疾病治疗感到更加满
意。在今后的医疗市场上,病人常常可在众多有竞争力的治疗方案
中自由选择,而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满意程度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
的决策因素。痛苦的治疗经历足以使患者敬而远之,相反,令人满
意的治疗就赢得患者的信任,以后就会再来就诊。
最后,医疗道德也要求人道的医护方式。在《美国医学会杂
志》的一篇社论中曾提到过一份报告,说心脏病人在发作后,如果
情绪抑郁,死亡的可能性增加倍。社论就此评论说“:抑郁和孤独
等心理因素使冠心病患者成为高危人群,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不努
力处理好这些因素是不道德的行为。”
如果我们承认情绪与健康之间的互动关系,那么,我们就不应
该再容忍对病人在与慢性病或重病抗争中的感受采取不闻不问的
医护方式。时不我待,医学界应该充分利用情感与健康间的联系,
提高医疗质量。今天,关心并处理好患者的情绪在治疗中还十分罕
见,但在明天,也许应该成为主流的一部分,成为我们治疗疾病的
常规工作。无论怎样,这种医护方式至少能使医疗更人道些。对部
分患者来讲,它可加速他们的康复。正如一位患者在给其外科医生
的公开信中所说:“同情不只是精神鼓励,而是治病的良药。”
第四部分
机  会 之 窗
下面这故事是一场小小的家庭悲剧。
卡尔和安妮都在教他们岁大的女儿莱斯利玩新买
的电子游戏。莱斯利开始玩的时候,卡尔和安妮都急不可
耐地要“帮帮”,她,他们俩一个说东,一个说西,相互矛盾。
这边,妈妈安妮一个劲儿地催促“:往右,往右停
住,停住,快停!”越说越着急,而莱斯利咬着嘴唇,瞪大双
眼,直盯屏幕,努力照着妈妈的话做。
那边,爸爸卡尔却粗声粗气地直喊:“你看看,没按
对,往左按,快往左按
这时,安妮无可奈何地翻了翻白眼,冲孩子大叫“:停
住,停住
莱斯利对爸爸妈妈的话无所适从,绷着脸,十分紧
张,不知所措地望着他们,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而这时,卡尔和安妮却争吵起来,丝毫没有注意到莱
斯利已快要哭了。安妮怒气冲冲地说道:“她按得太慢
了!”
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莱斯利脸颊上滚了下来,而
卡尔两口子似乎半点儿也没注意到。在莱斯利抬手擦眼
第十二章
家庭的熏陶
泪时,卡尔还厉声道:“这就对了,把手放那个按键上,准
备射击。好,打中了!”这时,安妮也在旁边助喊“:对,你稍
稍动一点点就行了! ”
这时, 莱斯利却痛苦至极, 孤单单地小声抽泣起来。
这种时候给孩子留下的印象极深。对莱斯利来讲,这场痛苦的
经历给她的唯一印象或许就是爸爸妈妈, 以及其他人都毫不关心
她的情感。如果类似的情形在儿童身上多次重演,那就将成为终生
难忘的最基本情感信息烙印在孩子的心上。这些情感信息往往决
定着人生的方向。家庭是情感习得的启蒙学校。在这个关系亲密
的熔炉里,我们学会了认识自己、观察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如何看
待自己的情感、如何作出反应、怎样理解及表达自己的希望和担
心。这种情感学习不仅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而且也通过父母处
理自己的情感问题及夫妻间情感交流时所树立的榜样来进行。有
些父母是天生的情感教师,而另一些却是糟糕透顶的反面教员。
有关父母对待子女的研究多达几百项。这些研究发现,父母对
待子女, 无论是严厉惩罚还是同情谅解, 是漠不关心或是关怀倍
至,都会给孩子的情感生活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不过,直到最
近,才有可靠的证据表明,父母的情感智商越高,对子女的帮助也
越大。夫妻怎样处理他们之间的感情以及怎样处理与子女的感情
对子女有着深刻的影响。孩子十分擅长学习,他们极善于对家庭里
的情感变化察言观色。华盛顿大学的卡罗尔·胡文(
) 和约翰·戈特曼带领一个研究小组, 就夫妻关系与父母
对待孩子方式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结果,他们发
现,能妥善处理夫妻情感关系的夫妇,帮助孩子处理情绪波动的效
果也最明显。
在一项追踪研究中,研究者以家中有一个岁孩子为标准家
庭进行初次观察。到那个孩子长到岁时,研究人员再次对这个家
庭进行观察研究。除了观察父母间的谈话外,研究人员还注意观察
父母亲(包括莱斯利的父母)教年幼的孩子玩电子游戏的情况。这
些事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清楚地显示出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状况。
研究发现,有些父母就跟卡尔和安妮一样,对子女态度专横,
孩子有一点没做好,就失去耐心,不耐烦地提高嗓门,有些甚至骂
孩子是“ 笨蛋”。总之,这些父母把对夫妻关系有极大破坏作用的表
示轻蔑和厌恶的言行也搬出来对待孩子。反之,有些父母对子女的
缺点错误非常耐心,帮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越俎代
庖。父母教子女怎样玩电子游戏的确反映了父母的情感交流模式。
在对孩子的情感发展十分不利的管教方法中,有种最为常
见。它们是:
完全置之不理型  孩子的情绪苦恼, 父母认为只不过是
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是自找麻烦,采取置之不理、随它去的态
度,而不是利用这个机会,增进同孩子的亲近感,或帮助孩子学会
处理情感问题。
过于放任自流型  这些父母注意到了孩子的情绪, 但认
为不管孩子怎样处理这些情绪都错不了, 甚至情感受到伤害也没
关系。像那些忽略孩子情绪的父母一样,这些父母也很少主动教孩
子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情绪。他们有时也安抚孩子的情绪,但用的办
法是给小恩小惠,只要孩子别再伤心或生气就行了。
轻蔑压制型  在孩子闹情绪时, 这些父母通常都是声色
俱厉地批评指责,或予以惩罚。例如,孩子一有生气的表现,他们就
加以禁止,火气冲天地要惩罚孩子。要是孩子稍作辩解,这些父母
就怒气冲冲地吼道“:你敢顶嘴!”
然而,有些父母看见孩子情绪苦恼,便因势利导,口传心授,教
孩子学会处理情感问题。他们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努力了解孩子
苦恼的原因,如询问“是不是汤米伤了你的心,让你不高兴了”等,
然后,努力帮助孩子用积极的办法安抚自己的情绪,如教孩子“你
别理他,先一个人玩玩具,等高兴了再与他一道玩行吗”。
父母要想成为合格的情感导师,自己就必须掌握好情感智商
的基础技巧。例如,辅导孩子处理情感的一个基本技巧就是学会辨
别感受。假如当爸爸的对自己的伤感情绪都分辨不清,那也无法帮
助儿子区别由丢失东西引起的不快、伤感电影引起的悲伤或喜欢
的人遭受不幸而产生的悲哀等感受间的差异。此外,还应培养孩子
敏锐的洞察力,帮助他们了解事情的起因。例如,孩子生气时,使他
能明白自己气从何来,因何而生。
随着孩子成长,他们不仅需要情感教育,而且情感教育的内容
也应有所不同。如我们在第七章中所看到的,移情教育在父母调谐
婴儿情绪时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孩子的有些情感技巧需要通过多
年与朋友相处才能习得,但擅长处理情感问题的父母在帮助子女
学习情感智商的基本技巧方面仍然可以大显身手,比如在教孩子
怎样觉察、控制及驾驭自己的情绪方面,在移情、处理人际关系中
的感情问题方面,父母都是大有可为的。
父母的情感教育对子女的影响非同寻常。华盛顿大学研究小
组的专家发现,擅长处理情感问题的父母与处理情感问题能力较
差的父母相比,他们同子女的关系较为密切,感情较深,摩擦较少。
而且,他们的子女也能较好地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遇到苦恼时,
也能较好地自我宽慰,情绪低落的时候较少。这些孩子在生理方面
也常处于放松状态,紧张产生的应激激素水平较低,情绪兴奋的其
他生理指标也较低。在社交方面,这些孩子也占有优势。在同伴中,
他们的人缘较好,招人喜欢;在老师眼里,他们的社交能力较强。此
外,父母和老师都认为这些孩子较少粗暴无礼及惹事生非等行为
问题。最后,在认知方面,这些孩子的注意力较集中,学习效果较
好。智商相同的岁孩子,如果父母在情感方面循循善诱,早早培
养,到小学三年级时,他们的数学成绩和阅读能力就会优于其他
情感的发端
父母对子女情感能力的影响从孩子襁褓时就开始了。哈佛大
学著名儿科专家.贝里·布雷泽尔顿博士(
曾做过一个有关幼儿对生活的基本态度的试验。他先拿两块积木
给个月大的婴儿看,然后演示怎样把那两块积木拼到一起,再叫
婴儿照着做。乐观的婴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他的反应是:
抓起一块积木,拿到嘴里吮吮,再用来擦擦头发,接
着,把它丢到桌子的一边,看你会不会把它捡回来。如果
你捡回来,她就会完成任务把那两块积木拼到一起。
这时,她会抬起头来看着你,充满期盼的双眼似乎在说:
“看我多能干,夸夸我吧!”
像上面这类孩子在生活中常常得到大人的表扬和鼓励,他们
期望自己能战胜面临的每一个挑战。相反,孩子如果生活在缺乏热
情、混乱不堪、关系冷漠的家庭,他们在做同样的拼积木试验时,就
显得毫无信心。这并不是说他们无法把这些积木拼到一块儿,其
实,他们完全懂得大人的指示,也能协调行动,把积木拼起来。布雷
泽尔顿指出,这些孩子即使做了,他们的举止也是“羞羞答答”,眼
神也似乎在说“看,我不行,我没有成功”。这些孩子以后多半都抱
着失败的观点跨入人生的旅途,他们不敢期望老师的鼓励或注意,
认为学校生活没有一点儿乐趣,其最后的结果大都是辍学离校。
孩子自信乐观或畏惧悲观的人生观是在其人生最初的几年中
人。这有力地证明了父母培养孩子处理情感的技巧对他们的学习
和人生都有很大的好处。
逐渐形成的。布雷泽尔顿指出,父母“应懂得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
帮助孩子产生学习的自信心、好奇心、乐趣,以及理解其能力的局
限”,这些都有助于孩子人生的成功。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布雷泽
尔顿的话确有道理。孩子上学后会不会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他学前就已形成的情感特质。例如,在第六章中已提到,一个岁
孩子如有控制马上享用糖果冲动的能力,即已预示年后在他学
习能力倾向测验中可多得分。
虽然孩子的情感智能在整个在校期间都会不断发展,但其基
本能力的形成却是在他初到人世间的那些岁月里, 以后的情感能
力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在第六章中,我们已看到,这些能力
是所有学习行为最重要的基础。全美婴儿临床计划中心的一份报
告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要预测儿童在校的学习成绩,不是看儿童
积累了多少知识或多小就能识字阅读,而应看其情感及社交方面
的表现怎样。这些表现包括自信心、好奇心、知道该做什么、懂得控
制不当的冲动、有耐心、能遵循指示、知道向教师求助、与其他孩子
在一起时懂得怎样表达自己的需求。
上面这份报告还指出,几乎所有差生,不管他们有没有认知困
难或学习障碍,都至少欠缺上述情感智能中的一种或几种。这个问
题相当普遍。在美国有些州,每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刚入学就留
级,重修一年级的课程,而且越往上念,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大,由
此,变得越来越没信心、厌学、调皮捣蛋。
一个孩子在校的表现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掌握
所有知识的根本基础。上述报告列举了构成这种能力的七大要素
(这些要素都与情感智商有关):
.自信心    自信心是控制和掌握自己躯体、行为及外部世界
的一种感觉;就儿童来讲,则是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成功,而且
一定会得到大人帮助的一种感觉。
好奇心认为求知有意义,能给人乐趣。
意愿性  追求效果的意愿、能力和毅力,这与自己的能力及
效应感有关。
.自制力    与其年龄相称的调节和控制行为的能力,即内在
的控制感。
.人际关系能力    在与人相处时,被他人理解和理解他人的
能力。
.交流能力  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想法、感受、观点的愿望与能
力。这首先得信任他人,并能感受他人及成人信任自己的愉快。
.合作能力    在群体活动中,平衡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
孩子跨进校门时,有没有上述这些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
母及幼儿园的老师给他情感关心的程度。
奠定情感智商的基础
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在半夜点钟醒了,开始啼哭。妈妈赶紧
过去抱起她,给她喂奶,慈爱地看着她,仿佛对她说,妈妈很高兴看
看她,即使是半夜也没关系。小宝宝在妈妈的怀抱里舒舒服服地吃
了半个小时的奶,又进入了梦乡。
再看另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的情况。他也在半夜点钟醒了,
哭个不停。正巧,妈妈刚与爸爸吵了一架,入睡才一个小时,现在又
被吵醒了,心情十分烦躁。见孩子啼哭,她一把抓起他,说道“:安静
点行不行,真让人受不了!吃吧,吃吧,别哭了!”她给孩子喂奶时,
看也不看孩子一眼,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前方,回想着与丈夫吵架的
事儿,越想越气。婴儿感到妈妈搂得过紧,便不安地蠕动几下,绷直
身子,停止了吃奶。妈妈见状,哼道“:不想吃,那就别吃!”说罢,便
把他扔回他的小床,径直走了,任他在那儿哭个不停, 直到精疲力
竭重又睡着为止。
全美婴儿临床计划中心报告的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相互作用的
典型。这类相互作用如经常在两个婴儿身上重复发生,他们的情感
以及他们与亲人的关系将大相径庭。第一个婴儿渐渐懂得了人们
是值得信赖的,时刻关心着她的需要,可指望人们帮助她,也会努
力寻求帮助;第二个婴儿则逐渐感到自己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无
人真正关心他,他寻求安慰的努力不过是水中捞月,徒劳无益。当
然,大部分婴儿或多或少都有过这两种相互作用的体验,但是,关
键是父母长年累月用哪一种互动方式来对待孩子, 常用的方式即
决定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对自身的看法和对他人的信赖
感。用埃里克·埃里克森的话说,或是孩子对外界产生了一种“基
本信任感”,或是有一种“ 基本不信任感”。
孩子出生不久,即开始习得这些情感,并贯穿整个童年时期。
父母与孩子每一次小小的交流,都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机会。
这些情感教育日积月累,便形成了孩子情感和能力的核心。例如,
一个小女孩碰到一个谜语,猜不透,便去找正忙着的妈妈帮助,如
果妈妈爽快地答应帮她,她就得到一个积极信息;如果妈妈说“:别
来烦我,我正忙呢”,她得到的就是另一个信息。不管是哪种信息,
反复强化,便构成了孩子对人际关系、人生观的情感期待。假如父
母不称职,如自己尚未成年、吸毒、情绪低落、常发脾气、无人生目
标、生活乌七八糟等,给孩子负面影响最大。这些父母不把孩子放
在心上,更不用说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了。研究发现,忽略孩子与
虐待孩子相比,其危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项对被苛待儿童的调
查发现,在所有这些儿童中,被父母忽略的青少年问题最严重。他
们焦虑不安、无所用心、麻木不仁,遇到事情,或挑起事端,或是退
缩不前。在这类孩子中,一年级就留级的人数达% 之多。
在孩子出生后的三四年中,大脑发育到其总体积的左右,
功能完善的速度比以后任何时候都快。在这期间,孩子的基本学习
能力也发展最快,情感习得更是遥遥领先。在 岁以前,任何重大
的压力都会损伤大脑的学习中枢,并影响到智力的发展,以后的人
生经历虽然能对这种损害有所弥补, 但孩子早期学习能力已受到
严重的影响。一项研究报告总结人生最初年的情感教育时,认为
孩子情感发展如受到严重损害,其后果将是严重而持久的,表现出
来则是: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不信任人、疑心重、心胸狭隘、多愁
善感、易生气发火、无礼貌、好捣乱,常常是忧心忡忡、满脑子可怕
的怪诞想法、总认为自己不幸福。这种孩子很难把握自己人生的潜
在机会,更谈不上与同龄孩子在学业上一争高下了。
流氓小霸王的养成
有一项跟踪研究以纽约州北部地区的名儿童为对象。该
项研究从这些孩子岁起,一直跟踪调查到他们岁为止。研究
获得的大量资料, 充分说明了父母对子女情感教育不当将影响孩
子的终身。在儿童的攻击性方面,这种影响尤为明显。研究发现,
这些人在孩提时,有部分人动辄就打架斗殴,恃强凌弱,极富侵犯
性。这类孩子最易辍学,到岁时,在暴力犯罪中已是榜上有名。
他们似乎特别嗜好暴力。结果,他们的孩子在小学里也是些兴风作
浪的刺头,与其父亲或母亲当年在校表现如出一辙。
上梁不正下梁歪,儿童的侵犯性也是后天习得的。撇开遗传因
素不说,这些刺头就是在这种富有进攻性的酱缸里熏陶出来的。做
孩子时,父母对他们蛮不讲理,揍他们时心狠手辣;轮到他们当父
母时,他们又把那一套做法一脉相承。有其父必有其子,父亲凶狠
暴戾,儿子长大后,也同样蛮不讲理;富有侵犯性的小女孩长大后
做了母亲,对子女也常不讲理,粗暴跋扈。虽然这些父母对儿女异
常严厉,但对儿女的生活却漠不关心。他们的行为潜移默化,影响
孩子。以后,孩子又把这些行为奉为圭臬,带到学校,带到娱乐场
所,甚至伴随终身。这些父母并非天生就是心胸狭窄,或不为子女
着想,而似乎是依样画葫芦,重蹈父母教养子女的覆辙。
用这种方式管教子女的父母,管教方式反复无常,全凭自己心
情好坏。他们若心情不好,孩子就成了出气筒,受到严厉处罚;若心
情愉快,则任凭孩子在家胡闹乱搞。他们处罚孩子,并不是看孩子
的表现怎样,而是全凭自己的感觉好恶。这种方式调教出来的孩
子,往往感到自己在这世上百无一用且无依无靠,同时,也感到威
胁无处不在,打击无时不来。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生活长大的孩子,
的确值得同情,但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也好斗成性,目中无人。这些
教养方式从孩子幼年就开始影响他们的情感发展,其惨痛代价就
是孩子一生的情感生活将从此蒙受磨难。
虐待:将移情一扫而光
在全托幼儿园,小孩们乱作一团, 疯来打去。两岁半
的马丁去挤一个小女孩,不知什么原因,小女孩“哇”地一
声哭起来。马丁伸手去拉她的手, 她边哭边避开他,马丁
见状,便“啪”地一下打在她胳膊上。
小女孩哭个不停, 马丁转头看着别处, 大叫: “ 别哭
了!别哭了!” 他越叫越急,嗓子越来越大。
过了一会,马丁试图再去拉那小女孩, 但她仍躲到一
边。这时,马丁龇牙咧嘴,扮作汪汪直叫的小恶狗,冲着小
女孩做怪样。
随后,马丁试着去拍拍哭泣着的小女孩,但手越拍越
重,后来就对着小女孩一阵猛打, 打得那可怜的小女孩嚎
啕大哭。
上面这令人不安的描述充分证明了父母经常毒打孩子, 即虐
待孩子,会扭曲孩子移情的天性。马丁对其同伴的痛苦作出了近乎
野蛮的反应,就是孩子移情心被扭曲了的典型表现。这些孩子自襁
褓中就常常挨揍,或遭受肉体虐待。如我们在第七章中所提到的,
对哭泣的同伴,小孩子通常都会充分同情,竭力劝解安慰,而马丁
这类小孩对此的反应却完全背道而驰。在全托幼儿园里,马丁对小
女孩的痛苦复加暴力,不过是重演了他家里人对待眼泪与痛苦的
做法:伤心哭泣首先得到的安慰就是让别哭了,如果继续哭泣,便
鄙夷地看你两眼,吼你几声,再下来,就是给你一顿痛打。马丁似乎
已泯灭了最基本的移情之心,缺乏停止攻击本已受伤者的天性。才
两岁半,残酷和施虐的兽性冲动就已在他身上初露端倪。
马丁毫无移情心的粗野表现,在他那类小孩中十分典型。这些
孩子年纪尚幼,却已饱受家人的肉体和情感虐待, 创伤已刻骨铭
心。研究人员对那全托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了两小时的观察后发现,
在那里,像马丁这种孩子共有个,马丁只是其中之一,他们的年
龄在岁。在该幼儿园另外还有个孩子,他们都来自家境拮
据、生活压力更大的家庭,但他们没有受到家人的肉体虐待。这两
组孩子在见到别的孩子受伤害或痛苦时,其反应迥然不同。未受虐
待的个孩子遇到了起同伴痛苦的事件,他们中有人都表现
出对痛苦同伴的关切、难过或怜悯。然而,受虐待的个孩子遇到
了起同类事件时,没有一人对同伴的痛苦表现出半点儿关心。
相反,他们看到同伴哭泣,表现出来的是恐惧、生气,或跟马丁一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