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工作DNA

_4 郝明义 (当代)
  虽然,能力是一个名词,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能,讲究能量的强弱。
  一个是力,讲究力量的稳定。
  能力的强弱固然重要,稳定更不在话下。强大而不稳定的能力,就好像《天龙八部》里段誉的六脉神剑。力量使得出来的时候,固然石破天惊;力量使不出来的时候,则令人胆战心惊。
  对一个工作者,这不是一个正面的评价。
  谈这个问题,证券大师巴菲特的说法最好。
  他觉得一个人的能力,好比一具引擎的马力。能量大,当然马力就大。但是,马力大,和这具引擎能不能顺畅地运作,却是两回事。有的引擎,虽然有八百匹马力,但是运作得不顺畅,只能打个五折,结果最后实际的马力只有四百。另外一个引擎,只有六百匹马力,但是运作得相当顺畅,力量可以发挥出九成,最后实际出来的马力反而有五百四十匹。巴菲特说,他用人的时候,宁可取这个六百匹马力的引擎,也不选那个八百匹马力的引擎。
  所以,能力要强,更要稳定。
  很多人只注意到自己能力很强的一面,却没有发现不稳定的一面,因此一旦发现加薪和升迁的时候,自己没有雀屏中选,就不免怨气冲天。这种怨气反映在情绪上,就进入恶性循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物,也就被自己制造出来了。
  但是,要怎样维持稳定的力量?
  第一,全神贯注在自己的工作上,换句话说,也就是通过不断地思考与工作相关的事,磨练自己能力的加强以及稳定。以外的小事归于细枝末节,大事归于机运,都不必放在心上,徒乱心意。
  第二,随时相信,这就是自己的最佳状态。
  不论最后胜利还是失败;不论环境顺利还是不利;不论工作伙伴默契十足,还是宛如外星人;不论自己面对的任务是有经验又有把握,还是前所未见又没有倚靠。无论任何状况,我们都要告诉自己:这就是我们的最佳状态。
  应对自如地潇洒前进,这是最佳状态。
  创伤累累地匍匐前进,这是最佳状态。
  困顿颠簸,原地盘旋,这是最佳状态。
  奄奄一息,生死不得,仍然是最佳状态。
------------
我的同学和普拉蒂尼
------------
  即使在一个行业里经过多年的历练,前后进行过各种考虑与评估,要回答自己的工作或行业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一九九八年初,我去韩国。上了飞机不久,一位先生到我旁边的位子坐下。
  我们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
  他是我在韩国时候的高中同学,曾经有一阵子来台湾定居,后来又回韩国发展,大约有四五年没见了。
  我知道他一直在开馆子,问他如何。
  他说不做餐厅生意了,一年前开始改行,现在做成衣批发,也帮台湾一些成衣制造商做些代理。
  看他红光满面,当真是春风得意。
  “你知道,我从高中开始就认为自己是个做餐饮的料。一直做一直做,各式各样的餐厅都做,做到四十多岁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干这一行的。”他说,“好啦,现在总算找到适合我的这一行啦。”
  他说的没夸张。韩国、日本、台湾各地他都做过,饭馆、饺子店、小吃摊,以及附带卡拉OK的餐厅全都开过。
  “我太想赚一笔大钱,又爱玩,这样的话,手艺再好也不适合开餐厅。现在这个工作刚好,又有钱赚,又不必每天受罪难受得要死。这才是适合我的行业啊。你知道吗?我现在才发现自己是炒汇的高手啊。”
  他对自己分析得十分清楚。
  在一个行业里浮沉了二十多年,始终欠缺临门一脚,最后终于发现自己另有最爱,我这个同学真是个幸福的人。
  已经退休的法国足球明星普拉蒂尼,是另一个例子。
  普拉蒂尼率领法国队百战沙场,获得各种荣耀,自己也得到“足球天王”的称号,但始终没能摘取世界杯的冠军,成为他最大的遗憾。
  在他几近退休时,法国队再一次在世界杯上遭到淘汰。普拉蒂尼也没有再上场的机会,成为观众的一员,在场边为其他球队观战。
  在这么大的挫折情绪中,普拉蒂尼回忆他坐在数万名热情吶喊的观众中,再度深刻地体会到足球的魅力,为自己献身足球而觉得不虚此生。
  在一个行业里浮沉了二十多年,始终没能登上最后的巅峰,却仍然别无他爱,普拉蒂尼真是个幸福的人。
  我的同学和普拉蒂尼,都是幸福的人,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例子。
  他们的幸福,我不认为有高下之分。
  名剑,破剑,能杀敌的就是好剑。
  工作也是如此。不分贵贱,不分左右,只要适合自己,让自己乐在其中的,就是好工作。
  如果我们真正能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乐趣,那么也就该了解到:我们应该尊重所有工作者的乐趣,不要做些伤害别人工作的事情,也不要剥夺别人工作的乐趣。
------------
所谓“业余”
------------
  有一部电影叫《高球大满贯》,讲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一位高尔夫球手——鲍比·琼斯的故事。
  鲍比·琼斯的传奇,在于当年他是以业余选手的身份与职业高尔夫球手竞赛,但是却横扫职业选手。尤其在一九三○年连续拿下英国公开赛、英国业余锦标赛、美国业余锦标赛以及美国公开赛冠军,缔造了当时史无前例的年度大满贯纪录。
  随着他获得一座座奖杯,成绩越来越令人疯狂,影片中的记者一直追问他一个问题:“你何时要转为职业选手?”因为一旦转入职业,他的收入将是不成比例的暴增。
  然而,鲍比·琼斯一生都没有成为职业高尔夫选手。他拿下一九三○年的美国公开赛冠军后,在二十八岁时就宣布退休了。电影结束的时候,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要成为职业选手(professional),而一直坚持自己业余(amateur)的身份。
  鲍比·琼斯是这么回答的:amateur的字源,来自于拉丁文的amor(爱)。他是因为喜爱高尔夫而打球的,如果成为职业选手,就是为了钱,而不是为了爱了。鲍比·琼斯的回答,解释了为什么一个amateur的选手,仍然可以击败professional的选手。
  中文,经常把amateur译为“业余”,把professional译为“专业”。这显然容易曲解,或漏解许多意思。
  中坚干部,应该看看这一部电影。因为所有的中坚干部,都是professional与amateur的混合体。
  就他的工作资历、经验与细致程度,他都是professional,职业高手级了。但是在茫茫的黄沙中想要心平气和地持续下去,他必须是这个行业,或是这个工作的amateur。
  找不出,或是恢复不了对这个工作本质性的喜爱,骆驼就太折磨自己了。
------------
我们能掌控什么?
------------
  如果以名利来论工作,不论就外人还是自己,似乎都比较容易看出成绩。抛去名利,工作就不是一件“得失寸心知”的事情,往往成了“寸心难知”。
  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助自我检验工作能力的标准?
  我自己使用的测试办法是:自我掌控能力。也就是通过自我掌控程度的测试,来评估自己能力的进退。
  这个测试的第一个项目,是“立场”。
  第二个项目,是“方向”。
  第三个项目,是“方法”。
  第四个项目,是“惯性”。
  立场、方向、方法、惯性,是进行任何工作都必须掌控的步骤。四者相互关联,交替影响,对最后的成绩各有作用;不过,仍有其先后顺序。好比建造一座高楼,地基越扎实,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立场,就是最根本的地基。
  做任何事情,要先认识自己的环境,看清自己的立场。如何看清自己的立场,在千军万马中怎么看,在混沌不明中怎么看,都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掌控。
  有了立场,就会有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就会发展出方向。但是你有你的立场和方向,别人也有别人的立场和方向。有人会明着来冲撞你的方向,有人会暗地迂回来影响你的方向,如何在众声喧哗中抓稳自己的方向,也要依靠不断地练习、掌控。
  你要掌控你的方向,别人也要掌控别人的方向,方向和方向交错之间,就不免激烈冲突、刀光剑影。所以,在颠簸前进中如何过关斩将,这又需要方法,也要不断地练习、掌控。
  方法用多了不免重复,不免技穷,既不能为人所乘,也不能故步自封。所以过去失败的惯性固然要打破,过去成功的惯性也应该颠覆。如何在惯性思考与行为中随时给自己当头棒喝,也要不断地练习、掌控。
  立场、方向、方法、惯性。
  不论在任何时刻,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提醒自己来做个分析、做个训练,让我们像个旁观者一样盯紧自己的每一步动作。
  当然我们会出错。或是我们明明以为清楚自己的立场,但是事后才发现拿捏错了;或是立场抓对了,但是经不起别人各种理由的游说,又把方向搞反了;再或者,立场和方向都掌控得很不错,结果却是执行的方法出了很大的纰漏,把一局绝妙好棋下成一局死棋。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立场、方向、方法以及惯性是在自己的掌控下进行的,即使最后的结果一塌糊涂,那只能说明我们历练不够、才能不足、技不如人。结果虽不如意,但一切都已尽我所能。相反,如果我们掌控不住自己的立场、方向、方法以及惯性,那么即使最后大获全胜,那也只是运气太好,应该汗颜。
  要判断自己能力的进退,与其看事情的成败,不如反省这些掌控力道的消长。
------------
立场的层次
------------
  处理一件事情的立场,就好比建造一栋楼房的地基,是最根本。
  从人生规划,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我们每天面对任何一件事情,处理起来都牵扯到立场,只是大多觉焉不察、或习焉不察。
  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一个立场,是利己的立场。因为有句话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表面上看起来,这种思考是方便又有利的,但事实不然,这种思考可能最粗糙也最没有利益。起码有两个不利点。
  第一,这会使我们在思考立场上失去弹性。换言之,也就是面对问题失去弹性。
  我认识一个人,以前是以高层经理人的身份负责一个企业。由于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厚植实力,准备将来创业,因此对内则上下其手,对外则广结善缘。后来他如愿创业了,但是公司也没成功。
  他念兹在兹广结善缘的思考,到了自己创业之后,失去了作用点。面临自己当家做主之后的局面,他失去了关于立场思考的弹性,只能一切从头再来。
  第二,这会使我们很难体会立场思考的细密之道。
  举例来说,碰上任何问题,就站到自己的立场、或自己家人的立场、自己部门的立场,当然是个办法。但是,长期这样偷懒,万一碰上对自己左右皆不利的问题呢?如果是自己家人,自己部门里左右手发生冲突呢?
  所以,立场必须随情况、人物、时间,以及自己身份的变化而不断地思考、判断。
  通常,在一件事情上,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的立场可以不只一个。有的压力大,有的压力小。这个时候,更要格外把握住自己的分寸。
  所谓把握分寸,就是至少要考虑两样东西:一个是自己的身份;另一个是自己的信念。
  在身份上,最忌的是假公济私。在信念上,最忌的是前后不一。
  譬如说,经商的人,究竟要抓一个弱肉强食的立场,还是像胡雪岩说的“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的立场?从政的人,究竟要抓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立场,还是所谓“任人便溺”的立场?读书的人,究竟要抓一个治国安邦的立场,还是一个修身养性的立场?
  这些都是关于信念上的大立场。
  因此,我们可以说,掌握立场最难的地方就是,虽然个别事情上有很多变化的立场,但是不能违背自己的身份和信念。
  但是,我们也可以说,掌握立场最容易的,就是不论个别事情上有多少变化的立场可以选择,但是一定不能违背自己的身份和信念。
  抓得住立场,不保证抓得住接下来要处理事情的方向和方法。但起码我们可以对得起自己。
  只要我们经常练习,反复拿捏。头破血流地练习,加上头脑清晰的反省,甚至头昏脑胀的反省,总会发现立场在惯性与变化中展现的层次。
------------
方向的风雨
------------
  事情有了立场之后,就要思考处理的方向了。
  本来,有了立场,方向也就自然展现出来。立场把握得越清楚,方向也就会看得越清楚,一脉相连。但是为了练习,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思考。
  一般来说,我们每天起床之后,这一天要做什么事情,去什么地方,心里总有个谱,总会掌握个方向。但是越大的事情,却越不容易掌握方向。在一些重要事情上,或是在人生的长期规划上,反而很容易忽略方向。
  很讽刺,也很自然。
  说自然,是因为在一天的生活里,我们需要跨越的时间区隔不长,可以以小时和日为计算单位;但很多重要事情处理起来,则需要以年月为计算单位。简单的事情跨越的时间单位小、参与人数和变量也少,当然容易掌握方向;而重要、复杂的事情跨越时间长、参与人数和变量多,受到诸多方面影响,所以方向不容易把握。
  说讽刺,是因为越是重要的事情,更应该重视把握方向,然而方向却很容易混沌不明,放任自己走一步算一步。
  方向之所以混沌不明,是因为每个人有各自的立场,因此也就各有不同的方向。各种方向交错、影响,当然头绪就不清楚。一旦别人在他的方向上加重推挤的力量,如果我们把持不住自己的方向,那就很容易晕头转向,无所适从。
  经常出现的状况是,本来你要走一条风雨交加的路,却有人游说你走另一条鸟语花香的途径。走风雨交加的路,一不小心,会摔倒,会沾泥巴,狼狈不堪。走鸟语花香的路,轻松愉快又赏心悦目,还容易有吃又有拿。
  我们到底要选哪条?
  有人会说,当然是趋吉避凶。说得有理。但现实世界里,更多的状况是没有百分之百的风雨交加,也没有百分之百的鸟语花香。每条路看起来都有得有失。自己选择的原因多,别人游说的理由也多。在这种状况下,又要选哪一条?
  因此,如果只是看方向本身,很容易眼花缭乱。
  方向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用,还是得回过头来和立场一起思考。好比在浓雾中的森林,最好还是掏出罗盘来看看。
  立场可以提醒我们,在混沌不明的方向上,究竟应该做什么选择,把持什么方向。
  看了罗盘,决定了方向,不保证接下来就一帆风顺了,因为这还牵涉到方法,甚至运气。
  但我们对自己的检验,起码应该先放在开始的地方,也就是立场和方向上。看看这两者是不是清楚,是不是一致。如果清楚、一致,那么即使接下来摔得满身泥泞,全身创伤,甚至粉身碎骨,还是可以告慰自己。反之,即使后来的结果风光又丰收,在人前免不了说句侥幸,在人后还是得承认失败。
------------
方法的左右
------------
  事情有了方向之后,接着就是处理的方法了。
  本来,有了立场和方向之后,方法是自然配合而来的。立场和方向掌握得清楚,方法也就会出现得明白,一气呵成。但是为了练习,也可以把方法和前面谈的立场以及方向分开来思考。
  立场是点,必须坚守,因此没有变化的弹性。
  方向是由点延伸出的线,只要目标明确,可以有些迂回的调整。
  而方法则是由线延伸出的面,需要面面俱到、八面玲珑。
  由于方法是面,笼罩的范围最大,因此需要注意的变量最多,牵涉的随机反应也最多。也因此,方法很容易喧宾夺主,一不小心就反而成了我们处理事情的主角,把原先的立场和方向忘在脑后。
  因此,谈方法,我们第一个要记住的就是,方法不是单独存在的。方法是由立场和方向而延伸出来的。我们不能为了要面面俱到或八面玲珑,违背了原来点和线所设定的方向。
  方法一定要和立场及方向相呼应,其道理可以用医疗来比喻。中医有中医的立场和方向,西医有西医的立场和方向。因此,针对同样一种病症,中医有中医的方法,西医有西医的方法。如果我们决定了西医的立场和方向,却又去使用中医的治疗方法,其结果如何,可以想象。
  也许,有人会说,方法应该只挑有效的来用。但,什么才是有效的方法?
  每一种方法的使用,都和当事人的立场、方向有关,都因当时的时间、空间以及对象而有别。没有什么绝对有效的方法,就算对另一个人是百试百灵的方法,用到自己身上却可能是百试不灵。
  因此,谈方法,第二个要记住的就是,方法绝不能硬去移植、模仿。方法必须是自己想出来的,体会出来的,摸索出来的。
  但方法也牵涉到动态层面,需要随机应变。万一我们的个性天生就不适合随机应变呢?这个时候又要怎么体会?怎么摸索?答案是:勤能补拙。随机应变也要事先做好准备。如果能事先把准备工作做得越细,事情变化的可能性掌握得越多,现场的随机应变也就会越有根据。
  所以,谈方法,第三个要记住的就是,多算胜,少算输。对事情的了解越全面,越深入,方法也就会越多。
  然而,对事情了解的全面和深入程度,又和历练以及见识有关,所以,总难免百密一疏。也因此,立场和方向清楚,并不保证最后会选到一个有效的方法;即使方法有效,但是使用的功力不够,或是运气不佳,照样可能功亏一篑。
  但是,如果只是因为历练、见识和功力不够,而在方法的掌握上出了漏洞,事后反省起来还可以有个结论,期许自己以后碰上类似状况,有更大的把握。反过来,如果不是依循一条自己清楚的立场和方向而发展出来的方法,只是人云亦云地使用一个捡来的方法,那么,最后不论事情成败,自己都难以知其所以然,下次碰上类似的状况仍然难以掌握如何应对。
  所以,谈方法的第四个重点,就是不要怕历练不足,而要怕没有历练。
------------
惯性的掌控
------------
  方法之后,要注意的就是惯性。
  惯性,就是指我们碰上某种状况时,习惯性的思考与应对之道。
  某些人长期不得意,处于失败的逆境,一定有其方法上惯性的原因。
  某些人长期无往不利,处于成功的顺境,也一定有其方法上惯性的原因。
  造成失败的惯性要打破,否则,永远不知如何脱离这个反复的漩涡。打破一个惯性思考之后,困难才可能迎刃而解。
  造就成功的惯性也要打破,因为,世事不会一成不变,人总会碰上前所未见的问题及状况。不打破惯性,不是容易为人所乘,就是不免故步自封,难免栽跟头。何况,就算没有别人的挑战,每次利用同样的方法都能保证同样的成功,又有什么得意可言?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开始改变惯性,也就是开始改变命运。
  命运,因为个性而形成。个性,则因为习惯而形成。所以,改变惯性,就是改变个性的第一步。改变个性,则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临事之际,很多人不求思考、观察、改变自己的惯性与个性,而只求神问鬼,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难移”,也可以解释为“惯性难移”。禅宗大师讲破嘴皮的,也不过就是打破惯性。由此可见,这是件多么艰难的事。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从工作中思考这个问题,倒有些比较容易着力的地方。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很容易把惯性与个性混为一谈,不思改变,也不求改变。在工作中,由于有成败的焦点与压力,我们必须把惯性当作一个独立的课题来思考。
  一个工作者,最终挑战的,就是自己。挑战自己的最后一关,就是自己的惯性。
  挑战惯性的时候,有高低两个标准可以衡量。
  低标准,就是破除自己身不由己,总是眼睁睁看着问题一再重演的惯性。
  高标准,就是维持住自己一贯成功的行事惯性,却又能每次变化手段与面貌,难以被别人预测。
  我很佩服电影导演库布力克。他真是一个永远挑战自己惯性的人。他拍的电影从古代战争,到科幻、到十九世纪的故事、到史蒂芬·金的小说、到越战,从没有重复过自己成功的方法与模式。库布力克一定非常敏锐地观察自己的惯性,并且随时打破。
  我也很佩服披头士。他们的音乐总是让人从第一个音符就听得出是他们的作品。而每首音乐又有独特而新奇的生命。
  惯性的高标准,在库布力克和披头士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
犯错之后
------------
  工作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犯错,出现漏洞。
  有时候,这些错误和漏洞出现在立场的把握上,有时候出现在方向的设定上,有时候出现在方法的选择上。
  有时候,这些错误和漏洞会幸运地被及时发现,只是让你回想起来惊起一身冷汗;有时候,出手才知,已经铸成大错。
  面对错误,最忌的是错上加错。千万不要只为补救而补救。只为补救而补救,会彻底陷入方法的盲点,反而更乱了章法,什么荒唐的逻辑都可能设定,什么自欺欺人的借口都可能利用。
  结果,名之曰补救,其实只是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创伤。
  第一个错误固然可怕,第二个错误才会造成真正的毁灭。出现不可挽救的错误,通常都是因为企图弥补第一个错误而犯下的第二个错误。
  佛家有句话,叫作“修行”。
  修正而行,说明我们不可能不犯错,重点在于懂得修正而行。但,修正之前总要冷静一下,判断个所以。
  通常,在一些小事上,我们很容易接受这种观念。但是一旦碰上大事,或是犯了些自认为极其重大的错误时,就可能像溺水的人一样,觉得再也没有获救的机会,一切原则、是非都丢在脑后,只求自己能有再喘息一口气的机会,什么厚颜无耻、违背良心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也许有人会认为事关利害,哪顾得到是非。但,分不清是非,一定分不清利害。
  因此,一旦发现自己犯了错误,脱了轨,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误失而沮丧,而乱了手脚,最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再回到轨道上。
  轨道是什么?
  就是,原有处理这件事情的立场和方向。
  如果发现自己对事情的立场和方向掌握有问题呢?
  那就回到事情的基本是非上。
  如果发现自己对事情的是非也难以判断了呢?
  那就回到生命中一些基本的价值上。譬如:诚实。诚实地面对自己。
  诚实地面对自己之后,就算发现自己没有运用好方法,没有把握住立场和方向,甚至没有看清是非,再也回不到轨道上,事情已经无法挽回,还是不要懊恼。自己该负的责任,自己该承担的后果,挑下来,把整个过程思考清楚,反省明白,以后不再重犯就是。
  一般我们想到忏悔,大多想到悔不当初。因此在出了过错之后,大半时间用来痛哭流涕、呼天抢地,于是,一来根本没仔细检讨自己的过失,二来也根本没有学会避免再犯的能力。事过境迁之后,历史还会一再重演。
  佛家对“忏悔”有个动人的解释:忏,知道自己过失所在;悔,从此不再重犯。如此而已。
  儒家所言“不二过”,也正是此意。
------------
电动游戏的秘诀
------------
  工作上所得到的经验与教训,越是深刻的,越是珍贵的,也就越简单。简单到别人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我们却总是会忘记,甚至觉得无足轻重。总要自己实际经历一遍,再度接受一次经验与教训的冲击与洗礼,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里,有些人可以很快地学乖,避免很多尝试的痛苦,有些人则不然。所以,能否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是自我精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也因此,聆听,以及寻找秘诀,在工作上是很重要的。
  我曾经不可自已地迷恋过“玛利兄弟”那个电动游戏。
  “玛利兄弟”最后一关会碰上一个极其凶恶的敌人。这只恶龙全身有用不完的武器,不停地飞掷过来,我怎么躲闪也近不了它的身,总是两三下就gameover了。后来看看游戏秘诀,上面说,必须要在进入最后一关之前的某个地方多增加几条命。
  这地方是一个阶梯。你来到阶梯下方时,阶梯顶端会有一些敌方的乌龟滚滚而下。你要迎面杀上去,把所有的乌龟都杀掉,但是,最后一只乌龟,你却不能杀死。秘诀说:“在第三个阶梯上把最后一只乌龟踩住,用脚踢它。”这样你就可以得到许多生命,进入最后一关才能冒着箭矢和恶龙决斗。
  天啊。真是说来容易。怎么踩?在阶梯的什么位置踩?踩的轻重如何?又怎么踢?一个不小心,还没把乌龟踩成龟壳,你自己就从玛利兄弟变成“马革裹尸”了。
  我试了好多次,不,好几个月吧,每次都在这个阶梯战场上壮烈成仁。所以,后来我想这个秘诀不是写错了,就是纯粹为逗人开心,干脆放弃,试着用其他方法和恶龙决斗。但是都没成功,于是不得不又回头。
  有一天半夜,在进行了无数次惨烈的战役之后,突然,我听到清脆的金币声响起,龟壳不停地在玛利兄弟的脚下和阶梯之间来回震动,不停地,不停地。我的玛利兄弟则不停地跃起再跃起,每一跃起就会响起一次金币声,生命又增加了一次。
  原来,你必须在第三阶楼梯的边缘上跳起来轻轻地踩乌龟一脚,这样它才会静止不动。然后,你再跳起来,踢这个静止的龟壳一脚。于是龟壳就会在你的脚下和阶梯之间来回震动,每震动一次就增加一次生命。最多可以增加一百多次生命。关键在于你必须在第三阶楼梯的边缘上跳起来,踩住龟壳之后,龟壳的中心正好落在第三阶楼梯的边缘上。
  在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之前,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基督徒见证上帝的心情。真是“风闻有你,亲眼见你”。
  工作的秘诀,也是如此。归纳的结论是很简单的。悟性好一点儿,体会得深一点儿,就少走一些冤枉路。悟性差一点儿,体会得没那么深,就多走一点儿冤枉路。
  但最重要的,是要寻找秘诀,找到之后要相信,相信之后要实践。
  很多人没有读过电动游戏的秘诀,但是很多人都读过比电动游戏秘诀高明千百倍的智慧书籍。只是,我们又相信了多少,实践了多少?
------------
过关之前
------------
  过关斩将,人生快意莫过如此。但也正因为太过快意,所以往往遥不可及。
  我总觉得,电动游戏之风行,其魅力正在于满足了真实人生中这种遥不可及的快意。
  然而,电动游戏上的过关,和真实人生中的过关,毕竟大不相同。
  电动游戏上的关卡,有一定数量,有尽头;真实人生,却不然。
  游戏上的关卡是有节奏的,规律的;真实人生,却是毫无蛛丝马迹可寻,来无影,去无踪。
  游戏上过关,只要掌握了每一关魔王的弱点,就一定可以击败他。另外,下一关是什么情况,大家也都总是心里有数,甚至有所期待,跃跃欲试。
  但是在真实生活里,谁都没有这种把握。我们不知道魔王何时出现,何种相貌以及攻击弱点又在哪里。这一关到底要怎么过,要先吃到哪些金花、香菇,拥有哪些武器才能过关,心里也完全没数。
  不但没数,有时候,连自己有没有过关也不清楚。过关之后,下一关的情景会如何演化?是风平浪静,还是另一波惊涛骇浪,也不知道。更有甚者,明明已经过了关而不自知,还要重新回头陷入重围的也比比皆是。
  因此,在电动游戏上,大家愿意百折不回,一试再试地闯关;而真实生活里,碰到难关却总是能躲就躲。
  然而,电动游戏和真实生活毕竟还是有相通之处。
  当我们的生活,或是工作发展到某个阶段之后,难关是一定会出现的。电动游戏的难关是程序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而真实生活里的难关却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
  我们健康上出现难关,不是自己吃出来的,就是起居不正常而造成的。我们财务上出现问题,不是太相信别人,就是太放纵自己所造成。我们工作能力不足,不是以前努力不够,就是跳跃成长得太快。我们爱情出现问题,不是没有照顾好自己应该爱的人,就是照顾了太多自己不该爱的人。我们被人欺负,不是自己委曲求全于不应该的人,就是缺少了尊重自己生命的智慧。
  我们所有的难关,都是自己造成的。但是,形成的难关,一方面是各种积习沉淀之后出现的危机;另一方面也是促使自己改变积习,往更高的生命形态蜕变的转机。
  所以,碰到难关,千万不能躲,更不能随便关机,企求从头再来。
  玩电动游戏的时候,知道自己要过关的话,大致要先具备哪些条件,所以万一某些条件不足,就很容易放弃拼斗,干脆关机重来一遍,在新的一局游戏里面小心一点儿,多累积一些武器和条件再闯关。但事实是,每当我们抱这种希望时,最后的结果都会适得其反。上一局游戏里没能保住的战果,新的一局里照样拿不下来。
  真实生活里,我们更没有随便关机的本钱、条件与资格。
  有些事情,我们根本无法重新开机。
  有些事情,重新开机后,只要主角还是我们自己,局面就仍然依旧。
------------
过关之后
------------
  要过关,固然需要各种条件及能力的配合,但最重要的,还是自信和坚持,甚至加上一点儿轻松。
  几年前我有个经验。
  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整个人,和整个工作环境,都进入了一个前后不得的困境。
  马拉松选手跑到一个状态后,听说会面临一个“风墙”。当时我的感觉也是如此,很清楚地感觉到面前就是一堵墙。你想要撞破,但是其坚如铁;你想要迂回,但是那堵墙却无所不在。
  身后的队伍在熙熙攘攘,但是你清楚地明白自己已经走到了尽头。
  墙的后面风光无限,但却无从再进。
  折腾了好一段时间,再也没有任何方法可想之后,我决定告诉自己:没有什么无从再进。我根本不再去思考如何打破那堵墙,而直接策马到墙后的平原上。
  墙就这样消失了。
  过关的痛楚千奇百怪,但这一次的记忆却非常特别。好像电动游戏里的魔王,大多要和它面对面地厮杀得粉身碎骨,但有个游戏里的魔王,秘诀却在于要打他身后的一堵墙,把墙打破了,寒流涌进来,它就会被冻死。
  如果说过关之前最忌的是气馁,那么过关之后最忌的则是得意。
  得意,一来意味着太过于自我陶醉;二来意味着对接下来的局面有太多乐观的期待,好比童话故事里“从此公主和王子过着快乐又幸福的生活”。
  事实上,工作世界里的难关,永远不会消失。一关一关,一波一波连绵不断,前后呼应。
  每件工作,都有其前因、后果。每个决策,都有其来龙、去脉。每年的经营,都有其困顿、进展。因果交相影响,问题相互形成、连绵不断。除非我们停止呼吸,否则,要永无止息地面对。
  在这无止无息的浪涛中,老子的“祸者福所倚,福者祸所伏”,是每个工作的人都要记住的。祸福相倚,前一关豪气干云的突破,却可能引入下一关伏兵四起的陷阱;前一关灰头土脸的败退,也可能转入下一关居高临下的优势。
  我们永远没有时间为自己的失败而嗟叹,也永远没有时间为自己的胜利而欢庆。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醒自己:“打第一百次败仗之后,还要保持第一次出征的锐气;打第一百次胜仗之后,还要保持第一次出征的谨慎。”
------------
贵人是怎么出现的
------------
  在职位升迁的过程里,有些偶然的因素,以及不可言说的因素。
  其中,照中国的说法,有一个因素可能最为重要:有没有贵人相助。
  贵人。
  多年前有一个广告片。一个年轻小伙子在路边帮了一位先生的忙,后来那位先生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竟然是位大公司的老板。我记得片子的配乐是《我的未来不是梦》。
  真实生活里,贵人的出现可能更要意外。但,也可能出现得更合乎逻辑。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贵人,什么时候遇到,有时候也并不是不能预测的。所以我说很合乎逻辑。
  人为什么和别的动物不同,是站着走路,而不是爬着走?人在工作的时候,为什么总要坐着,而不是趴着?为什么只有休息、昏睡,或是做些不需要理智思考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才会躺下来?
  我认为是头脑的缘故
  头脑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我总觉得头脑就像是一支天线。不只是头脑的内部软件运作像天线,头脑的外部硬件也像是天线。你看过什么天线是倒在地上运作的?所有的天线都要拉直、拉高才能发送电波,接收电波。我认为这是人在清醒的时候总要坐着、站着,或者说,坐着、站着才能保持清醒的原因。
  你在思考什么,这支天线就会发出什么频率的无线电波。你喜欢思考什么,这支天线就会接收什么频率的无线电波。这种无线电波看起来是无形的,不如通过语言来收发那么具体,但是语言可以修饰与伪装,而无线电波更真实。我们说要看一个人,除了“听其言”,还得“观其行”,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经常思考黑色电波的人,就一定传播不出金色的电波,接收不到红色的电波,也遇见不到思考蓝色电波的人。所谓物以类聚,正是如此。
  工作的时候,我们的思考越剧烈,就会传播越强烈的电波。电波越强烈,越一致,就会吸引越多相同频率的人。这些相同频率的人当中,总有人会对你产生一些决定性的帮助。这种人,也就是所谓的贵人。
  所以,在等待贵人的时候,千万不要看到某人碰上了什么贵人,就自怨自艾为什么自己却碰不上这样的人。他思考、活动的方式决定了他会碰上那种贵人,你不那样思考、活动,所以就不会碰上那样的贵人。但是,你一定可以碰上和你相同思路、电波相同的贵人。只要你思考得积极活跃,电波散发得足够强烈,并且长期坚持不懈。注意,光是强烈还不够,还一定要长期持续,前后一致。否则人家不容易找得上你的频率。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信心,不要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反复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电波频率与颜色,那么,贵人就一定会接上你的频率,在应该出现的时候出现。
  最后,谈贵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只顾得眼睛往上看。贵人是可能从上方拉你一把的人,也可能是从下方推你一把的人。
------------
贵人的真面目
------------
  爱情故事里,最后男女主角历经种种考验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武侠小说里,主角一路寻求名师,历经种种磨难后,终于得偿宿愿,在某个山谷中得到隐居多年的高手以毕生功力相传,打通任督两脉,从此无敌天下。
  在工作的世界里,也有种类似的故事。一个人,在职场上摸爬打滚了多年之后,有一天,出现了一个贵人。他获得了需要的职位,有了需要的资源,从此大展宏图。
  但真实的状况,往往不是这样的。
  我们知道,这些故事都太过美化,也太过简化。
  我们常常自己希望“更上层楼”。听起来总让人想到在黄鹤楼上轻摇羽扇,优哉悠哉地看着江上风光,就能更上层楼。
  我们也常常希望自己“脱胎换骨”。听起来总想到经过高人指点之后,一副眉清目秀,神清气爽的模样。好像脱胎换骨和美容健身没有什么差别。
  然而,更上层楼是一种急剧的变动。要完成这种变动,不经过一番筋疲力尽的挣扎,身心耗尽的奋战,根本不会成功。但是,我们却轻易忽略了这个惊心动魄的过程。
  脱胎换骨,更是技术难度系数最大的手术。最可怕的是:脱胎换骨的手术没有麻醉药可打。你必须紧盯着自己的骨头是怎么一节节被移动,被更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动这个手术的好处。
  随着逐步向上攀爬,你开始有机会从一个更高的角度观察自己以前的立足点。于是,你发现:原先心旷神怡的立足点,其实是一个即将崩塌的险崖。同时,因为有机会从近一点儿的距离观察原先渴望一探究竟的高处,所以你也会发现,青翠怡人的峰顶,其实壁立千仞,峻峭险恶。
  更上层楼,是一个“山穷水尽疑无路”的追寻,既前无去处,又后退不得,绝不是一边拾级而上,一边吟诗作乐的过程。没有经历冷汗遍体夜不成寐的磨练,你不会了解自己为什么有这个需要。
  脱胎换骨,是个痛彻心肺,却又不能嘶喊一声的过程。
  不错,如果有贵人相助,我们可能更上层楼,脱胎换骨。但是,在更上层楼与脱胎换骨之前,我们最好有些心理准备。
------------
高层主管的主客观条件
------------
  在中层主管的位置上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主客观环境的变化,自然会出现更上层楼,成为高层主管,甚至最高主管的企图。
  有这种上进心,当然是好事。但,且慢。
  由基层干部升到中层主管,和由中层主管升为高层主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况。
  不同的原因,在于职位的多寡。金字塔型的企业结构,越是顶端,竞争越激烈。在最激烈的竞争中,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但却不足以保证最后的成功。
  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做些认识上的准备,或调整。
  在客观条件上,我们要认识到其中一些偶然的因素。由基层干部升为中层主管时,努力与能力可以构成必然因素,但是在中层主管升为高层主管时,其中却存在很大的偶然因素。
  任何事物发展到最顶尖时,都有些难以言说的东西。职位上的竞争,当然也是如此。
  因此,千万不要和你心目中的竞争者做比较。同样的资历,同样的能力,他可以雀屏中选,而你却没有。不要不服气,有些事情是讲不清楚的。
  有晋升的企图是对的,但是,晋升不了,也绝不要气馁。
  有句话是“时候未到”,可以勉强解释其中的原因。
  在主观条件上,则必须仔细考虑清楚:我真的已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了吗?
  很多人看到总经理、董事长等高层主管的权力、待遇和风光,因而兴起“有为者亦若是”的念头。这样的思考逻辑,就足以让我们向企业机构的顶峰去攀登吗?
  我读过一篇关于权力起源的文章。在上古时代,初民本来都是平等的,后来因为某人展现了一些特别的智慧、才能,可以帮大家解决一些问题,因此为了珍惜这个人的体能和才智,大家就一起供奉,让他在生活上优先享受某些特别的待遇。但是等这个人的待遇特殊到一定程度,大家对他的信赖也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他就会自我膨胀,反而只看到其他人都不如己,认为大家理当被他支使、控制。
  尽管现在权力已经演变,但是我非常认同上述的分析。
  高层主管的高等待遇,只是事情的表面,我们必须体会高层主管所要承担的高度责任。
  同样的,任何成为高层主管的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权力、待遇和光彩,而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别人期望于你的,是希望你有了这些特权之后,能够尽心尽力、没有后顾之忧地工作,帮大家谋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不论私人企业、上市公司,甚或政府机关,任何机构莫不如此。
  高层主管责任的大小,其实可以量化为下列的公式:
  (公司的营业额+公司的商誉)×
  公司的人数×
  责任(享受权力、待遇、光彩的百分比)
  公司职位排名
  假设一家公司的年营业额是一亿元,公司的商誉值毛估为五千万,有二十名工作员工。
  再假设这家公司职位排名第一,自觉享受到90%权力与光彩的高层主管,名为A。这家公司职位排名第三,自觉享受到30%权力与光彩的高层主管,名为B。那么,A的责任,就是二十七亿元;B的责任,就是三亿元。
  A的责任=(1亿+5千万)×20×90%
  1
  =27亿元
  B的责任=(1亿+5千万)×20×30%
  3
  =3亿元
  所以,任何一个想要往高层主管攀登的人,首先要问清自己:我真的准备好承担这么重的责任了吗?
------------
如何思考策略
------------
  佛教有一句话:“迷时师渡,悟时自渡。”
  在一个企业里,晋升为高层主管之后,也有些类似状况。一般而言,在工作上,这时已经没有人能够、或应该指点你什么了。
  一切,要靠自己的体会与摸索。
  由基层干部而升为中层主管,我们主要锻炼的,是技术方面的身手。
  成为高层主管之后,最重要的,则是要开阔策略方面的眼界。
  换句话说,就是要在以往胜任愉快的技术身手之外,再开阔策略视野。
  这种新的锻炼如果成功,拥有了开阔的策略眼界,那么过去娴熟的技术身手,就会如虎添翼。如果不能成功,那么过去愉快胜任的技术身手,往往会变成故步自封的阻力。
  当然,高层主管有高层主管要练习的技术能力,但是,我们对高层主管的期望之所以有别于中层主管,毕竟在于他策略方面的思考与眼界。
  策略究竟是什么?
  在我刚承担起一家公司的经营责任之后,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我很久。
  问别人嘛,不是不好意思开口,就是问了也听不明白。买书来读,各种策略管理、策略分析的书,说得精彩,但是要套用到自己身上,总是隔靴搔痒。
  然而,当时尽管什么都模模糊糊,有一点却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策略再怎么难懂,也绝不能不懂;再怎么难以掌握,也不能不掌握。
  于是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揣摩一下,这究竟是技术方面的事情,还是策略方面的事情。
  真有点儿蹒跚学步的挣扎与痛苦。
  后来,大致可以把技术和策略区分开,也了解策略是怎么回事了。不过,了解策略是怎么回事,和是否能够思考出策略,尤其是有效的策略,则又是不同的两回事。
  这又是一个永无尽头的追寻。
  为什么?
  因为策略就是:不以一时的胜负为胜负。
  不以一时的胜负为胜负,究竟要以何时的胜负为胜负,那只有你个人最清楚,最明白。所以,策略是别人无法帮你出谋划策的。
  随着你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空间、时间了解程度的不同,对胜负的设定也会有所不同,你的策略,自然也会跟着不同。
  我也只能如此隔靴搔痒。
  我们只能不断地练习。
------------
如何养成气魄
------------
  谈策略,不能不谈气魄。策略可以形成气魄,气魄也能决定策略。
  气魄,首先和我们对待人的态度有关。
  在上班族的世界里,人际关系是最频繁的,最重要的。因此我们注重沟通,强调EQ,相信“厚黑学”,最终,则瞄准“出人头地”,所谓“成长就是要踩着别人的头上去”。
  然而,人际关系这种我胜你负、成王败寇的信念,固然是一种气魄,但只是凸显其锐利,却有失于厚实。
  对于人的气魄,我看过最好的一个说法,是弘一大师的一句话:“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这里,可以把“古人”稍加广义地引申,就是把所有还活于当世、在事业领域里卓然有成的领袖人物也包括在内;“今人”,则包括所有和自己一样在同一水平和层次上努力的同辈。
  不让今人和同辈,表示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不让古人和先贤,则表示我们有充分的决心。
  气魄,又和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有关。
  今天我们在商业世界里强调最多的就是时间。机会稍瞬即逝,世界急剧变动,我们一再告诉自己,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成功的人就是要懂得把握时机、创造机会。
  然而,对待时间这种志在必得的信念,固然是一种气魄,却只是凸显气魄之线性,却有失于全面。
  对于时间,我照着弘一大师的说法,想出了这么一种观点:“不让机会是谓有识,不让时间是谓无度。”
  机会来时,我们当然一定要掌握,否则称不上有见识;机会还没到来时,我们则必须听从时间的声音来等待,否则只有徒乱章法,事倍功半。
  很多事情,一定要靠时间的沉淀,光靠机会,光靠急进,是没有用的。
  对于时间常听到的另一种说法,是“争一时,也要争千秋”。表面上看来是气魄十足。其实,只能说蛮气十足。“一时”和“千秋”是两回事。如同我们可以选择在山脚看一番风景,也可以选择在山顶看一番风景,但不可能同时又在山脚看,又在山顶看。
  当然有人看过山脚也看过山顶的风景,但那还是时间给他的礼物,让他有一个拾级而上,山上山下,风光一览而尽的过程。光是逗留在山脚下,却又要力争“一时”和“千秋”的人,那只是他还没仰头,没看到山势的巍然与险峻。
  我们对人的态度,会左右我们对时间的态度。我们对时间的态度,又会回过头来左右我们对人的态度。
------------
如何决定成长的速度
------------
  高层主管要注意的各种策略中,首先就是企业成长的速度。换句话说,也就是企业呼吸的速度、动作的速度。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企业,会设定不同的策略。其中之首要,就在于企业成长的策略。
  你要一个企业的年成长率是百分之三,看来静若处子;还是年成长率百分之三十,看来动若脱兔?
  企业给外人的观感与形象由此而来,企业内部的组织与管理也因此有别。
  我接手过一个企业的经营。当时很多人给我建议:千万不要成长太快。成长太快,老板还是会要求你有更高的成长率,总有满足不了他的一天。况且,太快容易摔倒。相反,如果慢慢地成长,每年都有进步。虽然进步一点点,但毕竟有进步,你自己轻松,老板也满意。
  我选择了前者,最后果然因为走得太快而摔倒。
  但是,如果选择后者,真的就会没事吗?
  我听说过一个案例。在一个企业集团里,有一家公司永远只要在同业里排名老二,即使有第一名的实力也不抢先。理由是:如果抢到了第一名,那就成了明星企业,容易成为别人的标靶。永远的第二名,就像鸡肋,不会被人放弃,也不会被人眼红。
  这可是个很不错的自保策略。但是,不求第一的心理给自己从内部种下了失败的种子。最后,这家公司还是出了问题。
  因此,我们到底要选择百分之三,还是百分之三十的成长步伐,其本身并没有一定的优劣、对错。
  重要的是这种选择要符合环境的条件。环境需要稳扎稳打的时候,却硬要快速成长;环境需要更上层楼的时候,却硬要原地打转,都同样危险。
  这种选择也要适合属性。
  如果你认为你适合动如脱兔,那就不要克制自己的热情和能量。克制得多了,会生病。但是要记住,既然喜欢动,就不要随便摔倒,摔倒了就不能动了。起码有段时间不能动。因此要动中求静。
  如果你适合静如处子,那就谨慎地保持自己的力量,每一步跨出去都顾盼自雄,无懈可击。但是要记住,不要落于一潭死水。死水就是雕像,而不是处子了。因此,要静中求动。
  不论哪一种选择,总要忠于自己的信念,知道自己长期的方向所在,前后的思想和行动保持一致。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