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工作DNA

_3 郝明义 (当代)
  “你别看我平常时候什么都讲得出口,”他跟我说,“在麻将桌上我可不会嘴巴不干不净。”
  接着,他说出了他的道理:“麻将桌四边一般大,坐上去的人,人人平等。可是你得记住,你有下麻将桌的时候。下了麻将桌,是你长辈的还是你长辈,是你上司的还是你上司。所以,在麻将桌上,你不能没有分寸。”
  事隔这么多年,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仍然很好奇,他说的话,尤其是最后谈到的“分寸”,为什么就让我有了那么深刻的体会。
  如果在四边一般大的麻将桌上,我们都必须注意人际关系之间的“分寸”,那么在现实世界里,岂不更是如此?之后三十年的上班族生涯,“分寸”这件事情,一直没有离开过我的心头。
  到底“分寸”要怎么拿捏?
  首先,要明白“主从之分”,并且谨守“主从之分”。一个企业或组织,在层级高低上有主从之分;平行的层级上,工作任务的分配有主从之分。
  自认为有本领的年轻人初进社会,不免会觉得自己的成长需要加速。这是好事,但是要在不破坏“主从之分”的前提之下。因此,“越级报告”是破坏上下层级主从之分的一个例子;“英雄主义”是破坏工作团队主从之分的一个例子。这些例子,都是要避免的。
  在自己必须扮演“从”的角色时就能拿捏住“主从之分”,等到了自己要扮演“主”的角色时才能掌握住“主从之分”。反之,等到了自己是“主”的时候,就算你在全力控制手下的“主从之分”,那也只是出于官僚主义,而不是真正建立团队工作中的伦理。
  既然是“分寸”,它的重点一定都在一些分分寸寸的细节上。所以,对任何人的言语及行为,都必须从最细小的地方注意起。
  这如果算是平时的练习,那么有些特别时刻就要更加注意。
  很多人会因为别人一时的失意或下台,而对他有言语、行为上的差别待遇。大家可能会觉得,现在你下来了,我们平等了,所以就“快意恩仇”起来。但是要练习自己对人际关系“分寸”的掌握,就得提醒自己这种时刻要特别注意。越是自己有资格、有能力“快意恩仇”的对象,这个时刻就越应该去仔细体会,自己要如何从言语或动作上最细微的地方正确对待他,掌握自己的“分寸”。
------------
工作伦理之三:不背后说话
------------
  我们公司的工作守则里,还有两个“No”,也就是希望同事不要碰触的禁忌。
  其中一个“No”是:不要不同意但不表达。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主张。
  因此,不论在和同事讨论还是接到上司指示的时候,自己有不同的想法与主张,一定要表达出来。
  不表达,就是表示同意。同意,就不能在执行的时候大打折扣,甚至另走他途。不同意但不表达,对内对外都会制造事端。
  另外一个“No”是:不要在背后发泄对别人的不满。(包括上司)
  我们要求上司对属下有意见,第一个让属下知道。这是对当事人的尊重。
  同样,我们也鼓励属下对上司有意见,第一个让上司知道。这也是对当事人的尊重。千万不要在背后发泄对别人的不满。
  这两点要求,和“诚实”的要求有一体两面的作用,但又稍有不同。简单归纳的话,就是“不要在背后说话”。不在背后说话,听起来不像是什么积极进取的工作理念,但却是避免内部力量虚耗的工作伦理。
  想要避免属下背后说话的恶习,上司必须以身作则。
  举例来说,有些公司的管理者,到了要请他心中认为不合适的某位同事离职的时候,就碰到了一些心理障碍。所以他会想各种办法让这位同事知难而退,不是给人家穿小鞋,就是干脆四下放话,搞得整个公司谁都知道这位上司不喜欢或不满意这个人,但偏偏就是当事人不知道——或者,当事人有机会装作不知道。
  我觉得这种背后说话,是最麻烦,也最不值得的事情。
  第一,背后说话,很耗时间和精力,肯定不利于正常或积极的工作进展。
  第二,这种上司在示范一种十分恶劣的企业文化,会给其他同事带来不好的影响。
  练习基本功的时候,我们管不了自己的上司,但是我们管得了自己,可以先让自己养成任何时候都不随便在别人背后说话的习惯。
------------
刘备的两个提醒
------------
  谈了四个基本功,又谈了三个工作伦理,就工作的原则而言,大概只能谈到这里。
  接下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方法来实践这些原则。
  我不想从各个原则来谈各自可能的方法,太琐碎,反而容易模糊焦点。我要讲一个说起来很概括的,但事实上又是很实际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两句话:“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我是小学时候看一部改编聊斋鬼故事的电影时,第一次听到这两句话。后来,知道这是《三国演义》里刘备临死前,赠给他儿子阿斗的遗言。虽然早就知道这两句话,但是最近才越来越真正体会到这两句话的价值与力量。
  不论是想练习“情绪”、“承诺”、“纪律”、“诚实”的基本功,还是想拿捏“公私之分”、“主从之别”、“不背后说话”的工作伦理,如果觉得这些事情太过虚无缥缈、太难以捉摸,那就不妨随时以“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这两句话来检测自己的言语、行为。
  这里的“恶”、“善”,不只是道德上的定义与涵义。
  练习控制情绪的时候,不该发的脾气却发了,就是“恶”。相反,如果控制住了,则是“善”。
  练习实践承诺的时候,任何一个承诺了却违背的事情,就是“恶”。相反,如果实践了,则是“善”。
  依此类推。
  因此,“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提醒我们,所有这些基本功与工作伦理,都是从一些小事上锻炼出来的;所有这些基本功与工作伦理,也都是在一些小事上被破坏殆尽的。
  刘备的这两句话,也可以换一种比较流行的管理说法。那就是“细节”的重要:细节是魔鬼,细节也是天使。
  成败之分,在此。
------------
爱唱歌的汤姆
------------
  不论来自朋友的激励,还是来自对手的竞争,都只是外界的作用。
  真正的动力,仍在于我们自己本身。
  回到自身,有两个因素很重要:一是意念,二是纪律。
  意念左右所有事物的形成,以及发展。前面谈过。
  纪律,则有助于意念的形成,以及实践。
  意念与纪律,一体两面,相辅相成。有多大的意念,就需要多强的纪律。有多强的纪律,也就会实践多大的意念。
  意念之重要,不在其大,而在其清晰。纪律的重要,不在其严苛,而在其规则。
  在出版这个领域里,有一个职业叫作“版权代理与经纪”(RightsAgency)。所谓“版权代理与经纪”,说得简单一点儿,也就是代理某个作家、或某部作品,帮这个作家或这部作品,找到最好的出版者,争取到最好的版税待遇。
  这个行业里,有一个人叫TomMori,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人物。
  Tom是个大胖子,皮肤黑黝黝的,整个人都是圆形的组合,圆圆的眼睛、圆圆的嘴巴。在不谈生意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脸也都是笑得圆圆的。
  他当然很成功。《洛杉矶时报》报导说他是全世界唯一开劳斯莱斯,手上戴好几克拉钻戒的版权代理者。
  其实,汤姆先生是个日本人,名叫森武志。他是一个身在日本的版权代理者,却在以英语作家与出版者为主的世界版图上打下了一片天地。
  汤姆当然会讲英语,但会讲英语绝对不是他能有这番成就的原因。
  汤姆当然精明得厉害,但光是精明不会让人吃你这一套一吃二十年。
  有一次,我和他在东京的街头连喝了两三听啤酒,又唱完卡拉OK后,我问他工作上有什么秘诀。
  他看看已经快两点钟的手表,说:“不论我回家多晚,早上六点,我一定起来看CNN的新闻。九点钟之前,一定把该看的外文报纸看完。”
  他的意念很清楚:要做版权代理者,就一定要站在世界舞台上,不能只是代理日本作家的作品了事。
  他的纪律很彻底:一定要赶在别人还没醒来之前,先掌握这个世界的新闻,从其中发现有什么新闻人物是他可以去游说写作的对象,有什么新闻事件可以让他炒热手边代理作品的身价。
  汤姆的作风十分强势。很多人不见得喜欢他。我看过很多人当着他的面和他笑得一样圆,但是背后提到他却是另一副表情。
  但是每当我想到意念与纪律的时候,一定忘不了那个身体圆圆的,手上亮晶晶的,拿起麦克风可以把ILeftMyHeartinSanFrancisco连唱三遍的TomMori。
------------
微笑的彼得
------------
  法兰克福书展原来只是德语系出版界的一个活动,二次大战之后,因缘际会,发展成最具国际性的书展。虽然有些英语系国家也设立了自己的书展企图取而代之,但都没有成功。今天的法兰克福书展,称为书展中的书展。不论哪一国出版界的人,每年总要朝圣一次,恭逢其盛。
  参加这个书展固然有其收获,不免也有些挫折感。去过的人都知道:即使是日本这样的出版大国,在法兰克福书展的活动中,仍然处于边陲地带。更何况我们。
  我去法兰克福,情绪就经常起起落落,直到有一年,遇见一位彼得先生。
  那年,在第四馆里被轰炸得相当疲惫(这个馆以英美出版公司为主),于是找了一天下午,去了地理位置不算很正中的第五馆(全部是德语系),纯粹是亳无目的的闲逛。
  避开了庞然巨物的贝塔斯曼出版集团,钻到三楼。那里都是一个个单一展位的小出版社。
  在拥挤的人群里,我眼角的余光被一道闪光所吸引。
  是一面镜子。
  镜子嵌在一本精装书的封面上。
  书里,收集了许多作曲家、画家、建筑师、诗人的肖像摄影,以及他们作品的草稿。
  虽然我不懂德文,但是,一下子就被整本书的设计概念、生动的内容、精彩的摄影,以及无懈可击的印制所震慑。当然,画龙点睛的,还是那面镜子。所有阅读这本书的人,也同时在这本书里留下了自己的影像。
  摊位上只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摊位的上方则挂着一颗白菜。我问他挂颗白菜干嘛。他笑笑:“科尔啊!”(德语里,白菜和德国前总理科尔的名字同音)
  他叫彼得,住在奥地利边境上的一个小镇。整个出版社就他一个人,从编辑概念到设计再到成书,都是他独自完成的。那么精致的印制,是在当地小镇上一家小工厂里做出来的。主要的发行,都是他自己骑着单车,送去书店的。忙的时候多送两家,不忙的时候,就在店里多聊几句。赚的钱还够,因此一年出十来本书,就只挑他最喜欢的书来做。
  在那个强调跨国出版集团的合纵连横、强调畅销几百万册作家的书展舞台上,看着他,我突然想到一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
  我问他,在巨型出版集团无孔不入的侵入下,会不会感到压力很大。
  彼得淡淡地笑笑:“不会,他们做不出我的书。”
  有时候,第一,是要站到聚光灯下去抢的。第一的成果,是要公告天下的。但更多时候,第一是不需要比较的,孤独的,不为人知的。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更要珍惜,更要相信自己,更要淡淡地微笑。
  后来,每年去法兰克福,我总会努力设法去见见他。看看他这一年又做了什么,也给他看一两本自己觉得还可以拿得出手的书。
------------
赚钱的高手
------------
  高手可以隐于市井。高手当然也可以居于庙堂。
  有一种高手,虽然显赫又威风,但是大家谈起来的时候,却总是多少带有点儿贬义,那就是——赚钱的高手。
  但是有两个赚钱的高手,却让我大开了眼界。
  去年,我在《财星》杂志上读到一个金融界大亨的报导。这位先生给自己定下的工作目标是,每天都要想出九个每笔可以赚上一百万美元的案子。
  我自己一直没有把金钱当作工作的主要目标,因此这位先生追求财富的眼界和手笔,令我十分惊叹。但也正因为道不相同,所以,即使剪存了他的数据,后来也散失不见。
  一九九七年的一个外国故事,却让我见识了另一个人物。
  美国布鲁克林工艺大学,有一位任教了六十年的欧斯默教授。这位老教授和太太生活简朴,住在布鲁克林区,平日搭地铁上下班。两人膝下无子,积蓄则交给华尔街一位投资专家管理。
  老教授和老太太,分别在近年过世。过世后清理这位投资专家帮他们管理的财产,竟然累积了八亿美元。八亿美元的遗产,有四分之一捐给布鲁克林工艺大学。这笔金额,相当于该校历年捐款总数的四倍,几乎可以立即将该校提升至名校之列。
  我还没见过财富的故事能够如此动人。
  那么,帮他们创造了这笔财富的那位投资专家又是谁?
  华伦·巴菲特。
  巴菲特,人称证券界的天王,在近年比尔·盖茨因微软增值而成为全球首富之前,多年雄踞这个宝座。我以前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他是一个全球知名的投资专家,一个极善于累积财富的人。
  在欧斯默的故事里,两位老夫妇在一九六○把总共五万美元的积蓄交给巴菲特,后来取得巴菲特旗下控股公司的股份。当时的股价,每股仅四十二美元,现在,每股则高达七万七千二百美元。这就是八亿美元遗产的由来。
  一个人精通赚钱,能够给自己挣来全球首富的庞大财富,实在很了不起。而巴菲特不但自己能够赚来这么多的财富,甚至可以惠及相信自己、跟随自己的人,则更令人叹服。
  很多人在谈到财富的时候,总相信无商不奸的道理,总相信人无横财不富的原则,总相信吃人不吐骨头的精神。
  但是巴菲特和这对老夫妇的故事,却让我们有一番不同的回味。
  最大的财富,必须和最多的人分享。
  财富的世界,原来也可以如此信任、共享、温暖。
  我从没有像读过这个报导之后,那么想去追求财富。
  巴菲特真是个高手。
------------
黑泽明的条件
------------
  黑泽明当然也是个高手。
  他去世那天,我正好在东京,读到一段如此对他的论定:“在他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时候,是富士山、艺伎和樱花。从他开始,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时候,是索尼、本田和黑泽明。”
  这段话说得真切,毫无溢美。
  以一人之力,可以抽刀断水,把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发展阶段予以区隔,这种身手,非同凡响。
  这一点令我感触良多。
  今天的台湾,仍然是一个以产业与经济发展挂帅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里,科技与管理,理所当然被视为最主要的课题;文化与艺术工作,说得好听是余事,说得难听点儿就是小事。然而,是否必然就当如此?我们可以拿日本和黑泽明的例子来比对一下。日本的产业与经济的强势,起码不会输过我们吧。像日本一样富足的国家,黑泽明的地位可以如此论定,文化、艺术的发展可以被视为要事、大事,那我们的认知有多少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十一世纪虽然到来,但二十一世纪究竟应该是何种面貌,仍然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新的世纪,会有许多新的面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定是网络的发展。
  网络,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东西。我相信二十一世纪也必定需要同等重要的人文内容。
  将近六十年前,黑泽明的故事可以印证这一点。
  当年,黑泽明去电影剧组应征工作。此时,他没有任何和电影相关的工作经验。在电影还是一个新兴而且重要的媒体的年代,他在这点上十分吃亏。
  然而,当时的导演还是录取了他。原因是:“他虽然没接触过电影,但是他接触过很多文学、艺术和音乐。”
  幸好这位导演没有囿于一些技术层面的门槛,让我们目睹了一代电影大师的出现。当然,黑泽明少年时代接受过的剑道训练,也在他日后的电影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六十年前,这位导演就电影时代而对人才所下的判断依据,和六十年后我们进入网络时代对人才的判断依据,没有什么差别。
  如同电影,网络也只是一种载体。没有内容,载体是空洞的。没有人文,科技的发展是单调而无意义的。
  文化工作者自勉。
------------
迟来的拳王
------------
  小时候在韩国,我很爱看拳击。阿里,是我少年时期最佩服的拳王。
  阿里的蝴蝶脚步,特立独行的霸气,不惜被剥夺拳王头衔也坚持拒绝参加越战的信念,使他成为全球拳击迷的偶像。
  所以,我从不认为趁他与美国政府争讼期间而登上拳王宝座的傅雷瑟是真正的拳王。也因此,等阿里终于解决了与美国政府的纠纷,在一九七一年重返拳坛与傅雷瑟交手时,我和所有其他的“阿里迷”一样,认为他一定可以轻松地解决傅雷瑟,夺回被篡夺的宝座。
  然而,不败的阿里,却在那一战,输了。
  我对阿里的热爱并没有稍减,但是对那名个子矮小,像头蛮牛一般永不后退的傅雷瑟,倒也刮目相看。傅雷瑟终于证明了他并不是浪得虚名,的确有拳王的实力。
  一九七三年,傅雷瑟在卫冕战中,遇上了一名年轻的拳手。他的个子比阿里还高,阴沉而狰狞。虽然他的战斗力极为可观,但是,他这次碰上的却是连阿里也要认输的傅雷瑟。
  然而,钟声一响,傅雷瑟就像个不会打拳的小孩子,被这个高大的年轻人一路打得溃不成军,被击倒六次之后,第二回合就不得不认输。
  我看着屏幕上傅雷瑟的惨败,不敢置信。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佛尔曼在擂台上称霸的雄风。
  我和全世界亿万拳击迷一样,相信一个新时代来临了。三十二岁的阿里,二十九岁的傅雷瑟,俱往矣。二十五岁的佛尔曼,以他38战38胜、并且其中35胜都是击倒胜的威力称雄拳坛,短时间内再没有任何人可以与之抗衡。
  佛尔曼的确没有辜负大家的预期,接下来向他挑战的人,能在三个回合里不被击倒,就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这段时间,阿里则继续滑落,又输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拳手,再添一笔败绩。
  因此,当一九七四年阿里终于得到一个机会,可以向佛尔曼挑战的时候,大家固然为阿里一边倒地加油、喝彩,但是,真正相信阿里有机会打赢这一仗的,恐怕全世界没有多少人吧。
  然而,阿里却让大家跌破了眼镜。
  他发明的“绳边抵抗”战术,以柔克刚,不但挨过了三个回合,更在第八回合一拳把佛尔曼击倒。那时候我来了台湾,看不到转播。我只记得国外杂志上有一幅照片,高大的佛尔曼仰面倒在蔚蓝的地板上,好像跌落于一片海洋。
  阿里第二度登上了拳王宝座,开始了另一页的传奇。后来,他三落三起,以前后三任拳王的战绩名留青史。
  佛尔曼,却逐渐失去踪影。
  由于台湾电视很少转播拳击,再加上后来毕业、就业,我对拳击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淡了。只是,偶尔勾起什么回忆的时候,心头还是会掠过那个曾经无坚不摧的佛尔曼。再后来,从偶然看来的一个消息中得知,他改行去当牧师了,四处布道。
  一面很想知道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一面也不能不感叹人生无常。
  直到二十年后。
  一九九四年底,我出差在飞机上看报纸,忽然看到一块不大不小的新闻:四十五岁的佛尔曼挑战拳王摩尔,在一路挨打了九个回合之后,第十回合击倒摩尔,第二次登上了拳王宝座,创造了拳击史上最高龄封王的奇迹。
  比当年看到他倒在阿里的拳下,还要令我目瞪口呆。
  下飞机后,我急忙找各种报纸,并且到网络上查询数据。大家讲得都不多,大致都是说佛尔曼获胜后,跪倒在擂台上的一个角落,喃喃地说他终于驱走了盘旋在心里的一个魔鬼——他终于告别了阿里击倒他的阴影,在二十年之后。
  但是我不满足。
  对一个拳击手来说,三十五岁已经是要退休的年纪了。何况是四十五岁?佛尔曼为什么会在销声匿迹了二十年之后,以四十五岁的高龄还可以东山再起?是什么动力驱使他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做到的?
  第二年的美国书展上,我读到了他的自传——《迟来的拳王》。
  输给阿里之后,他的确根本无法承受这个事实,因此自我放纵,自暴自弃,终至于连再度挑战的权利都输给了不该输的人。
  他的疯狂与自我毁灭,后来因为接受了基督而获得平静与沉淀。他决定当神的使者,而不再当一名拳手。
  一九八七年,他开始重新出来打拳,因为他决心为一些迷途的青少年募集基金,所以想到重做冯妇。他相信,是在上帝的指引下,经过七年的奋战,他完成了这个奇迹的任务。
  这个时候的佛尔曼,圆头大耳,慈眉善目,完全不复当年暴戾狰狞的面貌。从他身上,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相由心生”。
  然而最让我动容的,还是他谈到这次胜利帮他化解了压抑在心底二十年的一个悔恨。原来,和阿里那一仗他被击倒之后,在裁判数到八的时候,他似乎恢复了力气可以重新起身作战。但是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他放弃了再站起来的念头,任由裁判数到十,决定了败局。
  后来,尽管他找到了生命的归宿与方向,但是二十年来,他最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当时他站了起来,继续打下去,情况又会如何呢?这个疑问像一只毒蛇似的啃啮着他。
  未曾停止。
  重新登上拳王的宝座,是给自己一个战胜心魔的机会。而他做到了。
  人,不免失败的时刻。尽其在我,技不如人的失败,是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最可怕的失败,是当自己还有一搏的力气与机会时,却主动放弃,放水的失败。
  佛尔曼是个幸运的人。他不但在拳击史上缔造了另一个可以和阿里相辉映的纪录,也在悔恨吞噬了二十年后,终于自己找到了救赎之道。
  除非我们也有勇气与机遇在二十年后卷土重来,否则,就不要在最后的一秒钟放弃。
  □
  后记:一九九八年,以佛尔曼和阿里两人在二十四年前那一战而拍的纪录片:《我们称王的时候》,得到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
有一个朋友的重要
------------
  在我们全速前进的日子里,如果有一个朋友能体会你在做什么,和你分享一些感受,那是极为美妙的经验。
  我很幸运,身边一直有这样的朋友。多年前,当我为一个新登场的舞台而冲刺的时候,有一个从没见过面的、很戏剧化的朋友——朱邦复。
  我“认识”朱邦复,是那之前两年,在另一家杂志工作的事。一天晚上去上计算机课。忙了一整天,本来有点儿昏沉,但是台上的讲师谈到这位仓颉输入法的发明人、也是中文计算机的先行者种种特立独行的传说,我却突然清醒了。
  听着听着,我决定要写一篇这个“怪杰”的报导。
  这可真成了一个挑战。
  他既然怪嘛,和别人就谈不上什么来往。没有访问的对象,没有人写过他什么,数据极难找。并且他本人也已经到美国定居,没有人知道他在美国的联络方法;他原先创立的公司,也已移转给同事,他们对他的了解也只限于表面。
  凭着热情和极大的运气,我还是在没有采访他本人的状况下,搜集到我要的材料,写了一篇报导。
  两个月后,我收到朱邦复一封信。他显然深深为“想不起”曾经认识我这个了解他如此之深的人而烦恼。
  我们就这样成了朋友。纯粹是书信的朋友,连电话都没通过。
  他那时躲在美国,准备以一己之力,与别人倾国之力发展的智能计算机一较高下。知道的人都说他疯了,但是我当然相信他。
  后来那本杂志停刊,我失业了三个月左右。朱邦复寄了张照片给我,是他的工作室。
  计算机桌前,有张他的椅子,有张他左右手沈红莲的椅子,还有张空的椅子。他说是给我留的。
  只有他这种疯子会想到和我这样一个当时对计算机一无所知的人,一起开发别人认为痴人说梦的智能计算机吧!
  我没有去,也许是因为我比较理智吧。我接下一个四十年老杂志的改版任务,开始一段每天只睡两个小时的冲刺。
  但是在别人都已在深夜里沉睡,我在一片凌乱的案头与地板间,一面为工作的进展而兴奋、激动,一面会望向夜色深沉的北方,握握拳头,轻声说:“嘿,朱邦复!”
  朋友的激励,可以是一句话,肩膀上轻轻的一拍,一个眼神的交换,也可以只是心底的一个承诺。
  在成长的过程里,朋友一直是我最重要的滋养。青少年时期,朋友帮助我形成了一个健康的人生观。出了社会之后,我有许多既是同事又是朋友的伙伴,在工作上相互激励。当然,我必须还要感谢一些人。在关键时刻,他们往往拿出一种比我自己对自己还要强烈的信心、还要宽容的支持,陪我走过风风雨雨。
  前些日子,朱邦复告诉我,有一位年轻人写信给他要和他一起工作。这个年轻人上小学的时候读了一篇有关他的文章,立下了这个志愿。就是我写的那篇文章。
------------
有一个对手的重要
------------
  我们需要朋友。我们也需要对手。
  朋友可以从感情上带来最好的鼓励,对手则可以从理智上带来最深的刺激。善用对手的刺激,可以学到最重要的工作方法。
  为什么朋友反而不能?
  两个理由。
  一、朋友是“并肩作战”的。并肩的人,只能观察我们侧面的一边而已。不容易看出真正的弱点,所以也谈不上如何建议强化你的弱点。
  对手不是要和你正面冲突,就是要从背后杀你个措手不及。不论从正面攻击还是背面偷袭,他们的观察最全面。
  对手发动攻击的时候,必须针对你的弱点,来展现他们的所长。所以,光是从他们的攻击中,你就可以体会他们最强的是什么,而你最弱的又是什么。
  二、有时候,朋友也会看到你的一些弱点。然而,弱点就是疮疤,指出一个弱点,就是揭一个疮疤。朋友都太珍惜与你的友谊,不舍得伤了你的感情,破坏你们的来往,所以,朋友往往最不可能实话实说。指不出你的弱点,你也就学不到本领。
  何况,朋友都是免费的。免费的知识,来得太容易,不容易珍惜。
  所以,我们在情感上需要朋友,在知识上需要对手。有一个相互比较、竞争的对手,往往可以带来可长可久的成长。
  孟子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很多人没法这样看待对手。由于对手和敌人往往只有一线之隔,甚至一体两面,所以,对手也很容易引申为仇人。如此这般,看待对手的时候,首先就混杂了情绪。
  敌人和仇人的一切,当然是不好的。哪有向敌人和仇人学习的道理。
  不少人在碰到对手的时候,首先是不屑,觉得对手的东西不怎么样,然后是愤怒,因为发现这不怎么样的家伙竟然有很多人喜欢,甚至还威胁、超越自己,最后则发展到不能在他面前提到对手的只言片语。
  其实,越是敌人和仇人,可学的东西才越多吧。对方要消灭你,一定是倾巢而出,精锐毕至。在他们使出浑身解数的时候,也就是传授你最多招数的时候。敌人为了激怒你,伤害你而使出的一些下作手段,不是任何其他老师能教你的。
  所以,如果你有个对手,很强的对手,你应该打从心底欢喜。就像每天要照照镜子,你要每天都仔细盯紧这个对手,好好欣赏他,好好跟他学习。
  而最好的学习,永远来自于你和他交手,被他击中的那一刻。
------------
为受伤而叫好的时刻
------------
  学武的人,都要懂得睁大眼睛,看清楚别人的拳头和刀子是怎样舞动的。即使刀子最后闯入空门,刺进身体,也一定要看个清楚。看清这一次,下一次就多一分保命的机会。
  在武的世界里,这是性命攸关的问题,不能马虎。在文的世界里,看起来牵扯不到生死问题,所以容易轻忽这个道理。然而,注意对手的每一个动作,其道理及重要性是完全相通的。
  最好的学习,永远来自于和对手交锋,被他击中的那一刻。最重要的,是在被击中的那一刻,千万不要因为痛苦、紧张、愤怒而乱了手脚。你要懂得在痛苦中品味另一种快感:终于有一招是你无法招架的,可以好好揣摩一下其中的奥秘。往往,伤得越重,体会越深刻,越可能重新锻炼自己,改造自己。
  所以,我们被击中的时候,不但要沉着,甚至要冷静到因为自己被击中而暗暗叫好。
  从表面上看来,你从对手身上得到的学习机会,没有那么直接、明显,然而,光是承受他带给你压力的这件事,就是很珍贵的机会,日后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
  多年前,我接任一个公司的经营。因为清理一些合约问题,所以和一个原来相识甚至可以说是朋友的人产生了立场和利益上的冲突。他采取了很激烈的手段回报。黑函、电话骚扰源源不断,公司上上下下被困扰了很长一段时间。
  刚开始碰上这种事情,当然争执得面红耳赤,我不知道如何反击,也不知道如何自处。但是随着他的攻击火力越来越旺,上的课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我也就逐渐掌握如何应对。大约一年之后,我可以很轻松地把所有的攻击不当回事了。他看我居然不为所动,也就停火了。
  停火一阵之后,他约我在福华饭店吃西餐。
  见面第一句话,他说:“郝明义,我可是非常看得起你。我没有因为你身体的不方便,没有因为你是我的朋友,没有因为我认识你的太太,而对你有丝毫手下留情。我该发动的攻击,都发动了。我对你可没有放水。”
  我对这个在年纪上算得上前辈的先生,也欠了欠身子,表达了对他的谢意。
  我的确应该感谢他。在日后又遭遇到一些类似的状况时,若不是他给我上了一些基础训练,我不可能那么淡然面对。
  人世间的事情,大多谈不上真正的深仇大恨。主要不过是立场的冲突罢了。一旦双方的立场有所转换,利益和冲突的因素也就会转变、消失。所以,不要随便把对手视为敌人或仇人而带进太多情绪化的东西,这样我们才可能冷静地观察对方,客观地审视自己。
  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交手的过程中学到东西。
------------
更上层楼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
  如果说三十岁之前的第一个阶段,是靠我们的努力与劳力来工作,那么三十到四十岁的第二个阶段,我们就要靠专业与经验来工作了。
  简单地说,如果前面的阶段是在基层里磨练,现在则是可以更上层楼、向一个更高职位挑战的时候了。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可以进入这个阶段?
  从主观上来说,要进入这个阶段,大致能够体会到以下几件事情:
  1.你已经在工作的技能上拥有了足够的知识。工作相关联的上下游环节是怎么运作的,都已经相当明白。
  2.即使没主持过,也参与过一些重要任务。这些任务中,有成功的,更有失败的。成败经验可以七三开,但绝不能没有失败的任务。没有失败的任务,表示你对这个工作的探索还不够,在这个工作上接受的训练还不够,体会也还不够。
  3.你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掌握,换言之,已经可以体会到自己的强弱所在。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暴露自己的弱点。
  4.懂得观察别人的工作,可以体会竞争对手的强弱所在,以及对方在工作上出招的意义及其作用。
  5.要有自己承担失败的准备。
  6.有信心也有准备组织团队内部运做,以及这些人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协调。
  7.对自己更上层楼之后可以做些什么不同于别人的事情,大致已经有设想与看法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更上层楼的充分条件。另外,还有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就是机会。
  然而,机会之出现,有其因缘,不是受个人意愿左右的事。读章回小说,经常看到“怀才不遇,抑郁以终”的人物。怀才没有一定要遇的道理。大致可以比喻为买奖券不一定会中奖的道理。
  我听过一个很好的说法是:“机会是一个怪物,一个头发长在前额的怪物。所以要抓住机会,跟在它后面跑是没有用的。你一定要等在它的前面,看它过来,就当面一把抓住。”
  所以,机会不能去追寻,而只能等待。只是这种等待有时是很漫长、很寂寞的。但如果对自己有极大的信心,就不怕这种漫长与寂寞。
  等待机会,诸葛亮当然是最潇洒的代表;左宗棠,则是最颠簸的代表。清末的名将里,左宗棠几乎是在最后才亮相的,他在长期为他人做嫁衣、当幕僚的过程里,对自己登台的机会还能一直保持最挑剔的选择,真是精彩。
------------
机会和“类职位”
------------
  机会和爱情,有些相通的地方。
  每个人都憧憬一见钟情的相遇,震动心灵的相知。然而,真实世界里的状况,大多不是如此。
  没有百分之百美好的机会,也没有百分之百不堪一试的机会。如果面面俱到,毫无风险,就不足以称之为机会。机会的魅力,就在于从百分之九十九的黑暗之中,看出那百分之一的光明。
  所以,最好的机会,往往就是最可怕的机会。
  就一个要脱离基层、或是更上层楼的人而言,要有心理准备:要接受机会,就是要接受不可能的任务。
  越好的机会,来得越不会轻松、容易。道理很简单,轻松容易的事,人人都会抢着要。人人都要的东西,通常不会轮到你。
  你还要有个心理准备,准备接受一个叫作“类职位”的东西。
  “类职位”指的是:一种接受起来有些别扭的职位。通常,这种职位不是带着一个临时发明出来的名称,就是被告知这个职位只能存在一定的时间。
  凡此种种,你可以感觉到领导又要在短时间里利用你,还对你不是那么放心;似乎有一定授权,但是又可能随时撤走、收回。这些都可以称作“类职位”(广义来看,当然所有的职位都是“类职位“)。
  在一个企业、或是上司的立场,提出“类职位”的想法绝对是可以理解的。当他提出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时,他当然乐意看到在一片避之唯恐不及声中,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说:“我来!”他的直觉虽然告诉他可以让你一试,但是等他稍微冷静一点儿时,理性却不免怀疑:“此何许人也?”
  于是,你很可能伴着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接下一个“类职位”。
  常常,有人在这个时候会抱怨。或是抱怨上司既要交付他这么重大的任务,又不肯充分信任他、支持他;或是抱怨自己已经抱着当炮灰的准备上场了,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等等。等他的抱怨大到一定程度后,就干脆下了“你们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卖命”这种结论。结果,任务和职位果然就都不可能了。
  这样的抱怨,就好比一个已经要杀上前线、捐躯成仁的人,却因为别人送行的晚餐准备得不够丰盛,而裹足不前。
  还记得“叶公好龙”的故事吧。一个号称对龙情有独钟的老先生,等到真正的龙受了他的感动而现身的时候,他却受不了这种刺激。
  机会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追寻机会、等待机会、把握机会,但是等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机会真正来敲门的时候,我们却可能又受不了风雨中带来的泥泞。
  我很感激:在我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碰到过很多机会,也接受过不少“类职位”。想起来,那些经历总是甜蜜的,也是关键的。
------------
起步的三个注意
------------
  机会终于到了,你终于可以凭仗自己累积的专业与经验来工作了。这真是人生最美妙的经验之一。
  这个时候,有件事一定要反复思考:你要做的事情,如何和别人有所不同。
  绝对不能因为这个机会得来不易,所以就采取守势,因循一些所谓保险与安全的方法。如果保险与安全的方法行得通,以前比你有资历的人,就更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好,轮不到你。
  思考做一些和别人不同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市场定位”与“市场区隔”。你必须把自己的定位与区隔,和别人清楚地划分开来。这种划分,有两个原则可以参考:策略上,一定要和别人反其道而行;技术上,一定要紧盯别人。
  换句话说就是:设定自己的定位,一定要对自己有最大的信心,找一个最特别的利基①,不必和任何人走同样的路子。但是,在执行这个策略的时候,你在方法和技术上则要吸收所有人走各种不同路子的精华,取其长而补其短。否则,你空有最特别的构想,却没有行动的能力。
  毛泽东有句名言:“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正是类似的道理。
  这个时候,有一件事情一定不能放在心上:成败得失。
  事情的成败,牵涉到很多因素、机缘,不完全是个人主观因素所能控制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算胜,少算输”。只要把我们所累积的能力和经验做了最完整的发挥,即使输了,也可以体会到自己在什么地方有力量操控,什么地方又根本没有力量。所以,我们没有什么遗憾,只是承认技不如人,回去把不足的地方再磨练、再加强就是了。
  相反,如果一开始就为了成败而患得患失,处处不前不后、不进不退,那么,成功了,你也没学到任何经验;失败了,你也拿不准到底是什么原因。日后,你要改进也无从改进,你要磨练也无从磨练。
  这个时候,还有一件一定不能理会的事:别人的目光、注视,甚至关切。
  从你开始接受这个机会起,就一定会引来别人的目光。开始踏出和别人有所不同的步伐之后,你就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其中,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有善意的,有恶意的;有批评的,有建议的。
  一律不要理会。
  这些都和你要做的事不相干。
  你要做的,就是把握这个机会,把你所拥有的专业和经验施展出来。
  如果你的专业和经验不够,这个时候要靠别人的关切与建议而临时抱佛脚,已经来不及了。如果你的专业与经验够了,这个时候别人再批评、再攻击,你也不为所动。所以,不管别人在偷笑还是在关切,都和你无关。
  剩下的,只是实行。
  注释:①利基是英文Niche的音译。利基战略(Market-nicherstrategy)是指企业为了避免在市场上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而受其攻击,选取被大企业忽略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力量薄弱的、有获利基础的小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的营销战略。
------------
你有过这样的回忆吧!
------------
  刚刚开始独当一面,要把自己的能力爆发出来做些事情的心情,勉强说起来,和初恋有些相似吧。
  你希望这件事情就此天长地久,但是甜蜜中又有许多生涩与紧张。你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够分享这份欣喜,但又在波动中有些不安。
  好好享受这些甜蜜与紧张,欣喜与不安吧。不管成败如何,光是这些过程,就是我们一生永远值得珍藏的回忆。一如我们在某个冬夜第一次爱上那个人的经历。
  我真正独立扛起成败的任务,从编辑、生产,到营销、管理全部负责,是三十岁那年的事。虽然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但已经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利润中心。
  那是一本已经有四十年历史的杂志,我的任务,就是要给这本杂志改版,让它既能走上主流的发行市场,又维持这本杂志应有的特色与精神。换句话说就是,又要符合时尚潮流,又要做出不同的味道。
  从开始酝酿,到后来加速,到最后产品上市,那真是一段令人记忆深刻的日子。
  有长达两个月的时间,我每天只睡两小时。每一分钟,我都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脑波在运转,甚至,几乎可以听到运转的声音。产品的定位、内容的区隔、美术的包装、印制的特色、营销的通路……每个运转,都在考验你累积的经验:“我在做的,是不是当真没有和别人重复?”每个运转,都在考核你自认为相当充分的专业才能:“这样做下去,是不是当真可行?”
  又好像在做快速拼图,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各种产品的影像,飞快地运用自己手边拥有的资源来拼贴这个影像,不断地随自己的条件来更换这些影像,甚至全部毁掉再重来一个影像。当时是多么自以为经验老到地处理这些事情。而今天回想起来,其中又有多少强自镇定的青涩。
  当然,每天只睡两个小时的结果,也带来些副作用。
  后来,连那两个小时也几乎没有睡着。眼睛是闭着的,身体是疲倦的,但就是整个思绪在高速运转着。在自以为最沉的睡眠中,隔壁房间闹钟指针的走动声,十楼以下巷道里的狗吠声,都像情人的低语,那么轻,又那么清楚地不让你漏掉任何一个音节。事实上身体确实有了点儿问题了,但,要做的事情已经有个形貌出现了。
  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毕竟开动了。全速开动。
  你有过这样的回忆吧?我的朋友。
------------
行业与职业的时态
------------
  不论是在上班族的中层主管的世界里,还是在自己创作性工作的世界里努力了相当一阵子之后,难免会面对一个问题:这个公司、这个工作,或这个行业当真适合我吗?
  到了高层主管之后,问这个问题已经太晚了。在基层的时候,问这个问题又太早。所以,一个中等程度的主管,不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所谓中等程度,我认为是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了十年左右的时间。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很多顾虑因素,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回归到行业、或是职业的基本特质。如果是行业或职业的基本特质适合自己,那么即使一时的环境或角色不对劲,只要改变一下环境或自己的角色即可。反之,如果基本特质不对,那么一时的环境或角色让你虎虎有生气,那也只是运气或凑巧,不足为恃。
  如何区分行业的特质,有很多方法。其中有一个,是时间。
  有些行业,是属于未来的。譬如计算机和信息业。这种行业以“先进”为产品。产品在问世的时刻,往往就已经过时了,更别提上市三个月的产品。行业里的人物,永远要乐于活在一个比现实快几步的世界里。
  有些行业,是属于现在的。譬如餐厅和许多娱乐行业。这些行业以“新鲜”为产品,最重视的当然就是今天、现在。行业里的人物,永远要乐于和实时的变化互动。
  有些行业,是属于过去的。譬如古董拍卖。这种行业以“陈旧”为产品。行业里的人物,永远要自得其乐于故纸堆里和历史掌故之中。
  当然,有些行业则是混合的,未来加现在(譬如月刊),或现在加过去(书店)等等。
  我自己在图书出版业里工作到现在,深深为这个行业着迷的,就是图书出版是一个兼顾了三个时态的行业。
  对于图书出版,现在当然是很重要的。出版切合当前社会需要的产品,出版轰动一时的热门产品,都需要关注“现在”。
  许多书籍的研发或写作,又往往要牵涉到三五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工作起来又需要关注“未来”。如果光是注重“现在”,难保三五年或十几年后风光不在。
  图书出版中最珍贵的资产,又往往是“再版书”,也就是过去的产品。一个出版公司的再版书越多,才能越长久。所以,出版工作的人,又要不时回头检查一下过去的作者和书籍。
  当然,同样一个行业或公司里,因为涉及的领域不同,对时态的关注也有所不同。同样是计算机业,研发部门是“未来”时态,销售部门则是“现在”时态。
  人对时间的观点与敏感度大有不同。因此在判断自己个性和行业属性的时候,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参考一下。
------------
创造还是交换
------------
  除了职业或行业的特质之外,还要认清自己工作的取向。
  经常听到的说法是,工作取向有两种:一种是做事,一种是做人。
  我们也可以这样区分工作的取向:一种是创造的,一种是交换的。
  这里所说的创造,不同于创作。交换,也不同于交际。
  讲究个人创作的工作,不见得一定就是创造。讲究人际交往的工作,也不见得一定就是交换。
  以一个绘画的人来说吧。绘画是创作。然而同样是绘画,有人埋首追求自我画艺的精进;有人则花很多精力琢磨如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如何推广自己的画作。所以,虽然都是在做创作的工作,前者是创造的成分居多,后者则是交换的成分居多。
  政治是重视人际的工作。但是,有些政治人物擅长于开创未来的构图,有些政治人物则擅长于交换众人的力量,掌握现实的机会。
  创造和交换,没有一定的优劣之分,而只有取向的不同。顶多,再看一下动机的高下。
  重要的是,看自己的取向,能不能符合行业或职业需求的特质。
  行业或职业,如果需要绝对的创造或绝对的交换,比较好办,我们很容易判断自己适不适合。但是大部分行业或职业却是混合的,可以用创造来发挥,也可以用交换来发挥。所以,更要特别细心地体会自己的取向。
  同样一个编辑工作,同样一个营销工作,同样一个人事行政的工作,往往可以因为工作的人善于创造,还是善于交换,而产生截然不同的面貌。
  最可惜的是,明明自己善于交换,却要嫉妒善于创造的,因而非要排挤别人不可;最不值的是,明明自己善于创造,却不能忍耐孤独,还要不平于别人善于交换,因而愤世嫉俗。不论创造还是交换,重点毕竟还是在工作上。
  不过,要交换,应该提醒自己不能把是非、人格也拿来交换。当然,也不能把自怜自艾或一意孤行错以为是创造。
  懂得创造或交换的人,其实都是聪明人,聪明人怕的都是以少为多,沾沾自喜,结果半途而止。
  所以,如果有幸,我们会发现,最大的创造之中,会出现最多的交换。最多的交换之中,也会出现最大的创造。
  认清自己是属于创造还是交换,越早越好。最晚到中坚干部这个阶段,一定要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否则,接下来的路很难走下去。
------------
细腻的心思
------------
  成为骆驼久了之后,对周遭的世界很容易麻木。
  新手阶段所陌生的工作方法,已经老练;工作程序,熟门熟路;业务对象,称兄道弟。一天又一天的日子,在稳定中重复着。
  就像背负着重担的骆驼,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一步步前行,而入目的景色,除了黄沙还是黄沙。
  于是,比起基层和高层,中层干部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注重一些生活上、工作上的细节比较。这是一望无际的黄沙导致的,因为只有从一些小细节的比较上,才能体会到自己脚步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变化。
  如同胆固醇可以分为好的胆固醇和坏的胆固醇两种,中层干部这种细腻的心思,用到不同的方向,也会有好坏不同的效果。
  用在工作上,是个很好的方向。
  由于这时对于自己的工作与业务可以深入体会到一些极细的地方,所以中层干部可以把许多工作执行得极为细致。也因为对工作细节的掌握最为充分,所以在公司这所大学里,中层干部又是新进同事的讲师,能引导他们尽快进入状况。
  中层干部又被称为中坚干部,正是因为如此。
  然而,太细腻的心思,也可能用到别的地方。
  中层干部也可能是最爱比较待遇的一群人。比较同事的待遇,比较同业的待遇。
  这里的待遇,不只是指薪酬,而是来自老板的一切待遇——包括老板一个小小的称许,一个关爱的眼神。道理很简单,在干枯的沙漠里,任何一点小水滴,都可能产生巨大的效应。
  所以,一不小心,中层干部细腻的心思,也可能让自己只注意到不如别人的地方。什么事情,都是别人的待遇更好一些。越这样想,沙漠里的日子越不好过。越不好过,越要这样想。
  中层干部细腻的心思,得好好运用。
------------
最佳状态
------------
  在一个中层的位置上,人的因素也要特别留意了。
  因为,一方面你继续是别人考核与观察的对象;另一方面,你也有了自己要考核与观察的人。
  不论希望自己被提拔,更上层楼;或是想要提拔别人,找个得力的助手,都要对人的因素有所了解。
  人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先谈论的,当然是能力。
返回书籍页